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49668A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49668A CN1749668A CN 200510015475 CN200510015475A CN1749668A CN 1749668 A CN1749668 A CN 1749668A CN 200510015475 CN200510015475 CN 200510015475 CN 200510015475 A CN200510015475 A CN 200510015475A CN 1749668 A CN1749668 A CN 17496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part
- heat exchanger
- air
- fixed
- heat ex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0060 Abdominal disten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330 bloat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的空调器,属于空气调节强制空气循环的装置。本发明的空调器是在热交换器上安装有热交换器罩;在热交换器罩上安装有电机座。其中的热交换器由左、右倾斜地设置的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构成;热交换器罩由遮挡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之间正面的正面罩,以及遮挡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之间背面的背面罩构成。本发明是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罩上安装电机座,电机固定部和通风管固定部之间的梁部构成;可以让电机座同时支撑电机和通风管,其构造以及组装工序比较简单,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空气调节强制空气循环的装置。更详细的说,本发明是一种遮挡在热交换器和壳体之间的热交换器罩上安装电机座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通常,空调器是为使用者创造宜人室内环境的设备;利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设备、蒸发器构成将冷媒制冷的回路,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或对空气进行净化。
图5是传统技术的空调器示意图;图6是传统技术的空调器纵剖结构示意图;图7是传统技术的空调器正面开放状态分解结构示意图。
如图5至图7所示,传统的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底座2;位于底座2后上方,正面处于开放状态的壳体4;位于壳体4正面上部,在中心和两侧分别形成有正面中心排出口6以及正面左、右排出口8的正面上部面板10;位于底座2正面部和正面上部面板10中心之间,在与壳体4正面下部之间,形成正面左、右吸入口12的正面下部面板14;位于底座2上侧,保护正面左、右吸入口12的左、右吸入窗栅16;通过正面左、右吸入口12吸入空气后,经正面中心排出口6以及正面左、右排出口8排出空气的送风机18;位于正面上部面板10和壳体4之间的空间里,对被送风机18吹送的空气进行加热/冷却的热交换器30。
送风机18以靠近左、右吸入口12的结构安装在壳体4的下部;包括固定在壳体4下部的电机座20;安装在电机座20上而以水平方向设置转轴的电机22;以轴连接方式设置在电机22转轴上的送风扇24;以环抱送风扇24外围的方式固定在壳体4上,正面处于开放状态而在顶部形成有排出孔26a的风扇壳26;安装在风扇壳26的正面,增大送风压的通风管28。
热交换器30以上端朝向壳体4的上部,下端朝向正面上部面板10的结构,向后方倾斜地设置。
热交换器30由形成往返弯曲的结构而用于流通冷媒的冷媒管,以及将冷媒管接触贯穿、具有一定高度及前后幅度、用于促进冷媒管热传导的多个翅片(pin)构成;其两侧安装有用于遮挡壳体4和热交换器30的热交换器罩32、33;其上端固定有固定支架34,把热交换器30安装在壳体4上。
在热交换器30下端的下侧安装有排水盘36。排水盘36用于汇集从热交换器30表面滴落的冷凝水。排水盘34连接排水管38。排水管38向外延伸,用于把排水盘34的冷凝水排向外部。
传统技术的空调器在驱动送风机18时,通过正面左、右吸入口12吸入的空气被热交换器30冷却或加热后,通过正面中心排出口6以及正面左、右排出口8,排向室内机的上部前方。
但是,传统技术的空调器,由于其热交换器固定支架34固定在壳体4上,热交换器罩32、33位于热交换器30两侧和壳体4之间,电机座20固定在壳体4上,因此,其结构以及组装工序比较复杂。
另外,由于风扇壳26固定在壳体4上,通风管28固定在风扇壳上,因此,通风管28的固定构造以及固定作业也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工序单纯的空调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空调器,是在热交换器上安装有热交换器罩;在热交换器罩上安装有电机座。
所述的空调器,其热交换器由左、右倾斜地设置的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构成;热交换器罩由遮挡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之间正面的正面罩,以及遮挡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之间背面的背面罩构成。
