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是2004年4月13日提交的、题为“建筑物构造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No.10/823,449的部分继续的申请,该在先申请根据35U.S.C.§119(e)主张和要求对2003年4月14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No.60/462,770的优先权和权益,本文援引所述申请的内容以供参考。
附图说明
在诸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目前优选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标号用来表示相同的零件,其中:
图1是采用现有技术的轻骨构架技术、用木构件形成的两层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结构在楼板托梁和壁骨之间的连接部位的放大图,并示出现有技术的防火块的使用;
图3是采用现有技术的轻骨构架技术、用轻钢构件构造的一多层墙布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采用现有技术的平台构架技术、用轻钢构件构造的一两层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可用于图4结构中的多层承重外墙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采用现有技术的平台构架技术、用轻钢构件构造的一多层承重外墙的局部立体图;
图6A是现有技术的另一多层墙构架布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6B是现有技术的另一多层墙构架布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7是具有窗洞的现有技术的承重墙结构的一部分的立面图;
图8是图7的承重墙的一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9是图7的承重墙的另一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10是图7的承重墙的还有另一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11是使用轻钢框架构件的、现有技术的顶梁布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12是沿图11中的线12—12截取的图11所示现有技术的顶梁布置的截面图;
图12A是另一现有技术的顶梁布置的截面图;
图13是使用现有技术的构架技术、用轻钢框架构件构造的幕墙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其中可采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一多层建筑物的平面布置总图;
图15是对应于图14中的阴影部分的样板的第一楼层墙和第一楼层托梁框架平面的多个部分的构架平面图,其示出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如何可包含在这样一多层结构中;
图16是本发明的一托梁端承重布置的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17是本发明的一托梁端承重布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的一托梁端承重布置的又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的一托梁端承重布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20是图18所示托梁端承重布置的局部的立面图,其中,一第二层或上层墙附连到托梁,并且某些构件显示为截面;
图21是图19所示托梁端承重布置的局部的立面图,其中,一其后的上层墙附连到托梁,并且某些构件显示为截面;
图22是本发明的另一楼板连接布置的局部立面图,某些构件显示为截面;
图23是本发明的另一楼板连接布置的局部立面图,某些构件显示为截面;
图24是图22所示楼板连接布置的局部立面图,其中,一其后的上层墙附连到该楼板连接布置;
图25是图23所示楼板连接布置的局部立面图,其中,一其后的上层墙附连到该楼板连接布置;
图26是本发明的楼板连接布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27是本发明的楼板连接布置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28是本发明的另一楼板连接布置的局部立面图,某些构件显示为截面;
图29是本发明的另一楼板连接布置的局部立面图,某些构件显示为截面;
图30是本发明的另一楼板连接布置的局部立面图,某些构件显示为截面;
图31是一用来将一托梁附连到如图30所示类型的托梁边缘的拼接件的立体图;
图32是使用本发明的顶梁/托梁边缘组合的、本发明的另一托梁端承重布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32A是使用本发明的托梁边缘的、本发明的另一托梁端承重布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33是图32所示托梁端承重布置的局部截面立面图;
图33A是使用本发明的顶梁/托梁边缘另一组合的、本发明的另一托梁端承重布置的局部截面立面图;
图34是使用本发明的顶梁/托梁边缘另一组合的、本发明的另一托梁端承重布置的局部立体图;
图35是图34所示托梁端承重布置的局部截面立面图;
图35A是使用本发明的顶梁/托梁边缘另一组合的、本发明的另一托梁端承重布置的局部截面立面图;
图36是本发明的一顶梁连接布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7是图36所示顶梁连接布置的局部截面图;
图38是本发明的镶板墙组件的立面图;
图38A是本发明的另外的镶板墙组件的立面图;
图39是图38所示镶板墙组件的分解的组件图;
图40是沿图39中的线40—40截取的、图38和39所示镶板墙组件的第一镶板部分的截面图;
图40A是图38和39中所示的第一镶板墙的一部分的局部截面图;
图41是沿图39中的线41—41截取的、图38和39所示镶板墙组件的第二镶板部分的截面图;
图42是沿图39中的线42—42截取的、图38和39所述镶板墙组件的第三镶板部分的截面图;
图42A是图38和39中所示的第三镶板墙的一部分的局部截面图;
图43是构架布置的局部立面图,其中镶板相对于墙面是出平面;
图44是框架布置的局部立面图,其中顶梁或窗台轨不垂直于墙的平面;
图45是一墙部分的局部立面图,其中顶梁或窗台轨不正确地安装,在纵向挠曲壁骨和顶梁轨之间形成一间隙;
图46是本发明的另一镶板墙组件的立面图;
图47是使用本发明的各种墙和楼板构造布置的一结构的局部立面图;
图48是本发明的墙和楼板连接的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为清晰起见某些元件显示为截面;
图48A是本发明的墙和楼板连接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为清晰起见某些元件显示为截面;
图48B是本发明的墙和楼板连接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为清晰起见某些元件显示为截面;
图49是图48的墙和楼板连接的局部视图;
图50是本发明的墙和楼板连接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为清晰起见某些元件显示为截面;
图50A是本发明的墙和楼板连接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为清晰起见某些元件显示为截面;
图51是图50的墙和楼板连接的局部视图;
图52是本发明的墙和楼板连接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为清晰起见某些元件显示为截面;
图53是本发明的墙和楼板连接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为清晰起见某些元件显示为截面;
图54是本发明的墙和楼板连接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为清晰起见某些元件显示为截面;
图55是本发明的墙和楼板连接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为清晰起见某些元件显示为截面;
图55A是本发明的墙和楼板连接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视图,为清晰起见某些元件显示为截面;
图56是本发明的一墙和天花板实施例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57是沿图56中的线57—57截取的第二托梁和悬挂布置的局部截面图;以及
图58是图56的天花板和墙详图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该部分的位置示于图56中。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将结合一多层结构来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然而,随着本详细 描述的进展,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明白,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某些方面可成功地结合单层建筑物使用。因此,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不应局限于仅用于多层的应用。
现参照诸附图,这些附图的目的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4是一多层建筑物100的“平面布置总图”。建筑物100的阴影区域102示出如图15所示的建筑物100的那部分。图15示出一样板的第一楼层的墙和第一楼层的托梁框架平面的多个部分,其示出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如何包含在这样一结构中。
图16示出本发明的一托梁端承重情形104的一实施例,其可用于如图15所示的建筑物100的一部分内。从图16中可见,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包括一托梁边缘110,其为呈授予Daudet等人的美国专利No.6,301,854中所揭示的型式,本文援引该专利的内容以供参考。这样一托梁边缘110通常例如由冷轧电镀钢材或其它合适的金属制成,其规格可根据楼板必须支承的荷载的大小和类型决定。例如,对于设计为支承每平方英尺40磅荷载的楼板系统,托梁边缘110可由16规格的冷压成型钢构造。当从端部观看时,托梁边缘110可以是大致的C形,其具有一边缘腹板112以及一边缘上翼缘114和一边缘下翼缘116。边缘下翼缘116可长于边缘上翼缘114,以便于通过合适的紧固件(即,螺栓、螺钉等)和紧固方法(如果必要的话)将边缘下翼缘116容易地附连到一诸如混凝土墙118的支承结构或诸如墙、板等的其它支承结构的上表面119。
从图16中可见,托梁边缘110可设置有一体地形成在边缘腹板112中的多个附连的接头板120,它们用来将C形楼板托梁124的端部125附连到托梁边缘110。附连接头板120可从托梁边缘110的边缘腹板112中冲切出,可相对于边缘腹板112弯成90°角。这样的结构导致形成穿过托梁边缘110的边缘腹板112的开口121。为了在开口121周围对边缘腹板112提供附加 的加强,加劲肋122可设置在各开口121的各侧上,这还允许附连接头板120起到托梁边缘110和一对应的楼板托梁124之间的结构连接的作用。从图16中还可见,楼板托梁124可各具有一托梁腹板126、一托梁上翼缘128和一托梁下翼缘129,例如,由冷轧电镀钢材或其它合适的金属制成,其规格可根据楼板必须支承的荷载的大小和类型决定。附连接头板120可以任何要求的间距设置在托梁边缘110内。然而,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以8”、12”、16”、19.2”或24”的间距设置附连接头板120是有利的,它们是建筑行业内一般为人们所接受的壁骨和托梁间距布置。
