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6075A - 亮片缝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亮片缝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06075A CN1806075A CNA2004800162547A CN200480016254A CN1806075A CN 1806075 A CN1806075 A CN 1806075A CN A2004800162547 A CNA2004800162547 A CN A2004800162547A CN 200480016254 A CN200480016254 A CN 200480016254A CN 1806075 A CN1806075 A CN 18060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illette
- needle sewing
- connector
- sequin
- sew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7/00—Special-purpose or automatic embroidering machines
- D05C7/08—Special-purpose or automatic embroidering machines for attaching cords, tapes, bands, or the like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D—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D05B AND D05C, RELATING TO SEWING, EMBROIDERING AND TUFTING
- D05D2303/00—Applied objects or articles
- D05D2303/12—Rigid objects
- D05D2303/18—Sequ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亮片缝接装置,其进给机构(6)将在重合的状态下所供给的多个亮片连接体(3、60)以保持重合的状态向缝接机构(2、31、32、41、50、51)每次送出规定进距。在缝接机构中,以保持将各亮片连接体的前端的亮片(S、S2)多片重合后的状态将其一起缝接于被缝制体。切断机构(27、30)将这些重合并同时被缝接的多个亮片进行切断。例如,通过导入部(63)将从分别收容了亮片连接体的多个卷轴(5、61)分别抽出的多个亮片连接体重合,从而以重合的状态供给多个亮片连接体(3、60)。由此,能容易地制作重合了多个亮片的装饰性高的亮片缝接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亮片连接体将亮片切断并将该亮片缝接于被缝制体的亮片缝接装置,尤其涉及能使多个亮片重合并缝接于被缝制体那样的亮片缝接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通过将所谓的亮片或称作装饰片的环状的小片固定在坯布(被缝制体)上而进行装饰的亮片缝接装置(或也称作装饰片缝接缝纫机等)。作为该亮片缝接装置的传统技术,例如有下述所示的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中所揭示的技术。在这些亮片缝接装置中,从卷绕收容了将许多亮片(装饰片)连接而构成的亮片连接体的卷轴将该亮片连接体抽出,通过由适当的进给机构产生的进给动作将该亮片连接体以与1个亮片的尺寸对应的规定进距送出,与缝纫机的针杆的缝制动作连动地从上述所送出的亮片连接体将1个亮片切断并将该亮片缝接在被缝制体上。又,在上述以往的亮片缝接装置中,利用在外周具有许多突起的进给辊将亮片连接体送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2-134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2732869号公报
然而,以往为了提高亮片缝接体的装饰性,而在将亮片的形状加工成花瓣形等的适当的形状、或诸如将亮片自身减小等变更尺寸等方面下了各种工夫。但是,在上述那样的以往的亮片缝接装置中,由于只能将1个亮片缝接于被缝制体的同一部位,故虽然下了上述那样的工夫,但仍存在着在提高亮片缝接体的装饰性方面有局限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要提供将多个亮片以重合的状态缝接于被缝制体、从而能制作装饰性高的亮片缝接体的亮片缝接装置。
本发明的亮片缝接装置,具有:将许多个亮片连接而成的亮片连接体在多个重叠的状态下进行供给的供给部;与规定的缝制动作连动地、将以重合的状态由所述供给部供给的多个亮片连接体进行每次各送出规定进矩的动作的进给机构;将由所述进给机构送出的多个亮片连接体的前端的亮片以保持多片重合的状态一起缝接于被缝制体的缝接机构;将由所述缝接机构缝接的所述前端的多片亮片从各亮片连接体切断的切断机构。
由此,进给机构将在重合状态下所供给的多个亮片连接体以保持重合的状态以规定进距向缝接机构送出。因此,在缝接机构中,将各亮片连接体的前端的亮片以保持多片重合的状态一起缝接于被缝制体,切断机构将这些重合并同时被缝接的多个亮片进行切断。这样,通过将多个亮片重合地进行缝接能容易地制作装饰性高的亮片缝接体。例如,能够提供仅对重合的亮片的形状及颜色等适当地进行变更就能制作装饰性高的亮片缝接体的、以往没有的新型的亮片缝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亮片进给装置的刺绣缝纫机的一实施例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将该实施例的亮片缝制单元的部分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3是将该实施例的亮片缝制单元中的亮片进给装置的部分进一步放大表示的侧视图。
图4是图3所示的亮片进给装置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将图4所示的亮片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进一步放大表示的局部切除立体图。
图6是表示进给杆为最前进且1个亮片进给动作结束后状态的亮片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及俯视略图。
图7是表示在进给杆后退时其钩住部从亮片的中心孔刚拔出后状态的亮片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及俯视略图。
