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71532A - 多媒体广播与组播业务中点到点和点到多点转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媒体广播与组播业务中点到点和点到多点转换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71532A CN1571532A CN 03147649 CN03147649A CN1571532A CN 1571532 A CN1571532 A CN 1571532A CN 03147649 CN03147649 CN 03147649 CN 03147649 A CN03147649 A CN 03147649A CN 1571532 A CN1571532 A CN 15715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rnc
- channel
- point
- srnc
- user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多媒体广播与组播业务中的点到点和点到多点转换方法,本发明解决或者减轻用户终端设备UE新加入MBMS业务时可能会产生的数据丢失问题,并解决或者减轻RNC频繁的决定在点对点的专用信道和点对多点的公用信道之间的进行相互转化而带来的“乒乓效应”问题,减少系统内部的信令交互过程,从而减轻系统负载的点到点方式和点到多点方式相互转换方法;通过将公用信道的实际建立过程提前到决定建立公用信道之前来减少或者减轻用户终端设备UE新加入MBMS业务时产生的数据丢失问题;通过将点到点方式和点到多点方式相互转换时发生的专(公)用信道资源的释放和重建过程分别用专(公)用信道暂停发射和恢复发射过程来代替的方法达到解决或者减轻“乒乓效应”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广播与组播业务(以下简称MBMS),特别是涉及MBMS中的一种点到点的业务数据传输方式和点到多点的业务数据传输方式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
背景技术
MBMS是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合作伙伴计划中正在为之制定相关标准以进行标准化的一项新业务。MBMS业务是一种单向的点到多点方式(即从单一数据源播发出多媒体数据经过网络传输被送到多个用户接收)的业务。这种业务的最大特点是它可以有效的利用无线资源和网络资源。MBMS业务主要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中,如宽带码分多址通信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等。MBMS中业务数据的发送基本上要经过:数据源发送、中间网络传输、目的小区空中传输、用户接收这样几个过程。图1是一个能够提供MBMS业务的无线通信系统逻辑网络设备图,在该图中MBMS实际上利用了通用分组无线数据业务(以下简称GPRS)网络作为核心传输网络。如图1所示,广播及组播服务中心(以下简称BM-SC)是发送MBMS业务数据的数据源;网关GPRS支持节点(以下简称GGSN)用于GRPS网络与外部网络(如INTERNET网络)的连接;在MBMS业务中网关GPRS支持节点连接BM-SC并把MBMS数据发送到特定的服务GPRS支持节点(以下简称SGSN);小区广播中心是小区广播的数据源,在MBMS中通过将小区广播中心与BM-SC互连,使小区广播中心可以提供MBMS业务宣告功能;SGSN用于对UE进行接入控制及移动管理同时把从GGSN来的MBMS数据发送到特定的无线单元控制器(以下简称RNC)中去;RNC用于控制一组基站并把多媒体数据传送到特定的基站中去;基站(以下简称Node-B)在RNC的控制下为某个小区的MBMS业务建立空中数据传输信道;用户终端设备(以下简称UE)是接收MBMS数据的终端设备。
在一个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中,一个用户和网络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要经过传输信道完成。MBMS业务数据同样要经过合适的传输信道传送到最终用户。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中的传输信道一般有两种类型:单个用户独自占有的专用信道或者由多个用户共享的公用信道。一般而言,点到点(即从一个数据源发出的数据经过网络传输被送到一个用户接收)方式的数据传输通过专用信道完成,而点到多点方式的数据传输通过公用信道来完成。在MBMS业务中,为了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和网络资源,RNC可以根据一个小区内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所应该选用的信道的类型。
通常情况下,RNC根据一个小区内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人员数目来确定在这个小区内进行MBMS业务数据传输时应该选用的信道类型。当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很少时,MBMS信道类型是点对点的专用信道;当此种业务的用户数目超过一定的门限值时,MBMS信道类型应该选择点对多点的公用信道。此外,RNC也可以根据一个小区的发射功率等其它标准来确定所应该选用的信道类型。
在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中,从点对点的专用信道到点对多点的公用信道的转换需要一系列的步骤和信令流程,以完成所需的资源分配、指派以及释放过程。图2是演示了针对某种MBMS业务的从专用信道到公用信道的主要转换过程。
上述图2中的201.传输信道判决:实际为用户终端设备UE分配资源的控制RNC(以下简称CRNC)根据其控制下的对各个用户终端设备UE正在使用专用信道进行某MBMS业务的某个小区内的实际情况,判断出需要在这个小区内切换到公用信道继续进行这个MBMS业务并释放掉为各个用户终端设备UE所建立的各个专用信道。
上述图2中的202.上述的CRNC通知服务RNC(以下简称SRNC),CRNC决定在其控制下的上述小区内切换到公用信道并释放掉各个专用信道,来进行上述的某MBMS业务的数据传输。这条通知消息包含这个小区的标识CELL_ID和这个MBMS业务的标识SERVICE_ID参数。
上述图2中的203.SRNC向上述的CRNC发送“公用传输信道资源初始化请求”消息,通知它SRNC允许CRNC为这个CRNC控制下的这个小区内的用户终端设备UE建立公用信道。这条通知消息包含上述的这个小区的标识CELL_ID和这个MBMS业务的标识SERVICE_ID参数。
上述图2中的204.CRNC收到了从上述SRNC发送的信息后,在CRNC内部完成公用传输信道资源初始化工作。
上述图2中的205.在完成了公用传输信道资源初始化工作之后,CRNC发送“公用传输信道资源初始化响应”消息,将CRNC所建立的公用信道的相关参数通知SRNC。
上述图2中的206.在需要的情况下,SRNC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执行特定的操作初始化用于SRNC和CRNC之间接口(以下简称Iur)的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CRNC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执行特定的操作初始化CRNC和Node-B之间接口(以下简称Iub)的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
上述图2中的207.SRNC对接受其服务的用户终端设备UE在其专用的信道上发送“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通知各用户终端设备UE将要用到的公用信道的相关参数信息。
上述图2中的208.用户终端设备UE在收到上述的信息后,在用户终端设备UE内部完成物理信道重新配置过程。
上述图2中的209.用户终端设备UE在完成了对应信道的重新配置之后,在其专用的信道上发送“物理信道重新配置完成”消息,告知SRNC其对应的参数信息。
