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938210B - 卷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卷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8210B
CN1938210B CN2005800105642A CN200580010564A CN1938210B CN 1938210 B CN1938210 B CN 1938210B CN 2005800105642 A CN2005800105642 A CN 2005800105642A CN 200580010564 A CN200580010564 A CN 200580010564A CN 1938210 B CN1938210 B CN 19382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ulspindelspulspindel
reel
spindle
bobbin
long fila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105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8210A (zh
Inventor
M·迈尔
P·克罗尔
P·施泰因克
K-H·盖德尔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938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8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938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8210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4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or replacing by cores, formers, or empty receptacles a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B65H67/044Continuous winding apparatus for winding on two or more winding heads in succession
    • B65H67/048Continuous winding apparatus for winding on two or more winding heads in succession having winding heads arranged on rotary capstan h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4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take-up packages and or replacing by cores, formers, or empty receptacles a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Transferring material between adjacent full and empty take-up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Winding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两个并排地水平设置的锭子架的卷绕装置。在每个锭子架上设置至少一个悬伸地可旋转地支承的用来安装筒管(8)的筒管锭子,以便同时将长丝(1.1,1.2)卷绕成卷筒(9)。筒管锭子通过配设的锭子驱动装置反向驱动,其中在筒管锭子之间形成一共同的长丝输入装置(2.1,2.2)。本发明的目的是,尽管筒管锭子旋转方向相反仍能利用相同的长丝输入装置得到具有相同卷绕方向的卷筒。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所述筒管锭子分别具有一用于筒管末端的贴合面,所述贴合面设置在两个相邻止挡平面内,两止挡平面之间形成一距离(A)。这允许卷筒在两个筒管锭子上具有镜像对称的绕圈,尽管卷筒在筒管上的位置不对称。

Description

卷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绕装置,它具有两个并排设置的锭子架,在它们上面分别安装至少一个可旋转地悬伸地支承的用来安装筒管的筒管锭子,以便同时将长丝卷绕成卷筒。
