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644237A - 一种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44237A
CN1644237A CNA2004100795715A CN200410079571A CN1644237A CN 1644237 A CN1644237 A CN 1644237A CN A2004100795715 A CNA2004100795715 A CN A2004100795715A CN 200410079571 A CN200410079571 A CN 200410079571A CN 1644237 A CN1644237 A CN 1644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gas
gas
reclaimed rubber
industrial wast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795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珮石
黄若华
郑顺生
孙星
邓辅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JINY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Yunnan University YNU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JINY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Yunnan University YNU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JINY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Yunnan University YNU,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UNNAN JINY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4100795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644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644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44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属于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领域。将再生胶生产排出的废气从下部进入气袋储气器,在其底座水槽中降温减压并沉降去除部分胶粉粒,并储存在气袋中;再用引风机将储气袋中的废气抽送到后续的沉降室和冷却器中,进一步除去胶粉并冷却至常温;然后,将废气送入生物膜填料塔,让废气从生物膜填料塔塔底进入,与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的润湿的生物膜吸附接触并被微生物捕获、降解净化后从塔顶排出。本工艺采用工业废气生物净化技术对再生胶工业废气进行净化,解决了当前再生胶生产的废气污染问题,具有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净化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属于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再生胶脱硫再生是一个在脱硫罐中进行的间隙生产过程,其具有难闻异味的低浓度有机废气(含硫)是在完成脱硫操作后泄压出胶时排气产生的,排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胶粉粒和含硫低浓度有机污染物。脱硫罐排气时的温度为220~230℃,压力为17~18MPa。其排气特点是:开始时2-3分钟内为爆发式泄压排气,3-5分钟后为缓慢排气,经20-30分钟降为常压后开罐出胶。经测定,再生胶脱硫工艺废气主要污染成分是苯、甲苯、二甲苯、少量有机硫化物和简单烷烃,其中代表性污染物甲苯的浓度约为300-1400mg/m3
我国是世界上再生胶的生产大国之一。目前全国橡胶再生行业约有近千家大中小型企业在运行,其中的橡胶再生的脱硫处理过程,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低浓度有机废气(含硫)的大气污染问题,而对于这种低浓度有机废气尚无有效而经济的净化处理办法,造成企业周围区域环境污染和因难闻异味气体扰民,一些地处敏感地区的企业经常因其废气污染问题而面临停产整顿的威胁。
