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30601A - 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30601A CN1730601A CN 200510047048 CN200510047048A CN1730601A CN 1730601 A CN1730601 A CN 1730601A CN 200510047048 CN200510047048 CN 200510047048 CN 200510047048 A CN200510047048 A CN 200510047048A CN 1730601 A CN1730601 A CN 17306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soluble dye
- sodium
- technical formula
- water insolu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Filters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 Col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学范畴,为汽车冷却液技术领域。它是由水与二甲基亚砜、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氯化钙、苯甲酸钠、5-氯苯并三氮唑、偏硅酸钠、亚硝酸钠、三磷酸钠、四硼酸钠、氯化磷酸三钠、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水溶性消泡剂和水溶性染料等化工原料,经优化组合,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本发明具有防沸、防冻、防垢、防气蚀、防腐蚀和杀菌消毒、漂白去污、洗涤除垢、提高冷却液与金属的热传导速度等多项功能,适合在-45℃和-60℃以上温度时使用,适用于各种机动车辆及机械设备水循环系统的防冻剂和用于各种道路、广场、庭院、立交桥、物体表面及对轨道交通中的铁体、钢轨的除冰融雪,适合大规模机械化或人工喷洒作业。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其原材料来源广泛,运输存储安全,制作工艺简捷,适用范围广泛,符合环保要求。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范畴,为汽车冷却液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1、对发明“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理解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其核心是使溶液的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溶液的某些性质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溶质的浓度而非溶质粒子本身的性质,其性质即为溶液的依数性。由于溶质的加入会使溶液的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溶液的蒸气压下降程度取决于溶液的浓度,而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又是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的根本原因。当水溶液达到凝固点时,溶液中开始析出冰,随着冰的析出,溶液的浓度不断增大,凝固点不断降低,最后溶液的浓度达到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浓度,冰和溶质一起析出。此时虽继续冷却溶液,但凝固的温度保持不变,直至溶液全部凝固为止,这就是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工作的机理,也是防冻汽车冷却液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本发明所选用的主要原料有:水、二甲基亚砜、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氯化钙、5-氯苯并三氮唑、苯甲酸钠、偏硅酸钠、亚硝酸钠、三磷酸钠、四硼酸钠、氯化磷酸三钠、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水溶性消泡剂和水溶性染料等化工原料。这些化工原料经过优化组合,采用现代工艺精制成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其具有防沸、防冻、防垢、防气蚀、防腐蚀和杀菌消毒、漂白去污、洗涤除垢、净化冷却液和除冰融雪等多项功能,适用范围广泛。
2、本发明所选用的化工原料及其各自的性能
二甲基亚砜、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和氯化钙能降低水的冰点。浓度为71.4286%的二甲基亚砜溶液其冰点为-60℃,沸点大于118℃;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的冰点低于-45℃,沸点为135℃;浓度为32%的氯化钙溶液其冰点为-28.61℃,而浓度为29.9%氯化钙溶液的冰点为-55℃,沸点为105℃。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是喷气式发动机的优良防冻冷却液,而二甲基亚砜与水、冰雪混合时放热,在中国北部严寒地区用于汽车、战车中,可随时以冰雪代水进行补充。二甲基亚砜、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和氯化钙,均可用作汽车水箱及各种机械设备水循环系统的防冻剂,二甲基亚砜和氯化钙除用作汽车水箱及各种机械设备水循环系统的防冻剂外,还可以用作除冰剂。5-氯苯并三氮唑在冷却液中可提高冷却液与金属的热传导速度,并防止冷却液对铜及铜和金的腐蚀。苯甲酸钠不仅对降低冰点起作用,而且能防止冷却液对黑色金属部件产生腐蚀。偏硅酸钠能防止冷却液对黑色金属部件产生腐蚀,而且能防止冷却液对铝及铝和金的腐蚀,有去垢、乳化、分散、润湿、渗透性及pH值缓冲能力,并对金属具有较好的洗剂作用。亚硝酸钠能防止冷却液对黑色金属部件产生腐蚀,并能有效地阻止气蚀的侵蚀。三磷酸钠做除垢剂可以除去水中Ca2+、Mg2+等离子并有增效作用。三磷酸钠和四硼酸钠在冷却液中可作为缓冲剂,并能防止冷却液对黑色金属部件产生腐蚀。氯化磷酸三钠具有漂白去污、洗涤除垢、净化冷却液和乳化、皂化、溶解性能,可与钙镁等金属离子形成不溶性磷酸盐结晶沉淀,可以除去水中Ca2+、Mg2+等离子,并能快速杀菌消毒、可强力杀灭甲、乙型肝炎病毒,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它致病菌。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为金属缓蚀剂,对铜、铝和不锈钢制品均有较好的防腐蚀作用,在高温下也具有较高的缓蚀效果。水溶性染料便于各种机动车辆及机械设备的水循环系统发生渗漏时,及早发现和进行维修。
三、发明内容
1、发明“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目的
为解决国内目前所使用的汽车冷却液,不适合在低温状态下使用,且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及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本发明在研制过程中,特别注重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使其具有防沸、防冻、防垢、防气蚀、防腐蚀和杀菌消毒、漂白去污、洗涤除垢、净化冷却液和除冰等多项功能;使其适用于各种机动车辆及各种机械设备的水循环系统的防冻剂;做为除冰剂使其适用于各种高速公路、城乡道路、机场、广场、庭院、立交桥、人行过街天桥、公园、街心绿地、物体表面及对轨道交通中的铁体、钢轨的除冰融雪,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和人工喷洒作业;以二甲基亚砜为主要原料的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可在-60℃上的温度时使用,以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和氯化钙为主要原料的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可在-45℃上的温度时使用。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它是由水:H2O与具有防沸、防冻、防垢、防气蚀、防腐蚀和杀菌消毒、漂白去污、洗涤除垢、净化冷却液和降低水的冰点功能的二甲基亚砜:C3H6OS、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氯化钙:CaCl2、苯甲酸钠:C7H5NaO2、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偏硅酸钠:Na2SiO3、亚硝酸钠:NaNO2、三磷酸钠:Na5P3O10、四硼酸钠:Na2B4O7、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I·12H2O、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水溶性消泡剂和水溶性染料十三种化工原料中的四种、五种、六种、七种或八种经过优化组合,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其技术配方的技术配比为重量百分含量(重量%):
技术配方(一)
氯化钙:CaCl2 95~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
氯化钙:CaCl2 95~98%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9%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
氯化钙:CaCl2 95~98%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9%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
氯化钙:CaCl2 90~96% 亚硝酸钠:NaNO2 3~9%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
氯化钙:CaCl2 95~98%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
氯化钙:CaCl2 96~9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1~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5% 水溶性染料 0.001~0.5%
