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8122B - 一种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38122B CN1738122B CN 200510075669 CN200510075669A CN1738122B CN 1738122 B CN1738122 B CN 1738122B CN 200510075669 CN200510075669 CN 200510075669 CN 200510075669 A CN200510075669 A CN 200510075669A CN 1738122 B CN1738122 B CN 17381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sub
- intensivism
- information
- pipeli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ying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utside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其特征是:将原来众多的直径100毫米左右的小口径管群组合,改用一支大口径管道,然后使用专用工具将穿入的子管拉紧拉直并固定在大管道两端,使其不产生弯曲及缠绕,保证以后的子管能顺畅穿入及尽可能多地穿入。在需要敷设光(电)缆时,可随时将子管穿入管道,即根据实际需求“用一支,穿一支”。对子管的归属管理采用水平位置划区和颜色分类相结合的办法,使其一目了然。该方法大量减少工程总投资、明显降低投资风险从而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方法适用于城市道路及开发区地下信息管网的成片开发。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是对现有信息(通信、广电、数字宽带等)地下管道集约化建设技术的一种改进。
二、背景技术:
自从中国电信拆分并重组成电信、移动、联通等多家信息运营商以后,加上广播电视以及数字宽带服务等单位,中国的信息服务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作为信息服务业的基础工程,即信息管道的敷设业务因此出现各自为战及无序混乱的局面,为此一些城市管理者强化这方面的管理,纷纷出台有关法规和成立独立的信息管道施工企业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管理模式和管道敷设实行“同沟共井”的技术方案,即所谓“集约化”的建设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然而,目前还存在二方面的问题,一是虽然组织机构及建设模式是新的,但技术方案仍不够合理,管型和管材仍采用单家信息运营商沿用的信息管道,即主干道上的小口径的(一般直径为100毫米)的塑料波纹管、平壁管、多孔管以及横穿马路和过河跨江的钢管、塑合金管等,这种只是把各信息运营商单独敷设的管道在数量上简单集合的建设方法,其工程投资大、管孔利用率低、浪费较大,没有完全体现出集约化建设的优势。二是在新开发的开发区实施集约化建设时,由于敷设管道与使用管道之间的时间很长,因此投资回收慢、投资风险大,各信息运营商建设积极性不高,往往错失了地下管道与道路同步建设的良机,从而大大增加了以后建设的成本。如由国家或投资企业来投资,也存在投资风险大及管孔数难以设计预测等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对原有的技术方案进行反思和改进。经分析,敷设地下信息管道的目的无非是二个,一是“占据地下空间”,二是“提供穿缆环境”,原来二者是同时实现的,所以投资很大。现为了减少投资,改用“占据地下空间”与“提供穿缆环境”二步走的办法,即在道路建设时先敷设一支低成本的大口径管道,首先占据道路地下空间,然后在有了信息用户需求须立即布放光(电)缆时,在大口径地下管道内根据当时的用量需求随时穿入对应的塑料子管,以此来提供良好的穿缆环境,本方法有以下优点:
1、在管道截面相同情况下一支大口径管比数量众多材料相同的小口径管组合的价格更为便宜,因此可以减少总投资。如进一步在材质上进行改进,采用大口径水泥管替代原来的塑管、钢管和塑合金管,则更将成倍地降低管道成本。
2、把难度较大的管孔数设计预测变成了大管道总截面积的设计,可以粗线条地解决管道数的预测问题,比如:主干道设计用φ300mm管孔、次干道设计用φ250mm管孔,支路设计用φ200mm管孔等等,这样就不必过分迁求各信息运营商的意见,化被动为主动。