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是针对低浓度(污染物浓度<5g/m3)工业有机废气的净化处理而研究开发的,属于目前世界上工业废气净化领域的前沿热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有机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合成制药、合成建材、油漆生产及机械产品喷涂、出版印刷等许多工业过程排放的低浓度工业挥发性有机废气及恶臭气体的净化处理,生物法废气净化方法是既经济而有效的技术,但目前还没有对再生胶脱硫再生过程的废气的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利用生物法废气净化技术来有效解决橡胶再生脱硫处理过程中的废气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的工艺过程为:
第一步,当再生胶脱硫罐出胶泄压排气时,先将爆发式泄压排出的废气从下部进入气袋储气器(1),使其在储气器底座水槽中水冷降温减压并沉降去除一部分胶粉粒(爆发式泄压排入的温度220~230℃压力17~18MPa且夹带有大量水蒸气、胶粉粒和低浓度含硫有机污染物的废气),然后储存在储气器上部的浸胶帆布储气袋中。在每次完成排气及储气操作后,启动水冷却器系统(7)通过直接冷热水交换的方式,将储气器底座中的水温控制在40~70℃的范围内,防止在排气及储气过程中出现湿热废气将上部储气袋涨破漏气,或储气器底座水槽中水温过高,达不到对脱硫废气冷却降温的目的。气袋储气器(1)可为工业废气净化工程中已有的气袋储气器或ZL01247332.4号专利装置,由下部钢底座和上部软体气袋组成。
第二步,待脱硫罐出胶泄压排气操作完成后,用引风机(2)将气袋储气器上部储气袋中的废气抽送到后续的沉降室(3)和冷却器(4)中,进一步除去胶粉(去除率为98~100%)并冷却至常温(20~30℃)。沉降室可为工业废气净化工程中采用的隔板沉降器,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阻挡和沉降原理去除废气中夹带的胶粉颗粒,冷却器可以是工业上常用的气体蛇管冷却器,操作时热废气走管内,循环冷却水在管外循环喷淋,以间接冷却方式冷却管内的气体。
第三步,经除胶粉及冷却处理后的再生胶废气进入生物膜填料塔(5),采用气液逆流操作方式对废气进行生物法净化处理,让废气从塔底进入,在上升过程中与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的润湿的生物膜吸附接触并被废气净化微生物菌(生物膜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硫化物微生物净化菌等)捕获、降解净化,经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即通过工业废气生物净化方法,对再生胶废气进行净化处理。该生物膜填料塔可为工业废气净化工程中已有的净化有机物VOC(苯类)、硫化物、含氮化合物等废气的生物膜填料塔或ZL97211331.2号专利装置,由循环水泵从储槽将循环液打到生物膜填料塔顶向下喷淋到生物膜填料上(润湿生物膜并向微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并从塔底流出进入循环液储槽循环使用。由于水份在循环喷淋过程中有蒸发损失,因此要定期向循环液储槽中添加补充水;塔内生物膜的维护、修补以及添加氮、磷营养成分的操作,也均通过液体循环系统来实现。
该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法处理装置包括气袋储气器(1)、引风机(2)、沉降室(3)、冷却器(4)、生物膜填料塔(5)、循环液储槽及泵(6)、水冷却器及水槽(7)。气袋储气器(1)可为工业废气净化工程中已有的气袋储气器或ZL01247332.4号专利装置,由下部钢底座和上部软体气袋组成的结构,气袋内支撑有支架和扣带,钢底座上有进气口、进水口、排污口、气体抽出管,用于存储脱硫罐排出的脱硫废气,并兼有将脱硫废气降温降压并脱除其中夹带胶粉颗粒的功能。引风机(2)可以是一般工业上常用的离心式引风机,其主要功能是将废气从储气袋中抽出并送入后续的处理系统。沉降室(3)由3个隔板式沉降室串联组成,其下部对应设3个灰斗,用于进一步去除湿热废气中的胶粉颗粒,为便于清灰小车操作,可用支架支撑沉降室使灰斗排灰口距地面之间留出一定高度,排灰口用盲板加螺栓密封。冷却器(4)可采用间接水冷式蛇管冷却器,蛇管部分浸没在冷却水槽内,湿热废气走管内冷却至20~30℃后,进入生物膜净化塔。生物膜填料塔(5)用于净化去除废气中的各种气态污染物,使废气经处理后能够达标排放,可为工业废气净化工程中已有的净化苯类有机物VOC(甲苯、苯、二甲苯、苯乙烯等)、硫化物、含氮化合物等废气的生物膜填料塔,可选用ZL97211331.2号专利装置,由塔体、塔体内的多个气体再分布器、塔顶部的循环液喷淋装置和塔体内部分层填充且表面附着有生物膜的固体填料组成,塔体上还设有气体出口、气体入口、排污口、循环液出口和观察孔;由于塔体内部分层填充有表面附着有生物膜的固体填料,废气通过塔体时,其中的污染物(如甲苯)即与填料表面润湿的生物膜吸附接触并被微生物捕获、降解净化。