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70258B - 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70258B CN1770258B CN 200510118640 CN200510118640A CN1770258B CN 1770258 B CN1770258 B CN 1770258B CN 200510118640 CN200510118640 CN 200510118640 CN 200510118640 A CN200510118640 A CN 200510118640A CN 1770258 B CN1770258 B CN 17702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ndition style
- rendition
- style
- notes
- no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和方法,其中根据演奏事件信息,来检测要接连或彼此重叠地发声的至少两个音符,并检测所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与各种表演风格相一致地设置音高差限制范围。要赋予要接连或彼此重叠地发声的音符的表演风格被指定,并且对指定表演风格所对应的音高差限制范围和所检测到的音高差进行比较,以便确定指定表演风格是否可适用。这样,按照要被赋予表演风格的至少两个音符的音高差,来自动控制是否应用指定表演风格。进一步,与各种表演风格相一致地设置音域限制范围,并且取决于要被赋予指定表演风格的音调是否在指定表演风格所对应的音域限制范围以内,来控制指定表演风格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用于根据演奏数据特征来确定要赋予的音乐表达(musical expression)的表演风格(rendition style)确定设备、方法和程序。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表演风格应用的适当(或适当性)(即适用性),来确定要被赋予给要接连发声的两个部分重叠音符的表演风格的改进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和方法。进一步,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预定音域限制来确定被指定为要赋予的对象的表演风格的适用性、然后根据这样确定的适用性来确定要赋予的表演风格的改进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电子乐器已得到了普遍使用,它们根据响应演奏者对演奏操作子单元的操作而产生的演奏数据、或根据预先准备的演奏数据,来电子地产生音调。供这种电子乐器使用的演奏数据被构造为例如与乐谱上的音符和音乐符号相对应的乐器数字接口(MIDI)数据。然而,如果仅用音高信息如音符开(note-on)信息和音符关(note-off)信息来代表一系列音符的各自音高,则例如通过重现这种演奏数据来执行的自动音调演奏倾向于变得机械且呆板,因此在音乐上变得不自然。从而,至今有一些被设计用于在音乐上更自然、优美和逼真地执行基于演奏数据的演奏的公知设备,如:能够执行演奏、同时把根据用户操作指定的表演风格赋予演奏的设备;以及根据演奏数据特征来确定代表表演风格等的各种音乐表达,使得它自己能够执行演奏、同时自动地把确定结果所对应的表演风格赋予演奏的设备。日本专利申请待审公开No.2003-271139(对应于美国专利No.6,911,591)中所公开的设备就是这种公知设备。在传统周知的设备中,根据演奏数据的特征来确定乐器所表征的各种音乐表达和表演风格(或声音清晰度),并将表演风格赋予演奏数据。例如,从演奏数据当中自动搜索或查找适于执行断奏、连奏或其它表演风格的每个位置,然后将能够实现诸如断奏或连奏(也称为“连奏(slur)”)的表演的演奏信息(例如表演风格指定事件)重新赋予这样找到的演奏数据位置。
为了允许电子乐器更逼真地重现诸如声乐器的自然乐器的演奏,必须适当地使用多种表演风格;任何表演风格在理论上都可以通过电子乐器中设置的音调发生器来实现。然而,如果考虑实际自然乐器上的演奏,则由于各种限制,如乐器结构、表演风格特征和演奏期间的指法的限制,实际自然乐器实际上有时难以执行演奏,以及赋予某些指定的表演风格。例如,尽管因为要接连发声(奏响)的两个部分重叠音符之间的音高差(即音程)很小,使得实际自然乐器很难将滑奏赋予这样两个音符,但是公知设备通常照原样应用被确定为(或预先被指定为)要赋予这样两个部分重叠音符的表演风格的滑奏表演风格。即,过去,即使被指定为要赋予的对象的表演风格是一种甚至在自然乐器上也难以执行的不合适表演风格,指定表演风格也将不合需要地照原样被应用,由此造成在音乐上不自然表达的演奏。
进一步,不仅在实际自然乐器中,而且在不同型号类型和/或制造商等的电子乐器中,都有特定于乐器的音域限制或用户设置的可用音域限制(在该说明书中,这些音域被称为“实际音域”)。从而,当要利用期望的自然乐器音色在电子乐器上执行演奏时,被指定为要赋予的对象的某一表演风格的赋予有时是不适当的。例如,关于向上弯音(bent-up)表演风格,不可能利用实际自然乐器执行演奏、同时实现从实际音域以外到实际音域以内的向上弯音。然而,常规电子乐器被构造成,即使至今不能被实际自然乐器执行的、从实际音域以外到实际音域以内的向上弯音以不合需要的形式在电子乐器中被执行,也照原样应用被确定为(或预先被指定为)要赋予的对象的向上弯音表演风格;即,在这种情况下,电子乐器的演奏倾向于在音高按照向上弯音指令从实际音域以外转移到实际音域以内的时点处突然中断。即,即使要赋予的表演风格是一种使用实际音域以外的音高而不能用自然乐器来实现的表演风格类型,常规技术也照原样应用这种指定表演风格,这将导致在音乐上不自然的演奏。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描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避免应用实际上难以执行的表演风格来允许接近于自然乐器演奏的更逼真演奏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方法和程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避免应用难以仅仅利用实际音域实现的表演风格来允许接近于自然乐器演奏的更逼真演奏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方法和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改进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该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包括:提供部分,该提供部分提供演奏事件信息;设置部分,该设置部分与给定表演风格相对应地设置音高差限制范围;检测部分,该检测部分根据提供的演奏事件信息,检测要接连地或彼此重叠地奏响的至少两个音符,并检测所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获得部分,该获得部分获得用于指定要被赋予给所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的表演风格的信息;以及表演风格确定部分,该表演风格确定部分在对所设置的与获得的信息所指定的表演风格相对应的音高差限制范围,和检测部分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来确定由获得的信息所指定的表演风格的适用性。当表演风格确定部分确定所指定的表演风格适用时,表演风格确定部分将所指定的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被赋予给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的表演风格。
即,当要赋予给要接连地或彼此重叠地发声的至少两个音符的表演风格被指定时,在对指定的表演风格所对应的音高差限制范围和检测部分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来执行适用性确定,以便确定是否要应用指定的表演风格,并根据适用性确定结果来确定要赋予的表演风格。因而,本发明能够避免相对于因为乐器特定结构或表演风格特征而实际上不可能的音高差来不合需要地应用表演风格,由此本发明能够避免不自然的演奏。结果,本发明允许接近于自然乐器演奏的更逼真演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改进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该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包括:提供部分,该提供部分提供演奏事件信息;设置部分,该设置部分与给定表演风格相对应地设置音域限制范围;获得部分,该获得部分获得用于指定要被赋予给音调的表演风格的信息;检测部分,该检测部分根据提供部分提供的演奏事件信息,检测要被赋予由获得部分获得的信息指定的表演风格的音调,和该音调的音高;以及表演风格确定部分,该表演风格确定部分在对所设置的与获得的信息所指定的表演风格相对应的音域限制范围,和检测部分检测到的音调的音高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来确定所指定的表演风格的适用性。当表演风格确定部分确定所指定的表演风格适用时,表演风格确定部分将所指定的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被赋予给检测到的音调的表演风格。因为根据要被被赋予指定表演风格的音调的音域,来自动确定是否要应用所指定的表演风格,所以本发明能够避免相对于具有预定音域以外的音高的音调来应用表演风格,从而本发明能够避免应用实际上难以执行的表演风格,并且能够避免在音乐上不自然表达的演奏。结果,本发明允许接近于自然乐器演奏的更逼真演奏。
