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647566A - 调度装置和通讯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度装置和通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7566A
CN1647566A CNA038075172A CN03807517A CN1647566A CN 1647566 A CN1647566 A CN 1647566A CN A038075172 A CNA038075172 A CN A038075172A CN 03807517 A CN03807517 A CN 03807517A CN 1647566 A CN1647566 A CN 16475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data
data
scheduling
transmission path
sche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75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有马健晋
宫和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475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75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4Registration at HLR or 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fD检测部(104)从接收信号检测最大多普勒频率,并输出到调度创建部(105)。调度创建部(105)根据由fD检测部(104)检测出的最大多普勒频率确定向每个用户发送分组数据的时间(或顺序),并将表示这些发送分组数据的时间的调度信息输出到开关电路(107)和复用部(108)。开关电路(107)根据调度创建部(105)创建的调度,向编码部(109)顺序地输出要向各个用户发送的分组数据。复用部(108)将从调度创建部(105)输出的用于发送分组数据的调度和经公共信道发送分组数据所需的控制数据复用,并输出到编码部(109)。

Description

调度装置和通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度装置和通讯方法,尤其是适合用于HSDPA(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的调度装置和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作为数字无线通讯系统接入方式之一的CDMA(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中,包括W-CDMA(Wideband-CDMA,宽带-CDMA)系统。在W-CDMA标准中,HS-DSCH(High Speed Downlink SharedCHannel,高速下行链路共享信道)被指定作为多个通讯终端装置共享的下行链路信道。
这里的HS-DSCH是一种以预先确定的传输单位(如2ms)分配给多个终端而且仅传输数据的用于数据通讯的信道。因此,HS-DSCH被期望用于下行高速分组数据传输。
采用HS-DSCH的通讯终端装置另外建立个别下行链路信道(DPCH: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专用物理信道),并通过利用包含在那些DPCH信号中的已知信号(例如,导频信号)执行路径搜索和信道估计。或者,通过利用包含在通讯终端装置公共的P-CPICH(Primary-Common Pilot CHannel,主公共导频信道)中的已知信号来执行路径搜索和信道估计。通过这种方式,可确定地解调HS-DSCH信号。
此外,HS-DSCH是一种能够通过相应于链路状态而改变信道编码解码器、扩散率、复用数或者(多值)调制并因此改变传输速率来提高平均吞吐量的通讯方法。
然而,例如在通讯对象的移动速度快等最大衰减多普勒频率很高的情况下,由于为创建用于发送数据的调度而在移动的通讯终端装置处测定出传输路径环境时和移动的通讯终端装置接收基站装置基于测定结果发送的数据时的传输路径环境可能会不同,因此,发送的数据有可能不会正确地被接收。
此外,如果当衰减多普勒频率(fD)较低并且传输路径环境仍然恶劣时重发发送数据,则再次不能被正确地传送发送数据,因此发生反复进行发送数据的重发,从而降低吞吐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吞吐量的调度装置和通讯方法。
该目的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基于发送路径环境的变化来决定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更具体地说,就是先向传输路径环境变化迅速的通讯对象发送分组数据,然后向传输路径环境变化缓慢的通讯对象发送分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装置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优先度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基站装置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通过传统基站装置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优先度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优先度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优先度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3的基站装置结构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基站装置中接收质量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优先度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传输路径环境变化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基站装置结构的方框图;以及
