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63173A -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设备、程序和存储媒体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设备、程序和存储媒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63173A CN1663173A CN03814879XA CN03814879A CN1663173A CN 1663173 A CN1663173 A CN 1663173A CN 03814879X A CN03814879X A CN 03814879XA CN 03814879 A CN03814879 A CN 03814879A CN 1663173 A CN1663173 A CN 16631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ey
- tile
- parameter
- resolution
- bit strea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1002 quan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139 quant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1/00—Secret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61—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72—Generation of secret information including derivation or calculation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using geo-location information, e.g. location data, time, relative position or proximity to other ent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4—Secrecy systems
- H04N1/448—Rendering the image unintelligible, e.g. scrambling
- H04N1/4486—Rendering the image unintelligible, e.g. scrambling using digital data encryp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04N19/6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using sub-band based transform, e.g. wavele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lementary server operations; Server middleware
- H04N21/23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2347—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encryption
- H04N21/23476—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of video streams or manipulat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encryption by partially encrypting, e.g. encrypting the ending portion of a movi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66—Channel or content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ys and entitlement messages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merging a VOD unicast channel into a multicast channel
- H04N21/26613—Channel or content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ys and entitlement messages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merging a VOD unicast channel into a multicast channel for generating or managing keys in gener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 H04N21/4405—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decryption
- H04N21/44055—Processing of video elementary streams, e.g. splicing a video clip retrieved from local storage with an incoming video stream or rendering scenes according to encoded video stream scene graphs involving video stream decryption by partially decrypting, e.g. decrypting a video stream that has been partially encryp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ression Of Band Width Or Redundancy In Fax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代码序列中的每个瓦片的位流被分割成相应分辨率等级的位流(S70)。产生图像密钥KI(S71)。利用编码参数P,由图像密钥KI产生位流密钥K BS(S72)。利用与瓦片Ti相关的信息,由位流密钥K BS产生瓦片Ti的密钥K Ti(S74)。最后,产生与指示瓦片Ti中的相应分辨率的分割位流对应的密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图像加密的信息处理设备,对加密图像解码的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程序和存储媒体。
背景技术
传统上,整个图像数据经历加密,加扰等,以便保密传送图像数据等。这是一种利用加密密钥对整个图像数据加密,只允许具有与加密密钥对应的解密密钥的一方正常对加密图像数据解密的技术。
特别地,具有分层结构的图像数据经历对相应各层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以便与分层结构一致地控制图像数据的再现的加密过程。另外,由多个瓦片(tile)组成的图像数据经历对相应的瓦片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以便控制相应瓦片的再现的加密过程。此外,当图像数据由多个瓦片构成,并且每个瓦片具有分层结构时,该图像数据经历对每个瓦片中的相应各层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以便与每个瓦片和分层结构一致地控制图像数据的再现的加密过程。
当对要控制的相应各个瓦片和各层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对图像数据加密时,可对每个瓦片和分层结构,控制图像数据的再现。但是,为了对加密图像数据的预定瓦片和层解密,必须管理加密过程中使用的所有加密密钥,当解密时,必须提供恰当的解密密钥。
当允许加密图像数据的预定瓦片和层的再现时,图像数据的未被许可的瓦片和层保持被加密状态。具有加密瓦片和层的这种图像数据被再现成类似于噪声信号,常常引起问题。
例如,将检查其中具有与分辨率相关的分层结构的图像数据经历对低分辨率和高分辨率组件使用不同密钥的加密过程,并实现与分辨率对应的图像再现控制的情况。当允许浏览低分辨率图像,但是不允许浏览高分辨率图像时,利用和低分辨率组件对应的密钥,对低分辨率组件解密,高分辨率组件保持被加密状态。这种情况下,通过在低分辨率组件的图像数据上多路复用分辨率组件的噪声数据获得的图像数据被再现,在不与噪声数据一起多路复用的情况下,低分辨率图像不能被浏览。
当通过对相应瓦片和层使用不同的加密密钥对图像数据加密时,不存在确定加密的预定瓦片和层与对其解密所需的解密密钥之间的对应性的任何手段。为此,常常不能正确进行解密过程。同样地,当图像数据的某些瓦片或层被加密时,难以把加密瓦片和层与未被加密的瓦片和层区分开,常常不能正常地进行解密过程。
考虑到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便于容易地管理加密中使用的密钥。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下述配置。
即,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指定编码图像数据的分割的第一单元n(n=1~N)的第一识别步骤;
识别指定编码图像数据的分割的第二单元m(m=1~M)的第二识别步骤;
根据第一单元n,产生第一参数Xn(n=1~N)的第一参数产生步骤;和
至少根据第一参数,产生与第一和第二单元的每个组合(n,m)对应的密钥参数的密钥参数产生步骤,并且特征在于
密钥参数被用于对编码图像数据中与组合(n,m)对应的部分编码图像数据D(n,m)加密或解密,