操作时需要循坏喷淋液体,以保持塔内的润湿环境并向微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循环液储槽及泵(6)向生物膜填料塔内循环喷淋液体,以润湿生物膜并向微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其可为圆柱形或方形储水槽结构和循环水泵。水冷却器及水槽(7)用于冷却气袋储气器底座中的热水和气体冷却器的热交换水,并将低温水储存备用,可使用工业上常用的附带储水槽和输送水泵的风冷式水冷却器。
本发明采用工业废气生物净化技术对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进行净化处理,解决了当前再生胶企业其脱硫废气污染问题,并具有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净化效率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净化装置示意图;图中:1为气袋储气器,2为引风机,3为沉降室,4为冷却器,5为生物膜填料塔,6为循环液储槽及泵,7为水冷却器及水槽。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的运行效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的运行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例1:某5000吨/年再生胶企业的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生物法净化。该再生胶企业拥有一个4.0m3和一个7.5m3两台再生胶旋转脱硫罐。两台旋转脱硫罐同时生产,交替排气出胶,每台脱硫罐每天排气4-5次。
如图1、2所示,该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处理工艺过程为:
第一步,再生胶脱硫罐出胶泄压排气时,废气首先从下部进入气袋储气器(1),爆发式泄压排入的温度为220~230℃、压力17~18Mpa,且夹带有大量水蒸气、胶粉粒和低浓度含硫有机污染物的废气,废气在储气器底座水槽中水冷降温减压并沉降去除一部分胶粉粒,之后储存在储气器上部的浸胶帆布储气袋中。
在排气及储气过程中,如果储气器底座水槽中的水温过高时,则达不到对脱硫废气冷却降温的目的,如不尽快降温,有时还会出现湿热废气将上部储气袋涨破漏气的情况。因此,在每次完成排气及储气操作后,均启动水冷却器(7)系统(附带80m3储水槽)通过直接冷热水交换的方式,将储气器底座中的水温控制在40~50℃。
第二步,待脱硫罐出胶泄压排气操作完成后,用引风机(2)将气袋储气器上部储气袋中的废气抽送到后续的隔板沉降器(3)和气体蛇管冷却器(4)中,进一步除去胶粉(去除率98%)并冷却至常温(20℃),而后废气进入生物膜填料塔。废气进入冷却器时,热废气走管内,循环冷却水在管外循环喷淋,以间接冷却方式冷却管内的气体。
第三步,经除胶粉及冷却处理后的再生胶废气(含甲苯浓度300~1400mg/m3)进入净化苯类有机物VOC(甲苯、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和硫化物的生物膜填料塔(5)进行生物法净化处理(生物膜中含有机物VOC、硫化物净化菌)。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再生胶废气采用气液逆流操作方式,废气从塔底进入,在上升过程中与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的润湿的生物膜吸附接触并被微生物捕获、降解净化。净化后的气体(含甲苯浓度10~30mg/m3)从塔顶排出,已实现达标排放(排放标准60mg/m3)。循环液从储槽由循环水泵(6)打到塔顶向下喷淋到生物膜填料上,并从塔底流出进入循环液储槽循环使用。为防止水份在循环喷淋过程中蒸发损失,每3天1次定期向循环液储槽中添加0.1m3的补充水。塔内生物膜的维护、修补以及添加氮、磷营养成分的操作,也均通过液体循环系统来实现。
为了防止胶粉在系统装置中沉积造成管道堵塞,该每3个月一次定期将储气器底座(1)及沉降室(3)中沉积的胶粉清出。这些清出的湿胶粉(600~800kg/月)属脱硫后的中间产品,均内部回收利用。该净化再生胶脱硫的效果如图3。