所述的空调器,其正面罩或背面罩由固定在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的隔离部,以及一体形成在隔离部上并固定在壳体上的固定部构成。
所述的空调器,其在电机座上还安装有通风管。
所述的空调器,其电机座由固定电机的电机固定部,固定通风管的通风管固定部,电机固定部和通风管固定部之间的梁部构成。
所述的空调器,其通风管固定部由固定在热交换器罩上的前方固定部,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后方固定部构成。
由于本发明正面罩和背面罩不仅把热交换器固定在壳体上,而且还能防止热交换器和壳体之间的空气泄漏,其结构比较简单;安装在电机座的通风管,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另外,电机座由用于固定电机的电机固定部,用于固定通风管的通风管固定部,以及电机固定部和通风管固定部之间的梁部构成;可以让电机座同时支撑电机和通风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线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线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主要部位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传统技术的空调器示意图;
图6是传统技术的空调器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7是传统技术的空调器正面开放状态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主要部件符号的说明:
50:底座 60:壳体
61:左侧壳体 62:右侧壳体
63:正面下部面板 64:正面上部面板
70:排出口单元 80:排出口单元导向件
90:热交换器 92:左侧热交换部
94:右侧热交换部 96:正面罩
96a:正面隔离部 96b:正面固定部
98:背面罩 98a:背面隔离部
98b:背面固定部 100:送风机
102:送风扇 110:电机
120:电机座 122:电机固定部
123:前方固定部 124:后方固定部
125:前方左侧梁部 126:前方右侧固定部
127:后方左侧梁部 128:有方右侧梁部
130:通风管 131、132、133、134:组装螺栓
135:前方板体部 136:后方箱部。
下面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线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线纵剖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空调器包括底座50;位于底座50上侧而上面开放的壳体60;形成有排出口70a、70b、70c,让通过壳体顶面排出的空气,排向室内的排出口单元70;引导排出口单元70的排出口单元导向件80;位于壳体60内侧下部的热交换器90;位于热交换器90和排出口单元70之间,设置在热交换器90上侧的送风机100。
底座50由安装壳体60的底座安置部52,从底座安置部52向上突出一定高度,用于收集从热交换器90滴落冷凝水的排水盘部54。
在底座安置部52上安装有隔离部件56。隔离部件56突出于底座安置部52的周围,使空调器与室内墙壁或其它夹具相隔一定距离。
在排水盘部54的一侧连接着把冷凝水排向外部的排水管54a。
壳体60由在下部形成有左侧空气吸入口61a的同时安装有左侧吸入窗栅61b的左侧壳体61;在下部形成由右侧空气吸入口62a的同时安装有右侧吸入窗栅62b的右侧壳体62;位于左侧壳体61和右侧壳体62的正面下部的正面下部面板63;位于左侧壳体61和右侧壳体62正面上部的正面上部面板64。
左侧壳体61上部独立地形成有左侧排出口61c,并安装有保护左侧排出口61c内侧的左侧排出窗栅61d。
右侧壳体62的右侧面上部独立地形成有右侧排出口62c,同时,安装有保护右侧排出口62c内侧的右侧排出窗栅62d。
排出口单元70分别形成有正面排出口70a、左侧面排出口70b以及右侧面排出口70c,使排向壳体60上面的空气、通过正面以及左、右侧面立体地排出;其顶面和背面被封闭。
排出口单元导向件80具有一定高度,可以引导排出口单元70的升降,并按上下方向开放、使空气被吹向上侧;其内侧安装有格栅部件82,确保送风机100吹送的空气以直线方向流动。
在格栅部件82的底面中心部位,安装有排出口单元升降电机84;在格栅部件82的中心顶面,安装有固定在排出口单元升降电机84的转轴上,并与安装在排出口单元70上的从动螺母77啮合的驱动丝杠86。
热交换器90由按左侧方向倾斜地设置在壳体60内部的左侧热交换部92,以及按右侧方向倾斜地设置在壳体60内部的右侧热交换部94构成。
左侧热交换部92和右侧热交换部94分别由具有往返弯曲的结构,使冷媒流通的冷媒管,以及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前后幅度接触地贯穿冷媒管,促进冷媒管热传导的数个翅片(pin)构成;分别具有长方体结构。
在左侧热交换部92或右侧热交换部94上,连接有与室外机连接的冷媒配管90a、90b,以便使冷媒流入、排出。
在热交换器90上安装有遮挡左侧热交换部92和右侧热交换部94之间正面的正面罩96和遮挡左侧热交换部92和右侧热交换部94之间背面的背面罩98。
正面罩96由遮挡左侧热交换部92和右侧热交换部94之间正面的正面隔离部96a,以及从正面隔离部96a上端呈“[”形折曲,由组装螺栓组装在壳体60上与壳体60的正面部紧密接触的正面固定部96b。
