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613197A - 无线终端中的信号捕获方法和无线终端 - Google Patents

无线终端中的信号捕获方法和无线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13197A
CN1613197A CNA028270428A CN02827042A CN1613197A CN 1613197 A CN1613197 A CN 1613197A CN A028270428 A CNA028270428 A CN A028270428A CN 02827042 A CN02827042 A CN 02827042A CN 1613197 A CN1613197 A CN 1613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ignal
wireless terminal
base stations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28270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46435C (zh
Inventor
I·哈利瓦亚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MD Global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613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31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643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643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6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1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System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78Time synchronisation
    • H04B7/2684Synchronisa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with more than one base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73Synchronisation aspects
    • H04B1/7075Synchronisation aspects with code phase acqui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04B7/2606Arrangements for base station coverage control, e.g. by using relays in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接收至少一个基站(2a-2e)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无线终端(7)中捕获信号的方法。在无线终端(7)中,利用来自至少两个不同基站(2a-2e)的信号的定时信息(RTD,RTT)来捕获所述基站(2a-2e)中至少一个基站的信号。本发明还涉及应用该方法的系统(1)以及无线终端(7)。

Description

无线终端中的信号捕获方法和无线终端
本发明涉及在接收至少一个基站发送的调制信号的无线终端中捕获信号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系统,它具有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基站发送的调制信号的装置以及用于捕获该基站所发送的信号的装置。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终端,它包括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基站发送的调制信号的装置以及用于捕获该基站所发送的信号的装置。
已经开发了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定位系统,其中无线终端利用基站信号传播时间(到达时间的差异)来定位。在这种OTDOA(观测的到达时间差异)系统中,定位的可执行性和精确度主要受发送无线终端能够测量其传播时间的信号的基站数量影响。对于定位,需要至少三个不同基站发送从基站到无线终端的传播时间已知的信号。但是,来自某些基站的信号可能太弱,使无线终端无法进行足够可靠的测量。此外,在基于CDMA(码分多址)技术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各基站在同一频率上发射。因此,正服务基站的信号可能太强而使得接收其它基站的信号更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定位可能甚至无法实现。正服务基站指的是无线终端在给定时间通过它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基站。
在基于扩频技术的所谓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发送扩频调制信号,在调制中利用一个或多个扩频码。这些系统应用码分多址技术,该技术使若干无线终端能够同时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对于这种系统,使用缩写词CDMA,或者在宽带扩频系统的情况下使用缩写词W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这些基站可以或者同步,其中基站的传输彼此同步,或者不同步,其中各基站实质上独立于其它基站来安排其传输。