该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法处理装置的废气处理能力为200m3/h(工况),由气袋储气器(1)、引风机(2)、沉降室(3)、冷却器(4)、生物膜填料塔(5)、循环液储槽及泵(6)、水冷却器及水槽(7)组成。气袋储气器(1)采用ZL01247332.4号专利结构,由内部装有水的下部钢底座和上部软体气袋组成,其尺寸为:上部储气袋φ3000×H8000mm,底座水槽φ3000×H2000mm。引风机(2)是一般工业上常用的离心式引风机,沉降室(3)由3个隔板式沉降室串联组成,尺寸为长3000×宽1000×高1000mm,其下部对应设3个灰斗,为便于清灰小车操作,用支架支撑沉降室使灰斗排灰口距地面之间留出一定高度,排灰口用盲板加螺栓密封;冷却器(4)采用间接水冷式蛇管冷却器,外形尺寸为长3000×宽1000×高2500mm,蛇管部分浸没在冷却水槽内;物膜填料塔(5)选用ZL97211331.2号专利结构,外形尺寸为φ800×H7400mm,其中生物膜填料总高度为5m,分5层安装,每层高度1m,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中含有机物VOC、硫化物净化菌;循环液储槽及泵(6)为柱形储水槽结构和循环水泵,循环液储槽外形尺寸为φ800×H1200mm,循环水泵流量2m3/h,水冷却器及水槽(7)为工业上常用的附带储水槽及输送水泵的风冷式水冷却器。
实施例2:某2万吨/年再生胶企业的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生物法净化。该2万吨/年再生胶企业拥有8台6.0m3的再生胶旋转脱硫罐,8台旋转脱硫罐同时生产,交替排气出胶,每台脱硫罐每天排气6-8次。由于需要对应有2罐同时排气的情况,因此设置了2台并联的气袋储气器和2台串联的生物膜填料塔系统。
该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工艺过程为:
第一步,再生胶脱硫罐出胶泄压排气(1罐单独排气或2罐同时排气)时,废气首先从下部进入并联的2台气袋储气器(1),爆发式泄压排入的温度220~230℃压力17~18MPa且夹带有大量水蒸气、胶粉粒和低浓度含硫有机污染物的废气,在并联的储气器底座水槽中水冷降温减压并沉降去除一部分胶粉粒,之后储存在并联的储气器上部的浸胶帆布储气袋中。2台气袋储气器通过底部液体和上部气体管道相互连通,1罐单独排气或2罐同时排气时,均可使湿热废气均匀储存在2个储气袋中。
该工程在每次完成排气及储气操作后,均启动水冷却器(7)系统(附带200m3储水槽)通过直接冷热水交换的方式,将2台并联的储气器底座中的水温控制在60~70℃。
第二步,待脱硫罐出胶泄压排气操作完成后,用引风机(2)将气袋储气器上部储气袋中的废气抽送到后续的隔板沉降器(3)和气体蛇管冷却器(4)中,进一步除去胶粉(去除率100%)并冷却至常温(30℃),而后废气进入生物膜填料塔。废气进入冷却器时,热废气走管内,循环冷却水在管外循环喷淋,以间接冷却方式冷却管内的气体。
第三步,经除胶粉及冷却处理后的再生胶废气(含甲苯浓度400~1200mg/m3)进入2台串联的净化苯类有机物VOC(甲苯、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和硫化物的生物膜填料塔(5)进行生物法净化处理(生物膜中含有机物VOC、硫化物净化菌)。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再生胶废气采用气液逆流操作方式。废气首先从1#生物膜填料塔的塔底进入,在上升过程中与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的润湿的生物膜吸附接触并被微生物捕获、降解净化,而后再从2#生物膜填料塔的塔底进入其中,继续被生物净化,净化后的气体(含甲苯浓度20~40mg/m3)从2#生物膜填料塔的塔顶排出,已实现达标排放(排放标准60mg/m3)。2台生物膜填料塔各自配有循环液储槽和循环泵。循环液分别从储槽由循环水泵(6)打到生物膜填料塔的塔顶向下喷淋到生物膜填料上,并从塔底流出进入各自的循环液储槽循环使用。为防止水份在循环喷淋过程中有蒸发损失,每3天1次定期向每个循环液储槽中添加0.1m3的补充水。塔内生物膜的维护、修补以及添加氮、磷营养成分的操作,也均通过液体循环系统来实现。
为了防止胶粉在系统装置中沉积造成管道堵塞,每3个月一次定期将2台储气器底座(1)及沉降室(3)中沉积的胶粉清出。这些清出的湿胶粉(6000~8000kg/月)属脱硫后的中间产品,均内部回收利用。该净化再生胶脱硫的效果如图4。
该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法处理装置的废气处理能力为400m3/h(工况),由2台气袋储气器(1)、引风机(2)、沉降室(3)、冷却器(4)、2台生物膜填料塔(5)、2套循环液储槽及泵(6)、水冷却器及水槽(7)组成。气袋储气器(1)采用ZL01247332.4号专利结构,由内部装有水的下部钢底座和上部软体气袋组成,其尺寸为:上部储气袋φ3500×H8000mm,底座水槽φ3500×H2000mm。引风机(2)是一般工业上常用的离心式引风机,沉降室(3)由3个隔板式沉降室串联组成,尺寸为长3000×宽1100×高1100mm,其下部对应设3个灰斗,为便于清灰小车操作,用支架支撑沉降室使灰斗排灰口距地面之间留出一定高度,排灰口用盲板加螺栓密封;冷却器(4)采用间接水冷式蛇管冷却器,外形尺寸为长4000×宽1000×高2500mm,蛇管部分浸没在冷却水槽内;生物膜填料塔(5)选用ZL97211331.2号专利结构,外形尺寸为φ1000×H12700mm,生物膜填料总高度为10m,分2层安装,每层高度5m,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中含有机物VOC、硫化物净化菌;循环液储槽及泵(6)为柱形储水槽结构和循环水泵,循环液储槽外形尺寸为φ1000×H1600mm,循环水泵流量6m3/h,水冷却器及水槽(7)为工业上常用的附带储水槽及输送水泵的风冷式水冷却器。
