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887138B - 充气伞 - Google Patents

充气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87138B
CN1887138B CN2006100196900A CN200610019690A CN1887138B CN 1887138 B CN1887138 B CN 1887138B CN 2006100196900 A CN2006100196900 A CN 2006100196900A CN 200610019690 A CN200610019690 A CN 200610019690A CN 1887138 B CN1887138 B CN 18871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telescopic
piston
rod
distribu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196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87138A (zh
Inventor
姚江斌
郑龙根
周舒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6100196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887138B/zh
Publication of CN1887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7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87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871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伞,包括伞杆、支撑架、伞面三大部件;其中:支撑架内部空心形成可自由充放气的空腔,伞杆的壳体内设有增压加气装置和气体通路,增压加气装置通过气体通路与支撑架部的空腔相通,伞面分布在支撑架上。本发明优点如下:只要使用少量的可充气的支撑架代替传统的整个伞面的充气夹层,这样便于快速的充气,又可以简化充气夹层,节约大量的材料。本发明还采用了伞帽等安全装置,采用了可伸缩的多级伞杆体、可伸缩的活塞设计,可方便收拢和收藏。单向封闭的阀芯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充气的效率,通常只要3-5次充气即可将充气伞充满气体。

Description

充气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伞。
背景技术
普通伞的伞骨通常由金属条或竹木条构成,经常操作易损坏;而且金属伞骨容易伤人。
传统的充气伞的整个伞面由充气夹层结构组成,这样需要比较多的时间来充气,使用还不够方便,而且整个伞面由充气夹层结构组成需要消耗比较多的材料,增加成本。因此简化充气夹层,改为使用少量的可充气的支撑架代替整个伞面充气夹层是充气伞的发展方向之一。而且以往的充气伞的功能是以新奇、休闲为主,功能比较单一,实现多种复合功能也是充气伞的发展方向之一。
传统的充气伞也缺乏防止高压气体将充气层打爆的安全装置。
传统的充气伞大多偏重充气,但缺乏可收缩的设计,导致折叠和收藏不方便。
传统的充气伞的增压加气装置设计简陋或不够高效,需要十几次甚至几十次的加气才能将充气伞充满气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伞。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充气伞,包括伞杆、支撑架,伞面三大部件;其中:支撑架内部空心形成可自由充放气的空腔,伞杆的壳体内设有增压加气装置和气体通路,增压加气装置通过气体通路与支撑架内部的空腔相通,伞面分布在支撑架上。
充气伞,其中:气体通路由设置在伞杆上部的伞撑座中的空腔、进气嘴胶圈和进气接头组成;增压加气装置与伞撑座中的空腔相通处设置有可单向封闭的阀芯,阀芯的封闭端头朝向伞杆底部;伞撑座中的空腔通过进气接头、进气嘴胶圈与支撑架内部的空腔相通。
充气伞,其中:伞杆为可伸缩的多节的结构。
本发明优点如下:只要使用少量的可充气的支撑架代替传统的整个伞面的充气夹层,这样便于快速的充气,又可以简化充气夹层,节约大量的材料。本发明还采用了伞帽等安全装置防止高压气体将充气层打爆。本发明采用了可伸缩的多级伞杆体、可伸缩的活塞设计,可方便收拢和收藏。本发明还兼有照明功能。伞杆上段的顶部还连接有顶部照明装置,不仅可以照明,还可以提醒使用者周围的人或交通工具驾驶员注意有人在使用顶部有照明装置的伞具,注意其安全。
