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659901A - 使用带间测量检测软切换区域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使用带间测量检测软切换区域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59901A
CN1659901A CN038126389A CN03812638A CN1659901A CN 1659901 A CN1659901 A CN 1659901A CN 038126389 A CN038126389 A CN 038126389A CN 03812638 A CN03812638 A CN 03812638A CN 1659901 A CN1659901 A CN 1659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sited
downlink carrier
band
mobil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38126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萨里·科佩拉
朱西·纳迈恩
谢尔·奥斯特曼
凯尔·林克金恩
尤·施瓦茨
彼得·马斯齐恩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659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599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避免上行链路干扰的软切换区域检测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包括处于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和移动设备(图1)。确定移动设备的触发标准门限(S1)。该移动设备使用下行链路载波。当触发标准高于或低于触发标准门限时,执行共站小区的频间测量,并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软切换区域(S3)。搜索共站小区以寻找下行链路载波,当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可为移动设备所用时,启动从下行链路载波到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S7)。当没有找到可为移动设备所用的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时,启动从下行链路载波到非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系统提供重选以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

Description

使用带间测量检测软切换区域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DMA系统,特别涉及CDMA系统的切换区域检测。
背景技术
在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软切换(SHO)区域的特征在于有相似强度的导频功率信号(在宽带CDMA(WCDMA)中为CPICHEc/lo)。导频功率由处于连接模式并空闲的移动台来测量。关键是,连接模式下移动台总是连接到信号最强的一个或多个小区。而这将导致上行链路的严重干扰,并且浪费网络容量。在空闲模式下,重要的是在信号最强小区内允许快速启动呼叫,并且在呼叫启动时不引起干扰。
当移动台必须在当前业务频带外的另一频带检测软切换(SHO)区域时,就会出现新的情形。当新的下行链路(DL)载波被分配给FDD-WCDMA(频分复用宽带CDMA)时,以DL2载波(例如:扩展频带载波)连接是可能的,并且导致上行链路(UL)干扰,而不能够检测到在DL2载波中干扰的情况。当前的3GPP规程中,不能够预见在另一频带的SHO区域检测从而避免UL干扰。在压缩模式下,连接模式的频间测量是事件触发的,并以切换为目的。
当多个DL载波被分配给一个UL载波时,移动设备(例如:用户设备(UE),移动台(MS),蜂窝电话等)将在UL干扰附近的基站,使得该基站不能在DL中侦听。软切换(SHO)区域中的干扰也可以在呼叫建立时产生。为防止呼叫开始时的干扰,应在处于空闲模式和CELL_PCH、URA_PCH状态时进行其他频带SHO区域的检测。处于空闲模式和CELL_PCH、URA_PCH状态的有效测量也可以防止不需要的使用压缩模式的带间测量和呼叫建立后立刻发生的带间切换。然而,在这些状态下,连续进行其他频带的空闲模式测量,会耗费移动台的电池功率。所以,需要在其他频带检测SHO区域(即:重叠区域)的搜索准则和小区重选准则,以避免UL的干扰。
发明内容
一种避免上行链路干扰的软切换区域检测方法和系统,该系统包括处于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和移动设备。确定移动设备的触发标准门限。该移动设备使用下行链路载波。当触发标准高于或低于触发标准门限时,执行共站小区的频间测量,并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软切换区域。搜索共站小区以寻找下行链路载波,当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可为移动设备所用时,启动从下行链路载波到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当没有找到可为移动设备所用的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时,启动从下行链路载波到非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系统提供重选以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
附图简述
本发明将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实例在后面的详细说明部分进一步描述,该详细说明部分参照标明的多个附图。附图中的相似标号代表附图的几个视图中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软切换检测系统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信道潜在干扰情况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另一上行链路信道潜在干扰情况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处于不同移动节点状态时,移动节点的测量行为的图。
图5A和5B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对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使用小区质量指示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使用小区信号强度指示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使用小区速度指示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使用小区定位指示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示例描述了本发明,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的说明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明白本发明在实际中如何实现。
此外,为了防止本发明变得晦涩难懂,装置可以以方框图的形式表示,并且还考虑到这样的事实,即关于那些方框图装置实施的细节,主要依赖于本发明实施的平台,也就是:细节完全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此处所说的特定细节(例如:电路图、流程图)是为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提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知道,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现。最后,很显然,任何的硬件连线电路和软件指令的组合,都能够用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任何特定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指令的组合。
虽然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使用在示例主机单元环境下的示例系统框图来描述,但本发明的实现不仅限于此,即:本发明可以在其他类型的环境下,通过其他类型的系统来实现。
说明书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或“实施方式”的涵义是指,有关该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说明书不同位置出现的词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无需指明是同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带间测量进行软切换检测的方法和设备。当不是所有的下行链路邻居都在第二个下行链路载波频带共站时,产生上行链路载波干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移动设备处于以下任何模式或状态时,可以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来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这些模式和状态包括:例如CELL_DCH状态、空闲模式、CELL_FACH状态、CELL_PCH状态、URA_PCH状态,等等。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搜索标准可以是小区特定的触发,用于空闲模式下其他频带中实际SHO区域的检测。根据本发明的标准不同于已有的搜索标准之处在于,随后的测量可以是带间测量,用于SHO区域检测,即:与移动台所处的当前DL2频带相关联的仅有核心DL频带(DL1)和一个频带之间的测量。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用于SHO区域检测的测量不同于现今3GPP标准频间测量之处在于,处于核心频带的相关小区可以是共站的,这样可以同步。还有,只要标准满足,SHO区域检测就可以是连续的,但是可能拥有较低的重复率。
搜索标准触发可以是与移动设备、UL载波或DL载波相关的很多参数中的任何参数。优选地,该参数是当前服务小区的小区质量指示,例如CPICH Ec/lo。然而,标准还可以是信号强度指示、移动速度指示、定位指示或者以上指示的任意组合。此外,共站于DL1和DL2频带的小区的信息,可以用作从DL2频带到DL1频带的小区重选标准。