3、采用穿光(电)缆前穿塑料子管,即根据实际需求“用一支,穿一支”或“用几支、穿几支”的方法,改变了原来虽然只用一支子管但却要四支一起穿入φ100mm圆管的做法,大幅减少闲置的子管数量从而减少初期投资,其关键是解决了由于子管在大管道内弯曲、缠绕而不能一支一支穿入的问题。
4、由于只有一支大管道,故在施工、验收、维护等各环节中均可节约大量的费用。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述的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主要由六方面内容组成:
1、信息运营商的地下管道敷衍采用一支大口径管道替代众多的直径100毫米小口径管群组合,降低管道成本。
2、在管道材质上,既可用与小口径管道相同的材质,更可用大口径水泥管替代横穿及跨河的钢管、塑合金管,及干道上的塑管,这样既增加管道的抗压强度,又可防腐蚀、防老化、防盗,更可以成倍降低管道成本。大口径水泥管与早期曾用过的多孔水泥管相比,价格优势仍明显存在,且施工、维护更为方便。
3、每次子管穿入时,同时附带一支等长尼龙绳或钢丝,用于下一次子管的直接牵拉,这样下一次穿子管时就不必再用穿线机,并省去原来先“引”后“牵”中的“引”的一道工序。
4、大道管中已穿的塑料子管被拉紧拉直并固定在大管道内,因此这些子管不会在管道内自然弯曲、互相缠绕,不会影响以后子管的穿入,并最终能尽可能多地穿入,使工程整体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经实践,子管最大实际可穿入数为理论数的70%左右)。所以不必采用必须将所有可穿子管打捆后再同时穿入管道的办法,而是采用根据实际需求“用一支,穿一支”或“用几支、穿几支”的办法,以减少子管的闲置数量和初期投资。
随着拉紧拉直并固定的支管逐步增多,上层的子管及光(电)缆将堆积并压住下面子管不再弯曲,此时,视具体情况可将下面的子管固定装置拆除,以节约费用和空间资源。
5、对大管道中已穿入的塑料子管,采用水平位置划区及颜色分类相结合的办法,即同一信息运营商的子管尽量垂直分布、各运营商之间依水平方向划区,并在子管两端把颜色相同的子管打捆在一起,以此来划分、界定各信息运营商所属的子管。如图9中子管2-1属电信为白色、位置靠最左;网通2-2为黄色、位置靠中左;联通2-3为绿色、位置居中;移动2-4为兰色、位置靠中右;广电2-5为红色、位置靠最右等等。
6、子管的穿入、拉紧及固定可使用专用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主要有牵引杆、紧管机及固定装置。
牵引杆可牵引单支子管穿入大管道,它与子管联结时装卸十分方便,尤其在大管孔中穿最后几支子管时,能在狭小空间中引导子管顺畅穿过。
紧管机的作用是大管道内将已穿好的子管逐步拉紧,当人力较难将支管拉紧拉直时,它可发挥有效作用。
固定装置的作用是使用子管一直保持拉紧拉直状态,避免在管道内产生自然弯曲及缠绕,保证今后其它子管穿入时畅通无阻。
本发明所述的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以假设各信息运营商共敷设八支直径100毫米管道为例进行测算分析:
1、信息管道横穿马路时,用一支φ300mm内径水泥管加水泥全包封替代八支DN100mm钢管组群,其管道成本可下降5/6。
2、信息管道过河跨江时,用一支φ300mm内径钢管替代八支DN100钢管组群,在壁厚相近的情况下,其管道成本可下降1/2。
3、在主干道用一支φ300mm内径PVC波纹管替代八支PEφ102mm圆管组群,其管道成本可下降1/2。
4、由于地下管道数由八支改为一支,因此施工方便减少人工费用,竣工验收时复杂的试通验收程序可全部取消,同时今后管道维护也不存在每支管道进行定期冲洗及试通,减少维护费用,三项相加至少可减少费用10%左右。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改进前的管群结构示意图,一般由圆管1及其中的子管2和多孔管3组成。
图2为改进后管道结构示意图,一般由大口径圆管4及子管2组成。
图9为改进后的管内结构及分区示意图,由大管道内子管组群组成,2-1、2-2、2-3、2-4、2-5分别代表五个信息运营商所属的子管组群,每个组群外的粗线条为打捆范围。
图3为子管两端固定方法示意图,抱箍5把子管2夹紧并搁在紧贴在大管道4外侧的横档6外,从而将每支子管固定在大管道两端。
图4为牵引杆的结构图。牵引杆由拉杆7,紧松螺母8、膨胀套9、放松弹簧10、内六角螺栓11、椎柱12组成,当牵引杆插入子管端口时,旋转紧松螺母8,椎柱12使膨胀套9膨胀,将子管紧紧卡住,牵引子管穿入管道,当子管穿过管道后,只要反向旋转紧松螺母8,膨胀套9自行收缩,从而将牵引杆从子管内轻松取出。
图5为紧管机的结构图。紧管机由杠杆13、底座14弹簧片16、活动套17、固定套18组成。操作时通过杠杆13拨动活动套17作向外运动,其套内的弹簧片16夹住子管2也向外运动,当活动套17向里运时时,弹簧片不能夹住子管2向里运动,因为被固定套18中的弹簧片卡住。这样当活动套17往复运动时子管2只能向外作单向运动,从而把子管逐步拉紧。