上述图2中的210.在上述的过程209完成之后,CRNC控制下的Node-B就可以在已经建立的公用传输信道上进行数据传输,从而继续进行这个MBMS业务。
上述图2中的211.SRNC依次发送“无线承载删除请求”消息,将SRNC希望释放的各专用信道的有关参数信息通知CRNC。
上述图2中的212.CRNC在收到了上述的“无线承载删除请求”消息之后,继续发送“无线承载删除请求”消息,将CRNC希望释放的各专用信道的有关参数信息通知基站Node-B。
上述图2中的213.基站Node-B在收到上述的“无线承载删除请求”信息之后,在Node-B内部完成无线承载删除过程。
上述图2中的214.基站Node-B在成功完成了无线承载删除后,发送“无线承载删除响应”消息,分别通知CRNC。
上述图2中的215.CRNC在收到了上述的“无线承载删除响应”信息之后,继续发送相应的“无线承载删除响应”消息,通知SRNC。
上述图2中的216.在CRNC和基站Node-B内不再需要使用的各专用信道的其它相关资源也被相继释放。其中,CRNC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执行特定的操作完成Iub接口有关资源的释放;SRNC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执行特定的操作完成Iur接口有关资源的释放。
另外,在现有的无线通信网络系统中,从公用信道到专用信道的转换也需要一系列的步骤和信令流程,以完成相应的资源分配和指派过程。图3是演示了针对某种MBMS业务的从公用信道到专用信道的主要转换过程。
上述图3中的301.传输信道判决:CRNC根据其控制下的正在使用公用信道进行某MBMS业务的某个小区内的实际情况,判断出需要为这个小区内的各个用户终端设备UE分别建立和指导它们切换到各自的专用信道并释放掉公用信道。
上述图3中的302.CRNC通知SRNC,CRNC决定在其控制下的上述小区内准备切换到专用信道为各用户终端设备UE进行MBMS业务数据传输并释放掉公用信道,来进行上述的某MBMS业务的数据传输。这条通知消息包含这个小区的标识CELL_ID和这个MBMS业务的标识SERVICE_ID参数。
上述图3中的303.上述的SRNC通过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依次通知CRNC为各个用户终端设备UE分别分配无线资源以建立专用信道。这条通知消息包含需要建立专用信道的用户终端设备UE的标识UE_ID参数。
上述图3中的304.CRNC收到了从上述SRNC发送的信息后,通过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依次通知Node-B为各个用户终端设备UE分别分配无线资源以建立专用信道。这条通知消息包含用户终端设备UE的标识UE_ID参数。
上述图3中的305.Node-B收到了从上述CRNC发送的信息后,在Node-B内部为用户终端设备UE完成无线链路建立过程。
上述图3中的306.Node-B在完成了上述的无线链路建立过程之后,开始接收过程,以接收可能发生的来自用户终端设备UE的信息。
上述图3中的307.在针对某用户终端设备UE完成了无线链路建立过程之后,Node-B通过发送“无线链路建立响应”消息,将Node-B为这个用户终端设备UE所建立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依次通知SRNC。这条通知消息包含这个用户终端设备UE的标识UE_ID参数。
上述图3中的308.CRNC在收到了从上述Node-B发送的信息后,通过发送“无线链路建立响应”消息,将CRNC所建立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依次通知SRNC。
上述图3中的309.在需要的情况下,SRNC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执行特定的操作初始化Iur接口的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CRNC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执行特定的操作初始化Iub接口的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
上述图3中的310.在需要的情况下,Node-B和SRNC之间通过上下行同步建立起数据传输承载的同步。
上述图3中的311.Node-B在完成上述的数据传输承载的同步过程之后,开始发射过程。这时所发射的数据是一些无实际意义的前缀数据。
上述图3中的312.SRNC在针对用户终端设备UE专用的下行控制信道上发送“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进一步通知用户终端设备UE将要用到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信息。
上述图3中的313.用户终端设备UE在收到上述的“物理信道重新配置”信息后,在用户终端设备UE内部完成物理信道重新配置过程。
上述图3中的314.Node-B在与用户终端设备UE之间的空中接口上完成了上行同步之后,发送“无线链路恢复指示”通知CRNC。
上述图3中的315.在收到上述的“无线链路恢复指示”信息之后,CRNC发送“无线链路恢复指示”,通知SRNC在空中接口已经完成了上行同步。
上述图3中的316.用户终端设备UE在完成了对应专用信道的重新配置之后,在上行专用信道上发送“物理信道重新配置完成”消息,告知SRNC。
上述图3中的317.在上述的过程316完成之后,Node-B就可以在已经建立的各个专用传输信道上进行有实际意义的数据的传输,从而继续进行这个MBMS业务。
上述图3中的318.SRNC发送“公用传输信道资源释放”消息,通知CRNC释放公用信道有关资源。
上述图3中的319.CRNC在收到上述的“公用传输信道资源释放”信息之后,完成并指导Node-B完成公用信道有关资源释放过程。
MBMS业务是一种单向的点到多点方式,其数据的传输很可能是不间断的。而根据图3,在现有机制下,新的用户终端设备UE加入、CRNC作出切换到公用信道的决定在过程201时作出;而用户终端UE完成对应信道的配置、公用信道上真正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在过程210完成。从过程201到过程210会间隔一定的时间。在这之间,这个新加入的用户终端设备UE将收不到可能进行的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
另一方面,当一个小区内的一个或几个用户频繁的加入或者离开某种MBMS业务时,这可能会导致这个小区内使用这种MBMS业务的人员数目频繁的在门限值附近变动;这样会导致RNC频繁的决定在专用信道和公用信道之间的进行转化,即所谓的“乒乓效应”。这种“乒乓效应”会给系统带来非常多的信令交互过程,加重系统负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或者减轻用户终端设备UE新加入MBMS业务时可能会产生的数据丢失问题。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或者减轻“乒乓效应”问题,减少系统内部的信令交互过程,从而减轻系统负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MBMS业务的可以解决或者减轻用户终端设备UE新加入MBMS业务时可能会产生的数据丢失问题,并解决或者减轻RNC频繁的决定在点对点的专用信道和点对多点的公用信道之间的进行相互转化而带来的“乒乓效应”问题,减少系统内部的信令交互过程,从而减轻系统负载的点到点方式和点到多点方式相互转换方法。
按照发明的一方面,它对现有的从专用信道到公用信道的转换步骤和信令流程作以下改动:
