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71171A - 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71171A CN1871171A CNA2004800311679A CN200480031167A CN1871171A CN 1871171 A CN1871171 A CN 1871171A CN A2004800311679 A CNA2004800311679 A CN A2004800311679A CN 200480031167 A CN200480031167 A CN 200480031167A CN 1871171 A CN1871171 A CN 18711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elevator
- floor
- passenger
- fingerpr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204 blood vess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00 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25 retin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50064138 MAP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HCBIBCJNVBAKAB-UHFFFAOYSA-N Procaine hydrochloride Chemical group Cl.CCN(CC)CCOC(=O)C1=CC=C(N)C=C1 HCBIBCJNVBAKA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9 cogn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9 cont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34—Details, e.g. call counting devices, data transmission from car to control system, devices giv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trol system
- B66B1/46—Adaptations of 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1/468—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00—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in general
- B66B1/02—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 B66B1/06—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 B66B1/14—Control systems without regulation, i.e. without retroactive action electric with devices, e.g. push-buttons, for indirect control of movement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07C9/25—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07C9/25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electronic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15—Wherein the destination is registered before board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3—Wherein the call is registered through physical contact with the elevator syste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201/00—Aspects of control systems of elevators
- B66B2201/40—Details of the change of control mode
- B66B2201/46—Switches or switchgear
- B66B2201/4607—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 B66B2201/4676—Call registering systems for checking authorization of the passe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在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中,该安全系统使用无线卡(102a至102c)和指纹验证装置(生物验证装置)(104a至104c)验证乘客。用于该验证的数据保存在控制装置(106a至106c)的数据库(203a至203c)中。当数据必须更新时,例如当必须注册新的乘客的指纹图案时,作为管理员拥有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注册单元(130)用来生成更新数据。之后,当该注册单元(130)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106a至106c)时,发送该更新的数据至控制装置(106a至106c),从而重写数据库(203a至203c)的内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供有通用控制面板的电梯的安全系统,该通用控制面板可集成RFID卡和生物验证装置(例如,指纹验证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为了保证中楼层和高楼层建筑物的安全性,已开发了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其基于RFID卡或指纹验证使用该电梯的乘客,例如申请人为KOKAI公开号为1999-11807的日本专利,申请人为KOKAI公开号为1999-286378的日本专利所公开的那样。
在这样的安全系统中,需要以例如RFID丢失时该卡不能使用的方式来设置。此外,在指纹验证中,需要执行由于移动等而频繁交互的用户的指纹图案的注册/删除的日志维护。
在此,RFID卡或指纹验证所需的数据保存在依照每个楼层的大厅提供的控制装置的数据库中。当该数据库的内容由于上述原因必须更新时,管理员和用户通常到安装了验证装置的地方执行预定更新操作。
然而,该数据库的更新操作必须依照每个电梯执行。从而,在具有多部电梯的建筑物中,管理员和用户必须在依照每部电梯安装验证装置的地方重复相同操作。即,如果需要注册指纹图案的用户数为100,所有的100个用户必须去往依照每个电梯安装指纹装置的地方注册他们的指纹图案。
此外,这样注册的数据被存储在控制装置的数据库中。然而,当控制装置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工作且数据库中的数据因而丢失时,管理员和用户必须执行繁琐操作,例如注册指纹图案,大的负担施加与两者身上。
此外,在使用RFID卡的安全系统中,如果发生错误,不能马上识别问题存在于RFID卡侧还是系统侧。从而,管理者必须与维修公司联系以尽快找出原因。结果,如果该原因是RFID卡损坏且该问题可以通过将该RFID卡替换为一新卡而消除,则浪费了维修/检查成本。
如上所述,在用于电梯的传统安全系统中,当更新RFID卡的验证或指纹验证所需的数据时,管理员和用户必须去往依照设置在建筑物中的每个电梯安装验证装置的地方,并在此重复执行繁琐操作,例如指纹图案的注册。
此外,当保存RFID卡的验证或指纹验证所需的数据的控制装置不能正常工作且控制装置中的数据因而丢失时,管理员和用户必须再次到每部电梯执行恢复操作,例如注册指纹图案。从而大的负担施加在管理员和用户身上,且需要非常长的恢复时间。
此外,因为当问题出现时,没有在管理员侧判断RFID卡是否损坏的方法,每次需要与维修公司联系。从而,当RFID卡的损坏是原因时,存在例如花费浪费的维修/检查成本的问题。
这些问题并不仅限于指纹验证,他们对于其他类型的生物验证(例如人脸验证,视网膜验证,血管验证,笔迹验证,或手掌形状验证)也是共有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其能够容易地执行验证所需的数据的更新操作,且安全的管理建筑物,而不施加负担给管理员或用户。
依照本发明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这里提供一种验证使用该电梯的乘客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其包括:RFID卡,其由使用该电梯的乘客所拥有,且其中存储该乘客的使用楼层信息;验证装置,其接收该乘客的生物信息;控制装置,其具有数据库,参照数据库以验证该乘客,且基于该乘客的使用楼层信息控制电梯的目的楼层,该数据库存储通过RFID卡和验证装置验证该乘客所需的数据;和便携式终端装置,其提供有生成用于通过预定操作更新数据库的数据的功能,且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时发送该更新的数据至控制装置,从而重写数据库的内容。
