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7092A - 支座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17092A CN1917092A CNA2006100985742A CN200610098574A CN1917092A CN 1917092 A CN1917092 A CN 1917092A CN A2006100985742 A CNA2006100985742 A CN A2006100985742A CN 200610098574 A CN200610098574 A CN 200610098574A CN 1917092 A CN1917092 A CN 19170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op part
- rod
- base portion
- master connecting
- stand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10—Arrangements for lock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007—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 F16M11/2021—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omprising means allowing pivoting adjustment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4—Balancing means
- F16M2200/044—Balancing means for balancing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undercarri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座装置。所述支座装置包括基部、连杆以及止挡设备。所述基部置于基座表面上以支撑显示设备。所述连杆的一侧与所述显示设备相连接,而另一侧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基部。止挡设备用于当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基部折叠时维持所述连杆的折叠状态。所述止挡设备包含止挡件和止挡件固定槽。所述止挡件由所述基部和连杆中的一个支撑;而所述止挡件固定槽在所述基部和连杆中的另一个内形成,用于当所述连杆到达折叠状态时通过自动地与所述止挡件抵触而允许所述连杆维持所述折叠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座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以下特点的支座装置:即当所述支座装置折叠时连杆固定且所述固定的连杆被可靠地支撑以抵抗外部冲击或重复使用。
背景技术
通常,支座装置包含座放在预定的水平面上的基部、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器主机、以及用于将所述基部与所述显示器主机连接起来的连杆部件。在此,所述连杆部件的下端由一对耦连至基部的固定支架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连杆部件的上端连接至所述显示器主机以允许该显示器主机倾斜。
近来,在连杆部件的横向侧上安装辅助连杆以防止所述连杆部件旋转。通常所述辅助连杆包含两个平行连杆。
在所述两个连杆之间安装一个弹簧。所述弹簧为主连杆提供弹力以当所述连杆部件从其折叠状态释放时帮助所述连杆部件直立起来。
所述支座装置包含一个固定设备,该固定设备用于在所述主连杆折叠时固定所述主连杆的折叠状态。所述固定设备安装在基部一侧,当支座装置的所述连杆部件折叠时,所述基部靠近所述连杆部件的显示器铰链部件。当所述直立装置折叠时,所述固定设备耦连至在所述连杆部件的显示器铰链部件上形成的耦连部分。为了释放所述固定设备,使用者要通过拉动位于支座装置下部处的释放杆来释放耦连到所述连杆部件的耦连部分上的所述固定设备。
然而,现有技术的固定设备在支座装置的基部处独立形成,这增加了基部的厚度和基部结构的复杂性。
另外,由于现有技术的固定设备在基部与主连杆的基部铰链部件相对的部分上形成,所以当固定设备安装在所述位置时基部的形状受到限制。
另外,使用者需要升起支座装置并操作位于支座装置后侧上的释放设备杆来释放支座装置的折叠状态,这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意在获得一种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所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支座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折叠时自动固定的主连杆的支座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座装置,其中所述支座装置的基部的形状不受固定设备位置的限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座装置,其中一旦主连杆折叠,主连杆不会自动地由于使用或重复使用时的冲击而释放。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的和特征中的一部分将在下面的说明中阐明,一部分将通过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检验下述说明而变得明晰或可以通过实施本发明而得知。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在书而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特别地指出的结构而实现和得到。
