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2493A - 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92493A CN1592493A CNA2004100369489A CN200410036948A CN1592493A CN 1592493 A CN1592493 A CN 1592493A CN A2004100369489 A CNA2004100369489 A CN A2004100369489A CN 200410036948 A CN200410036948 A CN 200410036948A CN 1592493 A CN1592493 A CN 159249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reless
- microphone
- mentioned
- portable terminal
- frequenc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0000010355 oscil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VJYFKVYYMZPMAB-UHFFFAOYSA-N ethoprophos Chemical compound CCCSP(=O)(OCC)SCCC VJYFKVYYMZPMA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096719 Arabidopsis thaliana SSL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366560 Panax ginseng SS10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附加功能,特别是一种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及方法,在选择为无线麦克风模式工作后,把麦克风无线部的发送频率调谐成与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一致,以此无线发送优质的音频级信号。本发明的特征是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音频部,它把音频级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输入,而把电信号转换为音频级信号进行输出;控制部,它与音频部连接,根据相应选择,控制上述音频部的音频级信号输出路径;麦克风无线部,它与控制部连接,把输入的音频级信号转换成无线扩音器频率进行发送;移动通信无线部,它与控制部连接,以分配给移动通信的频率,无线接收发送音频级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附加功能,特别是一种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及方法,在选择为无线麦克风模式工作后,把麦克风无线部的发送频率调谐成与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一致,以此无线发送优质的音频级信号。
背景技术
便携终端(MS:MOBILE STATION)是一种尖端通信装备,个人可在携带、移动的同时进行通信,在入网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区内自由移动,随时随地与对方无线连接后进行通信。
上述这种在移动的同时随时随地与对方无线连接进行通信的使用便利的通信装备,其实际用于通信的时间较少,大部分时间是以通信待机(STANDBY)状态携带,便携终端的实际使用时间或使用率极低。
为了提高上述移动通信便携终端的运用或使用率,移动通信服务运营商开发了各种移动通信系统的增值服务,例如游戏或无线互联网接入、短信息传输、图像短信传输等服务,在收取一定通信费用的同时提供给用户使用。另外,终端制造商也开发了多种便携终端的附加功能,比如电话号码簿记录、备忘录记录、消息记录、日程管理、游戏、相机功能、计算器功能、提醒功能等,这些附加功能内置于便携终端中,用户无需支付通信线路使用费便可自行使用。
上述增值服务由于与移动通信系统连接,占用相应信道,所以发生信道占用费,上述附加功能是使用便携终端自身内置的附加功能,所以不发生信道占用费,但以往的附加功能大部分是关于通信的,存在实际生活中无法直接使用的局限性。
因此,作为应用于上述实际生活的便携终端的附加功能,在上述便携终端中添加与无线扩音器连接的无线麦克风功能,这种开发确有必要。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以往技术下的便携终端附加功能。
图1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般功能构成图,图2是以往技术下的便携终端使用方法流程图,两者均用于说明以往技术。
如上述图1所示,一般的移动通信系统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便携终端(MS)(10),它可在入网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区内自动移动,随时随地与对方进行无线连接并通信;基站(BS:BASE STATION)(20),它与上述便携终端(10)进行无线连接,接收发送通信信号,并且形成服务区;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30),它与上述基站(20)连接,分析呼叫连接请求信号并进行交换(SWITCHING),以此设置通信路径,传输相应通信信号,同时监视和控制移动通信系统的整体运作。
下面详细说明如上构成的移动通信系统。上述基站(20)形成一定的服务区,在上述形成的服务区内,与多个便携终端(10)接收发送通信信号,许多上述这种基站(20)彼此相邻,并连接在一起,它们遍布全国,使全国形成移动通信服务区。
上述便携终端(10)在上述多个基站(20)形成的服务区内自由移动,随时随地与对方无线连接并进行通信,通信内容主要是语音级通信,作为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增值服务,也可以使用基于文字与符号的短信息服务;上述移动交换局(30)对通过基站(20)接入的便携终端(10)的呼叫连接请求信号-拨号信号,通过交换机(SWITCHING)设置与对方的通信路径连接。
上述设置了通信路径的便携终端(10)利用音频级信号进行通信,或是进行作为增值服务的数据级的短信息通信、图像短信通信及实时图像通信、无线互联网连接、在线游戏等。
如果不利用上述便携终端(10)连接到基站(20),以使用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通信服务或增值服务时,可以使用自身内置的附加功能,即电话号码簿记录管理、备忘录记录、消息记录、日程管理、游戏、相机功能、计算器功能、提醒功能等,或是保持待机状态。