楼板托梁124的托梁腹板126可通过合适的紧固方法附连到对应的附连接头板120。例如,可以合适的数量和配置使用诸如#10—16螺钉或类似零件的机械紧固件130。然而,也可设象使用其它的固定方法,例如,焊接、铆钉、螺栓等,来将托梁124附连到接头板120。此外,各楼板托梁124的上托梁翼缘128可通过合适尺寸的紧固件、例如#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附连到托梁边缘110的上边缘翼缘114。
在此实施例中,托梁边缘110的边缘腹板112可附连到承重墙140的壁骨145。承重墙140可包括一C形下轨142,它具有一轨腹板143和两个直立轨翼缘144。下轨142的轨腹板143可支承在一支承结构118的上表面119上,并可通过合适的传统紧固件和技术附连在其上。在一实施例中,支承结构包括一混凝土墙。下轨件142可例如由冷轧电镀钢或其它合适的金属制成,它的规格可根据楼板必须支承的荷载的大小和类型而定。垂直延伸的壁骨145可以是C形并具有一壁骨腹板146和一对壁骨翼缘147,所述壁骨翼缘147各具有一从其突出的唇状部149。垂直延伸的壁骨145也可由合适尺寸的冷轧电镀钢等构造。壁骨145的下端可被接纳在C形下轨142内,而壁骨145的壁骨翼缘147可通过诸如#10—16螺钉或诸如此类的紧固件附连到对应的下轨142的轨翼缘144。熟练的技术工人将会认识到壁骨145的上端可以同样的方式支承在和附连到上轨(未示出)。
从图16中可见,托梁边缘110的边缘腹板112可以通过合适尺寸的螺钉、铆钉、螺栓或诸如焊接之类的其它合适的固定方法附连到壁骨145的壁骨翼缘147。在一可选方式中,托梁边缘110可单独附连到墙118,或它可附连到壁骨145和墙118。然而,在此实施例中,边缘腹板112不直接附连到壁骨翼缘147。下翼缘116通过合适的混凝土紧固件123附连到墙118。诸如市购的刚性绝热板或类似材料之类的绝热材料148可插入在壁骨145和边缘腹板112之间,以防止因壁骨145和托梁边缘110的相对运动发出的吱吱声。此外,壁骨之间的空间可以用市购的玻璃纤维绝缘物或保险(policyene)材料填充。从图16中可见,托梁边缘110可通过一C形拼接件150拼接在一起,所述拼接件150通过诸如#10—16螺钉或诸如此类的合适的紧固件130跨越在托梁边缘110的毗邻的腹板112之间的接头149。
从图16中可见,托梁边缘110可这样定向:根据荷载条件壁骨145可与楼板托梁124对齐。然而,可以构思壁骨145不必与楼板托梁124对齐。还在此实施例中,例如,诸如不燃板或现场浇筑的水泥制品之类的楼板铺面材料199可被支承在托梁124上,并附连到至少某些托梁124。在一实施例中,例如,不燃板199可包括商标名为的水泥板,其由新泽西州07073East Rutherford、15 east Union Avenue的Allied Building Products公司出品。该不燃板的实施例包括一木屑和波特兰水泥的混合物。一般制成4’×8’和4’×10’的长条板和产品,意在将木材的强度和挠曲性与水泥的耐久性和坚固的性质结合起来。它的特性无方向性,因此,可用传统的木工工具进行切割、刨平、砂磨、钻孔、刻挖、敲钉、旋螺钉。还可成功地使用其它不燃板制品,诸如商标名为的不燃屏蔽材料,其由Lincoln,R102865、55Industrial Circle的U.S.Architectural Products,Inc.出品。PLYCEM板包括72%波特兰水泥,余量包括矿物纤维素纤维和碳酸钙,通常以4’×8’和4’×10’的薄板供应。过去,PLYCEM板用在金属铺面材料上以形成楼板结构。这样的金属铺面材料增加建筑重量和成本。可成功地采用诸 如伊利诺斯州60048—1296Libertyville、700 North Highway 45的USGypsum Company制造的产品那样的其它不燃板材。在一实施例中,不燃板可包括这样的材料,它满足或超过American Society of Test Materials(ASTM)的标准E84、E136或类似的标准中的不燃性的要求,可以缺乏也可不缺乏任何一体的结构构件(即,钢筋、网格、条带等),所述结构构件基本上跨越板的长度和/或宽度,以使板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以跨越所采用的特定的托梁间距布置(即,8”、12”、16”、19.2”、24”等),而不要求使用诸如金属铺面或其它的铺面材料之类的铺设在下面的支承材料来在所要经受的楼板荷载下产生可接受的结果。然而,其它的铺面材料可支承在不燃板的顶上。这里揭示的不燃板的实施例可以具有也可不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的特点/特征:(i)不燃板的尺寸可由个人安全地和反复地搬运而不需使用诸如吊车或诸如此类的提升装置的帮助;(ii)不燃板可以用传统的木工工具等进行切割、钻孔、刨平、刻挖、敲钉和/或旋螺钉;(iii)不燃板由抗模具(即,不受模具某种程度应变的影响)的材料制成。
图17示出一可选用的托梁端承重条件的实施例,其中,托梁124通过L形拼接角钢180附连到一C形托梁边缘170,该托梁边缘170具有一腹板172以及一上翼缘174和一下翼缘176。拼接角钢180可通过例如合适尺寸的螺钉或螺栓182或通过焊接等附连到托梁边缘170的腹板172和托梁的托梁腹板126。示于图17中的系统和构件的其余的细节可如对于图16中所示的系统和构件描述地那样是另外的形式。
本发明的各种构件、布置和方法的独特的和新颖的方面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楼板布置提供了很大的改进。具体来说,楼板铺面材料是不燃的,因此不需在楼板之间安装独立的防火隔断。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另一优点在于,不燃板可以形成通用模块尺寸,它们类似于或等价于建筑行业中采用的通用模块尺寸(即,4’×8’板等)。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采用的不燃板通常可由两个工人进行搬运而无需吊车帮助。楼板系统的布置的构造可不需 使用特殊的工具。例如,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不燃板可用普通的木工工具等进行切割、钻孔、砂磨等。此外,因为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不要求铺面材料、或使用包含钢或其它加强件的预制混凝土板、或使用带有钢或其它加强件的现浇板,所以,楼板的重量较轻。因此,可采用本发明的各种楼板系统和方法建造较高的建筑物。
图18示出本发明的一托梁端承重条件的另一实施例,该承重条件可用于图15所示建筑物100的一部分。如图18所示,本发明的该实施例也可使用上述类型和构造的托梁边缘110。该结构用来在墙的顶部和楼板托梁之间提供一齐平的支承表面,以便在其上接受一楼板铺面,如果要求的话,该楼板铺面可延伸到另一毗邻的楼板托梁布置上,以形成另一相邻的楼板区域。还可允许将上层荷载直接地承重到墙和楼板,这通过一基底导致具有比现有技术的结构更大的承重能力。在此实施例中,托梁边缘110可附连到承重墙200,而承重墙200可支承在另一墙或楼板结构(未示出)上,并可包括一上述类型的C形下轨202。例如,下轨202具有一轨腹板203和两个向上延伸的轨翼缘205。承重墙200还可包括具有类似于C形下轨202的构造的一C形上轨204,其具有一轨腹板206和两个向下突出的翼缘208、209。多个上述类型和构造的C形壁骨210,例如各具有一壁骨腹板211和两个下垂的壁骨翼缘213,可在下轨202和上轨204之间延伸。各个壁骨210可例如由冷轧电镀钢材或其它合适的金属制成,其规格可根据所要受到荷载的大小和类型决定。各个壁骨210的壁骨翼缘213可通过紧固件207附连到下轨202的轨翼缘205和上轨204的第一和第二轨翼缘208、209。在一实施例中,紧固件207可以包括#10—16螺钉或诸如此类的紧固件。然而,壁骨210也可通过其它合适的紧固件和诸如焊接、螺栓连接等的固定方法附连到下轨202。
托梁边缘110的边缘腹板112可通过合适数量的诸如#10—16螺钉之类的合适尺寸的紧固件130附连到各垂直延伸的壁骨210的壁骨翼缘213。利用紧固件130或诸如此类的零件将托梁边缘110连接到墙200的这种连接起 到从托梁向墙传递荷载的作用。如在下文中将进一步详细讨论的,较之于现有技术的构造布置和方法,这样的以此方式的荷载传递可提供显著的优点。从图18中可见,在此实施例中,托梁边缘110的上翼缘114基本上与上轨204的轨腹板206共面。
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构件的具体的组成,边缘腹板112可不附连到每个壁骨210。上述类型和构造的“第一”楼板托梁124的一集体,可以上述的方式附连到一体地形成在托梁边缘110的边缘腹板112内的对应的连接接头板120上,以使托梁124可基本上与壁骨210对齐(如果需要或要求的话)。例如,在本文中“基本上对齐”例如可意味着,壁骨的中心线偏离托梁的中心线不大于3/4”。然而,同样地,根据具体荷载特性,壁骨也可不是基本上与托梁对齐。如图18所示,托梁124的上翼缘128可例如通过紧固件130附连到托梁边缘110的上边缘翼缘114。紧固件130例如可包括#10—16螺钉或诸如此类的紧固件。然而,也可考虑使用其它紧固件和紧固方法(螺栓连接、焊接等)。
在一实施例中,形成毗邻楼板结构的一部分(通常用标号117表示)的另一或“第二”C形托梁124’的托梁腹板126’,可通过紧固件(未示出)附连到上轨204的第一垂下的轨翼缘208,所述紧固件穿过托梁腹板126’延伸到轨翼缘208内。例如,第二托梁124’可用多个诸如#10—16螺钉或诸如此类的紧固件之类的合适尺寸的螺钉附连到翼缘208,以使第二托梁124’大致横向于第一托梁124。然而,也可考虑使用其它类型的紧固件和紧固方法。从图18中可见,第二托梁124’可附连到上轨204,以使第二托梁124’的上托梁翼缘128’基本上与上轨204的轨腹板206共面,如图18所示。应该理解到,根据楼板117的加载要求,第二托梁124’可以是与上述第一托梁124相同或类似的构造和组成。
图19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可选用的实施例,其中,第一托梁124通过L 形拼接角钢180附连到一C形托梁边缘170,托梁边缘170具有一边缘腹板172以及一上边缘翼缘174和一下边缘翼缘176。拼接角钢180可例如通过合适尺寸的螺钉或螺栓182或通过焊接等附连到托梁边缘170的边缘腹板172和第一托梁124的托梁腹板126。可以构思用与将边缘腹板172附连到壁骨210所用的相同的螺钉、铆钉、螺栓等将拼接角钢180附连到托梁124的托梁腹板126。如图19所示,第一托梁124的托梁上翼缘128例如可通过诸如螺钉、螺栓、铆钉之类的紧固件130或通过焊接附连到托梁边缘170的上边缘翼缘174。示于图19中的系统和构件的其余的细节可另外如以上对于图18中所示的系统和构件的描述。
从以上所述可见,在一实施例中,托梁边缘构架到承重壁骨的翼缘,使得托梁边缘的顶翼缘与顶轨齐平。托梁边缘可利用穿过边缘接头板到托梁腹板的自攻螺钉而附连到托梁,或可采用其它的紧固件/紧固件布置。托梁边缘的顶和底翼缘也可用自攻螺钉附连到托梁翼缘。由于起用边缘翼缘的承重强度,所以,这样的添加的螺钉给予边缘对托梁连接一附加的强度。不使用翼缘螺钉,则托梁边缘的强度只依赖于接头板的抗剪能力。托梁边缘可利用穿过托梁边缘的腹板的自攻螺钉而附连到壁骨翼缘,或可采用其它的紧固件布置。托梁不必联合墙壁骨边缘。在一实施例中,因为托梁边缘是一荷载分配装置,所以托梁边缘可通过托梁边缘的抗弯和抗剪能力将托梁荷载传递到相邻的壁骨内。这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边缘接头板孔的尺寸可予以特殊的设计,以能具有足够的未冲切的材料以提供足够的抗弯和抗剪强度。
图18和19所示实施例较之于现有技术的构架布置结构提供了很大的改进和优点。例如,使用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个优点在于,不需要为防止托梁边缘的腹板纵向挠曲而设置单独的腹板加劲件和/或“压扁块”。因此,与使用腹板加劲件来防止托梁边缘的腹板纵向挠曲的现有技术的系统相比,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可使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降低。这些实施例的还有一优点在于,可实现足够的结构支承,而不需“装配”构件(例如,在图6的现有 技术的构架布置中,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布置托梁边缘),这也使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降低。还有,该实施例还起到保持所有层面墙垂直地对齐的作用,使得荷载更易从上楼板传递到下楼板。它还使得建造较高建筑物不需初始的铁框架。它也不需在壁骨之间安装单独的防火/烟的屏障。
