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80489A - 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80489A CN1680489A CNA2005100628806A CN200510062880A CN1680489A CN 1680489 A CN1680489 A CN 1680489A CN A2005100628806 A CNA2005100628806 A CN A2005100628806A CN 200510062880 A CN200510062880 A CN 200510062880A CN 1680489 A CN1680489 A CN 16804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sition
- formula
- integer
- changing
- mass par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00—Mirrors; Picture frames or the like, e.g. provided with heating, ligh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A47G1/06—Picture frames
- A47G1/065—Interconnected frames; Frame assemblies; Frames for two or more pictur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00—Mirrors; Picture frames or the like, e.g. provided with heating, ligh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A47G1/16—Devices for hanging or supporting pictures, mirrors, or the like
- A47G1/24—Appliances for adjusting pictures, mirrors, or the like, into a desired position, especially incline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1/00—Mirrors; Picture frames or the like, e.g. provided with heating, ligh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A47G2001/005—Frames made from flexible material, e.g. rubber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流动性、保存稳定性、粘合性好、臭气少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上述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下述(A)~(D)成分,(A)、(B)成分预先加热混合而成:(A)式(1)~(4)的有机聚硅氧烷的至少1种;R为Me或Et,R1为一价烃基,Y为亚烷基,Z为链烯基,N为0或1,a为10或10以上的整数,b为1或1以上的整数,R2为含下述式的水解性基的支链;(B)表面未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C)1个分子中平均有2个或2个以上与Si结合的水解性基,且常压下的沸点为150℃或150℃以上的有机氧基硅烷化合物和/或其部分水解物;(D)钛螯合物催化剂和/或式(5)的有机氧基钛;R3为叔烃基,R4为R3以外的一价烃基、c为2~4的整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尤其是涉及流动性稳定、保存稳定性、粘度稳定性、粘合性好、且臭气(尤其是硅烷臭)显著少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现有技术中,通过与空气中的水分进行接触在室温下进行固化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有种种的类型,其中放出醇进行固化型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由于不腐蚀金属类故常常主要作为电气·电子设备等的密封用、粘接用、涂覆用使用。
作为这种醇型的代表例,可列举特公昭39-27643号公报(特许文献1),该公报公开了羟基末端封端有机聚硅氧烷与烷氧基硅烷和有机钛化合物组成的组合物。另外,特开昭55-43119号公报(特许文献2)公开了烷氧基硅烷末端封端有机聚硅氧烷与烷氧基硅烷和烷氧基钛组成的组合物。此外,特公开7-39547号公报(特许文献3)记载了使用疏水性二氧化硅密封状态下的保存稳定性好的组合物,并记载使用未处理的二氧化硅时,不能得到保存稳定性良好的组合物。
然而,特公昭39-27643号公报(特许文献1),特开昭55-43119号公报(特许文献2)在保存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特公平7-39547号公报(特许文献3)中,疏水性二氧化硅价格贵、且流动性经时发生变化,不能得到稳定的流动性,而且在粘合性(尤其是树脂粘合性)方面也存在问题,此外使用低沸点的烷氧基硅烷时确认有硅烷臭导致的不愉快臭气。
[特许文献1]特公昭39-27643号公报
[特许文献2]特开昭55-43119号公报