技术配方(七)
氯化钙:CaCl2 95~9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
氯化钙:CaCl2 95~98%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
氯化钙:CaCl2 93~97%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一)
氯化钙:CaCl2 90~96% 亚硝酸钠:NaNO2 2~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二)
氯化钙:CaCl2 93~97%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三)
氯化钙:CaCl2 95~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四)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五)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六)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七)
氯化钙:CaCl2 95~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八)
氯化钙: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九)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
氯化钙: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一)
氯化钙:CaCl2 95~98%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二)
氯化钙:CaCl2 95~98%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三)
氯化钙:CaCl2 90~97% 亚硝酸钠:NaNO2 2~8%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四)
氯化钙:CaCl2 95~98%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五)
氯化钙:CaCl2 93~98%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六)
氯化钙:CaCl2 93~98%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七)
氯化钙:CaCl2 90~96% 亚硝酸钠:NaNO2 2~8%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八)
氯化钙: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九)
氯化钙:CaCl2 90~96%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亚硝酸钠:NaNO2 2~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
氯化钙: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一)
氯化钙: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二)
氯化钙: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三)
氯化钙: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四)
氯化钙:CaCl2 90~96%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亚硝酸钠:NaNO2 2~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五)
氯化钙: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六)
氯化钙: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七)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八)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九)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一)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二)
氯化钙:CaCl2 90~96%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亚硝酸钠:NaNO2 2~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三)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四)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1·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五)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六)
氯化钙:CaCl2 90~95%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亚硝酸钠:NaNO2 2~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七)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八)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九)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一)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二)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9%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三)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9%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四)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6% 亚硝酸钠:NaNO2 3~9%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五)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六)
二甲基亚砜:C3H6OS 96~9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7% 水溶性染料 0.001~0.3%
技术配方(五十七)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八)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九)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一)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6% 亚硝酸钠:NaNO2 2~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8% 水溶性染料 0.001~0.2%
技术配方(六十二)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三)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四)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五)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六)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七)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八)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九)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一)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二)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三)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7% 亚硝酸钠:NaNO2 2~8%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四)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五)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六)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七)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6% 亚硝酸钠:NaNO2 2~8%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八)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九)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6%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亚硝酸钠:NaNO2 2~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一)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二)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三)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四)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6%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亚硝酸钠:NaNO2 2~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五)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六)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七)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八)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九)