本发明不仅可以被构造和实施为如上所述的设备发明,而且可以被构造和实施为方法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被配置和实施为一种供诸如计算机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执行的软件程序,以及一种用于存储这种软件程序的存储介质。
以下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的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对本发明的各种更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该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确定。
附图说明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及其它特征,以下将参考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所示为使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的电子乐器的一般硬件配置例子框图;
图2A是演奏数据组例子的概念图说明,图2B是波形数据组例子的概念图说明;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功能和最终表演风格确定功能的功能框图说明;
图4所示为第一实施例中的音高差限制条件例子的概念图;
图5所示为第一实施例中执行的表演风格确定处理的示例操作顺序流程图;
图6A至6C是根据按照当前音符和紧挨在前面的音符之间的音高差确定的表演风格而产生的每种音调波形的概念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功能和最终表演风格确定功能的功能框图说明;
图8所示为音域限制条件某些例子的概念图;
图9所示为第二实施例中执行的表演风格确定处理的示例操作顺序流程图;
图10所示为头部相关、接头相关和尾部相关表演风格的音域限制确定处理每一处理的示例操作顺序流程图;以及
图11A至11C是根据要被赋予表演风格的音调的音高是否在预定音域限制范围以内而产生的每种音调波形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使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的电子乐器的一般硬件配置例子框图。在此所示的电子乐器配备有演奏功能,如用于根据响应操作者对演奏操作子单元5的操作而实时提供的演奏数据、来电子地产生音调的手动演奏功能,以及用于根据预先准备的并按照演奏进行顺序实时提供的演奏数据、来连续产生音调的自动演奏功能。该电子乐器还配备有以下功能:用于在上述任一种演奏功能的执行期间执行演奏、同时通过表演风格指定开关把按照演奏者的表演风格指定操作指定的表演风格赋予给该演奏的功能;以及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功能,用于根据所提供的演奏数据的特征来确定要重新赋予的作为音乐表达的表演风格,然后根据自动表演风格确定的结果来指定要赋予的表演风格。该电子乐器进一步配备有最终表演风格确定功能,用于根据演奏者的表演风格指定操作、通过表演风格指定开关来最终确定要赋予的表演风格,或者根据通过上述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功能指定的表演风格的应用适当(即“适用性”)来最终确定要赋予的表演风格。
图1所示的电子乐器是利用计算机来实施的,其中各种处理,如用于实现上述演奏功能的“演奏处理”(未显示)、用于实现上述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功能的“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处理”(未显示)、以及“表演风格确定处理”(将在后面描述的图5),是通过该计算机执行相应的预定程序(软件)来执行的。当然,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所执行的微程序、而不是这种计算机软件,来执行上述各种处理。作为选择,可以通过包括有分立电路或集成电路或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专用硬件设备、而不是程序,来执行这些处理。
在图1的电子乐器中,在包括微处理器(CPU)1、只读存储器(ROM)2和随机存储器(RAM)3的微型计算机的控制下,来执行各种操作。CPU1控制整个电子乐器的行为。ROM 2、RAM 3、外部存储装置4、演奏操作子单元5、面板操作子单元6、显示器7、音调发生器8和接口9,通过通信总线(例如数据和地址总线)1D连接到CPU 1。用于对各种时间计数的定时器1A也连接到CPU 1,例如以便通知定时器中断处理的中断定时。即,定时器1A产生节拍时钟脉冲,以便对时间间隔计数、或设置借以根据预定乐章数据来自动演奏乐章的演奏节拍。例如,可以通过面板操作子单元6的节拍设置开关来调节节拍时钟脉冲的频率。定时器1A所产生的这种节拍时钟脉冲作为处理定时指令或中断指令被给予CPU 1。CPU1根据这种指令来执行各种处理。CPU 1根据这种指令来执行上述各种处理。虽然电子乐器的实施例可以包括除上述以外的其它硬件,但是将描述只使用最少必需资源的情况。
ROM 2中存储要被CPU 1执行的各种程序,而且也作为波形存储器存储各种数据,例如只有各种乐器才有的、或为各种乐器所特有的表演风格所对应的波形数据(例如,将在后面参考图2B描述的表演风格模块)。RAM 3用作用于临时存储当CPU 1执行预定程序时产生的各种数据的工作存储器,并且用作用于存储当前执行的程序以及与当前执行的程序相关的数据的存储器。RAM 3的预定地址区被分配给各种功能,并用作各种寄存器、标志、表、存储器等。外部存储装置4被提供用于存储各种数据,如要用于自动演奏的演奏数据和表演风格所对应的波形数据,以及各种控制程序,如“表演风格确定处理”(见图5)。在特殊控制程序没有被预存在ROM 2中的情况下,可以把控制程序预存在外部存储装置(例如硬盘装置)4中,从而通过把控制程序从外部存储装置4读入RAM 3中,来允许CPU 1以和特殊控制程序被存储在ROM 2中的情况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操作。这种安排大大方便了控制程序的版本升级、新控制程序的添加等。外部存储装置4可以使用除硬盘(HD)以外的任一种可移动型外部记录介质,如软盘(FD)、光盘(只读光盘或随机存储光盘)、磁光盘(MO)和数字通用盘(DVD)。作为选择,外部存储装置4可以是半导体存储器等。
演奏操作子单元5例如采用键盘形式,该键盘包括多个可以操作以便选择要产生的音调的音高的键、以及与键相对应的键开关。该演奏操作子单元5不仅可以用于基于演奏者手动演奏操作的实时手动演奏,而且可以用作用于在预存的多组演奏数据中选择期望的一组要自动演奏的演奏数据的输入装置。显然,演奏操作子单元5可以是除键盘类型以外的类型,如上面设置有音高选择弦(string)的类似颈(neck-like)的类型。面板操作子单元6包括各种操作子,如:演奏数据选择开关,用于在多组演奏数据中选择期望的一组要自动演奏的演奏数据;确定条件输入开关,用于输入要用于自动确定表演风格的期望表演风格确定标准或条件;表演风格指定开关,用于直接指定要赋予的期望表演风格;以及音高差限制输入开关,用于输入要用于确定表演风格适用性的音高差限制(见将在后面说明的图4)。当然,面板操作子单元6可以包括其它操作子,如:用于输入要用于选择、设置和控制要在演奏中使用的音高、音色、音效等的数值数据的数字小键盘;用于输入文本或字符数据的键盘;以及用于操作指针来指定显示器7上显示的各屏幕中任一屏幕上的期望位置。例如,显示器7包括液晶显示器(LCD)、阴极射线管(CRT)等,它响应相应开关或操作子的操作、诸如演奏数据和波形数据的各种信息、以及CPU 1的控制状态,来在视觉上显示各种屏幕。
能够在多个音调产生通道中同时产生音调信号的音调发生器8接收通过通信总线1D提供的演奏数据,并根据所收到的演奏数据来合成音调、并产生音调信号。即,当与演奏数据中包括的表演风格指定信息(表演风格指定事件)相对应的波形数据从ROM 2或外部存储装置4中被读出时,读出的波形数据通过总线1D被传送给音调发生器8,并且必要时被缓冲。然后,音调发生器8以预定输出采样频率输出缓冲的波形。音调发生器8所产生的音调信号受到由未显示的效果电路(例如DSP)执行的预定数字处理,然后经历了这种数字处理的音调信号被提供给音响系统8A,以便可听地重现或发声。
