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8644A - 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及光信息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及光信息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18644A CN1918644A CN200580004201.8A CN200580004201A CN1918644A CN 1918644 A CN1918644 A CN 1918644A CN 200580004201 A CN200580004201 A CN 200580004201A CN 1918644 A CN1918644 A CN 19186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ording medium
- information recording
- optical information
- manufacture method
- protuber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0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8000013007 heat c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9000011344 liquid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28 spin c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6829 Ficus sundai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336 alke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JRZJOMJEPLMPRA-UHFFFAOYSA-N olefin Natural products CCCCCCCC=C JRZJOMJEPLMPR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6 singl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44 sputte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 G11B7/266—Sputtering or spin-coating lay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014—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 G11B23/0021—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iscs
- G11B23/0028—Details
- G11B23/0035—Details means incorporated in the disc, e.g. hub, to enable its guiding, loading or driving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97—Structures for detection, control, recording operation or replay operation; Special shapes or structures for centering or eccentricity prevention; 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inspecting or evaluating; Containers, cartridges or cassette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03—Shapes of record carriers other than disc sha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当在由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等液体材料在盘的信号面侧形成凸部(保护件)时,可以通过在基板预先设置大致同心圆状的2个凹部(槽),对夹在该凹部之间的区域滴下液体材料并使其固化,从而在该区域上形成具有期望的高度和宽度的凸部(保护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及光信息记录媒体,特别是例如涉及在盘上形成凸部的方法、及形成有凸部的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在信息记录的领域与各种各样的光信息记录有关的研究不断进展。该光信息记录以可以高密度化、又、能够以非接触进行记录·再生、且能够廉价地实现记录·再生的方式在范围较广的用途中进行了应用。作为现在的光盘,使用在厚度1.2mm的透明树脂基板设置信息层,并通过覆盖涂层对其进行保护的结构(光盘(CD))、或在厚度0.6mm的透明树脂基板的一方或者两方设置信息层,并贴合2片0.6mm的透明树脂基板的结构(数字化视频光盘(DVD))。
近年,作为提高光盘的记录密度的方法,研究了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NA)的方法、或缩短使用的激光的波长的方法。此时若记录·再生侧基材(激光入射的一侧的基板)的厚度较薄,则可以减小激光光斑受到的像差的影响,可以增大盘的倾斜角度(倾斜)的容许值。由此,提出了设记录·再生侧基材的厚度为0.1mm左右,NA为0.85左右,激光的波长为400nm左右这一方法(Blu-ray盘)(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Blu-ray盘现在以收纳于插入式片盒(cartridge)的形式销售及使用重写型盘,若今后再生专用型盘或追加记录型盘进入市场,则可以想到会强烈要求如CD或DVD那样在没有插入式片盒的裸露状态下使用。此时若使用者将盘直接置于桌子等上、或拿着盘,则有在盘的记录再生侧表面产生伤痕从而变得不能够记录再生之患。因此优选在盘的记录再生面侧设置比记录再生面突出的部位(以下称为保护件)。
通常在CD或DVD中在注射成形基板时形成这样的保护件。但是,在Blu-ray中由于需要在注射成形基板之后在记录再生面侧形成薄型的光透过层,或形成用于多层化的中间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因此若在基板存在保护件,则有这些工序变得复杂或精度下降之患。因此,保护件优选在形成光透过层之后形成。
作为在形成光透过层之后形成保护件的方法,可以考虑由密封或粘接剂贴附成为保护件的部件这一方法。但是,该方法成本容易变高,且粘接部分的强度也容易不足。因此,从成本廉价且简单的观点出发,可以考虑将放射线固化性树脂滴下到盘上并使其固化的方法。
专利文献1:特开平08-2356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2002-260307号公报
但是,由于是液体状的材料,因此具有如下的较大问题:若考虑制作的保护件的宽度则高度不足,若充分考虑高度则宽度变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由记录再生侧主面的凹部赋予边界的区域滴下液体材料,并固化所述液体材料,而在所述区域上形成凸部。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能够由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等液体材料容易地形成具有期望的高度和宽度的凸部。又,由于容易在之后形成凸部,因此不需要预先在基板设置保护件,在通过旋涂形成光透过层、或2层化的方法中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区域优选夹在大致同心圆状的2个所述凹部之间。由此,容易形成具有期望的高度和宽度的凸部。
