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13393A - 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 - Google Patents
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13393A CN1613393A CNA2004100905908A CN200410090590A CN1613393A CN 1613393 A CN1613393 A CN 1613393A CN A2004100905908 A CNA2004100905908 A CN A2004100905908A CN 200410090590 A CN200410090590 A CN 200410090590A CN 1613393 A CN1613393 A CN 16133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shirt
- neck
- buttonhole
- butt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0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7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0000009711 regulat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5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4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38000009958 se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3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41000186216 Corynebacterium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698 laser cut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20003002 synthetic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057 synthet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54 immer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3141 lower extremity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10000003739 ne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88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8
- 239000003351 stiffen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29920005644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glycol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 potter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37509 Patinopecten s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20637 scallop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Ethene Chemical compound C=C VGGSQFUCUMXWE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27 coher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596 poly (chlorostyrenes)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7516 Chrysanthem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89548 Chrysanthemum x morifoli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877 Melami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4189 Scleros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99 cor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414 extrem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128 hea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07 heat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JDSHMPZPIAZGSV-UHFFFAOYSA-N melamine Chemical compound NC1=NC(N)=NC(N)=N1 JDSHMPZPIAZG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68 pheno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11 pheno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1/00—Shirts
- A41B1/08—Details
- A41B1/12—Neckbands
- A41B1/16—Adjustable neckban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1/00—Shirts
- A41B1/08—Details
- A41B1/18—Shirt-fronts
- A41B1/22—False shirt-fronts, e.g. dickeys, with or without attached collars; Means for attaching or stretch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3/00—Collars
- A41B3/02—Closures, e.g. tab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3/00—Collars
- A41B3/04—Collars fastening to shir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18—Cloth colla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2300/00—Details of 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or handkerchief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1B2300/30—Closures
- A41B2300/326—Closures using hooks and eyele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B—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HANDKERCHIEFS
- A41B2300/00—Details of shirts, underwear, baby linen or handkerchief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41B2300/30—Closures
- A41B2300/332—Closures using elastic b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Garments (AREA)
- Outer Garments And Coats (AREA)
Abstract
在西式衬衫(1)的领下盘(3)的底襟的上料(3a)设置第2纽孔(6),在下料(3b)缝接橡胶带(8)的左端,在右端缝接衬垫(7a)的左端,在衬垫(7a)的右端缝接衬料(7b),衬料(7b)的右端缝入到领下盘(3)的下料(3b)内,在衬垫(7a)牢固地缝接最上部的纽扣(4)。在衬垫(7a)的下方将纵向带(9)的上下端缝接于下料(3b),在其间使横向带(10)穿过,将两端分别缝接于衬垫(7a)和衬料(7b)的里侧,纵向带(9)夹入到由衬垫(7a)和衬料(7b)构成的移动布和横向带(10),将最上部的纽扣(4)扣到上料(3a)的第2纽孔(6),当反抗橡胶带(8)的拉力使其朝右侧移动时,可顺利地移动,不进行显眼的动作即可将颈围调节到所希望的长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在套服·礼服等外衣下面系上领带的、西式衬衫等用钮扣收紧颈围的衬衫(也包含女衬衫等),特别是涉及不影响外观、可轻松地穿用颈围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
背景技术
穿在套服·礼服等外衣下面的西式衬衫以在颈围系领带为前提而制成,所以,用钮扣固定到颈围的最上部,在零售店分别按每1cm的等级准备颈围和袖长,由穿用的人选择最合身的衬衫。即使这样,穿上颈围正好合适的西式衬衫长时间维持从其上系上领带的状态时感到拘束的人还是很多。
因此,在日本特开平5-30220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敞领衬衫(西式衬衫)的发明,该衬衫的领构造可调节颈围的长度,并具有即使稍松地系上领带也不产生不谐调感的构造。在该专利文献的发明中,使用带止动部件的滑动扣件代替钮孔,或者安装钩或用于短布袜的别扣代替钮扣,安装多个眼或别扣挂代替钮孔,或者形成用1对面扣(粘接布)固定敞口衬衫的最上部的构造,从而可调节敞口衬衫的颈围的长度。当使敞口衬衫的颈围为最短时,使衣领的中央部重合地安装衣领,从而在增大敞口衬衫的颈围长度时严实地使敞口衬衫的两领的中央部相合,不给观看的人松开颈围的印象。
然而,在上述日本特开平5-302201号公报的技术中,对于最初稍紧地系住敞口衬衫的颈围、中途感到拘束后想使颈围长度变长的场合,必须一度使领带大幅度松开,使滑动扣件滑动,或者重新在别的位置挂钩或别扣,或者使面扣一时剥开重新粘贴。这样的动作容易受人注意,特别是在婚礼(也包含订婚宴)或守夜·葬礼这样的冠婚葬祭等重要仪式的场合,这样做没礼貌,所以,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另外,在该技术中,在接受于衣领下侧的领下盘(在通常的西式衬衫中分别设置最上部的钮扣和钮孔的部分)的表面直接安装滑动扣件和粘接布·多个眼·多个别扣挂这样的硬部件,所以,即使用衣领挡住,也存在显现轮廓或者某些时候因衣领上翻而被看到的可能性,有损形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显眼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希望的长度,在衣领不会显现夹具等的轮廓或因衣领上翻而看到夹具,可舒适地长时间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1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设于领下盘(在具有衣领的衬衫中挡到衣领下的颈围部分,在具有外领的衬衫中挡到外领下的颈围部分)的第2钮孔内部的移动布安装衬衫的最上部的钮孔,可使上述最上部的钮孔朝颈围方向在上述第2钮孔内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因此,可从钮扣处于第2钮孔的离通常的钮孔最远的位置的颈围最紧的状态到钮扣处于第2钮孔的最靠通常的钮孔侧的颈围最松的状态,最上部的钮扣保持扣到通常的钮孔的状态,通过用双手或单手的指尖夹住衬衫的领口稍拉伸的动作,可调节到所希望的紧固状态。
这样,不进行显眼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希望的长度,不在衣领显现夹具等的轮廓或因衣领上翻而露出夹具等,冷时可收紧,热时可松开,可快速地对应周围的温度变化,另外,可快速地从外领间张开较大的休闲状态切换到使外领严实地并起的正规状态,成为可舒适地长时间穿用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
按照本发明的第2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将上述最上部的钮扣直接安装于自由伸缩的弹性材料,或在上述弹性材料的前端缝接上述移动布,然后安装于上述移动布,将上述弹性材料的另一端缝接到上述领下盘的下料。
在这里,“弹性材料”可使用橡胶板、橡胶带、网眼橡胶带等。这样,通过在将最上部的钮扣扣到通常的钮孔的状态下由弹性材料朝颈围收紧的方向施加弹性力,从而在作为弹性材料使用橡胶板、橡胶带那样的具有强力的拉力的部件的场合,即使为使风稍进入颈围而用手夹住两领口使其松开,如松手,则由弹性材料的弹性力重新恢复到原来的严实收紧的状态。
另外,在作为弹性材料使用网眼橡胶带那样的拉力较弱的部件的场合,当感到颈围过紧时,如用双手夹住两领口将最上部的钮扣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则由于弹性材料的弹性力弱,所以,由与第2钮孔的锁眼部分的摩擦使得最上部的钮扣不立即返回到原来的位置,而是缓慢地经过较长时间由感受不到的程度的移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所以,穿用者可短时间维持颈围轻松的状态。这样,即使在出席葬礼等时必须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的场合,也可不引人注目地使颈围轻松。
这样,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通过选择弹性材料的弹性力,可立即恢复到原来的严实收紧的状态,或短时间维持松开颈围的状态,也不会在衣领呈现夹具等的轮廓或因衣领上翻而露出夹具等,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3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为了限制上述弹性材料或上述移动布的朝上下方向的摆动,在上述领下盘的下料安装纵向带,可朝横向移动地使横向带穿过上述纵向带下缝接于上述弹性材料或上述移动布的里侧。这样,弹性材料或移动布在沿颈围移动时不朝上下方向摆动,可平稳地移动。因此,可在一瞬间松开颈围,没有被人发现的危险。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作为限制上述弹性材料或上述移动布朝上下方向的摆动的构成,也可在上述弹性材料或上述移动布下的上述领下盘的下料的与上述第2钮孔相当的位置缝接横长的带的空出上述第2钮孔长度的量的两端,使纵向带穿过上述横长的带的空出部分将上下端缝接到上述弹性材料或上述移动布的背面侧。这样,弹性材料或移动布在沿颈围移动时不朝上下方向摆动,可平稳地移动。因此,可在瞬间松开颈围,没有被人发现的危险。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另外,也可在上述弹性材料或上述移动布下的上述领下盘的下料的与上述第2钮孔相当的位置仅缝接横长的带的左端,使纵向带穿过上述横长的带的空出部分将上下端缝接到上述弹性材料或上述移动布的里侧,在与上述第2钮孔的右端相当的位置将纵向带安装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在上述弹性材料或上述移动布的里侧缝接上述横长的带的右端。这样,最上部的钮扣的移动的范围在左端和右端都受到限定,不会在弹性材料施加过大的力,而且,可平稳地使最上部的钮扣在第2钮孔内移动。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可使弹性材料经久耐用,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4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上述弹性材料或上述移动布按折曲线缝接折曲成“ㄑ”字形的带,上述带的两端缝接在上述领下盘的下料,上述缝接的折曲线的左右的多余的带折成褶裥。这样,当最上部的钮扣在第2钮孔内朝颈围松弛的方向受拉时,带的中央的褶裥朝上下分散,所以,游动范围变小。因此,即使强行朝第2钮孔外拉最上部的钮扣,也由其钩住,固定了最上部的钮扣的移动布和弹性材料的一部分跳出到第2钮孔外面的所谓的“冒出”不易发生。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不易发生冒出,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上述纵向带和/或上述横长的带或折曲成“ㄑ”字形的带也可仅缝接到在上述领下盘的下料的内侧缝接的衬料。所以,这些部件的缝接线不露到领下盘的下料的表面,露出的仅是缝接弹性材料的另一端的线(仅弹性材料仅缝接于衬料时不能承受),所以,外观改善。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外观良好。
按照本发明的第5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上述弹性材料或移动布具有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牢固地卷绕于钮扣的线足而固定的线结)缝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从内侧在上述第2钮孔的周围粘贴在上述第2钮孔部分开设了长孔的硬质衬垫,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从上述第2钮孔来到外面。
在这里,“硬质衬垫”可使用巴林(バイリ一ン)衬垫(由聚酯、尼龙等构成的无纺布的衬垫,具有多种厚度)、因贝鲁(インベル)衬垫(也称皮带衬垫,或简称为衬垫,例如为聚酯等的织物衬垫,手感从软到硬具有多种)等。
这样,由于存在粘贴于第2钮孔的周围的硬质衬垫,所以,第2钮孔不能自由变形,可有效地防止“冒出”。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不易发生冒出,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上述移动布也可由与衬衫的布料相同布料的布料或其它布料包住衬垫而构成。在这里,“衬垫”例如可使用上述那样的巴林(バイリ一ン)衬垫、因贝鲁(インベル)衬垫等。在衬垫的表面具有大的凹凸,布料的表面凹凸小。因此,当用布料包住衬垫作为移动布使用时,特别是从内侧在第2钮孔的周围将在第2钮孔部分开设了长孔的硬质衬垫粘贴到第2钮孔部分的场合,移动布的表面具有小凹凸的布料与硬质衬垫的表面的大的凹凸产生正好的摩擦力,可在第2钮孔的适当的位置停止移动布,或使其移动。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不易发生冒出,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上述移动布也可通过在硬质衬垫粘接布料后用激光裁剪或热裁剪切成上述移动布的形状而构成。这样,移动布周围由激光裁剪或热裁剪的热固定,所以,不会脱线,制作移动布时可省去用缝纫机进行的缝纫工序,具有可减小移动布的厚度的优点。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另外,制造容易,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6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领下盘中设置仅由可与领下盘分离地移动的衬垫构成的移动布,在该移动布具有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地缝接最上部的钮扣,从领下盘上料内侧在形成第2钮孔的周围安装较大硬质衬垫,或进一步从其上在形成第2钮孔的部分安装切成第2钮孔的长度左右的较小硬质衬垫,从较大硬质衬垫上粘贴或缝接覆盖全体的大小的与衬衫的布料相同布料的布料或其它布料,或在形成第2钮孔的部分粘贴或缝接第2钮孔的长度左右的大小的与衬衫的布料相同布料的布料或其它布料,或者从较小硬质衬垫上粘贴或缝接覆盖较大硬质衬垫全体的大小的或覆盖较小硬质衬垫的大小的与衬衫的布料相同布料的布料或其它布料,形成第2钮孔,使最上部的钮扣从第2钮孔来到外面。
即,利用上述那样的衬垫与布料的匹配的良好性,相反地将第2钮孔的周围作为布料表面,将移动布作为衬垫。这样,第2钮孔周围的表面具有小凹凸的布料与构成移动布的衬垫的表面的大的凹凸产生正好的摩擦力,可在第2钮孔的适当的位置停止移动布,或使其移动。是否在领下盘上料内侧安装较大硬质衬垫后进一步安装较小硬质衬垫,相应于衬衫的材料产生最佳的摩擦力地决定即可。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另外,不易发生冒出,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7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上述领下盘的前端部分的上述第2钮孔侧全体粘贴在上述第2钮孔部分开设长孔的上述硬质衬垫。这样,领下盘的前端部分的第2钮孔侧整体由硬质衬垫强化,所以,第2钮孔不能自由变形,冒出更不易发生。另外,通过在领下盘的前端部具有拉力,可增大与移动布之间的摩擦,可将最上部的钮扣停留在第2钮孔的所希望的位置,如必要,可用指尖夹住收紧,另外,由于在移动布的移动范围不起皱或弯曲,所以,可使移动布平稳在移动。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显眼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希望的长度,另外,更不易发生冒出,冷时可收紧,热时可松开,可快速地应对周围的温度变化,另外,可快速地从外领间张大的休闲状态切换到使外领严实地并起的正规状态,可舒适地长时间穿用。
也可在上述移动布的里侧缝接上述硬质衬垫。这样,移动布全体的硬度增加,所以,冒出更不易发生,另外,移动布可更平稳地在领下盘的前端部分的内部移动,所以,可由指尖夹住用较小的力调节颈围。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另外,更不易发生冒出,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另外,也可使用较薄的耐热性塑料板代替上述硬质衬垫。在这里,耐热性塑料狭义上指到约200℃不软化的塑料材料。如为该材料,则对于用熨斗熨的温度最高(约200℃)的棉制的西式衬衫等也可用于代替硬质衬垫。广义上还包含软化温度更低(约100℃~约180℃)的塑料材料。这是因为,在聚酯制的西式衬衫等的场合,用熨斗熨的温度约为较低的160℃~约180℃,而且并不直接将熨斗接触到耐热性塑料,而是夹住坯布间接地加热,所以,可认为耐热性塑料的温度低得多。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不易发生冒出,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另外,也可使用耐热性塑料板代替上述移动布,具有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地缝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从上述第2钮孔来到外面。
在这里,耐热性塑料如上述那样,狭义上指到约200℃不软化的塑料材料。具体地说,具有聚偏氯乙烯或聚偏氯乙烯与聚氯乙烯(PVC)的共聚物、或用于小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而且,广义上还包含软化温度更低(约100℃~约180℃)的塑料材料。这是因为,在聚酯制的西式衬衫等的场合,用熨斗熨的温度约为较低的160℃~约180℃,而且并不直接将熨斗接触到耐热性塑料,而是夹住坯布间接地加热,所以,可认为耐热性塑料的温度低得多。因此,根据衬衫的坯布的种类的厚度,也可使用聚氯乙烯(PVC)。
这些耐热性塑料板如不太厚,则可用缝纫机缝接,所以,可用手缝针或钉扣机缝接最上部的钮扣。另外,由于这些塑料板具有适度的硬度,所以,不设置用于防止冒出的纵向带和横向带等,也不会发生冒出。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不易发生冒出,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8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代替上述移动布的耐热性塑料板缝接布带,在该布带或该布带和上述耐热性塑料板具有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地缝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使其从上述第2钮孔来到外面。耐热性塑料板如不太厚,则可用缝纫机缝接,所以,可用手缝针或钉扣机缝接最上部的钮扣。另外,由于这些塑料板具有适度的硬度,所以,具有不设置用于防止冒出的纵向带和横向带等也不会发生冒出的优点,但在最上部的钮扣脱落的场合一般难以由消费者重新钉上。
在这里,可在代替移动布的耐热性塑料板仅缝接布带的两端,使其中央从耐热性塑料板浮起,仅在布带缝接最上部的钮扣,也可在耐热性塑料板缝接布带的周围,使其紧密接触于耐热性塑料板,贯通布带与耐热性塑料板,缝接最上部的钮扣。在前者的场合,当最上部的钮扣脱落时,消费者容易重新缝接最上部的钮扣,但存在与布带浮起的量相应地发生冒出的难点。另一方面,在后者的场合,由于布带紧密接触于耐热性塑料板,所以,消耗者将最上部的钮扣重新仅钉到布带可能较困难,但由于针尖在耐热性塑料板滑动,所以,可容易引导地将最上部的钮扣重新钉到布带。
另外,通过从耐热性塑料板的一端伸出地缝接较长的布带,从而由伸出部分起到止动部件的作用,所以,部件数量减少,工程缩短,还可使得成本降低。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另外,在最上部的钮扣脱落的场合也可容易地重新钉上,同时,还可安装止动部件,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9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上述移动布、将硬质衬垫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将耐热性塑料板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或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缝接自由伸缩的弹性材料,将上述弹性材料的另一端缝接到上述领下盘的下料。
在这里,“弹性材料”可使用橡胶板、橡胶带、网眼橡胶带等。这样,通过在将最上部的钮扣扣到通常的钮孔的状态下由弹性材料朝颈围收紧的方向施加弹性力,从而在作为弹性材料使用橡胶板、橡胶带那样的具有强力的拉力的部件的场合,即使要使风稍进入颈围而用手夹住两领口使其松开,如松手,则由弹性材料的弹性力重新恢复到原来的严实收紧的状态。