图8是表示进给杆为最后退状态的亮片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及俯视略图。
图9是表示在进给杆前进时其钩住部与亮片的中心孔卡合时刻的状态的亮片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及俯视略图。
图10是表示在进给杆前进时进给杆的通孔的口缘从锁定杆离开的瞬间的状态的亮片进给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及俯视略图。
图11是表示利用本发明的亮片缝接装置所制作的亮片缝接体的一例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亮片缝接装置的一实施例的外观图。该实施例中所示的亮片缝接装置(以下也简称为“刺绣缝纫机”),使用具有4个缝纫机头的4头竖立的刺绣缝纫机来构成。如通常已知的那样,在刺绣缝纫机中,与各缝纫机头对应地设有针杆外壳2,针板50配置在各缝纫机头的针杆的下方,在其间配置着对被缝制体进行保持的刺绣架51。通过将亮片缝制单元1安装在刺绣缝纫机上构成本实施例的亮片缝接装置。亮片缝制单元1分别被安装在各针杆外壳2的左侧及/或右侧,在本实施例中仅安装在左侧。该亮片缝制单元1具有卷绕亮片连接体用的2台卷轴5和卷轴61,并能使卷绕在该卷轴5和卷轴61上的2个亮片连接体重合并用亮片进给装置(后述)进行送出。各针杆外壳2由多针结构构成,如本实施例那样在将亮片缝制单元1安装在针杆外壳2的左侧的场合,针杆外壳2内的最左侧的针被用作亮片缝制用的针。如通常已知的那样,刺绣架51根据缝制数据在横方向(X方向)及前后方向(Y方向)被驱动。
图2是对亮片缝制单元1的部分放大表示的侧视图。图3是对该亮片缝制单元1中的亮片进给装置6的部分进一步放大表示的侧视图,图4是亮片进给装置6的部分的立体图,图5是将亮片进给装置6的主要部分进一步放大表示的局部切除立体图。
如图2所示,亮片缝制单元1,分别利用支承基座4a和支承基座62将卷绕了亮片连接体3的卷轴5和卷绕了亮片连接体60的卷轴61支承在安装基座4上,并将亮片进给装置6支承在安装基座4上。安装基座4通过图示外的连杆,可升降移动地被安装在针杆外壳2上。在图2和图3中,表示安装基座4下降至下降位置、成为能进行亮片缝制的状态的姿势。另一方面,在不执行亮片缝制时,使安装基座4退避至上方位置、以不干扰通常的刺绣缝制。其升降驱动,利用未图示的气缸,在各头中同时进行。另外,刺绣缝纫机在1头机那样缝纫机头数少的场合,可以用手动进行升降。
卷绕了亮片连接体3的上述卷轴5,在形成于安装基座4的上部的支承基座4a的上端可自由旋转且可装拆地被支承着。亮片连接体3,由连接了许多任意·所需的第1形状的亮片的构件构成,例如,是从长尺寸的一定宽度的合成树脂制的薄膜冲压加工所需形状的亮片连接体而得到的,在图示的例子中是作成通过接合部S1将许多花瓣形的亮片S进行连接后的形状。又,在各亮片S的中央形成有中心孔3a(参照图4)。另一方面,卷绕了亮片连接体60的上述卷轴61,被在安装基座4上的形成于上述支承基座4a的下部的支承基座62的上端可自由旋转且可装拆地支承着。亮片连接体60,也由将许多任意·所需的第2形状的亮片进行连接的构件构成,例如,是从长尺寸的一定宽度的合成树脂制的薄膜冲压加工所需形状的亮片连接体而得到的,在图示的例子中是作成通过接合部S3将许多圆形的亮片S2进行连接的形状。又,在各亮片S2的中央形成有中心孔60a(参照图4)。上述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分别形成于中央以使得在将两亮片S、S2重合时大致一致。这些中心孔3a、60a,是针(线)通过用的孔,不限于亮片的中心,也可以偏心地设置,但重叠后的各亮片的孔应一致位于同一位置。另外,也可以在1个亮片上设置多个孔,在该场合,在重合后的多个亮片中只要至少使针(线)通过用的孔的位置一致就可以。
另外,也可以作成将上述卷轴61排列在上侧的卷轴5的横向、而支承在安装基座4的支臂部4a上那样的结构。
接着,对亮片进给装置6的构成例详细地进行说明。亮片进给装置6,被安装在安装于安装基座4的下方的支承板7上。在支承板7的下端水平地形成着支承亮片用的支承板8。从下侧的卷轴61抽出的亮片连接体60通过张力辊64和转向辊65并经过安装在托架11的后面的导入部63、导向部12,被引导至支承板8上并从刺绣缝纫机的正面看向后方送出。另一方面,从上侧的卷轴5抽出的亮片连接体3通过张力辊45和转向辊46而沿安装基座4下垂,且被安装在托架11的后面的导入部63引导,与从下侧的卷轴61抽出的亮片连接体60重合,在该状态下经过导向部12,被引导至支承板8上并从刺绣缝纫机的正面看向后方送出。上述导入部63是通过使亮片连接体3与60一起被导向部12引导、而使亮片连接体3和60不从托架11离开用的构件。另外,在关于亮片缝制单元1的以下的说明中,则使前后方向与刺绣缝纫机相反地进行记述。即,将亮片的送出方向的前方(从刺绣缝纫机的正面看的后方)作为前面。
在支承板8上从其前方位置至中央位置在前后方向(Y方向)以规定的长度设有适当宽度的槽8a(参照图6(a))。通过导向部12的左右方向(X方向)的位置调整,使亮片连接体3的各亮片S的中心孔3a与亮片连接体60的各亮片S2的中心孔60a一致地与槽8a配合。即,被安装在托架11的后面的导向部12,是将重合后的亮片连接体3的各亮片S的中心孔3a与亮片连接体60的各亮片S2的中心孔60a在支承板8的槽8a中配合用的构件,而不是将该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定位在支承板8上的规定位置用的构件。设置支承板8的槽8a,是为了在后述那样使进给杆18的前端的钩住部18a和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与支承板8上的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卡合时允许它们的前端部18a、33a的卡入。这样,在该亮片缝接装置中,将亮片连接体3、60重合以使进给杆18的前端的钩住部18a和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与两亮片S、S2的两中心孔3a、60a卡合。
如图3或图4所示,在支承板7的中央部使轴心沿左右方向(X方向)可自由转动地支承着转动轴15。在转动轴15上利用螺钉17固定着摆动臂16,在摆动臂16的自由端,在前端形成钩住部18a的进给杆18被轴19转动自如地支承着。又,在转动轴15上在上述摆动臂16的旁边利用螺钉21固定着从动杆20,结果是该从动杆20与摆动臂16一体地成为双臂曲柄状。
