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708047A - 用于控制ip话音服务的路由路径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ip话音服务的路由路径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708047A CN1708047A CNA2005100667285A CN200510066728A CN1708047A CN 1708047 A CN1708047 A CN 1708047A CN A2005100667285 A CNA2005100667285 A CN A2005100667285A CN 200510066728 A CN200510066728 A CN 200510066728A CN 1708047 A CN1708047 A CN 170804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terminal
- registration
- message
- tunnel
- session initi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04L65/1104—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9—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adapted for mobile IP [MI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控制用于基于移动因特网协议和会话启动协议的IP话音服务的路由路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感测移动终端向不同的网络的移动并执行移动因特网协议重注册;移动终端通过外地代理执行移动因特网协议重注册后,移动终端发送包括移动终端的外部代理转交地址和本地地址的注册消息给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从而完成会话启动协议注册;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根据会话启动协议注册完成后从对应终端接收到邀请消息时的注册消息,创建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和外地代理之间的隧道,并通过该隧道把邀请消息发送给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优先权声明
本申请要求对2004年6月1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序列号为No.2004-42451、名为“基于移动因特网协议、IP话音协议和会话启动协议的移动终端、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和用于控制IP话音服务的路由路径的方法”的申请享有优先权,该申请援引于此以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系统,且更特别涉及基于移动因特网协议(以下称为“移动IP”)、IP话音(Voice-over-Internet Protocol)(以下称为“VoIP”)和会话启动协议(以下称为“SIP”)的移动终端、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和一种用于控制路由路径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用于为个人移动终端分配IP地址的技术,以便他们的用户可以在移动时使用因特网。
移动IP是一种在因特网协议层用来表现移动性的技术。移动TP通过使用不同用户网络的协议,使移动终端用户能在移动时不中断地使用互联网服务。用户网络的协议包括,例如,xDSLs(数字用户线和它的变型),WLAN(无线局域网),CDMA(码分多址)2000-1x,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和WCDMA(宽带CDMA)。移动IP和VoIP结合使移动终端能通过话音电话与公用交换电话网(PSTN)(如当地/收费电话网)的用户通信。另外,结合H.323视频通信协议,移动IP使移动终端能接收移动视频电话服务。
SIP是一个应用层的控制协议,用来建立、修改和结束包括话音和视频的多媒体通信的会话或呼叫。
SIP用户代理代表基于SIP的移动终端或基于SIP的移动节点(MN)。因为这些服务器物理上位于同一个平台,SIP服务器包括代理服务器(proxyserver)、位置服务器(location server)、转发服务器(redirect server)和注册服务器(registra server)。
在启动阶段,SIP用户代理在注册服务器上一同注册当前位置的IP地址和它自己特定的URI(记录地址),并且对应终端或相应节点(CN)参照在注册服务器上注册过的对应移动终端的IP地址尝试建立会话连接。通过如上描述的SIP提供移动性,以便移动终端能与另一个移动终端或新的接入点执行通信而不用改变它自己的SIP URI。
然而,当移动终端移动在呼叫已连接的状态下向不同的网络的移动时,移动终端需要得到一个新的IP以在新的区域接收话音分组,这导致呼叫断开。即,SIP在应用层支持移动性,但在网络层不支持移动性。然而,当移动终端同时使用移动IP和SIP时,即使在移动时移动终端也可以保持呼叫而不断开。换句话说,当执行使用SIP的VoIP服务时,如果移动IP与之相关联,当移动终端在不同网络移动时保持SIP会话而不断开是可能的。
然而,在IPv4的情况下,当使用移动IP时,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分组要经过本地代理(HA),以建立了一个三角形路由路径。结果,由于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分组的第一路径和移动终端发送的分组的第二路径相互不同,呼叫者可能会察觉到话音质量的差别。此外,随着通过本地代理接收到分组的第一路径增长,诸如分组丢失、时间延迟、抖动等因素导致服务质量相应的恶化。此外,这些和其他因素导致本地代理负荷增加。
同时,在移动终端间交换话音分组之前,通过SIP建立会话。在这种情况下,当SIP服务器以代理模式(代理服务器)运行时,和移动终端与对应终端之间一样,移动终端与SIP代理服务器之间也会引起三角形路由的问题。图1是图解在基于移动IP、SIP和VoIP的现有移动通信系统VoIP服务中的三角形路由问题。附图标记123显示了,从对应终端(CN)14到本地代理10、从本地代理10到外地代理12和从外地代理到对应终端14连接的话音业务的三角形路由形式。
最近,当源地址从网络拓扑的角度看不正确时,路由器使用了进入(ingress)过滤功能。例如,在如IPv4的网络环境中,存在必须使用反向隧道模式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上行链路的路径和下行链路的路径是相同的,但两个呼叫者之间发送的数据必须经过本地代理,因此它们的发送路径不必要地增长。另外,由于业务集中在本地代理,通信质量恶化,甚至更坏,系统可能崩溃。这里,进入过滤是一种当源地址从网络拓扑的角度看不正确时使用的功能。即,根据进入过滤功能,检查IP头的源地址字段,如果分组是从不适合相应链路的地址接收到的,分组被丢弃掉。