例如是乐器数字接口(MIDI)或通信接口的接口9被提供用于在电子乐器和外部演奏数据产生设备(未显示)之间传递各种信息。MIDI接口用于把MIDI标准演奏数据从外部演奏数据产生设备(在该情况下为另一MIDI设备等)输入到电子乐器,或者把MIDI标准演奏数据从电子乐器输出到另一MIDI设备等。另一MIDI设备可以是任何期望的类型(或操作类型),如键盘类型、吉他类型、管乐器类型、打击乐器类型或手势类型,只要它能够响应设备用户的操作来产生MIDI格式的数据。通信接口连接到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未显示),如局域网(LAN)、因特网或电话线网络,通信接口通过该通信网络连接到外部演奏数据产生设备(在该情况下为服务器计算机等)。从而,通信接口用于把诸如控制程序和演奏数据的各种信息从服务器计算机输入到电子乐器。即,在特殊信息没有被存储在ROM 2、外部存储装置4等中的情况下,通信接口用于从服务器计算机下载诸如特殊控制程序或演奏数据的特殊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客户”的电子乐器通过通信接口和通信网络,发送命令请求服务器下载诸如特殊控制程序或演奏数据的特殊信息。响应来自客户的命令,服务器计算机通过通信网络将所请求的信息传送给电子乐器。电子乐器通过通信接口接收特殊信息,并累积地将所收到的特殊信息存储到外部存储装置4中。这样,完成了所需的特殊信息下载。
注意,在接口9是MIDI接口的情况下,它可以是不同于专用MIDI接口的通用接口,如RS232-C、通用串行总线(USB)或IEEE1394,在该情况下可以同时传送除MIDI事件数据以外的其它数据。在如上所述的这种通用接口用作MIDI接口的情况下,与电子乐器相连的另一MIDI设备可以被设计成传送除MIDI事件数据以外的其它数据。当然,本发明中处理的音乐信息可以是除MIDI格式以外的其它任何数据格式,在该情况下依照所使用的数据格式来构造MIDI接口和另一MIDI设备。
现在,将参考图2A和2B来描述ROM 2和外部存储装置4中存储的演奏数据和波形数据。图2A是一组示例演奏数据的概念图说明。
如图2A所示,每一演奏数据组都包括例如代表乐章中的所有音调、并被存储为MIDI格式文件如标准MIDI文件(SMF)的数据。演奏数据组包括包括定时数据和事件数据的组合。每一事件数据都是属于演奏事件的数据,如命令产生音调的音符开事件、命令减弱或扼止音调的音符关事件、或表演风格指定事件。每一事件数据都和定时数据相结合使用。在该实施例中,每一定时数据都指示两个相继事件数据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持续时间数据);然而,定时数据可以具有任何期望的格式,如使用指示从特殊时点起的相对时间或绝对时间的数据的格式。注意,按照常规SMF,时间不是以秒或其它类似时间单位来表示,而是以作为通过将四分音符分成480个相等部分而获得的单位的滴答(tick)来表示。即,该实施例中处理的演奏数据可以具有任何期望的格式,如:“事件加绝对时间”格式,其中每一演奏事件的发生时间都用乐章内的绝对时间或其测量来表示;“事件加相对时间”格式,其中每一演奏事件的发生时间都用从紧挨在前面的事件起的持续时间来表示;“音高(休止符)加音符长度”格式,其中每一演奏数据都用音高和音符长度或休止符和休止符长度来表示;或“固态(solid)”格式,其中为演奏的每一最小分辨率保留存储区,并且每一演奏事件都被存储在演奏事件发生时间所对应的存储区之一中。此外,当然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排列演奏数据组,以致事件数据基于逐个音轨被分开存储,而不是按事件数据要输出的顺序被存储在混合存储多个音轨数据的单行中,与数据被分配的音轨无关。注意,演奏数据组可以包括除事件数据和定时数据以外的其它数据,如音调发生器控制数据(例如用于控制音量等的数据)。
这一段和以下段落描述该实施例中处理的波形处理。图2B是波形数据例子的示意图说明。注意,图2B显示了适用于使用一种被称为“声音清晰度元素模拟(articulation element modeling:AEM)”技术的音调波形控制技术的音调发生器的波形数据例子;AEM技术用于执行为各种自然乐器所特有的各种表演风格、或如实表达基于声音清晰度的音色变化的表演风格的逼真重现和重现控制。为此,AEM技术预先存储每个单音调的局部如发起部分、释放(或末尾)部分、主体部分等中的各种表演风格(以下称为“表演风格模块”)所对应的整个波形,并通过在时间上连续组合某些预存的表演风格模块来形成连续音调。
在ROM 2、外部存储装置4等中,存储有用于重现为各种乐器所特有的各种表演风格所对应的波形的多种原始表演风格波形数据组和相关数据组,作为“表演风格模块”。注意,每一表演风格模块都是能够被处理为表演风格波形合成系统中的单一数据块的表演风格波形单位;换句话说,每一表演风格模块都是能够被处理为单一事件的表演风格波形单位。每一表演风格模块都包括表演风格波形数据和表演风格参数的组合。如图2B所示,按照演奏音调的表演风格类型特征,各种表演风格模块的表演风格波形数据组包括:与演奏音调的局部如头部(head)、主体(body)和尾部(tail)相一致地定义的表演风格模块(头部相关、主体相关和尾部相关表演风格模块);以及与相继音调之间的接头部分如连奏相一致地定义的表演风格模块(接头相关表演风格模块)。
可以根据表演风格特征、按时间的段或演奏的部分等,将这种表演风格模块分类为几种主要类型。例如,以下是该实施例中这样分类的7种主要类型表演风格模块:
1)“正常头部”(缩写为NH):这是一种代表(因此适用于)从无声状态起的音调上升部分(即“发起”部分)的头部相关(或头部类型)表演风格模块;
2)“接头头部”(缩写为JH):这是一种代表(因此适用于)实现与正常发起不同的特殊种类运舌表演风格(tonguing rendition style)的音调上升部分的头部相关表演风格模块;
3)“正常主体”(缩写为NB):这是一种代表(因此适用于)音调上升和下降部分之间的音调主体部分的主体相关(或主体类型)表演风格模块;
4)“正常尾部”(缩写为NT):这是一种代表(因此适用于)下降到无声状态的音调下降部分(即“释放”部分)的尾部相关(或尾部类型)表演风格模块;
5)“正常接头”(缩写为NJ):这是一种代表(因此适用于)用没有介入无声状态的连奏(连线)使两个相继音调互连的接头部分的接头相关(或接头类型)表演风格模块;
6)“滑音(Gliss)接头”(缩写为GJ):这是一种代表(因此适用于)用没有介入无声状态的滑奏使两个音调互连的接头部分的接头相关表演风格模块;以及
7)“颤音接头”(缩写为SJ):这是一种代表(因此适用于)用没有介入无声状态的形状使两个音调互连的接头部分的接头相关表演风格模块。
在此,应该理解,将表演风格模块分类为以上7种表演风格模块类型只是说明性的,当然可以以其它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表演风格模块分类;例如,可以将表演风格模块分类为多于7种类型。进一步,不用说,可以相对于每种原始音调源,如演奏者、乐器类型或演奏风格,来分类表演风格模块。
进一步,在该实施例中,一个表演风格模块所对应的每组表演风格波形数据被存储在数据库中,作为多个波形组成要素或元素的数据组,而不是仅仅作为原始输入被存储;每个波形组成元素以下都将被称为矢量。作为例子,每个表演风格模块都包括以下矢量。注意,在此通过将所考虑的原始表演风格波形分成具有音高和声分量(和声分量)的波形段和具有非音高和声分量(非和声分量)的剩余波形段,来定义“和声”和“非和声”分量。
1)和声分量的波形形状(音品)矢量:该矢量仅代表从和声分量的各种波形组成元素中提取的、并在音高和振幅上被规一化的波形形状特征。
2)和声分量的振幅矢量:该矢量代表从和声分量的波形组成元素中提取的振幅包络特征。
3)和声分量的音高矢量:该矢量代表从和声分量的波形组成元素中提取的音高特征;例如,它代表相对于给定参考音高的按时间音高起伏特征。
4)非和声分量的波形形状(音品)矢量:该矢量仅代表从非和声分量的波形组成元素中提取的、并在振幅上被规一化的波形形状(类似噪声的波形形状)特征。
5)非和声分量的振幅矢量:该矢量代表从非和声分量的波形组成元素中提取的振幅包络特征。
表演风格模块的表演风格波形数据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其它类型的矢量,如指示波形时间轴进展的时间矢量,虽然在此没有具体描述。
为了合成表演风格波形,通过根据控制数据对这些矢量数据实施适当处理,并在时间轴上排列这样处理的矢量数据或把这样处理的矢量数据分配给时间轴、然后根据分配给时间轴的矢量数据执行预定波形合成过程,来沿演奏音调的重现时间轴构造表演风格波形的各种组成元素所对应的波形或包络。例如,为了产生期望的演奏音调波形,即展示预定最终表演风格特征的期望表演风格波形,通过把和声分量的音高矢量所对应的音高及其时间变化特征以及和声分量的振幅矢量所对应的振幅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赋予和声分量的波形形状,来产生和声分量的波形段,并通过把非和声分量的振幅矢量所对应的振幅及其时间变化特征赋予非和声分量的波形形状、来产生非和声分量的波形段。然后,可以通过用加法合成这样产生的和声和非和声分量的波形段,来产生期望的演奏音调波形。
