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群组呼叫的寻呼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群组呼叫时不能保证在要求的很短时间内呼叫到全体群组用户的问题。
本发明方法包括:
A、用户请求群组呼叫时,一键通服务器向基站控制器发送寻呼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携带被请求群组的群组号和该群组的移动终端信息;
B、基站控制器向基站发送携带所述群组号的组呼消息和该群组移动终端监听的寻呼频点以及寻呼时隙信息;
C、基站在所述寻呼频点上的寻呼时隙中转发所述组呼消息;
D、移动终端根据组呼消息中的群组号匹配自身的群组信息接受呼叫,建立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信息为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IMSI);所述步骤B中,基站控制器根据IMSI确定出对应移动终端监听的寻呼频点以及寻呼时隙。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基站控制器根据IMSI采用哈希算法计算出对应移动终端监听的寻呼频点以及寻呼时隙。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步骤A中,一键通服务器根据被请求群组中移动终端所属的不同寻呼区域分别发送一条寻呼请求消息。
所述寻呼请求消息包括:群组号、寻呼区域、该群组中该寻呼区域内的各移动终端对应的IMSI和时隙周期索引信息。
所述步骤B中还包括基站控制器比较监听同一寻呼频点上同一寻呼时隙的移动终端所对应的时隙周期索引,将最大时隙周期索引下发给基站;所述步骤C中,当基站转发组呼消息时,若寻呼时隙已被占用,则根据所述最大时隙周期索引计算出对应的下一个寻呼时隙,并在该下一个寻呼时隙中发送所述组呼消息。
所述时隙周期索引信息由移动终端上报给所述一键通服务器。
所述移动终端的群组信息由一键通服务器下发或更新。
当一键通服务器对移动终端的群组信息进行修改后,存储时间戳,并向移动终端下发该时间戳和更新后的群组信息。
当移动终端请求集群位置更新时,上报最近一次进行群组信息更新的时间戳;若一键通服务器判断出上报的时间戳与存储时间戳不相同,则进行移动终端的群组信息更新。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使用群组号进行群组寻呼,对于一个群组呼叫,只需发送几条寻呼请求消息即可,呼叫建立速度快,能满足集群业务“即按即说”的要求;
(2)本发明方法中BSC发送一个组呼消息能同时呼叫到监听同一寻呼频点上同一寻呼时隙的多个移动终端,因此,极大地缓解了寻呼信道发送寻呼消息的压力,节省了系统资源,相应提高了系统容量。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群组呼叫涉及的系统结构框图,包括基站(BTS)、基站控制器(BSC)和一键通(PTT)服务器。Um口为移动终端与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Abis为BTS和BSC的接口,Act为基站控制器中分组控制功能(PCF)与PTT服务器间的CDMA集群信令接口。
当移动终端发起群组呼叫时,本发明方法按图2所示流程执行。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方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加以详细描述。
步骤S11、移动用户通过基站向PTT服务器发起群组呼叫。
此处的移动用户可以是被叫群组中的一个用户,也可以是另一个群组的用户或者是一个没有加入任何群组的用户,只要该用户有权发起群组呼叫即可。
步骤S12、PTT服务器收到一个群组呼叫后,向基站控制器发送寻呼请求消息,在该消息中携带被请求群组的群组号和该群组的移动终端信息。
在该步骤中,移动终端信息可以是该被叫群组中所有移动终端的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IMSI),也可以是其它唯一标识一个移动终端的标识信息。在发送寻呼请求消息时,一键通服务器根据被请求群组中移动终端所属的不同寻呼区域分别发送一条寻呼请求消息;即被请求群组中的所有移动终端若属于同一寻呼区域,则仅需发送一条寻呼请求消息;若被请求群组中的所有移动终端分属于两个、三个或更多个不同的寻呼区域,则PTT服务器需要对应发送两条、三条或更多条寻呼请求消息。
在发送的寻呼请求消息中,至少需要包含寻呼群组号、寻呼区域信息、该群组中属于该区域的所有移动终端的IMSI(以此为例)以及各移动终端对应的时隙周期索引(Slot Cycle Index)信息。由于PTT服务器有类似于移动交换中心(MSC)的用户位置管理的功能,通过位置更新流程维护用户当前所在的区域信息,寻呼时使用这个区域进行寻呼;移动终端的时隙周期索引信息由移动终端在位置更新的时候报告给PTT服务器。