二甲基亚砜:C3H6OS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一)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二)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6%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亚硝酸钠:NaNO2 2~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三)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四)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五)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1/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六)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5%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亚硝酸钠:NaNO2 2~6%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1·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七)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八)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九)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一百)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一百零一)
二甲基亚砜:C3H6OS 96~99%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5% 水溶性染料 0.001~0.5%
技术配方(一百零二)
二甲基亚砜:C3H6OS 98~99%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水溶性消泡剂 0.01~0.9%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一百零三)
二甲基亚砜:C3H6OS 98~99%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水溶性消泡剂 0.01~0.8% 水溶性染料 0.001~0.2%
技术配方(一百零四)
二甲基亚砜:C3H6OS 96~9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1~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5% 水溶性染料 0.001~0.5%
技术配方(一百零五)
二甲基亚砜:C3H6OS 96~98%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2%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其以氯化钙:CaCl2和二甲基亚砜:C3H6OS为主要化工原料时,它是以水为溶剂,以上述一百零五种技术配方中的化工原料为溶质,配制成其浓度为3%至73%的溶液,其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
水 100
符合技术配方要求的化工原料 3.093~270.370
以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的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其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
技术配方(一)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一)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二)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三)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四)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五)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六)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七)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八)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九)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一)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二)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三)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四)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五)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六)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七)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八)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九)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H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一)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5O10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二)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三)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H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四)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五)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六)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I·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七)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八)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九)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一)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二)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三)
1,2-环已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四)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五)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六)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2
本发明适用于各种机动车辆及机械设备水循环系统的防冻剂;作为除冰剂适用于各种高速公路、城乡道路、机场、广场、庭院、立交桥、人行过街天桥、公园、街心绿地、物体表面及对轨道交通中的铁体、钢轨的除冰融雪,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和人工喷洒作业;以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和氯化钙为主要原料的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适合在-45℃以上的温度时使用,以二甲基亚砜为主要原料的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适合在-60℃以上的温度时使用。
