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95817A - 一种弱磁性共生氧化铁矿的选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弱磁性共生氧化铁矿的选矿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95817A CN1695817A CN 200410079653 CN200410079653A CN1695817A CN 1695817 A CN1695817 A CN 1695817A CN 200410079653 CN200410079653 CN 200410079653 CN 200410079653 A CN200410079653 A CN 200410079653A CN 1695817 A CN1695817 A CN 16958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ic
- ore
- concentrate
- iron
- gri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磁性共生氧化铁矿的选矿方法,它包括:破碎、阶段磨矿、粒度分级、浓缩、阶段强磁选。通过阶段磁选,可有效解决磁性物堵塞问题。通过阶段磨矿,及早排除矿石中泥化杂质的影响。显著提高生产设备产能。不仅提高设备作业率、增加铁精矿的收率和铁品位,而且磁选电耗、水耗等均比原有流程大幅度降低。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物理选矿方法,适用于分选出自然界铁矿石中的弱磁性氧化铁矿。
二.背景技术:
赤铁矿常与假象赤铁矿、少量磁铁矿及褐铁矿共生。磁铁矿的比磁化系数平均为92000.0×10-9m3/kg。赤铁矿的比磁化系数平均为23.2×10-9m3/kg。假象赤铁矿的比磁化系数明显低于磁铁矿但高于赤铁矿,且分布范围较大。
目前较为流行的选矿工艺中,已有强磁选及重选等方法。较为普遍的是,采用连续磨矿(或阶段磨矿)—弱磁—强磁—浮选工艺。其中的常规设备弱磁、中磁滚筒式磁选机,可以隔除流程中大部分磁铁矿,对于微细粒级磁铁矿、假象赤铁矿却没有作用,因此大量磁性较强的矿物流入强磁选流程,磁性物堵塞导致强磁选机产能受限。并且由于磁性堵塞,强磁选机只得降低处理量和磁场强度,造成大量20μm级的细粒赤铁矿流失到尾矿中。
本发明针对以上实际问题改变流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发明内容:
1.分选过程:
赤铁矿经一次磨矿(2)排入螺旋分级机(3)中进行分级,分级出细粒级溢流(3a)和粗粒级底流(3b)。粗粒级底流(3b)返回磨机(2)中重磨并与螺旋分级机(3)组成磨矿闭路。
细粒级溢流(3a)进入强磁粗选(4)流程,其粒度为-200目达到45%以上。强磁选前适合的给矿浓度为35%~55%,在额定处理量之下,给矿浓度高则精矿铁收率提高。强磁粗选(4)的磁场强度为扫选强度的60%左右,粗精矿铁收率达到总磁选收率的65%左右。
粗精矿中细粒部分铁品位明显高于粗粒部分,因此可分级出来作为最终精矿。
粗精矿通过旋流器(5)分级,产生出细粒级溢流(5a)和粗粒级底流(5b)。细粒级溢流(5a)进入最终精矿浓缩井浓缩,细粒级溢流(5a)粒度为-200目达到85%以上。粗粒级底流(5b)进入磨机(7)二次磨矿,并返回强磁粗选(4)。强磁选机(4)与旋流器(5)、磨机(7)组成闭路。
强磁粗选(4)流程的粗尾矿(4b)进入强磁扫选(6)流程,扫选尾矿即成为最终尾矿。
事实同样显示,扫选精矿中细粒部分铁品位高于粗粒部分。
扫选精矿(6a)通过旋流器(8)分级,产生出细粒级溢流(8a)和粗粒级底流(8b)。细粒级溢流(8a)进入最终精矿浓缩井浓缩,溢流(8a)粒度为-200目达到85%以上。粗粒级底流(8b)进入磨机(9)三次磨矿,并返回强磁扫选(6)。强磁选机(6)与旋流器(8)、磨机(9)组成闭路。粗粒级返砂(8b)浓度大于60%,将有助于保证扫选给矿浓度。
本发明的特点是选择设备不同的结构和工艺参数,强磁粗选注重隔除磁性较强的铁矿石,改善强磁扫选的作业条件。避免了磁性物堵塞,即使磁铁矿含量高达3%以上仍能正常工作。强磁扫选则注重收获粗选尾矿中的弱磁及细粒部分(细至10微米)。这样的流程有利于提高铁回收率、并极大提高强磁选机的台时处理能力。同时利用阶段磨矿,强磁粗选、扫选的结合,在矿石颗粒较粗的状况下尽快抛尾,提高磨矿效率、降低磨矿成本。粗精矿的分级可明显提高最终精矿的铁品位,在某些矿石条件下,甚至可以取消后阶段的浮选流程。
本流程同样适合分选赤铁矿与褐铁矿共生矿。进入强磁粗选流程的矿浆粒度-200目可放宽至30%,但最大颗粒应小于0.9毫米以避免粗颗粒堵塞,此时磨矿而造成的泥化尚不严重。矿石能够在粒度相对较粗时就进入强磁选,尽早选除已泥化部分,并通过分级再磨再选进一步提高铁品位。如果褐铁矿含量较高,再磨粒度应适当放粗。
2.举例
某选矿厂拥有15台SHP-3200强磁选机,总的设计处理能力为1200吨/小时,单机处理能力为80吨/小时。现有实际生产流程中因磁性堵塞等原因导致生产能力降到980吨/小时。
重新组合15台强磁选机,用7台强磁选机粗选,用8台强磁选机扫选,进行阶段分选赤铁矿。第一段场强0.7特斯拉,给矿速度单机达到320t/h;第二段场强1.3特斯拉,给矿速度单机达到220t/h;总的处理能力大幅提升到2240吨/小时,比设计总处理能力提高近一倍。强磁粗选激磁功率比扫选激磁功率低70%,传动功率也随之下降。总的磁选能耗较原流程降低30%,水耗同样大幅下降,吨矿磁选成本则降低了近60%。而且,由于解决了堵塞问题,设备作业率也将大幅提高。强磁选尾矿品位从原有的9.7%降低至5.3%,铁回收率增加10%左右。因赤铁矿细粒级已解离单体的收率增加,总的精矿铁品位也提高了将近10%。
Claims (5)
1.一种弱磁性共生氧化铁矿的选矿工艺,它包括:破碎、阶段磨矿、阶段强磁选等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通过阶段强磁选,灵活调整磁场强度,按比磁化系数大小分段磁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按比磁化系数大小分成两段磁选,即强磁粗选和强磁扫选。强磁粗选首先将比磁化系数相对较高的、容易形成磁性堵塞的强磁性矿物分选出来,有效避免流程中的磁性堵塞。而且由于分选区域的畅通,选矿流程的处理量可以成倍放大。