嵌装在转动轴15上的扭转弹簧22的一端被固定在支承板7上,另一端被钩挂在从动杆20上,由此,摆动臂16在图3中被施力成向逆时针方向摆动。又,嵌装于轴19上的扭转弹簧23的一端被固定在摆动臂16上,另一端被钩挂在进给杆18上,由此,进给杆18被施力成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进给杆18的前端的钩住部18a始终被施力于与支承板8接近的方向。
进给杆18,将其前端的钩住部18a卡合于被载置成与支承板8的上侧面重合的亮片连接体3的亮片S的中心孔3a及亮片连接体60的亮片S2的中心孔60a,通过使该进给杆18进行前进动作,将该重合后的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向前方以规定进距送出。现在详细地进行补充说明,根据摆动臂16的摆动使进给杆18进行前进及后退动作,将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同时向前方每次以规定进距依次地送出,该摆动臂16及使其摆动的机构,与使该进给杆18进行前进和后退动作的进给机构相当。与摆动臂16为一体的上述从动杆20的自由端通过连接杆37与驱动杆38的自由端连接着。驱动杆38被固定在固定于安装基座4的左侧面上的电动机36的输出轴40上。通过利用电动机36的驱动使驱动杆38在规定角度范围内进行往复摆动驱动,从而进行重合后的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的送出动作。这样,当驱动亮片进给装置6时,两亮片连接体3、60就以保持重合的状态一起地以规定进距被送出。另外,由电动机36的驱动产生的亮片进给动作,与规定的缝制动作连动地进行节拍运动。即,亮片进给装置6,与1个亮片的缝制动作时间同步地进行亮片连接体3、60的规定进距的送出动作。例如,在开始前端的亮片的缝制动作前,进行进给杆18的规定进距的前进送出,在完成该前端的亮片的缝制动作(通常如后述那样是由缝制多针所构成)前进行进给杆18的后退。
向逆时针方向被摆动施力的摆动臂16,通过与设在支承板7上的阻挡件25抵接,以图3、图4和图6所示的姿势停止,该姿势是重合后的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的送出结束后的状态。图6(a)是对处于重合后的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的送出结束后的状态的亮片进给装置6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局部剖视侧视图,(b)是其俯视略图。即,在结束了重合后的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的送出的状态下,如图4、图6所示,进给杆18的钩住部18a从前头与第2个的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的两方嵌合,前头与第2个的亮片S之间的接合部S1及与亮片S2的接合部S3都位于在支承板8的前端缘上所形成的固定刀8b的刀尖上。
阻挡件25由与固定在支承板7上的托架26螺纹连接的螺杆构成,摆动臂16与其后端抵接。螺杆通过螺母的紧固成为被锁定的状态。
在支承板7的下部利用销28可自由转动地支承着可动刀27,利用扭转弹簧30,始终被保持成从固定刀8b向上方离开的退避姿势。可动刀27在针杆31下降时、被其下端的针夹32推压,当被针夹32推压时,克服扭转弹簧30的弹力进行摆动,而与固定刀8b配合地将亮片S的接合部S1和亮片S2的接合部S3一起切断。当针夹32与针杆31一起上升时,可动刀27利用扭转弹簧30的恢复力回到退避姿势。
将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向支承板8上引导的上述导向部12,根据载置的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的宽度可进行调换,将板材折弯而形成2个剖面コ字形的导向部12a。两导向部12a的立起的壁相互的间隔被设定成比亮片S和亮片S2的宽度稍大。将按压构件44安装在安装了该导向部12的托架11的前面。按压构件44由弹簧钢板那样的具有弹力的板材形成,以与亮片S和亮片S2的宽度同等或稍宽的宽度具有规定长度。其一端侧固定在托架11上,中央部弯曲成圆弧状且另一端侧与支承板8的上侧面弹性接触。在其端缘上,在靠近支承板8的槽8a的部分上开有缺口,成为不闭塞槽8a的状态(参照图5)。从上述导向部12抽出的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被插通在支承板8和与其上侧面弹性接触的按压构件44之间。
接着,对设在进给杆18的上方的锁定杆33和对该锁定杆33进行驱动的机构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锁定杆33,在其一端侧的前端形成有卡合爪33a,在其另一端侧形成有阻挡部33b,其中间部利用销39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安装于支承板7上的支承块35上。为了容易看到锁定杆33,在图5中将支承块35的前部去除地进行描绘。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贯通在进给杆18上所形成的通孔18b。将扭转弹簧(未图示)设在支承块35上所设置的销39上,利用该扭转弹簧对锁定杆33相对支承块35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地施力,其阻挡部33b与支承块35的挡接部35a抵接,由此在自由状态下其卡合爪33a的端缘被保持成与支承板8的槽8a内相面对的姿势。在该状态下,如图6(b)所示,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与支承板8上的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卡合,使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不能移动地进行锁定。另一方面,现在详细地进行补充说明,在进给杆18后退时,该进给杆18的通孔18b的口缘与锁定杆33抵接,克服由所述扭转弹簧产生的向锁定杆33的逆时针方向的转动施力,使该锁定杆33向顺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使卡合爪33a向上方转动,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对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的卡合被解除。
