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7185A - 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法 - Google Patents
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67185A CN1867185A CNA2006100022222A CN200610002222A CN1867185A CN 1867185 A CN1867185 A CN 1867185A CN A2006100022222 A CNA2006100022222 A CN A2006100022222A CN 200610002222 A CN200610002222 A CN 200610002222A CN 1867185 A CN1867185 A CN 18671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qos
- sgsn
- attribute
- new
- qosr97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法,其核心为:当UMTS/GPRSR99 SGSN切换到GPRS R97/98 SGSN时,旧侧SGSN将用户签约QoSR99属性按照协议规定的映射规则转换出相应的QoSR97/98属性后发送给新侧SGSN;新侧SGSN根据该签约QoSR97/98属性协商出新的QoS并发送给GGSN。当GPRS R97/98 SGSN切换到UMTS/GPRS R99 SGSN,新侧SGSN根据签约数据中的QoSR99属性协商出新的QoS并发送给GGSN。因此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保证实际使用QoS属性符合签约QoS属性,从而提高运营商和用户的满意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SGSN(Serving 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业务)Support Node,服务GPRS支持节点)是GPRS/UMTS(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讯系统)分组域核心网络的主要设备,完成分组数据包的路由与转发、加密与鉴权、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逻辑链路管理、话单产生和输出等功能。它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SGSN在PS(Packet Service,分组业务)域中的位置和CS(英文,中文)域的MSC(Mobile Switch Center,移动交换中心)/VLR(英文,中文)类似,其核心功能是通过MM(Mobility Management,移动性管理)、SM(Session Management,会话管理)、GTP(隧道管理)等实现业务数据在MS(Mobile Subscriber,移动用户)与GGSN(Gateway GPRS SupportNode,网关GPRS支持节点)之间的路由及转发功能。
用户必须进行附着和PDP激活才能进行数据传输。在附着流程中,SGSN从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用户归属寄存器)取得用户的签约数据,通过签约数据判断是否允许用户接入。签约数据中还包括PDP(Packet Data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的签约信息。在PDP激活流程中,SGSN会根据用户请求的数据和用户在HLR中的签约数据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允许PDP上下文建立。签约PDP上下文中还包括签约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信息。
QoS是第三代通信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宽的带宽、更稳定的个性化服务的保证。
众所周知,网络服务是按照端到端来实现的。只有网络的各个实体都提供了相应的QoS保证,用户才能得到希望的QoS。
作为分组域核心网设备,在PDP上下文的激活流程中,SGSN根据自身的能力,对MS(移动台)请求的QoS、用户签约的QoS进行协商,得到协商的QoS,并且把协商的QoS通知给GGSN、RNC、BSS及UE等相关实体,使各网络实体都保存统一的QoS,并实现该QoS。这样,用户才能在最终进行数据传输中得到应有的服务。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3GPP协议中的QoS属性也经历了多个协议版本的演化,从QoSR97/98(97/98版本的服务质量)、QoSR99(99版本的服务质量)一直发展到现在的QoSR5(2005版本的服务质量)。在这个发展过程中,QoS属性也发生了变化。比如,QoSR97/98与QoSR99属性包含完全不同的参数。由于在实际应用中一套GPRS/UMTS分组域网络的全系统设备中,各个网元所支持的QoS版本均有可能不同,为了保证UMTS设备与现网GPRS设备之间互连互通的可靠性,必须做到QoSR97/98设备和QoSR99设备的兼容处理。
因此考虑到兼容性,协议3GPP TS 23.107规定了QoSR97/98参数和QoSR99参数之间的映射规则。
协议3GPP TS 23.107规定从QoSR97/98属性到QoSR99属性的映射应用于:PDP上下文从GPRS R97/98SGSN(即支持97/98版本服务质量的SGSN)切换到UMTS或GPRS R99SGSN(即支持99版本服务质量的SGSN)。同时,协议3GPP TS 23.060规定,PDP上下文从GPRS R97/98SGSN切换到UMTS或GPRS R99SGSN时,新侧SGSN负责将QoSR97/98参数映射为QoSR99参数。
协议3GPP TS 23.107规定从QoSR99属性到QoSR97/98属性的映射应用于:PDP上下文从UMTS/GPRS R99SGSN切换到GPRS R97/98SGSN。同时,协议3GPP TS 23.060规定,PDP上下文从UMTS或GPRS R99SGSN切换到GPRS R97/98SGSN时,旧侧SGSN负责将QoSR99参数映射为QoSR97/98参数。