例3:某8000吨/年再生胶企业的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生物法净化。该再生胶企业拥有一个6.0m3和一个7.5m3两台再生胶旋转脱硫罐。两台旋转脱硫罐同时生产,交替排气出胶,每台脱硫罐每天排气4-5次。
如图1、2所示,该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处理工艺过程为:
第一步,再生胶脱硫罐出胶泄压排气时,废气首先从下部进入气袋储气器(1),爆发式泄压排入的温度为220~230℃、压力17~18Mpa,且夹带有大量水蒸气、胶粉粒和低浓度含硫有机污染物的废气,废气在储气器底座水槽中水冷降温减压并沉降去除一部分胶粉粒,之后储存在储气器上部的浸胶帆布储气袋中。
在排气及储气过程中,如果储气器底座水槽中的水温过高时,则达不到对脱硫废气冷却降温的目的,如不尽快降温,有时还会出现湿热废气将上部储气袋涨破漏气的情况。因此,在每次完成排气及储气操作后,均启动水冷却器(7)系统(附带100m3储水槽)通过直接冷热水交换的方式,将储气器底座中的水温控制在50~60℃。
第二步,待脱硫罐出胶泄压排气操作完成后,用引风机(2)将气袋储气器上部储气袋中的废气抽送到后续的隔板沉降器(3)和气体蛇管冷却器(4)中,进一步除去胶粉(去除率99%)并冷却至常温(25℃),而后废气进入生物膜填料塔。废气进入冷却器时,热废气走管内,循环冷却水在管外循环喷淋,以间接冷却方式冷却管内的气体。
第三步,经除胶粉及冷却处理后的再生胶废气(含甲苯浓度300~1400mg/m3)进入净化苯类有机物VOC(甲苯、苯、二甲苯、苯乙烯等)和硫化物的生物膜填料塔(5)进行生物法净化处理(生物膜中含有机物VOC、硫化物净化菌)。生物膜填料塔净化处理再生胶废气采用气液逆流操作方式,废气从塔底进入,在上升过程中与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的润湿的生物膜吸附接触并被微生物捕获、降解净化。净化后的气体(含甲苯浓度20~30mg/m3)从塔顶排出,已实现达标排放(排放标准60mg/m3)。循环液从储槽由循环水泵(6)打到塔顶向下喷淋到生物膜填料上,并从塔底流出进入循环液储槽循环使用。为防止水份在循环喷淋过程中蒸发损失,每3天1次定期向循环液储槽中添加0.1m3的补充水。塔内生物膜的维护、修补以及添加氮、磷营养成分的操作,也均通过液体循环系统来实现。
为了防止胶粉在系统装置中沉积造成管道堵塞,该每3个月一次定期将储气器底座(1)及沉降室(3)中沉积的胶粉清出。这些清出的湿胶粉(700~900kg/月)属脱硫后的中间产品,均内部回收利用。该净化再生胶脱硫的效果如图2。
该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法处理装置的废气处理能力为200m3/h(工况),由气袋储气器(1)、引风机(2)、沉降室(3)、冷却器(4)、生物膜填料塔(5)、循环液储槽及泵(6)、水冷却器及水槽(7)组成。气袋储气器(1)采用ZL01247332.4号专利结构,由内部装有水的下部钢底座和上部软体气袋组成,其尺寸为:上部储气袋φ3200×H8000mm,底座水槽φ3200×H2000mm。引风机(2)是一般工业上常用的离心式引风机,沉降室(3)由3个隔板式沉降室串联组成,尺寸为长3300×宽1000×高1100mm,其下部对应设3个灰斗,为便于清灰小车操作,用支架支撑沉降室使灰斗排灰口距地面之间留出一定高度,排灰口用盲板加螺栓密封;冷却器(4)采用间接水冷式蛇管冷却器,外形尺寸为长3400×宽1000×高2500mm,蛇管部分浸没在冷却水槽内;物膜填料塔(5)选用ZL97211331.2号专利结构,外形尺寸为φ860×H9600mm,其中生物膜填料总高度为8m,分4层安装,每层高度2m,填料表面的生物膜中含有机物VOC、硫化物净化菌;循环液储槽及泵(6)为柱形储水槽结构和循环水泵,循环液储槽外形尺寸为φ860×H1200mm,循环水泵流量4m3/h,水冷却器及水槽(7)为工业上常用的附带储水槽及输送水泵的风冷式水冷却器。

Claims (5)

1、一种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过程为:
第一步,当再生胶脱硫罐出胶泄压排气时,先使爆发式泄压排出的废气从下部进入气袋储气器,使其在储气器底座水槽中水冷降温、减压并沉降去除一部分胶粉粒,然后储存在储气器上部的浸胶帆布储气袋中;