上面讨论的三角形路径路由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已提出的使用移动IP的路由优化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对应终端14绑定并将移动终端16(也就是移动节点)的本地地址和当前位置(转交地址;下文中称为“CoA”)存储在高速缓冲存储器中,从而对应终端14能直接通过隧道把分组发送到移动终端的CoA,而不必经过本地代理10。这里,隧道封装(tunneling)是一种用来把将要发送的分组用能够路由的分组头封装并发送分组的技术。由于当分组的接收方地址与接收方所处地区的域地址格式不同时无法路由,所以封装是必要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额外的负担在于必须建立并重新安装路由优化的本地代理10或路由优化的外地代理12。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面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当使用移动IP时通过最小化网络负荷和优化业务的路由路径,以提高VoIP的通信质量并有效管理使用SIP服务器和移动终端的网络,并且达到能在移动中保持会话的VoIP服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基于移动因特网协议和会话启动协议的IP话音服务的路由路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移动终端感测移动终端向不同的网络的移动并执行移动因特网协议重注册;通过外地代理执行移动因特网协议重注册后,移动终端发送包括移动终端FACoA(外部代理转交地址,Foreign Agent Care-of Address)和本地地址的注册消息给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从而完成会话启动协议注册;会话启动协议注册完成后,当从对应终端接收到邀请消息时,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根据注册消息创建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和外地代理之间的第一隧道,并通过第一隧道把邀请消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和当从已接收到邀请信息的移动终端接收到响应时,外地代理创建外地代理和对应终端之间的第二隧道,并且移动终端和对应终端通过第二隧道互相交换话音分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基于移动因特网协议、IP话音协议和会话启动协议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感测单元,用于感测移动终端向另一个网络的移动;注册消息生成单元,用于当感测到移动终端位置移动时生成注册消息,该注册消息包括本地地址和CoA(转交地址,Care-of Address);和发送单元,用于把注册消息发送给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提供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包括: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注册消息,该注册消息包括从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来的CoA和本地地址;检测单元,用于响应从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的邀请消息,检测所述存储单元中第一移动终端的CoA;和发送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CoA把所述邀请消息发送到第一移动终端。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性、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是图解在基于移动IP、SIP和VoIP的现有移动通信系统的VoIP服务中的三角形路由问题的图;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在访问者网络中SIP注册消息的构造的图表;
图3是针对使用FACoA的例子、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控制用于VoIP服务的路由路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针对使用配置CoA(C-CoA,Collocated CoA)的例子、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控制用于VoIP服务的路由路径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其中显示了当移动终端在会话期间从一个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时,移动终端提醒对应终端该移动终端的改变的FACoA的信令序列;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流程图,其中显示了当移动终端在会话期间从一个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时,移动终端提醒对应终端该移动终端的改变的C-CoA的信令序列;
图7是用来解释图3所示的移动IP重注册和SIP注册过程的详细视图;以及
图8是用来解释图3所示的使用SIP的VoIP业务路由路径优化过程的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尽管下面给出许多如域名、地址等的特定特征,但介绍它们仅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实施本发明可以不必有这些特定特征。在下面本发明的描述中,当可能使本发明主题更不清楚时,将忽略对这里众所周知的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例如,移动IP操作)。
在本发明中,假设有移动IP功能的移动终端(MN)在不同的(访问者)网络正使用利用SIP的VoIP服务。而且,为了达到本发明的方法和结构,MN配有移动IP,并且还包括SIP用户代理、本地代理、外地代理、SIP服务器(代理服务器、注册服务器和位置服务器)和用于与MN通信的对应终端。
图2是图解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说明在访问者网络中SIP注册消息的构造的图表。
根据本发明的注册消息一起使用新的参数和接触首标(contact header)。为了辨别接触首标指示的地址是本地地址还是CoA(转交地址),定义了一个新的参数“类型”(type)。例如,“类型=hoa”代表接触首标指示的地址是本地地址,而“类型=coa”代表接触首标指示的地址是CoA。参数“满期”(expires)代表注册消息的有效期,用分钟表示。例如,如图2所示,“满期=30”指有效注册期是30分钟。如果参数“满期”只存在于特定的接触首标中,则当它的有效期结束时只有该特定接触首标的信息过期。因此,在满期之前有必要发送另一注册消息以重新注册。
如图2所示,移动终端的记录地址是“sip:foo@samsung.com”。此外,本地地址是“sip:foo@165.213.230.200”,CoA是“sip:foo@165.213.137.195”。因此,位置服务器存储移动终端记录地址中的本地地址和CoA,映射本地地址和CoA。
位置服务器是一种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应答从注册服务器或代理服务器请求的记录地址的注册或查询。当移动终端在注册消息中载入它自己的CoA(IP地址)并发送它时,注册服务器接收到CoA并将CoA和移动终端特定的URI(称为记录地址,意思是在位置服务器中注册的URI)存储在位置服务器中。当代理服务器接收到来自第一移动终端的邀请消息时,代理服务器向位置服务器查询第二移动终端位置,该位置由邀请信息中包含的URI指示。接着,在建立第二移动终端位置后,代理服务器把邀请消息发送给第二移动终端。为了方便起见,上面提到的服务器在图3到6中示为“SIPs(SIP服务器)”,而不区分各个服务器。然而,在下面的描述中,每个服务器将加以区别的表示。但应当理解,当没有必要区分各个服务器或没有必要命名所有服务器时,服务器可用SIP服务器来表示。
同时,当移动终端位于本地网络时,只根据现有方法注册本地地址,而不使用上面描述的参数“类型”。
在下面对图3至6的描述中,假设在移动性检测和注册(分别如图3、4、5或6中步骤331、441、551或661所示)执行前,移动终端在本地网络通过注册消息注册它的本地地址为当前位置。此外,应当理解移动性检测和注册操作(分别如图3、4、5或6中步骤331、441、551或661所示)在移动IP层执行,而下面的操作在SIP层执行。
按图3至6中所示操作的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称为用户应用程序,包括UAC(用户代理客户机)和UAS(用户代理服务器)。UAC是用于创建和发送SIP请求消息的客户机应用程序。UAS是用来创建和发送响应消息的服务器应用程序,该响应消息包括接受、拒绝或使用改变的接收地址转发和重传的含意。为方便起见,在下面描述中,将描述应用到移动终端的这些情况。
