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88606A - 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88606A CN1888606A CNA2005100143627A CN200510014362A CN1888606A CN 1888606 A CN1888606 A CN 1888606A CN A2005100143627 A CNA2005100143627 A CN A2005100143627A CN 200510014362 A CN200510014362 A CN 200510014362A CN 1888606 A CN1888606 A CN 18886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nge
- panel structure
- air regulator
- panel
- hinge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785681 Sander vitre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包括有为开闭形成有前面机架空气吸入口的前面板;与前面机架相连接的铰链;为驱动前面板而设置的驱动部件;还包括有滑动连接在铰链上用于支撑铰链而在前面板可滑动设置使铰链转动连接和脱离的铰链支架和使驱动部件与前面板连接和脱离而形成在前面板的驱动部件支持架。因此,具有易于组装或更换前面板,容易包装前面板,同时减少包装费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结构的发明。特别是关于可自动连接/分离的开闭空气调节器空气吸入口的前面板的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空气调节器是通过向室内制冷/取暖,由此给人们制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空气调节器大体分为整体式和分体式。
整体式和分体式的功能一样。但是,整体式是:把冷却/放热的功能整体化,并在屋子的墙眼挂起或者挂在窗户上直接安装的;分体式是:在室内侧安装冷却装置,在室外侧安装放热以及压缩的装置,用冷媒导管连接相互分开的两个装置。
如空气调节器中,分体式大致包括由为了进行冷却功能而内置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机,内置进行放热以及压缩功能的室外热交换器、压缩机以及膨胀机构的室外机,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冷媒导管构成。
图12是原技术下的空气调节器斜视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室内机分解斜视图,图14是图12所示的室内机断面图。
原技术下的空气调节器是如图12所示,由设置在室内的室内机1,设置在室外的室外机50,连接室内机1和室外机的冷媒导管52构成。
室内机1如图12至图14所示,包括由底盘2;结合在底盘2的前面,并形成有前面空气吸入口4以及上面吸入格栅6在前面下侧或者底面形成有空气排出口8的前面机架10;连接在前面机架10的前面可以旋转的前面吸入格栅12;安装在底盘2的电机14;连接在电机14上的送风扇16;安装在送风扇16和空气吸入口4以及吸入格栅6之间的热交换器18构成。
在前面机架10中,配备用于过滤前面空气吸入口4所吸入空气中异物质的前面过滤器5。
前面吸入格栅12是用于保护前面空气吸入口4及前面过滤器5的,其上部可旋转连接在前面机架10的上部。
前面机架10的内侧下部形成有为接从室内热交换器18落下的冷缩水的冷缩水接受部19,同时还安装有排出格栅24。排出格栅24包括有为改变空气排出口8排出空气左右风向的导向叶片20和上下风向的活动叶片22。
如上所述构成的以往的空气调节器,如果根据电机14的驱动,送风扇16旋转,则前面机架10前方的室内空气经过前面吸入格栅12和前面空气吸入口4,同时在过滤器5过滤异物质后流入前面机架10和底盘2之间的空间里。
另外,前面机架10上侧的室内空气通过上面吸入格栅6流入前面机架10和底盘2之间的空间里。
如上所述吸入的室内空气经过热交换器18时被热交换器18里的冷媒冷却或者加热,而且通过送风扇16后被片以及活动叶片22引导,从空气排出口8向室内排出。
最近为提升美感根据用户的意愿而替换遮盖前面吸入口4而设置根据空气调节器运作/停止而旋转开闭前面空气吸入口4的多种色彩前面板(未图示)成为趋势。