背景技术
由WO 03/068648A1已知一种这一类型的装置。
在已知装置中多个长丝在两个并排设置的筒管锭子上同时卷绕成卷筒。为此筒管锭子分别可旋转地悬伸地安装在一锭子架上。这里筒管锭子通过配设的锭子驱动装置反向驱动。在筒管锭子之间设置一长丝输入装置及往复运动机构。长丝分别以相反的旋转方向在筒管锭子上卷绕成卷筒。在筒管锭子上夹紧筒管,以支承卷筒。这种筒管在一个末端区域内具有捕丝槽,通过它们可捕获和起绕长丝,以开始卷绕。在起绕长丝时首先在捕丝槽区域内铺放所谓的留头丝,它用来在一后续处理过程中将长丝末端与另一卷筒的长丝头连接。现在为了在两个筒管锭子上能够以相同的卷绕方向制造卷筒,筒管必须以不同的取向支承在筒管锭子上,留头丝在朝向一个筒管锭子的轴承端的一侧卷绕在筒管锭子上,在另一个筒管锭子上卷绕在卷筒的朝向筒管锭子自由端的一侧上。因此在两个筒管锭子的卷筒之间形成一个错位,这造成不同的长丝输入。特别是在采用配设于筒管锭子的往复运动导丝器由一个驱动装置同时驱动的往复运动机构时出现这样的问题,即由于每个筒管锭子的卷筒错位往复运动行程做得不同。因此必须采用附加的导丝和辅助装置,以便在两个筒管锭子上产生相同的卷筒结构。
发明内容
现在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地改进这种类型的卷绕装置,使得可以在导丝元件镜像对称布局的情况下用简单的方式方法卷绕具有相同卷绕方向的卷筒。
按照本发明这个目的通过卷绕装置实现,其具有两个并排设置的锭子架,在锭子架上分别至少设置一悬伸地可旋转支承的用来安装筒管的筒管锭子,以便同时将长丝卷绕成卷筒;具有两个配设于筒管锭子的锭子驱动装置,通过锭子驱动装置可将筒管锭子反方向驱动;具有一在筒管锭子之间形成的长丝输入装置,其特征为:筒管锭子在轴承端分别具有一用于筒管的筒管末端的贴合面,贴合面设置在两个相邻止挡平面内,两止挡平面之间形成一距离。
本发明的基础是,由于留头丝单侧铺放,筒管上的卷筒非对称地支承,亦即在卷筒中点和筒管中点之间在轴向存在一卷筒错位,因此留头丝在筒管锭子上的方位确定卷筒在筒管锭子上的位置。现在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由筒管在筒管锭子上的相同的夹紧方案实现。为此在筒管锭子的轴承端分别设置一用于筒管末端的贴合面,它们设置在两个相邻的止挡平面内。在止挡平面之间形成一距离,使得筒管可相对于筒管锭子支承在不同的轴向位置上。这里卷绕装置在每个筒管锭子上分别只有一个卷绕部位还是有多个卷绕部位,则无关紧要。在多个卷绕部位的结构时筒管作为筒管串(Hülsenseule)顺序套在筒管锭子上,因此在筒管锭子轴承端处的贴合面确定筒管在筒管锭子上的相对位置。
为了在长丝输入装置特别是在往复运动机构中得到相同的长丝输入,优选采用本发明这样的改进结构,其中止挡平面之间的距离这样选择,使得在采用相同的筒管时卷绕在两个筒管锭子的筒管上的卷筒的卷筒末端相互面对面。从而得到卷筒在锭子架上的镜像对称布局,使得卷筒中点构成共同的长丝输入平面。
这里在筒管锭子轴承端处的贴合面可以有利地通过两个止挡机构构成,它们不同地形成或固定在筒管锭子上。作为止挡机构可以是单独的环形元件或成型的锭子凸缘。
本发明这样的改进结构特别有利,即这种结构中贴合面直接由筒管锭子轴承端构成,其中锭子架相互错开止挡平面的距离地支承在机座上。从而可以采用做得相同的筒管锭子和锭子架,筒管相对于长丝输入装置的位置通过锭子架在机座上的错位确定。
为了能够尽可能连续地卷绕长丝,锭子架最好由两个可旋转地支承的筒管回转架构成,它们分别携带两个筒管锭子,配设于筒管回转架之一的筒管锭子具有在止挡平面之一内的相同的贴合面。
在本发明的卷绕装置中锭子驱动装置既可以由配设于锭子架的摩擦辊也可以由直接驱动的带配设的电机的筒管锭子构成。
在直接驱动的筒管锭子的情况下长丝最好通过贴合在卷筒圆周上的加压辊铺放。这种加压辊同时用来调节锭子驱动装置,其中本发明卷绕装置的其加压辊通过传动装置相互连接以使两个加压辊以相同转速反向旋转的这种优选改进结构可以这样调节,其中仅仅传感其中一个加压辊的转速。
为了在长丝铺放在卷筒上时控制长丝张力,加压辊最好附加地通过一外部驱动装置驱动。
为了在长丝卷绕时卷筒增大期间实现偏移运动,加压辊最好与一支架刚性连接,支架借助于一滑板和滑板导轨可运动地支承在机座上,并通过它使加压辊沿径向朝筒管锭子进行偏移运动。在摩擦传动的筒管锭子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利地进行这种偏移运动。这时代替加压辊在支架上设置摩擦辊。
在筒管锭子之间形成的长丝输入使得可以采用这样的往复运动机构,即输入的长丝通过该往复运动机构在卷绕到卷筒上之前往复运动。因此只需要一个往复驱动装置,以便在相互面对面的卷绕位置内使长丝往复运动。但是也可以采用两个单独的通过两个单独的驱动装置驱动的往复运动机构。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一些实施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卷绕装置。
