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55214A - 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55214A CN1755214A CNA2004100811099A CN200410081109A CN1755214A CN 1755214 A CN1755214 A CN 1755214A CN A2004100811099 A CNA2004100811099 A CN A2004100811099A CN 200410081109 A CN200410081109 A CN 200410081109A CN 1755214 A CN1755214 A CN 17552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grid
- indoor set
- inclined plane
- air conditio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50000001450 an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04 medi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前面结构、后面结构构成,后面结构与前面结构的后面相连,且设有盖住电机的电机盖。电机盖不仅支撑电机而且对热交换器及排水管产生的冷凝水,引入冷凝水聚集部排除。由于电机盖,阻止热交换中产生的冷凝水进入电机内,因此可防止因冷凝水流进而产生的电机故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领域的空调室内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一般空调是利用制冷循环对空气进行调解,作为分离式的空气调和器由室外设置的室外机和室内设置的室内机组成。
室外机内装有压缩机和冷疑机及风扇,因此当进行制冷时,起到通过冷疑机冷凝室外空气的作用。
另外,室内机内装有蒸发器和风扇,因此当进行制冷时,室内空气与通过蒸发器的被冷却后的室外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之后,重新吐出到室内来对室内空气进行调节。
图1为普通空调的室内机分解示意图。参照图1可知,上述空调的室内机10包括前面吸入格栅20、前面结构30、后面结构40等构成。
上述前面吸入格栅20位于室内机10的前面,当空调启动时形成吸入外部空气的吸入口;上述前面结构30位于前面吸入格栅20的后面,安装上述前面吸入格栅20,而且作为上述室内机10前面部框架;后面结构40位于前面结构30的后面而且安装有前面结构30,并作为室内机10的后部框架。
上述前面结构30包括过滤器31、集尘器32、上部吸入格栅33、排出格栅34等构成。过滤器31位于前面部,对通过上述前面吸入格栅20进入的室内空气中的粉尘、细菌等异物进行清除。过滤集尘器32位于过滤器31的后部,对通过过滤器31的空气中的微细粉尘等异物进行清除。上部吸入格栅33位于前面结构30的上方,当上述室内机10启动时,与前面吸入格栅20一起作为室内空气进入的引入口。排出格栅34位于下方并对室内机10内部进行完热量交换的室内空气吐回室内。
这里,抬起前面吸入格栅20的下方,能够分离过滤器31和前面结构30。
排出格栅34,包括冷凝水聚集部35、冷凝水排出管36、百叶窗37、叶片38等。冷凝水聚集部35聚集热量交换时形成的冷凝水。冷凝水排出管36与上述冷凝水聚集部35相连,并向外排出冷凝水聚集部35内的冷凝水;百叶窗37位于上述排出格栅34的下方,左右调节通过排出格栅34吐出的空气方向。还有,叶片38位于冷凝水聚集部35的前面,上下调节通过上述排出格栅34吐出的空气方向。
上述后面结构40包括热交换器41、制冷剂管42、风扇43、电机44等构成。热交换器41位于前面结构30和后面结构40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与进入室内机10内部的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制冷剂管42位于热交换器41的一侧,将途经热交换器41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的制冷剂输送到室外机。风扇43位于热交换器41的后侧,通过旋转产生强制吸入室内空气到室内机10内部的吸力。电机44安装在风扇43的一侧,提供风扇的旋转动力等。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普通室内机的运行进行说明。
首先,向空调的室内机10输入电源,风扇43进行旋转并产生吸力,通过吸力吸入室内空气,空气通过前面吸入格栅20进入到室内机10的内部。被吸入的空气途经过滤器31及集尘器32清除异物。另外,吸入到室内机10内部的空气途经热交换器41,与热交换器41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进行完热量交换的空气通过排出格栅34重新回到室内。因为,热交换器41中的制冷剂在室外机进行热量交换并通过制冷剂管42进行循环,所以能够连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还有,在热交换器41上形成的冷凝水沿着热交换器41聚集到冷凝水聚集部35。之后途经冷凝水排出管36排到外部。
但,现有室内机的电机与热交换器相连,且未设有电机盖结构,因此热交换器及排管中部分冷凝水引入电机成为电机故障原因。