用户在移动的过程中,可能在不同的BSS(GSM基站子系统)/RNC(Radio Network Control,无线网络控制)之间切换,如果新旧BSS/RNC属于不同的SGSN,则需要通过SGSN间的位置管理流程将用户MM上下文和PDP上下文从旧侧SGSN迁移到新侧SGSN,这个过程称之为SGSN间的切换流程。
现有技术方案的SGSN间的切换流程如图2所示。
在SGSN间的切换过程中,旧侧SGSN会通过SGSN Context Response(SGSN上下文响应)消息将PDP上下文在旧侧SGSN请求的QoS、用户签约的QoS和使用的QoS,发送给新侧SGSN。新侧SGSN根据这些QoS,结合自身的能力,协商出新的QoS,并将这个新的QoS通过Update PDP Context Request(更新PDP上下文请求)消息通知给GGSN。然后新侧SGSN向HLR发送Update GPRS Location(更新GPRS位置)消息通知HLR进行SGSN位置更新,HLR接到通知后会取消旧侧SGSN中保存的用户的签约数据,并将用户的签约数据通过Insert Subscriber Data(插入用户签约数据)消息发送给新侧SGSN。
但是现网设备中,有些设备并不会完全执行协议的规定。如果HLR和/或UE中的QoSR99属性和QoSR97/98属性不遵守QoSR97/98与QoSR99之间的映射规则,当用户因为位置移动,在支持不同协议版本的SGSN之间反复切换时,由于SGSN基于用户签约中的QoSR97/98属性协商新的QoS,可能会引起实际使用的QoS属性与签约的QoS属性不符;而当实际使用的QoS属性大于签约的QoS属性时,给用户提供的带宽超过用户的需求,造成资源浪费,引起运营商的不满;当实际使用的QoS属性小于签约的QoS属性时,给用户提供的带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会引起用户的不满。
下面举例说明采用现有技术方案导致实际使用的QoS属性大于签约的QoS属性的情况。
假设,用户签约的QoSR99属性中,上下行Maximum bitrate(最大彼特率)均为64kbps,但QoSR97/98属性中的Peak throughput class(中文)为9,不满足协议规定QoSR99属性到QoSR97/98属性的映射规则;MS支持QoSR99;SGSN1支持UMTS或GPRS R99,SGSN2只支持GPRS R97/98;在SGSN协商QoS时,不考虑其自身的能力,只根据用户签约QoS和请求的QoS共同协商使用的QoS。MS使用QoSR99属性接入SGSN1,MS请求的QoS属性和用户签约的QoS属性相同,SGSN1最终协商使用的QoS属性也与用户签约的QoS属性相同。
当MS因为位置移动,需要将PDP上下文切换到SGSN2时,SGSN1通过SGSN Context Response消息,将PDP上下文发送给SGSN2。根据协议的规定,SGSN1将MS请求QoS、签约QoS和最终协商QoS属性中的QoSR97/98部分传送给SGSN2。这样,SGSN2接收到的请求QoS和签约QoS中的Peakthroughput class仍为9,通过这些参数协商的QoS中的Peak throughput class也为9,SGSN2会使用这个协商QoS去更新GGSN。
当MS因为位置移动,又将PDP上下文从SGSN2迁回SGSN1时,SGSN2将PDP上下文发送给SGSN1。根据协议的规定,SGSN2将MS请求QoS、签约QoS和最终协商QoS属性(均为QoSR97/98)传送给SGSN1。SGSN1确认UE的网络能力支持R99,需要将QoSR97/98属性转换成QoSR99属性,根据QoSR97/98属性到QoSR99属性的映射规则,这时签约QoS和请求QoS中的Maximum bitrate变成了2048kbps,通过这些参数协商出的QoS中的Maximumbitrate也变成了2048kbps,然后SGSN1会使用这个异常的协商QoS去更新GGSN。这样,实际使用的QoS属性远远大于签约的QoS属性。因此会造成资源浪费,引起运营商的极大不满。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法,在SGSN之间切换过程中,基于用户签约QoSR99属性协商新的QoS,能够保证实际使用的QoS属性符合用户签约的QoS属性,从而提高运营商和用户的满意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法,当旧侧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为UMTS/GPRS R99SGSN,且新侧SGSN为GPRS R97/98SGSN时,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旧侧SGSN收到新侧SGSN的SGSN上下文请求后,将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中的用户签约服务质量QoSR99属性按照QoSR99属性到QoSR97/98属性映射规则转换出相应的QoSR97/98属性,并发送给新侧SGSN;
B、新侧SGSN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签约QoSR97/98属性并结合自身能力协商出新的QoS;
C、新侧SGSN将协商出的新QoS发送给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
所述步骤A还包括:
A1、旧侧SGSN收到新侧SGSN的SGSN上下文请求后,当确认PDP上下文中的移动台MS请求QoS不满足所述QoSR99属性到QoSR97/98属性映射规则后,将所述MS请求QoS的QoSR99属性按照所述QoSR99属性到QoSR97/98属性映射规则转换出相应的QoSR97/98属性;
A2、旧侧SGSN将所述转换出的MS请求QoSR97/98属性以及PDP上下文中使用QoS中的QoSR97/98属性承载于SGSN上下文响应SGSN ContextResponse消息中发送给新侧SGSN。
所述步骤B包括:
新侧SGSN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签约QoSR97/98属性或者用户签约QoS和MS请求QoS和/或使用QoS中的QoSR97/98属性,并结合自身能力协商出新的QoS。
所述步骤C包括:
新侧SGSN将协商出的新QoS承载于更新PDP上下文请求Update PDPContext Request消息中发送给GGSN。
该方法还包括:
新侧SGSN将所述协商出的新QoS承载于路由区更新接受Routeing AreaUpdate Accept消息中发送给MS。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法,当新侧SGSN为UMTS/GPRS R99SGSN,且旧侧SGSN为GPRS R97/98SGSN,MS支持99版本QoS协议时,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e、新侧SGSN确认MS支持99版本QoS协议后,根据用户签约数据中的QoSR99属性并结合自身能力协商出新的QoS;