附图表示:
图1至3示意表示本发明卷绕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多个视图;
图4和5示意表示图1实施例的多个驱动方案;
图6和7示意表示本发明卷绕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多个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和3中以多个视图表示本发明卷绕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这里图1表示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表示其侧视图。图3表示该实施例的筒管锭子的俯视图。如果没有具体指某个图,那么以下说明适用于所有图。
本发明卷绕装置的该实施例具有两个卷绕部位29.1和29.2,它们并排设置在机座12内,这里卷绕部位29.1和29.2相对于一中心对称平面镜像对称设置。例如右卷绕部位29.1由一可旋转地支承在机座12内的锭子架10.1组成。在锭子架10.1上支承一悬伸的第一筒管锭子7.1和错开180°支承一悬伸的第二筒管锭子11.1。在所示运行状态下第一筒管锭子7.1处于用来卷绕多个长丝的运行位置上。第二筒管锭子11.1位于将满卷筒换成空筒管的更换位置。
与锭子架10.1镜像对称在第二卷绕部位29.2上在机座12内支承一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的第二锭子架10.2。锭子架10.2携带悬伸的筒管锭子7.2和11.2。在所示的运行状态下筒管锭子7.2在运行位置,而筒管锭子11.2在更换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锭子架10.1和10.2做成卷筒回转架,它们可旋转地支承在机座12上。两个卷筒回转架10.1和10.2与一共同的旋转驱动装置连接,这里卷筒回转架10.1和10.2可以相反的旋转方向驱动。旋转驱动装置30与一中央控制装置21连接。支承在锭子架10.1和10.2上的每个筒管锭子7.1,7.2,11.1和11.2配设一锭子驱动装置,图2中表示卷绕部位29.2的筒管锭子7.2和11.2的锭子驱动装置23.2和31.2。两个卷绕部位29.1和29.2的筒管锭子的锭子驱动装置23.1,23.2,31.1和31.2与中央控制装置21连接(图3)。
在长丝流程中在每个锭子架10.1和10.2前面分别设置一加压辊6.1和6.2。在卷绕部位29.1加压辊6.1与筒管锭子7.1共同作用,以便分别将多个长丝1.1卷绕成卷筒9。在长丝1.1卷绕期间加压辊6.1紧靠在所卷绕的卷筒9的圆周上。
相应地在卷绕部位29.2加压辊6.2与处于运行中的筒管锭子(在这个情况下是7.2)共同作用,以便将长丝1.2的第二个丝簇卷绕成卷筒。这时加压辊6.2也紧靠在所卷绕的卷筒9的圆周上。
加压辊6.1和6.2可旋转地支承在支架13上并通过支架13相互刚性连接。支架13支承一设置在加压辊6.1和6.2前面的往复运动机构4。往复运动机构4设置在卷绕部位29.1和29.2之间的长丝输入装置的中心平面内,并且对于每个卷绕部位29.1和29.2具有多个往复导丝器5.1和5.2,输入的长丝1.1和1.2通过它们在往复行程内往复铺放。往复运动机构例如可以由往复螺纹导丝轴构成,它在圆周上具有一条或几条用来引导往复导丝器5.1和5.2的槽。
在支架13顶面上设置一导丝器架3,它支承两组顶导丝器2.1和2.2。顶导丝器2.1和2.2构成筒管锭子7.1和7.2之间的长丝输入装置。这里导丝器2.1的组配设于卷绕部位29.1,导丝器2.2的组配设于卷绕部位29.2。
支架13通过滑板15和滑板导轨14.1及14.2可垂直运动地支承在机座12上。这里滑板15通过一力传送器32这样地支承在滑板导轨14.1和14.2上,使得在丝簇1.1和1.2的长丝卷绕期间加压辊6.1和6.2分别以规定的压紧力紧靠在相应的卷筒9.1和9.2上。力传送器32由两个卸载缸单元16.1和16.2构成,两个加压辊6.1和6.2及支架13与附加地安装在支架13上的构件如往复运动机构4通过卸载缸单元进行支承。在装置两侧作用在滑板15上的卸载缸单元16.1和16.2与控制装置21连接,通过它可控制卸载缸单元16.1和16.2的支承作用。因此在长丝卷绕期间在加压辊6.1和6.2与卷筒9之间作用的压紧力通过总重量的一个重量分量确定。如由图2和3可见,在筒管锭子7.1和11.1及7.2和11.2的轴承端上分别形成一贴合面17,筒管8之一的末端紧靠在此贴合面上。在卷绕部位29.2的筒管锭子7.2和11.2上贴合面分别由锭子凸缘33.2构成。这里贴合面17.2确定第一止挡平面34.2。在第二卷绕部位29.1在筒管锭子7.1和11.1的轴承端处的贴合面17.1由锭子凸缘33.1构成。锭子凸缘33.1做得一样,因此贴合面17.1确定一第二止挡平面34.1。在止挡平面34.1和34.2之间形成一距离,它在图3中用大写字母A表示。因此在筒管锭子7.1,11.1及7.2,11.2上的筒管8支承在不同的相对位置上。
