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01918A - 再现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再现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01918A CN1801918A CNA2005101250382A CN200510125038A CN1801918A CN 1801918 A CN1801918 A CN 1801918A CN A2005101250382 A CNA2005101250382 A CN A2005101250382A CN 200510125038 A CN200510125038 A CN 200510125038A CN 1801918 A CN1801918 A CN 18019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unit
- cpu
- image
- shows
- operating mea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7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9
- 230000033458 repro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144 data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25261 Neoraja caerule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6—Manual control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92—Other manual input means, e.g. digitisers or writing tabl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352—Input means
- H04N1/00397—Switches, knobs or the like
- H04N1/004—Rocker or tumbler switch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42—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42—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 H04N1/00453—Simultaneous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using a mosaic display arrangement of thumbnails arranged in a two dimensional arr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58—Sequential viewing of a plurality of images, e.g. browsing or scro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H04N1/00461—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marking or otherwise tagging one or more displayed image, e.g. for selective reprodu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45—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04N5/45—Picture in picture, e.g. displaying simultaneously another television channel in a region of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数据再现设备和用于这种再现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该再现设备包括:再现来自记录媒体的图像数据的再现部分;显示由再现部分再现的图像数据的显示部分;用于给出从一帧图像数据显示到目录图像数据显示的转换显示部分中显示状态的命令的操作部分;在一条从记录媒体产生的图像数据在显示部分上显示时响应操作部分的检测操作通过显示部分执行目录图像显示和响应操作部分的检测操作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的控制部分。用于再现来自记录媒体的图像数据和把图像数据显示到显示部分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操作部分的操作;由显示部分执行目录图像的显示;及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
Description
与相关专利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2004年11月15日在日本专利局提出的JP 2004-330018号日本专利申请有关的主题,其整体内容通过引用包括在此。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例如要在称作数码相机领域实现的图像数据再现设备和用于这种再现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
数码相机在通过诸如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的固态成像器件获得照相物体的图像信号和把获得的图像信号作为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介质中广为应用。(参照专利文件1:2002-333660日本专利公开。)数码相机作为记录图像数据(或照相数据)的记录媒介,使用基于闪存的存储卡或诸如光盘、磁光盘或硬盘(或磁盘)的盘媒介。采用当今通用的适应DCF数字相机,图像数据被分类进要被记录在这些记录媒介上的FAT系统上的文件夹。
发明内容
随着近来在记录媒体容量方面的迅速发展,可被存储在记录媒体的成像数据的数量正变得巨大。
通常,数码相机被设计成在监视器上显示被捕获的和被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图像数据。但是,因为记录的图像数据的数量的增加,对用户而言,执行浏览想得到的拍摄的图像的操作变得麻烦。例如,在观看图像中,用户通常通过执行进带(或倒带)操作逐帧地显示被拍摄的图像。但是,对用户而言用这种步骤很难从巨大数量的图像数据中查找想得到的图像。
为帮助用户查找想得到的图像,例如,使用了一种许多条记录在记录媒体上的图像数据以称作略图图像的形式被列出的方法。
在略图方法中,用户从许多略图图像中选中想得到的略图图像并按下输入键以显示由被选中略图图像代表的图像数据,从而方便对用户执行的查找工作。
最好是,包含在本方法中的这种目录显示和光标移动对用户执行将更加顺利和减少失败。
近来的另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在功能上彼此结合在一起,以及作为数码相机的元件的成像设备和电路配置的小型化已被加速,导致例如使数码相机安装在移动电话上。
在这种趋势下,例如,一些再现记录在光盘上的音频数据的便携式唱机开始具有照相机功能。
采用这些具有诸如音频唱机和照相机功能的组合便携式设备,多功能的适当的可操作性和操作的方便性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此类设备用在因为尺寸减小具有各自分配两个或更多功能的控制装置的小尺寸设备的情况。但是,即使在上面的这种情况,用户对操作功能的理解不应当很难。
因此,例如,需要使照相机设备浏览图像的操作更容易和使具有照相机的音频设备的操作更容易。
因此,本发明希望在具有音频再现功能的照相机设备中实现的照相机设备和再现设备的操作和使用更加容易。
执行本发明和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再现设备包括:再现来自记录媒体的图像数据的再现设备;显示由再现设备再现的图像数据的显示装置;用于给出从一帧图像数据显示到目录图像显示的转换显示装置中显示状态的命令的操作装置;在一条从记录媒体产生的图像数据在显示装置上显示时响应操作装置的检测操作通过显示装置执行目录图像显示和响应操作装置的检测操作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的控制装置。
例如,上述操作装置是适合提供旋转操作的旋转控制器。
在上述装置中,记录媒体还存储音频数据,并且控制装置使再现设备以第一模式再现记录媒体上的图像数据和以第二模式再现记录媒体上的音频数据,其中,如果以第二模式检测到控制装置的操作,通过显示装置执行音频数据的目录显示,并且依照操作装置的检测操作,在音频数据的目录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
在上述装置中,在一条图像数据由显示装置显示和目录图像显示由显示装置执行时,如果检测到操作装置的操作,并且在操作装置做出操作时刻之后的某个期间,如果检测到操作装置的操作,控制装置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
在上述装置中,在一条图像数据由显示装置显示和目录图像显示由显示装置执行时,如果检测到操作装置的操作,并且在操作之后长于某个预定时间没有检测到操作的期间之后,如果检测到操作装置的操作,控制装置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
执行本发明和依照另一个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再现来自记录媒体的图像数据和把该图像数据显示到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操作装置的操作,该操作装置用于给出从显示一帧图像的显示状态到显示图像目录的显示状态的转换显示装置中显示状态的命令;在一条从记录媒体再现的图像数据由显示装置显示时,响应操作装置的检测操作由显示装置执行目录图像显示;及在显示装置执行目录图像显示时,响应操作装置的检测操作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
在上述方法中,在执行操作装置的操作以执行目录图像显示步骤的时刻之后的某个期间,如果检测到操作装置的操作,执行选择显示移动步骤的操作。
在上述方法中,在用于执行目录图像显示步骤的操作装置的检测操作后长于预定时间没有检测到操作的期间之后,如果检测到操作装置的操作,执行选择显示移动步骤的操作。
如上所述,例如,当由摄像设备(image-taking)记录的图像数据被再现和显示在显示装置上时,例如通过操作操作装置(例如,诸如旋转控制器)可以执行诸如略图显示的目录图像显示。此外,如果保持上述控制装置的操作,在图像目录显示上可以移动选择显示(例如,光标显示)
根据本发明,例如可以获得以下优点。
为了浏览在显示来自记录媒体的再现图像数据时,操作操作装置(例如,旋转控制器)允许诸如略图显示的目录图像显示并且保持这个操作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从而允许用户通过单一操作执行转换到目录图像的显示和在目录图像显示上图像选择(或光标移动)。例如,在旋转控制器的情况下,旋转控制器的旋转操作允许用户连续地执行光标移动所需要的一系列旋转操作。这个新颖的配置使用户更容易查找到想得到的图像。
此外,如果提供了音频功能,上述操作装置(例如,旋转控制器)的操作可以成为用于音频数据的目录显示的触发和