图3是针对使用FACoA的例子、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控制用于VoIP服务的路由路径的方法的流程图。
在步骤331,当本位于本地网络的处于等待状态的移动终端30向不同的网络移动时,移动终端30的移动IP机制执行移动性检测,然后移动终端30向本地代理34请求注册。
在步骤332,移动终端30发送注册消息给外部代理32,该注册消息包含其中记录它自己本地地址和新的CoA—外地代理CoA(下文中称为“FACoA”)的接触首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区别这两个地址,如上面提到的图2中所描述的那样,使用参数“类型”。
外部代理32通过本地代理34把注册消息发送到SIP服务器36,即注册服务器。然后,注册服务器接收并传送移动终端30的记录地址的新FACoA和本地地址到位置服务器,并且位置服务器存储从注册服务器传送来的信息。
同时,外地代理32通过解析从移动终端30发送的消息,理解该消息是注册消息并检查接触首标等的信息。此外,在这段时期内,外地代理32可以获得在外地代理32和代理服务器之间隧道封装所需的期望信息,即FACoA和服务器IP地址。
这里,如图3所示,根据移动IP的反向隧道封装(reverse-tunneling)建立状态,注册消息可能直接从外地代理32发送到注册服务器,或者可能从外地代理32经过本地代理34发送到注册服务器。
在步骤333,“200 OK”消息是与注册消息相关的注册服务器响应消息,它通过注册服务器经本地代理34与外地代理32之间建立起的隧道发送到移动终端30。外地代理32解析“200 OK”消息并确认响应已成功接收到。在确认响应已成功接收到后,可以创建外地代理32和代理服务器之间的“隧道”。图3中,第一隧道11代表外地代理32和代理服务器36之间的创建的隧道。
在步骤334,欲与移动终端30的用户进行VoIP通信一的方的对应终端38,发送邀请信息给SIP服务器36,即代理服务器。在步骤335,代理服务器使用地址记录作为关键字从位置服务器提取相应移动终端30的地址和FACoA。代理服务器结合提取的信息通过第一隧道11把邀请消息发送给移动终端30的当前位置,然后在外地代理32解封装邀请消息之后把该邀请消息发送给移动终端30。在这段时期内,外地代理32可以从邀请消息中获得在外地代理32和对应终端38之间创建第二隧道21所必需的信息,邀请消息中的对应终端38的IP地址是必要的信息,这是因为从外地代理32的角度看来,第二隧道21的终点对应于对应终端38。
在步骤336,当移动终端30生成和发送“180 Ring”消息时,外地代理32接收并通过外地代理32和代理服务器之间已建立的第一隧道11将“180Ring”消息发送到代理服务器。在步骤337,代理服务器接收到并发送“180ring”消息给对应终端38。
在步骤338,用户按下移动终端30的“发送”按键,并且移动终端30在“200 OK”消息的接触首标中记录它自己的本地地址和FACoA,并发送“200 OK”消息给外地代理32。外地代理32通过第一隧道11发送“200 OK”消息给代理服务器。在步骤339,代理服务器36发送“200 OK”消息给对应终端38。然后,对应终端CN解析“200 OK”消息,并可以获得在对应终端38和外地代理32之间创建第二隧道21所需的信息,该信息包括外地代理32的IP地址,即,FACoA,这是因为从对应终端38的角度看来,第二隧道21的终点对应外地代理32。在步骤340,对应终端38通过第二隧道21发送ACK消息给移动终端30,以便如步骤341所示,移动终端30和对应终端38可以通过第二隧道21互相交换话音分组。
根据本发明上面描述的方法,可以理解,发送的消息在启动邀请到终端互相交换话音分组期间不经过本地代理34。
可以使用IPinIP(在IP中封装IP)(RFC 2003)、最小封装(RFC 2004)或GRE(通用路由封装)(RFC 1701)作为隧道封装的协议。此外,可以参考IETF‘RFC 2003’和‘RFC 2004’与隧道封装有关的规范。
下面将详细描述在外地代理32和SIP服务器36之间创建第一隧道11的方法。
从外地代理32的角度看来,外地代理32接收来自移动终端30的注册消息,发送该注册消息给SIP服务器36,然后进入等待状态,等待从SIP服务器36来的响应。这之后,当接收到来自SIP服务器36的响应时,外地代理32解析该响应消息,即SIP消息。作为解析的结果,当响应消息是“200 OK”消息时,外地代理32创建第一隧道11,该隧道的终点是外地代理自己的地址(FACoA)和源IP地址(SIP网络服务器地址)。
相反,从SIP服务器36的角度看来,注册服务器接收注册消息,在位置服务器注册对应终端30的位置(即存储本地地址、FACoA和有效期值),并使用SIP服务器36自己的地址和从注册消息中获悉的移动终端30的FACoA创建第一隧道11。
这里,“隧道”意思是两个节点之间的虚拟链路,例如,在外地代理32和SIP服务器36之间,“创建隧道”意味着相应节点识别出隧道两个终点在哪里。将第一隧道11的有效期建立为对应于注册消息中的CoA的参数“过期”的值。为了保持第一隧道11,在建立的有效期内必须用新的注册消息更新第一隧道11。如果外地代理FA没有接收到“200 OK”消息而是接收到不同的响应、或者在预定的期间内没有接收到任何响应,外地代理32确定第一隧道的创建以失败告终。另外,当超过有效期后,第一隧道11自动取消。因此,在第一隧道11取消之后,接收从对应终端38来的邀请消息,SIP服务器SIPs使用移动终端MN地址作为目的地发送邀请消息,这是因为连接到外地代理FA的第一隧道11不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邀请消息按下面的顺序发送:从对应终端38到SIP服务器36、到本地代理34、到外地代理32、然后到移动终端30。
下面将详细描述创建在外地代理32和对应终端38之间创建第二隧道21的方法。
外地代理32解析从对应终端38接收到的邀请消息,读取包含在接触首标中的对应终端38的IP地址,并等待将要从移动终端30发送的“200 OK”消息。当它接收到“200 OK”消息时,外地代理32创建以它自己的地址和对应终端38为其两终点的第二隧道21,然后向移动终端30发送ACK消息,其中该消息是从对应终端38经过第二隧道21接收到的。第二隧道21与参数“过期”没有关系,且当接收到响应BYE消息的“200 OK”消息时过期。这里,BYE消息是请求消息,当在媒体会话期间期望结束呼叫时由UAC发送到UAS。
相反,从对应终端38的角度看来,对应终端38创建第二隧道21,该隧道以该终端自己的地址和从“200 OK”消息中获悉的移动终端30的FACoA作为其两终点。
图4是在关于使用配置CoA(以下称为C-CoA)的情况下、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控制用于VoIP服务的路由路径的方法的流程图。
FACoA是外地代理的IP地址,外地代理连接移动终端和移动终端40访问的外地网络。相反,C-CoA(配置CoA)是为了连接移动终端自己而临时分配的IP地址。C-CoA代表位于外地网络的移动终端的当前位置。当外地代理建立的用于发送分组的隧道的一个终点是移动终端时,移动终端不得不具有对封装的分组解封装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使用的CoA就是C-CoA。
与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图4所示的实施例使用移动终端40作为隧道的终点,而图3所示的实施例使用外地代理32作为隧道的终点。下面描述将结合图4关于移动终端40使用C-CoA的例子详细解释SIP信令序列。
在步骤441,当本来位于本地网络的处于等待状态的移动终端40移动向另一个网络移动时,移动终端40的移动IP机制执行移动性检测,并且移动终端MN发送注册请求消息给本地代理42。
在步骤442,移动终端40直接发送包含其中记录它自己的本地地址和新的C-CoA的接触首标的注册消息给SIP服务器44,即注册服务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检测两个地址的不同,使用参数“类型”(如图2所示及对应文中所述)。
在步骤443,注册服务器生成“200 OK”消息以响应注册消息,并通过本地代理42发送“200 OK”消息给移动终端40。
在步骤444,欲与移动终端40的用户进行VoIP通信一方的对应终端46,发送邀请消息给SIP服务器44,即代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使用记录地址作为关键字从位置服务器中提取移动终端的本地地址和CoA。代理服务器结合提取出的信息在代理服务器和移动终端40之间建立第三隧道31,并通过第三隧道31发送邀请消息给移动终端40。