另外,电机处于裸漏状态,因此存在受到外部冲击的问题。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交换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电机不裸露在外,不受外部冲击,保证电机安全正常运行,以延长电机的寿命,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前面吸入格栅、前面面板、前面结构、后面结构等构成。其中,前面吸入格栅位于前面,前面面板位于前面吸入格栅的前面,前面结构位于前面吸入格栅的后面并安装前面吸入格栅,后面结构位于前面结构的后面并与前面结构。
前面吸入格栅包括位于前面吸入格栅的后面电线导入部,位于前面吸入格栅的后面的前面面板开闭部,位于前面吸入格栅的上部的一个以上拆卸材料。
前面结构包括位于前面部过滤器,位于过滤器的后侧集尘器,位于前面结构上部的上部吸入格栅,位于前面结构前面一侧的强制运行开关盖,可安装电机的电机安装部,位于下部排出格栅及位于后面对空调内是否输入电源及启动与否等进行控制的辅助开关部。
后面结构包括位于前面结构和后面结构之间形成的空间的热交换器、与热交换器的一侧相连的制冷剂管、位于热交换器的后侧的风扇、位于风扇的一侧并向风扇提供旋转的电机动力的电机和强制运行开关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后面结构安装有电机盖。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的电机盖包括与控制箱一侧接触形成的控制箱接面部,与热交换器连接的排管前面形成的排管接面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的电机盖包括与排管接面部控制箱接面部接触而成第一倾斜面,还包括与第一倾斜面连接而成的曲面,与曲面连接且侧面低的第二倾斜面,与轴盖、第一倾斜面及弯曲部分连接而成的侧面凸起。与强制运行开关部连接并与轴盖及第二倾斜面相连而成的开关接合凸起。与轴盖连接而成且侧面低的第三倾斜面。第一倾斜面与下侧弯曲面相接而成的轴盖,第一倾斜面为比电机上方高,与热交换器相对面低,所形成规定角度倾斜面。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的电机盖包括从第一倾斜面延长的后方排出道。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的电机盖包括与轴盖的下方连接而形成前方排出道。还有,在第二倾斜部下方与开关接合凸起连接并固定电机电机支撑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的电机盖包括具有引导热交换时产生的冷凝水的引导部。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的其中所述的电机盖包括在电机支撑部形成一个以上能释放启动电机时产生的热量的散热孔。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中所述的后面结构包括控制箱和后面盖。它们位于后面结构的后部一侧。所述的电机盖具有防止热交换时产生的冷凝水进入控制箱而形成的屏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前面吸入格栅300、前面面板200、前面结构400、后面结构500等构成。其中,前面吸入格栅300位于前面,前面面板300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前面,前面结构400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后面并安装前面吸入格栅300,后面结构500位于前面结构400的后面并与前面结构400相连。
前面吸入格栅300包括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后面电线导入部310,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后面的前面面板开闭部330,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上部的一个以上拆卸材料320。
前面结构400包括位于前面部过滤器401,位于过滤器401的后侧集尘器402,位于前面结构400上部的上部吸入格栅403,位于前面结构400前面一侧的强制运行开关盖,可安装电机的电机安装部,位于下部排出格栅410及位于后面对空调内是否输入电源及启动与否等进行控制的辅助开关部430。
后面结构500包括位于前面结构400和后面结构500之间形成的空间的热交换器501、与热交换器501的一侧相连的制冷剂管502、位于热交换器501的后侧的风扇503、位于风扇503的一侧并向风扇提供旋转的电机动力的电机504和强制运行开关部550。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后面结构500安装有电机盖510。
其中所述的电机盖510包括与控制箱530一侧接触形成的控制箱接面部511,与热交换器501连接的排管前面形成的排管接面部。
其中所述的电机盖510包括与排管接面部512及控制箱接面部511接触而成第一倾斜面513,还包括与第一倾斜面513连接而成的曲面515,与曲面515连接且侧面低的第二倾斜面516,与轴盖517、第一倾斜面513及弯曲部分连接而成的侧面凸起519,与强制运行开关部550连接并与轴盖517及第二倾斜面516相连而成的开关接合凸起520,与轴盖517连接而成且侧面低的第三倾斜面521,第一倾斜面513与下侧弯曲面相接而成的轴盖517,第一倾斜面513为比电机504上方高,与热交换器501相对面低,所形成规定角度倾斜面。
其中所述的电机盖510包括从第一倾斜面513延长的后方排出道514。