本发明的可单向封闭的阀芯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充气的效率,通常只要3-5次充气即可将充气伞充满气体。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功能在实施例还有具体展开。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伞面2整体撑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伞面2整体撑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堵头9将排气孔10封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堵头9与排气孔10分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的伞杆1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充满气体的支撑架3的上下层均为弧形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充满气体的支撑架3的上层为弧形、下层为直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的伞杆1的多级伞杆体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的可伸缩的二级活塞2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发明的可伸缩的二级活塞20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1是本发明的伞撑座29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2是本发明的伞撑座29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3是本发明的充满气体的支撑架3与伸展开的伞杆1之间的连接结构简易示意图。
附图标记:伞杆1、伞面2、支撑架3、气咀4、增压加气装置5、充放气控制器6、底部照明装置7、顶部照明装置8、堵头9、排气孔10、灯罩11、手柄座12、可伸缩的一级伞杆体13、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可伸缩的三级伞杆体15、可伸缩的四级伞杆体16、可伸缩的五级伞杆体17、可伸缩的一级活塞18、一级活塞胶圈19、可伸缩的二级活塞20、二级活塞胶圈21、可伸缩的三级活塞22、三级活塞胶圈23、可伸缩的四级活塞24、四级活塞胶圈25、阀芯26、进气嘴胶圈27、进气接头28、伞撑座29、伞帽胶圈30、伞帽31、四级限位卡簧32、三级限位卡簧33、二级限位卡簧34、一级限位卡簧35、定位口36、缺口37、压力弹珠38。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3是本发明的堵头9将排气孔10封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此时支撑架3内充满的气体不会离开支撑架3。
附图4是本发明的堵头9与排气孔10分离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此时支撑架3内充满的气体会通过排气孔10离开支撑架3。
附图9是本发明的可伸缩的二级活塞2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9中有缺口37的标记,缺口37的设置是保证充气时气体只能朝伞撑座29方向上行、而放气时气体只能朝手柄座12方向下行的关键。当然本发明还有其他放气的方式。
附图10是本发明的可伸缩的二级活塞20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10中有二级活塞胶圈21的标记。
当朝伞撑座29方向上行充气时,二级活塞胶圈21在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与可伸缩的二级活塞20摩擦下下行远离缺口37,而将可伸缩的二级活塞20与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之间的间隙封闭,确保气体只能朝伞撑座29方向上行充气,而不会从可伸缩的二级活塞20与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之间的间隙泄露排到外界空气中。附图10中左侧的二级活塞胶圈21的标记反映了上行充气时二级活塞胶圈21的工作位置。
