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7141A - 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及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及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67141A CN1867141A CNA2006100833519A CN200610083351A CN1867141A CN 1867141 A CN1867141 A CN 1867141A CN A2006100833519 A CNA2006100833519 A CN A2006100833519A CN 200610083351 A CN200610083351 A CN 200610083351A CN 1867141 A CN1867141 A CN 18671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rvice bearer
- parameter
- mobile terminal
- rnc
- configu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及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参数预配置方法为:设置RNC ID列表,移动终端获取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参数配置标识以及RNC ID并进行存储。检验方法为:网络侧判断移动终端中的RNC ID是否在RNC ID列表中来确定参数配置标识是否有效。本发明的另一种参数预配置方法为:配置RNC ID列表,移动终端获取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参数配置标识以及RNC ID列表并进行存储。检验方法为:移动终端判断获取的RNC ID是否在RNC ID列表中来确定参数配置标识是否有效。本发明避免了在使用相同参数配置标识的RNC间的切换过程中的重新进行参数预配置,节约业务建立时间,减少资源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及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尤其是一种在移动通信网络中,通过引入RNC ID进行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的方法,以及通过判断RNC ID来确定移动终端中存储的预配置参数是否有效的检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GSM,CDMA和WCDMA等所有无线通信系统)业务建立时间普遍较长(例如普通的移动用户呼叫移动用户的话音建立时间大概在5至9秒),为了缩短连接建立时间,提供高的业务质量和用户感受,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一个方案:通过在业务建立时使用预先存储的业务承载标识来建立业务,而不是每次都传送全部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从而达到缩短业务建立时间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种预配置的方案,首先需要将不同业务承载的配置参数进行标识,移动终端获取这些业务承载的配置参数及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并进行存储。这样,在网络侧和移动终端中保存着相同的业务承载的配置参数及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在业务建立时,网络侧直接向移动终端下发与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终端收到标识后就可以从其自身获取到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而不用网络侧向移动终端下发业务承载的所有配置参数。3GPP的25.815规范中规定的SCI(stored configuration identity,存储配置标识)和SCSI(stored configuration set identity,存储配置集标识)就是两种参数配置标识。
在3GPP的25.815规范中规定了参数预配置的流程中,网络侧可以通过Stored 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对移动终端进行参数预配置,或者在承载业务的建立过程中通过Radio Bearer Setup消息对移动终端进行参数预配置,而在上述的两种参数预配置的消息中,只包含业务承载配置参数以及与业务承载配置参数相对应的SCI或SCSI。当移动终端从一个RNC(无线网络控制器)切换到另一个RNC后,就要重新进行一次参数预配置,以保证移动终端中的SCI或SCSI对于当前网络的有效性。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对移动终端进行的参数预配置存在着如下不足:移动终端切换或漫游到其他RNC(无线网络控制器)中后,和RNC之间需要重新配置SCI,对于不同的RNC,RNC-ID不同,但有可能使用同样SCI或SCSI,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大:只要两个RNC属于同一设备厂商且无线接入承载配置版本相同即可。如果终端在这样的两个RNC之间移动,RNC ID不同但能够使用同样SCI,这样在RNC切换过程中,重新配置SCI是没有必要的,而且目前的网络中有很多属于同一设备厂商且无线接入承载配置版本相同的RNC存在,重新配置SCI会增加业务建立的时间,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对移动终端在进行参数预配置中所存在的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通过该方法在存储配置过程中加入了RNC ID,避免了在使用相同的参数配置标识的RNC间的切换的过程中的重新进行参数预配置,节约了业务建立的时间,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识别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的过程中存在的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存储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通过该方法通过检验移动终端中存储的与参数配置标识对应的RNCID来确定移动终端中的参数配置标识对于当前网络来说是否可用,避免了在使用相同的参数配置标识的RNC间的切换的过程中的重新进行参数预配置,节约了业务建立的时间,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在网络侧的每个RNC中设置RNC ID列表,所述RNC ID列表中包含多个RNC的RNC ID,所述多个RNC与设置RNC ID列表的本地RNC具有相同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并且每一项业务承载配置参数所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也相同;
步骤12、移动终端从网络侧获取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以及当前网络的RNC ID;
步骤13、移动终端将所述当前网络的RNC ID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进行关联,然后进行存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的检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要求移动终端上报其存储的预配置参数信息的请求消息;
步骤22、移动终端收到所述请求消息后,向网络侧发送包含其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及与之关联的RNC ID的上报消息;
步骤23、网络侧收到所述上报消息后,判断上报消息中的RNC ID是否存在于当前网络维护的RNC ID列表中,如果是,则确定所述参数配置标识对于当前网络的RNC是有效的,否则,确定所述参数配置标识对于当前网络的RNC是无效的;
步骤24、结束。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在网络侧的每个RNC中设置RNC ID列表,所述RNC ID列表中包含多个RNC的RNC ID,所述多个RNC与设置RNC ID列表的本地RNC具有相同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并且每一项业务承载配置参数所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也相同;
