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816056B - 网络、网络终端设备、使用其的ip地址管理方法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网络、网络终端设备、使用其的ip地址管理方法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16056B
CN1816056B CN2006100067083A CN200610006708A CN1816056B CN 1816056 B CN1816056 B CN 1816056B CN 2006100067083 A CN2006100067083 A CN 2006100067083A CN 200610006708 A CN200610006708 A CN 200610006708A CN 1816056 B CN1816056 B CN 18160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ress
network
system control
websit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067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16056A (zh
Inventor
山下哲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Platfor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Infront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Infrontia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Infronti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16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6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16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160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4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for recovering from a failure of a protocol instance or entity, e.g. service redundancy protocols, protocol state redundancy or protocol service redir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当路由器之间的传输线路中发生通信故障时,利用备份系统控制设备执行操作,IP电话终端可以通过使用先前从地址管理设备获得并保存的IP地址来连接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当传输线路恢复时,IP电话终端重新连接到地址管理设备,从而可以在地址管理设备的控制下,使用IP地址执行操作。在利用DHCP操作的系统中,从而能够构建无需在每个远程站点安装DHCP服务器就可以操作的网络。

Description

网络、网络终端设备、使用其的IP地址管理方法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网络终端设备、使用其的IP地址管理方法及其程序,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在远程环境下使用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使IP电话和其它终端连接到LAN(局域网)的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包括如IP电话等网络终端的传统网络系统中,使用DHCP的操作并未在使用了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的网络中得到实现。
在此情况下,DHCP是用于动态提供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网络中的主机设置信息的配置,并且根据BOOTP(引导协议,Bootstrap Protocol),可以动态地提供从DHCP服务器到客户端的限时IP地址(例如,参见“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3 TheClient-Server Protocol”[例如,RFC(Request For Comments,待评议文稿)2131号,1997年3月,13页到22页]]])。
使用了DHCP的远程位置中的操作的实例是即使利用安装在远程位置中的用户终端设备也可以获得DHCP的地址的系统(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待审公开NO.2001-189761)。在此第一现有技术中,用户终端设备通过拨号服务器单元与远程接入服务器设备相连。拨号服务器单元响应来自用户终端设备的进入传输,然后将从用户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户标识符和口令发送到验证服务器。验证服务器验证标识符和口令,之后,指示DHCP消息传输单元获得以来自用户终端设备的网络主机地址中断请求的形式的地址,并且DHCP消息传输单元获得网络主机地址,并通过拨号服务器单元通知用户终端。
使用了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的操作的实例是通过提供备份交换设备可以在故障期间操作的系统(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待审公开NO.10-15046)。在第二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具有多个帧中继交换机的设备,以便将存储的通信远程终端的位置信息传送到备份帧中继交换机,并当电路故障时在利用远程固定连接通信的帧中继网络中进行备份连接。备份帧中继交换机根据所存储的位置信息、通过备份电路与终端进行备份连接。
但是,当试图在远程环境下、利用DHCP将IP电话或另一终端连接到LAN时,电话终端先前从DHCP服务器获得的IP地址的时限必须在时限过去之前进行更新。然而,在上述传统网络中,当在DHCP服务器和具有DHCP客户端功能的电话终端之间的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可用IP地址信息不再可用,因为电话终端可能不再执行用于更新IP地址时限的更新例程(update routine)。结果,存在以下问题:不再进行与作为备份安装的系统控制设备的连接。为此不能在其中将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用于具有如IP电话等网络终端的网络系统的网络中执行使用DHCP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网络、网络终端设备、使用其的IP地址管理方法及其程序,可以在无需在利用DHCP操作的系统中的每个远程站点处安装DHCP服务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网络具有: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可以控制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以及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因特网协议)地址。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连接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连接到第二站点。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均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operated)。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以及管理单元,当在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连接中发生了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网络终端设备与之相连的系统控制设备中。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案的网络具有: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系统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备份系统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因特网协议)地址;站内传输线路,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一站点;LAN(局域网),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和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二站点;以及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最初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系统控制设备操作。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以及管理单元,当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备份系统控制设备中。当所述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案的网络具有: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因特网协议)地址;站内传输线路,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一站点;LAN(局域网),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二站点;以及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以及管理单元,当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第二系统控制设备中。当所述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在故障发生之后,属于第二站点并且在故障发生之前已经连接到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操作的网络终端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并被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案的网络终端设备是一种由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控制的网络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由地址管理设备管理其IP(因特网协议)地址,其中所述网络具有: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以及第二站点,与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相连。