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64753A - 打印装置、确定打印介质上、下边缘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打印装置、确定打印介质上、下边缘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64753A CN1564753A CN03801225.1A CN03801225A CN1564753A CN 1564753 A CN1564753 A CN 1564753A CN 03801225 A CN03801225 A CN 03801225A CN 1564753 A CN1564753 A CN 156475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edge
- printing
- feeding
- print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0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40 feeding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00—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B65H7/02—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 B65H7/14—Controlling article feeding, separating, pile-advancing, or associated apparatus, to take account of incorrect feeding, absence of articles, or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by feelers or detectors by photoelectric feelers or detecto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65—Means for printing without leaving a margin on at least one edge of the copy material, e.g. edge-to-edge prin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20—Location in space
- B65H2511/23—Coordinates, e.g. three dimensional coordinat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30—Numbers, e.g. of windings or rot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4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using optical, e.g. photographic, elements
- B65H2553/41—Photoelectric detectors
- B65H2553/414—Photoelectric detectors involving receptor receiving light reflected by a reflecting surface and emitted by a separate emit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80—Arangement of the sensing means
- B65H2553/81—Arangement of the sensing means on a movable el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3—Parts concerned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701/131—Edges
- B65H2701/1315—Edges side edges, i.e. regarded in context of transport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打印装置,包括:进给装置、光发射装置以及光接收传感器,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通过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所述被打印介质遮挡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其中,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所述打印装置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上或下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所述打印装置获得所述上或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所述进给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装置、用于确定被打印介质上边缘的方法、用于确定被打印介质下边缘的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系统。
背景技术
彩色喷墨打印机是典型的打印装置,它已经为公众所熟知。彩色喷墨打印机具有喷墨型打印头,用于从喷嘴排出墨,彩色喷墨打印机被构造成:通过使墨滴落在作为打印介质的一个例子的打印纸上来记录图像、字母等类似物。
此外,打印头支撑在托架上,托架是可移动件的一个例子,并且以这样的状态设有打印头:即其中形成喷嘴的喷嘴表面与打印纸相对,打印头顺着引导件沿打印纸的宽度方向移动(执行主扫描),并在主扫描的同时喷射墨。
此外,近些年来,能执行在打印纸的整个表面上实施打印的所谓无边界打印的彩色喷墨打印机比较流行,因为可以获得与照片一样的图像输出结果。通过无边界打印,例如,可以通过将墨喷射在打印纸的四个边缘上、不留页边空白地执行打印。
=上边缘=
需要精确地确定打印纸的位置,以便在小点应该形成在打印纸上的位置处执行精确的打印。实现这一点的一个过程是让打印装置确定打印纸上边缘的位置。
已经提出了几种用于确定打印纸上边缘位置的方法,这些方法中的一个方法是从发光二极管或类似物中发射光,然后通过检测诸如光电二极管的光接收传感器(以下称为光接收部分)的输出值的变化来确定上边缘的位置,其中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是由于被进给的打印纸遮挡了光而引起的。
然而,存在有这样的情况:即打印纸以歪斜(斜行)的方式被供应(或供给);因此,严格地说,已经通过上述方法被确定的上边缘位置可能不是纸进给方向上的最前导位置,结果可能会产生精度问题,而打印装置就是利用所述精度来确定上边缘位置的。
具体来说,在无边界打印的情况下,由于也会在打印纸的上边缘上实施打印,因此需要精确地确定打印纸上边缘的位置,如果不能精确地确定上边缘的位置,那么可能会发生诸如在已经经过打印的打印纸的上部出现空白部分等问题。并且,如果通过放大打印区和提供页边空白来实施打印以避免这样的问题,那么有可能发生诸如墨过度消耗等问题。