f、新侧SGSN将协商出的新QoS发送给GGSN。
所述步骤e前包括:
a、旧侧SGSN收到新侧SGSN的SGSN上下文请求后,将PDP上下文中的用户签约QoS以及MS请求QoS和使用QoS的QoSR97/98属性发送给新侧SGSN;
b、新侧SGSN根据旧侧SGSN发送的MS请求QoS、用户签约QoS和/或使用QoS,结合自身能力协商出新的QoS,并将该新QoS发送给GGSN;
c、新侧SGSN通知HLR更新SGSN位置,HLR接到通知后将用户签约数据发送给新侧SGSN。
所述步骤e包括:
e1、新侧SGSN确认MS支持99版本QoS协议后,将所述从旧侧SGSN接收到的MS请求QoS和/或使用QoS的QoSR97/98属性按照所述QoSR97/98属性到QoSR99属性映射规则转换出相应的QoSR99属性;
e2、新侧SGSN根据HLR发送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QoSR99属性以及所述转换出的MS请求和/或使用QoSR99属性并结合自身能力协商出新的QoS。
所述步骤f包括:
新侧SGSN将所述协商出的新QoS承载于Update PDP Context Request消息中发送给GGSN,GGSN收到该消息后向新侧SGSN发送Update PDP Context响应消息。
该方法还包括:
新侧SGSN将所述协商出的新QoS承载于修改PDP上下文请求Modify PDPContext Request消息中发送给MS,若MS接受所述重新协商出的新QoS,则向新侧SGSN发送修改PDP上下文接受Modify PDP Context Accept消息。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在SGSN之间切换过程中,基于用户签约QoSR99属性协商新的QoS,因此即使HLR和/或MS中的QoSR99属性和QoSR97/98属性不遵守QoSR97/98与QoSR99之间的映射规则,也能够保证实际使用的QoS属性的正确性,即实际使用的QoS属性与用户签约的QoS属性相符合,从而提高运营商和用户的满意度;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完全可以通过现有协议来实现,因此技术方案简单易行,而且能够很好地与现有协议及设备兼容。
附图说明
图1为GPRS/UMTS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SGSN间的切换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SGSN间的切换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两种具体实现方案,一种是当旧侧SGSN为UMTS/GPRS R99SGSN,且新侧SGSN为GPRS R97/98SGSN时,另外一种是当新侧SGSN为UMTS/GPRS R99SGSN,且旧侧SGSN为GPRS R97/98SGSN,且MS支持QoSR99时,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的流程与现有SGSN间的切换流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当旧侧SGSN收到新侧SGSN的SGSN上下文请求后,将MS请求QoS和/或用户签约QoS按照QoSR99属性到QoSR97/98属性映射规则转换出相应的QoSR97/98属性,并发送给新侧SGSN。
优选方案是:当旧侧SGSN收到新侧SGSN的SGSN上下文请求后,首先判断PDP上下文中的MS请求QoS和用户签约QoS是否满足QoSR99属性到QoSR97/98属性映射规则,如果不满足映射规则,则将MS请求QoS和/或用户签约QoS按照QoSR99属性到QoSR97/98属性映射规则转换出相应的QoSR97/98属性,并发送给新侧SGSN。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的具体实现方式参照如图2所示的SGSN间切换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当用户因为位置移动,需要在支持不同协议版本的SGSN之间切换时,MS向新侧SGSN发起路由区更新请求。
MS可以通过向新侧SGSN发送Routeing Area Update Request(路由区更新请求)消息发起路由区更新请求。
步骤202:新侧SGSN接到MS的路由区更新请求后向旧侧SGSN发送SGSNContext Request(SGSN上下文请求)消息请求该MS的PDP上下文。
步骤203:旧侧SGSN收到SGSN Context Request消息后,判断该MS的PDP上下文中的用户签约QoS和/或MS请求QoS信息中的QoSR99属性和QoSR97/R98属性之间是否满足协议3GPP TS 23.107规定的QoSR99属性到QoSR97/98属性的映射规则(即下面表1中的映射规则);
如果用户签约QoS和请求QoS信息均满足协议规定的映射关系,则旧侧SGSN直接将该MS的PDP上下文中的用户签约QoS、MS请求QoS和实际使用QoS中的QoSR97 /R98属性通过SGSN Context Response消息发送给新侧SGSN;
如果用户签约QoS和/或请求QoS信息不满足协议规定的映射关系,则旧侧SGSN按照表1的映射规则修改用户签约的QoS和/或请求QoS信息的QoSR97/R98属性,也就是将用户签约QoS和/或请求QoS的QoSR99属性按照协议规定的映射规则转换出相应的QoSR97/98属性,然后将转换出的QoSR97/98属性以及PDP上下文信息中不需要转换的QoS信息通过SGSNContext Response消息发送给新侧SGSN。
步骤204:新侧SGSN收到SGSN Context Response消息后向旧侧SGSN发送SGSN Context Acknowledge(SGSN上下文应答)消息,表示收到该MS的PDP上下文信息;
然后,新侧SGSN根据收到的用户签约QoSR97/98属性,或者根据收到的用户签约QoSR97/98属性和请求QoSR97/98属性和/或实际使用QoSR97/98属性,并结合自身能力协商(即确定)出新的QoS。
步骤205:新侧SGSN将协商出的新QoS通过Update PDP Context Request消息发送给GGSN,通知GGSN更新QoS。
步骤206:GGSN收到新QoS信息后向新侧SGSN发送Update PDP ContextResponse(更新PDP上下文响应)消息。