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以及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以及管理单元,当在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连接中发生了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网络终端设备与之相连的系统控制设备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网络终端设备是一种由系统控制设备和备份系统控制设备控制的网络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由地址管理设备管理其IP(因特网协议)地址,其中,所述网络具有:第一站点,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第二站点,与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相连;以及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单元获得的IP地址;以及管理单元,当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的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了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备份系统控制设备中。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最初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系统控制设备操作,当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案的网络终端设备是一种由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控制的网络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由地址管理设备管理其IP(因特网协议)地址,其中所述网络具有: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第二站点,与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相连;以及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单元获得的IP地址;以及管理单元,当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的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了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第二系统控制设备中。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当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在故障发生之后,属于第二站点并且在故障发生之前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操作的网络终端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并被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案的IP地址管理方法是一种在网络中使用的IP地址管理方法,所述网络包括: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可以控制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以及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因特网协议)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连接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与第二站点相连;以及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均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所述方法包括:将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存储在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存储单元中;以及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站点之间的连接中发生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网络终端设备与之相连的系统控制设备中。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案的IP地址管理方法是一种在网络中使用的IP地址管理方法,所述网络包括: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系统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备份系统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因特网协议)地址;站内传输线路,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一站点;LAN(局域网),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和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二站点;以及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所述方法包括:将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存储在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存储单元中;以及当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中,其中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最初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系统控制设备操作,当所述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根据本发明第九方案的IP地址管理方法是一种在网络中使用的IP地址管理方法,所述网络包括: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因特网协议)地址;站内传输线路,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一站点;LAN(局域网),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二站点;以及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所述方法包括:将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存储在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存储单元中;以及当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中,其中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最初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以及当所述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在故障发生之后,属于第二站点并且在故障发生之前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操作的网络终端设备连接到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并被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根据本发明第十方案的程序是一种在网络中使用的IP地址管理方法的程序,所述网络包括: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可以控制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以及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因特网协议)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连接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与第二站点相连;以及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均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所述程序执行以下过程:将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存储在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的存储单元中;以及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站点之间的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使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网络终端设备与之相连的系统控制设备中。
