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4002A - 光盘驱动器 - Google Patents
光盘驱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74002A CN1574002A CNA2004100462562A CN200410046256A CN1574002A CN 1574002 A CN1574002 A CN 1574002A CN A2004100462562 A CNA2004100462562 A CN A2004100462562A CN 200410046256 A CN200410046256 A CN 200410046256A CN 1574002 A CN1574002 A CN 15740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ng
- connecting bar
- opening portion
- housing
- bo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15—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adapted for discs of different size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401—Details
- G11B17/0402—Servo control
- G11B17/0404—Servo control with parallel drive roller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盘驱动器,其包括一个能够插入/弹出大盘形载体和小盘形载体的开口部分,一个将已插入到开口部分中的光盘装入的输送辊,具有凸起部分的摆动连杆,其中,通过输送辊引导至该驱动器内的盘形载体抵靠该凸起部分接触,一个固定摆动连杆的锁紧盘,一个连接到一个摆动连杆上的致动杆,以及一个滑动凸轮,该滑动凸轮随同致动杆的摆动一起开始向该开口部分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在诸如压缩光盘(CD)等盘形载体(盘式记录工具)上擦除和写入数据的光盘驱动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能读和/或写两种具有不同直径的大和小盘形载体的光盘驱动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诸如CD、DVD等盘形载体已广泛用作一种声音和屏幕图像的记录工具,多数CD和DVD都具有12cm的直径(大直径光盘),但,也有一种直径为8cm的盘形载体,将其称作单CD(小直径光盘)。这两种大和小光盘都能被一种装置来驱动,但,除了将光盘手动地设置在转台上的这种装置之外,还需要将这两种大和小的盘形载体通过借助于输送辊的传输系统精确地设置在光盘驱动器上。
在设有输送辊的光盘驱动器中,借助于多个光电传感器在识别了通过输送辊装入到装置内部中的盘形载体的尺寸之后,根据光电传感器发出的识别信号来驱动一螺线管。在这类光盘驱动器中,止动销的位置根据光盘尺寸的不同而基于一系列的操作做改变。
然而,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光盘驱动器中,由于需要大量的光电传感器用来识别光盘的尺寸,所以就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并且需要复杂的控制程序。此外,如果光电传感器探测到任何外来物质,则存在控制系统产生故障的缺点。
因此,在另一种现有技术的光盘驱动器中,大和小盘形载体通过一连杆机构送到一预定位置,其中,该连杆机构包括一个由小直径盘形载体致动从而到达一预定位置的第一开关致动杆,以及一个由大直径盘形载体致动从而到达一预定位置的第二开关致动杆,而且,通过该第一和第二开关致动杆的开关操作进行光盘夹紧运动等等(例如,参见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No.H6-48603)。
然而,在上述申请所公开的装置中,由于除了第一和第二开关致动杆之外,还需要大量的部件来精确地确定大和小盘形载体的位置,所以就存在该光盘驱动器结构复杂的问题。此外,由于盘形载体的端面与开关致动杆接触,所以在驱动该盘形载体时,就需要一个将该开关致动杆从光盘端面上移开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情况提出,而且,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盘驱动器,该光盘驱动器能确定大和小两种光盘的位置并根据一个比现有技术而言更简单的结构来读取光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盘驱动器,其包括:一个具有一开口部分的壳体,其中该开口部分能够装入和取出具有不同直径的一个小直径光盘和一个大直径光盘;一个输送辊,该输送辊将已插入到开口部分中的光盘送入到该壳体的内部中;一对具有凸起部分的摆动连杆,其中,通过输送辊送入到壳体内的光盘的一个端面碰撞在该凸起部分上,而且该对摆动连杆沿彼此相反的方向摆动;一个锁紧装置,其用于锁定这对摆动连杆的摆动;一个自由摆动的致动杆,其连接到该摆动连杆中的一个上;一个滑动凸轮,其基于致动杆的摆动而开始移向开口部分;一个在该滑动凸轮上设置的加压部分,其基于滑动凸轮向开口部分的运动而压住致动杆的一端,此时,输送辊将大直径光盘装入;以及一个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根据滑动凸轮向开口部分的运动而将光盘的中心部分夹紧在一转盘的夹紧位置上,其中,在输送辊将小直径光盘装入的情况下,该小直径光盘向前移动同时致动杆摆动,并且这对摆动连杆的凸起部分通过锁紧装置锁定摆动而使该小直径光盘停止在夹紧位置上,另外,在输送辊将大直径光盘送入的情况下,取消锁紧装置对这对摆动连杆的锁定,而且该大直径光盘向前移动同时按压这对摆动连杆的凸起部分,从而使致动杆随同这对摆动连杆的摆动一起互锁地摆动以便使滑动凸轮朝向开口部分开始运动,而且加压部分根据致动杆的按压而使这对摆动连杆摆动,并使凸起部分从夹紧在所述夹紧位置上的大直径光盘的端面上移开。