依照这样的构造,乘客拥有的RFID卡的信息和生物信息在每个楼层的大厅中读取,且这些数据发送至该系统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依照用于验证的每个乘客,比较该接收的数据和预先注册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从而验证乘客。此外,如果确定乘客是正确的乘客,基于乘客的使用楼层信息控制电梯的目的楼层。
在此,当数据库必须更新时,例如新的乘客的生物信息必须被增加和注册时,终端装置首先用来生成更新数据并将该生成的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结果,可以容易地重写数据库中的内容。在该情况下,可以在任何地方在终端装置中生成更新数据。从而,管理员和用户(乘客)都不必到每个电梯执行更新操作,可以大大减少他们两者的负担。
此外,依照本发明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包括: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和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和注册单元,用于在存储单元中注册新的乘客的生物信息,当终端装置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时,在通过注册单元注册生物信息之后,终端装置将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作为更新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以使其反映在数据库中。
结果,在新的乘客的生物信息被注册至终端装置的存储单元之后,数据库可以在通过将终端装置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而注册生物信息之后依照存储单元的数据内容很容易地更新。
此外,依照本发明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包括: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和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和删除单元,用于从存储单元中删除已注册的乘客的生物信息,当终端装置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时,在通过删除单元删除生物信息之后,终端装置将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作为更新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以使其反映在数据库中。
结果,在从存储单元中删除已注册的乘客的生物信息元之后,数据库可以在通过将终端装置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而删除生物信息之后依照存储单元的数据内容很容易地更新。
此外,依照本发明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包括: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和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和卡禁止单元,用于在存储单元中设置应禁止验证的RFID卡的信息,当终端装置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时,在通过卡禁止单元设置验证禁止之后,终端装置将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作为更新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以使其反映在数据库中。
结果,当例如RFID卡丢失时,在终端装置的存储单元中设置该RFID卡的信息之后,数据库可以在通过将终端装置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而删除生物信息之后依照存储单元的数据内容很容易地更新。
此外,依照本发明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包括: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和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和管理员设置单元,用于在存储单元中设置处理作为管理员数据的数据,当终端装置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时,在通过管理员设置单元设置管理员之后,终端装置将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作为更新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以使其反映在数据库中。
结果,在终端装置的存储单元中设置处理作为管理员数据的数据之后,数据库可以在通过将终端装置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而设置管理员之后依照存储单元的数据内容很容易地更新。
此外,依照本发明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包括:显示单元,用于以预定格式在屏幕上显示当前注册在存储单元中的内容。
结果,当前注册内容可以在终端装置的屏幕上确认,并之后发送至控制装置,从而更新数据库。
此外,依照本发明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包括:显示单元,用于当终端装置不与控制装置连接时,读取RFID卡的信息作为故障测试的目标,并显示读取结果作为测试结果。
结果,管理员可以使用终端装置执行RFID卡的故障测试。从而,如果RFID卡有问题,只替换卡就可以容易地消除问题,而不用和维修公司联系。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的构造的框图。
图2为详细显示依照该实施例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的部分的框图。
图3为显示依照该实施例在建筑物中每个电梯的配置例的示意图。
图4为显示在依照该实施例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中使用的注册单元的外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显示在依照该实施例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中使用的注册单元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6为显示在依照该实施例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中使用的注册单元的指纹注册处理的流程图。
图7为显示在依照该实施例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中使用的注册单元的指纹删除处理的流程图。
图8为显示在依照该实施例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中使用的注册单元的卡禁止处理的流程图。
图9为显示在依照该实施例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中使用的注册单元的管理员注册处理的流程图。
图10为显示在依照该实施例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中使用的注册单元的信息显示处理的流程图。
图11为显示在依照该实施例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中使用的注册单元的设置楼层改变处理的流程图。
图12为详细显示依照该实施例的更改例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的部分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显示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的结构的框图。该图1显示了作为同时使用了RFID卡和指纹验证的双安全系统的结构。应理解的是:指纹验证是生物验证的最典型的示例。
在图1中,图中的参考数字101a至101c表示在各个楼层的大厅(电梯厅)。在该系统中,当在这些大厅里同时使用RFID卡和指纹验证以验证使用电梯的乘客时,对于该乘客电梯的驱动被控制。应理解的是:该乘客可以参考作为下面描述的一些例子中的用户。
此外,在此仅示例了三个大厅。然而,如果存在更多大厅,对于这些大厅配置相同的安全构造。
此外,虽然在此示例了仅对于一个电梯的构造,但可对每个电梯采用相同的构造。即,如图3所示,在提供有四部电梯A至D的建筑物中,假设对于如图1所示的四部电梯中的每一个,依照每楼层的每个大厅配置同时使用RFID卡和指纹验证的双安全系统。
在大厅101a至101c中,参考数字102a至102c表示RFID卡,103a至103c表示天线,104a至104c表示指纹验证装置(生物验证装置)。
