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2453A - 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自适应双模反向链路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自适应双模反向链路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72453A CN1672453A CN03818204.1A CN03818204A CN1672453A CN 1672453 A CN1672453 A CN 1672453A CN 03818204 A CN03818204 A CN 03818204A CN 1672453 A CN1672453 A CN 16724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ive set
- reverse link
- simplifying
- travelling carriage
- b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给定移动台使用的调度方案。判断该给定移动台是否不在软切换中。这通过检验精简有效集来实现的。精简有效集基于有效集,选择精简有效集包括各种考虑如考虑接收到的反向链路信道信号强度。如果该移动台在软切换中或精简有效集的尺寸大于1,则使用反向链路信道的拥塞控制设置的数据率,对源自该给定移动台的反向链路通信采用拥塞控制调度。如果该移动台不在软切换中或精简有效集的尺寸等于1,则利用反向链路信道的显式数据率控制,对源自该给定移动台的反向链路通信采用显式调度。
Description
交叉引用的申请
本申请涉及于2002年7月31日提交,标题为“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自适应双模反向链路调度方法”(Adaptive Dual-Mode ReverseLink Scheduling Method fo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15541ROUS01P,并要求根据该申请的优先权,其内容以参考形式结合于本文中。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有关反向链路业务信道数据率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更具体地来说,涉及在显式模式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指配和拥塞控制模式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指配之间进行选择。
背景技术
移动台(MS)是电信基础结构中正在不断普及的部分。MS可以是移动电话、使用无线电链路的膝上型计算机或适于通过前向链路信道接收由发射机发往MS的无线数据的其它便携式设备。
此外,MS还可以有包含反向链路信道的反向链路。一般来说,反向链路信道用于从移动台(MS)将信息传送到基站收发信台(BTS)。反向链路信道具有一些特性,如由基站计算的与便于在给定反向链路信道上进行传输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相对应的容许数据率。基站通过前向链路配置MS反向链路信道特性,并在反向链路信道上以指定数据率从MS接收数据。
在码分多址(CDMA)协议中,每个反向链路由BTS利用指配给该反向链路的唯一无线电配置来标识。BS为每个MS指配一个唯一的反向链路业务信道。有两种向MS发信号表示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从而将反向链路信道指配数据率通知给MS的基本模式。第一种模式是“显式数据率指配”(EDRA)。第二种模式是通过“拥塞控制(CC)”。
在EDRA中,基站通知MS究竟以什么数据率通过MS的反向链路信道向BTS发送信息以及持续多长指定时间。或者,MS可因未收到从某时刻到某时刻以任何数据率进行发送的许可,隐含地被告知根本不被允许进行传输。EDRA速率可以在BSC上计算(慢速调度)也可在每个基站的BTS上计算(快速调度)。快速调度可避免由BSC到BTS的有关各种反向链路信道配置参数决定和计算的传输时延。
EDRA配置信息通过反向共享信道指配信道(RSCACH)在前向链路信道上发送到MS。顾名思义,每个MS通过公共前向链路信道RSCACH监听自己的标识符。如果MS识别出自己的标识符,则该MS将其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设为从该RSCACH提取的显式速率。MS监视RSCACH以荻取它们自己的无线电配置,RSCACH上一次只给一种指配。
在CC中,每个MS按指示步进到反向链路信道传输的下一个较高或较低的预定义数据率,或者使反向链路信道上的传输速率维持在恒定速率上。但是,不同于EDRA,每个MS具有各自唯一的前向链路CDMA信道来接收这些命令。此信道是反向专用拥塞控制信道{或子信道}(RDCCCH),MS周期性地接收这些命令。CC的起始数据比特率对MS和BS而言都是已知的。CC速率可以在BSC上计算(慢速调度)或在每个BTS上计算(快速调度)。或者,可能有这样一种情况,其中每个BTS在RDCCCH上发出一个增加/减少命令,而广播区域内监听该信道的所有MS都具有各自的按指配等级提高或降低的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显然,CC方法不具有EDRA所具有的对设置反向链路传输数据率的精细控制。
当在“软切换”模式下同时还采用“快速调度”EDRA指配时,会发生一个与反向链路数据率信令有关的问题。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当MS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BTS通信时一般会发生软切换。软切换可能是因为:MS正从一个BTS区域进入另一个BTS区域;需要信号路径分集;等等。
在软切换时,如果MS正在从处于CC模式的不同BTS接收两个不同的数据率命令信号,则MS将按两个BTS指配的较慢速率传输。此数据率差异会在根据每个BTS的分布式调度中发生,因为每个BTS分别计算CC速率,不像基于BSC的集中式调度系统。类似地,如果MS正在从两个处于EDRA模式的不同BTS接收两个不同的信号,则MS将以较低速率传输。同样,这会在根据每个BTS的分布式调度中发生。在CC模式中,BTS既不以显式方式也不以隐含方式告知MS停止在反向链路信道上传输。但在EDRA模式中,一个BTS可告知MS在反向链路信道上以显式数据率传输,而另一个BTS则可完全不允许MS进行传输。
这使MS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如果MS在两个BTS之一拒绝给予其传输许可权时选择在其反向链路信道上传输,则可能对命令该MS不传输的BTS造成不可接受的干扰。在另一方面,如果MS根本不进行传输,则MS也不会向可接受反向链路信道数据流的BTS发送。这意味着软切换情况下的吞吐量可能比非软切换的情况小。但是,所有传输控制均依赖CC并不会使基站获得对EDRA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的所有精细控制。