图12是表示通过上述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优先度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本质是基于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决定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更具体地说,就是先向传输路径环境变化迅速的通讯对象发送分组数据,然后向传输路径环境变化缓慢的通讯对象发送分组数据。
接下来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测定衰减多普勒频率,并根据测定的衰减多普勒频率来检测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速度,从而决定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例如,当与通讯对象的相对距离变化较大时,也就是说,衰减多普勒频率较高时,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较大而需要提早一些发送分组数据。因此,发送条件确定之后,在传输路径环境变化之前发送分组数据。
另一方面,当与通讯对象的相对距离变化较小时,也就是说,衰减多普勒频率较低时,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较小。因此,无论早一些或晚一些发送分组数据,对接收方几乎没有影响。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1的基站装置结构的方框图。在图1中,基站装置100主要包括无线接收部101,解调部102,解码部103,fD检测部104,调度创建部105,缓冲器106,开关电路107,复用部108,编码部109,调制部110,以及无线发送部111。
无线接收部101接收从通讯对象发送来的无线信号,将其转换成基带频率,并将得到的接收信号输出到解调部102。解调部102将接收信号解调并输出到解码部103。解码部103将接收信号解码并输出到fD检测部104。
fD检测部104从接收信号检测出最大多普勒频率并输出到调度创建部105。
调度创建部105根据由fD检测部104检测出的最大多普勒频率来确定向每个用户发送分组数据的时间(或顺序),并将表示这些发送分组数据的时间的调度信息输出到开关电路107和复用部108。
缓冲器106临时存储要经公共信道向每个用户发送的分组数据,然后输出到开关电路107。开关电路107根据调度创建部105创建的调度,将要向各个用户发送的分组数据顺序输出到编码部109。
复用部108将从调度创建部105输出的用于发送分组数据的调度以及经公共信道发送分组数据所需的控制数据复用,并输出到编码部109。
例如,当将多个用户的分组数据时分复用并发送时,除了用于分组数据传输的HS-DSCH之外,还需要用伴随DPCH(Associated DPCH)作为用于传输分组数据时所需的控制数据的传输的上行和下行链路信道。
编码部109对开关电路107输出的分组数据和复用部108输出的数据分别进行编码,并输出到调制部110。同样地,编码部109对如要经个别信道发送的语音数据、无约束数据以及分组数据等个别数据和公共控制数据分别进行编码,并输出到调制部110。
调制部110分别调制并扩散从编码部109输出的数据,复用并输出到无线发送部111。无线发送部111将从调制部110输出的数据变频成无线频率信号并发送该无线信号。
接下来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创建调度的操作。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优先度的例子的图。在图2中,优先度由如CIR等表示传输路径环境的值来决定。例如,假定要向UE1发送的数据的优先度为“10”,UE2的优先度为“9”,UE3的优先度为“8”,UE4的优先度为“7”。
在传统基站装置的情况下,按照上述优先度的降低的顺序向UE1,UE2,UE3,UE4发送数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将根据衰减多普勒频率得到的修正值加到上述优先度上。然后,基站装置按照修正后优先度降低的顺序向通讯终端装置发送数据。
例如,假定基站装置的fD检测部104测定每个UE的衰减多普勒频率的结果,UE1的衰减多普勒频率为30Hz,UE2的衰减多普勒频率为200Hz,UE3的衰减多普勒频率为100Hz,UE4的衰减多普勒频率为300Hz。
调度创建部105将0.01与上述衰减多普勒频率的乘积作为优先度的修正值。这样,UE1的修正值是“0.3”,UE2的修正值是“2”,UE3的修正值是“1”,UE4的修正值是“3”。调度创建部105将这些修正值分别加到优先度上并创建调度,以按修正后优先度降低的顺序向通讯终端装置发送数据。
在这个例子中,UE1修正后的优先度是“10.3”,UE2修正后的优先度是“11”,UE3修正后的优先度是“9”,UE4修正后的优先度是“10”。
然后,调度创建部105创建调度,以按照修正后的优先度降低的顺序,也就是说,按照UE2,UE1,UE4,UE3的顺序发送数据。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先向具有较高的衰减多普勒频率的通讯终端装置发送数据,然后向具有较低的衰减多普勒频率的通讯终端装置发送数据,从而能够提高吞吐量。
实施例2
在无线通讯中,由于第一次数据发送时和重发时的传输路径环境可能会不同,所以即使在同样的通讯方式下重发,也有可能不能够正确地发送数据。一种可以想到的用于正确发送数据的方法就是改变调制方式和编码率来重发已被发送的数据,但当重发时需要再次进行被发送的数据的编码,因此增加处理量和延迟时间,从而降低吞吐量。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创建调度,以在重发时不改变发送数据的调制方式和编码率而测定衰减多普勒频率,根据测定出的衰减多普勒频率考虑出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来发送数据。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2的基站装置结构的方框图。与图1中相同的组成部分采用与图1中相同的标注数字来表示,并省略其中相关说明。图3的基站装置300包括NACK提取部301和调度创建部302,并且与图1中的基站装置的区别在于该基站装置300创建包括重发数据在内的发送调度。