第一参数产生步骤包括根据算法产生每个第一参数Xn的步骤,所述算法根据相邻的第一参数Xn-1,唯一地确定第一参数Xn。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设备包括下述配置。
即,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指定编码图像数据的分割的第一单元n(n=1~N)的第一识别装置;
识别指定编码图像数据的分割的第二单元m(m=1~M)的第二识别装置;
根据第一单元n,产生第一参数Xn(n=1~N)的第一参数产生装置;和
至少根据第一参数,产生与第一和第二单元的每个组合(n,m)对应的密钥参数的密钥参数产生装置,并且
密钥参数被用于对编码图像数据中与组合(n,m)对应的部分编码图像数据D(n,m)加密或解密,
第一参数产生装置根据算法产生每个第一参数Xn,所述算法根据相邻的第一参数Xn-1,唯一地确定第一参数Xn。
结合附图,根据下面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其中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图解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加密设备的功能结构的示意方框图;
图2是表示图像编码单元11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3A是表示离散小波变换器23的基本结构的方框图;
图3B表示了处理器32中的过程的安排;
图3C表示了2维(2D)变换过程获得的二级变换系数组的格式的例子;
图4说明了熵编码器25的操作;
图5A是表示代码序列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5B是表示代码序列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5C是表示代码序列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5D是表示代码序列的格式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由密钥产生单元12执行的密钥产生过程的流程图;
图7表示分别被分成不同数目的位流的三个瓦片(T01,T02和T03)的一个例子;
图8说明密钥ID产生方法的一个例子;
图9表示当图像由四个瓦片构成,瓦片01由三个分辨率等级组成,瓦片02由两个分辨率等级组成,瓦片03由三个分辨率等级组成,瓦片04由四个分辨率等级组成时,与各个瓦片及每个瓦片的各个分辨率等级对应的密钥和密钥ID的例子;
图10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ID参考表的格式的例子;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解密设备(解密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1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23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密钥产生单元12执行的密钥产生过程的流程图;
图14A表示起点=0,终点=135的代码序列中的加密预定位流(半色调点部分);
图14B表示加密图的例子,所述加密图指示代码序列中,加密位流(图14A中所示的位流)的位置;
图14C表示加密图的另一例子;
图15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代码序列加密单元13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24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7A表示包含加密位流的代码序列的例子;
图17B表示图17A中所示的代码序列的加密图的例子;
图18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解密设备(解密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19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控制单元195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20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解码单元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图21表示顺序对各个位平面的要解密子带的指定区域解密,最后重构量化指数的流程;
图22A是表示反离散小波变换器214的结构和过程的方框图;
图22B是表示反离散小波变换器214的结构和过程的方框图;
图23A表示代码序列的一个例子;
图23B表示各个子带和要显示的瓦片的大小之间的对应关系;
图24表示其中图像由四个瓦片构成,每个瓦片具有三个分辨率等级的例子;
图25表示其中按照从上面的位平面到下面的位平面排列位平面,并且每个位平面包含各个子带的位流的代码序列的格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下面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对图像加密的加密设备,和对加密设备加密的图像解密的解密设备。
<加密设备>
图1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加密设备的功能结构的示意方框图。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加密设备包括图像编码单元11,密钥产生单元12和代码序列加密处理单元13。注意,下面要描述的加密过程可由装入具有这种结构的软件(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执行。这种情况下,图1对应于表示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实施例的加密过程的程序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在图1中所示的结构中,当图像信号被输入图像编码单元11中时,图像编码单元11对该图像信号执行编码过程(后面说明),并把作为编码结果的代码序列输出给代码序列加密处理单元13。此外,图像编码单元11把编码过程中使用的至少一个编码参数输出给密钥产生单元12。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图像编码单元11执行的编码过程。图2是表示图像编码单元11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编码单元11包括图像输入单元21,瓦片分割单元22,离散小波变换器23,量化器24,熵编码器25和代码输出单元26。
形成要编码图像的像素数据按照光栅扫描顺序,被输入图像输入单元21中,图像输入单元21的输出被输入瓦片分割单元22。在下面的说明中,图像信号表示单色多值图像。但是,当彩色图像等的多个颜色分量将被编码时,每个R、G和B颜色分量或每个亮度和色度分量可被压缩成单色分量。
瓦片分割单元22把输入图像信号分成至少一个具有预定大小的瓦片,并输出分割后的瓦片。注意,瓦片(tile)指的是不互相重叠的矩形区,关于每个瓦片独立执行后续过程。
离散小波变换器23对输入图像信号执行2维小波变换过程,并计算和输出变换系数。图3A表示离散小波变换器23的基本结构。输入图像信号被保存在存储器31中,由处理器32顺序读出,以便经历变换过程,并再次被写入存储器31中。在本实施例中,图3B表示了处理器32中的过程的安排。参见图3B,输入图像信号由延迟部件和下采样器的组合分离成奇数地址信号和偶数地址信号,并且这些信号经历两个滤波器p和u的滤波过程。在图3B中,s和d代表当把线性图像信号分解成一级(level)时的低通系数和高通系数,并且分别由下述式子计算:
d(n)=x(2n+1)-floor((x(2n)+x(2n+2))/2) (1)
s(n)=x(2n)+floor((d(n-1)+d(n))/4) (2)
这里x(n)是要变换的图像信号。借助上述过程,对图像信号进行线性离散小波变换过程。通过沿图像的水平和垂直方向,顺序执行线性变换,实现2维离散小波变换。由于该过程的细节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因此不再赘述。图3C表示由2维离散小波变换过程获得的2级变换系数组。图像信号被分解成不同频带中的系数序列HH1,HL1,LH1,...。注意,后面将把这些系数序列称为子带。各个子带的系数数据被输出给量化器24。
量化器24依据预定的量化系数,量化输入系数,并输出与量化值对应的指数。这样,量化由下面的式子说明:
q=sign(c)floor(abs(c)/△) (3)
sign(c)=1;c≥0 (4)
sign(c)=-1;c<0 (5)
这里c是要量化的系数。本实施例中,值△包括“1”。当△=1时,实际上不进行任何量化,输入量化器24的子带被直接输出给熵编码器25。
熵编码器25把输入量化指数分解成位平面,对各个位平面执行二进制算术编码,并输出代码流。
图4说明了熵编码器25的操作。本例中,4×4代码块区包括三个非零量化指数,它们的值分别为“+13”,“-6”和“+3”。熵编码器25扫描该区域,从而获得最大值M,并根据下面的式子,计算表示最大量化指数所需的位的数目S:
S=ceil(log2(abs(M))) (6)
这里ceil(x)是等于或大于x的整数中的最小者。图4中,由于最大值为“+13”,因此S=4。从而,为相应四个位平面,处理序列中的16个量化指数,如图4中的右侧中所示。熵编码器25首先实现最高有效位平面(由图4中的MSB指示)的位的熵编码(本实施例中的二进制算术编码),并把编码结果输出为位流。随后,编码器25使位平面降低一层,对每个位平面中的位编码,并输出给代码输出单元26,直到所关心的位平面到达最低有效位平面(由图4中的LSB指示)为止。在熵编码中,就每个量化指数的符号来说,当从上面的位平面到下面的位平面扫描,检测到最先要编码的非零位(最高有效位)时,指示所关心的量化指数的符号的一位立即添加在该非零位之后,并经历二进制算术编码。按照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对非零量化指数的符号编码。