因此,需要一种可解决至少一些与常规反向链路调度方案有关的问题的反向链路调度方案。
发明概述
本发明选择针对给定移动台使用的调度方案。判断给定移动台是否在软切换中。如果该移动台在软切换中,则对源自该给定移动台的反向链路通信采用拥塞控制调度。如果该移动台不在软切换中,则对源自该给定移动台的反向链路通信采用显式调度。从显式调度模式动态地切换到拥塞控制模式可具有这两种模式的优点,同时又克服各模式的至少一些缺点。
附图简介
为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及其优点,可结合附图参考如下详细说明:
图1A显示的是为至少一个MS设置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的现有技术分布式显式信令系统;
图1B显示的是为至少一个MS设置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的现有技术分布式拥塞控制信令系统;
图2显示的是为至少一个MS设置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的显式控制与拥塞控制相组合的分布式信令系统;以及
图3说明根据MS是否处于软切换模式设置该MS的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的方法。
发明的详细说明
在如下讨论中,给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透彻地理解本发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审阅本说明书之后在不使用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在其它实例中,用示意图或框图的形式来表示熟知的组件,以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不够清除。此外,省略了有关CDMA系统等的大部分细节,因为这些细节对于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并非必要,应视为属于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的技能范围。
还应注意的是,除非另行指出,否则本文所述的所有功能均由处理器(如计算机或电子数据处理器)根据诸如计算机程序代码、软件之类的代码和/或编码为执行此类功能的集成电路来执行。
现在参考图1A,图中显示的是一个通过显式信令配置MS的反向链路的系统100。系统100具有与BTS 120连接的基站控制器(BSC)110。BTS 120具有BTS分配逻辑125。BTS 120通过前向链路130的RSCACH与MS 140、145通信。BSC 110、BTS 120和BTS分配逻辑125构成一个基站。
一般而言,在图1A中,EDRA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信令发生在BTS 120和MS 140、145之间。移动台140、145通过测量确保BTS 120上的可接受接收信噪比所需的反向链路导频信道发送功率来估计反向链路信道条件。导频信道发送功率的这些测量值通过反向链路信道(未示出)发送到BTS 120。BTS分配逻辑125为每个MS 140、145的每个反向链路计算显式选择的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采用BTS分配逻辑125而非BSC 110来计算MS 140、145的反向链路数据率允许对反向链路信道条件的变化作出更快的反应。
BTS 120通过前向链路130的RSCACH将选定的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发送到MS 140、145。每个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具有起始时间和停止时间,每个移动台140、145在RSCACH内监视各自的标识符。如果MS 140、145检测到自己的标识符,则该MS 140、145将其反向链路信道显式地设为由BTS分配逻辑125确定的显式数据率。如果MS 145未在RSCACH内检测到自己的标识符,则该MS被拒给通过反向链路信道传输的许可权,直到从BTS分配逻辑125收到以给定数据率进行传输的许可为止。
现在参考图1B,图中显示的是通过拥塞控制信令设置MS的反向链路数据率的系统150。系统150具有与BTS 120连接的BSC 110。BTS 120具有BTS分配逻辑125。BTS 120通过前向链路180的相应RSCACH与MS 190、195通信。
一般而言,在图1B中,拥塞控制(CC)信令发生在BTS 120和MS 190、195之间。移动台190、195通过测量确保BTS 120上的可接受接收信噪比所需的反向链路导频信道发送功率来估计反向链路信道条件。这些测量值通过反向链路信道(未示出)发送到BTS120。BTS分配逻辑125计算MS 190、195是否按预定步阶提高它们的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按预定步阶降低它们的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或者使MS 190、195维持它们各自的反向链路信道的数据率不变。
BTS 120发送拥塞控制命令以将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设为下一个步阶。换言之,BTS 120命令将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提高到下一个预定义速率,降低到下一个预定义速率或者使预定义速率保持在同一个水平。此传输信息通过前向链路130的RDCCCH由MS 190、195接收并解码。每个移动台190、195具有各自的RDCCCH,虽然移动台也可以共享同一个RDCCCH。MS 190、195根据BTS分配逻辑125发送的命令设置它们的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
现在参考图2,图中显示的是显式控制和拥塞控制相组合的动态分布式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指配系统200。一般而言,系统200在MS不在软切换模式时执行EDRA调度,而当MS处于软切换模式下时执行CC调度。这具有至少在MS不处于软切换模式的时间内对该MS采用显式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控制的优点,从而给予BTS对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的更精确的控制。但是,当MS处于软切换中时,BTS切换到CC控制(如果尚未处于CC控制),从而避免两个BTS同时向该MS发送各自相冲突的“发送/不发送”的传输命令。