第二步,待脱硫罐出胶泄压排气操作完成后,用引风机将气袋储气器上部储气袋中的废气抽送到后续的沉降室和冷却器中,进一步除去胶粉并冷却至常温;
第三步,将经除胶粉及冷却处理后的再生胶废气送入生物膜填料塔,采用气液逆流操作方式对废气进行生物法净化处理,让废气从生物膜填料塔塔底进入,在上升过程中与附着在固体填料表面的润湿的生物膜吸附接触并被废气净化微生物菌捕获、降解净化,经净化后的气体从塔顶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次完成排气及储气操作后,启动水冷却器系统,通过直接冷热水交换方式将储气器底座中的水温控制在40~70℃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气袋储气器可为工业废气净化工程中已有的气袋储气器,沉降室可为工业废气净化工程中采用的隔板沉降器,冷却器可以是工业上常用的气体蛇管冷却器,冷却操作时热废气走管内,循环冷却水在管外循环喷淋,以间接冷却方式冷却管内的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膜填料塔可为工业废气净化工程中已有的净化有机物VOC(苯类)、硫化物、含氮化合物等废气的生物膜填料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定期将储气器底座及沉降室中沉积的胶粉清出。
CNA2004100795715A 2004-11-19 2004-11-19 一种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 Pending CN16442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4100795715A CN1644237A (zh) 2004-11-19 2004-11-19 一种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4100795715A CN1644237A (zh) 2004-11-19 2004-11-19 一种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44237A true CN1644237A (zh) 2005-07-27

Family

ID=34869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4100795715A Pending CN1644237A (zh) 2004-11-19 2004-11-19 一种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644237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3968B (zh) * 2006-11-21 2010-04-21 云南大学 一种甲醛废气的气液相组合生物净化工艺技术方法
CN101862591A (zh) * 2010-06-23 2010-10-20 重庆正天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处理橡胶硫化尾气的方法
CN101637697B (zh) * 2009-08-03 2012-01-11 庞金钊 一种烟气的生物脱硫方法
CN105032167A (zh) * 2015-06-26 2015-11-11 安徽红太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滤池法处理再生橡胶脱硫废气技术
CN105983306A (zh) * 2015-02-10 2016-10-05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净化方法及装置
CN106552467A (zh) * 2015-09-30 2017-04-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丁苯橡胶干燥箱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00071A (zh) * 2020-08-24 2020-11-27 纳斯泰克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过程控制的化工厂安全腾退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3968B (zh) * 2006-11-21 2010-04-21 云南大学 一种甲醛废气的气液相组合生物净化工艺技术方法
CN101637697B (zh) * 2009-08-03 2012-01-11 庞金钊 一种烟气的生物脱硫方法
CN101862591A (zh) * 2010-06-23 2010-10-20 重庆正天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处理橡胶硫化尾气的方法