可以为移动设备的触发参数/搜索标准的设置或确定一个门限。该门限可以被预编程在移动设备中,可以由移动设备设置,或由网络节点根据情况设置。如果搜索触发满足,(例如:在触发为被测信号质量的情况下,服务小区的被测质量CPICH Ec/lo小于门限),则移动设备开始搜索频率DL1的核心频带小区。当网络通知DL2的小区与DL1的小区共站时,该信息可以用于小区重选标准,并且为了及时启动带间小区重选,该信息还可用于小区重选评估。当移动设备没有在DL2上检测到全部或一部分在核心频带DL1可检测到的相应小区时,移动设备就可以触发小区重选到核心频带DL1的最佳小区。
网络可以通知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是否必须找到来自DL2频带和来自DL1频带的所有相同小区或仅是其子集。在移动设备已接近频带DL2覆盖区域的边缘区域,但仍然有不止一个小区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需要的带间小区重选,网络可以通过比较排除一些小区。网络还可以通知定时器,在进行到DL1频带的小区重选之前,何时对频率DL1和DL2的小区进行的评估和比较。例如,当移动设备不能够找到并测量所有被指示的来自DL2的共站小区时,而这些小区在DL1是可检测的,则执行到DL1的小区重选。
图1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软切换检测系统图。该系统包括通信网络10,其包括网络设备或节点12-22和移动设备(例如:用户设备(UE)、移动节点(MN)、移动站(MS)等)30-48。移动设备、移动节点和用户设备,将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通篇可替换地使用,并且指的是相同类型的设备。
网络设备12-22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网络节点或设备,例如,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控制器(BSC)等,其支持连接到通信网络的无线设备。网络设备12和移动设备36,通过上行链路信道35和下行链路信道37,相互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基站或小区(没有示出)可以提供特定频带的频率,该频率允许移动设备36从中选择频率并用于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上行链路载频和下行链路载频可以在同一个频带,也可以在不同的频带。
当移动设备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时,最靠近移动设备的基站或小区,最有可能为该移动设备提供上行和下行链路载波。通常情况下,如果邻近的基站有相同的频带可以使用,网络设备可以直接进行软切换,从在原基站提供的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切换到邻近基站提供的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
根据本发明,切换发生以前,当前使用的网络设备12和/或邻近网络设备14,有可能和移动设备36一起检测软切换区域,这样切换可以在不引起上行链路信道干扰的情况下发生。如前所述,当移动设备移动到某位置,而该位置不提供移动设备当前用于下行链路载波的相同频带时,就会导致上行链路干扰。
每一移动设备30-48和/或网络设备12-22都可以执行各种测量,这些测量都是为避免上行链路干扰而周期地或连续地检测软切换区域。例如,可以进行对信号强度、信号质量等的测量,并与来自邻近或共站频带载波的类似测量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软切换区域以及是否为避免上行链路干扰而进行切换。网络设备和/或移动设备可以确定所做测量的类型和什么时候进行测量。此外,网络设备和/或移动设备可以执行测量,在后一种情况下,网络节点可以通知移动设备执行测量,或者由移动设备执行测量而无需来自网络设备的通知。更进一步,移动设备可以执行测量并报告结果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由此决定软切换区域是否存在,以及为避免上行链路干扰是否应进行软切换。
载波(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信号质量可以包括来自其他小区的干扰,并且与特定移动设备的信号质量相关。相反,信号强度可以包括所有信号的总和,并且指示特定频率的总强度。对信号强度的测量,对特定移动设备信号的测量和其他信号的测量没有差异。共站下行链路载波是指,与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一样的来自相同天线、相同基站或来自同一小区的下行链路载波。
相对信号质量也是可执行的测量。按此方法,可以测量信号质量并同来自另一基站的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进行比较。两者之差可以用来确定软切换区域是否存在。并且,正在使用来自当前小区的下行链路载波并正在靠近邻近小区的移动设备,可以找到来自邻近小区的相同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作为当前的下行链路载波。如果下行链路载波正在该频带中消失,那么网络设备和移动设备知道存在软切换区域,在该区域如果不早点切换,上行链路干扰就会发生。
在移动设备处于任何模式或状态时,软切换区域检测都可以发生,例如,移动设备可以处于空闲模式,或正在等待数据或正在传输数据的连接模式。依赖于移动设备的模式或状态,可以确定进行何种类型的测量(例如:频间测量)。
切换的一个原因可以是由于移动设备已经到达了扩展频带(例如:2.5GHz)中所覆盖载频的边界。扩展频带所覆盖的边界可以引发带间、频间或系统间切换。触发标准可以都相同。由于带间切换可能会进行得更快,所以执行单独的触发门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些覆盖触发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因上行链路DCH质量引发的切换、因UE Tx功率引发的切换、因下行链路DPCH功率引发的切换、因公共导频信道(CPICH)接收信号码片功率(RSCP)引发的切换和因CPICH码片能量/总噪音(Ec/No)引发的切换。
覆盖可以是切换的另一原因。当(1)扩展频带小区有比核心频带更小的覆盖区域(=较低的CPICH功率或不同的覆盖触发),(2)当前使用的核心频带覆盖终止(那么扩展频带也终止),或(3)UE进入死区时,可能发生覆盖切换。
频率内测量可以是软切换的另一原因。在原理上,扩展频带的软切换过程与核心频带的软切换在分支增加、替换和删除过程具有相同的方式。SHO过程可以基于CPICH Ec/lo测量。尽管在扩展频带有较严重的衰减,Ec/10作为比率,两个频带大致相同。所以,在原理上,相同的SHO参数设置可以用在扩展频带。然而,如果扩展频带有较严重的衰减,而没有通过增加功率分配进行补偿,则SHO测量(Ec/lo)的可靠性会降低。而且,扩展频带小区可以同时在扩展频带和在核心频带有邻居。那么,UE必须测量频率内和带间邻居。
由于在扩展频带覆盖边缘的软HO被延迟,核心频带的UL干扰可能发生。扩展频带小区可以同时拥有扩展频带邻居和核心频带邻居。然而,对于扩展频带邻居,标准SHO过程就足够了;对于核心频带邻居,必须足够早地执行带间切换。否则,严重的UL干扰就会发生在核心频带邻居小区。SHO区域可以相对接近于基站,这样不需要使用高的UE Tx(发送)功率(或收发基站(BTS)的Tx功率)。覆盖切换触发器可能不满足要求。
图2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信道潜在干扰情况的图。图中示出三个小区或基站51、53、55,在邻近(相邻)的覆盖区域间有微小交集。最左边的小区51提供两个共站频带:扩展频带60和核心频带54。中间的小区53也提供两个共站频带:扩展频带52和核心频带56。最右边的小区55仅提供核心频带58。
在该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UE)50正在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来自最靠近移动设备50的基站53提供的扩展频带52。当移动设备50从基站53的左侧移动并接近小区覆盖重叠区,移动设备使用来自邻近小区(即中间的小区53和最右侧小区55)的UL和DL载波。通常情况下,如果移动设备50正使用扩展频带(例如:一个大约从2.5GHz开始的频带)小区的UL和DL载波,一旦移动设备50朝邻近扩展频带小区的覆盖移动,软切换将在邻近小区的DL和UL载波之间发生。然而,如此处所示,在没有邻近扩展频带小区的情况下,由于移动设备50现在必须从核心频带(例如:大约在2GHz开始的频带)小区获得DL和UL载波,所以软切换不会发生。这可能会导致邻近小区的UL载波(没有示出)干扰。然而,根据本发明,网络设备可以监视这种情况,并在允许从中间小区53的扩展频带52(例如:2.5GHz)到邻近小区55的核心频带58(例如:2.0GHz)的软切换之前,促成已存在频带的不同DL载波的选择,从而避免邻近小区55的UL载波的潜在干扰。
图3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另一上行链路信道潜在干扰情况的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UE)50正在使用来自基站55的核心频带58的下行链路载波。由于移动设备50将进入潜在干扰区,引起UL信道干扰,因此移动设备不能进行向基站53的扩展频带52的软切换。根据本发明,这种情形可以被检测,并较早的决定进行相关的切换,以避免UL信道干扰。
为防止直接设置进入干扰区,需要UE(移动设备)在RACH消息中报告核心频带中被测的邻居。该消息附件可以是标准的,但需要激活。之后网络节点(例如:无线网络控制器(RNC))需要检查所有被测小区在扩展频带都有共站邻居。
如果在核心频带FACH解码成功,在直接设置前,自动进行相邻小区干扰(ACI)的检测。除了因移动用于拥塞的直接RRC连接设置,以负载为理由的切换是需要的。在本实现中,以负载为理由的切换,由UL和DL的特定触发启动。通过设置触发器门限,操作者可以操纵负载平衡:
用于RT用户的负载门限,UL中与目标接收功率(PrxTarget)相关的BTS接收的总接收功率和DL中与目标发射功率(PtxTarget)相关的BTS发射的总发射功率;
用于NRT用户:在UL和DL中的拒绝容量请求率;
正交码不足。
在2.5GHz工作时,UL负载可以仅由频间和系统间切换来平衡,而DL负载还可以由带间切换来平衡。因此,当考虑到带间切换(UL保持相同)时,只有DL触发器是重要的。
所以,图2和图3示出扩展频带(例如:大约从2.5GHz开始的频带)边缘的小区,为软切换的频内测量和连续的频率间测量(CM)都是需要的。保证避免核心频带(例如:大约从2.0GHz开始的频带)SHO区域的UL干扰的一个途径为,连续监视所需小区内的核心频带的DL CPICH Ec/lo(即:边缘小区的覆盖),并且当检测到核心频带的SHO区域时,启动带间切换。
相反,如果UE处于SHO区域,从核心频带到扩展频带的带间切换不会发生在扩展频带覆盖的边缘小区中。特别地,在核心频带SHO期间,不允许进行负载/服务引起的带间切换。同样,由不成功软切换(分支增加)过程引起的,从核心频带到扩展频带的带间切换被禁止,但是允许频间切换。