3.根据权力要求1、2所述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阶段强磁选流程中,强磁粗选负责选出磁性相对较强部分,获得精矿铁总收率的65%左右。强磁扫选获得铁总收率的其余部分。强磁扫选侧重于选出磁性相对较弱和细粒的部分,提高精矿铁收率。
4.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阶段磨矿的目的在于,原矿在第一段磨矿后粒度较粗、磨矿还未达到主体完全单体解离、泥化现象尚不严重时,及早抛除大部分尾矿和泥化杂质、排除影响精矿铁品位的因素。
5.根据权力要求1、4所述的选矿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阶段磨矿,强磁粗选精矿分级后的再磨再选,强磁扫选精矿分级后的再磨再选,以相对较少的磨矿量获得相对较高品位的铁精矿,降低选矿流程的能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79653 CN1695817A (zh) | 2004-12-31 | 2004-12-31 | 一种弱磁性共生氧化铁矿的选矿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0410079653 CN1695817A (zh) | 2004-12-31 | 2004-12-31 | 一种弱磁性共生氧化铁矿的选矿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95817A true CN1695817A (zh) | 2005-11-16 |
Family
ID=3534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0410079653 Pending CN1695817A (zh) | 2004-12-31 | 2004-12-31 | 一种弱磁性共生氧化铁矿的选矿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69581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7481A (zh) * | 2008-08-30 | 2012-01-11 | 塔塔钢铁有限公司 | 生产适于铁和钢制造过程的铁矿石精矿的新方法 |
CN105797848A (zh) * | 2016-03-18 | 2016-07-27 |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一种包括了强磁选预先抛除金铁氧化矿中细泥的强化浸金方法 |
-
2004
- 2004-12-31 CN CN 200410079653 patent/CN169581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17481A (zh) * | 2008-08-30 | 2012-01-11 | 塔塔钢铁有限公司 | 生产适于铁和钢制造过程的铁矿石精矿的新方法 |
CN105797848A (zh) * | 2016-03-18 | 2016-07-27 |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一种包括了强磁选预先抛除金铁氧化矿中细泥的强化浸金方法 |
CN105797848B (zh) * | 2016-03-18 | 2018-07-03 | 广东省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 | 一种包括了强磁选预先抛除金铁氧化矿中细泥的强化浸金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98871B (zh) | 用于处理钒钛磁铁矿的选矿工艺 | |
WO2022032922A1 (zh) | 一种极难选磁铁矿串联淘洗深度精选工艺 | |
CN109351467B (zh) | 一种基于铁矿物嵌布粒度处理磁赤混合矿石的分选工艺 | |
CN103706463B (zh) | 一种选钛方法 | |
CN108970802B (zh) | 一种选别赤铁矿石的阶段磨矿-磁-重-浮联合选矿工艺 | |
CN106513163A (zh) | 贫赤铁矿高压辊磨、磁‑重分选工艺 | |
CN108993764A (zh) | 一种贫磁铁矿提质降杂的工艺方法 | |
CN108816497B (zh) | 磁铁矿选矿工艺 | |
CN1785527A (zh) | 氧化矿选别工艺 | |
CN110624686A (zh) | 一种充分释放磨机能力的磁铁矿选矿工艺 | |
CN107159445A (zh) | 一种铁矿石混合矿分磨、分选,磁—浮选矿工艺 | |
CN114082524A (zh) | 一种生产钒钛铁精矿和超微细粒级钛精矿的方法 | |
CN113385299B (zh) | 一种处理贫磁铁矿的磁-重-磁联合选矿工艺 | |
CN111686926A (zh) | 一种处理磁铁矿的粗细分选-磁-重-浮联合工艺 | |
CN205797448U (zh) | 钒钛磁铁矿选别生产线 | |
CN107252730A (zh) | 一种混合矿高压辊磨‑风重分级,塔磨,磁‑重分选工艺 | |
CN105944833A (zh) | 阶段磨矿-塔磨-磁振机选别贫磁铁矿工艺 | |
CN104722391A (zh) | 回收低浓度、微细粒赤铁矿浮选尾矿的方法 | |
CN109550587B (zh) | 磁赤混合矿选矿工艺 | |
CN107088470A (zh) | 一种混合矿分磨、分选,强磁‑悬浮焙烧‑弱磁选工艺 | |
RU2290999C2 (ru) | Способ обогащения железных руд | |
CN113953080B (zh) | 一种混合铁矿石的选矿方法 | |
CN102078839A (zh) | 红矿选矿中一段磨矿分级溢流选别方法 | |
CN1695817A (zh) | 一种弱磁性共生氧化铁矿的选矿方法 | |
CN215612303U (zh) | 一种高钒钛磁铁矿选矿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