另外,支承锁定杆33的支承块35能调整其相对支承板7在前后方向(支承板8上的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的进给方向)的固定位置。由此,能按照亮片S和亮片S2的尺寸调整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与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卡合的位置。顺便地说,支承板7在前后方向(支承板8上的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的进给方向)上相对安装基座4的固定位置也可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所示的刺绣缝纫机,在各缝纫机头的针杆外壳2中分别具有9根针杆31,亮片缝制单元1如上述那样被安装在针杆外壳2的左侧,在执行亮片缝制时通过选择最左端的针杆31使亮片缝制单元1下降而成为工作状态,通过与该针杆31的连动而进行亮片缝制。
接着,根据按顺序补充所示的图6~图10对本实施例的亮片进给动作进行说明。图6表示结束1个亮片进给动作后的状态。如上所述,1个亮片S和亮片S2向支承板8的前方突出,其接合部S1(S3)与固定刀8b的刀尖贴合着。又,如上所述,进给杆18的钩住部18a与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卡合,且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与在其2个后接续的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卡合。
根据在该状态下往下降的针杆31的动作而如下地进行工作。
首先,将针杆31下端的缝针41(图3)向前端的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嵌入。接着,针夹32与可动刀27抵接而将其往下推。由此,在各亮片连接体3、60上的前端的亮片S的接合部S1和亮片S2的接合部S3同时被切断,前端的一组亮片S和亮片S2以保持重合的状态被切离。于是,被切离后的一组亮片S和亮片S2,以保持缝针41嵌入其中心孔3a和中心孔60a的状态落下到被刺绣布W(图3)上,可进行1针的缝制。以后,通过与保持了被刺绣布W的刺绣架51的缝制图形数据相应的移动控制与针杆的上下动作的组合,以所需的图形进行必须的次数的缝制动作,在多片的亮片S与S2重合的状态下与被刺绣布W一起地被缝制。图11表示这样所形成的亮片缝接体。图11中,T是缝线。
另一方面,在该前端的亮片S、S2切断后、其缝制如上述那样完成前的适当的时刻,利用电动机36的驱动使摆动臂16向顺时针方向转动,随此,如图7、图8所示,进给杆18后退。这里,图7表示进给杆18的钩住部18a刚从中心孔3a和中心孔60a拔出后的状态,(a)是局部剖视侧视图,(b)是俯视略图。在其拔出时,由于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仍保持与中心孔3a和中心孔60a卡合,故在进给杆18的钩住部18a从中心孔3a和中心孔60a拔出时能可靠地防止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移动的情况。又,在该图7所示的状态中,进给杆18的通孔18b的口缘与锁定杆33抵接。当进给杆18从该状态进一步后退时,通过与进给杆18的通孔18b的口缘卡合,锁定杆33克服所述扭转弹簧的施力而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其卡合爪33a从亮片S和亮片S2向上方离开,该卡合爪33a相对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的卡合被解除。
图8表示进给杆18为最后退的状态,(a)是局部剖视侧视图,(b)是俯视略图。这里,在即将到达图8所示的状态前,进给杆18的钩住部18a暂时嵌入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之后再脱出而达到图8所示的状态。另外,在从图7至图8的过程中,与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的卡合也被解除了的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不会随着进给杆18的后退而一起后退,但这是利用了按压构件44的弹簧弹力。
然后,以完成了所述切断后的亮片S、S2的缝制动作的情况为条件,为了进行接着需缝制的亮片的前进·送出,利用电动机36的反转使摆动臂16向逆时针方向被摆动驱动,进给杆18前进至图6所示的位置。图9和图10表示该前进过程中的状态。首先,图9表示通过进给杆18的前进其钩住部18a与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卡合的时刻,(a)是局部剖视侧视图,(b)是俯视略图。通过该时刻以后的进给杆18的前进,并根据与中心孔3a和中心孔60a卡合的钩住部18a的前进,可进行重合后的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的送出。图10表示前进的进给杆18的通孔18b的口缘从锁定杆33离开的瞬间,同样地,(a)是局部剖视侧视图,(b)是俯视略图。由进给杆18的通孔18b的口缘引起的卡止被解除,锁定杆33利用设在所述销39上的扭转弹簧的弹力向逆时针方向被转动施力。由此,图10表示该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与重合后的亮片S和亮片S2的上面弹性接触的情况。然后,在进给杆18继续前进的期间,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在重合后的亮片S和亮片S2的上面相对地进行滑动。并且,当进给杆18到达图6所示的送出结束姿势时,如上所述,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与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卡合。
这样,接着在完成需缝制的前端的亮片的送出时,或在其后,刺绣架51移动至下1个亮片缝制预定位置,然后,与前述同样,可进行该亮片的切断和缝制用的针杆上下移动和刺绣架移动控制。这样,通过多次地重复与上述同样的缝制动作及亮片进给动作,重叠了多片亮片S、S2的亮片,如图11所示,被依次地缝制。这里,如图11所示,通过对被重合并被缝制的多片亮片S、S2的形状、颜色等的组合适当地进行变更,就能制作以往没有的装饰性高的亮片缝接体。该场合,如上述实施例那样,通过形成可分别安装个别地收容了个别的亮片连接体3和60的卷轴5和61的结构,能容易地对需被重合并缝制的多种的亮片的组合进行变更,故是有利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也可以使用预先将多个亮片连接体3、60以重叠的状态收容在1个卷轴5或61中的结构。
