[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939377A -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在制药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在制药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9377A
CN1939377A CN 200610096418 CN200610096418A CN1939377A CN 1939377 A CN1939377 A CN 1939377A CN 200610096418 CN200610096418 CN 200610096418 CN 200610096418 A CN200610096418 A CN 200610096418A CN 1939377 A CN1939377 A CN 1939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ract
olibanum
extraction
weight
supercri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100964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81557C (zh
Inventor
郭宛君
濮存海
陈磊
冯龙艳
朱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ZHONGSH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ZHONGSH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ZHONGSH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ZHONGSHA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96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81557C/zh
Publication of CN1939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93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815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81557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在制药中的应用。该中药组合物是将乳香采用超临界萃取,再将萃取物采用β-环糊精进行包合,得乳香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乳香超临界萃取的药渣用乙醇搅拌回流提取,得乳香超临界萃取药渣的醇提物;然后将包合物和醇提物混合,即得所述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可用于制备镇痛、抗炎药物。本发明制备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好,易于产业化应用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在制药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药领域,涉及一种乳香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及超临界萃取药渣醇提物组成的中药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及该中药组合物在制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乳香为橄榄科植物小乔木或乔木卡氏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n.鲍达乳香树Boswellia bhdw-dagand Birdw及野乳香树Boswellia neglecta M Moore等干燥的树酯,含有蒎烯、柠檬烯、a-乳香脂酸等成分。关于乳香抗炎镇痛的药用部位,不同研究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一种认为乳香挥发油具有毒害作用和刺激性,易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应予以除去。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乳香挥发油是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应保留。对于乳香的抗炎作用,有的学者认为乳香挥发性成分为有效成分,醇提部位具有抗炎作用,但并不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另有学者认为乳香水提液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其次为超临界萃取物。
超临界提取的影响因素有SFE的流体比、CO2流量、压力、时间、温度、粉碎粉粒度等。压力是SFE中最重要的参数。一定温度下,随着压力的增大,流体密度显著增加,溶质的溶解度增大,萃取效率提高。但过高的压力使生产成本明显提高,其萃取率增加有限。在SFE过程中,温度增加,加强了其扩散能力,使得被萃取物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增加。有利于萃取。但随着温度的增加,杂质的溶解度也增加,使精制过程复杂化,从而降低产品的收率。同时温度增加,CO2流体的密度降低,使得对溶质的溶解力下降,降低产品收率。萃取时间增加,有利于超临界流体与溶质中有效成分的溶解平衡,增加萃取的时间就增加萃取得率。由于萃取一定时间后,随着溶质中有效成分的减少,再增加萃取时间,萃取得率增加缓慢,能耗增加。而且有些无效成分也更多地被萃取出来,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
包合物技术可使药物在体内的达峰时间缩短,促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达峰浓度升高,提高生物利用度,并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缩短,消除半衰期缩短,消除迅速,使药物在达到治病疗效的同时不会在体内滞留很长时间,减少副作用。环糊精是淀粉用嗜碱性芽孢杆菌经培养得到的环糊精葡聚糖转位酶作用后形成的产物,常见的有三种,分别是α、β、γ-环糊精,其中以β-环糊精最为常用。采用β-环糊精包合技术可以防止制剂贮存时挥发油的损失,增加其稳定性;掩盖不良臭味,减少刺激;提高药物释放速度,促进药物吸收,提高疗效。
目前没有采用超临界萃取与包合物技术对乳香进行研究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乳香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及超临界萃取药渣醇提物组成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该中药组合物在制药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通过下列步骤得到的:
a.乳香超临界萃取、包合:将乳香(制)干燥后粉碎成40~80目的颗粒,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为18~34Mpa,萃取温度为35~60℃,CO2的流速为10~30L/h,萃取0.5~2.5小时,分离收集萃取物;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10~30%的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6~10倍量的β-环糊精用β-环糊精重量1~3倍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为20~40分钟,真空干燥即得乳香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
