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14872B - 会话中继装置、会话中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会话中继装置、会话中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14872B CN1914872B CN2004800413371A CN200480041337A CN1914872B CN 1914872 B CN1914872 B CN 1914872B CN 2004800413371 A CN2004800413371 A CN 2004800413371A CN 200480041337 A CN200480041337 A CN 200480041337A CN 1914872 B CN1914872 B CN 19148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value
- session
- idle
- volu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combination with information about buffer occupancy at either end or at transit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16—Implementation or adaptation of Internet protocol [IP],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or of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 H04L69/163—In-band adaptation of TCP data exchange; In-band control proced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在会话中继装置(20-3)的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a)中,数据量监视部(201)检测会话中继装置(20-3)内的数据量,在可接收量计算部(212)中,根据一定的函数来过低地评价从会话中继装置(20-3)通知到数据发送终端(10)的可接收数据量,可接收量通知部(213)将该值通知到数据发送终端(10),在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a)中,以在数据量监视部(201)中检测会话中继装置(20-3)内的数据量的量为基础,初始化判断部(223)判断发送量的初始化,通过使用该结果来在可发送量计算部(222)中确定数据可发送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用于中继会话(session)的会话中继装置和用于该装置的会话中继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上述会话中继装置和用于该装置的会话中继方法中,所谓会话,是具有一个意思的继续通信,该会话中的数据包根据某个控制策略被接收发送。因此,其包含采用设定ATM、TCP、SCTP和UDP之类的连接,在通信结束后切断连接之类的协议的内容。
图6是表示使用会话中继装置的技术领域的示意图。下面,为了说明的简单化,以TCP为例来进行说明。
现有技术中,作为使TCP会话的通过量(throughput)提高的技术之一,有进行TCP会话中继的方式。根据该方式,如图6所示,在数据发送终端10和数据接收终端30之间设置了会话中继装置20,通过分割成从数据发送终端10到会话中继装置20的会话和从会话中继装置20到数据接收终端30的会话来进行数据中继。
TCP会话的通过量由RTT(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和数据包废弃率决定(参考Jitendra Padhye,Victor Firoiu,Don Towsley,Jim Kurose,“Modeling TCP Throughput:A Simple Model and its Empirical Validation”,IN ACM SIGCOMM’98(以下,文献2))。因此,在TCP会话中继方式中,与不进行中继的通信相比,由于1个会话的RTT变短,数据包废弃率减小,因此能够使从数据发送终端10到数据接收终端30之间(端-端)的TCP通过量提高。
作为在该会话中继装置中作为阻塞控制方式被采用的方法,存在以下所示的方法。
图7示出第一方式的框图。
第一方式是使用由Linux和BSD所使用的一般TCP,作为会话中继装置20的TCP数据接收处理和数据发送处理的方式。
在进行该第一方式数据接收处理的数据接收装置210b中,当来自数据发送终端10的数据到达数据接收处理部211时,数据接收处理部211将该数据存储在存储装置230的数据存储部231中,并且将数据到达传送到确认应答发送处理部214中。
数据量监视部201监视数据存储部231内的数据量的空闲容量,并将该空闲容量的值通知可接收量通知部213。可接收量通知部213,将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值作为可接收量而送到确认应答发送处理部214。
确认应答发送处理部214以从数据接收处理部211接收的时刻和来自可接收量通知部213的可接收量为基础,在必要的时刻,生成确认应答信号并发送到数据发送终端10。
在进行数据发送处理的数据发送处理装置220b中,在通过确认应答接收处理部221接收了来自数据接收终端30的确认应答信号之后,将确认应答内存在的通过数据接收终端30能够接收的数据量通知数据发送处理部224,并且将接收的确认应答的数量通知可发送量计算部222。
数据量监视部201计测数据存储部231内变为没有数据的时间,并将该结果通知可发送量计算部221。对于这里的变为没有数据的时间,在每次数据存储部231不为空时使其复位。
可发送量计算部222,以由确认应答接收处理部221通知的确认应答的数量为基础来计算可发送量。其中,在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变为没有数据的时间超过了某个恒定值时,使可发送量成为“1”。
数据发送处理部224,从数据存储部231中取出该可发送量、由确认应答接收处理部221通知的通过数据接收终端30能够接收的数据量以及数据存储部231内的数据量的最小的量,并发送到数据接收终端30。
而且,对于TCP和IP的处理,在RFC791、RFC793、RFC2460以及文献W.リチャ一ド·スティ一ブンス,“TCP/IP illustrated,Volume 1:The Protocols”,翻译:橘康雄,监译:井上尚司(以下作为文献4)中详细地记载了。
第2方式是在数据发送终端10与会话中继装置20的TCP会话和会话中继装置20与数据接收终端30的TCP会话的单向或者双向中使用特殊TCP的方式。在特殊TCP中,当连接因障碍切断时,初始化该连接的再送定时器。另外,是在连接被重新确立之后,立即移动到TCP的slow start阶段的方式(参考A.V.Barkre和B.Badrinath,“I-TCP:Indirect TCP formobile hosts”,in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pp.136-143,May 1995,(以下参照文献3))。
第3方式是特开2000-253048号公报所公开的方式,与第2方式同样,其是在数据发送终端30与会话中继装置20的TCP会话和会话中继装置20与数据接收终端30的TCP会话的单向或者双向中使用特殊TCP的方式。这里,所谓特殊TCP,是关于由访问链路区间的数据包损失所引起的重新发送,不进行阻塞控制之类的方式(参考特开2000-253048号公报(以下为文献1))。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以下述及的各种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在上述第1方式中,会话中继装置20的数据存储部231频繁地变满,限制了通过量提高效果。
其理由是,在一般的TCP中,作为数据接收处理,数据量监视部201将数据存储部231的全部剩余量作为可接收量通知可接收量通知部213。数据发送终端10将由会话中继装置20通知的可接收量作为数据发送量的上限来进行通信。结果,就频繁地产生了数据存储部231的空闲容量变为“0”的状况。在数据存储部231变满之后,在数据发送终端10和会话中继装置20之间的通信,通过数据量监视部201监视数据存储部231而在数据存储部231产生空闲时重新开始。此时,确认应答发送处理部214生成并发送多个确认应答。在数据发送终端10中,为了接收具有相同序号的多个确认应答,将它看作重复ACK并使数据发送终端10的数据发送量减半。因此,使得数据发送终端10和会话中继装置20之间的通过量降低(参考文献4,J.Postel,“Transmisson control protocol”,RFC793,Sept 1981.(以下为文献5))。
第二个问题是,在上述第1方式中,当存在会话中继装置20的数据 存储部231内变为没有数据期间时,限制了通过量提高效果。