CN101862591B (zh) * 2010-06-23 2012-05-23 重庆正天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处理橡胶硫化尾气的方法
CN105983306A (zh) * 2015-02-10 2016-10-05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体净化方法及装置
CN105032167A (zh) * 2015-06-26 2015-11-11 安徽红太阳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滤池法处理再生橡胶脱硫废气技术
CN106552467A (zh) * 2015-09-30 2017-04-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丁苯橡胶干燥箱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52467B (zh) * 2015-09-30 2019-01-0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丁苯橡胶干燥箱废气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000071A (zh) * 2020-08-24 2020-11-27 纳斯泰克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过程控制的化工厂安全腾退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35394A (en) Arrangement for air purification
US5869323A (en) Arrangement for air purification; and method
EP3487606B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moval of hydrogen sulphide from a gas
Gabriel et al. Conversion of full-scale wet scrubbers to biotrickling filters for H 2 S control at publicly owned treatment works
CN1170768C (zh) 从贫原料中回收二氧化碳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77472A (zh) 净化有机废气的生物滴滤系统及其快速制备菌膜方法
CN1644237A (zh) 一种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方法
CN111298559A (zh) 一种烟气除尘净化装置
CN101172213A (zh) 一种带有曝气槽的生物净化塔废气处理设备
CN206965507U (zh) 一种分级净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处理系统
CN1243166A (zh) 箱式退火炉和使用该炉的金属板的退火方法以及退火过的金属板
KR101846524B1 (ko) 안정화조의 악취처리장치
CN101239271B (zh) 酸性污水储罐排放气的净化处理方法
CN101537311A (zh) 低浓度挥发性混合有机废气的生物净化方法
RU197539U1 (ru) Модульный биофильтр для очистки газов
CN204768258U (zh) 一种处理再生胶废气的生物滴滤装置
CN2768883Y (zh) 一种再生胶脱硫工业废气的生物法净化装置
CN103041692A (zh) 污水处理场排放废气的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0942327Y (zh) 含油恶臭气体的治理装置
CN101024146A (zh) 一种强化吸收组合式气体生物净化方法
CN102908849A (zh) 污水处理场排放废气的处理方法
CN113491926A (zh) 一种VOCs废气的预处理方法
WO2018025151A1 (en) Device for concentrating liquids with an airflow
CN1683827A (zh) 废弃物烧却装置
US7727311B2 (en)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mixing and distributing a liquid phase and a gaseous pha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