根据本发明第十一方案的程序是一种在网络中使用的IP地址管理方法的程序,所述网络包括: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系统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备份系统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因特网协议)地址;站内传输线路,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一站点;LAN(局域网),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和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二站点;以及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所述程序执行:将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存储在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的存储单元中;以及当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使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中。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案的程序是一种在网络中使用的IP地址管理方法的程序,所述网络包括: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因特网协议)地址;站内传输线路,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一站点;LAN(局域网),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二站点;以及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所述程序执行:将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存储在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的存储单元中;以及当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使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中。
本发明的网络在其中使用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的远程环境中实现了可以连接到LAN(局域网)的IP(因特网协议)电话终端功能。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的网络中,当主站点和远程站点之间的连接中发生通信故障时(例如,主站点和远程站点之间的传输线路被切断),当使用备份系统控制设备来执行操作时,由于传输线路的故障,IP电话终端不能连接到地址管理设备,并且当不能获得IP地址时,IP电话终端可以与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通过使用从先前地址管理设备中获得的IP地址,实现了远程站点内--其是闭合网络--的操作。
在本发明的网络中,当传输线路恢复时,通过使IP电话终端重新连接到地址管理设备,IP电话终端可以在地址管理设备的控制下,从地址管理设备获得IP地址。因此可以使用IP地址,在远程站点执行操作。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网络中,IP电话终端使用保存的IP地址,并且可以连接到位于远程站点内的备份系统控制设备。因此,即使主站点和远程站点之间的连接中发生故障,在无需在每个远程站点安装DHCP服务器的情况下,能够进行操作,这是由于将从先前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存储在IP电话终端中的事实。
在此情况下,根据在用于动态提供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网络中主机设置信息的机制中的BOOTP(引导协议),DHCP可以动态地将时限IP地址从DHCP服务器提供到客户端。
在本发明的网络中,由于仅将用于动态提供时限IP地址的DHCP服务器安装在主站点中,能够使用单个DHCP服务器管理主站点和远程站点的IP地址,并且可以一致地管理IP地址。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的利用DHCP操作的系统中,可以获得如下效果:可以在无需在每个远程站点中安装DHCP服务的情况下执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网络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系统控制设备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示出了图2的电话终端数据库的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了图2的地址管理设备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示出了图4的IP地址数据库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6是示出了图1的IP电话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7是示出了图6的IP地址管理单元的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了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中的IP地址管理操作的时序图;
图9是示出了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中的IP地址管理操作的时序图;
图10是示出了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中的IP地址管理操作的时序图;
图11是示出了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中的IP地址管理操作的时序图;
图12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网络的结构的方框图;以及
图13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网络的结构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网络结构的方框图。图1示出了具有IP电话终端的系统结构,该IP电话终端可以在远程环境下连接到LAN(局域网),这使用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来操作。
在图1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网络具有主站点1和远程站点2。主站点1具有系统控制设备11、地址管理设备12、以及路由器13;系统控制设备11、地址管理设备12、以及路由器13通过传输线路101互相连接。
远程站点2具有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可连接到LAN的IP(因特网协议)电话终端22-1到22-n、以及路由器23。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IP电话终端22-1到22-n、以及路由器23通过LAN102互相连接。主站点1和远程站点2通过路由器13和23、经由传输线路100相连。
系统控制设备11和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控制IP电话终端22-1到22-n,地址管理设备12管理IP电话终端22-1到22-n的IP地址。通过路由器13和23,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分为主站点1和远程站点2。系统控制设备11和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的实例是PBX(专用小交换机,Private Branch eXchange)。
当路由器13和23之间(主站点1和远程站点2之间)的传输线路100中发生通信故障,并且由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操作远程站点2时,不能进行与地址管理设备12的连接,并且不能获得IP地址,因为IP电话终端22-1到22-n正经历传输线路100中的通信故障。在此情况下,IP电话终端22-1到22-n可以与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相连,并且远程站点2中的操作是可能的,因为使用了从先前地址管理设备12获得的、已保存的IP地址。
当传输线路100已经恢复时,IP电话终端22-1到22-n可以从地址管理设备12获得IP地址,因为IP电话终端22-1到22-n重新连接到地址管理设备12。因此,可以使用此IP地址操作远程站点2。
图2是示出了图1的系统控制设备11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2中,系统控制设备11具有电话终端控制器111和电话终端数据库单元112。
电话终端控制器111执行登记例程和针对IP电话终端22-1到22-n的电话控制程序,并且将在登记期间IP电话终端22-1到22-n所提供的IP地址以及IP电话终端22-1到22-n的电话号码存储在电话终端数据库单元112中。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的结构与上述系统控制设备11的结构相同,虽然图中并未对此进行描述。
图3是示出了图2的电话终端数据库单元112的结构的图。在图3中,电话终端数据库单元112保持IP电话终端22-1到22-n在登记到系统控制设备11和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期间已经提供的IP地址(“100.100.100.100”、“100.100.100.101”、“100.100.100.102”、“100.100.100.103”、“100.100.100.104”、以及“100.100.100.105”)以及分配给IP电话终端22-1到22-n的电话号码信息(“200”、“201”、“202”、“203”、“204”、以及“205”)。
图4是示出了图2的地址管理设备12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4中,地址管理设备12具有DHCP服务器功能单元121和IP地址数据库单元122。在DHCP服务器功能单元121中,响应来自包含在下文中描述的IP电话终端22-1到22-n中的DHCP客户端功能单元222的IP地址请求,向IP地址数据库单元122分配未用IP地址。
图5是图4的IP地址数据库单元122的结构的图。在图5中,IP地址数据库单元122保持地址管理设备12所保留的IP地址(“100.100.100.100”、“100.100.100.101”、“100.100.100.102”、“100.100.100.103”、“100.100.100.104”、“100.100.100.105”、“100.100.100.106”、以及“100.100.100.107”)、其分配状态(“已用”或“未用”)、以及MAC(介质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xx-xx-xx-00-00-00”、“xx-xx-xx-00-00-01”、“xx-xx-xx-00-00-02”、“xx-xx-xx-00-00-03”、“xx-xx-xx-00-00-04”、以及“xx-xx-xx-00-00-05”)。
图6是示出了图1的IP电话终端22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6中,IP电话终端22(22-1到22-n)具有呼叫控制器221、DHCP客户端功能单元222、IP地址管理单元223、以及用于存储由CPU执行的、实现上述组件的例程的程序的存储介质224。IP电话终端22-1到22-n具有与上述IP电话终端22相同的结构,虽然图中并未对此进行描述。
图7是示出了图6的IP地址管理单元223的结构的图。在图7的IP地址管理单元223中,将用于操作的IP地址(“100.100.100.100”)以及从地址管理设备12以DHCP形式获得的IP地址(“100.100.100.100”)保存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并且将用于保存的DHCP获得的IP地址(“100.100.100.100”)保存在FROM(闪速EEPROM:电可擦除及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中。