其制备方法是:根据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和各组分的重量含量,先将溶剂置放在反应釜中,然后根据固体或液体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和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依次添加溶质,并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溶质在溶剂中充分溶解和混溶,然后静置沉淀≥30分钟,用120目铜筛滤出残留物,取其澄清液;在固体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中有氯化磷酸三钠和三磷酸钠的技术配方中,其制备方法是:根据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先将溶剂置放在反应釜中,然后根据固体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分二次添加溶质,第一次添加除氯化钙以外的其它化工原料,而后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其在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再添加氯化钙,并再次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溶质在溶剂中充分溶解,然后静置沉淀≥30分钟,用120目铜筛滤出残留物,取其澄清液,既制成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
3、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
水的凝固点只取决于纯冰和水的蒸气压,国内目前所使用的汽车冷却液,大多是以乙二醇、乙醇等为主要原料。乙二醇、乙醇等挥发性物质能使溶液的蒸气压增大,以致降低其沸点。而本发明为难挥发性物质,其加工制作的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具有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和防沸、防冻、防垢、防气蚀、防腐蚀和杀菌消毒、漂白去污、洗涤除垢、净化冷却液等多项功能;现有汽车冷却液中溶质为乙二醇、乙醇等均属于易燃易爆品,而本发明为非易燃易爆品,使用安全可靠;现有汽车冷却液使用的溶质为乙二醇、乙醇等属于有毒物质,而本发明所选用的化工原料无毒无害,符合环保要求;以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的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是喷气式发动机的优良防冻冷却液,而二甲基亚砜与水、冰雪混合时放热,在中国北部严寒地区用于汽车、战车中,可随时以冰雪代水进行补充,适合在-60℃以上的温度时使用,现有汽车冷却液使用的溶质为乙二醇、乙醇等在超过-40℃时已不能使用,而且比以二甲基亚砜为主要原料的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沸点低,易产生气阻。本发明其原材料来源广泛,运输存储安全,加工制作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其能使各种机动车辆及机械设备在冬季有效地运转,防止机动车等水箱冷却系统冻结;其冷却防冻效果显著,能延长各种机动车辆及设备的使用寿命,能提高机动车及设备的运营效率,降低其运营成本;其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用安全可靠,符合环保要求。本发明还可以作为除冰剂使用,适用于各种高速公路、城乡道路、机场、广场、庭院、立交桥、人行过街天桥、公园、街心绿地、物体表面及对轨道交通中的铁体、钢轨的除冰融雪,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和人工喷洒作业。
四、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根据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对所需要的各种化工原料进行检验,确定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其次,根据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和各组分的重量含量,先将溶剂置放在反应釜中,然后根据固体或液体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和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依次添加溶质,并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溶质在溶剂中充分溶解和混溶,然后静置沉淀≥30分钟,用120目铜筛滤出残留物,取其澄清液;在固体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中有氯化磷酸三钠和三磷酸钠的技术配方中,其具体实施方式是:根据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先将溶剂置放在反应釜中,然后根据固体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分二次添加溶质,第一次添加除氯化钙以外的其它化工原料,而后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其在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再添加氯化钙,并再次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溶质在溶剂中充分溶解,然后静置沉淀≥30分钟,用120目铜筛滤出残留物,取其澄清液,既制成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
实施例一
某地区,冬期的外部环境为:最高气温-1℃,最低气温-40℃,保证机动车辆及机械设备在冬季有效地运转,采用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技术配方组合是:
技术配方(二十八)
氯化钙: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I·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其技术配方的技术配比为(重量%),确定总用量为10000kg:
氯化钙:CaCl2 97.84% 苯甲酸钠:C7H5NaO2 0.5%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 偏硅酸钠:Na2SiO3 0.5%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I·12H2O 1%
水溶性消泡剂: 0.05% 水溶性染料: 0.01%
既需要化工原料氯化钙:9784kg;苯甲酸钠:50kg;5-氯苯并三氮唑:10kg;偏硅酸钠:50kg;氯化磷酸三钠:100kg;水溶性消泡剂:5kg;水溶性染料:1kg。
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它是以水为溶剂,以上述各种固体化工原料为溶质,配制成其浓度为29.9%的溶液,其适合在-45℃以上温度的自然条件下使用,其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1=100kg/用量)
去离子水 100
符合技术配方要求的固体化工原料 42.65
配制14265kg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既需要去离子水:10000kg;氯化钙:4172.876kg;苯甲酸钠:21.325kg;5-氯苯并三氮唑:4.265kg;偏硅酸钠:21.325kg;氯化磷酸三钠:42.65kg;水溶性消泡剂:2.1325kg;水溶性染料:0.4265kg。
首先,对上述所需要的各种化工原料进行检验,确定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其次,根据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先将溶剂置放在反应釜中;然后根据固体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分二次添加溶质,第一次添加除氯化钙以外的其它化工原料并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其在溶剂中充分溶解,而后再添加氯化钙并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溶质在溶剂中充分溶解,然后静置沉淀≥30分钟,用120目铜筛滤出残留物,既制成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
实施例二
某地区,冬期最高气温-1℃,最低气温-60℃的自然条件下,中国北部严寒地区被冰雪覆盖,无水供给。保证机动车、战车及机械设备在冬季有效地运转,采用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技术配方组合是:
技术配方(六十七)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I·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其技术配方的技术配比为(重量%),确定总用量为10000kg:
二甲基亚砜:C3H6OS 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79%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I·12H2O 1%
水溶性消泡剂: 0.1% 水溶性染料: 0.01%
既需要化工原料二甲基亚砜:9800kg;苯甲酸钠:79kg;5-氯苯并三氮唑:10kg;氯化磷酸三钠:100kg;水溶性消泡剂:10kg;水溶性染料:1kg。
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它是以水为溶剂,以上述各种化工原料为溶质,配制成其浓度为71.4286%的溶液,其适合在-60℃以上温度的自然条件下使用,其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1=100kg/用量)
纯净水 39.2
符合技术配方要求的化工原料 100
配制成其浓度为71.4286%的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13920kg所需原料既:纯净水:3920kg;二甲基亚砜:9800kg;苯甲酸钠:79kg;5-氯苯并三氮唑:10kg;氯化磷酸三钠:100kg;水溶性消泡剂:10kg;水溶性染料:1kg。首先,对上述所需要的各种化工原料进行检验,确定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其次,根据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先将溶剂置放在反应釜中;然后根据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分二次添加溶质,第一次添加液体化工原料并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其在溶剂中充分溶解,而后再添加固体化工原料并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溶质在溶剂中充分溶解,然后静置沉淀≥30分钟,用120目铜筛滤出残留物,既制成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
