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84075A -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84075A CN1784075A CN200510097406.7A CN200510097406A CN1784075A CN 1784075 A CN1784075 A CN 1784075A CN 200510097406 A CN200510097406 A CN 200510097406A CN 1784075 A CN1784075 A CN 17840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capacity
- expense
- base station
- radio l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4—Accounting or bi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其中,一组件即所谓第一组件管理无线电资源和相应处理资源,所述处理资源提供在另一不同组件即第二组件中,所述方法如下:根据必需的资源,第二组件向第一组件发送其总处理容量、所述总处理容量的数量或费用;第一组件根据消费规则,更新总处理容量;对于专用信道的相应无线电资源,第一无线电链接和附加无线电链接分别有不同的分配费用;对与专用信道相关的公共信道的相应无线电资源,当第一无线电链接以专用信道的费用和相关公共信道的费用为基础,及附加无线电链接以唯一专用信道的费用为基础时,可实施所述容量更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尤其是采用CDMA技术的系统。
背景技术
CDMA技术特别应用在所谓第三代系统尤其如通用移动通信(UMTS)系统中。
通常,如图1所示,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网络包括一基站及基站控制器系统。在UMTS中,所述网络也称为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网UTRAN,即“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基站也称为节点B,基站控制器也称为RNC(无线网络控制器)。
一方面,UTRAN通过被称为“Uu”接口的一接口与移动站(也称为用户设备或UE)相连,另一方面,通过被称为“Iu”接口的一接口与核心网CN相连。
如图1所示,RNC:
——通过一“Iub”接口和Node B相连,
——通过一“Iur”接口相互连接,
——通过一“Iu”接口和网络中心CN相连。
控制某一Node B的RNC也称为CRNC(英文即“Controlling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因此,所述RNC通过“Iub”接口与所述Node B相连。CRNC的功能即是控制它所控制的Node B的载荷及无线电资源的控制与分配。
和某一用户设备UE相关的某一通信,有一RNC,也称为SRNC(英文即“Serving Radio Network C0ntroller”),所述SRNC通过“Iu”接口和网络中心CN相连。SRNC即充当控制所述通信的角色,包括(根据宏观分集式传输技术)增加或拒绝无线电连接、控制通信过程中可能改变的参数如流量、功率、扩散系数等。
在CDMA系统中,无线电接口上的容量限制本质上不同于使用其它多路访问技术尤其如TDMA技术的系统中的容量限制。TDMA技术特别应用在所谓第二代系统如GSM系统中。在CDMA系统中,所有用户任何时刻都分享同一频率资源。因此,这些系统的容量受到干扰的限制,为此,这些系统还可称为软限制系统(soft limitedsystems)。
这就是为什么在CDMA系统中,要设置一些算法,如所谓负荷控制算法,可预防并检测超载,必要时且纠正之,以避免质量降低,还有所谓呼叫允许接入控制算法,以确定某一时刻一部移动电话未使用的容量是否足够接收新的呼叫(根据各种参数如该呼叫所要求的业务等)。然后再根据总体负荷控制,把所述各种算法组合起来。
所述算法通常只采用无线电标准,一般应用在CRNC中,所述CRNC没有有关它所控制的节点B处理容量的信息。在此条件下,例如,会发生新呼叫被CRNC接收,最后却由于节点B中缺少处理资源而被删除,这导致在CNRC中白白作些多余处理,CRNC和节点B之间进行多余的信令交换。
当然,可在节点B中预设足够涵盖各种情况包括最大容量时(即当干涉极低时)的处理资源,以避免所述不足。但这样却必需等价昂贵的基站,而大部分时间却显得体积过于庞大。另外,当逐渐推广这些系统提供的业务时,基站的处理容量在这些系统开始运转时有限,然后才会逐渐增加。
因此,控制所述系统中的负荷时,最好要考虑到基站(或节点B)的处理容量。
图2和3示出了在基站尤其是UMTS系统中的节点B中,分别在发射和接收时所采用的主要处理。
图2所示的发射器1包括:
——信道编码装置2,
——扩频装置3,
——射频发送装置4。
本领域技术人员都了解这些不同的处理,因此此处就不再详述了。
众所周知,信道编码采用了如差错纠正编码和隔行扫描技术,可避免传输错误的影响。
编码(如差错纠正编码)会使所传输的信号中产生代码冗余。编码率即规定为待传输的信息位数与已传输或已编码的信息位数之比。使用不同类型的差错纠正编码,可产生不同水平的业务质量。例如,在UMTS中,对第一类通信(如高速率数据),使用了由涡轮式编码构成的第一类差错纠正编码,对第二类通信(如更低速率的数据或声音),采用了由卷积编码构成的第二类差错纠正编码。
信道编码一般还包括一速率适配,以使待传输速率适合传输所提供的速率。速率适配可包括如重复及/或穿孔技术,因此,速率适配率即为重复及/或穿孔率。
原始速率定义为在无线电接口上有效传输的速率。净速率等于原始速率减去所有对用户无用的速率尤其是编码产生的冗余之差。
扩频运用了已知的扩频原理。所使用的扩频编码长度也称为扩频系数。
还知道,在一系统尤其如UMTS中,净速率(后文简称为“速率”)可在同一通信过程中改变,另外,扩频系数还可根据待传输速率而改变。
如图3所示,接收器5包括:
——射频接收装置6,
——所接收数据的估计装置7,所述装置尤其还包括去扩频装置8和信道解码装置9。
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这些不同处理,因此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图3所示的一处理实施例可应用在去扩频装置8中。在此情况下,所述处理即指应用在瑞克型接收器中的处理,所述处理可改善所接收数据的估计质量,运用多径现象,即利用多路传播同一信号源,所述多径传播尤其通过环境元件的多重反射而获得。在CDMA系统中,尤其和TDMA系统正相反,事实上,这些多径传播可提高所接收数据的估计质量。
瑞克型接收器包括一L个手指组件,分别标为101至10L,及来自这些不同手指的信号组合装置11。各手指可根据所考虑的不同传播路线之一去扩频所接收信号,所考虑的不同传播路线由装置12确定,以估计传输信道的脉冲响应。装置11可根据使所接收数据的估计质量达到最佳的一处理,把对应所需不同传播路线的已去扩频信号组合起来。
利用瑞克型接收器的接收技术还可配合宏分集传输技术使用,根据所述技术,同一信号源可由若干个基站同时传输给同一移动站。宏分集传输技术不但可提高通过瑞克型接收器的接收性能,还可在小区内切换中将呼叫损失降至最低。为此,它还称为软切换,与硬切换相对,根据后者,一移动站在各个时刻只能连接到唯一一个基站。
另外,所接收数据的估计装置还可采用各种可降低干扰的技术,如所谓多用户检测技术。
还可使用许多接收天线。另外,所接收数据的估计装置还包括由这些不同接收天线所收到的信号的组合装置,其方式同样是为使所接收数据的估计质量达到最佳。
信道解码有诸如去交织及差错纠正解码等功能。差错纠正解码一般比差错纠正编码更复杂,可采用例如最大似然解码等技术。例如,卷积编码可使用所谓Viterbi算法。
