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06424A - 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 - Google Patents
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06424A CN1906424A CN200480040982.1A CN200480040982A CN1906424A CN 1906424 A CN1906424 A CN 1906424A CN 200480040982 A CN200480040982 A CN 200480040982A CN 1906424 A CN1906424 A CN 19064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nular member
- side annular
- element side
- shaft element
-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72—Sealings
- F16C33/74—Sealing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741—Sealing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by means of a fluid
- F16C33/743—Sealing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by means of a fluid retained in the sealing gap
- F16C33/745—Sealing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by means of a fluid retained in the sealing gap by capillary ac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1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 F16C17/10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grooves in the bearing surface to generate hydrodynamic pressure
- F16C17/107—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both radial and axial load with grooves in the bearing surface to generate hydrodynamic pressure with at least one surface for radial load and at least one surface for axial loa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16C33/06—Sliding surface mainly made of metal
- F16C33/10—Construction relative to lubrication
- F16C33/1025—Construction relative to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e.g. oil, as lubricant
- F16C33/106—Details of distribution or circulation inside the bearings, e.g. details of the bearing surfaces to affect flow or pressure of the liquid
- F16C33/107—Grooves for generating pressure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2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Control thereof
- G11B19/2009—Turntables, hubs and motors for disk drives; Mounting of motors in the drive
- G11B19/2036—Motors characterized by fluid-dynamic bearing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6—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 H02K5/167—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sliding-contact or spherical cap bearings
- H02K5/1675—Means for supporting bearings, e.g. insulating supports or means for fitting bearings in the bearing-shields using sliding-contact or spherical cap bearings radially supporting the rotary shaft at only one end of the rot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70/00—Apparatus relating to physics, e.g. instruments
- F16C2370/12—Hard disk drive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硬盘驱动器中的马达(1)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具有微型且薄的形状、高的轴承刚性以及高的旋转精度,并且其可靠地将转子元件(6)保持就位以防止振动,并且允许容易地观察润滑剂供应量。提供了一种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在由微小间隙形成的润滑剂供应部的一端上具有毛细封闭部(12),所述微小间隙包括形成于轴元件(5)或轴承元件(4)上的动压力槽(10)。环形元件(13)在相应于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轴元件上,另一环形元件(14)在相应于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轴承元件上,锥部或台阶(13a,14a)形成于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和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这些内和外圆周表面被布置为彼此靠近且面对以防止转子元件从轴承元件脱离,并且同时能形成毛细密封部。轴向动压力轴承单元(1)形成于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轴承元件的一端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尤其是适用于比如小且薄的主轴马达之类的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这种主轴马达具有极好的轴承刚性和旋转精度、能可靠地防止转子元件在外部振动和冲击之下移动并允许检验所供应的润滑剂量。
背景技术
近年来硬盘驱动器变得更小和更薄,并在硬盘驱动器存储容量增大的同时开始运行得更快。因此,要求流体动力轴承机构更加紧凑和更薄以及具有更高的轴承刚性、旋转精度和可靠性。因此,相应于这些需求,已经进行了各种改进。
例如,未审查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2-266878公开了一种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使得润滑剂持续地供应到形成于轴元件和轴承元件之间的微小间隙中。形成流体密封部件以便在所述微小间隙中的润滑剂供应部件的至少一端上构成毛细结构以防止所述润滑剂泄漏到外面。旋转轮毂在所述流体密封部件外侧的位置处附接到所述轴元件上。环形元件在相应于流体密封部件的位置处装配在轴元件上。在径向延伸的延伸表面以及从所述延伸表面轴向地继续的外周边表面以及所述延伸表面在所述环形元件轴向的一个端面上的外边缘被布置为靠近在径向上延伸的延伸表面且与之面对。从所述延伸表面轴向地继续的内周边表面和所述延伸表面的外边缘构成了所述流体密封部件。在所述环形元件的轴向上另一端面上径向地延伸的延伸表面紧靠旋转轮毂的端面以在轴向上支撑旋转轮毂。止推板装配在轴元件上与相应于流体密封部件的位置相对的端部处。
由于上述构造,上述公开物中公开的轴承由于流体密封部件而在径向和轴向上都具有增大的润滑剂保持空间。而且,在通过这个流体密封部件填充润滑剂之后可以立即观察润滑剂填充量,因此更易于调节填充量。由于在环形元件轴向上另一端部上径向地延伸的延伸表面紧靠旋转轮毂的端部,旋转轮毂就被轴向地支撑以使得其抵抗移动的阻力,同时加工和装配的容易度得到改进。
而且,所述公开物所公开的发明借助于填充在形成于止推板的两个轴向端面和反板的内表面之间的微小间隙之中的润滑剂来形成流体动力止推轴承。止推板还防止了包括轴元件和旋转轮毂在内的整个旋转部件从轴承元件移动。
然而,所述公开物所公开的发明以如此的方式构成以致于所述流体动力轴承机构由于装配在轴元件与润滑剂密封部件相应的位置相对的端部处的止推板的出现而不能做得更薄。另外,径向动压力轴承部件的轴向长度还被缩短因而就给针对在更小且更薄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上获得更好的轴承刚性和旋转精度而言的改进来说留下了一些空间。
专利3155529公开了一种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具有通过将润滑剂填充入形成于转子轮毂(旋转轮毂)上壁的底部表面和圆筒形支撑元件(轴承套筒)之间的微小间隙而形成的止推动力轴承。轴由环形元件防止移动,该环形元件装配在轴的末端上、与环形槽相配合,该环形槽形成于支撑元件上与轴的末端相对的位置处的空心部件(轴承孔)上。
然而,由于转子轮毂的上壁的底部表面形成为具有在本发明中构成导向止推动压力轴承的滑动表面,转子轮毂的整个上壁就必须构造得很牢固,从而使得在本发明中不可能让转子轮毂更薄。而且,尽管省略了止推板,设在轴末端上的环形元件仍然阻碍了使流体轴承更小和更薄。
未审的日本专利申请2001-103723公开了一种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其由定子组件以及可旋转地由包含润滑剂的径向轴承所支撑的转子组件构成。空气引入孔设在所述转子组件中以允许外界空气被引入由于转子组件的旋转而在所述转子和定子组件之间产生的负压区域。这里,空气引入孔被构造为允许其还被用作将润滑剂填充入流体动力轴承部件的孔。而且,止动环装配在旋转轴的末端以防止转子组件移动。
由于上述公开物中公开的轴承能通过将外界空气经由空气引入孔引入形成于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之间的负压区域来减轻当设计为平且薄的马达高速运转时形成于负压区域中的负压,就防止了比如润滑剂从轴承中泄漏等可能的问题。空气引入孔还能用作润滑剂填充孔,从而简化了润滑剂补充操作,这有助于生产率的提高和实现更长的马达寿命。而且,止动环与径向轴承(轴承套筒)的下端相啮合,从而防止转子组件从定子组件的移动。
然而,所述公开物中公开的发明无法增大润滑剂保持空间。该本发明并未关注如何防止构成转子组件的转子轮毂的移动以及加工和装配部件的容易度。而且,由于止推轴承从框架的约束(基部元件)突出,就使流体动力轴承结构更薄和更平而言还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这种流体动力轴承机构能被构造得更小和更薄、实现构造入更薄马达的高轴承刚性和旋转精度、防止转子元件受到外部振动和冲击、以及使得维护人员易于检查润滑剂量。这种马达适用于硬盘驱动器中。