步骤207:新侧SGSN通过向HLR发送Update GPRS Location消息通知HLR进行SGSN位置更新。
步骤208:HLR收到SGSN位置更新消息后,通过向旧侧SGSN发送CancelLocation(取消位置)消息通知旧侧SGSN删除其保存的该MS的用户签约数据。
步骤209:旧侧SGSN删除其保存的该MS的用户签约数据后向HLR发送Cancel Location Ack(取消位置应答)消息。
步骤210:HLR接到旧侧SGSN的Cancel Location Ack消息后,将该MS的用户签约数据通过Insert Subscriber Data消息发送给新侧SGSN。
步骤211:新侧SGSN收到该MS的用户签约数据后进行保存并向HLR发送Insert Subscriber Data Ack(插入用户签约数据应答)消息。
步骤212:HLR收到新侧SGSN的插入用户签约数据应答消息后向新侧SGSN发送Update GPRS Location Ack(更新GPRS位置应答)消息。
步骤213:新侧SGSN收到HLR的Update GPRS Location Ack消息后,将其协商出的QoS属性通过Routeing Area Update Accept(路由区更新接受)消息发送给MS。
步骤214:MS接到新侧SGSN的Routeing Area Update Accept消息后,向新侧SGSN发送Routeing Area Update Complete(路由区更新完成)消息。
根据协议规定,该步骤是个可选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二的流程与现有SGSN间的切换流程基础上增加了一个QoS修改流程,即新侧SGSN向MS发送了Routeing Area Update Accept消息后,根据HLR发送的签约数据中的QoSR99属性重新协商QoS,并将重新协商的QoS通知给GGSN和MS。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二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二的具体实现方式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当用户因为位置移动,需要在支持不同协议版本的SGSN之间切换时,MS向新侧SGSN发送Routeing Area Update Request消息发起路由区更新请求。
步骤302:新侧SGSN接到MS的路由区更新请求后向旧侧SGSN发送SGSNContext Request消息请求该MS的PDP上下文。
步骤303:旧侧SGSN收到SGSN Context Request消息后,将该MS的通过SGSN Context Response消息发送给新侧SGSN,该PDP上下文包括:MS在旧侧SGSN实际使用的QoS、用户签约QoS和MS请求QoS信息。
由于旧侧SGSN为GPRS R97/98SGSN,因此向新侧SGSN发送的QoS信息均为QoSR97/98属性。
步骤304:新侧SGSN收到SGSN Context Response消息后向旧侧SGSN发送SGSN Context Acknowledge(SGSN上下文应答)消息,表示收到该MS的PDP上下文信息。
然后,新侧SGSN根据收到的用户签约QoS和请求QoS和/或实际使用的QoS信息并结合自身能力,协商出新的QoS。
步骤305:新侧SGSN向GGSN发送Update PDP Context Request消息通知SGSN已变更,同时还可以将协商出的新QoS通过该消息发送给GGSN。
步骤306:GGSN收到新QoS信息后向新侧SGSN发送Update PDP ContextResponse消息。
步骤307:新侧SGSN通过向HLR发送Update GPRS Location消息通知HLR进行SGSN位置更新。
步骤308:HLR收到SGSN位置更新消息后,通过向旧侧SGSN发送CancelLocation消息通知旧侧SGSN删除其保存的该MS的用户签约数据。
步骤309:旧侧SGSN删除其保存的该MS的用户签约数据后向HLR发送Cancel Location Ack消息。
步骤310:HLR接到旧侧SGSN的Cancel Location Ack消息后,将该MS的用户签约数据通过Insert Subscriber Data消息发送给新侧SGSN。
该用户签约数据中包含有QoSR99属性。
步骤311:新侧SGSN收到该MS的用户签约数据后进行保存并向HLR发送Insert Subscriber Data Ack消息。
步骤312:HLR收到新侧SGSN的插入用户签约数据应答消息后向新侧SGSN发送Update GPRS Location Ack消息。
步骤313:新侧SGSN收到HLR的Update GPRS Location Ack消息后向MS发送Routeing Area Update Accept消息。
步骤314:MS接到新侧SGSN的Routeing Area Update Accept消息后,向新侧S GSN发送Routeing Area Update Complete消息。
根据协议规定,该步骤是个可选步骤。
步骤315:新侧SGSN根据HLR发送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QoSR99属性并结合自身能力重新协商QoS,如果重新协商出的QoS与步骤304中协商出的QoS不同,则将该重新协商出的QoS通过Update PDP Context Request消息发送给GGSN。
如果新侧SGSN除了根据用户签约QoS、还需要根据请求QoS和/或实际使用QoS协商新的QoS,那么在协商QoS前,新侧SGSN需要将从旧侧SGSN接收到的请求QoS和/或实际使用QoS按照表2的QoSR97/98属性到QoSR99属性的映射规则转换出相应的QoSR99属性,然后再根据用户签约QoS以及请求QoS和/或实际使用QoS中的QoSR99属性并结合自身能力进行QoS的协商。
步骤316:GGSN收到该重新协商出的QoS后向新侧SGSN发送Update PDPContext Response消息。
步骤317:新侧SGSN收到GGSN的Update PDP Context Response消息后,将重新协商后的QoS通过Modify PDP Context Request(修改PDP上下文请求)消息发送给MS。
步骤318:如果MS接受重新协商后的QoS,MS向新侧SGSN发送ModifyPDP Context Accept(修改PDP上下文接受)消息;如果MS不接受更新后的QoS,则将发起PDP去激活流程。
因此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和技术方案二,都能够解决HLR和/或MS中的QoSR99属性和QoSR97/98属性不遵守协议规定的映射规则时可能导致的实际使用的QoS属性与签约的QoS属性不一致的问题。
