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2870A -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建立呼叫的方法、设备和网络配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建立呼叫的方法、设备和网络配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02870A CN1802870A CN200480015887.6A CN200480015887A CN1802870A CN 1802870 A CN1802870 A CN 1802870A CN 200480015887 A CN200480015887 A CN 200480015887A CN 1802870 A CN1802870 A CN 18028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 network
- called party
- call
- fixed net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2—Inter-network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backbone network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来在包括固定网络部分(300)和移动网络部分(350)的通信网中建立呼叫的方法。在固定网络部分(300)中,所有到移动被叫方地址用户的呼叫被发送至能够对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进行询问的固定网络节点。在该节点处询问归属位置寄存器并且提供漫游号码。随后,该漫游号码被用来直接建立从主叫固定网络用户(110)到移动被叫方(160)的呼叫。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通信网络中建立呼叫的优化方法、设备和网络配置,该通信网络包括固定网络部分和移动网络部分。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用来帮助PSTN发起移动终接呼叫(MTC)而不需要网关节点的优化方法、设备和网络配置。
现代的通信网通常传送两种业务或者数据。第一种业务是由使用者或用户发送的或者被传送给使用者或用户的并通常由使用者付费的业务。这种业务被广泛地通称为使用者业务或者用户业务。第二种业务是由网络管理应用在发送和接收来自网络单元的管理数据过程中引起的业务,通称为管理业务。
在无线电通信中,管理业务也称为信令业务。术语″信令″指的是在不同的网络单元、例如数据库服务器、本地交换机、转接局和用户终端之间的信令消息的交换。一个用于传递这种信令消息的公知的协议是7号信令系统(SS7),其也被称为7号公共信道信令系统(CCS7)。
如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在Q.700系列标准中所说明的7号信令系统提供现代电信网中的所有的信令任务。更准确地说,SS7例如提供:
-基本呼叫建立、管理、和断开;
-增强的呼叫性能、例如呼叫转移、主叫方姓名/号码显示和三方呼叫;
-记帐和计费;
-用于业务、比如鉴权、漫游、免费业务和特殊资费业务的数据库操作;
-用于SS7网络及其连接的网络管理;和
-非呼叫相关信令,能够用于例如短消息业务(SMS)、ISDN辅助业务和用户到用户信令(UUS)等业务。
7号信令系统构成一个独立网络,在该独立网络中SS7消息是在被称为信令链路的双向信道上在网络单元之间进行交换的。信令发生在专用信道的带外,而不是在为用户业务、例如话音预留的信道带内。与带内信令相比,带外信令提供:
-更快速的呼叫建立时间;
-更有效的话音线路使用;和
-支持需要向没有话音中继的网络单元(例如数据库系统)发信令的智能网络(IN)业务。
SS7网络的各个单元被称为信令点,其中每个信令点唯一地由一个信令点代码来标识。点代码被承载于在信令点之间交换的信令消息中,以标识每个消息的源和目的地。每个信令点使用一个路由选择表来为每一个消息选择适当的信令路径。
在一个SS7网络中,基本上存在三种信令点:业务交换点(SSP),信令转接点(STP),和业务控制点(SCP)。
SSP是发起、结束、或者汇接呼叫的交换机。SSP发送信令消息给其他的SSP,以建立、管理、和释放被请求用来完成呼叫的话路。SSP也可以发送一个询问消息给集中式数据库(SCP)以便判定如何对一个呼叫(例如一个免费呼叫)进行路由选择。一个SCP发送包含与拨号号码相关的(多个)路由号码的响应给始发SSP。
信令点之间的网络业务可以经由信令转接点(STP)进行路由选择。STP基于包含在SS7消息内的路由选择信息将每个输入消息路由到输出信令链接。由于它担当网络集线器,STP通过消除信令点之间的直接链接的需要提供对SS7网络的更好的使用。STP可以进行全局名称翻译、根据呈现于信令消息中的数字(例如所拨打的800号码,主叫卡号码,或者移动用户标识号码)来确定目的地信令点的程序。
传统上,在两种都使用上面已描述的该原理的电信网之间进行区分:第一个网络服务于固定或有线线路用户,被称为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而第二个网络服务于移动用户,被称为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
包括PSTN 100和PLMN 150的典型的网络配置示意性地在图1中示出。多个PSTN交换机或者交换局102A..D表示PSTN 100的网络节点。在PSTN交换机102A..D之间,设置有话音和数据中继线104A..F,用于传送用户业务。如前面所说明的,至少一个STP 120被设置用来路由信令业务。所有的PSTN交换机102A..D经由信令链路或者链路组106A..D连接到STP 120。假定一个示例的PSTN用户110被连接到第一PSTN交换机102A。