为了在卷绕部位29.1以顺时针驱动的筒管锭子7.1或11.1和在卷绕部位29.2以逆时针驱动的筒管锭子7.2或11.2产生具有相同卷绕方向的卷筒9,筒管8在筒管锭子7.1和11.1上这样取向地夹紧,使得捕丝区分别以一捕丝槽35朝向锭子自由端。相反筒管8以捕丝区朝向轴承端套在筒管锭子7.2和11.2上。
在卷绕在筒管锭子11.1上的卷筒9中在卷绕过程开始时铺放在筒管8周围上的留头丝36位于卷筒9朝向锭子自由端的一侧上。相反在第二卷绕部位中在筒管锭子7.2上留头丝36卷绕在卷筒9的朝向轴承端的一侧上。因此尽管卷绕方向相反,在两个卷绕部位29.1和29.2中分别形成具有相同卷绕方向的卷筒。
如图3中所示,止挡平面34.1和34.2之间的距离A这样选择,使得由于筒管8与卷筒9非对称地铺设引起的卷筒错位完全在两个卷绕部位29.1和29.2之间得到补偿。因此两个卷绕部位29.1和29.2的卷筒9相互镜像对称地面对面布置,使得长丝1.1和1.2的长丝输入装置做得一样。因此顶导丝器2.1和2.2位于同一个平面内。同样往复运动导丝器5.1和5.2镜像对称地在往复运动机构上移动。
在图1至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卷绕部位29.1和29.2中长丝簇1.1和1.2的四个长丝分别卷绕成一卷筒9。原则上同时卷绕的长丝的数量是举例性的,因此每个卷绕部位29.1和29.2可以卷绕一个或几个长丝。但是实际上这种卷绕装置只用来卷绕许多个长丝。
为了开始在筒管锭子7.1和7.2上的卷绕过程,加压辊6.1和6.2通过滑板15和卸载缸单元16.1和16.2移动到一下部位置。在丝簇的长丝1.1和1.2捕获在筒管8上并卷绕留头丝36以后,开始卷绕行程。在卷筒9卷绕期间卸载缸单元16.1和16.2这样地调节和控制,使得在卷筒9上作用一规定的压紧力。在长丝在筒管锭子7.1和7.2上卷绕期间压紧力最好保持不变。为此在卸载缸单元16.1和16.2内的卸荷压力设定到一规定值,进行传感并通过控制装置21进行调节。用这种压力调节还可以有利地控制滑板15的偏移运动。
原则上在本实施例中在丝簇1.1和1.2的长丝的卷绕期间由于卷筒9.1和9.2的增大所需要的偏移运动既可以通过可运动地支承的滑板15又可以通过可运动地支承的筒管锭子7.1和7.2实施。由于加压辊6.1和6.2固定安装在支架13上,卷筒9的增大可以通过滑板15的运动同步进行。
为了实施偏移运动,锭子架10.1和10.2的旋转驱动装置30最好有级地或连续地运行。这里两个锭子架10.1和10.2通过传动机构相互连接。
为了阐述本发明卷绕装置的上述实施例的驱动方案,下面借助于图4和5说明两个可行的例子。为了看得清楚起见在图4和5中以后视示意图表示卷绕部位29.1和29.2的仅仅对于驱动需要的装置零件。
在按图4和驱动方案中在卷绕部位29.1内筒管锭子7.1通过锭子末端22.1与锭子驱动装置23.1连接。锭子驱动装置23.1配设一控制器24.1,它与上一级控制装置21连接。这里卷绕在筒管锭子7.1上的卷筒9用虚线表示。可自由旋转地支承的同样用虚线表示的加压辊6.1靠在卷筒9的圆周上。加压辊6.1具有辊端18.1。此辊端配设一转速传感器20,通过它可测量加压辊6.1的转速。转速传感器20与控制装置21连接。
在第二卷绕部位29.2筒管锭子7.2通过锭子末端22.2与锭子驱动装置23.2连接。锭子驱动装置23.2配设一控制器24.2,它同样与控制装置21连接。同样用虚线表示的在筒管锭子7.2的圆周上形成的卷筒9与第二加压辊6.2接触。第二卷绕部位29.2的加压辊6.2同样可自由旋转地支承。这里加压辊6.2以辊端18.2通过传动机构19与第一卷绕部位29.1的加压辊6.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19通过皮带或链条做成机械式的,因此两个卷绕部位的两个加压辊6.1和6.2以相同的转速旋转。为了在卷绕部位29.1中卷绕长丝1.1,筒管锭子7.1通过锭子驱动装置23.1顺时针驱动。加压辊6.1紧靠在所卷绕的卷筒9上,并通过摩擦反方向驱动。
在卷绕部位29.2筒管锭子7.2通过锭子驱动装置23.2逆时针驱动,以便将长丝1.2卷绕成卷筒9,这里加压辊6.2在卷筒9的圆周上以和加压辊6.1相同的转速顺时针旋转。加压辊6.1和6.2之间的转速传递通过传动机构19进行。两个卷绕部位29.1和29.2同步卷绕,因此在每个筒管锭子7.1和7.2上产生结构相同的卷筒9。
