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5209A - 含氟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氟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65209A CN1865209A CN 200610081937 CN200610081937A CN1865209A CN 1865209 A CN1865209 A CN 1865209A CN 200610081937 CN200610081937 CN 200610081937 CN 200610081937 A CN200610081937 A CN 200610081937A CN 1865209 A CN1865209 A CN 18652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und
- fluorine
- cfhcf
- ocf
- formul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新的含氟醇及其制备方法。该含氟醇是HOQ2OCZ1Z2CZ3HR2CZ4HCZ5Z6OQ3OH表示的醇,式中的R2为含醚性氧原子的2价全氟烃基,Z1、Z2、Z3、Z4、Z5、Z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Z1、Z2、Z3中的至少1个为氟原子,且Z4、Z5、Z6中的至少1个为氟原子;Q2、Q3:分别独立地表示-(CH2) t-,t为2~6的整数。该含氟醇的制备方法是在碱金属化合物存在下,使R[CX1=CX2X3] p表示的化合物和HOQOH表示的二醇反应,式中的X1、X2、X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X1、X2、X3中的至少1个为氟原子;Q:-(CH2) t-,t为2~6的整数。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3/007771,国际申请日为2003年6月19日的PCT国际申请进入中国阶段后国家申请号为03815064.6的标题为“含氟醇及其制备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含氟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末端部分具备羟基的含氟化合物有Rf(CF2CF2)nCH2CH2OH(Rf表示多氟烷基),该含氟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如下方法。
即,通过调聚反应使RfI和CF2=CF2反应生成Rf(CF2CF2)nI(n为1以上的整数),再使该化合物与乙烯进行加成,生成Rf(CF2CF2)nCH2CH2I,然后使用载有碱金属的固体酸催化剂,生成Rf(CF2CF2)nCH2CH2OH的方法(日本专利特开2000-79345)。
但是,通过调聚反应制备Rf(CF2CF2)nI时,由于生成具有上述碳原子数(即,前述化学式中的n)分布的化合物,由该化合物衍生的Rf(CF2CF2)nCH2CH2OH也是具有上述碳原子数分布的含氟化合物。因此,要获得末端部分具有羟基、且具有特定的碳原子数的含氟化合物,必须在反应后进行分离。
本发明者认为,要消除上述调聚反应中的碳原子数分布的难点,重要的是在反应原料中使用二醇,基于此找到了末端部分具有羟基的新化合物。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的含氟醇及其制备方法。
R1CY1HCY2Y3OQ1OH···式1
HOQ2OCZ1Z2CZ3HR2CZ4HCZ5Z6OQ3OH
···式2
式1和式2中的符号的含义如下所述。R1:1价有机基、卤原子或氢原子;R2:2价有机基;Y1、Y2、Y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R1不为氟原子时,Y1、Y2、Y3中的至少1个为氟原子;Z1、Z2、Z3、Z4、Z5、Z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Z1、Z2、Z3中的至少1个为氟原子,且Z4、Z5、Z6中的至少1个为氟原子;Q1、Q2、Q3:分别独立地表示2价有机基。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具有下式5表示的基团的含氟醇(化合物5)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特征是,在碱金属化合物存在下,使具有下式3表示的基团的化合物(化合物3)和下式4表示的二醇(化合物4)反应。