在步骤445,移动终端40接收到邀请消息,并将其解封装。
在步骤446,移动终端40通过第三隧道31发送“180 Ring”消息给代理服务器。
在步骤447,代理服务器发送“180 Ring”消息给对应终端46。
在步骤448,用户按下移动终端40的“发送”键,移动终端40把它自己的本地地址和C-CoA记录到“200 OK”消息的接触首标中,并发送“200 OK”消息给代理服务器。
在步骤449,代理服务器发送“200 OK”消息给对应终端46。
移动终端40和对应终端46在步骤445和449可以分别获得隧道封装所需的信息。即,移动终端40在步骤445可以从接收到的邀请消息中获得对应终端46的IP地址,且对应终端46可以从接收到的“200 OK”消息中获得移动终端40的C-CoA。第四隧道41代表以移动终端40和对应终端46作为其两终点的隧道。
在步骤450,对应终端46不是通过本地代理42而是通过在对应终端46和移动终端40之间建立的第四隧道41发送ACK消息给移动终端40。
在步骤451,移动终端40和对应终端46通过第四隧道41互相交换话音分组,从而如所示的绕过本地代理4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使用IPinIP(在IP中封装IP)(RFC 2003)、最小封装(RFC 2004)或GRE(通用路由封装)(RFC 1701)作为隧道封装的协议。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流程图,显示了其中当移动终端50在会话期间从一个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时,移动终端50提醒对应终端58移动终端50的改变的CoA的信令序列。这里,假设如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描述地那样使用FACoA。
由于与图3中所示的步骤331到333的操作分别相同,将省略对步骤551到553的操作的描述。
SIP服务器56即注册服务器,和外地代理52获得包含在步骤552中从移动终端50发送的注册消息中的FACoA和服务器IP地址,以便可以创建第五隧道51。
在步骤554,移动终端50通过外地代理52发送信息消息(以下称为“INFO消息”)给SIP服务器56,即代理服务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代理服务器和外地代理52之间创建的第五隧道51发送INFO消息。在步骤555,代理服务器发送INFO消息给对应终端58。
在步骤556,接收到INFO消息的对应终端58用新改变的FACoA替换第五隧道51的终点。此外,对应终端58生成“200 OK”消息以响应INFO消息,并通过第五隧道51发送“200 OK”消息给外地代理52,然后,外地代理52发送“200 OK”消息给移动终端50。在步骤557,代理服务器通过第五隧道51发送“200 OK”消息到外地代理52,然后外地代理52发送“200 OK”消息到移动终端50。
第六隧道61代表在对应终端58和对应于新改变的FACoA的外地代理52之间创建的隧道。在步骤558,从对应终端58通过外地代理52发送到移动终端50的ACK消息经过第六隧道61。在步骤559,在对应终端58和移动终端50之间通过外地代理52交换的话音分组经过第六隧道61。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流程图,显示了其中当移动终端60在会话期间从一个网络移动到另一个网络时,移动终端提醒对应终端66该移动终端60的改变的C-CoA的信令序列。这里,假设如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所述地使用C-CoA。
由于与图4中所示的步骤441到443的操作分别相同,将省略对步骤661到663的操作的描述。
SIP服务器64即注册服务器,和外地代理(未示出)获得包含在步骤662中从移动终端60发送的注册消息中的C-CoA和服务器IP地址,以便创建所示的第七隧道71。
在步骤664,移动终端60发送INFO消息给SIP服务器64,即代理服务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代理服务器64和移动终端60之间建立的第七隧道71发送INFO消息。在步骤665,代理服务器发送INFO消息给对应终端66。
在步骤666,接收到INFO消息的对应终端66用新改变的C-CoA替换第七隧道71的终点,生成“200 OK”消息以响应INFO消息,并发送“200 OK”消息给代理服务器64。在步骤667,代理服务器64通过第七隧道71直接发送“200 OK”消息给移动终端60。
在图6中,第八隧道81代表在对应终端66和对应于新改变的C-CoA的移动终端60之间创建的隧道。在步骤668,从对应终端66发送到移动终端60的ACK消息经过第八隧道81。在步骤669,在对应终端66和移动终端60之间交换的话音分组经过第八隧道81。
上面提到的操作都是按SIP服务器是以代理服务器运行的假设描述的。如果SIP服务器作为转发服务器使用,序列将进一步简化。即,当转发服务器以“200 OK”消息的方式发送当前C-CoA给呼叫终端,呼叫终端可以在呼叫终端和被呼叫终端之间建立直接的隧道,以便可以在呼叫终端和被呼叫终端之间交换分组。在这种情况下,在SIP服务器SIPs和被呼叫终端之间的隧道是不必要的。
与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图6所示的实施例使得在移动终端和本地代理之间交换像注册消息、“200 OK”消息、INFO消息和ACK消息之类的消息,而不必通过外地代理。
下面将结合图7和8详细描述图3的实施例。
图7是用来解释图3所示的移动IP重注册和SIP注册过程的详细视图,而图8是用来解释图3所示的使用SIP的VoIP业务路由路径优化过程的详细视图。
参照图7,步骤770到774对应着图3的步骤331。如图7中所示,位于域名为“sbs.com”的地区DM1的移动终端MN1和位于另一个域名为“Samsung.com”的地区DM2的移动终端MN2物理上是同一个终端,但为了方便地识别关于移动终端位置移动之前和之后,它们用相互不同的参考号码表示。
当移动终端MN2检测到移动终端MN2从域名为“Samsung.com”的地区DM2移动到域名为“sbs.com”的地区DM1(步骤780)时,移动终端从外地代理FA7请求移动IP注册(步骤771)。接收到请求的外地代理FA7发送移动IP注册请求给本地代理HA7(步骤772)。本地代理HA7接收到移动IP注册请求,并发送移动IP注册响应给外地代理FA7(步骤773)。接收到响应的外地代理FA发送移动IP注册响应给移动终端MN1(步骤774)。
图7中的步骤775到779对应于图3中的步骤332和333。移动终端MN1发送包含其中记录它自己的本地地址和新的CoA(FACoA)的接触首标的注册消息给外地代理FA7(步骤775)。外地代理FA7发送注册消息给SIP服务器,即给注册服务器RS7(步骤776)。然后,注册服务器RS7接收到并传递注册消息给位置服务器LS7,这样位置服务器LS7可以存储移动终端MN1地址记录的新的CoA和本地地址。注册服务器RS7发送作为关于注册消息的响应消息的“200 OK”消息给本地代理HA7(步骤777)。本地代理HA7发送“200 OK”消息给移动终端MN1(步骤779)。
虽然结合图3解释图7,但应当理解图7可以被用作用于详细解释图4至6每个图中移动IP注册和SIP注册过程的视图。即,步骤770到774可以对应于图4中的步骤441、图5中的步骤551或图6中的步骤661。此外,步骤775到779可以对应着图4中的步骤442和443、图5中的步骤552和553或者图6中的步骤662和663。
参照图8,步骤881、884和885对应着图3中的步骤334和335。步骤891、892和893对应着图3中的步骤336和337。步骤886、887和888对应着图3中的步骤338和339。此外,步骤889对应着图3所示的步骤340。
在图8中,第一隧道11和第二隧道21用相同的参考号码91来表示。
和图1中所示的现有技术中由三角形形构成的话音业务123不同,如图8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话音业务894由直线构成。
