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69639A - 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及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 - Google Patents
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及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69639A CN1769639A CN 200410082746 CN200410082746A CN1769639A CN 1769639 A CN1769639 A CN 1769639A CN 200410082746 CN200410082746 CN 200410082746 CN 200410082746 A CN200410082746 A CN 200410082746A CN 1769639 A CN1769639 A CN 17696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ow
- door
- frame
- groove
- w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oor And Window Frames Mounted To Open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及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属于建筑装饰施工技术领域,其特点是所说的门的主框、副框和窗的主框、副框的凹槽之中的连接木榫上加工有弹性收缩逢。所涉及的激光定位放线技术,可对门、窗、室内隔墙、面层镶饰及隐蔽工程位置精确定位,并可使装修组合构件真正实现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加工生产。本发明克服了装修工程对土建施工的依赖性和脱节性,可使建筑工程与装修一体化施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放线工艺由于放线角度偏差所引起的房间不规方问题,克服了传统抹灰所带来的空、裂、脱落等质量问题,提高了墙体及门窗洞口定位精度,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墙体及门窗洞口定位偏差,为成品住宅提供了一种新的室内建筑装修施工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品住宅室内装修预制组合构件,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住宅室内用门窗套装修组合构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成品住宅室内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该工艺是指在住宅建筑完成外墙砌筑的基础上,对门、窗、室内隔墙、面层镶饰施工的全套施工技术,属于建筑住宅装修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国家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由于成品住宅室内装修过程的如下制约因素,导致我国的住宅产业化进程缓慢,无法实现工厂化装配式施工,制约了工厂构件的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严重制约了我国高商品住宅开发由毛坯房向成品房转化的进程。
一、装修工程对土建施工严重的依赖性。传统的施工顺序是:土建单位不施工完,室内装修单位就无法进入现场进行施工;再加上各施工单位和工种交叉以及土建施工质量欠缺,给装修工程带来极大的质量隐患和施工难度。土建的施工质量是装修工程质量好坏的首要因素,建筑工程与装修工程无法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有效的衔接和磨合,使得装修工程施工周期加长,施工压力加大,质量保证难度大。
二、传统施工工艺流程严重脱节。在成品住宅竣工交付住户时,住宅内已安装部品的保护程度往往是住户验收的重点之一。然而在装修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流程存在弊端,各施工工序的不合理性,对前一工序已安装部品会造成损坏。正如门窗框的安装大多数施工均采用后塞框二次收口的施工流程,在二次收口的位置经常会产生裂缝,而且无从修补,会造成诸多投诉。
三、装修工程的传统工艺的落后性。
1、传统放线工艺。传统放线工艺中,采用的是经纬仪确定几个平面控制点,放线人员采用排尺的方法来确定建筑构件的平面定位。该放线工艺尽管操作简单,但由于精度较低,误差也比较大,尤其在角度测设方面,精确度会更低,而且复查的难度也比较大,造成房间门窗安装不规方,后期只能通过超厚度抹灰来弥补,造成浪费,并会引发空、裂、脱落等质量问题。
2、传统抹灰控制工艺。传统抹灰工艺中,主要是通过贴灰饼、冲筋等方法来控制抹灰的厚度及成活质量,而且只能做到单面控制,对于门窗洞口成活厚度根本无从控制,造成门窗洞口规格尺寸繁多,根本无法实现门窗构件的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加工生产,加大了成品房施工管理的工作量及难度,增加了管理成本;另外,由于传统抹灰控制工艺所造成的门窗洞口尺寸的不确定性,产生了许多拆改工作,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的成本;再有,由于门窗洞口规格繁多,土建单位不施工完,门窗洞口尺寸就不能最终确定,导致成品住宅门窗套不能提前预定生产,延长了施工工期。