图6、图7、图8为固定装置结构图。固定装置由横档6、抱箍5或弹簧夹19组成。使用时把横档6横搁在大管道端面、把子管2用抱箍5或弹簧夹19紧紧夹住并被搁在横档6外,这样管道内的每支子管2就被横档6及抱箍5或弹簧夹19固定在大管道两端。
五、具体实施方式:
1、根据各信息运营商在该道路上需敷设光(电)缆的类型及大约数量,决定子管的外径与数量,在留有适当预留空间情况下估算出需敷设的大管道的内径。
2、根据道路及管线路由的实际情况,决定大管道的材质与型号。
3、完成施工图设计。
4、采购管材及配件、组织施工及竣工验收。
5、根据各信息运营商的业务量估计,对大管孔截面中子管的分布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划分,并对每一个信息运营商所对应的子管颜色进行规定。
6、根据各信息运营商布放光(电)缆的需求,决定塑料子管的型号、颜色及数量。
7、根据划分的区域及子管的颜色,将子管逐支穿入大管孔中,在一端用固定装置固定的情况下,用紧管机将另一端拉紧,并用另一付固定装置紧固,使已穿好的每一支管均处于拉紧拉直状态,供各信息运营商穿光(电)缆之用。当上层子管及光缆保证能全部压住下面子管,使其不能再恢复弯曲时,视具体情况可将下面固定装置拆除。
8、根据需要,可随时进行穿子管作业,每次子管穿入时需同时附带穿入一支尼龙绳或钢丝。
9、在窨井大管道出口处,把位置相近、颜色相同的已穿子管出口端捆在一起,使各信息运营商所属的子管一目了然。
Claims (5)
1.一种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仅敷设一支大口径地下管道,采用子管二端固定拉直、子管随用随穿、子管穿入随带尼龙绳、子管分区分类管理等方法,就可以满足多家信息运行商对光、电缆穿缆的需求。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大口径地下管道内上一、二层的子管不是处于自由放松状态,而是被拉紧拉直并固定在大口径地下管道内,以避免子管产生自然弯曲及互相缠绕而影响以后子管的穿入。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当时实际需要“用一支、穿一支”或“用几支、穿几支”的方法,而不必虽然只用一支但必须将所有子管同时穿入管道。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子管穿入时,同时附带穿入一支等长的尼龙绳或钢丝,用于下一次子管的“牵”入,这样下一次穿子管时就不必再使用穿线机。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已穿子管采用依水平方向位置划区和按颜色分类打捆相结合的方法,即同一信息运营商的子管垂直分布并颜色相同,各信息运营商之间水平划区,在窨井两端把相同颜色子管打捆在一起,以此来划分、界定不同信息运营商所属的子管,使各信息运营商所属的子管一目了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10075669 CN1738122B (zh) | 2005-05-10 | 2005-06-10 | 一种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520019982 | 2005-05-10 | ||
CN200520019982.5 | 2005-05-10 | ||
CN 200510075669 CN1738122B (zh) | 2005-05-10 | 2005-06-10 | 一种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38122A CN1738122A (zh) | 2006-02-22 |
CN1738122B true CN1738122B (zh) | 2010-05-05 |
Family
ID=36080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10075669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738122B (zh) | 2005-05-10 | 2005-06-10 | 一种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73812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94183B (zh) * | 2018-06-25 | 2020-11-10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 一种水环境质量改善浅隧集成系统的施工方法 |