下面参照附图2,说明以往技术下的便携终端使用方法。它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第1步骤(S10),便携终端(10)判断是否选择了自身带有的附加功能模式使用;第2步骤(S20),在上述步骤(S10)进行判断,当使用附加功能时,则在显示部显示便携终端提供的所有附加功能的菜单;第3步骤(S30),判断是否在上述步骤(S20)显示的附加功能中选择了其一;第4步骤(S40),在上述步骤(S30)进行判断,当未选择附加功能时,则返回到上述第1步骤(S10),当选择了附加功能时,则执行相应附加功能;第5步骤(S50),在上述第1步骤(S10)进行判断,当未选择附加功能模式时,判断是否选择了通信模式;第6步骤(S60),在上述步骤(S50)进行判断,当选择了通信模式时,则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第7步骤(S70),在上述步骤(S50)中进行判断,当未选择通信模式时,则判断是否选择了增值服务;第8步骤(S80),在上述步骤(S70)中进行判断,当未选择增值服务时,则返回到上述第1步骤(S10),当选择了增值服务时,则使用选择的相应增值服务。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上述以往技术下的便携终端使用方法。
便携终端(10)判断是否选择了附加功能模式,使用内置的附加功能(S10);上述判断(S10)结果如果是选择了附加功能模式,则在显示部中显示内置的所有附加功能的菜单(S20);判断是否选择了特定的附加功能(S30);上述判断(S30)结果如果是选择了特定附加功能(S30),则使用选定的相应附加功能,然后结束(S40)。
另外,在上述第1步骤(S10)进行判断,当未选择附加功能模式时,则判断是否选择了通信模式(S50),上述判断(S50)结果如果是选择了通信模式,则使用移动通信服务,然后结束(S60)。
另外,在上述第5步骤(S50)进行判断,当未选择通信模式时,则判断是否在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多种增值服务中选择了某种增值服务(S70),上述判断结果如果是未选择增值服务,则返回上述第1步骤(S10),当选择了移动通信系统提供的某种增值服务时,则使用相应增值服务(S80),然后结束。
但是,在上述以往技术下,便携终端(10)提供的附加功能主要是关于通信的,比如,记录管理常用对方电话号码的电话号码簿、无需纸笔的记录简单备忘录的备忘录功能、无需纸笔的制作消息的消息记录、用于管理日程的日程管理、自带的游戏、拍摄并记录图像的相机功能、进行运算的计算器功能、通知时间信息的提醒功能等等。
因此,上述以往技术存在如下问题,即,没有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功能,特别是不能提供面向众人演说或娱乐中使用的向无线扩音器发送音频级信号的无线麦克风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及方法,作为便携终端的附加功能,添加向无线扩音器发送音频级信号的无线麦克风功能,特别是自动与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进行调谐,发送音频级信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是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音频部,它把音频级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输入,而把电信号转换为音频级信号进行输出;控制部,它与上述音频部连接,根据相应选择,控制上述音频部的音频级信号输出路径;麦克风无线部,它与上述控制部连接,把输入的音频级信号转换成无线扩音器频率进行发送;移动通信无线部,它与上述控制部连接,以分配给移动通信的频率,无线接收发送音频级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是由如下几个步骤构成:开始步骤,当把便携终端选择为无线麦克风模式使用时,判断麦克风无线部与无线扩音器频率是否相同;校正步骤,在上述步骤中,当判断为便携终端的发送频率与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不调谐时,则输入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调谐便携终端的麦克风无线部;送话步骤,当从上述经过调谐的便携终端的音频部输入了音频级信号时,则作为无线麦克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一般功能构成图,
图2是以往技术下的便携终端使用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功能构成图,
图4是本发明的麦克风无线部的详细功能构成图,
图5是本发明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送话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及方法。
图3是本发明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功能构成图,图4是本发明的麦克风无线部的详细功能构成图,图5是本发明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送话方法流程图,上述附图均用于说明本发明。
如上述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便携终端(100)的无线麦克风装置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音频部(110),用于把音频级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输入,把电信号转换成音频级信号进行输出;
控制部(120),它与上述音频部(110)连接,根据相应选择,控制上述音频部(110)的音频级信号输出路径,当选择为把便携终端(100)用作无线麦克风时,则使上述音频部(110)输入的音频级信号输出到上述麦克风无线部(130);
麦克风无线部(130),它与上述控制部(120)连接,为了把输入的音频级信号转换成无线扩音器频率进行发送,与从外部无线扩音器接入的无线接收频率进行调谐,设置无线发送频率。它又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局部振荡部(132),其作用是利用电压控制,把输入信号生成转换为无线发送频率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混频器部(134),其作用是对上述局部振荡部(132)的频率和输入的音频级信号进行混频;无线部(136),其作用是接收上述混频器部(134)的信号输入,将其转换成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后进行无线发送;频率比较部(138),其作用是对上述无线部(136)的发送频率与外部无线扩音器接收频率进行比较,输出与两者差异相应的控制信号;