在目录显示上移动选择(或光标移动)的操作。从而,上述操作装置的操作提供了以第一模式(或照相机模式)和第二模式(或音频模式)二种在含义上相似的操作,这使用户更容易理解操作功能,从而使操作更加方便。此外,因为上述的操作装置在功能上是由第一和第二模式二者共享的,在诸如这里的实施例的组合功能装置上控制装置的数量可被减少,从而减小了操作者的负担,使实施例对小尺寸便携式设备的应用较佳。
如果在显示一条数据和执行目录图像显示时检测到上述操作装置的操作,及然后在该操作时刻之后的预定期间检测到上述操作装置的操作,上述控制装置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或光标)。或者,如果检测到上述操作装置的操作且执行目录图像显示,及在该操作后没有检测到上述操作装置的操作的期间之后,上述控制装置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或光标)。
也就是说,如果转换到目录显示图像,在具有长于预定时间没有检测到操作的期间的条件下操作装置的操作被处理为移动选择显示的操作,从而防止用户不希望的任何光标移动以进一步方便操作。例如,在旋转控制器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防止使得一转换到目录图像显示光标就移动的旋转控制器过度。
附图说明
图1A、1B、1C、1D、1E和1F是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实践的音频相机组合装置的正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
图2A和2B是示出上述实施例的镜头盖关闭和打开状态的示意性示意图;
图3是示出上述实施例的音频相机结合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图4A和4B是示出上述实施例的中央控制器的操作功能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上述实施例的操作的转换的示意图;
图6是示出上述实施例文件管理形式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在上述实施例的停止状态中要执行的各种操作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在上述实施例的再现状态中的各种操作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在上述实施例的照片浏览状态中的操作例子I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在上述实施例的照片浏览状态中的显示例子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操作例子I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在上述实施例的照片浏览状态中的操作例子I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操作例子II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在上述实施例的照片浏览状态中的操作例子II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在上述实施例的照片浏览状态中的操作例子III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是示出在上述实施例的照片浏览状态中的操作例子III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描述具有便携式音频唱机和照相机功能的装置,该装置作为依据本发明的再现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实践。本实施例的音频唱机和照相机组合装置能够用用作记录介质的光盘再现音频数据及把将取来的静止图像数据(图像数据)记录到光盘和把从光盘取来的静止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再现。将以下面的顺序做出描述:
1.音频和相机组合装置的外部配置;
2.音频和相机组合装置的内部配置;
3.中央控制器的操作的功能;
4.操作状态转换;
5.文件管理格式;
6.在停止状态操作;
7.在再现状态操作;
8.在照片浏览状态操作例子I;
9.在照片浏览状态操作例子II;
10.在照片浏览状态操作例子III;及
11.对实施例变化的效果。
1.音频唱机和照相机组合装置的外部配置
图1A、1B、1C、1D和1E是作为本发明的音频和相机组合装置1的正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
音频和相机组合装置1的外壳有上外壳2和下外壳3组成,上外壳2以自由开/关的方式安装到下外壳。虽然具体机构的说明被省略,操作图1E中示出的打开滑块16打开与下外壳3有关的上外壳2以露出称作迷你盘类型的盘装载器。关闭装有盘片的上外壳2开始将信息记录到外壳内装好的盘或从外壳内装好的盘再现信息。
当装好盘后,音频唱机和相机组合装置1能够再现记录到已装盘的音频数据(例如音乐),从而作为便携式音频唱机运行。同样,通过记录图像数据到装好的盘和从装好的盘再现图像数据该装置作为数码相机运行。
在下文中,音频唱机和相机组合装置1作为音频唱机运行的操作状态称为音频模式且音频和相机组合装置1作为数码相机运行的操作状态称为照相机模式。
在此外壳的正面上,例如由液晶显示器组成的显示部件4被排列成如图1A所示。在音频模式中,例如,显示部件4显示记录到装好的光盘的音频数据的目录,操作菜单,被再现的乐曲号码,诸如已过去的时间和总播放时间的时间信息,操作指南,影集封套图像,幻灯片放映图像,略图图像。
在照相机模式和在成像待机状态中,显示部件4显示被成像器件获取的物体图像(或实际移动的图像)和在快门操作的时间获取的静止图像(或摄影图像),以及过去获取的照片的再现图像和略图图像(或者记录到已装载的光盘的图像数据)。
不同的控制装置被排列在外壳上的预定位置。
如图1A中所示,这些控制装置包括中央控制器5、菜单键6、停止/取消键7、幻灯片放映键8和显示键9。如图1B所示,照相机开/关键10和快门按钮11排列在外壳上。如图1D所示,音量键12、下载键13和保持开关14被排列在外壳的一侧。
中央控制器5是要被操作的用于音频和照相机模式二者的主要操作的控制装置。中央控制器5的功能参照图4将在以后详细地描述。
菜单键6用于开/关在显示部件4上操作菜单的显示。
停止/取消键7用于停止再现操作和执行各种取消操作。
幻灯片放映键8用于在音频再现时开始显示图像数据,例如幻灯片。
显示键9用于在显示部件上做显示模式和显示内容之间转换。
照相机开/关键10用于开/关照相机模式,这也将在以后描述。
快门按钮11在照相机模式中被按下用于给出成像定时。按下快门按钮11拍摄摄影图像。
音量键12控制音频再现时的音量。
下载键13用于,例如在音频和相机组合装置1连接到个人电脑时,下载数据。
保持键14是在携带本装置时为了防止误操作用于设置每个控制键无效(或保持状态)的滑动控制装置。
USB接头17,USB接口,如在图1E中所示被排列在外壳的底部,从而可与例如计算机相连。
耳机/遥控器18,如在图1C中所示被排列在外壳的一侧,具有遥控器的耳机与其相连接。
电池盒盖19如图1D中所示被排列在外壳的一侧。打开电池盒盖可以安装和卸下电池。
可滑动的镜头盖15如图1F中所示被排列在外壳的后面。镜头盖15被配置成保护图像镜头。
图2A和2B示出了在滑动模式中打开和关闭镜头盖的状态。
如图2A中所示,镜头盖15被滑动到关闭,且如图2B中所示,镜头盖15被滑动到打开。在图2B中示出的打开状态中,成像镜头部件29被暴露以做好照相机拍照准备。在图2A中示出的关闭状态中,图像镜头部件29被遮蔽以保护镜头。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镜头盖15也给出了操作状态转换指令。
2.音频和相机组合装置的内部配置
下面参照图3描述音频和相机组合装置1。
CPU 30作为用于整个装置的控制部件运行,例如,对在音频模式中的再现操作,照相机模式中的成像操作和图像再现操作,显示部件4的显示操作,用户操作的检测,操作状态转换处理及与外部设备交流执行控制。CPU 30经由总线50与其它部件传递数据和控制信息。
RAM 31在执行期间用作CPU 30的工作区域和信息的存储区域。
ROM 32存储CPU 30要执行的程序和各种处理系数。
永久性存储器33(NV-RAM或闪存ROM)用于存储当电源关闭时也要被保留的这类信息,例如,各种系数,设置信息和恢复点(或再现停止时的地址)。
媒体驱动部件34在CPU 30的控制下,把数据的记录和再现执行在盘90上,例如基于迷你盘的光盘(或磁光盘)上。因此,例如,媒体驱动部件34具有用于将要被记录到盘90的数据编码成记录格式的编码部件,用于将来自盘90的再现数据解码的解码部件、记录/再现头、伺服机构和主轴电动机。
例如由SD-RAM组成的缓冲存储器35,通过传递数据到媒体驱动部件34和经媒体驱动部件34读取数据,缓冲要被记录到盘90的数据。
当装好盘90后,记录到盘90的管理信息,即盘90的物理信息,区域信息,和有关数据记录和再现所需的已记录数据文件的信息被媒体驱动部件34按CPU 30所指示的那样被读取。这些条管理信息存储在缓冲存储器35的某一部分用于让CPU 30查询。应当注意的是CPU 30可以通过从缓冲存储器35把管理信息送入到RAM 31来查询存储在缓冲存储器35中的管理信息。
存储器接口36执行要把被存储数据传递到缓冲存储器35的处理并控制缓冲存储器中的读/写地址。
压缩编码/解码部件37用诸如ATARC的数据压缩算法压缩地编码音频数据和解码被压缩的音频数据。
已编码的音频数据被压缩编码/解码部件37解码成例如线性PCM数据,然后该数据通过D/A转换器47转换成要被送给耳机放大器48的模拟音频信号。耳机放大器48在被供应的模拟音频信号上执行放大和阻抗控制处理并供应处理信号到耳机接口49。
耳机接口49是图1C中示出的耳机/远程控制接口18的耳机接口部分,通过该接口再现的声音从具有遥控器的连接的耳机中输出。
虽然未示出,如果模拟音频信号或数字音频信号通过诸如线性输入、麦克风输入或数字音频输入的输入系统被输入,输入的音频信号以例如数字音频数据的形式供应给压缩编码/解码部件37进行压缩编码。然后,压缩的音频数据经缓冲存储器35被传递到媒体驱动部件34被记录到盘90,从而实现音频记录功能。
同样,如果音频数据下载到连接到例如个人电脑的本装置,压缩编码/解码部件37有时可对音频数据压缩地编码。
USB接口39用例如经USB接头17连接的诸如个人电脑的装置执行传递数据的处理。
串行接口40用下面将描述的照相机/LCD部件执行输入/输出数据的处理。A/D端口41检测各种用户操作和把A/C转换值作为操作的信息供应到CPU30。操作者键44可示出任何上述中央控制器5、菜单键6、停止/取消键7、幻灯片放映键8、显示键9、照相机开/关键10、快门按钮11、音量键12和下载键13。A/D端口41以预定值传送这些控制装置的操作信息到CPU 30。
遥控接头46是图1C中示出的耳机/远程接口18的遥控接头部分,通过该接头来自排列在所连接的耳机上的遥控器的操作信息被A/D端口41探测到,该信息作为预定值要被传送到CPU 30。
串行接口42供应来自遥控接头46由CPU 30指定的显示数据到遥控器。排列在耳机上的遥控器具有显示部分,在显示部分上依照经由串行接口42从CPU30供应的显示信息执行显示操作。
DSP接口在部件之间,诸如总线50上的CPU 30与USB接口39和压缩编码/解码部件37之间,传递数据和控制信息。
CPU 30检测保持开关14的操作。如果由保持开关14引起键无效,经A/D端口41供应的由操作者键44引起的操作信息被处理为无效信息。
盖协作开关45依据镜头盖15的开/关状态开/关,从而作为镜头盖15的开/关检测器运行。检测盖协作开关45的开/关,CPU 30识别镜头盖15是否处在开或关状态。
照相机/LCD部件38作为图像处理器和具有显示部件4的显示部分运行。
在图像处理功能中,照相机/LCD部件38具有用于感知通过图像透镜部件29进入的物体图像的诸如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的固态成像器件,用于传递从固态成像器件供应的图像信号以执行增益控制和A/D转换的图像信号传递电路,用于对由图像信号传递电路获取的图像数据上执行白色平衡和Y/C处理的数字处理器,以及用于在获取的图像数据上执行压缩和格式化的编码器。