如图1所示的网络配置的PLMN部分150由若干PLMN交换机组成,在现有技术中称为移动交换中心MSC 152A..C。在MSC 152A..C之间,设置有话音和数据中继线154A..C,用来传送用户业务。图1所示的示例的、简化的配置是这样的,以致PSTN部分100和PLMN部分150共用STP 120。因此,所有的MSC 152A..C经由信令链路或者链路组156A..C连接到STP 120。一个示例的移动用户160被假设为当前由第一MSC 152A提供服务。该PLMN部分150此外需要至少一个存储有用户信息的数据库(其在功能上可以被认为是SCP)。该数据库被称为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158并经由链路链路组156D连接到信令网。
要注意,在包括PSTN部分100和PLMN部分150的现有的网络配置中,对于在PSTN中始发的呼叫来说存在到PLMN中的单个进入点。这个点被称作网关MSC或者G-MSC 152C。虽然所有的MSC 152A..C具有询问PLMN数据库以确定MSC当前服务于被叫移动用户的能力,但PSTN交换机不具备这种能力,需要包括一或多个G-MSC的网络配置,所有移动终接呼叫(MTC)、也就是在PSTN中始发的对移动用户的呼叫、例如由虚线或者路径130表示的呼叫都被路由到该G-MSC。
为了加以说明,考虑从PSTN用户110到移动用户160的呼叫。图2示出详细的用于从PSTN用户110(也被称为“A”用户)建立呼叫到移动用户160(也被称为″B″用户)的呼叫建立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为MSISDN的被叫方号码“b”从主叫方的终端“A”通过SETUP和IAM消息传送到G-MSC 152C(步骤200-204)。在G-MSC 152C处,产生询问消息并发送给适当的HLR 158(步骤206),该HLR 158又向被访问的MSC(也就是当前服务于被叫移动用户的MSC)请求漫游号码(步骤208)。该漫游号码被提供给HLR并从那里提供到G-MSC(步骤210-212)。然后,G-MSC使用上述的漫游号码启动到被叫方的呼叫建立(步骤214-216)。被叫终端如果准备接收呼叫,就将提醒用户并且提醒通知将被传送给主叫用户(步骤218-226)。在由被叫方应答该呼叫之后,话路130通过相应地经由网络发送ANSWER消息而被建立(步骤228-236)。
如图1所示的网络配置具有一些缺点。对于任何在PSTN中发起的MTC,在到达当前服务于被叫移动用户的MSC之前,话路130将经过多个PSTN交换机和MSC。因此,资源将必须在沿着话路130的所有交换机中进行分配。另外,由于G-MSC 152C处理PSTN 100和PLMN 150之间的所有业务,所以这些交换机传送高业务负荷,并且对于连接到PSTN 100的每个中继线来说,需要通向另一个MSC的相应的中继线。
在PSTN 100和PLMN 150由同一个运营商运营的情况下,这些缺点是尤其不能接受的。对于拥有PSTN和PLMN的运营商来说,非常值得想望的是,在有效的话音/数据MTC过程中具有最少数目的交换机(PLMN和PSTN累积的)。此外值得想望的是消除对专用G-MSC的需要。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用于在通信网中建立呼叫的方法。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信令转接点。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帮助PSTN发起MTC而不需要网关节点的网络配置。
根据上述目的,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包括固定网络部分和移动网络部分的通信网中建立呼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通信网的固定网络部分中,从由固定网络交换机所服务的主叫方接收被叫方地址;
-判定通过所述被叫方地址所寻址的被叫方是否为由通信网的移动网络部分所服务的移动被叫方;
-响应于该被叫方是移动被叫方的判定,将与呼叫建立相关的信令消息路由到能够向移动网络部分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发起询问并从移动网络部分的归属位置寄存器接收响应的固定网络节点;
-在所述固定网络节点处,向与该移动被叫方相关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发起询问,并接收该移动被叫方的漫游号码;以及
-基于该漫游号码,从服务于主叫方的固定网络交换机直接将该呼叫路由到当前服务于移动被叫方的移动网络交换机。
通过上述被叫方地址寻址的被叫方是否是由移动网络部分服务的移动被叫方的判定可以由包括服务于主叫方的固定网络交换机的任一固定网络交换机来做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有利地使用号码可携带(number portability)机制来判定到移动被叫方地址的呼叫,并将与这种呼叫相关的询问路由到一个集中的节点。使用这种方法,仅需要该集中的节点具有对移动网络归属位置寄存器(HLR)进行必要的询问的能力。与现有技术中的G-MSC不同,本发明的集中的节点仅仅处理涉及询问HLR的信令。因此,在本发明的集中的节点处的负荷将明显小于在现有技术的G-MSC处的负荷,该G-MSC附加地处理所有的中继业务(话音和数据)。
适当的集中的节点是结合号码可携带(NP)数据库的信令转接点(STP)。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智能网络(IN)功能被用来判定到移动被叫方地址的呼叫并将与这种呼叫相关的询问路由到一个集中的节点,其中该集中的节点是固定网络部分中的SCP。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SS7网络的STP,包括:
-用于双向连接多个SS7链路的装置,所述SS7链路中的每一个将STP链接到其他的SS7实体;
-用于接收来自网络的固定网络部分的号码可携带询问的装置;
-用于询问号码可携带数据库以便判定在号码可携带询问中所接收的被叫方地址是否为网络的移动网络部分所服务的移动被叫方的装置;