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能够根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少量的部件来精确地确定位置,通过减少部件的数目能降低失败因素,而且能够减小装置的尺寸和降低成本。此外,即使是对大直径的光盘而言,由于在非加载的状态下能使光盘平稳地旋转,所以也能很好地进行读和/或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盘驱动器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光盘驱动器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光盘驱动器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
图4是一局部放大示意图,示出了一致动杆按压滑动凸轮时的状态;
图5是滑动凸轮的侧视图;
图6是光盘处于夹紧状态的局部截面视图;
图7是小直径光盘处于夹紧状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大直径光盘处于夹紧状态的平面示意图;以及
图9示出凸起部分从大直径光盘的端面上移开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图1中,图的上侧定义为后侧,下面将提及的开口部分7的一侧(图1的下侧)定义为前侧。而且,从图1所在纸面的正面向反面的方向定义为垂直方向。此外,下文中将盘形载体称作光盘。
参照附图1和2,壳体100设有框架1,通过减震器(没有示出)支撑在该框架1内的底板2,其中该底板具有一凹入的横截面形状,设置在底板2内用于旋转光盘的转盘3,以及沿光盘的一径向方向移动的光学唱头4等等。此外,底板2的侧表面设有滑动凸轮5,该滑动凸轮能够沿着该侧表面前后移动。滑动凸轮5由凸轮主体5A和可滑动地安装在该凸轮主体5A上的齿条5B组成,而且该齿条5B被一弹簧(没有示出)推向后侧。
顶板6固定到底板2的一前端部上,而且在顶板6和底板2之间设有一个开口部分7,该开口部分7能够装入和取出一个小直径的光盘(在本实施例中为具有8cm直径的CD)和一个大直径的光盘(在本实施例中为具有12cm直径的CD)。因此,光盘驱动器的壳体100设有开口部分7。在图2中,附图标记8代表一对从顶板滑向开口部分7的导销。如果将光盘从外部插入到开口部分7中,则插入力使该对导销8张开以便允许大直径光盘和小直径光盘通过开口插入到驱动器中,同时,该光盘被顶板6和输送辊9夹持住。
在这种情况下,输送辊9是以这样的方式来设置的,即:输送辊9能在开口部分7的后侧(图1的后面)内的底板2的两个侧表面之间升高,而且将一个旋转驱动力从马达(没有示出)传输到输送辊9的一端。此外,将一个盖板(没有示出)通过构成导销8的金属片10安装到顶板6的背面上,而且光盘被插入和弹出时,该光盘的非记录层可滑动地接触盖板。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所示,将一个可绕支撑点P1摆动的释放板11安装到顶板6上,当大直径光盘通过导销8,8之间的那部分时,释放板11通过金属板10沿图1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摆动。锁紧板12(锁紧装置)移动到图1的右侧,该锁紧板12与释放板11的摆动联锁,因此可以取消下面提及的一摆动连杆的摆动固定装置。
参见图3,一对摆动连杆13A和13B安装成可绕支撑点P2和P3相对于金属翼板14自由地摆动。在摆动连杆13A的一端上设有一圆弧形齿轮部分15,该齿轮部分15与在另一个摆动连杆13B的一端上设有的另一个圆弧形齿轮部分15相啮合。摆动连杆13A和13B根据这对齿轮部分15的啮合沿相反的方向摆动。此外,一个销式凸起部分16位于远离每一个支撑点P2和P3的位置上,在每个摆动连杆13A和13B上,凸起部分16在一圆弧形导槽17内移动,其中该导槽设置在金属翼板14上。在这种情况下,摆动连杆13A通过一根弹簧18连接到金属翼板14上,并沿图3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推动摆动连杆13A。因此,根据弹簧18的弹力,另一个摆动连杆13B通过齿轮部分15而沿图3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被推动。因此,这对摆动连杆13A和13B使凸起部分16处于接触导槽17的一端的状态(初始状态)。
此外,如图3所示,锁紧板12安装在翼板14上。锁紧板12由一个设置在翼板14上的固定销19来支撑,这样,就可沿图3的横向方向自由地移动。在锁紧板12内,设有一个用于插入固定销19的延长孔12A,而且锁紧销12B与摆动连杆13A的一端相接合。此外,锁紧板12由一个悬吊在翼板14上的弹簧20而推至图3的左侧。在这种情况下,锁紧销12B与摆动连杆13A的一端相接合,从而将与齿轮部分15相接合的摆动连杆13A固定在初始位置上。由于凸起部分16和16之间的间距小于小直径光盘处于该初始状态的直径,所以小直径光盘不能通过。
另一方面,摆动连杆13B在与锁紧盘12的相反侧上设有一致动杆21,该致动杆21可围绕作为旋转轴的支撑点轴P4相对摆动连杆13B自由地摆动。此外,突起21A和21B形成在致动杆21上,远离支撑点轴P4向下突出至两个端点。在摆动连杆13B的一侧上的突起21A位于摆动连杆13A和13B的凸起部分16和16之间,而且从凸起部分16和16略微向后侧(背面),而在另一个端部上的突起21B以如图1所示的与滑动凸轮5部分接触的方式位于翼板14的端缘的外侧。致动杆21基于突起21B和翼板14的端缘之间的接触而在一个摆动范围内受到控制,而且该致动杆21在图3所示的状态时不会再沿顺时针方向摆动。在小直径光盘到达凸起部分16并且该小直径光盘的端面压靠突起21A的情况下,致动杆21沿图3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摆动。