上述实施例享有的还有另一优点在于,楼板的横隔墙可直接地连接到剪切墙的“阻力撑杆”上。当在剪切墙处使用平台构框架时,这使得在托梁之间添加托梁阻挡的操作不需强度非常大的劳动力。
图20示出示于图18和19中的实施例的可能的用途。更具体来说,参照图20,下一层(一般用标号220表示)的楼板表面可由上述类型和组成的市购的不燃板230形成。从图20中可见,不燃板230可安装成:它完全地跨越和横贯延伸过上轨204的对应部分和托梁边缘110毗邻第一托梁124和第二托梁124’的对应部位。这样的结构对墙系统提供进一步的强度,并在楼板之间提供完全的防火和烟的屏障。
然后,一第二层(或其它上面层)的墙240可构造在不燃板210的顶上。第二(上面)层墙240例如可包括一下轨250,它具有一轨腹板252和两个直立的轨翼缘254。下轨250的轨腹板252可通过合适数量和布置的诸如#10—16螺钉之类的合适尺寸的紧固件256附连到不燃板210。第二层墙240还可包括多个垂直延伸的壁骨260,它们各具有一壁骨腹板262和一对壁骨翼缘264,壁骨翼缘264例如通过诸如合适尺寸的螺钉之类的机械紧固件(未示出)或通过焊接等附连到下轨250的直立的轨翼缘254。诸如石膏盖板270或诸如此类的合适墙饰面材料可用已知的方式附连到垂直延伸的壁骨250的壁骨翼缘254上,以形成所要的墙表面。在一实施例中,一市购的石膏浆290可涂敷到不燃板上。也可使用其它楼板表面或楼板铺面材料。同样地,市购的石膏板290’可附连到托梁124’的下翼缘129’。为了进一步支承石膏板290’,钉板条的交叉条(未示出)可沿横向方向附连到翼缘129’,以为石膏 板290’提供附加的紧固和支承表面。此外,传统的绝热件291’可安装在托梁124’之间。
从图20中还可见,在剪切墙的应用中,一角钢280可通过合适数量和布置的合适尺寸的紧固件(未示出)附连到托梁边缘110的下翼缘116,还通过合适数量和布置的合适尺寸的紧固件附连到直立垂直的壁骨210的翼缘213。例如,根据该特殊连接布置必须支承的设计荷载,角钢件280可以包括2”×2”×16规格、50ksi(千磅/平方英寸)的连续角钢,用(1)中心间距6”的#10—16螺钉处连接到托梁边缘110的翼缘116,并用(1)#10—16螺钉在各壁骨210处连接到壁骨翼缘梁213。角钢件280可用来从剪切墙横隔墙通过托梁/边缘传递荷载。
尽管该实施例已经结合设置有一体地形成在边缘腹板112内的连接接头板120的托梁边缘110的使用进行了描述,但应该认识到,可使用对于图19中所述的实施例进行描述的类型和结构的托梁边缘170,代替托梁边缘110。更具体来说,参照图21,C形托梁边缘170具有一边缘腹板172以及一上边缘翼缘174和一下边缘翼缘176。第一托梁124通过L形拼接角钢180附连到腹板172。拼接角钢180例如可通过合适尺寸的螺钉或螺栓182或通过焊接等附连到托梁边缘170的腹板172和第一托梁124的托梁腹板126。在另一可选用的实施例中,将拼接角钢180附连到托梁边缘170的腹板172的螺钉、铆钉、螺栓等也可用来将腹板172附连到壁骨210的翼缘。第一托梁124的上托梁翼缘128可通过诸如螺钉、铆钉、螺栓、焊缝等之类的合适的紧固件(未示出)附连到托梁边缘170的上边缘翼缘174。示于图21中的系统和构件的其余的细节,可另外如以上对于图20中所示的结构和构件的描述。
以上述方式使用不燃板作为楼板铺面,相对于使用现浇或预制的混凝土楼板作为楼板布置的楼板系统的现有技术具有很大的改进。例如,为使用现浇混凝土板,则在浇筑前必须准备好模板。然后,必须浇筑混凝土并用手工 抹平。如果楼板位于提高的楼层上,则通常必须使用多个泵将混凝土泵送到要求的部位。这样的作业要求额外的劳力和时间去完成。此外,尽管声称使用预制混凝土板来解决这样的问题,但它们通常要求使用钢筋和使用灌浆以邻接毗邻的板,这为完成安装又增加所需要的时间和劳力。此外,上述类型的不燃板通常较之于现有技术的预制混凝土板显得重量轻和体积小从而便于搬运和安装。还应认识到,上述不燃板的布置还起到在楼板之间形成有效的防火和烟的屏障的作用,而不需在框架结构中添加单独的防火阻挡件。此外,不燃板减小各个对应层楼板的总重,因此,能建造较高的建筑物。这样重量轻的结构还减少与提供足够的承重支承件相关的成本,在使用现有技术的楼板构造方法时通常需要这样的承重支承。此外,当使用现浇混凝土楼板时,通常需使用单独的作业人员来指导楼板的浇筑。采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构筑框架的人员也可用来安装楼板的材料。这在简化调度过程时可能是非常有利的,这导致建造时间缩短,很少会错过最终期限,并降低建造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楼板连接布置300示于图22中。该连接也可用来形成单层或多层结构的内承重墙。例如,该实施例可如所示地用于如图15所示的结构中,并可使用第一托梁边缘110和第二托梁边缘110’。托梁边缘110和110’可以是上述的类型和结构。如图22所示,托梁边缘110和110’可附连到下墙310,该下墙总的标示为310,并可包括一上述类型和构造的C形上轨312,该上轨312具有一轨腹板314和两个向下延伸的轨翼缘316。上述类型和构造的多个C形壁骨320各具有一壁骨腹板322以及一第一壁骨翼缘324和一第二壁骨翼缘325,它们可在一下轨(未示出)和上轨312之间延伸。各个壁骨320例如可由冷轧电镀钢材或其它合适的金属制成,其规格可根据楼板必须支承的荷载的大小和类型来决定。各壁骨320的壁骨翼缘324和325可通过紧固件321附连到上轨312的翼缘316。在一实施例中,紧固件321可包括#10—16螺钉或诸如此类的紧固件。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和紧固方法。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边缘110的第一边缘腹板112可通过合适数量的诸如#10—16螺钉的合适尺寸的紧固件321附连到壁骨320的第 一壁骨翼缘324。然而,根据加载特征,边缘可不附连到各壁骨上。同样地,第二边缘110’的第二边缘腹板112’可通过合适数量的合适尺寸的紧固件321附连到壁骨320的第二壁骨翼缘325。第一边缘110可这样附连到壁骨320,以使第一托梁124基本上与壁骨320对齐,且第一托梁边缘110的上边缘翼缘114基本上与上轨312的轨腹板314共面。第一托梁124的上托梁翼缘128可以上述的方式附连到第一托梁边缘110的上边缘翼缘114。第二托梁边缘110’可这样附连到壁骨320,以使第二托梁124’可基本上与壁骨320对齐,且第二托梁边缘110’的上边缘翼缘114’基本上与上轨312的轨腹板314共面。第二托梁124’的上托梁翼缘128’可以上述的方式附连到第二托梁边缘110’的上边缘翼缘114’。
为了形成一楼板铺面表面,如图所示,上述类型的不燃板330可放置在托梁124、124’的上托梁翼缘128、128’和上轨312的轨腹板314上。读者将会认识到,不燃板330可布置成连续地和不间断地横跨托梁边缘110和上轨312之间的连接部位,以使毗邻的不燃板330块之间的接缝不落在连接部分300上。如图所示,不燃板330可通过合适数量和布置的紧固件332附连到托梁边缘110的上翼缘114。例如,紧固件332可包括中心间隔6”的#10—16螺钉。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布置来将不燃板330附连到连接部分300。
从图22中还可见,在剪切墙的应用中,一个对应角钢340可通过合适数量和布置的合适尺寸的紧固件(未示出)附连到各托梁边缘110、110’的下边缘翼缘116和116’,还通过合适数量和布置的合适尺寸的紧固件附连到直立垂直的壁骨320的壁骨翼缘324。例如,根据该特殊连接布置必须支承的设计荷载,角钢件340可以各包括2”×2”×16规格、50ksi的连续角钢,并用诸如螺钉、铆钉、螺栓、焊缝等之类的合适的紧固件附连到托梁边缘110的翼缘116和各壁骨320处的壁骨翼缘324。此外,诸如石膏盖板350之类的合适的墙饰面材料可用已知的方式附连到垂直延伸的壁骨320的翼缘324 上,以在墙310上形成所要的墙表面。在一可选用的实施例中,由加利福尼亚州91744州的City of Industry的263 Covina Lane的CEMCO公司制造的、商标为Sure-BoardTM的盖板可在剪切墙需要抵抗由风、地震等造成的平面推压力的应用中附连到垂直延伸的壁骨320的翼缘324。
尽管本实施例已经结合各具有一体地形成在其对应的边缘腹板112内的连接接头板120的托梁边缘110的使用进行了描述,但应该认识到,还可有效地使用上述类型和构造的第一托梁边缘170和第二托梁边缘170’,以代替托梁边缘110、110’。更具体来说,参照图23,各C形第一托梁边缘170具有一边缘腹板172以及一上边缘翼缘174和一下边缘翼缘176。第一托梁124通过L形拼接角钢180附连到第一托梁边缘170的边缘腹板172。拼接角钢180例如可通过合适尺寸的螺钉或螺栓182或通过焊接等附连到第一托梁边缘170的边缘腹板172和第一托梁124的托梁腹板126。在另一实施例中,边缘腹板172可通过将拼接角钢180附连到边缘腹板172的紧固件来附连到壁骨翼缘。第一托梁124的上托梁翼缘128可通过合适的紧固件(未示出)附连到第一托梁边缘170的上边缘翼缘174。同样地,各C形第二托梁边缘170’具有一边缘腹板172’以及一上边缘翼缘174’和一下边缘翼缘176’。第二托梁124’通过L形拼接角钢180附连到第二托梁边缘170’的边缘腹板172’。拼接角钢180例如可通过合适尺寸的螺钉或螺栓182或通过焊接等附连到第二托梁边缘170’的边缘腹板172’和第二托梁124’的托梁腹板126’。示于图23中的系统和构件的其余的细节,可另外如以上对于图22中所示的结构和构件的描述。
图24和25示出添加一第二层(或其它上层)墙360,其分别附连到如图22和23所示的楼板连接布置300。从这些图中可见,第二层墙360例如可包括一下轨370,它具有一轨腹板372和两个直立的轨翼缘374。下轨370的轨腹板372可通过合适数量、尺寸和配置的紧固件376附连到不燃板330和上轨312的轨腹板314。例如,紧固件可包括#10—16螺钉或铆钉、螺栓 等。第二层墙360还可包括多个垂直延伸的第二壁骨380,它们各具有一壁骨腹板382和一对壁骨翼缘384,所述壁骨翼缘384例如通过诸如合适尺寸的螺钉之类的机械紧固件375或焊接等附连到下轨370的直立的轨翼缘374。例如,紧固件375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诸如石膏盖板390之类的合适的墙饰面材料可用已知的方式附连到垂直延伸的第二壁骨370的翼缘374上,以形成所要的墙表面。
尽管本实施例已经结合具有一体地形成在其各自的腹板112、112’内的连接接头板120、120’的托梁边缘110、110’的使用进行了描述,但应该认识到,还可有效地使用上述类型和构造的托梁边缘170、170’,以代替如图25所示的托梁边缘110、110’,或可构思使用托梁边缘110和170的组合。
较之于现有技术的构造构件和方法,图18—25中示出的实施例提供众多显著的优点。由这些各种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显著优点在于这样的方法,其中荷载从楼板组件(托梁)传递到墙。通过将托梁的端反力(来自楼板的荷载)设计成通过托梁边缘传递到墙壁骨,可获得各种显著的益处。例如,通过使用这些实施例可实现的一个优点在于,不需要单独的腹板加劲件来防止托梁边缘的纵向挠曲。因此,与使用腹板加劲件来防止腹板纵向挠曲的现有技术系统相比,本发明的这些实施例可使材料和劳力成本的降低。这些实施例的还有一个优点在于,可实现足够的结构支承,而不需“装配”构件(例如,在图6的现有技术的构架布置中,采用背对背的方式布置托梁边缘),这也使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降低。此外,使用不燃板330为墙系统提供更大强度,并在楼板之间提供一完全的防火屏障。此外,图22—25所示的实施例起到移去托梁内的垂直荷载的作用。即,这些实施例不承重所有上方墙和楼板的累积的荷载。另外,当与现有技术的连接布置相比时,因为上和下墙之间的连接彼此直接地相邻,所以这些实施例享有改进的侧向连接特征。如果托梁如在平台型框架中那样在中间,则连接和荷载路径穿过内腔复杂8”或14”。从这些各种实施例中可获得的还有另一优点在于,托梁不需与墙壁骨 对齐。