另外,在作为弹性材料使用网眼橡胶带那样的拉力较弱的部件的场合,当感到颈围过紧时,如用双手夹住两领口将最上部的钮扣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则由于弹性材料的弹性力弱,所以,由与第2钮孔的锁眼部分的摩擦使得最上部的钮扣不立即返回到原来的位置,而是缓慢地经过较长时间由感受不到的程度的移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所以,穿用者可短时间维持颈围轻松的状态。这样,即使在出席葬礼等时必须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的场合,也可不引人注目地使颈围轻松。
另外,在作为弹性材料使用网眼橡胶带那样的拉力较弱的带的场合,如从颈围最紧的状态成为使颈围松开到任意的位置的状态,则通过移动布等特别是在里侧缝接了硬质衬垫的移动布和在里侧缝接了耐热性塑料板的移动布那样较厚的移动布与第2钮孔锁眼部分的摩擦也可使最上部的钮扣停留在该位置,可成为所希望的收紧状况。另外,必要时用指尖夹住即可关闭外领与外领间。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另外,更不易发生冒出,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10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上述移动布、将硬质衬垫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将耐热性塑料板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或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的一端缝接自由伸缩的弹性材料,朝颈围收紧方向对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施加弹性力地将上述弹性材料的另一端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在上述移动布、将硬质衬垫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将耐热性塑料板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或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的另一端缝接由没有伸缩性的坯布构成的止动部件,限制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朝颈围收紧的方向的移动地将上述止动部件的另一端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
这样,即使在作为弹性材料使用橡胶板、橡胶带那样的具有强力的拉力的部件的场合,也可不过度受拉地由止动部件将最上部的钮扣保持在获得平衡的位置。另外,在作为弹性材料使用网眼橡胶带那样的拉力较弱的带的场合,如从由止动部件限制的颈围最紧的状态成为使颈围松开到任意的位置的状态,则通过移动布等特别是在里侧缝接了硬质衬垫的移动布和在里侧缝接了耐热性塑料板的移动布那样较厚的移动布与第2钮孔锁眼部分的摩擦可使最上部的钮扣停留在该位置,可成为所希望的收紧状况。另外,由止动部件使得更不易发生冒出。另外,必要时用指尖夹住即可关闭外领与外领间。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另外,更不易发生冒出,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也可将上述移动布、将硬质衬垫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将耐热性塑料板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或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缝接于自由伸缩的长的弹性材料上,将上述弹性材料的两端分别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这样,弹性材料的一方起到与止动部件同样的作用,所以,缝制简单,可获得与缝接止动部件同样的作用效果。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另外,更不易发生冒出,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另外,也可不将上述弹性材料的端部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而是缝接于衬垫材料,将上述衬垫材料粘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当缝合上述领下盘的下料与上料时,上述衬垫材料的上下端都缝接。在这里“衬垫”可使用巴林(バイリ一ン)衬垫(由聚酯、尼龙等构成的无纺布的衬垫,具有多种厚度)、因贝鲁(インベル)衬垫(也称皮带衬垫,或简称为衬垫,例如聚酯等的织物衬垫,手感从软到硬具有多种)等。巴林(バイリ一ン)衬垫虽然也具有软衬垫和硬衬垫,但通常软衬垫、硬衬垫指因贝鲁(インベル)衬垫的软衬垫、硬衬垫。
这样,弹性材料的端部的缝接线从外部看不到,仅与通常的衬衫同样的针迹可从外部看到。通过在缝合领下盘的下料与上料时缝接衬垫材料的上下端,即使多次洗涤等使粘接面受到剥离,也不脱落。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从外面看不到多余的针迹,外观良好,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另外,也可将上述弹性材料的端部缝接到领下盘衬垫后,将上述领下盘衬垫粘接于领下盘下料的内侧。在这里,“领下盘衬垫”为在领下盘下料全周的内侧粘接的衬垫材料。在将该领下盘衬垫粘接于领下盘下料的内侧之前,如将弹性材料的端部缝接于预定的位置,则弹性材料的端部的缝接线不能从外部看到,仅可从外部看到与通常的衬衫同样的针迹。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从外面看不到多余的针迹,外观良好,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也可形成为用布料包住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的构成。这样,即使在耐热性塑料板较薄的场合也不易折曲,另外,即使在耐热性塑料板部分可从第2钮孔看到的场合,由于用布料包住,所以,没有由塑料板表面反射光而使外观产生不谐调感的危险。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另外,更不易发生冒出,没有使外观产生不谐调感的危险。
另外,也可形成在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的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的构成。这样,即使在可从第2钮孔看到耐热性塑料板部分的场合,即使未由布料包住也不由塑料板表面反射光,没有使外观产生不谐调感的危险。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另外,更不易发生冒出,没有使外观产生不谐调感的危险。
按照本发明的第11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上述弹性材料或上述移动布具有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地缝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使其从上述第2钮孔来到外面,在上述第2钮孔浸渍热硬性树脂使其热硬化。在这里,热硬化树脂具有环氧树脂、三聚氰酰胺、酚醛树脂、尿烷树脂等,但由于缝接最上部的钮扣的线与第2钮孔多次相互摩擦,所以,对于硬度太高的树脂存在断线的危险,所以,最好为硬化后也具有弹性的树脂。通过这样固定第2钮孔,从而使得冒出不易发生。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另外,更不易发生冒出,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也可在上述弹性材料或上述移动布具有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地缝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从由合成树脂的线进行了锁眼的上述第2钮孔来到外面。
近年来,开始使用具有适度的张力、耐热性也强的合成树脂的线,由该合成树脂的线进行锁眼的第2钮孔不易产生大的变形,因此,不易发生冒出。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另外,更不易发生冒出,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12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上述弹性材料的两端缝接限制上述弹性材料的伸长的防伸长材料。这样,即使在由于某种原因而在弹性材料作用大的拉力的场合,弹性材料也仅伸长到防伸长材料的长度,所以,不作用过大的应力,不会无益地缩短弹性材料的寿命。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可使弹性材料经久耐用,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也可在上述领下盘中比上述第2钮孔长地将横向带贴到上述第2钮孔的位置,将两端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夹住上述横向带的空心部分地在上述横向带的上下边缘缝接2片的纵向带,使得可沿上述横向带移动,在上述2片的纵向带中的表侧缝接钮扣,使其从上述第2钮孔来到外面。这样,2片的纵向带与横向带间的摩擦增大,最上部的钮扣不易从一度移动了的位置偏移。另外,由于不使用弹性材料,所以,构造简单,可实现低成本化。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构造简单,可实现低成本化,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另外,也可使上述横向带为2条,在上述2条的横向带的上下的边缘分别缝接上述2片的纵向带,使得可沿上述2条的横向带移动。这样,2片的纵向带与横向带间的摩擦进一步增大,最上部的钮扣不易从一度移动了的位置偏移。另外,必要时用指尖夹住即可关闭外领与外领间。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构造简单,可实现低成本化,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另外,也可仅在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的内侧的衬料缝接上述横向带。这样,横向带的两端的缝接线不显现到领下盘的上料的表面,另外,不使用弹性材料,所以,在领下盘的下料的表面缝接线一切不显现,成为与通常的衬衫没有变化的外观,外观非常良好。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构造简单,可实现低成本化,另外,外观非常良好。
按照本发明的第13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上述移动布或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的一端通常缝接限制上述移动布或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的移动的止动部件,将上述止动部件的另一端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端部。移动布或耐热性塑料板通常时由缝接的最上部的钮扣在第2钮孔内限制移动,但在最上部的钮扣脱落的场合,成为可在领下盘中自由移动的状态,所以,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较困难。然而,通过安装这样的止动部件,从而用手拉止动部件即可容易地将移动布或耐热性塑料板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可重新钉上最上部的钮扣。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另外,在最上部的钮扣脱落的场合也可容易地重新钉上。
按照本发明的第14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不对上述移动布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施加力的状态下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所处的领下盘里侧的下料设置没有脱线的贯通孔。由于该贯通孔为了最上部的钮扣脱落的场合设置,所以,在消费者自己将最上部的钮扣重新钉到移动布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的场合,使设于领下盘底襟上料的第2钮孔稍扩大,在不对移动布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施加力的状态下用带有缝线的针挑最上部的钮扣应处在的位置。此时,当深挑时,存在挑到领下盘底襟的下料、最上部的钮扣缝接到领下盘底襟的下料的危险。
因此,在领下盘里侧的下料设置没有脱线的贯通孔,为了不挑到下料,开始不挑,在将针在贯通孔中贯通确认后使其反复多次,这样,可将最上部的钮扣缝接到移动布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这样,消费者可没有错误、简单地重新钉上最上部的钮扣。在这里,作为没有脱线的贯通孔,可使用菊孔或金属·塑料等的环孔。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最上部的钮扣脱落的场合消费者也可简单而且确实地重新钉上最上部的钮扣,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
也可使连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与移动布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两者的起到线足和绕线头的作用的部件的任一个或全部由金属、塑料、高弹体、橡胶、木、陶瓷、玻璃中的任一种制成。
例如,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可由金属制成,起到线足或绕线结作用的部件为橡胶制的线状部件。另外,如连接最上部的钮扣与移动布两者的部分由塑料一体形成,则可大量生产,可大幅度降低成本。另外,如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及起到线足或绕线结的作用的部件由金属、木、陶瓷、玻璃等制成,则成为外观美、图案设计优良的衬衫。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可大量生产,图案设计优良,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15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短棒状的高弹体安装最上部的钮扣,使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穿过设于领下盘的第2钮孔,扩展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的下端地粘接于塑料板,并在该塑料板的周围粘接高弹体板,将该高弹体板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按照这样的构成,可由高弹体板的变形力使最上部的钮扣在第2钮孔内朝颈围方向移动,当停止加力时,由高弹体板的弹性力使最上部的钮扣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松开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如松开手,则恢复到原来的严实收紧的状态
也可在短棒状的高弹体安装最上部的钮扣,使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穿过设于领下盘的第2钮孔,扩展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的下端地粘接于塑料板,并在该塑料板的一端粘接弹性材料,将该弹性材料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按照该构造,可由弹性体材料的伸缩力使最上部的钮扣在第2钮孔内朝颈围方向移动,当停止加力时,由弹性体材料的伸缩力使最上部的钮扣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松开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如松开手,则恢复到原来的严实收紧的状态。
另外,也可在短棒状的高弹体安装最上部的钮扣,使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穿过设于领下盘的第2钮孔,将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的下端粘接于小而薄的塑料板,由具有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的下端部滑动的椭圆形的槽和上述小而薄的塑料板滑动的长方形的槽的导向板覆盖,该导向板的里侧由薄的塑料板或硬质衬垫材料闭塞。这样,如使滑动方向与第2钮孔的纵向一致地安装于领下盘的内部,则最上部的钮扣可在第2钮孔内滑动,由短棒状的高弹体的下端部与椭圆形的槽的摩擦,可在所希望的位置固定。必要时由指尖夹住即可关闭外领与外领间。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16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上述第2钮孔的上述领下盘的内端侧稍向下倾斜。
在第2钮孔的周边粘贴硬质衬垫,调节与最上部的钮扣的摩擦,调节弹性材料的弹性力,这样,即使最上部的钮扣在第2钮孔内的任意位置停留,当第2钮孔水平设置时,最上部的钮扣朝领下盘内侧的返回也不太好。因此,本发明者经过认真的实验研究后发现,当第2钮扣的内侧朝下倾斜时,最上部的钮扣朝领下盘内侧的返回良好,由此完成了本发明。具体地说,第2钮孔的长度为1.2cm~2.cm左右,当第2钮孔内侧端相对其下降约2mm左右时,最上部的钮扣朝领下盘内侧的返回良好。必要时由指尖夹住即可关闭外领与外领间。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17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使上述第2钮孔内端从上述领下盘与上述外领的连接部分的正下方朝上述领下盘的外侧离开地设置上述第2钮孔。即使第2钮孔内端位于领下盘与外领的连接部分的正下方,使最上部的钮扣朝第2钮孔外端移动,挂到通常的钮孔外端,从而可打开外领与外领之间。因此,通过使第2钮孔的长度增大,可使外领与外领之间张开更大,但第2钮孔过长时,外观变差,第2钮孔易于打开,冒出也容易发生。而如通过使第2钮孔朝外侧偏移增大最大打开宽度,则第2钮孔的长度可较短,外观也良好,冒出也不发生。
按照本发明的第18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使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贯通设于领下盘底襟上料的第2钮孔,将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缝接于固定配件,可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沿颈围方向在上述第2钮孔内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通过使线足或绕线结为适当的长度,可利用领下盘底襟上料与固定配件的摩擦,停留于第2钮孔内的所希望的位置。而且,由于为不使用止动部件和弹性材料的简单的构造,所以,可容易而且廉价地制造。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可容易而且廉价地制造,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另外,也可通过贯通设于领下盘底襟上料的第2钮孔的脚部连接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与固定配件,使得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可沿颈围方向在上述第2钮孔内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如系上领带,则最上部的钮扣看不到,所以,也可使用钮扣以外的部件,在不系领带的场合,如使用金属等闪光物或陶瓷等代替最上部的钮扣,则图案设计也优良。另外,连接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与固定配件的部件不限于线足或绕线结,只要具有适当的长度和强度,则什么都可使用。而且,由于为不使用止动部件和弹性材料的简单的构造,所以,可容易而且廉价地制造。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可容易而且廉价地制造,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19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使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贯通设于领下盘底襟的领下盘贯通钮孔,将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缝接于固定配件,可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沿颈围方向在上述领下盘贯通钮孔内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此前说明的第2钮孔都设在领下盘底襟上料,领下盘底襟下料不贯通,需要在领下盘底襟内部的作业,消费者难以简单地改变内部内部构造。
然而,在本发明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中,设置贯通领下盘底襟的领下盘贯通钮孔,由贯通该领下盘贯通钮孔的线足或绕线结连接最上部的钮扣与固定配件。因此,不需要在领下盘底襟内部的作业,制造容易,成本降低,另外,相应于消费者的爱好将最上部的钮扣和固定配件与其它部件交换也容易。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可容易而且廉价地制造,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另外,也可通过贯通设于领下盘底襟的领下盘贯通钮孔的脚部连接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与固定配件,可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沿颈围方向在上述领下盘贯通钮孔内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如系上领带,则最上部的钮扣看不到,所以,也可使用钮扣以外的部件,在不系领带的场合,如使用金属等闪光物或陶瓷等代替最上部的钮扣,则图案设计也优良。另外,连接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与固定配件的脚部只要具有适当的长度和强度,则什么都可使用。而且,由于为不使用止动部件和弹性材料的简单的构造,所以,可容易而且廉价地制造。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可容易而且廉价地制造,图案设计也优良,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上述固定配件也可为比上述最上部的钮扣大的钮扣。如使用钮扣作为固定配件,则与最上部的钮扣的连接也可由线足或绕线结简单地实现,如使用比最上部的钮扣大的钮扣,则没有挤过第2钮孔或领下盘贯通钮孔而脱落的危险。另外,由于钮扣易于相对衬衫坯布打滑,所以,可在第2钮孔内和领下盘贯通钮孔内平稳地移动。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可容易而且廉价地制造,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另外,也可使起到上述最上部的钮扣的作用的部件、上述固定配件、及上述脚部中的任一个或全部由金属、塑料、高弹体、橡胶、木、陶瓷、玻璃中的任一种制成。
例如,起到最上部的钮扣的作用的部件也可由金属制成,脚部也可为由橡胶制的线状部件或硬质的塑料。另外,如起到最上部的钮扣的作用的部件、脚部、及固定配件的部分由塑料一体形成,则可大量生产,可大幅度降低成本。另外,如起到最上部的钮扣的作用的部件和脚部由金属、木、陶瓷、玻璃等制成,则成为外观美、图案设计优良的衬衫。另外,如脚部由高弹体制成或橡胶制成,则可自由伸缩。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可大量生产,图案设计优良,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按照本发明的第20方面,提供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在衬衫的领下盘的外襟端安装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在当穿用上述衬衫时上述领下盘的底襟的上述环具有适当弹性力地接合的位置安装接合配件。这样,将最上部的钮扣扣到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将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挂到领下盘的底襟的接合配件,从而当在通常的钮孔的长度范围内展开领口时,在将环的弹性力设定得较强的场合,如松手,则自然地恢复到领口收紧的状态,通常的钮孔与最上部的钮扣的摩擦力相对环的弹性力(通过缩短线足·绕线结)而变强,则在通常的钮孔的长度范围内扩大领口的场合,在任意的位置停留,用指尖夹住,则领口恢复到收紧的状态。
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和领下盘的底襟的接合配件被挡到外领下,所以,不会有损外观。另外,作为“弹性材料”可使用橡胶、橡胶带、剪切橡胶等。另外,作为“接合配件”,可使用钮扣、钩等。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设置第2钮孔和领下盘贯通钮孔,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另外,也可在衬衫的领下盘的底襟端安装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当穿用上述衬衫时,在上述领下盘的外襟里侧的上述环具有适当弹性力地接合的位置安装接合配件。这样,将最上部的钮扣扣到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将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挂到领下盘的底襟的接合配件,从而当在通常的钮孔的长度范围内展开领口时,在将环的弹性力设定得较强的场合,如松手,则自然地恢复到领口收紧的状态,通常的钮孔与最上部的钮扣的摩擦力相对环的弹性力(通过缩短线足·绕线结)变强,则在通常的钮孔的长度范围内展开领口的场合,在任意的位置停留,用指尖夹住,则领口恢复到收紧的状态。