其理由是,在一般的TCP中,作为数据发送处理,数据量监视部201计测数据存储部231内变为没有数据的时间并将其结果通知可发送量计算部221。在可发送量计算部222中,如果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时间在某个恒定值以上时,则将可发送量作为“1”通知数据发送处理部224。在如图6所示的会话中继通信中,当在数据发送终端10和会话中继装置20之间发生阻塞时,频繁地产生会话中继装置20内的数据存储部231的数据量变为“0”的瞬间。结果,从会话中继装置20到数据接收终端30之间的可发送量,因在会话中继装置20和数据接收终端30之间不发生阻塞而产生变小的现象,使得会话中继装置20和数据接收终端30之间的通过量降低(参考文献4,M.Allman,“TCP Congestion Control”,RCC2581,April 1999.(以下为文献6))。
第三个问题是,在上述第2、第3方式中,存在终端变更变成必要之类的问题。
其理由是,通常的数据发送终端10和数据接收终端30只能够使用通常的TCP。因此,为了使终端能够使用会话中继装置20所使用的特殊的TCP,需要新的软件和硬件。
第四个问题是,在上述第2、第3方式中,在通常的网络内,存在发生网络阻塞之类的问题。
其理由是,由于第2、第3方式至少将会话中继装置20的单向假定为无线链路,是利用该特性的控制方法。为此,当在通常的有线网络内使用第2、第3方式时,即使因阻塞而产生数据包废弃,由于数据发送终端10不使发送率降低,因此仍然存在网络阻塞变大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会话中继装置和会话中继方法,其不会因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变为满或者变为零而使速度降低。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会话中继装置和会话中继方法,其不用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上追加新的软件或者硬件,就能够抑制会话中继装置和数据发送装置之间以及会话中继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之间的速度降低。
一种会话中继方法,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中继会话,其特征在于,监视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求出比根据所述数据量获得的数据存储部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将所述可接收量通知数据发送终端,通过对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设置多个阈值,在各个阈值的范围内使用不同的函数,将比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确定为可接收量。
在根据本发明的会话中继装置和会话中继方法中,通过将比数据存储部的空闲容量还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来生成确认应答,并通知数据发送终端。数据发送终端由于仅仅发送该值以下的数据,因此没有数据存储部的空闲容量立即变成没有的情况。因此,每次数据存储部变满所发生的重复ACK的发生次数减少,无用的数据发送终端的数据发送量的降低变少。其结果,防止了通过量(速度)的降低。
在根据本发明的会话中继装置和会话中继方法中,当在数据存储部中不存在一定时期数据时,初始化判断部以网络状况为基础判断是否将来自会话中继装置的可发送量的大小缩小。在初始化判断部判断不进行初始化期间,即使在会话中继装置的数据存储部中不存在数据的时期在一定时期上存在的话,也不使可发送量变小。因此,使无用的会话中继装置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的可发送量的降低变少。其结果,防止了通过量(速度)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会话中继装置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中的数据接收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会话中继装置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中的数据发送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会话中继装置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示会话中继装置所适用的技术领域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会话中继装置的数据接收发送处理的概要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构成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20-1结构的框图。该会话中继装置20-1也适用于图6所示的情况。
第一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20-1构成包括: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a;数据量监视部201;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b和存储装置230。
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a还包括数据接收处理部211、可接收量计算部212、可接收量通知部213以及确认应答发送处理部214。
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b还包括确认应答接收处理部221、可发送量计算部222和数据发送处理部224。而且,存储装置230具有数据存储部231。
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a按照下述进行来自数据发送终端10的数据的接收处理。
当数据从数据发送终端10发送时,在会话中继装置20-1中,通过数据接收处理部211接收数据。在数据接收处理部211中,将所获得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存储部231中,并将接收了数据之类的情况通知确认应答发送处理部214。
另一方面,数据量监视部201计测数据存储部231的数据变空的容量,并将该值通知可接收量计算部212。在可接收量计算部212中,以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值为基础,计算比该值更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通知可接收量通知部213。
可接收量通知部213,将由可接收量计算部212通知的可接收量的值通知确认应答发送处理部214。确认应答发送处理部214,将从数据接收处理部211传输的信息和可接收量通知部213的值作为基础来生成确认应答信号并送到数据发送终端10。
从会话中继装置20-1到数据接收终端30的数据发送处理装置220b,由于是与现有技术的会话中继装置相同的构成,因此通过使用现有技术中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的已经存在的方式来进行发送处理。
(动作说明)
下面,参考图2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20-1中的数据接收处理的动作。图2是表示数据接收处理210a中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数据接收处理210a,通过来自数据发送终端10的数据到达会话中继 装置20-1而开始其处理。
在步骤A-1,数据接收处理部211将由数据发送终端10送来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存储部231,并且转移到步骤A-2。
在步骤A-2,数据量监视部201计测数据量存储部231内的数据量,将数据存储部231的空闲容量通知可接收量计算部212,并移动到步骤A-3。
在步骤A-3,可接收量计算部212以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值为基础,根据某个函数算出比来自数据量监视部201的通知量还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并且移动到步骤A-4。
在步骤A-4,可接收量通知部213将由可接收量计算部212计算的可接收量通知确认应答发送处理部214,并且移动到步骤A-5。
在步骤A-5,确认应答发送处理部214进行确认应答生成的判断,如果需要生成确认应答,则将来自可接收量通知部213的可接收量的值包含在确认应答信号中并发送到数据发送终端10。