另外,例如,在未接通刺绣缝纫机的电源时那样、电动机36的励磁为OFF时,摆动臂16利用挂在其上的扭转弹簧22的弹力处于图6所示的完成送出的姿势,这时的摆动臂16与阻挡件25抵接。电动机36是脉冲电动机,由于是开式控制,故在送出控制中作用着过分的力时会失步。因此,在进给杆18为最前进位置、即在完成送出且摆动臂16与阻挡件25抵接的时刻暂时使电动机36的励磁成为OFF。由此,即使失步也不一定会因零点复位而累积由失步产生的位置偏差。
最后,对将卷轴5或卷轴61进行调换、将缝制的亮片S或亮片S2变更为其它尺寸的亮片时的各部分的调整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将缝制的亮片S或亮片S2的尺寸进行变更的场合,由于亮片S与亮片S2在重合后的状态下被1个1个地送出、切断并缝制,故变更后的尺寸其两方都必须是相同的尺寸。因此,当将一方的亮片的尺寸进行变更时,另一方的亮片的尺寸也必须变更成相同尺寸。关于在对这样的亮片的尺寸进行变更时的各部分的调整,能同时地或以适当的顺序进行下述的(1)~(4)的调整。
(1)进给进距的调整
为了调整进给进距,将固定摆动臂16的螺钉17(参照图3、图4)松开,作成用手容易使摆动臂16相对转动轴15转动的状态。又,将阻挡件25的锁定脱开,且将亮片连接体3从卷轴5、将亮片连接体60从卷轴61一起地向支承板8上抽出,如图6(b)所示的“送出结束状态”那样,使前端的亮片S和亮片S2以重合后的状态从支承板8的前端缘突出,用手使摆动臂16和进给杆18动作,从前端使进给杆18的钩住部18a与第2个亮片S的中心孔3a和亮片S2的中心孔60a的两方卡合。这样,在使包括摆动臂16和进给杆18的进给机构与亮片S和亮片S2的尺寸配合并调整成“送出结束状态”的状态下,将阻挡件25锁定并紧固螺钉17。
(2)锁定杆的调整
为了调整锁定杆33,将支承块35的锁定解除。以锁定杆33的上端的阻挡部33b与支承块35的挡接部35a抵接的状态,对支承块35的前后位置进行手动调整并对锁定杆33的倾斜进行调整,以使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如图6所示与规定的亮片S和亮片S2(从卡合了钩住部18a的两亮片S、S2至2个后面的两亮片S、S2)的中心孔3a、60a卡合。这样,在对锁定杆33的位置进行了调整以使得如图6(b)所示的“送出结束状态”那样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与规定的两亮片S、S2的中心孔3a、60a卡合的状态下,将支承块35进行锁定。
(3)亮片的中心孔相对缝针位置的位置调整
缝针41与两亮片S、S2的中心孔3a、60a的位置调整,通过支承板7的相对安装基座4的位置调整来进行。由于支承板7通过前后方向的导向构件被安装于安装基座4上,故首先,将与该导向构件关联地设置的图示外的锁定解除,用手动使支承板7相对安装基座4向前后方向移动。并且,处于从支承板8送出且将接合部S1与固定刀8b的刀尖贴合状态的两亮片S、S2的中心孔3a、60a的中心调整成与缝针41的中心一致的状态。在结束该调整后,将支承板7锁定并相对于安装基座4进行固定。
(4)导向部的调换
设在托架11上的导向部12,根据需要,可以调换成与调换后的两亮片S、S2的宽度配合的尺寸。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作成将电动机36以相互关联的关系设置在上方位置,通过连杆对摆动臂16进行驱动的状态,但也可以作成用电动机36的输出轴40直接对摆动臂16进行驱动的状态。即,也可以作成去除转动轴15、从动杆20,并将电动机36固定在支承板7上、将摆动臂16固定在其输出轴40上。
又,在上述实施例中,成为在进给杆18后退时、在图7的定时以后由锁定杆33产生的锁定被解除的结构,但不限于此,只要成为在至少图8的定时(进给杆18再次地前进)之前将由锁定杆33产生的锁定解除的状态就可以。另外,在直至图8的定时(进给杆再次地前进)为止将锁定杆33锁定的场合,由于进给杆18后退时的亮片连接体3的按压能由锁定杆33来进行,故能不需要格外的按压构件44。
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锁定杆33进行驱动的机构,作成如下结构:向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利用由设在支承块35的销39上的扭转弹簧产生的施力来进行,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利用后退的进给杆18的通孔18b的口缘部与锁定杆33的卡合来进行,但不限于此,也可作成任何的结构。例如,用作施力装置的弹簧可以是扭转弹簧以外的构件,或在施力装置中也可以包括弹簧以外的电气的或电子的或机械的驱动装置。
采用本实施例,由于在完成亮片的送出时刻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与两亮片S、S2的中心孔3a、60a卡合,故在缝针41嵌入到送出后的两亮片S、S2的中心孔3a、60a后,直至被切断前,即使在两亮片S、S2上作用了未预料的拉伸力,也不会将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拉出,因此,两亮片S、S2一定在其接合部S1、S3处被切断,两亮片S、S2不会被切断成不良的形状。
又,在完成亮片的送出的时刻,由于进给杆18的钩住部18a和锁定杆33的卡合爪33a分别与两亮片S、S2的中心孔3a、60a卡合,故重合后的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在其长度方向(送出方向)上的2个部位被进行位置限制。因此,至少在每次完成亮片的送出时就对两亮片S、S2在其宽度方向上进行位置修正。因此,在支承板8上就不需要对亮片连接体3和亮片连接体60进行位置限制用的导向构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表示了将2个亮片连接体进行重合并生成重合了2个亮片的亮片缝接体的亮片缝接装置,但不限于此,当然也可以是例如通过使3个亮片连接体重合而生成重叠了3个亮片的亮片缝接体等、构成为能制作重合了任意的多个亮片的亮片缝接体的亮片缝接装置。该场合,例如,只要能将个别地收容了个别的亮片连接体的卷轴(5和61)安装3个以上就可以。或,也可以使用在多个卷轴(5和61)中的至少1个上预先以重叠的状态收容了多个亮片连接体的方式,用导入部63再使从各卷轴5和61抽出后的1个或多个亮片连接体重合。
又,在本发明中,以重合的状态供给的多个亮片连接体(5和61),不限于如上述实施例那样由不同种类(颜色及形状)的亮片构成的情况,也可以是相同种类(颜色及形状)的情况。