目前,由于室内建筑墙体其垂直水平度成活后超差太大,同一墙体同一洞口预留洞口高度和宽度参差不齐,墙体厚度抹灰后尺寸难以控制在标准范围内,阴角阳角不成90度等,直接影响室内木制部分装修质量,致使木制部品工厂化、模数化难以实现。所以目前室内装饰多数仍然采用传统手段,将原料购进现场,装修工人在现场裁料,制作加工,不仅木材含水率得不到控制,容易造成开裂、翘曲变形;而且装修现场空气质量大大超过国家标准,噪声污染、垃圾、灰尘、油漆等化学物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并严重影响小区居民生活。另外,用传统手段进行装修还存在着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工作效率低装修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现有普通家庭装修一般需6-8人,2个月以上工期才能完成,装修时间长,费工费力,工程造价高,难以保证装修质量,导致投诉案例接二连三。
为了改变这一状态,公开号为1378025A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提到了一种“室内装饰预制构件及其装修方法”,该预制构件包括基板和面板。基板由若干块基本平行间隔布置得具有阶梯孔的调节块组成。每个阶梯孔内穿过一个用于与墙体固定的膨胀螺栓或螺钉。面板左、右竖板和上横板组成。左、右竖板和上横板上装有门窗套线板条。装修时,首先将组成基板的各个调节块用膨胀螺栓平行间隔地固定到墙面或门窗框上,再将面板或门窗套用连接件固定到基板上。尽管上述门窗构件可以工厂化生产,而且其装修方法较之传统室内装修方法有所改进。但是,由于由于采用人工传统放线工艺,仍然存在着人工放线误差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在室内装修施工过程中,造成门窗洞口规格繁多,门窗洞口规方无法控制问题。另外,由于该发明所使用的基板是由多块调节块平行间隔安装组成,装修过程繁琐,难以保证调节块之间保持相互平行,调节块凹槽位于一条支线上,给后续安装面板带来实际困难等问题。而且由于门窗洞口规格繁多,势必造成需要根据现场所留下的门窗洞口大小尺寸,实际裁量已经加工好的面板进行装修施工,无法真正实现门窗构件的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加工生产。
另外,公开号为1399056A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门窗套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加工立挺、饰线、子口等部件;2、组装并固定立挺;3、在立挺两侧与墙面之间打入木楔;4、在立挺与墙体、木楔的空隙间打入膨胀胶;5、装饰线;6、支撑定位至胶干燥。上述施工方法同样存在门窗洞口繁多、室内隔墙无法精确定位、门窗洞口大小尺寸和室内隔墙规方无法控制等问题,无法实现门窗构件的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加工生产。
除上述列举的有关文献之外,涉及装修用门窗套的相关专利文献还有很多,诸如公告号为CN2386110Y说明书公开的“快速组合式门窗套”;公告号为CN2422434Y说明书报道的“双凹门窗口组件”;公告号为CN2429604Y说明书公开的“一种型材组合门窗套”;以及公告号为CN2642963Y说明书提到的“组装式门窗套”等等。尽管其各自门窗套的结构设计方案不同,但所存在的共性缺点是门窗所采用的组装连接插装结构设计不合理,装配时均属于过盈配合,连接插装缺少组装所需的弹性要求,导致门窗组装连接困难,容易产生涨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建筑室内装修施工所存在的上述诸多缺点,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该组合构件可以在工厂内按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加工生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品住宅室内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该工艺是在住宅建筑完成外墙砌筑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定位技术对门、窗、室内隔墙、面层镶饰及隐蔽工程位置精确定位,进行施工装修。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得到实现的:
一种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包括组装成一体的门的主框、副框和窗的主框、副框上加工有相互对应的凹槽,凹槽之中装有连接木榫将门的主框、副框和窗的主框、副框组装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门的主框、副框和窗的主框、副框的凹槽之中的连接木榫上加工有弹性收缩逢。
另外,门的主框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企口线凹槽,企口线上加工有收缩缝装配在凹槽中。该企口线的侧面上还加工有凹槽,凹槽中装有密封毛条。