-响应于被叫方是移动被叫方的判定,对与该移动被叫方相关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发起询问,并接收该移动被叫方的漫游号码;以及
-作为对该号码可携带询问的响应,返回该漫游号码。
该STP和NP数据库可以被包含在一个网络节点中。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网络的网络配置,包括:
-固定网络部分,该固定网络部分包括:多个用户终端;多个固定网络交换机;用于使所述固定网络交换机互连的话音连接;以及用于将所述固定网络交换机连接到至少一个信令转接点的信令连接;
-移动网络部分,该移动网络部分包括:多个移动用户终端;多个移动网络交换机;用于使所述移动网络交换机互连的话音连接;归属位置寄存器;和用于将所述移动网络交换机和归属位置寄存器连接到至少一个信令转接点的信令连接;
-该固定网络部分另外还包括能够向移动网络部分的归属位置寄存器发起询问并从那里接收响应的固定网络节点;
-其中至少一个或所有固定网络交换机包括:用于判定在固定网络部分中所发起的呼叫是否在移动网络部分中结束的装置;用于将与在该移动网络部分中结束的呼叫的建立相关的信令消息路由到上述固定网络节点以便获得完成该呼叫的漫游号码的装置;以及用来根据该漫游号码将该呼叫直接路由到当前服务于移动被叫方的移动网络交换机的装置。
在该网络配置的替代的优选实施方案中,NP机制或IN机制能够用来判定MTC和处理对移动网络部分的HLR的询问。本发明的网络配置可以使用本发明的STP。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在于不再需要专用的G-MSC。先前网络中的G-MSC是建立和维护都很昂贵的高负荷网络单元,因为固定网络或PSTN和移动网络或PLMN之间的每个话音连接都是经由G-MSC进行路由的,该G-MSC又必须具有足够多的到大量PSTN交换机和MSC的中继线,以支持所期望数量的成功的呼叫尝试。
不用改变当前的PSTN交换机就可以实现这个优点,只要这些交换机支持一些允许它们向中心节点发送询问的数据库机制。这种机制的例子是号码可携带性机制或智能网机制。因而,在PSTN交换机处所需的改变被限制为改变控制这些机制的数据库,这是简单的网络管理任务。仅仅需要一个或者(在更大的或冗余的网络结构中)几个中心节点具有对HLR进行询问的能力。和允许每个PSTN交换机对HLR进行直接询问的(理论上可能的)解决方案相比,这种方式具有本质上的优点。这种理论上的解决方案将需要在每个PSTN交换机中进行改变,而本发明不需要在PSTN交换机中进行任何这样的改变。
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只有与建立从PSTN到PLMN的呼叫有关的信令经由中心节点进行路由。一旦漫游号码从HLR被取回,中心节点就从该呼叫断开。因此,这种节点的负荷远远小于现有技术的G-MSC的负荷。适当的中心节点是信令转接点STP。
另外,由于呼叫能够被最直接地从始发PSTN交换机路由到目的地PLMN交换机,因此通过采用本发明,先前用于使始发PSTN交换机到达G-MSC所需要的其他网络节点的负荷就能够被减少。
本发明在包括PSTN部分和PLMN部分的通信网络中尤其有用,该PSTN部分和PLMN部分由一个运营商所拥有。对于这样的运营商来说,G-MSC的少量附加益处是没有价值的,该G-MSC比如可以担当能够屏蔽和监视呼叫并因此提供网络安全性和过载控制功能的网络边界单元。这种运营商能够更有效地在整体上管理网络。
下面,将根据附图,以更好理解的优选实施例的形式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示出包括用于将呼叫从PSTN路由到PLMN的G-MSC的示例性现有技术网络配置。
图2示出根据图1的网络配置中的示例性消息流。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网络配置。
图4示出根据图3的网络配置中的示例性消息流。
图5示出类似于图3的网络配置的、包括智能网络业务控制点的网络配置中的示例性消息流。
图6示出根据图3的网络配置中的另一个示例性消息流。
如上面所详述的,图1和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包括PSTN 100和PLMN 150的典型网络设置以及用于建立发起于PSTN 100并结束于PLMN 150的呼叫的相应消息流,其中呼叫建立和所建立的呼叫涉及G-MSC 152C。
现在再看图3,在图3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网络配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3的网络配置再次包括PSTN 300和PLMN 350。多个PSTN交换机或交换局302A..D表示PSTN 300的网络节点。在PSTN交换机302A..D之间,设有话音和数据中继线304A..F,用于传送用户业务。至少一个STP 320被设置用来路由信令业务。所有的PSTN交换机302A..D经由信令链路或者链路组306A..D连接到STP 320。假定该示例性的PSTN用户110被连接到第一PSTN交换机302A。
如图3中所示的网络配置的PLMN部分350由若干在现有技术中称为移动交换中心MSC 352A..C的PLMN交换机组成。在MSC 352A..C之间,设有话音和数据中继线354A..C,用于传送用户业务。图3的示例性的、简化的配置是这样的,以致PSTN部分300和PLMN部分350共用该STP 320。因此,所有的MSC 352A..C经由信令链路或者链路组356A..C连接到STP 320。示例性的移动用户160被假设为当前由第一MSC 352A提供服务。PLMN部分350此外还需要至少一个存储有用户信息的数据库。该数据库被称为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358,并经由链路/链路组356D连接到信令网。