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的优点以及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同在此具体表示和宽泛说明的,提供一种支座装置,该支座装置包含:置于座放表面上的基部,其用于支撑显示设备;连杆,其一侧与所述显示设备连接而另一侧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基部;以及止挡设备,用于当所述连杆相对于基部折叠时维持所述连杆的折叠状态,其中所述止挡设备包含:由所述基部和连杆中的一个支撑的止挡件;以及在所述基部和连杆中的另一个上形成的止挡件固定槽,用于当所述连杆到达折叠状态时通过自动地与所述止挡件抵触而允许所述连杆维持所述折叠状态。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支座装置,该支座装置包含:置于座放表面上的基部,其用于支撑显示设备;主连杆,其一侧与所述显示设备连接而另一侧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基部;设置在所述基部的连接部分和所述主连杆之间的铰链,用于允许所述主连杆相对于基部维持折叠状态和直立状态中的一种状态;以及止挡设备,其自动地停止以在主连杆从直立状态变至折叠状态时允许所述主连杆维持所述折叠状态,并且当主连杆从所述折叠状态变至所述直立状态时允许所述主连杆通过用户的操作而从所述折叠状态释放。
在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支座装置,该支座装置包含:显示部件;置于座放表面上的基部,其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部件;主连杆,用于将所述显示部件与所述基部连接起来;形成于所述主连杆一侧上的辅助连杆;用于与所述主连杆一起移动的止挡件;第一弹性构件,其用于提供力来在不同于主连杆运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所述止挡件;止挡件固定部件,所述止挡件钩在该止挡件固定部件上,该止挡件固定部件用于在所述止挡件由来自第一弹性构件的力移动时止挡所述主连杆的运动;连接至所述基部的第二弹性构件,用于提供移动所述主连杆的力;以及连接至所述辅助连杆的第三弹性构件,用于提供所述主连杆。
根据上述的构造,所述止挡件位于所述支座装置的主连杆的一侧上,从而所述支座装置不需要位于所述基部另一侧上的分离式固定设备,使得所述基部不受所述固定设备的限制。
另外,折叠时所述主连杆自动地固定,这为使用者提供便利。
另外,由于支座装置的主连杆一旦折叠不会由外部冲击或重复使用自动地释放,使用者可以安全地使用所述支座装置。
可以理解,对本发明的前述大致说明和下述详细说明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意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包含进来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且并入本申请中构成此申请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所述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支座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支座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支座装置的半自动折叠止挡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当本发明的支座装置折叠时折叠止挡件的后侧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支座装置中的折叠止挡的局部立体图;
图6是图5的正视图;以及
图7和图8是解释当止挡件平行于底部置于位置B上时止挡件的运动操作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优选实施方式的例子在所述附图中示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支座装置的立体图。
参见图1,所述支座装置包含:固定在诸如液晶显示(LCD)监视器之类的图像显示设备的后侧上的支撑件10,用于支撑所述图像显示设备;以及用于将所述图像显示设备座放在底部上的基部20;以及主连杆30,其两端分别可旋转地与支撑10和基部20相连接。
连接在支撑10和基部20之间的辅助连杆部件110位于主连杆30的一横向侧上。安装在基部20内以便固定主连杆30的折叠的折叠止挡件单元50位于主连杆30的另一横向侧上。
详细地,支撑件10通过第一连杆铰链180和第二连杆铰链140与主连杆30可旋转地连接。
另外,主连杆30通过第一基部铰链90和第二基部铰链120与基部20可旋转地连接。
辅助连杆部件110的两端都装有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连杆铰链140和第二基部铰链120内的第一辅助连杆铰链。一个弹簧位于所述辅助连杆部件110的内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主连杆30连接,而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连杆的横向表面的一侧连接。
