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917711A - 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17711A
CN1917711A CNA2006101276090A CN200610127609A CN1917711A CN 1917711 A CN1917711 A CN 1917711A CN A2006101276090 A CNA2006101276090 A CN A2006101276090A CN 200610127609 A CN200610127609 A CN 200610127609A CN 1917711 A CN1917711 A CN 1917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ommunity
sub
information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276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27887C (zh
Inventor
朱春梅
武威
王敬宇
唐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B20061012760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27887C/zh
Publication of CN1917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17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2788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2788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向移动社区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及手机号码;服务器分配用户标识,在主社区数据库保存用户标识与手机号码的映射关系并在子社区数据库保存密码及子社区用户名与用户标识的映射关系。终端发送激活请求,服务器根据用户标识提示默认用户名和/或密码,在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保存子社区用户名、密码及用户标识的映射关系。本发明还涉及整合用户信息的方法,绑定同一手机号码的多个子社区用户名,为每一手机号码分配用户标识。本发明实现了为移动社区用户分配全局唯一用户标识,易于用户信息的管理;用户可在各子社区自定义不同用户名,满足多角色扮演的需求;注册用户使用其它子社区只需进行激活而无须再注册。

Description

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尤其涉及移动社区的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Blog(博客)一词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方便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移动博客(MobileBlog,简称Moblog)的产生,则是建立在博客、可拍照手机与移动互联业务三者的基础之上。移动博客让任何人都可以方便地发布自己手机拍摄的内容,或者精选网络上的内容,与朋友进行交流。手机不同于PC,有着鲜明的个人色彩,移动博客为这种个性化的网络延伸提供了技术、空间和傻瓜的服务。
与传统的PC社区不同,移动社区开启了一种全新的移动信息互动模式,通过WAP门户实现跨平台的信息互动。移动社区包括各种博客子社区,即时通信子社区,游戏子社区,交友子社区等等。借助移动终端,人们可以真正跨越网络、场所、时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互动,使个体自我获得最大限度的展现、交往接触半径无限延伸。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文化娱乐方式,正以及其迅猛的速度发展着,如何将游戏变得更有意义、更贴近生活成为众多游戏策划人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网络社区作为网上特有的一种虚拟社会,主要通过把具有共同兴趣的访问者集中到一个虚拟空间,达到成员相互沟通的目的。
移动社区的发展,带给了人们一种全新的网络生存方式,以手机作为工具与最佳展现舞台。由于互联网相对来说是匿名的,无法保证安全性,移动社区需要每一个用户都注册手机号码,来提高用户可信度,并便于用户跟踪和管理。目前存在如下几种方案:
(1)在有些移动社区,用户注册时,为用户分配唯一的数字标识,并将该数字标识与用户的手机号码绑定,用户只能使用单一的数字标识登陆社区,并且用户在社区的所有行为,都只能利用该数字标识表明身份。这种用户身份标识方法使用户总以苍白单薄的形象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需要为用户创造一个更加个性化,更加丰满的形象。
(2)在有些移动社区,用户注册时可以自定义用户名,一个手机号码只允许注册一个用户名,以该用户名作为在移动社区唯一虚拟标识。在这种用户标识的处理方法中,虽然用户可以自定义用户名,但是,用户在使用移动社区时,往往希望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不同的子社区中,而这种方法仍然无法满足用户在虚拟社区进行不同角色扮演的需求。
(3)在有些移动社区,用户可在各子社区中注册不同的用户名,这些用户名均与用户的手机号码绑定。这样虽然使用户在移动社区中可以拥有多种身份,但是由于没有唯一的用户虚拟标识,难以营造用户的一体化体验,并且难以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为用户分配全局唯一的用户标识,以便于对用户信息的管理;用户在各子社区可自定义不同的用户名及子社区专用信息,以满足用户在各子社区进行不同角色扮演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户标识信息的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终端向移动社区服务器发送第一子社区注册请求,并向移动社区发送手机号码信息;
步骤2、移动社区服务器判断所述手机号码是否已注册过,若是,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3;
步骤3、移动社区服务器分配唯一用户标识,在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保存用户标识与手机号码的映射关系;
步骤4、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终端发送输入第一子社区用户名及密码的提示信息,并在接收到终端返回的第一子社区用户名及密码后,在第一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保存密码以及第一子社区用户名与用户标识的映射关系;执行步骤6;
步骤5、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终端返回错误提示信息;
步骤6、完成。
用户可通过用户标识或子社区用户名登录子社区,登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终端向移动社区服务器发送登陆请求;该登陆请求中携带有用户标识或用户名,并携带有密码;
步骤A2、移动社区服务器根据用户标识及密码,或者根据用户名及密码,进行身份认证,若认证通过,则返回登陆页面,否则,返回错误提示信息。