实施例三:
某地区,冬期最高气温-1℃,最低气温-45℃的自然条件下,保证机动车、战车、喷气式发动机及机械设备在低温下有效地运转,采用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技术配方组合是:技术配方(十五)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I·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其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1=100kg/用量)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I·12H2O 0.5
水溶性消泡剂 0.1 水溶性染料 0.01
既需要化工原料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10000kg;苯甲酸钠:50kg;5-氯苯并三氮唑:10kg;氯化磷酸三钠:50kg;水溶性消泡剂:10kg;水溶性染料:1kg。首先,对上述所需要的各种化工原料进行检验,确定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其次,根据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先将溶剂置放在反应釜中;然后根据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分二次添加溶质,第一次添加液体化工原料并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其在溶剂中充分溶解,而后再添加固体化工原料并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溶质在溶剂中充分溶解,然后静置沉淀≥30分钟,用120目铜筛滤出残留物,既制成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
实施例四:
在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36℃,降雪量为1.3mm的自然条件下;外部环境为:市中心区铁路站点,铁体、铁路道轨被冰雪覆盖,机动车辆行驶密集时,采用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技术配方组合是:
技术配方(六十四)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其技术配方的技术配比为(重量%),确定总用量为10000kg:
二甲基亚砜:C3H6OS 97% 苯甲酸钠:C7H5NaO2 1%
偏硅酸钠:Na2SiO3 1.489%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
水溶性消泡剂 0.01% 水溶性染料 0.001%
既需要化工原料二甲基亚砜:9700kg;苯甲酸钠:100kg;偏硅酸钠:148.9kg;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50kg;水溶性消泡剂:1kg;水溶性染料:0.1kg。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它是以水为溶剂,以上述各种化工原料为溶质,配制成其浓度为71.4286%的溶液,其适合在-60℃以上温度的自然条件下使用,其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1=100kg)
水 39.2
符合技术配方要求的化工原料 100
配制成其浓度为71.4286%的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13920kg所需原料既:水:3920kg;二甲基亚砜:9700kg;苯甲酸钠:100kg;偏硅酸钠:148.9kg;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50kg;水溶性消泡剂:1kg;水溶性染料:0.1kg。首先,对上述所需要的各种化工原料进行检验,确定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其次,根据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先将溶剂置放在反应釜中;然后根据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分二次添加溶质,第一次添加液体化工原料并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其在溶剂中充分溶解,而后再添加固体化工原料并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溶质在溶剂中充分溶解,然后静置沉淀≥30分钟,用120目铜筛滤出残留物,既制成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对被冰雪覆盖的铁路站点的铁体、铁路道轨采用机械化或人工进行喷洒及对产品包装、仓储备用。
实施例五:
在最高气温-26℃,最低气温-38℃,降雪量为1.1mm的自然条件下;外部环境为:市中心区立交桥和道路被冰雪覆盖,机动车辆行驶密集时,采用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技术配方组合是:
技术配方(二十五)
氯化钙:CaCl2 93~98%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其技术配方的技术配比为(重量%),确定总用量为10000kg:
氯化钙:CaCl2 97% 偏硅酸钠:Na2SiO3 1.5%
三磷酸钠:Na5P3O10 0.989%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
水溶性消泡剂 0.01% 水溶性染料 0.001%
既需要化工原料氯化钙:9700kg;偏硅酸钠:150kg;三磷酸钠:9.89kg;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50kg;水溶性消泡剂:1kg;水溶性染料:0.1kg。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它是以水为溶剂,以上述各种化工原料为溶质,配制成其浓度为29.9%的溶液,其适合在-45℃以上温度的自然条件下使用,其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1=100kg/用量)
水 100
符合技术配方要求的化工原料 42.65
配制14265kg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既需要水:10000kg 氯化钙:9700kg;偏硅酸钠:150kg;三磷酸钠:9.89kg;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50kg;水溶性消泡剂:1kg;水溶性染料:0.1kg。首先,对上述所需要的各种化工原料进行检验,确定其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其次,根据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先将溶剂置放在反应釜中;然后依次添加固体化工原料并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其在溶剂中充分溶解,然后静置沉淀≥30分钟,用120目铜筛滤出残留物,既制成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对被冰雪覆盖的市中心区立交桥或道路采用机械化或人工进行喷洒及对产品包装、仓储备用。
Claims (2)
1.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水:H2O与具有防沸、防冻、防垢、防气蚀、防腐蚀和杀菌消毒、漂白去污、洗涤除垢、净化冷却液和降低水的冰点功能的二甲基亚砜:C3H6OS、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氯化钙:CaCl2、苯甲酸钠:C7H5NaO2、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偏硅酸钠:Na2SiO3、亚硝酸钠:NaNO2、三磷酸钠:Na5P3O10、四硼酸钠:Na2B4O7、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水溶性消泡剂和水溶性染料十三种化工原料中的四种、五种、六种、七种或八种经过优化组合,采用现代工艺精制而成,其技术配方的技术配比为重量百分含量(重量%):
技术配方(一)
氯化钙:CaCl2 95~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
氯化钙:CaCl2 95~98%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9%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
氯化钙:CaCl2 95~98%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9%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
氯化钙:CaCl2 90~96% 亚硝酸钠:NaNO2 3~9%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
氯化钙:CaCl2 95~98%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
氯化钙:CaCl2 96~9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1~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5% 水溶性染料 0.001~0.5%
技术配方(七)
氯化钙:CaCl2 95~9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
氯化钙:CaCl2 95~98%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
氯化钙:CaCl2 93~97%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一)