图26和27示出一用于其后层的墙/楼板连接布置400。例如,连接布置400可用于图16和17所示实施例上方的一层或多层,以使其后的楼板连接布置400附连到承重墙140的顶上。如上所述,承重墙140可包括多个C形垂直延伸的壁骨145,它们各具有一壁骨腹板146和一对壁骨翼缘147,所述壁骨翼缘147具有一从其突出的唇状部149。垂直延伸的壁骨145可由冷轧电镀钢材或其它合适的金属制成,其规格可根据相关的荷载的大小和类型决定。
如图26所示,上述类型和构造的托梁边缘110可附连到壁骨145的壁骨翼缘147,以便连接如上所述的类型和结构的多个楼板托梁124。托梁边缘110的边缘腹板112可通过例如#10—16螺钉、螺栓、铆钉、焊缝等附连到壁骨145的壁骨翼缘147。托梁边缘110具有多个一体地形成在边缘腹板112内的附连接头板120,以便将C形楼板托梁124的端部125附连到其上。附连接头板120可从托梁边缘110的边缘腹板112中冲切出,并可相对于边缘腹板112弯折90°角。这样的结构导致形成穿过托梁边缘110的边缘腹板112的开口(未示出)。为了在开口周围对腹板112提供附加的加强,加劲肋122可设置在各开口的每一侧上,其还允许附连接头板120在托梁边缘110和一对应的楼板托梁124之间起到一结构连接的作用。楼板托梁124可各具有一托梁腹板126、一上托梁翼缘128和一下托梁翼缘129,并例如由冷轧电镀钢材或其它合适的金属制成,其规格可根据楼板必须支承的荷载的大小和类型决定。附连接头板120可以任何要求的间距设置在托梁边缘110内,然而,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以8”、12”、16”、19.2”或24”的间距设置附连接头板120是有利的,它们是建筑行业内一般为人们所接受的壁骨和托梁间距安排。因此,接头板120可以这样定向,以使附连在其上的托梁124与对应的壁骨145对齐。楼板托梁124的腹板126可通过合适的紧固方法附连到对应的附连接头板120。例如,可以合适的数量和配 置使用诸如#10—16螺钉或诸如此类的机械紧固件130。然而,也可构思采用诸如焊接之类的其它固定方法来将托梁124附连到接头板120。此外,各楼板托梁124的上托梁翼缘128可通过诸如#10—16螺钉或诸如此类的合适尺寸的紧固件130附连到托梁边缘110的上边缘翼缘114。托梁边缘110通过使用紧固件130或类似零件与墙200的连接,起到将荷载从托梁传递到墙的作用。
托梁边缘110可附连到壁骨145的壁骨翼缘147,以使托梁边缘110的上边缘翼缘114基本上与壁骨149的端部149和托梁124的上翼缘共面,以形成一基本上共面的框架布置,其总的标示为402,以便接受楼板铺面材料404。在一实施例中,楼板铺面材料404可包括上述类型的不燃板材料。楼板铺面材料404可通过合适数量和合适定向的诸如#10—16螺钉或诸如此类的紧固件附连到托梁。
尽管本实施例已经结合具有一体地形成在边缘腹板112内的连接接头板120的托梁边缘110的使用进行了描述,但应该认识到,也可有效地使用上述的类型和结构的托梁边缘170,以代替托梁边缘110,或可使用托梁边缘110和170的组合。更具体来说,参照图27,C形托梁边缘170具有一腹板172以及一上翼缘174和一下翼缘176。托梁124通过L形拼接角钢180附连到托梁边缘170的边缘腹板172。拼接角钢180例如可通过合适尺寸的螺钉或螺栓182或通过焊接等附连到托梁边缘170的边缘腹板172和托梁124的托梁腹板126。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与将拼接角钢180附连到边缘腹板172的相同的紧固件将边缘腹板172可附连到壁骨的翼缘。托梁124的上托梁翼缘128也可通过诸如#10—16螺钉或诸如此类的合适的紧固件175附连到托梁边缘170的上边缘翼缘174。示于图27中的系统和构件的其余的细节,可另外如以上对于图26中所示的布置和构件的描述。
图28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多层楼板/墙连接布置500。例如,该连接布置 500可用于如图15所示的多层建筑中。从图28中可见,一下墙510与上墙530对齐。下墙510可包括多个垂直延伸的壁骨512,其各具有一腹板514和一对翼缘516。壁骨512的上端被接纳在一C形上轨518内,其具有一腹板520和一对翼缘522。翼缘516可通过合适数量和布置的合适的紧固件524附连到上轨518的翼缘522。如图28所示,上述类型和构造的楼板托梁124可如图所示地附连到壁骨512的翼缘516。托梁124可具有一托梁腹板126以及一上托梁翼缘128和一下托梁翼缘129。托梁124可用合适尺寸的紧固件524附连到壁骨512的翼缘516。例如,紧固件524可包括#10—16螺钉或诸如此类的紧固件,托梁124例如可通过每个壁骨翼缘516两个#10—16螺钉和每个门窗边柱(未示出)四个#10—16螺钉附连到壁骨512。然而,也可构思使用其它紧固件布置来将托梁124附连到下墙510。如图28所示,托梁124可附连到下墙510,以使托梁的上腿128基本上与上轨的腹板共面,这样就可在其上接纳一楼板铺面550。在一实施例中,楼板铺面550可包括上述类型的不燃板。
上墙530可安装在楼板铺面550上,并包括一C形下轨532,该下轨532具有一腹板534和一对翼缘536。多个垂直延伸的壁骨538的下端被接纳在下轨532内,壁骨的翼缘540例如通过紧固件552附连到下轨532的翼缘536。紧固件552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紧固件。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和紧固方法。下轨可通过紧固件535附连到楼板铺面。紧固件535例如可包括#10—16螺钉,它们延伸穿过下轨532的轨腹板534、楼板铺面550和上轨518的轨腹板520。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不燃板用来有效阻挡火焰和烟气通过墙壁骨之间的空隙从一层蔓延到另一层。
图29示出本发明的一多层楼板/墙连接布置600的另一实施例。例如,该连接布置可用于如图15所示类型的多层结构的一部分中。从图29中可见,一下墙610可与上墙630对齐。下墙610可包括多个垂直延伸的壁骨612,其各具有一壁骨腹板614和一对壁骨翼缘616。壁骨612的上端被接纳在一 C形上轨618内,该上轨618具有一轨腹板620和一对轨翼缘622。壁骨翼缘616可通过合适数量和布置的合适的紧固件624附连到上轨618的轨翼缘622。如图29所示,上述类型和构造的托梁边缘110可如图所示地附连到壁骨612的壁骨翼缘616。托梁边缘110可具有一边缘腹板112以及一上边缘翼缘114和一下边缘翼缘116。托梁边缘110可用合适尺寸的紧固件624或诸如焊接之类的其它固定方法附连到壁骨612的壁骨翼缘616。例如,紧固件624可包括#10—16螺钉、铆钉或螺栓。托梁边缘110例如可通过螺钉、螺栓、铆钉和焊缝附连到壁骨612。然而,也可构思使用其它紧固件结构来将托梁边缘110附连到下墙610。如图29所示,托梁边缘110可附连到下墙610,以使托梁边缘110的上边缘翼缘114基本上与上轨618的轨腹板620共面。此外,上述类型和构造的多个托梁124可以上述的方式附连到托梁边缘110上的接头板120,以使一楼板铺面650可如图所示地被接纳在其上。在一实施例中,楼板铺面650可包括上述类型的不燃板。
上墙630可安装在楼板铺面650上,并包括一C形下轨632,该下轨632具有一轨腹板634和一对轨翼缘636。多个垂直延伸的壁骨638的下端被接纳在下轨632内,壁骨638的壁骨翼缘640例如通过紧固件652附连到下轨632的轨翼缘636。紧固件652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紧固件。下轨638可通过紧固件654附连到楼板铺面650和上轨618。紧固件654例如可包括#10—16螺钉,它们延伸通过下轨634的轨腹板634、楼板铺面650和上轨618的轨腹板620。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不燃板用来在上墙630和下墙610之间形成一有效的防火焰和烟气的屏障。
图30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多层楼板/墙连接布置700。图15示出一实例,其中,结构700可用于一多层建筑的一部分内。从图中可见,一下墙710可与上墙730对齐。下墙710可包括多个垂直延伸的壁骨712,其各具有一壁骨腹板714和一对壁骨翼缘716。壁骨712的上端被接纳在一C形上轨718内,该上轨718具有一轨腹板720和一对轨翼缘722。壁骨翼缘716可通过 合适数量和布置的合适的紧固件724附连到上轨718的轨翼缘722。在一实施例中,紧固件724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如图30所示,上述类型和构造的托梁边缘170可如图所示地附连到壁骨712的壁骨翼缘716。托梁边缘170可具有一边缘腹板172以及一上边缘翼缘174和一下边缘翼缘176。托梁边缘170可用合适尺寸的紧固件724附连到壁骨712的壁骨翼缘716。例如,紧固件724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紧固件,托梁边缘170例如可通过合适数量的#10—16螺钉附连到壁骨712和门窗边框柱。然而,也可构思使用其它紧固件布置来将托梁边缘170附连到下墙710。如图30所示,托梁边缘170可附连到下墙710,以使托梁边缘170的上边缘翼缘174基本上与上轨718的轨腹板720共面。此外,上述类型和构造的多个托梁124可用图31所示的类型和结构的多个对应的L形拼接件180附连到托梁边缘170。拼接件180例如可由16或其它规格的钢制造,并具有多种不同的腿长度,例如,2”×2”,4”×4”,2”×4”等,并具有穿通其的多个孔181,以便穿过其接纳合适数量的紧固件182,以将拼接件180附连到对应的托梁124的腹板126和托梁边缘170的腹板172。在一实施例中,紧固件182例如可包括#10—16螺钉。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和紧固方法。还可从图30中可见,楼板铺面750被接纳在上轨718的腹板720、托梁边缘170的上翼缘174和托梁124的上翼缘128上。在一实施例中,楼板铺面750可包括上述类型的不燃板。
上墙730可安装在楼板铺面750上,并包括一C形下轨732,该下轨732具有一轨腹板734和一对轨翼缘736。多个垂直延伸的壁骨738的下端被接纳在下轨732内,并且壁骨738的壁骨翼缘740例如通过紧固件752附连到下轨732的轨翼缘736。紧固件752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或者其它合适的紧固件或紧固结构。下轨738可通过紧固件754附连到楼板铺面750。紧固件754例如可包括#10—16螺钉,它们延伸穿过下轨732的轨腹板734、楼板铺面750和上轨718的轨腹板720。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不燃的楼板铺面板750用来在上墙730和下墙710之间形成一有效 的防火焰和烟气的屏障。
图32和33示出与本发明的楼板连接布置结合使用的、本发明的托梁边缘和墙顶梁的一独特的和新颖的组合800。从图中可见,托梁边缘/顶梁800可具有一第一顶梁翼缘804和一第二顶梁翼缘806,它们以间隔地相对的关系从顶梁腹板802下垂。托梁边缘/顶梁800例如可由冷轧电镀钢材或其它合适的金属制成,其规格可根据楼板必须支承的荷载的大小和类型决定。第一顶梁翼缘804可设置有多个一体地形成的第一附连接头板810,以便将C形的第一金属楼板托梁124的端部125附连于其。第一附连接头板810可以第一预定的间隔从托梁边缘/顶梁800的第一顶梁翼缘804中冲切出,并可相对于第一顶梁翼缘804弯折一第一预定角。在一实施例中,例如,第一预定间隔可以是8”、12”、16”、19.2”或24”的间距,而第一预定角例如可以是90°。这样的布置也可导致形成穿过托梁边缘/顶梁800的第一顶梁翼缘804的第一开口811。第一楼板托梁124可以是上述的类型和结构。第一楼板托梁124的托梁腹板126可通过合适的紧固方法附连到对应的第一附连接头板810。例如,可以合适的数量和配置使用诸如#10—16螺钉或诸如此类的机械紧固件815。然而,可以构思使用诸如焊接或螺栓连接的其它紧固方法来将第一楼板托梁124附连到第一附连接头板810。托梁边缘/顶梁800也可设置有如图32和33所示的下边缘翼缘803。