为了优化VoIP业务的路由路径,SIP服务器用于位置服务器LS8和代理服务器PS8。位置服务器LS8和代理服务器PS8互相传递和接受查询或应答。从代理服务器PS8传递给位置服务器LS8的查询用于获悉被对应终端CN8邀请的终端的CoA(步骤882)。从位置服务器LS8发送给代理服务器PS8的应答包括被对应终端CN8邀请的终端的CoA(步骤)。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可以解决当应用移动IP的移动终端使用VoIP时发生的三角形路由问题。此外,根据本发明,归功于缩短的路由路径,可以大大减少在话音通信质量中常常是重要因素的延迟,而且减少整个网络的负荷,从而减少数据丢失,因此达到高质量的话音通信。
尽管本发明是结合其特定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描述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不背离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改变。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基于移动因特网协议、IP话音协议和会话启动协议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感测单元,用于感测移动终端向另一个网络的移动;
注册消息生成单元,用于当感测移动终端的位置移动时生成注册消息,该注册消息包括本地地址和CoA(Care-of-address);和
发送单元,用于把注册消息发送给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的注册消息通过外地代理和本地代理发送给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的注册消息包括一个参数,该参数用来判断所述注册消息的接触首标中指示的地址是本地地址还是Co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还包括信息消息生成单元,当在移动终端和对应终端之间建立会话的状态下检测到移动终端向不同的网络移动时,该信息消息生成单元生成包含新CoA的信息消息并将该信息消息发送给对应终端,以便当执行隧道封装时,对应终端用新的CoA替换隧道的终点。
5.一种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包括:
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注册消息,该注册消息包括从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来的CoA和本地地址;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存储单元中的第一移动终端的CoA,以响应从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给第一移动终端的邀请消息;和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第一移动终端的CoA把所述的邀请消息发送到第一移动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其中所述的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参照CoA在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和第一移动终端之间创建隧道,并通过该隧道发送邀请消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其中使用记录地址作为关键字操作所述的本地地址和CoA。
8.一种用于控制基于移动因特网协议和会话启动协议的IP话音的路由路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终端感测移动终端向不同的网络的移动并执行移动因特网协议重注册;
移动终端通过外地代理执行移动因特网协议重注册后,移动终端发送包括移动终端FACoA(Foreign Agent Care-of Address)和本地地址的注册消息给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以便完成会话启动协议注册;
会话启动协议注册完成后,当从对应终端接收到邀请消息时,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根据注册消息创建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和外地代理之间的隧道,并通过该隧道把邀请消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和
当外地代理接收到来自已接收到的邀请信息的移动终端的响应时,创建额外的外地代理和对应终端之间的隧道,移动终端和对应终端通过该额外隧道互相交换话音分组。
9.一种用于控制基于移动因特网协议和会话启动协议的IP话音的路由路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终端处于等待状态时感测移动终端向不同的网络的移动并执行移动因特网协议重注册;
移动终端执行移动因特网协议重注册后,直接发送包括移动终端C-CoA(Collocated Care-of Address)和本地地址的注册消息给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从而完成会话启动协议注册;
会话启动协议注册完成后,当从对应终端接收到邀请消息时,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根据注册消息创建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和外地代理之间的隧道,并通过该隧道把邀请消息发送给移动终端;和
当对应终端通过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从已接收到邀请信息的移动终端接收到响应时,创建额外的对应终端和移动终端之间的隧道,移动终端和对应终端通过该额外隧道互相交换话音分组。
10.一种用于控制基于移动因特网协议和会话启动协议的IP话音的路由路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移动终端在通信时感测移动终端向不同的网络的移动并执行移动因特网协议重注册;
移动终端执行移动因特网协议重注册后,移动终端通过外地代理发送包括移动终端FACoA(Foreign Agent Care-of Address)和本地地址的注册消息给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从而完成注册;
当通过本地代理接收到打算从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发送到移动终端的注册响应时,外地代理创建外地代理和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之间的隧道,并通过该隧道把包含移动终端生成的FACoA的信息消息发送给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和
当对应终端接收到来自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的信息消息时,创建额外的以FACoA为终点的隧道,移动终端和对应终端通过该额外隧道互相交换话音分组。
11.一种用于控制基于移动因特网协议和会话启动协议的IP话音服务的路由路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移动终端在通信时感测移动终端向不同的网络的移动并执行移动因特网协议重注册;
移动终端执行移动因特网协议重注册后,直接发送包括移动终端C-CoA(Collocated Care-of Address)和本地地址的注册消息给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从而完成注册;
当移动终端接收到来自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的注册响应时,创建移动终端和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之间的隧道,并通过该隧道把包含C-CoA的信息消息发送给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和