[特许文献3]特公平7-395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的研究,其目的在于解决前述的缺点,提供流动性、保存稳定性、粘合性好、且臭气(尤其是硅烷臭)少、使用中没有不愉快感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本发明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潜心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通过将下述通式(1)~(4)表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至少1种,与表面未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进行预混,实施热处理后,把该混合物与1个分子中平均有2个或2个以上与硅原子相结合的水解性基,且常压下的沸点为150℃或150℃以上的烷氧基硅烷化合物和/或其部分水解物,和钛螯合物催化剂和/或有叔碳原子与氧原子相结合的具有有机氧基的有机氧基钛进行混合,可以得到流动性、保存稳定性、粘合性好、且臭气(尤其是硅烷臭)少、使用中没有不愉快感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提供以(A)~(D)为必要成分,(A)成分与(B)成分预先进行加热混合作为特征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A)100质量份选自下述通式(1)~(4)所示有机聚硅氧烷的1种或2种或2种以上
【化1】
式中,R是甲基或乙基,R1是C1~C10的置换或非置换的一价烃基,a是10或10以上的整数。Y是C1~C5的亚烷基,N分别是0或1的整数。
【化2】
式中,R,R1,a,N如上述。Z是C2~C5的链烯基。
【化3】
式中,R,R1,a,Y,N如上述,而,R2是含下述通式所示水解性基的支链,b是1或1以上的整数。
【化4】
其中,R,R1,Y,N如上述。
【化5】
式中,R,R1,R2,Y,Z,N,a,b如上述。
(B)5~50质量份的表面未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
(C)3~30质量份的1个分子中平均有2个或2个以上与硅原子结合的水解性基,且常压下的沸点为150℃或150℃以上的有机氧基硅烷化合物、有机氧基硅烷化合物的部分水解物或这些的混合物
(D)0.1-15质量份的钛螯合物催化剂和/或下述通式(5)表示的有机烷氧基钛
【化6】
(R3O)cTi(OR4)4-c (5)
式中,R3是与氧原子结合的碳原子为叔碳原子的C4~C10的叔烃基,R4是除R3外C1~C10的置换或非置换一价烃基,c是2~4的整数。
采用本发明可以制得流动性、保存稳定性、粘度数定性,粘合性好、且臭气(尤其是硅烷臭)显著少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使用的(A)成分是本组合物的基础聚合物的成分,为了获得保存稳定性,必须是选自下述通式(1)~(4)所示有机聚硅氧烷的1种或2种或2种以上。
【化7】
式中,R是甲基或乙基,R1是C1~C10的置换或非置换的一价烃基。Y是C1~C5的亚烷基,Z是C2~C5的链烯基。N分别是0或1的整数,a是10或10以上的整数,b是1或1以上的整数。而R2是含下述通式所示水解性基的支链。
【化8】
式中,R、R1、Y、N如上述。
上述通式(1)~(4)中,R是甲基或乙基,优选甲基。R1是C1~C10,特别是C1~C6的置换或非置换的一价烃基,例如,可列举甲基、乙基、丙基等的烷基,环己基等的环烷基,及与这些基的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部分地被卤原子等置换的基,例如3,3,3-三氟丙基等,其中优选甲基、乙基、乙烯基、苯基、3,3,3-三氟丙基,最优选甲基。上述通式(1)~(4)中的多个R1可以是相同的基也可以是不同的基。
另外,Y是C1~C5的亚烷基,作为亚烷基,可列举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等,优选亚乙基。再者,熟知Y为氧原子的聚合物,但本发明中Y为氧原子时保存性不充分。
Z是C2~C5的链烯基,作为链烯基可列举乙烯基、烯丙基、丁烯基、戊烯基等,其中优选乙烯基。
(A)成分的优选粘度在25℃的条件下是100~1,000,000mPa·s。该粘度小于100mPa·s时固化后有可能不能赋予弹性好的物理性质,尤其是不能赋予柔软性和高的伸长率,而大于1,000,000mPa·s时组合物的粘度增高,流动性有可能明显地降低。为此,更优选是300~20,000mPa·s。再者,该粘度是旋转粘度计测定的值。
作为本发明使用的(B)成分表面未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是对本组合物赋予适度流动性、橡胶物性、粘合性用的必要成分。
(B)成分必须是表面未处理的,若使用处理剂(硅烷,硅氨烷等)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则不能得到流动性稳定的组合物,而且粘合性也降低。
作为本发明(B)成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优选BET法测定的比表面积为30~300m2/g、最优选为100~200m2/g。比表面积未满30m2/g时,有时不能得到足够的机械特性,橡胶物性,粘合性,反之超过300m2/g时有时不能得到足够的流动稳定性,保存稳定性。
(B)成分的添加量,通常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是5~50质量份,优选是10~30质量份。添加量太多时流动稳定性降低及组合物的粘度上升,混合及排出性变差,而添加量太少时固化后的橡胶物性,粘合性差。
这里,本发明是将(A)、(B)成分进行预混合,实施热处理的方法。将(A)成分与(B)成分进行预混,不进行实施热处理工序时,不仅保存稳定性降低而且由于不能得到有稳定流动性的组合物,所以热处理是必须的工序。热处理优选在温度100~250℃的范围内进行10~300分钟,更优选在温度120~150℃的范围进行60~120分钟。低于100℃温度的场合,有时不能得到足够的保存稳定性,超过250℃温度的场合,(A)成分有可能发生变质。而热处理时间太短时有时不能得到足够的保存稳定性,反之热处理时间太长时有可能(A)成分发生变质。