氯化钙:CaCl2 90~96% 亚硝酸钠:NaNO2 2~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二)
氯化钙:CaCl2 93~97%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三)
氯化钙:CaCl2 95~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四)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五)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六)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七)
氯化钙:CaCl2 95~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0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八)
氯化钙: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九)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
氯化钙: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一)
氯化钙:CaCl2 95~98%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二)
氯化钙:CaCl2 95~98%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三)
氯化钙:CaCl2 90~97% 亚硝酸钠:NaNO2 2~8%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x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四)
氯化钙:CaCl2 95~98%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五)
氯化钙:CaCl2 93~98%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六)
氯化钙:CaCl2 93~98%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七)
氯化钙:CaCl2 90~96% 亚硝酸钠:NaNO2 2~8%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八)
氯化钙: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九)
氯化钙: CaCl2 90~96%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亚硝酸钠:NaNO2 2~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
氯化钙: 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一)
氯化钙: 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二)
氯化钙: 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三)
氯化钙: 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四)
氯化钙: CaCl2 90~96%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亚硝酸钠:NaNO2 2~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五)
氯化钙: 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六)
氯化钙: CaCl2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七)
氯化钙: 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八)
氯化钙: 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九)
氯化钙: 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
氯化钙: 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一)
氯化钙: 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二)
氯化钙: CaCl2 90~96%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亚硝酸钠:NaNO2 2~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三)
氯化钙: 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四)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五)
氯化钙: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六)
氯化钙: CaCl2 90~95%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亚硝酸钠:NaNO2 2~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七)
氯化钙: 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八)
氯化钙: 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九)
氯化钙: 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 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
氯化钙: CaCl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一)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二)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9%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三)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9%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四)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6% 亚硝酸钠:NaNO2 3~9%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五)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六)
二甲基亚砜:C3H6OS 96~9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7% 水溶性染料 0.001~0.3%
技术配方(五十七)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八)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十九)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一)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6% 亚硝酸钠:NaNO2 2~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8% 水溶性染料 0.001~0.2%
技术配方(六十二)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三)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四)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五)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六)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七)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八)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十九)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一)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二)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三)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7% 亚硝酸钠:NaNO2 2~8%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四)