需要注意的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网络配置中,对于发起于PSTN 300的呼叫来说,不再有进入PLMN350的单个输入点。为了促进PSTN300和PLMN350的用户之间的话音和数据连接,在所选择的或所有的PSTN交换机和MSC之问设置中继线,如示例性的中继线322、324、326、328和329所示。由于MSC352C不担当G-MSC,因此话音和数据连接322的带宽可以被配置为远远小于图1的话音和数据连接122的带宽。
STP 320例如通过信令链路(未示出)被连接到号码可携带数据库340。在一替代方案中,号码可携带数据库340可以在STP 320中实施。
为了加以说明,考虑与图1中相同的从PSTN用户110到移动用户160的连接请求。图4示出详细的用于从PSTN用户110(也被称为“A”用户)建立呼叫到移动用户160(也被称为″B″用户)的呼叫建立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为MSISDN的被叫方号码″b″在第一PSTN交换机302A中被识别为可能被携带的号码。因此,通过信令消息,第一PSTN交换机302A询问号码可携带(NP)数据库340(步骤402)。NP数据库340或者在NP数据库340集成到STP 320中的情况下STP 320随后产生询问消息并将其发送给适当的HLR 358(步骤406),该HLR 358又向被访问的MSC(也就是当前服务于该被叫移动用户的MSC)请求漫游号码(步骤408)。该漫游号码被提供给HLR 358并从那里被提供到NP数据库340(步骤410-412)。NP数据库随后将所接收到的漫游号码作为对NP询问的响应传送到第一PSTN交换机302A(步骤413)。然后,PSTN交换机使用上述的漫游号码启动到被叫方的呼叫建立(步骤414-416)。被叫移动终端如果准备接收呼叫就将提醒用户,并且提醒通知将被传送给主叫用户(步骤418-426)。在由被叫方应答该呼叫之后,话音/数不胜数据路径330通过相应地经由网络发送ANSWER消息被建立(步骤428-436)。
换言之,为了实现在PSTN中移动终接呼叫(MTC)的最直接路由,通过在管理上将所有的MTC作为对可能被携带的用户的呼叫来对待,可以使用在PSTN交换设备中已经广泛实现的号码可携带机制,然后,在NP数据库处或者在被配置为包括NP数据库的STP处,对HLR进行询问并返回作为发起NP询问的结果的漫游号码。
应注意到,NP数据库还可以被局部附连,也就是在每个PSTN交换机或者所选数量的PSTN交换机处被实现。
然后,在PSTN交换机中所需的数据库改变是极小的,并通过一次性管理变化实现。先前在转发到G-MSC的呼叫时产生的E.164号码现在被标记为“可能被携带”。这触发呼叫处理向NP数据库340发送NP询问,该NP询问包含被叫方号码或者至少其中的部分。一收到该NP询问,NP数据库本身就检测到所收到的E.164号码是需要特殊处理的移动用户ISDN号码(MSISDN)。通过触发与在MSC中相同的程序,NP数据库发送一个发送路由信息(SRI)消息到所接收的被叫方号码的HLR。对于HLR来说,只要NP数据库是可经由SS7网络进行访问的,该SRI消息是从G-MSC还是从NP数据库接收的不存在功能上的差别。在从HLR接收到其中包含信息元素“移动台漫游号码(MSRN)”的响应之后,NP数据库将所接收的MSRN值插入返回到交换机的响应中,其中该交换机曾产生对NP数据库的询问。然后,第一PSTN交换机302A使用该信息以完成呼叫的路由选择,并选择直接到当前服务于移动用户160的MSC的适当线路324。
在替代的实施例中,代替使用号码可携带机制而使用智能网络(IN)功能来判定呼叫是否为MTC以及合适的漫游号码是什么。
除了业务控制点(SCP,未示出)将提供对HLR的询问和返回到相应PSTN交换机的漫游号码之外,该网络配置与图3中所示的网络配置类似。针对免费呼叫将询问路由到SCP以获得路由信息,与免费呼叫相似,根据在所有的移动用户地址中共有的共同属性、例如移动号码地址前缀或者其他的地址空间特性,关于移动用户的所有呼叫能够被路由到SCP。
在这种修改后的网络配置中,再次针对从PSTN用户110到移动用户160的连接请求,示例性的消息流可以如图中所描述的那样。图5示出了用于从PSTN用户110建立呼叫到移动用户160(“B”用户)的详细的呼叫建立过程。在这种情况下为MSISDN的被叫方号码″b″在第一PSTN交换机302A中被识别为需要IN处理的号码。因此,通过信令消息,第一PSTN交换机302A询问智能网络业务控制点(步骤502)。然后,SCP产生询问消息并将其发送给适当的HLR(步骤506),该HLR又向被访问的MSC(也就是当前服务于该被叫移动用户的MSC)请求漫游号码(步骤508)。该漫游号码被提供到HLR并从那里提供到SCP(步骤510-512)。然后,SCP将所接收到的漫游号码作为对IN询问的响应传送到第一PSTN交换机302A(步骤513)。然后,如前面那样,PSTN交换机使用所述的漫游号码启动到被叫方的呼叫建立(步骤514-516)。被叫移动终端如果准备接收呼叫就将提醒用户,并且提醒通知将被传送给主叫用户(步骤518-526)。在由被叫方应答该呼叫之后,话音/数据路径通过相应地经由网络发送ANSWER消息而被建立(步骤528-536)。
如果PSTN交换机不支持号码可携带性,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特别有用。对分配给移动用户的E.164号码的呼叫导致IN触发,其中所接收的被叫方号码通过使用INAP消息被发给业务控制点(SCP)。在SCP处所执行的步骤类似于在NP数据库处的那些步骤。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NP和IN机制都不被用来询问HLR。对于这一实施例,假定所有的信令经由在现今的电信网中为标准设置的中心STP 320(或者一组STP,未示出)来进行路由选择。该STP 320(或多个STP)截取包含分配给PLMN部分的E.164号码的IAM消息,然后调用HLR询问。
被称为“crank-back”的ISUP程序又被调用,该程序是用来执行号码可携带性支持的基本组成的标准程序。在该程序得到支持的情况下,进行截取的STP320利用向始发PSTN交换机提供被叫移动号码的MSRN的清除(CLR)消息对该IAM消息作出响应。