压缩模式也可以用于避免由相邻信道保护(ACP)引起的UL干扰。UE处于靠近相邻频带的基站的位置,ACP引起的UL干扰可能发生在某些UETx功率水平。最有可能出现在宏-微基站情形。如果正工作在相邻扩展频带载波,则被干扰的基站在DL中被保护,否则不是。
相邻信道干扰(ACI)的概率,与移动设备的发射功率直接相关。在某些功率下,移动台不会干扰微基站,干扰检测是不需要的。确定何时开始干扰检测的功率门限的合理值需要考虑MCL(最小的耦合损失)情形的统计概率、相邻信道泄漏比(ACLR)、微BTS噪声水平和减敏(desensitization)。如果功率约为平均UETx功率(=-10…10dBm)或更高,移动设备连续检查ACI干扰的次数可以显著降低。
被干扰的基站不可能保护自己免受ACI的干扰。产生干扰的移动设备必须自动停止在其当前频带的发射。只有工作在扩展频带的基站是一个具有自我保护的被干扰基站。
对于扩展频带的压缩模式操作(Cell_DCH),当UE正在扩展频带工作且需要测量核心DL频带时,通常应用核心频带CM用法,并且UL负载的平衡可能正在分别触发频间测量。如前所述,当UE在扩展频带时,有几个原因会引起带间CM测量。
由于其他频带的DL负载已知,在高负载情况下,网络设备(例如:RNC)可以直接启动频间或系统间切换,而非带间切换。于是,可以执行单独的频间/系统间测量。为了将网络性能的影响最小化,CM需要非常有效率的使用,而一个稳定的CM使用策略需要覆盖所有的带间测量。最过度的CM使用来自“ACI检测”和“SHO区域检测”。这两种检测在需要时都可以是连续的。通过扩展频带的智能载波分配,或者通过网络规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两种检测。
大多数的载波可以通过载波分配来得到保护。只有当现有操作者对使用扩展频带(例如:2.5GHz)不感兴趣时,UL相邻载波才可能需要ACI检测,以保护其他载波免遭UL干扰。同样,如果操作者需要在有些点上有不同数量的扩展频带载波时,则UL载波模式在扩展频带不再重复。此外,由于第一操作者和第二操作者,不会在相同地理区域以及在相同的开始时间使用其附加载波,因此在不能够提供来自扩展频带相邻载波保护的任何地方,都需要进行ACI检测。
只有当扩展频带也被使用时,由于此处可能存在UL载波,因此TDD频带的UL载波可以自动被保护。然而,TDD频带和UL频带之间的邻接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如果第一UL载波不(还没有)在扩展频带工作时,它可以被第二UL载波干扰。
对于SHO区域检测,网络规划可以通过限制扩展覆盖边缘的小区数量,并且由RNP参数指示边缘小区来减少CM的需要。如果核心频带的扇形小区在上边带完全重复,即在UL中没有软切换区域,也就是在扩展频带没有软功换区域,则SHO区域的检测依赖于UE的发射功率或CPICH Ec/lo。然而在这里,由于没有基站之间如何接近的通常限制,因此确定门限更为困难。如果需要几乎全部的扩展频带覆盖,则不在单站(single sites)上保存,而是使覆盖尽可能的完整是明智的。而且,如果需要稀疏容量(sparse capacity extension)扩展,通过降低CPICH的导频功率或使用不同的覆盖切换门限,可以考虑更小的扩展频带小区的覆盖区域。这样会降低稀疏小区(sparse cell)UE的平均发射功率,并且从而降低ACI的概率或减少对UL SHO区域不必要的进入。
不考虑网络规划,仍然有许多小区给出了使用CM的所有原因。在这里,CM用法必须被有效使用。
几乎所有用于CM的原因都需要测量相关DL核心频带、或者是本小区或者是邻居。通过测量核心频带的相邻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也可以得到ACI检测。如果SHO区域检测和ACI检测都是需要的,假若后一测量完成得足够快,都依靠Ec/lo测量可以更有效。这是可行的,有两个原因:(1)扩展频带工作时的CM可以利用这样的事实,即扩展频带DL和核心频带DL是码片同步的(假定它们在相同的基站阁(cabinet)内,即:共站),以及(2)DL频带有相同或者至少非常相似的传播路径,这些路径的不同之处仅仅是扩展频带的衰减更强。
码片能量/系统噪音(Ec/lo)测量的两个选择包括:(1)测量核心频带Ec/lo(由于码片同步是快的)-更加精确,需要4-5个时隙的测量间隔,以及(2)测量核心频带RSSI,并使用CPICH Ec频带间的相关性=>Ec/lo-需要1-2个时隙的测量间隔。
由于测量间隔短,因此第二个选择是优选的。基本上,如果考虑DL RSSI间的相对差,需要非偶标准(not even level)测量(Ec/lo)。网络侧的不确定(天线模式/增益,线路损失,负载,PA级别,传输损耗/衍射)和UE侧的不确定(测量精度)会干扰比较,并且需要尽可能将这两种不确定考虑在内。
如果检测到RSSI的大差异(或低的核心频带Ec/lo),其原因可以通过以下查证:
测量相关核心小区的邻居->当SHO区域(小i)导致带间切换时,
测量相邻信道RSSI->当ACI导致频间HO时,
以上都不是真的->不需要任何操作(相关核心小区的负载可能比较高)。
在(a)的情况下,直接切换到SHO区域。这可能需要在带间硬切换后尽快进行分支增加。
此外,通过使用某类UE速度估计,可以通过触发CM减少CM的使用。如果UE没有移动,可以停止CM,当UE再次移动时,CM继续。
对于扩展频带被使用时的小区重选的测量,只要Ec/lo信号足够好,处于空闲模式的UE就处于扩展频带。在连接模式下,PS服务移动到  Cell_FACH、UTRAN注册区域路由区域寻呼信道(URA_PCH),或者休眠(NRT)确定时间后的Cell_PCH状态。然后,空闲模式参数可以控制小区重选。小区重选可能会因为覆盖的原因而发生,即:在扩展覆盖终止时。
同样由于RACH发射,为了防止UL干扰,在由空闲模式参数控制的状态中,需要提供干扰检测。在这里,对于ACI和SHO区域检测可以使用不同的机制。
空闲模式(和Cell_PCH、URA_PCH)的SHO区域检测,可以通过两步测量进行,并应用到覆盖边缘小区:(1)小区特定绝对Ec/lo门限触发步骤,以及(2)无论扩展频带中是否有无带间邻居的小区,都测量核心频带。为了进行比较,UE需要知道共站核心邻居。这需要在扩展频带增加广播信道系统信息(BCCH SI)。在Cell_FACH状态中,可以通过使用IF测量时机(occasions)和检查核心频带找到的邻居是否在扩展频带中有共站邻居,来检测SHO区域。可能还需要附加的BCCH信息。
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处于不同移动节点状态时,移动节点的测量行为的图。在图的顶端,移动设备的不同状态用内箭头表示出来。移动设备可以处于空闲模式、Cell_FACH状态或Cell_DCH状态。图4所示的时间轴被分为两半,上半部分代表检测软切换(SHO)区域的测量,而下半部分代表检测相邻信道干扰(ACI)的测量。发生在每个区域和移动设备沿时间轴的每个状态期间的各种测量在泡状(bubble)注释中示出。
在空闲模式下,ACI不能被检测,但通过直接测量核心频带的两个邻近(相邻)载波,可以在RACH发射前的瞬间被检测到。由于快速的RSSI测量,可以忽略RACH发射的延迟。在Cell_FACH状态下,通过连续测量相邻核心载波(RSSI测量的盗用时隙(stealingslots)),可以提供ACI检测。
在SHO区域情况下,UE可以启动到核心频带的带间切换。一旦ACI被检测到,UE可以启动频间切换(UL改变),与常规覆盖引起的小区重选相似。
图5A和5B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对图。来自已有频带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通常是相同的小区提供的频率,但也可以由不同小区提供。类似地,来自新频带的上行链路载波和下行链路载波可以是相同的小区提供的频率(不同于小区提供的已有频带的频率)。A1、A2、A3…代表不同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频率对。每个频带的框内的频率从“A开始,可以由小区的一个操作者来控制,空格内的频率可以由小区的第二个操作者来控制,暗格内的频率可以由小区的第三个操作者来控制。
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已有上行链路频带包括:大约在1920MHz开始的频率,已有下行链路频带包括:大约在2110MHz开始的频率,新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带包括:大约在2500MHz开始的频率。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频率值,而是可以应用于任何可能的频带。如图5A和5B所示的频率,这里仅为了举例说明的目的,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5A所示为一个实施方式,其中移动节点(UE)与来自已有上行链路频带60的上行链路载频和来自已有的下行链路频带62的下行链路载频相连接。已有下行链路载波频带62可以为来自最靠近移动节点位置的小区的核心频带。网络节点可以确定移动节点应该选择另一路下行链路载波,并指导移动节点开始使用来自新的或不同的下行链路频带64(即:来自不同小区)中频率的下行链路载波。于是,移动节点可以使用来自已有频带60的上行链路载波和来自新的或不同的下行链路频带64的下行链路载波。
图5B所示为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移动节点可以从初始就使用来自新的上行链路频带66的上行链路载波和来自新的下行链路频带68的下行链路载波。新的上行链路频带和新的下行链路频带可以来自相同的频带(例如:大约在2500MHz开始的频带,其中有些频率用于上行链路载波,有些频率用于下行链路载波)。在这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网络节点可以引导移动设备进行切换并使用不同的下行链路载波,但来自最初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处于相同的频带。新的上行链路频带66的频率和新的下行链路频带68的频率,可以由相同的小区提供,或者来自不同的小区。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示例性流程图。首先,S1:确定小区的特定触发是否已发生,如果发生了,则在S2:启动定时器。S3:进行小区的频间(例如:带间)测量并比较,确定是否检测到软切换区域。S4:确定定时器是否超时。如果超时,则在S5:触发到找到的最好的非共站小区的小区重选。如果定时器没有超时,则在S6:确定共站小区是否已被识别。如果已识别,则启动到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以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如果共站小区没有被识别,则进行频间测量并比较所有小区的频间测量,直到识别出共站小区或定时器超时。软切换区域可以是共站下行链路载波区域的软切换区域,而不是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区域的软切换区域。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使用小区质量指示(indicator)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S10:确定移动设备的小区质量门限。该门限参数可以被预编程或动态设置。并且,移动设备或网络设备,例如基站控制器(BSC),可以根据情况设置该参数。S11:测量服务小区的质量,例如CPICH Ec/lo,以确定是否检测到软切换区域。S12:确定被测的小区质量是否高于或低于(依赖于预期的触发)移动设备的小区质量门限。