用户在注册之后,若想使用其它的子社区,那么此时需进行激活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B1、已登陆移动社区服务器的终端向移动社区服务器发出激活第二子社区的请求;
步骤B2、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输入第二子社区用户名的提示信息;
步骤B3、移动社区服务器在收到终端发送的第二子社区用户名后,查询该用户名是否已存在,若是,执行步骤B4,否则,执行步骤B5;
步骤B4、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终端返回错误提示信息;
步骤B5、移动社区服务器在第二子社区用户表中保存密码以及第二子社区用户名与用户标识的映射关系。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整合现有子社区用户信息的方法,包括:
步骤C1、移动社区服务器在各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查找与同一手机号码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名,并将手机号码与对应的各用户名绑定;
步骤C2、移动社区服务器为存在于各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的每一手机号码分配一个唯一用户标识;
步骤C3、移动社区服务器将用户标识与手机号码的映射关系保存于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并将用户标识与用户名的映射关系保存于相应的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
本发明实现了为移动社区用户分配全局唯一的用户标识,易于用户信息的管理;用户可在各子社区内自定义不同的用户名,满足用户多角色扮演的需求;注册用户若想使用其它的子社区只需进行激活,而无须再注册;用户登录子社区时,既可使用用户标识,也可使用子社区用户名,免除了记忆用户名的麻烦。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的用户表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分别为本发明的游戏社区及博客社区的用户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登录子社区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激活子社区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中手机号码已注册情况下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的整合用户信息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手机号码、用户标识及用户名映射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唯一的用户标识整合多个子社区,并且在各子社区中,用户能拥有不同的身份。唯一用户标识由移动社区自动分配给用户,是整个移动社区唯一的全局标识,易于计费和虚拟货币的资源共享。用户名是用户自定义的,是用户在子社区内的唯一身份标识,通过用户名可以实现查找用户,建立好友关联等社区提供的各种交流操作。
在请求使用某各子社区时,若用户不是移动社区的注册用户,那么需要进行注册,并得到移动社区服务器分配的唯一用户标识;在此之后,使用其它子社区,只需激活即可,无须再次进行注册。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终端向移动社区服务器发送第一子社区注册请求,并向移动社区发送手机号码信息。
步骤2、移动社区服务器判断所述手机号码是否已注册过,若是,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3。
步骤3、移动社区服务器分配唯一用户标识,在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保存用户标识与手机号码的映射关系;用户标识可以是数字标识、字符标识或者数字与文字相混合的标识等。
步骤4、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终端发送输入第一子社区用户名及密码的提示信息,并在接收到终端返回的第一子社区用户名及密码后,在第一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保存密码以及第一子社区用户名与用户标识的映射关系;执行步骤6。
步骤5、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终端返回“重复注册”的错误提示信息。
步骤6、完成。
如图2、图3a、图3b所示,分别为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的用户表、游戏社区及博客社区的用户信息数据库用户表。在主社区的用户表中,索引主键为用户的用户标识及手机号码,另外,还存储了包括姓名、公司、电话等信息在内的联系信息。这些联系信息可在初次注册时提示用户输入,也可在用户登录社区时,提示用户输入。
如果用户激活了几个子社区,例如激活了博客社区及游戏社区,那么在主社区用户表中,还会保存用户的子社区用户名;或者将联系信息,即用户的姓名、公司、电话等信息作为第一级信息保存在主社区用户表中,将子社区用户名等扩展信息作为第二级信息,在主社区用户表中提供第二级信息的访问入口,即提供相应子社区用户表的访问入口。
子社区用户表以子社区用户名及用户标识为索引主键,其下存储子社区中的专用信息。根据子社区的不同,专用信息有所不同,如图3a所示,在游戏社区中存储的专用信息可有昵称、性别、年龄以及游戏好友列表;如图3b所示,在博客社区中存储的专用信息可有博客名、博客URL、昵称、年龄、职业及博客好友列表等信息。
由于在子社区用户表中,既存储了移动社区服务器分配的唯一用户标识,又存储了子社区用户名,因此用户在登陆子社区时,既可使用用户标识,又可使用用户名,从而可避免用户记忆用户标识的麻烦。
如图4所示,为登录子社区的方法流程图,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终端向移动社区服务器发送登陆请求;该登陆请求中携带有用户标识或用户名,并携带有密码;
步骤A2、移动社区服务器根据用户标识及密码,或者根据用户名及密码,进行身份认证,若认证通过,则返回登陆页面,否则,返回错误提示信息。
用户在登录子社区时,既可使用用户标识也可使用相应子社区的用户名。各子社区可采用相同的密码,也可使用不同的密码。当采用不同的密码时,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是用户名,那么密码为相应子社区的密码时,才可认证通过。可将用户在首次注册时密码作为用户标识对应的默认密码。当登录请求中携带的是用户标识时,若密码为默认密码则认证通过。
当用户希望使用其它未使用过的子社区时,只需激活即可,而无需再进行注册。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激活子社区的方法流程图,包括:
步骤B1、已登陆移动社区服务器的终端向移动社区服务器发出激活第二子社区的请求;
步骤B2、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输入第二子社区用户名及密码的提示信息;
步骤B3、移动社区服务器在收到终端发送的第二子社区用户名后,查询该用户名是否已存在,若是,执行步骤B4,否则,执行步骤B5;
步骤B4、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终端返回错误提示信息;
步骤B5、移动社区服务器在第二子社区用户表中保存密码、第二子社区用户名及用户标识的映射关系。