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和领下盘的外襟的接合配件被挡到领下盘的外襟侧,所以,不会有损外观。
这样,该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设置第2钮孔和领下盘贯通钮孔,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本发明及其它的目的和优点通过参照清晰地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附图和以下的说明可清楚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a)为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扣上最上部的钮扣的状态的上部正面图,(b)为从通常的钮孔脱开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可看到设于领下盘的第2钮孔的图。
图2为朝上下方向打开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安装了最上部的钮扣侧的领下盘的图,(a)为示出弹性材料收缩的状态的图,(b)为示出弹性材料受拉而伸长的状态的图。
图3为朝上下方向打开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1的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安装了最上部的钮扣侧的领下盘的图。
图4为朝上下方向打开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2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安装了最上部的钮扣侧的领下盘的图,(a)为示出弹性材料收缩的状态的图,(b)为示出弹性材料受拉而伸长的状态的图。
图5为朝上下方向打开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安装了最上部的钮扣侧的领下盘的图。
图6(a)为朝上下方向打开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安装了最上部的钮扣侧的领下盘的图,(b)为放大地示出“ㄑ”字形带的前端部分的图,(c)为放大地示出最上部的钮扣移动时的“ㄑ”字形带的前端部分的图。
图7为朝上下方向打开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4的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安装了最上部的钮扣侧的领下盘的图。
图8为作为领下盘的断面示出发生冒出的场合和不发生冒出的场合的示意图。
图9(a)为从上方观看本发明实施形式5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领下盘的前端部分的图,(b)为从上方观看本发明实施形式5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领下盘的前端部分的图,(c)为仅取出本发明实施形式5的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衬垫观看到的图,(d)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5的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领下盘的前端部分所见的图。
图10为朝上下方向打开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6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安装了最上部的钮扣侧的领下盘的图。
图11(a)、(b)为示出将2个弹性材料都缝接于安装了最上部的钮扣4的衬垫7a的状态的图。
图12(a)为示出使本发明实施形式7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移动的机构的图,(b)为示出使其变型例的最上部的钮扣移动的机构的图。
图13(a)为示出使本发明实施形式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移动的机构的立体图,(b)为其断面图。
图14为示出使本发明实施形式9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移动的机构的断面图。
图15为示出使本发明实施形式10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移动的机构的透视断面图。
图16为示出使本发明实施形式12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领下盘内部构造的图。
图17(a)为示出使本发明实施形式1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领下盘内部构造的图,(b)为示出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领下盘内部构造的图,(c)为示出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领下盘内部构造的图,(d)为示出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领下盘内部构造的图。
图18(a)、(b)、(c)为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14和第1变型例及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移动布的构造和弹性体及止动部件的构造的图。
图19(a)、(b)、(c)、(d)为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1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用布料包住移动布的衬垫的各种方法的图。
图20(a)、(b)、(c)为示出在本发明实施形式14的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移动布中将衬垫置于弹性材料上用布料包住的工序的图。
图21(a)为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15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在作为移动布的衬垫接触的硬质衬垫粘贴布料的例子的图,(b)、(c)、(d)、(e)、(f)为示出其第1~第5变型例的图。
图22(a)为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16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代替移动布的耐热性塑料板的平面图,(b)为示出将止动部件安装于耐热性塑料板的平面图,(c)为进一步示出安装了弹性材料的部位的平面图。
图23(a)为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17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将移动布安装于长弹性材料的部位的平面图,(b)为示出将代替移动布的耐热性塑料板安装于长弹性材料的部位的平面图。
图24(a)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1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与第2钮孔的位置关系的图,(b)为示出使颈围最短的状态的图,(c)为示出使颈围稍长、外领严实地并起的状态,(d)为示出稍增大颈围、外领稍打开的状态的图,(e)为示出使颈围更长、外领进一步打开的状态的图,(f)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18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与第2钮孔的位置关系的图,(g)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18的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与第2钮孔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5(a)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19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与第2钮孔的位置关系的图,(b)为示出使颈围最短、外领严实并起的状态的图,(c)为示出稍增大颈围、外领稍打开的状态的图,(d)为示出使颈围更长、外领进一步打开的状态的图,(e)为示出使颈围更长、外领大大地打开的状态的图,(f)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19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示出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与第2钮孔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6(a)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19的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与第2钮孔的位置关系的图,(b)为示出使颈围最短的状态的图,(c)为示出稍增大颈围、外领严实并起的状态的图,(d)为示出使颈围更长、外领稍打开的状态的图,(e)为示出使颈围更长、外领进一步打开的状态的图,(f)为示出使颈围更长、外领大大地打开的状态的图,(g)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19的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与第2钮孔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7(a)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20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和接合配件的位置关系的图,(b)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20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的位置关系的图,(c)为打开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的位置关系的图,(d)为打开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的位置关系的图,(e)为打开第4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的位置关系的图,(f)为打开第5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8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2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9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22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30(a)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2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与贯通领下盘底襟设置的领下盘贯通钮孔的图,(b)为重合外襟与底襟示出将最上部的钮扣扣到通常的钮孔的状态的断面图。
图31(a)为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23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与固定配件的连接构造的透视图,(b)为示出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起到最上部的钮扣的作用的部件与固定配件的连接构造的透视图,(c)为示出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起到最上部的钮扣的作用的部件与固定配件的连接构造的透视图,(d)为示出第4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起到最上部的钮扣的作用的部件与固定配件的连接构造的透视图,(e)为示出第5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起到最上部的钮扣的作用的部件与固定配件的连接构造的透视图,(f)为示出第6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起到最上部的钮扣的作用的部件与固定配件的连接构造的透视图。
图32(a)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2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设于领下盘反襟的上料的第2钮孔的图,(b)为将(a)翻过来示出设于领下盘底襟的下料的贯通孔的图,(c)为示出安装了最上部的钮扣时的缝接方法的图。
图33(a)为打开本发明实施形式24的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外领、示出设于领下盘底襟的上料的第2钮孔的图,(b)为将(a)翻过来示出设于领下盘底襟的下料的变型例的贯通孔的图,(c)为示出安装了最上部的钮扣时的缝接方法的图。
图34(a)为示出将用于本发明实施形式25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作为最上部的钮扣的带贯通针的塑料钮扣扎入移动布时的放大正面图,(b)为示出使带贯通针的塑料钮扣贯通后、折取贯通针部分的状态的放大正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形式。以下所示本发明的各实施形式例示出将本发明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主要适用于西式衬衫的场合。在各实施形式中,对同一部件或要素采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其说明。
实施形式1
图1(a)为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扣上了最上部的钮扣的状态的上部正面图,(b)为从通常的钮孔脱开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可看到设于领下盘的第2钮孔的图。图2为朝上下方向打开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安装最上部的钮扣侧的领下盘的图,(a)为示出弹性材料收缩的状态的图,(b)为示出弹性材料受拉而伸长的状态的图。图3为朝上下方向打开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1的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安装最上部的钮扣侧的领下盘的图。在各实施形式中,对同一部件或对应的部件和部分采用相同或对应的符号。
如图1(a)所示那样,本实施形式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外观上为穿在套装等下的通常的带长袖·外领2的西式衬衫。最上部的钮扣4缝接于领下盘3的右臂侧(图示左侧),扣到设于领下盘3的左臂侧(图示右侧)的通常的钮孔5而固定。如图1(b)所示那样,当从通常的钮孔5脱开最上部的钮扣4时,显现第2钮孔6,最上部的钮扣4可在该第2钮孔6内如点划线所示那样朝颈围方向移动。通过这样使最上部的钮扣4在第2钮孔6内移动,可松开或收紧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的颈围。
下面,参照图2说明使最上部的钮扣4在第2钮孔6内移动的构成。为了简单,在图2以后的图中,最上部的钮扣4具有的4个或2个钮扣孔和通过该处的线在所有图示中省略。如图2(a)所示那样,当朝上下方向打开领下盘3的右臂侧的前端部分时,在领下盘3的上料3a设置第2钮孔6,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带8在图中未示出的左端缝接于领下盘3的下料3b。(为了强化,上料3a和下料3b都在全面粘贴衬垫材料。这一点在以下所述所有的实施形式中都一样。)另一方面,在橡胶带8的右端缝接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的左端,并在衬垫7a的右端缝接作为止动部件的衬料7b,衬料7b的右端缝入到领下盘3的下料3b内。然后,在衬垫7a采用适当长度的绕线结(牢固地卷绕于钮扣的线足而固定的线结)牢固地缝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4。
在本实施形式1中,采用绕线结进行缝接,但也可用适度的长度的线足缝接钮扣4。特别是在衬衫的钮扣的场合,用机械缝接的场合较多,所以,仅有线足的场合也多。另外,在图2中,由于领下盘3的前端呈有棱角的形状,所以,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形成为长方形,但领下盘3的前端形成为流形线的场合也较多,在该场合,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也对应于领下盘3的前端的形状形成为带圆角的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1中,将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和作为止动部件的衬料7b分开形成,然后进行缝接,但也可将移动布7a和止动部件7b作为一体的筒状布料,仅在移动布7a的部分将衬垫材料缝入到内部。另外,虽然将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带8缝接到领下盘3的下料3b,但也可缝接到领下盘3的上料3a上。在该场合,橡胶带8的缝接线由外领2挡住,所以不能从外部看到。关于这些点,在以下各实施形式中也一样。
另外,在衬垫7a下,将纵向带9的上下端缝接于领下盘3的下料3b,使横向带10穿过该纵向带9与下料3b之间,该横向带10的两端分别缝接于衬垫7a和衬料7b的里侧。这样,成为纵向带9由包括衬垫7a和衬料7b的移动布和止动部件与横向带10夹住的构造,当将最上部的钮扣4扣到上料3a的第2钮孔6、反抗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带8的拉伸力、如图2(b)所示那样朝右侧移动时,可不朝上下晃动地平稳移动。
下面来看作为成品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如图1(a)所示那样,将直到最上部的钮扣4的钮扣全部扣上,将图中未示出的领带系到领2下、领下盘3周围,在出席冠婚葬祭等正式场合,当长时间采用相同姿势使得颈围感到太紧时,若无其事地用双手夹住左右的领口在外侧加力,则由通常的钮孔5的端部拉最上部的钮扣4,如图2(b)所示那样在第2钮孔6内朝右侧移动,颈围伸长,变得轻松,可让风进入。
当从领口松开双手时,在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带8具有强力的拉力的场合,由橡胶带8的弹性力恢复到原来的严实收紧的状态。另外,在作为橡胶带8使用网眼橡胶带那样的拉力较弱的带的场合,由于弹性材料的弹性力弱,所以,由与第2钮孔6的锁眼部分的摩擦使得最上部的钮扣4不立即返回到原来的位置,而是缓慢地经过较长时间由感受不到的程度的移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所以,穿用者可短时间维持颈围轻松的状态。这样,即使在出席葬礼等时必须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的场合,也可不引人注目地使颈围轻松。
在不希望由橡胶带8的弹性力立即恢复到原来的严实收紧的状态的场合,最好使最上部的钮扣4的绕线结(牢固地卷绕于钮扣的线足而固定的线结)长一些,在希望缓慢地经过较长时间由感受不到的程度的移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的场合,最好缩短最上部的钮扣4的绕线结,增大最上部的钮扣4与钮孔5的锁眼部分的摩擦。
下面,参照图3说明本实施形式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的变型例。如图3所那样,本变型例直到将纵向带9缝接到领下盘3的下料3b都与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同样。不同点在于不使用横向带10,而是使橡胶带8通过纵向带9与下料3b之间,空出与最上部的钮扣4的移动行程(即第2钮孔6的长度)相当的空间地将2个部位缝接于衬垫7a的里侧。这样,成为纵向带9由衬垫7a与橡胶带8夹住的构造,当反抗橡胶带8的拉力使最上部的钮扣4朝右侧移动时,可不朝上下晃动地平稳地移动。另外,不使用横向带10使得构造相应地变得更简单。
在图3中,由于领下盘3的前端呈具有棱角的形状,所以,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也呈长方形,但领下盘3的前端成为流线形的场合也较多,在该场合,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也对应于领下盘3的前端的形状形成为带圆角的形状。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中,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通过选择弹性材料的弹性力,可立即恢复到原来的严实收紧的状态,或短时间维持松开颈围的状态,也不会在衣领呈现夹具等的轮廓或因衣领上翻而露出夹具等,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另外,由于在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上缝接作为止动部件的衬料7b,所以,即使在最上部的钮扣4脱落的场合,也可通过用手拉衬料7b将衬垫7a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可将最上部的钮扣4重新钉到衬垫7a。
实施形式2
下面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
图4为朝上下方向打开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2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安装最上部的钮扣侧的领下盘的图,(a)为示出弹性材料收缩的状态的图,(b)为示出弹性材料受拉而伸长的状态的图。
下面,参照图4说明使最上部的钮扣4在第2钮孔6内移动的构成。如图4(a)所示那样,当朝上下打开领下盘3的右臂侧的前端部分时,在领下盘3的上料3a设置第2钮孔6,将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带8在图中未示出的左端缝接于领下盘3的下料3b。如上述那样,为了强化上料3a和下料3b都在全面粘贴衬垫材料。另一方面,在橡胶带8的右端缝接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的左端,并在衬垫7a的右端缝接作为止动部件的衬料7b,衬料7b的右端缝入到领下盘3的下料3b内。然后,在衬垫7a采用适当长度的绕线结(牢固地卷绕于钮扣的线足而固定的线结)牢固地缝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4。在本实施形式2中采用绕线结进行缝接,但也可用适当长度的线足缝接钮扣4。
另外,在衬垫7a下,将横长的带11的左右端在与第2钮孔6相当的位置缝接于领下盘3的下料3b,使该纵向带12穿过该横长带11与下料3b之间,该纵向带12的上下两端分别缝接于衬垫7a的里侧。这样,成为横长带11由包括衬垫7a的移动布与纵向带12夹住的构造,将最上部的钮扣4扣到上料3a的第2钮孔6,反抗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带8的拉伸力如图4(b)所示那样朝右侧移动时,可不朝上下晃动地平稳移动。在图4中,由于领下盘3的前端呈具有棱角的形状,所以,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也呈长方形,但领下盘3的前端成为流线形的场合也较多,在该场合,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也对应于领下盘3的前端的形状形成为带圆角的形状。
在该实施形式2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中,也与实施形式1同样,当在松开颈围后从领口松开双手时,在橡胶带8具有强力的拉力的场合,由橡胶带8的弹性力恢复到原来的严实收紧的状态。另外,在作为橡胶带8使用网眼橡胶带那样的拉力较弱的带的场合,由于弹性材料的弹性力弱,所以,由与第2钮孔6的锁眼部分的摩擦使得最上部的钮扣4不立即返回到原来的位置,而是缓慢地经过较长时间由感受不到的程度的移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所以,穿用者可短时间维持颈围轻松的状态。这样,即使在出席葬礼等时必须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的场合,也可不引人注目地使颈围轻松。
在不希望由橡胶带8的弹性力立即恢复到原来的严实收紧的状态的场合,最好使最上部的钮扣4绕线结长一些,在希望缓慢地经过较长时间由感受不到的程度的移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的场合,最好缩短最上部的钮扣4的绕线结,增大最上部的钮扣4与钮孔5的锁眼部分的摩擦。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2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中,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通过选择弹性材料的弹性力,可立即恢复到原来的严实收紧的状态,或短时间维持松开颈围的状态,也不会在衣领呈现夹具等的轮廓或因衣领上翻而露出夹具等,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实施形式3