每一表演风格模块都包含包括如图2B所示的表演风格波形数据以及表演风格参数的数据。表演风格参数是用于控制表演风格模块所代表的波形的时间、电平等的参数。表演风格参数可以包括取决于所考虑的表演风格模块的性质的一种或多种参数。例如,“正常头部”或“接头头部”表演风格模块可以包括不同种类的表演风格参数,如紧接音调产生开始之后的绝对音高和音量,“正常主体”表演风格模块可以包括不同种类的表演风格参数,如模块的绝对音高、正常主体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正常主体开始和结束时的动态。这些“表演风格参数”可以被预存在ROM 2等中,或者可以通过用户输入操作来输入。必要时,可以通过用户操作来修改现有表演风格参数。进一步,在重现表演风格波形时没有给定表演风格参数的情况下,可以自动地给予预定标准表演风格参数。此外,可以在处理期间自动地产生或给予合适的参数。
图1所示的电子乐器具有演奏功能,用于根据响应演奏者对演奏操作子单元5的操作而提供的演奏数据、或根据预先准备的演奏数据,来产生音调。在这种演奏功能的执行期间,电子乐器可以执行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功能,以便根据所提供的演奏数据的特征来确定要重新赋予的作为音乐表达的表演风格,然后根据该确定结果来指定要赋予的表演风格。然后,电子乐器可以根据演奏者的表演风格指定操作、通过表演风格指定开关来最终确定要赋予的表演风格,或者根据通过上述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功能指定的表演风格的“适用性”来最终确定要赋予的表演风格。将参考图3来描述这种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功能和最终表演风格确定功能。
图3是关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功能和最终表演风格确定功能的功能框图说明,其中箭头指示数据流动。
在图3中,确定条件指定部分J1响应确定条件输入开关的操作来在显示器7上显示“确定条件输入屏幕”(未显示),并接收要用于指定要赋予的表演风格的用户确定条件输入。一旦演奏功能的启动被命令,就响应演奏者对操作子单元5的操作,实时地顺序提供演奏事件信息,或者按照预定演奏进行顺序从指定的演奏数据顺序地提供演奏事件信息。所提供的演奏数据至少包括演奏事件信息,如音符开和音符关事件信息。自动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2执行众所周知的“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处理”(未显示),以自动确定要赋予所提供的演奏事件信息的表演风格。即,自动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2根据确定条件指定部分J1所给出的确定条件,来确定是否要将预定表演风格重新赋予演奏事件信息中没有被指定表演风格的预定音符。在第一实施例中,自动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2确定是否要将表演风格赋予要接连地即一个接一个地发声的两个部分重叠音符(更具体地说,赋予这样一对音符,其中在第一音调的音符关信号之前、第二音调的音符开信号已被输入)。然后,当自动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2确定要重新赋予表演风格时,在把代表要赋予的表演风格的表演风格指定事件(图中的“指定表演风格”)赋予给演奏事件信息之后,自动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2将演奏事件信息发送给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4。“自动表演风格赋予确定处理”本身是众所周知的,在此将不详细描述。
音高差(音程)限制条件指定部分J3响应音高限制条件输入开关的操作来在显示器7上显示“音高差条件输入屏幕”(未显示)等,并接收作为要用于确定指定表演风格的适用性的音乐条件或标准的音高差输入。其适用性被确定的指定表演风格是响应演奏者对表演风格指定开关的操作而指定的表演风格,或者是响应自动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2执行“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处理”而指定的表演风格。最终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4根据所提供的其中包括有指定表演风格的演奏事件信息,来执行“表演风格确定处理”(见将在后面描述的图5),以便最终确定要赋予的表演风格。在该实施例中,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4根据来自音高差条件指定部分J3的音高差限制条件,来确定当前被设置为要赋予要接连发声的两个部分重叠音符的对象的指定表演风格的适用性。如果音高差在预定音高差条件范围以内(即指定表演风格适用),则确定把指定的表演风格照原样赋予,而如果音高差在预定音高差条件范围以外(即指定表演风格不适用),则在不应用指定表演风格的情况下重新确定另一表演风格。然后,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4在把代表要赋予的表演风格的表演风格指定事件(图中的“指定表演风格”)赋予给演奏事件信息之后,将演奏事件信息发送给音调合成部分J6。那时,除被设置为要被赋予给要接连的发声的两个部分重叠音符的对象的这种指定表演风格以外的所有指定表演风格都照原样被发送给音调合成部分J6。
根据从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4收到的表演风格,音调合成部分J6从表演风格波形存储部分(波形存储器)J5中读出用于实现所确定的表演风格的波形数据,由此合成音调并输出这样合成的音调。即,音调合成部分J6通过根据所确定的表演风格把头部相关(或头部类型)表演风格模块、主体相关(或主体类型)表演风格模块和尾部相关(或尾部类型)或接头相关(接头类型)表演风格模块组合起来,来合成完整音符的音调(或连续音符的音调)。从而,在音调发生器8是具有表演风格启用功能的音调发生器、如AEM音调发生器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将所确定的表演风格传递给音调发生器8,来实现高质量表演风格表示。如果音调发生器8是没有这种表演风格启用功能的音调发生器,当然可以通过适当地在波形之间进行切换、或者将指定适当包络形状和其它形状的音调发生器控制信息等传递给音调发生器,来实现表演风格表示。
接下来,将描述音高差限制条件。图4A和4B所示为音高差限制条件例子的概念图。如图4A所示,对于相应的指定表演风格,每一音高差限制条件都将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音程)定义为允许指定表演风格有效或可适用、或允许指定表演风格应用的条件。根据所示的条件,允许“滑音(gliss)接头”表演风格应用的两个音符间音高差应该落入“+1000至+1200”音分的音高差限制范围或“-1000至-1200”音分的音高差限制范围内,并且允许“颤音接头”表演风格应用的两个音符间音高差应该在“-100至-300”音分的音高差限制范围。如果指定表演风格落在相应音高差限制范围之外,则为音高差限制范围之外的应用预设的任一默认表演风格将被应用。在此如图4B所示,作为默认表演风格,预设有:“正常接头”表演风格,“正常接头”表演风格是一种连奏表演风格,用于表达其中两个不同音高的音符被平滑互连的演奏;以及“接头头部”表演风格,“接头头部”表演风格是一种“运舌”表演风格,用于表达象在两个音符之间有很轻微的间断介入那样发声的演奏。而且,对于这些默认表演风格的每一种,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音程)被定义为允许指定表演风格可适用的条件。注意,如果需要,用户可以设置和修改音高差限制条件。进一步,可以相对于每个演奏者、每种乐器类型、每种演奏风格等,将每种表演风格的音高差限制条件设置为不同的值。
现在,将参考图5来描述“表演风格确定处理”。图5所示为图1电子乐器中的CPU 1所执行的“表演风格确定处理”的示例操作顺序流程图。首先,在步骤S1,确定当前提供的演奏事件信息是否指示音符开事件。如果演奏事件信息不指示音符开事件(步骤S1的确定结构为否),则结束表演风格确定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演奏事件信息指示音符开事件(步骤S1的确定为是),则在步骤S2进一步确定当前要发声或开启的音符(以下称为“当前音符”)是否为将要在时间上相对于紧挨在前面已被开启但仍未关掉的音符重叠地发声的音符。如果当前音符不是要在时间上相对于紧挨在前面的音符重叠地发声的音符,即如果在紧挨在前面(即第一)音符关掉之前、当前音符(即第二音符)还没有被开启(即还没有给出音符开事件信号)(步骤S2的确定为否),则把“头部相关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赋予当前表演风格的表演风格(步骤S3),并获得当前音符的音高,并将其存储在存储器中。那时,如果指定头部相关表演风格的表演风格指定事件已被指定,则把指定的头部相关表演风格设置为要被赋予给当前音符的表演风格。另一方面,如果指定头部相关表演风格的表演风格指定事件还没有被指定,则把正常头部表演风格设置为要被赋予给当前音符的头部相关表演风格。