对所有瓦片重复上述过程。即,对各个瓦片执行离散小波变换器23,量化器24和熵编码器25中的处理。
上述编码过程产生的代码序列被输入代码输出单元26,代码输出单元26把该代码序列输出给代码序列加密处理单元13。代码输出单元26还把编码过程中使用的编码参数(例如,离散小波变换级数,滤波器类型等)输出给密钥产生单元12。P代表输入密钥产生单元12的编码参数。
图5A、5B、5C和5D表示按照这种方式产生和输出的代码序列的格式。图5A表示代码序列的整个格式,其中MH是主报头;TH是瓦片报头;BS是位流。如图5B中所示,主报头MH由要编码图像的大小(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像素的数目),当把图像分成作为多个矩形区的瓦片时每个瓦片的大小,表示颜色分量的数目的分量数目,每个分量的大小,指示位精度的分量信息组成。
图5C表示瓦片报头TH的格式。瓦片报头TH由包括所关心瓦片的位流长度和报头长度的瓦片长度,和所关心瓦片的编码参数组成。编码参数包括离散小波变换级数(level),滤波器类型等。图5D表示每个瓦片的位流BS的格式。在图5D中,位流由按照分辨率的升序,从具有低分辨率的子带开始依次排列的各个子带形成。此外,在每个子带中,按照从上面的位平面(MSB)到下面的位平面(LSB)的顺序,为各个位平面设置代码。借助这种代码安排,能够实现与图23A和23B中所示的分辨率(后面说明)对应的分层解码。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将由密钥产生单元12执行的过程。密钥产生单元12接收来自代码输出单元26的一些编码参数,如上所述。密钥产生单元12利用输入的编码参数产生至少一个密钥,并把产生的密钥输出给代码序列加密处理单元13。
图6是表示密钥产生单元12执行的密钥产生过程的流程图。下面利用图6,说明该过程。
在从代码输出单元26输出的代码序列中,每个瓦片的位流被分成多个位流(步骤S70)。图7表示了步骤S70中的分割的一个例子。图7表示了被分成不同数目的位流的三个瓦片(T01、T02和T03)的例子。
图7中,附图标记81表示其中形成瓦片T01的位流被分成三个位流BS03、BS03和BS01的例子。本实施例中,由于位流具有与分辨率对应的分层结构,位流BS03、BS02和BS01分别对应于通过把包含在构成瓦片T01的位流中的子带的位流分割成三组(例如位流BS03包含LL子带的位流,位流BS02包含HL2、LH2和HH2子带的位流,位流BS01包含HL1、LH1和HH1子带的位流)获得的那些位流。
于是,当BS03被解码时,能够再现低分辨率图像。当依次对BS02解码时,能够再现具有较高分辨率的图像。当最后对BS01解码时,能够再现具有最高分辨率的图像。注意BS之后的数字指示分辨率索引(index)。
图7中,附图标记82表示其中如同瓦片T01中一样,构成瓦片T02的位流被分割成三个位流,但是采用另一种分割方法的例子。此外,图7中的附图标记83表示其中瓦片T03被分割成两个位流的例子。如上所述,可为各个瓦片独立规定不同的位流分割方法。上述分割过程可由用户明确指定,或者可利用要分割的位流的数目(事先确定)自动指定。
说明将返回图6。当完成各个瓦片的位流分割过程时,产生图像密钥K_I(步骤S71)。图像密钥K_I是一个图像的唯一密钥。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密钥K_I是输入图像输入单元21的要编码图像的密钥。产生的图像密钥K_I和同样在步骤S71中产生的密钥ID一起被保存。密钥ID是指示图像密钥K_I的索引(index)。密钥ID的细节将在后面说明。利用编码参数P,根据图像密钥K_I产生位流密钥K_BS(步骤S72)。例如,利用下面的式子产生位流密钥K_BS:
K_BS=H(K_I‖P) (7)
这里H(·)是单向防冲突函数。例如,可采用诸如散列函数、DES之类的加密过程。由于诸如散列函数、DES之类的加密过程是现有技术,因此将省略其详细说明。产生的位流密钥K_BS和同样在步骤S72中产生的密钥ID一起被保存。另外,A‖B代表A和B的逻辑乘(conjunction)。
变量i被初始化为1(步骤S73)。变量i是指示瓦片的索引。利用与瓦片Ti相关的信息,根据位流密钥K_BS,产生瓦片Ti的密钥K_Ti(步骤S74)。例如,如果瓦片索引i被用作与该瓦片相关的信息,那么利用下面的式子产生密钥K_Ti:
K_Ti=H(K_BS‖i) (8)
与瓦片相关的信息并不局限于瓦片索引。例如,可使用瓦片的左上坐标值。产生的瓦片密钥K_Ti与同样在步骤S74中产生的密钥ID一起被保存。
变量j被初始化为1(步骤S75)。变量j是指示上述每个分割位流的分辨率索引。j越小,分辨率越大,反之亦然。
就瓦片Ti来说,产生指示每个分辨率的分割位流的密钥(步骤S76)。更具体地说,根据瓦片Ti的密钥K_Ti,产生分辨率j的密钥K_TiSj。例如,利用下面的式子产生密钥K_TiSj:
如果j=1,那么K_TiSj=K_Ti
如果j≠1,那么K_TiSj=H(K_TiSj-1) (9)
产生的分辨率密钥K_TiSj和同样在步骤S76中产生的密钥ID一起被保存。
随后检查变量j是否小于变量N_i(步骤S77)。注意参数N_i是构成瓦片Ti的分割位流的数目。即,确定是否已产生与构成瓦片Ti的所有(分割)位流对应的分辨率密钥K_TiSj。如果检查结果为真,那么流程进行到步骤S78,把变量j加1。随后,利用递增后的变量j,执行步骤S76中的前述过程。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77中的检查结果为假,那么流程进行到步骤S79,检查变量i是否小于参数M。注意参数M表示瓦片的总数。即,确定是否已产生与所有瓦片对应的瓦片密钥K_Ti。如果检查结果为真,那么流程进行到步骤S710,把变量i加1。随后,利用递增后的变量i,执行步骤S74和后续步骤中的过程。
下面将说明密钥ID。密钥ID是指示密钥的索引,如上所述,并与密钥配对。下面将利用图8,说明密钥ID产生方法的一个例子。图8说明了密钥ID产生方法的一个例子。如图8中所示,本实施例的密钥ID被形成为在前半部中具有瓦片索引,在后半部中具有分辨率索引。例如,如果瓦片索引(i)为“01”,分辨率索引“j”为“02”,那么密钥ID为“0102”。
密钥ID与密钥彼此相关,参考密钥ID,能够确定将由对应密钥解密的瓦片和分辨率。特别地,图像密钥K_IMG可具有密钥ID“0000”,位流密钥K_BS可具有密钥ID“0001”,各个瓦片密钥可具有密钥ID“0100”、“0200”、“0300”...。由于分辨率索引和瓦片索引是等于或大于1的整数,因此密钥ID决不会被重复使用。
下面将利用图9说明由上述方法产生的密钥和密钥ID。图9表示了当一个图像由四个瓦片构成,瓦片01由三个分辨率等级(level)构成,瓦片02由两个分辨率等级构成,瓦片03由三个分辨率等级构成,瓦片04由四个分辨率等级构成时,与各个瓦片和每个瓦片的各个分辨率对应的密钥和密钥ID的一个例子。
在上面的例子S71中,产生图像密钥K_IMG及其密钥ID“0000”。在上面的步骤S72中,产生位流密钥K_BS及其密钥ID“0001”。在步骤S74中,产生瓦片密钥K_T1及其密钥ID“0100”,瓦片密钥K_T2及其密钥ID“0200”,瓦片密钥K_T3及其密钥ID“0300”,瓦片密钥K_T4及其密钥ID“0400”。在步骤S76中,产生每个瓦片的各个分辨率的分辨率密钥及它们的密钥ID。以瓦片1为例,产生分辨率密钥K1S1及其密钥“0101”,分辨率密钥K1S2及其密钥“0102”,分辨率密钥K1S3及其密钥“0103”。
实际上,由于每个瓦片密钥等于每个瓦片中的最高分辨率的分辨率密钥(例如,就瓦片1来说,K_T1和K_T1S1),因此可省略瓦片密钥或最高分辨率的分辨率密钥。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简便起见,独立说明了密钥和密钥ID。但是,实际上,本实施例中的各对密钥和密钥ID可被处理成解密所需的密钥。
上述密钥ID被用于指定由与之对应的密钥加密的瓦片和分辨率等级。但是,不能根据密钥ID确定位流中对应瓦片和分辨率等级的位置。从而,必须使用用于记录指示“与指定密钥ID对应的瓦片和分辨率等级在位流中的位置”的信息的ID参考表。下面说明ID参考表。
图10表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ID参考表的格式的一个例子。图10中所示的ID参考表记录有对应于每个密钥ID的瓦片信息和分辨率等级信息。利用ID参考表,发现“密钥ID“0202”的密钥被用于对位流中自报头的偏移量为“12”并且长度为“9”的时段(period)加密,该时段构成位于图像中的坐标位置(64,0)的瓦片”。每次在利用图7说明的密钥产生过程中产生密钥及其密钥ID时,记录和产生图10中所示的ID参考表。
本实施例中,瓦片的坐标位置被用作瓦片信息,偏移量和长度被用作分辨率等级信息。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定信息,可使用能够指定每个瓦片和分辨率等级的各种其它参数。此外,代替瓦片信息和分辨率等级信息,可记录指示位流中的特定时段的信息。
必须利用保密方法,把利用上述过程产生的ID参考表传送给解密设备(后面说明)。例如,ID参考表可被加密或签名,并且可被嵌入代码序列中。这是因为如果ID参考表被篡改,那么不能正常执行解密过程。
此外,图9中所示的所有密钥和密钥ID不必总是被保存和安全传送给解密设备。即,在图9中所示的密钥中,只安全地保存图像密钥K_IMG。当解密时,根据图像密钥K_IMG产生与允许被解密的位流对应的密钥,并且只安全地传送产生的密钥。这样,对于每个图像数据,只需要安全地保存和管理一个密钥,从而就管理和效率来说,这种方法是高效的。解密所需密钥的产生的细节将在后面说明。
下面将说明代码序列加密处理单元13执行的过程。代码序列加密处理单元13接收代码序列,由在先的密钥产生过程产生的密钥,和ID参考表。单元13利用密钥和ID参考表,执行代码序列的加密过程,并输出加密的代码序列。更具体地说,利用与代码序列中要加密的位流对应的密钥ID和ID参考表,指定代码序列中要加密的位流的位置,并对位于指定位置的位流加密。例如,利用与密钥ID“0102”配对的密钥对与瓦片1的分辨率等级2对应的位流加密。注意,代码序列加密处理单元13不使用图像密钥K_IMG,位流密钥K_BS和瓦片密钥。即,单元13利用分辨率密钥执行加密过程。
注意,代码序列加密处理单元13不必总是对所有瓦片和分辨率等级加密。例如,所有瓦片的最低分辨率图像可不被加密,或者只有指定瓦片的所有分辨率图像可不被加密。
此外,如上所述,加密过程中使用的ID参考表经历加密或签名过程,以便安全地把ID参考表传送给解密设备。已经历加密或签名过程的ID参考表被嵌入代码序列中,并通过网络,例如LAN、因特网等被传送给解密设备。