S13:当小区质量高于或低于该门限时,确定例如由网络从重选中排除的小区。S14:在非排除的共站小区中搜索核心频带小区频率。当在S15找到共站小区时,S16:足够早地启动到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以便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当在S15没有找到共站小区时,则在S17:测量所有非共站小区的小区质量。S18:触发到最好的非共站小区的小区重选,该最好的非共站小区基于足够早从而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的测量找到。软切换区域是共站下行链路载波区域中的软切换区域,而不是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区域中的软切换区域。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使用小区信号强度指示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S20:确定移动设备的小区信号强度门限。该门限参数可以被预编程或动态设置。并且,移动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情况设置该参数。S21:测量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例如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以确定是否检测到软切换区域。S22:确定被测的小区信号强度是否高于或低于(依赖于预期的触发)移动设备的小区信号强度门限。S23:当小区信号强度高于或低于门限时,确定例如由网络从重选中排除的小区。S24:在非排除的共站小区中搜索核心频带小区频率。当在S25找到共站小区时,S26:足够早地启动到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以便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当在S25没有找到共站小区时,则在S27测量所有非共站小区的小区信号强度。S28:触发到最好的非共站小区的小区重选,该最好的非共站小区基于足够早从而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的测量找到。软切换区域是共站下行链路载波区域中的软切换区域,而不是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区域中的软切换区域。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使用小区速度指示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S30:确定移动设备的小区速度门限。该门限参数可以被预编程或动态设置。并且,移动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情况设置该参数。S31:测量服务小区的速度,以确定是否检测到软切换区域。S32:确定被测的小区速度是否高于或低于(依赖于预期的触发)移动设备的小区速度门限。S33:当小区速度高于或低于门限时,确定例如由网络从重选中排除的小区。S34:在非排除的共站小区中搜索核心频带小区频率。当在S35找到共站小区时,S36:足够早地启动到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以便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当在S35没有找到共站小区时,则在S37:测量所有非共站小区的小区速度。S38:触发到最好的非共站小区的小区重选,该最好的非共站小区基于足够早从而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的测量找到。软切换区域是共站下行链路载波区域中的软切换区域,而不是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区域中的软切换区域。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使用小区定位指示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S40:确定移动设备的小区定位门限。该门限参数可以被预编程或动态设置。并且,移动设备或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情况设置该参数。S41:测量服务小区的定位,以确定是否检测到软切换区域。S42:确定被测的小区定位是否高于或低于(依赖于预期的触发)移动设备的小区定位门限。S43:当小区定位高于或低于门限时,确定例如由网络从重选中排除的小区。S44:在非排除的共站小区中搜索核心频带小区频率。当在S45找到共站小区时,S46:足够早地启动到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以便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当在S45没有找到共站小区时,则在S47:测量所有非共站小区的小区定位。S48:触发到最好的非共站小区的小区重选,该最好的非共站小区基于足够早从而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的测量找到。软切换区域是共站下行链路载波区域中的软切换区域,而不是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区域中的软切换区域。
图6-10所示的实施方式示出为避免上行链路信道干扰而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的不同过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过程,例如,图6-10所示的操作的任何组合的过程或技术,也可用于为避免上行链路信道的干扰而进行的软切换区域检测,且仍然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图7所示的过程可以使用绝对的或相对的信号质量水平,并且其组合可用于指示SHO区域。在相对水平情况下,优选地使用SHO参数“Window_Add”。为了将UL干扰的SHO区域同任何其他SHO区域区分开来,可以使用共站信息DL1-DL2。在空闲模式下,在Cell_FACH、Cell_PCH和URA_PCH状态下,共站信息便于由连接到移动台的网络BCCH上的系统信息指示,在Cell_DCH状态下,由DCH上的系统信息指示。UE可以比较载波DL1和DL2上邻居小区的测量,以查明在两个载波上是否都可检测相同小区。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可避免严重干扰的情形。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软切换区域检测允许来自新频带的新频率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
应当注意,前边的例子仅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并且绝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描述关于优选实施方式时,可以理解,其中使用的文字为描述和说明,而不限于文字的表达。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有所变化,所附权利要求如该处所述以及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构思而在本发明各个方面作的改变。虽然,本发明此处的描述参照了特定方法、材料和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处公开的特定内容,而是扩展至所有功能等同的结构、方法和应用,这些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特别是,本发明可以扩展到除WCDMA以外的所有其他CDMA系统。

Claims (42)

1.一种上行链路干扰检测的方法,包括:
确定移动设备是否已发生小区特定触发;
确定是否至少存在一个共站小区;
当小区特定触发发生,并至少存在一个共站小区时,执行频间测量并比较共站小区以确定是否存在软切换区域;以及
启动从当前小区下行链路载波到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小区特定触发包括当前小区的小区质量指示高于或低于预期的水平。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小区质量指示是CPICH Ec/lo。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小区特定触发包括当前小区的信号强度指示高于或低于预期的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信号强度指示是RSSI。
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小区特定触发包括移动速度指示高于或低于预期的水平。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小区特定触发包括定位指示高于或低于预期的水平。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小区特定触发包括当前小区的小区质量指示、当前小区的信号强度指示、当前小区的移动速度指示和当前小区的定位指示的至少两个的组合高于或低于预期的水平。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当在与当前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相同的频带内找到共站小区时,启动从扩展频带的当前小区下行链路载波到该扩展频带的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启动从扩展频带的当前小区下行链路载波到核心频带的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启动从扩展频带的当前小区下行链路载波到核心频带的非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当定时器在共站小区被识别前超时时,在小区特定触发发生后启动定时器并启动到所找到的最好的核心频带小区的小区重选。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所找到的最好的核心频带小区通过执行核心频带小区的频间测量和比较来确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由网络节点设置移动设备的小区特定触发。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当移动设备处于空闲模式时,利用空闲模式测量周期执行共站小区的频间测量和比较。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当移动设备处于Cell_PCH状态和URA_PCH状态之一时,执行共站小区的频间测量和比较。
