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44234A - 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44234A CN1644234A CN 200510001695 CN200510001695A CN1644234A CN 1644234 A CN1644234 A CN 1644234A CN 200510001695 CN200510001695 CN 200510001695 CN 200510001695 A CN200510001695 A CN 200510001695A CN 1644234 A CN1644234 A CN 164423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k
- shape fork
- wheel
- torsion spring
- tur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包括训练台架,减速装置,行走装置和方向控制装置,所述训练台架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前端的前转动滚筒和安装在后端的中间转动滚筒及后转动滚筒,中间转动滚筒和前转动滚筒的轴上安装有皮带轮,两者由皮带传动;所述减速装置包括三级减速机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通过铰接轴与训练台架的前横梁铰接的前行走轮支架,安装在训练台架连接杆两侧、位于中间滚轮和后滚轮之间的后行走轮支架,安装在前行走轮支架上的两个前行走轮和安装在后行走轮支架上的两个后行走轮。该训练器具有仿真性,可作健身器和在很小的场地内进行“自行车赛”,具有转向控制装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训练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学骑自行车的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训练器是一个原地不动的器械,不能行走,也不能转向,更不能进行比赛,因此也就少了趣味性和娱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
本发明所述的自行车训练器,包括训练台架,减速装置,行走装置和方向控制装置,所述训练台架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前端的前转动滚筒和安装在后端的中间转动滚筒及后转动滚筒,中间转动滚筒和前转动滚筒的轴上安装有皮带轮,两者由皮带传动;所述减速装置包括三级减速机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通过铰接轴与训练台架的前横梁铰接的前行走轮支架,安装在训练台架连接杆两侧、位于中间滚轮和后滚轮之间的后行走轮支架,安装在前行走轮支架上的两个前行走轮和安装在后行走轮支架上的两个后行走轮。
所述三级减速机构包括一级皮带传动,二级齿轮传动和三级链传动,所述一级皮带传动的小皮带轮安装在后滚筒轴端,其大皮带轮安装在二级齿轮传动的动力输入齿轮轴上,在齿轮传动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三级链轮传动的链轮,链轮传动的另一个链轮安装在行走装置的后行走轮的轴上。
所述训练台架的前横梁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凹形档板。
所述前行走轮支架包括前轮横梁,该横梁的两端设置有通过前轮回转轴安装在其上的前轮叉。
所述前行走轮支架包括前轮横梁,该横梁的两端设置有通过前轮回转轴安装在其上的前轮叉。
所述方向控制装置包括铰接在前轮横梁左、右两端部的拐形摆杆,安装在拐形摆杆轴上的复位扭簧和位于拐形摆杆的短臂下方的钮簧限位销,所述拐形摆杆的短臂插入前横梁的限位凹形档板的凹槽中,其长臂通过万向节连接推拉杆,该推拉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前轮叉连接。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向内钩住拐形摆杆长臂,另一端置于扭簧限位销的下方。
所述训练台架在中间滚筒和后滚筒之间设有加强杆;在前轮横梁与万向节之间设置前轮支架摆杆;在支架的上方、位于前滚筒的位置设置限位档轮。
本发明的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具有仿真性,可作健身器和在很小的场地内进行“自行车赛”,该训练器具有转向控制装置,使用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所述的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包括训练台架,减速装置,行走装置和方向控制装置,所述训练台架包括支架31,安装在支架前端的前转动滚筒1和安装在后端的中间转动滚筒2及后转动滚筒3,中间转动滚筒2和前转动滚筒1的轴上安装有皮带轮,两者由皮带5传动。所述减速装置7包括三级减速机构:一级皮带传动,二级齿轮传动和三级链传动,所述一级皮带传动的小皮带轮27安装在后滚筒3轴端,其大皮带轮安装在二级齿轮传动的动力输入齿轮轴上,在齿轮传动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三级链轮传动的链轮,链轮传动的另一个链轮安装在行走装置的后行走轮6的轴上。所述行走装置包括通过铰链8与训练台架的前横梁9铰链连接的前行走轮支架,安装在训练台架连接杆4两侧、位于中间滚轮2和后滚轮3之间的后行走轮支架,安装在前行走轮支架上的两个前行走轮11和安装在后行走轮支架上的两个后行走轮6。