在显示功能中,照相机/LCD部件38具有用于形成例如要被显示在LCD即显示部件上的图像、字母和字符的显示图像处理器,和依照显示图像用于驱动LCD的显示驱动器。
因此所述的音频和相机组合装置1在音频模式中再现记录到盘90的音频数据。
在用户利用操作者键44或遥控器执行再现操作时,CPU 30控制媒体驱动模块34以执行记录在盘90上的音频文件(或音频乐曲)的再现。
由媒体驱动部件34再现的音频数据被累加到缓冲存储器35,该数据要被顺序地读入压缩编码/解码部件37以被解码。解码的数据然后被D/A转换器47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该信号从经耳机放大器48连接的耳机作为声音被输出。
在音频模式中,在照相机/LCD部件38中的显示部件4和显示处理器执行在CPU 30的控制下被再现的音乐的再现菜单(例如显示音乐标题的菜单)显示、音乐标题、艺术家名字、时间信息、封套图像和幻灯片放映图像的操作。
在照相机模式中和在成像待机模式中,CPU 30控制照相机/LCD部件38以捕获物体图像、执行图像处理和在显示部件4上显示被捕获的图像(或者实际移动的图像)。
当用户在这种状态下按下快门11时,CPU 30执行控制以使在此瞬间的物体图像(或静止图像)被记录。也就是说,在快门操作时刻的一帧图像数据作为被记录的数据经由缓冲存储器35被供应给媒体驱动部件34。
媒体驱动部件34把图像数据作为一个照相图像文件记录记录到盘90。
在照相机模式的照片浏览状态中,CPU 30把记录到盘90的照相图像数据读入媒体驱动部件34。读取的图像数据经由缓冲存储器35被传递到照相机/LCD部件38被显示在显示部件4上。
应当注意的是照相图像数据是逐帧地被显示在显示部件4上或作为略图以多个图像的目录显示。依照用户操作,CPU 30以帧为基础或以略图为基础显示照相图像数据。
3.中央控制器的操作功能
以下参照图4描述中央控制器5的操作功能。中央控制器是分配了照相机模式和音频模式二者的操作功能的共享控制装置。
图4A示出了中央控制器5是如何被操作的。
首先,中央控制器5可以在其中心位置被按下。
其次,对应于上和下及左和右操作,中央控制器5也可在环绕中心位置的四个位置的任一个被按下。
此外,中央控制器5在其外围旋转地被构成,从而提供可被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轻推转盘。
中央控制器5的上述操作功能在图4B中示出。
首先,将描述音频模式中的操作功能。
按压操作使再现和暂停操作、输入操作和书签设置/清除操作发生。
例如,当在本发明的装置保持在电源为关闭或暂停状态的睡眠状态执行按压操作时,CPU 30把按压操作识别为启动再现操作的命令,从而启动再现开始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如果在菜单屏幕上选择乐曲(或含有音乐数据的数据文件),CPU 30开始再现所选择乐曲;如果没有选择乐曲,CPU 30开始再现记录到盘90的第一首乐曲。如果特定的地址作为恢复点被存入,CPU 30从此恢复点开始再现盘90。
如果在执行再现操作的同时执行按压操作,CPU 30把按压操作识别为暂停命令,从而暂停被再现的声音的输出。
例如,如果在显示部件4上的操作菜单显示中用光标执行选择操作的同时,执行按压操作,然后CPU 30把按压操作识别为输入命令,从而输入指定的决定。
例如,如果执行按压操作的时间长于预定时间两秒,CPU 30把长按压识别为书签设置命令,从而执行再现位置的书签。如果在书签位置执行长按压命令,CPU 30把长按压命令识别为清除书签命令。
轻推操作触发乐曲名单显示或光标移动操作。
例如,在用户执行轻推操作时,CPU 30在显示部件4上显示乐曲目录。此外,连续的轻推操作使光标移动操作在乐曲名单显示上发生。例如,如果一首再现的音乐被选中,通过执行轻推操作用户可以选择想得到的那首音乐。用户在乐曲目录显示上移动光标到想得到的音乐的名称,并执行按压操作以执行输入选择,依照该选择被选中的名称的音乐被再现。
左按压操作触发FR(倒带)操作和查阅(快速反向播放)操作。也就是说,短的左按压操作触发在相反的方向进入乐曲开始位置,并且长的左按压操作触发在相反的方向快速再现。
右按压操作触发FF(进带)操作和插入(快速再现)操作。也就是说,短的右按压操作触发在进带方向进入乐曲开始位置,并且长的右按压操作触发快速进带。
上按压操作触发在+方向文件夹移动操作(或文件夹跳变操作)和光标移动操作。在盘90上,许多音频乐曲(或音频文件)被记录在一个文件夹或多个文件夹中。一些上按压操作导致在文件夹的基础上乐曲的移动。
如果菜单显示或乐曲名单显示被打开,上按压操作触发向上的方向光标移动。
下按压操作触发在-方向文件夹移动操作(或文件夹跳变操作)和光标移动操作。在盘90上,许多音频乐曲(或音频文件)被记录在一个文件夹或多个文件夹中。一些下操作导致在文件夹的基础上乐曲的移动,但是方向与上按压操作的方向相反和在菜单显示和乐曲名单显示上以向下方向移动。
在照相机模式中,执行下面的操作功能。
按压操作触发快速查阅操作和各种决定的输入操作。
例如,在待机状态中如果按压操作在执行完成像操作后执行,CPU 30把按压操作识别为快速查阅操作命令。从而执行最后拍摄的和记录到盘90的图像数据的显示。如果在略图的显示期间执行按压操作,CPU 30把按压操作识别为输入选择由光标所选择的略图的命令,从而显示该图像数据的一帧图像。
例如,如果在显示部件4上的操作菜单显示中用光标选择操作的同时0,执行按压操作,然后CPU 30把按压操作识别为输入该选择的命令,从而执行相关的输入操作。
轻推操作触发略图显示操作和光标移动操作。
例如,如果在照片浏览状态执行轻推操作使一帧照相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部件4上,CPU 30把轻推操作识别为触发略图显示(目录图像显示)的命令,从而在显示部件4上执行显示略图的控制。
此外,连续的轻推操作触发在略图上光标移动操作。例如,用户可通过轻推操作选择想得到的图像。移动光标到相应的图像,用户执行按压操作以输入选择,依照该选择显示被选中的一帧图像。
当菜单显示打开时,轻推操作触发光标在轻推操作指示的旋转方向移动操作。
左按压操作触发自拍装置开关操作和光标移动操作。也就是说,在略图被显示时,左按压操作在自拍装置功能和移动光标到左面之间转换。
右按压操作触发闪光灯开关操作和光标移动操作。也就是说,在略图被显示时,右按压操作在闪光灯功能和移动光标到右面之间转换。
上按压操作在+方向触发近拍开关操作、光标移动操作和文件夹移动操作(或文件夹跳变操作)。也就是说,在略图被显示时,上按压操作在近拍功能和向上移动光标之间转换。在盘90上,许多作为图像数据的文件被记录在一个文件夹或多个文件夹中。一些上按压操作导致在文件夹的基础上文件的移动。例如,在一帧图像数据被显示时,如果执行上按压操作,这就成为文件跳变操作,在该操作中,含有被显示的图像数据的当前图像数据文件夹被转换到下一图像文件夹。
下按压操作在-方向触发封套模式转换、图像尺寸转换操作、光标移动操作和文件夹移动操作(或文件夹跳变操作)。也就是说,下按压操作在封套照片模式之间转换并且在1280×960,640×480等等图像尺寸之间转换。在略图图像被显示时,光标向下移动。在一帧图像数据被显示时,转换到上一图像数据文件夹被指定的状态。
4.操作状态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镜头盖15开/关操作被用作音频唱机和照相机组合装置中各种操作状态转换的操作。下面参照图5描述包括镜头盖15的开/关的操作状态的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状态主要被分类成音频模式和照相机模式。
音频模式包括睡眠状态、停止状态和再现状态。
照相机模式包括成像待机模式和照片浏览状态。
在睡眠状态,本装置的主电源是关闭的。在这种状态下,睡眠电源被供应给CPU 30,从而仅执行最低必需的处理,诸如用户操作检测和时钟计数功能。
在停止状态,本发明的主电源是开着的,但是不执行音频再现。
在再现状态,音频再现是开着的或处于暂停状态。
在成像待机模式,物体图像显示在显示部件4上并且通过按下快门11准备拍照(或记录)。
在照片浏览状态,获取的记录到盘90的图像数据被再现并且以一帧或略图显示在显示部件4上。
CPU 30依照操作或图5中示出的S1到S21指示的条件,在上述操作状态(或操作模式)之间转换。
S1:在睡眠状态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
在睡眠状态中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时,CPU 30启动照相机模式。但是,在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时,如果镜头盖15处于打开状态,那么CPU 30启动在成像待机状态中的照相机模式。
S2:在睡眠状态中打开镜头盖15
在睡眠状态中当打开镜头盖15时,CPU 30启动照相机模式以进入成像待机状态。
S3:在睡眠状态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
如以上在S1中描述的在睡眠状态中当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时,CPU 30启动照相机模式;但是,当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时,如果镜头盖15处于关闭状态,那么CPU 30启动在照片浏览状态的照相机模式。
S4:从睡眠状态操作睡醒系统
在睡眠模式当操作睡醒系统时,在音频模式CPU 30打开主电源,进入停止状态。睡醒系统基于菜单键6或显示键9指示不包括再现操作的操作。
S5:在睡眠状态的再现操作
S5:如果在睡眠状态按压中央控制器,或在睡眠状态执行再现操作,CPU 30在音频模式打开主电源,从而进入再现状态;也就是说,CPU 30启动再现状态。
S6:在停止状态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
在停止状态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时,CPU 30将音频模式转换到照相机模式。但是,在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时如果镜头盖是打开的,CPU 30启动在图像待机状态照相机模式。
S7:在停止状态打开镜头盖
在停止状态当镜头盖15被打开时,CPU 30转换到照相机模式以进入成像待机状态。
S8:在停止状态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
如以上在S6描述的如果在停止状态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CPU 30结束音频模式以进入照相机模式。在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时,如果镜头盖15处于关闭状态,CPU 30启动在照片浏览状态的照相机模式。
S9:在停止状态中暂停
在停止状态如果预定时间(例如3分钟)已经过去没有用户的任何操作,那么CPU 30确定它作为暂停并关闭主电源,从而进入睡眠模式。
S10:从停止状态再现操作
如果在停止状态,按下中央控制器或执行再现操作,CPU 30转换到再现状态,或启动再现操作。
S11:在再现状态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
在再现状态如果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CPU 30停止再现并将音频模式转换到照相机模式。但是,在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时,如果镜头盖15处于打开状态,CPU 30启动在成像待机状态照相机模式。
S12:在再现状态打开镜头盖15
在再现状态如果打开镜头盖15,CPU 30停止再现并转换到照相机模式,从而进入成像待机状态。
S13:在再现状态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
