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88833A - 一种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88833A CN1588833A CNA200410070717XA CN200410070717A CN1588833A CN 1588833 A CN1588833 A CN 1588833A CN A200410070717X A CNA200410070717X A CN A200410070717XA CN 200410070717 A CN200410070717 A CN 200410070717A CN 1588833 A CN1588833 A CN 15888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 indicating
- code
- indicating number
- layer
- subscriber equip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108010003272 Hyaluronate lyas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WCDMA)中下行链路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OVSF)的分配方法,本发明的下行OVSF码分配方法,综合考虑了码利用率和系统复杂度等多种因素,实现了优化的单码分配方法,提高了OVSF码的利用率并且保证了OVSF码的紧致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扩频码的分配方法,更具体的涉及用于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WCDMA)中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下行信道所使用的扩频码资源很稀少,因而极其昂贵。在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WCDMA)中下行扩频码使用正交可变长扩频码,也称为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OVSF)。由于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属于资源有限系统,因此OVSF码是珍贵的无线资源,在系统中实行OVSF码分配的目的就是在低复杂度条件下支持尽可能多的用户。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用户往往需要不同类型的业务,而不同的业务一般要求不同的传输速率,且一个用户可能需要同时传输多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即一个用户可能需要多个码来支持不同的数据速率。例如,对于可视电话业务,对于低速的话音数据需要分配一个扩频因子SF较大的码,而对于较高速的图象数据需要分配一个扩频因子较小的码。由于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数量有限,因此必须考虑码资源的合理使用问题,以保证满足用户的要求。码资源的分配就是在用户接入或业务的服务质量(QoS)有变化时,根据用户的要求和系统现有的码资源,给用户分配一个较为合适的码。
目前的相关规范和相关文献只是对OVSF码选择时应遵循的准则作了描述,并没有一个高效的和优化的扩频码的具体分配方法,现有技术一般采用穷举的方法来分配OVSF码,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一种优化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具体分配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下行链路可变扩频因子码的分配方法,本发明根据OVSF码的特性,创造出一个有规律的简单实用高效的可变扩频因子码的分配方法。
首先解释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基本原理。OVSF码的基本树型结构如图1所示。OVSF码表示为Cch,sf,n。其中,SF代表扩频因子,例如扩频因子为4,则代表该层扩频码的每个码包括4位,并且该层有4个相互正交的扩频码,n为码的序号,其数值为0至SF-1的整数,仍然以SF为4为例子,本层中各个码的n序号分别为0、1、2、3,详见图1。扩频因子相同的码称为同层码,例如Cch,4,3和Cch,4,0是同层码。如果一个码生成两个扩频因子比本码的扩频因子大的码,则相对于所生成的码,本码为父码,所生成的码为子码,例如Cch,4,0是Cch,8,0和Cch,8,1的父码,反过来,Cch,8,0和Cch,8,1是Cch,4,0的子码。由一个小扩频因子码生成的更大扩频因子的码称为生成码,即一个码的子码和所有子码的子码相对于该码为生成码,体现在树型图1所示的结构上就是一个码所处节点之下的所有分枝上的码均属于生成码,例如Cch,8,0和Cch,8,1是Cch,4,0的生成码,也是Cch,2,0的生成码;而Cch,8,0和Cch,8,1不是Cch,4,1的生成码,因为前两者不在Cch,4,1节点下的分枝上。属于同一个父码的两个子码称为亲姐妹码,其中序号n小的为姐码,序号n大的为妹码,例如图1中Cch,4,2和Cch,4,3是同属于Cch,2,1的子码,两者为亲姐妹码。Cch,4,2是姐码,Cch,4,3是妹码。将两个亲姐妹码合并为一个它们的父码,这个过程称为码和并。相反,将一个父码拆开为两个子码,两个子码为亲姐妹码,这个过程称为码拆开。上述概念在对本发明的描述中将会用到。