为了得到长丝1.1和1.2恒定的卷绕速度,通过转速传感器20连续测量加压辊6.1的转速并传给控制装置21。在控制装置21中储存着加压辊6.1的理论转速。一旦测出传感到的加压辊6.1的实际转速和储存的加压辊6.1的理论转速之间有不许可的偏差,便产生一个控制信号并传递给控制器24.1和24.2。控制器24.1和24.2按希望的方向改变锭子驱动装置23.1和23.2的驱动转速,使得在加压辊6.1得到一个改变的实际转速。因此在长丝1.1和1.2整个卷绕期间可以调整卷筒9恒定的圆周速度,这里锭子驱动装置23.1和23.2最好由异步电机构成。
在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基本上和按图4的实施例相同。这里加压辊6.1和6.2通过一外部驱动装置25驱动,这里它由两个电机28.1和28.2及相配的控制器27构成。因此加压辊6.1和6.2的电动连接可以与外部驱动装置25组合。
但是加压辊6.1和6.2也可以用一传动机构连接并且只用一个电机驱动。
与按图4的实施例不同,筒管锭子7.1和7.2分别通过锭子驱动装置23.1和23.2驱动。这里锭子驱动装置23.1和23.2可以做成异步电机或同步电机。锭子驱动电机23.1和23.2配设一控制器24。控制器24与控制装置21连接,并与转速传感器20一起构成一调节回路,以使卷筒9的圆周速度保持不变。
在图6和7中以多个视图示意表示本发明卷绕装置另一个实施例。图6表示该实施例的正视图,图7示意表示卷绕装置的相互并排设置的筒管锭子的俯视图。如果没有具体指某个图形,那么以下说明适用于这两个图。
按图6和7的实施例具有两个卷绕部位29.1和29.2,它们并排地设置在机座12上,这里卷绕部位29.1和29.2镜像对称地并排设置。在卷绕部位29.1第一筒管锭子7.1悬伸地通过位置固定的锭子架10.1可旋转地支承。锭子架10.1固定在机座12上。在第二卷绕部位29.2上第二锭子架10.2水平方向相邻地同样固定在机座12上。在锭子架10.2上悬伸地可旋转支承第二筒管锭子7.2。每个筒管锭子7.1和7.2携带用来接纳卷筒9的筒管8。
由图7可见,在筒管锭子7.1的轴承端上形成一止挡面17.1,在筒管锭子7.2上形成一止挡面17.2。止挡面17.1和17.2位于两个相邻的止挡平面34.1和34.2内,在它们之间形成一距离A。止挡面17.1和17.2直接通过筒管锭子7.1和7.2的轴承端构成。为此锭子架10.1相对于锭子架10.2从机座12中伸出更远。因此锭子架10.1和10.2之间悬伸长度之差确定了止挡平面34.1和34.2之间的距离A。止挡平面34.1和34.2的距离A这样选择,使得在筒管8上形成的卷筒9以卷筒末端相互面对面布置。这里对于筒管锭子7.1筒管8上的留头丝36卷绕在自由端上,对于筒管锭子7.2卷绕在轴承端上。
由图6可见,筒管锭子7.1和7.2分别配设一摩擦辊37.1和37.2。摩擦辊37.1和37.2被驱动,使得筒管锭子7.1和7.2或卷筒9通过摩擦进行驱动,以卷绕长丝1.1和1.2。摩擦辊37.1和37.2安装在支架13上。支架13通过滑板15和滑板导轨14.1和14.2高度可调地在机座12上移动。卸载缸单元16.1和16.2作用在滑板15上,以便一方面得到在摩擦辊37.1和37.2与卷筒9之间所需要的压紧力,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在卷筒9增大期间所需要的摩擦辊37.1和37.2相对于筒管锭子7.1和7.2的偏移运动。这里调整滑板15的功能基本上和按图1至3的前述实施例相同,因此可以参考上述说明。
在支架13顶面上安装着顶导丝器2.1和2.2。以便可以在筒管锭子7.1和7.2之间输入长丝。在顶导丝器2.1和2.2与摩擦辊37.1和37.2之间设有一往复运动机构4,而且它具有伸入长丝1.1和1。2流程的往复导丝器5.1和5.2,长丝1.1和1.2通过它们在往复行程之内往复运动。
在本发明卷绕装置于图6和7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每个筒管锭子7.1和7.2上分别将一个长丝卷绕成卷筒。但是这种卷绕装置也可以设计得在一个筒管锭子上卷绕多个长丝。与前面所示的按图1至3的实施例不同,在图6和7中所示的实施例是一部分自动的卷绕装置。这里在到达卷满的卷筒后卷绕过程中断,以更换卷筒。只有在用空筒管更换完工的满卷筒后,才开始新的卷绕过程。这里也在两个卷绕部位产生具有相同卷绕方向的卷筒。
本发明的卷绕装置特别适合于用来卷绕刚纺出的长丝。这里长丝可以从纺丝装置或处理装置中抽出。通过错开夹紧筒管可以特别有利地分别在一共同的长丝行进平面内将长丝输入两个卷绕部位,因此不需要附加的偏移。此外在卷绕装置中的导丝机构例如顶导丝器及往复运动机构在两个卷绕部位可以做得相同。
本发明的卷绕装置不局限于在图1和7中所示的单个机组的布局。原则上特别是加压辊在卷绕部位上可以通过摇臂朝筒管锭子径向运动地支承。筒管锭子和加压辊的支承主要仅仅对于实现偏移运动是决定性的。同样对于每个卷绕部位可以设置单独的往复移动机构,以便使长丝在卷到卷筒上之前往复运动。