步骤S13、基站控制器向基站发送携带上述群组号的组呼消息和该群组移动终端监听的寻呼频点以及寻呼时隙信息。
具体包括:BSC收到PTT服务器发送的寻呼请求消息后,组装和发送PTT组呼消息(Group Page Message),消息层2LAC中,只包含自动应答子层(ARQ)信息,不包含地址子层信息,层3中包含被叫群组号。例如,该PTT组呼消息格式为:
消息字段 |
长度(bits) |
说明 |
Message Length |
8 |
消息长度 |
Message Type Fields |
8 |
群组寻呼消息类型 |
ARQ Fields |
8 |
LAC自动应答子层信息 |
SDU(Layer3) |
不定长 |
层三消息,包括被叫群组号 |
由于不同的移动终端监听不同的频点,所以BSC需要告知BTS被叫群组成员各移动终端监听的寻呼频点和对应的寻呼时隙。例如:BSC根据PTT服务器发送的群组成员的IMSI,使用哈希算法计算得到各移动终端监听的寻呼频点和寻呼时隙后通知BTS。
如图3所示,BSC根据多个移动终端的IMSI,计算出需要在频点1的第0、3号时隙和频点2的第2、3号时隙中发送PTT组呼消息,其中频点2的2号寻呼时隙寻呼n个移动终端(MS1到MSn)。由于监听同一寻呼频点上同一寻呼时隙的多个移动终端所对应的时隙周期索引有可能不同,因此BSC还向BTS下发监听同一寻呼频点上同一寻呼时隙的多个移动终端所对应的时隙周期索引中的最大值。
步骤S14、BTS在BSC下发的所有寻呼频点上的寻呼时隙中转发所述组呼消息。
例如,BTS在图3所示频点1的第0、3号时隙和频点2的第2、3号时隙中发送PTT组呼消息。若频点2的第2号寻呼时隙已被占用,无法发送本次寻呼消息,则需要在下个寻呼周期发送,由于该寻呼时隙是针对n个移动终端的寻呼,而每个移动终端的时隙周期索引有可能不同,因此,为了能够通过一条组呼消息寻呼到该n个移动终端,应取该n个移动终端所对应的时隙周期索引中的最大值Imax作为时隙周期索引值。在这种情况下,BTS采用BSC下发的时隙周期索引中的最大值确定下一个发送组呼消息的寻呼时隙为16×2Imax个时隙之后;假设最大时隙周期索引为1,则下一个寻呼时隙为2+16×21=34号时隙。这样,使用一条组呼消息,可以寻呼该n个监听频点2的第2号时隙的移动终端,大大提高了寻呼的效率。
上文中提到的哈希算法,在cdma2000空口协议IS2000-5中有具体描述,在此从略。
步骤S15、移动终端根据组呼消息中的群组号匹配自身的群组信息接受呼叫,建立连接。
在该步骤中,移动终端若监听到该组呼消息中的群组号与自身加入的群组相同,则响应呼叫;否则,不对该组呼进行接入响应。
在本发明方法中,由于采用群组号呼叫群组用户,因此群组移动终端应该与PTT服务器保持群组信息的同步更新,才能保证群组用户及时、准确应答群组呼叫。具体的移动终端群组信息更新方法包括下述方式。
方式一:移动终端开机后或按设定的时间周期进行集群位置更新时,更新群组信息。
参见图4,移动终端在进行集群位置更新时需要携带最近一次进行群组信息更新的时间戳。该时间戳由PTT服务器维护,移动终端完成群组信息更新后PTT服务器通知移动终端,由移动终端将这个时间戳保存。以后如果PTT服务器对这个群组信息进行了修改,则PTT服务器侧的时间戳相应改变;当移动终端进行集群位置更新时,PTT服务器将携带上来的时间戳与PTT服务器侧的当前时间戳进行比较,若不同,表明PTT服务器已对移动终端的群组信息进行了修改,而移动终端侧还没有及时更新,因此,PTT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群组更新指示,移动终端收到后,发起群组信息更新请求,PTT服务器下发更新后的群组信息给移动终端。
方式二:由PTT服务器发起群组信息更新。
参见图5,若管理员对PTT服务器的群组信息进行了改变,如增加或删除了群组成员,则可由PTT服务器实时向被增加或删除的移动终端发送群组更新指示,移动终端收到后,发起群组信息更新请求,PTT服务器下发更新后的群组信息给移动终端。
在PTT服务器发送群组更新指示过程中,如果移动终端处于去激活状态,则不作任何处理,移动终端激活后通过上述登记流程触发群组信息更新;
若该移动终端为新增成员处于激活状态时,若没有接收到群组更新指示,则PTT服务器需要周期地发送群组更新指示,直到该移动终端收到为止;
若该移动终端为群组删除成员处于激活状态时,若没有接收到群组更新指示,PTT服务器可以不再继续处理。
方式三:由PTT服务器返回的拒绝消息触发群组信息更新。
参见图6,PTT服务器发起群组寻呼,如果移动终端在群组中被删除了但由于没有及时进行群组信息更新,在本群组寻呼时该移动终端误以为自己也是群组成员而进行响应时,则PTT服务器会拒绝该用户的呼叫建立,拒绝原因值为用户不属于该群组,手机收到该拒绝消息后,发起集群位置更新请求,PTT服务器下发更新后的群组信息给移动终端。
通过上述几种群组信息更新流程,移动终端能够实时保存正确的群组信息,当PTT服务器采用群组号进行群组寻呼时,进行快速、正确的寻呼响应。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