以上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会话中继装置20-1的处理内容。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可接收量,按原样使用数据量监视部201的值。其结果,数据存储部231变满的频度变多。当数据存储部231的空闲容量变得没有时,确认应答发送处理214发送具有相同确认序号的信号。其结果,数据发送终端10使发送速率降低,数据发送终端10和会话中继装置20之间的通信速度降低。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作为可接收量,以数据量监视部201的值为基础,将比它还小的值通过可接收量计算部212算出以便作为可接收量,并且使用该值来生成确认应答信号。
由于来自数据发送终端10的数据发送量将该确认应答的值作为上限,因此数据存储部231的空闲容量变成没有的频度变低。其结果,会话中继装置20-1生成具有相同确认序号的信号的频度下降,使得能够抑制数据发送终端10和会话中继装置20-1之间的通信速度的降低。
此外,在第一实施例中,作为可接收量计算部212的计算方法,为根据某个函数假设比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值更小的值,作为其具体的计算方法,有下述方法,即预先设定多个阈值和多个函数,在由数据量监 视部201通知的数据量比最小的阈值还小时,通过第一函数来计算可接收量,在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数据量处于第1小的阈值和第2小的阈值之间时,通过第2函数来计算可接收量,在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数据量处于第(n-1)小的阈值和第n小的阈值之间时,通过使用第n函数来计算可接收量。
此外,作为此时函数的例子,考虑为与来自数据监视部201的通知量的正数量之一成比例的值的情况、或与来自数据监视部201的通知量的某个正数幂成比例的值的情况、或与数据监视部201的值无关的固定值的情况、或者通过这些组合来计算可接收量的情况等。
下面,描述可接收量计算部212的具体计算方法的一个例子。
在来自数据量监视部201的通知量为数据存储部231最大值的半数以上时使用第1函数,在通知量比数据存储部231最大值的半数还小时使用第2函数。这里使用的第1函数是计算来自数据量监视部201的通知量的十分之一的值作为可接收量的函数。此外,第2函数为计算将来自数据量监视部201的通知量的半数值代入第1函数的固定结果或者将来自数据量监视部201的通知量的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的函数。
此外,对于可接收量计算部212计算作为可接收量的函数,尽管能够根据来自数据量监视部201的通知量来使用多个函数,但是在函数和函数的边界线上,可接收量变为连续的值,在来自数据量监视部201的通知量每次减小时,就选择单调减小的函数。
第一实施例的连接会话中继装置20-1的装置,不限定为图6所示那样的数据发送终端10和数据接收终端30,其也可以是别的会话中继装置。
而且,在第1实施例中,会话中继装置20-1的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a和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b、数据量监视部201的各个功能能够通过例如让计算机装置具有上述功能来实现。具体地来说,可以通过在实现会话中继装置的计算机装置中安装具有上述功能的硬件单元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在计算机装置上执行软件实现上述各个功能的程序来实现。
当软件实现会话中继装置20-1的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a和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b、数据量监视部201的功能时,在能够程序控制的计算机处理装置(CPU)中,装入和执行用于实现各装置功能的程序(应用程序) 即会话中继程序。该会话中继程序被存储在磁盘、半导体存储器、其他的记录介质中,通过从该记录介质装载到计算机处理装置中,控制计算机处理装置的动作,实现各个装置固有的功能。
(实施例2)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
(构成说明)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20-2结构的框图。
第2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20-2构成包括: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b;数据量监视部201;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a和存储装置230。
这里,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b还包括数据接收处理部211、可接收量通知部213以及确认应答发送处理部214。
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a还包括确认应答接收处理部221、可发送量计算部222、初始化判断部223和数据发送处理部224。而且,存储装置230具有数据存储部231。
在第2实施例中,从数据发送终端10发送的数据在会话中继装置20-2内的数据接收处理210b是与现有技术的会话中继装置相同的构成,通过使用现有技术中第一方式和第二方式的已经存在的方式来进行接收处理。
通过第2实施例的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a而从会话中继装置20-2到数据接收装置30的数据输出处理按下述进行。
确认应答接收处理221在接收了由数据接收终端30送来的确认应答信号之后,将确认应答内存在的能够由数据接收终端30接收的数据量通知数据发送处理部224,并将接收的确认应答信号数通知可发送量计算部222。
数据量监视部201计测数据存储部231内数据变空的时间,并将其结果通知初始化判断部223。这里数据变空的时间在数据存储部231每次不变空时复位。
初始化判断部223以网络的状况和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时间为基础来判定是否进行可发送量的初始化,并将其结果通知可发送量计算部222。
可发送量计算部222以由确认应答接收处理部221通知的确认应答数为基础来计算可发送量。其中,当由初始化判断部223通知的判断结果是将可发送量进行初始化之类的结果时,将可发送量设为“1”。数据发送处理部224从数据存储部231中取出该可发送量、由确认应答接收处理部221通知的可用数据接收终端30接收的数据量以及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中的最小的量,并向数据接收终端30发送。
(操作说明)
下面,参考图4,说明第2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20-2中的数据发送处理的操作。图4表示数据通信中的数据发送处理装置220a的处理。
在数据通信中,通过来自数据接收终端30的确认应答信号到达会话中继装置20-2来开始处理。
在步骤B-1,确认应答接收处理部221接收由数据接收终端30送来的确认应答信号,将该确认应答的个数等信息通知可发送量计算部222,将确认应答内存在的可由数据接收终端30接收的数据量等信息通知数据发送处理部224,并且转移到步骤B-2。
在步骤B-2,数据量监视部201监视数据存储部231的状态,将数据量变空的时间通知初始化判断部223,并转移到步骤B-3。
在步骤B-3,初始化判断部223根据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数据存储部231变空的时间和网络的状况来判定是否进行可发送量的初始化。将其结果通知可发送量计算部222并转移到步骤B-4。
在步骤B-4,可发送量计算部222以初始化判断部223的初始化判断的结果和来自确认应答接收处理221的确认应答的信号数为基础来计算可发送量,并将其结果通知数据发送终端224。此后,转移到步骤B-5。
在步骤B-5,数据发送处理部224以由可发送量计算部222通知的可发送量、由确认应答接收处理部221通知的数据接收终端3的可接收量以及数据存储部231的数据量为基础来决定发送数据量,并将数据发送到数据接收终端3。
以上是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20-2的处理内容。
在现有技术中,将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数据存储部231变空的时间直接通知可发送量计算部222。其结果,可发送量计算部222与网络 的状况无关,在数据存储部231变空的时间变为一定时,将可发送量缩小为“1”。其结果,通过在数据发送终端10和会话中继装置20之间发生暂时的阻塞,由于即使在数据存储部231的数据变为没有的时间存在时也缩小可发送量,因此使会话中继装置20和数据接收终端30之间的通信速度降低。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第2实施例中,将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数据存储部231变空的时间通知初始化判断部223。初始化判断部223通过考虑数据量监视部201的信息和网络状况两者来判断是否将发送量进行初始化。