IP地址管理单元223从系统控制设备11或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接收再登记请求指令,并当执行初始化时,清除终端IP地址和DHCP获得的IP地址,仅将用于保存的DHCP获得的IP地址保存下来。
图8到11是示出了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中的IP地址管理操作的时序图。下面,参考图1到11来描述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中的IP地址管理操作。由IP电话终端22-1到22-n中执行存储介质224中的程序的CPU来实现图8、10和11中的IP电话终端22-1到22-n的例程。
当系统控制设备11和地址管理设备12与主站点1相连,并且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和IP电话终端22-1到22-n与远程站点2相连,以开始操作时,IP电话终端22-1到22-n先使用地址管理设备12中的DHCP,以请求其自己的终端IP地址(图8中的a1到a4)。
当IP电话终端22-1到22-n从地址管理设备12获得IP地址时,将IP地址管理单元223的DHCP获得的IP地址保存在RAM中,然后,还将其拷贝到终端IP地址。IP电话终端22-1到22-n将DHCP获得的IP地址保存在DHCP获得的IP地址字段,用于FROM保存(图8中的a6)。同时,地址管理设备12更新IP地址数据库单元122(图8中的a5)。
IP电话终端22-1到22-n向系统控制设备11通知终端登记请求(图8中的a7)。在已经收到通知的系统控制设备11中,通过将请求登记在电话终端数据库单元112中(图8中的a8),返回OK(图8中的a9),并完成登记,来发起远程站点处的操作。
由于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与系统控制设备11共享包含在电话终端数据库单元112中的信息,因此,向系统控制设备11周期性地(例如,1分钟的时间间隔)发送数据库请求。一旦接收到请求,系统控制设备11向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提供电话终端数据库单元112的数据(图9中的b1、b2、b4、以及b5)。
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用来自系统控制设备11的数据更新电话终端数据库单元112(图9中的b3)。从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的角度来看,可以将此视为健康检查,以便确认系统控制设备11是正常操作的。
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向系统控制设备11发送数据库请求,并当随后未能获得回答时,确定在传输线路100中发生了故障(图10中的c1和c2),并向在电话终端数据库单元112中登记的IP电话终端22-1到22-n发送重新登记请求(图10中的c3)。
接收通知的IP电话终端22-1到22-n将初始化,清除终端IP地址和DHCP获得的IP地址,发送DHCP发现消息,并向地址管理设备12进行IP地址请求(图10中的c4)。
由于在传输线路100中发生了故障,IP电话终端22-1到22-n不能获得响应,因此,终端在4、8、16和32秒时重新发送DHCP发现消息(图10中的c4到c6),例如,并且在首次发送之后等待响应约两分钟。当即使约两分钟过去了IP电话终端22-1到22-n仍然未获得响应时,终端确定IP地址获得已经失败。
在此情况下,由于IP电话终端22-1到22-n与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相连,因此可以执行操作,因为使用了保存在IP地址管理单元223中的IP地址(先前利用DHCP从地址管理设备12获得的IP地址)并在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的电话终端数据库单元112中登记(图10中的c9和c10),这是由于向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发送重新登记请求的事实(图10中的c7和c8)。在此时间间隔中,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继续向系统控制设备11周期性地发送数据库请求。
当IP电话终端22-1到22-n未能从地址管理设备12获得IP地址并使用先前获得的已保存IP地址时,并不进行与系统控制设备11的连接请求。这是由于以下事实:当其中传输线路100恢复之后仅地址管理设备12继续保持停机的事件出现时,如果发送了重新登记请求并且与系统控制设备11相连,则在地址管理设备12恢复之后,IP地址发生重复。
采用以下进程,以便在地址管理设备12中在可能的程度下避免IP地址重复:在向IP电话终端22-1到22-n分配IP地址之前,发送用于确定使用此IP地址的终端是否已存在于传输线路上的信号(例如,查验(ping)等),并在每个远程站点处执行地址管理。
由于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仅仅是备份设备,因此当在已经连接到系统控制设备11的情况下从IP电话终端22-1到22-n接收到重新登记请求时,并不重新登记IP电话终端22-1到22-n,并且返回错误。
因此,当仅系统控制设备11停机时,IP电话终端22-1到22-n从地址管理设备12获得IP地址,并且利用与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的连接执行操作。当在连接主站点1和远程站点2的传输线路100中发生故障时,IP电话终端22-1到22-n能够在远程站点2操作,这是由于使用了从先前DHCP获得的IP地址来连接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的事实。
在传输线路100已经从故障中恢复之后,当响应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的数据库请求从系统控制设备11接收到响应时,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确定传输线路100已经恢复(图11中的d1到d3),并向IP电话终端22-1到22-n发送重新登记请求(图11中的d4)。这不仅意味着存在与系统控制设备11的重新连接,还意味着从地址管理设备12重新获得了IP地址。
将已经接收到重新登记命令的通知的IP电话终端22-1到22-n初始化,然后发送DHCP发现消息(图11中的d5),并向地址管理设备12提供IP地址请求。当IP电话终端22-1到22-n从地址管理设备12获得IP地址时,将IP地址管理单元223的IP地址和DHCP获得的IP地址保存在RAM中,将用于保存的DHCP获得的IP地址保存在FROM中,并使用终端IP地址向系统控制设备11发送终端重新登记请求(图11中的d6到d10)。
已经接收到请求的系统控制设备11通过将请求登记在电话终端数据库单元112中(图11中的d11)、返回OK(图11中的d12、并完成登记,来发起操作。因此,IP电话终端22-1到22-n能够在系统控制设备11的控制下再次操作。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即使主站点1和远程站点2之间的传输线路100中发生故障,IP电话终端22-1到22-n可以使用保存的IP地址来与位于远程站点2中的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相连,这是由于以下事实:将先前从地址管理设备12获得的IP地址保存在IP电话终端22-1到22-n中。因此,可以在利用DHCP操作的系统中执行操作,而无需在每个远程站点2中安装DHCP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DHCP服务器(地址管理设备12)可以仅安装在主站点1中,因此可以利用单个DHCP服务器来管理主站点1和远程站点2的IP地址,并且能够进行一致的管理。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网络的结构的方框图。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网络中,如图12所示,并未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一样作为备份使用备份系统控制设备21,但是仍具有被认为与系统控制设备11的系统结构相同的系统结构。
如图12所示,在第二实施例的网络中,系统控制设备31和地址管理设备32通过站点(#1)3中的传输线路301相连,而系统控制设备41和IP电话终端42-1到42-n通过站点(#2)4中的LAN302相连。在此情况下,IP电话终端42-1到42-n是IP电话终端、具有IP电话功能的PC(个人计算机)、PDA(个人数字助理)、或其它信息处理终端。
在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相关的网络中,IP电话终端42-1到42-n连接到系统控制设备31或41,并与其之一一起操作。系统控制设备31和41共享终端数据库(未示出),并且IP电话终端42-1到42-n确认其与系统控制设备31或41中的哪一个相连。
当用于通过路由器33和43连接站点(#1)3和站点(#2)4的传输线路300中发生故障时,系统控制设备41向与系统控制设备31相连的IP终端发送重新登记请求,并且该IP终端使用先前获得的IP地址来连接到系统控制设备41。在此情况下,原本就与系统控制设备41相连的IP终端继续如前所述操作,而与系统控制设备31相连的IP终端连接到系统控制设备41,并在来自DHCP的IP地址的时限过去之后使用先前获得的IP地址操作。
在用于连接站点(#1)3和站点(#2)4的传输线路300恢复之后,向与系统控制设备41相连的所有IP终端发送重新登记请求,并且IP终端从地址管理设备32获得IP地址,连接到系统控制设备31或41,并回到正常操作。
因此,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其中将等效系统控制设备提供给网络(站点)并如上所述不使用备份系统控制设备来操作的情况。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网络的结构的方框图。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网络中,如图13所示,地址管理设备(具有DHCP服务器功能)52和用于在主站点5中控制IP电话终端62-1到62-n的控制服务器(NS)51通过传输线路501相连,而远程站点6中的备份控制服务器(NS)61和网络终端(NC)62-1到62-n通过LAN502相连。
在第三实施例的网络中,当用于通过路由器53和63连接主站点5和远程站点6的网络500中发生故障时,网络终端(NC)62-1到62-n使用从先前地址管理设备52获得的IP地址,并连接到备份控制设备(NS)61以执行操作。
因此,本发明还可应用于与主站点5的控制服务器(NS)51和远程站点6的备份控制设备(NS)61相连的网络终端(NC)62-1到62-n。

Claims (41)

1.一种网络系统,包括:
多个网络终端设备;
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以及
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地址,其中
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连接到第一站点;
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连接到第二站点;