如以上S11中描述的在再现状态如果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CPU 30结束音频模式以启动照相机模式。但是,如果在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时,如果镜头盖15处于关闭状态,CPU 30启动在照片浏览状态照相机模式。
S14:在再现状态停止
在再现状态如果操作停止/取消键7,CPU 30结束再现,进入停止状态。
S15:结束再现
在已经完成音频数据的再现时,CPU 30转换到停止模式。
S16:在成像待机状态关闭镜头盖15
如果在成像待机状态关闭。镜头盖15,CPU 30转换到照片浏览模式。
S17:在成像待机状态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
在成像待机状态如果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CPU 30结束照相机模式并关闭主电源,从而进入睡眠状态。
S18:在成像待机状态暂停
在成像待机状态如果预定时间(例如3分钟)已经过去没有用户的任何操作,那么CPU 30确定暂停并关闭主电源,从而进入睡眠模式。
S19:在照片浏览状态中打开镜头盖15
在照片浏览状态当打开镜头盖15时,CPU 30进入成像待机状态。
S20:在照片浏览状态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
在照片浏览状态如果操作照相机开/关键10,CPU 30结束照相机模式并关闭主电源,从而进入睡眠状态。
S21:在照片浏览状态暂停
在照片浏览模式如果预定时间(例如3分钟)已经过去没有用户的任何操作,那么CPU 30确定暂停并关闭主电源,从而进入睡眠模式。
因此,CPU 30依据操作和条件在操作状态之间转换。
5.文件管理格式
下面描述在其中管理记录在盘90上的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的格式。
例如,在盘90上,FAT文件系统管理已记录的数据。
如图6中所示,DCIM目录和HiFi目录被排列在FAT文件系统的根部。
在数字相机中的每一静止图像(或每条成像的数据)依照基于JEIDA相机文件系统标准DCF(Design rule for Camera File System(照相机文件系统的设计规则))管理。此DCF系统规定在根排列DCIM目录。
DCIM目录可包含最多999个文件夹CF1、CF2等等。为了说明,文件夹CF1、CF2等等被称作“图像数据文件夹”。
每一图像文件夹CF可包含最多9999个静止图像(或9999条图像数据),静止图像的最大数量取决于每种照相机型号的设计(只要数量是9999或更小就行)。
在图6中,包含在图像数据文件夹CF1中的图像数据文件表示为DTc101、DTc 102等等。
除实际图像数据之外,每一文件也还含报头信息和略图数据。此外,包含略图数据的一个或更多略图文件在图像数据文件夹CF1中产生和排列。例如,文件TM101和TM102表现为略图文件。一个略图文件适合存储最多100个略图图像。
其它图像文件夹CF2、CF3等等中的每一个具有与图像数据文件夹CF1同样的结构。
依靠HiFi目录,音频数据被作为迷你盘系统管理。在此HiFi目录中,排列了乐曲索引文件和音频数据文件。
音频数据文件包含作为实际数据的乐曲和各种边缘信息。这些实际的多条音频数据由乐曲索引文件中的管理信息管理。
乐曲索引文件的管理结构的细节说明被省略。基本上,多条音频数据的乐曲以一个或多个组被管理。例如,有唱片组,艺术家组,和用户设定的组。管理结构被形成为组AG1、AG2等等,每个组包含一个或多个乐曲和边缘信息。例如,图6示出组AG1包含乐曲TK1、TK2、TK3和边缘信息FG1。
为了说明,组AG1、AG2等等在下文被称为“音频数据文件夹”以与上述图像文件夹做出区别。
应当注意的是,例如本实施例使用迷你系统,用乐曲索引文件的管理格式不具有音频数据被直接存储的文件夹结构。使用在其中多个音频文件夹的根点下某个目录,每个文件夹包含一个或多个音频数据(或乐曲)的格式也是行得通的。
6.在停止状态操作
在参照图5描述的操作状态中,在音频模式的停止状态要被用户执行的操作示于图7。图7示出以S31到S39示出用户的这些操作。
在停止状态,有“在停止中”,“拥有者曲目目录”和“文件目录”状态。
这些状态表示没有音频再现操作被执行。“在停止中”是在该状态中在显示部件4上做出在停止时刻的普通显示的状态。“拥有者曲目目录”是在该状态中显示包含在当前被选中的音频文件数据文件夹AG(x)中的乐曲目录的状态。“文件目录”是在该状态中显示音频数据文件夹AG1、AG2等的目录的状态。
S31:在停止状态执行左/右按压操作
在停止状态执行如果左/右按压操作,CPU 30把此操作处理为在某个音频文件夹中被选中乐曲的乐曲跳变操作。左按压操作使跳变到上一乐曲,而右按压操作使跳变到下一乐曲。例如,当在图6中示出的音频数据文件夹AG1中选中乐曲T1(也就是说,如果再现操作从乐曲TK1开始),执行右按压操作,则进入了乐曲TK2被选中的状态。
因此,在停止状态,通过执行左或右按压操作,用户能够指定在当前音频数据文件夹(或组)中的任何乐曲。
S32:在停止状态执行上/下按压操作
在停止状态如果执行上/下按压操作,CPU 30把此操作处理音频数据文件夹移动操作(或文件夹跳变操作)。例如,上按压操作触发到上一音频数据文件夹的跳变并且下按压操作触发到下一音频数据文件夹的跳变。例如,如果用户对图6中示出的被选的音频数据文件夹AG2执行上按压或下按压操作,选中的状态被转换到音频数据文件夹AG1或音频数据文件夹AG3。
S33:停止状态执行轻推操作
在停止状态如果执行轻推操作,CPU 30把显示状态转换到文件夹中乐曲的目录。例如,对选中的音频数据文件夹AG1检测轻推操作,CPU 30在显示部件4上列出包含在音频数据文件夹AG1中的乐曲TK1、TK2和TK3的名字(或音乐名称)或乐曲号码。
S34:从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执行停止/取消操作
在显示文件夹中乐曲的目录时如果执行停止/取消操作,CPU 30把此操作确定为目录显示的结束,将显示部件4上的显示返回到停止状态的显示。
S35:从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执行轻推操作、上按压操作、下按压操作
在显示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时,如果执行轻推操作、上按压操作或下按压操作,CPU 30把该操作处理为光标移动操作在目录显示上移动光标。例如,CPU30通过以顺时针轻推操作在增加乐曲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以逆时针轻推操作在降低乐曲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以上按压操作在降低乐曲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和以下按压操作在增加乐曲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在显示器上执行光标移动控制。
S36:从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执行左按压操作
在显示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时如果执行左按压操作,CPU 30把显示状态转换到文件夹目录显示。在这种情况下,CPU 30使显示部件执行音频数据文件夹AG 1、AG2等的目录显示。
S37:从文件夹目录执行轻推操作,上按压操作,或下按压操作
在显示文件夹目录时如果执行轻推操作,上按压操作,或下按压操作,CPU30把此操作处理为光标移动操作在文件夹目录显示上移动光标。例如,CPU 30通过以顺时针轻推操作在增加文件夹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以逆时针轻推操作在降低文件夹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以上按压操作在降低文件夹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和以下按压操作在增加文件夹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在文件夹目录显示上执行光标移动控制。
S38:从文件夹目录执行右按压操作
当显示文件夹目录时如果执行右按压操作,CPU 30把显示状态返回到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此右推操作造成与上述S36的左按压操作相配对的屏幕的返回。
S39:从文件夹目录执行按压操作
当显示文件夹目录时如果执行按压操作,在这种情况下,CPU 30在此时把文件夹目录屏幕上由光标选中的音频数据文件确定为被选中的文件。然后,CPU30把显示返回到文件夹乐曲的目录,以此方式在被选中的音频数据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被显示。例如,如果选择地确定音频数据文件夹AG2,乐曲TK4和TK5被显示。
在上述说明中,通过图5中示出的S10的再现操作(或按压中央控制器5的操作)进行从停止状态到再现状态的转换;应被注意的是在图5中示出的S10的再现操作是图7中示出的S10a或S10b。
如果在S10a的停止状态执行按压操作,此按压操作被认为是S10的再现操作(或中央控制器5的按压操作),从而转换到再现状态。在此情况下,从在此时被选中的音频数据文件夹AG1中的第一首乐曲开始做出再现。
如果在文件夹中乐曲目录被显示如S10b时执行按压操作,此按压操作被认为是S10的再现操作以转换到再现状态。在此情况下,在此时,从用显示器上的光标选中的乐曲开始进行再现。
7.在再现状态的操作
下面参照图8对依照音频模式中的再现状态的用户操作要执行的操作做出
描述。图8示出了依照在S41至S57的用户操作的操作。
在再现状态,有“在再现中”,“在暂停中”,“拥有者乐曲目录”和“文件夹目录”状态。
“在再现中”是在该状态中音频数据(例如图6中示出的TK1)被再现的状态。“在暂停中”是在该状态中音频数据的再现被暂停的状态。“文件夹中乐曲目录”是在该状态中包含在当前被选中的音频数据文件夹AG(x)中的乐曲列于显示部件4上的状态。“文件夹目录”是在该状态中音频数据文件夹AG1、AG2等列于显示部件上的状态。“文件夹中乐曲目录”和“文件夹目录”是在该状态中再现或暂停是连续的状态。
S41:在再现状态执行按压操作
在再现期间如果执行按压操作,CPU 30暂停再现操作(或被再现的声音的输出)。
S42:在再现期间执行左按压/右按压操作
在再现期间如果执行左按压/右按压操作,CPU 30把此操作处理为乐曲跳变操作(在此情况下,插入操作)。在左按压操作的情况下,CPU 30把它处理为反向插入跳变;在右按压操作的情况下,CPU 30把它处理为正向插入操作,从而控制媒体驱动部件34和存储器接口36以执行插入再现。
虽然未在图8中示出,在再现期间执行长的左按压/右按压操作,CPU 30把它处理为查阅再现操作或插入再现操作并且控制媒体驱动部件34和存储器接口36以执行快速反向操作快速再现。
S43:在再现期间执行上按压或下按压操作
在再现期间如果执行上按压或下按压操作,CPU 30把它处理为音频数据文件夹移动操作(或文件夹跳变操作)。例如,在上按压操作的情况下,跳变到上一数据文件夹;在下按压操作的情况下,跳变到下一数据文件夹。
在这种情况下,CPU 30可以控制以使通过上按压或下按压操作转换音频数据文件夹的选择,从而立即执行从新音频数据文件夹的头首乐曲开始的再现音频输出。对上按压或下按压操作,CPU 30也可以控制以使通过上按压或下按压操作在显示器上音频数据文件夹名字之间进行转换,以及在通过上按压或下按压操作选中音频数据文件夹时,再现音频输出被转换到被选中音频数据文件夹的开始乐曲的再现音频输出。
S44:在再现期间执行轻推操作
在再现期间如果执行轻推操作,CPU 30把显示状态转换到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例如,在音频数据文件夹AG1中的某个乐曲的再现期间检测轻推操作,CPU 30在显示部件4上显示音频数据文件夹AG1包含的乐曲TK1、TK2和TK3的名字(或音乐标题)或乐曲号码的目录。应当也注意的是再现音频输出得以继续。
S45:在暂停期间执行按压操作