上述连接木榫和企口线的收缩逢是利用木材的自身翘曲变形特征,解决门的主、副框和窗的主、副框与连接木榫之间的尺寸形位公差的配合问题,其组装技术关键在于连接木榫的尺寸公差与收缩逢的巧妙结合,加大了门或窗的主、副框与连接木榫之间的连接力,利用连接木榫和企口线的自身弹性可将门、窗构件方便的组装成一体,达到良好的外观和使用效果。
上述门的副框由两侧立框板和上框板组装而成,两侧立框板及上框板的内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纵向凹槽;上述门的主框由两侧立框板和上框板组装而成,两侧立框板及上框板的内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与副框纵向凹槽相互对应的凹槽;凹槽中装有的块状连接木榫将门的主、副框组装成一体。为了便于安装连接木榫,连接木榫加工有倒棱角。上述门的主框的两侧设有门脸线凹槽,门脸线上带有凹槽插装件。该门的主、副框及其连接木榫是工厂化标准构件,安装在激光放线定位并砌筑好的门墙位置上,是墙面进行抹灰或装饰面施工、门扇安装的基准构件。
上述窗副框由两侧立框板、上框板和下框板组装而成,两侧立框板及上框板的内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凹槽;上述窗主框由两侧立框板、上框板和窗台板组装而成,两侧立框板及上框板的内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与窗副框凹槽相互对应的凹槽;凹槽中装有块状连接木榫将窗的主、副框组装成一体。上述窗的主框外侧设有装配窗脸线的凹槽,窗脸线上带有凹槽插装件。上述窗的主、副框及其连接木榫和窗脸线是工厂化标准构件,安装在激光放线定位的位置上,是外窗安装、室内抹灰定位、窗台板安装的基准构件。通常情况下,窗副框的下板框没有凹槽,副框的下板框与主框的窗台板之间直接采用组装方式构成一体。
为了给室内墙体垂直面提供抹灰及装饰面施工的基准面,上述门、窗的副框的宽度应大于墙体洞口厚度,其副框的宽度等于墙体洞口厚度与预留墙面抹灰厚度或装饰面厚度之和。门、窗主框的宽度与门、窗副框的宽度相同。
上述门、窗的副框的凹槽内设有螺栓孔,用于将门副框、窗副框用螺栓固定安装在门窗洞口内。
装修施工时,可在上述门、窗的副框螺栓孔所对应的门、窗洞口墙体上钻孔,并放入防腐木塞,用连接螺栓对准防腐木塞所在位置,将门、窗的副框固定安装在激光放线确定的门、窗体洞口墙体上,并在门、窗的副框与墙体之间缝隙处打入发泡胶,使门、窗的副框牢固的固定在窗体洞口内。
当建筑室内隔墙采用轻钢龙骨墙体时,门副框与轻钢龙骨墙体可以用连接件将两者连接组成一体,该连接件可以采用螺栓等连接件。
本发明所提供的成品住宅室内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该工艺按建筑装修施工图纸要求,采用激光线或其它光线对室内门或者窗的安装位置;或者对室内隔墙的砌筑或装配位置;或者对室内墙面、地面面层镶饰位置;或者室内装修隐蔽工程进行光线测量,确定室内装修所需的标准线,并在放线定位所确定的位置上进行室内装修施工。本发明采用激光或其它光线测量放线定位,可以按室内按建筑装修施工图纸,将所需要室内装修施工位置予以精确定位。本发明与传统室内装修施工相比,系统地解决了传统人工放线方法所存在的人为偏差问题,使得住宅部品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成为可能,也使得室内装修施工更加简捷、精确,并为成品住宅提供了一种新的室内建筑装修施工方法。
正是由于采用激光测量放线或其它光线对室内门或者窗的安装位置进行定位,因此才真正实现了门窗组合构件的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加工生产。当涉及室内门窗构件装修施工时,可将预先制好的标准构件——门、窗副框安装并固定在激光放线所确定的门窗洞口位置上;当涉及室内隔墙砌筑或隔墙装配装修施工时,可按激光测量放线所确定的隔墙砌筑或隔墙装配位置进行施工;当涉及室内墙面面层镶饰位置或者室内装修隐蔽工程进行装修施工时,同样可以按激光测量放线所确定的室内墙面面层镶饰位置;或者室内装修隐蔽工程进行装修施工。
本发明所称的其它光线可使用不同的放线仪,放出红光线、绿光线、蓝光线等。
本发明所提供的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可以在住宅建筑完成外墙砌筑的基础上,对门、窗、室内隔墙、面层镶饰、隐蔽工程等室内装修进行全套施工,为真正实现室内装修所需部品的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加工生产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为了精确确定安装门、窗的副框和室内隔墙,以及室内墙面面层镶饰或者室内装修隐蔽工程放线位置,使室内装修施工工艺流程化,放线之后可以在放线位置上安装定位构件,利用该定位构件确定门、窗的副框和室内隔墙,以及室内墙面面层镶饰或者室内装修隐蔽工程放线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步施工装修。
当涉及到上述室内门、窗的副框装修施工时,可将门、窗的副框螺栓孔所对应的门窗洞口墙体上钻孔,并放入防腐木塞,用连接螺栓对准防腐木塞所在位置,将门、窗的副框固定安装在激光放线确定的门窗体洞口墙体上,并在副框与墙体之间缝隙处打入发泡胶,使门、窗的副框牢固的固定在窗体洞口内。再将连接门、窗的主框与其各自的副框所用的连接木榫装入凹槽中,使门、窗主框与其各自的副框组装成一体,并将窗的副框的下板框与窗台板之间采用胶结方式组成一体
当涉及室内抹灰装修施工时,可以利用门、窗的副框的外侧平面为基准,使预留墙面抹灰厚度或装饰面的施工时,预留墙面抹灰厚度或装饰面厚度等于副框的宽度与墙体洞口厚度之差。