又,被重合的亮片的尺寸不一定需要相同的尺寸。例如,其尺寸也可以是以整数倍地不同。例如,将从上面来的亮片的直径作成从下面来的亮片的直径的1/2,可以与小直径的亮片的针(线)通过用的孔的位置一致地、在大直径的亮片上设置多个针(线)通过用的孔。在该场合,亮片连接体的送出的规定进距,作成与大直径的亮片的直径相称的尺寸,将大直径的亮片每1个地切断,而将小直径的亮片每多个(例如2个)地切断。因此,本发明中所称的亮片,不一定限于1个亮片,主要是指从亮片连接体所切断成的1片。
Claims (11)
1、一种亮片缝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许多个亮片连接而成的亮片连接体在多个重叠的状态下进行供给的供给部;
与规定的缝制动作连动地、将以重合的状态由所述供给部供给的多个亮片连接体进行每次各送出规定进矩的动作的进给机构;
将由所述进给机构送出的多个亮片连接体的前端的亮片以保持多片重合的状态一起缝接于被缝制体的缝接机构;
将由所述缝接机构缝接的所述前端的多片亮片从各亮片连接体切断的切断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片缝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部包括:可安装多个收容了亮片连接体的卷轴的卷轴安装部;使从安装在所述卷轴安装部上的各卷轴分别抽出的多个亮片连接体重合的导入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亮片缝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入部是将从所述各卷轴抽出的多个亮片连接体重合地导入导向部并通过该导向部进行限制以使各亮片连接体不相互分离地将其引导至所述进给机构的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片缝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部包括能安装以重叠的状态收容了多个亮片连接体的卷轴的卷轴安装部。
5、如权利要求1~4的任一项所述的亮片缝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给机构与规定的缝制动作连动并利用进给杆的前进和后退动作,将载置在支承板上侧面的所述重合状态的多个亮片连接体每次各送出规定进距,通过使该进给杆的前端的钩住部与亮片的孔卡合并使该进给杆前进来进行送出动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亮片缝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亮片的所述孔是通过针用的孔,在重合状态的多个亮片中使该孔的位置一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片缝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重合的状态由所述供给部供给的所述多个亮片连接体包括不同种类的亮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片缝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重合的状态由所述供给部供给的所述多个亮片连接体包括相同种类的亮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片缝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给机构是与1个亮片的缝制动作定时同步地进行所述亮片连接体的所述规定进距的送出动作的机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片缝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断机构是与所述缝接机构的缝接动作连动地从由所述进给机构送出的所述多个亮片连接体将前端的各亮片一起切断的机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亮片缝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亮片缝接装置是使用刺绣缝纫机而构成,所述缝接机构是该刺绣缝纫机的缝制机构,通过将包括所述供给部、所述进给机构、所述切断机构而构成的亮片缝制单元安装在该刺绣缝纫机中而构成该亮片缝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89429/2003 | 2003-08-07 | ||
JP2003289429A JP2005052571A (ja) | 2003-08-07 | 2003-08-07 | シークイン縫着装置 |
PCT/JP2004/011361 WO2005014907A1 (ja) | 2003-08-07 | 2004-08-06 | シークイン縫着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06075A true CN1806075A (zh) | 2006-07-19 |
Family
ID=34131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800162547A Pending CN1806075A (zh) | 2003-08-07 | 2004-08-06 | 亮片缝接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293512B2 (zh) |
EP (1) | EP1652984A1 (zh) |
JP (1) | JP2005052571A (zh) |
KR (1) | KR100740662B1 (zh) |
CN (1) | CN1806075A (zh) |
WO (1) | WO2005014907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8577B (zh) * | 2006-11-02 | 2010-09-08 | 李龙洙 | 珠片传动调节机构 |
CN101363178B (zh) * | 2007-08-08 | 2012-03-21 | 日星特殊精密株式会社 | 刺绣机中用于供给亮片的装置 |
CN102395721A (zh) * | 2009-04-14 | 2012-03-28 | 林宪兴 | 珠片供给装置 |
CN101314894B (zh) * | 2007-05-31 | 2013-10-09 | 株式会社巴鲁丹 | 旋转式多针缝纫机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51598A (ja) * | 2005-11-30 | 2007-06-21 | Tokai Ind Sewing Mach Co Ltd | シークイン縫いが可能なミシン |