要同时处理多个用户,基站或节点B包括一发射器和接收器系统,如上述发射器、接收器。因此,要估计所接收的数据,基站或节点B的处理容量必须很大,尤其在接收时。
如前所述,因此,控制如UMTS系统的一系统的负荷时,最好要考虑基站的处理容量。
因此,对UMTS系统,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t”)公布的文件3G TS 25.433中规定,对所述系统中扩频系数的每一个值,节点B要向CRNC发送其总处理容量(也称为“capacity credit”),及所述总处理容量的数量,或分配费用,所述分配费用是分配物理信道所必需的。扩频系数的不同可能值的总分配费用还可称为容量消费规则(英文即“capacity consumptionlaw”)。每次当节点B的处理资源改变时,节点B向CRNC传送一所谓“资源状态指示(Resource Status Indication)”消息,或对CRNC的请求作出响应传送出一所谓“审查响应(auditresponse)”消息。
因此,CRNC尤其可在UMTS系统中,根据消费规则更新剩余速率,即:
——对于各专用信道,建立、添加、删除或重新配置一无线电链接的过程,如3GPP公布的文件3G TS 25.433中所规定的,
——对于公共传输信道,建立、删除或重新配置一公共信道的过程,如3GPP公布的文件3G TS 25.433中所规定的。
因此,这种方法也称为NBAP方法(英文为“节点BApplication Part”),相应的信令消息也称为NBAP消息。
3G TS 25.433标准确定了两种不同的消费规则,一个用于专用信道,一个用于公共信道。
大家知道,专用信道为分配给某一用户的信道,而公共信道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信道。例如,在UMTS系统中,信道DCH(英文为“Dedicated CHannel”)为专用信道,信道如RACH(英文为“Random Access CHannel”)、FACH(英文为“Forward AccessCHannel”)、CPCH(英文为“Common Packet CHannel”)、DSCH(英文为“Downlink Shared CHannel”)等为公共信道。
如申请人所看到的,如3G TS 25.433标准所描述的容量机构在其目前状态下,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它未考虑信道DSCH的特性。
尽管信道DSCH实际上为一公共信道,但它总和信道DCH相关,涉及信道DSCH的建立、删除或重新配置过程同时也涉及到信道DCH。例如,在“建立无线电链接”操作中,可实施一种或两种操作:一种为信道DCH,及可能一种为信道DSCH,如果信道DSCH与信道DCH相关。
因此,尽管信道DSCH为一公共信道,在专用信道的消费规则中考虑到所述信道会更合理(以简化更新总容量的操作)。
但根据所需无线电链接是否第一无线电链接(第二种情况即指UE在同一节点B中有多于一个的无线电链接,即在所述情况下,UE为通过所述节点B “更软切换”),专用信道的分配费用可不同。因此,3G TS 25.433标准规定,第一无线电链接需考虑两种费用,即一无线电链接费用(“Radio Link cost”或“RL cost”)及所有无线电链接费用(“Radio Link Set cost”或“RLS cost”),而一附加无线电链接只考虑“RL cost”费用。
但公共信道尤其是DSCH中通常不采用“软切换”或“更软切换”技术,因此,采用这种容量机构时,信道DSCH会产生一些特别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件管理无线电资源和相应处理资源,所述处理资源提供在另一不同组件即第二组件中,所述管理方法通常如下:
——对于不同的速率值,第二组件向第一组件发送其总处理容量、和消费规则或所述总处理容量的数量,或分配费用,所述分配费用是分配无线电资源所必需的,
——第一组件根据消费规则,更新总处理容量。
——对专用信道的相应无线电资源,第一无线电链接和附加无线电链接分别有不同的分配费用。
——对与专用信道相关的公共信道的相应无线电资源,当第一无线电链接以专用信道的费用和相关公共信道的费用为基础,及附加无线电链接以唯一专用信道的费用为基础时,可实施所述更新。
根据另一特征,
——专用信道的第一无线电链接的费用包括一无线电链接费用和一附加费用,而一附加无线电链接费用只包括一无线电链接费用。
——对和专用信道相关的公共信道,相关公共信道的所述费用即为专用信道的一无线电链接费用。
根据另一特征,相关公共信道的所述费用为所述信道所特有的。
根据另一特征,和专用信道相关的所述公共信道为一DSCH信道(“Downlink Shared CHannel”)。
根据另一特征,费用根据扩频因子来确定。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实施所述方法,所述系统通常如下:
——第一组件包括装置,对与专用信道相关的公共信道相应的无线电资源,当第一无线电链接以专用信道的费用和相关公共信道的费用为基础,及附加无线电链接以唯一专用信道的费用为基础时,所述装置更新总处理容量。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一组件为一基站控制器。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二组件为一基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站控制器,以实施所述方法,所述基站控制器通常包括:
——装置,对与专用信道相关的公共信道相应的无线电资源,当第一无线电链接以专用信道的费用和相关公共信道的费用为基础,及附加无线电链接以唯一专用信道的费用为基础时,所述装置更新总处理容量。
第二个问题是,当前标准未指出所述容量机构必须如何考虑扩频因子可变及/或扩频编码数量(多编码传输)可变的情况。
但在UMTS系统中,扩频因子及/或所使用的扩频编码数目(多编码传输时)可在同一通信过程中、沿上行方向改变。根据所使用的扩频因子及/或根据所使用的扩频编码数,必需的处理资源数量并不相同。因此,所述容量机构中最好考虑到这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件管理无线电资源和相应处理资源,所述处理资源提供在另一不同组件即第二组件中,所述管理方法通常如下:
——对于不同的扩频因子,第二组件向第一组件发送其总处理容量、和消费规则或所述总处理容量的数量或分配费用,所述分配费用是分配无线电资源所必需的,
——第一组件根据消费规则,更新总处理容量。
——当扩频因子可变,及/或扩频编码数可变时,所述容量更新可根据参考扩频因子及/或扩频编码的参考数来实施。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参考扩频因子为一最小扩频因子。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扩频编码参考数为扩频编码的最大数目。