此外,在插入大直径的光盘情况下,该大直径的光盘到达这对凸起部分16的位置之前通过锁紧板12能取消摆动连杆13A和13B的摆动连接。因此,该大直径光盘保持插入的状态同时克服弹簧18的弹力而按压凸起部分16,然后,直到光盘的端面撞到位于翼板14的后部上的一对挡块22为止,该大直径光盘停止在上述插入位置上。此时,该大直径光盘的端面没有接触突起21A。通过大直径光盘压入凸起部分16,使得随同摆动连杆13A和13B的摆动,该致动杆21移动到后侧,同时,致动杆21的边缘碰撞到翼板14的后部,而且使该致动杆21沿图3所示的逆时针方向摆动。
如图4所示,当致动杆21以上述方式摆动时,其一端部上设置的突起21B按压滑动凸轮5的后部(具体为齿条5B上形成的凸缘23)。因此,齿条5B的齿部24与设置在底板2上的齿轮25相啮合从而使滑动凸轮5(凸轮主体5A和凸轮5B)向开口部分7的一侧开始运动,之后,光盘的中心就被夹紧在转盘3上。如上述步骤所述,即可准备进行光盘的读和/或写。
如图3所示,附图标记26代表盘形夹紧盘,该夹紧盘和转盘3配合来夹紧光盘的中心部分。夹紧盘26可旋转地安装在翼板14与转盘3相对的位置上。翼板14的后部14A连接到图1所示底板2的后部支架2A上,这样,该翼板就能自由地沿垂直方向摆动。当夹紧光盘的时候,翼板14根据扭力弹簧(没有示出)的弹力摆至底部,而且夹紧盘26安装在光盘中心部分的一个表面上。
换言之,如图5所示,在滑动凸轮5的凸轮主体5A上设有一个大体上为梯形的突起部分27,而且在翼板14上设有一个与该突起部分27对应的臂部件28。在光盘被夹紧之前,该臂部件28都位于突起部分27上,而且该翼板14的一自由端侧以夹紧盘26远离转盘3的方式克服该扭力弹簧(没有示出)的弹力而被抬高。
当滑动凸轮5移动到开口部分7的一侧时,臂部件28从突起部分27上离开,翼板14在扭力弹簧(没有示出)的弹力作用下开始向下摆动,夹紧盘26向转盘3的方向移动,这样,就使光盘夹紧在夹紧盘26和转盘3之间。
此外,如图5所示,附图标记29代表一个可旋转地支撑在输送辊9上的摇臂,附图标记30代表一个相对凸轮主体倾斜的导槽。将固定摇臂29的销31插入到导槽30中,此外,导槽30可将销31引导到图5的下部,此时,滑动凸轮5移动到开口部分7的一侧,因此,在如上所述的光盘的夹紧运动的同时,输送辊9从光盘的阅读层移开。
当光盘如图6所示夹紧时,根据中心孔H和转盘3的锥形部分3A之间的装配情况,光盘略微滑向开口部分7的一侧(沿图6所示的小箭头的方向,其中,图6中的大箭头代表插入光盘的方向)。因此,小直径光盘d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夹紧,即如图7所示,摆动连杆13A和13B的凸起部分16处于固定状态,不会接触光盘的端面。此外,大直径光盘D是以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夹紧,即如图8所示,光盘的端面没有接触挡块22,但,在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该大直径光盘被夹紧的同时该凸起部分16处于接触光盘端面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大直径光盘D能平稳地旋转,就需要防止大直径光盘D的端面和凸起部分16相互接触的机构。
参照附图9对该机构进行描述。在滑动凸轮5的一个端部(凸轮主体5A的后部)上设有角架形加压部分32,其中该加压部分的前端设有一个倾斜面32A,致动杆21的突起21B夹在加压部分32和齿条5B的凸缘23之间。此外,在导入大直径光盘D的时候,由于滑动凸轮5移动到开口部分7的侧面,所以加压部分32将致动杆21的突起21B压到壳体100的内部中。因此,这对摆动连杆13A和13B克服弹簧18的弹力沿一个方向摆动,而且在转盘3和夹紧盘26处于夹紧状态下,凸起部分16从大直径光盘D的端面上移开(参考附图8和9)。因此,在未加载荷状态下也能使大直径光盘D平稳地旋转,同时使凸起部分16从大直径光盘D的端面上移开。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光盘驱动器的操作进行描述。当向开口部分7中插入小直径光盘d时,按动开关(没有示出)并且致动输送辊9,因而将该小直径光盘d送入到该驱动器的内部。该送入的小直径光盘d碰撞到摆动连杆13A和13B的凸起部分16从而在夹紧位置停下来,但,由于该小直径光盘d的端面仅在停止之前按压住致动杆的突起21A,所以致动杆21摆动并且设置在该致动杆的另一端上的突起21B推动齿条5B的凸缘23。因此,齿条的齿部24与旋转齿轮25相啮合而且滑动凸轮5移动到开口部分7的一侧(前侧),从而使夹紧盘26向下移动并且使小直径光盘d的端面从摆动连杆的凸起部分16上移开,同时使该小直径光盘d夹紧在夹紧盘26和转盘3之间。与此同时,输送辊9从该小直径光盘d的写入表面上移开以便准备写和/或读该小直径光盘d。
另一方面,如果将大直径光盘D插入到开口部分7中,按动开关(没有示出)并且使输送辊9旋转,从而装入该大直径光盘D。此时,基于释放盘11的摆动能取消由锁紧盘12引起的摆动连杆13A和13B的摆动连接。因此,即使大直径光盘D的端面碰撞到摆动连杆的凸起部分16,该光盘也不会停下来,并且该大直径光盘D一直向前移动直至其端面碰撞到挡块22,同时压住凸起部分16。此时,在弹簧18的弹力作用下,摆动连杆13A和13B发生摆动,而且致动杆21基于其边缘碰撞到翼板14的后部而摆动,同时该致动杆21还向后移动。结果,与小直径光盘相同的方式,致动杆21的突起21B推动齿条的凸缘23,从而开始将滑动凸轮5移动到开口部分的一侧(前侧)。因此,夹紧盘26向下移动,而且大直径光盘D的端面从挡块22上移开,同时使该大直径光盘D夹紧在夹紧盘26和转盘3之间。与此同时,输送辊9从该大直径光盘D的写入表面上移开。而且,此时滑动凸轮5的加压部分32将致动杆的凸起21B压入到壳体100的内部中,因此,摆动连杆13A和13B经由致动杆21克服弹簧18的弹力沿一相反的方向摆动。因此,凸起部分16从大直径光盘D的端面上移开以便准备写和/或读该大直径光盘D。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光盘驱动器也能应用到除CD播放器之外的其它光盘读和/或写装置中。