系统200具有与BTS 220连接的BSC 210。BTS 220具有BTS分配逻辑225。BSC 210、BTS 220和BTS分配逻辑225构成一个基站。BTS 220通过前向链路242的RSCACH与MS 251、252和253通信。BTS 220还通过前向链路242的RDCCCH与软切换区域230内的移动台231和232通信。
BSC 210还通过传输线路222连接到BTS 224。BTS 224具有BTS分配逻辑226。BTS 224通过前向链路252的RSCACH与MS 254通信。BTS 224还通过前向链路252的RDCCCH与软切换区域230内的移动台231和232通信。BSC 210、BTS 220、BTS分配逻辑225、传输线路222、BTS 224和BTS分配逻辑226构成一个基站。
当MS进入由BSC 210发起的软切换模式时,MS监听由对应于BSC所提供列表的BTS发出的RDCCCH。模式切换(即从EDRA模式切换到CC模式来设置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可以由“有效”集的变化触发。有效集由BSC 210生成,并发送到MS,配合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控制一起使用。在系统200中,BSC 210包括有效集生成器211。
在CDMA中,“有效集”一般定义为用于一个BTS数据传输或软切换的与给定MS通信的那些BTS。BTS的有效集由BSC 210根据该给定MS测得的各BTS(如BTS 220和224)的前向链路导频强度来确定。通常,此有效集由导频信道强度与绝对或相对功率阈值相比较而定。
“有效集更新程序”是就给定MS在前向链路上从哪一个BTS接收信号以及在反向链路上向哪一个BTS发送信号对该MS进行更新的程序,具体向哪一个BTS进行收发由BSC 210确定。通常,每个MS通过空中接口层3信令接收它的有效集更新。如果有效集大于1,则对应于该MS将与之进入软切换的每个BTS,为该MS指配一个RDCCCH信道。而且,在RDCCCH模式下,将据以计算数据率预定义增量变化的初始数据率以空中接口层3信令格式从BSC发送到MS。
例如,在系统200中,移动台251、252和253与一个BTS即BTS220通信。因此,通过前向链路242内的RSCACH从BTS 220将显式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发送到那些MS。类似地,移动台254通过前向链路252与一个BTS即BTS 224通信。因此,同样通过RSCACH从BTS 220将显式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发送到那些MS。但是,MS 231和232处于同时由BTS 220和224通过两个前向链路242、252提供服务的软切换区域230中。因此,MS 231、232具有由BTS 220、224二者通过RDCCCH发送的相应的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信息。如果有冲突,则MS 231、232以较低数据率发送。在一个实施例中,拥塞控制的步骤包括将从MS的发送数据率提高一倍或减半的命令。一般来说,采用系统200允许在同一移动系统中同时采用显式数据信令控制和拥塞控制,而不会有软切换区域内显式控制信令的缺点。
在系统200的另一个方面,定义了“精简有效集”。在精简有效集内,有效集的BTS会测量给定MS发送的反向链路信道的特性,如该反向链路信道的信号强度、干扰、背景噪声等。这些测量值被转发到BSC 210,由其确定该“有效集”中哪些成员最适于将数据率指配信息发送到MS,从而定义了“精简有效集”。通常,最适于向移动台发送数据率指配信息的BTS可以基于诸如BTS上测得的反向链路条件之类的因素来确定。BSC 210还包括精简有效集生成器212。
在图2中,精简有效集用于在精简有效集的成员数大于1时执行从BTS 220到MS的拥塞控制(CC)信令。如果成员数等于1,则成员BTS通过EDRA链路发送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信息。在系统200中,如果精简有效集只有一个成员,通过显式告知该MS在精简有效集的前向链路上读取EDRA,则MS可以在源自精简有效集中该指定BTS的前向链路上读取EDRA。在图2中,通常会将有效集以及精简有效集告知每个MS。
在系统200中,如果精简有效集只包括一个成员BTS,则MS将读取与该精简有效集的BTS项对应的BTS发送的RSCACH。如果通知MS精简有效集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则MS可以确定属于通过层3信令显式告知的精简有效集的成员的那些BTS。或者,MS可以监视有效集的每个RDCCCH上的信号能量。具有高于预定义阈值的信号能量的RDCCCH信道对应于MS应该用来接收数据率命令的那些BTS,对应于精简有效集。
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有许多告知MS进入CC模式而非处于软切换的理由。这些理由可以包括如下事实:MS反向信道链路预订支持拥塞控制而不支持EDRA。这些理由还可包括:指配给MS的优先级不支持EDRA。在软切换区域外采用CC的另一个理由是,MS上运行的应用所需的服务质量(QoS)类型。例如,IP电话(VoIP)通常需要相对恒定的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因此,CC是首选。但是,将EDRA用于发送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的IP分组可能是有益的。影响选择反向链路的EDRA数据率控制还是CC数据率控制的决定的其它因素可能包括总体反向链路信道体条件或该MS在小区内的位置。
在系统200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将多个RSCACH用于BTS(例如BTS 220)的显式控制信令。每个MS 251、252和253可以监视前向链路242的选定RSCACH,或者监视前向链路242内的所有RSCACH,并且MS 251、252和253监听显式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信息。
现在参考图3,图中说明一种根据MS是否处于软切换模式采用显式或拥塞控制反向链路数据率指配对MS进行配置的方法。在步骤310中,MS读取至少一个前向链路导频信道的信号能量。通常,该MS读取它可以检测到的所有前向链路的导频信道强度。在步骤320中,MS通过其专用反向链路控制信道将导频信道强度发送到其有效集中的所有BTS。在步骤330中,每个BTS测量从MS收到的反向链路信道的强度。将反向链路信道的信号能量测量值以及MS测量的前向链路的导频信道强度发送到BSC。
在步骤340中,BSC根据MS测得的BTS导频强度确定要在给定时段使用的BTS有效集。在步骤350中,BSC确定要在给定时段使用的BTS精简有效集。这是通过使用其它参数,如有效集的每个BTS测量由MS发送的反向链路的反向链路信道强度来选择有效集的一个子集而完成的。