解码部103将接收信号解码并输出到fD检测部104和NACK提取部301。
fD检测部104从接收信号检测最大多普勒频率,并输出到调度创建部302。NACK提取部301从接收信号中提取请求重发数据的NACK信号。如果检测到NACK信号,NACK提取部301向调度创建部302输出重发发送数据的请求。
调度创建部302根据fD检测部104检测到的最大多普勒频率来确定向每个用户发送分组数据的时间(或顺序),并将表示这些发送分组数据的时间的调度信息输出到开关电路107和复用部108。当从NACK提取部301接收到重发发送数据的请求时,调度创建部302根据最大多普勒频率来确定向每个用户发送包括被重发数据在内的分组数据的时间(或顺序),并将表示发送这些分组数据的时间的调度信息输出到开关电路107和复用部108。
缓冲器106临时存储要经公共信道向每个用户发送的分组数据,并输出到开关电路107。开关电路107根据由调度创建部302创建的调度将要向各个用户发送的分组数据顺序输出到编码部109。
接下来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创建调度的操作。图4是表示传统基站装置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优先度的例子的图。在图4中,优先度由如CIR等表示传输路径环境的值决定。例如,假定要向UE1发送的数据的优先度为“8”,UE2的优先度为“9”,UE3的优先度为“10”,UE4的优先度为“7”。此外,假定向UE1发送的数据是要被重发的数据。
在传统基站装置的情况下,向UE1重发的优先度被修正,数据按照修正后优先度降低的顺序被发送到通讯终端装置。例如,修正值“1.5”被加到向UE1重发的优先度“8”上,从而使UE1的优先度变为“9.5”。然后,按照修正后优先度降低的顺序,即按照UE3,UE1,UE2,UE4的顺序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通过上述重发的修正值乘以根据衰减多普勒频率得到的修正值来修正优先度,并按照修正后优先度降低的顺序向通讯终端装置发送数据。
首先,将说明要向其重发数据的UE的衰减多普勒频率较低时的情况。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发送数据的顺序优先度的例子的图。图5表示当UE1的衰减多普勒频率为30Hz时的情况下优先度的例子。
调度创建部302用要向其重发数据的通讯终端装置的修正值“1.5”乘以0.01与衰减多普勒频率的乘积来得到修正值,并将得到的修正值加到要向其重发数据的通讯终端装置UE1的优先度上。在这个例子中,用于重发的修正值“1.5”被乘以0.01与衰减多普勒频率“30”的乘积,该乘积为“0.3”,从而得到修正值“0.45”。
然后,调度创建部302将修正值“0.45”加到UE1的优先度“8”上。结果,UE1的优先度变为“8.45”。
调度创建部302创建调度,以按照修正后优先度降低的顺序向通讯终端装置发送数据。在这个例子中,在修正之后,UE1的修正后优先度为“8.45”,UE2的修改后优先度为“9”,UE3的修改后优先度为“10”,UE4的修改后优先度为“7”。
接下来,调度创建部302创建调度以按照修正后优先度降低的顺序,也就是按照UE3,UE2,UE1,UE4的顺序发送数据。
如上所述,当衰减多普勒频率较低时,虽然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是平缓的,通过降低重发时的优先度修正,使得重发时的顺序安排得晚一些,可以在传输路径环境可能会足够好的时刻重发数据。结果,正确接收到重发数据的可能性增加。
接下来,将说明要向其重发的UE的衰减多普勒频率较高时的情况。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优先度的例子的图。图6表示当UE1的衰减多普勒频率为300Hz时的情况下的优先度的例子。
调度创建部302用要向其重发的通信终端装置的修正值“1.5”乘以“0.01”与衰减多普勒频率的乘积来得到修正值,并将得到的修正值加到要向其重发的通讯终端装置UE1的优先度上。在这个例子中,用于重发的修正值“1.5”被乘以“0.01”与衰减多普勒频率“300”的乘积,该乘积为“3”,从而得到修正值“4.5”。
然后调度创建部302将修正值“4.5”加到UE1的优先度“8”上。结果,UE1的优先度变为“12.5”。
调度创建部302创建调度,以按照修正后优先度降低的顺序向通讯终端装置发送数据。在这个例子中,UE1的修正后优先度为“12.5”,UE2的修正后优先度为“9”,UE3的修正后优先度为“10”,UE4的修正后优先度为“7”。
接下来,调度创建部302创建调度,以按照修正后优先度降低的顺序,也就是说,按照UE1,UE3,UE2,UE4的顺序发送数据。
如上所述,当衰减多普勒频率较高时,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是迅速的。因此,通过提高重发时的优先度修正,使得重发时的顺序安排得提早一些,可以在传输路径环境迅速变好的时刻重发数据。结果,正确接收到重发数据的可能性增加。
此外,通过降低具有较低衰减多普勒频率的用户的优先度,能够优先发送具有较高衰减多普勒频率的用户的数据。也就是说,由于能够在较短延迟时间内重发,重发时可以不改变调制方式和编码率而提高接收概率,从而提高了吞吐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要向具有较高衰减多普勒频率的通讯终端装置重发的数据被提早一些向其发送,而要向具有较低衰减多普勒频率的通讯终端装置重发的数据则被晚一些向其发送。因此,吞吐量可以得到提高。
此外,当要被重发的分组具有为其设定的允许延迟时间时,本发明的基站装置通过创建调度,以在首次发送该分组之后的允许延迟时间内重发该分组,来在预先确定的延迟时间内发送该分组。
实施例3
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基站装置结构的方框图。与图1和图3中相同的组成部分采用与图1和图3中相同的标注数字来表示,并省略其中的相关说明。图7的基站装置700包括CIR测定部701和调度创建部702,而且与图1中的基站装置的区别在于基站装置700通过采用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变化来创建发送的调度。
解码部103将接收信号解码,并输出到fD检测部104、NACK提取部301和CIR测定部701。fD检测部104从接收信号检测最大多普勒频率,并输出到调度创建部702。NACK提取部301从接收信号中提取出请求重发发送数据的NACK信号。如果NACK被检测到,NACK提取部301就向调度创建部702输出重发发送数据的请求。