在暂停期间如果执行按压操作,CPU 30结束暂停状态,从而恢复再现操作(或再现音频输出)。
S46:在暂停期间执行左按压或右按压操作
在暂停期间如果执行左按压或右按压操作,CPU 30把它处理为乐曲跳变操作(在此情况下,在暂停状态的插入操作)。CPU 30使媒体驱动部件34对左按压操作作为反向插入跳变,对右按压操作作为正向插入跳变进入乐曲顶部位置。
虽然未在图8中示出,如果在暂停期间执行左按压或右按压操作,CPU 30把它处理为快速反向操作或快速进带操作和控制媒体驱动部件34以执行快速反向操作和快速前进操作。
S47:在暂停期间执行上按压操作和下按压操作
在暂停期间如果执行上按压操作和下按压操作,CPU 30把它处理为音频数据文件夹移动操作(或文件夹跳变操作)。例如,上按压操作触发跳变到上一音频数据文件夹且下按压操作触发跳变到下一音频数据文件夹。然后,CPU 30等待到对转换的音频数据文件夹选择的暂停状态(用按压操作)清除。当用按压操作恢复再现时,再现从通过上按压操作或下按压操作转换的音频数据文件夹中的头首乐曲开始。
S48:在暂停期间执行轻推操作
在暂停期间如果执行轻推操作,CPU 30把显示状态转换为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例如,在包含在音频数据文件夹AG1中的乐曲的暂停期间,检测轻推操作,CPU 30在显示部件4上显示包含在该音频数据文件夹AG1中的乐曲TK1、TK2和TK3的名字(或音乐标题)或乐曲号码的目录。或者,如果在通过上述根据S47的上按压或下按压操作选中的音频数据文件夹转换之后执行轻推操作,包含在已转换的音频数据文件夹的乐曲目录被显示。
S49:从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执行左按压操作
在显示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时如果执行左按压操作,CPU 30把显示状态转换到文件夹目录。在此情况下,CPU 30使显示部件执行音频数据文件夹AG1、AG2等的目录显示。
S50:从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执行轻推操作、上按压操作或下按压操作
在显示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期间如果执行轻推操作、上按压操作或下按压操作,CPU 30把它处理为光标移动操作,从而在乐曲目录显示上移动光标。例如,CPU 30通过以顺时针轻推操作在增加乐曲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以逆时针轻推操作在降低乐曲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以上按压操作在降低乐曲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和以下按压操作在增加乐曲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在显示上执行光标移动控制。
S51:在再现期间从乐曲目录执行按压操作
在再现期间通过轻推操作显示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之后,如果执行轻推操作,CPU 30把它确定为用于再现由显示目录上的光标选中的乐曲的命令,从而控制媒体驱动部件34和存储器36以开始被选中乐曲的再现。再现音频输出从目前为止被再现的乐曲再现音频输出被转换到新选中的乐曲再现音频输出。
S52:在再现期间从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执行停止/取消操作
在如上述的S44在再现期间通过轻推操作显示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后,如果按下停止/取消键7,CPU 30把它确定为目录显示的结束,从而把显示部件4上的显示返回到再现中(in-reproduction)的显示状态。再现音频状态得以继续。
S53:在暂停期间从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执行按压操作
在暂停期间通过轻推操作显示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之后,如果执行按压操作,CPU 30确定由在目录显示上光标选中的乐曲的被选中状态已经被确定,从而继续暂停状态,在此状态新选中的乐曲的再现可以被再现。CPU 30控制媒体驱动部件34和存储器接口36以暂停状态清除时再现新选中的乐曲。
S54:在暂停期间从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执行停止/取消操作
在如上述的S48在暂停期间通过轻推操作执行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显示后,如果按下停止/取消键,CPU 30把它确定为目录显示的结束,从而把显示部件4上的显示返回到暂停显示。暂停状态保持继续。
S55:从文件夹目录执行轻推操作、上按压操作或下按压操作
在显示文件夹目录时如果执行轻推操作、上按压操作或下按压操作,CPU 30把它处理为光标移动操作,从而在文件夹目录显示上移动光标。例如,CPU 30通过以顺时针轻推操作在增加乐曲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以逆时针轻推操作在降低乐曲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以上按压操作在降低乐曲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和以下按压操作在增加乐曲号码的方向移动光标,在显示上执行光标移动控制。
S56:从文件夹目录的右按压操作
在显示文件夹目录时,如果执行右按压操作,CPU 30把显示状态返回到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此右按压操作是与上述S49示出的左按压操作相配对的屏幕返回操作。
S57:从文件夹目录执行按压操作
在显示文件夹目录时如果执行按压操作,CPU 30把它处理为文件夹选择输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CPU 30把在此时文件夹目录屏幕上被光标选中的音频数据文件夹确定为被选中的文件夹。然后,CPU 30把屏幕返回到文件夹中乐曲目录的显示;但是,在这个时候,该目录为在选择输入的音频数据文件夹中的乐曲目录。例如,如果音频数据文件夹AG2已被选择输入,显示乐曲TK4和TK5的目录。
8.在照片浏览状态的操作例I
以下描述照相机模式中在照片浏览状态的操作。应当注意的是对应于轻推操作的各种操作例将被作为操作例I至操作例III描述。
首先,参照图9、10、11、12将对操作例I作描述。
现在,参照图9,在S61、S62、S63、S71、S72和S73中示出了对应于照片浏览状态的操作。
如图9中所示,照片浏览状态包括“一帧显示”和“略图显示”状态。
“一帧显示”是在该状态中在显示部件4上以全屏方式显示图像数据的一幅画面的状态。例如,图10(a)以“一帧显示”状态示出了在图6中示出的图像数据文件夹CF2中的成像数据DTc201的图像。
“略图显示”是在该状态中在显示部件4上显示两条或多条图像数据的代表性的略图图像的状态。这种显示状态的一个例子在图10的(c)中示出。在这个例子中,显示了图像数据文件夹中CF2中的DTc201至DTc209的9幅图像的代表性略图图像。例如,略图显示中的图像数据是从图像数据文件夹中的略图文件TM201读出的图像数据。
如依照图5中的S16和S19所描述的,依照镜头盖15的开和关,执行在成像待机状态和照片浏览状态之间的转换。依照S16中镜头盖15的关闭的操作,在进行从成像待机状态到照片浏览状态之间的转换时,在照片浏览状态执行一帧显示。
S61:在一帧显示期间执行轻推操作
在一帧显示期间如果执行轻推操作,CPU 30把该显示转换到略图显示。也就是说,执行使用例如包含在图像数据文件夹中的略图文件的略图图像显示,文件夹中成像数据在那时是以一帧方式显示。
例如,如图10(a)中所示在执行图像数据文件夹CF2的成像数据DTc201的一帧显示时,如果执行轻推操作,如图10(c)中所示,略图显示作为包含在图像数据文件夹CF2中的略图文件TM201的再现文件来执行。
应当注意的是,在如图6中示出的图像数据文件夹中产生略图文件时,执行上述操作;如果没有略图文件已经产生,略图图像可从用于显示的成像数据DTc提取。
同时,在显示某条成像数据的一帧显示时,如果转换到略图显示,以那一帧显示中的成像数据可显示作为开始图像的多个略图图像,或者,从含有那一帧显示的成像数据的图像数据文件夹的开始可显示图像数据的略图图像。
同样,在图像数据文件夹的基础上可完成略图图像的显示,或者,不管图像数据文件夹的单位,与前后图像数据文件夹顺序相连续方式,可以显示成像数据的略图图像。
S62:以一帧显示方式执行左按压或右按压操作
在一帧显示期间如果执行左按压或右按压操作,CPU 30在以一帧模式要被显示的前一和后一图像数据之间转换。左按压操作使转换到前一图像数据且右按压操作使转换到后一图像数据。例如,如图10的(a)中所示,在执行图像数据文件夹CF2中的成像数据DTc201的一帧显示时,如果执行右按压操作,后一成像数据DTc202的再现图像如图10的(b)中所示被显示。
应当注意,前一个和后一个成像数据可在一个图像数据文件夹内结束或延伸至多个图像数据文件夹。在第一种情况中,例如,在进行成像数据DTc201是图像数据文件夹CF2中的第一个图像的一帧显示时,如果通过执行左按压操作显示前一图像,前一图像可以是一个循环中图像数据文件夹中的最后一个成像数据,或者,在图像数据文件夹CF2中如果没有发现前一图像数据,就可以不执行图像转换(或图像转换是无效的)。
在后一种情况中,也就是说,如果前一和后一成像数据在整个图像数据文件夹延伸,执行具有图像数据文件夹CF2的第一成像数据DTc201的一帧显示的左按压操作,使前一图像成为前一图像数据文件夹CF1的最后一个成像数据。
S63:在一帧显示期间执行上按压或下按压操作
在一帧显示期间如果执行上按压或下按压操作,CPU 30执行文件夹跳变以在要被显示的图像之间转换。例如,上按压操作便跳变到前一图像数据文件夹且下按压操作使跳变到后一图像数据文件夹。
例如,在图像数据文件夹CF2中的诸如图10的(a)中所示的图像数据DTc201的成像数据进行一帧显示时,如果执行下按压操作,CPU 30执行到后一图像数据文件夹CF3的跳变,从而执行控制以使图像数据文件夹中的开始成像数据DTc301的再现图像以如图10的(d)中所示以一帧方式显示。
同样地,例如,在图像数据文件夹CF2中的诸如图10的(a)中所示的成像数据DTc201的成像数据的一帧显示被执行时,如果执行上按压操作,CPU 30执行到前一图像数据文件夹CF1的跳变,从而执行控制以使图像数据文件夹CF 1的开始成像数据DTc101的再现图像以一帧方式显示。
S71:在略图显示期间执行按压操作
在略图显示期间如果执行按压操作,CPU 30执行从略图显示到一帧显示的转换。例如,在略图显示中,如图10的(c)和(e)中所示,多个图像中的一个通过光标K被选中。如果在略图显示期间执行按压操作,此刻会转换到被光标K选中的图像的一帧显示。例如,在图10的(c)中成像数据DTc201如果被光标K选中,会转换到如图10的(a)中所示的成像数据DTc201的一帧显示。例如,如果被光标K选中的图像是图10的(e)中的成像数据DTc208,会转换到DTc208的一帧显示。
S72:在略图期间执行停止/取消操作
在略图期间如果执行停止/取消操作,CPU 30执行从略图显示到一帧显示的转换。但是,在此情况下,取消在略图屏幕由光标做出的选择,以使显示返回到在移动到缩略显示之前过去那样的一帧显示。例如,在从成像数据DTc201的一帧显示转换到图10的(c)中所示的略图图像之后,光标放置在图10的(e)中的成像数据DTc208,操作停止/取消键7使图10的(a)中示出的原来的一帧显示被恢复。
S73:在略图显示期间执行轻推、上按压、下按压、左按压或右按压操作