在步骤355中,MS在呼叫建立期间根据经由指配给该MS的前向链路专用控制信道发送的接收空中接口层3信令确定有效集和精简有效集。可以通过监视前向链路专用控制信道来确定有效集和精简有效集以及要使用的相关RSCACH或RDCCH。或者,MS可以通过监视有效集的各RDCCCH信道的信号能量来确定它自己要使用的RDCCCH信道。具有高于某个阈值的信号能量的那些RDCCCH信道对应于精简有效集内的BTS。
在步骤360中,判断MS是否处于软切换模式中。换言之,判断该MS的精简有效集的成员数是否大于1。如果MS处于软切换中,则在步骤365中,精简有效集列表中的每个BTS都通过它们各自的RDCCCH发送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控制信息。
但如果MS未处于软切换,则在步骤370中判断BSC是否命令该MS按通过RSCACH收到的指示设为显式控制模式,还是按通过RDCCCH收到的指示设为拥塞控制模式。在步骤380中,如果MS要在显式模式下接收所需的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则一个BTS通过RSCACH发送显式控制信息。在步骤390中,如果MS要在拥塞模式下接收所需的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则一个BTS通过RDCCCH发送拥塞控制信息。一般来说,方法300采用自适应方案动态地从显式调度模式切换到拥塞控制模式。
现在参考图4,所公开的是配置为生成可供系统200用于选择拥塞控制模式或快速调度EDRA指配的信息的MS 400。接收装置440接收并读取一个或多个BTS的前向链路。然后,前向链路测量器410测量与确定有效集相关的接收装置440所接收的前向链路的属性。然后,将有效集属性发送到接收装置440,以便发送回基站控制器。
然后,前向链路测量器420测量与确定精简有效集相关的接收装置440所接收到的前向链路的属性。然后,将精简有效集属性发送到接收装置440,以便发送回基站控制器。
反向链路模式控制确定器430测量接收装置440接收到的指示使用哪种反向链路模式的指示信息输入。接收装置440从基站控制器接收到的有关要采用哪种反向链路调度模式的指令是显式的或隐式的。这可以根据接收装置440所分析的前向链路上的显示通知或通过接收装置440上的CC信号能量测量值来确定。
例如,如果反向链路模式控制确定器430接收的精简有效集的成员数大于1,则反向链路模式控制确定器430选择拥塞控制。如果精简有效集的计数等于1,则采用显式控制或拥塞控制,具体取决于反向链路模式控制确定器430的配置。
在MS 400中,接收装置可以接收多个显式数据率模式信道,并且可以选择多个接收到的显式数据率信道之一。接收装置可以配置为从显式控制数据率信道或从拥塞控制数据率信道提取反向链路数据率。在MS 400中,接收装置还可以配置为以从多个拥塞控制信道中提取的两个数据率中较低的数据率在反向链路上发送。
应理解,本发明可以采取许多形式和实施例。因此,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内容进行一些变化。
至此,已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说明,但要注意,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说明性而非限定性的,因此可设想对所公开的上述内容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化、修改、变更和替换方案,并且在一些实例中,本发明的一些特征可以在未采用其它特征时加以利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审阅优选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之后,显然会想到许多合乎需要的此类变化和修改。因此,适于以一种与本发明范围一致的方式和广度来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
Claims (26)
1.一种选择要针对给定移动台使用的调度方案的自适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给定移动台是否不在软切换中;
如果所述移动台不在软切换中,则对源自所述给定移动台的反向链路通信采用显式调度;
判断所述给定移动台是否在软切换中;以及
如果所述移动台不在软切换中,则对源自所述给定移动台的反向链路通信采用拥塞控制调度。
2.一种选择要针对给定移动台使用的调度方案的自适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给定移动台是否在软切换中;
如果所述移动台不在软切换中,则对源自所述给定移动台的反向链路通信采用显式调度;
判断所述给定移动台是否在软切换中;
如果所述移动台在软切换中,则对源自所述给定移动台的反向链路通信采用拥塞控制调度;以及
如果所述移动台在软切换中,则所述MS以从所述移动台接收的多个拥塞控制命令中提取的最低反向链路数据率在所述反向链路信道上进行传输。
3.一种基站控制器(BSC),它包括:
有效集生成器;以及
精简有效集生成器,其中所述精简有效集生成器利用所述有效集生成器的输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BSC,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简有效集生成器利用反向链路和前向链路信道信号强度来确定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成员。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BSC,其特征在于:所述BSC配置为将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指示信息发送到所述BTS。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BSC,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集生成器利用至少一个导频信道能量强度的测量值。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BSC,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精简有效集中的项数大于1,则所述BSC命令使用RDCCCH信道。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BSC,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精简有效集中的项数等于1,则所述BSC命令使用RSCACH信道。
9.一种MS,它包括:
用于提取可用于确定有效集一组成员的信息的装置;
用于提取可用于确定精简有效集一组成员的信息的装置;