步骤32、移动终端从网络侧获取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以及当前网络的RNC中存储的RNC ID列表;
步骤33、移动终端将所述当前网络的RNC ID列表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进行关联,然后进行存储。
本发明还提供了另一种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的检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移动终端从网络侧的广播消息中获取当前网络的RNC ID;
步骤42、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网络的RNC ID是否存在于其存储的RNC ID列表中,如果是,则确定其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对于当前网络的RNC是有效的,否则,确定所述参数配置标识对于当前网络的RNC是无效的。
步骤43、结束。
因此,本发明的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由于在配置的过程中加入了RNC ID,使得对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更加合理,进而通过本发明的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在应用参数配置标识前,先对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通过检验RNC ID来确定对于当前的网络是否有效,避免了在使用相同的参数配置标识的RNC间的切换的过程中的重新进行参数预配置,节约了业务建立的时间,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2的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2的网络侧检验移动终端中是否有当前要建立的业务承载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2的网络侧检验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是否完整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3的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4的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的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网络侧的每个RNC中设置RNC ID列表,所述RNC ID列表中包含多个RNC的RNC ID,所述多个RNC与设置RNC ID列表的本地RNC具有相同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并且每一项业务承载配置参数所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也相同;由于许多RNC(属于同一设备厂商且无线接入承载配置版本相同)具有相同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而一个RNC ID对应一个RNC,这样将一个本地网或PLMN中将所有RNC划分在一个或多个RNC ID列表中,移动终端在同一个RNC ID列表中的RNC中进行业务承载建立时就可以使用完全相同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及该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
步骤102、移动终端从网络侧获取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以及当前网络的RNC ID;
步骤103、移动终端将所述当前网络的RNC ID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进行关联,然后进行存储。
实施例1的配置方法可以通过网络侧发起的专门对移动终端进行存储配置的消息交互来实现,通过向移动终端发送存储配置消息的方式来进行参数的预配置,其中存储配置消息中必须包含业务承载配置参数以及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存储配置消息中可以包含当前网络的RNCID也可以不包含,原因是移动终端可以从网络侧的广播消息中获得当前网络的RNC ID。因此,步骤102可以具体为移动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存储配置消息,从该消息中获得业务承载配置参数以及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并从网络侧的广播消息中提取所述RNC ID;或者移动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存储配置消息,从该消息中获得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以及当前网络的RNC ID。
利用存储配置消息来进行参数预配置的过程中,可以连续的对多个业务承载进行SCI或SCSI的配置,如果需要可以对网络侧的所有业务承载进行参数的预配置,也可对部分重要的或常用的业务承载进行SCI或SCSI,例如,在WCDMA网络中,可以通过UTRAN(陆地无线接入网)向移动终端连续发送的包含业务承载配置参数以及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或进一步包含当前网络的RNC ID的STORED CONFIGURATION UPDATE消息的方式进行配置。
实施例1的配置方法也可以在业务承载的建立过程中进行,对于某项业务承载,移动终端可能没有进行过对应于这项业务承载的参数预配置,那么在建立业务承载的过程中,就无法利用SCI或SCSI来进行,这样在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承载业务建立消息中就需要包含该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如果在该消息中加入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或进一步加入RNC ID,就可以实现对于该业务承载的参数预配置,下次进行该业务承载的建立时就可以利用SCI或SCSI来完成,因此,步骤102还可以具体为移动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从该消息中获得业务承载配置参数以及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并从网络侧的广播消息中提取所述RNC ID;或者移动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从该消息中获得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以及所述RNC ID。
实施例2: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基于这种参数预配置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配置参数进行检验的方法,图2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2的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要求移动终端上报其存储的预配置参数信息的请求消息;
步骤202、移动终端收到所述请求消息后,向网络侧发送包含其存储的SCI或SCSI及其对应的RNC ID的上报消息;
步骤203、网络侧收到所述上报消息后,判断上报消息中的RNC ID是否存在于当前网络维护的RNC ID列表中,如果是,则确定所述SCI或SCSI对于当前网络的RNC是有效的,否则,确定所述SCI或SCSI对于当前网络的RNC是无效的;
步骤204、结束。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上报消息中的RNC ID不在当前网络维护的RNC ID列表中,则说明移动终端中存储的SCI或SCSI,是对应于另外RNC的网络:该SCI或SCSI对与当前的RNC来说是无效的,在这种情况下,网络侧可以发起对移动终端重新进行参数预配置。具体过程可以采用本发明的参数预配置的方法流程。
因此,在步骤203与步骤204之间,在确定移动终端中存储的SCI或SCSI无效后还可以设有:步骤203a、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及其对应的SCI或SCSI的存储配置消息。