下面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3。
图5为朝上下方向打开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安装最上部的钮扣侧的领下盘的图。
下面,参照图5说明使最上部的钮扣4在第2钮孔6内移动的构成。如图5所示那样,本实施形式3成为组合上述实施形式1与实施形式2的构造。即,横长带11在左端缝接于下料3b,纵向带12在构成移动布的衬垫7a的里侧缝接上下端,成为由纵向带12与衬垫7a夹住横长带11的状态,而横长带11的右端缝接于构成止动部件的衬料7b的里侧,纵向带9穿过横长带11之上将上下端缝接于下料3b,成为由横长带11与衬料7b夹位纵向带9的状态。
这样,当最上部的钮扣4在第2钮孔6内移动时,进一步没有晃动地笔直地移动,移动时的摩擦增大,所以,减弱了橡胶带8的弹性力,同时,缩短了将最上部的钮扣4缝接到构成移动布的衬垫7a时的绕线结,使最上部的钮扣4移动到第2钮孔6内的所希望的位置,适合保持使颈围轻松的状态。另外,最上部的钮扣4移动的范围由2个纵向带牢固地限定,所以,不在橡胶带8施加过大的力,寿命延长。
在图5中,由于领下盘3的前端呈有棱角的形状,所以,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形成为长方形,但领下盘3的前端形成为流形线的场合也较多,在该场合,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也对应于领下盘3的前端的形状形成为带圆角的形状。
这样,本实施形式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不进行引人注目的动作即可将西式衬衫等衬衫的颈围调节到所期望的长度,而且,可使弹性材料经久耐用,可长时间舒适地穿用。
实施形式4
下面参照图6和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4。
图6(a)为朝上下方向打开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安装了最上部的钮扣侧的领下盘的图,(b)为放大地示出“ㄑ”字形带的前端部分的图,(c)为放大地示出最上部的钮扣移动后的“ㄑ”字形带的前端部分的图。图7为朝上下方向打开示出本发明实施形式4的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安装了最上部的钮扣侧的领下盘的图。
如图6(a)所示那样,在本实施形式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中,在中央部设置褶裥,将折叠成“ㄑ”字形的带14的上下缝接于领下盘3的下料3b,沿带14的中央线缝接构成移动布的衬垫7a,在衬垫7a缝接最上部的钮扣4,在衬垫7a的左端缝接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带8。如图6(b)的放大图所示那样,带14的折叠成“ㄑ”字形的中央部分成为褶裥,当最上部的钮扣4朝颈围松弛的方向受拉时,如图6(c)所示那样,中央部分的褶裥朝上下分散,带14的游动范围变小,即使作用朝上抬起最上部的钮扣4的力,也不易发生安装最上部的钮扣4的衬垫7a、带14、橡胶带8等收容物从第2钮孔6跳出到外面的所谓的“冒出”。
在此前说明的实施形式1~3中,安装最上部的钮扣4的衬垫7a由纵向的带或横向的带推压到下料3b,所以,即使最上部的钮扣4受拉也不易发生冒出,但在本实施形式4那样没有推压衬垫7a的部件的场合,通过用折叠成“ㄑ”字形、将中央部分形成为褶裥的带14将衬垫7a安装于下料3b,也可使得冒出不易发生。
下面,参照图7说明本实施形式4的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领下盘部分的构造。如图7所示那样,在该变型例中,将衬垫7a折叠成“ㄑ”字形,由将中央部分形成为褶裥的带14安装于下料3b,同时,使横向带13穿过带14下方,将两端分别缝接于构成移动布和止动部件的衬垫7a和衬料7b的里侧。这样,带14由横向带13与衬垫7a、衬料7b夹住,这样,缝接于衬垫7a的最上部的钮扣4朝右方向的移动变得平稳,同时,可使得冒出更不易发生。
在图7中,由于领下盘3的前端呈具有棱角的形状,所以,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也呈长方形,但领下盘3的前端成为流线形的场合也较多,在该场合,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也对应于领下盘3的前端的形状形成为带圆角的形状。
在这里,参照图8说明发生冒出的场合和不发生冒出的场合。图8为作为领下盘的断面示出发生冒出的场合和不发生冒出的场合的示意图。即使从如图8(a)所示那样不对橡胶带8施加拉力、最上部的钮扣4位于第2钮孔6的左端的的状态,如图8(b)所示那样对最上部的钮扣4施加朝右方向(颈围松弛的方向)施加拉力,并朝上方向施加拉力,也由于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衬垫7a由纵向的带或横向的带推压到下料3b,所以,不易发生冒出。而在未采取任何对策的场合,如图8(c)所示那样衬垫7a会从第2钮孔6被拉出,橡胶带8、衬料7b也被拉出,发生所谓的“冒出”。
实施形式5
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5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参照图9,对更有效地防止冒出的措施进行说明。
图9(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5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对领下盘的前端部分从上面所看到的图;(b)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5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对领下盘的前端部分从上面所看到的图;(c)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5的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只取出衬垫进行观察时所看到的图;(d)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5的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将领下盘的前端部分展开时所看到的图。
如图9(a)所示,在本实施形式5中,在领下盘3的上料3a的第2钮孔6的周围,从里侧粘贴着在第2钮孔6的部分上具有长形孔的硬质衬垫15。由此,即使在对最上部的钮扣4作用向上方的拉力时,由于第2钮孔6不能自由地产生变形,所以,衬垫7a不会从第2钮孔6向外部冒出,从而可以有效地防止发生“冒出”现象。
又,在第1变型例中,如图9(b)所示,在领下盘3的上料3a的前端部分的全体上,从里侧粘贴着在第2钮孔6的部分上具有长形孔的硬质衬垫16。由此,由于对领下盘3的前端部分的第2钮孔6侧的全体由硬质衬垫16而得到强化,所以,第2钮孔6不会产生越来越大的自由变形,使得更难以发生冒出现象。
进一步,在第2变型例中,如图9(c)所示,在缝接有最上部的钮扣4的、并在领下盘3的内部构成移动布的衬垫7a的里侧全体上,粘贴着硬质衬垫17。由此,由于增加了移动布的衬垫7a部分的硬度,所以会进一步更难以发生冒出现象;而且,由于移动布的衬垫7a部分可以在领下盘3的前端部分的内部更顺滑地产生移动,所以,同时还具有可以用较小的力对颈围进行调节这一效果。
又,在第3变型例中,如图9(d)所示,在领下盘3的上料3a的第2钮孔6的周围,从里侧粘贴着在第2钮孔6的部分上具有长形孔的硬质衬垫15;同时,在缝接有最上部的钮扣4的、并在领下盘3的内部构成移动布的衬垫7a的里侧全体上,粘贴着硬质衬垫17。在图9(d)中,省略了对位于衬垫7a的左侧的橡胶带8和右侧的衬料7b的图示。由此,由本实施形式5和第2变型例的相加效果,可以完全地防止发生冒出现象。
在本实施形式5和其变型例中,也可以取代所使用的硬质衬垫15、16、17,而使用薄的耐热性塑料板。这里,所谓的耐热性塑料,是指狭义上的可以一直到约200℃而不软化的塑料材料。在为这样的材料时,在施加熨斗的温度为最高(约200℃)的棉制的西式衬衫等上,也可以用其代替硬质衬垫15、16、和17而得到使用。
实施形式6
下面,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6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
图10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6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将安装着最上部的钮扣的一侧的领下盘沿上下方向展开时所示的图。
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形式6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将作为弹性体的橡胶带8一直缝接到构成移动布的衬垫7a的深里侧;并且,在相应于第2钮孔6的位置上,在下料3b上缝接着具有比第2钮孔6还要长的间隔的横长带11的两端;进一步,在衬垫7a上,缝接有穿过带11的下面的纵向带12的上下端;移动布7a和止动部件7b可以沿横方向进行滑动。
这样,通过将橡胶带8一直插入到衬垫7a的深里侧,可以缩短使最上部的钮扣4产生移动的机构的尺寸,使其变得不显眼,从而具有看起来与通常的西式衬衫完全一样这一效果。又,在图10中,由于领下盘3的前端为一种具有棱角的形状,所以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也具有长方形的形状。但领下盘3的前端也经常是一种流线形的形状,在这样的场合,相应于领下盘3的前端的形状,将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也形成为一种带圆角的形状。
这样,在实施形式6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即可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调整到所希望的长度;而且,可以以与通常的衬衫相同的外观,舒适地用于长时间的穿着。
如上所说明的那样,在上述各实施形式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如果使作为弹性体的橡胶带8具有很高的强力,并增加最上部的钮扣4的绕线结(被牢固地卷绕在钮扣的线足上而得到固定的部分)的长度,则当用手指头将颈围放松时,会有风进入,而当使手离开时,又会立即回复到在颈围上恰好合体的原先的状态。又,如果使橡胶带8具有较小的弹性,并缩短最上部的钮扣4的绕线结的长度,则在将最上部的钮扣4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上,然后即使使手离开时,也不会立即回复到原先的位置,从而可以保持颈围的轻松状态。
这里,为了形成可以经常保持恰好合体的状态的衬衫,参照图11,对使弹性体具有强力的方法进行说明。图11(a)、(b)都是显示了在安装有最上部的钮扣4的衬垫7a上缝接有2条弹性体的状态的图。
如图11(a)、(b)所示,将组合成V字形的橡胶带8a、8b、或8c、8d缝接在安装有最上部的钮扣4的衬垫7a的左端;当将图中未示的橡胶带8a、8b或8c、8d的左端缝接在下料3b上时,就由2条橡胶带8a、8b或8c、8d而得到较强的弹性力;于是,当用手指头将颈围放松时,会有风进入,而当使手离开时,又会立即回复到在颈围上恰好合体的原先的状态。
实施形式7
下面,参照图12,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7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
图12(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7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对使最上部的钮扣产生移动的机构进行了显示的图;(b)为在其变型例上,对使最上部的钮扣产生移动的机构进行了显示的图。
如图12(a)所示,在本实施形式7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不使用弹性体;并且,在领下盘3的下料3b上,缝接有粗的横向带19的两端,该横向带19的两端比最上部的钮扣4的移动行程(即,第2钮孔6的长度)还要长地被分开着;在该横向带19的上下的边缘上,缝接有2片纵向带18,该2片纵向带18从表里两侧挟持着上述横向带19;使该纵向带18可以沿横向带19而移动;在2片纵向带18中,在表侧上缝接着最上部的钮扣4,并使其从图中未示的第2钮孔6向外突出着。由此,可以增大2片纵向带18与横向带19之间的摩擦,使最上部的钮扣4难以从一度被移动后的位置上离开。又,由于不使用弹性体,所以可以使构造变得简单,实现低成本化。
又,在本实施形式7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如图12(b)所示,使用2条横向带19a、19b,将该2条横向带19a、19b平行地张拉着,并将它们的两端缝接在领下盘3的下料3b上;在该2条横向带19a、19b的上下的边缘上,分别缝接有2片纵向带18,该2片纵向带18从表里两侧挟持着这些横向带19a、19b;使该纵向带18可以沿2条横向带19a、19b而移动;在2片纵向带18中,在表侧上缝接着最上部的钮扣4,并使其从图中未示的第2钮孔6向外突出着。由此,可以进一步增大2片纵向带和2条横向带之间的摩擦,使最上部的钮扣4更难以从一度被移动后的位置上离开。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7和其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调整到所希望的长度;而且,以简单的构造,可以降低成本,并可以舒适地用于长时间的穿着。
又,在本实施形式7和其变型例中,是将横向带19、19a、19b的两端缝接在领下盘3的下料3b上的,但如果将它们只缝接在下料3b的衬料上,则由于在下料3b的表面上根本不会露出缝纫线,所以,在外观上与通常的衬衫完全没有两样,从而可以得到具有很好的外观性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
实施形式8
下面,参照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
图13(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对使最上部的钮扣产生移动的机构进行了显示的立体图;(b)为其断面图。
如图13(a)所示,在本实施形式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对最上部的钮扣4不是用线缝接在衬垫上,而是将其安装在棒状的弹性体20的前端上。该棒状的弹性体20的下端与圆形的塑料板21相连接,而该圆形的塑料板21的周围由大致为长方形的弹性板22所包覆着,其中,该弹性板22具有与图中未示的第2钮孔6的长度相对应的长度。而且,也如图13(b)所示,沿该弹性板22的外周,用缝纫线23将其缝接在领下盘3的下料3b上。
依据这样的构造,可以由弹性板22的变形力,使最上部的钮扣4在第2钮孔6内沿颈围方向产生移动;并且,当停止施加作用力时,由于弹性板22的弹性力,最上部的钮扣4可以立即回复到原先的位置上。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放松;而且,当使手离开时,又会立即回复到原先的恰好系紧着的状态,从而可以保持恰好合体的状态。
实施形式9
下面,参照图14,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9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
图14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9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对使最上部的钮扣产生移动的机构进行了显示的断面图。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形式9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对最上部的钮扣4也不是用线缝接在衬垫上,而是将其安装在棒状的弹性体20的前端上。该棒状的弹性体20的下端与大致为长方形的塑料板24相连接;并在该大致为长方形的塑料板24的侧面,连接着作为弹性体的橡胶带8,而该橡胶带8的左端被缝接在领下盘3的下料3b上。
依据这样的构造,由作为弹性体的橡胶带8的伸缩力,可以使最上部的钮扣4在图中未示的第2钮孔6内沿颈围方向产生移动;并且,当停止施加作用力时,由于橡胶带8的伸缩力,可以使最上部的钮扣4回复到原先的位置上。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9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放松;而且,当使手离开时,又会立即回复到原先的恰好系紧着的状态,从而可以保持恰好合体的状态。
实施形式10
下面,参照图15,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0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
图15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0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对使最上部的钮扣产生移动的机构进行了显示的立体断面图。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形式10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对最上部的钮扣4也不是用线缝接在衬垫上,而是将其安装在棒状的弹性体20的前端。该棒状的弹性体20的下端与大致为正方形的薄而小的塑料板25相连接;并且,在该塑料板25的上面,覆盖着导向板26,这里,在该导向板26上,具有可以使棒状的弹性体20产生滑动的椭圆形的槽26a、和可以使大致为正方形的薄而小的塑料板25与棒状的弹性体20一起沿同一方向产生滑动的长方形的槽26b;并且,在导向板26的里侧上,粘贴着虽薄但结实的塑料板27。
这样,当将滑动方向与第2钮孔6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并将其设置在领下盘3的内部时,最上部的钮扣4就可以在第2钮孔6内产生滑动,并可以由短棒状的弹性体20的下端部与椭圆形的槽26a之间的摩擦,而停留在所希望的位置上。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10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调整到所希望的长度,可以舒适地用于长时间的穿着。
实施形式11
下面,对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在本实施形式1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代替上述的作为移动布的衬垫7a,而使用耐热性塑料板。具体来说,将聚乙烯对苯二酸酯(PET)的板切割成与衬垫7a具有同样程度的大小,然后,缝接上最上部的钮扣4;在一方的端部上缝接上作为弹性体的橡胶带8,而在另一方的端部上缝接上作为止动部件的衬料7b;并且,对橡胶带8和衬料7b的另一端,分别用与上述各实施形式中同样的方法进行缝接。
聚乙烯对苯二酸酯的软化点大约是260℃,所以,可以充分地承受即使是大约200℃的熨斗施加温度。又,由于如果不是厚板,可以用缝纫机进行缝制,所以可以将最上部的钮扣4用手缝针或钉扣机进行缝接。在考虑进行大量生产时,如果预先在PET板的、要安装最上部的钮扣4的位置上开2个以上的孔,则可以使手缝针和缝纫机针容易通过,针不容易产生弯曲,针尖不容易产生混乱,针尖不容易产生折断。
而且,由于PET板具有适当的硬度,所以,即使不使用用于防止冒出的纵向带和横向带等时,也不会发生冒出现象。又,如果在PET板的表面附加微小的凹凸,则即使从第2钮孔6的空隙中可以看见PET板的表面,由于光也不会产生反射,所以不会使人产生对外表的不舒服感。又,如果用布料对PET板进行包覆,则即使当PET板较薄时,也不容易产生弯曲;并且,由于即使不对表面附加凹凸时也不会产生光反射,所以不会使人产生对外表的不舒服感。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1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通过用耐热性塑料板代替移动布,则即使不采取特别的措施,也可以防止发生冒出现象。又,在本实施形式11上,作为耐热性塑料,是对使用了PET板的例子进行了显示的,但另外也可以使用聚氯亚乙烯(软化点185℃~200℃)、或聚氯亚乙烯和聚氯乙烯(PVC)的共聚物等。
进一步,对于耐热性塑料,从广义上来说,还包括更低软化温度(约100℃~约180℃)的塑料材料。这是因为,在聚酯制的西式衬衫等上,施加熨斗时的温度是约为160℃~180℃的低温,而且,由于不会将熨斗直接与耐热性塑料相接触,而是通过挟持着坯布而进行间接的接触加热,所以可以考虑使用耐热性塑料的温度要低得多的材料。因此,根据衬衫的坯布的种类和厚度,也可以使用聚氯乙烯(PVC)。
实施形式12
下面,参照图16,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2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
图16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2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领下盘内部的构造的图。在本实施形式12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弹性体缝接在领下盘的下料上时,不能从外面看见缝线的针迹。
即,如图16所示,将最上部的钮扣4用适当长度的绕线结牢固地缝接在移动布30上;在移动布30的右端,缝接着作为止动部件的、并且不具有伸缩性的布带31,而在移动布30的左端,缝接着作为弹性体的橡胶带32。又,在本实施形式12上,是用绕线结将钮扣4缝接着的,但也可以用适当长度的线足而对钮扣4进行缝接。而且,将橡胶带32的左端牢固地缝接在作为衬垫材料的巴林(バイリ-ン)衬垫33上,其中,该巴林(バイリ-ン)衬垫33具有与领下盘的下料3b的幅度为大致相同的长度;并且,用粘接剂将巴林(バイリ-ン)衬垫33粘贴在领下盘的下料3b上。
而且,当用缝纫线34将领下盘的下料3b与图中未示的上料相缝合时,作为止动部件的、并且不具有伸缩性的布带31的右端、和作为衬垫材料的巴林(バイリ-ン)衬垫33的上下端也都同时得到缝接,从而完成最上部的钮扣4的移动机构。这里,由于弹性体的橡胶带32的左端被缝接在巴林(バイリ-ン)衬垫33上,所以,在领下盘的下料3b上不会贯通有缝线的针迹,从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表面一点都不会看见橡胶带32的缝线的针迹,从而具有很好的外观性。
实施形式13
下面,参照图17,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
图17(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领下盘内部的构造的图;(b)为在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领下盘内部的构造的图;(c)为在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领下盘内部的构造的图;(d)为在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领下盘内部的构造的图。
如图17(a)所示,在本实施形式1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领下盘3的上料3a的前端部分上,在其全面上用粘接剂粘贴着作为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并且,在软衬垫35的中央部上,设置着也贯通了上料3a的第2钮孔6。在领下盘3的下料3b上,设置着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4的移动机构;用适当长度的绕线结或线足将最上部的钮扣4牢固地缝接在移动布等上,并使其通过第2钮孔6而向外突出。而且,由于通过用缝合线34将领下盘的下料3b与上料3a相隣合,使软衬垫35也同时得到缝接,所以,即使在进行反复多次的洗涤时,软衬垫35也不会产生脱落,永远不会发生领型崩溃。
由此,由于在领下盘3的前端部分的第2钮孔6侧的全体上,用作为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进行强化,所以,第2钮孔6不会产生自由的变形,从而使冒出现象更难以发生。又,通过使领下盘3的前端部分具有张力,可以增大与移动布等之间的摩擦,使最上部的钮扣4可以停留在第2钮孔6的所希望的位置上;进一步,由于不会在移动布等的移动范围内发生皱折聚集或弯曲变形,所以可以使移动布等顺滑地产生移动。但是,由于虽然可以将最上部的钮扣4停留在第2钮孔6的所希望的位置上,但另一方面有时也会使回复性能变差,所以,有必要对移动布等的种类(在移动布的里侧上缝接上硬质衬垫而形成的部件、耐热性塑料板、由激光裁剪或热裁剪所形成的移动布等)和弹性体的强度进行选择,以便可以将最上部的钮扣4停留在所希望的位置上,而且,还必须以使回复也能够顺滑地进行的方式进行调节。
进一步,对于本实施形式1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当通过将第2钮孔6内的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4锁扣在图中未示的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5中而穿用着时,如图1(b)所示,领下盘底襟侧会稍稍弯曲而成“ㄑ”字形,形成为带圆角的弧线;并且,如图17(a)所示,将领下盘底襟的上料3a和下料3b缝合后所形成的空间会变得狭小,从而增大了与移动布等之间的摩擦,于是,在放松领口时,可以使最上部的钮扣4停留在所希望的位置上。
这里,所谓的“由激光裁剪或热裁剪所形成的移动布”,是指将布料粘贴在硬质衬垫上,然后用激光裁剪或热裁剪方法切割成移动布的形状而形成的移动布。由此,在移动布的周围,由于由激光裁剪或热裁剪时所产生的热而得到固定,所以不会发生绽线现象,可以省略为了制作移动布所需的用缝纫机进行缝制的工序,并具有可以减薄移动布的厚度这一优点。
下面,参照图17(b),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3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如图17(b)所示,在本实施形式13的第1变型例上,与图17(a)相比较,其不同之处只在于,作为硬质衬垫,代替软衬垫35而使用硬衬垫36,而其它的构造相同。这样,也可以通过改变硬质衬垫的种类,而对最上部的钮扣4的回复性能进行调节。