但是,以往的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的连接方式存在替换困难的缺点,同时用于开闭前面板的驱动部件在前面板整体凸出形成则存在前面板不容易包装且包装费用增加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以自动滑动方式配合于前面板致使前面板连接或者替换变容易的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结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包括有为开闭形成有前面机架空气吸入口的前面板;与前面机架相连接的铰链;为驱动前面板而设置的驱动部件;还包括有滑动连接在铰链上用于支撑铰链而在前面板可滑动设置使铰链转动连接和脱离的铰链支架和使驱动部件与前面板连接和脱离而形成在前面板的驱动部件支持架。在前面板上为引导铰链滑动,同时防止铰链支架的脱离而形成导向。在前面板上为防止铰链支架向连接解除方向脱离而设置塞子。铰链是多节铰链结构。铰链包括可旋转连接在前面机架的第1铰链;可旋转连接在第1铰链,并可旋转连接在铰链支架的第2铰链。第1铰链包括通过第1销连接在前面机架的第1圆桶部;通过第2销连接在第2铰链的第2圆桶部;第1圆桶部和第2圆桶部之间的连接部。第2铰链包括连接铰链支架的环部;从环部延伸并连接在第1铰链的左、右腿部。铰链支架包括可在前面板背面滑动的板体部;从板体部一端凸出并可旋转连接铰链的支撑部。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结构,还包括由形成在前面板和铰链支架中一侧的导向凸缘;为使其随导向凸缘滑动而形成在前面板和铰链支架中另一侧的导向槽部。还包括由形成在前面板上、铰链支架一端中的凸起;为使凸起向铰链支架连接解除方向限位而形成在铰链支架两侧的限位槽。驱动部件包括悬挂安装在驱动部件的悬挂部,从悬挂部凸出的齿条。在齿条上部形成齿轨。齿条呈圆弧状形成。驱动部件支持架包括为滑动插入悬挂部,在其周围中一侧面形成开口部,使齿条向后方凸出而在其背面形成开口部的框构成。在前面板形成有防止安装于驱动支持架上的驱动部件任意脱出而悬挂驱动部件的挂钩。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结构是形成空气吸入口的前机机架与前面板铰链相连,在前面板支撑铰链而可滑动设置铰链支架和驱动部件支持架里滑动设置驱动部件,由铰链支架的滑动而致使前面板与前面机架相连接,所以,具有易于连接或替换前面板的优点。同时避免驱动部件在前面板整体凸出形成,造成前面板不容易包装且包装费用增加的缺点。
另外,在前面板为引导铰链支架滑动,同时防止铰链支架脱离而形成导向,因此,具有使铰链支架的滑动变容易的优点。
另外,在前面板为防止铰链支架向连接解除方向脱离而形成塞子,所以,具有使铰连支架的遗失顾虑最小化的优点。而且,在前面板或铰链支架中一端形成凸起;使凸起向铰链支架连接解除方向限位而形成在铰链支架两侧的限位槽,所以,可防止铰链支架及铰链的随意脱离并提升对其信赖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前面板结构的空气调节器实施例的部分剖视斜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室内机运作时的斜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室内机停止运作时的斜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室内机分解斜视图;
图5是图2的A-A线断面图;
图6是图3的B-B线断面图;
图7是图1所示室内机前面运作时的重要部位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室内机前面停止时的重要部位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在前面机架中分离前面板之前的放大斜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在前面机架中分离前面板之后的放大斜视图;
图11是图9及图10所示铰链及铰链支架的分解斜视图;
图12是原技术下空气调节器的斜视图;
图13是图12所示室内机的分解斜视图;
图14是图12所示室内机的断面图
主要符号说明
100:室内机 102:底盘
104:换气管道连通孔 105:氧气软管连通孔
106:左侧热交换器支架 107:右侧热交换器支架
109:前面空气吸入口 110:前面机架
111:前面过滤器 113:上面空气吸入口
114:上面吸入格栅 115:上面左侧过滤器
116:上面右侧过滤器 117:滑动导向
119a:吸入导向 119b:换气孔
120:送风格栅部件 123:导向叶片
124:活动叶片 130:送风用电机
132:送风扇 134:室内热交换器
140:前面板 141:驱动部件
142:悬挂部 143:齿条