在此实施例中,托梁边缘/顶梁800的第一顶梁翼缘804可附连到承重墙820的壁骨830。承重墙820可如上所述地进行构造,并包括多个壁骨830,各壁骨830具有一顶部831,这些顶部831各连接到托梁边缘/顶梁800的第一顶梁翼缘804和第二顶梁翼缘806。因此,托梁边缘/顶梁800也起一用于墙820的顶梁的作用。壁骨830可各具有一壁骨腹板832和一对从壁骨腹板832突出的壁骨翼缘834。顶梁翼缘804和806可通过例如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零件的紧固件835附连到壁骨830的壁骨翼缘834。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布置和方法。从图32中还可见,壁骨830可附连到托梁边缘/顶梁800,以使壁骨830与第一楼板托梁124对齐。为了完成安装,楼板铺 面材料840可附连到托梁边缘/顶梁800的顶部顶梁翼缘802和第一楼板托梁124的托梁翼缘128。楼板铺面材料840例如可包括上述的不燃板材料,并通过合适数量的紧固件842附连到顶部顶梁翼缘802和上托梁翼缘128。例如,紧固件842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紧固件。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和紧固方法。
图32A示出一可选用的托梁边缘800’的应用,当从其端部之一观看时,托梁边缘800’其基本上呈“Z”形状。托梁边缘800’具有一腹板804’、一下腿803’和一上腿802’。从图中可见,上腿802’短于图32中所示实施例中的腿802。然而,可以上述对于使用托梁边缘800详细所述的同样的方式来使用边缘800’,例外的是,它缺乏一腿的部分806。
本发明的组合的托梁/边缘顶梁布置2800的一可选用的实施例示于图33A中。在此实施例中,使用一U形顶梁2802。U形顶梁2802可具有一第一顶梁翼缘2804和一第二顶梁翼缘2806,它们以间隔地相对的关系从顶梁腹板2803下垂,并且顶梁例如可由冷轧电镀钢材或其它合适的金属制成,其规格可根据其必须支承的荷载的大小和类型决定。第一顶梁翼缘2804还可具有一形成在其下端的下翼缘2805(如果需要的话)。U形顶梁2802可用作承重墙2810的顶部顶梁轨,所述承重墙2810由多个垂直延伸的壁骨2820形成,壁骨2820各具有一顶端2822。各个壁骨2820还可具有一腹板2824、一第一壁骨翼缘2826和一第二壁骨翼缘2828。U形顶梁可放置在壁骨2820的顶端2822的上方,并可用合适的紧固件2830将第一顶梁翼缘2804附连到第一壁骨翼缘2826和将第二顶梁翼缘2806附连到第二壁骨翼缘2828。例如,紧固件2830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和紧固方法。
下翼缘2805可用作一支承表面,用来支承托梁124的端部,以便将托梁124直接地附连到U形顶梁2802的第一顶梁翼缘2804。托梁124可利用 单独的L形拼接件2810附连到第一顶梁翼缘2804,从而以要求的间距将托梁124附连到第一顶梁翼缘2804。拼接件2810可通过合适布置的紧固件2812附连到第一顶梁翼缘2804和对应的托梁124的腹板126。例如,紧固件2812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或诸如焊接等的紧固方法,来将L形拼接件2810附连到第一顶梁翼缘2804和对应的托梁124的腹板126。楼板铺面材料2840可用上述方式附连到顶梁的腹板2803和托梁124的上托梁翼缘128。例如,这样的楼板铺面材料2840可包括上述类型和构造的不燃板材料。然而,可以设想,也可成功地采用诸如夹板、混凝土等的其它类型的铺面材料。
图34和35示出本发明的另一独特的和新颖的托梁边缘/顶梁850,其与本发明的楼板连接布置相结合地使用。从图中可见,托梁边缘/顶梁850可具有一第一顶梁翼缘854和一第二顶梁翼缘856,它们以间隔地相对的关系从顶梁腹板852下垂。托梁边缘/顶梁850例如可由冷轧电镀钢材或其它合适的金属制成,其规格可根据楼板连接必须支承的荷载的大小和类型决定。第一顶梁翼缘854可设置有多个一体地形成的第一附连接头板860,以便将C形的第一楼板托梁124的端部125附连至其。同样地,第二顶梁翼缘856可设置有多个一体地形成的第二附连接头板860,以便将C形的第二楼板托梁124’的端部125’附连至其。第一附连接头板860可以从托梁边缘/顶梁850的第一顶梁翼缘854中冲切出,而第二附连接头板860可以从托梁边缘/顶梁850的第二顶梁翼缘856中冲切出,且使第一顶梁翼缘854中的第一附连接头板860基本上与第二顶梁翼缘856中的第二附连接头板860对齐。第一附连接头板860可相对于第一顶梁翼缘854弯折一第一预定角,而第二附连接头板860’可相对于第二顶梁翼缘856弯折一第二预定角。在一实施例中,例如,各个第一预定角和各个第二预定角是大致的90°。这样的结构导致形成穿过托梁边缘/顶梁850的第一顶梁翼缘854的第一开口861和导致形成穿过托梁边缘/顶梁850的第二顶梁翼缘856的第二开口861’。一第一下翼缘855可从第一顶梁翼缘854突出,而一第二下翼缘857可从第二顶梁翼缘 856突出。下翼缘855和857可用来提供支承表面,在安装过程中用来支承楼板托梁124、124’。
第一楼板托梁124和第二楼板托梁124’可以是上述类型和构造。第一附连接头板860可以第一预定间隔设置在第一顶梁翼缘854内,而第二附连接头板可以第二预定间隔设置在第二顶梁翼缘856内。例如,第一预定间隔可以是8”、16”、19.2”或24”的间距,而第二预定间隔可以是8”、16”、19.2”或24”的间距。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预定间隔与第二预定间隔相等,以使第一托梁124和第二托梁124’彼此基本上对齐,还可与壁骨880对齐,如将在下文中描述的那样。第一楼板托梁124的腹板126可通过合适的紧固方法附连到第一附连接头板860。例如,可以合适的数量和配置使用诸如#10—16螺钉或类似零件的机械紧固件865。然而,可以构思使用诸如焊接的其它紧固方法来将第一托梁124附连到第一接头板860。同样地,第二楼板托梁124’的腹板126’可通过合适的紧固方法附连到第二附连接头板860’。例如,可以合适的数量和配置使用诸如#10—16螺钉或类似零件的机械紧固件865。然而,可以构思使用诸如焊接的其它紧固方法来将第二托梁124’附连到第二接头板860’。
在此实施例中,托梁边缘/顶梁850的顶梁翼缘854和856可附连到承重墙870的壁骨880。承重墙870可如上所述地进行构造,并包括多个壁骨880,这些壁骨连接到托梁边缘/顶梁850的顶梁翼缘854和856。因此,可以认识到,托梁边缘/顶梁850也起到用于墙870的顶梁轨的作用。壁骨880可各具有一壁骨腹板882和一对从壁骨腹板882突出的壁骨翼缘884。顶梁翼缘854和856可通过紧固件885附连到壁骨880的壁骨翼缘884,例如,紧固件885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结构和紧固方法。从图34中可见,壁骨880可附连到托梁边缘/顶梁850,以使壁骨880与楼板托梁124、124’对齐。为了完成安装,楼板铺面材料890可附连到上腹板852以及楼板托梁124、124’的翼缘128、128’。楼板铺面 材料890例如可包括上述的不燃板材料,并通过合适数量的紧固件892附连到顶部腹板852和上托梁翼缘128、128’。例如,紧固件892例如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和紧固方法。
图35A示出本发明的组合的托梁/边缘顶梁2850的另一可选用的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使用一基本上呈U形的顶梁2850。U形顶梁2850可具有第一顶梁翼缘2854和第二顶梁翼缘2856,它们以间隔地相对的关系从顶梁腹板2852下垂,并例如由冷轧电镀钢材或其它合适的金属制成,其规格可根据其必须支承的荷载的大小和类型决定。第一顶梁腹板2854还可具有一形成在其下端的下翼缘2855(如果需要的话)。同样地,第二顶梁翼缘2856的下端可具有一形成在其下端的第二下翼缘2857。U形顶梁2852可用作承重墙2870的顶部顶梁轨,所述承重墙2870由多个垂直延伸的壁骨2880形成,壁骨2880各具有一顶端2881。各个壁骨2880还可具有一腹板2882、一第一壁骨翼缘2884和一第二壁骨翼缘2885。U形顶梁2850可放置在壁骨2880的顶端2881的上方,并可用合适的紧固件2887将第一顶梁翼缘2854附连到第一壁骨翼缘2884以及可将第二顶梁翼缘2856附连到第二壁骨翼缘2885。例如,紧固件2887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和紧固方法。
下翼缘2855可用作一支承表面,用来支承托梁124的端部,以便将托梁124直接地附连到U形顶梁2850的第一顶梁翼缘2854,而第二下翼缘2857可用作一支承表面,用来支承一系列第二托梁124’的端部,以便将第二托梁124’直接地附连到U形顶梁2850的第二顶梁翼缘2854。该系列的第一托梁124可利用单独的L形拼接件2890附连到第一顶梁翼缘2854,从而以要求的间距将第一托梁124附连到第一顶梁翼缘2854。拼接件2890可通过合适布置的紧固件2892附连到第一顶梁翼缘2854和对应的第一托梁124的腹板126。例如,紧固件2892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或诸如焊接等的紧固方法,来将L形拼接件2890附连到第 一顶梁翼缘2854和对应的第一托梁124的腹板126。同样地,一系列的第二托梁124’可利用单独的L形拼接件2890’附连到第二顶梁翼缘2856,从而以要求的间距将第二托梁124’附连到第二顶梁翼缘2856,且使第一托梁124可与第二托梁124’和壁骨2880基本上对齐。拼接件2890’可通过合适布置的紧固件2892附连到第二顶梁翼缘2856和对应的第二托梁124’的腹板126’。例如,紧固件2892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然而,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或诸如焊接等的紧固方法来将L形拼接件2890’附连到第二顶梁翼缘2856和对应的第二托梁124’的腹板126’。
楼板铺面材料2890可用上述方式附连到顶梁的腹板2852和托梁124、124’的上托梁翼缘128、128’。例如,这样的楼板铺面材料2895可包括上述类型和构造的不燃板材料。然而,可以设想,也可成功地采用诸如夹板、混凝土等的其它类型的铺面材料。
图36和37示出本发明的顶梁结构1200,例如,该结构可用作门道或窗洞1202的顶梁,门道或窗洞1202可位于多层结构中,并超出图15所示的作为顶梁的边缘轨的设计。如图36和37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上述类型和构造的托梁边缘110,其可附连到位于开口1202两侧上的门窗边柱/中柱1210。门窗边柱/中柱1210可由两个互连的壁骨柱1220和1240构成。第一壁骨柱1220可包括一第一壁骨1222和一第二壁骨1230,第一壁骨1222具有一壁骨腹板1224、两个壁骨翼缘1226以及从翼缘1226突出的两个壁骨唇状部1228,而第二壁骨1230具有一壁骨腹板1232、两个壁骨翼缘1234以及从翼缘1234突出的两个壁骨唇状部1236。第一壁骨1222和第二壁骨1230可布置成它们的对应的壁骨唇状部1228和1236彼此毗邻,然后,用一已知的方式将壁骨翼缘1226和1234焊接在一起以形成第一壁骨柱1220。
第二壁骨柱1240可包括一第三壁骨1242和一第四壁骨1250,第三壁骨 1242具有一壁骨腹板1244、两个壁骨翼缘1246以及从壁骨翼缘1246突出的两个壁骨唇状部1248,而第四壁骨1250具有一壁骨腹板1252、两个壁骨翼缘1254以及从壁骨翼缘1254突出的两个壁骨唇状部1256。第三壁骨1242的壁骨腹板1244与壁骨腹板1232以面对的关系定向,并可用合适数量和定向的紧固件1243附连于其,紧固件1243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然而,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第三壁骨1242和第四壁骨1250可用诸如焊接等的其它合适方法互连。第四壁骨1250可布置成壁骨唇状部1256与第三壁骨1242的壁骨唇状部1248面对地接触,以使它们彼此毗邻,并且壁骨翼缘1246和1254可用一已知的方式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剪切墙柱1210。