又,对于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当通过将第2钮孔6内的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4锁扣在图中未示的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5中而穿用着时,如图1(b)所示,领下盘底襟侧会稍稍弯曲而成“ㄑ”字形,形成为带圆角的弧线;并且,如图17(b)所示,将领下盘底襟的上料3a和下料3b缝合后所形成的空间会变得狭小,从而增大了与移动布等之间的摩擦,于是,在放松领口时,可以将最上部的钮扣4停留在所希望的位置上。
下面,参照图17(c),对本实施形式13的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如图17(c)所示,在本实施形式13的第2变型例上,与图17(a)相比较,作为硬质衬垫,代替软衬垫35而使用巴林(バイリ-ン)衬垫37,并且,只是在第2钮孔6的周围上重叠地粘贴上硬衬垫38。这里,所谓的“巴林(バイリ-ン)衬垫”,是指聚酯、尼龙等无纺布衬垫,并具具有各种不同的厚度;但在本实施形式13的第2变型例上,是使用薄而软的衬垫。通过用作为硬质衬垫的巴林(バイリ-ン)衬垫37对领下盘3的前端部分的第2钮孔6侧的全体柔软地进行强化,并用硬衬垫38只坚硬地对第2钮孔6的周围进行强化,就可以在对最上部的钮扣4的回复性能进行调节的同时,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冒出现象。
又,对于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当通过将第2钮孔6内的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4锁扣在图中未示的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5中而穿用着时,如图1(b)所示,领下盘底襟侧会稍稍弯曲而成“ㄑ”字形,形成为带圆角的弧线;并且,如图17(c)所示,将领下盘底襟的上料3a和下料3b缝合后所形成的空间会变得狭小,从而增大了与移动布等之间的摩擦,于是,在放松领口时,可以将最上部的钮扣4停留在所希望的位置上。
下面,参照图17(d),对本实施形式13的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如图17(d)所示,在本实施形式13的第3变型例上,与图17(a)相比较,在软衬垫35上,只是在第2钮孔6的周围上重叠地粘贴着硬衬垫38。由此,通过将领下盘3的前端部分的第2钮孔6侧的全体强化成比巴林(バイリ-ン)衬垫37要坚硬一些、但比硬衬垫36要柔软一些,并且只对第2钮孔6的周围坚硬地用硬衬垫38进行强化,就可以在对最上部的钮扣4的回复性能进行调节的同时,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冒出现象。
又,对于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当通过将第2钮孔6内的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4锁扣在图中未示的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5中而穿用着时,如图1(b)所示,领下盘底襟侧会稍稍弯曲而成“ㄑ”字形,形成为带圆角的弧线;并且,如图17(d)所示,将领下盘底襟的上料3a和下料3b缝合后所形成的空间会变得狭小,从而增大了与移动布等之间的摩擦,于是,在放松领口时,可以将最上部的钮扣4停留在所希望的位置上。
实施形式14
下面,参照图18至图20,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图18(a)、(b)、(c)为分别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4、其第1变型例、以及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移动布的构造、以及弹性体和止动部件的构造的图。图19(a)、(b)、(c)、(d)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各种用布料对移动布上的衬垫进行包覆的方法的图。图20(a)、(b)、(c)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4的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在其移动布上,在弹性体的上面设置衬垫、并用布料进行包覆时的顺序的图。
如图18(a)所示,在本实施形式1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其移动布80上,用与衬衫的布料为同一衣料的布料80b包覆着衬垫80a,并用线将其周围缝接着。这里,作为衬垫80a,例如可以使用上述的巴林(バイリ-ン)衬垫、因贝鲁(インベル)衬垫等。在本实施形式14上,在其移动布80的两端上,分别缝接着作为弹性体的弹性针织物81;并且,在右侧的弹性针织物81上,使之具有作为止动部件的功能。
这样,通过用与衬衫为同一衣料的布料80b包覆衬垫80a,而形成移动布80。如在上述实施形式13中所说明了的,当在领下盘3的前端部分的第2钮孔6侧,通过粘贴硬衬垫35、36而进行强化时,在这些硬衬垫35、36的表面上会存在大的凹凸;因此,伴随着最上部的钮扣的移动,当通过用布料80b对衬垫80a进行包覆而形成作为与这些硬衬垫35、36的表面相摩擦的移动布80时,在具有小的凹凸的布料80b、和具有大的凹凸的硬衬垫35、36的表面之间可以产生正好合适的摩擦力;所以,可以在第2钮孔6的适当的位置上,使移动布停止移动、或重新产生移动,
在图18(b)中所示的,是在本实施形式1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对移动布80的安装方法的第1变型例。在该第1变型例中,用与衬衫的布料为同一衣料的布料80b包覆着衬垫80a,并用线将其周围缝接着,由此形成移动布80。在该移动布80的左端,缝接着作为弹性体的弹性针织物81,而在右端,缝接着作为止动部件的、无弹性的布带82。进一步,作为本实施形式1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移动布的安装方法的第2变型例,如图18(c)所示,在移动布83的左端,缝接着作为弹性体的弹性针织物81;而在右端,通过将包覆着衬垫80a的、并与衬衫的布料为同一衣料的布料83a按原样延伸成筒状,而使之具有作为止动部件的功能。即,在第2变型例上,包覆着衬垫80a的布料与止动部件形成为一体。
下面,参照图19,对用布料80b包覆衬垫80a的包覆方法进行说明。该包覆方法包括下述等各种方法:如图19(a)所示,通过在中心上对布料80b进行缝合,而对衬垫80a进行包覆;如图19(b)所示,在中心上对布料80b进行裁切,然后重叠缝合;如图19(c)所示,先将2片布料80b相重叠,并对上下进行缝接,然后使其里外反转,再在其中插入衬垫80a;以及,如图19(d)所示,使缝合针迹靠近一侧,并只对一侧进行缝合。在使用任何一种方法时,通过用与衬衫的布料为同一衣料的布料80b或其它种类的布料对衬垫80a进行包覆,都可以使移动布80、83的表面变得顺滑。
下面,参照图20,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的第3变型例进行说明。在该第3变型例上,如图20(c)所示,在作为弹性体的弹性针织物81上安置着衬垫80a,并对其上面用同一衣料的布料80b包覆着,由此而形成移动布80A部分。首先,如图20(a)所示,在1条弹性针织物81上安置着衬垫80a;另一方面,如图20(b)所示,预先将布料80b的两端的缝边折叠着。然后,如图20(c)所示,将布料80b卷绕在衬垫80a的上面,并在下部产生弯折,然后对衬垫80a的周围进行缝合。
这样,依据本实施形式14的移动布80、80A、83,可以得到适度的摩擦力;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调整到所希望的长度;而且,难以发生冒出现象,可以得到能舒适地用于长时间的穿着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
实施形式15
下面,参照图21,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5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图21(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5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在与作为移动布的衬垫之间产生接触的硬质衬垫上,粘贴着布料的例子的图;(b)、(c)、(d)、(e)、(f)分别为显示了其第1~第5变型例的图。
在本实施形式15上,只使用衬垫作为移动布;将最上部的钮扣4用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缝接在该衬垫上,并使其从第2钮孔6向外突出,进行移动。这时,为了不会发生冒出现象,在领下盘底襟的上料3a的内侧粘贴着硬质衬垫35(软衬垫)、或36(硬衬垫);但在该状态时,作为在其表面具有大的凹凸的移动布的衬垫与硬质衬垫35、36之间会产生相互摩擦,从而使摩擦增大。因此,作为一种逆向的思考,通过不在移动布侧安置布料,而是在领下盘底襟的上料3a的内侧将布料安置在硬质衬垫的上面,就可以得到与上述实施形式14具有同样适度的摩擦。
即,如图21(a)所示,以一种覆盖着上料3a的前端全体的方式,在领下盘3的底襟的上料3a的内侧上,缝接着作为较大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而且,在形成有第2钮孔6的部分上,缝接着被裁剪成与第2钮孔6的长度相当的、作为较小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进一步,在其上面,缝接着对较大的硬质衬垫35(36)的全体进行包覆的较大的同一衣料(衬衫的布料)的布料85。然后,开通第2钮孔6的贯通孔,并包括布料85在内,形成锁钮孔,从而形成第2钮孔6;并且,使被缝接在图中未示的作为移动布的衬垫上的、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从第2钮孔6中向外突出。
由此,通过形成第2钮孔6,由锁钮孔使布料85的中央部分也得到固定。然后,当在第2钮孔6内,使最上部的钮扣与作为移动布的衬垫成一体地进行移动时,由于具有大的凹凸的衬垫与布料85之间相互产生摩擦,所以可以得到适度的摩擦。
在如图21(b)所示的第1变型例上,缝接着作为较大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并在其上面,还用同一衣料的布料86,包覆并缝接着被裁剪成第2钮孔6的长度大小的、作为较小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然后,形成第2钮孔6。
在如图21(c)所示的第2变型例上,缝接着作为较大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并在其上面,缝接着被裁剪成第2钮孔6的长度大小的、作为较小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进一步,在其上面,沿整个周围缝接着被裁剪成较小的硬质衬垫35(36)的尺寸大小的、同一衣料的布料86;然后,通过在其上面形成第2钮孔6,就由锁钮孔使布料86的中央部分也得到固定。
在如图21(d)所示的第3变型例上,缝接着作为较大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并在其上面,缝接着被裁剪成第2钮孔6的长度大小的、作为较小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进一步,在其上面,缝接着具有从领下盘上料3a的上方到下方的长度的、同一衣料的布料87,并且,布料87的左右的端部被缝合着。然后,形成第2钮孔6。
在如图21(e)所示的第4变型例上,缝接着作为较大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并在其上面,缝接着被裁剪成第2钮孔6的长度大小的、作为较小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进一步,在其上面,粘贴着同一衣料的布料88,并对其沿较小的硬质衬垫的形状进行热裁剪。然后,形成第2钮孔6。
在如图21(f)所示的第5变型例上,缝接着作为较大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并在其上面,缝接着被裁剪成第2钮孔6的长度大小的、作为较小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进一步,在其上面,用粘接剂或两面胶带粘接着同一衣料的布料89。然后,通过在其上面形成第2钮孔6,由锁钮孔使布料89的中央部分也得到固定。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15和其第1~第5变型例的任何一项上,都缝接着作为较大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并在其上面缝接着被裁剪成第2钮孔6的长度大小的、作为较小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或硬衬垫36。但是,根据衬衫的原料等其它因素,也可以只缝接较大的硬质衬垫的软衬垫35(36),而不缝接较小的硬质衬垫,并直接安装上为同一衣料的布料85、86、87、88、和89。又,作为布料85、86、87、88、和89,是对使用了与衬衫为同一衣料的布料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的,但也可以使用其它的布料。
实施形式16
下面,参照图22,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6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图22(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6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代替移动布的耐热性塑料板的平面图;(b)为显示了在耐热性塑料板上安装着止动部件时的平面图;(c)为显示了进一步安装着弹性体时的平面图。
首先,如在实施形式11中所说明了的,通过代替移动布而使用耐热性塑料板,可以具有种种的优点;但当最上部的钮扣发生掉落时,对普通的消费者来说,要重新进行安装是件困难的事。因此,如图22(a)所示,通过在耐热性塑料(PET)板40上缝接布带41,在最上部的钮扣发生掉落时,对普通的消费者来说,也可以容易地对其重新进行安装。这里,在代替移动布的耐热性塑料板40上,对布带41也可以只在两端上进行缝接,而使其中央从耐热性塑料板40上上浮着,并将最上部的钮扣4只缝接在布带41上。但在本实施形式16上,将布带41的周围用缝纫线42缝接在耐热性塑料板40上,并使之紧贴在耐热性塑料板上;而且,以贯通了布带41和耐热性塑料板40的方式,缝接着最上部的钮扣4。
在为前一种的情况时,当最上部的钮扣4发生脱落时,对消费者来说,容易进行只在布带41上重新缝接上最上部的钮扣4的作业;但由于布带41的中间部上浮着,相应地就存在发生冒出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在为本实施形式16的情况时,由于布带41被紧贴在耐热性塑料板40上,对消费者来说,初想起来好像不容易进行只在布带41上重新缝接上最上部的钮扣4的作业;但由于针尖在耐热性塑料板40上会很滑溜,所以反而会意想不到地容易进行只在布带41上重新缝接上最上部的钮扣4的作业。
又,如图22(b)所示,通过以从耐热性塑料板40的右端突出的方式对长的布带41A进行缝接,由于突出部分41a起着止动部件的作用,所以,还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缩短工艺流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如图22(c)所示,通过在耐热性塑料板40的左端缝接上作为弹性体的网眼橡胶带43,就形成一种可以使最上部的钮扣4在图中未示的第2钮孔6中产生移动的构造。在本实施形式14中,以一种可以将最上部的钮扣4移动并停留在任意的位置上的方式,使用拉力不是很强的网眼橡胶带43作为弹性体。
这样,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调整到所希望的长度;而且,当最上部的钮扣发生脱落时,也可以容易地将其重新进行缝接;同时,还可以安装上止动部件;从而可以得到能舒适地用于长时间的穿着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
实施形式17
下面,参照图23,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7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图23(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7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将移动布安装在长的弹性体上时的平面图;(b)为显示了将代替移动布的耐热性塑料板安装在长的弹性体上时的平面图。
如图23(a)所示,在本实施形式17上,用缝纫线46将移动布45的两端缝接在作为弹性体的网眼橡胶带44上;并在其上面,缝接着贯通了移动布45和网眼橡胶带44的最上部的钮扣4。由此,由于作为长的弹性体的网眼橡胶带44的右侧具有一种与止动部件相同的作用,所以,可以用简单的缝制工艺,得到与缝接有止动部件时相同的作用效果。
同样地,如图23(b)所示,在本实施形式17的变型例上,在与上述实施形式16中相同的耐热性塑料(PET)板40上,用缝纫线46将缝接有布带41的部分的两端缝接在作为长的弹性体44上;并在其上面,缝接着贯通了布带41、耐热性塑料板40、和网眼橡胶带44的最上部的钮扣4。由此,由于作为长的弹性体的网眼橡胶带44的右侧具有一种与止动部件相同的作用,所以,可以用简单的缝制工艺,得到与缝接有止动部件时相同的作用效果。
实施形式18
下面,参照图24,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图24(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和第2钮孔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b)为显示了将颈围缩小到最短状态的图;(c)为显示了将颈围稍微放长、使外领正好合适的状态的图;(d)为显示了将颈围更多一些地放长、使外领稍微张开的状态的图;(e)为显示了将颈围进一步放长、使外领进一步张开的状态的图;(f)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8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和第2钮孔之间和位置关系的图;(g)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8的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和第2钮孔之间和位置关系的图。
如图24(a)所示,在本实施形式1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A上,领下盘3的端部是形成为如实线所示的圆弧形的;但在形成为如假想线所示的棱角形时,也完全具有以下所述的作用效果。当在商店出售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A时,对颈围和袖长是如“39(cm)-78(cm)”那样地以1cm的等级进行表示的,而消费者是以这些数字为参考标准,来选购适合自己的尺寸大小的衬衫的;但如图24(a)、(f)、(g)所示,在这里,用从设置在领下盘3的外襟上的通常的钮孔5的中间点β到设置在领下盘3的底襟上的第2钮孔6的内端δ之间的长度进行表示。
这里,在图24(a)中,对第2钮孔6是以被水平地设置着的方式进行图示的;但在实际上,内端δ侧下降了约2mm,而右侧升高。由此,可以使向外端ε侧移动了的、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容易产生回复。而与此相比较,当将第2钮孔6设置成水平时,会使最上部的钮扣难以产生回复。
在本实施形式1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A上,其颈围是41cm;当锁扣着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使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小时,如图24(b)所示,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δ,并且该最上部的钮扣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内端γ;此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0.4cm。当外领2为正好合适时,如图24(c)所示,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δ,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中间点β;此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1cm的颈围尺寸。
进一步,如图24(d)所示,在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δ、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外端α上时,外领2被稍微张开,此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1.6cm。而且,在本实施形式1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A上,当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大时,如图24(e)所示,最上部的钮扣被移动到第2钮孔6的外端ε,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外端α;此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2.8cm。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1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A上,由于颈部的周围尺寸可以在从最小尺寸的40.4cm到最大尺寸的42.8cm之间的2.4cm的范围内进行变化,所以,冷时可收紧,热时可松开,可以快速地对应周围的温度变化。又,可以快速地从外领2之间为很大地张开着的图24(e)的休闲状态切换到使外领2正好合适的图24(c)的正规状态。
下面,参照图24(f),对本实施形式18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如图24(f)所示,在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B上,从外领2的根部向领下盘3的左右的突出长度为2.5cm,增加了0.5cm。由该增加了的部分,也相应地使通常的钮孔5的位置向外侧移动,而且第2钮孔6的长度也增加到1.5cm。在该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B上,当锁扣着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使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小时,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δ,并且该最上部的钮扣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内端γ;此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0.4cm。
又,当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δ,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中间点β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1cm的颈围尺寸;但此时,外领2之间为被稍微张开着的状态。而且,在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B上,当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大时,最上部的钮扣被移动到第2钮孔6的外端ε,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外端α;此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3.1cm。这样,在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B上,颈部的周围尺寸可以在从最小尺寸的40.4cm到最大尺寸的43.1cm之间的2.7cm的范围内进行变化。
这里,在图24(f)中,对第2钮孔6也是以被水平地设置着的方式进行图示的;但在实际上,同样地,内端δ侧下降了约2mm,而右侧升高。由此,可以使向外端ε侧移动了的、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容易产生回复。
下面,参照图24(g),对本实施形式18的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如图24(g)所示,在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C上,从外领2的根部向领下盘3的左右的突出长度为3.0cm,进一步增加了0.5cm。由该增加的部分,也相应地使通常的钮孔5的位置进一步向外侧移动,而且第2钮孔6的长度也增加到1.8cm。在该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C上,当锁扣着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使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小时,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δ,并且该最上部的钮扣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内端γ;此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0.4cm。
又,当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δ,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中间点β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1cm的颈围尺寸;但此时,外领2之间为被稍微张开着的状态。而且,在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C上,当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大时,最上部的钮扣被移动到第2钮孔6的外端ε,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外端α;此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3.4cm。这样,在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C上,颈部的周围尺寸可以在从最小尺寸的40.4cm到最大尺寸的43.4cm之间的3.0cm的范围内进行变化。