本发明使用的(C)成分,是1个分子中平均有2个或2个以上,特别是3个或3个以上与硅原子结合的水解性基(烷氧基等的有机烷氧基)、且常压下的沸点为150℃或150℃以上的有机氧基硅烷化合物和/或其部分水解物。与硅原子结合的除水解性基以外的其它的基团只要是C1~C10的一价烃基则没有特殊限定,具体地,可列举甲基、乙基、丙基等的烷基,乙烯基等的链烯基,苯基等的芳基等,但作为满足的条件是常压下的沸点为150℃或150℃以上。若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b.p.102℃),甲基三乙氧基硅烷(b.p.143℃),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b.p.123℃)之类常压下的沸点未满150℃的烷氧基硅烷则有时残留强烈的臭气。
作为(C)成分的具体例,可列举四乙氧基硅烷(b.p.168.8℃),甲基溶纤素原硅酸酯(b.p.150℃/3mmHg)等的四官能烷氧基硅烷类,乙基三乙氧基硅烷(b.p.160℃)、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b.p.158℃)、正丁基三甲氧基硅烷(b.p.164.8℃)、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苯基三甲氧基硅烷(b.p.130℃/45mmHg),辛基三甲氧基硅烷(b.p.100℃/2mmHg),丁基三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等的3官能烷氧基硅烷类及其部分水解缩合物等。即使是上述常压下的沸点未满150℃的硅烷,但若是水解缩合的二聚物或三聚物则也可以使用。这些可以单独地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
另外,为了对固化后的橡胶弹性体赋予低模量性,也可以加成地添加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b.p.161℃/15mmHg)、二苯基二乙氧基硅烷(b.p.167℃/15mmHg)等的2官能烷氧基硅烷类。
(C)成分的配合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在3~30质量份的范围,优选在5~15质量份的范围使用。未满3质量份时不能得到充分的交联,难得到具有所期望橡胶弹性的组合物,超过30质量份时所得的固化物机械特性降低,而且组合物的固化延迟、臭气恶化。
本发明使用的(D)成分为固化本组合物用的催化剂,是钛螯合物催化剂和/或下述通式(5)所示具有与氧原子结合的叔碳原子的有机氧基钛。
[化9]
(R3O)CTi(OR4)4-C (5)
式中,R3是与氧原子结合的碳原子为叔碳原子的C4~C10的叔烃基,R4是R3以外的C1~C10的置换或非置换的一价烃基,c是2~4的整数。
作为钛螯合物催化剂的具体例,可列举二异丙氧基二(乙酰乙酸乙酯)钛、二异丙氧基二(乙酰丙酮)钛等。
另外,通式(5)中的R3是C4~C10的叔烃基,优选叔丁基。R4是R3以外的C1~C10的置换或非置换一价烃基,优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等。
作为上述式(5)表示的有机氧基钛的具体例,可列举四叔丁氧基钛、异丙氧基三叔丁氧基钛、丁氧基三叔丁氧基钛、二异丙氧基三叔丁氧基钛等。这些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
(D)成分的添加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是0.1~15质量份的范围,优选是1~10质量份的范围。添加量少时不能得到良好的保存稳定性,且制得本组合物的固化物的时间长。反之太多时有时表面固化性太快、或深部固化性差、或保存稳定性差。
本发明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优选配合(E)非反应性的硅油,最好配合两末端用三甲基硅烷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通过配合这种成分可以调节流动性、固化后的橡胶物性。
(E)成分的粘度(25℃)为5~50,000mPa·s,最优选为50~5,000mPa·s。粘度太小时有时橡胶物性降低,或油过度析出,而粘度太大时,组合物的粘度上升,有时作业性降低。再者,该粘度是使用旋转粘度计测定的值。
(E)成分的配合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是0~100质量份,最优选是5~80质量份。大于100质量份时,有时橡胶物性降低。
另外,本发明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中可以配合(F)成分硅烷偶联剂。该成分是在本发明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中有进一步赋予粘合性成分作用的成分。作为硅烷偶联剂最好使用公知的硅烷偶联剂,可列举(甲基)丙烯基硅烷偶联剂、环氧硅烷偶联剂、氨基硅烷偶联剂、巯基硅烷偶联剂等,具体地可列举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环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
该硅烷偶联剂的配合量,相对于(A)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使用0~10质量份,更优选使用0.1~5质量份。根据填充剂及被粘体即使不使用硅烷偶联剂也粘接时,也可以不使用硅烷偶联剂,使用时若超过10质量份时在价格上不利。