从基站发送的信号还可能按照沿视线以外的其它方式来传播,特别是当存在影响信号传播的障碍物和/或在基站与无线终端之间反射信号的物体时。具体来讲,地形和建筑物可引起信号的衰减和反射。因此,同一信号可能沿不止一条路线到达接收机,这称为多径传播。在多径传播中,信号不一定沿同一路径传播,其中沿不同路径传播的信号在不同时间到达接收机,在接收机的相关器中产生不止一个相关峰值。此外,沿视线传播的信号可能被衰减得太多而根本未被接收机检测到。因此,第一相关峰值不对应于最短的可能距离,而是多径传播的信号所经过的路径。不正确的距离数据将导致系统中的定位错误,这些系统应用从基站发送到无线终端的信号的行程时间和基站的已知位置来定位无线终端。
为了接收基站所发送的信号,无线终端必须对此信号进行捕获。这可以例如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基站定期发送无线终端的接收机已知的基本/辅助同步码。因此,无线终端的接收机例如根据互相关确定传输的代码相位,并且根据这个代码相位数据来调节其自己的接收机以校正相位,并开始接收信号。另一方面,有可能实质上连续地在给定信道(所谓的导引信道)上发送同步信号,该信号由扰码来调制。这个扰码具有恒定的长度并且按照一定的间隔重复。接收机可以设法确定这个扰码的代码相位,然后进行捕获。
在先有技术解决方案中,信道编码应用长度为256个码片的所谓的基本同步码以及长度也为256个码片的辅助同步码。各个基站发送相同的基本同步码。辅助同步码最好是通过从给定数量的同步码中选择按照给定顺序的一组同步码来形成,其中这个同步码序列形成一种码字。例如,存在16个同步码,这些同步码例如按照第1、第5、第3、第16、第15、第2、等等的顺序排列成具有给定长度(例如256个码片)的代码。所选代码的序列可能在不同基站上不同。信道编码之后接着是用扰码进行调制。这个码是以这样的方式从给定数量(例如8个)的扰码中选择的,即,给定的扰码集对应于辅助同步码的给定码字。例如,在UMTS系统的导引信道上,有可能使用总共512个不同的代码。这些代码被分成各有8个代码的64个不同集合。由辅助同步码所构成的码字指明正在考虑的是这64个集合中哪一个。在该集合内,例如,通过依次或并行地试用所有的8个代码并且选择与接收信号最佳相关的代码,可以找到正确代码。因此,根据这个扰码,可以区分不同的基站。当采用发射分集时,同一基站可在各个发射扇区中使用不同的扰码,其中,可以用相应的方式区分同一基站的不同扇区。在这个系统中,根据扰码来确定代码相位。在这种方案中,不容易发现弱信号,因为相关长度受到仅有256位的同步码长度的限制。
先有技术解决方案中提出的消除短代码问题的备选方案是在导引信道上执行同步。在此解决方案中,导引信道应用由38400个码片构成并且按照大约10ms的间隔重复的代码。码片的间隔大约为260ns。因此有可能获得大约24dB的处理增益。这里问题在于,例如,如果基站不相互同步,则无线终端的接收机不具有关于正确代码相位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无线终端的接收机必须从总共38400个不同备选者中找出正确的代码相位。在最糟的情况下,这意味着扫描所有的代码相位。这将消耗大量电力并且对每个接收信道花费长约1.5s的时间。此外,不正确的相关峰值可能引起不正确的代码相位解释,这会导致不正确的定位。
国际专利申请WO 99/11086提出一种定位系统,它在参考移动台中确定来自各基站的信号的相对时间差(RTD)。参考移动台与这些基站的位置是已知的。在要确定其位置的用户的移动台中,记录来自各个基站的传输的观察时间差(OTD),其中通过比较参考移动台和用户移动台所测量的来自这些基站的传输的时间差,可以利用已知的位置数据找出用户移动台的位置。但是,这种系统未提出改进弱信号接收的方法,其中仅有其信号在参考移动台和用户移动台中都足够强的这类基站可用于定位。此外,该系统要求使用参考移动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还捕获弱信号的改进方法以及一种其中还可能捕获弱信号的无线终端。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想法:经由移动通信网络向无线终端发送辅助信息,根据该信息,有可能缩小代码相位搜索窗口,从而更好地发现甚至弱基站信号。更准确地说,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无线终端应用来自至少两个基站的关于信号定时的信息,以便捕获来自所述基站中至少一个的信号。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主要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用于应用来自至少两个基站的关于信号定时的信息、以便捕获来自所述基站中至少一个的信号的装置。根据本发明的无线终端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确定基站的信号与对应于信号调制中所用代码的参考代码之间的相关的装置、用于调整参考信号的代码相位的装置以及用于把所述定时信息用于代码相位调整中的装置。
与先有技术的解决方案相比,本发明表现出显著的优点。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用于接收这种基站的信号,即,在无线终端中这类基站的信号强度大大低于正服务基站的信号强度。因此,在无线终端中,有可能对来自若干基站的信号以及对来自更远处基站的信号进行传播时间测量。此外,可以采用比先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更可靠的方式进行定位,因为所述无线终端更可能接收足够用于定位的来自基站的多个信号。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以简化图来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系统,
图2以简化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无线终端,
图3以简化框图表示根据图2的无线终端的接收机的结构,以及