-CX1=CX2X3···式3
HOQOH···式4
-CX1HCX2X3OQOH···式5
式3、式4、式5中的符号的含义如下所述。X1、X2、X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X1、X2、X3中的至少1个为氟原子;Q:2价有机基。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化合物1中,R1为1价有机基、卤原子或氢原子。R1较好为1价烃基或1价卤代烃基,特别好为含醚性氧原子的1价卤代烃基。R1可以是直链结构,也可有支链结构,还可具有环结构。
其中,R1较好为氟代烃基,特别好为烃基的所有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全氟烃基,尤其好的是含醚性氧原子的全氟烃基。含醚性氧原子时,该醚性氧原子最好存在于末端部分。
化合物1中,Y1、Y2、Y3较好为氟原子,最好全部都为氟原子。此外,Q1较好为2价烃基,特别好为亚烷基。Q1较好为-(CH2)t-(t为1以上的整数)表示的基团,更好的是t为2~12的基团,特别好的是t为2~6的基团。
为使化合物1容易合成,所以化合物1较好为R’CFHCF2O(CH2)mOH(R’为含醚性氧原子的碳原子数1~16的1价含氟有机基,m为2~12的整数)表示的化合物(化合物6)。化合物6中,R’可以是直链结构,也可有支链结构。有支链结构时,支链部分最好存在于末端,该支链部分较好为(CF3)2CF-。
其中,R’较好为氟代烃基,特别好的是烃基的所有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全氟烃基,尤其好的是含醚性氧原子的全氟烃基。含醚性氧原子时,该醚性氧原子最好存在于末端部分。
作为化合物1的具体例子可例举以下的化合物。
H(CF2)2O(CH2)2OH、
H(CF2)2O(CH2)3OH、
H(CF2)2O(CH2)4OH、
H(CF2)2O(CH2)6OH、
CF3CFHCF2O(CH2)2OH、
CF3CFHCF2O(CH2)3OH、
CF3CFHCF2O(CH2)4OH、
CF3CFHCF2O(CH2)6OH、
C2F5CFHCF2O(CH2)2OH。
C2F5CFHCF2O(CH2)3OH、
C2F5CFHCF2O(CH2)4OH、
C2F5CFHCF2O(CH2)6OH、
C3F7CFHCF2O(CH2)2OH、
C3F7CFHCF2O(CH2)3OH、
C3F7CFHCF2O(CH2)4OH、
C3F7CFHCF2O(CH2)6OH。
C5F11CFHCF2O(CH2)2OH、
C5F11CFHCF2O(CH2)3OH、
C5F11CFHCF2O(CH2)4OH、
C5F11CFHCF2O(CH2)6OH、
C7F15CFHCF2O(CH2)2OH、
C7F15CFHCF2O(CH2)3OH、
C7F15CFHCF2O(CH2)4OH、
C7F15CFHCF2O(CH2)6OH。
C3F7OCFHCF2O(CH2)2OH、
C3F7OCFHCF2O(CH2)3OH、
C3F7OCFHCF2O(CH2)4OH、
C3F7OCFHCF2O(CH2)6OH、
C4F9OCFHCF2OCH2CH2OH、
C4F9OCFHCF2O(CH2)3OH、
C4F9OCFHCF2O(CH2)4OH、
C4F9OCFHCF2O(CH2)6OH、
C5F11OCFHCF2O(CH2)2OH、
C5F11OCFHCF2O(CH2)3OH、
C5F11OCFHCF2O(CH2)4OH、
C5F11OCFHCF2O(CH2)6OH、
C6F13OCFHCF2O(CH2)2OH、
C6F13OCFHCF2O(CH2)3OH、
C6F13OCFHCF2O(CH2)4OH
C6F13OCFHCF2O(CH2)6OH。
(CF3)2CFCF2CFHCF2O(CH2)2OH、
(CF3)2CFCF2CFHCF2O(CH2)3OH、
(CF3)2CFCF2CFHCF2O(CH2)4OH、
(CF3)2CFCF2CFHCF2O(CH2)6OH、
F[CF(CF3)CF2O]CFHCF2O(CH2)2OH、
F[CF(CF3)CF2O]CFHCF2O(CH2)4OH、
F[CF(CF3)CF2O]2CFHCF2O(CH2)2OH、
F[CF(CF3)CF2O]2CFHCF2O(CH2)4OH、