在一种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中,其中润滑剂持续地供应入形成于轴元件和相对可旋转地安装的轴承元件之间的微小间隙。微小间隙包括动压力槽,并且毛细密封部形成于微小间隙中润滑剂供应部的一端处以防止所述润滑剂泄漏到外面。一环形元件在轴元件侧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轴元件上。一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提供来在所述轴承元件侧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轴承元件的凹陷部的一个端面中。一锥部或台阶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上从而在其轴向地朝着端部前进时直径减小。一锥部或台阶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上从而在其轴向地朝着端部前进时直径减小。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被布置为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靠近从而防止所述轴元件和附着于所述轴元件上的转子元件从所述轴承元件上脱离并且还构成了所述毛细密封部。动压力槽形成于所述轴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以产生支撑径向负荷的动压力。动压力槽沿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一侧的轴向形成于一个径向延伸表面上,或者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上与所述延伸表面相对的一个端面上,以便产生支撑轴向负荷的动压力。
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由淬硬钢制成并紧靠在转子元件的端面上以在轴向上支撑转子元件。多个润滑剂填充口在其在轴向上面对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均匀间隔地形成于转子元件的圆周上。
在阅读以下借助于结合附图且仅仅以举例的方式给出的详细说明之上,其它特点和优点将会更加明显,在附图中,不同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的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马达的垂直截面。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的马达的垂直截面。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第三实施例的马达的垂直截面。
图6是第五实施例的马达的垂直截面。
图7是第六实施例的马达的垂直截面。
图8是第七实施例的马达的垂直截面。
图9是第八实施例的马达的垂直截面。
图10是第九实施例的马达的垂直截面。
图11是第十实施例的马达的垂直截面。
图12示出了径向动压力轴承在轴向上两个位置中形成时的不同
实施例。
图13示出了径向动压力轴承在轴向上单个位置中形成时的不同
实施例。
图14示出了用于轴向动压力轴承的动压力槽的不同实施例。
图15示出了毛细密封的不同实施例。
图16示出了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不同实施例。
图17是用来对轴承元件的轴承孔的开口端部进行堵塞的结构的不同实施例。
图18是第十一实施例的用于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的垂直截面。
图19示出了轴元件的不同实施例。
图20是示出用于径向和轴向动压力轴承的不同形状动压力槽的不同组合的图表,当径向动压力轴承设在轴向上两个位置处时。
图21是示出用于径向和轴向动压力轴承的不同形状动压力槽的不同组合的图表,当径向动压力轴承仅设在轴向上一个位置处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实施例1)。
实施例1
图1是实施例1的马达1的竖直截面,图2是图1局部的放大视图。在实施例1中,马达1是用来驱动硬盘驱动器的主轴马达。垂直地设在基部元件2中心的圆筒形轴承保持元件3中安装有圆筒形套筒,其构成了流体动力轴承机构的轴承元件4。形成于轴承元件(套筒)4中心的轴承孔4a可旋转地支撑用作旋转轴的轴元件(轴)5。
轴元件5的直径减小的上端装配有旋转地承载盘片(未示出)的转子元件(转子轮毂)6。盘片安装在转子元件6的凸缘部6b的表面上并借助于夹持元件(未示出)附着于转子元件6上。螺纹孔5a形成于轴元件5的一端上以用来借助于螺钉将夹持元件和转子元件6紧固到轴元件5上。轴承元件4的轴承孔4a的开口端由盖板7封闭。
定子8在圆筒形轴承保持部3的径向外侧上附着于基部元件2。转子磁体9附着于转子元件6的圆筒形元件6a的外圆周上,面对定子8的内侧。在定子8和转子磁体9之间形成小间隙。圆筒形部件6a还在径向上面对圆筒形轴承保持部3。在圆筒形部件6a和圆筒形轴承保持部3之间也形成了小间隙。因而,马达1就构成了内转子型马达。
润滑剂持续地填充入包括形成于轴元件5和轴承元件4之间的径向动压力轴承部件10的微小间隙以及形成于轴元件5在图1中的底端面的端面和盖板7之间的微小间隙。在图1中的上端处形成有处于微小间隙中的润滑剂填充部以及毛细密封部(流体密封部)12以防止润滑剂泄漏到外面。毛细密封部12经由后面将描述的轴向动力轴承部件11与润滑剂填充部相连接。径向动压力轴承部件10形成于轴向上的两个位置处,如图1中附图标记10a和10b所示。
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在相应于毛细密封部12的位置处通过压力配合、胶粘或它们的组合或焊接以紧靠转子元件6的底端(图1)的方式装配在轴元件5的减小直径端部上。轴承侧环形元件14在相应于毛细密封部12的位置处通过压力配合、胶粘或它们的组合或焊接而装配在形成于轴承元件4一端上的凹陷部4b上。尽管与转子元件6的外部尺寸相比,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直径明显较小,但是其支撑转子元件6相当距离的面积并且从而支撑转子元件6的较薄顶部。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优选地焊接到凹陷部4b的圆周壁4c。
锥部13a形成于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外圆周表面上。锥部14a形成于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的内圆周表面上。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外圆周表面和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的内圆周表面布置为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靠近从而形成与前述润滑剂填充部相连接的毛细密封部12。而且,使得锥部13a和14a布置为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靠近就防止了轴元件5和附着于轴元件5上的转子元件6从轴承元件4脱离。两个锥部13a和14a之间的径向间隙优选地应当在其如图1、图2和图15(5)所示在轴向上朝着一端前进时变宽。
在径向动力轴承部件10(10a,10b)中,动压力槽形成于轴元件5的外圆周表面或轴承元件4的内圆周表面上以产生支撑径向负荷的动压力。另一动压力槽形成于在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底侧(图1中的底侧)上径向地延伸的延伸表面13b或轴承元件4面对所述延伸表面13b的表面上以产生支撑轴向负荷的动压力。润滑剂被填充入形成有动压力槽的区域并且这个区域位于延伸表面13b和轴承元件4的面对表面之间以支撑轴向负荷,从而形成轴向(止推)动压力轴承部件11。
因此,在马达1随着定子8被通电而开始旋转时,轴元件5在不接触轴承孔4a的情况下开始旋转,轴元件5由径向动压力轴承部件10(10a,10b)所产生的动压力在径向上支撑。装配在轴元件5上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不与轴承元件4接触地旋转,该轴承元件4由轴向动力轴承部件11所产生的动压力在轴向上支撑。盖板7形成为很薄,因为其在轴向上不受到任何负荷。
如上构造的实施例1提供下以下作用。
实施例1的第三动力轴承防止了轴元件5和转子元件6由于外部振动和冲击而从轴承元件4脱离。实施例1还提供了轴向动压力轴承部件11以及毛细密封部12,以借助于三个元件(即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以及轴承元件4)的组合来防止润滑剂泄漏到外面。实施例1无需在轴元件5上装配环形防脱离元件或止推板(反板)来防止轴元件5脱离轴承元件4。
因此,本发明使得能让流体动力轴承机构更小和更薄,同时在这个更小且更薄的流体轴承中为轴元件5提供了相对长的直线部分以及为径向动压力轴承部件10(10a,10b)提供了相对长的轴向长度。因此就获得了高的轴承刚性和旋转精度。
由于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焊接到凹陷部4b的圆周壁4c,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的附着强度就得到增强且能可靠地防止轴元件5和转子元件6由于外部振动和冲击而脱离轴承元件4。
而且,在两个锥部13a和14a之间的径向间隙随着朝着轴向一端前进而增大时,润滑剂保持空间就增大,这样就减轻了毛细密封部12中润滑剂界面的波动,从而防止润滑剂泄漏到外面。
实施例2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实施例2)。
图3是实施例2的马达1的竖直截面并且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在实施例2中,马达1的毛细密封部12的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在实施例2中,提供台阶13c来替代锥部13a,提供台阶14c来替代锥部14a。
这些台阶13c和14c是径向向内地形成于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外圆周表面上和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台阶。通常这些表面上仅形成一个台阶。台阶13c轴向一端上的一半外圆周表面部分13d(图3中的上侧)与台阶14c轴向一端上的一半内圆周表面部分14d之间的径向间隙能被布置为随着其如图15(1)至(4)、(6)和(7)所示朝着轴向一端前进时增大或者如图15(8)和(9)所示保持恒定。在任一情况下,形成能减轻流体密封部12中润滑剂界面波动的环形槽15(参见图15(6)至(9))。
如图15(1)至(4)、(6)和(7)所示,所述一半外圆周表面部分13d和所述一半内圆周表面部分14d之间的径向间隙可以有多种形式。通过利用所述一半外圆周表面部分13d的倾斜和所述一半内圆周表面部分14d的倾斜的组合,间隙在其朝着轴的一端前进时增大。图15(1)和(7)示出了仅仅是所述一半内圆周表面部分14d的直径随着其在轴向上朝着端部前进而增大的情况。图15(3)和(6)示出了仅仅是所述一半外圆周表面部分13d的直径随着其在轴向上朝着端部前进而减小的情况。图15(2)示出了上述两种情况组合的情况,和图15(4)示出了所述一半外圆周表面部分13d和所述一半内圆周表面部分14d的直径都随着它们在轴向上朝着端部前进而减小的情况。
台阶13c在轴向另一端上的另一半外圆周表面(图3中的下侧)和台阶14c在轴向另一端上的另一半内圆周表面沿着轴向彼此面对地形成且具有微小的间隙。这个微小间隙与轴向动压力轴承11相连接。
尽管实施例2在上述方面与实施例1不同,但是没有其它不同之处,因此这里省略详细描述。
如上构造的实施例2提供了以下作用。
实施例2的轴承能以如此的方式构造为允许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垂直游隙。通过在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外圆周表面上形成台阶13c和在轴承侧环形元件14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台阶14c以及将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外圆周表面和轴承侧环形元件14的内圆周表面布置为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靠近且面对,就能容易地调节垂直游隙。