图6示出用于从PSTN用户110建立呼叫到移动用户160(“B”用户)的示例性的呼叫建立过程,其中STP截取IAM。在这种情况下为MSISDN的被叫方号码“b”在ISUP初始地址消息(IAM)中被传给STP 320(步骤602)。该PSTN交换机不需要关于被叫方地址的任何资料。在将该被叫方地址识别为移动被叫方地址后,STP 320截取所述的IAM(步骤603),随后产生询问消息并将其发送给适当的HLR(步骤606),该HLR又向被访问的MSC(也就是当前服务于该被叫移动用户的MSC)请求漫游号码(步骤608)。该漫游号码被提供到HLR并从那里提供到SCP(步骤610-612)。然后,STP通过CLR消息将接收到的漫游号码传递给第一PSTN交换机302A(步骤613)。然后,如前面那样,PSTN交换机使用上述的漫游号码启动到被叫方的呼叫建立(步骤614-616)。被叫移动终端如果准备接收呼叫就将提醒用户,并且提醒通知将被传送给主叫用户(步骤618-626)。在由被叫方应答该呼叫之后,话音/数据路径通过相应地经由网络发送ANSWER消息而被建立(步骤628-636)。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教导可用于不同的网络配置,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标准TDM技术作为传输媒体的网络配置和使用网际网协议技术作为传输媒体的网络配置。
另外还应理解的是,在包括多个能够进行数据库操作、例如NP和IN的PSTN交换机以及还包括多个不能进行这种操作的PSTN交换机的网络配置中,呼叫可以首先被路由到能够进行数据库操作的PSTN交换机,然后MTC从那里被最直接地路由到PLMN部分。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在包括固定网络部分(300)和移动网络部分(350)的通信网中建立呼叫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通信网的固定网络部分(300)中,从由固定网络交换机(302A)所服务的主叫方(110)接收被叫方地址;
—判定通过所述被叫方地址寻址的被叫方是否为由通信网的移动网络部分(350)所服务的移动被叫方(160);
—响应于该被叫方是移动被叫方(160)的判定,将与呼叫的建立相关的信令消息路由到能够向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发起询问并从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接收响应的固定网络节点;
—在所述固定网络节点处,向与该移动被叫方(160)相关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发起询问并接收该移动被叫方(160)的漫游号码;以及
—从服务于主叫方(110)的固定网络交换机(302A)根据该漫游号码直接将该呼叫路由到当前服务于移动被叫方(160)的移动网络交换机(352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判定被叫方是否为移动被叫方的步骤还包括当服务于主叫方(110)的固定网络交换机(302A)没有被配置用来判定被叫方是否为由移动网络部分(350)所服务的移动被叫方时将该呼叫转发到另一个固定网络交换机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的任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判定被叫方是否为移动被叫方的步骤包括:
—在固定网络交换机处询问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所有的移动被叫方地址被标记为“可能被携带”;以及
—通过将与呼叫的建立相关的信令消息路由到号码可携带服务器(320,340),将移动被叫方地址作为受号码可携带程序支配的被叫方地址来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号码可携带服务器是增强的号码可携带服务器,它能够向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发起询问并从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接收响应。
5、如权利要求3或4中任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增强的号码可携带服务器是连接到或包括号码可携带数据库(340)的信令转接点(320)。
6、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个所述的方法,其中判定被叫方是否为移动被叫方的步骤包括:
—询问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所有的移动被叫方地址被标记为需要智能网络处理的地址;以及,
—通过将与呼叫的建立相关的信令消息路由到智能网络业务控制点,将移动被叫方地址作为受智能网络程序支配的被叫方地址来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智能网络业务控制点能够向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发起询问并从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接收响应。
8、SS7网络的信令转接点STP(320),包括:
—用于双向连接到多个SS7链路(306,356)的装置,所述SS7链路中的每一个将STP(320)链接到其他的SS7实体(302,352,358);
—用于接收来自网络的固定网络部分(300)的号码可携带询问的装置;
—用于询问号码可携带数据库(340)以判定在号码可携带询问中所接收的被叫方地址是否为由网络的移动网络部分(350)所服务的移动被叫方(160)的装置;
—响应于被叫方是移动被叫方(160)的判定,向与该移动被叫方(160)相关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发起询问,并接收该移动被叫方(160)的漫游号码;以及