当朝手柄座12方向下行放气时,二级活塞胶圈21在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与可伸缩的二级活塞20摩擦下上行靠近缺口37,二级活塞胶圈21与缺口37之间形成间隙。气体可以从二级活塞胶圈21与缺口37之间形成间隙向下渗透,再经过二级活塞20与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之间的间隙泄露排到外界空气中。附图10中右侧的二级活塞胶圈21的标记反映了下行放气时二级活塞胶圈21的工作位置。当然本发明还有其他放气的方式。
实施例1、充气伞,包括伞杆1、支撑架3,伞面2三大部件;其中:支撑架3内部空心形成可自由充放气的空腔,伞杆1的壳体内设有增压加气装置5和气体通路,增压加气装置5通过气体通路与支撑架3内部的空腔相通,伞面2分布在支撑架3上。
如果传统的整个伞面都采用充气夹层意味着整个伞面都由双面夹层材料,这样需要耗费大量的材料,而且传统的整个伞面都采用充气夹层需要大量的气体,这样需要比较多的时间来充气,使用还不够方便。
采用本发明只要使用少量的可充气的支撑架3代替整个伞面充气夹层,这样便于快速的充气,又可以简化充气夹层,节约大量的材料。
实施例2、充气伞,其中:气体通路由设置在伞杆1上部的伞撑座29中的空腔、进气嘴胶圈27和进气接头28组成;增压加气装置5与伞撑座29中的空腔相通处设置有可单向封闭的阀芯26,阀芯26的封闭端头朝向伞杆1底部;伞撑座29中的空腔通过进气接头28、进气嘴胶圈27与支撑架3内部的空腔相通。其余同实施例1。
进气嘴胶圈27可以起更好的密闭作用。
实施例3、充气伞,其中:伞杆1为可伸缩的多节的结构。其余同实施例1。
传统的充气伞很少采用多节的可收藏的可伸缩的方式,这样收藏不方便。而采用本发明可伸缩的多节的结构,便于不使用伞时伞的收拢和收藏。
实施例4、充气伞,其中:可伸缩的多节的结构包括可伸缩的一级伞杆体13、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其中可伸缩的一级伞杆体13分布在伞杆1的外侧,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分布在伞杆1的内侧。其余同实施例3。
实施例5、充气伞,其中:可伸缩的多节的结构包括可伸缩的一级伞杆体13、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可伸缩的三级伞杆体15、可伸缩的四级伞杆体16、可伸缩的五级伞杆体17,其中可伸缩的一级伞杆体13分布在伞杆1的外侧,可伸缩的五级伞杆体17分布在伞杆1的内侧,在可伸缩的一级伞杆体13与可伸缩的五级伞杆体17之间由外向内依次分布有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可伸缩的三级伞杆体15、可伸缩的四级伞杆体16。其余同实施例3。
实施例6、充气伞,其中:增压加气装置5由可伸缩的活塞和活塞胶圈组成,活塞胶圈分布在可伸缩的活塞外侧卡口处与伞杆1内侧之间。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7、充气伞,其中:增压加气装置5由伞杆1的下部空腔依次向上分布有多级的可伸缩的活塞,活塞胶圈分布在可伸缩的活塞外侧卡口处与伞杆1内侧之间。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8、充气伞,其中:增压加气装置5由伞杆1的下部空腔依次向上分布有可伸缩的一级活塞18、可伸缩的二级活塞20、可伸缩的三级活塞22和可伸缩的四级活塞24组成,其中一级活塞胶圈19分布在可伸缩的一级活塞18外侧卡口处与伞杆1内侧之间;二级活塞胶圈21分布在可伸缩的二级活塞20外侧卡口处与伞杆1内侧之间;三级活塞胶圈23分布在可伸缩的三级活塞22外侧卡口处与伞杆1内侧之间;四级活塞胶圈25分布在可伸缩的四级活塞24外侧卡口处与伞杆1内侧之间。其余同实施例1。
如果增压加气装置5采用可伸缩的活塞、活塞胶圈结构可以比较好的保证充气完成,而不容易泄露气体。且可伸缩的结构便于充气伞的收拢和收藏。
实施例9、充气伞,其中:伞杆1内侧壁与增压加气装置5之间还分布有限位卡簧。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充气伞,其中:伞杆1内侧壁与增压加气装置5之间由伞杆1顶部从上向下依次分布有四级限位卡簧32、三级限位卡簧33、二级限位卡簧34、一级限位卡簧35。其余同实施例1。
增设限位卡簧可以使得各级的伞杆体在拉伸的时候不容易脱节,这也是目前充气伞的伞杆所不具备的。
实施例11、充气伞,其中:伞撑座29顶部通过伞帽胶圈30与伞帽31密封连接,伞帽31带有空腔的底部插入伞撑座29中的空腔中,伞帽31底部设置有单向封闭的压力弹珠38,伞撑座29中的空腔通过伞帽31内部的空腔与外界相通。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充气伞,其中:伞杆1中设有的增压加气装置5的顶部设有堵头9,伞杆1的顶部设有排气孔10,堵头9与排气孔10活动套接。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3、充气伞,其中:伞杆1的底部设有手柄座12,手柄座12的底部设有灯罩11,底部照明装置7设置在灯罩11内。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4、充气伞,其中:伞杆1的顶部还连接有顶部照明装置8。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充气伞,其中:充放气控制器6设置在伞杆1上部。其余同实施例1。