而且,如果台阶13c和台阶14c被布置为使得所述一半外圆周表面部13d和所述一半内圆周表面部14d之间的径向间隙在其朝着轴向端部前进时增大,就能增大润滑剂保持空间以减轻毛细密封部12中的润滑剂界面波动,并且从而防止了润滑剂泄漏到外面。如果环形槽15形成于所述一半外圆周表面部13d或所述一半内圆周表面部14d上以减轻毛细密封部12中的润滑剂界面波动,就能进一步提高上述作用。
另外,实施例2的发明能实现由实施例1的发明所实现的所有作用。
实施例3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实施例3)。
图5是实施例3的马达1的竖直截面。在实施例3中,轴承元件4和将轴承元件4的轴承孔4a的开口端堵塞起来的盖板7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为整体部件,因此盖板7不是独立的部件。除此之外,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的构造几乎完全地防止了润滑剂从润滑剂填充部泄漏到外面,除了经由毛细密封部12轻微泄漏的可能性之外。而且,其简化了轴承元件4的构造、减少了部件数目、并且能降低装配工时。
实施例3中盖板7和轴承元件4的整体结构能应用于使用盖板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4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实施例4)。
在实施例4中,实施例1中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由淬硬钢制成并通过紧靠转子元件6的端面来支撑转子元件6。除此之外,其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的构造防止了转子元件6在盘片被安装并夹持在转子元件6上时的变形。转子元件6的壁厚很薄,因为其用在小且薄的马达1中,但是因为转子元件6在轴向上由硬化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牢固地支撑,其就不会变形。
实施例4中所用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材料可应用于使用了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5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实施例5)。
图6是实施例5的马达1的垂直截面。在实施例5中,多个润滑剂填充口16在面对毛细密封部12的区域中形成于转子元件6的圆周上并贯穿其中。除此之外,其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5的构造允许通过在视觉上检查润滑剂的边界来容易地检查润滑剂的填充量,即使是在马达为成品之后。还可以通过润滑剂填充口16添加润滑剂,以使得能更容易地进行马达1的质量控制。形成于转子元件6的圆周上的润滑剂填充口16均匀地间隔以使得转子元件6的旋转平衡不会由于填充部的出现而受到影响。
实施例5的润滑剂填充口16可应用于具有毛细密封部12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6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实施例6)。
图7是实施例6的马达1的竖直截面。在实施例6中,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在轴向上紧靠轴承元件4的一端,并且具有底部的盖形圆筒状件17提供来覆盖轴承元件4和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借助于压力配合和焊接的组合或压力配合和胶粘的组合装配在具有底部的圆筒形元件17的开口的内圆周上。
实施例6的定子8与内转子型的实施例不同。定子8相对于转子磁体9定位在径向内侧,并装配在圆筒形轴承保持部3上。圆筒形轴承保持部3被夹在定子8和具有底部的圆筒形元件17之间。而且,转子磁体9附着于转子元件6的圆筒形部件6a的内圆周表面上,转子元件6与内转子型的实施例1不同。因而,实施例6的马达1构成了外转子型马达。将具有底部的圆筒形元件17装配到圆筒形轴承保持部3优选地应当利用热固胶水来进行以使得它们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环形吸板18附着于基部元件2的表面上且位于转子磁体9下面,距离转子磁体9的端部一个小间隙。吸板18通过吸引转子磁体9而在轴向上拉动整个转子。对于整个转子组合所得到力是重力和轴向上磁性吸引力之和并且与轴向动力轴承部件11所产生的动压力平衡。由于作用在轴元件5和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上的力相平衡,轴元件5和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就在不与轴承元件4的凹陷4b的底部相接触之下旋转。
尽管形状和结构上有一些其它不同之处,但是实施例6不是基本上类似于实施例1。
由于实施例6如此构造,具有底部的盖状圆筒形元件17就几乎完全地防止了润滑剂从润滑剂填充部泄漏到外面。这也使得能通过压力加工来制造具有底部的盖状圆筒形元件17和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从而降低马达1的制造成本。
另外,实施例6的发明能实现实施例1的发明所实现的所有作用。
实施例7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实施例7)。
图8是实施例7的马达1的垂直截面。在实施例7中,圆筒形元件22提供来从径向外侧覆盖轴承元件4和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在轴向一端(图8中的上侧)上装配在圆筒形元件22的开口上,并且盖板7在轴向另一端(图8中的下侧)上装配在圆筒形元件22的开口上以将轴承元件4的轴承孔4a的开口端侧堵塞起来。盖板7的直径大于实施例1所使用的盖板7的直径。与实施例6相比,实施例7等同于实施例6中的具有底部的圆筒形元件17的底壁被移除并用盖板7所替换的情况,此时盖板为分离的部件。
由于实施例7如此构造,就可以将圆筒形元件22、轴承侧环形元件14和盖板7构造为能通过压力加工制成的形状,并使得轴承元件4和圆筒形元件22具有更简单的结构,并且从而降低马达制造成本。
另外,实施例7的发明能实现实施例1的发明所实现的所有作用。
实施例8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实施例8)。
图9是实施例8的马达1的竖直截面。在实施例8中,实施例7中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和圆筒部件由单一材料制成为整体部件。而且,在实施例8中,实施例7中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和轴元件5由单一材料制成为整体部件。以如此方式制造的新的凸缘圆筒形部件标识为附图标记23。凸缘圆筒形元件23轴向一端(图11中的上侧)上的凸缘部23a的作用与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类似并构成了毛细密封部12。
在这个凸缘圆筒形元件23中,除了凸缘部23a之外的壁厚与实施例7中的相比稍厚。然而,还可以制造与实施例7中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和圆筒形部件22相同形状且使用单一材料的凸缘圆筒形元件23。除此之外,凸缘圆筒形元件23与实施例7相同。
由于实施例8如此构造,其使用更小数目的部件,并且因而能降低装配所需的工时。而且,由于相当于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的部件和相当于圆筒形元件22的部件能通过压力加工来制造,就能降低马达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9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九施例(实施例9)。
图10是实施例9的马达1的竖直截面。在实施例9中,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a构成了毛细密封部12,并且所述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a的套筒部14e通过压力配合、胶粘或其组合或焊接装配在轴承元件4的减小直径端部4d上,并且环形部14f面对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
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外圆周表面与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a的环形部14f的内圆周表面被布置成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面对并彼此靠近,从而防止了轴元件5以及附接在轴元件5上的转子元件6与轴承元件4脱离,同时形成毛细密封部12。
而且,浅碟状元件19提供来覆盖轴承元件4的另一减小直径端部4e,并且轴承元件4具有放大直径的中间部4f装配在基部元件2的圆筒形轴承保持部3上。浅碟状元件19通过压力配合、胶粘或其组合或焊接装配在另一减小直径端部4e上。除此之外,实施例9与实施例6相同。
由于实施例9如此构造,具有套筒的轴承侧环形元件14a和碟状元件19几乎完全地防止了润滑剂从润滑剂填充部泄漏到外面。更具体地,防止了润滑剂从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a和轴承元件4之间的接触区域以及从碟状元件19和轴承元件4的另一端面之间的接触区域泄漏出去。
而且,由于具有放大直径的中间部4f装配在基部元件2的圆筒形轴承保持部3上,就能以更高的精度将部件装配起来,从而使得更易于保持马达1的轴(轴元件5)的倾斜准确度以及进一步提高旋转精度。
实施例10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十施例(实施例10)。
图11是实施例10的马达1的竖直截面。在实施例10中,实施例9中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和轴元件5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为整体部件。除此之外,实施例10与实施例9相同。由于实施例10如此构造,其使用了更小数目的部件,并且从而能降低装配所需的工时。
实施例10所用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和轴元件5的整体结构能应用于使用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所有其它实施例。
实施例11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十一施例(实施例11)。
图18(1)至(3)示出了实施例11的马达的局部的不同竖直截面。在实施例11中,连接通路20形成来将毛细密封部12与形成于轴承元件4的另一端面(图18中的底面)和碟状元件19之间的微小间隙或者形成于轴承元件4的另一端面和具有底部的圆筒形元件17之间的微小间隙连接起来。
连接通路20如图18(1)和(2)所示能设在轴承元件4的内侧,或者能形成为具有在轴向上形成于轴承元件4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单个或多个槽。如图18(3)所示,槽由具有底部的圆筒形元件17所覆盖。如图18(1)所示的连接通路20形成为靠近形成轴向动力轴承11的微小间隙,而如图18(2)所示的连接通路20形成为直接面对毛细密封部12的开始区域。根据使用的是具有底部的圆筒形元件17还是碟状元件19,本实施例的其它特点与实施例6或实施例9相同。
由于实施例11如此构造,能改善轴承的可靠性。空气就倾向于保留在形成于轴元件5的另一端面(末端面)和具有底部的圆筒形元件17或碟状元件19之间的微小间隙中。空气也倾向于保留在形成于轴承元件4的另一端面和具有底部的圆筒形元件17或碟状元件19之间的微小间隙中。这种捕获的空气就通过通路20和毛细密封部12通向外面,并且在润滑剂填充部的整个范围内避免了负压发生区域。