图4表示一种示例情况,其中,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的方法以及借助于基站来确定无线终端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中,将采用基于WCDMA技术的UMTS移动通信系统作为移动通信系统1的示例,但是显然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其它采用代码调制的系统中。移动通信系统1包括:无线电接入节点(RAN)4,其中包括基站(BS)2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3,RNC 3控制基站2并且为在基站2与系统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连接选择路由;无线移动交换中心(WMSC)5以及分组数据接入节点(PDAN)5,作为除无线网络控制器3之外的路由可能性。在图1所示的系统中,UMTS移动通信网络仅表示出一部分,因为移动通信网络1的基站2a-2d是本发明的主要作用所在。
图2以简化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无线终端7的结构。无线终端7包括用于与移动通信系统1通信的接收机8和发射机38。控制块9是为控制无线终端7的操作而设计的。控制块9最好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单元11。控制块还包括逻辑功能12以及接入逻辑13(输入/输出,即IO),例如用于在其它功能单元与处理器10之间进行通信。此外,无线终端7包括存储器14,其中最好包含至少一个只读存储器(ROM)14a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4b。只读存储器14a还可以完全或部分由诸如EEPROM或FLASH之类的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来实现。只读存储器14a是为存储无线终端中例如控制软件、应用软件、永久数据等而设计的。随机存取存储器14b可用于例如存储在无线终端7使用过程中需要的可变信息。在此有利实施例中,随机存取存储器的一部分利用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14c来实现,在这个存储器中可以存储例如不需要经常改变的信息,例如用户简档数据、电话薄数据、日历数据等。无线终端7的用户界面15包括用于呈现数据的装置,如显示器16和听筒/喇叭17,还包括用于输入数据的装置,如一个或多个小键盘18和话筒19。
接着,参照图3的简化框图,简要说明图2所示的无线终端7的接收机8的操作。在高频放大器20中放大经由天线21接收的重复编码信号,并且借助于时钟发生器22和频率合成器23所产生的时钟信号在修改块24中最好是修改到中频或者直接修改到基带。在这一级,信号最好仍然是模拟格式的,其中在模数转换器25中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模数转换器25不仅提供数字接收信号,而且提供对自动增益控制(AGC)块26的控制,以照这样已知的方式平滑接收信号的强度变化。转换到中频或基带的数字信号被引至一个或多个数字监测块27a、27b、27n,以便把数字信号转换成具有不同相位(I/Q)的两个信号并且与参考代码相乘。在监测块27a、27b、27n中形成的信号进一步传递到控制块9,在这里,目的是确定接收信号的代码相位和频率偏移。控制块9形成到监测块27a、27b、27n的反馈耦合以调整参考代码的代码相位,如果需要的话,还形成到第一数控振荡器28的耦合(图3)。在确定代码相位和频率偏移之后,即,接收机已经跟踪了要接收的信号,有可能开始解调以及存储信号中发送的导航信息(如果需要)。控制块9最好是在存储器14中存储导航信息。
图3的框图中表示了数字监测块27a、27b、27n的有利结构。在混频器29a、29b中混合被转换到中频或基带的数字信号与数控振荡器30所产生的信号,按照这样的方式:输入第一混频器29a的振荡器信号与输入第二混频器29b的振荡器信号之间有大约90°的相位差。因此,混频结果是以这样已知的方式包括两个分量的信号:I和Q分量。在形成相位差时,最好是使用移相块31a、31b。接着,I和Q分量在代码乘法器32e、33e;32p、33p;32l、33l中与参考代码相乘。参考代码最好是以不同的相位被引至32e、33e;32p、33p;32l、33l,使得具有不同相位的三个或更多参考信号由I分量和Q分量构成。这些参考信号最好是例如在积分块34e、35e;34p、35p;34l、35l中积分。从积分块34e、35e;34p、35p;341、35l把积分后的信号引至控制块9,这里,根据不同积分块的输出信号,推导出例如参考代码的代码相位与接收信号的代码相位相比是超前(E,早)、滞后(L,晚),还是同相(P,即时)。根据这个推导,控制块9调整控制参考代码发生器36的第一数控振荡器28的频率。此外,在移相块37中,由参考代码发生器36所产生的参考代码形成具有不同相位的参考代码信号。此外,控制块9确定频率偏移(如果有的话)并且调整第二数控振荡器30的频率(如果需要的话)。在各监测块中,一次可对一个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其中同时接收例如四个信号,必须有至少四个监测块。显然,图2和3中所示接收机仅为一个示例实现,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仅用于这种接收机中。各个数字监测块27a、27b、27n可以实现为所谓的分离多径接收机,它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接收机分支,即所谓的手指。各个接收机分支可经过调整以接收同一信号沿不同路径传播的分量,按照这样的方式:补偿传播时间的差异并将补偿后的信号加起来。
以下利用图4的情况作为示例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方法的操作。图4表示基站2a-2e以及无线终端7,无线终端7的位置根据基站2a-2e所发送的信号来确定。此外,在图4中,无线台与基站2a-2e之间的距离分别由参考标号da、db、dc、dd和de来指示。但是,在定位期间,这些距离通常不是确切知道的。基站2a-2e与移动交换中心5以照这样已知的方式进行通信。为清楚起见,图4仅标明第二基站2b和第三基站2c与移动交换中心5之间的连接。此外,图4中没有标出无线网络控制器3,但是显然各个基站的操作受到一个无线网络控制器3控制。同一无线网络控制器可以控制不止一个基站2a-2e,但是这种情况对本发明不重要。假定正服务基站是第三基站2c,在这种示例情况中,该基站最接近无线终端7,但是正服务基站也可以是另一基站。这个基站的相邻基站(相邻小区)是基站2a、2b、2e。正服务基站2c向无线终端7发送关于相邻基站的信息,例如小区的可能改变。