充放气控制器6可用于充放气的控制。
实施例16、充气伞,其中:气咀4设置在伞杆1上部。其余同实施例1。
打开气咀4可以将充气伞中的气体放出。
实施例17、充气伞,其中:气咀4设置在支撑架3上。其余同实施例1。
打开气咀4可以将充气伞中的气体放出。
实施例18、充气伞,其中:增压加气装置5为电动充气泵。其余同实施例1。
采用电动充气泵可以节省人力,方便充气。适合年老体弱人士使用,
实施例19、充气伞,其中:伞撑座29的外围设置有定位口36,定位口36与支撑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余同实施例2。
定位口36的设置可以加强与支撑架3的固定连接,更好的固定支撑架3。
实施例20、充气伞,其中:活塞靠近上端的侧面设置有缺口37。其余同实施例6。
缺口37的设置可以方便放气时,让气体从缺口37与活塞胶圈之间的缝隙中穿过再通过各级伞杆体之间的缝隙扩散到外界的空气中。
结合各实施例解释工作原理:
通过增压加气装置5可以向支撑架3内部的空腔充气,当支撑架3内的空腔充满气体后,充气伞张开。
充放气的控制可以有下列数种方式:
通过充放气控制开关6可控制充放气,控制充气伞的开与合,操作简单。
通过开启气咀4,也可控制放气,控制充气伞的关闭,操作简单。
模仿充气的救生圈,使用者也可以通过气咀4用外置的充气设备或用人力口吹将气体输送至支撑架3内的空腔中。
通过伞杆体、活塞、阀芯、压力弹珠38等部件同样可控制充放气,控制充气伞的开与合,操作简单。伞杆体、活塞、阀芯、压力弹珠38等部件的使用将在下文中详细展开。
采用充气装置,既方便折叠,又可减少金属或竹木伞骨的用量,整个伞的重量轻便于携带。由于伞骨不用钢丝做支撑,所以安全,不易伤人。
增压加气装置5也采用多级的可伸缩的活塞结构,多级的可伸缩的活塞收缩后便于伞的折叠收放。当需要伞张开使用时,先通过增压加气装置5反复加气,使支撑架3充满气体,支撑架3牵动伞面2张开,此时可将各级伞杆体拉身延长作为长的伞杆使用。不用时将支撑架3内的气体放空,伞面2自动收拢。
底部照明装置7、顶部照明装置8的增设可以方便照明。顶部照明装置8还有提醒他人例如汽车驾驶员关注使用充气伞的人的安全的作用。
下面特别介绍多级活塞,多级胶圈、多级伞杆体、阀芯26、压力弹珠38的工作情况:
(A)充气:
活塞向支撑架3方向运动加压加气时,气流会将单向封闭的阀芯26冲开,气体进入伞撑座29中的空腔,再经过进气接头28进入支撑架3的空腔中。
活塞胶圈可以封闭活塞与伞杆体之间的间隙,使得气体只能向支撑架3的方向流动,而无法向反方向流动。这样完成一次充气。
再将活塞向支撑架3的反方向抽出,因阀芯26设置为单向阀,例如阀芯26的小的封闭端头朝向伞杆1底部,因支撑架3的空腔中已经有一定的压力,会将阀芯26的小的封闭端头朝向伞杆1底部方向压紧,在增压加气装置5与伞撑座29中的空腔相通处设置的单向封闭的阀芯26将伞撑座29中的空腔与增压加气装置5完全封闭,这样支撑架3的空腔中的气体不会泄露。
反复重复上述操作数次可以将支撑架3的空腔充足气体,
(B)防止过高压力的气体将支撑架3炸开:
实施例11、充气伞,其中:伞撑座29顶部通过伞帽胶圈30与伞帽31密封连接,伞帽31带有空腔的底部插入伞撑座29中的空腔中,伞帽31底部设置有单向封闭的压力弹珠38,伞撑座29中的空腔通过伞帽31内部的空腔与外界相通。其余同实施例1。
伞帽31的底部设置有单向封闭的压力弹珠38,当伞撑座29中的空腔或支撑架3中的空腔压力不够高时,压力弹珠38仍然将伞撑座29中的空腔封闭,气体不会通过伞帽31排到外界中。当伞撑座29中的空腔或支撑架3中的空腔压力过高时,压力弹珠38被高压气流顶开,伞撑座29中的空腔与伞帽31的空腔开始对接,多余的气体可以排到外界中,直到压力减小至压力弹珠38重新回落将伞撑座29中的空腔封闭。
可见伞帽31的设置是为了防止过高压力的气体将支撑架3炸开。
(C)放气:
将最靠近伞撑座29的活塞持续的向上顶起阀芯26,因阀芯26不能再封堵伞撑座29内的空腔,支撑架3中的气体压力比较高,气体从增压加气装置5与伞撑座29中的空腔相通处向伞杆1内的空腔排放气体,此时活塞胶圈移动至靠近缺口37,因为缺口37的设置可以让气体从缺口37与活塞胶圈之间的缝隙中穿过再通过各级伞杆体之间的缝隙扩散到外界的空气中。

Claims (9)