1)将过程203至过程206有关的公用信道资源的分配、初始化以及相关参数传递工作提前到过程202之前完成:即在一个小区内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人员数目尚没有达到门限值之前,控制这个小区的CRNC就已经为这个小区内的用户终端设备UE分配了如果采用公用信道进行MBMS业务数据传输所需要的相应资源,但是在此公用信道并不进行实际发射,也即并不在此公用信道上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并且这个公用信道的有关参数已经通知到了各个用户终端设备UE,而且,在需要的情况下,SRNC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已经初始化了用于SRNC和CRNC之间接口(以下简称Iur)的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CRNC也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已经初始化了CRNC和Node-B之间接口(以下简称Iub)的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
2)在收到并保存了这些公用传输信道的有关参数之后,用户终端设备UE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决定是否在已经使用专用信道进行MBMS业务数据接收的同时根据这些公用传输信道的有关参数预先建立公用信道,以方便进行将来可能存在的从专用信道到公用信道的切换;
3)CRNC根据其控制下的某小区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向SRNC请求采用公用信道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实际发射,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很少,这时MBMS信道类型应该是专用信道,CRNC向SRNC请求停止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进行专用信
道的实际发射;如果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超过一定的门限值,这时MBMS信道类型应该选择公用信道,CRNC向SRNC请求停止专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进行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
4)SRNC在收到CRNC的采用公用信道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实际发射请求后,决定并指示CRNC是否进行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且,SRNC把这个决定通过CRNC通知在CRNC控制下的所有用户终端设备UE;
5)CRNC按照SRNC的指示,控制在公用信道是否进行实际发射,即在此公用信道上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与否;
6)用户终端设备UE按照CRNC所传达的来自SRNC的指示,决定选择并切换到公用信道继续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接收。
按照发明的另一方面,它对现有的从公用信道到专用信道的转换步骤和信令流程作以下改动:
1)将过程303至过程310有关的专用信道资源的分配、初始化以及相关参数传递工作提前到过程302之前完成:即在一个小区内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人员数目尚没有达到门限值之前,控制这个小区的CRNC就已经为这个小区内的用户终端设备UE分配了如果采用专用信道进行MBMS业务数据传输所需要的相应资源,但是此专用信道并不进行实际发射,也即并不在此专用信道上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而且,在需要的情况下,SRNC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初始化用于Iur接口的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CRNC也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初始化Iub接口的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
2)CRNC根据其控制下的某小区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向SRNC请求采用专用信道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实际发射。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很少,这时MBMS信道类型应该是专用信道,CRNC向SRNC请求停止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进行专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如果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超过一定的门限值,这时MBMS信道类型应该选择公用信道,CRNC向SRNC请求停止专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进行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
3)SRNC在收到CRNC的采用专用信道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实际发射请求后,决定并指示CRNC是否进行专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且,SRNC把这个决定通过CRNC通知在CRNC控制下的所有用户终端设备UE,如果SRNC为用户终端设备UE所新指派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与用户终端设备UE所保存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不一致,那么SRNC将把新指派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通知用户终端设备UE;
4)CRNC按照SRNC的指示,控制专用信道是否进行实际发射,即在专用信道上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与否;
5)用户终端设备UE按照CRNC所传达的来自SRNC的指示,决定选择并切换到专用信道继续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接收;
按照发明的另一方面,它对现有的从专用信道到公用信道和从公用信道到专用信道的转换步骤和信令流程作还做以下改动:
7)系统为各用户终端设备UE所建立的专用信道并不在系统建立起来公用信道后立即释放,而只是暂时停止Node-B在各专用信道上的发射;
8)系统所建立的公用信道并不在系统为各用户终端设备UE建立起来专用信道后立即释放,而只是暂时停止Node-B在公用信道上的发射;
9)从专用信道到公用信道转换时,系统指示Node-B继续进行公用信道的发射,暂停各专用信道的发射;
10)从公用信道到专用信道转换时,系统指示Node-B继续进行各专用信道的发射,暂停公用信道的发射。
按照发明的另一方面,它对现有的从专用信道到公用信道和从公用信道到专用信道的转换步骤和信令流程作还可以做以下改动:
11)只有等各专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停止了较长一段时间,超过了一定的门限值;或者在某小区使用某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非常多,高于一定的门限值;或者系统认为需要的时候,各专用信道有关的资源才被释放;
12)只有当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停止了较长一段时间,超过了一定的门限值;或者在某小区使用某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非常少,低于一定的门限值;或者系统认为需要的时候,此公用信道有关的资源也可以被释放。