—作为对该号码可携带询问的响应,返回该漫游号码。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STP(320),还包括号码可携带数据库(340)。
10.一种用于通信网络的网络配置,包括:
—固定网络部分(300),该固定网络部分(300)包括:多个用户终端(110);多个固定网络交换机(302);用于使固定网络交换机(302)互连的话音连接(304);以及用于将固定网络交换机连接到至少一个信令转接点(320)的信令连接(306);
—移动网络部分(350),该移动网络部分(350)包括:多个移动用户终端(160);多个移动网络交换机(352);用于使移动网络交换机(352)互连的话音连接(354);归属位置寄存器(358);和用于将移动网络交换机(352)和归属位置寄存器(358)连接到至少一个信令转接点(320)的信令连接(356);
—该固定网络部分(300)另外还包括能够向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发起询问并从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接收响应的固定网络节点;
—至少一个固定网络交换机(302),该固定网络交换机包括:用于判定在固定网络部分中发起的呼叫是否在移动网络部分中结束的装置;用于将与在该移动网络部分(350)中结束的呼叫的建立相关的信令消息路由到所述固定网络节点以便获得完成该呼叫的漫游号码的装置;以及用于根据该漫游号码将该呼叫直接路由到当前服务于移动被叫方(160)的移动网络交换机(352A)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配置,其中所有的固定网络交换机(302)包括:用于判定在固定网络部分中发起的呼叫是否在移动网络部分中结束的装置;用于将与在该移动网络部分(350)中结束的呼叫的建立相关的信令消息路由到所述固定网络节点以便获得完成该呼叫的漫游号码的装置;以及用于根据该漫游号码将该呼叫直接路由到当前服务于移动被叫方(160)的移动网络交换机(352A)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中任一个所述的网络配置,其中,在固定网络交换机处,用于判定在固定网络部分中发起的呼叫是否在移动网络部分中结束的装置包括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所有的移动被叫方地址被标记为“可能被携带”;以及其中,能够向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发起询问并从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接收响应的固定网络节点包括信令转接点(320)和号码可携带数据库(340)。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个所述的网络配置,其中,信令转接点(320)包括根据权利要求8的信令转接点。
14、如权利要求10或11中任一个所述的网络配置,其中,在固定网络交换机处,用于判定在固定网络部分中发起的呼叫是否在移动网络部分中结束的装置包括数据库,在该数据库中所有的移动被叫方地址被标记为需要智能网络处理的地址;以及其中,能够向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发起询问并从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接收响应的固定网络节点包括能够向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发起询问并从移动网络部分(350)的归属位置寄存器(358)接收响应的智能网络业务控制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04000560.5 | 2004-01-13 | ||
EP04000560A EP1555844B1 (en) | 2004-01-13 | 2004-01-13 | Method, apparatus and network arrangement for establishing call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02870A true CN1802870A (zh) | 2006-07-12 |
Family
ID=34610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80015887.6A Pending CN1802870A (zh) | 2004-01-13 | 2004-12-06 |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建立呼叫的方法、设备和网络配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70140158A1 (zh) |
EP (1) | EP1555844B1 (zh) |
CN (1) | CN1802870A (zh) |
CA (1) | CA2528678A1 (zh) |
DE (1) | DE602004005148T2 (zh) |
WO (1) | WO200506966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856094B2 (en) * | 2005-03-21 | 2010-12-21 | Tekele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between a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network and a signaling system 7 (SS7) network |
US20070021118A1 (en) * | 2005-07-25 | 2007-01-25 | Starhome Gmbh |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providing fix-line local numbers to mobile roaming subscribers |