1.一种充气伞,包括伞杆(1),支撑架(3),伞面(2)三大部件;其特征在于:支撑架(3)内部空心形成可自由充放气的空腔,伞杆1的壳体内设有增压加气装置(5)和气体通路,增压加气装置(5)通过气体通路与支撑架(3)内部的空腔相通,伞面(2)分布在支撑架(3)上;气体通路由设置在伞杆(1)上部的伞撑座(29)中的空腔、进气嘴胶圈(27)和进气接头(28)组成;增压加气装置(5)与伞撑座(29)中的空腔相通处设置有可单向封闭的阀芯(26),阀芯(26)的封闭端头朝向伞杆(1)底部;伞撑座(29)中的空腔通过进气接头(28)、进气嘴胶圈(27)与支撑架(3)内部的空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伞,其特征在于:伞杆(1)为可伸缩的多节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伞,其特征在于:可伸缩的多节的结构包括可伸缩的一级伞杆体(13)、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其中可伸缩的一级伞杆体(13)分布在伞杆(1)的外侧,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分布在伞杆(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伞,其特征在于:可伸缩的多节的结构包括可伸缩的一级伞杆体(13)、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可伸缩的三级伞杆体(15)、可伸缩的四级伞杆体(16)、可伸缩的五级伞杆体(17),其中可伸缩的一级伞杆体(13)分布在伞杆(1)的外侧,可伸缩的五级伞杆体(17)分布在伞杆(1)的内侧,在可伸缩的一级伞杆体(13)与可伸缩的五级伞杆体(17)之间由外向内依次分布有可伸缩的二级伞杆体(14)、可伸缩的三级伞杆体(15)、可伸缩的四级伞杆体(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伞,其特征在于:增压加气装置(5)由可伸缩的活塞和活塞胶圈组成,活塞胶圈分布在可伸缩的活塞外侧卡口处与伞杆(1)内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伞,其特征在于:增压加气装置(5)由伞杆(1)的下部空腔依次向上分布有多级的可伸缩的活塞,活塞胶圈分布在可伸缩的活塞外侧卡口处与伞杆(1)内侧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气伞,其特征在于:增压加气装置(5)由伞杆(1)的下部空腔依次向上分布有可伸缩的一级活塞(18)、可伸缩的二级活塞(20)、可伸缩的三级活塞(22)和可伸缩的四级活塞(24)组成,其中一级活塞胶圈(19)分布在可伸缩的一级活塞(18)外侧卡口处与伞杆(1)内侧之间;二级活塞胶圈(21)分布在可伸缩的二级活塞(20)外侧卡口处与伞杆(1)内侧之间;三级活塞胶圈(23)分布在可伸缩的三级活塞(22)外侧卡口处与伞杆(1)内侧之间;四级活塞胶圈(25)分布在可伸缩的四级活塞(24)外侧卡口处与伞杆(1)内侧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伞,其特征在于:伞杆(1)内侧壁与增压加气装置(5)之间还分布有限位卡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伞,其特征在于:伞杆(1)内侧壁与增压加气装置(5)之间由伞杆(1)顶部从上向下依次分布有四级限位卡簧(32)、三级限位卡簧(33)、二级限位卡簧(34)、一级限位卡簧(35)。
CN2006100196900A 2006-07-24 2006-07-24 充气伞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871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96900A CN1887138B (zh) 2006-07-24 2006-07-24 充气伞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96900A CN1887138B (zh) 2006-07-24 2006-07-24 充气伞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7138A CN1887138A (zh) 2007-01-03
CN1887138B true CN1887138B (zh) 2010-09-22

Family

ID=37576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1969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87138B (zh) 2006-07-24 2006-07-24 充气伞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8871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2825A (zh) * 2011-12-10 2012-07-04 江门市慧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叉路中心交通岗指示灯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780U (zh) * 1989-11-18 1990-09-12 冯晓炜 充气式可折叠晴雨伞