用于在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成员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情况下选择拥塞控制调度模式的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MS,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成员数等于1时选择显式调度模式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MS,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成员数等于1时选择拥塞控制模式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MS,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接收多个显式数据率模式信道的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MS,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选择多个显式数据率模式信道之一的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MS,其特征在于:所述MS配置为从所述显式控制数据率信道中提取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MS,其特征在于:所述MS配置为从所述拥塞控制数据率信道中提取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MS,其特征在于还配置为:以从多个拥塞控制信道中提取的两个数据率中最低的数据率在反向链路上传输。
17.一种动态地在显式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控制和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拥塞控制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生成精简有效集;
将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指示信息发送到MS;以及
如果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成员数大于1,则在拥塞控制模式下发送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控制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精简有效集的所述步骤利用有效集的成员。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移动台在拥塞控制模式下提取数据率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成员数等于1,则在显式控制模式下发送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控制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由移动台在显式模式下提取数据率信息。
22.一种利用有效集和精简有效集设置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基站收发信台(BTS);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BTS中的每一个连接的基站控制器(BSC),所述BSC配置为生成所述精简有效集。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BTS连接到BTS分配逻辑。
2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动态地在显式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控制和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拥塞控制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有含计算机程序的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
用于生成精简有效集的计算机代码;
用于将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指示信息发送到MS的计算机代码;以及
用于在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成员数大于1时在拥塞控制模式下发送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控制信息的计算机代码。
25.一种动态地在显式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控制和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拥塞控制之间进行切换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包括含如下计算机代码的计算机程序:
用于生成精简有效集的计算机代码;
用于将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指示信息发送到MS的计算机代码;以及
用于在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成员数大于1时在拥塞控制模式下发送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控制信息的计算机代码。
26.一种动态地在显式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控制和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拥塞控制之间进行切换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用于生成精简有效集的装置;
用于将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指示信息发送到MS的装置;以及
用于在所述精简有效集的成员数大于1时在拥塞控制模式下发送反向链路信道数据率控制信息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40019702P | 2002-07-31 | 2002-07-31 | |
US60/400,197 | 2002-07-31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72453A true CN1672453A (zh) | 2005-09-21 |
Family