根据另一特征,最小扩频因子有一预定值。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预定值尤其根据业务类型来确定。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预定值通过操作及维护装置来调节。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一组件由一CRNC(“Controlling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构成,最小扩频因子的所述预定值在由一SRNC(“Serv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构成的一不同组件中确定,最小扩频因子的所述预定值由SRNC向CRNC发送。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最小扩频因子有一已计算值。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计算值根据传输格式组合全集(TFCS,即Transport Format Combinaison Set)的一相应参数计算而得。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一组件由一CRNC(“Controlling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构成,所述计算值根据所述参数在CRNC中计算而得,所述参数通过一SRNC(“SerVing RadioNetwork Controller”)构成的一不同组件向CRNC发送。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一组件由一CRNC(“ControllingRadio Network Controller”)构成,所述计算值由SRNC(“Serv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向CRNC发送,所述SRNC根据所述参数计算出所述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实施所述方法,所述系统通常如下:
——第一组件包括装置,当扩频因子可变及/或扩频编码数可变时,所述装置可根据参考扩频因子及/或扩频编码的参考数来实施所述容量更新。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一组件为一基站控制器。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二组件为一基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站控制器,以实施所述方法,所述基站控制器通常包括:
——装置,当扩频因子可变,及/或扩频编码数可变时,所述装置可根据参考扩频因子及/或扩频编码的参考数来实施所述容量更新。
根据另一特征,用于实施所述容量更新的所述装置包括装置,所述装置可接收参考扩频因子及/或扩频编码的参考数量的一预定值,所述预定值由一不同的基站控制器(SRNC)向所述基站控制器(CRNC)发送。
根据另一特征,用于实施所述容量更新的所述装置包括装置,所述装置可根据由一不同的基站控制器(SRNC)向所述基站控制器(CRNC)发送的一参数计算出一个参考扩频因子值。
根据另一特征,用于实施所述容量更新的所述装置包括装置,所述装置接收由计算扩频因子的一不同基站SRNC向基站控制器CRNC发送的参考扩频因子值。
第三个问题是目前标准未指出在所述处理容量机构中,必须如何考虑到多编码传输的情况。
但如前所述,在UMTS系统中,多编码传输可在上行或下行方向上使用,根据所使用的扩频编码数,必需的处理资源数量不尽相同。因此,所述处理容量机构中最好考虑到这点。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件管理无线电资源和相应处理资源,所述处理资源提供在另一不同组件即第二组件中,所述管理方法通常如下:
——对于不同的速率值,第二组件向第一组件发送其总处理容量,及消费规则,或所述总处理容量的数量,或费用,
——第一组件根据消费规则更新总处理容量。
——多编码传输时,使用N个扩频编码,所述容量更新可根据N个扩频编码中的至少一个的费用实施。
根据另一特征,N个编码的费用等于N个编码中各个编码的费用之和。
根据另一特征,N个编码的费用根据一个编码的费用来确定。
根据另一特征,N个编码的费用等于最小扩频因子编码的费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实施所述方法,所述系统通常如下:
——第一组件包括装置,多编码传输时,使用N个扩频编码,所述容量更新可根据N个扩频编码中的至少一个的费用实施。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一组件为一基站控制器。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二组件为一基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站控制器,以实施所述方法,所述基站控制器通常包括:
——装置,多编码传输时,使用N个扩频编码,所述容量更新可根据N个扩频编码中的至少一个的费用实施。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考虑到基站的处理容量——所述容量由所述处理容量机构确定,提出了一种方法以控制负荷及/或呼叫允许接入。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负荷及/或呼叫允许接入的操作法,其中,所述第一组件管理无线电资源和相应处理资源,所述处理资源提供在另一不同组件即第二组件中,所述方法通常如下:
——根据必需的资源,第二组件向第一组件发送其总处理容量,及消费规则,或所述总处理容量的数量,或费用,
——第一组件根据消费规则,更新总处理容量。
——当上行及/或下行方向上的总处理容量低于规定的第一阀值时,所有新呼叫被拒绝,直到总处理容量高于规定的第二阀值,所述第二阀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实施所述方法,所述系统通常如下:
——第一组件包括装置,当上行及/或下行方向上的总处理容量低于规定的第一阀值时,所有新呼叫被拒绝,直到总处理容量高于规定的第二阀值,所述第二阀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一组件为一基站控制器。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二组件为一基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站控制器,以实施所述方法,所述基站控制器通常包括:
——装置,当上行及/或下行方向上的总处理容量低于规定的第一阀值时,所有新呼叫被拒绝,直到总处理容量高于规定的第二阀值,所述第二阀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控制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负荷及/或呼叫允许接入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件管理无线电资源和相应处理资源,所述处理资源提供在另一不同组件即第二组件中,所述方法通常如下:
——根据必需的资源,第二组件向第一组件发送其总处理容量,及消费规则,或所述总处理容量的数量,或费用,
——第一组件根据消费规则更新总处理容量。
——当总处理容量低于规定的一阀值时,一超载控制方法启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以实施所述方法,所述系统通常如下:
——第一组件包括装置,当总处理容量低于规定的一阀值时,一超载控制方法启动。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一组件为一基站控制器。
根据另一特征,所述第二组件为一基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基站控制器,以实施所述方法,所述基站控制器通常包括:
——装置,当总处理容量低于规定的一阀值时,一超载控制方法启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将在后文中参照附图所示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附图中:
——如前所述,图1示出了一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尤其是UMTS系统的总体结构,