本发明在某小区内的MBMS信道类型从点到点的专用信道到点到多点的公用信道之间互相转变时,减少对新加入的用户终端设备UE的数据丢失。减轻频繁的专用信道和公用信道之间彼此转换的“乒乓效应”,避免由于“乒乓效应”而带来的非常多的信令交互过程,减轻系统负载。
附图说明
图1是MBMS业务的无线通信系统逻辑网络设备图;
图2是针对某种MBMS业务的从专用信道到公用信道的主要转换步骤和信令流程图;
图3是针对某种MBMS业务的从公用信道到专用信道的主要转换步骤和信令流程图;
图4是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针对某种MBMS业务的从专用信道到公用信道和从公用信道到专用信道的转换步骤和信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MBMS业务的适用于MBMS业务的可以解决或者减轻用户终端设备UE新加入MBMS业务时可能会产生的数据丢失问题,并解决或者减轻RNC频繁的决定在点对点的专用信道和点对多点的公用信道之间的进行相互转化而带来的“乒乓效应”问题,减少系统内部的信令交互过程,从而减轻系统负载的点到点方式和点到多点方式相互转换方法;实际上,它通过将公用信道的实际建立过程提前到决定建立公用信道之前来减少解决或者减轻用户终端设备UE新加入MBMS业务时可能会产生的数据丢失问题;通过将点到点方式和点到多点方式相互转换时发生的专(公)用信道资源的释放和重建过程分别用专(公)用信道暂停发射和恢复发射过程来代替的方法来达到解决或者减轻“乒乓效应”的目的。参照所附图纸,下面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了避免使本专利的描述过于冗长,在下面的说明中,略去了对公众熟知的功能或者装置等的详细描述。
图4演示了应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针对某种MBMS业务的从专用信道到公用信道和从公用信道到专用信道的转换步骤和信令流程图。在这个实施例中,公用信道资源的分配工作可以在MBMS业务数据开始发送之前,即在CRNC决定采用点到点的专用信道还是采用点到多点的公用信道之前就已经完成;也可以在MBMS业务数据采用点到点的专用信道开始发送之后但在决定转换到采用公用信道之前就完成。公用信道的有关参数可以通过点到点的方式通过已经建立的专用信道通知到已经并正在采用这些点到点的专用信道接收MBMS业务数据的用户终端设备UE;新加入这种MBMS业务的用户可以在加入过程中从系统获得这些公用信道的有关参数。这些公用信道的有关参数也可以通过周期性的系统广播的方式通知到用户终端设备UE。
上述图4中的401.CRNC采用专(公)用信道为用户终端设备UE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
上述图4中的402.传输信道判决:CRNC根据其控制下的某小区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向SRNC请求准备建立何种信道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或者决定是否向SRNC请求采用公(专)用信道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实际发射;或者决定是否向SRNC请求释放掉已经建立的公(专)用信道。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很少,MBMS信道类型可能是专用信道,这时,CRNC向SRNC请求准备采用专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如果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超过一定的门限值,MBMS信道类型可能选择公用信道,这时,CRNC向SRNC请求准备采用公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同样,在通常情况下,如果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很少,MBMS信道类型确认是专用信道,这时,CRNC向SRNC请求停止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进行专用信道的发射;如果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超过一定的门限值,MBMS信道类型确认选择公用信道,这时,CRNC向SRNC请求进行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暂停专用信道的发射。
另外,在公(专)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停止了较长一段时间,超过了一定的门限值;或者在某小区使用某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非常少(多),低于(高于)一定的门限值;或者系统认为需要的时候,公(专)用信道有关的资源可以被释放。
上述图4中的403.如果CRNC进行上述过程402后,向SRNC请求准备采用公用信道在这个小区内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那么CRNC为其控制下的这个小区内使用这种MBMS业务的用户终端设备UE分配了如果采用公用信道进行MBMS业务数据传输所需要的相关的资源,但是此公用信道并不进行实际发射,也即并不在此公用信道上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
上述图4中的404.上述的过程403可以是CRNC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CRNC需要与SRNC进行“公用传输信道资源初始化请求/响应的”信令交互,在SRNC的指导下完成。
上述图4中的405.在需要的情况下,SRNC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完成初始化用于SRNC和CRNC之间接口(以下简称Iur)的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CRNC也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完成初始化CRNC和Node-B之间接口(以下简称Iub)的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
上述图4中的406.CRNC为上述小区所分配的公用信道的有关参数被通知到这个小区内的用户终端设备UE。这个通知过程可以是CRNC自己直接通过在这个小区内通过周期性的广播的方式进行;也可以是CRNC自己认为在需要的时候,通过MBMS寻呼的方式通知到这个小区内的用户终端设备UE;还可以是由CRNC将这些参数先通知SRNC,然后由SRNC通知到各个用户终端设备UE。
上述图4中的407.如果CRNC进行上述过程402后,确认向SRNC请求采用公用信道在这个小区内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上述的CRNC通过一定的信令过程,通知SRNC其要求切换到公用信道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这条通知消息包含这个小区的标识CELL_ID和这个MBMS业务的标识SERVICE_ID参数。
上述图4中的408.SRNC在收到上述的请求后,决定并指示CRNC是否进行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如果SRNC决定采用公用信道进行实际发射,那么SRNC通过“切换到公用信道指示”,指示其服务范围内的在CRNC控制下的用户终端设备UE准备切换到公用信道。这条指示信息包含这个MBMS业务的标识SERVICE_ID参数。
上述图4中的409.用户终端设备UE在收到了上述的来自SRNC的“切换到公用信道指示”之后,按照上述过程406中已经通知到了的公用信道的有关参数完成物理信道的重新配置。同时,用户终端设备UE还可以保存所使用的专用信道的有关参数。