其结果,产生即使数据存储部231暂时变空,也判断不缩小可发送量的情况。为此,能够抑制会话中继装置20-2和数据接收终端30之间的通信速度的降低。
此外,在第2实施例中,作为由初始化判断部223考虑的网络状况的具体内容,考虑以能够特定IP地址、VLAN的ID或者MAC地址等的用户的信息、能够特定TCP的端口号等的应用程序的信息、能够特定IP报头内的TOS字段和VLAN报头内的优先级以及MPLS报头内的优先级等的数据优先级的信息为基础,来判断是否将可发送量缩小。
作为一个网络的状况,考虑当数据存储部231内的数据变为没有的时间成为由会话中继装置20设定的值以上时,判断进行可发送量的初始化。
作为其他的网络状况,在用于确定用户的信息、用于确定应用程序的信息或者用于确定数据优先级的信息的每个信息上,在会话中继装置2中预先设定时间,当数据存储部231内的数据变为没有的时间超过了该值时,存在判断进行可发送量初始化的方法或者判断不进行可发送量初始化的方法。
连接第2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20-2的装置不限定于图6所示那样的数据发送终端10和数据接收终端30,也可以是别的会话中继装置。
而且,在第2实施例中,会话中继装置20-2的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b和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a、数据量监视部201的各个功能,能够通过例如让计算机装置具有上述功能来实现。具体地来说,可以通过在实现会话中继装置的计算机装置中安装具有上述功能的硬件单元来实现,也可以通过 在计算机装置上执行软件实现上述各个功能的程序来实现。
当软件实现会话中继装置20-2的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b和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a、数据量监视部201的功能时,在能够程序控制的计算机处理装置(CPU)上,装入并执行用于实现各装置功能的程序(应用程序)即会话中继程序。该会话中继程序被存储在磁盘、半导体存储器、其他的记录介质中,通过从该记录介质装入到计算机处理装置中,并控制计算机处理装置的动作,实现各个装置固有的功能。
(实施例3)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例。
(构成说明)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20-3结构的框图。
第3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20-3构成包括: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a;数据量监视部201;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a和存储装置230。
这里,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a还包括数据接收处理部211、可接收量计算部212、可接收量通知部213以及确认应答发送处理部214。
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a还包括确认应答接收处理部221、可发送量计算部222、初始化判断部223和数据发送处理部224。而且,存储装置230具有数据存储部231。
在第3实施例中,会话中继装置20-3内的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a,通过使用本发明第1实施例的方式来进行由数据发送终端10发送的数据的接收处理,数据发送处理装置220a通过使用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方式来进行由会话中继装置20-3到数据接收终端30的数据的发送处理。
(动作的说明)
第3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20-3中的数据接收处理是如第1实施例所示的图2那样,数据发送处理是如第2实施例说明的图4那样。即,第3实施例的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a的操作是与第1实施例的数据接收处理相同,而且第3实施例的数据发送处理装置220a的操作是与第2实施例的数据发送处理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作为现有技术的数据接收处理,按原样使用作为可接收量的数据量监视部201的值。其结果,数据存储部231变满的频度变多。当数据存储部 231的空闲容量变为没有时,确认应答发送处理214发送具有相同确认序号的信号。由此,数据发送终端10降低发送速率,并且数据发送终端10和会话中继终端20之间的通信速度降低。
此外,作为数据发送处理,将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数据存储部231变空的时间直接通知可发送量计算部222。其结果,可发送量计算部222与网络的状况无关,在数据存储部231变空的时间变为一定时,将可发送量缩小为“1”。其结果,通过在数据发送终端10和会话中继装置20之间发生暂时的阻塞,由于即使在数据存储部231的数据变为没有的时间存在时也缩小可发送量,因此使会话中继装置20和数据接收终端30之间的通信速度降低。
在第3实施例中,作为数据接收处理的可接收量,按照以数据量监视部201的值为基础而将比它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的方式,由可接收量计算部212计算,并通过使用该值来生成确认应答信号。来自数据发送终端1的数据发送量由于将该确认应答的值作为上限,因此使数据存储部231的空闲容量变为没有的频度降低。其结果,能够使会话中继装置2生成具有相同确认序号的信号的频度下降,并且能够抑制数据发送终端10和会话中继装置20之间的通信速度的降低。
另外,作为数据发送处理,还将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数据存储部231变空的时间通知初始化判断部223。初始化判断部223通过考虑数据量监视部201的信息和网络状况两者来判断是否将发送量进行初始化。其结果,产生即使数据存储部231暂时变空也判断不缩小可发送量的情况。为此,能够抑制会话中继装置20和数据接收终端30之间的通信速度的降低。
此外,在第3实施例中,作为可接收量计算部212的计算方法,如第1实施例中说明的,根据某个函数设为比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值更小的值,作为其具体的计算方法,有下述方法,即预先设定多个阈值和多个函数,在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数据量比第1小的阈值还小时通过第一函数来计算可接收量,在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数据量处于第1小的阈值和第2小的阈值之间时通过第2函数来计算可接收量,在由数据量监视部201通知的数据量处于第(n-1)小的阈值和第n小的值之间时, 通过使用第n函数来计算可接收量。
在第3实施例中,作为初始化判断部223中网络状况的判断内容,如第2实施例说明的,存在下述方法:以能够特定IP地址、VLAN的ID或者MAC地址等的用户的信息、能够特定TCP的端口号等的应用程序的信息、能够特定IP报头内的TOS字段和VLAN报头内的优先级以及MPLS报头内的优先级等的数据优先级的信息为基础,来判断是否将可发送量缩小的方法;当数据存储部231内的数据变为没有的时间成为由会话中继装置20-3设定的值以上时,判断进行可发送量的初始化的方法;对用于确定用户的信息、用于确定应用程序的信息或者用于确定数据优先级的信息的每个信息,由会话中继装置20-3预先设定时间,当数据存储部231内的数据变为没有的时间超过了该值时,判断进行可发送量初始化的方法或者判断不进行可发送量初始化的方法。
连接第3实施例的会话中继装置20-3的装置不限定于图6所示那样的数据发送终端10和数据接收终端30,也可以是别的会话中继装置。
而且,在第3实施例中,会话中继装置20-3的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a和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a、数据量监视部201的各个功能,能够通过例如让计算机装置具有上述功能来实现。具体地来说,可以通过在实现会话中继装置的计算机装置中安装具有上述功能的硬件单元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在计算机装置上执行软件实现上述各个功能的程序来实现。
