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8695A - 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88695A CN1888695A CNA2005100140205A CN200510014020A CN1888695A CN 1888695 A CN1888695 A CN 1888695A CN A2005100140205 A CNA2005100140205 A CN A2005100140205A CN 200510014020 A CN200510014020 A CN 200510014020A CN 1888695 A CN1888695 A CN 18886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ondensed water
- heat exchanger
- guiding tendon
- gui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由如下部分构成:有把从室内热交换器流下的冷凝水排出的第1排水系统;设置在第1排水系统前面下部,形成有把从室内热交换器流下的冷凝水排出的第2排水系统的排出格栅;支撑室内热交换器,与壳体连接的热交换器支架;把从冷凝水第1排出部落下的冷凝水引导到冷凝水第2排出部,在热交换器支架上凸出形成的引导筋。这种结构可以防止室内机表面生成的冷凝水落到室内机的下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的内部结构,特别是涉及防止在室内热交换机表面生成的冷凝水流到室内机下部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调器是通过制冷/暖操作来营造较舒适的室内环境,大致可分为一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
一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在功能上基本相同,一体式空调器把冷却和放热的功能一体化,在室内的墙壁上打孔或利用装置直接设置在窗户上;分体式空调器在室内设置冷却装置,在室外设置放热机压缩装置,把相互分离的两个装置用冷媒导管连接。
上述的空调器中,分体式空调器主要执行冷却功能,并由如下部分构成:内部设置有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机;内部设置有执行放热及压缩机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膨胀装置的室外机;连接室外机和室内机的冷媒导管。
图8是已有技术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图9是图8室内机的分解示意图。图10是图8室内机的截面图。
如图8所示,已有技术的空调器由如下部分构成: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1;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50;连接室内机1和室外机50的冷媒导管52。
如图8至图10所示,室内机1由如下部分构成:壳体2;与壳体2的前面结合,形成空气吸入口4及吸入格栅6,前面下侧或底面形成有空气排出口8的前部格栅10;在前部格栅10的前面可转动连接的吸入格栅12;安装在壳体2的送风电机14;连接到送风电机14的送风风扇16;设置在送风风扇16和空气吸入口4及吸入格栅6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18。
壳体2的前面左、右凸出形成了支撑上述室内热交换器18的同时,引导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8的空气进行空气热交换的的左、右热交换器支撑架2a,2b。
在前部格栅10配置了用于去除从前面空气吸入口4吸入的空气中异物的过滤器5。
吸入格栅是保护前面空气吸入口4及过滤器5,其上部可转动连接到前部格栅10的上部。
前部格栅10的内侧下部设置了接受从室内热交换器18落下的冷凝水的排水口19的同时,还安装了包含改变排到排出口8的空气左右方向的装饰格栅20和改变上下风向的叶片22的排出格栅24。
室内热交换器18由如下部分构成:设置在送风风扇16和前面空气吸入口4之间的垂直板18a;与垂直板18a的上端连接,向壳体2的上部以既定角度倾斜的倾斜板18b。
如上构成的空调器在进行制冷操作时,通过送风电机14的驱动使送风风扇16旋转,吸入格栅12前方的室内空气通过吸入格栅12和前面空气吸入口4时,被过滤器5去除异物,吸入到壳体2和前部格栅10之间的空间。
还有,前部格栅10上侧的室内空气通过上面吸入格栅6,吸入到前部格栅10和壳体2之间的空间。
如上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8时,被通过热交换器18的冷媒冷却;由左、右热交换器支撑架2a,2b的引导,通过送风风扇16;由装饰格栅20及叶片22的引导,通过排出口8排出空调器外。
另一方面,空调器在如上所述的进行制冷操作时,在热交换器的表面会凝缩空气中的水分,凝缩的水分沿着室内热交换器18的倾斜板18b和垂直板18a流到排出格栅24的排水口19,之后排出空调器的外部。
但是,在已有技术的空调器中,因室内热交换器18由垂直板18a和在垂直板18a的上端向壳体2的上部倾斜的倾斜板18b构成,热交换面积小,冷却效果差。