上述图4中的410.如果系统要求要求用户终端设备UE对“切换到公用信道指示”进行响应,那么用户终端设备UE在完成了物理信道重新配置过程之后,通过“切换到公用信道响应”通知SRNC其已经完成了到公用信道的切换。
上述图4中的411.SRCN通过一定的信令过程,指示CRNC开始进行公用传输信道的发射,以及暂时停止专用传输信道的发射。
上述图4中的412.收到上述412的信息之后,CRCN通过一定的信令过程,指示Node-B开始进行公用传输信道的发射,以及暂时停止专用传输信道的发射。
上述图4中的413.Node-B在收到了上述412的信息之后,开始进行公用传输信道的发射,并暂时停止专用传输信道的发射。
上述图4中的414.如果CRNC进行上述过程402后,向SRNC请求采用释放各专用信道;那么上述的CRNC通过一定的信令过程,通知SRNC其要求释放各专用信道。这条通知消息包含用户终端设备的标识UE_ID参数。
上述图4中的415.SRNC在收到上述的请求后,决定并指示CRNC是否释放专用信道。如果SRNC决定释放专用信道,那么SRNC通过“无线承载删除请求”,指示CRNC释放用户终端设备UE的专用信道。这条信息包含用户终端设备UE的标识UE_ID参数。
上述图4中的416.CRNC在收到上述的信息后,通过“无线承载删除请求”指示Node-B释放专用信道。这条信息包含用户终端设备UE的标识UE_ID参数。
上述图4中的417.Node-B在收到上述信息后,在Node-B内部完成专用传输信道资源的释放过程。
上述图4中的418.Node-B在完成专用传输信道资源的释放过程后,通过“无线承载删除响应”消息,通知CRNC。
上述图4中的419.CRNC在收到上述信息之后,通过“无线承载删除响应”消息,通知SRNC。
上述图4中的420.在需要的情况下,SRNC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完成Iur接口的数据传输承载资源的释放;CRNC也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完成Iub接口的数据传输承载资源的释放。
上述图4中的421.如果CRNC进行上述过程402后,决定向SRNC请求准备采用专用信道在这个小区内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那么CRNC通过发送“无线链路建立请求”消息,通知Node-B为其控制下的这个小区内使用这种MBMS业务的用户终端设备UE分别分配如果采用专用信道进行MBMS业务数据传输所需要的相关资源,但是此专用信道并不进行实际发射,也即不在专用信道上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
上述图4中的422.Node-B收到上述过程421的信息之后,在Node-B内部完成专用信道有关资源的预留,建立无线链路。
上述图4中的423.在针对某用户终端设备UE完成了上述的过程422之后,Node-B通过发送“无线链路建立响应”消息,将Node-B为这个用户终端设备UE所建立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依次通知SRNC。这条通知消息包含用户终端设备UE的标识UE_ID和这个MBMS业务的标识SERVICE_ID参数。
上述图4中的424.上述的过程421至423可以是CRNC独立完成的;也可以是CRNC需要与SRNC进行“无线链路建立请求/响应”的信令交互,在SRNC的指导下完成。
上述图4中的425.在需要的情况下,SRNC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完成初始化用于SRNC和CRNC之间接口(以下简称Iur)的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CRNC也按照“接入链路控制应用协议”完成初始化CRNC和Node-B之间接口(以下简称Iub)的数据传输承载的建立。
上述图4中的426.在需要的情况下,Node-B和SRNC之间通过上下行同步建立起数据传输承载的同步。
上述图4中的427.如果CRNC进行上述过程402后,确认向SRNC请求采用专用信道在这个小区内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上述的CRNC通过一定的信令过程,通知SRNC其要求切换到专用信道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这条通知消息包含用户终端设备UE的标识UE_ID和这个MBMS业务的标识SERVICE_ID参数。
上述图4中的428.SRNC在收到上述的请求后,决定并指示用户终端设备UE是否切换到专用信道。如果SRNC决定指示用户终端设备UE切换到专用信道,那么SRNC通过“切换到专用信道指示”,指示其服务范围内的在CRNC控制下的用户终端设备UE准备切换到专用信道。这条指示信息包含这个MBMS业务的标识SERVICE_ID和用户终端设备UE的标识UE_ID参数。如果SRNC为用户终端设备UE所新指派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与用户终端设备UE所保存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不一致,那么这条信息还可以包含SRNC为用户终端设备UE所新指派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
上述图4中的429.用户终端设备UE收到上述428的信息之后,按照上述信息中包含的或者所保存的专用信道的有关参数完成“物理信道重新配置”过程。
上述图4中的430.用户终端设备UE在完成了“物理信道重新配置”过程之后,通过“切换到专用信道响应”通知SRNC。
上述图4中的431.SRNC在收到上述的信息之后,通知CRNC并有CRNC通知Node-B开始在专用传输信道上发射,并暂停在公用传输信道上发射。
上述图4中的432.如果CRNC进行上述过程402后,向SRNC请求采用释放公用信道;那么上述的CRNC通过一定的信令过程,通知SRNC其要求释放公用信道。这条通知消息包含这个MBMS业务的标识SERVICE_ID参数。
上述图4中的433.SRNC在收到上述的请求后,决定并指示CRNC是否释放公用信道。如果SRNC决定释放公用信道,那么SRNC通过“公用传输信道资源释放”,指示CRNC释放用户终端设备UE的公用信道。这条信息包含这个MBMS业务的标识SERVICE_ID参数。
上述图4中的434.CRNC在收到上述的消息后,释放为这个MBMS业务所分配的公用传输信道相关资源。
Claims (25)
1.一种多媒体广播与组播业务中的点到点和点到多点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在一个小区内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人员数目尚没有达到门限值之前,控制这个小区的CRNC就已经为这个小区内的用户终端设备UE分配了如果采用公用信道进行MBMS业务数据传输所需要的相应资源,但并不在此公用信道上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并且这个公用信道的有关参数已经通知到了各个用户终端设备UE;
b)在收到并保存了这些公用传输信道的有关参数之后,用户终端设备UE决定是否在已经使用专用信道进行MBMS业务数据接收的同时根据这些公用传输信道的有关参数预先建立公用信道;
c)CRNC根据其控制下的某小区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向SRNC请求采用公用信道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实际发射;
d)SRNC在收到CRNC的采用公用信道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实际发射请求后,决定并指示CRNC是否进行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且,SRNC把这个决定通过CRNC通知在CRNC控制下的所有用户终端设备UE;
e)CRNC按照SRNC的指示,控制在此公用信道上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与否;