二甲基亚砜:C3H6OS 95~98%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五)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六)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七)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6% 亚硝酸钠:NaNO2 2~8%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八)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C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十九)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6%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亚硝酸钠:NaNO2 2~8%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一)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a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二)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三)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四)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6%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亚硝酸钠:NaNO2 2~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五)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六)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8%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七)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八)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十九)
二甲基亚砜:C3H6OS2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一)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二)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6%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亚硝酸钠:NaNO2 2~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三)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四)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五)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六)
二甲基亚砜:C3H6OS 90~95%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亚硝酸钠:NaNO2 2~6%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七)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八)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十九)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一百)
二甲基亚砜:C3H6OS 93~97%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一百零一)
二甲基亚砜:C3H6OS 96~99%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5% 水溶性染料 0.001~0.5%
技术配方(一百零二)
二甲基亚砜:C3H6OS 98~99%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水溶性消泡剂 0.01~0.9%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一百零三)
二甲基亚砜:C3H6OS 98~99%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水溶性消泡剂 0.01~0.8% 水溶性染料 0.001~0.2%
技术配方(一百零四)
二甲基亚砜:C3H6OS 96~98%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1~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5% 水溶性染料 0.001~0.5%
技术配方(一百零五)
二甲基亚砜:C3H6OS 96~98%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2%
本发明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其以二甲基亚砜:C3H6OS和氯化钙:CaCl2为主要化工原料时,它是以水为溶剂,以上述一百零五种技术配方中的化工原料为溶质,配制成其浓度为3%至73%的溶液,其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
水 100
符合技术配方要求的化工原料 3.093~270.370
以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的防冻汽车冷却液,其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
技术配方(一)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五)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六)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七)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八)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九)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一)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二)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三)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四)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五)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六)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七)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八)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十九)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一)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二)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三)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四)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五)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六)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七)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八)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二十九)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一)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二)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三)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四)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五)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六)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I·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七)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四硼酸钠:Na2B4O7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八)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三磷酸钠:Na5P3O10 0.5~3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三十九)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6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5~3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一)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氯化磷酸三钠:Na3PO4·NaOCl·12H2O 0.5~2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二)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三)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5-氯苯并三氮唑:C6H4ClN3 0.1~1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四)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五)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苯并咪唑烯丙基硫醚:C10H10N2S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1