除了上面所述之外,本发明的光盘驱动器能够根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更少量的部件来精确地确定位置,通过减少部件的数目能降低失败因素,而且能够减小装置的尺寸和降低成本。此外,即使是对大直径的光盘而言,由于在非加载的状态下能使光盘平稳地旋转,所以也能很好地进行读和/或写。
Claims (1)
1.一种光盘驱动器,其包括:
一个壳体,该壳体具有一开口部分,该开口部分能够插入/弹出具有不同直径的一个小直径光盘和一个大直径光盘;
一个输送辊,该输送辊将已插入到开口部分中的光盘引导至该壳体的内部中;
一对设有凸起部分的摆动连杆,该对摆动连杆沿彼此相反的方向摆动,通过输送辊引导至壳体内的光盘的一个端面与该凸起部分接触;
一个锁紧装置,其用于锁定这对摆动连杆的摆动;
一个致动杆,其连接到该摆动连杆中的一个上从而使其自由摆动;
一个滑动凸轮,其随同致动杆的摆动移向开口部分;
一个设置在该滑动凸轮上的加压部分,当输送辊将大直径光盘引导至该壳体的内部时,上述加压部分基于滑动凸轮向开口部分的运动而压住致动杆的一端;以及
一个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根据滑动凸轮向开口部分的运动而将光盘的中心部分夹紧在一转盘的夹紧位置上,
其中,在输送辊将小直径光盘引导至壳体的内部的情况下,该小直径光盘向前移动同时使致动杆摆动,并且这对摆动连杆的凸起部分通过锁紧装置锁定摆动而使该小直径光盘停止在夹紧位置上,以及
其中,在输送辊将大直径光盘引导至壳体的内部的情况下,取消锁紧装置对这对摆动连杆的锁定,而且该大直径光盘向前移动同时凸起部分向壳体的内部移动,从而使致动杆随同这对摆动连杆的摆动一起摆动以便使滑动凸轮开始朝向开口部分的运动,而且加压部分根据致动杆的按压而使这对摆动连杆摆动,并使凸起部分从夹紧在所述夹紧位置上的大直径光盘的端面上移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3162826 | 2003-06-06 | ||
JP2003162826A JP4096817B2 (ja) | 2003-06-06 | 2003-06-06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74002A true CN1574002A (zh) | 2005-02-02 |
CN100418149C CN100418149C (zh) | 2008-09-10 |
Family
ID=33487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462562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418149C (zh) | 2003-06-06 | 2004-06-04 | 光盘驱动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40030B2 (zh) |
JP (1) | JP4096817B2 (zh) |
CN (1) | CN100418149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63066C (zh) * | 2005-06-07 | 2009-02-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盘记录/再现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69327B2 (ja) * | 2002-11-27 | 2008-04-02 |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5302212A (ja) * | 2004-04-14 | 2005-10-27 | Tokyo Pigeon Co Ltd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装置 |
JP2005302214A (ja) * | 2004-04-14 | 2005-10-27 | Tokyo Pigeon Co Ltd | ディスク搬送装置 |
TWM262812U (en) * | 2004-08-31 | 2005-04-21 | Accesstek Inc | Sucking-type CD-ROM structure |
DE602005025142D1 (de) * | 2004-09-21 | 2011-01-13 | Panasonic Corp | Disk-einrichtung |
KR100616091B1 (ko) * | 2004-10-30 | 2006-08-28 | 주식회사 케이엠씨 | 광디스크 플레이어 |
TWM270466U (en) * | 2004-12-28 | 2005-07-11 | Accesstek Inc | Sucking-type optical disk drive with transmission belt |
TWI320924B (en) * | 2005-02-02 | 2010-02-21 | Teac Corp | Disc device |
KR101106642B1 (ko) * | 2005-09-26 | 2012-01-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디스크 로딩 장치 |
JP4388570B2 (ja) * | 2007-09-06 | 2009-12-24 |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 ディスク搬送装置及びディスク装置 |