当软件实现会话中继装置20-3的数据接收处理装置210a和数据输出处理装置220a、数据量监视部201的功能时,在能够程序控制的计算机处理装置(CPU)上,装入和执行用于实现各装置功能的程序(应用程序)即会话中继程序。该会话中继程序被存储在磁盘、半导体存储器、其他记录介质中,通过从该记录介质装入到计算机处理装置中并控制计算机处理装置的动作,实现各个装置固有的功能。
以上,通过优选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下述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第1效果是能够抑制因会话中继装置内的数据存储部变满而发生的数据发送终端和会话中继装置之间的速度降低。
其理由是,由于会话中继装置内的数据存储部不频繁变满,在可接收量计算部中计算比会话中继装置能够接收的数据量更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
第2效果是能够抑制因会话中继装置内的数据存储部的数据变为没有而发生的会话中继装置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的速度降低。
其理由是,即使存在数据量在会话中继装置内的数据存储部中变空的期间,如果判断初始化判断部不进行初始化,则不使可发送量变小。
第3效果是不用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中追加新的软件和硬件,而能够抑制会话中继装置和数据发送装置之间以及会话中继装置和数据接收装置之间的速度降低。
Claims (24)
1.一种会话中继方法,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中继会话,其特征在于,
监视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
求出比根据所述数据量获得的数据存储部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
将所述可接收量通知数据发送终端,
通过对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设置多个阈值,在各个阈值的范围内使用不同的函数,将比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确定为可接收量。
2.一种会话中继方法,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中继会话,其特征在于,
以基于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的监视结果和网络的状态来判断当发送数据在一定期间不存在时是否缩小发送量的判断结果为基础,确定数据发送处理的可发送量。
3.一种会话中继方法,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中继会话,其特征在于,
监视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
求出比根据所述数据量获得的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作为向数据发送终端通知的可接收量,
以根据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的监视结果和网络的状态,来判断发送数据在一定期间不存在时是否缩小发送量的判断结果为基础,确定数据发送处理的数据传输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会话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设置多个阈值,在各个阈值的范围内使用不同的函数,将比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确定为可接收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会话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先对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设置多个阈值,在各个阈值的范围内,将从与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的正数部分之一成比例的值、或者与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的正数幂成比例的值、或者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以下的固定值,或者这些组合中所求得的量确定为可接收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会话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
预先对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设置多个阈值,通过在各个阈值使用各个函数,将整体变成连续且在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减少时单调减小的函数的值确定为可接收量,所述单调减小的函数的值为比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会话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对包括IP地址、VLAN的ID或者MAC地址的用户进行特定的信息、对TCP的端口号的应用程序进行特定的信息、对包括IP报头内的TOS字段和VLAN报头内的优先级以及MPLS报头内的优先级的数据的优先级进行特定的信息为基础,来判断是否缩小可发送量。
8.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会话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了时间的期间,当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变为零的状态继续时,判断为进行可发送量的初始化。
9.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会话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对包括IP地址、VLAN的ID或者MAC地址的用户进行特定的信息、对TCP的端口号的应用程序进行特定的信息、对包括IP报头内的TOS字段和VLAN报头内的优先级以及MPLS报头内的优先级的数据的优先级进行特定的信息的每个信息所确定的时间为基础,在所述时间中,当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变为零的状态继续时,判断为进行可发送量的初始化。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者9所述的会话中继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数据量变为零的状态没有继续所确定的时间的期间时,判断为不进行可发送量的初始化。
11.一种会话中继装置,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中继会话,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由数据发送终端发送的数据的装置;
监视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的装置;
以所述数据量为基础,求出比该值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的装置;和
以所述可接收量为基础,生成应答确认信号并发送到数据发送终端的装置,
通过对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设置多个阈值,在各个阈值的范围内使用不同的函数,将比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确定为可接收量。
12.一种会话中继装置,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中继会话,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数据接收终端的确认应答信号的装置;
监视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的装置;
基于网络的状态来判断当发送数据在一定期间不存在时是否缩小发送量的初始化判断装置;和
以所述数据监视装置的监视结果和初始化判断装置的判断为基础,来确定可发送量并发送数据的装置。
13.一种会话中继装置,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中继会话,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由数据发送终端发送的数据的装置;