1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软切换区域包括在共站下行链路载波区域中的软切换区域,而不包括所述下行链路载波区域中的软切换区域。
18.一种上行链路干扰检测方法,包括:
确定移动设备的触发标准门限,该移动设备使用下行链路载波;
确定触发标准高于还是低于所述触发标准门限;
执行共站小区的频间测量,并比较该测量以确定是否存在软切换区域;
搜索共站小区,以寻找可为移动设备所用的下行链路载波;
当找到可为移动设备所用的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时,启动从下行链路载波到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以及
当没有找到可为移动设备所用的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时,启动从下行链路载波到非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
其中启动重选以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还包括确定从重选中排除的小区,并启动仅到来自非排除小区的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触发标准包括小区质量指示。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小区质量指示是CPICH Ec/lo。
22.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触发标准包括信号强度指示。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信号强度指示是RSSI。
24.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触发标准包括移动速度指示。
25.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触发标准包括定位指示。
26.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触发标准包括小区质量指示、信号强度指示、移动速度指示和定位指示中的至少两个的组合。
27.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还包括,启动从扩展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到该扩展频带的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
28.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还包括,启动从扩展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到核心频带的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
2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还包括,启动从扩展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到核心频带的非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
30.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还包括,当定时器在共站小区被找到前超时时,则在触发标准高于或低于触发标准门限后启动定时器,并启动到所找到的最好的核心频带小区的小区重选。
31.根据权利要求30的方法,其中所发现的最好核心频带小区,通过执行核心频带小区的频间测量和比较来确定。
32.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还包括由网络节点设置移动设备的触发标准门限。
33.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还包括:当移动设备处于空闲模式时,利用空闲模式测量周期执行共站小区触发标准的频间测量并比较以确定软切换区域是否存在。
34.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还包括:当移动设备处于Cell_PCH状态和URA_PCH状态之一时,执行共站小区触发标准的频间测量并比较以确定软切换区域是否存在。
35.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软切换区域包括共站下行链路载波区域的软切换区域,而不包括所述下行链路载波区域的软切换区域。
36.一种用于避免上行链路干扰的软切换检测系统,包括:
至少两个处于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以及
移动设备,其操作地连接于所述通信网络,并使用下行链路载波,
其中,当移动设备发生小区特定触发时,执行共站小区的频间测量并比较,以确定软切换区域是否存在,当找到共站小区时,启动从当前小区下行链路载波到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当没有找到共站小区时,启动从当前小区下行链路载波到非共站小区下行链路载波的重选,系统提供重选,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
37.根据权利要求36的方法,其中网络设备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基站控制器(BSC)其中之一。
38.根据权利要求36的方法,其中当指示高于或低于预期的水平时,所述小区特定触发发生。
39.根据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中指示包括小区质量指示。
40.根据权利要求39的方法,其中小区质量指示包括CPICHEc/lo。
41.根据权利要求38的方法,其中指示包括信号强度指示。
42.根据权利要求41的方法,其中信号强度指示包括RSSI。
CN038126389A 2002-04-29 2003-04-23 使用带间测量检测软切换区域的方法和设备 Pending CN165990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7580902P 2002-04-29 2002-04-29
US60/375,809 2002-04-29
US10/410,198 US20040022217A1 (en) 2002-04-29 2003-04-10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 handover area detection using inter-band measurements
US10/410,198 2003-04-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59901A true CN1659901A (zh) 2005-08-24

Family

ID=29406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8126389A Pending CN1659901A (zh) 2002-04-29 2003-04-23 使用带间测量检测软切换区域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040022217A1 (zh)
EP (1) EP1502452A4 (zh)
JP (1) JP4199187B2 (zh)
CN (1) CN1659901A (zh)
AU (1) AU2003222616A1 (zh)
WO (1) WO200309454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4199A (zh) * 2007-12-19 2010-12-01 阿尔卡特朗讯美国公司 上行链路载波切换和基于路径损耗的上行链路载波切换的触发方法
CN101583110B (zh) * 2008-05-28 2012-10-10 美商威睿电通公司 用于移动设备的局部安静区域
CN104780571A (zh) * 2010-04-28 2015-07-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邻居关系信息管理
TWI748240B (zh) * 2017-10-17 2021-12-0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通訊中具有干擾避免之小區重選之方法及其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4730A1 (en) * 2002-04-29 2003-12-04 Peter Muszynski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on of downlink carriers in a cellular system using multiple downlink carriers
FR2848058B1 (fr) * 2002-11-28 2005-02-11 Nec Technologies Uk Ltd Procede de reselection de cellule par un terminal mobile en mode veille dans un reseau de telecommunication cellulaire
KR100665425B1 (ko) * 2003-03-08 2007-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수행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05089009A1 (en) * 2004-03-17 2005-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improved inter-rat handover
KR20090030331A (ko) * 2004-08-11 2009-03-24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도코모 이동 통신 시스템, 이동 기기 및 제어 장치
EP1672884B1 (en) * 2004-12-20 2017-01-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 assistance in a wireless terminal employing an avatar
DE102005009897A1 (de) * 2005-03-01 2006-09-14 T-Mobile International Ag & Co. Kg Verfahren zur Optimierung der Cell-Reselection-Performance in einem Mobilfunknetz nach UMTS-Standard
CN1330215C (zh) * 2005-04-21 2007-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中的异频/异系统测量方法