移动通信无线部(140),它与上述控制部(120)连接,以分配给移动通信的频率无线接收发送音频级信号。
另外,上述局部振荡部(132)根据从上述频率比较部(138)接收的电压控制信号来调整生成频率。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有如上构成的便携终端无线麦克风装置。
便携终端(100)可以根据选择,从通信模式状态转换为作为附加功能之一的无线麦克风模式,作为无线麦克风使用。控制部(120)识别出上述选择后,切断音频部(110)输入的音频级信号通向移动通信无线部(140)的路径,设置将其接入上述无线麦克风部(130)的相应路径。
上述麦克风无线部(130)在控制部(120)的控制下,把输入的音频级信号接入混频器部(134),在上述混频器部(134)中,还从局部振荡部(132)接入了局部振荡频率。
上述混频器部(134)对分别输入的音频级信号和局部振荡频率进行混频,把调制后的信号接入无线部(136),上述无线部(136)把输入的信号调整为适当水平,通过相应天线进行无线输出。
这样通过无线部(136)无线输出的音频级信号的频率是无线扩音器可以接收范围(比如20KHz至50KHz范围)的频率。
上述无线扩音器接收的频率与上述麦克风无线部(130)发送的频率应一致或调谐(TUNING),为了进行上述调谐,频率比较部(138)接收从外部无线扩音器输入的接收频率和从上述无线部(136)输入的发送频率,对上述分别输入的频率进行比较,向上述局部振荡部(132)输出与两者差异相应的控制信号。
上述局部振荡部(132)根据从频率比较部(138)接入的控制信号进行校正,提高或降低局部振荡频率,使从上述无线部(136)输出的频率信号和上述外部无线扩音器接收的频率一致,即使在未从上述频率比较部(138)输入控制信号的情况下,上述局部振荡部(132)仍然继续输出已设置的局部振荡频率。
上述频率比较部(138)最初为了使接收发送频率与无线扩音器一致,输入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当上述无线部(136)输出的发送频率与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一致时,则切断上述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输入。
从上述无线扩音器输入接收频率的步骤是利用无线扩音器具有的相应连接线,便携终端(100)也带有用于输入上述频率信号的插孔。
因此,上述本发明的便携终端(100)可以通过选择无线麦克风模式,用作无线麦克风,当使用多个上述便携终端(100)时,可以在会场或教室等场所同时使用一个无线扩音器。
下面参照上述图5,说明本发明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送话方法。它由如下几个步骤构成:
开始步骤,当把便携终端(100)选择为无线麦克风模式使用时,判断麦克风无线部(130)与无线扩音器是否调谐。该步骤又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步骤1(S100),由控制部(120)进行判断,是否选择为无线麦克风模式(MODE);步骤2(SS10),在上述步骤(S100)中进行判断,当选择了无线麦克风模式时,则判断便携终端(100)的麦克风无线部(130)发送频率与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是否调谐(TUNING);
校正步骤,在上述开始步骤中,当判断为便携终端(100)的发送频率与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不调谐(TUNING)时,则输入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对便携终端(100)的麦克风无线部(130)进行调谐。该步骤又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步骤1(S120),输入用于调谐的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步骤2(S130),判断上述步骤(S120)输入的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与便携终端的麦克风无线部发送频率是否调谐(TUNING);步骤3(S140),在上述步骤(S130)中进行判断,当调谐时,切断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输入;步骤4(S170),在上述步骤(S130),当判断为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与便携终端(100)的麦克风无线部(130)发送频率不调谐时,以无线扩音器接收频率为基准,校正上述麦克风无线部(130)发送频率;
送话步骤:当从上述经调谐的便携终端音频部(110)输入了音频级信号时,作为无线麦克风使用。该步骤又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步骤1(S150),判断是否通过便携终端(100)的音频部(110)输入了用于无线送话的音频级信号;步骤2(S160),在上述步骤(S150)中判断,如果输入了用于无线送话的音频级信号,则作为无线麦克风使用,通过麦克风无线部(130)进行无线发送。
下面参照图5,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有如上构成的便携终端(100)的无线送话方法。
判断是利用移动通信便携终端(100)用作通信模式,还是选择为无线麦克风模式使用(S100)。在上述判断中,当是选择为无线麦克风模式使用时,判断无线扩音器和便携终端的麦克风无线部(130)是否调谐(TUNING)(S110)。
即,判断上述便携终端(100)麦克风无线部(130)带有的无线部(136)发送的无线频率信号与无线扩音器接收的无线频率是否调谐(TUNING)一致(S110)。
在上述判断(S110)中,当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和无线部(136)的发送频率已调谐时,进行上述送话步骤(S150);当不调谐时,为了调谐,输入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S120),判断上述输入的接收频率和无线部(136)的发送频率是否调谐(S130)。在上述判断(S130)中,当不调谐时,校正无线部(136)的发送频率(S170),然后返回(FEEDBACK)上述调谐判断步骤(S130)。