如果在以上的步骤S2确定当前音符与紧挨在前面的音符部分地重叠,即如果在紧挨在前面的(即第一)音符关掉之前、已经输入了当前音符(即第二音符)的音符开事件信号(步骤S2的确定为是),则在步骤S4进一步确定是否已经产生任何接头相关表演风格指定事件。如果步骤S4的回答是肯定的(确定为是),则处理转到步骤S5,在步骤S5根据音高差限制条件来进一步确定当前音符和紧挨在前面的音符之间的音高差是否在指定表演风格的音高差限制范围以内。在步骤S5的确定是肯定的(是)情况下,在步骤S6确定指定表演风格是可适用的,并将其最终确定为要被赋予的表演风格。如果还没有产生接头相关表演风格指定事件(步骤S4的确定为否),或者如果当前音符和紧挨在前面的音符之间的音高差不在指定表演风格的音高差限制范围以内(步骤S5的确定为否),则在步骤S7进一步确定该音高差是否在预设默认连奏表演风格的音高差限制范围以内。在步骤S7的确定是肯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8将默认连奏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赋予的表演风格。另一方面,如果音高差不在预设默认连奏表演风格的音高差限制范围以内(步骤S7的确定为否),则确定默认连奏表演风格是不适用的,从而将运舌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赋予的头部相关表演风格(步骤S9)。
现在,将参考图6A至6C来描述根据上述“表演风格确定处理”(见图5)所执行的表演风格确定而最终产生的波形。图6A至6C所示为根据按照当前音符和紧挨在前面的音符之间的音高差(音程)确定的表演风格而产生的每种音调波形的概念图。在这些图的每幅图的左半部分,显示了音高差限制范围和两个音符间音高差之间的关系,而在这些图的每幅图的右半部分,以包络波形形式显示了最终产生的波形。以下描述颤音接头(JS)被指定为要被赋予的表演风格的情况。
如果当前音符和紧挨在前面的音符之间的音高差在音高差限制范围以内,则指定的颤音接头表演风格被确定为照原样可适用,并被输出为最终确定的表演风格(见图5中的步骤S6)。从而,在该情况下,每一个都正常被表示为包括正常头部(NH)、正常主体(NB)和正常尾部(NT)常规组合的独立音调波形的紧挨在前面的音符和当前音符,被表示为单一连续音调波形,其中紧挨在前面的音符的正常尾部(NT)和随后或当前音符的正常头部(NH)被SJ代替。另一方面,如果当前音符和紧挨在前面的音符之间的音高差不在音高差限制范围以内,则选择预设的默认表演风格(在该情况下为“接头头部”)作为随后当前音符的头部相关表演风格(见图5中的步骤S9)。从而,在该情况下,紧挨在前面的音符被表示为一种包括正常头部(NH)、正常主体(NB)和正常尾部(NT)常规组合的独立音调波形,而随后当前音符被表示为一种代表运舌表演风格、并包括接头头部(JH)、正常主体(NB)和正常尾部(NT)组合的独立音调波形,如图6B所示。结果,两个相继音符被表示为紧挨在前面的音符的正常尾部(NT)和当前音符的接头头部(JH)相互重叠的波形。即,如果两个相继音符如在上述情况下一样部分地重叠,则通过根据当前音符和紧挨在前面的音符之间的音高差,把指定表演风格(在该情况下为“接头头部”)或默认表演风格(在该情况下为“正常接头头部”)用于紧挨在前面的音符的尾部和随后或当前音符的头部,来把当前音符和紧挨在前面的音符表示为连续音调波形或两个音调部分重叠的波形。
另一方面,在两个相继音符不重叠的情况下,将另一种头部相关表演风格确定为当前音符的头部相关表演风格(见图5中的步骤S3)。在该情况下,如图6C所示,取决于从紧挨在前面的音符的关掉到当前音符的开启的持续时间(即从紧挨在前面的音符结尾到当前音符开始的休止符长度),将当前音符表示为正常头部(NH)、正常主体(NB)和正常尾部(NT)的组合,或接头头部(JH)、正常主体(NB)和正常尾部(NT)的组合。即,取决于两个相继音符之间的休止符长度,使继以正常尾部结束的紧挨在前面的音符之后的当前音符的头部以正常头部、接头头部等开始。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实时演奏或自动演奏期间,获得已被指定要被赋予的表演风格的当前音符和紧挨在前面的音符之间的音高差,并使这样获得的音高差和相应音高差限制范围进行比较,由此确定是否要应用指定的表演风格。然后,根据适用性确定结果,将指定表演风格或其它合适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被赋予的表演风格。这样,该实施例能够避免相对于因为乐器特定结构或表演风格特征而实际上不可能的音高差来不合需要地应用表演风格,从而该实施例能够在不改变指定表演风格的细微差别的情况下,通过应用标准表演风格来避免不自然的演奏。结果,该实施例允许以增加的逼真度进行演奏。进一步,因为“表演风格确定处理”被安排为和用于指定表演风格的“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处理”等分开的单独处理,所以“表演风格确定处理”也可以相当容易地有利地应用于众所周知的设备。
以上将第一实施例描述为被设计成,对于演奏者通过表演风格指定开关执行的表演风格指定和基于按演奏进行顺序而顺序提供的演奏数据特征的自动表演风格指定,都根据基于音高差限制条件的适用性确定来确定要被赋予的表演风格。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只对演奏者的表演风格指定和基于演奏数据的自动表演风格指定两者之一,执行上述基于音高差限制条件的适用性确定。
注意,在相继音符之间的所有音高差都落入音高差限制范围以内的情况下,可以集体地确定要被赋予的表演风格。
以下段落参考图1至2B和图7至11C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使用总共10种类型表演风格模块,即以上相对于第一实施例描述的七种类型和以下三种类型:
“弯音头部”(缩写为BH):这是一种代表(因此适用于)实现与正常发起不同的特殊弯音表演风格(向上弯音或向下弯音)的音调上升部分的头部相关表演风格模块;
“滑音(Gliss)头部”(缩写为GH):这是一种代表(因此适用于)实现与正常发起不同的特殊滑奏表演风格(向上滑音或上下滑音)的音调上升部分的头部相关表演风格模块;以及
“降音头部”(应该是“降音尾部”)(缩写为FT):这是一种代表(因此适用于)实现与正常尾部不同的特殊降音表演风格的音调下降部分的尾部相关表演风格模块。
注意,“向上弯音”表演风格参数可以包括表演风格结束时的绝对音高、初始弯音深度值、从发声开始到结束的持续时间、紧接发声开始之后的音量等。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种的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功能和最终表演风格确定功能的功能框图说明。和图3中一样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并且在此将不进行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与图3的第一实施例中一样,自动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21根据确定条件指定部分J1所给出的确定条件,自动地确定是否要将表演风格重新赋予给还未被指定表演风格的音符。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不执行如以上相对于第一实施例描述的专门确定。
音域限制条件指定部分J31响应音域限制条件输入开关的操作,来在显示器7上显示“音域限制条件输入屏幕”(未显示)等,并接收作为要用于确定指定表演风格适用性的条件的音域限制输入。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41根据指定或设置的音域限制条件(见将在后面说明的图9)来执行“表演风格确定处理”,并根据所提供的包括指定表演风格的演奏事件信息、最终确定要赋予的表演风格。在该实施例中,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41根据来自音域限制条件指定部分J31的音域限制条件,来确定作为要被赋予给的对象的指定表演风格的适用性。如果要被赋予指定表演风格的音调的音高在预定音域限制范围以内(即指定的表演风格可适用),则指定表演风格被确定为要照原样赋予的表演风格,而如果音调音高在预定音域限制范围以外(即指定的表演风格不适用),则不同于指定表演风格的预设默认表演风格被确定为要被赋予的表演风格。然后,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41在把代表要被赋予的表演风格的表演风格指定事件赋予演奏事件信息之后,将演奏事件信息发送给音调合成部分J6。那时,除指定表演风格以外的、被预设了音域限制范围的任何指定表演风格都可以照原样被发送给音调合成部分J6。被执行了适用性确定的每一指定表演风格都是演奏者通过表演风格指定开关指定的表演风格,或者是通过自动表演风格确定部分J21执行“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处理”而指定的表演风格。