——如前所述,图2和3描述了基站尤其是UMTS系统中的节点B,分别在发射和接收时所进行的主要处理,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法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解决3G TS 25.433标准中所描述的处理容量机构产生的不同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未考虑到信道DSCH的特性。
根据本发明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法,还可以下述方式加以说明。
因为信道DSCH总和信道DCH相关,所以最好在专用信道的消费规则中考虑到其处理费用。
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在消费规则中,加入信道DSCH的、几个扩频因子值的或所有可能的扩频因子值(第二种方法最好,即每个扩频因子的费用,如像信道DCH时)的一特别费用。
——考虑DL DCH(“Downlink DCH”或下行方向的DCH)的一特别费用即“DL RL cost”,(可看出,只需考虑下行方向的费用,因为DSCH只是一下行信道,因为节点B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的处理差别通常很大。)
因为信道DSCH中未使用软切换,当增加新的无线电链接时,DSCH没有任何附加资源可用。因此,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当NBAP信息涉及第一无线电链接时,一次性添加/改变/取消信道DSCH的费用。
更准确地说:
——建立一无线电链接时,费用DSCH(根据上述两种可能,或为一特别费用,或为DCH费用即“DL RL cost”)从总处理容量借用出去(和DCH费用正相反,无论无线电链接数为多少,所述费用只借用一次),
——添加一无线电链接时,总容量处理不会因为DSCH而被更改(但若是DCH处理,它可被改变),
——重新配置一无线电链接时,无论无线电链接数为多少,总处理容量只有一次因为信道DSCH而改变(如果新旧DSCH费用不同)。
一般地,若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因此,本发明通常提出:对与专用信道相关的公共信道,当第一无线电链接以专用信道的费用和相关公共信道的费用为基础,及附加无线电链接以唯一专用信道的费用为基础时,可实施所述更新。
根据一最佳实施例,当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在“建立无线电链接”中分配时,除了无线电链接的处理费用外,和所述信道PDSCH相关的处理费用即等于“DLRL cost”,从总处理容量借用出去。同样,当取消信道PDSCH时,所述费用仍从总处理容量中借用出去,当重新配置一信道PDSCH时,新旧费用之差也由总处理容量借用出去(或如果差为负,则返回来)。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提供在一基站(或一系统如UMTS系统中的节点B)中及基站控制器(如UMTS系统的一系统中的RNC)内的装置,以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操作方法。
因此,标注为节点B的基站包括(除了其它传统装置外):
——标号13的装置,根据必需的资源,所述装置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其总处理容量、所述总处理容量的数量或费用。
因此,标注为CRNC的基站控制器包括(除了其它传统装置外):
——标号14的装置,根据必需的资源,所述装置可从基站接收到其总处理容量、所述总处理容量的数量或费用,
——标号15的装置,所述装置可根据消费规则更新总处理容量,当第一无线电链接以专用信道的费用和相关公共信道的费用为基础,及附加无线电链接以唯一专用信道的费用为基础时,可实施所述更新。
所述不同装置可根据上述方法实施;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特别实施没什么特别的困难,因此,这里不必像描述其功能那样详细描述这类装置了。
如上所述,费用可根据扩频因子来确定,如以前标准(在目前状态中)所规定的。但如此描述的原理并不局限于这种情况,也可适用于此种情况:当费用根据一个或几个其它参数尤其是速率来确定时。
第二个问题是,目前标准中未处理扩频因子可变及/或扩频编码数可变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解决第二个问题的方法还可以以下方式说明。
在上行方向上,扩频因子根据UE待传输的数据量变化(选择扩频因子及扩频编码数的方式为标准化方式)。CRNC最初不知道这一扩频因子,不能预先考虑所述扩频因子,以更新总处理容量。
所提出的解决方法即根据参考扩频因子更新总处理容量。有利地是,所述参考扩频因子为一最小扩频因子。事实上,所述最小扩频因子相对比较容易确定,因为原则上,它取决于最大速率,所述最大速率为确定的业务中的一部分(可看出,最小扩频因子的选择未标准化,因此取决于建造者)。
根据第一实施例,尤其根据业务类型,最小扩频因子有一预定值。为更灵活,所述预定值可通过装置尤其如“O&M”(英文即“Operation&Maintenance”操作与维护)来调节。
根据所述第一实施例,最小扩频因子可由SRNC确定,通过消息“无线电链接附加请求”和“无线电链接建立请求”在接口Iur上向CRNC(如果SRNC不同于CRNC)发送相应的信息元件,或标注为“最小UL信道编码长度的IE,(即英文“InformationElement”)”。然后,CRNC再向节点B发送所述最小扩频因子及接口“Iub”上的同类信息。
根据第二实施例,根据相应标准提供的方法,可按照通常向专用信道(或无线电链接过程)或向公共传输信道发送的一所谓TFCS(“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Set”)的参数,计算出最小扩频因子。
另外,一系统如UMTS的一特征就是:可在同一连接中,即根据同一物理信道上的几个传输信道传输多种业务。这类传输信道(或TrCH,英文即“Transport Channels”)在临时复用以在一个或几个物理信道上形成一待传输的已编码复合传输信道(CCTrCH,英文为“Coded Composite Transport Channel”)之前,可根据一信道编码模式(如图2所示,包括一差错纠正编码、一差错纠正解码、一速率适配及一隔行扫描)分别处理。有关UMTS这些方面的更多信息可在3GPP公布的文件3G TS25212V3.5.0中找到。
还可看出,一系统如UMTS的另一特征就是: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允许可变速率。由传输信道输送的数据组织成数据单元,称为传输块,所述传输数据块根据一所谓传输时间间隔(TTI,英文为“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的周期来接收。某一传输信道所接收的传输块的数量、尺寸根据速率是可变的,确定了传输格式概念,如对于一给定传输信道了解了这些传输块的数量及尺寸(因此即瞬时速率)。还确定了传输格式的组合的概念(TFC,英文为“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如不同传输信道可允许的传输格式的组合,根据同一已编码复合传输信道,所述传输信道可为多路复用。最后还确定了传输格式组合全集的概念(TFCS,英文即“Transport Format Combinaiton Set”),如传输格式可能的所有组合。有关UMTS这些方面的更多信息可以3GPP公布的文件3GTS25302V3.7.0中找到。
标准3G TS 25.212规定了如何根据TFC选择上行方向上的扩频因子。因此,根据TFCS,CRNC还可计算出TFCS中所有TFC的最小扩频因子,或更进一步,无论使用什么计算方法,CRNC都可计算出以TFCS为基础的参考扩频因子。