实施例11中的通路20能应用于使用碟状元件19或具有底部的圆筒形元件17的所有实施例。
对于径向动压力轴承部件10和轴向动压力轴承部件11的构造,根据其形成的位置数目和动力槽形状的不同,可以有不同形式的实施例。
图12和13是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类型实施例的径向动压力轴承10的构造而准备的图。
图12示出了径向动压力轴承10设在轴向上两个位置处时的不同实施例。在图12(1)所示的径向动压力轴承10的情况下,上部(图12中)径向动压力轴承10a和下部径向动压力轴承10b都具有由对称的人字形槽所构成的动压力槽,上部径向动压力轴承10a的动压力槽在实际尺寸上大于下部径向动压力轴承10b的动压力槽。
在图12(2)所示的径向动压力轴承10的情况下,图12中的上部径向动压力轴承10a具有由不对称的人字形槽所构成的动压力槽,而下部径向动压力轴承10b具有由对称的人字形槽所构成的动压力槽。两个动压力槽的尺寸基本上与图12(1)的相同。
在图12(3)所示的径向动压力轴承10的情况下,图12中的上部径向动压力轴承10a和下部径向动压力轴承10b都具有由多弧槽21所构成的动压力槽。上部径向动压力轴承10a的动压力槽在物理尺寸上大于下部径向动压力轴承10b的动压力槽。如包括在图12(3)中的轴元件5和轴承元件4的装配平面图所示,由多弧槽21所构成的动压力槽由多个在轴向上延伸的横截面为多弧形的槽构成。
接着,图13示出了径向动压力轴承10仅设在轴向上一个位置处时的不同实施例。图13(1)的径向动压力轴承10具有由对称的人字形槽所构成的动压力槽。图13(2)的径向动压力轴承10具有由不对称的人字形槽所构成的动压力槽,图13(3)的径向动压力轴承10具有由多弧槽21(参见图12(3))所构成的动压力槽。
图14示出了用于轴向动压力轴承11中的动压力槽的不同实施例。图14(1)所示的轴向动压力轴承11的动压力槽由螺旋槽构成。图14(2)所示的轴向动压力轴承11的动压力槽由对称的人字形槽构成,图14(3)所示的轴向动压力轴承11的动压力槽由不对称的人字形槽构成。在这些附图中,黑色区域表示槽的底部(谷),而白色区域表示峰。
图20和21示出了用于图12至图14所示径向和轴向动压力轴承的不同动压力槽的不同组合。它们被分成径向动轴承10形成于轴向上两个位置处的情况和径向动轴承10仅形成一个位置处的情况。马达1如图20中第七组合的模型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制造、测试和显示了良好的旋转精度,所述第七组合具有在轴向上设在轴上两个位置处的径向动压力轴承10。
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14也能具有不同的构造。这些变化已经在实施例1、6、8和9中描述。图16(1)至(4)以易于比较的格式示出了这些变化。
轴承元件4的轴承孔4a的开口端的堵塞也能以不同的方式构造。这些变化已经在实施例1、3、6、7和9中描述。图17(1)至(5)以易于比较的格式示出了这些变化。
而且,轴元件5也能具有不同的构造。图19(1)至(6)以易于比较的格式示出了这些变化。图19(1)至(3)示出了轴,其类型为在轴元件5的中间区域的外圆周表面上具有用来将垂直的径向动压力轴承10a与10b分开的分离槽5c。图19(1)示出了轴承元件5的一端上具有减小直径部5b的轴,其中装配了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图19(2)示出了没有减小直径部5b的直轴。图19(3)示出了具有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轴以及作为整体件的轴元件5。
而且,图19(4)至(6)示出了轴,其类型为在轴元件5的中间区域的外圆周表面上不具有用来将垂直的径向动压力轴承10a与10b分开的分离槽5c。其中,图19(4)示出了轴承元件5的一端上具有减小直径部5b的轴,其中装配了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图19(5)示出了整个长度上直径相同的直轴。图19(6)示出了具有轴元件侧环形元件13的轴以及作为整体件的轴元件5。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或例子而是可以在其基本特性内进行修改。虽然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在本申请的教导之下,各种变型对于本领域的熟练人员来说是很明显的并且应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92)
1、一种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润滑剂持续地供应入形成于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的微小间隙,所述微小间隙包括动压力槽,并且其中毛细密封部形成于微小间隙的一端处以防止所述润滑剂的泄漏,所述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包括:
轴承元件;
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承元件中的轴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轴元件上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轴承元件上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和
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
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被布置为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靠近以构成所述毛细密封部,并防止所述旋转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彼此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径向负荷的动压力;和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底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上与所述底面相对的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轴向负荷的动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被焊接到所述轴承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由淬硬钢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紧靠所述转子元件的端面,并且从而在轴向上支撑所述转子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能减轻所述毛细密封部中所述润滑剂界面波动的环形槽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还包括:
附接到所述轴元件的转子;和
多个形成于所述转子元件上的润滑剂供应口,所述供应口在轴向上与所述毛细密封部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元件由单一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圆筒形元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和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形成为使得形成于它们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和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形成为使得形成于一半外圆周表面部和一半内圆周表面部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12、一种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润滑剂持续地供应入形成于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的微小间隙,所述微小间隙包括动压力槽,并且其中毛细密封部形成于微小间隙的一端处以防止所述润滑剂的泄漏,所述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包括:
轴承元件;
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承元件中的轴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轴元件上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紧靠所述轴承元件一个轴向端部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
具有底部的盖状圆筒形元件,其覆盖所述轴承元件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位于所述具有底部的盖状圆筒形元件的开口端处;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和
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
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被布置为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靠近以构成所述毛细密封部,并且防止所述旋转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彼此脱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径向负荷的动压力;和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底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上与所述底面相对的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轴向负荷的动压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由淬硬钢制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紧靠所述转子元件的端面,并且从而在轴向上支撑所述转子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能减轻所述毛细密封部中所述润滑剂界面波动的环形槽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2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连接通路形成来将所述毛细密封部与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的端面和所述具有底部的盖状圆筒形元件之间的微小间隙连接起来。
18、根据权利要求12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还包括:
附接到所述轴元件的转子;和
多个形成于所述转子元件上的润滑剂供应口,所述供应口在轴向上与所述毛细密封部相对。