F[CF(CF3)CF2O]3CFHCF2O(CH2)2OH、
F[CF(CF3)CF2O]3CFHCF2O(CH2)4OH。
化合物2中,R2较好为2价烃基或2价卤代烃基,特别好为含醚性氧原子的2价卤代烃基。R2可以是直链结构,也可有支链结构,还可具有环结构。
其中,R2较好为氟代烃基,特别好为烃基的所有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全氟烃基,尤其好的是含醚性氧原子的全氟烃基。含醚性氧原子时,该醚性氧原子最好存在于末端部分。
化合物2中,Z1、Z2、Z3、Z4、Z5、Z6较好为氟原子,最好全部都为氟原子。Q2和Q3最好与前述化合物1中的Q1相同。
为使化合物2容易合成,所以化合物2较好为R”[CFHCF2O(CH2)qOH]2(R”为碳原子数1~16的含醚性氧原子的2价含氟有机基,q为2~12的整数)表示的化合物(化合物7)。化合物7中,R”可以是直链结构,也可有支链结构。有支链结构时,支链部分最好存在于末端,该支链部分较好为(CF3)2CF-。
其中,R”较好为氟代烃基,特别好为烃基的所有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的全氟烃基,尤其好的是含醚性氧原子的全氟烃基。含醚性氧原子时,该醚性氧原子最好存在于末端部分。
化合物2的具体例子可例举以下的化合物。
HO(CH2)2OCF2CFH(CF2)2CFHCF2O(CH2)2OH、
HO(CH2)3OCF2CFH(CF2)2CFHCF2O(CH2)3OH、
HO(CH2)4OCF2CFH(CF2)2CFHCF2O(CH2)4OH、
HO(CH2)6OCF2CFH(CF2)2CFHCF2O(CH2)6OH、
HOCH2CH2OCF2CFH(CF2)3CFHCF2OCH2CH2OH、
HO(CH2C)3OCF2CFH(CF2)3CFHCF2O(CH2)3OH、
HO(CH2)4OCF2CFH(CF2)3CFHCF2O(CH2)4OH、
HO(CH2)6OCF2CFH(CF2)3CFHCF2O(CH2)6OH。
HO(CH2)2OCF2CFHO(CF2)2OCFHCF2O(CH2)2OH、
HO(CH2)3OCF2CFHO(CF2)2OCFHCF2O(CH2)3OH、
HO(CH2)4OCF2CFHO(CF2)2OCFHCF2O(CH2)4OH、
HO(CH2)6OCF2CFHO(CF2)2OCFHCF2O(CH2)6OH、
HO(CH2)2OCF2CFHO(CF2)3OCFHCF2O(CH2)2OH、
HO(CH2)3OCF2CFHO(CF2)3OCFHCF2O(CH2)3OH、
HO(CH2)4OCF2CFHO(CF2)3OCFHCF2O(CH2)4OH、
HO(CH2)6OCF2CFHO(CF2)3OCFHCF2O(CH2)6OH、
HO(CH2)2OCF2CFH[OCF2CF(CF3)]OCF2(CF2)4CF2O[CF(CF3)CF2O]CFHCF2O(CH2)2OH。
HO(CH2)3OCF2CFH[OCF2CF(CF3)]OCF2(CF2)4CF2O[CF(CF3)CF2O]CFHCF2O(CH2)3OH、
HO(CH2)4OCF2CFH[OCF2CF(CF3)]OCF2(CF2)4CF2O[CF(CF3)CF2O]CFHCF2O(CH2)4OH、
HO(CH2)6OCF2CFH[OCF2CF(CF3)]OCF2(CF2)4CF2O[CF(CF3)CF2O]CFHCF2O(CH2)6OH。
化合物3中,X1、X2、X3较好为氟原子,最好全部都为氟原子。化合物3可通过J.Am.Chem.Soc,75,4525(1953)等记载的制备方法合成。
化合物3较好为下式8表示的化合物(化合物8)。
R[CX1=CX2X3]p···式8
R:p价有机基,p:1~4的整数,X1、X2、X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X1、X2、X3中的至少1个为氟原子。
化合物8中,R最好与前述化合物1中的R1或前述化合物2中的R2相同。X1、X2、X3较好为氟原子,最好全部都为氟原子。p较好为1或2。
化合物3的具体例子可例举以下的化合物。
CF2=CF2、CF3CF=CF2、C2F5CF=CF2、
C3F7CF=CF2、C5F11CF=CF2、
C7F15CF=CF2、C3F7OCF=CF2、
C4F9OCF=CF2、C5F11OCF=CF2、
C6F13OCF=CF2、(CF3)2CFCF2CF=CF2、
F[CF(CF3)CF2O]CF=CF2、
F[CF(CF3)CF2O]2CF=CF2、
F[CF(CF3)CF2O]3CF=CF2。
CF2=CF(CF2)2CF=CF2、