当涉及到在室内门、窗主框上安装窗脸线装修施工时,可将带有插装件的门脸线和窗脸线插入窗的主框外侧的凹槽和门的主框两侧的凹槽之中,将门、窗脸线安装在其各自的凹槽上。
当涉及到建筑室内隔墙采用轻钢龙骨墙体装修施工时,可将门的副框与轻钢龙骨墙体用连接件连接组成一体,安装在激光放线定位所确定的位置上。本发明解决了土建造成墙体不垂直、不水平、厚度超差、洞口高低不一等问题。其工艺步骤包括①先用激光水平仪放出垂直水平标准线,并在确定安装门、窗副框放线位置安装定位构件,利用该定位构件确定门、窗副框放线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步施工装修;②将门副框、窗副框定位与洞口内找准激光仪垂直水平标准线;③副框与墙体预留10-20MM缝隙用三角木楔与墙体定位6-8个点;然后用附助工具固定门框见门框窗框安装意图。注入发泡胶凝固3-4小时拆除辅助工具。此时土建可根据副框垂直度水平度进行水泥砂浆抹灰从而控制土建尺寸达到土建墙体成活后标准。
本发明所提供的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所有构件部品可以严格按照各工艺标准程序执行,并可以保证现场装配质量。由于连接木榫和企口线上加工有弹性收缩逢,安装时省时省工省投入,结构简单合理安装快速。由于门、窗的副框的宽度与墙体洞口厚度之差等于预留墙面抹灰厚度,为墙面抹会提供了基准,解决了传统抹灰控制工艺带来的门窗墙体洞口厚度不一致所造成的门窗套装饰部件无法标准化、规格化、模数化生产问题。在现场进行部件安装,不用一枚钉子。室内装修完毕,做完墙面装饰后才安装门扇、地脚线等,保证成品在装修过程中不受任何损坏,做到成品百分之百完好率。
本发明所有木制部品涂装均在自动涂装线上进行,保证了居室现场的良好环境,克服现场油漆施工污染严重的问题。对室内所有木制部品均可在工厂加工生产完成后再到现场安装,方法简单且效率高,无噪音,节约开支缩短工期。普通的家庭居室一般只需2-3人一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对室内装修完工后即可入住,其环保性能及空气检测均能达到国家标准。
本发明较之传统的工艺特点是:
1、本发明克服了装修工程对土建施工的依赖性和脱节性,使建筑工程与装修工程的施工过程现实的施工过程中有效的衔接和磨合,达到建筑——装修一体化施工。
2、本发明彻底改变了传统施工工艺落后、建筑与装修施工严重脱节现象,现场分工明确,有利于室内装修流程化、节约工时、减少人为质量事故。
3、本发明所采用的木制部品由于装配工艺的改进成为最后一道工序,克服了二次收口施工及装修,有利于现场成品保护,可确保竣工验收时木制部品表面装饰效果完好无损。
4、本发明所采用的组合构件包括门窗构件、连接木榫、企口线、窗台板等工厂化标准部件,可加工成各种材质、造型、颜色、价格的产品供用户选择,这样可以解决工厂标准化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问题,为成品潮湿的实现创造料条件。
5、本发明采用激光放线定位技术,使开发商、建筑商对成品住宅的开发建造中所存在的质量难于控制的局面得到了彻底改变。增强了对成品住宅开发和购买信心,有效地推动了毛坯房退出历史舞台的进程。
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放线工艺由于放线角度偏差所引起的房间不规方问题,克服抹灰规方所带来的空、裂、脱落等质量问题,提高了墙体及门窗洞口定位精度,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墙体及门窗洞口定位偏差。而且,由于门窗副框的宽度与墙体洞口厚度之差等于预留墙面抹灰厚度,为墙面抹会提供了基准,解决了传统抹灰控制工艺带来的门窗墙体洞口厚度不一致,所造成的门窗套装饰部件无法标准化、规格化、模数化生产问题。另外,由于可以将副框安装在精确定位得到的门窗洞口内,因而解决了传统施工流程中二次收口所引起的墙体洞口周边裂缝问题。同时,即便是在施工过程中,门窗副框有轻微破损,稍微修整后也不会影响成品房最终质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成品保护问题。
本发明采用成品住宅室内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在住宅建筑完成外墙砌筑的基础上,不仅可以利用激光定位技术对门、窗、室内隔墙、面层镶饰位置、隐蔽工程位置精确定位,进行施工装修。而且,使得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可以在工厂内,按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进行加工生产,有利于促进成品住宅产业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激光放线、构件定位、墙体组装工艺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窗的副框组装、室内抹灰定位工艺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窗的副框组装、室内抹灰定位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窗的主、副框安装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窗的主、副框安装组合图。
图6为本发明轻钢龙骨墙体与门的副框安装工艺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轻钢龙骨墙体与门的副框组合立面图。
图8为本发明轻钢龙骨墙体与门的副框组合平面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轻钢龙骨墙体与门的主、副框安装分解图。