19、根据权利要求12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元件由单一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2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圆筒形元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2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和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形成为使得形成于它们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22、根据权利要求12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和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形成为使得形成于一半外圆周表面部和一半内圆周表面部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23、一种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润滑剂持续地供应入形成于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的微小间隙,所述微小间隙包括动压力槽,并且其中毛细密封部形成于微小间隙的一端处以防止所述润滑剂的泄漏,所述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包括:
轴承元件;
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上的减小直径端部;
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承元件中的轴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轴元件上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
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其具有套筒部和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定位的内圆周表面,并且所述套筒部装配在所述轴承元件的减小直径端部;
浅的盖式碟状元件,其提供来覆盖所述轴承元件的另一直径减小端部;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和
形成于所述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
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和所述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被布置为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靠近以构成所述毛细密封部,并防止所述旋转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彼此脱离。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径向负荷的动压力;和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底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上与所述底面相对的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轴向负荷的动压力。
25、根据权利要求23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由淬硬钢制成。
26、根据权利要求23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紧靠所述转子元件的端面,并且从而在轴向上支撑所述转子元件。
27、根据权利要求23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还包括:
附接到所述轴元件的转子;和
多个形成于所述转子元件上的润滑剂供应口,所述供应口在轴向上与所述毛细密封部相对。
28、根据权利要求23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元件由单一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29、根据权利要求23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上的具有放大直径的中间部分,所述具有放大直径的中间部分装配在所述流体动力轴承的基部元件的圆筒形轴承保持部上。
30、根据权利要求23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能减轻所述毛细密封部中所述润滑剂界面波动的环形槽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23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连接通路形成来将所述毛细密封部与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的端面和所述浅的盖式碟状元件之间的微小间隙连接起来。
32、根据权利要求23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圆筒形元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33、根据权利要求23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和形成于所述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形成为使得形成于它们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34、根据权利要求23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和形成于所述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形成为使得形成于一半外圆周表面部和一半内圆周表面部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35、一种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润滑剂持续地供应入形成于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的微小间隙,所述微小间隙包括动压力槽,并且其中毛细密封部形成于微小间隙的一端处以防止所述润滑剂的泄漏,所述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包括:
轴承元件;
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承元件中的轴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轴元件上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紧靠所述轴承元件的一个轴向端面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
覆盖所述轴承元件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圆筒形元件;
盖板,其装配在所述圆筒形元件的一端的开口上,从而将所述轴承元件的轴承孔的开口端部堵塞;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和
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
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被布置为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靠近以构成所述毛细密封部,并防止所述旋转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彼此脱离。
36、根据权利要求35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径向负荷的动压力;和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底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上与所述底面相对的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轴向负荷的动压力。
37、根据权利要求35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由淬硬钢制成。
38、根据权利要求35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紧靠所述转子元件的端面,并且从而在轴向上支撑所述转子元件。
39、根据权利要求35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还包括:
附接到所述轴元件的转子;和
多个形成于所述转子元件上的润滑剂供应口,所述供应口在轴向上与所述毛细密封部相对。
40、根据权利要求35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元件由单一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41、根据权利要求35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圆筒形元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42、根据权利要求35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和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形成为使得形成于它们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43、根据权利要求35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和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形成为使得形成于一半外圆周表面部和一半内圆周表面部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44、根据权利要求35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能减轻所述毛细密封部中所述润滑剂界面波动的环形槽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之间。
45、一种硬盘驱动器,包括:
马达,该马达具有
定子;
安装在定子上的转子;
形成于转子上的凸缘;
安装在凸缘上的盘片;和
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润滑剂持续地供应入形成于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的微小间隙,所述微小间隙包括动压力槽,并且其中毛细密封部形成于微小间隙的一端处以防止所述润滑剂的泄漏,所述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包括:
轴承元件;
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承元件中的轴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轴元件上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轴承元件上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和
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