CF2=CF(CF2)3CF=CF2、
CF2=CFO(CF2)2OCF=CF2、
CF2=CFO(CF2)3OCF=CF2、
CF2=CF[OCF2CF(CF3)]OCF2(CF2)4CF2
O[CF(CF3)CF2O]CF=CF2。
化合物4中,Q最好与前述化合物1中的Q1相同。
化合物4的具体例子较好为HO(CH2)2OH、HO(CH2)3OH、HO(CH2)4OH、HO(CH2)6OH等。
化合物5中,X1、X2、X3、Q最好与前述化合物3或化合物4中的基团相同。
化合物5较好为下式9表示的化合物(化合物9)。
R[CX1HCX2X3OQOH]p···式9
R:p价有机基,X1、X2、X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X1、X2、X3中的至少1个为氟原子,Q:2价有机基,p:1~4的整数。
化合物9中,R、X1、X2、X3、Q、p最好与前述化合物4或前述化合物8中的基团相同。化合物5较好为前述化合物1或前述化合物2。
用于化合物3和化合物4的反应的碱金属化合物较好为碱金属、碱金属氢化物、碱金属氢氧化物、氨基化碱金属等。具体可例举Na、K、Cs等碱金属,NaOH、KOH等碱金属氢氧化物,NaH、KH等碱金属氢化物,NaNH2、KNH2等氨基化碱金属。
上述反应中,对碱金属化合物的用量无特别限定,对应于1摩尔化合物3,较好使用O.01~1.0倍摩尔,特别考虑到反应速度,最好使用0.05~0.5倍摩尔。在该范围内使用,可减少副产物的生成,能够以适当的反应速度进行反应,所以比较理想。
上述反应中,制备具有1个式5表示的基团的化合物,即制备化合物1时,化合物4的用量对应于1摩尔化合物3,较好为1~5倍摩尔,特别好为2~4倍摩尔。制备具有2个式5表示的基团的化合物,即制备化合物2时,化合物4的用量对应于1摩尔化合物3,较好为2~10倍摩尔,特别好为4~8倍摩尔。在此范围内进行反应,易于生成只有化合物4的一侧的羟基与化合物3的反应生成物,所以比较理想。
上述反应的温度较好为0~150℃,特别好为40~120℃。在此范围内进行反应,可以适当的反应速度进行反应,且不进行仅有化合物3的聚合反应,所以比较理想。
此外,该反应可使用溶剂,也可不用溶剂,但最好使用溶剂。该溶剂较好为溶解化合物4的溶剂、溶解化合物5的溶剂、在上述反应中实质上无活性的溶剂。该溶剂较好为醚、腈化合物等。具体可例举乙醚、甘醇二甲醚、二烷、四氢呋喃、乙腈、丙腈,特别好的是二烷、四氢呋喃或乙腈。
对溶剂的用量无特别限定,考虑到反应速度和生产率,较好的是使用使作为生成物的化合物5为1~60质量%的量,特别好的是使化合物5为3~50质量%的量。
此外,由于化合物3在高压下容易引发聚合反应,所以为了防止聚合反应的发生,在上述反应中最好使用聚合抑制剂。该聚合抑制剂可在加入原料之前就加入到反应系统中,也可与原料一起加入到反应系统中。对该聚合抑制剂无特别限定,可例举柠檬烯、蒎烯、甲基异丙基苯(シメン)、萜品烯等。
本发明中,生成化合物5的机理推定如下。
即,碱金属化合物使二醇(化合物4)转变为醇盐化合物,该醇盐化合物与化合物3发生加成反应,其金属部分再被氢原子取代,就生成了化合物5。使用二醇的情况下,即使一个羟基发生反应,另一个羟基也会残留,所以能够制得含氟醇。
利用本发明能够合成新的含氟醇。该含氟醇作为洗涤剂、各种化合物的中间体有用。例如,使化合物1和丙烯酸反应而获得的含氟丙烯酸酯作为UV固化树脂的原料和防水防油剂有用。此外,化合物2作为聚氨酯等缩聚系树脂的共聚成分使用时,能够对该树脂的表面进行改性。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含氟醇的原料的化合物3可采用Adv.Synth.Catal.2001,343,No.2记载的直接氟化法合成,由于直接氟化可对原料的结构进行选择,所以获得的含氟醇可以具有各种结构。
实施例
以下,例举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例1]
在内容积50mL的不锈钢制反应容器中加入30g的1,4-二烷、10g的C3F7OCF=CF2、4.67g的HO(CH2)2OH及0.55g的KOH后密闭,一边搅拌一边于70℃反应8小时。然后,加入50mL水使反应液分成2层,再对有机层进行蒸馏,获得10.9g作为生成物的CF3CF2CF2OCFHCF2OCH2CH2OH和C3F7OCFHCF2OCH2CH2OCF2CFHOC3F7。该生成物中的前者:后者的比例为75∶25(摩尔比)。
对CF3CF2CF2OCFHCF2OCH2CH2OH的测定结果如下所述。
IR(neat):3395,1342,1236,1199,1153,1102,985cm-1、