145:挂钩 146a:前面板驱动用电机
146b:小齿轮 150:铰链
152:第1铰链 155:第1销
156:第1圆桶部 157:第2销
158:第2圆桶部 159:连接部
160:第2铰链 162:环部
165:左侧腿部 166:右侧腿部
170:铰链支架 172:板体部
172d,172e:限位槽 174:连接销部
183,184,185,186:导向 188:塞子
189a,189b:凸起 200:室外机
250:氧气供应器 252:氧气产生底座
254:氧气软管 300:换气底座
302:换气送风机 304:换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根据本发明适用前面板结构的空气调节器实施例的部分剖视斜视图。
根据本实施例的空气调节器,包括由室内制冷或者取暖的室内机100及室外机200,形成在室外机200并经过室内机100向室内供应氧气(O″)的氧气供应器250,形成在室内机100并向室外吐出室内空气的换气底座300构成。
空气调节器,包括从室内机100排出冷空气或暖空气(I`)的制冷/取暖运作,通过室内机100供应氧气(O″)的氧气运作,室内空气流入到室内机100并向室外排出的换气运作;而且制冷/取暖运作和氧气运作以及换气运作是共同或者独立进行。
室内机100,设置通过蒸发/冷缩冷媒对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134和使室内空气流入到室内机100内部并经过室内热交换器134后向室内送风的室内送风机。
室外机200,设置压缩冷媒的压缩机,根据室内空气冷缩/蒸发的室外热交换器,膨胀冷媒的膨胀器具,把室外空气吸入到室外机内部经过室外机热交换器后向室外送风的室外送风机。
室外机200,在室内机制冷或取暖兼用时,设置冷媒流动的四通阀。
氧气供应器250,还包括由吸入室外空气产生氧气(O″)的氧气产生底座252,向室内机内部引导氧气产生底座252中所产生氧气(O″)的氧气软管254构成。
氧气产生底座252,设置在室外机200的上面,从室外空气中分离臭氧(O`)和氧气后,把氧气送到氧气软管,而臭氧则重新排出室外。
氧气引导软管254的一端连接在氧气产生器252,连通形成在室内机100的软管连通孔105;而另一端配备在室内机100的室内热交换器134前方或者上侧。
换气底座300,包括设置在室内机内部的换气用送风机302构成。
换气用送风机302是设置在室内机100内部左、右中一侧。
换气底座300是,还包括向室外引导由换气用送风机302所送风空气的换气管道304构成。
换气管道304是,一端配备在室内机100内部,形成在室内机100且贯通连通孔104;其另一端延伸配备在室外。
图2是图1所示室内机运作时的斜视图;图3是图1所示室内机停止运作时的斜视图;图4是图1所示室内机分解斜视图;图5是图2的A-A线断面图;图6是图3的B-B线断面图。
室内机100是如图2至图6所示,包括由底盘102;设置在底盘102前方并形成在前面空气吸入口109前面机架110;设置在前面机架120下侧并形成空气排出口119的控制格栅部件120;设置在底盘102由送风用电机130以及送风扇132构成的室内送风机;设置在送风扇132和前面机架110之间的室内热交换器134;为开闭前面空气吸入口109而可旋转设置在前面机架110前面的前面140构成。
底盘102形成有与室内热交换器134相连的冷媒导管135所经过的冷媒导管通过孔103。
底盘102中,设置用于支撑经过冷媒导管通过孔103的导管支持架103a。
底盘102,形成连通换气管道304的管道连通孔104。
底盘102,形成连通氧气软管254的软管连通孔105。
在底盘102前面左侧,支撑室内热交换器134左侧的同时,在室内热交换器134形成已被热交换的空气流路;而且形成用于支撑送风扇132而设置轴承的左侧热交换器支架106。
左侧热交换器支架106是,由从底盘102前面左侧向前方凸出的第1左侧热交换器支架106a,在底盘102以固定连接螺钉等固定连接机构使其配备在第1左侧热交换器支架106a前方以及上侧的第2左侧热交换器支架106c构成。
在第1左侧热交换器支架106a,形成用于安装螺钉133后方部的容纳部106b。
在第2左侧热交换器支架106c,形成用于安装螺钉133前方部的容纳部106d。
在底盘102前面右侧,支撑室内热交换器134右侧的同时,形成在室内热交换器134中成为已被热交换空气流路的右侧热交换器支架107。
右侧热交换器支架107是从底盘102前面右侧向前方凸出,而送风用电机130旋转轴131所连通的轴连通孔107a向左右方向形成。
在前面机架110前面,使前面过滤器111位于前面空气吸入口109而设置。
在前面机架110上面形成上面空气吸入口113。
在前面机架110上面,使上面吸入格栅114位于上面空气吸入口113而设置。
在上面吸入格栅114底面,设置用于过滤经过上面吸入格栅空气异物质的上面前面过滤器115、116。