在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设有各自由所述凹部包围的多个所述区域。由此,容易形成多个凸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记录再生侧主面的突起滴下液体材料,并固化所述液体材料,而在所述突起上形成凸部。根据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能够由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等液体材料容易地形成具有期望的高度和宽度的凸部。又,由于容易在之后形成凸部,因此不需要预先在基板设置保护件,在通过旋涂形成光透过层、或2层化的方法中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所述液体材料优选是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由此,能够廉价地形成凹部。
在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凹部优选在注射成形基板时形成。由此,能够在基板容易地形成凹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备以至少对1个区域赋予边界的方式设置于记录再生侧主面的2个以上的凹部、和形成在所述区域上的凸部。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能够实现具有稳定形状的凹部的、廉价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又,本发明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记录再生侧主面的至少1个突起、和形成在所述突起上的凸部。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能够实现具有稳定形状的凹部的、廉价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在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中,所述凹部优选比所述光透过层的表面高。由此,能够作为防止凸部损伤光透过层表面的保护件而发挥作用。
在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中,所述凸部的宽度优选是1mm以上。由此,能够实现具有充分强度的凸部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及光信息记录介质,即使在由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等液体材料制作光透过层的情况下,也能够作成稳定形状的保护件,能够廉价地制作形成有保护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以上那样的有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局部剖面图;
图2(A)和(B)是表示图1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制造顺序的一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1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光透过层的另一构成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表示图1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保护件的效果的一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5(A)、(B)和(C)是表示图1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保护件的形成工序的例的放大局部剖面图;
图6是表示作为图1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变形例的2层型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局部剖面图;
图7(A)和(B)分别是表示图1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光透过层的形成工序和其比较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8是表示图7(B)的比较例的缺陷的局部剖面图;
图9(A)和(B)分别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俯视图和(A)的IXB-IXB线的剖面图;
图10(A)和(B)分别是作为图9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变形例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俯视图和(A)的XB-XB线的剖面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局部剖面图;
图12是作为图11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变形例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局部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局部剖面图;
图14是作为图13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变形例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局部剖面图。
图中,101、201、301、401-基板;102、202-信号记录层;103、203、303、403-中心孔;104、304-光透过层;105、205、305、405-保护件;106、306-槽;107、307-槽;108-喷嘴;110-罩;111-压模;114-工作台;115、215、315-平台;206-槽;406-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如附图如不特别地事先说明,则均以剖面图表示,在对称的情况下,有时只从对称的轴表示一方,而省略另一方。
(实施方式一)
图1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在该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基板101以与基板101的中心孔103呈大致同心圆状的方式形成有2个槽106和107,又,在夹于槽106和107之间的平台115上形成有环状的保护件105。
在此,就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而言,说明具体的一例。
如图2(A)所示,通过注射成形形成基板101,所述基板101的厚度约1.1mm、直径约120mm,并且所述基板101具有直径约15mm的中心孔103。此时,在基板101的半径8.5mm的位置和半径11mm的位置形成有宽度约1mm、深度约200μm的槽106和107。在基板101形成有凹凸坑(pit)。基板101由聚碳酸酯形成,不过也可以由丙烯酸或烯烃等其它材料构成。在凹凸坑通过溅射形成约40nm厚度的以Ag为主成分的反射膜,从而形成信号记录层102。
如图1所示,在基板101中,设直径23~33mm的范围为夹持区域C,另一方面,设直径42~119mm的范围为信号区域S。由于保护件105如上所述形成在直径17mm的槽和直径22mm的槽107之间的平台115上,因此保护件105比基板101的夹持区域C位于更内侧。
如图2(B)所示,在信号记录层102上使用放射线硬化性树脂,以旋涂的方法形成约100μm的光透过层104。
反射膜也可以是以Al或Si为主成分的反射膜。如图3所示,也可以通过用粘合材140将片状基板130贴附于基板101,由2个部件130和140形成光透过层104,并且也可以不使用粘合材140而使用放射线固化型树脂。进而,在光透过层104的表面也可以是用于缓和损伤或带电的保护层。