每个RFID卡102a至102c是提供有RFID功能的验证卡。使用楼层信息和验证信息存储在每个RFID卡102a至102c中。使用楼层信息是表示乘客可使用电梯的楼层的信息,指定需要进出该建筑物的两楼层(例如在公寓中,存在进入大厅的楼层和居住楼层)。验证信息包括需用来验证乘客的信息(乘客名字等)和每个卡固有的ID信息(验证信息)。
应理解的是:施加与该RFID卡102a至102c的RFID系统并不仅限于该特定类型,且诸如蓝牙(注册商标)的公知短距离RFID系统等被使用。
天线103a至103c被设置在大厅101a至101c中的预定位置。这些天线103a至103c接收从RFID卡102a至102c RFID地发送的信息(使用楼层信息和验证信息)。这些天线103a至103c接收的卡信息通过通信电缆发送至各个电梯楼层的盒子中的下面将描述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
另一方面,每个指纹验证装置104a至104c是基于指纹图案(生物信息)执行验证的装置。每个指纹验证装置104a至104c具有在每个大厅101a至101c中预定位置的指纹传感屏幕,且接收按压该屏幕的指尖上的指纹图案,从而执行核对处理。在指纹图案的核对之后,相应于该乘客的使用楼层信息和验证信息从位于该装置中的图未示的数据库中读取出来,且这些信息通过通信电缆发送至各个电梯楼层的盒子中的下面将描述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
应理解的是:指纹验证装置104a至104c中的指纹图案的读取方法或核对方法并不仅限于特定类型,可使用公知方法。
此外,在该图中,参考数字105表示每个电梯的电梯通路;106a至106c表示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7表示电梯接口(I/F);108表示电梯控制面板;109表示电梯车箱;110表示箱内开关;111表示维修开关盒;112表示数字键盘;113至116表示维修开关;117表示非电压接触点电梯接口(I/F);118a至118c表示电梯楼层箱;119表示HUB;120a至120c表示大厅呼叫按钮。
集成RFID卡和指纹验证装置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被设置在电梯楼层箱118a至118c中。应理解的是:每个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的特定结构和详细操作将在下面结合附图2进行描述。这些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通过HUB119耦合,且通过电梯接口107连接至作为主控制装置的电梯控制面板108。
电梯控制面板108被设置在例如建筑物最高楼层的机房内,控制电梯的整个驱动。例如,该电梯控制面板108接收通过操作大厅呼叫按钮120a至120c中的任一个而发送的大厅呼叫信号,并控制电梯车箱109响应该呼叫大厅。此外,例如,该电梯控制面板108接收通过操作箱内开关110而发送的目的楼层指定信号,且控制电梯车箱109移动至该目的楼层。
电梯车箱109在电梯通路105中通过由电梯控制面板108驱动和控制的未图示的提升机上下运动。用来指定目的楼层的开关110提供在电梯车箱109中。
此外,维修开关盒111设置在例如建筑物管理员房间内。数字键盘112或维修开关113至116提供在维修开关盒111中。
此外,除了这些结构之外,该系统提供有注册单元130。注册单元130用于更新利用RFID卡的验证或指纹验证所需的数据的操作。注册单元130由便携式小型终端装置组成且由管理员拥有。应理解的是:注册单元130的构造将参照附图3至5进行描述。
现在。参照附图2详细描述在该实施例中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的构造。
图2为详细显示图1中描述的安全系统的一部分的框图。在描述例子之前,假设在例如公寓的建筑物内乘客A使用第四楼层和第一楼层。假设第四楼层为该乘客的居住楼层,第一楼层为入口大厅所位于的楼层。
在图2中,RFID卡102c、天线103c和指纹验证装置104c设置在第四楼层的大厅内。此外,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c设置在第四楼层的电梯通路中。另一方面,RFID卡102a、天线103a和指纹验证装置104a设置在第一楼层的大厅内,且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设置在第一楼层的电梯通路中。
表示乘客使用的楼层的使用楼层信息和验证信息预先存储在RFID卡102a至102c和指纹验证装置104a至104c中。乘客A具有RFID卡,该RFID卡具有他/她的使用楼层信息(第四楼层和第一楼层)和验证信息(卡号或类似的信息)。相反的,该建筑物的管理员具有专用于该管理员的作为主卡的RFID卡,其中仅存储有验证信息。
当乘客A进入第四楼层的大厅时,该乘客A的RFID卡102c中的信息被RFID地发送,且被设置在第四楼层的大厅中的天线103c接收。该天线103c接收的卡信息进入设置在第四楼层箱118c中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c,并传输至验证部400c。
当指纹验证装置104c和RFID卡被设置时,验证部400c等待指纹验证装置104c发送的、作为验证结果而获得的乘客A的使用楼层信息和验证信息。
应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个乘客的指纹图案的核对的读取在设置在大厅侧的指纹验证装置104a至104c中执行,但是可以采用不同的构造来执行这样的处理。即,例如指纹验证装置104a至104c可以仅执行每个乘客的指纹图案的读取,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可以接收该读取的指纹图案且将其与注册在每个数据库203a至203c中的指纹图案进行核对,从而执行有效的核对处理。
此外,在该系统中,可以在例如交付该系统的时候任意选择仅使用RFID卡的验证,仅使用指纹的验证和使用RFID卡和指纹的结合的验证。在该情况下,当除了使用RFID卡的验证之外执行指纹验证时,增加了安全等级,但指纹图案的核对花费时间。
再次参照图2,验证部400c比较从RFID卡102c或指纹验证装置104c获得的验证信息和之前注册在数据库203c中的验证信息,以判断乘客A是谁。
在此,当乘客A是该建筑物的管理员时,使用楼层信息转换部401c生成管理员数据411c。该管理员数据411c是指定专用于该管理员的操作的数据。
当乘客A不是管理员时,即乘客A是普通乘客时,基于和验证信息一起获得的使用楼层信息和在数据库203c中存储的设置楼层,执行大厅呼叫计算和目的楼层注册计算,从而生成大厅呼叫402c和目的楼层注册403c。在该情况下,使用楼层信息为乘客A使用的第四楼层和第一楼层,且设置楼层为第四楼层。从而,生成表示第四楼层为大厅呼叫402c的数据和表示第一楼层为目的楼层注册403c的数据。
顺便提一下,当RFID卡丢失时,将该卡的卡号注册在各个楼层的数据库203a至203c,如果使用具有该注册的卡号的RFID卡,通过验证拒绝数据410a至410c可以拒绝使用该RFID卡的验证。
由使用楼层信息转换部401c生成的大厅呼叫402c和目的楼层注册403c的数据或管理员数据411c通过发送/接收部405c发送至第一楼层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在发送/接收部405a接收这些数据。
RFID卡102a和指纹验证装置104a中的验证方法和处理方法和RFID卡102c和指纹验证装置104c的操作相同,从而省略它们的描述。
所有楼层的信息通过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面板106a中的发送/接收部405a发送至电梯数据生成部407。在此,该信息被组织用于电梯控制,且该信息由电梯通信部408通过电梯接口107发送至电梯控制面板108。
电梯控制面板108基于这样的信息执行相应于客户的操作。即,其以这样一种方式控制操作控制,该方式为:允许电梯车箱109相对于乘客A响应第四大厅,然后箱内目的楼层注册被设置为第一楼层,且乘客直接被运送至第一楼层。
此外,在电梯管理员的情况下,电梯控制面板108允许操作员仅执行直达(nonstop)取消的操作,且将当前状态切换至大厅呼叫和箱内目的楼层注册可以自由执行的状态。结果,管理员可以仅利用主卡,而不用携带多个卡,自由达到该建筑物内的所有楼层。
现在,将参考图3至5描述在该系统中使用的注册单元130。
图3为显示在建筑物中的每个电梯的配置例子。在该图中,参考数字500表示建筑物;501表示电梯A;502表示电梯B;503表示电梯C,且504表示电梯D。此外,参考数字611指示管理员房间,注册单元130存储在该房间内。
在更新RFID卡或指纹的验证所需的数据的情况下,管理员可以采用呼叫用户到管理员房间611以通过使用注册单元130更新数据的方法,或者将注册单元130带到用户他那里以更新数据。
更新的数据保存在注册单元130中。从而,管理员将其带到每个电梯A501,电梯B502,电梯C503和电梯D504,以将注册单元130中的数据发送至图1中描述的各个楼层的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
在该情况下,当管理员将注册单元130连接至设置在给定楼层的电梯大厅的连接器,而不去每个楼层时,更新的数据可以通过LAN电缆同时发送至在各个楼层的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
图4是在本系统中使用的注册单元130的外部构造的示意图。
该注册单元130由便携式小型终端装置构成。在注册单元130的操作界面上提供有屏幕显示部801,“指纹注册”按钮802,“指纹删除”按钮803,“卡禁止”按钮804,“信息显示”按钮805,“管理员”按钮810和“设置楼层”按钮811。