根据正服务基站2c的位置,移动通信系统1以一定的精度已知无线终端7所处的位置。因此,在移动通信系统1中,在正服务基站2c的一些相邻基站2a、2b、2e的导引信道上的传输之间可能检测到的相对时间差RTD是相对于正服务基站2c的传输的定时来测量的。这些时间差表明,在不同基站2a-2e之间,导引信道上的信号的码片具有多大的相位差。这个信息被发送到无线终端。但是,在其中基站2a-2e的传输彼此同步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情况中,不必要进行这种测量,但是定时数据可直接发送给无线终端7。
在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系统中,所发送的定时数据也可以是如下这样的基站的数据,该基站不是正服务基站的相邻基站,而是相邻基站的相邻基站。例如,在图4的情况下,基站2d不是正服务基站2c的相邻基站,而是基站2a的相邻基站。
在无线终端7中已收到这个定时数据之后,无线终端7可以开始捕获不是正服务基站的一个或多个这种基站2a、2b、2d的信号。根据定时数据,调整代码发生器36的相位,使得由代码发生器所产生的参考代码尽可能准确地与该基站2a、2b、2d、2e的导引信道的代码同相,由此设法获得同步。这个时间差可根据正服务基站的导引信道的代码相位和移动通信系统1所测量的代码相位差RTD以较高精度确定。在此上下文中,假定基站之间的距离存在上限(由于小区尺寸)。因此,这个上限可用作从要搜索的基站到无线终端的信号传播时间的上限。例如,当小区尺寸约为20km时,定时的不确定性可降低到256码片(1码片~78m)。所选参考代码是尝试其信号捕获的基站所用的扰码。此后,无线终端的接收机8最好是通过以下列方式有利地检查相关峰值来尝试捕获这个导引信道的信号。从积分块34e、35e;34p、35p;34l、35l把积分后的信号传递到控制块9,在这里,根据不同积分块的输出信号,推断出例如参考代码的代码相位与接收信号的代码相位相比,是超前、滞后还是同相。如果需要的话,则调整代码发生器36的相位,并进行新的核对。这迭代进行,直到以足够的精度得知正确的代码相位。接着,这个相位差可用来以较好的精度确定到所述基站的距离。如果需要,对于不同的基站2a-2e,上述步骤迭代进行,直到对于足够数量的基站2a-2e进行了捕获。
在尝试使无线终端的接收机8与并非正服务基站2c的相邻基站的另一基站同步的情况下,可能使用上述小区尺寸的倍数作为缺省传播时间。
但是,无线终端7的位置不一定在移动通信系统1中以这样的精度已知:所述相位差测量结果将提供足够精确的估算值用于捕获。因此,移动通信系统1可向无线终端7发送关于基站2a-2e的位置的信息(这些基站的坐标)。因此,这个坐标信息可在无线终端7中例如用于更精确地估算从基站到无线终端7的信号传播时间,具体方式是利用例如正服务基站的位置或者诸如先前确定的无线终端位置之类的其它位置作为无线终端位置的缺省值。这样,可根据传播时间信息和相位差信息来进一步提高捕获精度。
移动通信系统1还可向无线终端7发送关于估算的各基站2a-2e与无线终端相隔的距离的信息。这个信息最好是在基站2a-2e与无线终端7之间往返所用的时间,即所谓的来回时间(RTT)。在这种情况下,移动通信系统1具有无线终端7的一种缺省位置,或者传播时间数据是根据不同基站2a-2e进行的传播时间测量,其中无线终端7把基站2a-2e所发送的信号发回给所述基站2a-2e。通过这些传播时间测量,无线终端7可以估算与无线终端能够接收其信号的这种基站2a-2e之间的距离。根据传播时间测量以及可能的基站坐标,无线终端可确定其自身位置的估算值。为了聚焦该位置,无线终端7可以尝试接收又一个或若干其它基站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还可能最好是经由正服务基站向无线终端发送关于无线终端7无法捕获其信号的一个或多个这种基站的代码相位的定时数据RTD。无线终端7可以使用通过它计算的位置估算值来例如估算信号从正服务基站2c到无线终端7的传播时间。通过将这个信息与最大小区尺寸或要搜索的基站的坐标以及代码相位定时数据RTD相结合,无线终端可以估算要以较为精确的方式搜索并且利用较长参考代码进行相关的基站的信号的代码相位。因此,相关的精度可以提高,并且可以比先有技术的解决方案更快地对较弱信号进行捕获。
在一些移动通信系统1中,基站2a-2e可以按照基站形成的小区由各扇区构成的这种方式应用所谓的发射分集。因此,基站通常包括若干定向天线,它们固定在从基站2a-2e开始的不同方向上,从而可以经由各个天线发送不同的信息。因此,提高定时精度的一种可能性在于,移动通信系统1向无线终端7发送关于如下扇区的信息,无线终端7相对于所述基站2a-2e定位在该扇区的方向上。
利用上述信息,无线终端7可以明显提高捕获的精度和速度,因为相关长度可以增大而不需要采用代码相位的所有可能值来搜索代码相位。因此,搜索正确代码相位时使用的时间窗口可以比利用先有技术解决方案时更窄。因此,还可能捕获较弱信号。此外,可以更好地消除由不同于要接收的基站信号的其它信号引起的可能的互相关结果。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对于相位差,可以获得与正确相位差最多偏离10-200个码片的估算值。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还可能明显降低由不正确的相关峰值引起的不准确性,因为可以在接收机8中消除这种由多径传播信号形成的相关峰值。而且,以更可靠的方式检测视距信号的可能较弱的相关峰值的事实也降低了多径传播信号的相关峰值被解释为沿视距传播的信号所产生的相关峰值的概率。
在无线终端的接收机8中从足够数量的基站2a-2e捕获信号之后,有可能利用照这样已知的方法来进行更精确的定位。通常,需要至少三个不同基站,但是为了提高精度,或者如果所述三个基站的位置不利于定位精度,也可采用更多基站。对于定位,基站2a-2e相对于无线终端7的适宜位置是这样的:基站处于从无线终端7看去尽可能不同的方向。因此,如果无线终端7能够接收例如正服务基站2c的信号以及其相邻基站之一2b的信号,对于在图4的情况下的定位精度,尝试捕获基站2a或者基站2d的信号是有利的。
虽然上面已经陈述了进行导引信道的信号的捕获,但是本发明并非仅限于这种应用,而是在不同的移动通信系统1中,可以在系统中采用另一个此类信号来通过它执行捕获。要提到的一个示例是GSM系统中使用的训练序列。
与同步移动通信系统1相结合,基站2a-2e之间的传输代码相位差基本上相同。这个代码相位差还可能是零,即,所有这类基站基本上同时发送相同的信号。在同步移动通信系统中,没有必要向无线终端7发送关于代码相位差的信息,但是代码相位数据可能已存储在无线终端7的存储器14中,例如与制造相结合,或者例如通过移动用户卡(用户身份模块SIM或者UMTS用户身份模块USIM,未陈述)或者以另一适当方式,可将代码相位数据发送到无线终端7。