在此,说明“音域限制条件”。图8所示为多种指定表演风格所对应的音域限制条件的某些例子的概念图。对于相应指定表演风格,每种音域限制条件都把要被赋予指定表演风格的音调的音域定义为允许指定表演风格应用的条件。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允许“弯音头部”、“滑音头部”和“降音尾部”表演风格的每种表演风格应用的音域限制是,要被赋予表演风格的音调的音高在“实际音域”以内、并且最低音高比实际音域内的最低音高音符高200音分。允许“滑音接头”和“颤音接头”表演风格的每种表演风格应用的音域限制是,要被赋予表演风格的音调的音高都在“实际音域”以内。例如,当要赋予(向上)弯音头部表演风格时,表演风格结束时的音高作为表演风格参数被给予如上所述的(向上)弯音头部表演风格模块;(向上)弯音头部表演风格是一种用于使音高上升到目标音高的音高提高表演风格。从而,该实施例被安排成,通过设置音域限制,以致要被赋予表演风格的音调的音高被限制在“实际音域”以内,来防止从实际音域以外到实际音域以内的向上弯音,并且该实施例被安排成将最低音高设置为比最低音高音符高200音分。如果任何一种指定表演风格在相应音域限制范围以外,则被预设为“要在有效音域以外应用的表演风格”的默认表演风格代替指定表演风格而被应用。在图8中,对于每一种指定表演风格,预定义“正常头部”、“正常尾部”和“接头头部”表演风格中的任何一种、作为这种默认表演风格。显然,可以相对于每个演奏者、每种乐器类型和制造商、要使用的每种音色、每种演奏风格等,将上述每种表演风格的音域限制条件设置为不同的值。如果需要,用户可以设置和修改音域限制条件。即,如该实施例上下文中使用的术语“实际音域”不仅包含所使用的每种乐器所特有的音域,而且也包含可以由用户设置的期望音域(如键盘的左手键范围)。
接下来,以下将参考图9和10来描述“表演风格确定处理”。图9所示为电子乐器第二实施例中的CPU 1所执行的“表演风格确定处理”的示例操作顺序流程图。首先,类似于图5的步骤S1,在步骤S11,确定当前提供的演奏事件信息是否指示音符开事件。如果演奏事件信息指示音符开事件,则在步骤S12进一步确定当前要开启的音符(以下称为“当前音符”)是否为将要在时间上相对于紧挨在前面的、已经被开启但仍未关掉的音符重叠地发声的音符,类似于图5的步骤S2。如果当前音符不是要在时间上相对于紧挨在前面的音符重叠地发声的音符,即如果在紧挨在前面的(或第一)音符关掉之前、当前音符(或第二音符)还没有被开启(即还没有给出音符开事件信号)(步骤S12的确定为否),则在步骤S13执行“头部相关音域限制确定处理”,以便将头部相关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赋予给当前音符的表演风格。另一方面,如果当前音符是要在时间上相对于紧挨在前面的音符重叠地发声的音符,即如果在紧挨在前面的音符关掉之前、当前音符已被开启(即给出了音符开事件信号)(步骤S12的确定为是),则在步骤S14执行“接头相关音域限制确定处理”,以便将接头相关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赋予给当前音符的表演风格。如果所提供的演奏事件信息指示音符关事件(步骤S11的确定为否,并且随后步骤S15的确定为是),则在步骤S16执行“尾部相关音域限制确定处理”,以便将尾部相关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赋予给当前音符的表演风格。
接下来,将参考图10来描述分别在步骤S13、S14和S16执行的头部相关、接头相关和尾部相关“音域限制确定处理”。图10所示为头部相关、接头相关和尾部相关“音域限制确定处理”每一处理的示例操作顺序流程图;为简化显示和说明,图10是音域限制确定处理的共同代表性流程图。在步骤S21,确定是否已经产生了任一种表演风格类型(即头部、接头和尾部类型)的表演风格指定事件。如果步骤S21的回答是肯定的(确定为是),则处理转到步骤S22,在步骤S22根据音域限制条件来进一步确定当前音调(和紧挨在前面的音调)是否在指定表演风格的音域限制范围以内。更具体地说,根据图8的音域限制方案,对于头部相关或尾部相关表演风格、确定当前音符的音高是否在实际音域以内,或者对于接头相关表演风格、确定当前音符和紧挨在前面的音符的音高是否都在实际音域以内。如果所讨论的音调在指定表演风格的音域限制范围以内(步骤S22的确定为是),则在步骤S23将指定表演风格确定为可适用,并将其确定为要赋予的表演风格。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产生上述表演风格类型的表演风格指定事件(步骤S21的确定为否),或者如果当前音调(和紧挨在前面的音调)不在指定表演风格的音域限制范围以内(步骤S22的确定为否),则在步骤S24将默认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赋予的表演风格。如图8所示,正常头部、正常尾部和接头头部分别被确定为相对于指定头部相关、尾部相关和接头相关表演风格的默认表演风格。
现在,将参考图11A至11C来描述根据通过上述“表演风格确定处理”(见图9和10)执行的表演风格确定而最终产生的波形。图11A至11C是根据要被赋予指定表演风格的当前音调(和紧挨在前面的音调)是否在指定表演风格的音域限制范围以内而产生的每种音调波形的概念图。在这些图的左半部分,显示了要被赋予表演风格的音调,而在这些图的右半部分,以包络形式显示了最终产生的波形。以下描述弯音头部(BH)、降音尾部(FT)和颤音接头(SJ)分别被指定为头部相关、尾部相关和接头相关表演风格的情况。
当头部相关表演风格被指定了,并且如果要被赋予指定表演风格的当前音符的音高在音域限制范围以内,则指定的弯音头部(BH)表演风格被确定为照原样可适用,并且被输出为确定的表演风格。从而,在该情况下,当前音符被表示为一种包括弯音头部(BH)、正常主体(NB)和正常尾部(NT)组合的独立音调波形,如图11A上部所示。另一方面,如果要被赋予指定表演风格的当前音符的音高不在音域限制范围以内,则指定的弯音头部(BH)被确定为不适用,从而默认表演风格被输出为确定的表演风格。从而,在该情况下,当前音符被表示为一种包括正常头部(NH)、正常主体(NB)和正常尾部(NT)组合的独立音调波形,如图11A下部所示。
当尾部相关表演风格被指定了,并且如果要被赋予指定表演风格的当前音符的音高在音域限制范围以内,则指定的降音尾部(FT)表演风格被确定为照原样可适用,并被输出为确定的表演风格。从而,在该情况下,当前音符被表示为一种包括正常头部(NH)、正常主体(NB)和降音尾部(FT)的独立音调波形,如图11B上部所示。如果要被赋予指定表演风格的当前音符的音高不在音域限制范围以内,则指定的降音尾部(FT)表演风格被确定为不适用,从而默认表演风格被输出为确定的表演风格。从而,在该情况下,当前音符被表示为一种包括正常头部(NH)、正常主体(NB)和正常尾部(NT)组合的独立音调波形,如图11B下部所示。
当接头相关表演风格被指定了,并且如果要被赋予指定表演风格的当前音符和紧挨在前面的音符的音高都在音域限制范围以内,则指定的颤音接头(SJ)表演风格被确定为照原样可适用,并且被输出为确定的表演风格。从而,在该情况下,每一个都正常包括正常头部(NH)、正常主体(NB)和正常尾部(NT)组合的紧挨在前面的音符和当前音符被表示为一种独立音调波形,其中紧挨在前面的音符的正常尾部和随后或当前音符的正常头部被颤音接头(SJ)表演风格模块代替。如果当前音符和紧挨在前面的音符的音高不都在音域限制范围以内,则指定的降音尾部(FT)表演风格被确定为不适用,从而默认表演风格被输出为确定的表演风格。从而,在该情况下,紧挨在前面的音符被表示为一种包括正常头部(NH)、正常主体(NB)和正常尾部(NT)常规组合的独立音调波形,而随后或当前音符被表示为一种包括接头头部(NH)、正常主体(NB)和正常尾部(NT)组合的独立音调波形,如图11C下部所示。即,紧挨在前面的音符和当前音符被表示为这样一种波形,其中紧挨在前面的音符的正常尾部(NT)和当前音符的接头头部(NH)相互重叠。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实时演奏或自动演奏期间,获得已被指定要赋予的表演风格的当前音符的音高(以及当前音符紧挨在前面的音符的音高),并使这样获得的音高和相应音域限制范围进行比较,由此确定是否要应用指定的表演风格。然后,根据适用性确定结果,将指定表演风格或其它合适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被赋予的表演风格。这样,第二实施例能够避免不合需要地照原样应用一种使用实际音域以外音高、因此不能利用自然乐器来实现的表演风格,从而第二实施例能够在不改变指定表演风格的细微差别的情况下,通过应用标准表演风格代替适用实际音域以外音高的表演风格、来避免不自然的演奏。结果,第二实施例允许以增加的逼真度进行演奏。进一步,因为“表演风格确定处理”被安排为和用于指定表演风格的“自动表演风格确定处理”等分开的单独处理,所以“表演风格确定处理”也可以相当容易地有利地应用于众所周知的设备。
也可以根据主体相关表演风格被指定情况下的音域限制,来执行上述基于音域限制的表演风格适用性确定,而不限于头部相关、尾部相关和接头相关表演风格中任一种表演风格被指定的情况。
以上将第二实施例描述为被设计成,对于演奏者通过表演风格指定开关执行的表演风格指定和基于按演奏进行顺序而顺序提供的演奏数据特征的自动表演风格指定,都根据基于音域限制的适用性确定来确定要赋予的表演风格。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只对演奏者的表演风格指定和基于演奏数据的自动表演风格指定两者之一,执行上述基于音域限制的适用性确定。