US20090125922A1 (en) * | 2007-10-09 | 2009-05-14 | Yokoe Hiroyuki | Disc drive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BE892952A (fr) * | 1982-04-23 | 1982-08-16 | Staar Sa | Dispositif automatique pour tourne-disques de mise en position operative d'un disque. |
BE901937A (fr) * | 1985-03-14 | 1985-07-01 | Staar Sa | Dispositif d'insertion et d'ejection automatique de supports d'informations. |
BE902262A (fr) * | 1985-04-23 | 1985-08-16 | Staar Sa | Dispositif de chargement automatique de disques dans un tourne-disques. |
JPH067491Y2 (ja) * | 1988-05-16 | 1994-02-23 | 武美 小岩 | 回転ディスク装着機構 |
KR920002327Y1 (ko) * | 1989-07-15 | 1992-04-09 | 다나신 덴기 가부시끼가이샤 | 디스크형 기록매체 장전장치 |
US5255255A (en) * | 1990-11-27 | 1993-10-1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sk loading device |
JP2784971B2 (ja) * | 1992-02-25 | 1998-08-13 |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 光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ローディング機構 |
JP2618790B2 (ja) | 1992-07-27 | 1997-06-11 |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 金属薄板搬送装置 |
US5737293A (en) * | 1994-09-21 | 1998-04-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sc loading apparatus for loading optical discs in a cartridge or without |
DE19516733A1 (de) * | 1995-05-06 | 1996-11-07 |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 Lademechanismus |
HU220927B1 (en) * | 1996-05-02 | 2002-06-29 |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 Loading mechanism fo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n information disc into/from an information-technology apparatus |
JP3021442B2 (ja) * | 1997-12-31 | 2000-03-15 |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プレ―ヤ― |
JPH11265542A (ja) * | 1998-03-16 | 1999-09-28 | Alps Electric Co Ltd | ディスク排出装置 |
US6469971B1 (en) * | 1998-12-28 | 2002-10-22 | Pioneer Corporation | Device for reproducing optical discs |
JP3801842B2 (ja) * | 2000-06-01 | 2006-07-26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JP3619133B2 (ja) * | 2000-08-31 | 2005-02-09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
JP4621372B2 (ja) * | 2000-09-26 | 2011-01-26 | クラリオン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JP2003123360A (ja) * | 2001-10-10 | 2003-04-25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ディスク検出装置および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JP3816010B2 (ja) * | 2002-01-30 | 2006-08-30 |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JP3959356B2 (ja) * | 2003-02-13 | 2007-08-15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スロットイン型再生記録装置 |
JP3867692B2 (ja) * | 2003-07-22 | 2007-01-1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記録及び/又は再生装置 |