如图36和37所示,上述类型和构造的托梁边缘110可通过合适布置和数量的紧固件1260附连到门窗边柱/中柱1210。图36仅示出附连到对应门窗边柱/中柱1210的托梁边缘110的一端。托梁边缘110的另一端也可附连到一门窗边柱/中柱1210。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的顶梁结构1200也可成功地用于不设计为剪切墙的那些墙中。因此,在这些实施例中,托梁边缘110可附连到传统的主壁骨布置。
在一实施例中,紧固件1260例如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然而,可以构思使用其它紧固件和紧固方法来将托梁边缘110附连到门窗边柱/中柱1210。在一实施例中,主梁组件1270可如图所示地附连到托梁边缘110的边缘腹板112。例如,主梁组件1270可包括第一桁架1280,其具有一腹板1282、两个翼缘1284和从各翼缘1284突出的一唇状部1286。此外,主梁组件1270可包括第二桁架1290,其具有一腹板1292、两个翼缘1294和从各翼缘1294突出的一唇状部1296。第一桁架1280的腹板1282可通过合适的数量和布置的紧固件1283附连到托梁边缘110的边缘腹板112。在一实施例中,紧固件1283例如可以包括#10—16螺钉或诸如此类的紧固件。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紧固件和固定方法。第二桁架1290可定向成第二桁架1290的唇状部1296与第一桁架1280的唇状部1286成面对的关系。第二桁架1290 的翼缘1294可用已知的方式焊接到第一桁架1280的翼缘1284。
还在此实施例中,主梁组件可包括一第三桁架1300,它具有一腹板1302、两个翼缘1304和从各翼缘1304突出的一唇状部1306。第三桁架1300的腹板1302可以与第二桁架1290的腹板1292成面对的关系进行放置,并通过螺钉或类似的零件附连到其上。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和紧固方法。从图37中还可见,通过一组合适的紧固件1312,支承拼接件1310可用来将第一桁架的腹板1282附连到门窗边柱/中柱1210,并将第三桁架1300的腹板1302附连到门窗边柱/中柱1210。在一实施例中,支承拼接件1312例如可包括一1-1/2”×1-1/2”×16规格、50ksi的拼接件,其为7”长且每一腿带有7个#10—16螺钉。然而,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容易地认识到,支承拼接件1312可由具有不同厚度和尺寸的不同的材料制成,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还可以理解到,可使用其它的紧固件和紧固方法将主梁组件1270紧固到剪切墙柱1210。
还在此实施例中,上述类型和构造的楼板托梁124可以上述方式附连到托梁边缘110内的连接接头板120。楼板铺面材料1340可通过上述类型和构造的紧固件1342附连到托梁边缘110和主梁组件1270的上翼缘。例如,紧固件1342可包括#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楼板铺面1340也可包括上述类型的不燃板材料。
如上所述,当使用托梁边缘作为墙面上的顶梁时,门或窗的各端处的构件可以是全高,即,由此而不需带台肩的壁骨。在传统上,带台肩壁骨不是全高的,这意味着它们通常构架在顶梁的下侧。一带台肩壁骨通常设计为仅传递轴向荷载,不设计成传递轴向和侧向荷载的组合。然而,如上所述的各种实施例允许构件设计为承受风和轴向荷载,而不需在开口的各端处使用附加的支承(即,门窗边壁骨或中壁骨)。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提供一构造墙的独特的和新颖的方法。具体来说,参照图38—42,图中示出一镶板墙组件1400,其可用于如图15所示的结构100’的一部分内。墙组件1400可包括与一第二顶梁镶板部分1450互连的一第一镶板部分1410,以及与第二顶梁镶板部分1450互连的一第三镶板部分1480。
如图39和40所示,第一镶板部分1410可包括一C形上轨1412和一C形下轨1420。上轨1412和下轨1420可以是与以上所述的上和下轨相同的类型和结构。例如,上轨1412可具有一腹板1414和两个翼缘1416。同样地,下轨1420可具有一腹板1422和两个翼缘1424。第一镶板部分1410还可包括多个上述类型和构造的第一壁骨1430。壁骨1430可各具有一轨腹板1432、一对翼缘1434和两个唇状部1436。第一壁骨的翼缘1434可用上述合适的紧固件1438连接到上轨1412的翼缘1416和下轨1420的翼缘1424。例如,第一壁骨1430的翼缘1434可通过#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附连到翼缘1416和1424。然而,应该认识到,第一壁骨1430也可用诸如焊接等的其它方法附连到上轨1412和下轨1420。
如图40和40A所示,第一镶板部分1410的侧端柱1411可各由一对第一壁骨1430形成。例如,一壁骨1430可布置成其轨腹板1432与构成侧向端柱1411的另一壁骨1430的唇状部1436保持面对的关系。然后,两个壁骨1430例如可通过将其各自的翼缘1434焊接在一起而附连在一起。还在此实施例中,如本行业所熟知的,各第一壁骨1430可具有一个或多个穿过其轨腹板1432的开口(未示出)。壁骨1430内的开口可以大致对齐,以使加劲杆1440可延伸穿过它们以接合和支承各个轨腹板1432。加劲杆1440可包括上述间隔撑杆之一。然而,也可使用其它已知的横向支撑结构。
如图39和41所示,第二镶板部分1450可包括一C形上轨1452和一C形下轨1470。上轨1452和下轨1470可以是与以上所述的上和下轨相同的类型和结构。例如,上轨1452可具有一腹板1454和两个翼缘1456。同样地,下轨1470可具有一腹板1472和两个壁骨翼缘1474。第二墙镶板组件1450还可包括多个上述类型和构造的第二壁骨1460。壁骨1460可各具有一轨腹板1462、一对翼缘1464和两个唇状部1466。第二壁骨1460的翼缘1464可用上述合适的紧固件1478连接到上轨1452的翼缘1456和下轨1470的壁骨翼缘1474。例如,第二壁骨1460的翼缘1464可通过#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附连到翼缘1456和1474。然而,应该认识到,第二壁骨1460也可用诸如焊接等的其它方法附连到上轨1452和下轨1470。
如图39和42所示,第三镶板组件1480可包括一C形上轨1482和一C形下轨1500。上轨1482和下轨1500可以是与以上所述的上和下轨相同的类型和结构。例如,上轨1482可具有一腹板1484和两个翼缘1486。同样地,下轨1500可具有一腹板1502和两个翼缘1504。第三墙镶板组件1480还可包括多个上述类型和构造的第三壁骨1490。壁骨1490可各具有一腹板1492、一对翼缘1494和两个唇状部1496。第三壁骨1490的翼缘1494可用上述合适的紧固件1508连接到上轨1482的翼缘1486和下轨1500的翼缘1504。例如,第三壁骨1490的翼缘1494可通过#10—16螺钉或类似的零件附连到翼缘1486和1504。然而,应该认识到,第三壁骨1590也可用诸如焊接等的其它方法附连到上轨1482和下轨1500。
如图39和42所示,第三镶板部分1480的中心部分内的壁骨1490可以背靠背的方式布置以形成中心柱1499。构成各中心柱1499的第三壁骨1490例如可通过螺钉、焊接等背侧地连接(be coupled back to)。还在此实施例中,如本行业所熟知的,各第三壁骨1430可具有一个或多个穿过其腹板的开口(未示出)。壁骨内的开口可以大致对齐,以使加劲杆1440可延伸穿过它们以接合和支承各个腹板。为了完成该墙镶板组件,第一墙镶板部分 和第二墙镶板部分通过传统的螺钉、焊接等附连到第二墙镶板部分。如图38所示,第一墙镶板部分、第二墙镶板部分和第三墙镶板部分形成一具有诸如穿过其的门道之类的开口的墙镶板。
这种制造墙镶板的独特的和新颖的方法较之于现有技术提供了许多优点。例如,本发明的该实施例增加了在一辆卡车上可运输的镶板量。在一实施例中,所有的镶板基本上是实心的镶板/块。当用于窗洞需要一“ptac”(一位于窗下方的空调/采暖单元)时,这个优点更为突出。如果采用ptac,则全部的窗可类似于一门洞。
使用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还可减少制造错误的可能性。当使用现有技术的方法附连顶上(head)和底基轨时,也可发生质量控制的问题。图43—45示出在使用现有技术的方法时通常遇到的各种问题。图43示出一种情形,其中,顶上或底基轨6000位于墙面6002的平面之外(墙的内侧或外侧)。图44示出一种情形,其中,顶上或底基轨6000安装成相对于墙6002为倾斜角度。图45示出一种情形,其中,顶上或底基轨6000安装成在轨6000和其后待安装的纵向挠曲壁骨6006之间形成一间隙6004。安装者通常在镶板化组装中识别到这些误差。修复这些错误花费的成本是昂贵的。当在外部盖板已经附连到墙上之后才发现这些误差,或如果镶板的附连的主要手段是焊接时,那些成本可能会大大地增加。
图46还示出一有效的方式,其中,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解决上述诸问题。从图中可见,填充的镶板标识为镶板(7000、7002、7004、7006、7008、7010、7012),它们制造成单独的镶板。镶板的制造远不易造成上述的错误。一旦安装者确认各种构件的尺寸正确,则可形成个别的镶板以使其为方形,并且构件的壁骨紧紧地坐落在顶轨和底轨内。
那些具有门或窗洞且窗洞下方带有一空调器的墙在运输过程中通常需要一加强件。这是因为普通底轨的强度在镶板装载或卸载时可能不足以防止其扭结或扭曲的缘故。镶板还可能是不平衡的,使其在没有吊车的情况下的安装进一步复杂化。在过去,通常的做法是,以嵌套的方式将第二加强轨安装到底轨内。然后,在镶板安装好之后,安装者必须去除加强轨部分。为了去除该轨,通常使用一砂轮机在各门窗边柱处切断轨。因此,现有技术的方法需要附加的材料和劳力来进行安装。本发明解决了该问题,其不需安装和去除附加的加强轨。
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另一优点在于,无需在楼板过渡处的附加构件。这是因为墙直接附连到彼此的顶上。当托梁放置在墙的顶上时,楼板过渡区域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
当需要一外部防火等级时,过去的一般方法是要求在现场执行附加的工作来适应暴露的楼板托梁。在许多情形中,必须在楼板线处安装附加的条带,这需要额外的时间、设备和对安全性的关注。其它的过去的解决方案包括使覆材在底轨下方延伸(例如,10英寸),这使得覆材易于不留心损坏。本发明的该实施例解决了这样的问题。
上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从楼层到楼层传递荷载的有效手段,而无需附加的材料或劳力。此外,这些实施例还对其它的行业提供了优点。例如,当水工和电工需要提供楼层到楼层的贯穿时,由于传统上需要的构件的质量减小,所以他们可从中得益。当使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时,还可简化楼层对楼层连接的要求。尤其是,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主要使用墙对墙的连接来代替墙对楼板对墙的连接。当通过设计需要拉伸的要求时,该益处尤为加强。该连接也发生在楼板覆材/基底处,提供将荷载(反力)直接地传递到横隔墙内的有效手段。