上面说明了本实施例的加密设备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密钥产生单元12和代码序列加密处理单元13被独立布置。但是,密钥产生单元12和代码序列加密处理单元13可被集成在一起。这种情况下,每次产生每个分辨率密钥时,执行加密过程。即,加密过程与步骤S76中分辨率密钥的产生同时被执行。
<解密设备(解密系统)>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解密设备(解密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如图11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解密设备包括第一密钥产生单元121,网络单元122,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23,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24和图像解码单元125。注意,网络单元122可被省略。这种情况下,解密设备包括第一密钥产生单元121,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23,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24和图像解码单元125。注意,下面要描述的解密过程可由装入具有这种结构的软件(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执行。这种情况下,图11对应于表示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本实施例的解密过程的程序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
下面首先说明将由第一密钥产生单元121执行的过程。第一密钥产生单元121接收图像密钥K_IMG和编码参数P。单元121利用输入编码参数P,产生并输出与将由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24(后面说明)解密的位流对应的密钥和密钥ID。第一密钥产生单元121执行的第一密钥产生过程基本上与利用图6说明的密钥产生过程相同。
但是,和利用图6说明的密钥产生过程不同,第一密钥产生单元121不必总是产生所有密钥和密钥ID,只需要产生与将由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24(后面说明)解密的位流对应的密钥和密钥ID。
当整个图像将被解密时,根据输入的图像密钥K_IMG产生位流密钥K_BS及其密钥ID,并且只输出产生的位流密钥K_BS及其密钥ID。当只是某一特定瓦片将被解密时,根据输入图像密钥K_IMG产生位流密钥K_BS,根据产生的位流密钥K_BS产生与该特定瓦片对应的瓦片密钥,并且只输出产生的瓦片密钥及其密钥ID。此外,当只是特定瓦片的给定分辨率等级将被解密时,根据输入图像密钥K_IMG产生位流密钥K_BS,根据产生的位流密钥K_BS产生与该特定瓦片对应的瓦片密钥,根据产生的瓦片密钥产生与所需分辨率等级对应的分辨率密钥,并且只输出产生的分辨率密钥及其密钥ID。
如上所述,利用第一密钥产生单元121,产生与要解密的位流对应的密钥和密钥ID,并且通过网络单元122,必须安全地把产生的密钥和密钥ID传送给后续的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23(如果网络单元122被省略,那么直接传送给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23)。
下面说明由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23执行的过程。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23接收从前述第一密钥产生单元输出的密钥和密钥ID产生与将由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24(后面说明)解密的位流对应的解密密钥,并输出产生的解密密钥。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产生多个解密密钥。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23执行的第二密钥产生过程基本上与利用图6说明的密钥产生过程相同。但是,和利用图6说明的密钥产生过程不同,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23产生另一密钥和密钥ID,从而把输入它中的密钥和密钥ID作为起点,代替产生它们而把图像密钥K_IMG作为起点。
下面将利用图12,详细说明第二密钥产生过程。图12是表示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23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参见图12,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23包括确定单元131和算术单元132。
确定单元131确定可利用输入密钥ID产生的密钥。如果密钥ID是“0000”,那么确定该密钥ID指示图像密钥K_IMG。根据图像密钥K_IMG,可产生所有密钥(位流密钥,所有瓦片密钥,和所有分辨率密钥)。下面,其中密钥ID为“0000”的情况将被称为“情况A”。
如果密钥ID的前半部为“00”,那么确定该密钥ID指示位流密钥K_BS。根据位流密钥K_BS,能够产生所有瓦片密钥和所有分辨率密钥。下面,其中密钥ID的前半部为“00”的情况将被称为“情况B”。
如果密钥ID的后半部为“00”,那么确定该密钥ID指示瓦片密钥。根据瓦片密钥,能够产生包含在对应瓦片中的位流的所有分辨率密钥。下面,其中密钥ID的后半部为“00”的情况将被称为“情况C”。
如果密钥ID不包括“00”,那么确定密钥ID指示指定瓦片的指定分辨率等级的分辨率密钥。根据指定瓦片的指定分辨率等级的分辨率密钥,能够产生比该密钥的分辨率等级低的分辨率的密钥。下面,其中密钥ID不包括“00”的情况将被称为“情况D”。
算术单元132根据确定结果,进行关于输入密钥的算术运算,从而产生可被产生的密钥。
例如,就情况A来说,利用和图6中所示的方法中的步骤S72和后续步骤中的过程相同的过程产生密钥。就情况B来说,利用和图6中所示的方法中的步骤S73和后续步骤中的过程相同的过程产生密钥。就情况C来说,利用和图6中所示的方法中的步骤S75-S78中的过程相同的过程产生密钥。就情况D来说,在步骤S75中,把j的初始值设置成等于包括在输入密钥ID中的分辨率索引之后,利用和步骤S75-S78中的过程相同的过程产生密钥。
如上所述,第二密钥产生单元利用从第一密钥产生单元输入的密钥ID,确定可根据从第一密钥产生单元输入的密钥产生的密钥,并通过根据确定结果,执行算术过程,能够产生解密中使用的密钥和密钥ID。
下面说明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24执行的过程。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24接收第二密钥产生单元产生的密钥,和加密的代码序列,并利用密钥,执行代码序列的解密过程。参考前述ID参考表执行解密过程。即,参考与输入密钥对应的密钥ID,指定位流中利用每个输入密钥加密的部分,并且与该密钥对应的位流被解密。
注意,ID参考表可包含在代码序列中,或者可利用保密通信路径,被输入解密设备的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24中。如果ID参考表已加密,那么必须执行解密过程。如果ID参考表被签名,那么必须执行验证过程。当正常结束验证过程时,执行解密过程。
下面说明图像解码单元125执行的过程。图像解码单元125接收由在先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24解密的代码序列,对输入的代码序列解码,输出解码的图像数据。
图20是表示图像解码单元125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图解解码单元125包括代码输入单元211,瓦片分割单元216,熵解码器212,去量化器213,反离散小波变换器214和图像输出单元215。
代码输入单元211接收解密代码序列,分析包括在该序列中的报头,从而抽取后续过程所需的参数,并控制过程的流程(如果需要的话),或者把所需参数输出给后续处理单元。包括在代码序列中的位流被输出给瓦片分割单元216。
瓦片分割单元216把输入位流分割成与瓦片对应的那些位流,并输出分割后的位流。参考主报头,瓦报头等,执行瓦片分割过程。在瓦片分割过程之后,各个位流被输出给熵解码器212。注意,关于瓦片分割过程获得的每个位流,独立执行后续过程。
熵解码器212解码并输出相应位平面的位流。图21表示了此时的解码序列。图21图解说明对各位平面顺序对要解码的一个子带区解码,从而最终恢复(restore)量化指数的流程,按照图21中的箭头的顺序,对位平面解码。恢复后的量化指数被输出给去量化器213。
去量化器213依据下面的式子,从输入量化指数恢复(reclaim)离散小波变换系数:
c′=△×q;q≠0 (10)
c′=0;q=0 (11)
这里,q是量化指数,△是量化步骤,它是编码时使用的相同值。c′是恢复的变换系数,通过恢复编码中的系数s或d而获得。变换系数c′被输出给反离散小波变换器214。
图22A和22B是表示反离散小波变换器214的结构和过程的方框图。在图22A中,输入的变换系数被保存在存储器23l中。处理器232执行线性反(inverse)离散小波变换,并通过从存储器231顺序读出变换系数,实现2D反离散小波变换。按照与正向变换相反的顺序执行2D反离散小波变换,但是由于其细节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公知,因此其说明将被省略。图22B表示了处理器232的处理块。输入的变换系数经历滤波器u和p的两个滤波过程。在上采样之后,处理后的变换系数被加在一起,从而输出图像信号x′。这些过程由下面的式子描述:
x′(2n)=s′(n)-floor((d′(n-1)+d′(n))/4) (12)
x′(2n+1)=d′(n)-floor((x′(2n)+x′(2n+2))/2) (13)
注意,等式(1)、(2)、(12)和(13)给出的正向的反离散小波变换过程满足理想的重构条件。从而,由于本实施例中,量化级(step)△=l,因此,如果所有位平面在位平面解码中被解码,那么恢复的图像信号x′和原始的图像信号x相符。