所述第二个实施例有点复杂,但当最小扩频因子不固定时,如信道PCPCH(英文为“Physical Common Packet Channel”)中的那样,这可能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同样,可根据扩频编码的一参考数(此处,即信道DPDCHs数,即上行方向上的“Dedicated Physical Common PacketChannel”)来更新总处理容量,有利地是,所述参考数最好为一最大数(即“Maximum Number of UL DPDCHs”),由SRNC通过信息元件IE向CRNC发送。事实上,上行方向的信道DPDCHs数也可变化,因此,最初CRNC不知道所述信道数。
一般地,若要解决所述第二个问题,因此,本发明通常提出:当扩频因子可变,及/或扩频编码数量可变时,可根据一参考扩频因子及/或一扩频编码的参考数,来实施所述容量更新。
根据一优化实施例,在上行方向上,参考扩频因子为在“无线电链接建立请求”中所发送的最小扩频因子(即最小信道化编码长度的IE)。
同样,在上行方向上,扩频编码的参考数为信息“无线电链接建立请求”所发送的最大数(即“最大UL DPDCHs数目”的IE)。
还能看出,上述上行方向上所描述的也适用于下行方向,或同时上行及下行方向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提供在一基站(或一系统如UMTS系统中的节点B)中及基站控制器(如UMTS系统的一系统中的RNC)内的装置,以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因此,标注为节点B的基站包括(除了其它传统装置外):
——标号13的装置,对于不同的扩频因子值,所述装置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其总处理容量、所述总处理容量的数量,或费用。
因此,标注为CRNC(即“Controlling Radio NetworkController”)的基站控制器包括(除了其它传统装置外):
——标号14的装置,对于不同的扩频因子值,所述装置可从基站接收到其总处理容量、所述总处理容量的数量或费用,
——标号15的装置,所述装置可根据消费规则更新总处理容量,当第一无线电链接以专用信道的费用和相关公共信道的费用为基础,及附加无线电链接以唯一专用信道的费用为基础时,可实施所述更新。
根据第一实施例,装置15可包括:
——装置,所述装置可接收参考扩频因子及/或扩频编码参考数的一预定值,所述预定值通过一不同的基站控制器(SRNC)向所述基站控制器(CRNC)发送。
根据第二实施例,装置15可包括:
——装置,所述装置可根据通过一不同的基站控制器(SRNC)向所述基站控制器(CRNC)发送的一参数,计算参考扩频因子值。
根据另一可能性,装置15可包括:
——装置,以接收一参考扩频因子值,所述值由计算所述值的一不同的基站控制器(SRNC)发送。
所述不同装置可根据前面所述方法来操作;它们的特别实施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没有特别困难,因此,除了其功能,没必要再详细描述这类装置。
第三个问题在于,目前标准中未实际处理的多编码传输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所述第三个问题的方法,还可以下述方式加以说明。
可看出,多编码传输即指相同的CCTrCH(英文为“CodedComposite Transport Channel”)中使用多个扩频编码。
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考虑:N个编码的费用简单等于单个编码费用之和(如果扩频编码的扩频因子相同,则等于一个编码费用的N倍),或更进一步说,可根据单个编码的费用,计算出N个编码的费用。这样可避免一附加信令,可更简单地考虑多编码的情况。
还可能考虑:N个编码的费用对应于(N个编码中)有最小扩频因子的编码费用,尽管这似乎不太合理,因为处理N个编码和处理一个编码肯定差别很大。
另一种可能性即发送N个不同编码的不同费用(每编码数及每个扩频因子的一费用)。但这样,必须有一更大信令。但在上行方向上,这是可能的,因为只有最小扩频因子允许有多编码。因此,必需一受限制的信令。
一般地,若要解决所述第三个问题,因此,本发明通常提出:多编码传输时,所述容量更新可根据N个扩频编码中的至少一个的费用来实施。
根据一优化实施例,对专用信道而言,消费规则中所确定的费用为每个扩频编码(英文为“spreading codes”又或“cannelizationcodes”)的费用。当无线电链接(专用信道时)或信道PDSCH使用多路扩频编码时,总处理容量的返还或借用费用等于每个编码费用的N倍,其中,N为编码数。
同样,根据一优化实施例,对公共信道而言,消费规则中确定的费用为每个扩频编码(英文为“spreading codes”又或“channelization codes”)的费用。当物理信道使用多路扩频编码时,总处理容量的返还或借用费用等于一个编码费用的N倍,其中,N为编码数。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提供在一基站(或一系统如UMTS系统中的节点B)中及基站控制器(如UMTS系统的一系统中的RNC)内的装置,以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操作方法。
因此,标注为节点B的基站包括(除了其它传统装置外):
——标号13的装置,对于不同的扩频因子值,所述装置可向基站控制器发送其总处理容量、所述总处理容量的数量,或费用。
因此,标注为CRNC(即“Controlling Radio NetworkController”)的基站控制器包括(除了其它传统装置外):
——标号14的装置,对于不同的扩频因子值,所述装置可从基站接收到其总处理容量、所述总处理容量的数量或费用,
——标号15的装置,所述装置可根据消费规则更新总处理容量,当第一无线电链接以专用信道的费用和相关公共信道的费用为基础,及附加无线电链接以唯一专用信道的费用为基础时,可实施所述更新。
所述不同装置可根据上述方法来操作;它们的特别实施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没有特别困难,因此,除了其功能,没必要再详细描述这类装置。
还可注意到,“更新”总处理容量一词不仅包括当需要新的无线电资源时把所述总处理容量借用出去的操作,还包括当不需要新的无线电资源,所述总处理容量返回从而恢复。
尤其地:
——在“建立无线电链接”、“添加无线电链接”及“建立公共传输信道”的过程中,总处理容量被借用出去,
——在“重新配置无线电链接”及“重新配置公共传输信道”过程中,根据新旧速率的分配费用之差是正还是负,所述总处理容量或借用出去或返回来。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在于,考虑到基站的处理容量——所述容量由所述处理容量机构来确定,一种控制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负荷及/或呼叫允许接入的操作方法。
通常,根据所述方法:
——当总处理容量(上行及/或下行方向上)低于规定的第一阀值时,呼叫允许控制过程被拒绝,直到总处理容量高于规定的第二阀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阀值)。
——当总处理容量低于规定的一阀值时,一超载控制方法启动。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出一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实施所述方法的基站控制器。
在以上描述中,所述费用可根据扩频因子来确定,如前所述的标准(在目前状态下)所规定的那样。但如此描述的原理并不局限于此,还可适用于这种情况:费用可根据一个或几个其它参数尤其是速率来确定。
Claims (1)