1H-NMR(CDCl3)δ:1.84(t,J=6.3Hz,3H,OH),3.86~3.94(m,2H,CH2OH),4.15(t,J=4.6Hz,2H,CF2OCH2),5.95(d,t,53.5Hz,2.9Hz,1H,CFHCF2)、
19F-NMR(CDCl3)δ:-81.4(t,J=6.4Hz,3F,CF3),-84.88and-86.99(ABquartet,J=145.1Hz,2F,CF2OCFH),-89.00and-89.84(ABquartet,J=144.0Hz,2F,CF2OCH2),-129.50~-129.60(m,2F,CF2CF3),-144.0(d,quintet,J=53.5Hz,6.4Hz,1F,CFH)。
[例2]
在内容积50mL的不锈钢制反应容器中加入30g的1,4-二烷、10g的C3F7OCF=CF2、13.55g的HO(CH2)4OH及0.55g的KOH后密闭,一边搅拌一边于70℃反应8小时。然后,加入50mL水使反应液分成2层,再对有机层进行蒸馏,获得12.8g作为生成物的CF3CF2CF2OCFHCF2O(CH2)4OH和C3F7OCFHCF2O(CH2)4OCF2CFHOC3F7。该生成物中的前者:后者的比例为94∶6(摩尔比)。
对CF3CF2CF2OCFHCF2O(CH2)4OH的测定结果如下所述。
IR(neat):3349,2951,1341,1237,1199,1153,987cm-1、
1H-NMR(CDCl3)δ:1.39(s,1H,OH),1.60~1.73(m,2H,CH2CH2OH),1.73~1.86(m,2H,CF2OCH2CH2),3.63~3.76(m,2H,CH2OH),4.03(t,J=6.3Hz,2H,CF2OCH2),5.86(d,t,53.7Hz,2.8Hz,1H,CFHCF2)、
19F-NMR(CDCl3)δ:-81.4(t,J=7.5z,3F,CF3),-84.86and-86.96(ABquartet,J=145.0Hz,2F,CF2OCFH),-89.30and-89.94(ABquartet,J=144.0Hz,2F,CF2OCH2),-129.5~-129.6(m,2F,CF2CF3),-144.2(d,quintet,J=53.7Hz,8.6Hz,1F,CFH)。
[例3]
在内容积50mL的不锈钢制反应容器中加入30g的1,4-二烷、10g的C3F7OCF=CF2、5.72g的HOCH2CH2CH2OH及0.55g的KOH后密闭,一边搅拌一边于70℃反应8小时。然后,加入50mL水使反应液分成2层,再对有机层进行蒸馏,获得11.6g作为生成物的CF3CF2CF2OCFHCF2OCH2CH2CH2OH和C3F7OCFHCF2OCH2CH2CH2OCF2CFHOC3F7。该生成物中的前者:后者的比例为89∶11(摩尔比)。
对CF3CF2CF2OCFHCF2OCH2CH2CH2OH的测定结果如下所述。
IR(neat):3356,1342,1236,1199,1153,1098,987cm-1、
1H-NMR(CDCl3)δ:1.58(s,1H,OH),1.93(quintet,J=6.1Hz,2H,CH2CH2CH2),3.76(t,J=6.0Hz,2H,CH2OH),4.14(t,J=6.1Hz,2H,CF2OCH2),5.87(d,t,53.5Hz,2.9Hz,1H,CFHCF2)、
19F-NMR(CDCl3)δ:-81.4(t,J=7.5z,3F,CF3),-84.88and-87.02(ABquartet,J=148.0Hz,2F,CF2OCFH),-89.36and-90.05(ABquartet,J=146.1Hz,2F,CF2OCH2),-129.54~-129.64(m,2F,CF2CF3),-144.2(d,quintet,J=53.5Hz,8.1Hz,1F,CFH)。
[例4]
在内容积50mL的不锈钢制反应容器中加入30g的1,4-二烷、10g的C3F7OCF=CF2、8.88g的HO(CH2)6OH及0.55g的KOH后密闭,一边搅拌一边于70℃反应8小时。然后,加入50mL水使反应液分成2层,再对有机层进行蒸馏,获得13.0g作为生成物的CF3CF2CF2OCFHCF2O(CH2)6OH和C3F7OCFHCF2O(CH2)6OCF2CFHOC3F7。该生成物中的前者:后者的比例为87∶13(摩尔比)。
对CF3CF2CF2OCFHCF2O(CH2)6OH的测定结果如下所述。
IR(neat):3351,2942,1341,1237,1199,1154,1092,988cm-1、