本发明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在不破坏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可根据需要添加有机溶剂、防霉剂、阻燃剂、耐热剂、增塑剂、粘合促进剂、固化促进剂、颜料等。
本发明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可通过首先将(A)、(B)成分混合,在上述的条件下进行热处理。接着,在60℃以下,优选冷却到室温~40℃,再在阻隔湿气的状态下将(C)~(F)成分及根据需要将各种添加剂进行混合制得。制得的组合物直接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可作为使用时通过暴露在空气中的水分中固化成橡胶状弹性体的,所谓单包装型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使用。
本发明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可适用于作为电气·电子器件的密封材料、胶粘剂或防湿涂层剂、纤维制品、玻璃制品、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等的涂覆剂或胶粘剂的用途使用。
实施例
以下列举合成例及实施例和比较例,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限制。再者,下述的实例中份表示质量份,粘度是表示25℃下的旋转粘度计测定的测定值的结果。
[合成例1]
向备有温度计、搅拌机、冷却器的内容积15立升的三口烧瓶中,添加粘度600mPa·s的α,ω-二甲基乙烯基二甲基聚硅氧烷10,000g、三甲氧基硅烷136g及作为催化剂的氯铂酸的50%甲苯溶液4.0g,在N2气流下室温混合9小时。然后,在10mmHg的减压下加热到100℃,馏去剩余的三甲氧基硅烷,制得粘度720mPa·s,不挥发分99.9%的无色透明液体9,860g。按100∶1的比例(质量比)向制得的液体中混入钛酸四丙酯,结果不立即增粘,1天后进行固化。由此可以确认在聚合物末端的乙烯基上已加成有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另外,采用29Si-NMR测定三甲氧基硅烷导入率的结果是约75%。把该聚合物作为聚合物A。
[合成例2]
向备有温度计、搅拌机、冷却器的内容积15立升的三口烧瓶中,添加粘度600mPa·s侧链有2个乙烯基的α,ω-二甲基乙烯基二甲基聚硅氧烷10,000g、三甲氧基硅烷400g及作为催化剂的氯铂酸的50%甲苯溶液4.0g,在N2气流下室温混合9小时。然后,在10mmHg的减压下加热到100℃,馏去稀释剂甲苯和剩余的三甲氧基硅烷,制得粘度750mPa·s,不挥发分99.9%的无色透明液体9,960g。按100∶1的比例(质量比)在制得的液体中混入钛酸四丁酯,结果不立即增粘,1天后进行固化。由此可以确认在聚合物中所含的乙烯基上已加成有甲基三甲氧基硅烷。另外,采用29Si-NMR测定三甲氧基硅烷导入率的结果是大约100%。把该聚合物作为聚合物B。
[实施例1]
将聚合物A 100份与BET法检测的比表面积为130m2/g的未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エロジル130,日本アエロジル公司制)25份均匀地进行混合,在150℃下热处理120分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在阻隔湿气下再混合粘度100mPa·s的两末端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份、辛基三甲氧基硅烷(b.p.100℃/2mmHg)9份及二异丙氧基二(乙酰丙酮)钛1.5份直到混合均匀制得组合物。
[实施例2]
将聚合物B 100份与BET法检测的比表面积约为130m2/g的未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エロジル130,日本アエロジル公司制)25份均匀地进行混合,在150℃下热处理120分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在阻隔湿气下再混合粘度100mPa·s的两末端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份、辛基三甲氧基硅烷(b.p.100℃/2mmHg)9份及二异丙氧基二(乙酰丙酮)钛1.5份直到混合均匀制得组合物。
[实施例3]
将聚合物A 100份与BET法检测的比表面积为130m2/g的未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エロジル130,日本アエロジル公司制)25份均匀地进行混合,在150℃下热处理120分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在阻隔湿气下再混合粘度100mPa·s的两末端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份、辛基三甲氧基硅烷(b.p.100℃/2mmHg)9份及四叔丁氧基钛1.5份直到混合均匀制得组合物。
[实施例4]
将聚合物A 100份与BET法检测的比表面积约为200m2/g的未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エロジル200,日本アエロジル公司制)25份均匀地进行混合,在150℃下热处理120分钟后,冷却到室温,然后在阻隔湿气下再混合粘度100mPa·s的两末端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5份、辛基三甲氧基硅烷(b.p.100℃/2mmHg)9份及二异丙氧基二(乙酰丙酮)钛1.5份直到混合均匀制得组合物。
[比较例1]
实施例1中,除了省去150℃下热处理120分钟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得组合物。
[比较例2]