1、一种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包括:
一装置,用于从基站接收容量信用和容量消费规则,该容量消费规则给出处理费用,
一装置,用于根据容量消费规则更新容量信用,所述的更新包括:
-在无线电链路建立过程中,如果一个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被分配,则除了无线电链路的处理费用外,与该PDSCH相关的处理费用被从容量信用中借出,
-如果一个PDSCH被删除,则与该PDSCH相关的处理费用被返回到容量信用,
-如果一个PDSCH被重新配置,则在新的费用与旧的费用之间的差值被从容量信用中借出,或者当该差值为负时,该差值被返回到容量信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01/00440 | 2001-01-12 | ||
FR0100440A FR2819658B1 (fr) | 2001-01-12 | 2001-01-12 | Procede de gestion des ressources de traitement dans 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
FR01/02527 | 2001-02-23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8036530A Division CN1245054C (zh) | 2001-01-12 | 2002-01-10 |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84075A true CN1784075A (zh) | 2006-06-07 |
CN100448323C CN100448323C (zh) | 2008-12-31 |
Family
ID=88587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97406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48323C (zh) | 2001-01-12 | 2002-01-10 |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 |
CN0280365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2646C (zh) | 2001-01-12 | 2002-01-10 |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80365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2646C (zh) | 2001-01-12 | 2002-01-10 |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040053597A1 (zh) |
EP (1) | EP1223782B1 (zh) |
JP (1) | JP3954497B2 (zh) |
CN (2) | CN100448323C (zh) |
AT (1) | ATE390026T1 (zh) |
DE (1) | DE60225610T2 (zh) |
FR (1) | FR2819658B1 (zh) |
WO (1) | WO200205662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21515B1 (fr) * | 2001-02-23 | 2003-05-23 | Cit Alcatel | Procede de gestion de ressources de traitement dans 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
US6631269B1 (en) * | 2002-05-23 | 2003-10-07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ignaling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
GB2404114B (en) * | 2003-07-12 | 2005-08-10 | Motorola Inc |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unit and method of power saving therein |
US7684788B2 (en) * | 2003-09-29 | 2010-03-23 | M-Stack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messages received by a device from a network |
SE0401210D0 (sv) * | 2004-05-07 | 2004-05-07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Metho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085875B2 (en) * | 2004-07-16 | 2011-12-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ncremental pilot insertion for chan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
CN1770671B (zh) * | 2004-11-05 | 2010-04-28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Wcdma通信系统中的资源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
DE602004015333D1 (de) * | 2004-12-15 | 2008-09-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Unterstützung für garantierten Bitratenverkehr für Uplink Übertragungen |
US7978663B2 (en) * | 2005-01-11 | 2011-07-12 | Ntt Docomo, Inc. | Wireless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line control station |
US20060268764A1 (en) * | 2005-05-26 | 2006-11-30 | Harris John M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use in allocating reverse channel resources |
EP1771021A1 (en) * | 2005-09-29 | 2007-04-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on of radio resources |
ATE506829T1 (de) | 2006-08-21 | 2011-05-15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hinderung von übertragungsblockierung in einem drahtlosen hsupa-kommunikationssystem |