在上述调谐判断步骤(S130)中,当判断为已调谐时,则切断上述无线扩音器输入的接收频率(S140)。
便携终端(100)控制部(120)在确认了上述麦克风无线部(130)的发送频率和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已调谐后,判断是否从上述音频部(110)输入了音频级信号(S150)。在上述判断(S150)中,当输入了音频级信号时,则连接音频部(110)与麦克风无线部(130)的路径,麦克风无线部(130)利用相应发送频率无线发送上述输入的音频级信号。
根据无线扩音器的种类,上述无线部(136)用作无线送话的发送频率稍有差异,比如在20KHz至50KHz的范围内。
上述本发明可以把便携终端(100)选择为无线麦克风模式(S100),使麦克风无线部(130)的发送频率与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调谐(S110至S140),经过上述调谐后,无线发送音频部(110)输入的音频级信号,把便携终端(100)用作无线麦克风(S150,S160),从而可以把多个便携终端(100)同时用作相同发送频率的无线麦克风。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在工业上具有如下使用效果,即,通过把便携终端使用模式选择为无线麦克风模式的简单方便的操作,便可在必要时把便携终端作用无线麦克风。
另外还具有如下使用上的便利效果,利用在电压控制下变换振荡频率的局部振荡部,检测与从无线扩音器接入的接收频率的差异,调整局部振荡部产生的局部振荡频率,从而可以利用准确的发送频率传输优质音频级信号。
而且,可以同时把多个便携终端用作无线麦克风,所以在会场等场所,无须准备多个无线麦克风。
Claims (10)
1.一种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其特征是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
音频部,它把音频级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输入,而把电信号转换为音频级信号进行输出;
控制部,它与上述音频部连接,根据相应选择,控制上述音频部的音频级信号输出路径;
麦克风无线部,它与上述控制部连接,把输入的音频级信号转换成无线扩音器频率进行发送;
移动通信无线部,它与上述控制部连接,以分配给移动通信的频率,无线接收发送音频级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其特征是:
当把便携终端选择为无线麦克风使用时,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使上述音频部输入的音频级信号输出到上述麦克风无线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麦克风无线部对从外部无线扩音器接入的无线接收频率进行调谐,设置无线发送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无线麦克风由如下几个部分构成:
局部振荡部,把输入信号生成转换为无线发送频率的局部振荡频率信号;
混频器部,对上述局部振荡部的频率和输入的音频级信号进行混频;
无线部,接收上述混频器部的信号输入,将其转换成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后进行无线发送;
频率比较部,对上述无线部的发送频率与外部无线扩音器接收频率进行比较,输出与两者差异相应的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其特征是:
上述局部振荡部根据从上述频率比较部接入电压控制信号来调整生成的频率。
6.一种便携终端的无线送话方法,其特征是由如下几个步骤构成:
开始步骤,当把便携终端选择为无线麦克风模式使用时,判断麦克风无线部与无线扩音器频率是否相同;
校正步骤,在上述步骤中,当判断为便携终端的发送频率与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不调谐时,则输入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调谐便携终端的麦克风无线部;
送话步骤,当从上述经过调谐的便携终端的音频部输入了音频级信号时,则作为无线麦克风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送话方法,其特征是上述开始步骤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由便携终端控制部进行判断,判断是否选择为无线麦克风模式使用;
步骤2,在上述步骤中进行判断,当选择了无线麦克风模式时,则判断便携终端的麦克风无线部发送频率与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是否调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送话方法,其特征是上述校正步骤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步骤1,在上述开始步骤中,当与无线扩音器不调谐时,输入用于调谐的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
步骤2,判断上述步骤输入的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与便携终端的麦克风无线部发送频率是否调谐;
步骤3,在上述步骤中进行判断,当调谐时,切断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输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送话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如下一个步骤:
当判断为无线扩音器的接收频率与便携终端的麦克风无线部发送频率不调谐时,以无线扩音器接收频率为基准,校正上述麦克风无线部发送频率。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终端的无线送话方法,其特征是上述送话步骤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步骤1,判断是否通过便携终端的音频部输入了用于无线送话的音频级信号;
步骤2,在上述步骤中判断,如果输入了用于无线送话的音频级信号,则作为无线麦克风使用,通过麦克风无线部进行无线发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30060888A KR100641135B1 (ko) | 2003-09-01 | 2003-09-01 | 휴대단말기의 무선마이크 장치 및 방법 |