1H-NMR(CDCl3)δ:1.32~1.48(5H,OH,CH2CH2CH2CH2CH2CH2),1.52~1.75(m,4H,CH2CH2CH2CH2CH2CH2),3.65(t,J=6.5Hz,2H,CH2OH),3.98(t,J=6.5Hz,2H,CF2OCH2),5.85(d,t,54.1Hz,2.9Hz,1H,CFHCF2)、
19F-NMR(CDCl3)δ:-81.3(t,J=6.4Hz,3F,CF3),-84.71and-86.86(ABquartet,J=146.1Hz,2F,CF2OCFH),-89.06and-89.85(ABquartet,J=144.0Hz,2F,CF2OCH2),-129.38~-129.50(m,2F,CF2CF3),-144.1(d,J=54.1Hz,1F,CFH)。
[例5]
在内容积50mL的不锈钢制反应容器中加入30g的1,4-二烷、10g的CF2=CFO(CF2)2OCF=CF2、12.26g的HO(CH2)4OH及0.55g的KOH后密闭,一边搅拌一边于70℃反应8小时。然后,加入50mL水使反应液分成2层,再对有机层进行蒸馏,获得13.2g作为生成物的HO(CH2)4OCF2HCFO(CF2)2OCFHCF2O(CH2)4OH。
对HO(CH2)4OCF2HCFO(CF2)2OCFHCF2O(CH2)4OH的测定结果如下所述。
IR(neat):3349,2951,1341,1237,1199,1153,987cm-1、
1H-NMR(CDCl3)δ:1.39(s,2H,OH),1.60~1.73(m,4H,CH2CH2OH),1.73~1.86(m,4H,CF2OCH2CH2),3.63~3.76(m,4H,CH2OH),4.03(t,J=6.3Hz,4H,CF2OCH2),5.86(d,t,53.7Hz,2.8Hz,2H,CFHCF2)、
19F-NMR(CDCl3)δ:-84.86and-86.96(ABquartet,J=145.0Hz,4F,CF2OCFH),-89.30and-89.94(ABquartet,J=144.0Hz,4F,CF2OCH2),-144.2(d,quintet,J=53.7Hz,8.6Hz,2F,CFH)。
Claims (3)
1.含氟醇,其特征在于,由下式2表示,
HOQ2OCZ1Z2CZ3HR2CZ4HCZ5Z6OQ3OH
…式2
式2中的符号的含义如下所述,R2:含醚性氧原子的2价全氟烃基;Z1、Z2、Z3、Z4、Z5、Z6: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Z1、Z2、Z3中的至少1个为氟原子,且Z4、Z5、Z6中的至少1个为氟原子;Q2、Q3:分别独立地表示-(CH2)t-,t为2~6的整数。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碱金属化合物存在下,使下式8表示的化合物和下式4表示的二醇反应,
R[CX1=CX2X3]p…式8
HOQOH…式4
式8、式4中的符号的含义如下所述,R:含醚性氧原子的2价全氟烃基,p:1~4的整数,X1、X2、X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氟原子,X1、X2、X3中的至少1个为氟原子;Q:-(CH2)t-,t为2~6的整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氟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前述式8中的p为2。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188062 | 2002-06-27 | ||
JP2002188062 | 2002-06-27 | ||
JP2002195905 | 2002-07-04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3815064 Division CN1665768A (zh) | 2002-06-27 | 2003-06-19 | 含氟醇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65209A true CN1865209A (zh) | 2006-11-22 |
Family