折叠止挡件单元50安装在主连杆的下横向侧以便在主连杆30折叠时维持主连杆30的折叠状态。折叠止挡件单元50的详细构造和操作将在下文描述。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支座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参见图2,支撑件10包含固定在显示设备2后侧上的显示器支撑架12。在显示器支撑架12内形成多个显示器耦连孔18。诸如螺钉之类的耦连构件耦连至显示器耦连孔18,使得显示器支撑架12耦连至显示设备2。
在支撑架12下部的一侧上形成第一铰链轴14,且在支撑架12下部的另一侧上形成第二铰链孔16。
第一铰链轴14座放在主连杆30的第一铰链接纳部件182上。第一铰链耦连构件184耦连至第一铰链接纳部件182。结果,所述显示器支撑架12的位置相对于主连杆30可旋转地固定。用于接纳诸如螺钉之类耦连构件的第一铰链耦连孔186在第一铰链耦连构件184内形成以耦连至第一铰链接纳部件182。
第二铰链弹簧构件40安装在第二铰链孔16内,并且包含允许支撑件10倾斜的第二铰链弹簧41、以及构成第二连杆铰链140的铰链轴的第二铰链轴42。
第二铰链轴42的一端经过在主连杆30上端内形成的第二铰链轴接纳孔102,并耦连至从第二辅助连杆支撑件141的内侧延伸的第二支撑轴142。
第二辅助连杆支撑件141包含第二辅助连杆接纳部件147和148,第二辅助连杆接纳部件147和148用于接纳安装在主连杆30横向侧上的两个辅助连杆111和114。所述两个辅助连杆111和114可以彼此平行。
所述两个辅助连杆111和114的旋转轴线从主连杆30的旋转轴线间隔开预定的距离。
所述两个辅助连杆111和114的一端通过第二辅助连杆固定轴144和145可旋转地固定在第二辅助连杆支撑件141内。在所述两个辅助连杆111和114的另一端内形成通孔113和116。所述通孔113和116接纳于在所述第一辅助连杆支撑件121内形成的辅助连杆接纳部件127和128内。
所述两个辅助连杆111和114的端部通过第一辅助连杆固定轴125和126可旋转地固定在第一辅助连杆接纳部件127和128内。
第二基部铰链120位于第一辅助连杆接纳部件127和128内,以便将主连杆30铰链固定至基部20。
第二基部铰链120包含延伸至第一辅助连杆接纳部件127和128内侧的第一基部铰链轴接纳部件124。第一基部铰链轴接纳部件124插入在主连杆30下端内形成的第二基部铰链接纳部件106内。
第二基部铰链轴129位于第二基部铰链接纳部件106内,其通过在第二基部铰链接纳部件106一侧形成的孔而装配至第二基部铰链接纳部件106内,并且耦连至第一基部铰链轴接纳部件124。
主弹簧118安装在所述两个辅助连杆111和114中邻近主连杆30的第一辅助连杆114的内侧。主弹簧118的一端固定在形成于第一辅助连杆114的上内侧上的第二主弹簧支撑凸起117处,而主弹簧118的另一端固定在形成于主连杆30的下横向侧上的支撑凸起107处。
第一基部铰链90形成在主连杆30的第二基部铰链120的另一侧上。折叠止挡件单元50位于第一基部铰链90的一侧上。折叠止挡件单元50的一部分插入主连杆30,而折叠止挡件单元50的下部形成于第一基部铰链90的上部处。
当本发明的支座装置折叠时,折叠止挡件单元50自动地固定主连杆30的位置。当主连杆30折叠时,折叠止挡件单元50的一部分在预定的位置处自动地耦连至在基部上形成的固定部件,使得主连杆30固定在折叠位置。当使用者按压在折叠止挡件单元50的一侧上形成的释放杆时,对折叠止挡件单元50的释放被手动执行。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折叠止挡件单元50自动地固定主连杆30,主连杆30的释放手动地进行,所以折叠止挡件单元50半自动地操作。也就是说,作为根据本发明的支座装置的一个零部件的折叠止挡件单元50可以称为半自动折叠止挡件。
将详细地说明折叠止挡件单元50的结构和操作。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支座装置的半自动折叠止挡件的分解立体图,而图4是当本发明的支座装置折叠时折叠止挡件的后侧视图。
参见图3,折叠止挡件单元50包含止挡件51和止挡固定部件93。
更详细地,折叠止挡件单元50在第一基部铰链90内形成,第一基部铰链90包含固定在基部20上的基部固定部件91。包含止挡件固定部件93和止挡件51的折叠止挡件单元50位于基部固定部件91的外侧上。在基部固定部件91内形成扭转弹簧固定槽97以固定安装在第一基部铰链轴92上的扭转弹簧96的一端。
折叠止挡件单元50的止挡件固定部件93在基部固定部件91的上侧上形成。止挡件固定部件93具有相对于第一基部铰链92轴向地延伸至外侧的圆柱形状。止挡件固定槽95形成于止挡件固定部件93的内侧。止挡件固定槽95从止挡件固定部件93的外周凹入至内侧,并由具有预定宽度的矩形槽构成。
构成止挡件固定槽95的多个面中的一个面在止挡件固定部件93的内侧方向上开放,构成止挡件固定槽95的多个面中的另一个面在止挡件固定部件93的径向方向上开放。在这一点上,止挡件固定槽95的面中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可以平行于所述底部。
在止挡件固定部件93的内侧形成引导表面94,以当止挡件51旋转时允许止挡件51与之接触。引导表面94沿第一基部铰链轴92的径向方向形成在止挡件固定部件93的内面上。基部铰链轴92位于引导表面94的中心,即止挡件固定部件93的内表面的中心,以在主连杆30内延伸。
止挡件51位于第一基部铰链轴92的上侧内。止挡件51可以由长条形构成。释放杆轴52在止挡件51朝向主连杆30外侧的一侧上突出。释放杆54装配在释放杆轴52的端部处。
止挡件51的外部下侧接触止挡件固定部件93的引导表面94。一个用于接纳弹簧55的弹簧接纳轴53在止挡件51的内表面上沿向内的方向突出。弹簧55装配在弹簧接纳轴53上。
在弹簧接纳部件53的端部上形成垫片接纳部件59,垫片接纳部件59的直径比弹簧接纳轴53的直径小。一个弹簧垫片58装配并固定在垫片接纳部件59上。
弹簧垫片58接纳在形成于主连杆30内侧的止挡件运动限制部件32内。弹簧垫片58接纳在止挡件运动限制部件32内,防止止挡件51脱出主连杆30的内侧。
