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6412A - 用专用信令把终端装置与任意交换中心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专用信令把终端装置与任意交换中心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36412A CN1636412A CN01818482.0A CN01818482A CN1636412A CN 1636412 A CN1636412 A CN 1636412A CN 01818482 A CN01818482 A CN 01818482A CN 1636412 A CN1636412 A CN 16364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ing
- terminal
- switching center
- data channel
- termina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108091006146 Channe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7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40000006829 Ficus sundai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849 de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3/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 H04Q3/0016—Arrangements providing connection between exchanges
- H04Q3/0025—Provisions for signa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1—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终端装置(1)与电信网络(6)的交换局(5、8)之间传输专用信令用控制性能特征的方法,其中,终端装置(1)连接在第一交换局(7)上,并且在终端装置(1)与支持所述专用信令的第二交换局(5、8)之间,专用信令通过第一有用数据信道(11)传输。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终端装置(1)、交换局(5),和通信系统(13),用于实施所述方法。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在终端装置与电信网络的交换局之间传输专用信令的方法以及实施所述方法的装置。
为了控制性能特征和进行连接控制在终端设备(例如电话、PC机)和电信网络的交换局之间交换标准化的信令。其中在ISDN传输系统中通过有用数据信道(ISDN-B-信道)传输有用数据(例如语音),通过信令信道(ISDN-D-信道)传输信令。这方面的例子有建立和解除连接的信令、记费信息、启动和关闭呼叫转接线路。
如果需要有超出标准范围的性能特征,就要求在终端装置与交换局之间有相应的专用(就是说应用专用的或者公司专用的)信令。这里的前提是,不论终端装置还是交换局都要支持这种专用信令,
例如客户呼叫企业,例如银行、保险或者航空公司等等以进行问讯或者咨询的所谓呼叫中心应用,需要这样的性能特征。这里要把呼叫的客户与企业的顾问(代理人)连接。
对于这样的应用必须经常地在交换局和连接在交换局的上的终端设备(例如所述代理人的终端)之间交换专用信令,例如统计数据、关于代理人的权限或者向现有连接中插入管理程序的信息等。
在现有技术中,各个使用者(在所述例子中是运行呼叫中心的企业)要么把利用其支持专用信令的终端设备使用同样支持所述专用信令的电信设备,要么把这些终端设备直接连接到支持专用信令的交换局。
从而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传输专用信令的方法和实施这种方法的装置,用之可以把具有专用信令的终端装置连接到任意交换局上。
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所附权利要求1的专用信令传输方法、根据所附权利要求4的终端装置、根据所附权利要求7的交换局和根据权利要求9的通信系统解决。
根据本发明,在传输专用信令并且连接在常规的第一交换局(不支持所述专用信令的交换局)上的终端装置与支持所述专用信令的第二交换局之间,通过第一有用数据信道连通专用信令,也就是说通过终端装置与第二交换局之间的第一有用数据信道(例如,ISDN-B-信道)经电信网络传输用于专用信令的数据。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在于,具有专用信令的终端装置的运行与位置无关,也就是与支持专用信令的是交换局还是电信设备无关;终端装置可以通过第一交换局在电信网络中获得只支持标准化信令(例如建立和取消有用数据信道的信令)的接入口。
从而,在呼叫中心应用的例子中可以实现驻留在不同位置上的咨询处,例如这样各个顾问(代理人)可以在家工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出一种具有专用信令的终端装置,例如PC(个人计算机),所述终端装置借助终端信令装置通过第一有用数据信道与第二交换局交换专用信令。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根据本发明的交换局,使之可以经第一有用数据信道传输信令。为此根据本发明的交换局含有交换局信令接口用于在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与所述的交换局之间传输专用信令。在此情况下根据本发明的交换局与第二交换局相同,也就是说,它支持专用信令。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用具有第二交换局的交换局通信系统取代具有交换局信令接口的根据本发明的交换局,其中所述第二交换局支持专用信令。
这里通信系统配备第一信令接口用于经过第一有用数据信道(例如,ISDN-B-信道)在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和第二交换局之间传输专用信令,并且配备第二信令接口用于经过信令信道(例如,ISDN-D-信道)在电信系统和第二交换局之间传输专用信令。