GB0619519D0 (en) * | 2006-10-04 | 2006-11-15 | Siemens Ag | Packet scheduling |
KR101830755B1 (ko) | 2007-09-28 | 2018-02-21 | 시그널 트러스트 포 와이어리스 이노베이션 | 강화된 랜덤 액세스 채널에서 메세지의 송신을 종료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KR20100089883A (ko) | 2007-10-25 | 2010-08-12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Cell―fach 상태에서 강화된 mac―e/es 자원을 관리하고 설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WO2009088877A2 (en) | 2008-01-02 | 2009-07-1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ell reselection |
US9876585B2 (en) * | 2015-07-03 | 2018-01-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rtitioning signal processing chai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243844A (en) * | 1978-09-19 | 1981-01-06 | Waldman Herbert H | Hold circuit for telephone system |
ZA955605B (en) * | 1994-07-13 | 1996-04-10 | Qualcomm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ating user interference received by subscriber units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A2248105C (en) * | 1996-03-29 | 2002-10-22 |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 Charging systems for services in communications |
US5923650A (en) * | 1997-04-08 | 1999-07-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verse link rate scheduling |
US6295294B1 (en) * | 1997-08-07 | 2001-09-25 | At&T Corp. | Technique for limiting network congestion |
US6049549A (en) * | 1997-08-14 | 2000-04-11 |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 Adaptive media control |
BR9916942A (pt) * | 1999-01-25 | 2001-12-04 | Nokia Networks Oy | Processo de interfuncionamento entrediferentes redes de acesso por rádio, e,dispositivo de interfuncionamento de rede |
GB2347317A (en) * | 1999-02-25 | 2000-08-30 | Motorola Ltd | Determining a cost function from the actual resource impact of supporting a subscriber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AU3411299A (en) * | 1999-03-08 | 2000-09-28 | Nokia Networks Oy |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a radio network |
US6628956B2 (en) * | 1999-03-15 | 2003-09-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daptive power control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US6483820B1 (en) * | 1999-03-22 | 2002-11-19 | Ericsson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non-transparent high-speed circuit-switched data services |
US6594245B1 (en) * | 1999-03-29 | 2003-07-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a remote communication station to engage multiple communication stations |
US6614769B1 (en) * | 1999-06-01 | 2003-09-02 | Motorola, Inc. | Communications unit for seamless handover between network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for |
GB9913221D0 (en) * | 1999-06-07 | 1999-08-04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Cell update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553021B1 (en) * | 1999-11-10 | 2003-04-22 | Motorola, Inc. | Call management in a TDMA system through variable packet formatting |
US6434380B1 (en) * | 1999-12-13 | 2002-08-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ynamic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for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829482B2 (en) * | 2000-05-16 | 2004-12-0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witching from dedicated to common channels when radio resources are controlled by drift radio network |
FR2813006B1 (fr) * | 2000-08-10 | 2003-01-31 | Cit Alcatel | Procede pour tenir compte de la capacite de traitement du trafic, pour le controle de la charge de trafic dans un reseau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