f)用户终端设备UE按照CRNC所传达的来自SRNC的指示,决定选择并切换到公用信道继续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接收。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将步骤a)中的门限值设置为零。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公用信道的有关参数通过点到点的方式通过专用信道通知到用户终端设备UE。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通过周期性的系统广播的方式通知到用户终端设备UE。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通过MBMS寻呼的方式通知到用户终端设备UE。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公用信道的有关参数由CRNC通知用户终端设备UE。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公用信道的有关参数先由CRNC通知SRNC,然后由SRNC通知用户终端设备UE。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在MBMS业务数据开始发送之前,即在CRNC决定采用点到点的专用信道还是采用点到多点的公用信道之前完成。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在MBMS业务数据采用点到点的专用信道开始发送之后完成。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如果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很少,CRNC向SRNC请求停止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进行专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如果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超过一定的门限值,CRNC向SRNC请求停止专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进行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
11.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CRNC通过MBMS寻呼的方式将“切换到公用信道指示”通知到用户终端设备UE。
1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为各用户终端设备UE所建立的专用信道并不在系统建立起来公用信道后立即释放,而只是系统暂时停止Node-B在各专用信道上的发射。
1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专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停止了较长一段时间,超过了一定的门限值之后,CRNC指导Node-B释放专用信道有关的资源。
1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某小区使用某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非常多,高于一定的门限值之后,CRNC指导Node-B释放专用信道有关的资源。
1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认为其它需要的时候,CRNC指导Node-B释放专用信道有关的资源。
16.一种多媒体广播与组播业务中的点到点和点到多点转换方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a)在一个小区内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人员数目尚没有达到门限值之前,控制这个小区的CRNC就已经为这个小区内的用户终端设备UE分配了如果采用专用信道进行MBMS业务数据传输所需要的相应资源,但不在此专用信道上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
b)CRNC根据其控制下的某小区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向SRNC请求采用专用信道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实际发射;
c)SRNC在收到CRNC的采用专用信道进行某MBMS业务数据的实际发射请求后,决定并指示CRNC是否进行专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且,SRNC把这个决定通过CRNC通知在CRNC控制下的所有用户终端设备UE,如果SRNC为用户终端设备UE所新指派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与用户终端设备UE所保存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不一致,那么SRNC将把新指派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通知用户终端设备UE;
d)CRNC按照SRNC的指示,控制在专用信道上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传输与否;
e)用户终端设备UE按照CRNC所传达的来自SRNC的指示,决定选择并切换到专用信道继续进行MBMS业务数据的接收。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如果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很少,CRNC向SRNC请求停止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进行专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如果使用同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超过一定的门限值,CRNC向SRNC请求停止专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并进行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
18.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SRNC为用户终端设备UE所指派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与用户终端设备UE所保存的专用信道的相关参数一致,SRNC不把这些参数通知用户终端设备UE。
19.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CRNC通过MBMS寻呼的方式将“切换到专用信道指示”通知到所有用户终端设备UE。
20.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CRNC通过点到点传输的方式将“切换到专用信道指示”逐个通知到用户终端设备UE。
21.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所建立的公用信道并不在系统为各用户终端设备UE建立起来专用信道后立即释放,而只是系统暂时停止Node-B在公用信道上的发射。
22.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公用信道的实际发射停止了较长一段时间,超过了一定的门限值之后,CRNC指导Node-B释放公用信道有关的资源。
23.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某小区使用某种MBMS业务的用户数目非常少,低于一定的门限值之后,CRNC指导Node-B释放公用信道有关的资源。