这里,在图24(g)中,对第2钮孔6也是以被水平地设置着的方式进行图示的;但在实际上,同样地,内端δ侧下降了约2mm,而右侧升高。由此,可以使向外端ε侧移动了的、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容易产生回复。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1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A、1B、和1C上,由于颈部的周围尺寸可以在2.4cm~3.0cm的范围内进行变化,所以,冷时可收紧,热时可松开,可以快速地对应周围的温度变化。又,可以快速地从外领2之间为很大地张开的休闲状态切换到使外领2正好合适的正规状态。
实施形式19
下面,参照图25和图26,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9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图25(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9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和第2钮孔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b)为显示了将颈围缩小到最短、使外领正好合适的状态的图;(c)为显示了将颈围稍微放长、使外领稍微张开的状态的图;(d)为显示了将颈围更多一些地放长、使外领进一步张开的状态的图;(e)为显示了将颈围进一步放长、使外领很大地张开的状态的图;(f)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9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和第2钮孔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6(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9的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和第2钮孔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b)为显示了将颈围缩小到最短状态时的图;(c)为显示了将颈围稍微放长、使外领正好合适的状态的图;(d)为显示了将颈围更多一些地放长、使外领稍微张开的状态的图;(e)为显示了将颈围进一步放长、使外领进一步张开的状态的图;(f)为显示了将颈围更进一步放长、使外领很大地张开的状态的图;(g)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19的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和第2钮孔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这里,在图25(a)、(f)、和图26(a)、(g)中,对第2钮孔6也是以被水平地设置着的方式进行图示的;但在实际上,同样地,内端δ侧或内端ε侧下降了约2mm,而右侧升高。由此,可以使向外端ε侧或外端ζ侧移动了的、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容易产生回复。
如图25(a)所示,在本实施形式19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A上,其颈围是41.5cm;当锁扣着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使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小时,如图25(b)所示,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δ,并且该最上部的钮扣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内端γ;此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0.9cm,而外领2为正好合适的状态。因此,对颈围是41cm的人,也可以用于穿着;在商店出售时,也可以作为“颈围41cm”的衬衫而出售。
如图25(c)所示,在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δ、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中间位置β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1.5cm(颈围尺寸),而外领2之间为被稍微张开着的状态。又,如图25(d)所示,在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δ、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外端α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2.1cm,而外领2之间为被进一步张开着的状态。进一步,如图25(e)所示,在最上部的钮扣移动到第2钮孔6的外端ε、并且该端子板最上部的钮扣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外端α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大尺寸的43.3cm,而外领2之间为被很大地张开着的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19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A上,由于颈部的周围尺寸可以在从最小尺寸的40.9cm到最大尺寸的43.3cm之间的2.4cm的范围内进行变化,所以,冷时可收紧,热时可松开,可以快速地对应周围的温度变化。又,可以快速地从外领2之间为很大地张开着的图25(e)的休闲状态切换到使外领2正好合适的图25(b)的正规状态。进一步,在用于通常的穿着时(图25(c)的状态),由于领口张开0.5cm,所以,在西式衬衫等上,容易使领带产生适度的合体感。
又,在上述实施形式1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A上,外领2的最大张开幅度为1.8cm;而相比之下,在本实施形式19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A上,由于将第2钮孔6向外侧移动了0.5cm,所以,外襟的钮孔5的长度和第2钮孔6的长度都为1.2cm,使外领2的最大张开幅度增大到2.3cm。当增加第2钮孔6的长度时,可以增加最大张开幅度;但如果过份增加第2钮孔6的长度,则会损坏外观,而且,也容易将第2钮孔6打开,使容易发生冒出现象。而与此相比较,当通过将第2钮孔6向外侧移动而增加最大张开幅度时,第2钮孔6的长度仍可以是短尺寸,这样,不但外观很好,而且也不会发生冒出现象。
下面,参照图25(f),对本实施形式19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如图25(f)所示,在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B上,与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A同样地,将第2钮孔6向外侧移动了0.5cm,并将第2钮孔6的长度稍微增加到1.5cm。在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B上,其颈围也是41.5cm;当锁扣着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使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小时,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δ,并且该最上部的钮扣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内端γ;此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0.9cm,而外领2为正好合适的状态。
在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δ、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中间位置β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1.5cm(颈围尺寸),而外领2之间为被稍微张开着的状态。进一步,在最上部的钮扣移动到第2钮孔6的外端ε、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外端α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大尺寸的43.6cm,而外领2之间为被很大地张开成2.6cm的状态。
下面,参照图26(a)~(f),对本实施形式19的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如图26(a)所示,在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C上,与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A同样地,将第2钮孔6向外侧移动了0.5cm,并将通常的钮孔5向内侧延伸了0.5cm,使其长度增加到1.7cm。在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C上,其颈围也是41.5cm;当锁扣着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使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小时,如图26(b)所示,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ε,并且该最上部的钮扣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内端δ;此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0.4cm,而外领2的前端为稍微有些重叠着的状态。
然后,在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ε、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中间偏右的位置γ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1.0cm,此时,如图26(c)所示,外领2的前端为正好合适的状态。在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ε、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中间偏左的位置β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1.5cm(颈围尺寸),此时,如图26(d)所示,外领2之间为稍微张开着的状态。
进一步,在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ε、并且该最上部的钮扣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外端α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2.1cm,此时,如图26(e)所示,外领2之间为进一步张开的状态。而且,在最上部的钮扣移动到第2钮孔6的外端ζ、并且该最上部的钮扣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外端α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大尺寸的43.3cm,此时,如图26(f)所示,外领2之间为2.3cm、很大地张开着的状态。
下面,参照图26(g),对本实施形式19的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如图26(g)所示,在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D上,与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A同样地,将第2钮孔6向外侧移动了0.5cm,并将第2钮孔6的长度稍微增加到1.5cm。在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D上,其颈围也是41.5cm;当锁扣着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使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小时,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ε,并且该最上部的钮扣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内端δ;此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0.4cm,而外领2为稍微有些重叠着的状态。
然后,在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ε、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中间偏右的位置γ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1.0cm,此时,外领2的前端为正好合适的状态。在最上部的钮扣位于第2钮孔6的内端ε、并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中间偏左的位置β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41.5cm(颈围尺寸),此时,外领2之间为稍微张开的状态。而且,在最上部的钮扣移动到第2钮孔6的外端ζ、并且该最上部的钮扣被锁扣在通常的钮孔5的外端α上时,颈部的周围尺寸为最大尺寸的43.6cm,此时,外领2之间为2.6cm的很大地张开着的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19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A、51B、51C、51D上,由于颈部的周围尺寸可以在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之差的2.4~3.2cm的范围内进行变化,所以,冷时可收紧,热时可松开,可以快速地对应周围的温度变化。又,可以快速地从外领2之间为很大地张开着的休闲状态切换到使外领2正好合适的正规状态。进一步,在用于通常的穿着时,由于领口张开0.5cm,所以,在西式衬衫等上,容易使领带产生适度的合体感。
又,在上述实施形式18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1A上,外领2的最大张开幅度为1.8cm;而相比之下,在本实施形式19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1A、51B、51C、51D上,由于将第2钮孔6向外侧移动了0.5cm,所以,使外领2的最大张开幅度增大到2.3cm或2.6cm。当增加第2钮孔6的长度时,可以增加最大张开幅度;但如果过份增加第2钮孔6的长度,会损坏外观,而且,也容易将第2钮孔6打开,使容易发生冒出现象。而与此相比较,当通过将第2钮孔6向外侧移动而增加最大张开幅度时,第2钮孔6的长度仍可以是短尺寸,这样,不但外观很好,而且也不会发生冒出现象。
实施形式20
下面,参照图27,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0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
图27(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0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由弹性材料所形成的环圈、和接合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b)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0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和由弹性材料所形成的环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c)为在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和由弹性材料所形成的环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d)为在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和由弹性材料所形成的环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e)为在第4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和由弹性材料所形成的环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f)为在第5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和由弹性材料所形成的环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如图27(a)所示,在本实施形式20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2A上,与上述实施形式1~实施形式19不同,在领下盘底襟3B上没有设置第2钮孔,并将最上部的钮扣4缝接固定在领下盘底襟3B的突出部上。而另一方面,在领下盘外襟3A的突出部的前端上,缝接着由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蝇所形成的环圈54;并且,在领下盘底襟3B的、与由橡胶蝇所形成的环圈54相对应的位置上,缝接着作为接合配件的钮扣53。
由此,通过在将最上部的钮扣4锁扣在领下盘外襟3A的通常的钮孔5上的同时,将由橡胶蝇所形成的环圈54锁扣在领下盘底襟的钮扣53上,则当在通常的钮孔5的长度范围内将领口张开时,如果将环圈54的弹性力设定得大一些,那么当手离开时,就会自然地回复到使领口系紧着的状态;如果相对于环圈54的弹性力,增大通常的钮孔5与最上部的钮扣4之间的摩擦力时,则当在通常的钮孔5的长度范围内将领口张开时,可以使其停留在任意的位置上,并可以由手指头的夹捏动作,而使领口回复到系紧状态。
在本实施形式20上,通过将线足设定为短短的0.2cm,由于相对于环圈54的弹性力,增大了通常的钮孔5与最上部的钮扣4之间的摩擦力,所以,当在通常的钮孔5的长度范围内将领口张开时,可以使其停留在任意的位置上,并可以由手指头的夹捏动作,而使领口回复到系紧状态。
如图27(b)所示,在本实施形式20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2B上,由于通常的钮孔5以外领2的根部为中心而具有1.2cm的长度,并将线足设定为短短的0.2cm,所以,在1.2cm的范围内,可以将领口停留在被张开的任意的位置上,并可以由手指头的夹捏动作,而使领口回复到系紧状态。
如图27(c)所示,在本实施形式20的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2C上,由于通常的钮孔5具有跨越外领2的根部的1.7cm的长度,并同样地将线足设定为短短的0.2cm,所以,在1.7cm的较宽的范围内,可以将领口停留在被张开的任意的位置上,并可以由手指头的夹捏动作,而使领口回复到系紧状态。
如图27(d)所示,在本实施形式20的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2D上,由于通常的钮孔5具有从外领2的根部向外延伸着的1.5cm的长度,并将绕线结设定为短短的0.2cm,所以,在1.5cm的范围内,可以将领口停留在被张开的任意的位置上,并可以由手指头的夹捏动作,而使领口回复到系紧状态。
如图27(e)所示,在本实施形式20的第4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2E上,由于通常的钮孔5具有离开外领2的根部的、并向外延伸着的1.2cm的长度,并将绕线结设定为短短的0.2cm,所以,在1.2cm的范围内,可以将领口停留在被张开的任意的位置上,并可以由手指头的夹捏动作,而使领口回复到系紧状态。
如图27(f)所示,在本实施形式20的第5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2F上,由于通常的钮孔5具有从外领2的根部向外延伸着的1.7cm的长度,并将绕线结设定为短短的0.2cm,所以,在1.7cm的较宽的范围内,可以将领口停留在被张开的任意的位置上,并可以由手指头的夹捏动作,而使领口回复到系紧状态。
又,作为“弹性材料”,可以使用橡胶、橡胶绳、剪切橡胶等。又,作为“接合配件”,可以使用钮扣、挂钩等。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20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2、52A、52B、52C、52D、52E、和52F上,没有设置第2钮孔6和后述的领下盘的贯通钮孔,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调整到所希望的长度;而且,由于将由橡胶绳所形成的环圈54和领下盘底襟的钮扣53隐藏在外领2的下面,所以,不会损害外观,可以舒适地用于长时间的穿着。
实施形式21
下面,参照图28,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图28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和由弹性材料所形成的环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又,虽然在图中没有进行显示,但在领下盘底襟侧上,与图27(a)同样地,缝接着作为接合配件的钮扣53;并且,对在领下盘底襟上缝接最上部的钮扣4的情况,也与上述的相同。
如图28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2G上,其与图27所示的实施形式20的不同之处是,与环圈54相比,被缝接在领下盘外襟3A的突出部前端的、由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绳所形成的环圈55被纵长地形成着,从而,也增大了弹性力。由此,通过在将最上部的钮扣4锁扣在领下盘外襟3A的通常的钮孔5中的同时,将由橡胶绳所形成的环圈55锁扣在领下盘底襟的钮扣53上,当在通常的钮孔5的长度范围内将领口张开时,由于将环圈55的弹性力设定得较大,所以当手离开时,会自然地回复到使领口系紧着的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21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2G上,没有设置第2钮孔6和后述的领下盘的贯通钮孔,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的领口张开;并且,当手离开时,会自然地回复到使领口系紧着的状态;进一步,由于将由橡胶绳所形成的环圈55和领下盘底襟的钮扣53隐藏在外领2的下面,所以,不会损害外观,可以舒适地用于长时间的穿着。
实施形式22
下面,参照图29,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2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图29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2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的通常的钮孔、和由弹性材料所形成的环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图。
如图29所示,在本实施形式22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6上,其与图27所示的实施形式20的不同之处是:将由作为弹性材料的橡胶绳所形成的环圈55缝接在领下盘底领襟3B的突出部的前端上,而不是缝接在领下盘外襟3A上;以及,在领下盘外襟3A的里侧(内侧)的、与由橡胶绳所形成的环圈58相对应的位置上,缝接着作为接合配件的钮扣57。
由此,通过在将由橡胶绳所形成的环圈58锁扣在领下盘外襟的里侧的钮扣57上的同时,将最上部的钮扣4锁扣在领下盘外襟3A的通常的钮孔5中,当在通常的钮孔5的长度范围内将领口张开时,如果将环圈58的弹性力设定得大一些,则当手离开时,会自然地回复到使领口系紧着的状态;并且,如果相对于环圈58的弹性力,增大通常的钮孔5与最上部的钮扣4之间的摩擦力,则当在通常的钮孔5的长度范围内将领口张开时,可以使其停留在任意的位置上,并可以由手指头的夹捏动作,而使领口回复到系紧状态。
在本实施形式22上,通过将线足设定为短短的0.2cm,由于相对于环圈58的弹性力,增大了通常的钮孔5与最上部的钮扣4之间的摩擦力,所以,当在通常的钮孔5的长度范围内将领口张开时,可以使其停留在任意的位置上,并可以由手指头的夹捏动作,而使领口回复到系紧状态。又,由于将由橡胶绳所形成的环圈58和领下盘外襟的里侧的钮扣57隐藏在领下盘外襟3A的里侧,所以,不会损害外观,看起来如同是通常的衬衫。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22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56上,没有设置第2钮孔6和后述的领下盘的贯通钮孔,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调整到所希望的长度;而且,由于将由橡胶绳所形成的环圈58和领下盘外襟的里侧的钮扣57隐藏设置着,所以,不会损害外观,可以舒适地用于长时间的穿着。
实施形式23
下面,参照图30和图31,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
图30(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领下盘外襟的通常的钮孔、和以贯通了领下盘底襟的方式而被设置着的领下盘的贯通钮孔的图;(b)为显示了将外襟和底襟相重叠,并将最上部的钮扣锁扣在通常的钮孔中的状态的断面图。