ID=31495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818204.1A Pending CN1672453A (zh) | 2002-07-31 | 2003-07-28 | 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自适应双模反向链路调度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672453A (zh) |
AU (1) | AU2003249451A1 (zh) |
WO (1) | WO200401409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98516A1 (fr) * | 2007-02-06 | 2008-08-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our traiter une information de confirmation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651409B1 (ko) | 2004-05-04 | 2006-11-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를 위한 스케줄링 신호들의 소프트 결합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
ATE392109T1 (de) * | 2004-06-17 | 2008-04-15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Gmbh | Verfahren zur terminierung eines mobilen endgeräts bei soft-handover |
EP1622413B1 (en) * | 2004-07-26 | 2011-09-1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ser equipment in a soft handover region for uplink packet transmission |
KR101036526B1 (ko) * | 2004-09-15 | 2011-05-24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도코모 | 이동 통신 제어 방법, 무선 회선 제어 장치, 및 기지국 |
JP2006135985A (ja) * | 2004-11-04 | 2006-05-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ソフトハンドオーバー領域に位置した端末機のための上りリンクデータの送信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GB2420247B (en) | 2004-11-10 | 2008-02-27 | Siemens Ag | A method of scheduling one or more terminals from a base station |
WO2006081874A1 (en) | 2005-02-07 | 2006-08-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unreliable scheduling gra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EP1696615A1 (en) * | 2005-02-28 | 2006-08-30 | NTT DoCoMo, Inc. |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
EP1696616A1 (en) | 2005-02-28 | 2006-08-30 | NTT DoCoMo, Inc. |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mobile station, and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
US7693537B2 (en) | 2005-03-22 | 2010-04-06 | Ntt Docomo, Inc. |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
US7664466B2 (en) * | 2005-03-22 | 2010-02-16 | Ntt Docomo, Inc. |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method, transmission rate control system, and mobile station |
JP2006311460A (ja) * | 2005-05-02 | 2006-11-09 | Ntt Docomo Inc |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回線制御局 |
JP4761890B2 (ja) * | 2005-08-23 | 2011-08-31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回線制御局 |
US9179345B2 (en) | 2005-10-31 | 2015-11-03 | Nec Corporation | Enhanced dedicated-channel reporting for UMTS |
GB2432477A (en) | 2005-10-31 | 2007-05-23 | Nec Corp | Enhanced dedicated channel reporting for UMT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51502A (en) * | 1997-01-29 | 2000-11-2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oft hand-off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5923650A (en) * | 1997-04-08 | 1999-07-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verse link rate scheduling |