CN101098551B (zh) * | 2006-06-27 | 2010-05-26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在漫游接入模式下的主叫路由选路方法及通信系统 |
US7664496B1 (en) * | 2006-07-14 | 2010-02-16 | At&T Mobility Ii Llc | Local number portability for mobility management |
CN101193350A (zh) * | 2006-11-24 | 2008-06-04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集群系统中的寻呼方法和装置 |
WO2010060082A2 (en) * | 2008-11-24 | 2010-05-27 | Tekelec |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toll-free service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9712341B2 (en) | 2009-01-16 | 2017-07-18 | Tekelec, In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providing E.164 number mapping (ENUM) translation at a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BICC) and/or session intiation protocol (SIP) router |
US20100203863A1 (en) * | 2009-12-08 | 2010-08-12 | Nir Kapelushnik | Method of enabling operators to allow their customers to choose between calling-party-pays and receiving-party-pays on incoming call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700807B2 (en) * | 1994-12-23 | 1999-01-14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A method of routing an international call to a foreign mobile subscriber |
US5832382A (en) * | 1996-09-16 | 1998-11-03 | Ericsson Inc. | Optimized routing of mobile calls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6134316A (en) * | 1996-10-18 | 2000-10-1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ith relocateability of subscriber number |
US6101382A (en) * | 1997-08-15 | 2000-08-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Transfer of calling party identific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FI20010929A (fi) * | 2001-05-04 | 2002-11-05 | Sonera Oyj | Tietoliikenneverkko ja menetelmä soittajan tietojen välittämiseksi |
EP1309207A1 (en) * | 2001-11-06 | 2003-05-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Number portability resolving apparatus |
US7065356B2 (en) * | 2001-12-14 | 2006-06-2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use of roaming number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
2004
- 2004-01-13 DE DE602004005148T patent/DE602004005148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1-13 EP EP04000560A patent/EP155584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12-06 US US10/559,863 patent/US2007014015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12-06 CA CA002528678A patent/CA252867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12-06 CN CN200480015887.6A patent/CN1802870A/zh active Pending
- 2004-12-06 WO PCT/EP2004/053284 patent/WO2005069669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A2528678A1 (en) | 2005-07-28 |