如图2(B)所示,在形成有光透过层104的盘2的槽106和107之间的平台115上,可以通过滴下放射线固化性树脂120并使其固化,而制作设置有如图1所示的保护件105的光信息记录介质。滴下的放射线固化性树脂120,由于有槽106和107的角,因此不能够通过其自身的表面张力容易地浸入到槽106和107内。由此可以容易地决定保护件105的宽度,也可以通过滴下的量决定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件105的高度距离平台115的涂敷面约200μm。保护件105如图4所示具有如下的功能:使记录再生侧表面从工作台114浮起,以便在使用者将光信息记录介质置于桌子等上、或拿着光信息记录介质之际,不损伤记录再生侧表面。因而,保护件105优选比记录再生侧表面的光透过层104的表面高。进而,保护件105优选比光透过层104的表面高50μm以上,以便可以使记录再生侧表面从工作台114充分地浮起。又,由于若保护件105的宽度过小则强度降低,因此优选在记录介质的半径方向具有1mm以上的宽度。
如图5(A)所示,用于形成保护件105的放射线固化性树脂120从喷嘴108滴下到平台115上。滴下的放射线固化性树脂120的粘度约是200mPa·s。滴下的放射线固化性树脂120的粘度优选考虑形成于基板101的槽106和107的宽度、及形成的保护件105的高度而进行选择。又,在放射线固化性树脂120的涂敷中,也可以使用与图5(A)的喷嘴108不同的方法。
如本发明所述,设置槽106和107而形成保护件105的情况、和未设置而这样的槽形成保护件105的比较例分别如图5(B)和图5(C)所示。在图5(B)和图5(C)形成相同高度的保护件105时,在本发明的图5(B)中,槽106和107提高了强制地限定保护件105的宽度这一效果。相对于此,在不具有槽106和107的比较例的图5(C)中,保护件105的宽度变得过宽,保护件105有扩展到夹持区域C之患。
又,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不仅能够应用到如图1所示的信号记录层105仅为1层的所谓单层光盘,也能够将本方法应用到如图6所示的信号记录层为2个的所谓2层光盘。图6的2层光盘包括设置于基板101的第一信号记录层112、及在配置于基板101和光透过层104之间的中间层121上设置的第二信号记录层122。进而,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当然也可以应用到3层以上的多层光盘。
在通过由罩110闭塞中心孔103,而由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形成光透过层104时,如本发明所述,尚未形成保护件105的情况、和已经形成了保护件105的比较例分别如图7(A)和图7(B)所示。在光透过层104的形成之后形成保护件105的本发明的图7(A)中,在形成光透过层104时,由于保护件105不在基板101上突出,因此可以由罩110容易的闭塞中心孔103,所以能够均匀地形成光透过层104。相对于此,在光透过层104的形成前形成保护件105的图7(B)的比较例中,在形成光透过层104时,难以由罩110闭塞中心孔103。即,若使用径比保护件105小的罩110,则保护件105妨碍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涂敷,另一方面,如图7(B)所示若使用覆盖保护件105那样的罩110,则罩110的形状受到限制,或直径变大,从而可能在形成均匀的光透过层104上产生不良情况。
进而,在光透过层104的形成前形成保护件105的图7(B)的比较例中,在进行图6的2层化的方法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用于将信号记录层102的凹凸坑或槽转印到基板101上的压模111被按压于基板101。此时,保护件105妨碍压板111向基板101的按压,需要大幅地改进或改良工序自身,从而可能引起性能下降的问题。
因而,如图7(A)的本实施方式所述,若在光透过层104的形成后形成保护件105,则不引起这些不良情况,从而能够容易地得到形成有保护件105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另外在此所谓放射线是包括能够使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固化的所有电磁波,例如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等的概念。因而,放射线固化性树脂也包括热固化性树脂。
在此,作为例展示了再生专用型的光盘,不过也可以是只能够记录一次的追加记录型、能够重写的记录再生型的光盘。
(实施方式二)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中,参照图9及图10说明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另外,对与在实施方式一中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一中表示了如下的例:预先将大致同心圆状的2个槽106和107形成于基板101,在夹于槽106和107之间的平台115上滴下放射线固化性树脂120并使其固化,由此形成保护件105。实施方式二的特征在于,对由槽包围的区域滴下液体并使其固化,由此在由槽决定的区域上形成与滴下量对应的高度的保护件。
例如,在图9(A)和(B)中,在具有中心孔203的基板201设置多个圆形环状的槽206,在由各槽206包围的平台215上形成保护件205。另一方面,在表示图9的变形例图10(A)和图10(B)中,在基板201设置多个椭圆形环状的槽206,在由各槽206包围的平台215上形成保护件205。另外,槽206并不限定于图9(A)的圆形环状或图10(A)的椭圆形环状,能够取多边形状等其他任意的形状。因而,保护件205若达成不易损伤光信息记录介质的表面这一根本目的,则也可以是图9(A)的圆形或图10(A)的椭圆形以外的任意形状。
又,保护件205也可以形成于全部的平台215上,不过也可以只形成于多个平台215中的几个上。例如,也可以如图10(A)所示构成为,只在3个平台215的最上位置的1个上形成保护件205,在剩余的2个平台215上不形成保护件205。
(实施方式三)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三中,参照图11及图12说明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另外,对与在实施方式一及实施方式二中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一及二中,在实施方式一如上所述,在具有直径23~33mm的夹持区域C和直径42~119mm的信号区域S的基板上,将保护件配置于比夹持区域C更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件形成于夹持区域C和信号区域S之间的直径33~42mm。此时,作为用于形成保护件的槽的设置方法,例举几个例。
在图11中,在具有信号记录层302和中心孔303的基板301预先设置槽306和307,保护件305以位于夹持区域C和信号区域S之间的方式形成于夹在槽306和307之间的平台315上。也可以将设置在信号记录层302上的光透过层304只形成于信号区域S。另一方面,在表示图11的变形例的图12中,预先形成有槽306和307的光透过层304贴附于基板301,保护件305以位于夹持区域C和信号区域S之间的方式形成于槽306和307之间。进而,槽306和307也可以在形成了光透过层304之后切削光透过层304而形成。通过形成槽306和307能够形成稳定形状的保护件305。槽306和307也可以与实施方式二的206置换。
(实施方式四)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四中,参照图13及14说明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的一例。另外,对与在实施方式一至三中说明的部分相同的部分,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实施方式一至三中表示了如下的例:通过设置槽来抑制保护件用液体材料漫延,从而形成稳定形状的保护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如下的例:通过在基板上设置突起,而抑制保护件用液体材料因保护件用液体材料自身的表面张力而漫延。
在图13中,在具有中心孔403的基板401上设置突起406,保护件405形成于突起406上。该突起406作成为即使在图7或图8所示的情况下也不妨碍罩110或压模111这一程度的低突起。突起406以大致同心圆状而环状地形成于基板401。即使是这样的低突起406,也可以通过其上面两角部而在保护件405用液体材料产生表面张力,从而保护件405用液体材料不能容易地漫延。
这样的较小的突起406如图13所示也可以以环状连续地延伸,也可以如图9或图10所示断续地设置。另一方面,如表示图13的变形例的图14所示,也可以横跨2个突起406而形成保护件405。若能够利用突起406的上面两角部形成稳定形状的保护件405,则也可以横跨3个以上的多个突起406而形成保护件405。