其中所述的电机盖510包括与轴盖517的下方连接而形成前方排出道518。还有,在第二倾斜部516下方与开关接合凸起520连接并固定电机504电机支撑部552。
其中所述的电机盖510包括具有引导热交换时产生的冷凝水的引导部。
其中所述的电机盖510包括在电机支撑部522形成一个以上能释放启动电机504时产生的热量的散热孔523。
其中所述的后面结构500包括控制箱530和后面盖570。它们位于后面结构500的后部一侧。所述的电机盖510具有防止热交换时产生的冷凝水进入控制箱530而形成的屏障。
经由上述可知,本发明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前面结构、后面结构构成,后面结构与前面结构的后面相连,且设有盖住电机的电机盖。电机盖不仅支撑电机而且对热交换器及排水管产生的冷凝水,引入冷凝水聚集部排除。由于电机盖,阻止热交换中产生的冷凝水进入电机内,因此可防止因冷凝水流进而产生的电机故障。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因本发明设有有电机盖,可切断热交换器中产生的冷凝水进入电机,因此能够防止冷凝水流入电机内产生的电机故障
另外,因电机盖能够盖住整个电机,不仅固定电机,且能够使上述电机免受外部冲击。
还有,因电机盖上设有散热孔,其对电机启动中产生的热量进行释放,因此产生的热量不影响启动电机的限制因素。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使其电机不裸露在外,不受外部冲击,保证电机安全正常运行,以延长电机的寿命,。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分离式空调机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而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空调的室内机分解示意图;
其中:
10--室内机 20--前面吸入格栅 30--前面结构 40--后面结构
31--过滤器 32-过滤器集尘器 33--上部吸入格栅 34--排出格栅 35--冷凝水聚集部 36--冷凝水排出管 37--百叶窗 38--叶片 41--交换器 42--制冷剂管 43--风扇、44--电机
图2为本发明的空调的室内机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室内机的电机盖示意图;
图4为上述电机盖安装示意图。
其中:
100--室内机 200--前面面板 210--显示装置 201--显示窗 300--前面吸入格栅 310--电线导入部 330--前面面板开闭部 320--拆卸材料 400--前面结构 401--过滤器 402--集尘器 403--上部吸入格栅 404--强制运行开关盖405--电机安装部 411--冷凝水聚集部、412--冷凝水排出管 413--百叶窗414--叶片 420--负离子吐出装置 430--辅助开关部 500--后面结构 501--热交换器 502--制冷剂管 503--风扇 504--电机 510--电机盖 514--后方排出道 518--前方排出道 523--散热孔 530--控制箱
570--后面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名称)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名称),其主要包括:其主要由所组成,其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的室内机,包括前面结构、后面结构,形成盖住电机的电机盖的后面结构等构成。
因具有上述结构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机的盖,防止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进入电机,所以能够阻止冷凝水造成的电机故障。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不能只限于体现本发明的思想的实施例,而且对其它构成要素的增加、变更、删除等产生的落后的其它发明或本发明思想范围内的其它实施例可进行制约。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的室内机分解示意图。
参照图2可知,上述空调的室内机100,包括前面吸入格栅300、前面面板200、前面结构400、后面结构500等构成。
前面吸入格栅300位于前面,启动空调时从外部吸入室内空气。上前面面板300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前面,当空调停止运行时,防止粉尘等异物嵌入前面吸入格栅300。前面结构400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后面,并安装前面吸入格栅300,而且作为室内机100的前面框架。后面结构500位于前面结构400的后面并与前面结构400相连而且作为室内机100的后面框架。
前面面板200,包括位于后部的显示装置210,显示空调的运行状态等的显示部及/或安装各种感应器。显示窗201位于前面面板200与显示装置210的前面部相对应的位置,形成透明或半透明,通过其构造从外部能够观察到上述显示装置210上显示的内容。
前面吸入格栅300,包括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后面电线导入部310,对安装在上述前面面板200及上述前面吸入格栅300上的电线进行导入。前面面板开闭部330,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后面,提供开闭前面面板200的驱动力。拆卸材料320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上部,至少形成一个以上,因此前面吸入格栅300能够从上述前面结构400拆卸。