下面详细说明如何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一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HLR和/或MS中的QoSR99属性和QoSR97/98属性不遵守协议规定的映射规则时导致实际使用的QoS属性大于签约的QoS属性的过程。
当MS因为位置移动,需要将PDP上下文切换到SGSN2时,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SGSN1在发送SGSN Context Response消息前,首先判断该MS的PDP上下文中的用户签约QoS和/或请求QoS信息中的QoSR99属性和QoSR97/R98属性之间是否满足协议3GPP TS 23.107规定的的映射关系(下述表1),当发现用户签约的QoSR99属性中的上下行Maximum bitrate(最大彼特率)均为64kbps,而QoSR97/98属性中的Peak throughput class为9,不满足表1的映射规则时,则根据表1的映射规则,将QoSR97/98属性中的Peakthroughput class修改为4;然后将MS请求QoS、签约QoS和最终协商QoS属性中的QoSR97/98部分通过SGSN Context Response消息传送给SGSN2。这样,SGSN2通过SGSN Context Response消息接收到的请求QoS和签约QoS中的Peakthroughput class变为4,通过这些参数协商的QoS中的Peak throughput class也为4,SGS N2会使用这个协商QoS去更新GGSN。
当MS因为位置移动,又将PDP上下文从SGSN2迁回SGSN1时,SGSN2通过SGSN Context Response消息,将PDP上下文中的请求QoS、签约QoS和最终协商QoS属性(均为QoSR97/98)传送给SGSN1。SGSN1确认MS的网络能力支持R99,需要将QoSR97/98属性转换成QoSR99属性,根据下面表2的映射规则,QoSR97/98属性中Peak throughput class参数为4时对应的QoSR97/98属性中的Maximum bitrate参数为64kbps,因此,转换后的的签约QoS和请求QoS中的Maximum bitrate为64kbps,通过这些参数协商出的QoS中的Maximum bitrate也是64kbps,然后SGSN1会使用这个协商的QoS去更新GGSN。这样,实际使用的QoS属性就会与签约的QoS属性完全相符。
Resulting R97/98 Attribute | Derived from R99 Attribute | ||
Name | Value | Value | Name |
Delay class | 1 | conversational | Traffic class |
1 | streaming | Traffic class | |
1 | Interactive | Traffic class | |
1 | Traffic handling priority | ||
2 | Interactive | Traffic class | |
2 | Traffic handling priority | ||
3 | Interactive | Traffic class | |
3 | Traffic handling priority | ||
4 | Background | Traffic class | |
Reliability class | 2 | <=10-5 | SDU error ratio |
3 | 10-5<x<=5*10-4 | SDU error ratio | |
4 | >5*10-4 | SDU error ratio | |
<=2*10-4 | Residual bit error ratio | ||
5 | >5*10-4 | SDU error ratio | |
>2*10-4 | Residual bit error ratio | ||
Peak throughput class | 1 | <16 | Maximum bitrate[kbps] |
2 | 16<=x<32 | ||
3 | 32<=x<64 | ||
4 | 64<=x<128 | ||
5 | 128<=x<256 | ||
6 | 256<=x<512 | ||
7 | 512<=x<1024 | ||
8 | 1024<=x<2048 | ||
9 | >=2048 | ||
Precedence class | 1 | 1 | Allocation/retentionpriority |
2 | 2 | ||
3 | 3 | ||
Mean throughput class | Always set to31 | - | |
Reordering Required(Infbrmation in the SGSNand the GGSN PDPContexts) | yes′ | yes′ | Delivery order |
′no′ | ′no′ |
表1 QoSR99属性到QoSR97/98属性的映射规则
Resulting R99 Attribute | Derived from R97/98 Attribute | ||
Name | Value | Value | Name |
Traffic class | Interactive | 1,2,3 | Delay class |
Background | 4 | ||
Traffic handlingpriority | 1 | 1 | Delay class |
2 | 2 | ||
3 | 3 | ||
SDU error ratio | 10-6 | 2 | Reliability class |
10-4 | 3 | ||
10-3 | 4,5 | ||
Residual bit error ratio | 10-5 | 2,3,4 | Reliability class |
4*10-3 | 5 | ||
Delivery of erroneousSDUs | ′no′ | 2,3,4 | Reliability class |
′yes′ | 5 | ||
Maximum bitrate[kbps] | 8 | 1 | Peak throughput class |
16 | 2 | ||
32 | 3 | ||
64 | 4 | ||
128 | 5 | ||
256 | 6 | ||
512 | 7 | ||
1024 | 8 | ||
2048 | 9 | ||
Allocation/Retentionpriority | 1 | 1 | Precedence class |
2 | 2 | ||
3 | 3 | ||