本发明的有利扩展在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有利地配备有终端装置-数据装置,用于经第二有用数据信道传输数据。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例如可以以电话装置的形式构成,从而经第二有用数据信道传输语音。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配备有标准信令接口用于在终端装置与终端装置所连接的,而且不支持专用信息的第一交换局之间传输标准化信令。这些标准化信令是第一和第二有用数据信道涉及的信令所需要的,例如用于建立和取消有用数据信道的信令。在实施具有本发明的交换局的,也就是具有交换局信令接口的交换局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交换局配备有交换局数据传输装置用于通过第二有用数据信道传输有用数据。
在具有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在支持专用信令的第二交换局上的通信系统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配备有接通装置用于接通终端装置与第二交换局之间的第二有用数据信道。
在此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由具有第一信令接口和路由器接口的路由器以及具有第二信令接口和网关的网关服务器组成。在路由器与网关服务器之间根据本发明的数据传输各自经路由器及网关接口进行。
下面参照附图借助于优选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具有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有用数据信道和信令信道图示,
图3a至3c连接建立的示意图,和
图4、图5a到5c是本发明的不同实施变例。
图1示出具有终端装置1、第二交换局8和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13的本发明实施形式,所述终端装置1传输专用信令并且通过第一交换局7与电信网络6连接,所述第二交换局支持终端装置1的专用信令。
根据本发明解决两个问题:
一方面,对于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连接的不支持专用信令的第一交换局7,透明地在第二交换局8和终端装置1之间传输第一交换局的专用信令,从而第二交换局8可以如同本身的外围终端装置一样地处理终端装置1。
另一方面,对终端装置1接通(“延长的”)有用数据信道(第二有用数据信道,例如语音传输信道)。
在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和本地的第一交换局7之间只发送有关双方通道连接(第一和第二有用信道11和12)的标准化信令,就是说传输例如建立和解除有用数据信道的信令。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配备有终端装置信令装置2用于经第一有用数据信道11传输专用信令、终端装置数据传输装置3用于经第二有用数据信道12传输有用数据(例如语音),以及标准信令装置4用于在终端装置1和第一交换局7之间传输标准化信令,例如在终端装置1和第一交换局7之间建立和解除第一和第二有用数据信道的信令。
此外,连接在第二交换局8上的通信系统13配备路由器17用于传输专用信令,以及网关服务器18用于接通有用数据信道以传输有用数据(例如语音)。
路由器17含有第一信令接口14用于经第一有用数据信道11和对LAN(局域网)的路由器接口传输专用信令,以用网关服务器18传输数据(也就是传输专用信令)。
网关服务器18又配备有对LAN的网关接口20用于用路由器17传输数据(传输专用信令)、第二信令接口15以利用交换局8传输专用信令,以及接通装置16用于接通第二有用数据信道12和另一个终端装置21的有用数据信道;所述终端装置21不需要专用信令。
如果例如公司的客户通过其终端装置21(另一个终端装置)呼叫该公司的呼叫中心,就通过通信系统13产生另一个终端装置21与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公司的代理人)之间的有用数据信道连接。此外经交换局8与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之间的有用数据信道通过通信系统13传输专用信令。
因而对于交换局8网关服务器18起传输专用信令的虚用户作用。从交换局到网关服务器18的有用数据信道和专用信令信道连接就如同通过直接接在第二交换局8上的具有专用信令的终端装置1一样地进行,其区别是通过有用数据信道的网关服务器18传输用户的有用数据,用另一个终端装置21转接或者接通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第一和第二交换局7和8,以及另一个终端装置21之间的有用数据信道和信令信道图示。
网关服务器18为每个所服务的远程的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配备两个常规的有用数据信道(例如ISDN基本接入),以及另一个经路由器17对终端装置1的有用数据信道连接。
网关服务器18的两个有用数据信道12之一是对终端装置1的常规连接。另一个有用数据信道用于对另一个终端装置21连接。
网关服务器18通过所服务的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支配两个可以连接在一起的有用数据信道,由此连接另一个终端装置21的有用数据信道直到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出现1个字节的延迟(在64kBit/s时约为0.13ms)。两个有用数据信道的连接例如可以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进行。
第一有用数据信道11是网关服务器18和终端装置1之间经路由器17的连接。网关服务器18和路由器17之间的一段是LAN(例如以太网)连接。路由器17与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之间的一段是WAN连接(广域网,例如ISDN-B信道)。通过这种连接在第二交换局8与终端装置1之间传输专用信令,以及在第二交换局8与终端装置1之间直接交换数据(图2中的信令S)。
具有第二交换局8的专用信令在网关服务器18上用标准数据传输协议形成分组然后经路由器17向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发送,在终端装置1折去分组进行处理。沿相反的方向,信令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用标准数据传输协议形成分组,然后通过第一有用数据信道经网关服务器18(在此拆去分组)向第二交换局8发送,而不是通过信令通路向本地交换局7发送。