由于WCDMA规定了3.84M的码片速率,因此下行链路信道使用的扩频因子范围为SF=4,8,16,32,64,128,256,512,即最大扩频因子为512,最小扩频因子可以为4。在此引入可用码集合的概念,可用码集合C。在此还引入可用码集合的码重概念,即由可用码集合C支持的总的归一化数据速率称为码重,所谓归一化数据速率也就是将SF=512的OVSF码的数据速率作为一个单位,其它各层中单个码的数据速率以该单位为基础,可以表示为一个2的整数次幂。这里同样应当注意,在计算可用码集合的码重时,不能简单将各个层中所有可用码的归一化速率相加,因为每个父码的速率中已经包含了其两个子码的速率。因此,在计算可用码集合的码重时,只计算每个可用树型分支中最高层父码的归一化速率,而不可以将一个树型分支中最高层父码与该码的各层生成码的速率重复计算。在此还引入码利用率的概念,即在某个OVSF码被分配给特定的用户设备(UE)情况下,特定用户设备所需要的归一化数据速率除以该分配码的归一化数据速率既为该分配码的码利用率。可用码集合C的码重W(C)可由下列公式(1)表示:
W(C)=a1·27+a2·26+a3·25+a4·24+a5·23+a6·22+a7·21+a8 (1)
公式(1)中,a1至a8分别代表从SF=4至SF=512的各个层中,作为各个可用码树型分枝中最高层可用码的数量。由于树型结构中每层码的总数量等于该层码的扩频因子数值,而每层可用码的数量总是小于或等于该层码的总数量,因此可以推断出a1≤4,a2≤8,a3≤16,a4≤32,a5≤64,a6≤128,a7≤256,a8≤512。
所引入的上述概念在以后的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方法。
上述树型结构的OVSF码用矩阵形式表示,可以归纳为下列公式(2):
Cch,1,0=1
在OVSF码使用分配过程中,为保证各个下行链路信道所使用的码相互正交,一旦某个码被分配具体的用户设备(UE)使用,则该码子树上所有的更低速率扩频码和该码到根路径上的所有更高速率扩频码都不能再分配给其他用户设备使用。正是根据该OVSF码使用规则,结合单枝码分配准则和码效率准则,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和优化的扩频码分配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高效。
本发明的下行OVSF码分配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确定整个系统中OVSF码分配所需要的初始参数,包括确定系统中下行链路信道的可用码集合C,以扩频因子为512的扩频码数据速率为单位,计算出需要分配信道的用户设备(UE)所要求的归一化数据速率X和可用码集合的码重W(C),为系统指定最低码利用率ηmin;
判断所述用户设备的归一化数据速率X与系统中可用码集合的码重W(C)的相对大小,如果用户设备速率大于码重,则认为码资源不足,终止码分配,如果用户设备速率不大于码重,则可以进行码分配;
计算用户设备所需要的扩频因子M,用户设备所需要的扩频因子M等于512除以等于或刚刚大于归一化数据速率X的2的整数次幂;
计算出用户设备归一化数据速率所对应的码利用率η,码利用率η等于用户设备归一化数据速率X除以等于或刚刚大于归一化数据速率X的2的整数次幂,将计算出的码利用率η与系统指定的最低码利用率ηmin比较,如果所计算出的码利用率η不小于系统指定的最低码利用率ηmin,则进行码分配,否则终止码分配;
判断在用户设备所需要的扩频因子SF等于M的同层码中是否存在可用码,如果存在可用码则继续码分配,否则终止码分配;
判断所述SF等于M层的可用码中是否存在单枝可用码的单枝分配情况,即该层的亲姐妹码中一个已经被分配而另一个仍然属于可用码的情况,如果存在单枝分配情况,选择单枝可用码中序号最小的码分配给用户设备;
如果在SF等于M的层中不存在单枝分配情况,进一步判断M层的上一层即SF等于M/2的层中是否存在单枝被分配情况,如果SF等于M/2层中存在单枝分配情况,则选择该单枝可用码在SF等于M层中序号最小的子码分配给用户设备;
如果在SF等于M/2的层中仍然不存在单枝分配情况,则进一步判断更上一层即SF等于M/4的层中是否存在单枝码,如果M/4层中存在单枝码,则选择该单枝码在M层中序号最小的生成码分配给用尸设备;
判断单枝分配情况的步骤从SF等于M层开始,向上层不断进行,直到发现单枝分配情况为止,如果直到顶层即SF等于1的层仍然不存在单枝分配情况,则选择M层中序号最小的可用码分配给用户设备。
在本发明的上述OVSF码分配方法中,用户设备所需要的归一化数据速率不得大于128,否则将因为所对应的扩频因子小于4而无法在WCDMA系统中使用。
在本发明的上述OVSF码分配方法中,系统的指定码利用率在大于0.5而小于等于1。
在本发明的上述OVSF码分配方法中,在分配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之前,还可以包括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回收步骤,并将回收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合并到最小的扩频因子码。
在本发明的上述OVSF码分配方法中,在对用户设备分配一个码后,将该码自身、该码的全部生成码和该码根路径上的所有码都设置为不可用状态。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用于码分多址通信系统的下行OVSF码分配方法,综合考虑了码利用率和系统复杂度等多种因素,实现了优化的单码分配方法,提高了OVSF码的利用率并且保证了OVSF码的紧致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WCDMA系统中下行链路信道使用的OVSF码树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给出了本发明方法应用于具体实施例的OVSF码树型结构和码分配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单码分配方法主要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将详细解释本发明的OVSF码分配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