图31(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3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最上部的钮扣与固定部之间的接续构造的立体图;(b)为在第2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具有最上部的钮扣的功能的部件、与固定部之间的接续构造的立体图;(c)为在第3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具有最上部的钮扣的功能的部件、与固定部之间的接续构造的立体图;(d)为在第4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具有最上部的钮扣的功能的部件、与固定部之间的接续构造的立体图;(e)为在第5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具有最上部的钮扣的功能的部件、与固定部之间的接续构造的立体图;(f)为在第6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具有最上部的钮扣的功能的部件、与固定部之间的接续构造的立体图。
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作为第2钮孔6,如图2~图10、和图16~图26所示,是对只贯通了领下盘底襟的上料3a、而不贯通下料3b的构造进行了说明。即,作为在此之前所说明了的第2钮孔6,由于都是被设置在领下盘底襟3B的上料3a上的,而并没有贯通领下盘底襟3B的下料3b,所以,有必要进行在领下盘底襟3B的内部的作业,而消费者难以简单地对其内部构造进行改变。
但是,如图30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60上,设置着同时也贯通了领下盘底襟3B的下料3b的领下盘的贯通钮孔61,并且,由贯通了该领下盘的贯通钮孔61的绕线结63,而接续着最上部的钮扣4和作为固定部的、并要大一圈的钮扣62。因此,不需要进行在领下盘底襟3B的内部的作业,从而使制造更容易,并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根据消费者的喜好,也可以容易地将最上部的钮扣4和固定部62改换成其它的种类。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2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60上,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调整到所希望的长度;而且,可以容易并低成本地进行生产,能够舒适地用于长时间的穿着。在本实施形式2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60上,是由贯通了领下盘的贯通钮孔61的绕线结63,而接续着最上部的钮扣4和作为固定部的、并要大一圈的钮扣62的,但也可以有其它的各种变型例。
如图31(a)所示,在本实施形式23的第1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由贯通了其领下盘的贯通钮孔61的、作为脚部的橡胶足64,接续着最上部的钮扣4和作为固定部的、并要大一圈的钮扣62。又,如图31(b)所示,在第2变型例上,由贯通了领下盘的贯通钮孔61的、作为脚部的1对雄螺纹·雌螺纹66,接续着作为具有最上部的钮扣的功能的部件的金属圆板65和作为固定部的、并要大一圈的金属圆板67。
又,如图31(c)所示,在第3变型例上,由贯通了领下盘贯通钮孔61的、作为脚部的凸侧钩的凸部69a,接续着作为具有最上部的钮扣的功能的部件的凹侧钩68和作为固定部的、并要大一圈的凸侧钩69。
进一步,如图31(d)所示,在第4变型例上,将最上部的钮扣4安装在作为脚部的、棒状的弹性体20的前端。棒状的弹性体20的下端与圆形的塑料板21相接续;并且,对圆形的塑料板21的周围,由与领下盘的贯通钮孔61的长度相对应的、大致为长方形的弹性板22覆盖着。而且,对该弹性板22,用缝纫线沿外周将其缝接在领下盘底襟3B的下料3b的里侧。依据这样的构造,由弹性板22的变形力,可以使最上部的钮扣4在领下盘的贯通钮孔61内沿颈围方向而产生移动;并且,当停止施加作用力时,由弹性板22的弹性力,可以使最上部的钮扣4立即回复到原先的位置。
又,如图31(e)所示,在第5变型例上,成一体地形成着作为具有最上部的钮扣的功能的部件的金属圆板70、金属脚部70a、和作为固定部的金属制的细长的椭圆形板71;并且,细长的椭圆形板71以可以相对于金属脚部70a产生转动的方式而被安装着。因此,在将细长的椭圆形板71沿着实线所示的朝向与领下盘的贯通钮孔61相平行地贯通后,当如假想线所示地转动约90度时,就不会从领下盘的贯通钮孔61中脱落。进一步,如图31(f)所示,在第6变型例上,用具有一定强度的塑料,成一体地形成着作为具有最上部的钮扣的功能的部件的圆板部分72a、脚部72b、和作为固定部的大的圆板部分72c,从而形成1个塑料部件72;这样,有可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在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当系上领带时,由于会看不见最上部的钮扣4,所以也可以使用除钮扣以外的部件;而且,即使在不系上领带时,如果用金属等光亮物、木料、陶瓷、玻璃等代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外观上也会很漂亮,并且还是一种很好的图案设计。又,对于将最上部的钮扣或具有其功能的部件与固定部相连接着的脚部,只要是具有适当的长度和强度的部件,则也可以使用其中的任何一种。进一步,当将脚部由弹性体或橡胶所制成时,可以自由地进行伸缩。而且,由于是一种不使用止动部件和弹性材料的简单的构造,所以可以容易并低成本地进行生产。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23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调整到所希望的长度;而且,可以容易并低成本地进行生产,还具有一种很好的图案设计,可以舒适地用于长时间的穿着。
又,在本实施形式23上,只对将滑动机构应用在领下盘的贯通钮孔61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这里,该滑动机构是由图30(a)、(b)、和图31(a)~(f)所示的固定部所形成的;但也可以将这些滑动机构应用在具有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所说明了的第2钮孔6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即,在领下盘底襟的上料3a和下料3b之间挟持着固定部,使最上部的钮扣4或具有其功能的部件沿第2钮孔6产生滑动。由此,由于是一种不使用止动部件和弹性体的简单的构造,所以可以容易并低成本地进行生产。
实施形式24
下面,参照图32和图33,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
图32(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设置在领下盘底襟的上料上的第2钮孔的图;(b)为在将(a)里外反转后,显示了设置在领下盘底襟的下料上的贯通孔的图;(c)为显示了在最上部的钮扣脱落时的缝接方法的图。图33(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4的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在将外领展开时,显示了设置在领下盘底襟的上料上的第2钮孔的图;(b)为在将(a)里外反转后,显示了设置在领下盘底襟的下料上的变型例的贯通孔的图;(c)为显示了在最上部的钮扣脱落时的缝接方法的图。
如图32(c)所示,在本实施形式2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考虑到在图中未示的最上部的钮扣脱落时的情况,而设置着作为贯通孔的齿形孔75;当消费者自己将最上部的钮扣重新连接在移动布或具有移动布功能的部件上时,如图32(a)所示,将设置在领下盘底襟3B的上料上的第2钮孔6稍微张开一些,并在对移动布或具有移动布功能的部件上没有施加着作用力的状态下,用连接着缝纫线的针N对最上部的钮扣应处的位置进行暗缝。这时,如果暗缝过深,会暗缝到领下盘底襟3B的下料上,有可能会将最上部的钮扣缝接在领下盘底襟3B的下料上。
因此,在领下盘底襟3B的里侧的下料上,设置作为不会产生绽线的贯通孔的齿形孔75;为了不对下料进行暗缝,通过从一开始就不进行暗缝,而是确认使针N贯通了齿形孔75,并反复多次进行这样的动作,而将最上部的钮扣缝接在移动布或具有移动布的功能的部件上。由此,消费者可以不会出错地、并简单地将最上部的钮扣重新连接上。
又,如图33(a)所示,在本实施形式24的变型例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由于第2钮孔6的左端位于外领2的根部上,所以,为了在对移动布或具有移动布功能的部件上没有施加着作用力的状态下使最上部的钮扣应处的位置也移动到外领2的根部上,如图33(b)所示,将作为不会产生绽线的贯通孔的金属制的环形孔76也设置在外领2的根部。而且,如图33(c)所示,通过确认使针N贯通了环形孔76,并反复多次进行这样的动作,而将最上部的钮扣缝接在移动布或具有移动布的功能的部件上。由此,消费者可以不会出错地、并简单地将最上部的钮扣重新连接上。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24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即使当最上部的钮扣脱落时,也可以由消费者简单并确实地将最上部的钮扣重新连接上,并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调整到所希望的长度。
实施形式25
下面,参照图34,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5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进行说明。图34(a)为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25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显示了在将所使用着的作为最上部的钮扣的、具有贯通针的塑料钮扣扎进移动布时的情况的放大正面图;(b)为在使具有贯通针的塑料钮扣产生贯通后,显示了将贯通针部分弯折了的状态的放大正面图。
如图34(a)所示,在本实施形式25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所使用着的作为最上部的钮扣的、具有贯通针的塑料钮扣77的构成为:钮扣部77a、轴部77b、1对的止脱部77c、中间细部77d、和贯通针部77e;并且,如果将贯通针部77e的前端形成为很锐的尖形,则当施加作用力而将其扎进移动布30中时,可以使一直到1对的止脱部77c为止的部分都产生贯通。之后,通过在中间细部77d上对贯通针部77e进行弯折,如图34(b)所示,就以一种由1对的止脱部77c而使其不会产生脱落的方式,将作为最上部的钮扣的钮扣部77a牢固地安装在移动布30上。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25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上,由于可以很容易地将最上部的钮扣77a安装在移动布30上,并且将具有贯通针的塑料钮扣77也是形成为一个整体,使制造成本降低,所以,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并可以不用进行显眼的动作,将以西式衬衫为首的衬衫的颈围调整到所希望的长度。
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是对设想着将本发明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主要应用在西式衬衫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的,但也可以将本发明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应用在在领下盘上具有钮扣的所有种类的衬衫上,如也可以应用在休闲衬衫、女衬衫、和无外领衬衫等上。
又,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是对领下盘的幅度为通常大小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的,但在领下盘的幅度为很大的特殊情况时,也可以将通常的钮孔5和第2钮孔6分成上下二段进行设置。
又,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是将纵向带9、横向带10、横长带11、和纵向带12等缝接在领下盘3的下料3b上的,但如果将这些各种带类只缝接在领下盘3的下料3b的里侧,则由于在下料3b的表侧上只显现出用于缝接橡胶带8的缝纫线的针迹,所以,可以得到很好的观赏性。
进一步,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是用通常的线对第2钮孔进行锁钮孔的,但也可以在对钮孔进行锁钮孔时浸渍热固性树脂,然后进行热固化,或用合成树脂的线进行锁钮孔。由此,可以使第2钮孔难以产生变形,从而防止冒出现象。
又,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作为止动部件,是使用与移动布7a具有同样的幅度的衬料7b的,但作为止动部件的材质,另外也可以选择使用各种的坯布、布带等,并且,幅度也可以比移动布7a的要细小一些。
又,以一种可以在钮孔6内产生滑动的方式,安装着钮扣4的、并贯通了钮孔6的短棒状的弹性体20的断面形状可以是沿钮孔的长度方向为较长断面的长圆形或椭圆形的柱状体。
因此,在本说明书中所述的优选的实施例是用于举例说明的,而不是进行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进行规定,在该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的变型例都包括在本发明中。
Claims (45)
1.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设于领下盘(3)的第2钮孔(6)内部的移动布(7a)安装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4),可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4)朝颈围方向在上述第2钮孔(6)内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将上述最上部的钮扣(4)直接安装于自由伸缩的弹性材料(8),或在上述弹性材料(8)的前端缝接上述移动布(7a),然后安装于上述移动布(7a),将上述弹性材料(8)的另一端缝接到上述领下盘(3)的下料(3b)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为了限制上述弹性材料(8)或上述移动布(7a)的朝上下方向的摆动,在上述领下盘(3)的下料(3b)上安装纵向带(9),可朝横向移动地使横向带(10)穿过上述纵向带(9)的下面缝接于上述弹性材料(8)或移动布(7a)的里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材料(8)或上述移动布(7a)下面的上述领下盘(3)的下料(3b)的与上述第2钮孔(6)相当的位置,缝接横长的带(11)的空出上述第2钮孔(6)长度的两端,使纵向带(12)穿过上述横长的带(11)的空出部分将上下端缝接到在上述弹性材料(8)或上述移动布(7a)的里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材料(8)或上述移动布(7a)下面的上述领下盘(3)的下料(3b)的与上述第2钮孔(6)相当的位置,仅缝接横长的带(11)的左端,使纵向带(12)穿过上述横长的带(11)的下侧将上下端缝接到上述弹性材料(8)或上述移动布(7a)的里侧,在与上述第2钮孔(6)的右端相当的位置将纵向带(9)安装于上述领下盘(3)的下料(3b)上,在上述弹性材料(8)或上述移动布(7a)的里侧缝接上述横长的带(11)的右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材料(8)或上述移动布(7a)上按折曲线缝接折曲成“く”字形的带(14),上述带(14)的两端缝接在上述领下盘(3)的下料(3b)上,上述缝接的折曲线的左右的多余的带折成褶裥。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上述纵向带(9)和/或上述横长的带(11)或折曲成“く”字形的带(14)仅缝接到在上述领下盘(3)的下料(3b)的内侧缝接的衬料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领下盘(3)中设置可与上述领下盘(3)分离地移动的移动布(7a),在该移动布(7a)上具有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牢固地卷绕于钮扣的线足而固定的线结)地缝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4),从内侧在上述第2钮孔(6)的周围粘贴于上述第2钮孔(6)部分开设了长孔的硬质衬垫(15),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4)从上述第2钮孔(6)突出到外面。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布由与衬衫的布料相同布料的布料或其它布料包住衬垫而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领下盘中设置仅由可与上述领下盘分离地移动的衬垫构成的移动布,在该移动布上具有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牢固地卷绕于钮扣的线足而固定的线结)地缝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
从上述领下盘上料内侧在形成上述第2钮孔的周围安装较大的硬质衬垫,或进一步从其上面在形成上述第2钮孔的部分安装切成相当于上述第2钮孔的长度的较小的硬质衬垫,
从上述较大的硬质衬垫上粘贴或缝接覆盖全体的大小的与衬衫的布料相同布料的布料或其它布料,或在形成上述第2钮孔的部分粘贴或缝接相当于上述第2钮孔的长度的大小的与衬衫的布料相同布料的布料或其它布料,
或者从上述较小的硬质衬垫上粘贴或缝接覆盖上述较大的硬质衬垫全体的大小的、或覆盖上述较小的硬质衬垫的大小的与衬衫的布料相同布料的布料或其它布料,
形成上述第2钮孔,
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从上述第2钮孔突出到外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上述移动布通过在硬质衬垫粘接布料后用激光裁剪或热裁剪切成上述移动布的形状而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领下盘(3)的前端部分的上述第2钮孔(6)一侧全体粘贴在上述第2钮孔(6)部分开设长孔的上述硬质衬垫(16)。
13.根据权利要求1、2、8或12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布(7a)的里侧缝接上述硬质衬垫(17)。
14.根据权利要求8~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使用较薄的耐热性塑料板代替上述硬质衬垫。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使用耐热性塑料板代替上述移动布,具有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地缝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从上述第2钮孔突出到外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代替上述移动布的耐热性塑料板(40)上缝接布带(41),在该布带(41)或该布带(41)和上述耐热性塑料板(40)上具有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地缝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4),使其从上述第2钮孔(6)突出到外面。
17.根据权利要求8~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布(7a)、将硬质衬垫(17)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7a)、将耐热性塑料板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7a)、或上述耐热性塑料板(40)上缝接自由伸缩的弹性材料,将上述弹性材料的另一端缝接到上述领下盘的下料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布、将硬质衬垫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将耐热性塑料板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或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的一端上缝接自由伸缩的弹性材料,朝颈围收紧方向对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施加弹性力地将上述弹性材料的另一端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上,在上述移动布、将硬质衬垫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将耐热性塑料板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或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的另一端上缝接由没有伸缩性的坯布构成的止动部件,限制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朝颈围收紧的方向的移动地将上述止动部件的另一端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移动布、将硬质衬垫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将耐热性塑料板缝接于上述里侧的移动布、或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缝接于自由伸缩的长的弹性材料上,将上述弹性材料的两端分别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上。
20.根据权利要求2~7或17~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不将上述弹性材料的端部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上,而是缝接于衬垫材料,将上述衬垫材料粘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当缝合上述领下盘的下料与上料时,上述衬垫材料的上下端都缝接。
21.根据权利要求2~7或17~1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弹性材料的端部粘接到领下盘衬垫后,将上述领下盘衬垫粘接于领下盘下料的内侧。
22.根据权利要求16~2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用布料包住上述耐热性塑料板。
23.根据权利要求16~2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的表面形成微细的凹凸。
24.根据权利要求2~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材料或上述移动布上具有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地缝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使其从上述第2钮孔突出到外面,在上述第2钮孔浸渍热硬性树脂使其热硬化。
25.根据权利要求2~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材料或上述移动布上具有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地缝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从由合成树脂的线进行了锁眼的上述第2钮孔突出到外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7或17~2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弹性材料的两端缝接限制上述弹性材料的伸长的防伸材料。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领下盘中比上述第2钮孔长地将横向带铺到上述第2钮孔的位置,将两端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夹住上述横向带的空心部分地在上述横向带的上下边缘缝接2片纵向带,使得可沿上述横向带移动,在上述2片纵向带中的表侧缝接钮扣,使其从上述第2钮孔突出到外面。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上述横向带为2条,在上述2条的横向带的上下的边缘分别缝接上述2片纵向带,使其可沿上述2条横向带移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仅在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下料的内侧的衬料缝接上述横向带。
30.根据权利要求1~2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移动布或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的一端缝接限制上述移动布或上述耐热性塑料板的通常移动的止动部件,将上述止动部件的另一端缝接于上述领下盘的端部。
31.根据权利要求1~3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不对上述移动布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施加力的状态下,在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所处的领下盘里侧的下料设置没有脱线的贯通孔(75、76)。
32.根据权利要求1~3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连接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与移动布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两者的起到线足和绕线结的作用的部件的任一个或全部由金属、塑料、高弹体、橡胶、木、陶瓷、玻璃中的任一种制成。