进一步,尽管以上相对于软件音调发生器每次使单音符发声的单通道模式描述了各实施例,但是各实施例也可应用于软件音调发生器每次使多个单音符发声的多通道模式。此外,可以把按多通道模式构造的演奏数据分解为多个单通道序列,并且可以通过多种表演风格确定功能来处理这些单通道序列。在该情况下,如果把分解的演奏数据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器7上、使得用户能够查明和修改分解结果,则这将是方便的。
也应该理解,本发明中使用的波形数据可以不同于利用如上所述的表演风格模块构造的波形数据,如利用脉冲编码调制(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或其它方案采样的波形数据。即,音调发生器8可以使用任何一种周知的音调信号产生技术,如:存储器读出方法,其中根据响应要产生的音调的音高而变的地址数据来顺序读出波形存储器中存储的音调波形采样值数据;调频(FM)方法,其中通过把上述地址数据用作相角参数数据执行预定调频操作,来获取音调波形采样值数据;以及调幅(AM)方法,其中通过把上述地址数据用作相角参数数据执行预定调幅操作,来获取音调波形采样值数据。除上述方法以外,音调发生器8可以使用物理模型方法、和声合成方法、共振峰合成方法、使用电压控制振荡器(VCO)、电压控制滤波器(VCF)和电压控制放大器(VCA)的模拟合成器方法、模拟仿真方法等。进一步,可以不利用专用硬件来构造音调发生器8,而可以利用DSP和微程序的组合或CPU和软件的组合来构造音调发生器电路8。此外,可以通过以时分方式使用单一电路、或者通过为每个通道都提供单独电路,来实施多个音调产生通道。因此,指定表演风格的信息可以不同于表演风格指定事件信息,如根据音调发生器8中使用的上述音调信号产生技术而配置的信息。
此外,在上述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应用于电子乐器的情况下,电子乐器可以是除键盘类型乐器以外的任何类型乐器,如弦乐器、管乐器或打击乐器。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当然不仅可应用于其中所有演奏操作子单元、显示器、音调发生器等都被合并在一起作为电子乐器内单元的这种电子乐器,而且可应用于其中上述部件被分开提供、并通过诸如MIDI接口、各种网络等的通信设施互连的另一种类型电子乐器。进一步,本发明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可以包括个人计算机和应用软件的组合,在该情况下,可以从诸如磁盘、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的存储介质,或者通过通信网络,提供各种处理程序给表演风格确定设备。此外,本发明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可以应用于诸如卡拉OK设备和演奏家钢琴的自动演奏设备、游戏设备、以及诸如便携式电话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在本发明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应用于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情况下,可以由服务器计算机来执行便携式通信终端的一部分功能,使得便携式通信终端和服务器计算机可以合作执行必需的功能。即,可以以任何期望的方式来配置本发明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只要它能够基于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利用预定的软件或硬件,有效地避免相对于因为乐器特定结构或表演风格特征而实际上不可能的音高差来应用表演风格。
Claims (6)
1.一种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包括:
提供部分,提供演奏事件信息;
设置部分,为多种表演风格中的每一种分别设置单独的音高差限制范围;
检测部分,根据由所述提供部分提供的演奏事件信息,检测要接连地或彼此重叠地奏响的至少两个音符,并检测所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
获得部分,获得用于指定要被赋予给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的表演风格的信息;以及
表演风格确定部分,在对音高差限制范围和所述检测部分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确定由获得的信息所指定的表演风格的适用性,其中,该用于比较的音高差限制范围是由所述设置部分设置的并与所述获得部分获得的信息所指定的表演风格相对应,以及当所述表演风格确定部分已确定所指定的表演风格适用时,所述表演风格确定部分将所指定的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被赋予给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的表演风格,
其中,当所述表演风格确定部分已确定由获得的信息所指定的表演风格不适用,并且当预定的默认表演风格适用时,所述表演风格确定部分将所述默认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被赋予给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的表演风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进一步包括可以被演奏者操作以指定期望表演风格的操作装置,其中所述获得部分获得用于指定响应所述操作装置的操作而产生的期望表演风格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
其中,所述设置部分为用于使至少两个音符互连的多种类型接头表演风格的每种类型都设置音高差限制范围,以致只要要互连的所述至少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在音高差限制范围以内,接头表演风格就被确定为适用,以及
其中,所述获得部分获得用于指定多种类型接头表演风格中任何一种类型接头表演风格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其中,多种类型接头表演风格至少包括滑音接头表演风格和颤音接头表演风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其中,当所述表演风格确定部分确定由获得的信息所指定的表演风格不适用时,所述表演风格确定部分进一步确定预定默认表演风格的任何一种是否适用,以便将适用的默认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被赋予给所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的表演风格,预定默认表演风格包括连奏表演风格和运舌表演风格。
6.一种表演风格确定方法,包括:
提供演奏事件信息的步骤;
为多种表演风格中的每一种提供用于指示与该表演风格相对应地设置的单独的音高差限制范围的条件的步骤;
检测步骤,根据所述提供演奏事件信息的步骤提供的演奏事件信息,检测要接连地或彼此重叠地奏响的至少两个音符,并检测所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
获得用于指定要被赋予给所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的表演风格的信息的步骤;以及
确定步骤,在对音高差限制范围和所述检测步骤所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确定由获得的信息所指定的表演风格的适用性,其中,该用于比较的音高差限制范围是与所述获得步骤获得的信息所指定的表演风格相对应地设置的,以及当所述确定步骤已确定所指定的表演风格适用时,所述确定步骤将所指定的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被赋予给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的表演风格,
其中,当确定步骤已确定由获得的信息所指定的表演风格不适用,并且当预定的默认表演风格适用时,确定步骤将所述默认表演风格确定为要被赋予给检测到的至少两个音符的表演风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317993A JP4407473B2 (ja) | 2004-11-01 | 2004-11-01 | 奏法決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4317993 | 2004-11-01 | ||
JP2004-317993 | 2004-11-01 | ||
JP2004321785 | 2004-11-05 | ||
JP2004321785A JP2006133464A (ja) | 2004-11-05 | 2004-11-05 | 奏法決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4-321785 | 2004-11-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70258A CN1770258A (zh) | 2006-05-10 |