上面前面过滤器115、116,由自动连接脱离在上面吸入格栅114左侧底面的左侧上面前面过滤器115,自动连接脱离在上面吸格栅114右侧底面的右侧上面前面过滤器116构成。
上面吸入格栅114底面如图5所示,形成使上面前面过滤器115、116前后自动滑动连接脱离的滑动导向117。
前面机架110前面周围设置装潢面板118。
在前面机架110,为防止从前面空气吸入口109以及上面空气吸入口113所吸入空气旁漏,使之向室内热交换器134引导而形成吸入导向119a。
吸入导向119a是各形成在前面机架左、右侧,其中,在左侧吸入导向,为使室内机100内部吸入室内空气中一部分向换气底座300,特别是向换气用送风机302吸入而设置多个换气用孔119c。
送风格栅部件120包括在上面为接从室内热交换器134落下的冷缩水的冷缩水接受部121,同时在其下面形成空气吐出口119的控制本体122,调节向空气吐出口119吐出空气左右风向而设置的导向叶片123,调节向空气吐出口119吐出空气上下风向而设置的活动叶片124。
送风扇132是左右横向设置,在其左侧端凸出处用支撑螺钉133可旋转的连接左侧旋转轴132a;在其右侧端凸出处与送风用电机130旋转轴131相连的右侧旋转轴132b连接。
室内热交换器134,由在前面空气吸入口109后方垂直设置的垂直部134a,在垂直部134a上端向后方向上倾斜设置的第1倾斜部134b,在第1倾斜部134b上端向后方向下倾斜设置的第2倾斜部134c构成。
前面板140,包括由连接在前面机架110前面可旋转以及可连接和脱离的面板机架140a,设置在面板机架140a前方的装饰屏140b构成。
在面板机架140a上相对后述的透明部的位置上形成开口部140c。
在装饰屏140b背面形成特定色彩或者图样的印刷物140d。
印刷物140d在相对开口部140c处形成透明部而不印刷。
同时,在前面机架110和前面板140,为使前面板140旋转开闭运作而设置前面板驱动机构。
前面板140背面上部设置有旋转前面板140的驱动部件141;而在前机架110设置有推动或者拉动驱动部件141的驱动机构。
驱动部件141,在前面板140背面上部不整体凸出形成;而可连接和脱离设置在形成有前面板140背面上部的驱动部件支持架144上。
驱动部件141,由悬挂安装在驱动部件支持架144的悬挂部142,从悬挂部142向后方凸出的齿条143构成。
齿条143以圆弧形形成,在其外周边长度方向形成齿轨143a。
驱动部件支持架144是,使悬挂部142滑动插入悬挂而在其周围中一侧形成开口部144a;为使齿条143向后方凸出而在其背面形成开口框144b。
在前面板140上为防止安装在驱动部件支持架144的驱动部件141脱落而形成有向驱动部件141脱落方向凸起的钩145。
同时,驱动机构146由设置在前面机架110的前面板驱动用电机146a,设置在前面板驱动用电机146a旋转轴并与齿轨143a啮合的小齿轮146b构成。
前面板驱动用电机146a设置在前面机架110前面部后方。
小齿轮146b设置于前面板驱动用电机146a旋转轴上。
前面板140是根据面板机架140a开口部140c以及装饰屏140b形成透明部,而在透明部后方设置表示空气清净系统运作信息显示器148。
前面板140背面以及前面机架110前面,在前面板140倾斜或者垂直状态时,显示器148位于透明部后方;在前面板140从前面机架110中分离时,为使显示器148维持在前面机架110上,在前面机架110前面一侧形成显示器安装机构149。
显示器安装机构149,包括其下端连接在前面机架110前面下部,同时其上端则以自由端构成使其可向其前方倾斜或者折弯的安装显示器148的显示器托座149a;为使显示器148悬挂在前面板140背面而在前面板140背面凸出形成的钩149b;为悬挂托座149a上端而形成的挂钩149c;连接在前面机架110前面上部的显示器连接器149d构成。
在机架110可转动连接铰链150;在前面板140设置与铰链150滑动相连并支撑铰链150的铰链支架170。
铰链150为多节铰链,包括设置在前面机架110可转动连接的第1铰链152;可转动连接在第1铰链152上且可转动连接在铰链支架170的第2铰链160构成。
图7所示附图符号119c是为使齿条143连通前面机架110而形成在前面机架110的驱动部件连通孔。
图4所示附图符号194是为覆盖送风用电机130而在底盘102用螺丝或者钩固定连接的电机盖。
图4所示附图符号196是安装用于控制空气调节器的控制部件,并在电机盖194前方或上侧配备的控制盒。
图4所示附图符号198是为控制盒196服务而在控制盒196前方形成的用于堵塞服务孔的盒盖。
图9是根据本发明在前面机架中分离前面板之前的扩大斜视图;图10是根据本发明在前面机架中分离前面板之后的扩大斜视图;图11是图9及图10所示铰链及铰链支架的分解斜视图。
在前面机架110前面下部,为使铰链150连接,第1铰链152转动连接的左、右转动悬挂部153、154按规定间距形成。
左、右转动悬挂部153、154向左右方向对称形成转轴孔153a、154a。