以上,就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举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应用于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各种变形例。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及光信息记录介质,对在由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等液体材料制作保护件之际容易进行稳定的制作等,是有用的。
权利要求书
(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删除)
2.(删除)
3.(删除)
4.(删除)
5.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记录再生侧主面的突起滴下液体材料,并固化所述液体材料,从而在所述突起上形成凸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所述突起,并且以横跨多个所述突起的方式形成所述凸部。
7.(补正后)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材料是放射线固化性树脂。
8.(补正后)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材料是热固化性树脂。
9.(补正后)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位于夹持区域的内侧。
10.(补正后)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位于夹持区域和信号区域之间。
11.(补正后)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光透过层之后形成所述凸部。
12.(删除)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透过层由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透过层由片状基板和粘合材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透过层由片状基板和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形成。
16.(删除)
17.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备以至少对1个区域赋予边界的方式设置于记录再生侧主面的2个以上的凹部、和形成在所述区域上的凸部。
18.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记录再生侧主面的至少1个突起、和形成在所述突起上的凸部。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由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由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形成。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比光透过层的表面高。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比所述光透过层的表面高50μm以上。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宽度是1mm以上。
Claims (23)
1.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由记录再生侧主面的凹部赋予边界的区域滴下液体材料,并固化所述液体材料,从而在所述区域上形成凸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夹在大致同心圆状的2个所述凹部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设有各自由所述凹部包围的多个所述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1个所述区域上形成所述凸部。
5.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记录再生侧主面的突起滴下液体材料,并固化所述液体材料,从而在所述突起上形成凸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所述突起,并且以横跨多个所述突起的方式形成所述凸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材料是放射线固化性树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材料是热固化性树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位于夹持区域的内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位于夹持区域和信号区域之间。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光透过层之后形成所述凸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注射成形基板时形成所述凹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透过层由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形成。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透过层由片状基板和粘合材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透过层由片状基板和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形成。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光透过层。
17.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备以至少对1个区域赋予边界的方式设置于记录再生侧主面的2个以上的凹部、和形成在所述区域上的凸部。
18.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记录再生侧主面的至少1个突起、和形成在所述突起上的凸部。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由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形成。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由放射线固化性树脂形成。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比光透过层的表面高。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比所述光透过层的表面高50μm以上。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宽度是1mm以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261031 | 2004-09-08 | ||
JP261031/2004 | 2004-09-0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8644A true CN1918644A (zh) | 2007-02-21 |
Family
ID=36036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80004201.8A Pending CN1918644A (zh) | 2004-09-08 | 2005-09-05 | 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及光信息记录媒体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90028039A1 (zh) |