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表面用二甲基硅烷基处理的烟雾状处理二氧化硅(R972,日本アエロジル公司制,BET法检测的比表面积:约110m2/g)替代未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得组合物。
[比较例3]
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表面用三甲基硅烷基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R812,日本公司制,BET法检测的比表面积:约260m2/g)替代未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得组合物。
[比较例4]
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甲基三甲氧基硅烷(b.p.102℃)替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得组合物。
[比较例5]
实施例1中,除了使用四异丙氧基钛替代二异丙氧基二(乙酰丙酮)钛以外,其他采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得组合物。
这些实施例、比较例的组合物加工成2mm厚的片状,在23±2℃、50±5%RH的环境气氛下固化7天,按J1S K6249标准测定固化的橡胶物性(硬度、伸长率、拉伸强度)。此时,闻一闻组合物的臭气,确认是否发出不愉快的气味。另外,同时地把制得的组合物涂布在25×100×2mm厚的树脂被粘体上,在室温下放置形成橡胶弹性体后,通过对制得的固化物进行拉伸目视确认被粘体的粘合性。这里,被粘体选用玻璃、环氧树脂、尼龙树脂、铜。作为流动性试验,进行把1g组合物涂布在玻璃板上,然后测定组合物的扩展直径(扩展值)的方法,和使用旋转粘度计测定23±2℃的环境气氛下的粘度的方法的两种试验。保存稳定性试验采用筒装的未固化组合物的形式在70℃的干燥机中加热7天,然后,在23±2℃,50±5%RH的环境气氛下固化7天,与初期的组合物同样地进行橡胶物性及粘合性的测定。把实施例1~4的结果示于表1,把比较例1~5的结果示于表2。
表1
质量份 | 实施例1 | 实施例2 | 实施例3 | 实施例4 | |
聚合物 | 100 | A | B | A | A |
SiO2的表面处理比表面积(m2/g) | 25 | 未处理130 | 未处理130 | 未处理130 | 未处理200 |
热处理温度 | 150℃ | 150℃ | 150℃ | 150℃ | |
热处理时间 | 120分钟 | 120分钟 | 120分钟 | 120分钟 | |
稀释剂 | 25 | 两末端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 两末端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 两末端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 两末端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
交联剂 | 9 |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
催化剂 | 1.5 | 二异丙氧基二(乙酰丙酮)钛 | 二异丙氧基二(乙酰丙酮)钛 | 四叔丁氧基钛 | 二异丙氧基二(乙酰丙酮)钛 |
初期物性 (单位) | |||||
不剥落型 | 分 | 40 | 30 | 40 | 35 |
硬度 | 硬度A | 34 | 36 | 37 | 30 |
断裂伸长率 | % | 100 | 120 | 60 | 80 |
拉伸强度 | MPa | 1.50 | 1.80 | 1.00 | 0.80 |
树脂粘合性*1 | |||||
玻璃 | ○ | ○ | ○ | ○ | |
环氧树脂 | ○ | ○ | ○ | ○ | |
尼龙树脂 | ○ | ○ | ○ | ○ | |
铜 | ○ | ○ | ○ | ○ | |
臭气*2 | ○ | ○ | ○ | ○ | |
流动性试验 (单位) | |||||
扩展值 | mm | 40 | 45 | 52 | 30 |
粘度 | Pa·s | 4.0 | 3.8 | 2.7 | 8.8 |
保存后物性 (单位) | |||||
不剥落型 | 分 | 45 | 35 | 55 | 30 |
硬度 | 硬度A | 30 | 34 | 30 | 32 |
断裂伸长率 | % | 140 | 150 | 100 | 120 |
拉伸强度 | MPa | 2.10 | 2.20 | 1.52 | 1.20 |
保存后流动性试验(单位) | |||||
扩展值 | mm | 42 | 47 | 56 | 29 |
粘度 | Pa·s | 3.9 | 3.7 | 2.8 | 9.0 |
*1树脂粘合性;○:良好;△:部分剥离;×:不能测
*2臭气;○:良好;×:不愉快感
表2
质量份 | 比较例1 | 比较例2 | 比较例3 | 比较例4 | 比较例5 | |
聚合物 | 100 | A | A | A | A | A |
SiO2的表面处理比表面积(m2/g) | 25 | 未处理130 | 二甲基硅烷基110 | 三甲基硅烷基260 | 未处理130 | 未处理130 |
热处理温度 | 未处理 | 150℃ | 150℃ | 150℃ | 150℃ | |
热处理时间 | 未处理 | 120分钟 | 120分钟 | 120分钟 | 120分钟 | |
稀释剂 | 25 | 两末端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 两末端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 两末端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 两末端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 两末端甲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 |