CN1770258B true CN1770258B (zh) | 2011-09-21 |
Family
ID=36721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1011864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70258B (zh) | 2004-11-01 | 2005-11-01 | 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407473B2 (zh) |
CN (1) | CN17702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02857B2 (ja) * | 2006-05-25 | 2011-10-26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楽音合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4802947B2 (ja) * | 2006-09-01 | 2011-10-26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奏法決定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217443B2 (ja) * | 2007-01-09 | 2013-06-19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楽音生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175812B2 (ja) * | 2013-03-06 | 2017-08-09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楽音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260191B2 (ja) | 2013-10-21 | 2018-01-17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電子楽器、プログラム及び発音音高選択方法 |
CN106997769B (zh) * | 2017-03-25 | 2020-04-24 | 腾讯音乐娱乐(深圳)有限公司 | 颤音识别方法及装置 |
CN109637470B (zh) | 2018-12-11 | 2020-06-2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和显示面板 |
CN110060702B (zh) * | 2019-04-29 | 2020-09-25 | 北京小唱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演唱音高准确性检测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91873A1 (en) * | 2002-08-22 | 2004-02-25 | Yamaha Corporation | Rendition style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CN1525433A (zh) * | 2003-02-28 | 2004-09-01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通过空闲琴键改变演奏风格的乐器、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 |
-
2004
- 2004-11-01 JP JP2004317993A patent/JP440747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11-01 CN CN 200510118640 patent/CN177025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91873A1 (en) * | 2002-08-22 | 2004-02-25 | Yamaha Corporation | Rendition style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CN1525433A (zh) * | 2003-02-28 | 2004-09-01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通过空闲琴键改变演奏风格的乐器、方法及其计算机程序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JP平3-144497A 1991.06.19 |
JP特开2000-122663A 2000.04.28 |
JP特开2003-271139A 2003.09.25 |
JP特开2003-271142A 2003.09.25 |
JP特开平7-110686A 1995.04.2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70258A (zh) | 2006-05-10 |
JP2006126710A (ja) | 2006-05-18 |
JP4407473B2 (ja) | 2010-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658869B1 (ko) | 음악생성장치 및 그 운용방법 | |
US6975995B2 (en) | Network based music playing/song accompanying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 |
US20060230909A1 (en) | Operating method of a music composing device | |
US20100307320A1 (en) | flexible music composition engine | |
KR20170106889A (ko) | 지능형 인터페이스를 구비한 악기 | |
US6946595B2 (en) | Performance data processing and tone signal synthesiz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 |
JP2001331175A (ja) | 副旋律生成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 |
CN1770258B (zh) | 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和方法 | |
CN1750116B (zh) | 自动表演风格确定设备和方法 | |
EP1391873A1 (en) | Rendition style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
KR100687683B1 (ko) | 연주 제어 데이터 생성 장치, 연주 제어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저장하는 기억 매체 | |
EP1653441B1 (en) | Tone rendition style de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 |
US6657115B1 (en) | Method for transforming chords | |
JP3812510B2 (ja) | 演奏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楽音信号合成方法 | |
JP3775249B2 (ja) | 自動作曲装置及び自動作曲プログラム | |
JP3518716B2 (ja) | 楽音合成装置 | |
JP3812509B2 (ja) | 演奏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楽音信号合成方法 | |
Unemi | A design of genetic encoding for breeding short musical pieces | |
JP2003271142A (ja) | 奏法表示編集装置及び方法 | |
JP3832421B2 (ja) | 楽音生成装置及び方法 | |
JP3760909B2 (ja) | 楽音生成装置及び方法 | |
JP2023011837A (ja) | 電子楽器、方法、プログラム | |
JPH10171475A (ja) | カラオケ装置 | |
JP3832422B2 (ja) | 楽音生成装置及び方法 | |
JP3832420B2 (ja) | 楽音生成装置及び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20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