屏幕显示部801由例如LCD(液晶显示器)构成,且显示数据注册操作所需的各种数据。“指纹注册”按钮802在注册指纹图案时使用。“指纹删除”按钮803在删除指纹图案时使用。“卡禁止”按钮804用于当RFID卡丢失时禁止使用RFID卡验证。“管理员”按钮810在注册管理员时使用。“设置楼层”按钮811在注册设置楼层时使用。
此外,电源806,数字键盘807,天线103kn和指纹验证装置(生物验证装置)104kn连接至该注册单元130的主体的侧表面。它们可安装/可拆卸,且可以在需要时连接至主体。
此外,用于与每部电梯的LAN电缆连接的连接器812提供在该注册单元130的主体的侧表面上。
图5为显示注册单元130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与图4中相同的部件。
注册单元130具有验证部400kn,使用楼层信息转换部401kn,大厅呼叫402kn,目的楼层注册403kn,管理员数据411kn,转换部405kn,验证拒绝数据410kn,设置楼层409kn,数据库203kn,数据维持部405kn,以及其他位于各个楼层的大厅中的例如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的部件。除此之外,注册单元130提供有屏幕显示处理部808kn和电池电路809kn。
电池电路809kn通过连接电源806充电。在充电之后,电源806从注册单元130移开,且该电源电路809可以用作驱动源。
此外,“指纹注册”按钮802,“指纹删除”按钮803,“卡禁止”按钮804,“信息显示”按钮805,“管理员”按钮810,“设置楼层”按钮811和数字键807与数据维持部405kn连接。该数据维持部406kn通过屏幕显示处理部808kn在屏幕显示部801上显示这些按钮802至811的屏幕相关操作。
该注册单元130的操作将在下面依照(a)指纹注册,(b)指纹删除,(c)卡禁止,(d)管理员注册,(e)信息显示,(f)设置楼层改变的每一个进行描述。
如图3所示,在管理员呼叫用户到管理员房间811或管理员将该注册单元130带到用户的位置时执行这些操作。此时,如图4所示,数字键盘807连接在注册单元130的主体的侧表面上,且指纹验证装置104kn或RFID卡的天线103kn依需要而连接。
(a)指纹注册(生物信息注册)
首先,参照附图6,描述注册指纹图案的一个例子。
图6为显示使用该系统的注册单元130的指纹注册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当注册单元130的电源通过操作图未示的电源按钮等而打开时,在该注册单元130的屏幕显示部801上显示用于数据注册的初始屏幕(步骤A11)
在该阶段,当管理员按压注册单元130的“指纹注册”按钮802时(步骤A12中的是),表示“将注册指纹”的消息屏幕将被显示(步骤A13)。此外,一秒之后,当前屏幕切换至表示“请输入注册号”的屏幕(步骤A14)。
假设第52号注册指纹图案而给出描述。应理解的是:用户可以随意选择该注册号。各个用户的信息(指纹图案,卡号和其他信息)被电梯的各个楼层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基于注册号管理。
为了对第52号注册指纹,管理员首先通过连接该注册单元130的数字键盘807输入例如“5”,“2”,“#”的数据(步骤A15)。结果,显示表示例如“为第52号注册指纹”的确认屏幕。此外,在一段时间之后,显示“在通过数字键盘选择使用楼层之后,请刷卡,然后将手指放在指纹验证装置上”的消息屏幕。在该例子中,在六楼层建筑物的情况下,显示6楼层的使用楼层状态的屏幕,例如[1],[2]......[6]。
假设使用楼层为第一楼层和第四楼层,管理员为了注册使用楼层使用数字键盘807输入例如“1”,“#”,“4”,“#”的数据(步骤A18)。作为该键输入的结果,屏幕上的[1],[2]......[6]中的[1]和[4]的背景颜色改变(步骤A19)。结果,可以识别第一楼层和第四楼层被选择作为使用楼层。如果作出误操作,可以通过从数字键盘807输入“使用楼层+*”来消除。
在选择使用楼层之后,用户的RFID卡102kn移动接近连接注册单元130的天线103kn。结果,注册在RFID卡102kn中的验证信息(卡号等)被读取并暂存在验证部400kn中。此外,用户的手指按压连接至注册单元130的指纹验证装置104k的传感器屏幕。结果,该指纹图案被传送至验证部400kn且和验证信息一起暂存(步骤A20)。
在以这种方式读取验证信息和用户的指纹图案之后,当管理员再次按压“指纹注册”按钮802时,选择的使用楼层信息(第一楼层和第四楼层)和暂存在验证部400kn中的验证信息和指纹图案被注册至注册单元130的数据库203kn中(步骤A21)。此时,显示完成通知屏幕“对于第52号已注册指纹”。
之后,可以基于相同的操作顺序注册其他用户的指纹图案。在注册了指纹图案之后,管理员将注册单元130带到图3中描述的各个电梯501至504。
此外,LAN电缆和依照每部电梯501至504在特定楼层(例如,第一楼层)的大厅的注册单元130的连接器之间的连接、通过LAN电缆将注册在注册单元130的数据库203kn中的数据发送至各个楼层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结果,更新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中数据库203a至203c的内容。应理解的是:以该例子更新数据的方法将在下面参照图2和5进行详细描述。
(b)指纹删除(生物信息删除)
下面,参照图7描述删除指纹图案的一个例子。
图7为使用该系统的注册单元130的指纹删除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当注册单元130的电源通过操作图未示的电源按钮等而打开时,在该注册单元130的屏幕显示部801上显示用于数据注册的初始屏幕(步骤B11)。
在该阶段,当管理员按压注册单元130的“指纹删除”按钮803时(步骤B12中的是),显示“请输入注册号”的屏幕(步骤B13)。
假设将删除第52号指纹图案而给出描述。
为了删除第52号指纹图案,管理员首先通过连接该注册单元130的数字键盘807输入例如“5”,“2”,“#”的数据(步骤B14)。结果,显示例如“将删除第52号指纹”的确认屏幕(步骤B15)。此时,当从数字键盘807输入键“*”时(步骤B16),不执行指纹删除处理,当前屏幕返回步骤B11的初始屏幕。
此外,当从数字键盘807输入键“#”时(步骤B17),从数据库203kn中检索出第52号注册的指纹图案,并从数据库203kn中删除该指纹图案,与该指纹图案相关的验证信息和使用楼层信息(步骤B18)。此时,显示完成通知屏幕“已删除第52号指纹”(步骤B19)。
之后,可以基于相同的操作顺序依次删除其他指纹图案。然后,类似于注册指纹图案的例子,当管理员将该注册单元130带到各个电梯501至504以发送数据库203kn中的数据至各个楼层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时,可以更新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中的数据库203a至203c的内容。
(c)卡禁止
下面,参照图8,描述使用RFID卡的验证被禁止的例子。
使用楼层信息和验证信息被注册在每个用户拥有的RFID卡中。当使用该RFID卡执行验证时,用户可以乘坐每部电梯到达使用楼层信息指定的楼层。从而,当RFID卡丢失时,该RFID卡必须马上无效。在该例子中的操作同样可以通过使用注册单元130执行。
图8为显示使用该系统的注册单元130的卡禁止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当注册单元130的电源通过操作图未示的电源按钮等而打开时,在该注册单元130的屏幕显示部801上显示用于数据注册的初始屏幕(步骤C11)。
在该阶段,当管理员按压注册单元130的“卡禁止”按钮804时(步骤C12中的是),显示“请输入注册号”的屏幕(步骤C13)。
假设使用第52号RFID卡的验证将被禁止而给出描述。
为了无效第52号RFID卡,管理员首先通过连接该注册单元130的数字键盘807输入例如“5”,“2”,“#”的数据(步骤C14)。结果,显示例如“第52号RFID卡的使用将被禁止”的确认屏幕(步骤C15)。此时,当从数字键盘807输入键“*”时(步骤C16),不执行RIFD卡禁止处理,当前屏幕返回步骤C11的初始屏幕。
此外,当从数字键盘807输入键“#”时(步骤C17),在数据库203kn中注册第52号RFID卡的验证信息(卡号),作为验证拒绝数据410kn。此时,显示完成通知屏幕“不能批准第52号RFID卡”(步骤C19)。
之后,可以基于相同的操作顺序无效其他RFID卡。然后,类似于注册指纹图案的例子,当管理员将该注册单元130带到各个楼层501至504以发送数据库203kn中的数据至各个楼层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时,可以更新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中的数据库203a至203c的内容。
结果,当在例如第一楼层使用无效的RFID卡时,通过使用数据库203a中的验证拒绝数据410a可以拒绝该卡的验证,以防止陌生人非法进入该建筑物。
(d)管理员注册
下面,参照图9描述管理员注册的一个例子。
在采用用户的目的楼层基于RFID卡中的使用楼层信息自动注册的构造的情况下,电梯的操作必须以管理员可以通过使用RFID卡(主卡)自由达到所有楼层的方式,切换为不同于对于普通乘客的操作。在该例子中,管理员必须预先注册,且同样可以通过使用注册单元130执行其注册操作。
图9为使用该系统的注册单元130的管理员注册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当注册单元130的电源通过操作图未示的电源按钮等而打开时,在该注册单元130的屏幕显示部801上显示用于数据注册的初始屏幕(步骤D11)。
在该阶段,当管理员按压注册单元130的“管理员”按钮810时(步骤D12中的是),显示“请输入注册号”的屏幕(步骤D13)。