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均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以及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以及管理单元,在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之前,网络终端设备与第一系统控制设备通过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的站间传输线路相连;以及当在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连接中发生了故障时,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与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与网络终端设备相连的第二系统控制设备中;
其中,所述地址管理设备具有DHCP服务器,并向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分配时限IP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在所述故障发生之前,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当所述第一站点是主站点而所述第二站点是远程站点时,所述第二站点的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充当备份系统控制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当在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中登记时不能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所述IP地址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使用先前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并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作为终端IP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当使用先前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与第二站点的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而不是相连于所述DHCP服务器与之相连的第一站点。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之一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网络终端设备是连接到LAN的IP电话终端。
7.一种网络系统,包括:
多个网络终端设备;
系统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
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
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地址;
站内传输线路,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一站点;
LAN,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和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二站点;以及
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其中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最初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以及管理单元,当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备份系统控制设备中;以及
当所述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所述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与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其中,所述地址管理设备是DHCP服务器,并向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分配时限IP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在所述故障发生之前,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当在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中登记时不能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所述IP地址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使用先前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的IP地址作为终端IP地址。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网络终端设备是连接到LAN的IP电话终端。
11.一种网络系统,包括:
多个网络终端设备;
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
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地址;
站内传输线路,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一站点;
LAN,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二站点;以及
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其中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以及管理单元,当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第二系统控制设备中;以及
当所述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在故障发生之后,属于第二站点并且在故障发生之前已经连接到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操作的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连接到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并被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其中,所述地址管理设备是DHCP服务器,并向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分配时限IP地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在所述故障发生之前,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当在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中登记时不能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所述IP地址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使用先前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的IP地址作为终端IP地址。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是连接到LAN的IP电话终端。
15.一种由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控制的网络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由地址管理设备管理其IP地址,其中
所述网络具有: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以及第二站点,与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相连;
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以及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以及管理单元,在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之前,第一系统控制设备与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的站间传输线路相连;以及当在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之间的连接中发生了故障时,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与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与网络终端设备相连的第二系统控制设备中;
其中,所述地址管理设备是DHCP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分配时限IP地址。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在所述故障发生之前,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当所述第一站点是主站点而所述第二站点是远程站点时,所述第二站点的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充当备份系统控制设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当在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中登记时不能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所述IP地址时,将先前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并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用作终端IP地址。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当使用先前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时,进行与相连于所述DHCP服务器的站点以外的站点的系统控制设备的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是连接到LAN的IP电话终端。
21.一种由系统控制设备和备份系统控制设备控制的网络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由地址管理设备管理其IP地址,其中