JP2005302212A (ja) * | 2004-04-14 | 2005-10-27 | Tokyo Pigeon Co Ltd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装置 |
-
2003
- 2003-06-06 JP JP2003162826A patent/JP409681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5-26 US US10/853,523 patent/US7140030B2/en active Active
- 2004-06-04 CN CNB2004100462562A patent/CN10041814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63066C (zh) * | 2005-06-07 | 2009-02-1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盘记录/再现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4362717A (ja) | 2004-12-24 |
US20040250268A1 (en) | 2004-12-09 |
JP4096817B2 (ja) | 2008-06-04 |
US7140030B2 (en) | 2006-11-21 |
CN100418149C (zh) | 2008-09-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18149C (zh) | 光盘驱动器 | |
JPH044671B2 (zh) | ||
JP2590361Y2 (ja) | ディスク装置 | |
JP2001307340A (ja) |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 |
GB2229851A (en) | Centering mechanism for automotive disk player | |
US6880159B2 (en) | Disc driving apparatus | |
US7917919B2 (en) | Disc clamping mechanism and disc drive device | |
KR100437111B1 (ko) |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디스크 로딩장치 | |
CN1119324A (zh) | 光盘装载装置 | |
US8220008B2 (en) | Disk apparatus with resilient member on cam mechanism connecting a main slider to a sub-slider | |
EP1677298A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a disk apparatus | |
GB2137797A (en) | Dual mode disc player | |
US20020150020A1 (en) | Positional displacement compensating mechanism and recording medium playback device | |
KR100461296B1 (ko) |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디스크 로딩장치 | |
US20010021156A1 (en) | Disk device having disk transferring mechanism capable of shortening disk replacement time--in its place | |
US8352973B2 (en) | Disk and discharge slider apparatus | |
JP4156551B2 (ja)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CN101046984A (zh) | 记录重放装置 | |
JP4156550B2 (ja)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
CN1811953A (zh) | 光盘驱动器 | |
KR100886912B1 (ko) | 광 디스크 플레이어의 디스크 이격방지 구조체 | |
JPH07240076A (ja)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装置 | |
JP3613012B2 (ja) | ディスクチェンジャー装置 | |
JP2627140B2 (ja) |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
JP2011222082A (ja) | ディス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JVC KENWOOD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VICTO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306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306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JVC KENWOOD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Japan Patentee before: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