交联剂 | 9 |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 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 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
催化剂 | 1.5 | 二异丙氧基二(乙酰丙酮)钛 | 二异丙氧基二(乙酰丙酮)钛 | 二异丙氧基二(乙酰丙酮)钛 | 二异丙氧基二(乙酰丙酮)钛 | 四异丙氧基钛 |
初期物性 (单位) | ||||||
不剥落型 | 分 | 120%或120%以上 | 10 | 11 | 15 | 75 |
硬度 | 硬度A | 15 | 38 | 40 | 35 | 30 |
断裂伸长率 | % | 50 | 190 | 150 | 80 | 70 |
拉伸强度 | MPa | 0.20 | 2.00 | 1.90 | 1.16 | 0.40 |
粘合性*1 | ||||||
玻璃 | × | △ | △ | ○ | △ | |
环氧树脂 | × | × | × | ○ | ○ | |
尼龙树脂 | × | × | × | ○ | × | |
铜 | × | × | × | ○ | × | |
臭气*2 | ○ | ○ | ○ | × | ○ | |
流动性试验 (单位) | ||||||
扩展值 | mm | 不能测定 | 10 | 15 | 25 | 48 |
粘度 | Pa·s | 不能测定 | 60 | 81 | 20 | 1.7 |
保存后物性 (单位) | ||||||
不剥落型 | 分 | 不能测定 | 5 | 7 | 30 | 不能测定 |
硬度 | 硬度A | 不能测定 | 40 | 38 | 35 | 11 |
断裂伸长率 | % | 不能测定 | 210 | 200 | 90 | 40 |
拉伸强度 | MPa | 不能测定 | 2.10 | 2.00 | 1.33 | 0.20 |
保存后流动性试验 (单位) | ||||||
扩展值 | mm | 不能测定 | 5 | 6 | 10 | 75 |
粘度 | Pa·s | 不能测定 | 100 | 120 | 35 | 1.0 |
*1树脂粘合性;○:良好;△:部分剥离;×:不能测
*2臭气;○:良好;×:不愉快感
Claims (4)
1.一种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下述(A)~(D)为必要成分,把(A)成分与(B)成分预加热混合而成:
(A)100质量份 选自下述通式(1)~(4)所示有机聚硅氧烷的1种或2种或2种以上
【化1】
式中,R是甲基或乙基,R1是C1~C10的置换或非置换的一价烃基,a是10或10以上的整数;Y是C1~C5的亚烷基,N分别是0或1的整数;
【化2】
式中,R,R1,a,N如上述,Z是C2~C5的链烯基;
【化3】
式中,R,R1,a,Y,N如上述,而,R2是含下述通式所示水解性基的支链,b是1或1以上的整数;
【化4】
其中,R,R1,Y,N如上述;
【化5】
式中,R,R1,R2,Y,Z,N,a,b如上述;
(B)5~50质量份表面未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
(C)3~30质量份1个分子中平均有2个或2个以上与硅原子结合的水解性基,且常压下的沸点为150℃或150℃以上的有机氧基硅烷化合物、有机氧基硅烷化合物的部分水解物或它们的混合物;
(D)0.1-15质量份的钛螯合物催化剂和/或下述通式(5)表示的有机氧基钛;
【化6】
(R3O)cTi(OR4)4-c (5)
式中,R3是与氧原子结合的碳原子为叔碳原子的C4~C10的叔烃基,R4是R3以外的C1~C10的置换或非置换一价烃基,c是2~4的整数。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未处理的烟雾状二氧化硅采用BET法检测的比表面积是30~300m2/g的范围。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含有(E)非反应性硅油。
4.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其特征在于,(A)成分与(B)成分预先在100~250℃的温度下进行加热混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11766/04 | 2004-04-06 | ||
JP2004111766A JP4530136B2 (ja) | 2004-04-06 | 2004-04-06 | 室温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111766/2004 | 2004-04-0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80489A true CN1680489A (zh) | 2005-10-12 |
CN100429261C CN100429261C (zh) | 2008-10-29 |
Family
ID=35067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6288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9261C (zh) | 2004-04-06 | 2005-04-05 | 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530136B2 (zh) |
KR (1) | KR101127368B1 (zh) |
CN (1) | CN100429261C (zh) |