为了解决如上不足之处,把倾斜板18b由从垂直板18a的上端向后方倾斜的第1倾斜板,以及在第1倾斜板的后面向下倾斜的第2倾斜板构成时,热交换面积会增大,同时冷却效果也会提高。在这时,从第2倾斜板落下的冷凝水中的一部分会流到壳体2的下部,沿着壳体2和前部格栅10之间的缝隙流到室内机下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如上的问题,提供防止在室内热交换器表面生成的冷凝水流到室内机下部的空调器冷凝水排水结构。
为了解决如上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包括如下部分:设置在壳体内的前面下部,把从室内热交换器流下的冷凝水排出的第2排水系统的排出格栅;与壳体连接,支撑室内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支架;其特点是把从室内热交换器流下的冷凝水排出的第1排水系统;把从第1冷凝水排水系统流下的冷凝水引导到第2冷凝水排水系统,在热交换器支架上凸出形成的引导筋;
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第1排水系统包括:壳体的前面上部左右加长形成的左右排水装置;以及在左右排水装置的一侧,向热交换器支架的旁边凸出的前后排水装置。
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上述前后排水装置的一侧向下倾斜,并有倾斜坡度。
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上述热交换器支架包括:用连接部件连接到壳体的连接件;以及与连接件垂直连接,支撑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支撑架。
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在第1排水系统流下的冷凝水流到的连接部件旁边,引导筋左右方向向下倾斜,并有倾斜坡度。
所述的空调器的冷水排水结构,其上述引导筋同时具有越往前越向上倾斜的特征。
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连接部件包括:在连接件中,连接到上部的上部连接部件;以及在连接件中,连接到下部的下部连接部件。
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引导筋包括:从第1排出系统落下的冷凝水流到上部连接部件旁边,设有左右方向向下倾斜的带倾斜斜坡的第1引导筋。
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上述引导筋还包括:从第1排水系统落下的冷凝水流到下部连接部件旁边,设有左右方向向下倾斜带倾斜斜坡的第2引导筋。
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上述引导筋同时包括:放置在第1引导筋和热交换器支撑架之间,从连接件上凸出的第3引导筋;以及为了减少沿着第3引导筋和热交换器支撑架之间流下的冷凝水的降落速度,在第3引导筋上左右方向向下倾斜凸出的第4引导筋。
发明的效果
具有如上结构的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由如下部分构成:设有把从室内热交换器流下的冷凝水排出的第1排水系统的壳体;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前面下部,形成有把从室内热交换器流下的冷凝水排出的第2排水系统的排出格栅;支撑室内热交换器,与壳体连接的热交换器支架;把从第1冷凝水排出系统落下的冷凝水引导到上述第2冷凝水排出系统,在热交换器支架上凸出形成的引导筋。这种结构可以防止在室内热交换器表面生成的冷凝水流到室内机的下部。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简要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图1室内机的前面开放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室内机的前面密闭时的示意图。
图4是图1室内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2的A-A线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的剖视图。
图7图是本发明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已有技术的空调器的示意图。
图9是图7室内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图7室内机的侧视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100:室内机 101:壳体
102C:背面空气吸入口 104:左流路引导
105:热交换器支架 106:右流路引导
107:第1排水系统 108:左右排水装置
109:前后排水装置 110:前部格栅
111:前面空气吸入口 112:前面过滤器
113:上面空气吸入口 114:上面吸入格栅
115:上面左侧过滤器 116:上面右侧过滤器
119a:吸入引导部 119c:换气用孔
120:排出格栅 121:第2排水系统
122:空气排出口 123:主排水口
124:装饰格栅 125:叶片