虽然在基站信号用于定位的应用中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显然本发明的方法还可用于其它应用中,从而利用至少所述代码相位定时数据RTD来改进基站信号的捕获。
显然,本发明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进行修改。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在无线终端(7)中进行信号捕获的方法,所述无线终端(7)接收由至少一个基站(2a-2e)发送的调制信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无线终端(7)中,采用来自至少两个基站(2a-2e)的信号的定时数据(RTD,RTT)来执行所述基站(2a-2e)中至少一个基站的信号的捕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站(2a-2e)的所述信号的捕获中,在所述基站(2a-2e)的所述信号与对应于所述信号的调制中所用代码的参考代码之间进行相关,其中为了所述捕获,调整所述参考信号的代码相位,并且把所述定时信息(RTD,RTT)用于所述代码相位的调整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来自至少第一和第二不同基站的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由所述至少两个基站在传输时间发送的信号之间的相对时间差(RTD),
关于所述基站(2a-2e)与所述无线终端(7)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的信息,
关于所述至少两个基站(2a-2e)的位置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来自至少三个不同基站(2a-2e)的信号的捕获,把在来自所述至少三个不同基站(2a-2e)的信号的捕获过程中确定的代码相位用于所述无线终端(7)的定位。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基站(2a-2e)的距离,选择最大距离作为缺省值,以及把所述最大距离用于所述参考信号的代码相位的调整中。
6.如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第一基站,使用当时正服务于所述无线终端(7)的基站,其中所述无线终端(7)接收正服务基站(2c)的信号,以及与所述正服务基站(2c)的相邻基站(2a,2b,2e)相关的信息被发送到所述无线终端(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正服务基站(2c)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2a,2b,2e)的至少一个相邻基站(2d)的信息被发送到所述无线终端(7),所述基站(2d)不是所述正服务基站的相邻基站(2a,2b,2e)。
8.如权利要求2到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2a-2e)所发送的信号是扩频调制信号。
9.如权利要求2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2a-2e)是UMTS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以及执行导引信道的信号的捕获。
10.如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捕获,在所述无线终端(7)中至少采取以下步骤:
捕获所述第一基站的信号,
利用关于至少两个基站的所述定时信息(RTD,RTT)来确定所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传输时间差,
确定所述至少第一基站(2a-2e)与所述无线终端(7)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基站(2a-2e)与所述无线终端(7)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差的估算值,
根据所述传输时间差和所述传播时间差来调整参考代码的代码相位,以及
在所述接收信号与用于捕获所述第二基站的信号的参考代码之间执行相关。
11.一种系统,包括基站和无线终端(7),所述无线终端(7)具有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基站(2a-2e)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的装置和用于捕获基站发送的信号的装置(27a,27b,27n),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至少包括用于利用来自至少两个基站(2a-2e)的信号的定时信息(RTD,RTT)来捕获所述基站(2a-2e)中至少一个基站的信号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在所述基站(2a-2e)的所述信号与对应于所述信号的调制中所用代码的参考代码之间进行相关的装置(32e,33e;32p,33p;321,331;34e,35e;34p,35p;341,351),用于调整所述参考信号的代码相位的装置(36),以及把所述定时信息(RTD,RTT)用于所述代码相位的调整中的装置(9)。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来自至少两个不同基站的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由所述至少两个基站在传输时间发送的信号之间的相对时间差(RTD),
关于所述基站(2a-2e)与所述无线终端(7)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的信息,