TW (1) | TW20060621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30110A (zh) * | 2018-06-01 | 2020-09-04 | 瓦克化学股份公司 | 基于含有有机氧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可交联复合物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66846B2 (ja) * | 2004-09-24 | 2010-05-26 |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室温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
JP4725730B2 (ja) | 2006-03-01 | 2011-07-13 |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リコーンゴム成形品とフッ素系エラストマーとが一体化されたゴム物品の製造方法 |
JP2009298882A (ja) * | 2008-06-11 | 2009-12-24 | Dow Corning Toray Co Ltd | コーティング剤組成物 |
JP2010180382A (ja) * | 2009-02-09 | 2010-08-19 |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 室温硬化型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
JP5762496B2 (ja) * | 2013-09-30 | 2015-08-12 | 株式会社ディ・アンド・ディ | 無溶剤一液常温硬化型含浸材 |
WO2025042738A1 (en) * | 2023-08-23 | 2025-02-27 | Henkel Ag & Co. Kgaa | Non-tin catalyst system for curable silicone compositions and silane modified polymer compositio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87829A (en) * | 1986-03-03 | 1987-08-18 |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 Method of adjusting physical properties in silicone elastomeric sealant |
US5534588A (en) * | 1994-05-24 | 1996-07-09 | Alliedsignal Inc. | Room temperature vulcanizable silicone compositions employing phenyl substituted tris-functional ketoxime silanes |
JPH1036660A (ja) * | 1996-07-26 | 1998-02-10 | Nippon Polyurethane Ind Co Ltd | 弾性舗装体用バインダー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弾性舗装体 |
GB9724055D0 (en) * | 1997-11-15 | 1998-01-14 | Dow Corning Sa | Curable polysiloxane compositions |
US6107435A (en) * | 1998-06-26 | 2000-08-22 |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 Silica filled RTV compositions having adhesion to glass and ceramic materials |
DE69908738T2 (de) * | 1998-11-20 | 2004-05-13 | Dow Corning Toray Silicone Company, Ltd. | Bei Raumtemperatur härtbare Siliconkautschukzusammensetzung |
JP5101762B2 (ja) * | 1999-11-29 | 2012-12-19 |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株式会社 | 室温硬化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
JP4823431B2 (ja) * | 2001-01-30 | 2011-11-24 | 東レ・ダウコーニング株式会社 | 室温硬化性シリコーンゴム組成物 |
CN1220720C (zh) * | 2001-07-26 | 2005-09-28 | 陶氏康宁东丽硅氧烷株式会社 | 室温可固化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
JP4088764B2 (ja) * | 2002-07-01 | 2008-05-21 |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室温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
JP4438937B2 (ja) * | 2004-02-05 | 2010-03-24 | 信越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室温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
-
2004
- 2004-04-06 JP JP2004111766A patent/JP453013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