CIR测定部701测定如CIR等接收信号的接收质量,并将测定结果输出到调度创建部702。
调度创建部702根据由fD检测部104检测出的最大多普勒频率和CIR测定部701测定出的接收质量来确定向每个用户发送分组数据的时间(或顺序),并将表示这些发送分组数据的时间的调度信息输出到开关电路107和复用部108。当接收到来自NACK提取部301的重发发送数据的请求时,调度创建部702根据最大多普勒频率确定向每个用户发送包括被重发的发送数据的分组数据的时间(或顺序),并将表示这些发送分组数据的时间的调度信息输出到开关电路107和复用部108。
缓冲器106临时存储要经公共信道向每个用户发送的分组数据,并输出到开关电路107。开关电路107根据调度创建部702创建的调度,将要向各个用户发送的分组数据顺序输出到编码部109。
接下来,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创建调度的操作。在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700中,CIR测定部701测定接收信号的CIR并且调度创建部702通过使用这些CIR的变化量来修正优先度。这里将说明分组数据被发送到UE1,UE2,UE3和UE4,分组数据在UE4没有被正确的接收到,然后基站装置700向UE4重发该分组数据的例子。图8是表示本实施例中基站装置的接收质量的例子的图。
在图8中分别表示用于确定在作为一个发送数据的时刻的发送定时1和作为下一个发送的时刻的发送定时2的发送方式的接收信号的CIR。在图8中,在发送时定时1,从UE1发送来的信号的CIR为5dB,并且从UE2,UE3和UE4发送来的信号的CIR分别为4dB,3dB和2dB。
在发送定时2,从UE1发送来的信号的CIR为6dB,并且从UE2,UE3和UE4发送来的信号的CIR分别为7dB,6dB和2dB。
对于UE1,在发送定时1和发送定时2的CIR之间的差为1dB,对于UE2,在CIR上的差为3dB,对于UE3,在CIR上的差为3dB,而对于UE4在CIR上的差为0dB。
调度创建部702通过考虑CIR的差来决定被重发的分组数据的优先度,并决定发送分组数据的发送定时。图9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发送数据的顺序优先度的例子的图。
调度创建部702根据图8中CIR的差计算出对要向其重发分组数据的UE4的优先度的修正值。例如,调度创建部702用CIR的差乘以根据衰减多普勒频率得到的修正值的权值(如0.7),然后再乘以预先确定为重发时的优先度的值(如1.5)以得到对优先度的修正值。在图9的例子中,由于UE4的CIR差为0dB,对优先度的修正值为“0”。
此外,调度创建部702计算出衰减多普勒频率与预先确定的值的乘积作为优先度的修正值。例如,调度创建部702计算出“0.01”乘以衰减多普勒频率的乘积。此外,调度创建部702用该乘积再乘以与CIR的修正值的权值。例如,调度创建部702用该乘积乘以0.3并乘以预先确定为重发时的优先度的值(如1.5)。
在此假定UE4的衰减多普勒频率为300Hz。调度创建部702将这个衰减多普勒频率乘以“0.01”、“0.3”和“1.5”从而得到修正值“1.35”。
然后,调度创建部702将根据CIR差和衰减多普勒频率的修正值加到UE4的优先度上。
在图9中,UE1的优先度是“8”,UE2的优先度是“12”,UE3的优先度是“11”,UE4的优先度是“10”。调度创建部702将修正值“0”和“1.35”加到要向其发送分组数据的UE4的优先度“10”上。结果,UE4的优先度变为“11.35”。
调度创建部702以按照修正后优先度降低的顺序决定向各个UE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在这个例子中,创建按照UE2,UE4,UE3,UE1的顺序发送分组数据的调度。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通过根据接收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变化来创建发送调度,从而提高吞吐量。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中,要向具有较高衰减多普勒频率的通讯终端装置发送的数据被提早一些向其发送,而要向具有较低衰退多普勒频率的通讯终端装置发送的数据则被晚一些向其发送,因此提高了吞吐量。
在衰减多普勒频率还要高并且传输路径环境变化的周期比发送的单位时间还要短的情况下,即使要向具有较高衰减多普勒频率的通讯终端装置发送的数据被提早一些向其发送时,也有传输路径环境会恶化的可能性。
图10表示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的例子。图10示出基站装置(BS)向通讯终端装置(MS)发送数据,而通讯终端装置发现了接收数据中的错误,因此发送重发请求(NACK)的情况。在图10中,横坐标表示时间而纵坐标表示传输路径环境。
图10表示,从基站装置发送数据直到重发最短需要10ms的时间的例子。当衰减多普勒频率较低(3Hz)或较高(40Hz)时,通过在图10的数据发送定时发送,数据可以在传输路径环境恶化之前被发送。
然而,在衰减多普勒频率非常高(200Hz)的情况下,即使如图10所示在最短间隔的重发定时发送,传输路径环境也会恶化。
在实施例4中,将说明在衰减多普勒频率非常高的情况下创建调度的方法。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4的基站装置结构的方框图。与图1中相同的组成部分采用与图1中同样的标注数字来表示,并省略其中的相关说明。图11的基站装置1100包括NACK提取部1101和调度创建部1102,而且与图1中的基站装置的区别在于基站装置1100通过根据衰减多普勒频率来确定是否提早一些发送要被重发的数据来创建数据发送的调度。
解码部103将接收信号解码并输出到fD检测部104和NACK提取部1101。
fD检测部104从接收信号检测最大多普勒频率,并输出到调度创建部1102。NACK提取部1101从接收信号提取请求重发发送数据的NACK信号。如果检测到NACK信号,NACK提取部1101便向调度创建部1102输出重发发送数据的请求。
调度创建部1102根据由fD检测部104检测出的最大多普勒频率来确定向每个用户发送分组数据的时间(或顺序),并将表示这些发送分组数据的时间的调度信息输出到开关电路107和复用部108。当从NACK提取部1101接收到重发发送数据的请求时,调度创建部1102根据最大多普勒频率来判定是否提高优先度以提早一些发送,并将表示这些发送分组数据的时间的调度信息输出到开关电路107和复用部108。