b.醇提:乳香(制)超临界萃取的药渣用药渣重量6~10倍量的浓度为50-70%的乙醇搅拌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静置12~48小时,吸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清膏,真空干燥即得乳香超临界萃取药渣的醇提物;
c.混合:将包合物和醇提物混合,即得所述中药组合物。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剂型是丸剂、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滴丸剂。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a.乳香超临界萃取、包合:将乳香(制)干燥后粉碎成40~80目的颗粒,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为18~34Mpa,萃取温度为35~60℃,CO2的流速为10~30L/h,萃取0.5~2.5小时,分离收集萃取物;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10~30%的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6~10倍量的β-环糊精用β-环糊精重量1~3倍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为20~40分钟,真空干燥即得乳香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
b.醇提:乳香(制)超临界萃取的药渣用药渣重量6~10倍量的浓度为50-70%的乙醇搅拌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静置12~48小时,吸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清膏,真空干燥即得乳香超临界萃取药渣的醇提物;
c.混合:将包合物和醇提物混合,即可。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镇痛、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乳香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及超临界萃取药渣醇提物组成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采用β-环糊精对经超临界萃取的乳香油进行包合,可以将液体粉末化,提高其稳定性并掩盖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的利用率,便于制备,提高疗效。对超临界萃取药渣进行醇提,可进一步更好的将其中的抗炎、镇痛的有效部位提取出来。将两者进行混合,可以更好的发挥乳香的抗炎、镇痛作用。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方法较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在产品质量、收率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本发明提供的提取工艺具有萃取温度低、时间短、提取成分较完全的优点。本发明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包合条件进行筛选,选用包合物收率、包合物含油率、油利用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对其进行考察和研究。本发明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醇提条件进行筛选,采用得膏量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对其进行考察和研究。对本发明提供的混合物制备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效果好,易于产业化应用等优点。
本发明制备工艺筛选:
1.乳香超临界萃取工艺单因素考察
影响乳香超临界萃取得率的主要因素是萃取釜压力、萃取釜温度和萃取时间。
1.2.萃取釜压力对乳香油得率的影响
设定萃取温度为50℃,萃取1.5h,萃取压力分别为18、22、26、30、34Mpa。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萃取釜压力各水平间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从生产的角度出发过高的操作压力对设备的要求更大、投入更高,对设备寿命存在一定影响,也不利于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最终确定萃取压力优选30Mpa。
1.3.萃取釜温度对乳香油得率的影响
设定萃取釜压力为30MPa,萃取1.5h,萃取温度结果显示,在本实验范围内,温度越高越有利于乳香油的萃取。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使乳香油分子的运动加快,其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加,有利于其溶解及扩散。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萃取条件在55℃和60℃下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确定萃取温度选择55℃。
1.4.萃取最佳时间的选择
基于以上实验研究,设定萃取釜压力为30MPa,温度为55℃,筛选最佳萃取时间。方差分析可知萃取1.5h后,乳香出油缓慢,萃取2h与1.5h并无显著性差异。为节省能耗,增加效率,确定萃取时间为1.5h。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是:萃取釜压力30MPa,萃取釜温度55℃,萃取时间1.5h。
1.5.超临界萃取最佳工艺验证实验
按照乳香最佳工艺条件各自进行3批验证试验,测定结果,乳香油得率依次为:19.81%、19.23%、19.63%,RSD=1.52%。验证实验结果,油萃取率都处于较高水平,表明优化结果可信,该工艺稳定可行。
2.乳香油包合工艺研究
2.1.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影响研磨法包合乳香油效果的主要因素有油与β-CD的质量比、包合时间、加水倍量和醇用量四个因素,设计安排本实验因素及水平划分如表1。
          表1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水平                        因素
 A.油∶β-CD   B.包合时间   C.加水倍量   D.醇用量%
  123  1∶61∶81∶10   20min30min40min   123   01020
2.2包合结果及分析
由此结果采用综合评分寻找最佳工艺,计算方法如下:在包合物的两个指标中,分别选取最高者作为100分,其余按公式计算:得分yi′=100-最高值+yi,然后对两个指标赋与不同的权重。分别赋予油利用率0.6,含油率0.4的权重系数,以各指标综合评分为指标,确定最佳工艺。由直观分析可知,各因素影响A>C>B>D,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因素、B因素、C因素皆有显著性差异,水平排列分别为2>3>1,3>2>1,2>3>1,D因素无显著性差异,确定工艺为:A2B3C2D3。对B因素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2水平和3水平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可确定包合乳香油最佳工艺为:A2B2C2D3,即乳香油∶β-环糊精(1∶8)、包合时间30min、加水2倍量、醇用量为水的20%。