ID=37424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610081937 Pending CN1865209A (zh) | 2002-06-27 | 2003-06-19 | 含氟醇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86520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48670A (zh) * | 2016-12-19 | 2017-05-31 | 衢州氟硅技术研究院 | 一种含醚键氟醇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312031A (zh) * | 2016-06-17 | 2019-02-05 |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 含氟聚合物 |
-
2003
- 2003-06-19 CN CN 200610081937 patent/CN186520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12031A (zh) * | 2016-06-17 | 2019-02-05 |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 含氟聚合物 |
CN109312031B (zh) * | 2016-06-17 | 2021-04-09 | 默克专利股份有限公司 | 含氟聚合物 |
CN106748670A (zh) * | 2016-12-19 | 2017-05-31 | 衢州氟硅技术研究院 | 一种含醚键氟醇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748670B (zh) * | 2016-12-19 | 2020-11-17 | 衢州氟硅技术研究院 | 一种含醚键氟醇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063C (zh) | 制备过氧化全氟聚醚的方法 | |
CN1665768A (zh) | 含氟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974512A (zh) | 用于生产氯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 |
CN1274661C (zh) | 含氟化合物和防水防油剂组合物 | |
CN1064952C (zh) | 新的取代2,2-二甲基-ω-苯氧链烷酸及酯,其制备方法及含有它们的药物组合物 | |
CN1025327C (zh) | 芳香羟基羧酸的制备方法 | |
CN1223573C (zh) | 含氟酯、含氟酰氟及含氟乙烯醚的制造方法 | |
CN1199928C (zh) | 新型含氟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和它的聚合物 | |
CN1212314C (zh) | 含氟磺酰氟化物的制造方法 | |
CN1183118C (zh) | 4-烷氧基-环己烷-1-氨基-羧酸酯及其生产方法 | |
CN1930195A (zh) | 固化性组合物及含氟固化物的制造方法 | |
CN1167662C (zh) | 邻二氯酰基氟的制备方法 | |
CN1726182A (zh) | 氟化金刚烷衍生物 | |
CN1865209A (zh) | 含氟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520393A (zh) | 氟化乙烯基醚的制造方法 | |
CN1196666C (zh) | 含氟酰氟的制造方法和含氟乙烯醚的制造方法 | |
CN1662302A (zh) | 多氟烷基乙基碘化物的制造方法 | |
CN1914147A (zh) | 金刚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431985A (zh) | 由热分解反应制造不饱和化合物的方法 | |
CN1466562A (zh) | 酰氟类和羧酸盐类的制备方法 | |
CN1747923A (zh) | 全氟二酰氟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675191A (zh) | 紫外光透过性含氟聚合物及由该聚合物制成的表膜 | |
CN1876784A (zh) | 氟化润滑油 | |
CN1665769A (zh) | 含氟不饱和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16611B (zh) | 改性的聚四氟乙烯的制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