附图标记列表
1.1,1.2    长丝                20              转速传感器
2.1,2.2    顶导丝器            21              控制装置
3           导丝器支架          22.1,22.2      锭子末端
4           往复运动机构        23.1,23.2      锭子驱动装置
5.1,5.2    往复运动导丝器      24,24.1,24.2  控制器
6.1,6.2    加压辊              25              外部驱动装置
7.1,7.2    筒管锭子            26              皮带传动装置
8.1,8.2    筒管                27              控制器
9.1,9.2    卷筒                28.1,28.2      电机
10.1,10.2  锭子架              29.1,29.2      卷绕部位
11.1,11.2  在静止位置的锭子    30              旋转驱动装置
12          机座                31.1,31.2      锭子驱动装置
13          支架                32              力传送器
14.1,14.2  滑板导轨            33.1,33.2      锭子架
15          滑板                34.1,34.2      止挡平面
16.1,16.2  卸载缸单元          35              捕丝槽
17.1,17.2  贴合面              36              留头丝
18.1,18.2  辊端                37.1,37.2      摩擦辊
19          传动机构

Claims (12)

1.卷绕装置,具有两个并排设置的锭子架(10.1,10.2),在锭子架上分别至少设置一悬伸地可旋转支承的用来安装筒管(8)的筒管锭子(7.1,7.2),以便同时将长丝(1.1,1.2)卷绕成卷筒(9);具有两个配设于筒管锭子(7.1,7.2)的锭子驱动装置(23,37),通过锭子驱动装置可将筒管锭子(7.1,7.2)反方向驱动;具有一在筒管锭子(7.1,7.2)之间形成的长丝输入装置(2.1,2.2),其特征为:筒管锭子(7.1,7.2)在轴承端分别具有一用于筒管(8)的筒管末端的贴合面(17.1,17.2),贴合面(17.1,17.2)设置在两个相邻止挡平面(34.1,34.2)内,两止挡平面之间形成一距离(A)。
2.按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为:止挡平面(34.1,34.2)之间的距离(A)这样选择,使得在采用相同的筒管(8)时卷绕在两个筒管锭子(7.1,7.2)的筒管(8)上的卷筒(9)以卷筒末端相互面对面布置。
3.按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其特征为:贴合面(17.1,17.2)由两个止挡机构(33.1,33.2)构成,其中止挡机构(33.1,33.2)不同地形成或固定在筒管锭子(7.1,7.2)上。
4.按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其特征为:贴合面(17.1,17.2)由筒管锭子(7.1,7.2)的轴承端构成,其中锭子架(10.1,10.2)相互错开止挡平面(34.1,34.2)的距离(A)地支承在机座(12)上。
5.按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其特征为:锭子架(10.1,10.2)由两个可旋转地支承的卷筒回转架构成,它们分别携带两个筒管锭子(7.1,11.1,7.2,11.2),并且配设于卷筒回转架(10.1,10.2)之一的筒管锭子(7.1,11.1,7.2,11.2)分别具有在止挡平面(34.1,34.2)之一内的贴合面(17.1,17.2)。
6.按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其特征为:锭子驱动装置由配设于锭子架(10.1,10.2)的摩擦辊(37.1,37.2)构成,所述摩擦辊紧靠在筒管(8)或卷筒(9)的圆周上,并在卷绕期间以恒定的转速反向驱动。
7.按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其特征为:锭子驱动装置由多个配设于筒管锭子(7.1,7.2)的电机(23.1,23.2)构成。