图3为本发明的单码分配方法的主要步骤。
实际上,在分配OVSF码之前,首先回收下行链路信道的OVSF码,如果亲姐妹码均未分配并且可用,则合并为父码,直到获得具有最小扩频因子的可用码。例如,回收Cch,8,0码和Cch,8,1码,可以将两码合并,即相当于回收到Cch,4,0码。此回收、合并码的步骤在图3中没有表示。
确定整个系统中可用的扩频码分配所需的初始化参数,其中包含可用的扩频码集合C,用扩频因子为512的扩频码所支持的数据速率为单位1,计算用户设备(UE)所要求的归一化数据速率X。
计算出UE所需的、归一化数据速率X,计算出可用码集合C的码重W(C),将X与W(C)进行比较,如果X大于W(C),则返回码分配失败,原因是码不足,如果X小于W(C)则继续。
计算归一化数据速率为X的用户设备需要的扩频因子,计算公式(3)如下:
公式(3)中的运算符号
表示如果LOG2X本身为分数则取整数部分再加1,如果本身即为整数,则取该整数。
根据码的利用效率准则判断是否可以分配码,如果码利用率大于系统指定的最低码利用率,可以分配,否则不执行分配;码利用率的计算公式(4)如下:
公式(4)中的运算符号
含义与公式(3)中相同。
判断在用户设备所需要扩频因子为M的层中,是否存在可用码,如果存在可用码,则码分配可以继续下去;反之,如果在扩频因子为M的层中不存在可用码,则表明已经没有合适的码资源可以分配,则终止码分配程序。
接着,在扩频因子SF等于M的层中查找单枝分配情况,如果存在单枝分配情况,则选择序号最小的单枝可用码分配给用户设备;如果在M层中没有单枝分配情况,则在上一层即M/2层中继续查找单枝分配情况,该查找单枝分配情况的步骤一直持续,直到在M层之上的某层中找到单枝分配情况,这时,选择M层之上某层的该单枝码在M层的生成码中序号最小的码分配给用户设备。
如果在SF等于M的层及以上所有层中都没有查找到单枝分配情况,则直接在SF等于M的层中选择序号最小的可用码分配给用户设备。
以上所描述本发明方法的各个步骤,参照图3有利于更清楚理解各个步骤的作用。
图2给出了一个实际例子,可以实施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码分配方法。由于图2所例举的例子相对简单,在图2所示码组情况下,图3中的部分步骤可能没有用到。图2中仅仅标记了SF=32层中码的序号,即序号为0至31,而没有标记SF=16、8、4层中的码序号,而上述三层中的码序号的排列方式与SF=32层中的类似,图中最左侧的码序号为0,向右一个位置则序号递增1。在图2中,树型结构中Cch,16,0码、Cch,32,14码、Cch,32,15码、Cch,32,24码和Cch,32,25码是已被分配的码,在图中上述已分配码用六边形表示。图2中Cch,32,0和Cch,32,1码由于父码Cch,16,0码被分配而不可用,此类因父码被分配而不可用的码在图中用菱形表示。图2中Cch,4,0码、Cch,4,1码、Cch,4,3码、Cch,8,0码、Cch,8,3码、Cch,8,6码、Cch,16,7码和Cch,16,12码都属于已经分配码的根路径上的码,也属于不可用,此类已分配码根路径上的不可用码在图中以实心圆表示。
现假设用户设备申请的归一化速率X为15,系统指定的最低码利用率ηmin为0.80。根据本方法的计算公式(3),计算出所需要的扩频因子M=32,利用公式(4)计算出的码利用率η为0.9375,大于系统指定的最低码利用率0.8,可以进行码的分配。在图2所示的M=32的层中,序号为2至13、序号为16至23、序号为26至31的码都属于可用码。但是,在判断M=32层中是否存在单枝码情况时,在M=32层中并没有发现属于单枝可用码的情况。由于M为32的层中没有单枝分配情况,所以需要在其上一层即SF等于16的层中继续查找单枝分配情况。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Cch,16,0已经被分配,而该码的亲姐妹码Cch,16,1尚未分配并为可用码,此两码属于单枝分配情况。这样,选择尚未分配的可用码Cch,16,1在M=32层中序号最小的生成码,即Cch,32,2分配给用户设备。由于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M层的上一层中就找到了单枝分配情况,因此不需要在更上层查找单枝分配情况的步骤。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依本发明方法,同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地实现本发明,或通过其他方式予以改进,应该知道凡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的任何改进都是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下行链路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分配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确定整个系统中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分配所需要的初始参数,包括确定系统中下行链路信道的可用码集合C,以扩频因子为512的扩频码数据速率为单位,计算出需要分配信道的用户设备(UE)所要求的归一化数据速率X和可用码集合的码重W(C),为系统指定最低码利用率ηmin;
判断所述用户设备的归一化数据速率X与系统中可用码集合的码重W(C)的相对大小,如果用户设备速率大于码重,则认为码资源不足,终止码分配,如果用户设备速率不大于码重,则可以进行码分配;
计算用户设备所需要的扩频因子M,用户设备所需要的扩频因子M等于512除以等于或刚刚大于归一化数据速率X的2的整数次幂;
计算出用户设备归一化数据速率所对应的码利用率η,码利用率η等于用户设备归一化数据速率X除以等于或刚刚大于归一化数据速率X的2的整数次幂,将计算出的码利用率η与系统指定的最低码利用率ηmin比较,如果所计算出的码利用率η不小于系统指定的最低码利用率ηmin,则进行码分配,否则终止码分配;
判断在用户设备所需要的扩频因子SF等于M的同层码中是否存在可用码,如果存在可用码则继续码分配,否则终止码分配;