Delivery order | yes′ | yes′ | Reordering Required(Information in theSGSN and the GGSNPDP Contexts) |
′no′ | ′no′ | ||
Maximum SDU size | 1 500 octets | (Fixed value) |
表2 QoSR97/98属性到QoSR99属性的映射规则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SGSN之间反复切换过程中,即使HLR和/或UE中的QoSR99属性和QoSR97/98属性不遵守QoSR97/98与QoSR99之间的映射规则,也能够保证实际使用的QoS属性的正确性,即实际使用的QoS属性与用户签约的QoS属性相符合,从而提高运营商和用户的满意度;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完全可以通过现有协议来实现,因此技术方案简单易行,而且能够很好地与现有协议及设备兼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法,当旧侧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为UMTS/GPRS R99 SGSN,且新侧SGSN为GPRS R97/98 SGSN时,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旧侧SGSN收到新侧SGSN的SGSN上下文请求后,将分组数据协议PDP上下文中的用户签约服务质量QoSR99属性按照QoSR99属性到QoSR97/98属性映射规则转换出相应的QoSR97/98属性,并发送给新侧SGSN;
B、新侧SGSN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签约QoSR97/98属性并结合自身能力协商出新的QoS;
C、新侧SGSN将协商出的新QoS发送给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
A1、旧侧SGSN收到新侧SGSN的SGSN上下文请求后,当确认PDP上下文中的移动台MS请求QoS不满足所述QoSR99属性到QoSR97/98属性映射规则后,将所述MS请求QoS的QoSR99属性按照所述QoSR99属性到QoSR97/98属性映射规则转换出相应的QoSR97/98属性;
A2、旧侧SGSN将所述转换出的MS请求QoSR97/98属性以及PDP上下文中使用QoS中的QoSR97/98属性承载于SGSN上下文响应SGSN ContextResponse消息中发送给新侧SGSN。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
新侧SGSN根据接收到的用户签约QoSR97/98属性或者用户签约QoS和MS请求QoS和/或使用QoS中的QoSR97/98属性,并结合自身能力协商出新的QoS。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
新侧SGSN将协商出的新QoS承载于更新PDP上下文请求Update PDPContext Request消息中发送给GGSN。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新侧SGSN将所述协商出的新QoS承载于路由区更新接受Routeing AreaUpdate Accept消息中发送给MS。
6、一种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法,当新侧SGSN为UMTS/GPRS R99SGSN,且旧侧SGSN为GPRS R97/98 SGSN,MS支持99版本QoS协议时,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e、新侧SGSN确认MS支持99版本QoS协议后,根据用户签约数据中的QoSR99属性并结合自身能力协商出新的QoS;
f、新侧SGSN将协商出的新QoS发送给GGS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前包括:
a、旧侧SGSN收到新侧SGSN的SGSN上下文请求后,将PDP上下文中的用户签约QoS以及MS请求QoS和使用QoS的QoSR97/98属性发送给新侧SGSN;
b、新侧SGSN根据旧侧SGSN发送的MS请求QoS、用户签约QoS和/或使用QoS,结合自身能力协商出新的QoS,并将该新QoS发送给GGSN;
c、新侧SGSN通知HLR更新SGSN位置,HLR接到通知后将用户签约数据发送给新侧SGS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包括:
e1、新侧SGSN确认MS支持99版本QoS协议后,将所述从旧侧SGSN接收到的MS请求QoS和/或使用QoS的QoSR97/98属性按照所述QoSR97/98属性到QoSR99属性映射规则转换出相应的QoSR99属性;
e2、新侧SGSN根据HLR发送的用户签约数据中的QoSR99属性以及所述转换出的MS请求和/或使用QoSR99属性并结合自身能力协商出新的QoS。
9、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包括:
新侧SGSN将所述协商出的新QoS承载于Update PDP Context Request消息中发送给GGSN,GGSN收到该消息后向新侧SGSN发送Update PDP Context响应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新侧SGSN将所述协商出的新QoS承载于修改PDP上下文请求Modify PDPContext Request消息中发送给MS,若MS接受所述重新协商出的新QoS,则向新侧SGSN发送修改PDP上下文接受Modify PDP Context Accept消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022222A CN100450303C (zh) | 2006-01-24 | 2006-01-24 | 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022222A CN100450303C (zh) | 2006-01-24 | 2006-01-24 | 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67185A true CN1867185A (zh) | 2006-11-22 |
CN100450303C CN100450303C (zh) | 2009-01-07 |
Family