CN100421516C (zh) * 2005-06-24 2008-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异频测量的测量时间确定方法、异频测量方法及通信终端
KR100774007B1 (ko) * 2005-07-18 2007-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채널 검색 방법, 무선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무선 송신장치
KR100712929B1 (ko) * 2005-09-29 2007-05-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배터리 잔여량에 따른 셀 재선택 기능이 구비된 이동통신단말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CN101300754B (zh) 2005-10-31 2012-02-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接入信息的方法
WO2007052921A1 (en) * 2005-10-31 2007-05-10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receiving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8305970B2 (en) * 2005-10-31 2012-11-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measurement report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07052916A1 (en) 2005-10-31 2007-05-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30945B2 (en) * 2005-10-31 2014-09-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7055504A1 (en) * 2005-11-10 2007-05-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measuring frequency of forbidden registration are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17673B2 (en) 2006-07-14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ion Configurable downlink and uplink channels for improving transmission of data by switching duplex nominal frequency spacing according to conditions
GB2440577B (en) * 2006-07-28 2011-06-29 Nec Technologies Trigger of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within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8355725B2 (en) * 2008-02-08 2013-01-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od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GB2460819A (en) * 2008-05-28 2009-12-16 Vodafone Plc Controlling reselection from access point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101402801B1 (ko) * 2008-06-27 2014-06-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빙 셀 전환 지연시간 감소 방법 및장치
EP2294860B1 (en) * 2008-07-03 2017-04-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fast carrier reselection
US8526374B2 (en) * 2008-09-12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 transmission in multicarrier operation
GB2464519A (en) * 2008-10-20 2010-04-21 Nec Corp Control of handoff / cell re-selection in a mobile radio network
US8908561B2 (en) * 2009-09-18 2014-12-09 General Motors Llc Enhanced mobile network system acquisition using scanning triggers
US9294972B2 (en) 2010-04-28 2016-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Neighbor rel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US8917700B2 (en) 2010-09-17 2014-12-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0123345B2 (en) 2010-12-22 2018-11-0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in a device supporting multiple radio technologies communicating in overlapping time periods
WO2012105877A1 (en) * 2011-02-01 2012-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radio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ES2778051T3 (es) 2011-02-14 2020-08-07 Qualcomm Inc Control de interferencia de enlace ascendente intercelular
US8897267B2 (en) 2011-04-04 2014-1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softer handover by user equipment in a non-dedicated channel state
US20130045693A1 (en) * 2011-08-15 2013-02-21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measurement reporting based upon neighbor cell interference
US20130045771A1 (en) * 2011-08-15 2013-02-21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interference control
CN103220702B (zh) * 2012-01-19 2016-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频小区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332474B2 (en) 2012-05-17 2016-05-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Signaling support for multi sector deployment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US9736743B2 (en) 2012-12-13 2017-08-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user equipment selecting ce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user equipment using the method
US9357456B2 (en) * 2013-06-03 2016-05-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speed mobility user equipment
WO2015114213A1 (en) * 2014-01-30 2015-08-06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an access network change
WO2017052444A1 (en) * 2015-09-24 2017-03-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interference-dependent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for license assisted access uplink
US10433220B2 (en) * 2016-08-19 2019-10-01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handover threshold adjustment for load balancing
CN108633042B (zh) * 2017-03-24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US11089529B1 (en) 2020-03-09 2021-08-10 T-Mobile Usa, Inc. Switching wireless network sites based on vehicle veloc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6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8802229D0 (sv) * 1988-06-14 1988-06-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orfarande vid mobilradiostation
US5455962A (en) * 1991-09-19 1995-10-03 Motorola, Inc. Performance through half-hopping and spatial diversity