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被布置为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靠近以构成所述毛细密封部,并防止所述旋转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彼此脱离。
46、根据权利要求45的硬盘驱动器,其中盘片选自于由磁盘和光盘构成的组。
47、根据权利要求46的硬盘驱动器,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径向负荷的动压力;和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底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上与所述底面相对的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轴向负荷的动压力。
48、根据权利要求46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被焊接到所述轴承元件上。
49、根据权利要求46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由淬硬钢制成。
50、根据权利要求46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紧靠所述转子元件的端面,并且从而在轴向上支撑所述转子元件。
51、根据权利要求46的硬盘驱动器,其中能减轻所述毛细密封部中所述润滑剂界面波动的环形槽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之间。
52、根据权利要求46的硬盘驱动器,还包括:
附接到所述轴元件的转子;和
多个形成于所述转子元件上的润滑剂供应口,所述供应口在轴向上与所述毛细密封部相对。
53、根据权利要求46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元件由单一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54、根据权利要求46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圆筒形元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55、根据权利要求46的硬盘驱动器,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和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形成为使得形成于它们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56、根据权利要求46的硬盘驱动器,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和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形成为使得形成于一半外圆周表面部和一半内圆周表面部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57、一种硬盘驱动器,包括:
马达,该马达具有
定子;
安装在定子上的转子;
形成于转子上的凸缘;
安装在凸缘上的盘片;和
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润滑剂持续地供应入形成于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的微小间隙,所述微小间隙包括动压力槽,并且其中毛细密封部形成于微小间隙的一端处以防止所述润滑剂的泄漏,所述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包括:
轴承元件;
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承元件中的轴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轴元件上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紧靠所述轴承元件一个轴向端部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
具有底部的盖状圆筒形元件,其覆盖所述轴承元件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位于所述具有底部的盖状圆筒形元件的开口端处;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和
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
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被布置为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靠近以构成所述毛细密封部,并防止所述旋转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彼此脱离。
58、根据权利要求57的硬盘驱动器,其中盘片选自于由磁盘和光盘构成的组。
59、根据权利要求58的硬盘驱动器,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径向负荷的动压力;和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底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上与所述底面相对的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轴向负荷的动压力。
60、根据权利要求58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由淬硬钢制成。
61、根据权利要求58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紧靠所述转子元件的端面,并且从而在轴向上支撑所述转子元件。
62、根据权利要求58的硬盘驱动器,其中能减轻所述毛细密封部中所述润滑剂界面波动的环形槽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之间。
63、根据权利要求58的硬盘驱动器,其中连接通路形成来将所述毛细密封部与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的端面和所述具有底部的盖状圆筒形元件之间的微小间隙连接起来。
64、根据权利要求58的硬盘驱动器,还包括:
附接到所述轴元件的转子;和
多个形成于所述转子元件上的润滑剂供应口,所述供应口在轴向上与所述毛细密封部相对。
65、根据权利要求58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元件由单一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66、根据权利要求58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圆筒形元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67、根据权利要求58的硬盘驱动器,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和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形成为使得形成于它们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68、根据权利要求58的硬盘驱动器,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和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形成为使得形成于一半外圆周表面部和一半内圆周表面部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69、一种硬盘驱动器,包括:
马达,该马达具有
定子;
安装在定子上的转子;
形成于转子上的凸缘;
安装在凸缘上的盘片;和
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润滑剂持续地供应入形成于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的微小间隙,所述微小间隙包括动压力槽,并且其中毛细密封部形成于微小间隙的一端处以防止所述润滑剂的泄漏,所述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包括:
轴承元件;
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上的减小直径端部;
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承元件中的轴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轴元件上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
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其具有套筒部和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定位的内圆周表面,并且所述套筒部装配在所述轴承元件的减小直径端部;
浅的盖式碟状元件,其提供来覆盖所述轴承元件的另一直径减小端部;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和
形成于所述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
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和所述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被布置为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靠近以构成所述毛细密封部,并防止所述旋转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彼此脱离。
70、根据权利要求69的硬盘驱动器,其中盘片选自于由磁盘和光盘构成的组。
71、根据权利要求70的硬盘驱动器,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径向负荷的动压力;和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底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上与所述底面相对的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轴向负荷的动压力。
72、根据权利要求70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由淬硬钢制成。
73、根据权利要求70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紧靠所述转子元件的端面,并且从而在轴向上支撑所述转子元件。
74、根据权利要求70的硬盘驱动器,还包括:
附接到所述轴元件的转子;和
多个形成于所述转子元件上的润滑剂供应口,所述供应口在轴向上与所述毛细密封部相对。
75、根据权利要求70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元件由单一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76、根据权利要求70的硬盘驱动器,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上的具有放大直径的中间部分,所述具有放大直径的中间部分装配在所述流体动力轴承的基部元件的圆筒形轴承保持部上。
77、根据权利要求70的硬盘驱动器,其中能减轻所述毛细密封部中所述润滑剂界面波动的环形槽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之间。