监视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的装置;
以所述数据量为基础,求出比该值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的装置;
将所述可接收量通知数据发送终端的装置;
以所述通知量为基础生成应答确认信号的装置;
接收来自数据接收终端的确认应答信号的装置;
基于网络的状态来判断当发送数据在一定期间不存在时是否缩小发送量的初始化判断装置;和
以所述数据监视装置的监视结果和初始化判断装置的判断为基础,确定可发送量并发送数据的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会话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对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设置多个阈值,在各个阈值的范围内使用不同的函数,将比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确定为可接收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会话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设置多个阈值,在各个阈值的范围内,将从与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的正数部分之一成比例的值、与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的正数幂成比例的值、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以下的固定值或者这些组合中所求得的量确定为可接收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会话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设置多个阈值,通过在各个阈值使用各个函数,将整体上变成连续且在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减少时单调减小的函数的值确定为可接收量,所述单调减小的函数值为比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会话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对包括IP地址、VLAN的ID或者MAC地址的用户进行特定的信息、对TCP的端口号的应用程序进行特定的信息、对包括IP报头内的TOS字段和VLAN报头内的优先级以及MPLS报头内的优先级的数据的优先级进行特定的信息为基础,来判断是否缩小可发送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会话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化判断装置在确定了的时间中,当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变为零的状态继续时,判断为进行可发送量的初始化。
19.根据权利要求12或者13所述的会话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化判断装置,以对包括IP地址、VLAN的ID或者MAC地址的用户进行特定的信息、对TCP的端口号的应用程序进行特定的信息、对包括IP报头内的TOS字段和VLAN报头内的优先级以及MPLS报头内的优先级的数据的优先级进行特定的信息的每个信息所确定的时间为基础,在所述时间中,当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变为零的状态继续时,判断为进行可发送量的初始化。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者19所述的会话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始化判断装置,在数据量变为零的状态没有继续所确定的时间的期间时,判断为不进行可发送量的初始化。
21.一种会话中继方法,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中继会话,其特征在于,
监视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
求出比根据所述数据量获得的数据存储部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
将所述可接收量通知数据发送终端,
预先对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设置多个阈值,在各个阈值的范围内,将从与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的正数部分之一成比例的值、或者与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的正数幂成比例的值、或者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以下的固定值,或者这些组合中所求得的量确定为可接收量。
22.一种会话中继方法,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中继会话,其特征在于,
监视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
求出比根据所述数据量获得的数据存储部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
将所述可接收量通知数据发送终端,
预先对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设置多个阈值,通过在各个阈值使用各个函数,将整体变成连续且在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减少时单调减小的函数的值确定为可接收量,所述单调减小的函数的值为比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
23.一种会话中继装置,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中继会话,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由数据发送终端发送的数据的装置;
监视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的装置;
以所述数据量为基础,求出比该值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的装置;和
以所述可接收量为基础,生成应答确认信号并发送到数据发送终端的装置,
对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设置多个阈值,在各个阈值的范围内,将从与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的正数部分之一成比例的值、或者与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的正数幂成比例的值、或者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以下的固定值,或者这些组合中所求得的量确定为可接收量。
24.一种会话中继装置,在数据发送终端和数据接收终端之间中继会话,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由数据发送终端发送的数据的装置;
监视数据存储部内的数据量的装置;
以所述数据量为基础,求出比该值小的值作为可接收量的装置;和
以所述可接收量为基础,生成应答确认信号并发送到数据发送终端的装置,
对所述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设置多个阈值,通过在各个阈值使用各个函数,将整体变成连续且在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减少时单调减小的函数的值确定为可接收量,所述单调减小的函数的值为比数据存储部内的空闲数据量小的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404831 | 2003-12-03 | ||
JP404831/2003 | 2003-12-03 | ||
PCT/JP2004/018236 WO2005055546A1 (ja) | 2003-12-03 | 2004-12-01 | セッション中継装置、セッション中継方法及びセッション中継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4872A CN1914872A (zh) | 2007-02-14 |