所述中间转动滚筒2和后转动滚筒3之间的距离不得使车轮放置在其上时着地。
所述训练台架支架的前横梁9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凹形档板16。
所述前行走轮支架包括前轮横梁10,该横梁的两端设置有通过前轮回转轴13安装在其上的前轮叉12,前轮11安装在该轮叉上。
所述方向控制装置包括通过拐形摆杆轴28安装在前轮横梁10左、右两端部的拐形摆杆14,安装在拐形摆杆轴28上的复位扭簧29和位于拐形摆杆14的短臂15下方的钮簧限位销30。所述拐形摆杆14的短臂15插入前横梁9的限位凹形档板16的凹槽中,其长臂17通过万向节20连接推拉杆18,该推拉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21与前轮叉12连接。所述复位扭簧29的一端向内钩住拐形摆杆长臂17,另一端置于扭簧限位销30的下方,这样左、右两个拐形摆杆的长臂在没有外力时被弹性的锁定在平衡状态,此时左、右的两个前轮保持直行。
为增加摆杆的稳定性,在前轮横梁10与万向节21之间设置前轮支架摆杆19。为防止自行车前轮偏离前转动滚筒1的两端,在支架31的上方、位于前滚筒的位置设置限位档轮23。
为增加训练台架的钢性,所述训练台架在中间滚筒2和后滚筒3之间设有加强杆22。
训练时,将自行车的前轮放置在前滚筒1上,后轮放置在中间滚筒2和后滚筒3之间。骑行时,自行车后轮转动,由于后轮与中间滚筒2和后滚筒3之间的摩擦作用,带动中间滚筒2和后滚筒3转动,中间滚筒又通过皮带5带动前滚筒1转动。后滚筒3轴端的小带轮27通过小皮带26带动齿轮组25减速,并将较低的转速通过链条24传给后行走轮6,后行走轮6在与地面的磨擦力作用下,推动该训练器向前缓慢行走。
由于复位扭簧29是套在拐形摆杆铰接轴28上的,其带钩的一端向内钩住拐形摆杆长臂17,而另一端是被扭簧限位销30挡住,这样左、右两个拐形摆杆的长臂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就被弹性的锁定在平衡状态,此时左、右的两个前轮保持直行。
当需要前轮左右转向时,只需控制自行车在前轮滚筒1上骑行时左右所处的位置便能实现前轮转向的目的。具体方法与平时骑车拐弯一样,向右转向时,将自行车轮向右倾斜,人的重心同时右移,在人和车的重力作用下,支架前横梁9右侧所受的重力大于左侧,又因为支架前横梁与前轮横梁10的左右对称部位的中心,是通过铰接轴8连接的。因此,支架前横梁9相对前轮横梁10作右侧向下、左侧向上的微量回转,此时位于支架前横梁右侧的凹形档板16向下带动了铰接在前轮横梁10右侧后方的拐形摆杆短臂15向下,因此拐形摆杆长臂17向内摆动,并扭转了复位扭簧29,其上的万向节20通过与之连接的推拉杆18拉动与之连接的前轮支架万向节21向左,与万向节21连接的前轮叉12受力后带动右前轮11绕着回转轴13向右转向。与此同时,支架前横梁9左侧的凹形档板16向上,带动了铰接在前轮横梁10左侧后方的拐形摆杆14的短臂15向上,通过前述的传动过程,但其方向相反,使左前轮绕着回转轴也向右转向。
向左转向时,只需将自行车骑置左侧,通过上述过程,完成该训练器行走时的左转向动作。
当需要该器械直行时,只需将自行车骑在该器械中部位置(滚筒的中央区域),扭簧在弹力的作用下将左、右两个拐形摆杆的长臂重又拨回到平衡状态,前轮也因此转回到直行状态。
Claims (10)
1、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其特征是包括训练台架,减速装置,行走装置和方向控制装置,所述训练台架包括支架(31),安装在支架前端的前转动滚筒(1)和安装在后端的中间转动滚筒(2)及后转动滚筒(3),中间转动滚筒(2)和前转动滚筒(1)的轴上安装有皮带轮,两者由皮带(5)传动;所述减速装置(7)包括三级减速机构;所述行走装置包括通过铰接轴(8)与训练台架的前横梁(9)铰接的前行走轮支架,安装在训练台架连接杆(4)两侧、位于中间滚轮(2)和后滚轮(3)之间的后行走轮支架,安装在前行走轮支架上的两个前行走轮(11)和安装在后行走轮支架上的两个后行走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三级减速机构包括一级皮带传动,二级齿轮传动(25)和三级链传动,所述一级皮带传动的小皮带轮(27)安装在后滚筒(3)轴端,其大皮带轮安装在二级齿轮传动的动力输入齿轮轴上,在齿轮传动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三级链轮传动的链轮,链轮传动的另一个链轮安装在行走装置的后行走轮(6)的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训练台架的前横梁(9)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凹形档板(1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前行走轮支架包括前轮横梁(10),该横梁的两端设置有通过前轮回转轴(13)安装在其上的前轮叉(1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前行走轮支架包括前轮横梁(10),该横梁的两端设置有通过前轮回转轴(13)安装在其上的前轮叉(1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方向控制装置包括铰接在前轮横梁(10)左、右两端部的拐形摆杆(14),安装在拐形摆杆轴(28)上的复位扭簧(29)和位于拐形摆杆(14)的短臂(15)下方的钮簧限位销(30),所述拐形摆杆(14)的短臂(15)插入前横梁(9)的限位凹形档板(16)的凹槽中,其长臂(17)通过万向节(20)连接推拉杆(18),该推拉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21)与前轮叉(12)连接。