8.按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为:设有两个配设于锭子架(10.1,10.2)的加压辊(6.1,6.2),所述加压辊在卷绕期间紧靠在筒管(8)或卷筒(9)的圆周上。
9.按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为:加压辊(6.1,6.2)通过传动机构(19)这样地相互连接,使得两个加压辊(6.1,6.2)以相同的转速反方向旋转。
10.按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为:设有一个外部驱动装置(25),以便单独或共同地反向驱动加压辊(6.1,6.2)。
11.按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为:加压辊(6.1,6.2)与支架(13)刚性连接,该支架可借助于滑板(15)和滑板导轨(14.1,14.2)可运动地支承在机座(12)上,加压辊(6.1,6.2)通过该支架沿径向相对于筒管锭子(7.1,7.2)进行偏移运动。
12.按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其特征为:长丝输入装置(2.1,2.2)配设一往复运动机构(4),输入的长丝(1.1,1.2)通过它在卷到卷筒(9)上之前往复运动。
CN2005800105642A 2004-04-02 2005-03-24 卷绕装置 Active CN19382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4016256.5 2004-04-02
DE102004016256 2004-04-02
PCT/EP2005/003135 WO2005095247A1 (de) 2004-04-02 2005-03-24 Aufspul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8210A CN1938210A (zh) 2007-03-28
CN1938210B true CN1938210B (zh) 2010-04-14

Family

ID=34964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105642A Active CN1938210B (zh) 2004-04-02 2005-03-24 卷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730064B1 (zh)
JP (1) JP4612673B2 (zh)
KR (1) KR20060135933A (zh)
CN (1) CN1938210B (zh)
DE (1) DE502005004274D1 (zh)
WO (1) WO200509524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8639A (zh) * 2015-04-28 2015-08-12 苏州如盛化纤有限公司 精密卷绕的纺丝卷绕装置
DE102017004866A1 (de) * 2017-05-19 2018-11-22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Bedienen einer Aufspulmaschine sowie eine Aufspulmaschine
JP7269783B2 (ja) * 2018-06-11 2023-05-09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紡糸巻取装置
CN109440276A (zh) * 2018-11-08 2019-03-08 南阳宇翔工艺品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高效的地毯纺织用细纬缠制机
CN111977464A (zh) * 2020-09-15 2020-11-24 储娟英 一种自动化控制的纺织纱线收卷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5113A (en) * 1997-10-06 2000-01-1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Winder for synthetic filaments
CN1100715C (zh) * 1997-07-10 2003-02-05 巴马格二捻股份有限公司 卷绕机
CN1135203C (zh) * 1997-10-06 2004-01-21 纳幕尔杜邦公司 合成纤维卷绕器和卷绕合成纤维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32871A (ja) * 1983-12-22 1985-07-15 Unitika Ltd 多本取り紡糸捲取装置