若主社区用户表中存储子社区用户名,那么在激活第二子社区后,还应将第二子社区用户名保存于主社区用户表中;若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提供子社区用户表访问入口时,应将第二子社区用户表入口地址存储于总社区的用户表中。
移动社区服务器可将用户首次注册时输入的用户名及相应社区的密码作为默认用户名及密码。在提示用户输入第二子社区用户名时,移动社区服务器可根据用户标识在主社区用户表或首次注册的子社区的用户表中查找用户的默认用户名及密码并随提示信息发送至终端。为了避免被激活子社区中存在与默认用户名相同的用户名而导致用户采用默认用户名无法成功激活子社区,可先在第二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该默认用户名,若不存在,表明第二社区中没有用户使用该用户名,则可将该默认用户名和/或密码随提示信息发送至用户。用户可以使用该默认用户名和/或密码,也可重新定义新的用户名。若用户没有使用默认用户名,则还要在第二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在新输入的用户名,若存在,则提示用户错误信息;若不存在,则提示用户激活成功。
在用户激活新的子社区时,可提示用户是否修改用户资料,若用户进行了修改,则将新的用户资料存储于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的相应用户表中。
有时,已注册的用户可能会误采用注册方式而不是激活方式申请成为一子社区的用户。因此,为了向用户提供更为准确和实用的提示信息,在注册过程中,若手机号码已经存在,在步骤5中,对用户是子社区用户和不是子社区用户的两种情况区分处理,如图6所示,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51、移动社区服务器根据手机号码查找对应的用户标识,并判断该用户标识是否为第一子社区的用户,若是,执行步骤52;否则,执行步骤53;
步骤52、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终端发送重复注册提示信息;
步骤53、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终端发送激活子社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通过激活方式申请成为该子社区的用户。
当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的用户表存储有子社区用户名时,根据电话号码找到相应的用户表,并判断该用户表中是否存在相应的社区用户名,若存在,则认为号码重复注册;若不存在,则提示用户激活该子社区。
当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存储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相应用户表的访问入口时,可查找访问入口中是否存在相应子社区用户表的访问入口,若存在,则认为号码重复注册,若不存在,则提示用户激活该子社区。
为了使现有移动社区的用户能够继续使用移动社区的服务,本发明还提供了对现有的移动社区进行整合的方法,使该移动社区既有统一的用户标识以便于对用户信息的管理,使用户在移动社区中拥有一体化的体验,并且用户在各子社区又可设定不同的用户名,以满足用户在移动社区进行多角色扮演的需求。在现有的一种移动社区中,各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存储有用户手机号码和用户名的对应关系,移动社区服务器可根据该对应关系绑定使用同一手机号码的多个子社区用户名,并为移动社区已存在的每一个手机号码分配一个唯一用户标识,从而实现现有子社区用户信息的整合,使现有移动社区用户仍可以继续使用该业务。如图7所示,为整合现有子社区用户信息的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C1、移动社区服务器在各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查找与同一手机号码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名,并将手机号码与对应的各用户名绑定;
步骤C2、移动社区服务器为存在于各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的每一手机号码分配一个唯一用户标识;
步骤C3、移动社区服务器将用户标识与手机号码的映射关系保存于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并将用户标识与用户名的映射关系保存于相应的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
另外,在同一子社区中,也可有多个用户名,例如,用户可在博客社区申请多个博客用户名,此时用户在博客社区具有多个用户表。当用户以用户标识登录具有多个用户名的子社区时,可让用户选择具体的登录身份,即以哪个用户名登录。
如图8所示,为手机号码、用户标识及用户名的映射关系示意图。用户手机号码对应用户标识“1234abcd”,该用户共激活了三个子社区,IM社区、博客社区及游戏社区。其中,在IM社区中,用户名为“书屋”,昵称为“聊天圣手”;在博客社区中,拥有两个用户名“书屋”及“山水游”,昵称分别为“东博书院”及“看山水”;在游戏社区中,用户名为“杀手”,昵称为“独孤求败”。在整个移动社区平台,将用户标识“1234abcd”作为全局唯一的标识,便于管理用户信息;在每个子社区,用户可自定义用户名,以用户名作为标识,各子社区的用户名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用户名的作用不同于昵称,通过用户名可以查找用户,建立好友管理等社区所提供的各种交流操作。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1、终端向移动社区服务器发送第一子社区注册请求,并向移动社区发送手机号码信息;
步骤2、移动社区服务器判断所述手机号码是否已注册过,若是,执行步骤5,否则,执行步骤3;
步骤3、移动社区服务器分配唯一用户标识,在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保存用户标识与手机号码的映射关系;
步骤4、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终端发送输入第一子社区用户名及密码的提示信息,并在接收到终端返回的第一子社区用户名及密码后,在第一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保存密码以及第一子社区用户名与用户标识的映射关系;执行步骤6;
步骤5、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终端返回重复注册提示信息;
步骤6、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终端为移动终端,所述步骤1具体为移动终端向移动社区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手机号码信息的第一子社区注册请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其中还包括:将用户标识与第一子社区用户名的映射关系保存于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其中还包括: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保存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具有相应用户标识的用户信息的访问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步骤5具体为:移动社区服务器根据手机号码查找对应的用户标识,并判断该用户标识是否为第一子社区的用户,若是,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终端发送重复注册提示信息,否则,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终端发送激活子社区提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其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终端向移动社区服务器发送登陆请求;该登陆请求中携带有用户标识或用户名,并携带有密码;