126:排出软管 130:送风电机
132:送风风扇 134:室内交换机
134a:垂直板 134b:第1倾斜板
134c:第2倾斜板 140:前面面板
161:上部连接部件 162:下部连接部件
163:连接件 164:第1引导筋
164a:倾斜斜坡 164b:上侧垂直板
164c:下侧垂直板 165:第2引导筋
166:第3引导筋 167:第4引导筋
170:热交换器支撑架
图1是本发明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由如下部分构成:室内机100及室外机200;设置在室内机100,把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的换气系统150;设置在室外机200,通过室内机100供给氧气的氧气供给器250。
空调器包含:从室内机100排出冷空气或暖空气I’的制冷/暖操作;室内的空气I吸入到室内机100,排出到室外的换气操作;通过室内机100供给氧气的供氧操作。制冷/暖操作、换气操作、供氧操作是一起或独立实施的。
室内机100设置有:通过冷媒的蒸发/凝缩来进行室内空气热交换的室内热
前面面板140用连接装置连接到前部格栅110的前面下部。
连接装置由如下部分构成:与前部格栅110的前面下部铰链连接的第1连接141;与第1连接141铰链连接、与前面面板140的背面铰链连接的第2连接142;把第2连接142可转动连接到前面面板140的背面的连接支架143。
前面面板140和前部格栅110上设置有:把前面面板可转动开闭的前面面板驱动装置。
前面面板驱动装置由如下部分构成:在前面面板的背面上部可拆装设置的齿条144;设置在前部格栅110的前面面板驱动用电机145;在前面面板驱动用电机145的轴上,与齿条144齿合的齿轮146。
前面面板140由板架140a的开口孔140c及门玻璃140b形成透明部;透明部的后方设置有显示空调器的运转信息的显示器148。
前面面板140的背面及前部格栅110的前面放置了显示器安装装置。其作用是,前面面板140倾斜或垂直放置时,把显示器148放置到透明部的后方,前面面板140从前部格栅110分离时,把显示器148维持到前部格栅110的前面。
图4中的参考符号180是:盖住送风电机130,用螺丝或螺母连接到壳体101的电机外壳。
图4中的参考符号190是:安装控制空调器的控制部件,放置在电机外壳180的前方或上侧的控制盒。
图4中的参考符号198是:为了控制盒190服务,盖住设置在控制盒190前方的服务孔的盒外壳。
图6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的剖视图。图7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的侧视图。
如图6所示,热交换器支架105由如下部分构成:用连接部件161、162连接到壳体101的连接件163;与连接件163垂直连接,支撑热交换器134的热交换器支撑架170。
连接部件161、162由如下部分构成:连接到连接件163上部的上部连接部件161;连接到连接件163下部的下部连接部件162。
连接件163,通过上部连接部件161和下部连接部件162连接到壳体101,特别是左右流路引导104。
即,连接件163形成有:连接上部连接部件161的上部连接孔163a;以及连接下部连接部件162的下部连接孔163b。
还有,壳体101,特别是左右流路引导104上形成有,与上部连接孔163a对应的上部连接螺孔104b;以及与下部连接孔163b对应的下部连接螺孔104c。
另一方面,热交换器支架105,特别是连接件163上形成有,引导从第1冷凝水排出部107特别是前后排水装置109落下的冷凝水到第2冷凝水排出部121的引导筋164、165、166、167。
如图6及7所示,引导筋包括,从前后排水装置109落下的冷凝水不向热交换器支架105的左侧流出,而引导到第2排水系统121,在连接件163的前面左侧向前方凸出的第1引导筋164。
第1引导筋164包括:向第2排水系统121,左右方向向下倾斜的倾斜件164a;在倾斜件164a的端部上,上下方向垂直形成的上、下垂直板164b、164c。
为了把从前后排水装置109落下的冷凝水不向下部连接部件162及下部连接孔163b、104c流动,引导到下部连接部件162的旁边,第1引导筋164的倾斜件164a在下部连接部件162的上侧,左右方向向下倾斜弯曲。
如图7所示,为了防止被引导的冷凝水不越过倾斜件164a的侧面流出,倾斜件164a的前方越向前,越向上倾斜。
如图6及7所示,引导筋还包括:为了从前后排水装置109落下的冷凝水不向上部连接部件161及上部连接孔163a、104b流动,设有向上部连接部件161的旁边引导的,向第1引导筋164的旁边凸出形成的第2引导筋165。
第2引导筋包括:在第1引导筋164的上面,左右方向、向下倾斜的倾斜件165a;在倾斜件165a的端部,向上下方向垂直形成的垂直板165b。
倾斜件165a,在上部连接部件161的上方,左右方向向下倾斜形成。交换器134;把室内空气吸入到室内机100的内部,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34后,向室内送风的室内送风机。
换气系统150由如下部分构成:设置在室内机100内部的换气用送风机152;把由上述换气用送风机152送风的空气I”向室外引导的换气装置154。
换气用送风机152设置在室内机100的内部两端中的一端。
换气装置154的一端设置在室内机100的内部,通过室内机100的通孔103a,另一端延长到室外。