图47是标示为8000的一多层结构的墙部分,其示出本发明的另外的独特和新颖的实施例。尽管图47示出两层结构,但读者将会理解到,不下文中将描述的各种实施例也可有效地用于两层以上的结构中,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如图47和48所示,结构8000可具有一支承结构8002,在此实例中,该支承结构包括一混凝土板。然而,也可使用其它的支承结构、楼板等。一第一墙8004支承在支承结构8002上,在此实例中,它是一承重荷载的内墙。第一墙8004可由第一钢壁骨8006制造,钢壁骨8006通常各具有一腹板部分8008以及第一腿8010和第二腿8012。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腿8010用来形成一第一墙侧(通常用标号8016表示),而第二腿8012用来形成一第二墙侧(通常用标号8018表示)。第一壁骨8006各具有一总的标示为8020的顶端部和一总的标示为8022的底端部。第一壁骨8006的底端部8022可以要求的间距布置附连到第一底轨8024,并以已知的方式附连到支承结构8002。同样地,第一壁骨8006的顶端部8020可接纳在第一上轨8030内,该上轨8030具有一腹板8032、一第一腿8034和一第二腿8036。第一壁骨8006的第一和第二腿8010、8012可以要求的间距(即,8”、12”、16”、19.2”或24”等)例如通过螺钉、铆钉、焊缝等分别地附连到上轨8030的第一和第二腿8034和8036。
如图48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托梁边缘8040附连到至少某些第一壁骨8006的第一腿8010。第一托梁边缘8040可具有一第一边缘腹板8042、一上腿8044和一下腿8046。第一边缘腹板8042例如可通过螺钉8043附连到至少某些第一壁骨8006的第一腿8010。然而,也可使用螺栓、铆钉、焊缝等。从图48中还可见,第一托梁边缘8040可相对于上轨8030安装成第一托梁边缘8040的上腿8044与顶轨8030的腹板8032共面。多个第一托梁8050各具有一腹板部分8054、一上腿8056和一下腿8058,它们例如可通过 一体地形成在第一托梁边缘8040的腹板8042内的多个紧固件接头板8052附连到第一托梁边缘8040。第一托梁8050的腹板8054通过螺钉8053附连到那些一体的接头板8052。然而,也可使用螺栓、铆钉、焊缝等。在一可选用的实施例中,第一托梁8050的腹板8054可通过传统的L形拼接件8052’附连到第一托梁边缘8040的腹板8042。参见图48A。在某些应用中,还希望将第一托梁边缘8040的顶部腿8044附连到第一托梁的顶部腿8056,和/或将第一托梁边缘8040的底部腿8046附连到第一托梁8050的底部腿8058。一第一铺面材料8060可包括波状的金属铺面板,其如图所示地支承在第一托梁8050的顶部腿8056上。诸板可通过螺钉、铆钉、螺栓、焊接等附连到顶部腿8056。
还在此实施例中,可要求将一剪切墙板8001附连到第一壁骨8006的第一腿8010。这样的剪切墙板可以市购,例如,可包括附连到(胶粘等)一刚性板8005的一片石膏板或其它墙板材料8003。刚性板8005可包括一钢板。参见图48。在另一可选用的实施例中,板8005和墙板8003可单独地附连到第一壁骨8006的第一腿8010。为了便于附连这样的板,一角钢8007例如可通过螺钉、铆钉、螺栓、焊缝等附连到至少某些各第一壁骨8006的第一腿8010。此外,角钢8007的上腿例如可通过螺钉、螺栓、铆钉、焊接等附连到第一托梁边缘8040的下腿8046。角钢8007的向下突出的下腿提供一表面,用来通过例如螺钉、螺栓、铆钉等附连钢板8005的顶部。剪切墙板8001也可使用螺钉、铆钉等附连到垂直延伸的第一壁骨8006。使用剪切墙板起到对由上楼板荷载造成的剪切力提供附加的强度和抗力的作用。
在图48B所示的可选用的实施例中,不使用上述的角钢8007。而是,在此实施例中,一块平直的刚性板8007’放置在第一托梁边缘8040的腹板8042之间,并用紧固件8045螺栓连接或以其它方法紧固于其上。刚性板8007’向下延伸到第一托梁边缘8040的下腿8046下方,且剪切墙板8001的上端紧固在其上。从图48B中可见,螺钉8011或其它合适的紧固件(螺栓、铆 钉等)延伸穿过墙板镶板8003、刚性板8005和8007’,并穿过至少某些各第一壁骨8006的第一腿8010。然后,剪切墙板8001可通过其它紧固件(螺钉、螺栓、铆钉等—未示出)在剪切墙8001的其它合适部位处附连到至少某些第一壁骨8006的第一腿8010上。我们业已发现这样的结构可能要求比图48所示的结构少的紧固件。
还在此实施例中,一第二承重墙8070可与第一承重墙8004的顶轨8030对齐并支承在其上。第二承重墙8070可包括一第二底轨8072,该底轨8072具有一腹板部分8074和两个直立的腿部8076。第二底轨8072可与第一承重墙8004的顶轨8030对齐并支承在其上,且可通过螺钉8073或其它合适的紧固方法附连在其上。第二承重墙8070还可包括多个第二壁骨8080,它们各具有一总的标示为8082的底端部分,所述底端部分各被接纳在底轨8072内并相对于彼此以要求的间隔(即,8”、12”、16”、19.2”或24”等)布置。例如,第二壁骨8080可以与第一壁骨8006相同的间隔布置。总的标示为8090的一区域形成在各个第二壁骨8080的底部8072和第二底轨8072的腹板8074和腿8076部分之间。参见图48和49。
还在此实施例中,一第二托梁边缘9000附连到第一壁骨8006的顶端部分8020的第二墙侧8018。第二托梁边缘9000可具有一腹板部分9002以及一上腿9004和一下腿9006。腹板部分9002例如可通过螺钉9003附连到至少某些第一壁骨8006的第二腿8012,以使上腿9004基本上与上轨8030的腹板8032和第一托梁边缘8040的上腿8044共面,如图48所示。然而,也可使用螺栓、铆钉、焊缝等将腹板部分9002紧固到至少某些第二腿8012。
然后,多个第二托梁9010可附连到第二托梁边缘9000。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托梁9010各具有腹板9012以及一上腿9014和一下腿9016。各个第二托梁9010的腹板9012可通过一体地形成在第二托梁边缘9000的腹板9002内的附连接头板9020附连到第二托梁边缘9000的腹板9002。在其它的实施例中,第二托梁9010的腹板9012例如可通过传统的L形拼接件9020’附连 到第二托梁边缘9000的腹板9002。参见图48A。腹板9002、9012可通过螺栓、螺钉、焊缝、铆钉等附连到一体的接头板9020或L形拼接件9020’。
第二托梁9010的另一端例如可附连到一第三墙9030。在此实例中,示于图47和50中,第三墙9030是一外承重墙。第三墙9030可由第三壁骨9032构造成。各个第三壁骨通常具有一腹板部分9034以及一第一腿9036和一第二腿9038。参见图50。第三壁骨9032各具有一总的标示为9040的顶端部分和一总的标示为9042的底端部分。第三壁骨9032的底端部分可以要求的间距(即,8”、12”、16”、19.2”或24”等)布置附连到第三底轨9044,且该底轨9044以已知的方式附连到支承结构8002。同样地,第三壁骨9032的顶端部9040可接纳在第三上轨9050内,该上轨9050具有一腹板9052、一第一腿9054和一第二腿9056。第三壁骨9032的第一和第二腿9036、9038可以要求的间距例如通过螺钉、铆钉、焊缝等分别地附连到第三上轨9050的第一和第二腿9054、9056。
还在此实施例中,一第三托梁边缘9060附连到至少某些第三壁骨9032的第一腿9036。第三托梁边缘9060可具有一第三边缘腹板9062、一上腿9064和一下腿9066。第三边缘腹板9062例如可通过螺钉、螺栓、铆钉、焊缝等附连到至少某些第三壁骨9032的第一腿9036。如图50所示,第三托梁边缘9060的上腿9064可与第三墙9030的第三上轨9050的腹板9052共面。在此实施例中,第二托梁9010的腹板9012可通过一体地形成在第三托梁边缘9060的腹板9062内的多个紧固件接头板9068附连到第三托梁边缘9060,而第一托梁9010通过螺钉9069附连到这些一体的接头板9068。然而,也可使用螺栓、铆钉、焊缝等。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托梁9010的腹板9012可通过传统的L形拼接件9068’附连到第三托梁边缘6060的腹板9062。参见图50A。第二铺面材料9070可支承在第二托梁9010的上腿9014上并附连于其。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铺面材料9070包括传统的波状金属板。
还在此实施例中,一第四承重墙9080可与第三承重墙9030的第三上轨9050对齐并支承在其上。第四承重墙9080可包括一第四底轨9082,该底轨9082可具有一腹板部分9084和两个直立的腿部9086。第四底轨9082可与第三墙9030的第三上轨9050对齐并支承在其上,且通过螺钉9085或其它合适的紧固方法附连在其上。第四墙9080还包括多个第四壁骨9088,它们具有底端部分9089,所述底端部分被接纳在底轨9082内并相对于彼此以要求的间隔(即,8”、12”、16”、19.2”或24”等)布置。例如,第四壁骨9088可以与第三壁骨9032相同的间隔布置。总的标示为9090的一区域形成在各个壁骨9088的底部9089和第四底轨9082的腹板9084的和腿9086的对应部分之间。参见图50和51。
在此实施例中,一水泥质材料9092的浆泵送或以其它方式放置到第一和第二铺面材料8060、9070上,并进入到敞开区域8090、9090内,这样的水泥质材料由伊利诺斯州Chicago的125S.Franklin Street的UnitedStates Gypsum Company以商标名出品。也可使用其它的水泥质材料。然后,水泥质材料9092采用传统的平整技术进行平整,以建立一要求的楼板厚度。在敞开区域内的水泥质材料提供各种明显的优点。具体来说,在敞开区域内的水泥质材料起到在壁骨和对应的楼板之间形成有效的防火屏障的作用。还在壁骨之间起到限制声音从一个楼板传到另一楼板的作用。
在图52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一连续的剪切传递板9094呈一钢板或其它刚性材料的形式,它插入在第一上轨8030和第二底轨8072之间。这样的传递板9094可通过螺钉9095附连,螺钉9095延伸穿过第二底轨8072的腹板和第一上轨8030的腹板,如果需要的话,这样的传递板9094还可通过螺钉9095’附连,螺钉9095’延伸通过传递板9094以及第一托梁边缘8040的上腿8044和第二托梁边缘9000的上腿9004。也可使用螺栓或铆钉。使用的这样的传递板起到防止第二壁骨8080冲切穿透第二底轨8072的腹板8074和第一顶轨8030,还起到改进由第一和第二铺面材料形成的第一和第二楼板 部分之间的连续性的作用。如果要求的话,另一剪切传递板9094可插入在第三顶轨9050和第四底轨9082之间。
一总的标示为10000的第五内墙示于图53中。第五内墙10000可包括一系列第五壁骨10002,其各具有一腹板10004以及一第一腿10006和一第二腿10008。第五壁骨10002的底端部分10010被接纳在附连到支承结构8002的第五底轨10012内。参见图47。壁骨10002的上端部分10014被接纳在具有一腹板部分10022和两个腿10024的上轨10020内。在此实施例中,腹板10022可通过市购的弹性件10030附连到托梁9010的对应的下腿9016,该弹性件便于第五墙10000相对于托梁9010的运动,还改进连接的吸音特性。为了提供附加的防火屏障和改进墙10000的吸音特性,可将水泥质材料放置在上轨10020的腹板10022和第五壁骨10002的顶端部分10004之间。例如,可切割市购的水泥质板块10040并将其放置在上轨10020内,如图5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可使用伊利诺斯州Chicago的USG Corporation制造的商标名为AQUA-TOUGH
的水泥质板。如图53所示,市购的绝热件10050可安装在托梁9010之间。如图53所示,诸如石膏或类似材料的天花板块10025可通过市购的弹性件10030附连到对应托梁9010的的下腿9016。
图54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墙和楼板的结构。从图中可见,可使用如上所述的托梁边缘/顶梁800。托梁边缘/顶梁800具有一第一顶梁翼缘804和一第二顶梁翼缘806,它们以间隔地相对关系从一顶梁腹板802下垂。托梁边缘/顶梁800例如可由冷轧电镀钢材或其它合适的金属制成,其规格可根据楼板必须支承的荷载的大小和类型决定。第一壁骨8006的顶端部分8020可支承在第一和第二顶梁翼缘804、806之间,并例如用螺钉8021附连在其上。然而,也可使用铆钉、螺栓、焊缝等。因此,在此实施例中,托梁边缘/顶梁800可替代第一顶轨8030,或如果要求的话,托梁边缘/顶梁800可放置在第一顶轨8030上方。