所述网络具有:第一站点,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第二站点,与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相连;以及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以及管理单元,当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的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了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备份系统控制设备中;以及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最初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系统控制设备操作,当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所述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与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其中,所述地址管理设备是DHCP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分配时限IP地址。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在所述故障发生之前,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当在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中登记时不能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所述IP地址时,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使用先前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并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作为终端IP地址。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是连接到LAN的IP电话终端。
25.一种由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控制的网络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由地址管理设备管理其IP地址,其中
所述网络具有:第一站点,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第二站点,与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相连;以及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具有:存储单元,用于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以及管理单元,当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的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了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第二系统控制设备中;以及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以及
当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在故障发生之后,属于第二站点并且在故障发生之前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操作的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连接到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并被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其中,所述地址管理设备是DHCP服务器,并向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分配时限IP地址。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在所述故障发生之前,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当在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中登记时不能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所述IP地址时,所述网络终端设备使用先前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并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作为终端IP地址。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网络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是连接到LAN的IP电话终端。
29.一种在网络中使用的IP地址管理方法,所述网络包括: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用于控制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以及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地址;其中,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连接到第一站点;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与第二站点相连;以及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均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或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存储在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存储单元中;
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站点之间的连接中发生故障之前,第一系统控制设备与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站点与第二站点之间的站间传输线路相连;以及
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站点之间的连接中发生故障时,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与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与网络终端设备相连的第二系统控制设备中;
其中,所述地址管理设备是DHCP服务器,并向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分配时限IP地址。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IP地址管理方法,其中,在所述故障发生之前,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IP地址管理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站点是主站点而所述第二站点是远程站点时,所述第二站点的系统控制设备充当备份系统控制设备。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IP地址管理方法,其中,当在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中登记时不能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所述IP地址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使用先前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并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作为终端IP地址。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IP地址管理方法,其中,当使用先前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并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与第二站点的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而不是相连于所述DHCP服务器与之相连的第一站点。
34.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IP地址管理方法,其中,网络终端设备是连接到LAN的IP电话终端。
35.一种在网络中使用的IP地址管理方法,所述网络包括: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系统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中的每一个;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地址;站内传输线路,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一站点;LAN,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和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二站点;以及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存储在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存储单元中;以及
当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中,其中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最初与所述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系统控制设备操作,当所述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所述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与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其中,所述地址管理设备是DHCP服务器,并向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分配时限IP地址。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IP地址管理方法,其中,在所述故障发生之前,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IP地址管理方法,其中,当在所述备份系统控制设备中登记时不能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所述IP地址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使用先前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并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作为终端IP地址。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IP地址管理方法,其中,网络终端设备是连接到LAN的IP电话终端。