图3a至3c示出两个有用数据信道11和12及信令信道S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a:在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和用户的终端装置(另一个终端装置21)之间没有连接。建立了第一和第二有用数据信道11和12。这两个有用数据信道11和12可以都是标准连接,它们可以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建立也可以通过由另一个终端装置21呼叫终端装置1发起由根据本发明的通信系统13(路由器17和网关服务器18)建立。
图3b:建立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与标准用户终端装置(另一个终端装置21)之间的连接。在此经第一有用数据信道11和信令信道S进行信令发送。
图3c:启动了根据本发明的终端装置1与另一个终端装置21之间的有用数据信道(12和B)。在网关服务器18上把第二有用数据信道12和另一个终端装置21的有用数据信道B进行互联。
在传输专用信令的附近的增大带宽范围内第一信道数据信道11可以用作附加地传输有用数据。
下面通过图4、图5a到5c说明本发明的不同实施变例。
图4示出的实施例是,把路由器和网关服务器的功能集成到交换局5(根据权利要求7的本发明所述交换局)中,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交换局5具有交换局信令装置9用于经第一有用数据信道11传输专用信令,以及数据传输装置10用于经第二信道数据信道12传输有用数据,交换局信令装置9和数据传输装置10用一起构成虚用户。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地在终端装置1和根据本发明的交换局5之间传输专用信令。另一个终端装置21的有用数据信道B在根据本发明的交换局5中与第二有用数据信道12互联。
图5a到5c示出的实施例是,具有专用信令的终端装置1`直接地连接在第二交换局8上。所述的终端装置1`接管了网关服务器的任务,但是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终端装置1`由常规的终端装置(遥控终端装置22)遥控。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两个有用数据信道(第一和第二有用数据信道11和12),其中遥控终端装置22(例如PC)通过第一数据信道11遥控终端装置1`。遥控例如可以用市售程序进行,使用所述的程序一个PC可以由另一个远程的PC进行控制。
图5a中通过转接装置把第二有用数据信道与另一个终端装置21的有用数据信道B接通。
图5b通过其中连接终端装置1`的交换局8把第二有用数据信道12与另一个终端装置21的有用数据信道接通。
在图5a和图5b的举例中也可以采用分开的终端装置(电话和PC)作为遥控的终端装置22用于遥控终端装置1`。
在图5c的举例中通过路由器17(如果语音例如是“IP上的语音”)经路由器17与终端装置1`之间的附加信道向遥控终端装置22传输有用数据。其中“IP上的语音”转换可以在终端装置1`上也可以在交换局8中进行。
另外在图5c的举例中总应用程序还可以在只通过用户应用软件(例如互联网浏览器中的Applet)支配终端装置1`的服务器上运行。在终端装置1`和服务器之间只有IP连接。用“IP上的语音”(VoIP)转送语音。VoIP的转换可以在交换局8中进行也可以在服务器中进行。
Claims (11)
1.在终端装置(1)与电信网络(6)的交换局(5、8)之间传输专用信令以控制性能特征的方法,其中
终端装置(1)连接在不支持所述专用信令的第一交换局(7)上,
标准化信令经过信令信道传输,而有用数据经过至少一个有用数据信道传输,并且
在终端装置(1)与支持所述专用信令的第二交换局(5、8)之间,通过第一有用数据信道(11)传输专用信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终端装置(1)与第二交换局(5、8)之间,有用数据通过第二有用数据信道(12)传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第二有用数据信道(12)传输的有用数据是语音信息。
4.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方法的终端装置(1),
其特征在于,
用于通过第一有用数据信道(11)传输专用信令的终端装置-信令装置(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装置(1),
其特征在于,
用于通过第二有用数据信道(12)传输有用数据的终端装置-数据传输装置(3)。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终端装置(1),
其特征在于,
用于在终端装置(1)与第一交换局(7)之间传输标准化信令的标准-信令装置(4)。
7.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方法的交换局(5),其中,所述交换局(5)支持专用信令,
其特征在于,
用于通过第一有用数据信道(11)在终端装置(1)与交换局(5)之间传输专用信令的交换局-信令装置(9)。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换局(5),
其特征在于,
用于通过第二有用数据信道(12)传输有用数据的终端装置-数据传输装置(10)。
9.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方法的支持专用信令的交换局(8)的通信系统(13),
其特征在于,
第一信令接口(14)用于经过第一有用数据信道(11)在终端装置(1)与通信系统(13)之间传输专用信令,并且
第二信令接口(15)用于经过信令信道在支持专用信令的交换局(8)与通信系统(13)之间传输专用信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13),
其特征在于,
接通装置(16)用于接通终端装置(1)与第二交换局(8)之间的第二有用数据信道(12)。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通信系统(13),
其特征在于,
拥有路由器(17)和网关服务器(18),所述路由器(17)含有第一信令接口(14)和路由器接口(19)用于通过网关服务器(18)传输数据,所述网关服务器(18)含有第二信令接口(15)和网关接口(20)用于通过路由器(17)传输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043478 | 2000-09-04 | ||
DE10043478,9 | 2000-09-04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36412A true CN1636412A (zh) | 2005-07-06 |
Family