步骤A2、移动社区服务器根据用户标识及密码,或者根据用户名及密码,进行身份认证,若认证通过,则返回登陆页面,否则,返回错误提示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其中还包括:
步骤B1、登陆移动社区服务器的终端向移动社区服务器发出激活第二子社区的请求;
步骤B2、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输入第二子社区用户名及密码的提示信息;
步骤B3、移动社区服务器在收到终端发送的第二子社区用户名后,在第二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查询该用户名是否已存在,若是,执行步骤B4,否则,执行步骤B5;
步骤B4、移动社区服务器向终端返回错误提示信息;
步骤B5、移动社区服务器在第二子社区用户表中保存密码、第二子社区用户名及用户标识的映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其中还包括在所述步骤B2中,移动社区服务器在向移动终端发送提示信息时,还根据用户标识信息查找第一子社区用户名和/或密码,将第一子社区用户名和/或密码发送给用户,以默认用户名和/或密码的形式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表示信息处理方法,其中还包括将注册时的密码作为用户标识对应的密码存储于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当登录请求中携带有用户标识信息及密码时,若登录请求中携带的密码为用户标识对应的密码,则认证通过。
10、一种整合用户信息的方法,其中包括:
步骤C1、移动社区服务器在各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查找与同一手机号码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名,并将手机号码与对应的各用户名绑定;
步骤C2、移动社区服务器为存在于各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的每一手机号码分配一个唯一用户标识;
步骤C3、移动社区服务器将用户标识与手机号码的映射关系保存于主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并将用户标识与用户名的映射关系保存于相应的子社区用户信息数据库中。
CNB2006101276090A 2006-08-29 2006-08-29 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788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276090A CN100527887C (zh) 2006-08-29 2006-08-29 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6101276090A CN100527887C (zh) 2006-08-29 2006-08-29 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17711A true CN1917711A (zh) 2007-02-21
CN100527887C CN100527887C (zh) 2009-08-12

Family

ID=37738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12760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27887C (zh) 2006-08-29 2006-08-29 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27887C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220B (zh) * 2007-04-16 2010-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安全认证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1291221B (zh) * 2007-04-16 2010-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隐私性保护的方法及通信系统、装置
CN101471890B (zh) * 2007-12-25 2011-06-08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信息匹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18408A (zh) * 2009-12-30 2011-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统一登录社区功能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546673A (zh) * 2012-03-15 2012-07-04 马骏 基于单一身份认证的网络用户身份设置方法
CN102760217A (zh) * 2012-06-26 2012-10-31 苏州微逸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一代数据保护系统的用户登录方法
CN101741556B (zh) * 2008-11-26 2013-01-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互联网的方法和系统
CN103384261A (zh) * 2012-05-04 2013-11-06 上海鱼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认客服端登陆账号的方法及系统
CN103678242A (zh) * 2013-12-09 2014-03-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资料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239307A (zh) * 2013-06-08 2014-12-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存储方法和系统
CN105187566A (zh) * 2014-05-30 2015-12-2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标识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337925A (zh) * 2014-06-09 2016-02-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账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1221B (zh) * 2007-04-16 2010-1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隐私性保护的方法及通信系统、装置