因存在拆卸材料320,因此前面面板200及前面吸入格栅300能够从前面结构400进行拆卸,所以很方便替换前面面板200及前面吸入格栅300,而且清扫或替换过滤器方便。
还有,过滤器401位于前面部,对通过上述前面吸入格栅300吸入的室内空气中的粉尘、细菌等异物进行清除;集尘器402位于上述过滤器401的后侧,清除通过上述过滤器401的空气内的微细粉尘等异物;上部吸入格栅403位于前面结构400上部,当上述室内机100启动时,与前面吸入格栅300一起成为室内空气吸入口。
因上述上部吸入格栅403可进行拆卸,因此清扫或替换过滤器方便。
另外,还有,强制运行开关盖位于上述前面结构400前面一侧,盖住强制运行开关。电机安装部位于强制运行开关盖的一侧,形成可安装电机的空间。排出格栅410位于下部,对进入上述室内机100内部,进行完热量交换之后的空气重新吐回室内,辅助开关部430,位于后面对空调内是否输入电源及启动与否等进行控制。
上述排出格栅410包括冷凝水聚集部411、冷凝水排出管412、百叶窗413、叶片414、负离子吐出装置420等。
冷凝水聚集部411位于上部,当进行热量交换时,聚集冷凝水。上述冷凝水排出管412与冷凝水聚集部411一侧相连并排出冷凝水聚集部411内的冷凝水。还有,百叶窗413位于排出格栅410的下方,左右方向调节通过排出格栅410吐出的空气方向。还有,叶片414位于冷凝水聚集部411的前面,上下方向调节通过排出格栅410吐出的空气方向。负离子吐出装置420位于吐出装置410的下部吐出,负离子产生装置产生的负离子。
上述后面结构500,包括热交换器501、制冷剂管502、风扇503、电机504、电机盖510、控制箱530等。热交换器501位于前面结构400和后面结构500之间形成的空间,与吸入到室内机100内部的室内空气进行热量交换。还有,制冷剂管502与热交换器501的一侧相连,与途经热交换器501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输送到室外机。风扇503位于热交换器501的后侧,通过旋转产生强制吸力吸入室内空气到室内机100内部。电机位于风扇503的一侧并向风扇提供旋转动力。控制箱530位于电机盖510的一侧,内部安装有控制室内机100的规定的控制部。
另外,上述后面结构500结构还包括可安装热量交换器501及风扇502的热交换器及风扇安装部505,位于热交换器及风扇安装部505的一侧,安装电机504,并与电机盖510相接合的电机安装部,控制箱安装部507位于电机安装部506的一侧,并安装有控制箱530。后面盖570位于上述后面结构500的后部一侧,为了安装上述热交换器501方便,安装完上述热交换器501之后进行安装。
强制运行开关部550位于电机盖510的前面,控制空调的强制运行与否。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叙述室内机的运行状况。
首先,空调的室内机100内输入电源,前面面板开闭部340启动,产生转动前面面板200的驱动力。通过上述驱动力,前面面板200的上部旋转并与前面吸入格栅300错开,形成空间。风扇503启动产生吸力,使室内空气通过上述错开形成的空间,途经前面吸入格栅300进入到室内机100内部,与此同时,室内空气通过上部吸入格栅403进入室内机100内部,吸入的空气途经过滤器401及集尘器402清除异物。另外,进入到上述室内机100内部的空气途经热交换器501,并与热交换器501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量交换,之后空气通过排出格栅410重新回到室内。这时,热交换器501中流动的制冷剂在室外机进行完热交换通过制冷剂管502进行循环,因此能够与吸入的室内空气连续进行热量交换。在热交换器501上形成的冷凝水沿着热交换器501向下聚集到冷凝水聚集部411。之后通过上述冷凝水排出管412排到外部。
图3为本发明的室内机电机盖示意图;图4为电机盖安装形状示意图。
参照图3及图4可知,后面结构500还包括热交换器501,进行热量交换;位于热交换器501的一侧的电机504,盖住电机504的电机盖510等。51--控制箱接面部
电机盖510,包括与控制箱530一侧接触形成的控制箱接面部511,并防止热交换器501中产生的冷凝水进入控制箱530内部;与热交换器501连接的排管前面形成的排管接面部512,并防止冷凝水进入电机后侧;与上述排管接面部512及-控制箱接面部511接触而成第一倾斜面513,并防止冷凝水进入上述电机504内部;还有,从上述第一倾斜面513延长后方排出道514,引导冷凝水从电机504后侧排出。
第一倾斜面513是以电机504上方高,与上述热交换器501相对面低,以形成规定角度倾斜而成。因此,流入到电机盖510的冷凝水沿着第一倾斜面513流向排出口。
另外,还包括与第一倾斜面513连接而成曲面515,并盖位电机504,防止上述冷凝水流入电机504;与曲面515连接的第二倾斜面516且侧面低,并引导冷凝水向曲面515方向;第一倾斜面513与下侧弯曲面相接而成轴盖517,并盖住电机504的轴;与上述轴盖517的下方连接而形成前方的排出口518,并成为冷凝水排出道;与轴盖517、第一倾斜面513及弯曲部分连接而成的侧面凸起519,并防止沿着上述第一倾斜面513流过的冷凝水从上述盖510侧面流出;与强制运行开关部550连接,与轴盖517及第二倾斜面516相连而成的开关接合凸起520,还有,与上述轴盖517连接而成的第三倾斜面521,因上述连接面低,因此能够引导从轴盖517流过的冷凝水进入前方排出道518;还有,电机支撑部552在第二倾斜部516下方与开关接合凸起520连接,并固定电机504;,在电机支撑部522形成一个以上能释放启动电机504时产生的热量的散热孔523,;等构成。514--后方排出道