- 2005-04-04 KR KR1020050027969A patent/KR101127368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5-04-05 CN CNB2005100628806A patent/CN10042926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04-06 TW TW094110901A patent/TW200606215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30110A (zh) * | 2018-06-01 | 2020-09-04 | 瓦克化学股份公司 | 基于含有有机氧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可交联复合物 |
CN111630110B (zh) * | 2018-06-01 | 2022-03-25 | 瓦克化学股份公司 | 基于含有有机氧基的有机聚硅氧烷的可交联复合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606215A (en) | 2006-02-16 |
TWI371469B (zh) | 2012-09-01 |
JP2005290330A (ja) | 2005-10-20 |
KR101127368B1 (ko) | 2012-03-30 |
KR20060045477A (ko) | 2006-05-17 |
JP4530136B2 (ja) | 2010-08-25 |
CN100429261C (zh) | 2008-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S2276890T3 (es) | Adhesivo para caucho de silicona. | |
CN1034180C (zh) | 含有锡化合物的组合物 | |
CN1974669A (zh) | 自粘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 |
CN1255478C (zh) | 可室温固化的硅橡胶组合物 | |
CN1147526A (zh) | 液态有机聚硅氧烷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含液态有机聚硅氧烷树脂的低粘度聚二有机硅氧烷树脂的低粘度聚二有机硅氧烷及其用途 | |
CN1845968A (zh) | 胶粘硅氧烷弹性体片材 | |
FI101387B (fi) | Organo(poly)siloksaaneja, joissa on organyylioksi- ja vetyryhmiä sisäl täviä päätesiloksaaniyksiköitä | |
CN1834187A (zh) | 固化性硅橡胶组合物以及液晶聚合物与硅橡胶的复合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 |
CN1201054A (zh) | 加成交联硅橡胶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模制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1139464A (zh) | 室温可固化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 |
CN1875071A (zh) | 可固化的硅氧烷组合物及其固化产物 | |
KR20060117259A (ko) | 실온 경화성 오르가노폴리실록산 조성물 | |
CN1969015A (zh) | 可固化的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 |
EP0714936A2 (en) | Organosilicon compounds and low temperature curing organosiloxan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ame | |
JP2007321123A (ja) | 室温硬化性オルガノポリ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 |
EP1942169B1 (en) | Addition cure silicone rubber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making method | |
CN1408014A (zh) | 室温固化的聚硅氧烷密封剂 | |
JP3029537B2 (ja) | 室温硬化性ポリ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組成物の調製方法 | |
EP0639605B1 (en) | Adhesion promoting additives and low temperature curig organosiloxane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ame | |
CN1651517A (zh) | 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 |
CN113015775B (zh) | 粘接性聚有机硅氧烷组合物 | |
JPH0673293A (ja) | 室温硬化性ポリ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組成物 | |
CN1680489A (zh) | 室温固化性有机聚硅氧烷组合物 | |
CN1894785A (zh) | 硅氧烷粘接剂 | |
CN1280357C (zh) | 烷基烷氧基酰氧基硅烷及其共混物的合成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