JPH07206235A (ja) * 1994-01-25 1995-08-08 Sekisui Chem Co Ltd 紙芯挿入固定装置
US6158689A (en) * 1997-07-10 2000-12-12 Barmag-Spinnzwirn Gmbh Yarn win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995553B2 (ja) * 1997-10-17 1999-12-27 株式会社不二鉄工所 巻取機における巻芯管位置設定装置
JP4128367B2 (ja) * 2002-02-12 2008-07-30 Tstm株式会社 レボルビング型自動巻取機
JP4128412B2 (ja) * 2002-08-20 2008-07-30 Tstm株式会社 レボルビング型糸条巻取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15C (zh) * 1997-07-10 2003-02-05 巴马格二捻股份有限公司 卷绕机
US6015113A (en) * 1997-10-06 2000-01-1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Winder for synthetic filaments
CN1135203C (zh) * 1997-10-06 2004-01-21 纳幕尔杜邦公司 合成纤维卷绕器和卷绕合成纤维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135933A (ko) 2006-12-29
CN1938210A (zh) 2007-03-28
JP2007530390A (ja) 2007-11-01
EP1730064B1 (de) 2008-05-28
WO2005095247A1 (de) 2005-10-13
EP1730064A1 (de) 2006-12-13
JP4612673B2 (ja) 2011-01-12
DE502005004274D1 (de) 200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898C (zh) 纺制和卷绕长丝的方法及装置
US8079206B2 (en) Ring spinning mechanism with fixed ring location
JP6793666B2 (ja) 巻取り機
CN100404401C (zh) 横动设备
CN101331078B (zh) 用于卷绕连续行进的纱线的方法和卷绕机
US20090134263A1 (en) Method for Avoiding Ribbon Windings
WO2007134555A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yarn traversing upon winding the yarn on a bobbin
US6904745B2 (en) Thread-guiding device for open-end spinning frames
CN1091063C (zh) 卷绕连续输入长丝的方法和装置
CN1938210B (zh) 卷绕装置
CN100480159C (zh) 卷绕多股长丝的方法和装置
CN1950283B (zh) 用于连续卷绕多根丝线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78147A (zh) 利用步进马达的分丝卷绕机驱动装置
CN201102835Y (zh) 氨纶丝卷绕头
CN103010826A (zh) 纱线敷设装置和用于制造用纱线缠绕的纱线筒管的方法
CN100497145C (zh) 用于卷绕多根长丝的方法和设备
CN210594652U (zh) 一种收线机
CN102351117B (zh) 一种络筒机
CN1918058A (zh) 用于卷绕多个长丝片的卷绕设备
US9725277B2 (en) Winding machine
US1520101A (en) Constant-speed winder
EP1335874B1 (en) Winder for elastomeric fibers
CN203048308U (zh) 收卷机
SU394124A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НЕПРЕРЫВНОЙ НАМОТКИ НА КАТУШКИ НИТЕОБРАЗ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CN110540102A (zh) 一种收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