关于所述至少两个基站(2a-2e)的位置的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1、12或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安排执行来自至少三个不同基站(2a-2e)的信号的捕获,以及安排在来自所述至少三个不同基站(2a-2e)的信号的捕获过程中确定的代码相位用于所述无线终端(7)的定位。
15.如权利要求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终端(7)包括用于接收正服务基站(2c)的信号的装置(8),以及所述系统包括用于向所述无线终端(7)发送与所述正服务基站(2c)的相邻基站(2a,2b,2e)相关的信息的装置(2a-2e)。
16.如权利要求12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是UMTS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以及安排执行导引信道的信号的捕获。
17.一种无线终端(7),它包括用于接收至少一个基站(2a-2e)所发送的调制信号的装置(8)和用于捕获基站(2a-2e)发送的信号的装置(27a,27b,27n),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终端(7)包括用于利用来自至少两个基站(2a-2e)的信号的定时信息(RTD,RTT)来捕获所述基站(2a-2e)中至少一个基站的信号的装置(9,36)。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无线终端(7),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在所述基站(2a-2e)的所述信号与对应于所述信号的调制中所用代码的参考代码之间进行相关的装置(32e,33e;32p,33p;321,331;34e,35e;34p,35p;341,351),用于调整所述参考信号的代码相位的装置(36),以及把所述定时信息(RTD,RTT)用于所述代码相位的调整中的装置(9)。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无线终端(7),其特征在于,来自至少两个不同基站的所述定时信息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由所述至少两个基站在传输时间发送的信号之间的相对时间差(RTD),
关于所述基站(2a-2e)与所述无线终端(7)之间的信号传播时间的信息,
关于所述至少两个基站(2a-2e)的位置的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7、18或19所述的无线终端(7),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从至少三个不同基站(2a-2e)发送的信号的捕获的装置(27a,27b,27n),以及用于把在来自所述至少三个不同基站(2a-2e)的信号的捕获过程中确定的代码相位用于所述无线终端(7)的定位的装置(9)。
21.如权利要求17到2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7),其特征在于,它包括UMTS移动通信装置。
CNB028270428A 2001-11-13 2002-11-11 无线终端中的信号捕获方法和无线终端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4643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12199 2001-11-13
FI20012199A FI113832B (fi) 2001-11-13 2001-11-13 Menetelmä signaalin tahdistumisen suorittamiseksi langattomassa päätelaitteessa ja langaton päätelai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3197A true CN1613197A (zh) 2005-05-04
CN100446435C CN100446435C (zh) 2008-12-24

Family

ID=8562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27042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46435C (zh) 2001-11-13 2002-11-11 无线终端中的信号捕获方法和无线终端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295535B2 (zh)
EP (1) EP1444788B1 (zh)
KR (1) KR20050044419A (zh)
CN (1) CN100446435C (zh)
AT (1) ATE480909T1 (zh)
DE (1) DE60237631D1 (zh)
FI (1) FI113832B (zh)
WO (1) WO200304321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3379A (zh) * 2008-08-05 2011-06-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高电池效率的搜索优选毫微微小区的方法
US9313720B2 (en) 2008-03-27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efficient small base station scanning and acquisi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74683B1 (ko) * 2002-08-23 2005-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동기 획득 장치 및 방법
JP4198034B2 (ja) * 2003-11-25 2008-12-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符号送信装置