借助上述过程,图像信号被恢复,并被输出给图像输出单元215。注意,图像输出单元215可以是图像显示装置,例如监视器等,或者可以是存储装置,例如磁盘等。
下面利用图23A和23B,说明当恢复和显示前述序列中的图像时的图像显示模式。图23A表示了代码序列的一个例子,其基本格式以图5A、5B、5C和5D为基础。由于图像由多个瓦片构成,因此代码序列包含多个瓦片报头和位流。在位流BS0中,按照分辨率的升序,从作为与最低分辨率对应的子带的LL开始,依次设置代码,如图23A中所示。
图像解码单元125顺序读取该位流,并且当完成每个位平面的代码的解码时,显示图像。图23B表示了相应子带和要显示的图像的大小之间的对应性。本例中,进行2级2维离散小波变换过程,并且当单独解码和显示LL时,相对于整个瓦片,沿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其像素数目被减小到1/4的图像被恢复。当进一步读取位流,并解码和显示级2的所有子带时,其像素的数目被减小到1/2的图像被恢复。另外,当级(level)1的所有子带被解码时,与整个瓦片具有相同数目的像素的图像被恢复。
注意,输入根据本实施例的加密设备的数据是(图像编码之前的)图像信号。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定数据,也可输入已经历图像编码的代码序列。这种情况下,从加密设备的功能结构中省略图1中的图像编码单元11。
借助上述过程,能够执行与图像的每个瓦片和分辨率对应的加密和解密过程。于是,当利用本实施例,把与图像管理员许可的瓦片和分辨率对应的密钥传送给观察者时,能够实现与瓦片和分辨率对应的存取控制。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管理员不必管理与瓦片和分辨率对应的所有密钥,只需管理唯一一个图像密钥(或位流密钥),从而简化了密钥管理。
注意,本实施例采用图5D中所示的格式作为每个瓦片的位流的格式。由于各个分割位流具有不同的分辨率,因此本实施例采用了这种格式。另一方面,各个分割位流可具有不同的图像质量。这种情况下,位流可具有其中按照从上面的位平面到下面的位平面的顺序排列位平面,并且每个位平面包含相应子带的位流的格式,如图25中所示。
另外,当在每个瓦片的位流中形成相应位平面的位流,并且在每个位平面的位流中形成相应子带的位流时,能够实现以图像的空间位置为基础的分层结构。
另外,能够实现以图像的亮度分量或颜色分量为基础的分层结构。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瓦片实现密钥产生。即,当在解密中使用瓦片密钥时,该瓦片的所有分辨率等级可被解码。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特定过程,采用分辨率实现密钥产生。即,当在解密中采用分辨率密钥时,该分辨率等级的所有瓦片可被解密。从而,下面将说明采用分辨率实现密钥产生的过程。
注意,根据本实施例的加密设备和解密设备采用和第一实施例的加密设备和解密设备相同的功能结构。图13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密钥产生单元12执行的密钥产生过程的流程图。
步骤S140-S143中的过程与步骤S70-S73中的过程相同,不再赘述。
借助步骤S140-S143中的过程,产生图像密钥及其密钥ID,位流密钥及其密钥ID,并且变量i被初始化成1。随后,根据位流密钥K_BS,产生分辨率i的密钥K_Si(步骤S144)。例如,依据下面的式子产生密钥K_Si:
如果i=1,那么K_Si=K_BS
如果i≠1,那么K_Si=H(K_Si-1) (14)
产生的分辨率密钥K Si和其密钥ID一起被保存。随后变量j被初始化成1(步骤S145)。变量j是指示瓦片的索引。根据分辨率i的密钥K_Si,产生瓦片j的密钥K_TjSi(步骤S146)。例如,依据下面的式子产生密钥K_TjSi:
K_TjSi=(K_Si‖j) (15)
产生的瓦片密钥K_TjSi与同样在步骤S146中产生的密钥ID一起被保存。随后检查变量j是否小于参数M_i(步骤S147)。注意,参数M_i是瓦片的总数。即,确定是否已产生与分辨率i的所有瓦片对应的瓦片密钥K_TSi。如果检查结果为真,那么流程进行到步骤S148,把变量j加1(步骤S148),并执行步骤S146中的过程。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147中的检查结果为假,那么流程进行到步骤S149,检查变量i是否小于参数N(步骤S149)。注意,参数N是分辨率等级的数目。即,确定是否已产生与所有分辨率等级对应的分辨率密钥K_Si。如果检查结果为真,那么流程进行到步骤S1410,执行步骤S144和后续步骤中的过程。另一方面,如果检查结果为假,那么过程结束。
下面利用图24,说明上述过程产生的一组密钥和密钥ID。图24表示了其中一个图像由四个瓦片构成,并且每个瓦片具有三个分辨率等级的例子。
在步骤S141中,产生图像密钥K_IMG及其密钥ID“0000”。在步骤S142中,产生位流密钥K_BS及其密钥ID“0001”。在步骤S144中,产生分辨率密钥K_S1及其密钥ID“0001”,分辨率密钥K_S2及其密钥ID“0002”,和分辨率密钥K_S3及其密钥ID“0003”。实际上,由于位流密钥K_BS等于最高分辨率的分辨率密钥K_S1,因此位流密钥或最高分辨率的分辨率密钥K_S1可被省略。
在步骤S146中,产生每个分辨率等级下的各个瓦片的瓦片密钥及其密钥ID。以分辨率等级1为例,产生瓦片密钥K_T1S1及其密钥ID“0101”,瓦片密钥K_T2S1及其密钥ID“0201”,瓦片密钥K_T3S1及其密钥ID“0301”,瓦片密钥K_T4S1及其密钥ID“0401”。
当代替第一实施例的密钥产生过程,应用上述密钥产生过程产生的代码序列被输入解密设备时,能够采用分辨率对图像解密。例如,当将对最低分辨率等级的所有瓦片解密时,第一密钥产生单元可产生密钥K_S3及其密钥ID“0003”,并可把它们传送给第二密钥产生单元。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位流不仅可采用图5D中所示的格式,而且还可采用图25中所示的格式。
[第三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把不同的密钥用于代码序列的各个瓦片或分辨率等级,执行加密过程。借助这种过程,能够实现关于每个分辨率等级或每个瓦片的解密控制。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特定过程,可以只利用一个加密密钥,对代码序列中的预定位流加密。
注意,预定位流意味着与预定瓦片对应的那些位流,与预定子带对应的那些位流,预定位平面(或者作为一组位平面的一层)等。例如,通过只对与预定瓦片对应的位流加密,能够实现以图像的空间位置为基础的解密控制。另外,通过只对与预定子带对应的位流加密,能够实现以图像的频率分量为基础的解密控制。此外,通过只对预定位平面(或者作为一组位表面的一层)加密,能够实现以图像的图像质量为基础的解密控制。
当如上所述,只利用一个密钥,只对代码序列中的预定位流加密时,不必使用多个密钥,但是解密需要指示代码序列中的位流是否已被加密的信息。图10中所示的ID参考表可被修改并被用作这种信息。本实施例中,指示代码序列中的加密位流的信息将被称为加密图。下面利用图14A、14B和14C说明加密图。
图14A表示了起点为0,终点为135的代码序列中的加密的预定位流(半色调点部分)。图14B表示了指示加密位流(图14A中所示的位流)在代码序列中的位置的加密图的一个例子。如图14B中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加密图保存从代码序列的头部的偏移量,每个加密位流的长度。借助该加密图,确定加密图指定的时段是加密位流。
图14C表示加密图的另一例子。如图14C中所示,加密图可指示每个加密位流的起点和终点。注意,该加密位图包括在代码序列中。
下面说明利用上述加密图的加密和解密过程。首先说明本实施例的加密过程。本实施例的加密过程由具有图1中所示结构的加密设备执行。本实施例中,密钥产生单元12并非总是需要,从而可被省略。另外,由于图像编码单元11执行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过程相同,因此不再赘述。下面将利用图15说明代码序列加密单元13执行的过程,图15是该过程的流程图。
检查代码序列是否已包括加密图(步骤S161)。如果加密图已包括在代码序列中(步骤S161中为真),那么该过程结束。即,由于代码序列已被加密,因此跳过加密过程。另一方面,如果加密图未包括在代码序列中(步骤S161中为假),那么流程进行到步骤S162。在步骤S161中,如果加密图已被加密,那么执行解密过程。此外,如果加密图已被签名,那么执行签名验证过程。例如,即使发现加密图,如果签名未被正常验证,那么结束该过程。
另一方面,确定代码序列中要加密的预定位流,并根据确定内容,产生和保存加密图(步骤S162)。注意,要加密的预定位流可由用户明确指定,或者可被自动选择。随后,根据产生的加密图,对代码序列中的预定位流加密(步骤S163)。
借助上述过程,能够产生加密图,同时防止双重加密,并且能够执行加密过程。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解密过程。本实施例的解密过程由具有图11中所示结构的解密设备执行。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钥产生单元121,网络单元122和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23并非总是需要,从而可被省略。另外,图解解码单元125执行的过程与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过程相同,因此不再赘述。下面将利用图16,说明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24执行的过程,图16是该过程的流程图。
检查代码序列是否已包括加密图(步骤S171)。如果未发现加密图(步骤S171中为假),该过程结束。即,由于代码序列未被加密,因此跳过加密过程。另一方面,如果发现加密图(步骤S171中为真),那么流程进行到步骤S172。在步骤S171中,如果加密图已被加密,那么执行解密过程。此外,如果加密图已被签名,那么执行签名验证过程。例如,即使发现加密图,如果签名未被正常验证,那么也结束该过程。