在此,在第52号数据作为管理员数据处理的情况下,管理员通过连接该注册单元130的数字键盘807输入例如“5”,“2”,“#”的数据(步骤D14)。结果,检索数据库230kn中的第52号数据,且判断该数据是否已经被注册为管理员数据(步骤D15)。
当第52号数据已被注册为管理员数据(步骤D15中的是)时,显示表示例如“数据已被注册为管理员数据,你从管理员注册取消数据吗?”的确认屏幕(步骤D16)。在维持数据作为管理员数据的情况下,当从数字键盘807输入键“*”时,当前屏幕直接返回步骤D11的初始屏幕。
在从已处理作为管理员数据中取消数据的情况下,从数字键盘807输入键“#”(步骤D18)就从已处理作为管理员数据中取消数据库203kn中的第52号数据(D19)。此时,显示表示“已从管理员注册中取消数据”的消息(步骤D20),且当前屏幕返回步骤D11的初始屏幕。
此外,当第52号数据没有在步骤D15中注册作为管理员数据时,显示表示例如“第52号数据将被注册作为管理员数据”的确认屏幕(步骤D11)。在放弃管理员注册的情况下,当键“*”从数字键盘807输入时(步骤D22),当前屏幕返回步骤D11的初始屏幕。
此外,当从数字键盘807输入键“#”时(步骤D23),数据库203kn中的第52号数据被注册作为管理员数据(步骤D24)。此时,显示表示例如“数据已注册作为管理员数据”的完成通知屏幕(步骤D25)。
在以该方式在注册单元130中执行管理员注册之后,和注册指纹图案的例子相似,当管理员将该注册单元130带到各个电梯501至504以发送数据库203kn中的数据至各个楼层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时,可以更新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中的数据库203a至203c的内容。结果,第52号数据可以确定作为管理员数据,且各个电梯501至504可以切换至专用于管理员的操作。
(e)信息显示
下面,参照图10描述执行信息显示的例子。
当执行注册的次数增加时,需要确认那些信息当前已被注册。在该情况下,当按压注册单元130的“信息显示”按钮805时,显示当前注册信息。
图10为使用该系统的注册单元130的信息显示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当注册单元130的电源通过操作图未示的电源按钮等而打开时,在该注册单元130的屏幕显示部801上显示用于数据注册的初始屏幕(步骤E11)。
在该阶段,当管理员按压注册单元130的“信息显示”按钮805时(步骤E12中的是),显示示例信息屏幕(步骤E13)。该信息显示屏幕以预定格式显示当前注册在数据库203kn中的信息,且依照各个注册号显示使用楼层信息组的预定号码。
例如,在屏幕上一眼就可以识别:在注册号“1”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二楼层注册作为使用楼层,在注册号“2”的情况下第一和第四楼层注册作为使用楼层,在注册号“3”的情况下第一和第三楼层注册作为使用楼层。此外,在管理员的情况下,显示“管理员设置”。在该例子中,设置注册号“4”作为管理员。
此外,当输入数字键盘807上的键“#”时(步骤E14),显示接下来的屏幕(步骤E15)。当输入键“*”时(步骤E16),显示之前屏幕(步骤E13)。
此外,当在显示了信息显示屏幕的状态下再次按压“信息显示”按钮805时(步骤E16),显示用户数据注册的最初始屏幕(步骤E11)。
当以该方式在屏幕上显示当前注册在注册单元130中的信息,可以确认注册的内容是否有例如错误,且然后该确认的内容可以发送至各个楼层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从而更新数据。
(数据更新方法)
下面,描述管理员通过使用注册单元130更新数据库203a至203c的内容的一个例子。
如上所述,在执行了例如使用注册单元130注册指纹图案的操作之后,管理员去往指定楼层(例如,第一楼层)的大厅,并将设置在大厅预定位置的LAN电缆与注册单元130的连接器812连接。如图1所示,LAN电缆的一端连接HUB119,且在各个楼层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连接该HUB119。
当LAN电缆连接注册单元130的连接器812时,图5所示的注册单元130的发送/接收部405kn识别该状态,并通知数据维持部406kn注册单元130连接该系统。当接收该信息时,数据维持部406kn准备开始与指定楼层(例如第一楼层)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中的数据维持部406a通信。
当完成接收数据更新的准备时,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中的数据维持部406a输出接收允许信号给数据维持部406kn。当数据维持部406kn接收该接收允许信号时,其发送数据库203kn的内容给数据维持部406a。数据维持部406a接收该数据以更新数据库203a的内容。然后,数据维持部406a与设置在其他楼层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b至106c通信,以最终依照注册单元130的数据库内容更新所有楼层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中的数据库。
当注册单元130以该方式连接指定楼层的LAN电缆时,在各个楼层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至106c中的数据库203a至203c可以依照存储在注册单元130中的数据内容更新。当该更新操作类似地执行于图3所示的各个电梯501至504时,数据更新操作完成。
在该情况下,管理员为了更新数据仅需去往各个电梯501至504,从而没有任何负担施加给用户。此外,管理员在各个电梯501至504执行的操作是一简单操作,例如如上所述连接注册单元130至LAN电缆,不需在电梯执行繁琐操作。从而,管理员负担很小。
(卡损坏确认)
同时,存在注册在RFID卡中的信息不能在操作过程中读取的情况。通常的,因为不能判断这样的错误的原因是存在于RFID卡侧还是系统侧,所以呼叫维修公司,但是使用依照本发明注册单元130可以容易地检查出原因。
即,如图5所示,当RFID卡移动接近天线103kn时,如果天线103kn正常,则验证信息和使用楼层信息被发送至验证部400kn。当作出验证时,设置楼层409kn的信息通过使用楼层信息转换部401kn从数据库203kn获得,且大厅呼叫402kn,目的楼层注册403kn和管理员数据411kn被生成,且发送至发送/接收部405kn。
在此,如果注册单元130不与该系统连接,发送/接收部405kn发送大厅呼叫402kn,目的楼层注册403kn和管理员数据411kn至屏幕显示处理部808kn。结果,屏幕显示处理部808kn在屏幕显示部801上显示这样的信息。此时,如果RFID卡102kn坏了,在屏幕显示部801上不显示任何东西。从而,可以确定错误的原因存在于RFID卡侧。
(f)设置楼层的改变。
为了生成大厅呼叫402kn,目的楼层注册403kn和管理员数据411kn,在数据库203kn中需要设置楼层409kn的信息。在注册单元130中,可以随意改变该设置楼层信息。
图11为显示利用该系统中的注册单元130改变设置楼层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当注册单元130的电源通过操作图未示的电源按钮等而打开时,在该注册单元130的屏幕显示部801上显示用于数据注册的初始屏幕(步骤F11)。
在该阶段,当管理员按压注册单元130的“管理员”按钮810时(步骤F12中的是),从注册单元130中的数据库203kn读取设置楼层信息(步骤F13)。假设第一楼层被注册作为设置楼层信息,表示例如“设置楼层将被改变。当前设置楼层为第一楼层”的消息屏幕被显示(步骤F14)。基于该消息屏幕的显示,管理员可以确定当前设置楼层。
在此,假设当前设置楼层变为例如第四楼层,管理员使用连接注册单元130的数字键盘807输入例如“4”,“#”等数据(步骤F15)。结果,数据库203kn中的设置楼层信息从第一楼层改变为第四楼层(步骤F16),且显示表示“设置楼层已改变为第四楼层”的完成通知屏幕(步骤F17)。
以该方式,可以随意改变注册单元130中的设置楼层。从而,在操作期间,如果存在来自第四楼层用户的RFID卡查询,设置楼层可以改变为第四楼层,且可以生成和显示每个信息,例如大厅呼叫402kn,目的楼层注册403kn和管理员数据411kn。结果,可以检查RFID卡是否正常。
如上所述,在如图3所示在建筑物中存在多个电梯501至504的情况,如果使用依照本发明的注册单元,在管理员将该注册单元130带到电梯501至504时,预先呼叫用户至管理员房间611等和注册数据更新(指纹图案等)所需数据在注册单元130中可以容易地更新数据。
在该情况下,即使用户数很大,使用一个注册单元130也足够。此外,最近信息需要保存在注册单元130的数据库203kn中。从而,即使系统侧的通用控制装置由于某些原因而损坏且数据因而丢失,最近信息可以容易地反映在替代的通用控制装置中。
此外,注册单元130可以用来确定RFID卡是否正常工作。从而,如果卡信息不能被读取且该错误原因不存在于该RFID卡中,与维修公司联系以呼叫维修人员可以消除不必要的维修成本。
应理解的是:例如,该系统可以如图12所示更改。即,提供设置楼层增加部140a和140c,其从图2的框图中的天线103a至103c和指纹验证装置104a和104c接收信息,且设置楼层判断部141,其从这些设置楼层增加部140a和140c接收输出信号。
设置楼层增加部140a和140c具有增加设置楼层信息的功能,其中设置楼层增加部140a和140c被设置为从天线103a至103c和指纹验证装置104a和104c提供验证信息。当验证信息和设置楼层信息发送至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中的设置楼层判断部141时,可以确定输出验证信息的楼层。结果,验证部400a可以获得验证信息的内容和作为该验证信息的生成源的楼层,从而适当地呼叫电梯。