图10为本发明轻钢龙骨墙体与门的主、副框安装组合图。
图11为本发明砖墙墙体与门的副框组装工艺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砖墙与门的副框组装工艺立面图。
图13为本发明砖墙与门的副框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砖墙与门的主、副框安装分解图。
图15为本发明砖墙与门的主、副框安装组合图。
图16为本发明门、窗门框,地板、踢脚线组装工艺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门、窗的主、副框装配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门框与砖墙装配结构,门的副框17由两侧立框板和上框板组装而成,两侧立框板及上框板的内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纵向凹槽,固定安装在有毛墙面4的砖墙体上7上;主框18由两侧立框板和上框板组装而成,两侧立框板及上框板的内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与副框17纵向凹槽相互对应的凹槽;凹槽中装有块状连接木榫22将门的主、副框组装成一体。该连接木榫22上加工有弹性收缩逢35,并加工有倒棱角34;主框17的两侧设有安装门脸线凹槽,凹槽中装有带凹槽插装件的门脸线19;主框18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企口线凹槽,凹槽中装有带有收缩缝35的企口线20。该企口线20上装有密封毛条21,并加工有收缩逢35,利用收缩逢35的弹性可将企口线20方便的装入企口凹槽之中。
上述门的主框18、副框17、连接木榫22以及带凹槽插装件的门脸线19是工厂化标准构件。副框17的宽度应当大于砖墙体7门洞口厚度,使其副框17的宽度正好等于砖墙体7门洞口厚度与预留墙面抹灰厚度之和,参见图14。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是门框与轻钢龙骨墙体装配结构,门的主框18和副框17的组成以及装配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中,轻钢龙骨墙体8是工厂化标准构件,直接与副框17用螺栓连接。装饰板27用自攻螺钉32安装在轻钢龙骨墙体8上。副框17的宽度应当等于轻钢龙骨墙体8门洞口厚度与装饰板27如石膏板、木板的厚度之和,参见图10。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是窗框与砖墙体装配结构,窗的副框13由两侧立框板、上框板和下框板组装而成,两侧立框板及上框板的内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凹槽;窗的主框14由两侧立框板、上框板和窗台板16组装而成,两侧立框板及上框板的内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与副框凹槽相互对应的凹槽;凹槽中装有块状连接木榫22将窗的主、副框组装成一体。窗的主框14的外侧设有装配窗脸线15的凹槽,窗脸线15上带有凹槽插装件。上述主框14和副框13及其连接木榫22和窗脸线15是工厂化标准构件,安装在激光放线定位的位置上,是外窗5安装、室内抹灰定位、窗台板安装的基准构件。通常情况下,窗的副框下板框没有凹槽,副框13的下板框与主框的窗台板16之间直接采用组装方式构成一体,参见图5。
装修施工时,可在上述门、窗副框螺栓孔所对应的门窗洞口6墙体上钻孔,并放入防腐木塞36,用连接螺栓或木螺丝33对准防腐木塞36所在位置,将副框17和副框13固定安装在激光放线确定的门窗体洞口6墙体上,并在门的副框17、窗的副框13与墙体7之间缝隙中打入发泡胶30,使门的副框17、窗的副框13牢固的固定在门窗体洞口6内。
将上述门的主框18和窗的主框14与其各自的副框13、17组装成一体,所采用的连接木榫22上加工有收缩逢35。该收缩逢是利用木材的自身翘曲变形特征,解决门的主框18和窗的主框14以及其各自的副框13、17与连接木榫22之间的尺寸形位公差的配合问题,门窗构件配合的技术关键在于连接木榫22的尺寸公差与收缩逢的巧妙结合,加大了门的主框18和窗的主框14以及其各自的副框13、17与连接木榫22之间的连接力,利用连接木榫22的自身弹性可将门窗构件方便的组装成一体,达到良好的外观和使用效果。
上述门副框17或窗副框13的宽度应当大于墙体门窗洞口6厚度,其门、窗副框的宽度等于墙体门窗洞口6厚度与预留墙面抹灰28厚度或室内墙面安装石膏板27、墙面乳胶漆装饰面29厚度之和。上述门窗构件的副框的垂直面是抹灰及装饰面施工的基准面,墙体抹灰和装饰面施工可按门窗构件的副框垂直面及激光放线给定的墙角阴角线进行施工。上述装饰面29包括墙面乳胶漆、壁纸、厨房和卫生间瓷砖。
当建筑室内隔墙采用轻钢龙骨墙体8时,门副框17与轻钢龙骨墙体8可以用连接螺栓31将两者连接组成一体。
实施例四:混凝土(砖混)墙体门的主框安装方法,其工艺步骤包括:
1、现场施工条件
土建混凝土(砖混)外墙3施工已结束,墙体洞口6做完找平层且已过养生期。
2、门的主框安装准备
清扫安装现场,除去建筑毛墙面4浮灰,复合现场尺寸是否满足产品安装要求。待尺寸无误后向墙体洒少量水准备安装。
3、安装步骤(见门的主框安装图11)
用激光水平仪放线描出水平垂直标准线1,并在确定安装门、窗副框标准线1位置安装定位构件2,利用该定位构件确定门、窗副框放线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步施工装修:
a)拆除门副框包装取出副框两侧立框板和上框板用木螺丝将其组装到一起。