第一顶梁翼缘804可设置有多个一体地形成的第一附连接头板810,以 便附连第一楼板托梁8050的端部于其上。第一附连接头板810可以第一预定的间隔从托梁边缘/顶梁800的第一顶梁翼缘804中冲切出,并可相对于第一顶梁翼缘804弯折一第一预定角。在一实施例中,例如,第一预定间距例如可以是8”、12”、16”、19.2”或24”的间距,而第一预定角例如可以是90°。这样的布置也可导致形成穿过托梁边缘/顶梁800的第一顶梁翼缘804的第一开口。第一楼板托梁8050可以是上述的类型和结构。第一楼板托梁8050的托梁腹板8054可通过合适的紧固方法附连到对应的第一附连接头板810。例如,可以合适的数量和配置使用诸如螺钉8055或诸如此类的机械紧固件。然而,可以构思使用诸如焊接或螺栓连接的其它紧固方法来将第一楼板托梁8050附连到第一附连接头板810。托梁边缘/顶梁800也可设置有如图54所示的第一下腿803。
还在此实施例中,第二顶梁翼缘806可设置有多个一体地形成的第二附连接头板812,以便附连第二楼板托梁9010的端部于其上。第二附连接头板812可以第二预定的间隔从托梁边缘/顶梁800的第二顶梁翼缘806中冲切出,并可相对于第二顶梁翼缘弯折一第二预定角。在一实施例中,例如,第二预定间距例如可以是8”、12”、16”、19.2”或24”的间距,而第二预定角例如可以是90°。这样的布置也可导致形成穿过托梁边缘/顶梁800的第二顶梁翼缘的第二开口。第二楼板托梁9010可以是上述的类型和结构。第二楼板托梁9010的托梁腹板9012可通过合适的紧固方法附连到对应的第二附连接头板812。例如,可以合适的数量和配置使用诸如螺钉9013或诸如此类的机械紧固件。然而,可以构思使用诸如焊接或螺栓连接的其它紧固方法来将第二楼板托梁9010附连到第二附连接头板812。托梁边缘/顶梁800也可设置有如图54所示的第二下腿814。
第二墙8070的一第二底轨8072通过诸如螺钉8073、铆钉或类似的传统的紧固件支承在和附连在顶梁腹板802。敞开区域8090形成在第二壁骨8080的底端部分8082之间的底轨8072内。如果要求的话,可将一上述类型和构 造的连续剪切板以上述方式插入在第二底轨8072和顶梁800的顶梁腹板802之间。
诸如波状金属板之类的第一和第二铺面材料8060、9070分别如上所述地支承在第一和第二托梁8050、9010的上腿8056、9014上并附连于其。金属板8060、9070可通过诸如螺钉、铆钉、焊接等的传统方法分别地附连到第一和第二托梁8050、9010。一水泥质材料9092的浆放置到第一和第二铺面材料8060、9070上,并进入到敞开区域8090内,并进行平整而形成第一和第二楼板表面。
图55示出一可选用的托梁边缘10100的应用,当从其端部之一观看时,各托梁边缘10100基本上呈“Z”形状。各托梁边缘10100具有一腹板10102、一下腿10104和一上腿10106。下腿10104从腹板10102的第一侧突出,而上腿从腹板10102的第二侧突出。上腿10106的尺寸可以是这样:当如图54所示地安装时,上腿10106或者彼此毗连,或者一小空隙设置在其间,以使第一壁骨8006的顶端部分8020可被接纳在其对应的腹板10102之间。第一壁骨8006的第一和第二腿8010、8012可通过螺钉10103、铆钉等附连到腹板10102。第二墙8070的第二底轨8072的腹板8074可利用诸如螺钉10107、铆钉等的传统的紧固件如图所示地支承在上腿10106上并附连于其。第二墙8070也可以另外地如上所述地构造。敞开区域8090形成在第二壁骨8080的底端部分8082之间的底轨8072内。如果要求的话,可将一上述类型和构造的连续的剪切传递板插入在第二底轨8072的腹板8074和托梁边缘10100的上腿10106之间并以上述方式进行附连。
第一和第二托梁8050、9010可通过形成在托梁边缘10100的腹板10102内的一体的接头板10110附连到托梁边缘10100。接头板10110可通过螺钉10111或其它合适的紧固件附连到第一托梁8050的腹板8054和第二托梁90101的腹板9012。在一可选用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托梁8050、9010 可分别通过传统的L形10110’和螺栓10111’附连到托梁10100的腹板10102。然而,也可使用螺钉、铆钉、焊缝等。参见图55A。第一和第二铺面材料8060、9070分别支承在第一和第二托梁8050、9010上,分别通过螺钉、螺栓、铆钉、焊接等附连到其上。一水泥质材料9092如上所述地放置到第一和第二铺面材料8060、9070上,并进入到敞开区域8090内。平整水泥质材料以形成第一和第二楼板表面。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示于图56—58中。从这些图中可见,实施例包括一如上所述类型和结构的第一边缘托梁10200。第一边缘托梁10200具有一第一边缘托梁腹板10202、一第一边缘托梁上腿10204和一第一边缘托梁下腿10206。多个第一边缘托梁附连接头板10208一体地形成在第一边缘托梁腹板10202内,用来将第一托梁10210附连到第一边缘托梁10200。在一可选用的形式中,单独的L形拼接件可附连到第一边缘托梁腹板10202,以便将一系列第一托梁10210附连到第一边缘托梁10200。在图5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边缘托梁附连接头板10208可通过螺钉10214或诸如螺栓、铆钉、焊缝等的其它合适的紧固件附连到对应的第一托梁10210的腹板10212。各个第一托梁10210具有第一上托梁腿10216和第一下托梁腿10218,这样的第一托梁10210集体地形成用于楼面板10219的支承结构的一部分。在一实施例中,楼面板10219包括3/4”水泥质覆材,其可附连到第一托梁10210的上腿10216。
第一边缘托梁10200的腹板10202附连到一垂直墙组件10220。在一实施例中,墙组件10220包括一系列垂直延伸的第一壁骨10222,它们各具有一腹板10224和一对腿10226。各个第一壁骨10222具有一第一侧10223和一第二侧10225。第一边缘托梁腹板10202通过诸如螺栓、螺钉、铆钉、焊缝等的合适尺寸的紧固件附连到其第一侧10223上的至少某些第一壁骨10222的腿10226。还在此实施例中,一第二边缘托梁10230沿着其第二侧10225附连到至少某些第一壁骨10222的腿10226,如图56所示。
如图56所示,第二边缘托梁10230具有一腹板10232、一上腿10234和一下腿10236。在一实施例中,一系列附连接头板10238沿第二边缘托梁腹板10232的长度形成,以将一系列第二托梁10240附连在其上。在一可选用的实施例中,单独的L形拼接件可通过螺钉或其它合适的紧固件附连到第二边缘托梁腹板10232,以便将第二托梁10240附连在其上。各个第二托梁10240具有一第二托梁腹板10242、一第二托梁上腿10244和一第二托梁下腿10246。第二边缘托梁附连接头板10238可通过螺钉10247或诸如螺栓、铆钉、焊缝等的其它合适紧固件附连到对应的第二托梁10240的第二托梁腹板10242。如图56所示,楼面板10219也支承在在第二托梁10240的上腿10244并附连于其。
从图56中还可见,诸如市购的3-1/2”的玻璃纤维绝缘的绝缘材料10250可用于第一垂直墙组件10220内,以及第一托梁10210和第二托梁10240内。为了在第一托梁下面的区域内形成一天花板,可将第一天花板材料10262附连到第一托梁10210的下腿10218。在图5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天花板材料10262通过一系列市购的弹性连接器/钉板条10260附连到第一托梁10210的下腿1021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天花板材料10262例如可包括5/8”防火等级的石膏墙板。
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垂直墙组件10220是承受荷载的。然而,本发明的独特的和新颖的特征可有效地用于各种非承重墙的布置中。图56—58示出非承重墙组件10270结合市购的干饰面内墙栅格系统10290的使用。如图56所示,第二墙组件10270与第一墙组件10220间隔开,并与干饰面内墙栅格系统10290合作以形成一标示为10300’的内部房间。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内部房间可包括一浴室。
干饰面内墙栅格系统在本行业内是熟知的,用来形成悬挂的天花板结构。如图56和57所示,干饰面内墙栅格系统10290包括一系列支承支杆10292,它们与交叉支杆(未示出)互连,并从第二托梁10240的下腿10244悬挂下来。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一系列天花板夹具10294可用来将悬挂的金属线10298紧固到第二楼板托梁10240,天花板夹具诸如由俄克拉荷马州Tulsa的Hilti Inc.制造,且为Model No.CC27。然而,也可考虑使用其它的夹具或布置。天花板夹具10294通过螺钉10296、螺栓、铆钉、焊缝等附连到第二托梁10240的腹板10242。悬挂的金属线10298附连到各个天花板夹具10294和对应的支杆10292,以将支杆10292从第二楼板托梁10240悬挂下来。悬挂的金属线10298例如可包括W/12SWG电镀钢线。然而,也可考虑使用其它类型的金属线、链条等。
如图56所示,支杆10292的端部10293可被接纳在交叉支杆10295内,交叉支杆10295通过诸如螺钉、螺栓、铆钉等的合适的紧固件10297沿着第一壁骨10222的第二侧10225附连到至少某些第一壁骨10222的腿10226上。支杆10292的另一端部10293’支承在非承重的第二垂直墙10270上。如图56和58所示,第二垂直墙10270可由一系列垂直延伸的第二壁骨10272构成,诸第二壁骨10272附连到一上轨10280和一附连在下面支承结构(楼板、混凝土板、墙等)的下轨(未示出)上。第二壁骨10272各具有一腹板10274和一对腿10276。各个第二壁骨具有一个主侧10273和一个次侧10275。参见图56。上轨10280具有一腹板10282和一对腿10284。上轨10280的尺寸使得壁骨10272的上端可被接纳在上轨10280的腿10284之间,如图58所示。还在此实施例中,水泥质板10286放置在壁骨10272的上端和上轨10280的腹板10282之间,并通过诸如螺钉或类似的紧固件10288附连在其上。参见图58。上轨10280的腿10282通过螺钉、铆钉、螺栓等附连到对应壁骨10272的腿10276。
为了完成由第一垂直墙10220、第二垂直墙10270和栅格系统10290形 成的内部空间,以已知的方式由在栅格系统10290悬挂干饰面内墙材料10300。在一实施例中,干饰面内墙材料10300可包括5/8”防火等级的石膏板。还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墙板材料10302沿着第一壁骨10222的第一侧10233附连到至少某些第一壁骨10222的腿10226。这样的第一墙板材料10302可包括5/8”石膏板。同样地,第二墙板材料10303沿着第一壁骨10222的第二侧10225附连到至少某些第一壁骨10222的腿10226。第二墙板材料10303可包括5/8”石墙板。主侧墙板10304沿着第二壁骨10272的主侧10273附连到至少某些第二壁骨10272的腿10276,而次侧墙板材料10306沿着第二壁骨10272的次侧10275附连到至少某些第二壁骨10272的腿10276。因为天花板在第二垂直墙10270的一侧上较高,所以,次侧墙板材料10306具有一上端10307,其延伸到接触第二天花板材料10308或紧靠第二天花板材料10308,如图56所示,第二天花板材料10308附连到至少某些第二托梁10240的下腿10244。为了提供对墙板镶板10306和10308的上端的支承,一连续的角钢件10310或其它侧向支承件可通过诸如合适的紧固件螺钉(未示出)或通过螺栓连接、焊接等附连到第二托梁10240的下腿10244。
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为建造多层结构的墙和楼板布置提供了有很大改进的途径。尤其是,所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在相应的楼板之间提供了改进的防火屏障。还有,与现有技术的构造布置相比,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改进的相邻楼层之间的吸音特性。
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对于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性而在本文中进行描述和展示的各种细节、材料和零件的布置,技术人员可在由附后的权利要求书所表述的本发明的原理和范围之内作出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