第1铰链152,包括由与左、右转动悬挂部153、154转轴孔153a、154a连通,并与第1销155相连通的第1圆桶部156;与第2铰链160转轴孔163、164相连通,并与第2销157相连通的第2圆桶部158;第1圆桶部156和第2圆桶部158之间的连接部159构成。
在第2销157两端,形成悬挂在左、右转轴悬挂部153、154左右的左、右悬挂凸起157a、157b。
在第2销157,左侧悬挂凸起157a依次与右侧转动悬挂部154、转轴孔154a、第2圆桶部158、左侧转动悬挂部153转轴孔153a,致使在左侧转动悬挂部153右侧方向悬挂而形成用于改变第2销157左侧部弹性的缝157c。
第1销155两端,形成悬挂在第2铰链160左右的左右悬挂凸起155a、1575。
在第1销155,左侧悬挂凸起155a依次与第2铰链160右侧转轴孔164、第1圆桶部156、第2铰链160左侧转轴孔163,致使在第2铰链160右侧方向悬挂而形成用于改变第2销155左侧部弹性的缝155c。
第2铰链160,由形成在铰链支架170的连接销部174,被滑动插入而形成的环部162;在环部162凸出形成,并与连通第1销155的转轴孔163、164相对应形成的左、右腿部165、166构成。
左、右腿部165、166为能使第1铰链152在左、右腿部165、166之间转动,其左、右腿部165、166之间的间距比第1铰链152宽度更宽。
同时,设在前面板140背面下部,比铰链150,特别是第2铰链160环部162更大间距凸出形成的左、右环部悬挂部181、182。
在左右环部悬挂部181、182上左、右对称形成连接孔181a、182a。
铰链支架170,包括由随前面板140背面滑动的板体部172,左、右环部悬挂部181、182中一侧的连接孔181a,第2铰链160环部162内侧,插入到左、右环部悬挂部181、182中另一侧的连接孔182a致使第2铰链160环部162可转动悬挂的连接销部174构成。
铰链支架170上形成从板体部172一端向后方凸出的垂直凸缘173;转轴连接部174是从垂直凸缘173一面向旁侧凸出形成。
而且,前面板110是引导铰链支架170左右滑动的同时,为防止铰链170上下以及后方脱离而形成导向183、184、185、186。
导向183、184、185、186,包括由板体部172下端向前面板下侧支撑的同时,使其向后方移动而左右凸出形成的下侧左、右导向183、184;板体部172上端向前面板上侧限位的同时,使其向后方移动而左右凸出形成的上侧左、右导向185、186构成。
下侧左、右导向183、184是由从前面板140背面向后方直角凸出致使板体部172下端向下侧悬挂的第1悬挂部183a、184a;从第1悬挂部183a、184a的后端向上侧凸出致使板体部172下端向后方悬挂的第2悬挂部183b、184b构成。
第2悬挂部183b、184b为便于安装铰链支架170而形成倾斜面183c、184c。
上侧左、右导向185、186由从前面板140背面向后方直角凸出致使板体部172上端向上侧悬挂的第3悬挂部185a、186a;从第3悬挂部185a、186a下端向下侧凸出致使板体部172上端向后方悬挂的第4悬挂部185b、186b构成。
第4悬挂部185b、186b为便于安装铰链支架170而形成倾斜面185c、186c。
铰链支架170背面随下侧左、右导向183、184的第2悬挂部183b、184b上端引导的下侧导向凸缘172a向左右延伸形成;而随上侧左、右导向185、186的第4悬挂部185b、186b下端引导的上侧导向凸缘172b向左右延伸形成。
在前面板140背面和铰链支架170前面中一侧向左右延伸形成导向凸缘187;而在另一侧随导向凸缘187引导的导向槽部172c向左右延伸形成。
导向凸缘187是在前面板140背面下部以轴状凸出形成;而导向槽部172c在铰链支架170的板体部172前面凹陷形成。
在前面板140上形成用于防止铰链170向连接解除方向D脱离的塞子188。
塞子188是为使其铰链支架170特别是板体部172侧端脱离而从前面板140背面下部向后方凸出。
塞子188是为使铰链支架170的板体部172在前面板140上左、右环部悬挂部181、182中任一个和塞子188之间左右移动,而以比左、右环部悬挂部181、182中任一个和板体部172之间左右距离更大间距形成。
同时,在前面板140和铰链170中一侧形成凸起189a、189b;其另一侧则在凸起189a、189b形成向铰链支架170连接解除方向限位的限位槽172d、172e。
凸起189a、189b是在前面板140背面下部使其上下移动凸出。
限位槽172d、172e是在铰链支架170特别是板体部172上向左右延伸形成。
铰链支架170一侧形成把手用凸缘172f;且形成把手用凹凸部172g。
把手用凸缘172f是在板体部172背面垂直凸出;把手用凹凸部172g是在板体部172背面形成。
附图符号190是前面板140下部在前面机架110前面下部悬挂状态下,使前面板140可旋转而在前面板140背面下部凸出形成的凸缘。