在略图显示期间如果执行轻推、上按压、下按压、左按压或右按压操作中的一种操作,CPU 30把它处理为在缩略显示上的光标移动操作。例如,顺时针轻推操作使光标K在显示移动控制,从而在例如如图10的(c)和(e)中所示的9个略图图像的正向方向移动光标K,逆时针轻推使光标K在略图图像的反向方向移动,上轻推使光标K向上移动,下轻推使光标K向下移动,左轻推使光标K向左移动,右轻推使光标K向右移动。应当注意的是,在图10的(c)和(e)中,在缩略显示中示出的图像数量是9个,显然,如果有10个或更多的图像作为成像数据DTc,用光标可把10个或更多的略图图像一个接一个地被转换。
图11示出了为实现图9中示出的操作用CPU 30的处理。应当注意图11仅示出上述依照图9的照片浏览状态中的操作的处理。例如,转换到成像待机状态的处理被省略。
步骤F101表示把某条成像数据作为一帧显示的处理。CPU 30对于此一帧显示监控步骤F102、F103和F104中上按压操作,下按压操作,左按压操作,右按压操作,和轻推操作。
如果检测到上按压操作或下按压操作,CPU 30从步骤F102进到步骤F105,在该过程中CPU 30利用上述依照S63的文件夹跳变处理在一帧显示模式中转换要被显示的图像的选择。然后,CPU 30返回步骤F101以显示由文件夹跳变新选择的成像数据的图像。
如果检测到左按压操作或右按压操作,CPU 30从步骤F103进到步骤F106,在该过程中CPU 30执行上述依照S62的到前一或后一成像数据的转换。然后,CPU 30返回步骤F101以执行前一或后一成像数据的一帧显示。
如果检测到轻推操作,CPU 30从步骤F104进到步骤F106,在该过程中,CPU 30执行上述依照S61的略图显示。
在略图显示期间,CPU 30在步骤F108、F109和F110中监控每一光标移动操作(轻推、上按压、下按压、左按压或右按压)和停止/取消键7的操作。
如果检测到任何光标移动操作(轻推、上按压、下按压、左按压或右按压),执行以上依照S73示出的处理。也就是说,CPU 30从步骤F108进到步骤F111,在该过程中CPU 30在略图显示中上对应于检测到的操作的方向移动光标K(如需要的话,CPU 30执行略图图像转换或滚动处理)。
如果检测到按压操作,CPU 30从步骤F109进到步骤F112以执行依照S71所述的处理,在该过程中在那时由光标K选中的成像数据的选择被输入。然后,CPU 30进到步骤F101以执行由光标K选中的成像数据的一帧显示。
如果检测到停止/取消键7,CPU 30如上述依照S72的处理从步骤F110进到步骤F101,从而恢复成如转换到略图显示之前过去那样的成像数据的一帧显示。
在上述操作例I中,用户能够连续地显示一帧显示和然后的略图显示并通过执行轻推操作在该略图图像上移动光标(用于图像选择)。
也就是说,在步骤F104中如果检测到轻推操作,CPU 30在步骤F107中执行略图显示。如果再次检测到轻推操作,CPU 30从步骤F108进到步骤F111,从而执行光标移动操作。
图12示出响应轻推操作的检测,由CPU 30做出输入决定。
通过用户旋转中央控制器5的外部的外周像(或轻推转盘)执行轻推操作。例如,如果对轻推转盘一周的设置14次滴答声,在对轻推转盘进行完全一周旋转后,产生14个操作信号。,每次轻推转盘被旋转大约26度,轻推操作信号被输入进CPU 30。在图12中示出了用J1、J2、J3等表示的这些轻推操作信号。(应当注意的是,虽然轻推转盘作为执行轻推操作的装置使用,可以用诸如触摸面板的其它装置执行轻推操作。)
如果检测到轻推操作信号J1,CPU 30把检测到的轻推操作信号J1确定为用于略图显示的触发,并从步骤F104进到步骤F107。
如果连续地检测到轻推操作信号J2、J3等等,CPU 30把检测到的轻推操作信号确定为用于在略图显示上的光标移动操作的触发,从而在相应的步骤F111执行光标移动处理。
因此,在显示略图图像时,用户仅通过执行轻推操作能够在略图图像上连续地移动光标。
9.在照片浏览状态的操作例II
以下参照图13和14描述操作例II。在图像浏览状态的操作转换与上面依照图9描述的内容相同。在上面的操作例I中,如图12所示,如果CPU 30确定已经检测到操作信号,有时候会发生用户感觉很难执行光标操作。例如,在一帧显示期间如果迅速旋转轻推装置,CPU 30把图12中所示的轻推操作信号J1处理为略图显示的触发,并且然后识别随后的连续检测到的轻推操作信号J2、J3等,每个信号作为一次光标移动操作,从而执行光标移动处理。也就是说,如果用户迅速并且很大角度地旋转轻推转盘,对用户来说光标进入到略图显示上移动一定距离的的状态。但是,在略图显示上从起始略图图像顺序地移动光标时,这种状态有时使用户感觉不便。
例如,在旋转转盘时,如果旋转转盘时轻推转盘的旋转发出滴答声,用于操作例I的上述处理将不会出现任何此类问题,例如,在该处理中,用户能够清楚地识别在第一次滴答声是触发,在第二次和随后的滴答声是光标移动。在旋转轻推转盘没有滴答声时,上述不便尤其显著。
为了克服这种不便,在操作例II中,设置了把紧随触发略图显示的轻推操作信号J1所检测到的轻推操作信号予以忽略的盲区。图14示出了这种盲区。
例如,直接在用于略图显示的触发信号之后的盲区是200ms。例如,如果由用户轻推操作产生的轻推操作信号每50ms被检测到,在检测到轻推操作信号J1之后图14中示出的轻推操作信号J2至J5在200ms之内提供诸轻推操作信号。
在这种情况下,CPU 30把第一轻推操作信号J1确定为用于略图显示的的触发,并且忽略随后的轻推操作信号J2至J5。
当过完200ms之后,轻推操作信号J6等被确定为光标移动操作。
CPU 30的处理如图13中所示出。应当注意的是步骤F201至F206与图11中示出的步骤F101至F106大体一致,因此其说明被省略。
在一帧显示期间如果检测到轻推操作,CPU 30从步骤F204进到步骤F207,以执行略图显示。
在略图显示期间,CPU 30在步骤F208检验轻推操作信号,以及在步骤F209检验上按压操作,下按压操作,左按压操作或右按压操作。在步骤F210,CPU30检验按压操作。在步骤F211,CPU 30检验停止/取消键7的操作。
如果在步骤F210检测到按压操作,然后CPU 30进到步骤F214以进入在此时由光标K选中的成像数据的选择。然后,CPU 30进到步骤F201以执行选中图像的一帧显示。这些操作与上面依照图11所描述的内容相同。如果检测到停止/取消键7的操作,CPU 30从步骤F211进到F201,从而恢复成如在略图显示之前所在显示的成像数据的一帧显示。
如果检测到不是轻推操作的作为光标移动操作的操作,诸如上按压操作、下按压操作、左按压操作或右按压操作,CPU 30从步骤F209进到步骤F213,从而在略图显示上在对应于检测到的操作的方向移动光标。
如在步骤F208检测到如上的光标移动操作的轻推操作,CPU 30到步骤F212以确定在从触发略图输入的轻推操作输入起(也就是说,步骤F204检测到的轻推操作)的预定时间内,检测到的操作是否为轻推操作。例如,预定时间是图14中示出的200ms。
如果在预定的时间内发现检测到的轻推操作,CPU 30从F212进到F209。也就是说,轻推操作处理为予以忽略。
另一方面,如果发现检测到的轻推操作在预定时间之外,那么CPU 30从步骤F212进到步骤F213,以在根据作为有效光标移动操作的该轻推操作的方向移动光标K。
上述处理允许在由轻推操作转换到略图显示的时候,使轻推操作无效达预定时间的操作。
10.在照片浏览状态的操作例III
下面参照图15和16描述操作例III。在照片浏览状态的操作转换与上面依照图9描述的内容相同。如上述的操作例II一样,操作例III旨在使光标移动操作更方便。
在这种情况下,在如图16所示的触发略图显示的轻推操作信号J1之后所检测到轻推操作信号J2和J3予以忽略。在150ms或更长时间没有检测到轻推操作的期间之后,如果执行轻推操作,所执行的轻推操作被确定成光标移动操作。在图14的情况下,紧随轻推操作信号J4的操作信号被认为是光标移动操作。
在该期间没有轻推操作被检测到的150ms或更长时间的期间,相当于用户停止旋转轻推转盘的期间。也就是说,第一轻推转盘旋转是用于略图图像的触发,且在轻推转盘停止之后的用户的旋转轻推转盘是光标移动操作。
CPU 30的处理如图15中示出。应当注意的是步骤F301至步骤F306与图11中示出的步骤F101至F106大体一致,因此其说明在此被省略。
在一帧显示期间,如果检测到轻推操作,CPU 30从步骤F304进到F207以执行略图显示。
在略图显示期间,CPU 30在步骤F308检验轻推操作信号,在步骤F309检验上按压操作,下按压操作,左按压操作或右按压操作。在步骤F310,CPU 30检验按压操作。在步骤F311,CPU 30检验停止/取消键7的操作。
如果在步骤F310检测到按压操作,然后CPU 30进到步骤F314以进入在那时由光标K选中的成像数据的选择。然后,CPU 30执行由光标K选中的成像数据的一帧显示。这些操作与上面依照图11所描述的处理相同。如果检测到停止/取消键7的操作,CPU 30从步骤F311进到F301以恢复在转换略图显示之前过去那样的图像数据的一帧显示,此过程也与上面依照图11所描述的处理相同。
如果检测到不是轻推操作的作为光标移动操作的操作,诸如上按压操作、下按压操作、左按压操作或右按压操作,那么CPU 30从步骤F309进到步骤F313,从而在略图显示上在相应于检测到的操作的方向移动光标K。
如图在步骤F308检测到如上面描述的光标移动操作的轻推操作,CPU 30进到步骤F312,以确定在从触发略图输入的轻推操作输入(也就是说,步骤F304检测到的轻推操作)的预定时间更长的时间没有检测到轻推操作信号的期间之后,检测到的轻推操作是否为轻推操作。例如,预定时间是图16中示出的150ms。
如果检测到的轻推操作信号是在大于预定时间的没有进入期间前产生的过去那样的轻推操作信号(例如,图16中示出的J2和J3),CPU 30从步骤F312进到步骤F309。也就是说,轻推操作被作为无效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到的轻推操作是在大于预定时间没有轻推操作输入期间之后的轻推操作信号(例如,图16中示出的J4和J5),CPU 30从步骤F312进到步骤F313,从而在相应于作为有效光标移动操作检测到的轻推操作的方向移动光标K。
上述处理允许执行操作,该操作是在由轻推操作转换到略图显示时比预定时间更长的周期没有轻推操作被执行的期间之后,作为待执行的光标移动操作的有效操作。
11.实施例的效果和变化
在记录到盘90的图像数据以一帧显示模式显示时,上述的本实施例的音频唱机和照相机组合装置通过轻推操作能够转换到略图显示,并通过连续的轻推操作,在略图显示上执行光标移动处理。也就是说,用户通过单一的操作装置(也就是说,中央控制器5的轻推转盘),能够执行转换到基于略图图像的目录显示和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的图像选择(或光标移动)。该配置能够使用户非常容易地执行查找想得到的图像的操作。
如参照图7和图8所描述的,在音频模式(S33,S44,S48)中轻推操作触发乐曲的目录显示,并且,同时,提供在这个乐曲目录显示上的光标移动(S35,S50)。
因此,轻推操作功能通常在音频模式中和照相机模式二者中起着大体相同作用,从而使用户更容易理解操作功能,导致大大地降低了操作者的负担。同样,如上述的在照相机模式和音频模式之间共享的轻推操作(或轻推转盘)减少了用于组合功能设备的控制器的数量,使操作不再复杂,从而是本实施例对小尺寸便携式设备是较佳的。
此外,如操作例H所述,在一帧模式显示成像数据时检测到轻推操作并执行略图显示时,CPU 30把在触发略图显示的轻推操作之后的某一段时间的轻推操作处理为光标移动操作。
此外,如操作例III所述,在一帧模式显示成像数据时检测到轻推操作并执行略图显示时,CPU 30把用于比轻推操作的预定时间更长的时间没有检测到操作的时期之后的轻推操作处理为光标移动操作。
上述配置防止用户不希望的任何光标移动,从而使使用更容易。例如,上述新颖的配置防止了轻推转盘被旋转地太多从而一转换到略图显示就移动光标的情况。
应当注意的是通过使用照相机模式中的轻推操作描述了本实施例的操作例I至操作例III。在音频模式中,如同操作例H和操作例III那样把轻推操作的盲区应用到处理中也是可行的。也就是说,作为光标移动的轻推操作可以用从触发乐曲目录显示的轻推操作的盲区确定。
光标K的形式可以不同于图10中示出的框形光标。也就是说,光标的形式可以是底线,加亮,闪烁或其它任何一种,只要被选择的状态可被表示即可。
用中央控制器5的轻推转盘的轻推操作已经在上面做出描述。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独立的轻推转盘、跟踪球、快门控制或不基于旋转的输入键作为触发目录显示和移动选中显示的控制。