39.一种在网络中使用的IP地址管理方法,所述网络包括: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第一和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地址管理设备,用于管理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IP地址;站内传输线路,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和所述地址管理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一站点;LAN,与所述网络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相连,从而构成第二站点;以及站间传输线路,用于通过路由器连接所述第一站点和所述第二站点,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存储在所述网络终端设备的存储单元中;以及
当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使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并将地址重新登记在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中,其中
所述网络终端设备最初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操作,以及
当所述站间传输线路中发生故障时,在故障发生之后,属于第二站点并且在故障发生之前与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相连并被所述第一系统控制设备操作的网络终端设备通过第二站点连接到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并被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操作;
其中,所述地址管理设备是DHCP服务器,并向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分配时限IP地址。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IP地址管理方法,其中,在所述故障发生之前,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从所述地址管理设备获得的IP地址。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IP地址管理方法,其中,当在所述第二系统控制设备中登记时不能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所述IP地址时,所述多个网络终端设备的每一个使用先前从所述DHCP服务器获得并保存在所述存储单元中的IP地址作为终端IP地址。
CN2006100067083A 2005-02-02 2006-02-05 网络、网络终端设备、使用其的ip地址管理方法及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160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25787A JP4411222B2 (ja) 2005-02-02 2005-02-02 ネットワーク、ネットワーク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ipアドレス管理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5-025787 2005-02-02
JP2005025787 2005-0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16056A CN1816056A (zh) 2006-08-09
CN1816056B true CN1816056B (zh) 2011-04-06

Family

ID=36424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0670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16056B (zh) 2005-02-02 2006-02-05 网络、网络终端设备、使用其的ip地址管理方法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685284B2 (zh)
EP (1) EP1689147B1 (zh)
JP (1) JP4411222B2 (zh)
CN (1) CN1816056B (zh)
AU (1) AU2006200427B2 (zh)
DE (1) DE602006016880D1 (zh)
HK (1) HK10913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80351B2 (ja) * 2003-06-12 2010-06-16 Necインフロンティア株式会社 Ip−pbx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および同システムの障害対応方法
US8259596B1 (en) * 2006-08-16 2012-09-04 Bally Gaming,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IP addresses in a network gaming environment
US8259597B1 (en) * 2006-08-16 2012-09-04 Bally Gaming, Inc. System for managing IP addresses in a network gaming environment
US20090124279A1 (en) * 2007-11-08 2009-05-14 Rogers Communicati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ating a backup radio frequency transmitter
KR100916487B1 (ko) * 2007-12-05 2009-09-08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리셋시 네트워크 연결이 용이한 지그비 디바이스 및 이를이용한 네트워크 연결 방법
CN101227465B (zh) * 2007-12-29 2010-11-03 北京亿阳信通软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ip地址管理方法和系统
JP2010147788A (ja) * 2008-12-18 2010-07-01 Toshiba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端末登録方法、サーバユニットおよび端末デバイス
JP4665063B2 (ja) * 2010-11-05 2011-04-06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端末登録方法およびサーバ
CN102722161B (zh) * 2012-06-21 2014-11-26 朱珺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024226B (zh) * 2012-12-10 2015-04-15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终端
US9413610B2 (en) * 2013-04-24 2016-08-09 Ciena Corporation Network-based DHCP server recovery
CN104010048B (zh) * 2014-03-18 2018-09-11 秦超 用于ip地址管理的设备和方法
JP6635525B1 (ja) * 2018-10-29 2020-01-29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交換機、通信システム、登録方法及び登録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1378A (zh) * 2001-06-11 2003-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置于服务器群组前端的连接倒换系统及其倒换方法
CN1414775A (zh) * 2002-04-26 2003-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为ip电话接续备份的路径选择方法
US6625753B1 (en) * 2000-05-09 2003-09-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covery facility for an SN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567737A (zh) * 2003-07-01 2005-01-19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接入服务器热备份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1978A (en) * 1996-06-28 2000-02-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for enabling a client to reconnect to a same server in a network of computer systems after the server has moved to a different network address
JPH10150469A (ja) 1996-11-20 1998-06-02 Fujitsu Ltd フレームリレー・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ム及びバックアップ方法
US5949753A (en) * 1997-04-11 1999-09-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dundant internet protocol gateways using local area network emulation
ATE294480T1 (de) * 1999-06-11 2005-05-15 Microsoft Corp Allgemeines api zur gerätefernsteuerung
JP4352547B2 (ja) 2000-01-04 2009-10-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リモートアクセスサーバ装置