附图符号192是使悬挂凸缘向左右方向、下侧方向、前方方向悬挂,防止其向上侧方向以及前面板140旋转方向悬挂而在前面机架110前面下部凸出形成的悬挂凸缘用悬挂槽。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运作如下。
室内机100如果前面板转动用电机146a以开放模式驱动小齿轮146b旋转,齿条143前进,前面板140在悬挂凸缘190被悬挂槽192所支撑状态下,齿条143向前方移动,前面板140以悬挂凸缘190以及悬挂槽192为中心向前方转动,如图1和图2及图7所示,在前面机架110前面按规定间距倾斜开放。
室内机100是在前面板140背面与前面机架110前面之间形成空气吸入通道,由此,其可以通过前面空气吸入口109吸入室内空气。
相反,室内机100如果前面板转动用电机146a以封闭模式驱动小齿轮146b逆向旋转,齿条143后退,前面板140在悬挂凸缘190支撑状态下以悬挂凸缘190以及悬挂槽192为中心向后方转动,如图3和图8所示,垂直封闭。
室内机100的前面板140遮蔽前面机架110的前面空气吸入口109;而不使室内空气通过前面空气吸入口吸入。
另外,如果要想清洁或者更换前面吸入格栅11的时候,前面板140如图1和图2及图7所示,在倾斜开放的状态下,使齿条143与小齿轮146b相分离的同时,把前面板140向上侧抬起。
前面板140的悬挂凸缘190从悬挂槽192中抽出,如图9所示,连接在铰链150从前面机架110前面分离出,致使用户可以从空气吸入口109方便地取出前面过滤器111。
在清洁前面过滤器111或者把新的前面过滤器111置入前面空气吸入口109后,把悬挂凸缘190插入悬挂槽192,把齿条143啮合在小齿轮146b上,前面板140如图1和图2及图7所示,用户可简便迅速地清除或者替换前面过滤器111。
前面板140安装作业如图9及图10所示,第1铰链152由第2销157在前面机架110与左、右转动悬挂部153、154转动连接;第2铰链160由第1销155与第1铰链152转动连接状态下,把第2铰链160环部162位于前面板140左、右环部悬挂部181、182之间。
如果把铰链支架170把手用凸缘172f或把手用凹凸部172g向连接方向E推动,铰链支架170与第2铰链160连接;前面板140通过铰链支架170以及第1、2铰链152、160简便、迅速地安装在前面机架110。
以下,更为详细说明有关铰链支架170的连接过程。
如果把铰链支架170向连接方向E推动,板体部172则通过下侧左、右导向183、184及上侧左、右导向185、186限制其脱离并滑动引导,而连接销部174向前面机架140左侧环部悬挂部181转轴孔181a和第2铰链环部162内侧及前面机架140右侧环部悬挂部182转轴孔182a推进。
此时,板体部172导向槽部172c通过导向凸缘187引导;而板体部172下侧导向凸缘172a被下侧左、右导向183、184引导;而板体部172上侧导向凸缘172b被上侧左、右导向185、186引导,从而使铰链支架170移动。
板体部172遇凸起189a、189b后跨越凸起189a、189b;连接销部174依次通过左侧环部悬挂部181的转轴孔181a和第2铰链环部162内侧及右侧环部悬挂部182的转轴孔182a,此时,铰链支架170约束第2铰链。
如果铰链支架170到达左侧环部悬挂部181的位置,板体部172不能再向连接方向E滑动,凸起189a、189b置于限位槽172d、172e中阻止的连接铰链支架170左右移动。
相反,前面板140脱去作业是如图9、图10及图11所示,第1铰链152由第2销157转动连接前面机架110左、右转动悬挂部153、154;第2铰链160由第1销155转动连接在第1铰链152状态下,如果把铰链支架170把手用凸缘172f或把手用凹凸部172g向连接解除方向D推动,铰链支架170则从第2铰链160中分离,前面板140从前面机架110中简便迅速的被脱出。
以下,更为详细说明有关铰链支架170的分离过程。
如果把铰链支架170向连接解除D方向推动,板体部172跨越凸起189a、189b,同时向连接解除方向D滑动;连接销部174经过前面板140右侧环部悬挂部182转轴孔182a、第2铰链160环部162内侧、前面板140左侧环部悬挂部181转轴孔181a而排出。
板体部172通过前面板140下侧左、右导向183、184及上侧左、右导向185、186限制其脱离并引导滑动;导向槽部172c通过导向凸缘187引导;下侧导向凸缘172a引导下侧左、右导向183、184;上侧导向凸缘172b引导上侧左、右导向185、186,从而使铰链支架170平稳移动。
同时,在铰链支架170解除对第2铰链的约束时,设在前面板140上的塞子188限制板体部172脱离。
以下,更为详细说明驱动部件141滑动脱出过程。
首先,如果把驱动部件141的悬挂部142通过形成在驱动部件支持架144周围中一面的开口部144a抽出,并滑动驱动部件141,驱动部件141的悬挂部142挤压挂钩145,同时跨越挂钩145;悬挂部142经过驱动部件144开口部144a全部抽出,驱动部件141从驱动部件支持架144中脱出。