2.3.验证试验  对所得的最佳工艺A2B2C2D3,进行3批验证试验,包合物含油率平均值为9.35%,RSD=0.64%,平均油利用率为84.14%,RSD=0.65%,说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3.醇提工艺的确定
3.1、正交试验设计  影响醇提工艺的主要因素有乙醇浓度、加醇倍量、回流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上述4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进行L9(34)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见表2,选用干膏量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筛选最佳提取工艺。
                          表2因数水平表
水平                            因素
  A.乙醇浓度(%)   B.溶剂倍量(倍)   C.提取时间(h)   D.提取次数(次)
  123   506070   6810   11.52   123
3.2、方差分析  以干膏量为指标,极差分析结果:B>A>D>C。即影响醇提效果的因素顺序为:溶剂倍量>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最佳工艺条件为A2B2C2D2,即60%乙醇,8倍量,每次1.5小时,提取2次。
3.3、验证实验  根据最佳工艺进行3批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
本发明药物的药效学试验: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雌雄各半);SD大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雌雄各半)。
1.2试验仪器
4504型祖迪斯运动数码秒表(香港华兴创业有限公司);YSD药理生理多用仪(安徽蚌埠医学院无线电二厂生产);FA1004型电子天平(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501型超级恒温器(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容积测定仪(中国药科大学生理教研室自制);T6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1.3试验药物
羧甲基纤维素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批号:F20020928
芬必得: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5040122
乳香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及超临界萃取药渣醇提物的混合物:按照实施例1制得,以下简称“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2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实验方法
2.1动物分组
各药效实验根据受试药物分组,设定为对照组(0.5%CMC-Na)、阳性药物组(芬必得)、受试药物组(本发明中药组合物)。
2.2小鼠醋酸扭体法镇痛试验
取健康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按小鼠给药体积0.5ml/20g,连续灌胃给药6天,禁食12小时,自由饮水,第7天再给药一次,给药后40min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0ml/只,观察并记录腹腔注射醋酸溶液后15min内动物的扭体反应次数。以次数来表示疼痛程度的指标,各实验组扭体反应次数均值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进行t检验。
2.3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试验
取昆明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连续灌胃给药6天,禁食12小时过夜,第7天再给药一次,1小时后,在小鼠右耳的前后两面均匀涂布二甲苯0.05mL,左耳不做任何处理。各组分别于致炎后60分钟脱颈椎处死小鼠,剪下双耳用7mm直径打孔器分别在双耳相同部位打下圆耳片,电子天平称质量。计算肿胀度及肿胀抑制率,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差异情况,进行t检验。计算公式为:
肿胀度(mg)=右耳片质量(mg)-左耳片质量(mg)
肿胀抑制率=(对照组肿胀度-给药组肿胀度)÷对照组肿胀度×100%。
3试验结果及分析
3.1乳香醋酸扭体镇痛试验实验结果
试验结果以15min内扭体反应次数表示,统计学检验采用组间t检验,结果见表7。
表7醋酸扭体镇痛试验实验结果
组别   给药量(生药量g/kg) 动物数   扭体反应次数X±SD
  对照组受试药物组   -8   1212   18.9±7.13.8±2.2**
  阳性药物组   1.0   12   2.8±2.7**
注:**:P<0.01;与对照组比较(t检验)。
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小鼠扭体反应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醋酸致小鼠扭体试验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3.2乳香系列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试验
试验结果以肿胀度表示,统计学检验采用组间t检验,结果见表8。
表8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
组别   给药量(生药量g/kg) 动物数   肿胀度(mg)X±SD   肿胀抑制率(%)
对照组受试药物组阳性药物组 ---80.1   121212   15.0±3.308.1±3.01**9.3±2.67**   046.3338.00
注:**:P<0.01;与对照组比较(t检验)
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芬必得组的耳肿胀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说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芬必得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a.乳香超临界萃取、包合:将乳香(制)干燥后粉碎成60目的细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为30Mpa,萃取温度为55℃,CO2的流速为20L/h,萃取0.5小时,分离收集萃取物。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的20%的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的8倍量β-环糊精用β-环糊精重量2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为30分钟,真空干燥即得乳香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