US20070015516A1 (en) * 2005-07-12 2007-01-18 Huotari Allen J Access point with location appl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8000378B2 (en) * 2006-12-22 2011-08-16 Sirf Technology Holdings, Inc. Narrow correlator technique for multipath mitigation
US20100085913A1 (en) * 2008-07-02 2010-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cquisition with 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femtocells
JP2014159685A (ja) * 2013-02-19 2014-09-04 Tokai Rika Co Ltd 伝搬時間測定装置
US11382058B2 (en) * 2019-02-14 2022-07-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on by a mobile device in a fifth generation wireles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60649B2 (ja) * 1997-01-31 2002-02-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移動局位置探査方法及び移動局位置探査システム
US6263010B1 (en) * 1997-08-04 2001-07-1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GB9717844D0 (en) * 1997-08-23 1997-10-29 The Technology Partnership Plc Improvements in,or relating to,digital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6526039B1 (en) * 1998-02-12 2003-02-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timing of base stations in an asynchronous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FI107219B (fi) * 1998-05-04 2001-06-15 Nokia Networks Oy Signaalin ajoituksen mittausmenetelmä ja radiojärjestelmä
KR100322001B1 (ko) * 1998-09-16 2002-06-22 윤종용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이동국의위치측정장치및방법
KR100369791B1 (ko) * 1999-04-29 2003-01-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비동기 방식의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통신시스템의 동기장치및 방법
US6363060B1 (en) * 1999-06-30 2002-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WCDMA acquisition
KR100350481B1 (ko) * 1999-12-30 2002-08-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비동기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동기 이동통신시스템으로의핸드오프 수행장치 및 방법
US6967936B1 (en) * 2000-02-11 2005-11-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Uplink timing synchronization and access control for a multi-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68987B2 (en) * 2000-10-02 2006-06-27 Conexant, Inc. Packet acquisition and channel tracking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figured in a zero intermediate frequency architecture
US7403507B2 (en) * 2001-06-18 2008-07-22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vering system time in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US7817596B2 (en) * 2001-09-06 2010-10-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Verific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acquisition searches of asynchronous cell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3720B2 (en) 2008-03-27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efficient small base station scanning and acquisition
CN102113379A (zh) * 2008-08-05 2011-06-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高电池效率的搜索优选毫微微小区的方法