b)将组装好的副框17放入窗洞口6,用木楔塞入门副框17与墙体7空隙,同时配合可调门撑使用,通过调节门撑尺寸达到门的主框18的安装尺寸。微调门的主框位置保证其水平与垂直度与激光仪放出标准线相符。(保证副框与墙体间缝隙在10-20mm,副框边源超出墙体20mm)
c)向门副框17与墙体7缝隙内由下向上注入发泡胶30(保证发泡胶粘贴面积90%以上)。
d)等待3-5小时发泡胶30干燥后用刀片沿混凝土墙体7切齐发泡胶。
e)在墙体7上抹水泥砂浆找平保证与副框17一齐。
f)等到水泥砂浆养生期结束墙面装饰施工完成后,安装门的主框18在副框安装凹槽中涂胶用锤子轻敲将门的主框与副框安装到一起。在门的主框17企口线凹槽中用若干木螺丝将门的主框与其副框连接牢固。
g)在门的主框企口线凹槽与门脸线凹槽中,涂胶用锤子轻敲将门脸线19、企口线20安装牢固。
h)清理现场,安装结束。
实施例五:混凝土(砖混)墙体窗的主框安装方法,其具体工艺步骤包括:现场施工条件土建混凝土(砖混)外墙3施工已结束,墙体洞口做完找平层且已过养生期。
1、窗的主框安装准备
清扫安装现场,除去建筑毛墙面4浮灰,复合现场尺寸是否满足产品安装要求。待尺寸无误后向墙体洒少量水准备安装。
2、安装步骤(见窗的主框安装图15)
2.1.用激光水平仪放线,描出水平垂直标准线1。并在确定安装门、窗副框标准线1位置安装定位构件2,利用该定位构件确定门、窗副框放线位置,以便进行下一步施工装修。
2.2.拆除窗的主框副框包装取出副框用木螺丝将副框两侧立框板、上框板和下框板组装到一起。
2.3.将组装好的窗副框13放入窗洞口6,用木楔塞入窗副框13与墙体7空隙同时配合可调门撑安装,通过调节门撑尺寸达到窗的主框的安装尺寸。微调窗的主框位置保证其水平与垂直度与激光仪放出标准线1相符(保证副框与墙体间缝隙在10-20mm,副框边源超出墙体20mm)。
2.4.向窗副框13与墙体7缝隙内由下向上注入发泡胶,(保证发泡胶粘贴面积90%以上)。
2.5.等待3-5小时发泡胶干燥后用刀片沿混凝土墙体切齐发泡胶。
2.6.在混凝土墙体上抹水泥砂浆找平保证与窗副框13一齐。
2.7.等到水泥砂浆养生期结束墙面装饰施工完成后,安装窗的主框14。在窗副框13安装凹槽中涂胶用胶锤轻敲将窗的主框14与窗副框13安装到一起。
2.8.在窗副框13窗脸线凹槽涂胶用胶锤轻敲将窗脸线15安装牢固。
2.9.清理现场,安装结束。
实施例五:轻钢龙骨墙体门的主框安装方法,其工艺过程包括:
1.现场施工条件
墙体龙骨施工已结束还未上墙面板。
2.门的主框安装准备
清扫安装现场,除去建筑毛墙面4浮灰,复合现场尺寸是否满足产品安装要求。准确无误后用电钻在龙骨上依次钻间距400mm钻φ10孔若干个。
3.安装步骤(见门的主框安装图10)
3.1.用激光水平仪放线,描出水平垂直标准线1。
3.2.拆除门的主框副框包装取出副框在副框①中间安装槽中间距400mm对应龙骨钻φ10孔。然后用木螺丝将门副框连接到一起。
3.3.将组装好的副框①放入门洞口6,用φ10螺栓将副框①与龙骨连接,用木楔塞入缝隙微调门的主框位置保证其水平与垂直度与激光仪放出标。准线1相符(副框边源超出墙体尺寸应与墙面板厚度一致)。
3.4.安装墙面板,进行表面装饰
3.5.等墙面装饰施工完成后,安装门的主框18。在门副框17安装凹槽中涂胶用胶锤轻敲将门的主框18与门副框17安装到一起。在门副框17企口线凹槽中用木螺丝33把门的主框与门副框连接牢固。
3.6.在门的主框18的门脸线凹槽以及企口线凹槽中,涂胶用胶锤轻敲将门脸线19和企口线20安装牢固。
7.清理现场,安装结束。
实施例六:轻钢龙骨墙体窗的主框安装方法,其工艺过程包括:
1.现场施工条件
墙体龙骨施工已结束还未上墙面板。
2.窗的主框安装准备
清扫安装现场,除去建筑毛墙面4浮灰,复合现场尺寸是否满足产品安装要求。准确无误后用电钻在龙骨上依次钻间距400mmφ10孔若干个。
3.安装步骤(见图5)
1.用激光水平仪放线,描出水平垂直标准线1。
2.拆除窗副框包装取出窗副框,在窗副框中间安装槽中间距400mm对应龙骨钻φ10孔。用木螺丝将窗副框13连接到一起。
3.将组装好的窗副框13放入门洞口6,用φ10螺栓将窗副框13与龙骨连接,用木楔塞入缝隙微调门的主框位置保证其水平与垂直度与激光仪放出标准线相符(副框边源超出墙体尺寸应与墙面板厚度一致)。
4.安装墙面板,进行表面装饰。
5.等墙面装饰施工完成后,安装窗的主框14。在窗副框13安装凹槽中涂胶用胶锤轻敲将窗的主框14与窗副框13安装到一起。
6.在窗副框13的窗脸线凹槽中涂胶用胶锤轻敲将窗脸线15安装牢固。
7.清理现场,安装结束。
除上述图记标号说明外,本发明附图中标号分别代表沿地龙骨9、沿顶龙骨10、横龙骨11、竖龙骨1、踢脚线23、地板24、地板木方25、地板通气孔26。
Claims (15)
1、一种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包括组装成一体的门的主框[18]、副框[17]和窗的主框[14]、副框[13]上加工有相互对应的凹槽,凹槽之中装有连接木榫[22]将门的主框[18]、副框[17]和窗的主框[14]、副框[13]组装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门的主框[18]、副框[117]和窗的主框[14]、副框[13]的凹槽之中的连接木榫[22]上加工有弹性收缩逢[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修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门的主框[18]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加工有企口线凹槽,企口线[20]上加工有收缩缝[35]装配在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修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企口线[20]的侧面上加工有凹槽,凹槽中装有密封毛条[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修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连接木榫[22]加工有倒棱角[34]。