下面对冷凝水从具有上述结构构成的电机盖排出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启动上述空调,在热交换器501进行热量交换并产生冷凝水,部分产生的冷凝水有流向电机盖510方向的可能,因上述控制箱接面部511及/或排管接面部512,流入的冷凝水引入第一倾斜面513及/或曲面515。之后,引入的冷凝水中的部分因上述第一倾斜面形成的规定角度的倾斜面,途经后方排出道514排出电机盖510的外部。排出的冷凝水通过后面结构500中形成的规定排出道,流入冷凝水聚集部411。
另外,没有从后方排出道514排出的冷凝水沿着轴盖部517,途经上述前面排出道518流入上述冷凝水聚集部411。
上述如此结构构成的本发明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的技术创新,对于现今同行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均具有许多可取之处,而确实具有技术进步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基本构思为。但是,在本发明的技术领域内,只要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可以对本发明的其他可操作的实施例进行改进。在本发明中对实质性技术方案提出了专利保护请求,其保护范围应包括具有上述技术特点的一切变化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前面吸入格栅(300)、前面面板(200)、前面结构(400)、后面结构(500)等构成,其中,前面吸入格栅(300)位于前面,前面面板(300)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前面,前面结构(400)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后面并安装前面吸入格栅(300),后面结构(500)位于前面结构(400)的后面并与前面结构(400)相连,前面吸入格栅(300)包括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后面电线导入部(310),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后面的前面面板开闭部(330),位于前面吸入格栅(300)的上部的一个以上拆卸材料(320),前面结构(400)包括位于前面部过滤器(401),位于过滤器(401)的后侧集尘器(402),位于前面结构(400)上部的上部吸入格栅(403),位于前面结构(400)前面一侧的强制运行开关盖,可安装电机的电机安装部,位于下部排出格栅(410)及位于后面对空调内是否输入电源及启动与否等进行控制的辅助开关部(430),后面结构(500)包括位于前面结构(400)和后面结构(500)之间形成的空间的热交换器(501)、与热交换器(501)的一侧相连的制冷剂管(502)、位于热交换器(501)的后侧的风扇(503)、位于风扇(503)的一侧并向风扇提供旋转的电机动力的电机(504)和强制运行开关部(550),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后面结构500安装有电机盖(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机盖(510)包括与控制箱(530)一侧接触形成的控制箱接面部(511),与热交换器(501)连接的排管前面形成的排管接面部(5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机盖(510)包括与排管接面部(512)及控制箱接面部(511)接触而成第一倾斜面(513),还包括与第一倾斜面(513)连接而成的曲面(515),与曲面(515)连接且侧面低的第二倾斜面(516),与轴盖(517)、第一倾斜面(513)及弯曲部分连接而成的侧面凸起(519),与强制运行开关部(550)连接并与轴盖(517)及第二倾斜面(516)相连而成的开关接合凸起(520)与轴盖(517)连接而成且侧面低的第三倾斜面(521),第一倾斜面(513)与下侧弯曲面相接而成的轴盖(517),第一倾斜面(513)为比电机(504)上方高,与热交换器(501)相对面低,所形成规定角度倾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机盖(510)包括从第一倾斜面(513)延长的后方排出道(5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机盖(510)包括与轴盖(517)的下方连接而形成前方排出道(518),还有,在第二倾斜部(516)下方与开关接合凸起(520)连接并固定电机(504)电机支撑部(5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机盖(510)包括具有引导热交换时产生的冷凝水的引导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机盖(510)包括在电机支撑部(522)形成一个以上能释放启动电机(504)时产生的热量的散热孔(5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后面结构(500)包括控制箱(530)和后面盖(570),它们位于后面结构(500)的后部一侧,所述的电机盖(510)具有防止热交换时产生的冷凝水进入控制箱(530)而形成的屏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4100811099A CN1755214A (zh) | 2004-09-30 | 2004-09-30 | 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4100811099A CN1755214A (zh) | 2004-09-30 | 2004-09-30 | 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55214A true CN1755214A (zh) | 2006-04-05 |