在步骤S172中,变量i被初始化为0。变量i是指示加密图中的一个加密位流的索引。例如,i=0对应于图14A中“偏移量=“0”,长度=“30””的时段,或者图14B中“起点=“0”,终点=“60””的时段。
变量i指定的位流被加密(步骤S173)。加密图中由变量i指定的位流的记录被擦除(步骤S174)。但是,如果由于错误密钥的使用或类似原因,解密过程被非正常终止,那么可不擦除该位流的记录。
随后检查变量i是否小于变量A(步骤S175)。注意变量A是代码序列中加密位流的总数。例如,在图14A中所示的例子中,A=“3”。即,在步骤S175中确定是否所有位流已被解密。如果检查结果为真,那么流程进行到步骤S176,把变量i加1,并执行步骤S173和后续步骤中的过程。另一方面,如果检查结果为假,那么结束该过程。
借助上述过程,能够在防止双重解密的同时,执行解密过程。
注意,加密图可被压缩,以便允许其的高效记录或传输。此外,当使用本实施例的加密图时,利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跳过一些加密位流的图像解码过程。
在加密过程中,如同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那样,可利用多个不同密钥,对代码序列中的各种位流(例如各个层次中的位流)加密。
[第四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利用加密图指定预定的位流。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特定过程。例如,可产生加密图,以便记录构成代码序列的每个最小处理单元是否被加密。注意,构成代码序列的最小处理单元下面将被称为分组。下面利用图17A和17B,说明本实施例的加密图。
在图17A中,附图标记181表示代码序列的一部分,一个矩形代表一个分组。另外,阴影分组表示加密的分组。在图17B中,附图标记182表示与代码序列181对应的加密图的一个例子。如图17A和17B中所示,图182中的一个矩形对应于一个分组,每个分组被赋予一个位值。当分组被加密时,赋予位值“1”;当分组未被加密时,赋予位值“0”。
在如同第三实施例中那样的加密过程中产生图17B中所示的加密图。在解密过程中,当与加密图中的位值“1”对应的分组被解密时,图像能够被正常再现。对于已经历解密过程的分组来说,“1”被改变成“0”,从而防止双重加密或双重解密。
本实施例中,加密图必须安全地从加密设备传送给解密设备。为此,加密设备必须对加密图加密,解密设备可对加密图解密。另一方面,加密设备可对加密图加密,解密设备可核实该加密图。
注意,加密图可被压缩,以便允许其的高效记录或传输。此外,当使用本实施例的加密图时,利用第二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跳过一些加密位流的图像解码过程。
[第五实施例]
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参考ID参考表(或加密图)执行解密过程。这种情况下,可从ID参考表(或者加密图)擦除与已经历解密过程的部分对应的记录。通过擦除记录,通过只检查ID参考表(或加密图),就可确定在ID参考表(或加密图)中存在记录的部分被加密,而在ID参考表(或加密图)中不存在记录的部分未被加密。
注意,只有当ID参考表(或加密图)安全地从加密设备传送给解密设备时,才能执行这种过程。从而,在被传送给解密设备之前,ID参考表(或加密图)必须由加密设备加密。另一方面,在被传送给解密设备之前,ID参考表(或加密图)可经历签名过程。
借助上述过程,可防止已解密部分被再次解密(双重解密)。即使当使用正确的密钥时,这种双重解密也会干扰正常的图像解密。从而,在这种情况下,前面提及的双重解密防止技术有效。类似地,能够防止已加密部分被再次加密(双重加密)。
至于不具有解密所需的密钥的部分(不能被解密的部分),图像解码单元(后面说明)中的过程可被跳过。如果未被解密的位流经历图像解码过程,那么产生加扰图像,难以从加扰图像识别出图像的内容。特别地,当与指定瓦片的低分辨率对应的位流已被正常解密,并且与该瓦片的高分辨率对应的位流未经历任何解密过程时,在具有低频分量的图像信号上重叠高频分量的噪声信号的时候,该瓦片被解码。当用户希望“清楚地(无噪声地)浏览低分辨率图像”时,这会引起问题。从而,在这种情况下,前面提及的跳过加密位流的图像解码过程的技术有效。
图18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解密设备(解密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图18中所示的解密设备(解密系统)包括第一密钥产生单元191,网络单元192,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93,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94,控制单元195和图像解码单元196。注意网络单元192可被省略。这种情况下,解密设备包括第一密钥产生单元191,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93,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94,控制单元195和图像解码单元196。注意图18中的第一密钥产生单元191,网络单元192,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93,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94,和图像解码单元196实现和第一密钥产生单元121,网络单元122,第二密钥产生单元123,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24,和图像解码单元125相同的操作,其说明将被省略。下面说明控制单元195。
图19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控制单元195的功能结构的方框图。如图19中所示,控制单元195包括确定单元201和输出单元202。
确定单元201接收ID参考表或加密图,利用ID参考表或加密图指定加密位流或分组,并输出与确定的位流或分组相关的信息。如果ID参考表或加密图被加密,那么确定单元201对其解密。另一方面,如果ID参考表或加密图已经历签名过程,确定单元201执行签名验证过程。如果签名不能被正常验证,那么结束该过程。
当使用ID参考表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与在在先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94中经历解密过程的位流对应的记录从ID参考表中被擦除,因此确定在ID参考表中具有记录的位流被加密。
当使用加密图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与在在先代码序列解密单元194中经历解密过程的分组对应的位被改变成“0”,因此确定加密图中与位“1”对应的分组被加密。
输出单元202接收与控制单元201确定的(加密)位流或分组相关的信息,并且根据与位流或分组相关的信息,只输出整个代码序列中的未加密位流或分组。
如上所述,利用ID参考表或加密图,确定每个位流或分组是否被加密,只对未加密的位流或分组解码。从而,用户能够无噪声地浏览许可的图像。
[另一实施例]
通过向系统或设备提供记录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的程序代码的记录媒体(或存储媒体),并由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CPU或MPU)读出并执行保存在记录媒体中的程序代码,也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这种情况下,从记录媒体读出的程序代码本身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功能,保存程序代码的记录媒体构成本发明。
上述实施例的功能不仅可通过由计算机执行读出的程序代码来实现,而且可根据程序代码的指令,由在计算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OS)执行的一些或所有实际处理操作来实现。
此外,在从记录媒体读出的程序代码被写入扩展卡或单元的存储器之后,上述实施例的功能可由排列在功能扩展卡或功能扩展单元中的CPU等执行的一些或全部实际处理操作来实现,所述功能扩展卡或功能扩展单元被插入或与计算机连接。
当本发明被应用于记录媒体时,记录媒体保存与上面提及的流程图对应的程序代码。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简化加密中使用的密钥的管理。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能够做出各种变化和修改。于是,为了向公众告知本发明的范围,产生了下述权利要求。
Claims (11)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指定编码图像数据的分割的第一单元n(n=1~N)的第一识别步骤;
识别指定编码图像数据的分割的第二单元m(m=1~M)的第二识别步骤;
根据第一单元n,产生第一参数Xn(n=1~N)的第一参数产生步骤;和
至少根据第一参数,产生与第一和第二单元的每个组合(n,m)对应的密钥参数的密钥参数产生步骤,并且特征在于
密钥参数被用于对编码图像数据中,与组合(n,m)对应的部分编码图像数据D(n,m)加密或解密,以及
第一参数产生步骤包括根据算法产生每个第一参数Xn的步骤,所述算法根据相邻的第一参数Xn-1唯一地确定第一参数Xn。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编码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由多个瓦片构成,并且第一单元对应于每个瓦片。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单元对应于由编码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分辨率等级。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单元对应于由编码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图像质量等级。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单元对应于由编码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分量。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单元对应于由编码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的分辨率等级。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编码图像数据表示的图像由多个瓦片构成,并且第二单元对应于每个瓦片。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离散小波变换过程和算术编码过程,对编码图像数据编码。