更具体地,例如,当衰减多普勒周期比发送定时和要重发的下一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更长时,调度创建部1102创建调度以当衰减多普勒频率变高时以更高的优先度提早一些发送。例如,假定衰减多普勒频率为fD(Hz)时,作为修正值的1.5×fD×0.01被加到优先度上。
此外,例如,当衰减多普勒周期短于发送的单位时间而长于发送时间的1/2时,调度创建部1102创建调度以当衰减多普勒频率变低时以更高的优先度提早一些发送。例如,假定衰减多普勒频率为fD(Hz)时,作为修正值的1.5-{1.5×(fD-100)×0.01}被加到优先度上。
当衰减多普勒周期短于发送的单位时间的1/2时,调度创建部1102不进行基于多普勒频率的优先度修正。
缓冲区106临时存储要经公共信道向每个用户发送的分组数据,然后输出到开关电路107。开关电路107根据调度创建部1102创建的调度向编码部109顺序地输出要向各个用户发送的分组数据。
接下来将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创建调度的操作。图1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优先度的例子的图。在图12中,优先度由CIR等表示传输路径环境的值决定。例如,假定要向UE1发送的数据优先度为“8”,UE2的优先度为“9”,UE3的优先度为“10”,UE4的优先度为“7”。另外,假定对UE4发送的数据是要被重发的数据。更进一步,假定UE1的衰减多普勒频率是30Hz,UE2的衰减多普勒频率是200Hz,UE3的衰减多普勒频率是100Hz,UE4的衰减多普勒频率是300Hz。
调度创建部1102判定是否根据要向其发送被重发数据的通讯终端装置的衰减多普勒频率来修正优先度。这里,要向其发送被重发数据的UE4的衰减多普勒频率为300Hz。调度创建部1102确定衰减多普勒周期短于发送的单位时间的1/2而且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非常迅速,不进行基于衰减多普勒频率创建的调度来修正优先度。
结果,调度创建部1102创建调度,以按照UE3,UE2,UE1,UE4的顺序发送分组数据。
根据本实施例的基站装置,当衰减多普勒频率很高以至于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周期短于数据发送间隔时,通过不考虑衰减多普勒频率而确定发送数据的顺序,阻止无益地优先数据在传输路径环境恶劣的定时发送,而是仅当有效时优先其发送顺序,从而能够提高吞吐量。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采用了选择传输路径条件(例如,基于测定CIR的结果来确定)最好的用户并发送的最大CIR方式,但是也不仅仅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如按照用户编号的顺序向用户均匀地分配分组的round-robin方式等另一种分组分配方式。
如上所述的公共信道只要是一种被多个通信终端装置共享并用来接收分组数据的信道即可,本发明可被应用于DSCH和HSDPA。
此外,上述说明中的决定调度的部分可被配备在除基站装置外的其他装置中,只要是经公共信道发送分组数据的装置和控制这种发送的装置,均可以适用。例如,可以如RNC等比基站装置更上位的装置中配备上述创建调度的结构来向发送分组数据的基站装置通知调度,并且该基站装置可以根据调度向通讯终端装置发送分组数据。
此外,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通过对其进行各种不同的改变来实施。例如,上述实施例描述了基站装置的情况,而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也可以将通讯方法作为软件来执行。
例如,还可以提前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中存储执行上述通讯方法的程序,并用CPU(Central Processor Unit,中央处理器)执行该程序。
此外,也可以在计算机可读的存储媒介中存储执行上述通讯方法的程序,然后存储在存储媒介中的程序被安装到计算机的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并使计算机根据该程序进行操作。
如上述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的调度装置和通讯方法,基于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来决定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因此吞吐量能够得到提高。
本说明书基于2002年5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2-158190号,其全部内容都包含于此以资参考。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合用于无线通讯装置。

Claims (11)

1.一种调度装置,用于创建基站装置经公共信道向一个或多个通讯对象发送分组数据的调度,所述调度装置包括:
检测部,检测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以及
调度部,基于所述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决定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装置,其中,所述调度部根据传输路径环境来决定发送要被重发的分组数据的顺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度装置,其中,所述调度部决定将要重发的分组数据在规定的时间内发送的顺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装置,其中,所述调度部创建调度以先向传输路径环境变化迅速的通讯对象发送分组数据,然后向传输路径环境变化缓慢的通讯对象发送分组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装置,其中,如果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比预先确定的速度更快,所述调度部决定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时不考虑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通过测定衰减多普勒频率来检测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通过测定从通讯对象发送来的信号的接收质量的变化来检测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