b.醇提:乳香(制)超临界萃取的药渣用药渣重量8倍量的浓度为60%的乙醇搅拌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静置12小时,吸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60℃)的清膏,真空干燥即得乳香超临界萃取药渣的醇提物。
c、混合:将所得包合物与醇提物混合,即得中药组合物。
d、取所得中药组合物,按常规方法制成片剂。
实施例2
a.乳香超临界萃取、包合:将乳香(制)干燥后粉碎成80目的细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为34Mpa,萃取温度为60℃,CO2的流速为30L/h,萃取2.5小时,分离收集萃取物。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30%的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10倍量的β-环糊精用β-环糊精重量3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为40分钟,真空干燥即得乳香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
b.醇提:乳香(制)超临界萃取的药渣用药渣重量6倍量的浓度为50%的乙醇搅拌回流提取1次,每次1小时,静置24小时,吸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60℃)的清膏,真空干燥即得乳香超临界萃取药渣的醇提物。
c、混合:将所得包合物与醇提物混合,即得中药组合物。
d、取所得中药组合物,按常规方法制成胶囊剂或软胶囊剂。
实施例3
a.乳香超临界萃取、包合:将乳香(制)干燥后粉碎成40目的细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为18Mpa,萃取温度为35℃,CO2的流速为10L/h,萃取1.5小时,分离收集萃取物。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10%的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6倍量的β-环糊精用β-环糊精重量1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为20分钟,真空干燥即得乳香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
b.醇提:乳香(制)超临界萃取的药渣用药渣重量10倍量的浓度为70%的乙醇搅拌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静置36小时,吸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5(60℃)的清膏,真空干燥即得乳香超临界萃取药渣的醇提物。
c、混合:将所得包合物与醇提物混合,即得中药组合物。
d、取所得中药组合物,按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剂或散剂。
实施例4
a.乳香超临界萃取、包合:将乳香(制)干燥后粉碎成60目的细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为26Mpa,萃取温度为45℃,CO2的流速为20L/h,萃取2小时,分离收集萃取物。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20%的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8倍量的β-环糊精用β-环糊精重量2.5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为30分钟,真空干燥即得乳香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
b.醇提:乳香(制)超临界萃取的药渣用药渣重量6倍量的浓度为60%的乙醇搅拌回流提取3次,每次1.5小时,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5(60℃)的清膏,真空干燥即得乳香超临界萃取药渣的醇提物。
c、混合:将所得包合物与醇提物混合,即得中药组合物。
d、取所得中药组合物,按常规方法制成丸剂。
实施例5
a.乳香超临界萃取、包合:将乳香(制)干燥后粉碎成50目的细粉,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为28Mpa,萃取温度为40℃,CO2的流速为15L/h,萃取1小时,分离收集萃取物。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15%的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7倍量的β-环糊精用β-环糊精重量3倍量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为40分钟,真空干燥即得乳香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
b.醇提:乳香(制)超临界萃取的药渣用药渣重量7倍量的浓度为65%的乙醇搅拌回流提取2次,每次1.5小时,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60℃)的清膏,真空干燥即得乳香超临界萃取药渣的醇提物。
c、混合:将所得包合物与醇提物混合,即得中药组合物。
d、取所得中药组合物,按常规方法制成滴丸剂。

Claims (4)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是通过下列步骤得到的:
a.乳香超临界萃取、包合:将乳香(制)干燥后粉碎成40~80目的颗粒,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为18~34Mpa,萃取温度为35~60℃,CO2的流速为10~30L/h,萃取0.5~2.5小时,分离收集萃取物;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10~30%的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6~10倍量的β-环糊精用β-环糊精重量1~3倍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为20~40分钟,真空干燥即得乳香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
b.醇提:乳香(制)超临界萃取的药渣用药渣重量6~10倍量的浓度为50-70%的乙醇搅拌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静置12~48小时,吸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清膏,真空干燥即得乳香超临界萃取药渣的醇提物;
c.混合:将包合物和醇提物混合,即得所述中药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剂型是丸剂、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滴丸剂。
3、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备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a.乳香超临界萃取、包合:将乳香(制)干燥后粉碎成40~80目的颗粒,CO2超临界萃取,萃取压力为18~34Mpa,萃取温度为35~60℃,CO2的流速为10~30L/h,萃取0.5~2.5小时,分离收集萃取物;萃取物加萃取物重量10~30%的无水乙醇溶解,取萃取物重量6~10倍量的β-环糊精用β-环糊精重量1~3倍的水溶解,采用研磨法进行包合,包合时间为20~40分钟,真空干燥即得乳香CO2超临界萃取物的包合物;
b.醇提:乳香(制)超临界萃取的药渣用药渣重量6~10倍量的浓度为50-70%的乙醇搅拌回流提取1~3次,每次1~2小时,静置12~48小时,吸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清膏,真空干燥即得乳香超临界萃取药渣的醇提物;