SE9200915D0 (sv) * 1992-03-24 1992-03-2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s in a cellular mobile radio communincation system
US5375123A (en) * 1993-02-05 1994-12-20 Telefonakitebolaget L. M. Ericsson Allocation of channels using interference estimation
US5471670A (en) * 1993-07-02 1995-11-28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mmunciation resource handoffs
US5345600A (en) * 1993-08-31 1994-09-0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enabled diversity signal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491837A (en) * 1994-03-07 1996-02-13 Ericsso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nnel allocation using power control and mobile-assisted handover measurements
US5551064A (en) * 1994-07-27 1996-08-27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unit frequency assignment
US5805982A (en) * 1995-07-28 1998-09-0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idle channel quality in an RF frequency sharing environment
US5974106A (en) * 1995-09-01 1999-10-2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rate data communications
EP0818090B1 (en) * 1996-01-30 2004-10-20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call qualit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636208A (en) * 1996-04-12 1997-06-03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Technique for jointly performing bit synchronization and error detection in a TDM/TDMA system
JP2830911B2 (ja) * 1996-06-07 1998-12-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基地局無線装置とそれに使用される上位局
US5789660A (en) * 1996-07-15 1998-08-04 Novametrix Medical Systems, Inc. Multiple function airway adapter
MY117945A (en) * 1996-09-27 2004-08-30 Nec Corp Hand- off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cdma cellular system
EP0866628A3 (en) * 1997-03-19 2001-01-31 AT&T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channel assignment
KR100259846B1 (ko) * 1997-08-22 2000-06-15 윤종용 다수개의공통주파수를이용한세미-소프트핸드오프방법
US5970412A (en) * 1997-12-02 1999-10-19 Maxemchuk; Nicholas Frank Overload control in a packet-switching cellular environment
US6507741B1 (en) * 1997-12-17 2003-01-1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RF Repeater with delay to improve hard handoff performance
KR100256957B1 (ko) * 1997-12-26 2000-05-15 윤종용 코드분할 다중접속 시스템에서 동일셀내 주파수간 하드핸드오프 방법
US6052982A (en) * 1998-03-12 2000-04-25 Haar; Rudolph Playing field grooming rake
US6252861B1 (en) * 1998-03-26 2001-06-2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requency handoff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109504B2 (ja) * 1998-03-27 2000-11-2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セルラシステムおよびセルラシステムの隣接周波数干渉回避方法と移動局
GB2337415A (en) * 1998-05-14 1999-11-17 Fujitsu Ltd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KR100291279B1 (ko) * 1998-05-15 2001-06-01 박종섭 이동국의핸드오프시도방법
US6212368B1 (en) * 1998-05-27 2001-04-03 Ericsson Inc. Measurement techniques for diversity and inter-frequency mobile assisted handoff (MAHO)
US6188904B1 (en) * 1998-05-28 2001-02-13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coverage in multi-cel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477377B2 (en) * 1998-05-29 2002-11-05 Ericsson Inc.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systems and methods that broadcast a common control channel over multiple radio frequencies
US6590879B1 (en) * 1998-08-28 2003-07-0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mobile station, basestation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performing handoff independently for groups of physical direct sequence-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hannels
US6321090B1 (en) * 1998-11-06 2001-11-20 Samir S. Solima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position detection to facilitate hard handoff
SE522834C2 (sv) * 1998-11-11 2004-03-0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nordning, system och förfarande relaterande till radiokommunikation
US6546252B1 (en) * 1998-12-18 2003-04-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used for radio network function
US6754493B1 (en) * 1998-12-18 2004-06-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dynamic threshold adjustment for handoffs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311509B1 (ko) * 1998-12-22 2001-11-15 서평원 주파수간핸드오프제어방법
KR100433910B1 (ko) * 1999-02-13 2004-06-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통신시스템의 주파수간핸드오프를 위한 전력
US6504828B1 (en) * 1999-03-11 2003-01-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daptive handoff algorithms for mobiles operating in CDMA systems
US7072656B2 (en) * 1999-03-16 2006-07-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in a shared 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ing subscriber-dependent neighbor cell lists
US6240553B1 (en) * 1999-03-31 2001-05-29 Diva System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viding scalable in-band and out-of-band access within a video-on-demand environment
US6304754B1 (en) * 1999-06-02 2001-10-16 Avaya Technology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laying out wireless cells to account for cell handoff
US6792276B1 (en) * 1999-07-13 2004-09-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ot spot with tailored range for extra frequency to minimize interference