JP3717733B2 (ja) * 2000-01-11 2005-11-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US6718383B1 (en) 2000-06-02 2004-04-06 Sun Microsystems, Inc. High availability networking with virtual IP address failover
US8363647B2 (en) 2001-04-03 2013-01-29 Voxpath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n IP telephony device
US20030035414A1 (en) 2001-08-20 2003-02-20 Siemens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xed mode public and private gatekeeper system
JP2003069602A (ja) 2001-08-23 2003-03-07 Toshiba Corp Ip電話サーバ、ip電話クライアント、セッション確立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339536B2 (ja) * 2001-11-02 2009-10-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アドレス自動割り当て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3141054A (ja) * 2001-11-07 2003-05-16 Hitachi Ltd ストレージ管理計算機
US7328266B2 (en) * 2001-12-18 2008-02-05 Perftech, Inc. Internet provider subscriber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3948278B2 (ja) 2001-12-27 2007-07-2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外部ネットワーク接続のための設定情報割当方法
JP2003228527A (ja) 2002-02-01 2003-08-15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冗長機能付きサー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サーバシステムの運用制御方法
WO2003079642A2 (en) * 2002-03-18 2003-09-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 ddns server, a ddns client terminal and a ddns system, and a web server terminal, its network system and an access control method
US7602704B2 (en) 2002-08-20 2009-10-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ault tolerant IP services
WO2004038979A2 (en) 2002-10-24 2004-05-06 Optical Solutions, Inc.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ddress association recovery
GB2405711B (en) * 2003-09-05 2006-08-09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nfiguration over a network
JP4208781B2 (ja) * 2004-07-21 2009-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25753B1 (en) * 2000-05-09 2003-09-2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ecovery facility for an SN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391378A (zh) * 2001-06-11 2003-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置于服务器群组前端的连接倒换系统及其倒换方法
CN1414775A (zh) * 2002-04-26 2003-04-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为ip电话接续备份的路径选择方法
CN1567737A (zh) * 2003-07-01 2005-01-19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接入服务器热备份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32103A 2004.01.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11222B2 (ja) 2010-02-10
US20060173988A1 (en) 2006-08-03
US7685284B2 (en) 2010-03-23
EP1689147A2 (en) 2006-08-09
EP1689147A3 (en) 2009-04-29
CN1816056A (zh) 2006-08-09
AU2006200427B2 (en) 2010-12-16
HK1091341A1 (en) 2007-01-12
DE602006016880D1 (de) 2010-10-28
EP1689147B1 (en) 2010-09-15
AU2006200427A1 (en) 2006-08-17
JP2006217094A (ja) 200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16056B (zh) 网络、网络终端设备、使用其的ip地址管理方法及程序
US6651190B1 (en) Independent remote computer maintenance device
US7898939B2 (en) Scalable and robust mechanism for remote IP device monitoring with changing IP address assignment
RU2285346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принятых по умолчанию каналов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и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на основе интернет-протокола по асинхронному режиму передачи (ipoa)
JP5368860B2 (ja) 情報収集システム
CN101453495B (zh) 防止授权地址解析协议信息丢失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030185151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rminal thereof having a route switching function
CN112532452B (zh) 通信终端主备服务器的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1021371A1 (ja) 中継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アクセス管理装置
EP1631034B1 (en) Peer-to-peer distribution of firmware
CN104301407A (zh) 分布式监护系统中备份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0563263C (zh) 在网络存储业务中实现系统高可用性的方法和系统
US751985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data processing uni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P2494769B1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950262B2 (ja) マルチ統合エージェントシステムの立ち上げ方法
Cisco Command Reference
Cisco Command Reference
Cisco Command Reference
WO2009139306A1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冗長構成管理方法
JP2738362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装置
JP2023543323A (ja) スマートカード管理装置の分散式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管理方法
US8089980B2 (en) Method for protection switching of geographically separate switching systems
JP4570551B2 (ja) 分散制御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04013365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quisition, storage and delivery of communications usage data from communications resources
WO2024166358A1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APAN NEC INFRONTIA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IPPON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703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316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after: NEC Infrontia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EC Corp.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EC INFRONTIA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NEC INFOTE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after: NEC PLATFORMS,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Infrontia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06

Termination date: 202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