扭转弹簧96装配并固定在第一基部铰链轴92上。当主连杆30旋转时,扭转弹簧96在与主连杆30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被扭转,由此,当主连杆30从折叠状态释放时,在立起主连杆30的方向上提供弹性力。
在第一基部铰链接纳部件104的内部,扭转弹簧96的一端在主连杆30的下端处固定,而扭转弹簧96的另一端在形成于基部固定部件91内侧的扭转弹簧固定槽97处固定。
止挡件51位于止挡件接纳部件56处,止挡件接纳部件56形成于主连杆30的第一基部铰链接纳部件104的上侧上。止挡件接纳部件56由在主连杆横向侧内形成的槽构成,并且所述槽的宽度至少是止挡件51的宽度的两倍。止挡件51安装在止挡件接纳部件56内使得其可以水平地运动。
止挡件接纳部件56的外侧下端朝向在止挡件固定部件93的内侧的外周方向开放。当主连杆30完全折叠时,止挡件接纳部件56的外侧下端与止挡件固定槽95重叠,使得:当主连杆30折叠时,即使止挡件51的下端装配在止挡件固定部件93的止挡件固定槽95内,止挡件51也不会分离至主连杆30的外侧。
参见图3和图4,用于接纳位于止挡件51内侧的弹簧55的弹簧接纳部件57形成于主连杆30的止挡件接纳部件56的内侧。弹簧接纳部件57包括一个圆柱孔,以便接纳弹簧55并维持弹簧55的插入端。因此,弹簧55将止挡件51推向引导表面94。
止挡件运动限制部件32形成于弹簧接纳部件57的内侧,以限制止挡件51的运动。止挡件运动限制部件32包含内部空间用于接纳弹簧垫片58,且其一侧由用于限制弹簧垫片58运动的表面构成。止挡件51成形为使得止挡件51的弹簧垫片58可以位于限制侧的内侧。
采用以上的构造,止挡件51可运动地安装在形成于主连杆30的一侧内的止挡件接纳部件内。
更详细地,参见图4,止挡件51接纳在主连杆30的止挡件接纳部件56内,并且从图4观察可以水平地运动。在此,固定在止挡件51一端处的弹簧垫片58仅仅可在止挡件运动限制部件32内运动,并且不会脱离至所述限制侧的外侧,使得止挡件51不会脱离至限制侧的外侧。
置于弹簧垫片58和止挡件51之间的弹簧55提供总是将止挡件51推向主连杆30外侧方向的弹力。弹簧55的一端由止挡件运动限制部件32的限制侧支撑,从而为止挡件51提供垂直于止挡件51相对于主连杆30旋转方向的力。
结果,当主连杆30折叠时或当使用者按压释放杆54以释放折叠状态时,止挡件51在主连杆30内水平地运动。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止挡件51的操作。
图5是说明止挡件操作的示意性立体图,而图6是图5的正视图。
图7和图8是解释当止挡件51平行于底部置于位置B上时止挡件51的运动操作的视图。图7是说明当主连杆30处在折叠状态时止挡件51装配在止挡件固定槽95内的视图,而图8是说明当主连杆30处在折叠状态时止挡件51从止挡件固定槽95脱离的视图。
将参考图5至图8说明止挡件51的操作。
参见图5至图8,当主连杆30直立时,止挡件51相对于基部铰链轴92升起,升起的角度与主连杆30相对于基部铰链轴92的角度相同。在图5中,主连杆30的升起位置由标记A指示。
在此,设置在止挡件51的一侧上的弹簧55将止挡件51压至主连杆30的外侧,即在止挡件固定部件93的方向上。因此,止挡件51的外侧下表面接触引导表面94。
在此,当主连杆30沿旋转方向C旋转时,止挡件51沿着止挡件固定部件93内侧上的引导表面94沿旋转方向C旋转。主连杆30在位置B完全折叠,在位置B主连杆30平行于底部。
当主连杆完全折叠时,止挡件51移动到平行于底部的位置B。止挡件固定槽95形成于位置B处,并且止挡件固定槽95的一侧在引导表面94的方向上开放。因此,当止挡件51到达形成止挡件固定槽95的位置即位置B时,由于在位置B处不存在支撑止挡件51外侧的引导表面94,止挡件51在弹簧55的推力下沿止挡件固定槽95的方向移动。止挡件51的此种运动在图7中示出。
参见图7,当止挡件51移动到形成止挡件固定槽95的位置B时,止挡件51由弹簧55的力沿着主连杆30的外侧方向D移动并装配到止挡件固定槽95内。
当止挡件51装配至止挡件固定槽95内时,主连杆30的旋转停止,并且主连杆30的折叠被固定。因此,当使用者将主连杆30旋转到止挡件固定槽95的形成处的位置B以折叠主连杆30时,止挡件51的下部自动地就位于止挡件固定槽95内,以允许主连杆30折叠。
另一方面,为了释放自动地固定的止挡件51,使用者应该将就位于止挡件固定槽95内的止挡件51强制移动到止挡件固定槽51的外侧,即将止挡件51移动至其外侧接触引导表面94的位置。
参见图8,使用者应当将形成于止挡件51的外端上的释放杆向内推,以释放就位于止挡件固定槽95内的止挡件51。当使用者向内推动释放杆时,止挡件51沿着主连杆30的向内方向D’移动,并且,相应地止挡件51脱离止挡件固定槽95。
当止挡件51完全从止挡件固定槽95脱离时,止挡件51被释放。当止挡件51被释放时,主连杆30由来自安装在第一基部铰链29内的扭转弹簧96和形成于辅助连杆114内的主弹簧118的弹力旋转到其直立位置。
在此,只要使用者不推动所述释放杆,止挡件51保持固定在止挡件固定槽95内。由于就位于止挡件固定槽95内的止挡件51被弹簧55压向外侧方向,所以一旦主连杆30折叠并固定,支座装置自身不会由于振动或外部冲击而释放。
为了再次升起折叠的主连杆30,使用者应该向内推在主连杆30的横向侧上突出的释放杆。由于此种释放操作比现有技术中的施加至固定设备安装至支座装置下侧处的情况的释放操作简单很多,所以本发明为使用者提供了便利。
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例如,止挡件51和止挡件固定部件93的位置可以互换。也就是说,止挡件51和止挡件固定部件93可以分别安装在基部20和主连杆30上。替代地,止挡件51和止挡件固定部件93可以分别安装在辅助连杆114和基部20内。
另外,尽管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不设置垫片58、垫片接纳部件和止挡件运动限制部件32,但是,只要位于主连杆30侧部处的弹簧55将止挡件51推向位于基部侧部处的止挡件槽95,本发明就能够实施。