即,可以省略在图2中使用的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c,该装置的功能可以提供在RFID/指纹通用控制装置106a侧。
应理解的是:在各个前述的实施例中假设在各个楼层的电梯大厅设置RFID卡读取器或指纹验证装置的情况,但是相同的构造可以应用于这样的装置设置在每个电梯的车箱内的情况,且注册单元130可以用来容易地执行数据更新操作。
此外,当使用属于生物验证的任何信息(生物信息)时,本发明有效。特别的,可以以人脸验证,视网膜验证,血管援助,笔迹验证,声音验证,手掌验证等形式执行。
应理解的是:进一步的特征和改变可以由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认知。从而,本发明基于一较宽的思想,而不限制于所揭示的特定细节和典型
实施例。
从而,可以不脱离所记录的以及等同的范围,在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发明的较宽的思想下,执行各种更改。
工业应用性
依照本发明,当使用终端装置生成用于更新的数据时,仅将该终端装置连接至系统侧的控制装置就可以容易地更新控制装置中的数据库的内容。
在该情况下,当具有一终端装置时,即使用户数大,执行注册操作也是足够的,且不再需要传统的繁琐操作。即,管理员和所有用户可以去往每个电梯,在每一时刻重复相同数据更新操作。从而,管理员和用户的负担可以很大程度地减轻。
此外,因为最近信息需要保存在终端装置中,即使例如系统侧的控制装置被损坏且数据库中的数据从而丢失,该终端装置可以用来容易地执行恢复。
此外,存在RFID卡中的信息不能读取的问题的情况下,只是将该卡信息读取至终端装置可以容易地确认RFID卡是否正常工作。从而,如果RFID卡的损坏是缺陷原因,只要替换该卡,而不需要和维修公司联系,因而不需要维修/检查的浪费性成本。
Claims (7)
1.一种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其验证使用该电梯的乘客,其特征在于包括:
RFID卡,其由使用该电梯的乘客所拥有,且其中存储该乘客的使用楼层信息;
验证装置,其接收该乘客的生物信息;
控制装置,其具有数据库,参照数据库以验证该乘客,且基于该乘客的使用楼层信息控制电梯的目的楼层,该数据库存储通过RFID卡和验证装置验证该乘客所需的数据;和
便携式终端装置,其提供有生成用于通过预定操作更新数据库的数据的功能,且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时发送该更新的数据至控制装置,从而重写数据库的内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和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和
注册单元,用于在存储单元中注册新的乘客的生物信息,
当终端装置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时,在通过注册单元注册生物信息之后,终端装置将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作为更新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以使其反映在数据库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和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和
删除单元,用于从存储单元中删除已注册的乘客的生物信息,
当终端装置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时,在通过删除单元删除生物信息之后,终端装置将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作为更新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以使其反映在数据库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和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和
卡禁止单元,用于在存储单元中设置应禁止验证的RFID卡的信息,
当终端装置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时,在通过卡禁止单元设置验证禁止之后,终端装置将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作为更新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以使其反映在数据库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和数据库中的数据相同的数据;和
管理员设置单元,用于在存储单元中设置处理作为管理员数据的数据,
当终端装置在预定位置连接至控制装置时,在通过管理员设置单元设置管理员之后,终端装置将存储单元中的数据作为更新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以使其反映在数据库中。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以预定格式在屏幕上显示当前注册在存储单元中的内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当终端装置不与控制装置连接时,读取RFID卡的信息作为故障测试的目标,并显示读取结果作为测试结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65003/2003 | 2003-10-24 | ||
JP2003365003 | 2003-10-24 | ||
PCT/JP2004/015734 WO2005040023A1 (ja) | 2003-10-24 | 2004-10-22 | エレベータの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71171A true CN1871171A (zh) | 2006-11-29 |
CN1871171B CN1871171B (zh) | 2010-05-05 |
Family
ID=34510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8003116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71171B (zh) | 2003-10-24 | 2004-10-22 | 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60259777A1 (zh) |
EP (1) | EP1676805A4 (zh) |
JP (1) | JPWO2005040023A1 (zh) |
KR (1) | KR100760226B1 (zh) |
CN (1) | CN1871171B (zh) |
WO (1) | WO2005040023A1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6160A (zh) * | 2010-06-21 | 2010-10-20 | 昆明理工大学 | 楼宇安全智能控制系统 |
CN102303805A (zh) * | 2011-07-21 | 2012-01-04 | 厦门市鼎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定位信息的电梯门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737417A (zh) * | 2011-04-02 | 2012-10-17 | 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门禁控制系统、呼梯控制及呼层控制方法 |
CN103180885A (zh) * | 2010-08-14 | 2013-06-26 | 佐默驱动及无线电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大门或门的门禁控制系统 |
CN104590956A (zh) * | 2014-12-02 | 2015-05-06 | 苏州沃斯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射频发送的电梯刷卡系统 |
CN107140489A (zh) * | 2016-03-01 | 2017-09-08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设备的管理方法 |
CN109132736A (zh) * | 2018-08-31 | 2019-01-04 | 江苏威尔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ic卡管理的指纹电梯楼层控制系统 |
CN109775483A (zh) * | 2019-03-20 | 2019-05-21 | 江苏威尔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小区家庭安全访客系统 |
CN110035969B (zh) * | 2016-11-29 | 2020-09-25 |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 电梯故障的远程恢复系统 |