US9386431B2 (en) 2008-08-05 2016-07-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ttery efficient method to search for preferred femtocell
CN102113379B (zh) * 2008-08-05 2017-08-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高电池效率的搜索优选毫微微小区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237631D1 (de) 2010-10-21
EP1444788A1 (en) 2004-08-11
KR20050044419A (ko) 2005-05-12
WO2003043215A1 (en) 2003-05-22
FI20012199L (fi) 2003-06-03
ATE480909T1 (de) 2010-09-15
US7295535B2 (en) 2007-11-13
FI20012199A0 (fi) 2001-11-13
EP1444788B1 (en) 2010-09-08
FI113832B (fi) 2004-06-15
CN100446435C (zh) 2008-12-24
US20030091009A1 (en) 2003-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9005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ceived pilot power and path loss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078607A (en) Synchronization codes for use in communication
CN1249935C (zh) 周期性小区搜索
JP4340290B2 (ja) ユーザー端末がキャリア周波数偏移を推定する方法と装置
JP4768808B2 (ja) スペクトル拡散携帯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0941161B1 (ko) Cdma 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이동국 지원 타이밍 동기 방법
AU741092B2 (en) Mobile station assisted timing synchronization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67151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tion positioning a mobile station in a CDMA cellular system
CN1421071A (zh) 使用移动站位置信息减小导频搜索时间的方法和装置
EP1127473A1 (en)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position of a mobile radio station based on shortest propagation time
KR20050036991A (ko) 중계기 교정 방법 및 중계기 교정을 위한 시스템
US6256494B1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a characteristic of a signal
EP104069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mobile terminal in a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613197A (zh) 无线终端中的信号捕获方法和无线终端
KR101017547B1 (ko) 게이트된 파일럿의 획득
EP1082868B1 (en) Method of measuring signal timing, and radio system
JP3938885B2 (ja) ミッドアンブルコード判定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端末装置
EP1391999A1 (en) Synchronization and cell searc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WCDMA system
JP2001024556A (ja) 通信装置
CN108347765B (zh) 一种基于cdma前向链路信号的伪距测量方法
KR100314218B1 (ko) 코드 분할 다중 접속 이동통신 기지국 시스템에서의 의사잡음코드 동기 추적방법
WO2005112302A1 (en)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493124A (zh) Cdma通信系统下行链路同步捕获方法和装置
KR20090012405A (ko) Wcdma 시스템의 신호품질 측정장치 및 방법
CZ2000959A3 (cs) Způsob synchronizace časování první základnové stanice s referenční základnovou stanicí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2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06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HMD Global Corp.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TECHNOLOGIES OY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2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