CN2154610Y (zh) * 1992-12-29 1994-02-02 徐际长 气骨伞
CN2259077Y (zh) * 1995-12-13 1997-08-13 秦正斌 充气折叠伞
WO2000059330A1 (en) * 1999-04-01 2000-10-12 Edoardo Iurincich A pvc inflatable umbrella
CN2442557Y (zh) * 2000-09-28 2001-08-15 吕宜江 一种气缩多功能防紫外线伞
US6318390B1 (en) * 2000-06-16 2001-11-20 Erik V. Innis Inflatable umbrella
WO2002047507A1 (en) * 2000-12-16 2002-06-20 John Neville Trickett Inflatable umbrella
US20040099296A1 (en) * 2002-11-27 2004-05-27 Yuan-Fu Chang Inflatable umbrella
CN200947872Y (zh) * 2006-07-24 2007-09-19 姚江斌 充气伞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1780U (zh) * 1989-11-18 1990-09-12 冯晓炜 充气式可折叠晴雨伞
CN2154610Y (zh) * 1992-12-29 1994-02-02 徐际长 气骨伞
CN2259077Y (zh) * 1995-12-13 1997-08-13 秦正斌 充气折叠伞
WO2000059330A1 (en) * 1999-04-01 2000-10-12 Edoardo Iurincich A pvc inflatable umbrella
US6318390B1 (en) * 2000-06-16 2001-11-20 Erik V. Innis Inflatable umbrella
CN2442557Y (zh) * 2000-09-28 2001-08-15 吕宜江 一种气缩多功能防紫外线伞
WO2002047507A1 (en) * 2000-12-16 2002-06-20 John Neville Trickett Inflatable umbrella
US20040099296A1 (en) * 2002-11-27 2004-05-27 Yuan-Fu Chang Inflatable umbrella
CN200947872Y (zh) * 2006-07-24 2007-09-19 姚江斌 充气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87138A (zh) 2007-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5185C (zh) 空气泵
CN102429419A (zh) 一种高压空气式雨伞
CN200947872Y (zh) 充气伞
CN1887138B (zh) 充气伞
CN104071267A (zh) 一种摩托车的挡雨装置
CN202588581U (zh) 一种高压空气式雨伞
CN113173233A (zh) 一种基于光伏系统的漂浮式海上救援救生舱
CN1519476A (zh) 换气装置
CN202286675U (zh) 一种充气伞
CN108619698A (zh) 一种改进型的体育器材收放车
CN207045289U (zh) 多功能充气浮垫
CN202574105U (zh) 轿车安全救生装置
CN202448791U (zh) 汽车用可充气式背部支撑垫
CN209449444U (zh) 一种便携式充气宠物伞
CN201225020Y (zh) 便携式充气车棚
CN2595934Y (zh) 伞形充气帐篷
CN215427023U (zh) 一种建筑智能安防救生逃生装置
CN201541887U (zh) 充气伞
CN105620608B (zh) 一种多功能山地车挡板
CN215684320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下沉位置功能的渔网
CN2294885Y (zh) 机动车加水方便袋
CN2571221Y (zh) 充气伞
CN218760515U (zh) 一种气囊充放气机构
CN202139892U (zh) 充气帐篷
CN209359812U (zh) 一种新型充气伞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22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