=下边缘=
如上所述,需要精确地确定打印纸的位置,以便在小点应该形成在打印纸上的位置处执行精确的打印。实现这一点的一个过程是让打印装置确定打印纸下边缘的位置。
已经提出了几种用于确定打印纸下边缘位置的方法,这些方法中的一个方法是从发光二极管或类似物中发射光,然后通过检测诸如光电二极管的光接收传感器(以下称为光接收部分)的输出值的变化来确定下边缘的位置,其中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是由于被进给的打印纸遮挡了光而引起的。
然而,存在有这样的情况:即打印纸以歪斜(斜行)的方式被供应(或供给);因此,严格地说,已经通过上述方法被确定的下边缘位置可能不是纸进给方向上的最后尾位置,结果可能会产生精度问题,而打印装置就是利用所述精度来确定下边缘位置的。
具体来说,在无边界打印的情况下,由于也会在打印纸的下边缘上实施打印,因此需要精确地确定打印纸下边缘的位置,如果不能精确地确定下边缘的位置,那么可能会发生诸如在已经经过打印的打印纸的下部出现空白部分等问题。并且,如果通过放大打印区和提供页边空白来实施打印以避免这样的问题,那么有可能发生诸如墨过度消耗等问题。
本发明是在考虑前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打印装置、用于确定被打印介质上边缘的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系统,它们能以优良的精度确定被打印介质上边缘的位置。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是实现一种打印装置、用于确定被打印介质下边缘的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系统,它们能以优良的精度确定被打印介质下边缘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方面是一种打印装置,包括: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通过进给装置进给的被打印介质遮挡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其中,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所述打印装置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所述打印装置获得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在进给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主要方面是一种打印装置,包括: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通过进给装置进给的被打印介质遮挡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其中,所述打印装置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所述打印装置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在进给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
通过附图和对本发明的讨论,本发明除以上特征外的特征将变得更清楚。
附图简述
图1是示出作为本发明一个例子的打印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2是示出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主要结构的例子的示意透视图。
图3是用于描述反射光学传感器29的例子的简图。
图4是示出喷墨打印机的托架28的外围结构的简图。
图5是示意性示出连接至托架28的线性编码器11的结构的解释性简图。
图6示出CR电动机向前转动以及沿反向转动时,线性编码器11的两个输出信号波形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电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图8是示出打印头36底部表面上的喷嘴布置的解释性简图。
图9是示意性示出打印头36、反射光学传感器29以及打印纸P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简图。
图10是用于描述第一方面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用于描述获得打印纸P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的方法例的简图,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
图12是示出作为本发明一个例子的打印系统的结构方框图。
图13是示出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的主要结构的例子的示意透视图。
图14是用于描述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的例子的示意性简图。
图15是示出喷墨打印机的托架1028的外围结构的简图。
图16是示意性示出连接至托架1028的线性编码器1011的结构的解释性简图。
图17示出CR电动机向前转动以及沿反向转动时,线性编码器1011的两个输出信号波形的时序图。
图18是示出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的电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方框图。
图19是示出打印头1036底部表面上的喷嘴布置的解释性简图。
图20是示意性示出打印头1036、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以及打印纸P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简图。
图21是用于描述第二方面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2是用于描述获得打印纸P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的方法例的简图,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
用于附图中的主要参考文字的图例描述如下:
11 线性编码器 12 线性编码器编码板
13 旋转编码器 14 旋转编码器编码板
20 彩色喷墨打印机 21 CRT
22 纸堆叠器 24 纸进给辊
25 皮带轮 26 压板
28 托架 29 反射光学传感器
30 托架电动机 31 纸进给电动机
32 拉带 34 导轨
36 打印头 38 光发射部分
40 光接收部分 50 缓冲存储器
52 图像缓冲器 54 系统控制器
56 主存储器 58 EEPROM
61 主扫描驱动电路 62 次扫描驱动电路
63 头驱动电路
65 反射光学传感器控制电路
66 电信号测量部分 90 计算机
91 视频驱动器 95 应用程序
96 打印机驱动器 97 分辨率转化模块
98 颜色转化模块 99 半色调模块
100 光栅器
101 用户界面显示模块
102 UI打印机接口模块
1011 线性编码器
1012 线性编码器编码板
1013 旋转编码器
1014 旋转编码器编码板