室外机200中设置了压缩冷媒的压缩机;由室外空气把冷媒凝缩/蒸发的室外热交换器;膨胀冷媒的膨胀装置;把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外机内部,通过室外热交换器后,向室外送风的室外送风机。
室外机200中还设置有,当室内机100可以执行制冷/暖操作时,调节冷媒流动的四通阀。
氧气供给器250由如下部分构成:吸入室外空气产生氧气的氧气产生系统252;把从氧气产生单系统252产生的氧气引导到室内机100内部的氧气软管254。
设置在室外机200上面的氧气产生系统252,分离空气I中的氮气和氧气,把氧气供给到氧气软管254,氮气排出到室外,。
氧气引导软管254的一端连接至氧气产生器252,通过室内机100的软管通孔103b,另一端连接到室内机100的室内热交换器134的前方或上侧。
图2是图1室内机的前面开放时的示意图。图3是图1室内机的前面密闭时的示意图。图4是图1室内机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图2的A-A线侧视图。
如图2至5所示,室内机100由如下部分构成:壳体101;设置在壳体101前方的前部格栅110;设置在前部格栅110下侧的排出格栅120;由设置在壳体101的送风电机130及送风风扇132构成的室内送风机;设置在送风风扇132和前部格栅110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134。
如图4至5所示,壳体101形成了:连接到室内热交换器134的冷媒导管135通过的冷媒导管通过孔102a;设置了支撑通过冷媒导管孔102a的冷媒导管135的导管夹具102b。
壳体101上形成有:室内空气通过室内机的背面上部吸入的背面空气吸入口102C。
壳体101的前面左侧形成有: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134中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流路的流路引导104。
在壳体101的前面左侧,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134中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流路的同时,与支撑室内热交换器134左侧的热交换器支架105通过螺丝等连接部件连接。
热交换器支架105上设有装有滚珠133的轴承105a。
壳体101的前面右侧设有:即支撑室内热交换器134的右侧,又设置在室内热交换器134中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流路的右流路引导106。
右流路引导106,在壳体101的前面右侧向前方凸出;送风电机130的轴131通过轴通孔106a,向孔左右方向延伸。
另一方面,壳体101的前面凸出形成,排出从室内热交换器134流下的冷凝水的第1排水系统107。
第1排水系统107由如下部分构成:在壳体101的前面上部左右,加长形成的左右排水装置108;在左右排水装置108的一侧,向热交换器支架105的旁边凸出的前后排水装置109。
如图2至5所示,前部格栅110的前面形成空气吸入口111的同时,前面过滤器112设置在前面空气吸入口111上;上面形成了上面空气吸入口113的同时,上面吸入格栅114设置在上面空气吸入口113上。
上述上面吸入格栅114的底面形成了滑动引导117;上述滑动引导117设置有去除通过上面吸入格栅114的空气中异物的上面左、右过滤器115、116。
前部格栅110的前面周围设置了装饰板118
前部格栅110上形成有:吸入到前面空气吸入口111及上面空气吸入口113的室内空气不向旁边泄漏,引导到室内热交换器134的吸入引导部119a。
吸入引导部119a是左、右各形成一个。左侧吸入引导部上设有:将吸入到室内机100内部的室内空气I的一部分吸入到换气系统150,特别是吸入到换气用送风机152的多个换气用孔119c。
如图4及5所示,排出格栅120由如下部分构成:上面有把从室内热交换器134流下的冷凝水排出的第2排水系统121;下面设有形成空气排出口122的主排水口123;调节从空气排出口122的空气左右方向的装饰格栅124;调节从空气排出口122的空气上下方向的叶片125。
主排水口123上连接有:把第2排水系统121的冷凝水向空调器外部排出的软管126。
如图4所示,送风风扇132横向设置。在左端上凸出形成,被滚珠133支撑的左侧轴132a;在右端上凸出形成,连接到送风电机轴131的右侧轴132b。
如图4及5所示,室内热交换器134由如下部分构成:在空气吸入口111的后方,垂直放置的垂直板134a;在垂直板134a的上端向后上方向倾斜放置的,第1倾斜板134b;在第1倾斜板134b的上端向后下方向倾斜的第2倾斜板134c。
垂直板134a的下端放置在排出格栅120的第2排水系统121的上侧。
第2倾斜板134b的下端放置在壳体101的第1排水系统121,特别是左右排水装置108上。
如图2至5所示,室内机100还包括有:开闭前面空气吸入口111、在前部格栅110的前面可旋动设置的前面面板140。
前面面板140由如下部分构成:在前部格栅110的前面可转动并拆装连接,为使后面透明而在一侧形成开口孔140c的板架140a;在板架140a的前方放置的门玻璃140b;印刷在门玻璃140b的背面,但不印刷在开口孔140c的印刷物140d。
前面面板140的背面下部凸起形成:前面面板140的下部在挂到前部格栅110的前面下部的状态下,前方可转动的挂钩柱140e;前部格栅110的前面下部形成有:使挂钩柱140e向左右方向、下侧方向、前方方向挂住,但不向上侧方向及前面面板140的转动方向挂住的挂钩槽110a。