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装修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门的主框[2]的两侧设有门脸线凹槽[4],门脸线[7]上带有凹槽插装件[8]。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装修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窗的主框[2]外侧设有装配窗脸线的凹槽[4],窗脸线[16]上带有凹槽插装件[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修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门副框[2]与轻钢龙骨墙体[15]用螺栓连接件将两者连接组成一体。
8、根据权利要求1、7或8所述的装修组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轻钢龙骨墙体[15]上的装饰板[13]用自攻螺钉[14]安装在轻钢龙骨墙体[15]上。
9、一种成品住宅室内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该工艺按建筑装修施工图纸要求,采用激光线或其它光线对室内门或者窗的安装位置;或者对室内隔墙的砌筑或装配位置;或者对室内墙面、地面面层镶饰位置;或者室内装修隐蔽工程进行光线测量,确定室内装修所需的标准线,并在放线定位所确定的位置上进行室内装修施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在确定安装门、窗副框和室内隔墙,以及室内墙面面层镶饰或者室内装修隐蔽工程的放线位置后上安装定位构件[2]。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是在上述门窗副框螺栓孔所对应的门窗洞口[6]墙体上钻孔,并放入防腐木塞[36],用连接螺栓或木螺丝[33]对准防腐木塞所在位置,将门、窗副框[13、17]固定安装在激光放线[1]确定的门窗体洞口墙体[7]上,并在副框[13、17]与墙体[7]之间缝隙处打入发泡胶,使门、窗副框[13、17]牢固的固定在窗体洞口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是利用门、窗副框[13、17]的外侧平面为基准,使预留墙面抹灰厚度或装饰板厚度正好等于副框[13、17]的宽度与墙体洞口[6]厚度之差。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是将连接上述门、窗的主框[14、18]与副框[13、17]所用的连接木榫[22]装入凹槽中,使门、窗的主框[14、18]与副框[13、17]组装成一体,并将副框的下板与窗的主框[14]的窗台板[16]之间采用胶结方式组成一体。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是将带有插件的门脸线[19]和窗脸线[15]插入窗的主框[14]外侧的凹槽和门的主框[18]两侧的凹槽之中,将门、窗脸线[15、19]安装在其各自的主框凹槽上。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是将门的副框[17]与轻钢龙骨墙体[8]用连接螺栓[31]连接组成一体,安装在激光放线定位所确定的位置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82746 CN1769639A (zh) | 2004-11-04 | 2004-11-04 | 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及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82746 CN1769639A (zh) | 2004-11-04 | 2004-11-04 | 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及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69639A true CN1769639A (zh) | 2006-05-10 |
Family
ID=36751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82746 Pending CN1769639A (zh) | 2004-11-04 | 2004-11-04 | 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及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76963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77107A (zh) * | 2012-06-28 | 2012-11-14 | 大连金房子门窗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窗框的安装方法 |