JP (1) | JPWO2006028051A1 (zh) |
CN (1) | CN1918644A (zh) |
WO (1) | WO200602805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61466B2 (ja) * | 2002-09-05 | 2007-08-2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光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光情報記録媒体の保持方法 |
US8561093B2 (en) * | 2009-02-26 | 2013-10-15 | Imation Corp. | Stacking techniques for thin optical data storage media |
EP2341503A1 (de) * | 2009-12-21 | 2011-07-06 | Thomson Licensing | Plattenförmiges Speichermedium und Klemmhalter für das Speichermediu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41560B2 (ja) * | 1995-02-24 | 2001-12-2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光学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H10106044A (ja) * | 1996-09-20 | 1998-04-24 | Sony Disc Technol:Kk | 光ディスク |
JP3918221B2 (ja) * | 1997-03-12 | 2007-05-2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保護膜形成装置及び保護膜形成方法 |
JP2000293902A (ja) * | 1999-04-09 | 2000-10-20 | Sony Miyuujitsuku Entertainment:Kk | 光ディスクの製造方法 |
JP2001067730A (ja) * | 1999-08-31 | 2001-03-16 | Sony Miyuujitsuku Entertainment:Kk | 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692051B2 (ja) * | 2000-05-01 | 2005-09-07 | ソニー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 凸条樹脂膜形成方法、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TW591654B (en) * | 2000-09-12 | 2004-06-1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
JP2003157582A (ja) * | 2001-11-16 | 2003-05-30 | Sony Corp |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4134034A (ja) * | 2002-10-11 | 2004-04-30 | Hori Co Ltd | 光ディスク保護方法、傷防止スペーサ付き光ディスク、傷防止スペーサ、傷防止スペーサ貼付治具 |
-
2005
- 2005-09-05 US US10/584,948 patent/US2009002803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5-09-05 JP JP2006535738A patent/JPWO2006028051A1/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09-05 WO PCT/JP2005/016250 patent/WO200602805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5-09-05 CN CN200580004201.8A patent/CN1918644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90028039A1 (en) | 2009-01-29 |
JPWO2006028051A1 (ja) | 2008-05-08 |
WO2006028051A1 (ja) | 2006-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105217B2 (ja) | 光情報記録媒体 | |
JP2006059533A (ja) |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光情報記録媒体 | |
CN1645494A (zh) | 光学信息记录介质及其生产方法 | |
JP4258037B2 (ja) | 光記録媒体と、これを用いた光記録再生装置 | |
US7161893B2 (en) | Stamper for fabrication of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of forming information recording area and light transmissive layer,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 |
JP2002008269A (ja) | 光学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0358032C (zh) | 制造光学数据存储介质的方法、光学数据存储介质和执行所述方法的设备 | |
KR20050003470A (ko) | 광 저장매체의 제조방법과 광 저장매체 | |
JPWO2005088629A1 (ja) |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4616914B2 (ja) | 多層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 | |
CN1918644A (zh) | 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制造方法及光信息记录媒体 | |
US20070105048A1 (en) |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WO2009157202A1 (ja) | 多層情報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製造装置 | |
JP3908478B2 (ja) | 凸部を有する光ディスク | |
JP4618111B2 (ja) |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3986875B2 (ja) | 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8123610A (ja) | 光情報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03242680A (ja) | ディスク状光記録媒体 | |
JP2002342977A (ja) | 光情報記録媒体 | |
JP3881684B2 (ja) | 光ディスク | |
JP2007115317A (ja) |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KR100733919B1 (ko) | 광디스크의 제조방법 | |
WO2018146905A1 (ja) | 光ディスク | |
JP2003217195A (ja) | 光記録媒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 |
JP2008021353A (ja) | 光ディスク媒体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媒体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