而且在步骤203a中,网络侧还可以将当前网络的RNC ID包含在所述存储配置消息中向移动终端发送。
如果在移动终端要进行业务承载的建立,则在步骤203与步骤204之间,在确定移动终端中存储的SCI或SCSI无效后还可设有:步骤203b、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该消息中也可以进一步包含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当前网络的RNC ID。
如果经过网络侧的判断,移动终端中存储的SCI或SCSI有效,则如果移动终端要进行业务承载的建立,网络侧还需要判断移动终端中是否有当前要建立的业务承载对应的SCI或SCSI,因此,在步骤203与步骤204之间,在确定移动终端中存储的SCI或SCSI有效后还设有检验移动终端中是否有当前要建立的业务承载对应的SCI或SCSI的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3c、网络侧判断所述SCI或SCSI中是否包含与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对应的SCI或SCSI,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3d,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203e;
步骤203d、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所述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然后执行步骤204;
步骤203e、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所述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然后执行步骤204。网络侧也可以利用该消息发起对移动终端进行对当前业务承载的参数预配置,因此,该消息中还可以进一步包含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当前网络的RNC ID。
当网络侧判断移动终端中的存储配置标识有效后,如果移动终端中存储的SCI或SCSI不完整,还可以进一步进行存储配置,将移动终端中没有存储的网络侧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及SCI或SCSI补充配置到移动终端中。
因此,在步骤203与步骤204之间,在确定移动终端中存储的SCI或SCSI有效后还设有检验移动终端中存储的SCI或SCSI是否完整的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3f、网络侧判断所述SCI或SCSI是否包含了网络侧当前设备使用的全部SCI或SCSI,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0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203g;
步骤203g、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及其对应的SCI或SCSI的存储配置消息,然后执行步骤204。
在步骤203g中,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的存储配置消息中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当前网络的RNC ID。
实施例3:
图5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3的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在网络侧的每个RNC中设置RNC ID列表,所述RNC ID列表中包含多个RNC的RNC ID,所述多个RNC与设置RNC ID列表的本地RNC具有相同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并且每一项业务承载配置参数所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也相同;
步骤302、移动终端从网络侧获取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以及当前网络的RNC ID列表;
步骤303、移动终端将所述当前网络的RNC ID列表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进行关联,然后进行存储。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是将当前网络的RNC ID列表在进行参数预配置的过程中配置给移动终端,这样做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在以后的参数有效性的判断上可以由移动终端来完成。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02可以具体为移动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存储配置消息,从该消息中获得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以及所述RNC ID列表。还可以具体为移动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从该消息中获得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SCI或SCSI以及所述RNC ID列表。
实施例4:
实施例4的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是基于实施例3的参数配置方法的,与实施例2中的方法不同之处在于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是由移动终端来完成的,由于实施例3中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将网络的RND ID列表配置给了移动终端,这样移动终端能够得知其存储的SCI或SCSI对那些RNC是有效的,当需要判断其存储的SCI或SCSI对于当前网络是否有效时,只需要获取到当前网络的RNC ID即可,图6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4的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移动终端从网络侧的广播消息中获取当前网络的RNC ID;
步骤402、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网络的RNC ID是否存在于其存储的RNC ID列表中,如果是,则确定其存储的SCI或SCSI对于当前网络的RNC是有效的,否则,确定所述SCI或SCSI对于当前网络的RNC是无效的。
步骤403、结束。
移动终端可以在收到网络侧的广播消息获取当前网络的RNC ID之后、建立业务承载之前的任何时候进行上述有效性的判断,例如可以在移动终端开机的时候,这样移动终端预先获知了其存储的SCI或SCSI对于当前的网络来说是否有效,当网络侧要求其上报其存储的预配置参数信息时,如果其存储的SCI或SCSI有效,则上报其存储的SCI或SCSI,此时网络侧不需再进行SCI或SCSI对于当前网络的是否有效的判断,如果其存储的SCI或SCSI无效,就可以直接通知网络侧。因此,在步骤302与步骤303之间,在确定移动终端中存储的SCI或SCSI有效后还可设有:步骤302a、当移动终端收到网络侧发送的要求移动终端上报存储的预配置参数信息的请求消息后,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包含其存储的SCI或SCSI的上报消息。在步骤302与步骤303之间,在确定移动终端中存储的SCI或SCSI无效后还可设有:步骤302g、当移动终端收到网络侧发送的要求移动终端上报其存储的预配置参数信息的请求消息后,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存储的SCI或SCSI无效的上报消息。
对于网络侧收到移动终端的上报消息后,便已经获知了移动终端中的SCI或SCSI的是否有效,其后续的流程与第一种检验方法中确定了移动终端存储的SCI或SCSI是否有效后的后续流程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在后续的参数配置过程中,网络侧向移动终端配置的是RNC ID列表而不是RNC ID,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2)