所述复位扭簧(29)的一端向内钩住拐形摆杆长臂(17),另一端置于扭簧限位销(30)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方向控制装置包括铰接在前轮横梁(10)左、右两端部的拐形摆杆(14),安装在拐形摆杆轴(28)上的复位扭簧(29)和位于拐形摆杆(14)的短臂(15)下方的钮簧限位销(30),所述拐形摆杆(14)的短臂(15)插入前横梁(9)的限位凹形档板(16)的凹槽中,其长臂(17)通过万向节(20)连接推拉杆(18),该推拉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21)与前轮叉(12)连接。所述复位扭簧(29)的一端向内钩住拐形摆杆长臂(17),另一端置于扭簧限位销(30)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方向控制装置包括铰接在前轮横梁(10)左、右两端部的拐形摆杆(14),安装在拐形摆杆轴(28)上的复位扭簧(29)和位于拐形摆杆(14)的短臂(15)下方的钮簧限位销(30),所述拐形摆杆(14)的短臂(15)插入前横梁(9)的限位凹形档板(16)的凹槽中,其长臂(17)通过万向节(20)连接推拉杆(18),该推拉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21)与前轮叉(12)连接。所述复位扭簧(29)的一端向内钩住拐形摆杆长臂(17),另一端置于扭簧限位销(30)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方向控制装置包括铰接在前轮横梁(10)左、右两端部的拐形摆杆(14),安装在拐形摆杆轴(28)上的复位扭簧(29)和位于拐形摆杆(14)的短臂(15)下方的钮簧限位销(30),所述拐形摆杆(14)的短臂(15)插入前横梁(9)的限位凹形档板(16)的凹槽中,其长臂(17)通过万向节(20)连接推拉杆(18),该推拉杆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节(21)与前轮叉(12)连接。所述复位扭簧(29)的一端向内钩住拐形摆杆长臂(17),另一端置于扭簧限位销(30)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训练器,其特征是所述训练台架在中间滚筒(2)和后滚筒(3)之间设有加强杆(22);在前轮横梁(10)与万向节(21)之间设置前轮支架摆杆(19);在支架(31)的上方、位于前滚筒的位置设置限位档轮(2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016956A CN1301142C (zh) | 2005-02-05 | 2005-02-05 | 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016956A CN1301142C (zh) | 2005-02-05 | 2005-02-05 | 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44234A true CN1644234A (zh) | 2005-07-27 |
CN1301142C CN1301142C (zh) | 2007-02-21 |
Family
ID=34875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0169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1142C (zh) | 2005-02-05 | 2005-02-05 | 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301142C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57000C (zh) * | 2005-09-15 | 2007-12-26 | 徐峰 | 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 |
CN104548494A (zh) * | 2015-01-12 | 2015-04-29 | 徐峰 | 摆杆式自行车训练装置 |
CN104587637A (zh) * | 2015-01-12 | 2015-05-06 | 徐峰 | 弹性拉索式自行车训练装置 |
CN104826319A (zh) * | 2015-04-29 | 2015-08-12 | 徐峰 | 便携式自行车减速装置 |
CN104826323A (zh) * | 2015-04-29 | 2015-08-12 | 徐峰 | 一种设有后轮的直接传动的自行车减速训练装置 |