根据具有上述构造的支座装置,当支座装置折叠时主连杆自动地折叠,这提供便利。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支座装置,一旦主连杆固定,所述固定状态不会自己释放,除非使用者释放所述固定状态,使得使用者可以安全地使用所述支座装置。
另外,为了释放折叠主连杆的固定状态,使用者仅需推动安装在主连杆后侧上的止挡件的释放杆,与释放杆安装在支座装置下侧内的情况相比,这提供了便利。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是,可以在本发明内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变。从而,本发明意在包括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案内的变化和改变。
Claims (20)
1.一种支座装置,包括:
置于座放表面上的基部,其用于支撑显示设备;
连杆,其一侧与所述显示设备相连接,而另一侧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基部;以及
止挡设备,用于当所述连杆相对于所述基部折叠时维持所述连杆的折叠状态,
其中所述止挡设备包含:
由所述基部和连杆中的一个支撑的止挡件;以及
在所述基部和连杆中的另一个上形成的止挡件固定槽,用于当所述连杆到达所述折叠状态时通过自动地与所述止挡件抵触而允许所述连杆维持所述折叠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所述止挡件形成在所述连杆上,并且所述止挡件固定槽形成在所述基部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装置,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止挡件推向所述止挡件固定槽的弹性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所述止挡件固定槽设置在止挡件固定部件内,并且所述止挡件固定部件构成了用作所述连杆和基部的旋转轴的铰链的一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所述止挡件被引导至所述止挡件固定部件的横向侧并被旋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即使当所述连杆旋转时所述止挡件固定部件也不旋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所述连杆的旋转平面和所述止挡件的运动路径彼此交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一个释放杆形成于所述止挡件的外表面上而使得使用者能够推动所述释放杆。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所述释放杆在与所述止挡件交叉的预定方向上延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座装置,进一步包括:
形成在所述止挡件的内侧的止挡件接纳轴,用于支撑弹性构件;以及
形成在所述连杆内的止挡件接纳部件,用于引导所述止挡件接纳轴。
11.一种支座装置,包含:
置于座放表面上的基部,其用于支撑显示设备;
主连杆,其一侧与所述显示设备连接,而另一侧可旋转地连接至所述基部;
设置在所述基部的连接部分和所述主连杆之间的铰链,用于允许所述主连杆相对于基部维持折叠状态和直立状态中的一种状态;以及
止挡设备,其自动地进行止挡,以在所述主连杆从所述直立状态运动至所述折叠状态时允许所述主连杆维持所述折叠状态,并且在所述主连杆从所述折叠状态运动至所述直立状态时允许所述主连杆通过用户的推动而从所述折叠状态释放。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所述止挡设备包括:
由所述基部和连杆中的一个可运动地支撑的止挡件;
用于在预定方向上推动所述止挡件的弹性构件;以及
在所述基部和连杆中的另一个上形成的止挡件固定槽,其与所述止挡件对准,用于当所述止挡件运动时,通过与所述止挡件抵触而阻碍所述铰链的旋转运动。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座装置,进一步包括在所述铰链上形成的弹簧,用于当所述主连杆从所述折叠状态运动至所述直立状态时提供使所述主连杆回复到所述直立状态的力。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在所述主连杆的一侧上形成辅助连杆,以便在所述主连杆旋转时调节所述显示设备的角度。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所述止挡设备包括:
用于与所述主连杆一起旋转的止挡件;以及
固定在所述基部上的止挡件固定部件。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所述止挡设备通过阻碍所述铰链的运动而工作。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所述止挡设备包括:
用于当所述主连杆到达所述折叠状态时自动地运动的止挡件;以及
用于当所述止挡件运动时接纳所述止挡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止挡件固定槽。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所述止挡件与所述主连杆一起旋转,而所述止挡件固定槽形成于所述基部上。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座装置,其中,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止挡件推向所述止挡件固定槽的弹性构件。