CN101291220B (zh) * 2007-04-16 2010-08-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安全认证的系统、装置及方法
CN101471890B (zh) * 2007-12-25 2011-06-08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网络信息匹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01741556B (zh) * 2008-11-26 2013-01-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互联网的方法和系统
CN102118408A (zh) * 2009-12-30 2011-07-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统一登录社区功能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2546673A (zh) * 2012-03-15 2012-07-04 马骏 基于单一身份认证的网络用户身份设置方法
CN103384261A (zh) * 2012-05-04 2013-11-06 上海鱼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认客服端登陆账号的方法及系统
CN102760217A (zh) * 2012-06-26 2012-10-31 苏州微逸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下一代数据保护系统的用户登录方法
CN104239307B (zh) * 2013-06-08 2018-07-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存储方法和系统
CN104239307A (zh) * 2013-06-08 2014-12-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存储方法和系统
CN103678242A (zh) * 2013-12-09 2014-03-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资料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3678242B (zh) * 2013-12-09 2017-07-2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户资料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5187566A (zh) * 2014-05-30 2015-12-23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标识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187566B (zh) * 2014-05-30 2018-08-07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标识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337925A (zh) * 2014-06-09 2016-02-1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账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37925B (zh) * 2014-06-09 2018-08-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账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27887C (zh) 2009-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17711A (zh) 用户标识信息处理方法
CA2761020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viding personalized virtual environment
CN103797887B (zh) 用于多重个性支持和动态个性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KR101568311B1 (ko) 소셜 네트워크에서 친구를 추가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Hogan Pseudonyms and the rise of the real‐name web
US791759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otifying an invitee user when an inviting user accesses a social networking application
TWI406137B (zh) 社交互動之方法及裝置
CN100335989C (zh) 用户认证设备和用户认证方法
US2009021685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aring content among multiple users
CN101217515A (zh) 基于问题分类推送问题的系统及方法
US200801956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vatar with Variable Appearance
US20090070852A1 (en) Social Network Site Including Invitation Functionality
CN108027817A (zh) 基于用户的组关联建议查询
CN111160976A (zh) 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735027A (zh) 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
WO2011143761A1 (en) Unifying social graphs across multiple social networks
CN104821908B (zh) 支持专享服务的即时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0119992A (zh) 一种可快速搜索车牌号码的汽车社交网络系统及方法
US20130031606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859602A (zh) 精确定位的互动交友方法
WO2014042687A1 (en) A glob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and portal platform technology
CN104123313B (zh) 获取导览信息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07657539A (zh) 一种可多项选择的人脉资源软件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3200540B (zh) 社交应用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4967687B (zh) 基于当事人办理商事登记的服务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