背面罩98由遮挡左侧热交换部92和右侧热交换部94之间背面的背面隔离部98a,以及从背面隔离部98a上端呈“]”形折曲,由组装螺栓组装在壳体60上与壳体60的背面部紧密接触的背面固定部98b。
送风机100包括送风扇102;在送风扇102上设置转轴111的电机110;用于安装电机110的电机座120;安装在电机座120上,环抱送风扇102的周围,提高送风压的通风管130。
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其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空调器进行工作时,排出口单元升降电机84被驱动,使驱动丝杠86旋转。这时,从动螺母77在驱动丝杠86的作用下上升,让排出口单元70与之一起上升,位于如图1至3所示的壳体60上侧。这时,排出口单元70的正面排出口70a、左侧面排出口70b以及右侧面排出口70c处于开放状态。
另外,排出口单元70上升时,空调器启动通过冷媒管90a、90b连接热交换器90而安装在室外机中的压缩机,并启动送风机100的电机110。
压缩机工作时,热交换器90的左侧热交换部92以及右侧热交换部94内部出现冷媒的流动,而热交换器90左侧热交换部92以及右侧热交换部94周围的空气与冷媒发生热交换被冷却/加热。
送风机100的电机110工作时,送风扇102进行旋转,空调器外部空气通过壳体60的左侧空气吸入口60a和右侧空气吸入口60c被吸入到壳体60内部。
被吸入的空气流过热交换器90的左侧热交换部92和右侧热交换部94时被冷却或加热,并通过通风管130的底面吸入到通风管130内部。
被吸入到通风管130内部的空气在送风扇102的作用下上升,通过通风管130的顶面被吹向上侧。流过通风管130的空气在排出口单元70的内侧被分散,通过正面排出口70a、左侧面排出口70b以及右侧面排出口70c排向外部。
图4是本发明主要部位分解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送风扇102由具有圆筒结构,在内部固定有电机110转轴111的轮毂104;顺着轮毂104的外围,按螺旋结构设置的数个叶片106、108构成。
电机110突出形成有数个板体部114。板体部114形成有组装孔113,可以通过组装螺栓112把电机110设置在电机座120上。
电机座120被放置在正面罩96的正面固定部96b上端或背面罩98的背面固定部98b上端,通过组装螺栓等组装装置,被固定在正面罩96的正面固定部96b和背面罩98的背面固定部98b上,或者被固定在正面罩96的正面固定部96b和壳体60上。
为了说明上的方便,假设电机座120被固定在正面罩96的正面固定部96b和壳体60上。
电机座120由放置电机110并对其固定的电机固定部122;放置通风管130并对其固定的通风管固定部(即前方固定部123、后方固定部124);以及电机固定部122和通风管固定部(即前方固定部123、后方固定部124)之间的梁部125、126、127、128构成。
在电机固定部122上,与电机110板体部114的组装孔113相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组装孔122a。把电机110放置在电机固定部122顶面上后,用组装螺栓112对板体部114的组装孔113和电机固定部122的组装孔122a进行组装,可以把电机110紧紧地固定在电机固定部122上。
梁部125、126、127、128由从电机固定部122的前端向前方左侧以及右侧倾斜突出的前方左、右梁部125、126,以及从电机固定部122的后端向后方左侧和后方右侧倾斜突出的后方左、右梁部127、128构成。
通风管固定部(即前方固定部123、后方固定部124)由按左右方向延长地形成在前方左、右梁部125、126的前端,同定在热交换器90正面罩96的前方固定部123;按左右方向延长地形成在后方左、右梁部127、128后端,固定在壳体60上的后方固定部124构成。
前方固定部123形成有第1组装孔123a,可以通过组装螺栓131组装在正面罩96上,并形成有的第2组装孔123b可以通过组装螺栓132组装通风管130。
后方固定部124形成有第1组装孔124a,可以通过组装螺栓133组装在壳体60上,并形成有的第2组装孔124b可以用组装螺栓134组装通风管130。
在通风管130正面部下端两侧,突出形成有放置在前方固定部123上并形成有组装孔135a的前方板体部135,可以把前方板体部135放置在前方固定部123上后,用组装螺栓132把前方板体部135的组装孔135a和前方固定部123的第2组装孔123b组装。通过方法把通风管130的正面部紧紧地固定在电机座120的前方固定部123上。
通风管130背面部下端两侧向下突出形成有放置在后方固定部124上,并形成有组装孔136a的后方箱部136;可以把箱部136放置在后方固定部124上后,用组装螺栓134组装后方箱部136的组装孔136a和后方固定部123的第2组装孔124b,其背面部紧紧地固定在电机座120的后方通风管固定部124上。
与电机座120后方固定部124的第1组装孔124a对应地形成在壳体60上的组装孔(未图示),用于把电机座120的后方固定部124固定在壳体60上。
符号96c为与电机座120前方固定部123的第1组装孔123a对应地形成在电机座120前方固定部123上的组装孔,用于把电机座120的前方固定部123固定在正面罩96的正面固定部96b上。