判断所述SF等于M层的可用码中是否存在单枝可用码的单枝分配情况,即该层的亲姐妹码中一个已经被分配而另一个仍然属于可用码的情况,如果存在单枝分配情况,选择单枝可用码中序号最小的码分配给用户设备;
如果在SF等于M的层中不存在单枝分配情况,进一步判断M层的上一层即SF等于M/2的层中是否存在单枝被分配情况,如果SF等于M/2层中存在单枝分配情况,则选择该单枝可用码在SF等于M层中序号最小的子码分配给用户设备;
如果在SF等于M/2的层中仍然不存在单枝分配情况,则进一步判断更上一层即SF等于M/4的层中是否存在单枝码,如果M/4层中存在单枝码,则选择该单枝码在M层中序号最小的生成码分配给用户设备;
判断单枝分配情况的步骤从SF等于M层开始,向上层不断进行,直到发现单枝分配情况为止,如果直到顶层即SF等于1的层仍然不存在单枝分配情况,则选择M层中序号最小的可用码分配给用户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设备所需要的归一化数据速率不得大于128,否则将因为所对应的扩频因子小于4而无法在WCDMA系统的下行链路中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的指定码利用率在大于0.5而小于等于1。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配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之前,还包括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回收步骤,并将回收的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合并到最小的扩频因子码。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用户设备分配一个码后,将该码自身、该码的全部生成码和该码根路径上的所有码都设置为不可用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410070717XA CN1588833A (zh) | 2004-07-22 | 2004-07-22 | 一种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分配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A200410070717XA CN1588833A (zh) | 2004-07-22 | 2004-07-22 | 一种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分配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88833A true CN1588833A (zh) | 2005-03-02 |
Family
ID=34604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410070717XA Pending CN1588833A (zh) | 2004-07-22 | 2004-07-22 | 一种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分配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588833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91586A1 (zh) * | 2009-02-10 | 2010-08-19 |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 一种用于分配信道码的方法和设备 |
CN1893316B (zh) * | 2005-07-05 | 2010-12-08 | 阿尔卡特公司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hs-dsch信道码的基站和方法 |
CN1929352B (zh) * | 2005-09-05 | 2010-12-29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scdma系统中下行链路ovsf码的分配方法 |
CN101115043B (zh) * | 2006-07-28 | 2011-07-20 |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 用于在信道化代码树中重新分配传输信道的方法和系统 |
CN1921362B (zh) * | 2005-08-23 | 2011-09-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正交可变扩频码分配方法 |
CN101536378B (zh) * | 2006-11-15 | 2011-12-28 |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 用于电信信道的扩频码分配 |
CN101218845B (zh) * | 2005-07-29 | 2013-02-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多载波通信中的无线通信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和导频信号序列分配方法 |
CN106059707A (zh) * | 2015-04-07 | 2016-10-26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具有可变展频因子的封包的方法与电子装置 |
-
2004