33.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短棒状的高弹体(20)上安装最上部的钮扣(4),使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20)穿过设于领下盘(3)的第2钮孔(6),扩展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20)的下端地粘接于塑料板(21),并在该塑料板(21)的周围粘接高弹体板(22),将该高弹体板(22)缝接于上述领下盘(3)的下料(3b)上。
34.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短棒状的高弹体(20)上安装最上部的钮扣(4),使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20)穿过设于领下盘(3)的第2钮孔(6),扩展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20)的下端地粘接于塑料板(24),并在该塑料板(24)的一端粘接弹性材料(8),将该弹性材料(8)缝接于上述领下盘(3)的下料(3b)上。
35.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短棒状的高弹体(20)上安装最上部的钮扣(4),使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20)穿过设于领下盘(3)的第2钮孔(6),将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20)的下端粘接于小而薄的塑料板(25),用具有上述短棒状的高弹体(20)的下端部滑动的椭圆形的槽(26a)和上述小而薄的塑料板(25)滑动的长方形的槽(26b)的导向板(26)覆盖,由薄的塑料板(27)或硬质衬垫材料闭塞该导向板(26)的里侧。
36.根据权利要求1~3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钮孔(6)的上述领下盘(3)的内端侧稍向下倾斜。
37.根据权利要求1~3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使上述第2钮孔(6)内端从上述领下盘(3)与上述外领(2)的连接部分的正下方朝上述领下盘(3)的外侧离开地设置上述第2钮孔(6)。
38.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使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64)贯通设于领下盘底襟上料的第2钮孔(6),将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4缝接于固定配件(62),可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4)沿颈围方向在上述第2钮孔(6)内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
39.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通过贯通设于领下盘底襟上料的第2钮孔的脚部连接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与固定配件,可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沿颈围方向在上述第2钮孔内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
40.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使适当长度的线足或绕线结(63)贯通设于领下盘底襟(3B)的领下盘贯通钮孔(61),将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4)缝接于固定配件(62),可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4)沿颈围方向在上述领下盘贯通钮孔(61)内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
41.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通过贯通设于领下盘底襟的领下盘贯通钮孔的脚部连接衬衫的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与固定配件,可使上述最上部的钮扣或起到其作用的部件沿颈围方向在上述领下盘贯通钮孔内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
42.根据权利要求38~4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配件为比上述最上部的钮扣(4)大的钮扣(62)。
43.根据权利要求38~41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起到上述最上部的钮扣的作用的部件、上述固定配件、及上述脚部中的任一个或全部由金属、塑料、高弹体、橡胶、木、陶瓷、玻璃中的任一种制成。
44.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衬衫的领下盘的外襟(3A)端部安装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54),在当穿用上述衬衫时上述领下盘的底襟(3B)的上述环(54)具有适当弹性力地接合的位置安装接合配件(53)。
45.一种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其特征在于:在衬衫的领下盘的底襟(3B)端部安装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环(58),在当穿用上述衬衫时上述领下盘的外襟(3A)里侧的上述环(58)具有适当弹性力地接合的位置安装接合配件(57)。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374174 | 2003-11-04 | ||
JP374174/2003 | 2003-11-04 | ||
JP381648/2003 | 2003-11-11 | ||
JP2003381648 | 2003-11-11 | ||
JP007829/2004 | 2004-01-15 | ||
JP2004007829 | 2004-01-15 | ||
JP2004130611 | 2004-04-27 | ||
JP130611/2004 | 2004-04-27 | ||
JP2004140826 | 2004-05-11 | ||
JP140826/2004 | 2004-05-11 | ||
JP292584/2004 | 2004-10-05 | ||
JP2004292584A JP4585826B2 (ja) | 2003-11-04 | 2004-10-05 | 首回り調節機能付シャ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13393A true CN1613393A (zh) | 2005-05-11 |
CN1613393B CN1613393B (zh) | 2010-04-28 |
Family
ID=33545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1009059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613393B (zh) | 2003-11-04 | 2004-11-04 | 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512994B2 (zh) |
EP (1) | EP1529452B1 (zh) |
JP (1) | JP4585826B2 (zh) |
KR (1) | KR100673798B1 (zh) |
CN (1) | CN1613393B (zh) |
AU (1) | AU2004226949B2 (zh) |
CA (1) | CA2486749C (zh) |
DE (1) | DE602004027876D1 (zh) |
GB (1) | GB2408914B (zh) |
HK (1) | HK1076585A1 (zh) |
TW (1) | TWI26661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56902A (zh) * | 2014-10-13 | 2015-01-07 |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式衬衫 |
CN117147302A (zh) * | 2023-10-31 | 2023-12-01 | 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领口面料抗撑开测试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85826B2 (ja) * | 2003-11-04 | 2010-11-24 | 好司 加藤 | 首回り調節機能付シャツ |
US8065747B2 (en) * | 2004-05-11 | 2011-11-29 | Capital Mercury Apparel, Ltd. | Finished slot and adjustable shirt colla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USRE44271E1 (en) * | 2004-05-11 | 2013-06-11 | Capital Mercury Apparel, Ltd. | Finished slot and adjustable shirt colla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JP4585827B2 (ja) * | 2004-06-21 | 2010-11-24 | 好司 加藤 | 首回り調節機能付シャツ |
US8205270B2 (en) * | 2006-08-16 | 2012-06-26 | Koji Kato | Garment having a waist size adjusting mechanism |
US8065746B2 (en) * | 2006-08-24 | 2011-11-29 | Capital Mercury Apparel, Ltd. | Multi-scored winged collar support |
JP4787203B2 (ja) * | 2007-04-27 | 2011-10-05 | 好司 加藤 | Lポケット付きボトムズ |
GB2453436B (en) * | 2007-10-05 | 2010-07-28 | Koji Kato | A pair of trousers stretchable around a waist |
CA2729843C (en) | 2011-01-31 | 2011-09-13 | Patrizia Angela Casubolo | Garment fastening systems |
KR200458061Y1 (ko) * | 2011-05-02 | 2012-01-18 | 정연창 | 간격 조절 기능이 구비된 의류 |
KR200470161Y1 (ko) * | 2012-02-21 | 2013-12-05 | 조한규 | 이중기능옷깃 |
JP6180216B2 (ja) * | 2012-07-23 | 2017-08-16 | 株式会社ゴールドウイン | 連結具を有する上衣及び下衣を含む衣服 |
US20140041093A1 (en) * | 2012-08-08 | 2014-02-13 | Ezekiel Korobkin | Shirt collar liner |
ES2478140B1 (es) * | 2013-01-18 | 2015-10-13 | Saloua RAQUI N'GHIMI | Botón de contención en ojales de cierres para prendas de vestir |
CN104013118A (zh) * | 2014-05-27 | 2014-09-03 | 昆山佑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polo衫 |
US20170325511A1 (en) * | 2016-05-16 | 2017-11-16 | Peacock Apparel Group, Inc. | Elastic shirt collar button |
MX2018002187A (es) | 2018-02-20 | 2018-04-03 | Victor Manuel Gonzalez Torres | Dispositivo para brindar rigidez y caída a cuellos tejidos. |
US20210353008A1 (en) * | 2020-05-14 | 2021-11-18 | Amy Campbell | Decorative Cover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14484C (zh) | ||||
DE489320C (de) | 1930-01-16 | Alexander Bodenheimer | Vorrichtung zum Anbringen eines Kragenknopfes an Halsbuenden, die nicht mehr schliessen | |
DE240147C (zh) | ||||
GB191024459A (en) * | 1910-10-21 | 1911-06-21 | Joseph Hirsch Vineberg | Improvements in Shirts or the like. |
GB191124459A (en) | 1911-01-17 | 1912-01-17 | John Cameron Grant |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Pivotal Type-casting Machines. |
US1569988A (en) | 1921-11-18 | 1926-01-19 | Albert W Land | Collar-band attachment |
US1496380A (en) * | 1923-02-26 | 1924-06-03 | Ryan James Henry | Neckband for shirts |
US1603482A (en) | 1925-03-31 | 1926-10-19 | Jesse R Marquisee | Neckband for shirts |
US1616258A (en) | 1925-12-23 | 1927-02-01 | Charles C Bogle | Automatically adjustable neck band |
US1789422A (en) | 1927-02-21 | 1931-01-20 | Howard H Askey | Wearing apparel |
US1814760A (en) | 1929-10-16 | 1931-07-14 | Jr James A Miller | Fastening means |
DE549832C (de) * | 1930-05-13 | 1932-05-04 | Fritz Beinhoff | Vorrichtung zur Verlaengerung von Oberhemdbuendchen |
GB387708A (en) | 1930-08-11 | 1933-02-13 | Adess And Son Lt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llars for shirts and like garments |
US1963004A (en) * | 1933-11-21 | 1934-06-12 | Commercial Shirt Corp | Man's shirt |
US2025485A (en) * | 1933-11-21 | 1935-12-24 | Commercial Shirt Corp | Man's shirt |
GB468299A (en) | 1936-02-21 | 1937-07-02 | Clifford Walsh | A device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the neck-band of a shirt and the collar worn therewith |
FR1031328A (fr) * | 1951-01-24 | 1953-06-23 | Nouveau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invisible sans bouton ni boutonnière | |
GB854589A (en) | 1959-06-30 | 1960-11-23 | Kaynee Company | Expansible shirt collars |
US3142843A (en) | 1963-09-16 | 1964-08-04 | Berger Samuel | Shirt with improved adjustable collar button |
JPS4813221U (zh) * | 1971-06-29 | 1973-02-14 | ||
DE8218346U1 (de) | 1982-06-26 | 1985-09-26 | Schlesinger, Willy, 8700 Würzburg | Oberhemd |
US4825472A (en) * | 1987-10-05 | 1989-05-02 | Garafano Ronald D | Shirt construction and adapter |
JPH05302201A (ja) | 1992-04-21 | 1993-11-16 | Masahiko Sonoyama | カッターシャツ |
JP2772238B2 (ja) * | 1994-04-08 | 1998-07-02 | 株式会社悠久 | シャツ |
FR2747893B1 (fr) * | 1996-04-30 | 1998-06-19 | Picardie Lainiere | Col a support textile de renforcement |
US6081926A (en) * | 1998-10-14 | 2000-07-04 | Krause; Arthur A. | Expandable shirt collar |
US7146647B2 (en) * | 1998-10-14 | 2006-12-12 | Krause Arthur A | Expandable, no-shrink shirt collar |
DE20007322U1 (de) | 2000-04-20 | 2000-10-05 | Bock, Helmut W., 42699 Solingen | Hemdartiges Kleidungsstück |
US6339848B1 (en) * | 2000-05-19 | 2002-01-22 | Malinda L. Mayhood | Belt sleeve system and method |
FR2827484B1 (fr) * | 2001-07-20 | 2003-12-05 | Rossignol Sa | Pantalon equipe d'une sangle de serrage |
US6874164B2 (en) * | 2003-03-18 | 2005-04-05 | Forsyth Of Canada, Inc. | Expandable shirt collar |
US6986165B2 (en) * | 2003-07-30 | 2006-01-17 | Designs Apparel, Inc. | Extendable collar |
JP4585826B2 (ja) * | 2003-11-04 | 2010-11-24 | 好司 加藤 | 首回り調節機能付シャツ |
US20050210561A1 (en) * | 2004-03-26 | 2005-09-29 | Robinson Steven J | Expandable garment closure |
US20050251891A1 (en) * | 2004-05-11 | 2005-11-17 | Capital Mercury Apparel, Ltd. | Adjustable shirt collar |
-
2004
- 2004-10-05 JP JP2004292584A patent/JP458582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1-03 US US10/979,820 patent/US751299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1-03 CA CA002486749A patent/CA2486749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1-04 GB GB0424441A patent/GB2408914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1-04 EP EP04026228A patent/EP1529452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11-04 KR KR1020040089324A patent/KR100673798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11-04 AU AU2004226949A patent/AU2004226949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4-11-04 TW TW093133579A patent/TWI26661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11-04 CN CN2004100905908A patent/CN161339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11-04 DE DE602004027876T patent/DE602004027876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
- 2005-09-29 HK HK05108585.9A patent/HK1076585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56902A (zh) * | 2014-10-13 | 2015-01-07 |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可调式衬衫 |
CN117147302A (zh) * | 2023-10-31 | 2023-12-01 | 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领口面料抗撑开测试设备 |
CN117147302B (zh) * | 2023-10-31 | 2023-12-22 | 南通宏大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领口面料抗撑开测试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004226949B2 (en) | 2010-04-22 |
CA2486749C (en) | 2008-04-01 |
TWI266615B (en) | 2006-11-21 |
EP1529452A2 (en) | 2005-05-11 |
US20050125876A1 (en) | 2005-06-16 |
US7512994B2 (en) | 2009-04-07 |
KR20050043668A (ko) | 2005-05-11 |
JP4585826B2 (ja) | 2010-11-24 |
KR100673798B1 (ko) | 2007-01-24 |
JP2005350841A (ja) | 2005-12-22 |
TW200518688A (en) | 2005-06-16 |
HK1076585A1 (en) | 2006-01-20 |
CN1613393B (zh) | 2010-04-28 |
GB2408914B (en) | 2006-05-24 |
EP1529452B1 (en) | 2010-06-30 |
DE602004027876D1 (de) | 2010-08-12 |
GB0424441D0 (en) | 2004-12-08 |
AU2004226949A1 (en) | 2005-05-19 |
EP1529452A3 (en) | 2005-11-23 |
GB2408914A (en) | 2005-06-15 |
CA2486749A1 (en) | 2005-05-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613393A (zh) | 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 | |
CN1253115C (zh) | 具有股部的下肢部支撑用衣物 | |
CN1117152C (zh) | 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 | |
CN1165619C (zh) | 制备l-赖氨酸的方法 | |
CN1553907A (zh) | 四唑基肟衍生物以及把其作为有效成分的农药 | |
CN1174701C (zh) | 用于牙齿清洁件的手柄 | |
CN1908174A (zh) | 生产l-赖氨酸的方法 | |
CN1042918A (zh) | 具有缓激肽拮抗剂作用的肽类 | |
CN1198841C (zh) | 制备环状血管活性肽的方法 | |
CN1451017A (zh) | 选择性环肽 | |
CN1064957C (zh) | 用作杀微生物剂的n-磺酰和n-亚磺酰氨基酸酰胺 | |
CN1235525C (zh) | 具有体形修整功能的衣服 | |
CN1077954A (zh) | 新的苯并吡喃衍生物 | |
CN1204889C (zh) | 粘附受体拮抗剂 | |
CN1053236A (zh) | 吡啶磺酰脲类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232505C (zh) | 取代的磺酰胺基(硫代)羰基化合物 | |
CN1043935A (zh) | 取代的缩氨基脲杀节肢动物剂 | |
CN1502689A (zh) | 生产l-谷氨酰胺的方法和生产l-谷氨酰胺的细菌 | |
CN1181769C (zh) | 可调节衣服腰围尺寸的挂接定位结合件及使用它的衣服 | |
CN1053903C (zh) | 二氢苯并呋喃衍生物及其制备和用途 | |
CN1711926A (zh) | 带颈围调节功能的衬衫 | |
CN1370718A (zh) | 带状体和使用该带状体的物品容纳体 | |
CN1075011A (zh) | 准发光体、准发光体所用基体及使用准发光体的显示单元和显示装置 | |
CN1016661B (zh) | 含吡啶磺酰胺的除草组合物 | |
CN1143630A (zh) | 用作杀虫剂的二苯酮腙衍生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65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7658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8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