JP2007300994A (ja) * | 2006-05-09 | 2007-11-22 | Barudan Co Ltd | シークイン縫付装置 |
JP5091601B2 (ja) * | 2006-10-13 | 2012-12-05 | 東海工業ミシン株式会社 | シークイン送り装置及びシークイン縫いが可能なミシン |
JP2011160918A (ja) * | 2010-02-08 | 2011-08-25 | Tokai Ind Sewing Mach Co Ltd | シークイン送り装置 |
US9014837B2 (en) * | 2011-08-26 | 2015-04-21 | Ioannis Doukakis | Attachment for embroidery and sewing machines for creating crystal/rhinestone patterns and motifs, and software functions to control the attachment |
JP2014083061A (ja) * | 2012-10-19 | 2014-05-12 | Brother Ind Ltd | ミシン、刺繍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刺繍データ処理プログラム |
US9074309B1 (en) | 2014-02-18 | 2015-07-07 | Abm International, Inc.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sequin attachment |
US9840797B2 (en) * | 2014-03-12 | 2017-12-12 | Abm International, Inc.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stitching |
KR101802878B1 (ko) * | 2015-06-03 | 2017-11-29 | 주식회사 미크로 | 장식사 자수가 가능한 리본 봉착기 |
KR101695446B1 (ko) * | 2015-09-07 | 2017-01-24 | (주)헤드라인 | 건조기의 드럼 실링용 가스켓 패드 제조장치 |
US10619296B2 (en) * | 2017-01-06 | 2020-04-14 | Under Armour, Inc. | Articles with embroidered sequi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
CN108796851A (zh) * | 2018-07-23 | 2018-11-13 | 上海安围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矿棉机的缝纫主机 |
CN109162032B (zh) * | 2018-09-25 | 2024-03-12 | 温州欧罗华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色绣花机 |
US11015276B2 (en) | 2019-02-04 | 2021-05-25 | Handi Quilter, Inc. | Multi-sensor sew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 needle speed adjustment |
CN111254599A (zh) * | 2020-04-02 | 2020-06-09 | 丹阳市德顺刺绣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可快速更换的底刀座组件 |
CN112663240A (zh) * | 2020-12-23 | 2021-04-16 | 浙江信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面线夹持装置的推杆结构及绣花机的面线夹持装置 |
DE102021210635A1 (de) * | 2021-09-23 | 2023-03-23 |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 Näh- oder Stickstation und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Zuführen von plattenförmigen Funktionselementen an eine Näh- oder Stickmasch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00305A (en) * | 1901-11-07 | 1902-05-20 | Robert Cornely | Machine for fixing spangled material to textile fabrics. |
US797308A (en) * | 1904-08-29 | 1905-08-15 | Morris P Nassberg | Machine for sewing spangles on fabrics. |
US1107599A (en) * | 1914-02-12 | 1914-08-18 | John Fink | Sewing-machine. |
US2436759A (en) * | 1945-07-24 | 1948-02-24 | Lewis Invisible Stitch Machine | Spangle slinging machine |
US3390650A (en) * | 1965-10-27 | 1968-07-02 | Arnold G. Ochsner | Decorating attachment for embroidery machine |
JPH064927B2 (ja) * | 1985-03-04 | 1994-01-19 | 東海工業ミシン株式会社 | テ−プ付け刺しゆうミシン |
JPS61207659A (ja) * | 1985-03-06 | 1986-09-16 | 東海工業ミシン株式会社 | 刺しゆうミシンの縫い目形成装置 |
US4952436A (en) * | 1987-03-17 | 1990-08-28 | Roberta Ruschmann | Adornment of fabric |
JPH0213495A (ja) | 1988-06-30 | 1990-01-17 | Tokai Ind Sewing Mach Co Ltd | スパンコール縫いミシンのスパンコール供給装置 |