1、一种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在网络侧的每个RNC中设置RNC ID列表,所述RNC ID列表中包含多个RNC的RNC ID,所述多个RNC与设置RNC ID列表的本地RNC具有相同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并且每一项业务承载配置参数所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也相同;
步骤12、移动终端从网络侧获取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以及当前网络的RNC ID;
步骤13、移动终端将所述当前网络的RNC ID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进行关联,然后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具体为移动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存储配置消息,从该消息中获得业务承载配置参数以及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并从网络侧的广播消息中提取所述RNC I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具体为:移动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存储配置消息,从该消息中获得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以及所述RNC 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具体为:移动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从该消息中获得业务承载配置参数以及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并从网络侧的广播消息中提取所述RNC I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2具体为:移动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从该消息中获得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以及所述RNC ID。
6、一种对移动终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获得的预配置参数进行检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要求移动终端上报其存储的预配置参数信息的请求消息;
步骤22、移动终端收到所述请求消息后,向网络侧发送包含其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及其对应的RNC ID的上报消息;
步骤23、网络侧收到所述上报消息后,判断上报消息中的RNC ID是否存在于当前网络维护的RNC ID列表中,如果是,则确定所述参数配置标识对于当前网络的RNC是有效的,否则,确定所述参数配置标识对于当前网络的RNC是无效的;
步骤24、结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3与步骤24之间,在确定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无效后还设有:
步骤23a、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及其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的存储配置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3a中,网络侧还将当前网络的RNC ID包含在所述存储配置消息中向移动终端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3与步骤24之间,在确定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无效后还设有:
步骤23b、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3b中,网络侧还将所述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包含在所述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中向移动终端发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3b中,网络侧还将当前网络的RNC ID包含在所述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中向移动终端发送。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3与步骤24之间,在确定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有效后还设有:
步骤23c、网络侧判断所述参数配置标识中是否包含与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3d,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23e;
步骤23d、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所述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然后执行步骤24:
步骤23e、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所述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然后执行步骤24。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3e中,网络侧还将所述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包含在所述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中向移动终端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3e中,网络侧还将当前网络的RNC ID包含在所述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中向移动终端发送。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3与步骤24之间,在确定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有效后还设有:
步骤23f、网络侧判断所述参数配置标识是否包含了网络侧当前设备使用的全部参数配置标识,如果是,则执行步骤24,如果否,则执行步骤23g;
步骤23g、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及其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的存储配置消息,然后执行步骤24。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3g中,网络侧将当前网络的RNC ID包含在所述存储配置消息中向移动终端发送。
17、一种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在网络侧的每个RNC中设置RNC ID列表,所述RNC ID列表中包含多个RNC的RNC ID,所述多个RNC与设置RNC ID列表的本地RNC具有相同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并且每一项业务承载配置参数所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也相同;
步骤32、移动终端从网络侧获取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以及当前网络的RNC中存储的RNC ID列表;
步骤33、移动终端将所述当前网络的RNC ID列表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进行关联,然后进行存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具体为移动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存储配置消息,从该消息中获得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以及所述RNC ID列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2具体为移动终端接收网络侧发送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从该消息中获得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和与所述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以及所述RNC ID列表。