9、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指定编码图像数据的分割的第一单元n(n=1~N)的第一识别装置;
识别指定编码图像数据的分割的第二单元m(m=1~M)的第二识别装置;
根据第一单元n,产生第一参数Xn(n=1~N)的第一参数产生装置;和
至少根据第一参数,产生与第一和第二单元的每个组合(n,m)对应的密钥参数的密钥参数产生装置,并且特征在于
密钥参数被用于对编码图像数据中与组合(n,m)对应的部分编码图像数据D(n,m)加密或解密,以及
所述第一参数产生装置根据算法产生每个第一参数Xn,所述算法根据相邻的第一参数Xn-1,唯一地确定第一参数Xn。
10、一种使计算机执行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的程序。
11、一种保存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91284/2002 | 2002-06-28 | ||
JP2002191284A JP4181802B2 (ja) | 2002-06-28 | 2002-06-28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63173A true CN1663173A (zh) | 2005-08-31 |
CN100456668C CN100456668C (zh) | 2009-01-28 |
Family
ID=29996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81487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6668C (zh) | 2002-06-28 | 2003-06-24 | 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447314B2 (zh) |
EP (1) | EP1518348B1 (zh) |
JP (1) | JP4181802B2 (zh) |
CN (1) | CN100456668C (zh) |
AU (1) | AU2003243006A1 (zh) |
WO (1) | WO2004004198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09110A (zh) * | 2017-12-25 | 2018-06-0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图片加密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40668A (ja) | 2002-10-18 | 2004-05-13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方法 |
JP2004140667A (ja) | 2002-10-18 | 2004-05-13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方法 |
JPWO2004064405A1 (ja) * | 2003-01-14 | 2006-05-18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符号化方法及び復号化方法及び符号化装置及び復号化装置 |
JP2004242287A (ja) | 2003-01-14 | 2004-08-26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
JP4310285B2 (ja) * | 2005-02-09 | 2009-08-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
KR20060107282A (ko) * | 2005-04-07 | 2006-10-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데이터 재생방법, 데이터 기록재생 플레이어 및 데이터전송방법 |
JP5043421B2 (ja) | 2005-12-28 | 2012-10-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
US20110075537A1 (en) * | 2009-09-25 | 2011-03-31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Holographic disc with improved features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
US8363829B2 (en) * | 2010-08-04 | 2013-01-29 | Huang Lawrence P | System for descrambling and methods for use therewith |
IT1403450B1 (it) * | 2011-01-19 | 2013-10-17 | Sisvel S P A | Flusso video costituito da frame video combinati, e procedimento e dispositivi per la sua generazione, trasmissione, ricezione e riproduzione |
JP5921120B2 (ja) | 2011-09-07 | 2016-05-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 |
EP2642744A1 (en) * | 2012-03-19 | 2013-09-25 | Nagravision S.A.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rambling and descrambling a digital image |
CN104637039B (zh) * | 2013-11-07 | 2020-07-07 |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图片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
EP4113324A1 (en) * | 2021-06-30 | 2023-01-04 | PreciPoint GmbH |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 image file archive,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icroscopic image in an image file archive, method for restoring a partial image from an image file archive, and image file archive |
KR20230023359A (ko) * | 2021-08-10 | 2023-02-17 |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 감시카메라 시스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606074B2 (ja) * | 1993-06-15 | 1997-04-3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画像暗号化伝送方式 |
JPH0937010A (ja) | 1995-07-21 | 1997-02-07 | Canon Inc | 画像出力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EP0768774A3 (en) * | 1995-10-16 | 1999-08-04 | Son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encryption using a key generation hierarchy |
JPH09327010A (ja) * | 1996-06-06 | 1997-12-16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ディジタル画像スクランブル制御装置 |
JPH1118070A (ja) * | 1997-06-26 | 1999-01-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画像圧縮装置および画像伸長装置および伝送装置 |
JPH1198487A (ja) * | 1997-09-24 | 1999-04-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画像符号化装置及び画像復号化装置 |
JPH11331618A (ja) | 1998-05-19 | 1999-11-30 | Canon Inc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データ配布装置、画像データ配布システム、画像データ配布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
SE513356C2 (sv) * | 1998-11-20 | 2000-08-28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kryptering av bilder |