24.按权利要求23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所设置的门限值为零。
25.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统认为其它需要的时候,CRNC指导Node-B释放公用信道有关的资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147649 CN1571532A (zh) | 2003-07-15 | 2003-07-15 | 多媒体广播与组播业务中点到点和点到多点转换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3147649 CN1571532A (zh) | 2003-07-15 | 2003-07-15 | 多媒体广播与组播业务中点到点和点到多点转换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71532A true CN1571532A (zh) | 2005-01-26 |
Family
ID=34472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3147649 Pending CN1571532A (zh) | 2003-07-15 | 2003-07-15 | 多媒体广播与组播业务中点到点和点到多点转换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571532A (zh) |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22719A1 (fr) * | 2005-08-23 | 2007-03-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ede et equipement utilisateur de transmission de messages a partir d'equipement utilisateur vers le reseau |
WO2008113259A1 (fr) * | 2007-03-21 | 2008-09-25 | Alcatel Shanghai Bell Co., Ltd. |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permettant de sélectionner un mode de transmission/changer de mode de transmission |
WO2010118577A1 (zh) * | 2009-04-16 | 2010-10-21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移动性管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1431798B (zh) * | 2007-11-08 | 2010-1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载波资源分配方法 |
CN101557559B (zh) * | 2008-04-11 | 2011-09-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传输模式的切换方法 |
CN101370239B (zh) * | 2007-08-15 | 2011-09-28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越区切换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1170724B (zh) * | 2006-10-27 | 2011-09-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承载模式转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197758B (zh) * | 2006-12-08 | 2011-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发送方式选择和切换方法 |
CN101296412B (zh) * | 2007-04-25 | 2012-07-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组播业务承载模式的方法 |
CN101351036B (zh) * | 2007-07-16 | 2012-09-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发送方式切换时隐式释放无线承载的方法及其系统 |
CN101079806B (zh) * | 2006-02-07 | 2012-10-17 | 丛林网络公司 | 在网络上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中的双向转发 |
CN101043252B (zh) * | 2006-04-23 | 2012-1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mbms机制的ims业务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1820585B (zh) * | 2009-02-26 | 2013-06-19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动态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
CN101873534B (zh) * | 2009-04-27 | 2013-07-3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多媒体广播和多播业务接收的补偿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
CN102421160B (zh) * | 2007-09-27 | 2014-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954997A (zh) * | 2006-08-09 | 2015-09-3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数据通信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
-
2003
- 2003-07-15 CN CN 03147649 patent/CN1571532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7022719A1 (fr) * | 2005-08-23 | 2007-03-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rocede et equipement utilisateur de transmission de messages a partir d'equipement utilisateur vers le reseau |
CN101079806B (zh) * | 2006-02-07 | 2012-10-17 | 丛林网络公司 | 在网络上基于以太网的服务域中的双向转发 |
CN101043252B (zh) * | 2006-04-23 | 2012-11-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mbms机制的ims业务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
CN104954997B (zh) * | 2006-08-09 | 2019-04-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数据通信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
CN104954997A (zh) * | 2006-08-09 | 2015-09-3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数据通信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