Claims (6)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热交换器上安装有热交换器罩;在热交换器罩上安装有电机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器由左、右倾斜地设置的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构成;热交换器罩由遮挡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之间正面的正面罩,以及遮挡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之间背面的背面罩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正面罩或背面罩由固定在左侧热交换部和右侧热交换部的隔离部,以及一体形成在隔离部上并固定在壳体上的固定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电机座上还安装有通风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电机座由固定电机的电机固定部,固定通风管的通风管固定部,电机固定部和通风管固定部之间的梁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通风管固定部由固定在热交换器罩上的前方固定部,以及固定在壳体上的后方固定部构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10015475 CN1749668A (zh) | 2005-10-17 | 2005-10-17 | 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10015475 CN1749668A (zh) | 2005-10-17 | 2005-10-17 | 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49668A true CN1749668A (zh) | 2006-03-22 |
Family
ID=36605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10015475 Pending CN1749668A (zh) | 2005-10-17 | 2005-10-17 | 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74966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54540A (zh) * | 2013-11-22 | 2015-05-27 | 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风道升降型双出风口空气调节装置 |
-
2005
- 2005-10-17 CN CN 200510015475 patent/CN174966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54540A (zh) * | 2013-11-22 | 2015-05-27 | 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风道升降型双出风口空气调节装置 |
CN104654540B (zh) * | 2013-11-22 | 2017-06-20 | 深圳市联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风道升降型双出风口空气调节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15792A (zh) | 空调器 | |
CN2694154Y (zh) |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 |
CN2694155Y (zh) |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 |
CN1584410A (zh) | 整体式空调器 | |
CN1746584A (zh) | 空调器 | |
CN1749668A (zh) | 空调器 | |
CN2580334Y (zh) | 空调器 | |
CN1740658A (zh) | 窗式空气调节器 | |
CN1782514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00337063C (zh) | 具有扩散器的空调器室内机 | |
CN1080653C (zh) | 空调用冷却装置 | |
CN2839865Y (zh) | 具有扩散器的空调器室内机 | |
CN1256556C (zh) | 立体式空调器的室内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 |
CN2839866Y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888585A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2839868Y (zh) |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 |
CN100344908C (zh) | 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2833409Y (zh) | 空气调节器的热交换器 | |
CN2835859Y (zh) | 具备扩散器的空调器室内机 | |
CN2667380Y (zh) | 分体型空调机的换气装置 | |
CN2667368Y (zh) | 一种窗式空调器 | |
CN1752611A (zh) | 空调室外机 | |
CN1888602A (zh) | 空调器面板驱动电机安装结构 | |
CN1888694A (zh) |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底盘结构 | |
CN2667375Y (zh) | 氧气发生装置置于室内机的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