ID=374260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0222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0303C (zh) | 2006-01-24 | 2006-01-24 | 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50303C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134986A1 (fr) * | 2007-05-08 | 2008-11-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pour la négociation de fonctions de sécurité |
WO2010133004A1 (zh) * | 2009-05-18 | 2010-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质量能力协商方法、服务质量参数转换方法及装置 |
CN101370001B (zh) * | 2007-08-15 | 2011-0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递方法 |
WO2011011945A1 (zh) * | 2009-07-29 | 2011-02-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消息发送方法及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服务支持节点 |
CN101605353B (zh) * | 2008-06-13 | 2012-08-29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装置 |
CN101296517B (zh) * | 2008-04-22 | 2013-01-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异构网络中保证服务质量管理的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10027490A1 (en) * | 2000-01-25 | 2001-10-04 | Gabor Fodor | RSVP handling in 3G networks |
US20040121778A1 (en) * | 2002-10-08 | 2004-06-24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Quality of service mapping between various typ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AU2003264323A1 (en) * | 2003-09-18 | 2005-04-06 | Utstarcom (China) Co. Ltd. | Method of ip multimedia session radio access bearing in the umts network |
JP2005286909A (ja) * | 2004-03-30 | 2005-10-13 | Fujitsu Ltd |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
2006
- 2006-01-24 CN CNB2006100022222A patent/CN10045030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134986A1 (fr) * | 2007-05-08 | 2008-11-1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pour la négociation de fonctions de sécurité |
US10958692B2 (en) | 2007-05-08 | 2021-03-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ecurity capability negotiation method, system, and equipment |
US10383017B2 (en) | 2007-05-08 | 2019-08-13 | Hau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ecurity capability negotiation method, system, and equipment |
US9668182B2 (en) | 2007-05-08 | 2017-05-3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ecurity capability negotiation method, system, and equipment |
US8774759B2 (en) | 2007-05-08 | 2014-07-0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ecurity capability negotiation method, system, and equipment |
US8059679B2 (en) | 2007-08-15 | 2011-11-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transfer |
CN101370001B (zh) * | 2007-08-15 | 2011-0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递方法 |
US9088918B2 (en) | 2007-08-15 | 2015-07-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transfer |
CN101296517B (zh) * | 2008-04-22 | 2013-01-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异构网络中保证服务质量管理的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
US8452327B2 (en) | 2008-06-13 | 2013-05-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