EP1081978A1 (en) * 1999-08-31 2001-03-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ubscriber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206631B1 (en) * 1999-09-07 2001-03-2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Turbomachine fan casing with dual-wall blade containment structure
DE69937508T2 (de) * 1999-09-30 2008-08-28 Fujitsu Ltd., Kawasaki Mobilkommunikationssystem
WO2001033890A1 (fr) * 1999-10-29 2001-05-10 Fujitsu Limited Technique de commande de transfert d'un systeme amcr, station de base utilisee a cet effet et unite de commande de station de base
US6418317B1 (en) * 1999-12-01 2002-07-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 base station
US6785510B2 (en) * 2000-03-09 2004-08-31 Salbu Resarch & Development (Proprietary) Limited Routing in a multi-station network
DE60040329D1 (de) * 2000-05-09 2008-11-0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Verbesserte Steurung der Dienstequalität in einem mobilen Telekommunikationsnetz
CN1252954C (zh) * 2000-08-09 2006-04-19 Sk泰力康姆株式会社 支持上行链路同步传输方案的无线电信系统切换方法
CN1159931C (zh) * 2000-10-02 2004-07-2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和移动通信控制方法
US6690936B1 (en) * 2000-10-31 2004-02-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ir-interface efficienc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907245B2 (en) * 2000-12-04 2005-06-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offset threshold for diversity handover 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0384899B1 (ko) * 2001-01-10 2003-05-23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끊김없는 주파수간 하드 핸드오버 방법
US8019335B2 (en) * 2001-01-29 2011-09-13 Nokia Corporation Identifying neighboring cells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JP2002232929A (ja) * 2001-02-01 2002-08-16 Ntt Docomo Inc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移動局及び通信制御装置
GB2372404B (en) * 2001-02-16 2003-04-0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496709B2 (en) * 2001-03-02 2002-12-17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peed sensitive oper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615044B2 (en) * 2001-06-06 2003-09-0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thod of WCDMA coverage based handover triggering
US7013141B2 (en) * 2001-07-03 2006-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ranking neighbor cells as candidates for an hand over
JP4287604B2 (ja) * 2001-08-27 2009-07-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基地局,無線装置及び移動端末
US20030096610A1 (en) * 2001-11-20 2003-05-22 Courtney William F.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locat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within a hub and spoke network of a communication platform
US6681112B1 (en) * 2002-04-29 2004-01-20 Nokia Corporation Handovers of user equipment connec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7424296B2 (en) * 2002-04-29 2008-09-0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ft handover area detection for uplink interference avoidance
US6999437B2 (en) * 2002-12-17 2006-02-14 Nokia Corporation End-to-end location privacy in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s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4199A (zh) * 2007-12-19 2010-12-01 阿尔卡特朗讯美国公司 上行链路载波切换和基于路径损耗的上行链路载波切换的触发方法
CN101904199B (zh) * 2007-12-19 2013-07-24 阿尔卡特朗讯美国公司 上行链路载波切换和基于路径损耗的上行链路载波切换的触发方法
US8515425B2 (en) 2007-12-19 2013-08-20 Alcatel Lucent Uplink carrier handoff and method for path loss based triggering of uplink carrier handoff
CN101583110B (zh) * 2008-05-28 2012-10-10 美商威睿电通公司 用于移动设备的局部安静区域
CN104780571A (zh) * 2010-04-28 2015-07-1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邻居关系信息管理
TWI748240B (zh) * 2017-10-17 2021-12-01 聯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行動通訊中具有干擾避免之小區重選之方法及其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02452A4 (en) 2008-12-17
JP4199187B2 (ja) 2008-12-17
US20090219893A1 (en) 2009-09-03
WO2003094542A1 (en) 2003-11-13
EP1502452A1 (en) 2005-02-02
JP2005524360A (ja) 2005-08-11
AU2003222616A1 (en) 2003-11-17
US20040022217A1 (en) 200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59901A (zh) 使用带间测量检测软切换区域的方法和设备
CN1666540A (zh) 通过dl测量和ifho、用于ul干扰避免的方法和设备
JP4202317B2 (ja) アップリンク干渉回避のためのソフトハンドオーバーエリア検出方法及び装置
US785326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identification for uplink interference avoidance using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EP2640129B1 (en) Cell re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ping-pong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EP2491748B1 (en) Wirel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5524358A (ja) 複数のダウンリンク搬送波を使用するセルラー・システムでダウンリンク搬送波を選択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11521524A (ja) 移動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セル再選択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機器
CN104823497B (zh) 移动设备、网络节点以及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操作移动设备和网络节点的方法
CN1656829A (zh) 避免上行链路干扰的信号质量估计方法和设备
CN1802805A (zh) 利用频率间测量避免上行链路干扰的小区识别方法和设备
CN1659903A (zh) 用于利用同步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KR20140031172A (ko) 무선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