8.一种控制台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装置;以及
发送部,根据所述调度装置创建的调度来发送分组数据。
9.一种基站装置,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装置;以及
发送部,根据所述调度装置创建的调度来发送分组数据。
10.一种通讯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度装置。
11.一种调度创建方法,用于创建基站装置经公共信道向一个或多个通讯对象发送分组数据创建调度,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
基于所述传输路径环境的变化来决定发送分组数据的顺序;以及
根据所述发送顺序来发送分组数据。
CNA038075172A 2002-05-30 2003-05-30 调度装置和通讯方法 Pending CN16475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58190A JP3597516B2 (ja) 2002-05-30 2002-05-30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158190/2002 2002-05-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7566A true CN1647566A (zh) 2005-07-27

Family

ID=29706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8075172A Pending CN1647566A (zh) 2002-05-30 2003-05-30 调度装置和通讯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47078A1 (zh)
EP (1) EP1509053A1 (zh)
JP (1) JP3597516B2 (zh)
CN (1) CN1647566A (zh)
AU (1) AU2003241950A1 (zh)
WO (1) WO200310333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0326A (zh) * 2015-12-22 2017-06-30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报警设备校准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4019629D1 (de) * 2004-01-22 2009-04-09 Panasonic Corp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m Umschalten zwischen asynchronen und synchronen HARQ-Wiederübertragungsmoden
JP4640786B2 (ja) 2005-03-31 2011-03-0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および送信方法
US8064327B2 (en) 2005-05-04 2011-11-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aptive data multiplexing method in OFDMA system and transmission/reception apparatus thereof
US7664091B2 (en) * 2005-10-03 2010-02-1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S8611300B2 (en) * 2006-01-18 2013-12-17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ying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in OFDMA system
CN101416433B (zh) * 2006-04-19 2013-02-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据传送控制方法以及发送装置
JP4940296B2 (ja) * 2006-04-25 2012-05-30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転送要求動作で資源を用いてデータを転送する方法
US20080084853A1 (en) 2006-10-04 2008-04-10 Motorola, Inc. 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 in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778307B2 (en) * 2006-10-04 2010-08-17 Motorola, Inc. Allocation of control channel for 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2136496B1 (en) * 2007-04-12 2017-09-13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terminal and wireless base station