JP0060888/2003 | 2003-09-0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92493A true CN1592493A (zh) | 2005-03-09 |
CN100382658C CN100382658C (zh) | 2008-04-16 |
Family
ID=37230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3694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82658C (zh) | 2003-09-01 | 2004-04-21 | 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及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0641135B1 (zh) |
CN (1) | CN100382658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54781C (zh) * | 2005-03-11 | 2009-01-2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音箱与无线音源间实现关联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0607A (zh) * | 2010-02-26 | 2011-08-31 | 嘉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扩音系统及其无线麦克风与无线扩音系统的音量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82904A (en) * | 1998-01-22 | 1999-11-09 | Voic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Corp. | Wireless headset |
FR2777719B1 (fr) * | 1998-04-20 | 2000-05-26 | Alsthom Cge Alcatel | Terminal de radiocommunication |
-
2003
- 2003-09-01 KR KR1020030060888A patent/KR100641135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
- 2004-04-21 CN CNB2004100369489A patent/CN100382658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54781C (zh) * | 2005-03-11 | 2009-01-2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音箱与无线音源间实现关联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0641135B1 (ko) | 2006-11-02 |
CN100382658C (zh) | 2008-04-16 |
KR20050022453A (ko) | 2005-03-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435C (zh) | 包括蜂窝频率选择的便携式无线电话基站及其操作方法 | |
CN1278523C (zh) | 广域网连接装置及方法 | |
US8279793B2 (en) | Multi-stage setup for long-term evolution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transmissions | |
CN1026844C (zh) | 最佳信道指配的方法和装置 | |
CN1213402C (zh) | 无线语音激活遥控设备 | |
CN101843121B (zh) | 为mbms提供控制信息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网络访问设备 | |
CN1157077C (zh) | 用于存储与通知无线通信设备的特性的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 | |
CN1230322A (zh) | 用于提供交互式网孔广播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1999247A (zh) | 用于指派和分配混合类型的时隙组合的系统和方法 | |
CN1874388A (zh) | 将移动通信终端自动连接到家庭网络系统的方法 | |
CN102037779A (zh) | 上行链路中半持久分配的动态调度重写 | |
CN101663835B (zh) | 组播控制信道设计 | |
CN1240098A (zh) | 用于测试通信装置的通信系统和方法 | |
US20110009058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sound volume of wireless connection device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
CN1312661A (zh) | 无线基站和移动台 | |
CN101755429B (zh) |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位置 | |
CN1662096A (zh) | 通过移动设备选择无线信道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83788C (zh) | 发送业务信息的方法和无线电系统 | |
CN1543730A (zh) | 多网络移动通信系统 | |
CN1649432A (zh) | 异步移动通信终端和异步移动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 |
CN1592493A (zh) | 便携终端的无线麦克风装置及方法 | |
CN100361539C (zh) | 一种实现信息传输的方法 | |
CN100539465C (zh) | 无线通信终端及无线通信方法 | |
CN1905398B (zh) | 时分双工系统传送广播/组播业务的方法 | |
CN1191732C (zh) | 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1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