US20070140158A1 (en) | 2007-06-21 |
DE602004005148T2 (de) | 2007-07-05 |
EP1555844A1 (en) | 2005-07-20 |
DE602004005148D1 (de) | 2007-04-19 |
EP1555844B1 (en) | 2007-03-07 |
WO2005069669A1 (en) | 2005-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832382A (en) | Optimized routing of mobile calls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US5890063A (en) | Downloading of routing numbers to donor switches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JP4606686B2 (ja) | 多重プロトコルホームロケーションレジスタ | |
EP0890287B1 (en) | Routing an incoming call to a mobile station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090431C (zh) | 管理移动通信网中附加业务的方法 | |
CN1146267C (zh) | 在一个通信网中管理附加业务的方法 | |
CN1223207C (zh) | 电信系统中的号码可移植性业务 | |
US6791988B1 (en) | Processing of calls terminating in a packet switched protocol base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US7039431B2 (en) | System for providing subscriber features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US6381459B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ethod and alternative network gateway unit for processing a call | |
US5991621A (en) | Optimized routing of calls to roaming subscribers with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WO1998011751A1 (en) | Optimized routing of terminating calls with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121126C (zh) | 前转呼叫的处理 | |
CN100474954C (zh) | 一机多号业务的实现方法及通信网络 | |
JP2002543677A (ja) | 異種ネットワーク間の相互動作用仮想番号計画 | |
CN1133302C (zh) | 经面向分组的通信网选择连接路由的方法 | |
CN1802870A (zh) |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建立呼叫的方法、设备和网络配置 | |
US8102988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terminating wireless and wireline calls between carriers | |
EP1549086B1 (en) | Prox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lls to roaming subscriber | |
KR101086233B1 (ko) | 번호 이동성 호 처리방법 및 이동통신시스템 | |
EP1327372B1 (en) |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signalling between a digital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FI112760B (fi) | Järjestelmä tietoliikenneverkkojen tilaajatietojen käsittelemiseksi | |
WO2008052396A1 (fr) | Appareil et procédé pour réaliser une portabilité de numéro et un mélange de numéros dans un réseau local | |
KR20000013074A (ko) | 셀룰러 시스템에서 이동 교환국의 재경로 설정 요구 방법 | |
CN1658697A (zh) | 通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NOKIA SIEMENS COMMUNICATIO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EMENS AG Effective date: 20080418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418 Address after: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Address before: Munich,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Siemens AG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