当对应终端接收到来自会话启动协议服务器的信息消息时,创建额外的以C-CoA为终点的隧道,移动终端和对应终端通过该额外隧道互相交换话音分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40042451A KR100605806B1 (ko) | 2004-06-10 | 2004-06-10 | 모바일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보이스 오버 인터넷 프로토콜, 및 세션 초기화 프로토콜 기반 이동단말기, 세션 초기화 프로토콜 서버, 및 보이스 오버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서비스를 위한 라우팅 경로 제어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
KR42451/04 | 2004-06-1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08047A true CN1708047A (zh) | 2005-12-14 |
Family
ID=34978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0667285A Pending CN1708047A (zh) | 2004-06-10 | 2005-04-30 | 用于控制ip话音服务的路由路径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50286504A1 (zh) |
EP (1) | EP1605662B1 (zh) |
KR (1) | KR100605806B1 (zh) |
CN (1) | CN1708047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45350A (zh) * | 2009-10-12 | 2011-05-04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基于因特网协议的汇聚网络的集成信号处理的装置和方法 |
CN102165801A (zh) * | 2008-09-19 | 2011-08-24 | 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用于切换到分配给网络的无线电本地区域的移动终端设备的通信联系的方法 |
CN112235831A (zh) * | 2019-07-15 | 2021-01-1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VoLTE网络的注册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61686B1 (ko) * | 2004-10-22 | 2006-03-15 |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망에서의 화상통화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
US8411650B2 (en) * | 2005-04-18 | 2013-04-0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services through a mobile IP home agent |
CA2528875A1 (en) * | 2005-05-10 | 2006-11-10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Communication system, exchange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US20070058611A1 (en) * | 2005-09-14 | 2007-03-15 |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 Method and system to proxy mobile and network originated call sessions |
CN101467138B (zh) * | 2006-04-17 | 2012-01-11 | 思达伦特网络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通信本地化的系统和方法 |
US20070253405A1 (en) * | 2006-04-27 | 2007-11-01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itiating a user selected service when establishing a packet data connection |
US7606191B1 (en) * | 2006-05-01 | 2009-10-20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ecure mobile-IP traffic traversing 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
CN100438455C (zh) * | 2006-05-12 | 2008-11-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合法监听的方法 |
CN100459532C (zh) * | 2006-05-26 | 2009-02-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合法监听的方法 |
ATE539536T1 (de) | 2006-05-29 | 2012-01-15 | Panasonic Corp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ür gleichzeitige ortsprivatsphäre und routenoptimierung für kommunikationssitzungen |
US8230074B2 (en) * | 2006-07-06 | 2012-07-2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required memory usage between communication servers |
CN100596101C (zh) * | 2006-08-31 | 2010-03-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本地移动性管理网络的报文路由方法和系统 |
TWI326173B (en) * | 2006-12-07 | 2010-06-11 | Ind Tech Res Inst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p mobility management for persistent connections |
KR100811308B1 (ko) * | 2006-12-29 | 2008-03-10 | 엠피에스리서치(주) | 무선망에서 다자간 실시간 멀티미디어 서비스를 위한단대단 고속 이동성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8363640B2 (en) | 2007-01-31 | 2013-01-29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for an unregistered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device |
KR100895283B1 (ko) * | 2007-11-27 | 2009-04-2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이동 VoIP 서비스 제공 장치 및 호 연결 방법 |
KR100895284B1 (ko) * | 2007-11-27 | 2009-04-29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이동 VoIP 서비스 제공을 위한 단말 등록 방법 및네트워크 장치 |