c.混合:将包合物和醇提物混合,即可。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镇痛、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CN200610096418A 2006-09-25 2006-09-25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在制药中的应用 Active CN10058155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96418A CN100581557C (zh) 2006-09-25 2006-09-25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在制药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96418A CN100581557C (zh) 2006-09-25 2006-09-25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在制药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9377A true CN1939377A (zh) 2007-04-04
CN100581557C CN100581557C (zh) 2010-01-20

Family

ID=37958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96418A Active CN100581557C (zh) 2006-09-25 2006-09-25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在制药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81557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4066A (zh) * 2014-02-17 2015-02-04 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乳香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5586151A (zh) * 2015-12-30 2016-05-18 南京中山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乳香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CN117338829A (zh) * 2023-09-21 2024-01-05 珠海安生凤凰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4066A (zh) * 2014-02-17 2015-02-04 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乳香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4324066B (zh) * 2014-02-17 2017-04-19 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一种乳香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5586151A (zh) * 2015-12-30 2016-05-18 南京中山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乳香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CN117338829A (zh) * 2023-09-21 2024-01-05 珠海安生凤凰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338829B (zh) * 2023-09-21 2024-05-14 珠海安生凤凰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81557C (zh) 2010-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9377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在制药中的应用
CN1840052A (zh) 一种跌打七厘片的制备方法
CN101040891A (zh) 昆明山海棠生物碱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939376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N1824256A (zh) 治疗骨科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316978C (zh) 复方硫酸氨基葡萄糖分散片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93895C (zh) 一种喉症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6681A (zh) 铁棒锤止痛回药
CN1823937A (zh) 香连制剂及新的制备方法
CN1294902C (zh) 一种采用满山红制备而成的消咳喘滴丸
CN1313103C (zh) 一种柴胡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682817A (zh)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喉舒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651034A (zh) 一种用于治疗肝病的参柴肝康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301094C (zh) 一种治疗口腔疾病的喉痛消炎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284530C (zh) 复方羊角滴丸
CN1686436A (zh) 一种用于止咳祛痰的口服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686382A (zh) 一种咽喉清喉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843418A (zh) 治疗胃肠炎的中药提取物及含有该提取物的中药组合物
CN1682821A (zh) 复方半边莲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679671A (zh) 复方黄连素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939347A (zh) 一种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在制药中的应用
CN1899428A (zh) 治疗疼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366975A (zh) 纳米龟甲养阴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99328A (zh) 一种七叶皂苷口腔崩解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682816A (zh) 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的消癌平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