ID=7654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818482.0A Pending CN1636412A (zh) | 2000-09-04 | 2001-09-03 | 用专用信令把终端装置与任意交换中心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30189921A1 (zh) |
EP (1) | EP1316227A2 (zh) |
CN (1) | CN1636412A (zh) |
WO (1) | WO2002021856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974133B1 (en) * | 2013-03-13 | 2019-10-23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underlying physical network by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73890A (en) * | 1988-12-30 | 1991-12-17 | At&T Bell Laboratories | Remote agent operation for automatic call distributors |
NL1001458C2 (nl) * | 1995-10-20 | 1997-04-22 | Nederland Ptt | Systeem voor signaaloverdracht tussen bedrijfscentrales. |
FI102708B (fi) * | 1996-10-22 | 1999-01-29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etätyöaseman ja automaattisen kutsunjakojärje stelmän välisen tietoliikenneyhteyden sovittamiseksi |
NL1005178C2 (nl) * | 1997-02-04 | 1998-08-06 | Koninkl Kpn Nv | Systeem voor remote access. |
-
2001
- 2001-09-03 CN CN01818482.0A patent/CN1636412A/zh active Pending
- 2001-09-03 WO PCT/DE2001/003371 patent/WO2002021856A2/de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1-09-03 US US10/363,384 patent/US20030189921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9-03 EP EP01976013A patent/EP1316227A2/de not_active Withdra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30189921A1 (en) | 2003-10-09 |
WO2002021856A2 (de) | 2002-03-14 |
EP1316227A2 (de) | 2003-06-04 |
WO2002021856A3 (de) | 2003-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05789C (zh) | 集成路由器、呼叫中心和呼叫路由方法 | |
CN1145314C (zh) | 数据电话网和专用连接电话网之间的桥接装置和方法 | |
KR100259409B1 (ko) | 디지탈 정보 네트워크상에서의 전화 교환 시스템의 제어 | |
JP3686337B2 (ja) | パケットデ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および専用接続ネットワークを組み合わせた統合型テレフォニネットワーク | |
JP4297881B2 (ja) | マルチメディア電気通信自動コール分配システム | |
US7336650B2 (en) | Arrangement for the provision of messages and dialogues in packet networks | |
CA2297647A1 (en) | Computer network telephony | |
CN1124725C (zh) | 基于互联网协议的电话交换系统及方法 | |
CN1258409A (zh) | 计算机至电话交换机的连接 | |
CN1497903A (zh) | 为电信交换领域提供控制和监测功能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99428C (zh) | 一种基于ip的电话系统 | |
CN1462564A (zh) | 常规isdn/pstn-用户到交换系统的基于分组连接的装置 | |
CN1190047C (zh) | 融合电话网和ip网用户的个人号码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 |
US20060098684A1 (en) |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method for parallelly operating standard-based and proprietary resources | |
CN1636412A (zh) | 用专用信令把终端装置与任意交换中心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 |
CN1160927C (zh) | 降低连接于交换机的信息台故障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213622C (zh) | 用于把电信设备连接到分组交换通信网上的接口单元 | |
CN1234210C (zh) | 支持交换系统和终端之间的通信的网络终端单元和方法 | |
KR100440063B1 (ko) | 아이피비엑스 시스템에서의 브이오아이피 서비스 장치 및방법 | |
CN1159928C (zh) | 接入网及其信息通信方法 | |
CN1216474C (zh) | 用于在通信网络和数据网络之间传输呼叫的方法 | |
CN1423904A (zh) | 在分组网络中控制通知和对话的方法 | |
CN1474601A (zh) | 分布式的会议电视代理服务器的方法和设备 | |
CN1767510A (zh) | 一种接入媒体网关及其业务处理方法 | |
JP4012209B2 (ja) | VoIPサービスシステム、呼制御サーバ、および呼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