US8418228B2 (en) * | 2008-12-03 | 2013-04-09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Converged access control method using network access device at penetration node of IP network of convergence ALL-IP network |
US9532293B2 (en) | 2009-03-18 | 2016-12-2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Localized forwarding |
US8743696B2 (en) | 2009-08-07 | 2014-06-0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obile transport solution for offloading to an alternate network |
WO2011038352A1 (en) * | 2009-09-26 | 2011-03-3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Providing offload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9009293B2 (en) | 2009-11-18 | 2015-04-14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packet characteristic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9015318B1 (en) | 2009-11-18 | 2015-04-21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domain name system flow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9148380B2 (en) | 2009-11-23 | 2015-09-2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quence numbering mechanism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GB2476077A (en) * | 2009-12-10 | 2011-06-15 | Skype Ltd | Estimating VoIP call Quality before a call is set up |
US8792495B1 (en) | 2009-12-19 | 2014-07-2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out of order packet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8428024B2 (en) * | 2010-07-21 | 2013-04-2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ity with a split home agent architecture using MPTCP |
US8787303B2 (en) | 2010-10-05 | 2014-07-2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ffic offloading at a router |
US8526448B2 (en) | 2010-10-19 | 2013-09-0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Call localization and processing offloading |
US9003057B2 (en) | 2011-01-04 | 2015-04-0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 |
US8737221B1 (en) | 2011-06-14 | 2014-05-2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Accelerated processing of aggregate data flow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8948013B1 (en) | 2011-06-14 | 2015-02-0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elective packet sequence acceler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8792353B1 (en) | 2011-06-14 | 2014-07-29 | Cisco Technology, Inc. | Preserving sequencing during selective packet acceler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8743690B1 (en) | 2011-06-14 | 2014-06-0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elective packet sequence acceler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
US8638356B2 (en) * | 2011-07-08 | 2014-01-28 | Skype |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123368B2 (en) | 2012-02-23 | 2018-11-0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access point names for trust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US8971920B2 (en) * | 2012-09-11 | 2015-03-0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hanced LTE positioning protocol information transfer procedures for control plane LCS on LTE |
EP2909995B1 (en) * | 2012-10-19 | 2018-01-24 | Unify GmbH & Co. KG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 virtual sip user agent by use of a webrtc enabled web browser |
EP3139565A1 (en) * | 2015-09-03 | 2017-03-08 | Alcatel Lucent | Parser for locally routing voice over small cells of a long term evolution networ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92995B2 (en) * | 2000-04-17 | 2006-01-31 |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 Telecommunication enhanced mobile IP architecture for intra-domain mobility |
FI113319B (fi) * | 2000-09-29 | 2004-03-31 | Nokia Corp | Palveluita tarjoavan verkkoelementin valitseminen tietoliikenejärjestelmässä |
US6954790B2 (en) * | 2000-12-05 | 2005-10-11 | Interactive People Unplugged Ab | Network-based mobile workgroup system |