技术配方(四十六)
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C12H20O4 100
偏硅酸钠:Na2SiO3 0.03~1 苯甲酸钠:C7H5NaO2 0.5~3
水溶性消泡剂 0.01~0.3 水溶性染料 0.001~0.2
本发明适用于机动车辆及机械设备水循环系统的防冻剂;作为除冰剂适用于高速公路、城乡道路、机场、广场、庭院、立交桥、人行过街天桥、公园、街心绿地、物体表面及对轨道交通中的铁体、钢轨的除冰融雪,适合于大规模机械化或人工喷洒作业;以1,2-环己二甲酸二乙酯和氯化钙为主要原料的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适合在-45℃以上的温度时使用,以二甲基亚砜为主要原料的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适合在-60℃以上的温度时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其特征在于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制备方法是:根据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和各组分的重量含量,先将溶剂置放在反应釜中,然后根据固体或液体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和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依次添加溶质,并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溶质在溶剂中充分溶解和混溶,然后静置沉淀≥30分钟,用120目铜筛滤出残留物,取其澄清液;在固体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中有氯化磷酸三钠和三磷酸钠的技术配方中,其制备方法是:根据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含量,先将溶剂置放在反应釜中,然后根据固体化工原料的技术配方中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分二次添加溶质,第一次添加除氯化钙以外的其它化工原料,而后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其在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再添加氯化钙,并再次进行强力搅拌≥30分钟,使溶质在溶剂中充分溶解,然后静置沉淀≥30分钟,用120目铜筛滤出残留物,取其澄清液,既制成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10047048 CN1730601A (zh) | 2005-08-15 | 2005-08-15 | 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510047048 CN1730601A (zh) | 2005-08-15 | 2005-08-15 | 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30601A true CN1730601A (zh) | 2006-02-08 |
Family
ID=35963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510047048 Pending CN1730601A (zh) | 2005-08-15 | 2005-08-15 | 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730601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93304A (zh) * | 2010-03-26 | 2010-08-04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一种无水型发动机液压悬置件多功能填充液混合物 |
CN101705078B (zh) * | 2009-12-02 | 2011-08-17 | 天津市东宝润滑油脂有限公司 | 一种耐低温环保型汽车用不冻液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842465A (zh) * | 2011-09-23 | 2014-06-04 | 极东制研工业(株) | 空穴腐蚀及缝隙腐蚀防止效果好的防冻液或冷却液组合物 |
CN104533577A (zh) * | 2015-01-13 | 2015-04-22 |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超低冰点氮氧化物还原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675483A (zh) * | 2015-01-13 | 2015-06-03 |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冰点氮氧化物还原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913163A (zh) * | 2020-07-07 | 2022-01-1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传导介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2005
- 2005-08-15 CN CN 200510047048 patent/CN173060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05078B (zh) * | 2009-12-02 | 2011-08-17 | 天津市东宝润滑油脂有限公司 | 一种耐低温环保型汽车用不冻液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793304A (zh) * | 2010-03-26 | 2010-08-04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一种无水型发动机液压悬置件多功能填充液混合物 |
CN101793304B (zh) * | 2010-03-26 | 2013-10-30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一种无水型发动机液压悬置件多功能填充液混合物 |
CN103842465A (zh) * | 2011-09-23 | 2014-06-04 | 极东制研工业(株) | 空穴腐蚀及缝隙腐蚀防止效果好的防冻液或冷却液组合物 |
CN103842465B (zh) * | 2011-09-23 | 2016-11-09 | 极东制研工业(株) | 空穴腐蚀及缝隙腐蚀防止效果好的防冻液或冷却液组合物 |
CN104533577A (zh) * | 2015-01-13 | 2015-04-22 |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超低冰点氮氧化物还原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675483A (zh) * | 2015-01-13 | 2015-06-03 |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冰点氮氧化物还原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913163A (zh) * | 2020-07-07 | 2022-01-1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传导介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13913163B (zh) * | 2020-07-07 | 2024-03-19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传导介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47472C (zh) | 有机性废液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 |
CN1083474C (zh) | 在热力循环中使用的改进的非共沸工作介质 | |
CN1576516A (zh) | 涡轮叶片的翼面形状 | |
CN1395611A (zh) | 降低用于火花点燃式内燃机的含乙醇发动机燃料蒸汽压的方法 | |
CN1017707B (zh) | 新的噻唑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42173A (zh) | 超扭曲液晶显示器 | |
CN1249356C (zh) | 旋翼风扇及其成形用模具和流体送进装置 | |
CN1730601A (zh) | 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 | |
CN1840696A (zh) | 水稻广谱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鉴别及转育技术 | |
CN1727641A (zh) | 用于燃气轮机的第二相的高效转子 | |
CN1420907A (zh) | 被紫外吸收剂加选定受阻胺的组合物稳定化的烛蜡 | |
CN1710013A (zh) | 一种多功能防冻汽车冷却液 | |
CN1966678A (zh) | 突变的木糖异构酶及其基因和用途 | |
CN1140194A (zh) | 在侧链上有支链烷基的液晶化合物及含有它的液晶组合物 | |
CN1039041A (zh) | 新颖的氟化涂料的粘附涂底剂组合物 | |
CN1271347A (zh) | 1,5-二苯基吡唑衍生物 | |
CN1651506A (zh)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制备方法 | |
CN1511326A (zh) | 电解电容器用电解液 | |
CN1041554A (zh) | 制取粉末状难熔无机化合物和金属组合物的方法 | |
CN1071540C (zh) | 3-异噻唑酮水溶液的稳定化 | |
CN1173989C (zh) | 石斛的dna序列及利用该序列鉴定其品种或辨别其真伪的方法 | |
CN1070852C (zh) | 乌头碱型化合物14-o-酰化体的制法 | |
CN1059563A (zh) | 鞣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059729A (zh) | 十笔首部尾部笔画数码输入法 | |
CN1162503C (zh) | 在热力循环中使用的改进的非共沸工作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