Family
ID=36688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100811099A Pending CN1755214A (zh) | 2004-09-30 | 2004-09-30 | 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755214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35900A (zh) * | 2012-05-18 | 2012-08-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6931511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107906616A (zh) * | 2017-12-22 | 2018-04-13 |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风扇电机用护罩 |
CN109974257A (zh) * | 2019-04-22 | 2019-07-05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盖、底座及空调器 |
-
2004
- 2004-09-30 CN CNA2004100811099A patent/CN175521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35900A (zh) * | 2012-05-18 | 2012-08-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2635900B (zh) * | 2012-05-18 | 2014-05-2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室内机 |
CN106931511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空调机 |
CN107906616A (zh) * | 2017-12-22 | 2018-04-13 |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风扇电机用护罩 |
CN107906616B (zh) * | 2017-12-22 | 2023-09-26 |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中风扇电机用护罩 |
CN109974257A (zh) * | 2019-04-22 | 2019-07-05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盖、底座及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12830A (zh) | 通风系统 | |
CN1821670A (zh) | 通风设备 | |
CN1755214A (zh) | 一种分离式空调室内机 | |
CN209795110U (zh) | 一种车载用空调系统 | |
CN1755213A (zh) | 空调的室内机 | |
CN1755217A (zh) | 空调的室内机 | |
CN220359651U (zh) | 一种led显示屏 | |
CN1270135C (zh)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
CN1755216A (zh) | 空调的室内机 | |
CN1755212A (zh) | 空调的室内机 | |
CN1712786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755209A (zh) | 空气调节器室内机 | |
CN2705732Y (zh) | 一体式空调器的控制盒的安装结构 | |
CN1752653A (zh) | 空调机的室内机 | |
CN1755211A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727803A (zh) | 空调室内机的排水盘安装结构 | |
CN1752639A (zh) | 空调器的电机支撑结构 | |
CN1699879A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1755215A (zh) | 空调的室内机 | |
CN1755242A (zh) | 一体型空调机 | |
CN1734169A (zh) | 空调的室内机 | |
CN1755204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782532A (zh) | 壁挂式空调器 | |
CN1967081A (zh) | 电热交换器及利用电热交换器的换气系统 | |
CN1888632A (zh) | 空气净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