同时,如前面板140在前面机架110安装新的前面板或在前面机架110重新安装已用过的前面板(140,以下称“新前面板”)时,在形成有新前面板140的驱动部件支持架144滑动安装驱动部件141,把设置在新前面板140的铰链支架170滑动连接在第2铰链160上,然后,把形成有新前面板140的悬挂凸缘190插入在悬挂槽192上,使驱动部件141齿条143通过驱动部件连通孔119c与前面机架110相连,齿轨143a与小齿轮146b相啮合,使前面板140更加简便且迅速地进行更换。
Claims (16)
1、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包括有为开闭形成有前面机架空气吸入口的前面板;与前面机架相连接的铰链;为驱动前面板而设置的驱动部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滑动连接在铰链上用于支撑铰链而在前面板可滑动设置使铰链转动连接和脱离的铰链支架和使驱动部件与前面板连接和脱离而形成在前面板的驱动部件支持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面板上可滑动设置使铰链转动连接和脱离的铰链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面板上为引导铰链滑动,同时防止铰链支架的脱离而形成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面板上为防止铰链支架向连接解除方向脱离而设置塞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铰链是多节铰链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铰链包括可旋转连接在前面机架的第1铰链;可旋转连接在第1铰链,并可旋转连接在铰链支架的第2铰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1铰链包括通过第1销连接在前面机架的第1圆桶部;通过第2销连接在第2铰链的第2圆桶部;第1圆桶部和第2圆桶部之间的连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2铰链包括连接铰链支架的环部;从环部延伸并连接在第1铰链的左、右腿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铰链支架包括可在前面板背面滑动的板体部;从板体部一端凸出并可旋转连接铰链的支撑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结构,还包括由形成在前面板和铰链支架中一侧的导向凸缘;为使其随导向凸缘滑动而形成在前面板和铰链支架中另一侧的导向槽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空气调节器前面板结构,还包括由形成在前面板上、铰链支架一端中的凸起;为使凸起向铰链支架连接解除方向限位而形成在铰链支架两侧的限位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部件包括悬挂安装在驱动部件的悬挂部,从悬挂部凸出的齿条。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齿条上部形成齿轨。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齿条呈圆弧状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驱动部件支持架包括为滑动插入悬挂部,在其周围中一侧面形成开口部,使齿条向后方凸出而在其背面形成开口部的框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2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前面板形成有防止安装于驱动支持架上的驱动部件任意脱出而悬挂驱动部件的挂钩。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143627A CN100513896C (zh) | 2005-06-30 | 2005-06-30 | 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143627A CN100513896C (zh) | 2005-06-30 | 2005-06-30 | 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88606A true CN1888606A (zh) | 2007-01-03 |