CN103899184A (zh) * | 2013-12-11 | 2014-07-02 | 浙江港龙木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木窗套及其使用方法 |
CN109083420A (zh) * | 2018-08-16 | 2018-12-25 | 河南圣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建筑主体与室内外装修一体化施工方法 |
-
2004
- 2004-11-04 CN CN 200410082746 patent/CN176963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77107A (zh) * | 2012-06-28 | 2012-11-14 | 大连金房子门窗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窗框的安装方法 |
CN103899184A (zh) * | 2013-12-11 | 2014-07-02 | 浙江港龙木结构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木窗套及其使用方法 |
CN109083420A (zh) * | 2018-08-16 | 2018-12-25 | 河南圣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建筑主体与室内外装修一体化施工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740911A (en) | Brick veneer wall construction | |
US11180922B2 (en) | Bead stop for a wall having in interior cement board layer | |
US20080155938A1 (en) |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tone panel system | |
CN107605071B (zh) | 一种轻质复合条板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US8122683B1 (en) | Support panel for thin brick | |
Chew | Maintainability of Facilities: Green FM for Building Professionals Second Edition | |
KR100274218B1 (ko) | 건축물 내, 외장용 칼라록 단열판재와 그의 제조 및 시공방법 | |
US12098556B2 (en) | Shower tray and wall panels | |
US20210207381A1 (en) | Bead stop for a wall having interior cement board layer | |
DK2010732T3 (en) | OBJECTIVE SUPPORT OF GYPS | |
CN208718203U (zh) | 整体式蒸压轻质混凝土板材及蒸压轻质混凝土板材模块 | |
CN1769639A (zh) | 成品住宅室内装修组合构件及建筑装修一体化集成工艺 | |
CN115822305B (zh) | 仿古建筑外墙艺术饰面施工工法 | |
US20060096214A1 (en) | Construction system for erecting buildings | |
CN112663805A (zh) | 一种建筑外墙eps模块保温系统施工工法 | |
CN216616638U (zh) | 一种可代替瓷砖的厨卫轻质装配式装饰墙板 | |
AU2016283500A1 (en) | Dry-cast lightweight veneer block,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9083420A (zh) | 建筑主体与室内外装修一体化施工方法 | |
CN115749181A (zh) | 一种先装修后砌墙的建筑方法 | |
US20160002918A1 (en) | Bonded building block assembly | |
US20140237910A1 (en) | Architecturally finished complete building envelope system | |
RU2632613C2 (ru) | Способ облицовки строительных конструкций | |
EA013288B1 (ru) |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стены из листов сухой штукатурки | |
IES86579B2 (en)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re-fabricated stone panels, a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wall from pre-fabricated stone panels and a construction kit comprising pre-fabricated stone panels | |
Finishes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60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