US6236646B1 (en) * | 1997-09-09 | 2001-05-2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s scheduling in 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6516196B1 (en) * | 1999-04-08 | 2003-02-04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Intelligent burst control function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WO2000076251A1 (en) * | 1999-06-09 | 2000-12-14 | Cisco System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soft handof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
-
2003
- 2003-07-28 CN CN03818204.1A patent/CN1672453A/zh active Pending
- 2003-07-28 AU AU2003249451A patent/AU200324945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7-28 WO PCT/IB2003/003394 patent/WO2004014097A1/en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98516A1 (fr) * | 2007-02-06 | 2008-08-2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our traiter une information de confirmation |
CN101242245B (zh) * | 2007-02-06 | 2012-09-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应答信息的方法与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04014097A1 (en) | 2004-02-12 |
AU2003249451A1 (en) | 2004-02-23 |
WO2004014097B1 (en) | 2004-04-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288020C (en) | Enhanced reverse link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100992060B1 (ko) | 무선 자원 활용 최적화 및 데이터 레이트 조정 방법, 와이어리스 디지털 통신 시스템 및 무선 자원 활용 최적화 시스템 | |
JP4015939B2 (ja) | パケット通信方法、基地局、移動局及びパケット通信用プログラム | |
US6721568B1 (en) | Admission control in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CN101421946B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时执行上行链路定时同步过程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0508654C (zh) | 无线局域网中的动态频率选择 | |
CN101904194B (zh) | 用于应用有条件cqi报告的方法、设备和网络节点 | |
US6529733B1 (en) | Method of handoff control and a handoff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reof | |
KR100651425B1 (ko)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역방향 트래픽 전송률 제어 장치 및방법 | |
CN1672453A (zh) | 用于无线电信网络的自适应双模反向链路调度方法 | |
US8498270B2 (en) | Mobil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of reporting wireless channel quality | |
CN101978743B (zh) | 在分层小区结构中的基于小区质量的小区选择方法 | |
WO2020243971A1 (zh) | 一种车联网系统中的资源选取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 |
CN101632319A (zh) | 用于非连续接收的显式第2层信令 | |
JP2001518765A (ja) |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データ・レートを向上させ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A2397897A1 (en) | Multi-carrier arrangement for high speed data | |
CN1774949A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可选择的帧持续时间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3596258A (zh) | 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 | |
KR101227347B1 (ko) |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이동국의 역방향 링크 레이트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101138220A (zh) | 用于传送反馈信息的cqich分配请求头部 | |
AU2003288303A1 (en) | Method,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for direct uplink acces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US20050020273A1 (en) | Adaptive dual-mode reverse link scheduling method fo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 |
CN1860740A (zh) | 用于高速无线分组数据网络中的拥塞控制的设备和方法 | |
KR100978325B1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이동 기기 및 제어 장치 | |
CN101267658A (zh) | 用户设备调整工作频率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