CN100513896C CN100513896C (zh) | 2009-07-15 |
Family
ID=37577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1436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13896C (zh) | 2005-06-30 | 2005-06-30 | 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13896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77329B (zh) * | 2007-08-28 | 2013-06-1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105570986A (zh) * | 2015-12-25 | 2016-05-11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
2005
- 2005-06-30 CN CNB2005100143627A patent/CN10051389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77329B (zh) * | 2007-08-28 | 2013-06-19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105570986A (zh) * | 2015-12-25 | 2016-05-11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105570986B (zh) * | 2015-12-25 | 2018-07-13 |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13896C (zh) | 2009-07-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564922Y (zh) | 空调机 | |
CN1566810A (zh) | 空调机 | |
CN1256749A (zh) |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及该室内机的安装结构 | |
CN1110656C (zh) | 空调机、安装构件及空调机的安装方法 | |
CN1955578A (zh) | 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101029753A (zh)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
CN2694155Y (zh) |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 |
CN1796892A (zh) | 空调系统的室内单元 | |
CN1865786A (zh) | 空调器 | |
CN2788064Y (zh) | 柜式空调机 | |
CN1888606A (zh) | 空气调节器的前面板结构 | |
CN101042253A (zh) | 用于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 |
CN1888659A (zh) | 分体式空气调节器的运转方法 | |
CN1888604A (zh) | 空调器的配管结构 | |
CN1755250A (zh) | 一种分离式空气调和器 | |
CN1755256A (zh) | 分离型空调机的运作方法 | |
CN101078556A (zh) |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 | |
CN1888700A (zh) | 空调器 | |
CN1888603A (zh) | 空调器的显示器结构 | |
JP2008180484A (ja) | 空気調和機 | |
CN1896617A (zh) | 空气净化系统 | |
CN1755207A (zh) | 室内机的前面板开闭结构 | |
CN1888699A (zh) | 空调器的过滤器装置 | |
CN1888591A (zh) | 室内机前面板开闭结构 | |
CN1888705A (zh) | 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1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