78、根据权利要求70的硬盘驱动器,其中连接通路形成来将所述毛细密封部与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的端面和所述浅的盖式碟状元件之间的微小间隙连接起来。
79、根据权利要求70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圆筒形元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80、根据权利要求70的硬盘驱动器,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和形成于所述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形成为使得形成于它们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81、根据权利要求70的硬盘驱动器,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和形成于所述具有套筒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形成为使得形成于一半外圆周表面部和一半内圆周表面部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82、一种硬盘驱动器,包括:
马达,该马达具有
定子;
安装在定子上的转子;
形成于转子上的凸缘;
安装在凸缘上的盘片;和
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其中润滑剂持续地供应入形成于旋转部件和固定部件之间的微小间隙,所述微小间隙包括动压力槽,并且其中毛细密封部形成于微小间隙的一端处以防止所述润滑剂的泄漏,所述流体动力轴承机构包括:
轴承元件;
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承元件中的轴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安装在所述轴元件上的轴元件侧环形元件;
在相应于所述毛细密封部的位置处紧靠所述轴承元件一个轴向端面的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
覆盖所述轴承元件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圆筒形元件;
盖板,其装配在所述圆筒形元件的一端上的开口上,从而将所述轴承元件的轴承孔的开口端部堵塞;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和
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锥部或台阶;
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被布置为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靠近以构成所述毛细密封部,并防止所述旋转部件和所述固定部件彼此脱离。
83、根据权利要求82的硬盘驱动器,其中盘片选自于由磁盘和光盘构成的组。
84、根据权利要求83的硬盘驱动器,还包括: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径向负荷的动压力;和
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底面上或所述轴承元件上与所述底面相对的表面上的动压力槽,用来产生支撑轴向负荷的动压力。
85、根据权利要求83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由淬硬钢制成。
86、根据权利要求83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紧靠所述转子元件的端面,并且从而在轴向上支撑所述转子元件。
87、根据权利要求83的硬盘驱动器,还包括:
附接到所述轴元件的转子;和
多个形成于所述转子元件上的润滑剂供应口,所述供应口在轴向上与所述毛细密封部相对。
88、根据权利要求83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元件由单一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89、根据权利要求83的硬盘驱动器,其中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圆筒形元件由相同的材料制成为整体件。
90、根据权利要求83的硬盘驱动器,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和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锥部形成为使得形成于它们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91、根据权利要求83的硬盘驱动器,其中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外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和形成于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所述台阶形成为使得形成于一半外圆周表面部和一半内圆周表面部之间的径向间隙在朝着一端轴向前进时扩展。
92、根据权利要求83的硬盘驱动器,其中能减轻所述毛细密封部中所述润滑剂界面波动的环形槽形成于所述轴元件侧环形元件和所述轴承元件侧环形元件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031448 | 2004-02-09 | ||
JP031448/2004 | 2004-02-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06424A true CN1906424A (zh) | 2007-01-31 |
CN100416119C CN100416119C (zh) | 2008-09-03 |
Family
ID=34908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8004098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6119C (zh) | 2004-02-09 | 2004-08-17 | 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654744B2 (zh) |
CN (1) | CN100416119C (zh) |
WO (1) | WO2005083280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2392A (zh) * | 2009-11-06 | 2011-05-11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流体动压轴承装置、主轴电动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
US8337086B2 (en) | 2009-06-18 | 2012-12-25 | Nidec Corporation | Bearing apparatus, spindle motor,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
CN103031178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用于流体动态轴承的润滑油组合物和硬盘驱动器马达 |
CN103031177A (zh) * | 2011-10-10 | 2013-04-10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用于流体动态轴承的润滑油组合物和硬盘驱动器马达 |
US8472132B2 (en) | 2008-05-26 | 2013-06-25 | Nidec Corporation | Fluid dynamic bearing apparatus arranged to discharge air bubbles generated therein and a spindle motor and a disk drive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US8690435B2 (en) | 2009-11-25 | 2014-04-08 | Nidec Corporation | Dynamic pressure bearing and spindle motor using the same |
US8922943B2 (en) | 2008-05-26 | 2014-12-30 | Nidec Corporation | Fluid dynamic bearing apparatus, spindle motor,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9063094A (ja) * | 2007-09-06 | 2009-03-26 | Sony Corp | 軸受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モータ並びに電子機器 |
US20110019303A1 (en) * | 2008-05-26 | 2011-01-27 | Nidec Corporation | Fluid dynamic bearing apparatus, spindle motor,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
JP2010078100A (ja) * | 2008-09-26 | 2010-04-08 | Panasonic Corp | 流体軸受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スピンドルモータ、情報装置 |
KR101022891B1 (ko) * | 2009-02-13 | 2011-03-16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스핀들모터 |
US8794839B2 (en) | 2009-06-12 | 2014-08-05 | Nidec Corporation | Bearing apparatus, spindle motor,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
JP5233854B2 (ja) | 2009-06-12 | 2013-07-10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軸受装置、スピンドルモータ、及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KR101171453B1 (ko) | 2010-01-08 | 2012-08-06 |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 유체 동압 베어링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
KR101418902B1 (ko) | 2011-09-30 | 2014-07-14 | 니혼 덴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모터 및 디스크 구동장치 |
JP2013085447A (ja) | 2011-09-30 | 2013-05-09 | Nippon Densan Corp | 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KR101418905B1 (ko) | 2011-09-30 | 2014-07-14 | 니혼 덴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모터 및 디스크 구동장치 |
CN103248162B (zh) | 2012-02-01 | 2015-07-15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轴马达以及盘驱动装置 |