US7339903B2 (en) * | 2001-06-14 | 2008-03-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abling foreign network multicasting for a roaming mobile node, in a foreign network, using a persistent address |
US7477629B2 (en) * | 2001-06-14 | 2009-01-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ession registration messaging |
JP4028793B2 (ja) * | 2002-12-03 | 2007-12-2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移動端末装置および端末間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
US7668145B2 (en) * | 2003-12-22 | 2010-02-23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to support mobile IP mobility in 3GPP networks with SIP established communications |
-
2004
- 2004-06-10 KR KR1020040042451A patent/KR100605806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
- 2005-02-23 US US11/064,655 patent/US2005028650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5-04-30 CN CNA2005100667285A patent/CN1708047A/zh active Pending
- 2005-05-18 EP EP05010783A patent/EP1605662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65801A (zh) * | 2008-09-19 | 2011-08-24 | 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用于切换到分配给网络的无线电本地区域的移动终端设备的通信联系的方法 |
CN102165801B (zh) * | 2008-09-19 | 2015-07-22 | 西门子企业通讯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用于切换到分配给网络的无线电本地区域的移动终端设备的通信联系的方法 |
CN102045350A (zh) * | 2009-10-12 | 2011-05-04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基于因特网协议的汇聚网络的集成信号处理的装置和方法 |
CN112235831A (zh) * | 2019-07-15 | 2021-01-1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VoLTE网络的注册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2235831B (zh) * | 2019-07-15 | 2024-03-12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VoLTE网络的注册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605662A2 (en) | 2005-12-14 |
US20050286504A1 (en) | 2005-12-29 |
EP1605662B1 (en) | 2013-01-23 |
EP1605662A3 (en) | 2007-02-28 |
KR100605806B1 (ko) | 2006-08-01 |
KR20050117206A (ko) | 2005-1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708047A (zh) | 用于控制ip话音服务的路由路径的方法 | |
CN1761359B (zh) | 移动通信控制方法和移动通信控制系统 | |
CN1890931B (zh) | 经由分组交换网络信令来建立电路交换通信的系统、设备及方法 | |
JP4571618B2 (ja) | 会話型ベアラの交渉 | |
US7542481B2 (en) | Connection optimiz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in multiple access environment | |
US8792420B2 (en) |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using co-located care of address for bearer traffic | |
KR101565626B1 (ko) | 패킷 교환 방식 멀티미디어 가입자 서비스들을 제공하는 아키텍처에 의해 정의된 기능들을 갖는 인터페이스들을 갖는 이동 교환국 플랫폼 | |
CN101040556A (zh) | 通信系统中的回拨服务 | |
KR20090091285A (ko) | 대응하는 사용자 식별자들을 이용한 기업 및 통신 사업자 서비스로의 액세스 제공 | |
CN1842084A (zh) | 实现ims和cs业务并发时的终端能力交互和路由控制的方法 | |
CN1810007A (zh) | 对话承载协商 | |
CN1929457A (zh) | Ims域与cs域消息互通的方法 | |
CN1758649A (zh) | 版本不同的网间互联协议网络互通的方法 | |
CN1871834A (zh) | 提供通信网之间安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 |
US7936761B2 (en) |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control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925450A (zh) | 一种防止媒体流迂回的通信方法 | |
EP2622814B1 (en) | Service based release of a subscriber registrar server from a signalling path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02547651B (zh) | 用户漫游方法及ics增强网络 | |
KR100652984B1 (ko) | 계층적 sip 기반의 이동성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 |
Rajkumar et al. | Seamless SIP‐based VoIP in disparate wireless systems and networks | |
KR101360151B1 (ko) | Gruu 사용 가입자 간의 ims망에서의 sip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Hongtao et al. | Analysis on sip mobility of double user agent servers | |
CN1874346A (zh) | Sip多媒体系统中用户面互通方法 | |
KR101191601B1 (ko) | Ims망 기반의 호 세션 처리를 위한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한 장치 | |
TW201215213A (en) |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using co-located care of address for bearer traffic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5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