CN113148784A (zh) * | 2021-04-15 | 2021-07-23 | 厦门柏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无接触乘电梯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12482B2 (ja) * | 2005-06-17 | 2011-01-12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使用管理システム |
EP1943175A4 (en) * | 2005-10-04 | 2011-08-31 | Otis Elevator Co | WIRELESS, INDEPENDENT RECEIVE REQUEST ENTRY SYSTEM |
CN100458822C (zh) * | 2005-11-30 | 2009-02-04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基于射频识别与生物特征识别智能认证终端系统及方法 |
MX2007010438A (es) * | 2006-09-12 | 2009-02-03 | Inventio Ag | Procedimiento para modernizar el control de una instalacion de ascensor. |
BRPI0604621A (pt) * | 2006-10-20 | 2008-06-10 | Thyssenkrupp Elevadores S A | sistema de controle de acesso e rastreabilidade de usuários de elevadores |
US8688664B2 (en) * | 2007-06-08 | 2014-04-01 | Captivate, Llc | Updating floor-specific information |
US8693737B1 (en) * | 2008-02-05 | 2014-04-08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Authentication systems, operations, processing, and interactions |
WO2009107206A1 (ja) * | 2008-02-27 | 2009-09-0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エレベータの呼び登録システム及びエレベータの呼び登録処理装置 |
US20090296997A1 (en) * | 2008-06-03 | 2009-12-03 | James Rochefor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ing a computer |
WO2010031426A1 (de) | 2008-09-16 | 2010-03-25 | Inventio Ag | Verfahren zur modernisierung einer aufzugsanlage |
FI122063B (fi) | 2010-01-07 | 2011-08-15 | Kone Corp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palvelupyyntöjen antamiseksi kuljetusjärjestelmälle |
FI123145B (fi) | 2012-01-23 | 2012-11-30 | Kone Corp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y kuljetusjärjestelmän toimintakunnon valvomiseksi |
US9268991B2 (en) * | 2012-03-27 | 2016-02-23 | Synaptics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enrolling and matching biometric data |
WO2014028004A1 (en) * | 2012-08-14 | 2014-02-20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Security system for elevator |
CN105246807A (zh) * | 2013-05-24 | 2016-01-13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手写输入及安全性 |
CN107304017B (zh) | 2016-04-21 | 2021-06-25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基于手腕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呼梯操作 |
WO2018018525A1 (zh) * | 2016-07-28 | 2018-02-01 | 孙秋实 | 一种限制电梯按钮的方法以及电梯 |
EP3290374B1 (en) | 2016-08-31 | 2021-04-28 | Inventio AG | Elevator access system |
CN106946107B (zh) * | 2017-05-06 | 2018-11-06 | 佛山市伟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保密楼层的楼层登记方法 |
US10250778B2 (en) * | 2017-07-18 | 2019-04-02 | Xerox Corporation | Distributed smart card reader for multifunction printer |
US20190084794A1 (en) * | 2017-09-20 | 2019-03-21 | Otis Elevator Company | Elevator request authorization system |
CN110228734B (zh) * | 2018-03-06 | 2022-11-01 | 奥的斯电梯公司 | 电梯服务请求的授权管理 |
WO2020079318A1 (en) * | 2018-10-16 | 2020-04-23 | Kone Corporation | A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device |
CN109795923A (zh) * | 2019-02-26 | 2019-05-24 | 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防复制二维码召梯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90604A (en) * | 1983-01-13 | 1986-05-20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Voice-recognition elevator security system |
FI112068B (fi) * | 1992-12-22 | 2003-10-31 | Kone Corp | Kauko-ohjainliityntä hissijärjestelmään |
KR0167158B1 (ko) * | 1993-03-04 | 1998-12-01 | 이희종 | 엘리베이터 대기승객 검출방법 |
JPH09282465A (ja) * | 1996-04-18 | 1997-10-31 | Sony Corp | 対象体の管理装置と対象体の管理方法 |
KR100312766B1 (ko) * | 1996-07-09 | 2002-11-27 | 엘지 오티스 엘리베이터 유한회사 | 엘리베이터의보안운전제어장치 |
US6102286A (en) * | 1998-03-12 | 2000-08-15 | Hirsch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Integrated data entry system including a card proximity sensor for security access control |
JPH11286378A (ja) * | 1998-03-31 | 1999-10-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ーの操作装置 |
JP2001139241A (ja) * | 1999-11-12 | 2001-05-22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指紋照合連動マンションhaシステム |
CN2461484Y (zh) * | 2000-06-22 | 2001-11-28 | 刘建树 | 脉搏测量器 |
JP4177598B2 (ja) * | 2001-05-25 | 2008-11-05 | 株式会社東芝 | 顔画像記録装置、情報管理システム、顔画像記録方法、及び情報管理方法 |
TWI299471B (en) * | 2001-08-24 | 2008-08-01 | Toshiba Kk | Person recognition apparatus |
JP2003067744A (ja) * | 2001-08-24 | 2003-03-07 | Toshiba Corp | 個人認証装置および個人認証方法 |
JP3974375B2 (ja) * | 2001-10-31 | 2007-09-12 | 株式会社東芝 | 人物認識装置、人物認識方法および通行制御装置 |