1020 彩色喷墨打印机
1021 CRT 1022 纸堆叠器
1024 纸进给辊 1025 皮带轮
1026 压板 1028 托架
1029 反射光学传感器 1030 托架电动机
1031 纸进给电动机 1032 拉带
1034 导轨 1036 打印头
1038 光发射部分 1040 光接收部分
1050 缓冲存储器 1052 图像缓冲器
1054 系统控制器 1056 主存储器
1058 EEPROM 1061 主扫描驱动电路
1062 次扫描驱动电路 1063 头驱动电路
1065 反射光学传感器控制电路
1066 电信号测量部分
1090 计算机
1091 视频驱动器 1095 应用程序
1096 打印机驱动器
1097 分辨率转化模块
1098 颜色转化模块
1099 半色调模块
1100 光栅器
1101 用户界面显示模块
1102 UI打印机接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通过在本说明书中的解释以及对附图的描述,至少以下的事实将变得清楚。
一种打印装置包括: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通过进给装置进给的被打印介质遮挡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其中,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所述打印装置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所述打印装置获得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进给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
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获得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由此能够利用最小化的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精确地确定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的位置。
并且能够从打印头喷射墨,以在被打印介质上形成点。
当尤其需要通过从打印头喷射墨来执行打印的所谓喷墨打印装置具有高质量打印结果时,上述过程的优点变得更突出。
还能够在沿主扫描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基于第一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第二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以及从在第一位置处检测输出值变化时起、直到在第二位置处检测输出值变化时止的被打印介质的进给量,获得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
这样做使得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的次数最小化,并且可以简化过程。
还可以在第一位置处检测输出值的变化之后,从第一位置沿主扫描方向向上游或下游移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并且,以接收了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为依据,如果确定光入射被打印介质,则相对于第一位置,将第二位置设置在与被确定一侧相对的一侧上,如果确定光未入射被打印介质,则相对于第一位置,将第二位置设置在与被确定一侧相同的一侧上。
这样做可以避免不得不将被打印介质向后进给而产生的不便。
还可以将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可移动件上,所述可移动件设有用于形成点的打印头。
这样做可以共享移动件的移动机构、光发射部分以及光接收部分。
还可以在进给被打印介质之后,在被打印介质上实施打印,以便使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到达预定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沿进给方向被进给。
这样做能在点应该形成在被打印介质上的位置处精确地实施打印。
还可以相对于被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实施打印。
在相对于被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实施打印的情况下,由于还要在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上实施打印,因此需要精确地确定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的位置;由此,上述过程的优点变得更突出。
此外,一种打印装置包括: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通过进给装置进给的被打印介质遮挡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其中: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可移动件上,所述可移动件设有用于喷射墨以形成点的打印头;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所述打印装置在沿主扫描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基于第一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第二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以及从在第一位置处检测输出值变化时起、直到在第二位置处检测输出值变化时止的被打印介质的进给量,所述打印装置获得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在第一位置处检测输出值的变化之后,所述打印装置从第一位置沿主扫描方向向上游或下游移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并且,以接收了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为依据,如果确定光入射被打印介质,则所述打印装置相对于第一位置将第二位置设置在与被确定一侧相对的一侧上,如果确定光未入射被打印介质,则所述打印装置相对于第一位置将第二位置设置在与被确定一侧相同的一侧上;并且在进给被打印介质之后,所述打印装置通过从打印头喷射墨来相对于被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实施打印,以便使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到达预定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沿进给方向被进给。