CN101605353B (zh) * | 2008-06-13 | 2012-08-29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通讯方法及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装置 |
US8838168B2 (en) | 2008-06-13 | 2014-09-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
US9060358B2 (en) | 2008-06-13 | 2015-06-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
US9369860B2 (en) | 2008-06-13 | 2016-06-1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
US10652937B2 (en) | 2008-06-13 | 2020-05-1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
US10009934B2 (en) | 2008-06-13 | 2018-06-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
US10334639B2 (en) | 2008-06-13 | 2019-06-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and related devices |
WO2010133004A1 (zh) * | 2009-05-18 | 2010-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服务质量能力协商方法、服务质量参数转换方法及装置 |
CN101990174A (zh) * | 2009-07-29 | 2011-03-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消息发送方法及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服务支持节点 |
WO2011011945A1 (zh) * | 2009-07-29 | 2011-02-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消息发送方法及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服务支持节点 |
CN101990174B (zh) * | 2009-07-29 | 2016-06-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消息发送方法及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服务支持节点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50303C (zh) | 2009-0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4180C (zh) | 包括多个通信网络的通信系统 | |
CN1310484C (zh) | 用于ip网络的服务级分配 | |
CN1675863A (zh) | 在GSM/EDGE无线接入网(GERAN)A/Gb模式中运行时向上层提供众多临时块流(TBF)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047949A (zh) | 业务数据流的承载控制方法 | |
CN1451214A (zh) | 一种用于在互联网协议移动网络中建立呼叫的技术 | |
CN101035049A (zh) | 管理无线局域网和移动网之间的互通的方法和相关的设备 | |
CN1905748A (zh) | 确定无线链路的方法 | |
CN101047950A (zh) | 在3gpp演进网络中配置默认承载的方法 | |
CN185944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ip地址分配方法 | |
CN1859614A (zh) | 一种无线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867185A (zh) | Sgsn间切换的实现方法 | |
CN1659906A (zh) | 在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实时通信的方法 | |
CN1893304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提供服务质量保证的实现方法 | |
CN1284338C (zh) | 一种多协议数据网关通信的实现方法 | |
CN101069451A (zh) | 用于处理数据传输信道的服务质量的方法 | |
CN101076195A (zh) | 移动终端、网络、移动终端进行网络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 |
CN1625152A (zh) | 一种保证传输分组数据业务质量的方法 | |
CN1859777A (zh) | 一种业务接入中实现pdp地址分配的方法 | |
CN1736123A (zh) | 分组模式移动通信系统中管理服务质量的方法 | |
CN1794866A (zh) | 保证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服务质量的实现方法 | |
CN1640177A (zh) | 分组模式蜂窝移动无线系统中改进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 | |
CN1842049A (zh) | 重定位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网关支撑节点的方法 | |
CN100344199C (zh) | 无线局域网网络移动性管理的系统及其方法 | |
CN1283055C (zh) | 一种对创建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请求的处理方法 | |
CN1863398A (zh) | 一种移动通信中控制用户接入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