GB2453979B (en) * 2007-10-24 2010-01-06 Motorola Inc Scheduling of data packets over an air interface of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949323B2 (ja) * 2008-05-29 2012-06-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140288867A1 (en) * 2013-03-21 2014-09-25 Sony Corporation Recalibrating an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74211B2 (en) * 1997-11-03 2003-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US6931256B2 (en) * 2000-02-01 2005-08-16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selectably permitting communication of burst data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590890B1 (en) * 2000-03-03 2003-07-0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packet scheduling, with improved delay performance, for wireless networks
JP2001333097A (ja) * 2000-05-23 2001-11-30 Keio Gijuku 無線通信装置
JP3343107B2 (ja) * 2000-08-25 2002-11-1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7170876B2 (en) * 2002-04-30 2007-01-30 Qualcomm, Inc. Outer-loop scheduling design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channel quality feedback mechanism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0326A (zh) * 2015-12-22 2017-06-30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报警设备校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4007087A (ja) 2004-01-08
EP1509053A1 (en) 2005-02-23
AU2003241950A1 (en) 2003-12-19
WO2003103330A1 (ja) 2003-12-11
JP3597516B2 (ja) 2004-12-08
US20050147078A1 (en) 2005-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6982C (zh) 无线电通信设备和传输速率确定方法
CN1254131C (zh) 移动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及移动无线通信方法
JP4920721B2 (ja) 上りリンクパケットデータサービスを支援する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識別子を使用する上りリンクデータの伝送を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224293C (zh) 调度设备、基站设备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208921C (zh) 在高数据速率通信系统中用于自适应传输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CN1148895C (zh)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806400A (zh) 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反向分组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CN1135014C (zh) 用于使通信系统中的开销最小的方法与设备
CN1596527A (zh) 分组发送调度方法及基站装置
CN1551654A (zh) 基站、移动站、通信系统、发送控制方法以及移动站控制程序
CN1241439C (zh) 基站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541457A (zh) 无线通信系统的反向链路信道结构
CN1533105A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与校正无线电链路质量信息的方法
CN1864373A (zh) Hsdpa通信的方法、基站、远程站和系统
CN1914846A (zh) 利用同步重发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协议
CN1669260A (zh) 检验通信链路可靠性的方法
CN1386351A (zh) 通信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263681A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传输速率控制方法
CN1926795A (zh) 混合自动重复请求重新传输时序控制方法
CN1791242A (zh) 无线通信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CN1976272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反馈信号的可靠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650654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高速共享信道的点对多点服务
CN1647566A (zh) 调度装置和通讯方法
CN1385039A (zh) 用于在蜂窝系统中管理分组数据传送的方法和设备
CN1442972A (zh) 移动站,基站,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5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