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这里使用了音频唱机和照相机结合装置的一个例子。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具有作为音频功能的一种的记录能力的设备。此外,本发明适用于不具有音频功能的照相机设备。
此外,除了照相机设备之外,本发明适用于通过执行图像再现能够执行目录显示的各种图像再现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例如,基于迷你盘的盘90作为记录音频数据和图像数据的记录媒体使用。例如,用在本实施例的记录媒体也可以是诸如CD(压缩盘)、DVD(数字通用盘)、蓝射线盘的其它光盘。此外,可使用各种其它形式的记录媒体,诸如包括HDD(硬盘驱动器)在内的磁盘,包括闪存在内的固态存储器,包含固态存储器的存储卡,和磁带媒体。
此外,记录音频数据的记录媒体和记录图像数据的记录媒体在音频唱机和照相机组合装置中被分别设置的配置也是可行的。
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使用了特定术语进行描述,此类说明仅用于例示目的,并且可以理解为在不背离下面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改变和变换。
Claims (9)
1.一种再现设备,包括:
再现来自记录媒体的图像数据的再现设备;
显示由所述再现设备再现的图像数据的显示装置;
用于给出从一帧图像数据显示到目录图像显示的转换所述显示装置中显示状态的命令的操作装置;
控制装置,在所述显示装置上显示从所述记录媒体产生的一块图像数据时,响应与对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的检测,通过所述显示装置执行目录图像显示,并响应于对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的检测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装置是适于提供旋转操作的旋转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媒体还存储音频数据,并且
所述控制装置使再现设备以第一模式再现所述记录媒体上的图像数据和以第二模式再现所述记录媒体上的音频数据,
其中,如果在所述第二模式中检测到所述控制装置的操作,则通过所述显示装置执行音频数据的显示,并且依照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的检测,在音频数据的目录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块图像数据由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时,如果检测到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则由所述显示装置执行目录图像显示,并且在所述操作装置进行所述操作时刻后的某个时段后,如果检测到操作装置的操作,对所述控制装置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现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一块图像数据由所述显示装置显示时,如果检测到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则由所述显示装置执行目录图像显示,并且在所述操作之后大于预定时间的没有检测到操作的时段之后,如果检测到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对所述控制装置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
6.一种再现来自记录媒体的图像数据和把所述图像数据显示到显示装置的显示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操作装置的操作,该操作装置用于给出在所述显示装置中从显示一帧图像的显示状态到显示图像目录的显示状态的转换显示状态的命令;
由所述显示装置显示从所述记录媒体再现的一块图像数据时,响应于对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的检测,由所述显示装置执行目录图像显示;以及
在所述显示装置执行目录图像显示时,响应于对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的检测,在所述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以执行所述目录图像显示步骤的时刻后的某个时段后,如果检测到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则执行所述选择显示移动步骤的操作。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目录图像显示步骤的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的检测之后,对所述操作装置来说,在大于预定时间的没有检测到所述操作的时段之后,如果检测到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则执行所述选择显示移动步骤的操作。
9.一种再现设备,包括:
再现来自记录媒体的图像数据的再现部件;
显示由所述再现部件再现的图像数据的显示部件;
用于给出从一帧图像数据显示到目录图像显示的转换所述显示部件中显示状态的命令的操作部件;
控制部件,在所述显示部件上显示从所述记录媒体产生的一块图像数据时,响应于对所述操作部件的检测操作通过所述显示部件执行目录图像显示,并响应于对所述操作部件的操作的检测,在目录图像显示上移动选择显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330018A JP4306592B2 (ja) | 2004-11-15 | 2004-11-15 | 再生装置、表示制御方法 |
JP2004-330018 | 2004-11-15 | ||
JP2004330018 | 2004-11-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01918A true CN1801918A (zh) | 2006-07-12 |
CN1801918B CN1801918B (zh) | 2010-07-14 |
Family
ID=35516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51012503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01918B (zh) | 2004-11-15 | 2005-11-15 | 再现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28379B2 (zh) |
JP (1) | JP4306592B2 (zh) |
KR (1) | KR101184271B1 (zh) |
CN (1) | CN1801918B (zh) |
DE (1) | DE102005054417A1 (zh) |
GB (1) | GB2420260B (zh) |
MY (1) | MY13958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1851A (zh) * | 2010-03-15 | 2010-07-07 | 曹永军 | 混合式高清现场执法记录仪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134146A (ja) * | 2004-11-08 | 2006-05-25 | Fujitsu Ltd | データ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選択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同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な記録媒体 |
US7805679B2 (en) * | 2005-02-24 | 2010-09-28 | Fujifilm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lide show and program therefor |
JP4926494B2 (ja) * | 2006-02-20 | 2012-05-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AU2015201028B2 (en) * | 2006-09-06 | 2017-03-30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for digital object management |
US8106856B2 (en) | 2006-09-06 | 2012-01-31 | Apple Inc.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for photo management |
JP4784463B2 (ja) * | 2006-09-29 | 2011-10-05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撮像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WO2008044607A1 (fr) * | 2006-10-04 | 2008-04-17 | Nikon Corporation | Caméra électronique |
JP4941083B2 (ja) * | 2007-05-09 | 2012-05-30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電子カメラ |
JP4836271B2 (ja) * | 2007-04-20 | 2011-12-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 |
JP2009042575A (ja) * | 2007-08-09 | 2009-02-26 | Hitachi Ltd | 撮影装置及び撮影装置のレンズバリア開閉制御方法 |
JP2010103599A (ja) * | 2008-10-21 | 2010-05-06 | Olympus Imaging Corp | デジタルカメラシステム、デジタルカメラ、および交換レンズ |
WO2011037558A1 (en) | 2009-09-22 | 2011-03-31 | Apple Inc. |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
US9310907B2 (en) | 2009-09-25 | 2016-04-12 | Apple Inc. |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
US8698762B2 (en) | 2010-01-06 | 2014-04-15 | Apple Inc. | Device,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navigating and displaying content in context |
JP5677062B2 (ja) * | 2010-12-10 | 2015-02-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JP2013114481A (ja) | 2011-11-29 | 2013-06-10 | Sony Corp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3796081B (zh) | 2012-11-02 | 2018-05-29 | 华为终端(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图片的方法、控制设备及媒体播放器 |