JP4153691B2 (ja) * | 2001-11-06 | 2008-09-24 | 株式会社東芝 | 顔画像照合装置及び顔画像照合方法 |
SG124246A1 (en) * | 2001-11-26 | 2006-08-30 | Inventio Ag | System for security control and/or transportation of persons with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method of operating this system, and method of retro-fitting an elevator installation with this system |
ZA200307740B (en) * | 2002-10-29 | 2004-07-02 | Inventio Ag |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te maintenance of a lift. |
CN1207180C (zh) * | 2003-03-17 | 2005-06-22 | 深圳市旺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可连接多种功能设备的智能控制电梯及电梯控制方法 |
FI117010B (fi) * | 2004-11-01 | 2006-05-15 | Kone Corp | Hissin kauko-ohjaus |
-
2004
- 2004-10-22 EP EP04792876A patent/EP1676805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10-22 WO PCT/JP2004/015734 patent/WO200504002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10-22 JP JP2005514985A patent/JPWO2005040023A1/ja active Pending
- 2004-10-22 CN CN2004800311679A patent/CN18711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0-22 KR KR1020067008159A patent/KR100760226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
- 2006-04-24 US US11/409,278 patent/US2006025977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6160A (zh) * | 2010-06-21 | 2010-10-20 | 昆明理工大学 | 楼宇安全智能控制系统 |
CN103180885B (zh) * | 2010-08-14 | 2016-08-10 | 佐默驱动及无线电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大门或门的门禁控制系统 |
CN103180885A (zh) * | 2010-08-14 | 2013-06-26 | 佐默驱动及无线电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大门或门的门禁控制系统 |
CN102737417A (zh) * | 2011-04-02 | 2012-10-17 | 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门禁控制系统、呼梯控制及呼层控制方法 |
CN102737417B (zh) * | 2011-04-02 | 2016-02-03 | 深圳市捷顺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梯门禁控制系统、呼梯控制及呼层控制方法 |
CN102303805A (zh) * | 2011-07-21 | 2012-01-04 | 厦门市鼎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定位信息的电梯门禁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590956A (zh) * | 2014-12-02 | 2015-05-06 | 苏州沃斯麦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射频发送的电梯刷卡系统 |
CN107140489A (zh) * | 2016-03-01 | 2017-09-08 |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电梯设备的管理方法 |
CN110035969B (zh) * | 2016-11-29 | 2020-09-25 | 三菱电机大楼技术服务株式会社 | 电梯故障的远程恢复系统 |
CN109132736A (zh) * | 2018-08-31 | 2019-01-04 | 江苏威尔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ic卡管理的指纹电梯楼层控制系统 |
CN109775483A (zh) * | 2019-03-20 | 2019-05-21 | 江苏威尔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小区家庭安全访客系统 |
CN113148784A (zh) * | 2021-04-15 | 2021-07-23 | 厦门柏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无接触乘电梯的方法 |
CN113148784B (zh) * | 2021-04-15 | 2022-07-22 | 厦门柏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无接触乘电梯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60083428A (ko) | 2006-07-20 |
JPWO2005040023A1 (ja) | 2007-11-22 |
CN1871171B (zh) | 2010-05-05 |
EP1676805A4 (en) | 2008-08-20 |
EP1676805A1 (en) | 2006-07-05 |
KR100760226B1 (ko) | 2007-09-20 |
WO2005040023A1 (ja) | 2005-05-06 |
US20060259777A1 (en) | 2006-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71171A (zh) | 用于电梯的安全系统 | |
CN1235787C (zh) | 电梯操作装置 | |
CN1324501C (zh) | 信息处理终端、服务器、信息处理程序及其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0351835C (zh) | 信息处理设备及用于信息处理设备的方法 | |
CN1013760B (zh) | 用户参与的电梯控制系统 | |
CN1494037A (zh) | 人员识别仪器、人员识别方法和通行控制器 | |
CN104640800B (zh) | 用于在电梯系统中给出目的地呼叫的方法及电梯系统 | |
EP2500307A1 (en) | Elevator system | |
CN1018361B (zh) | 电梯控制系统 | |
EP2497737B1 (en) | Elevator call registration device | |
CN1688953A (zh) | 用于动态用户认证的方法和设备 | |
CN1807212A (zh) | 片单处理装置 | |
CN1898141A (zh) | 电梯群管理控制装置 | |
CN1810206A (zh) | 人物核对装置、人物核对系统以及人物核对方法 | |
US20190387111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encoded with control program | |
CN1810205A (zh) | 个人核对装置、信息处理装置以及个人核对系统 | |
CN100351157C (zh) | 电梯设备的工作方法和电梯控制装置 | |
AU2018212514B2 (en) | Electronic elevator guard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set of integrity states of a plurality of elevator features | |
CN1637760A (zh) | 处理装置 | |
JP2004277119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呼び登録装置 | |
JP2010006514A (ja) | 現地エレベータの物件データ確認システム | |
CN1725217A (zh) | 图像数据获取系统、数字复合机和系统管理服务器 | |
JP2005212923A (ja)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 |
CN212799132U (zh) | 非接触式电梯呼叫及楼层选择装置 | |
CN1894698A (zh) | 管理包括染色体组信息和其它的患者特有信息的医疗保健数据的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13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