20.一种支座装置,包括:
显示部件;
置于座放表面上的基部,其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部件;
主连杆,用于将所述显示部件与所述基部连接起来;
形成于所述主连杆一侧上的辅助连杆;
用于与所述主连杆一起移动的止挡件;
第一弹性构件,其用于提供使所述止挡件在不同于所述主连杆运动方向的方向上移动的力;
止挡件固定部件,其用于挡住所述止挡件,并且当所述止挡件由来自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力移动时阻挡所述主连杆的运动;
连接至所述基部的第二弹性构件,用于提供移动所述主连杆的力;以及
连接至所述辅助连杆的第三弹性构件,用于提供所述主连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050074887A KR100658836B1 (ko) | 2005-08-16 | 2005-08-16 | 스탠드 장치 |
KR1020050074887 | 2005-08-16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7092A true CN1917092A (zh) | 2007-02-21 |
Family
ID=37442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6100985742A Pending CN1917092A (zh) | 2005-08-16 | 2006-07-12 | 支座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14594B2 (zh) |
EP (1) | EP1754926B1 (zh) |
KR (1) | KR100658836B1 (zh) |
CN (1) | CN1917092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9033A (zh) * | 2011-05-30 | 2012-12-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支撑装置 |
CN102859999A (zh) * | 2010-04-05 | 2013-01-0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显示器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239009B1 (ko) * | 2006-02-17 | 2013-03-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기기의 스탠드 |
TWI331501B (en) * | 2006-12-06 | 2010-10-01 | Teco Image Sys Co Ltd |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
CN101471145A (zh) * | 2007-12-27 | 2009-07-01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升降机构 |
KR101470640B1 (ko) * | 2008-07-14 | 2014-12-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기기 |
CN101737606B (zh) * | 2008-11-17 | 2012-07-1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升降机构及其四连杆结构 |
US8360370B2 (en) * | 2009-03-10 | 2013-01-29 | Airgizmos, Lp | Panel dock |
US8235334B1 (en) | 2011-02-16 | 2012-08-07 | Mark Kobal | Tablet computer holder and support |
TWI416954B (zh) * | 2011-03-31 | 2013-11-21 | Jarllytec Co Ltd | Foldable display support stand |
TWI519727B (zh) * | 2013-01-16 | 2016-02-01 | 建碁股份有限公司 | 支撐旋臂 |
US10447832B2 (en) * | 2015-11-20 | 2019-10-15 | HAOYU Xing | Portable mobile phone bracket |
US10472069B2 (en) * | 2017-03-30 | 2019-11-12 | B/E Aerospace, Inc. | Release pin |
DE102020215389B3 (de) * | 2020-09-10 | 2021-11-18 | Magna Exteriors Gmbh | Hebelgetriebe für einen Radwindabweiser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Hebelgetriebes mit Überlastschutz |
US20230408025A1 (en) * | 2020-11-10 | 2023-12-21 | Lg Electronics Inc. | Mobile termina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94937B2 (ja) * | 2001-11-19 | 2008-06-04 |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 モニタ装置 |