如图7所示,为了不让被引导的冷凝水沿着倾斜件165a流出,倾斜件165a越向前方,越向上倾斜。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引导筋还包括:放置在第1引导筋164和热交换器支撑架170之间,在连接件163的前面向前方凸出的第3引导筋166;为了减少沿着第3引导筋166和热交换器支撑架170之间引导的冷凝水的降落速度,在第3引导筋166上,向左右方向向下倾斜凸出形成的第4引导筋167。
第1引导筋164与热交换器支撑架170通过第3引导筋166隔开。
具有如上结构的本发明的空调器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在空调器上输入制冷操作模式时,室外机200的压缩机被驱动,室外机200的四通阀向制冷模式转换,前面面板驱动用电机145向开放模式驱动,室内送风机的送风电机130被驱动,室外送风机的送风电机驱动。
室外机200的压缩机被驱动,室外机200的四通阀向开放模式驱动时,在压缩机里压缩的冷媒依次通过四通阀、室外热交换器、膨胀装置、室内热交换器134和四通阀循环到压缩机。这时,室内热交换从周围吸收热,室内热交换器134周边的空气将被冷却。
另一方面,前面面板驱动用电机145向开放模式驱动时,齿轮146开始旋转,使齿条144前进。前面面板140如图1、2、5所示,以下部为中心向前方转动,在前部格栅110的前面之间形成空气吸入通路,室内机50变成通过前面空气吸入口111的室内空气吸入状态。
还有,室内送风机的送风电机130驱动时,送风风扇132开始旋转,室内机50的前方和上侧和后方的室内空气I吸入到前面空气吸入口111和上面空气吸入口113和背面空气吸入口102c。
吸入到前面空气吸入口111的室内空气I,通过安装在前部格栅110前面的前面过滤器112时,灰尘等异物被前面过滤器112过滤掉。
通过前面过滤器112时,去除了异物的室内空气I被吸入引导部119a引导,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34的垂直板134a或第1倾斜板134b时被冷媒冷却。
另一方面,吸入到上面空气吸入口113的室内空气I,通过安装在前部格栅110的上面的上面过滤器115、116时,灰尘等异物被上面过滤器115、116过滤掉。
通过上面过滤器115、116时,去除了异物的室内空气I被吸入引导部119a引导,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34的第1倾斜板134b或第2倾斜板134c时被冷媒冷却。
另一方面,吸入到背面空气吸入口102c的室内空气I,通过室内热交换器134的第2倾斜板134c时被冷媒冷却。
如上所述,冷却的室内空气I’通过送风风扇132后,被排出格栅120的装饰格栅124及叶片125的引导,由空气排出口122向室内排出。
另一方面,如上的制冷操作时,室内热交换器134的表面凝缩了空气中的水分,凝缩的水分中一部分流到第1排水系统107的左右排水装置,剩下的流到第2排水系统121。
流到第1排水系统107的左右排水装置108的冷凝水,当流到前后排水装置109时;通过前后排水装置109时,被倾斜斜坡109a集结到前后排水装置109的右侧;以后沿着第3引导筋166和热交换器支撑架170之间流到下面。
冷凝水流到第2排水系统121,与别处流到第2排水系统121的冷凝水汇合,通过排出软管126排出到空调器外部。
另一方面,从前后排水装置109落下的冷凝水的一部分,会沿着上述第3引导筋166和第1引导筋164之间流动。
沿着第3引导筋166和第1引导筋164之间流动的冷凝水,被第1引导筋164挡住,不会向热交换器支架105的左侧流出;被第2引导筋165的倾斜件165a及垂直板165b挡住,不会向上部连接部件161处流出;被第1引导筋164的倾斜件164a挡住,不会向下部连接部件162处流出;通过第1引导筋164和第3引导筋166的下端之间,流到第2排水系统121。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包括如下部分:设置在壳体内的前面下部,把从室内热交换器流下的冷凝水排出的第2排水系统的排出格栅;与壳体连接,支撑室内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支架;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把从室内热交换器流下的冷凝水排出的第1排水系统;为了把从第1排水系统流下的冷凝水引导到冷凝水第2排水系统,在热交换器支架上设有凸出的引导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第1排水系统包括:在壳体的前面上部设有左右加长形成的左右排水装置;以及在左右排水装置的一侧,设有向热交换器支架的旁边凸出的前后排水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后排水装置的一侧向下倾斜,并有倾斜坡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热交换器支架包括:设有用连接部件连接到壳体的连接件;以及与连接件垂直连接,支撑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支撑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当第1排水系统落下的冷凝水流到连接部件旁边的引导筋时,该引导筋设置为左右方向向下倾斜,并有倾斜坡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冷