20、一种对移动终端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7至19任一所述的方法获得的预配置参数进行检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移动终端从网络侧的广播消息中获取当前网络的RNC ID;
步骤42、移动终端判断当前网络的RNC ID是否存在于其存储的RNC ID列表中,如果是,则确定其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对于当前网络的RNC是有效的,否则,确定所述参数配置标识对于当前网络的RNC是无效的。
步骤43、结束。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2与步骤43之间,在移动终端确定其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有效后还设有:
步骤42a、当移动终端收到网络侧发送的要求移动终端上报其存储的预配置参数信息的请求消息后,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包含其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的上报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2a与步骤43之间还设有:
步骤42b、网络侧收到所述上报消息后,判断所述参数配置标识中是否包含与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2c,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42d;
步骤42c、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所述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然后执行步骤43:
步骤42d、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所述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然后执行步骤43。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2d中,网络侧将所述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包含在所述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中向移动终端发送。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2d中,网络侧将当前网络的RNC ID列表包含在所述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中向移动终端发送。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2a与步骤43之间还设有:
步骤42e、网络侧收到所述上报消息后,判断所述参数配置标识是否包含了网络侧当前设备使用的全部参数配置标识,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3,如果否,则执行步骤42f;
步骤42f、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及其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的存储配置消息,然后执行步骤43。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2f中,网络侧将当前网络的RNC ID列表包含在所述存储配置消息中向移动终端发送。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2与步骤43之间,在确定移动终端中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无效后还设有:
步骤42g、当移动终端收到网络侧发送的要求移动终端上报其存储的预配置参数信息的请求消息后,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所述移动终端中的存储的参数配置标识无效的上报消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2g与步骤33之间还设有:
步骤42h、网络侧收到所述上报消息后,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及其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的存储配置消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2h中,网络侧将当前网络的RNC ID列表包含在所述存储配置消息中向移动终端发送。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2g与步骤43之间还设有:
步骤42i、网络侧收到所述上报消息后,向移动终端发送包含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的业务承载建立消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2i中,网络侧将所述需要建立的业务承载所需的业务承载配置参数对应的参数配置标识包含在所述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中向移动终端发送。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2i中,网络侧将当前网络的RNC ID列表包含在所述业务承载建立消息中向移动终端发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833519A CN100421490C (zh) | 2006-06-06 | 2006-06-06 | 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及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6100833519A CN100421490C (zh) | 2006-06-06 | 2006-06-06 | 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及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67141A true CN1867141A (zh) | 2006-11-22 |
CN100421490C CN100421490C (zh) | 2008-09-24 |
Family
ID=37425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61008335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1490C (zh) | 2006-06-06 | 2006-06-06 | 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及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21490C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1029395A1 (zh) * | 2009-09-09 | 2011-03-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
CN102202405A (zh) * | 2010-03-23 | 2011-09-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时无线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1594662B (zh) * | 2008-05-28 | 2012-04-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控制器标识解析方式的指示方法 |
CN102547664A (zh) * | 2010-12-20 | 2012-07-04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用于无线通信终端参数预配置的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方法 |