TW531019U (en) * | 2001-12-31 | 2003-05-01 | Hinge Basestrong Co Ltd | Improved LCD seat |
KR100512718B1 (ko) * | 2002-07-16 | 2005-09-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니터장치 |
KR100482010B1 (ko) * | 2002-11-05 | 2005-04-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니터장치 |
KR100826606B1 (ko) * | 2003-02-26 | 2008-04-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니터장치 |
KR100534119B1 (ko) * | 2003-08-06 | 2005-12-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니터장치 |
KR100662367B1 (ko) * | 2004-05-06 | 2007-01-0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모니터용 스탠드 어셈블리 |
TWM281089U (en) * | 2005-08-04 | 2005-11-21 | Shin Zu Shing Co Ltd | Bi-sectional pivot |
-
2005
- 2005-08-16 KR KR20050074887A patent/KR10065883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6
- 2006-07-10 US US11/482,822 patent/US761459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7-12 CN CNA2006100985742A patent/CN1917092A/zh active Pending
- 2006-08-15 EP EP06254275.8A patent/EP1754926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59999A (zh) * | 2010-04-05 | 2013-01-0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显示器装置 |
CN102859999B (zh) * | 2010-04-05 | 2015-10-1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显示器装置 |
CN102809033A (zh) * | 2011-05-30 | 2012-12-05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支撑装置 |
CN102809033B (zh) * | 2011-05-30 | 2015-06-24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支撑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754926A3 (en) | 2007-07-04 |
EP1754926B1 (en) | 2017-11-08 |
KR100658836B1 (ko) | 2006-12-15 |
EP1754926A2 (en) | 2007-02-21 |
US20070040077A1 (en) | 2007-02-22 |
US7614594B2 (en) | 2009-11-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17092A (zh) | 支座装置 | |
CN1925730A (zh) | 显示器装置 | |
CN107613809A (zh) | 可伸缩的显示器 | |
CN1217223C (zh) | 壁挂式显示器的角度控制装置 | |
CN101034593A (zh) | 显示设备 | |
CN1856231A (zh) | 监视器 | |
CN1576968A (zh) | 显示装置 | |
CN1580882A (zh) | 显示器 | |
CN1670867A (zh) | 图像显示设备 | |
CN1957313A (zh) | 监视器装置 | |
CN1776350A (zh) | 检测器支撑装置 | |
CN1389658A (zh) | 用于调节显示装置角度的装置及其连结支架 | |
CN1623821A (zh) | 车载显示装置 | |
CN1846629A (zh) | 超声诊断仪器 | |
CN1694607A (zh) | 显示设备 | |
CN1311314C (zh) | 显示器 | |
TW200843499A (en) | Elevation adjusting mechanism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750552A (zh) | 定位结构、定位方法、壳体和移动通信终端 | |
CN206509586U (zh) | 板材切割装置 | |
CN1781761A (zh) | 车辆用容器保持装置 | |
JP2008206924A (ja) | イーゼル | |
CN202843631U (zh) | 成像装置和x射线摄影装置 | |
CN101863438B (zh) | 空间双自由度摆动折叠臂架 | |
CN1301009C (zh) | 投影电视 | |
CN113137917B (zh) | Pcb板孔位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70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