CN1914872B true CN1914872B (zh) | 2011-02-16 |
Family
ID=34650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8004133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914872B (zh) | 2003-12-03 | 2004-12-01 | 会话中继装置、会话中继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93394B2 (zh) |
JP (1) | JP4650792B2 (zh) |
CN (1) | CN1914872B (zh) |
WO (1) | WO200505554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75580A1 (ja) * | 2006-12-20 | 2008-06-26 | Nec Corporation | 通信端末、端末、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4714172B2 (ja) * | 2007-02-28 | 2011-06-29 | 日本放送協会 | ファイル受信装置およびファイル受信プログラム |
CN101588289A (zh) | 2008-05-20 | 2009-11-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中继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
TWI430631B (zh) * | 2010-12-30 | 2014-03-11 |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 無線通訊系統及其相關方法 |
JP5258938B2 (ja) * | 2011-07-26 | 2013-08-0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通信装置 |
US9191862B2 (en) | 2011-09-06 | 2015-11-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TCP RTO when transiting zones of high wireless connectivity |
US8995260B2 (en) | 2012-08-09 | 2015-03-31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load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8976648B2 (en) | 2012-08-09 | 2015-03-10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load on service device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10230610B2 (en) * | 2013-07-31 | 2019-03-12 | Adaptive Spectrum And Signal Alignment,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access network monitoring and packet loss estimation |
US9998394B2 (en) * | 2015-07-03 | 2018-06-12 | Veritas Technologie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calable network buffer management |
CN110750486A (zh) * | 2019-09-24 | 2020-02-04 |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Rdma数据流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56794A (zh) * | 2000-12-01 | 2002-07-0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数据传输率动态控制式无线基站及数据包转送装置 |
US6560199B1 (en) * | 1999-01-22 | 2003-05-06 | Nec Corporation | Band controller and its buffer overflow quenching metho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290144A (ja) * | 1993-04-01 | 1994-10-18 | Oki Data Syst:Kk | 受信バッファ制御装置 |
JP3184429B2 (ja) * | 1995-06-30 | 2001-07-09 |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 防災監視システムの端末感知装置 |
JPH10224356A (ja) | 1997-02-04 | 1998-08-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負荷調整方法 |
US6701372B2 (en) * | 1997-08-22 | 2004-03-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JP3183343B2 (ja) | 1999-02-26 | 2001-07-0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データ通信方法、端末装置、中継装置、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記録媒体 |
CA2299022A1 (en) * | 1999-04-30 | 2000-10-30 | Nortel Network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ndwidth management of aggregate data flows |
JP2001094613A (ja) * | 1999-09-21 | 2001-04-06 | Canon Inc | 通信制御装置、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
US6690645B1 (en) * | 1999-12-06 | 2004-02-10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based on desired queue occupancy |
US7012889B1 (en) * | 2000-11-02 | 2006-03-14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put rates within a packet switching system |
US7180855B1 (en) * | 2001-04-19 | 2007-02-20 | At&T Corp. | Service interface for QoS-driven HPNA networks |
US6658367B2 (en) * | 2001-03-28 | 2003-12-02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ystem for time-bucketing of baselined data collector data |
JP3782981B2 (ja) * | 2002-04-26 | 2006-06-07 |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セッション中継システム、クライアント端末、セッション中継方法、リモートアクセス方法、セッション中継プログラム及びクライアントプログラム |
WO2003096730A1 (en) * | 2002-05-07 | 2003-11-20 | Nokia Corporation | Adaptive release/inactivity timer for controlling non real-time data connection resource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A2406713C (en) * | 2002-10-04 | 2009-06-30 | Ibm Canada Limited-Ibm Canada Limite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ing session information from a portal server |