JP2732869B2 (ja) * | 1988-11-28 | 1998-03-30 | 東海工業ミシン株式会社 | スパンコールの縫着方法 |
JP3068146B2 (ja) * | 1990-01-08 | 2000-07-2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半導体集積回路 |
DE9209764U1 (de) * | 1992-07-21 | 1992-09-17 | Zsk Stickmaschinen Gmbh, 4150 Krefeld | Paillettenzuführeinrichtung für Stick- und/oder Nähmaschinen |
DE19538084A1 (de) * | 1995-10-13 | 1997-04-17 | Zsk Stickmasch Gmbh | Paillettenzuführeinrichtung für Stick- und/oder Nähmaschinen |
ITUD20020018A1 (it) * | 2002-01-29 | 2003-07-29 | Giannino Landoni | Dispositivo e procedimento per l'applicazione di paillettes su tessuti in una macchina cucitrice, e macchina di cucitura multiaghi comprende |
JP3861048B2 (ja) * | 2002-11-21 | 2006-12-20 | 東海工業ミシン株式会社 | シークイン送り装置 |
-
2003
- 2003-08-07 JP JP2003289429A patent/JP2005052571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
- 2004-08-06 KR KR1020057025191A patent/KR100740662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8-06 WO PCT/JP2004/011361 patent/WO200501490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08-06 EP EP04771360A patent/EP1652984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4-08-06 US US10/567,140 patent/US729351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8-06 CN CNA2004800162547A patent/CN180607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48577B (zh) * | 2006-11-02 | 2010-09-08 | 李龙洙 | 珠片传动调节机构 |
CN101314894B (zh) * | 2007-05-31 | 2013-10-09 | 株式会社巴鲁丹 | 旋转式多针缝纫机 |
CN101363178B (zh) * | 2007-08-08 | 2012-03-21 | 日星特殊精密株式会社 | 刺绣机中用于供给亮片的装置 |
CN102395721A (zh) * | 2009-04-14 | 2012-03-28 | 林宪兴 | 珠片供给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293512B2 (en) | 2007-11-13 |
JP2005052571A (ja) | 2005-03-03 |
EP1652984A1 (en) | 2006-05-03 |
WO2005014907A1 (ja) | 2005-02-17 |
KR20060030060A (ko) | 2006-04-07 |
US20060254484A1 (en) | 2006-11-16 |
KR100740662B1 (ko) | 2007-07-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06075A (zh) | 亮片缝接装置 | |
CN1692192A (zh) | 亮闪片送给装置 | |
CN1049707C (zh) | 缝纫机 | |
CN1891888A (zh) | 装饰片进给装置 | |
CN202671847U (zh) | 线迹的脱线防止装置及线迹构造 | |
JP2012183091A (ja) | ビーズ送り装置 | |
CN1926275A (zh) | 装饰片送料装置 | |
CN1957130A (zh) | 服饰片送料装置 | |
KR101867401B1 (ko) | 편성포의 인하장치 | |
CN1824869A (zh) | 亮片绣机 | |
US12129586B2 (en) | Tuf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tufting | |
GB2205864A (en) | Double needle bar tufting apparatus for forming loop pile and cut pile | |
CN110241530A (zh) | 缝纫机的切线机构 | |
CN1109785C (zh) | 锁眼机 | |
DE69429824T2 (de) | Mechanischer tuftingkopf | |
JP2009160029A (ja) | ミシンの上送り装置 | |
WO1983000512A1 (en) | Tufting looper apparatus with opposed clip support | |
US20240337056A1 (en) | Tuft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tufting | |
CN1837442A (zh) | 用于刺绣缝纫机的绣花压具 | |
CN1053939C (zh) | 缝纫机 | |
EP2182102B1 (de) | Nähmaschine | |
CN101195948A (zh) | 带上装饰机构的缝纫机 | |
CN1049940C (zh) | 链式线迹缝纫机的纱线切断装置 | |
CN1320737A (zh) | 双线锁缝缝纫机 | |
CN1989283A (zh) | 纫针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6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