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筋设置为具有越往前越向上倾斜的特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部件包括:在连接件中,设有连接到上部的上部连接部件;以及在连接件中,设有连接到下部的下部连接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引导筋包括:从第1排出系统落下的冷凝水流到上部连接部件旁边,设有左右方向向下倾斜的带倾斜斜坡的第1引导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筋还包括:从第1排水系统落下的冷凝水流到下部连接部件旁边,设有左右方向向下倾斜带倾斜斜坡的第2引导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筋同时包括:放置在第1引导筋和热交换器支撑架之间,从连接件上凸出的第3引导筋;以及为了减少沿着第3引导筋和热交换器支撑架之间落下的冷凝水的降落速度,在第3引导筋上左右方向向下倾斜凸出的第4引导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140205A CN100532991C (zh) | 2005-06-27 | 2005-06-27 | 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140205A CN100532991C (zh) | 2005-06-27 | 2005-06-27 | 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88695A true CN1888695A (zh) | 2007-01-03 |
CN100532991C CN100532991C (zh) | 2009-08-26 |
Family
ID=37577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1402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2991C (zh) | 2005-06-27 | 2005-06-27 | 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32991C (zh) |
-
2005
- 2005-06-27 CN CNB2005100140205A patent/CN10053299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32991C (zh) | 2009-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25018A (zh) | 通风系统 | |
CN2694154Y (zh) |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 |
CN2694155Y (zh) |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 |
CN1603696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517605A (zh) | 一体型空调机 | |
CN101078556A (zh) |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 | |
CN1888695A (zh) | 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 | |
CN1888604A (zh) | 空调器的配管结构 | |
CN1888696A (zh) | 空调器的冷凝水排水结构 | |
CN1955604A (zh) | 空气调节器室内机的排水机构 | |
CN1737449A (zh) | 空调器 | |
CN1626945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693768A (zh) | 一体式空调器 | |
CN1888694A (zh) |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结构 | |
CN1888591A (zh) | 室内机前面板开闭结构 | |
CN1888700A (zh) | 空调器 | |
CN1553096A (zh) | 一体型空调器的正面面板 | |
CN1755206A (zh) | 室内机前面面板的开闭结构 | |
CN1693770A (zh) | 一体型空调器 | |
CN1755242A (zh) | 一体型空调机 | |
CN1888590A (zh) | 空调器室内机的前面板开闭结构 | |
CN101078536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755283A (zh) | 空调机 | |
CN1967058A (zh)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
CN1888617A (zh) | 空气调节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10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