- 2004-07-22 CN CNA200410070717XA patent/CN158883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893316B (zh) * | 2005-07-05 | 2010-12-08 | 阿尔卡特公司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hs-dsch信道码的基站和方法 |
CN101218845B (zh) * | 2005-07-29 | 2013-02-2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多载波通信中的无线通信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移动台装置和导频信号序列分配方法 |
CN1921362B (zh) * | 2005-08-23 | 2011-09-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正交可变扩频码分配方法 |
CN1929352B (zh) * | 2005-09-05 | 2010-12-29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scdma系统中下行链路ovsf码的分配方法 |
CN101115043B (zh) * | 2006-07-28 | 2011-07-20 |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 用于在信道化代码树中重新分配传输信道的方法和系统 |
CN101536378B (zh) * | 2006-11-15 | 2011-12-28 | Lm爱立信电话有限公司 | 用于电信信道的扩频码分配 |
WO2010091586A1 (zh) * | 2009-02-10 | 2010-08-19 | 阿尔卡特朗讯公司 | 一种用于分配信道码的方法和设备 |
CN106059707A (zh) * | 2015-04-07 | 2016-10-26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具有可变展频因子的封包的方法与电子装置 |
US10411753B2 (en) | 2015-04-07 | 2019-09-10 | Mediatek Inc. | Metho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packet with changeable spreading factor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25093C (zh) | 可变速信道结构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分配正交码的设备和方法 | |
CN1230830A (zh) | 用于宽带码分多址的动态和智能扩展 | |
CN1170377C (zh) | 用于发送数据速率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588833A (zh) | 一种正交可变扩频因子码的分配方法 | |
CN1284805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分配不同长度信道码的方法 | |
CN1943144A (zh) | 通信系统中分配上行链路传输信道的方法 | |
CN1354571A (zh) | 一种提高码分多址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信道利用率的方法 | |
CN1805320A (zh) | 时分复用码分多址接入系统中码道分配的方法 | |
CN1307783A (zh) | 资源分配 | |
US7012886B2 (en) | Walsh code allocation/de-allocation system | |
CN1241345C (zh) |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中信道化码资源动态优化分配方法 | |
CN1852512A (zh) | 一种高速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码资源分配方法 | |
CN1917492A (zh) | 基于统一优先级的ofdma动态子载波分配方案 | |
CN1886924A (zh) | 码分多址系统中分配信道化代码用的方法和系统 | |
CN1283114C (zh) |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分配方法 | |
CN1533066A (zh) | 一种对不同速率业务的上行解调方法 | |
CN1893345A (zh) | 一种多载波tdd系统信道分配方法 | |
CN1606842A (zh) | 在电信系统中重分配编码的方法和相关系统及计算机产品 | |
CN1253028C (zh) | 适用于tdd/cdma系统的资源整合方法 | |
CN1842180A (zh) |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中基带信道处理资源的分配方法 | |
CN1128557C (zh) | 一种利用服务质量参数对分组无线信道共享分配的方法 | |
CN101827443B (zh) | 一种td-scdma系统码资源的分配方法 | |
Saini et al. | Assignment and reassignment schemes for OVSF codes in WCDMA | |
CN1627676A (zh) | 宽带码分多址系统下行共享信道的信道码映射的方法 | |
CN1225929C (zh)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接口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50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