US6738624B1 (en) * | 2000-11-16 | 2004-05-18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pacity reporting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6987738B2 (en) * | 2001-01-12 | 2006-01-17 | Motorola, Inc. | Method for packet scheduling and radio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01
- 2001-01-12 FR FR0100440A patent/FR2819658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
- 2002-01-10 CN CNB2005100974067A patent/CN10044832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1-10 CN CN02803654.9A patent/CN124264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1-10 DE DE60225610T patent/DE60225610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1-10 AT AT02290057T patent/ATE390026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2-01-10 US US10/250,990 patent/US2004005359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2-01-10 EP EP02290057A patent/EP1223782B1/fr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1-10 US US10/466,058 patent/US747760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01-10 JP JP2002557157A patent/JP395449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01-10 WO PCT/FR2002/000079 patent/WO2002056628A1/fr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60225610D1 (de) | 2008-04-30 |
FR2819658B1 (fr) | 2004-04-09 |
DE60225610T2 (de) | 2009-05-20 |
EP1223782B1 (fr) | 2008-03-19 |
US20040066744A1 (en) | 2004-04-08 |
JP2004525550A (ja) | 2004-08-19 |
US7477609B2 (en) | 2009-01-13 |
ATE390026T1 (de) | 2008-04-15 |
US20040053597A1 (en) | 2004-03-18 |
JP3954497B2 (ja) | 2007-08-08 |
CN100448323C (zh) | 2008-12-31 |
CN1507764A (zh) | 2004-06-23 |
FR2819658A1 (fr) | 2002-07-19 |
WO2002056628A1 (fr) | 2002-07-18 |
CN1242646C (zh) | 2006-02-15 |
EP1223782A1 (fr) | 2002-07-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84075A (zh) |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 | |
CN1130856C (zh) | 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码率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106739C (zh) | 统计多路复用通信系统中提供可变速率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73492C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设备和方法 | |
CN1248432C (zh) | 发送用于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发送格式组合指示符的设备和方法 | |
CN1196373C (zh) | 选择编码方法的方法 | |
CN100340125C (zh) | 提供多媒体广播和组播服务(mbms)的无线电通信方法 | |
CN1189058C (zh) | 通信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 | |
CN101053184A (zh) | 增强的无线链路控制误差处理 | |
CN1860808A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 | |
CN1373580A (zh) | 无线电信道设定方法与无线电网络控制装置并基地台与移动通信系统 | |
CN1374811A (zh) | 在移动无线系统内管理处理资源的方法 | |
CN1825782A (zh) | 无线电资源控制方法、无线基站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 |
CN1829111A (zh) | 传输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 |
CN1816975A (zh) | 决定无线通信传输功率增益因素的装置及方法 | |
CN1604663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调度上行链路分组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
CN1913719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调度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 |
CN1363148A (zh) | 用于为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功率控制设置一个传输质量目标值的方法 | |
CN1520643A (zh) | 通过tfci信令进行mcs和多代码的优化 | |
CN1842216A (zh) | 传输速率控制方法、移动台、无线基站和无线网络控制器 | |
CN1633770A (zh) | 速率匹配方法 | |
CN1829388A (zh) | 传送速度控制方法、移动台及无线线路控制台 | |
CN1736072A (zh) | 用于基于优先权的具有可变调度周期和可变调度周期的调度器的方法、工作站和存储程序的介质 | |
CN1643825A (zh) | 基站设备和通信终端设备 | |
CN1298235A (zh) | 用于产生和发送最佳蜂窝标识符码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