JP2014005933A (ja) | 2012-05-30 | 2014-01-16 | Nippon Densan Corp | 軸受機構、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JP2014005934A (ja) | 2012-05-30 | 2014-01-16 | Nippon Densan Corp | 軸受機構、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JP5812351B2 (ja) | 2012-05-30 | 2015-11-11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軸受機構、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JP2014023205A (ja) | 2012-07-13 | 2014-02-03 | Nippon Densan Corp | 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JP2014059009A (ja) | 2012-09-18 | 2014-04-03 | Nippon Densan Corp | 軸受装置、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JP2014059008A (ja) | 2012-09-18 | 2014-04-03 | Nippon Densan Corp | 軸受装置、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US8773816B1 (en) | 2013-03-13 | 2014-07-08 | Nidec Corporation | Spindle motor with hydrodynamic bearing structure having capillary seal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
US8941946B2 (en) | 2013-03-14 | 2015-01-27 | Nidec Corporation | Motor including dynamic bearing with seal portion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US8797678B1 (en) | 2013-03-14 | 2014-08-05 | Nidec Corporation | Spindle motor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
US9001460B2 (en) | 2013-08-21 | 2015-04-07 | Nidec Corporation | Spindle motor,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
DE102014015553A1 (de) * | 2014-10-22 | 2016-04-28 | Minebea Co., Ltd. | Fluiddynamisches Lagersystem |
JP6859832B2 (ja) * | 2017-04-27 | 2021-04-14 |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 流体軸受装置、モータおよび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CN111911534B (zh) * | 2020-07-01 | 2021-10-19 | 江苏理工学院 | 一种自动触发杠杆式保护轴承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06191B2 (ja) * | 1993-03-15 | 2001-09-0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スピンドルモータ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
US5957589A (en) * | 1997-12-10 | 1999-09-2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 | Fluid bearing seal and support structure |
JPH11230163A (ja) * | 1998-02-09 | 1999-08-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流体軸受装置 |
JP2000120691A (ja) * | 1998-10-16 | 2000-04-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流体軸受けスピンドルモータ装置 |
SG94346A1 (en) * | 1999-12-23 | 2003-02-18 | Inst Data Storage | Spindle motor with an aerodynamic and hydrodynamic bearing assembly |
US6832853B2 (en) * | 2000-07-27 | 2004-12-2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Bearing device and motor with the bearing device |
CN1449091A (zh) * | 2002-03-12 | 2003-10-15 | 美蓓亚株式会社 | 带有流体动力轴轴承的低功率轴电机 |
US6669369B1 (en) * | 2002-06-21 | 2003-12-30 | Seagate Technology Llc | Fluid dynamic bearing secondary capillary seal reservoir |
-
2004
- 2004-08-17 CN CNB2004800409821A patent/CN10041611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8-17 WO PCT/US2004/026748 patent/WO2005083280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08-17 US US10/588,418 patent/US765474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472132B2 (en) | 2008-05-26 | 2013-06-25 | Nidec Corporation | Fluid dynamic bearing apparatus arranged to discharge air bubbles generated therein and a spindle motor and a disk drive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US8922943B2 (en) | 2008-05-26 | 2014-12-30 | Nidec Corporation | Fluid dynamic bearing apparatus, spindle motor,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
US8337086B2 (en) | 2009-06-18 | 2012-12-25 | Nidec Corporation | Bearing apparatus, spindle motor, and disk drive apparatus |
CN102052392A (zh) * | 2009-11-06 | 2011-05-11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流体动压轴承装置、主轴电动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
CN102052392B (zh) * | 2009-11-06 | 2013-01-02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流体动压轴承装置、主轴电动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
US8690435B2 (en) | 2009-11-25 | 2014-04-08 | Nidec Corporation | Dynamic pressure bearing and spindle motor using the same |
CN103031178A (zh) * | 2011-09-30 | 2013-04-10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用于流体动态轴承的润滑油组合物和硬盘驱动器马达 |
CN103031177A (zh) * | 2011-10-10 | 2013-04-10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用于流体动态轴承的润滑油组合物和硬盘驱动器马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5083280A1 (en) | 2005-09-09 |
US7654744B2 (en) | 2010-02-02 |
US20070211971A1 (en) | 2007-09-13 |
CN100416119C (zh) | 2008-09-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06424A (zh) | 马达的流体动力轴承机构 | |
CN1265532C (zh) | 动压轴承电动机 | |
CN1303335C (zh) | 动压轴承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记录盘片驱动装置 | |
CN1249887C (zh) | 主轴电动机及其组装方法 | |
CN1904399A (zh) | 动压流体轴承装置、电机以及盘驱动装置 | |
US20090140587A1 (en) | Spindle motor having a fluid dynamic bearing system and a stationary shaft | |
CN1789738A (zh) | 流体轴承装置及其工作流体量检查方法 | |
CN1436284A (zh) | 轴承装置及具有轴承的电动机 | |
US8113715B2 (en) | Fluid dynamic bearing device | |
CN1933292A (zh) | 轴承保持部以及具有该轴承保持部的电动机 | |
CN101040121A (zh) | 涡轮机、涡轮机所使用的压缩机叶轮及涡轮机的制造方法 | |
CN101042157A (zh) | 流体轴承式旋转装置 | |
CN1683800A (zh) | 金属薄衬式动压轴颈轴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874120A (zh) | 主轴电动机 | |
CN1542298A (zh) | 流体动力轴承装置和包括该装置的电动机 | |
CN1651788A (zh) | 轴承单元、以及具有该轴承单元的电机和电子设备 | |
CN1744409A (zh) | 动水压力轴承主轴电机 | |
CN1957184A (zh) | 流体动压轴承装置 | |
CN1801581A (zh) | 具有流体动压轴承的主轴电机 | |
CN1878965A (zh) | 流体动力轴承单元 | |
CN1601128A (zh) | 圆锥型动压轴承装置及其制法和有该装置的记录盘片驱动装置 | |
CN1813138A (zh) | 动压轴承装置以及使用它的旋转装置 | |
US8742638B1 (en) | Hydrodynamic bearing assembly and spindle motor having the same | |
CN1340899A (zh) | 动压含油轴承电动机 | |
CN1510316A (zh) | 流体动压轴承装置、马达和记录介质驱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