EP1231767B1 (en) * | 2001-02-09 | 2011-04-1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ts control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
US7054335B2 (en) * | 2001-05-04 | 2006-05-3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idstream transcoding of secure scalable packets in response to downstream requirements |
US6990202B2 (en) * | 2001-10-04 | 2006-01-2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acketizing devices for secure scalable data streaming |
US7155010B2 (en) * | 2001-05-04 | 2006-12-26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ignal format that facilitates easy scalability of encrypted streams |
US7184548B2 (en) * | 2001-05-04 | 2007-02-2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Encoding and decoding methods for secure scalable streaming and related systems |
US7349539B2 (en) * | 2001-05-04 | 2008-03-25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Encoding and encrypting devices for secure scalable data streaming |
US6983049B2 (en) * | 2001-05-04 | 2006-01-03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Storage devices for secure scalable data streaming |
USPP14224P3 (en) * | 2001-07-17 | 2003-10-14 | Felix M. Jury | Cordyline plant named ‘JURred’ |
US7006656B2 (en) * | 2001-10-15 | 2006-02-28 |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Of Suny | Lossless embedding of data in digital objects |
JP2003324418A (ja) * | 2002-02-27 | 2003-11-14 | Canon Inc | 画像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方法 |
JP2004140668A (ja) * | 2002-10-18 | 2004-05-13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方法 |
JP2004140667A (ja) * | 2002-10-18 | 2004-05-13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方法 |
JP2004297778A (ja) * | 2003-03-07 | 2004-10-21 | Canon Inc | 画像データ暗号化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
JP4612787B2 (ja) * | 2003-03-07 | 2011-01-1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データの暗号化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データ変換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らの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
-
2002
- 2002-06-28 JP JP2002191284A patent/JP418180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6-24 EP EP20030761785 patent/EP151834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6-24 CN CNB03814879XA patent/CN10045666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6-24 AU AU2003243006A patent/AU2003243006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3-06-24 WO PCT/JP2003/007976 patent/WO200400419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4
- 2004-10-18 US US10/965,874 patent/US744731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109110A (zh) * | 2017-12-25 | 2018-06-01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图片加密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4040248A (ja) | 2004-02-05 |
EP1518348A1 (en) | 2005-03-30 |
EP1518348B1 (en) | 2013-06-05 |
AU2003243006A1 (en) | 2004-01-19 |
US20050078820A1 (en) | 2005-04-14 |
EP1518348A4 (en) | 2011-03-23 |
JP4181802B2 (ja) | 2008-11-19 |
WO2004004198A1 (en) | 2004-01-08 |
CN100456668C (zh) | 2009-01-28 |
US7447314B2 (en) | 2008-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21927C (zh) | 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 | |
CN1663173A (zh) |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设备、程序和存储媒体 | |
CN1949863A (zh) | 实现信号加密的视频监控系统和视频监控方法 | |
CN1943238A (zh) | 媒体数据编码设备 | |
CN1943240A (zh) | 媒体数据代码转换设备 | |
CN1487725A (zh) | 信息埋入装置、编码装置、更改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 |
CN1180627C (zh) | 图像编码/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和图像解码装置 | |
CN1774923A (zh) | 电子水印嵌入运动图像传输系统、电子水印嵌入运动图像传输方法、信息处理装置、通信控制装置、电子水印嵌入运动图像处理程序以及存储了电子水印嵌入运动图像处理程序的存储介质 | |
CN1428047A (zh) | 加密传输系统 | |
CN103428495B (zh) | 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方法和装置 | |
JP2004274358A (ja) | 画像データの暗号化方法及び画像データ変換方法、及び、それらの装置、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 |
CN1856037A (zh) | 字符信息生成显示装置和方法及数字电影放映方法和系统 | |
CN1910923A (zh) | 用于内容保护的方法和条件存取系统 | |
CN1229223A (zh) | 图像处理装置、合成系统装置和方法、分离方法及客户机 | |
CN1658555A (zh) | 电子水印嵌入装置及方法和电子水印提取装置及方法 | |
CN1307417A (zh) | 内容信息的传送与记录方法、装置、媒体及解密方法与装置 | |
CN1455579A (zh) | 图像处理装置及其系统与方法和电子信息装置 | |
CN100342683C (zh) | 在值域上有限制的数据的加密/解密方法及其装置 | |
CN1358029A (zh) | 修改素材 | |
CN1402920A (zh) | 使用单向函数的数学约束型密钥的生成 | |
CN1160938C (zh) | 纂改检测用信息插入/纂改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 |
CN1238988C (zh) | 密钥信息生成的方法和装置、内容信息加密与解密的方法和装置 | |
CN1523924A (zh) | Av数据无线通信系统、通信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650560A (zh) | 编码分组传送接收方法及其装置以及程序 | |
CN1204691C (zh) | 调制方法及装置、解调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