CN101170724B (zh) * | 2006-10-27 | 2011-09-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承载模式转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197758B (zh) * | 2006-12-08 | 2011-12-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发送方式选择和切换方法 |
CN101272174B (zh) * | 2007-03-21 | 2011-11-30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发射模式选择/切换装置、无线电配置设置装置、多小区/多媒体协调设备及发射模式选择/切换方法 |
WO2008113259A1 (fr) * | 2007-03-21 | 2008-09-25 | Alcatel Shanghai Bell Co., Ltd. |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permettant de sélectionner un mode de transmission/changer de mode de transmission |
CN101296412B (zh) * | 2007-04-25 | 2012-07-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组播业务承载模式的方法 |
CN101351036B (zh) * | 2007-07-16 | 2012-09-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发送方式切换时隐式释放无线承载的方法及其系统 |
CN101370239B (zh) * | 2007-08-15 | 2011-09-28 |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越区切换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2421160B (zh) * | 2007-09-27 | 2014-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连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CN101431798B (zh) * | 2007-11-08 | 2010-12-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载波资源分配方法 |
CN101557559B (zh) * | 2008-04-11 | 2011-09-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广播和组播业务传输模式的切换方法 |
CN101820585B (zh) * | 2009-02-26 | 2013-06-19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资源动态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
WO2010118577A1 (zh) * | 2009-04-16 | 2010-10-21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移动性管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1873534B (zh) * | 2009-04-27 | 2013-07-3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多媒体广播和多播业务接收的补偿方法、系统及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734412B2 (ja)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mbmsサービス送受信方法 | |
CN1145283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指定专用通信的反向公共信道的设备和方法 | |
CN1833380A (zh) | 用于接收分组数据的小区重新选择方法 | |
CN1304591A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收发信机系统中为高速数据发送提供突发定时的方法 | |
CN1571532A (zh) | 多媒体广播与组播业务中点到点和点到多点转换方法 | |
CN1943145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点对多点服务信息通信 | |
CN1910839A (zh) | 用于建立移动终端的无线承载的装置和方法 | |
CN1592167A (zh) | 支持mbms后向兼容性的方法 | |
CN1736124A (zh) | 为在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小区之间移动的用户设备供应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bms) | |
CN1518255A (zh) | 解决处于rrc连接模式ue移动的方法 | |
CN1663151A (zh) | 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媒体服务提供方法 | |
CN1910833A (zh) | 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 | |
CN1496159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切换期间发送/接收数据的设备和方法 | |
CN1879326A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非连续地发送与接收多媒体广播/组播服务数据 | |
KR20050019388A (ko) | 멀티미디어 방송 및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를 위한 패킷데이터와 관련 제어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 |
CN1628443A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 |
CN1496138A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控制消息的方法 | |
CN1859791A (zh) |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其基站 | |
CN101047881A (zh) | 一种提供组播承载的方法与系统 | |
CN1694546A (zh) | 提供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通告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1076176A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分配用户设备业务资源的方法 | |
CN1839655A (zh) | 用于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网络的多媒体广播/多址通信服务方法和设备 | |
CN1711793A (zh) | 上下文链接模式 | |
CN1482823A (zh) | 分配移动无线系统中分组模式资源的方法 | |
CN1864431A (zh) |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