KR100554015B1 (ko) * | 2002-12-23 | 2006-02-22 | 한국과학기술정보연구원 | 그리드 컴퓨팅에 적합한 데이터 전송 제어 시스템 및방법과 그 프로세스를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기록매체 |
US7366096B2 (en) * | 2003-02-21 | 2008-04-29 | Nokia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vement detection and congestion response for transport layer protocol |
US8004981B2 (en) * | 2003-06-17 | 2011-08-2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flow control between a TCP/IP network and other networks |
US7362704B2 (en) * | 2003-09-15 | 2008-04-22 | Teknovu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llocating upstream bandwidth i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
-
2004
- 2004-12-01 CN CN2004800413371A patent/CN191487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2-01 JP JP2005516023A patent/JP465079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2-01 US US10/581,397 patent/US879339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2-01 WO PCT/JP2004/018236 patent/WO2005055546A1/ja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560199B1 (en) * | 1999-01-22 | 2003-05-06 | Nec Corporation | Band controller and its buffer overflow quenching method |
CN1356794A (zh) * | 2000-12-01 | 2002-07-03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数据传输率动态控制式无线基站及数据包转送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JP特开2001-94613A 2001.04.06 |
JP特开平10-224356A 1998.08.21 |
JP特开平11-239163A 1999.08.31 |
JP特开平6-290144A 1994.10.1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14872A (zh) | 2007-02-14 |
WO2005055546A1 (ja) | 2005-06-16 |
US8793394B2 (en) | 2014-07-29 |
US20080285447A1 (en) | 2008-11-20 |
JPWO2005055546A1 (ja) | 2007-07-05 |
JP4650792B2 (ja) | 2011-03-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87671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transmission rate gradients | |
US6741555B1 (en) | Enhancement of explicit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ECN) for wireless network applications | |
CN109639340B (zh) | 一种适用于卫星链路的tcp加速方法 | |
US7369498B1 (en) |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for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 |
US6757248B1 (en) |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for wireless network applications | |
EP152383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window size for a packet switched connection | |
US7489637B2 (en) | Method of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of data flow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CN102204182A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 |
US8416694B2 (en) | Network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 |
CN1914872B (zh) | 会话中继装置、会话中继方法 | |
CN104243097A (zh) | 基于卫星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
CN103200622A (zh) |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网关设备 | |
CN104683259A (zh) | Tcp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 | |
Peng et al. |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CP performance in wireless/mobile networks | |
Ho et al. | An enhanced slow-start mechanism for TCP Vegas | |
Chim et al. | End-To-End acknowledgments for indirect TCP over wireless internetworks | |
Cheng et al. | Improving the ramping up behavior of TCP slow start | |
Peng et al. | Fast backward congestion notification mechanism for TCP congestion control | |
Ali et al. | A multilevel network-assisted congestion feedback mechanism for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 |
Truchly et al. | SNACK-based Improvement of TCP for Wired and Wireless Networks | |
Atsumi et al. | Improving fairness and stability in best-effort service: A new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 for SACK-TCP | |
Lan et al. |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CP Protocol Optimization in Mobile Internet | |
Park et al. | Enhancing TCP performance over wireless network with variable segment size | |
Liu et al. | Enhanced TCP Vegas for asymmetric networks | |
Shaii et al. | Congestion avoidance: Network based schemes solu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216 Termination date: 2015120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