CN101547422B (zh) * | 2008-03-24 | 2013-12-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控制器标识解析方式的指示方法 |
WO2016078416A1 (zh) * | 2014-11-21 | 2016-05-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引擎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WO2018059559A1 (zh) * | 2016-09-30 | 2018-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44473B2 (en) * | 2000-06-27 | 2005-09-13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radio access bearer reconfigu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WO2002069659A1 (en) * | 2001-02-22 | 2002-09-0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adapting a number of bearers to a service |
CN100372428C (zh) * | 2004-02-20 | 2008-02-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漫游区域位置登记的方法 |
CN100518188C (zh) * | 2005-09-27 | 2009-07-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存储配置参数开展业务的实现方法 |
-
2006
- 2006-06-06 CN CNB2006100833519A patent/CN10042149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7422B (zh) * | 2008-03-24 | 2013-12-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控制器标识解析方式的指示方法 |
CN101594662B (zh) * | 2008-05-28 | 2012-04-0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控制器标识解析方式的指示方法 |
CN102026156B (zh) * | 2009-09-09 | 2013-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
CN102026156A (zh) * | 2009-09-09 | 2011-04-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
WO2011029395A1 (zh) * | 2009-09-09 | 2011-03-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与装置 |
WO2011116547A1 (zh) * | 2010-03-23 | 2011-09-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时无线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2202405A (zh) * | 2010-03-23 | 2011-09-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时无线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2202405B (zh) * | 2010-03-23 | 2014-04-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时无线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02547664A (zh) * | 2010-12-20 | 2012-07-04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用于无线通信终端参数预配置的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方法 |
CN102547664B (zh) * | 2010-12-20 | 2015-04-01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用于无线通信终端参数预配置的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方法 |
WO2016078416A1 (zh) * | 2014-11-21 | 2016-05-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引擎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WO2018059559A1 (zh) * | 2016-09-30 | 2018-04-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
US10856341B2 (en) | 2016-09-30 | 2020-12-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access network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21490C (zh) | 2008-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67141A (zh) | 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及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 | |
CN101040463A (zh) | 用于连接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网络的双模式移动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 |
CN1394453A (zh) | 小区重新选择信令方法 | |
CN1968534A (zh)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连接重建的方法 | |
CN1886998A (zh) | 自动发现共同多媒体服务能力的方法和通信系统 | |
CN101044771A (zh) | 对于第一和第二无线接入网可操作的移动终端的系统间切换 | |
CN1819700A (zh) | 移动终端的参数预配置方法及预配置参数的检验方法 | |
CN1809218A (zh) | 移动终端上报和更新存储配置参数信息的方法 | |
CN101035375A (zh) | 一种自适应通信系统、终端、方法及接入点 | |
CN101069395A (zh) | 用于共享多媒体能力分发的方法 | |
CN1859766A (zh) | 一种通信系统发起业务请求时对业务承载的处理方法 | |
CN1619993A (zh) | 基于网络控制的终端间直接通信的方法 | |
CN1301023C (zh) | 终端提前接收主叫号码的系统及方法 | |
CN1968252A (zh) | 媒体无关的链路切换方法和装置 | |
CN1893720A (zh) | 一种系统间切换方法 | |
CN1780481A (zh) | 用户设备识别服务无线网络子系统迁移的方法 | |
CN1917695A (zh) | 一种提高3g网络系统到2g网络系统切换成功率的方法 | |
CN1859422A (zh) | 一种用户终端接入演进网络的处理方法 | |
CN101064928A (zh) | 一种实现位置注册更新的方法 | |
CN1921651A (zh) | 发起集群通信业务的方法 | |
CN1809216A (zh) | 移动终端上报存储配置参数信息的方法 | |
CN101047957A (zh) | 一种快速激活移动台的方法 | |
CN1852112A (zh) | 一种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行信息交互的系统和方法 | |
CN1863113A (zh) | 局域网终端实现多用户接入的系统及方法 | |
CN1852549A (zh) | 一种用户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6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