US20150205492A1 (en) * | 2014-01-20 | 2015-07-23 | John B. Nobil | Navigating audio content and selecting portions thereof using circular dial on user interface |
AU2017100670C4 (en) | 2016-06-12 | 2019-11-21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retrieving contextually relevant media content |
DK201670608A1 (en) | 2016-06-12 | 2018-01-02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retrieving contextually relevant media content |
US20170357672A1 (en) | 2016-06-12 | 2017-12-14 | Apple Inc. | Relating digital assets using notable moments |
DK180171B1 (en) | 2018-05-07 | 2020-07-14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SHARING CONTEXTUALLY RELEVANT MEDIA CONTENT |
US11086935B2 (en) | 2018-05-07 | 2021-08-10 | Apple Inc. | Smart updates from historical database changes |
US11243996B2 (en) | 2018-05-07 | 2022-02-08 | Apple Inc. | Digital asset search user interface |
US10803135B2 (en) | 2018-09-11 | 2020-10-13 | Apple Inc. | Techniques for disambiguating clustered occurrence identifiers |
US10846343B2 (en) | 2018-09-11 | 2020-11-24 | Apple Inc. | Techniques for disambiguating clustered location identifiers |
CN111290521B (zh) * | 2018-12-06 | 2022-10-2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触控模块化显示装置 |
DK201970535A1 (en) | 2019-05-06 | 2020-12-21 | Apple Inc | Media browsing user interface with intelligently selected representative media items |
DK181076B1 (en) | 2020-02-14 | 2022-11-25 | Apple Inc | USER INTERFACES FOR TRAINING CONTE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598516A3 (en) * | 1992-11-05 | 1996-07-03 | Sony Corp | Recording and playback of moving pictures. |
US5530455A (en) * | 1994-08-10 | 1996-06-25 | Mouse Systems Corporation | Roller mouse for implementing scrolling in windows applications |
US5870079A (en) * | 1996-11-12 | 1999-02-09 | Legaltech, Inc. | Computer input device and controller therefor |
US6512527B1 (en) * | 1999-09-08 | 2003-01-28 | Rockwell Collin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actively selecting display parameters for an avionices flight display |
JP2002247477A (ja) * | 2001-02-22 | 2002-08-30 | Seiko Epson Corp | オーディオ・ビジュアル機器 |
US6639649B2 (en) * | 2001-08-06 | 2003-10-28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Synchronization of music and images in a camera with audio capabilities |
US6987221B2 (en) * | 2002-05-30 | 2006-01-1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Auto playlist generation with multiple seed songs |
JP2004046645A (ja) | 2002-07-12 | 2004-02-12 | Sony Corp | 操作装置および方法、電子機器、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CN1525482A (zh) * | 2003-02-25 | 2004-09-01 | 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 | 整合了多种功能的多媒体播放装置 |
-
2004
- 2004-11-15 JP JP2004330018A patent/JP430659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11-14 MY MYPI20055326A patent/MY139587A/en unknown
- 2005-11-14 GB GB0523236A patent/GB2420260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1-15 CN CN2005101250382A patent/CN180191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1-15 DE DE102005054417A patent/DE102005054417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5-11-15 KR KR1020050108955A patent/KR10118427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11-15 US US11/280,787 patent/US742837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71851A (zh) * | 2010-03-15 | 2010-07-07 | 曹永军 | 混合式高清现场执法记录仪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2420260B (en) | 2007-02-14 |
CN1801918B (zh) | 2010-07-14 |
GB2420260A (en) | 2006-05-17 |
US20060133795A1 (en) | 2006-06-22 |
GB0523236D0 (en) | 2005-12-21 |
JP2006140865A (ja) | 2006-06-01 |
JP4306592B2 (ja) | 2009-08-05 |
US7428379B2 (en) | 2008-09-23 |
KR20060054158A (ko) | 2006-05-22 |
DE102005054417A1 (de) | 2006-08-03 |
MY139587A (en) | 2009-10-30 |
KR101184271B1 (ko) | 2012-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01918A (zh) | 再现设备和显示控制方法 | |
CN1110943C (zh) | 图像拾取系统和图像拾取设备 | |
CN1063863C (zh) | 信息记录媒体和信息重现装置 | |
CN1790528A (zh) | 重放装置及其方法、记录介质和程序 | |
CN101053253A (zh) | 记录装置及方法、再生装置及方法以及程序 | |
CN1779715A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其程序 | |
CN1742484A (zh) | 视频信号处理器、视频信号记录器、视频信号再现器、视频信号处理器处理方法、视频信号记录器处理方法、视频信号再现器处理方法、记录介质 | |
CN1538444A (zh) | 图像记录/再现装置和其控制方法 | |
CN1484798A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
CN1577331A (zh) | 文件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及其装置、摄像装置及记录媒体 | |
CN1364380A (zh) | 屏幕控制方法 | |
CN101032164A (zh) | 运动画面数据编辑设备和运动画面数据编辑方法 | |
CN1925590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及程序 | |
CN1297979C (zh) | 用于转录数据的转录装置 | |
CN1207912C (zh) | 图像记录系统 | |
CN1643605A (zh)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
CN1976427A (zh)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程序 | |
CN1630882A (zh) | 记录媒体、内容记录/再现系统、内容再现装置、内容记录装置以及内容再编码装置 | |
CN1321316A (zh) | 记录和/或再现设备及编辑方法 | |
CN1808416A (zh) |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以及程序 | |
CN1855289A (zh) | 再现设备以及再现方法 | |
CN1806287A (zh) | 信息再现装置、信息再现装置的控制方法、内容记录介质、控制程序、记录了控制程序并可被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 | |
CN1682226A (zh) | 视频节目制作系统、合成表提供设备、终端、终端处理方法、程序以及记录媒体 | |
CN1677387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及程序 | |
CN1925589A (zh) |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及程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14 Termination date: 20151115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