CN105561561A (zh) * | 2016-02-05 | 2016-05-11 | 徐峰 | 拉索式自行车骑行智能模拟系统 |
CN105709396A (zh) * | 2016-01-28 | 2016-06-29 | 莆田学院 | 一种虚拟场景自行车骑行模拟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1994023807A1 (en) * | 1993-04-14 | 1994-10-27 | Francis Patrick Cooney | Bicycle riding exercise device |
CN2411031Y (zh) * | 1999-12-29 | 2000-12-20 | 丁慧生 | 自行车训练器 |
US7060009B2 (en) * | 2003-04-07 | 2006-06-13 | Mark Stanley Greenleaf | Bicycle roller balance device |
CN2770730Y (zh) * | 2005-02-05 | 2006-04-12 | 徐峰 | 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 |
-
2005
- 2005-02-05 CN CNB2005100016956A patent/CN130114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57000C (zh) * | 2005-09-15 | 2007-12-26 | 徐峰 | 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 |
CN104548494A (zh) * | 2015-01-12 | 2015-04-29 | 徐峰 | 摆杆式自行车训练装置 |
CN104587637A (zh) * | 2015-01-12 | 2015-05-06 | 徐峰 | 弹性拉索式自行车训练装置 |
CN104587637B (zh) * | 2015-01-12 | 2017-11-21 | 徐峰 | 弹性拉索式自行车训练装置 |
CN104826319A (zh) * | 2015-04-29 | 2015-08-12 | 徐峰 | 便携式自行车减速装置 |
CN104826323A (zh) * | 2015-04-29 | 2015-08-12 | 徐峰 | 一种设有后轮的直接传动的自行车减速训练装置 |
CN104826323B (zh) * | 2015-04-29 | 2017-06-06 | 徐峰 | 一种设有后轮的直接传动的自行车减速训练装置 |
CN105709396A (zh) * | 2016-01-28 | 2016-06-29 | 莆田学院 | 一种虚拟场景自行车骑行模拟装置 |
CN105561561A (zh) * | 2016-02-05 | 2016-05-11 | 徐峰 | 拉索式自行车骑行智能模拟系统 |
CN105561561B (zh) * | 2016-02-05 | 2018-12-21 | 徐峰 | 拉索式自行车骑行智能模拟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01142C (zh) | 2007-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186510B2 (ja) | 自転車全般に適用可能なエリプティカル駆動機構および操舵機構に導入された改良 | |
US20100096833A1 (en) | Motorcycle wheelie training device | |
CN1301142C (zh) | 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 | |
CN102180221B (zh) | 一种变速踏板车 | |
CN2770730Y (zh) | 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 | |
CN100357000C (zh) | 具有行走装置的自行车训练器 | |
CN111268015A (zh) | 联动机构及其自行车 | |
CN202987447U (zh) | 三轮优雅滑板车 | |
CN101125572A (zh) | 陆上赛艇健身车 | |
CN2790534Y (zh) | 自行车用可行走的训练器 | |
CN1323893C (zh) | 跑步自行车 | |
CN203854809U (zh) | 手脚双动力健身自行车 | |
CN102975810A (zh) | 运动休闲车 | |
CN201082344Y (zh) | 陆地赛艇训练机 | |
CN201136575Y (zh) | 一种踏板车 | |
CN202011460U (zh) | 一种变速踏板车 | |
CN100344498C (zh) | 跑步滑板车 | |
CN101100211A (zh) | 跷板驱动式滑板车 | |
CN100347032C (zh) | 跑步自行车 | |
CN2626831Y (zh) | 用连杆驱动的自行车 | |
CN2753656Y (zh) | 跑步滑板车 | |
CN100347031C (zh) | 跑步自行车 | |
CN1386672A (zh) | 行走机构 | |
CN2559553Y (zh) | 齿轮传动式前后驱动自行车 | |
CN200948843Y (zh) | 双人休闲自行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