CN111769492B (zh) * | 2020-07-14 | 2022-01-28 | 江苏中新电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易更换可扩容型智能家装布线预埋管及布线方式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60291A (en) * | 1991-06-27 | 1994-11-01 | Miral Industries Co., Ltd. | Method for laying cable or hose in channel and channel therefor |
CN2336372Y (zh) * | 1998-03-29 | 1999-09-01 | 刘学德 | 带引线塑料子管 |
CN2383257Y (zh) * | 1999-06-18 | 2000-06-14 | 浙江省东阳市龙威实业有限公司 | 多孔方形组合管 |
-
2005
- 2005-06-10 CN CN 200510075669 patent/CN173812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60291A (en) * | 1991-06-27 | 1994-11-01 | Miral Industries Co., Ltd. | Method for laying cable or hose in channel and channel therefor |
CN2336372Y (zh) * | 1998-03-29 | 1999-09-01 | 刘学德 | 带引线塑料子管 |
CN2383257Y (zh) * | 1999-06-18 | 2000-06-14 | 浙江省东阳市龙威实业有限公司 | 多孔方形组合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38122A (zh) | 2006-02-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91070C (zh) | 给地下管道内敷设通信电缆的方法及其敷设构造以及敷设用的部件 | |
CN103016858A (zh) | 玻纤增强中空壁聚乙烯缠绕管及其制造方法 | |
CN1738122B (zh) | 一种信息管道集约化建设方法 | |
CN100568648C (zh) | 内置线波纹塑料预埋管 | |
CN206267106U (zh) | 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渡槽 | |
CN107542086B (zh) | 一种用于填方边坡的锚索施工方法 | |
CN211646042U (zh) | 一种新型的道路桥梁裂缝加固装置 | |
CN107370097A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frp筋透水混凝土电缆排管 | |
CN211579545U (zh) | 一种过路管线保护结构 | |
CN115045512B (zh) | 一种核电站预应力超长环向钢束整体穿束装置及方法 | |
CN101255686B (zh) | 一种高强度土工格栅网 | |
CN207677414U (zh) | 电力电缆余缆岛 | |
CN109027446A (zh) | 热塑性连续纤维预浸编织绳热熔缠绕波纹管及其制造设备 | |
CN1619905A (zh) | 线缆系统和铺设线缆的方法 | |
CN2385452Y (zh) | 电缆、光缆保护管 | |
CN201218359Y (zh) | 一种非开挖微控顶管式施工的通信微管道 | |
CN201118175Y (zh) | 柔性多孔管 | |
CN207200162U (zh) | 一种预制装配式frp筋透水混凝土电缆排管 | |
CN113668549B (zh) | 一种可周转式绿色支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1227072A (zh) | 电缆纺织子管 | |
CN206625257U (zh) | 地下综合管廊 | |
CN206338500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复合管 | |
CN201142556Y (zh) | 电缆纺织子管 | |
CN206020748U (zh) | 一种热塑性材料成型热膨胀套管 | |
JP4246542B2 (ja) | 通信ケーブル入線用管体の引き込み治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11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