这样做能获得上述全部的效果,因此,能最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并且,在利用打印装置确定被打印介质上边缘的方法中,其中所述打印装置设有: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通过进给装置进给的被打印介质遮挡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用于确定被打印介质上边缘的方法包括步骤: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以及基于检测的结果,获得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
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获得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由此能够利用最小化的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精确地确定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的位置。
并且,还能实现用于使打印装置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方法显示出能够利用最小化的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精确地确定被打印介质上边缘的位置的上述效果。
此外,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单元;以及可连接至所述计算机单元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设有: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通过进给装置进给的被打印介质遮挡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其中,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所述打印装置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所述打印装置获得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进给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
通过这样实现的计算机系统从整个系统来看优于传统的系统。
===装置的整个结构的例子===
图1是示出用作本发明例子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打印系统设有计算机90和彩色喷墨打印机20,其中彩色喷墨打印机20是打印装置的一个例子。应该注意到,包括彩色喷墨打印机20和计算机90的打印系统还可以宽泛地被称为“打印装置”。虽然未在图中示出,然而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90、彩色喷墨打印机20、诸如CRT21或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诸如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装置以及诸如柔性驱动装置或CD-ROM驱动装置等驱动装置制成。
在计算机90中,在预定的操作系统中执行应用程序95。操作系统包括视频驱动器91和打印机驱动器96,应用程序95通过这些驱动器输出将被传递至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打印数据PD。执行润饰图像的应用程序95例如相对于待处理图像执行所期望的处理,并且通过视频驱动器91将图像显示在CRT21上。
当应用程序95发出打印命令时,计算机90的打印机驱动器96接收来自应用程序95的图像数据,并将它们转化成将供至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打印数据PD。打印机驱动器96内部设有分辨率转化模块97、颜色转化模块98、半色调模块99、光栅器(rasterizer)100、用户界面显示模块101、UI打印机接口模块102、以及颜色转化查找表LUT。
分辨率转化模块97执行将应用程序95形成的彩色图像数据的分辨率转化成打印分辨率的功能。其分辨率被转化的图像数据是仍然由三色成分RGB构成的图像信息。颜色转化模块98查找颜色转化查找表LUT,并且对于每个像素,将RGB图像数据转化成能被彩色喷墨打印机20使用的多种墨颜色的多等级数据。
经过颜色转化的多等级数据例如具有256个级别的等级值。半色调模块99执行所谓的半色调处理,以产生半色调图像数据。光栅器(Rasterizer)100将半色调图像数据重新排序成它们将被传递至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顺序,并且所述半色调图像数据被输出作为最终的打印数据PD。打印数据PD包括线栅数据和指示次扫描进给量的数据,其中所述线栅数据指示每个主扫描动作期间形成点的状态。
用户界面显示模块101具有显示与打印相关的多种用户界面窗的功能以及将用户的输入接收在这些窗中的功能。
UI打印机接口模块102用作用户界面(UI)与彩色喷墨打印机之间的接口。它解释用户通过用户界面给出的指令,并将各种命令COM送至彩色喷墨打印机,反过来,它也解释从彩色喷墨打印机接收的命令COM,并执行对应于用户界面的各种显示。
应该注意到,打印机驱动器96例如实现发送和接收各种命令COM的功能以及将打印数据PD供至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功能。用于实现打印机驱动器96的功能的程序以它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格式被提供。可以使用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软盘、COM-ROM、磁光盘、IC卡、只读存储器盒、穿孔卡、诸如条形码等码打印在其上的打印材料、以及计算机的内部存储设备(诸如RAM或ROM等存储器)和外部存储设备。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计算机程序下载到计算机90上。
图2是示出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主体结构的例子的示意性透视图。彩色喷墨打印机20设有:纸堆叠器22;由未示出的步进电动机驱动的纸进给辊24;压板26;托架28,用作可移动件的例子,其中所述可移动件具有用于形成点的打印头;托架电动机30;由托架电动机30驱动的拉带32;以及用于托架28的导轨34。设有多个喷嘴和将在稍后描述的反射光学传感器29的打印头36安装在托架28上。
打印纸P通过纸进给辊24从纸堆叠器22上转出,并且沿着纸进给方向(以下称为次扫描方向)在压板26的表面上进给,所述纸进给方向是被打印介质的进给方向的一个例子。由托架电动机30驱动的拉带32拉动托架28,使托架28沿着导轨34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应该注意到,如图所示,主扫描方向是指垂直于次扫描方向的两个方向。纸进给辊24也用于执行将打印纸P供至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供纸操作以及将打印纸P从彩色喷墨打印机20卸出的卸纸操作。
===反射光学传感器的结构的例子===
图3是用于描述反射光学传感器29的例子的示意性简图。反射光学传感器29连接至托架28,并且具有光发射部分38和光接收部分40,所述光发射部分38例如由发光二极管构成并且是光发射装置的一个例子,所述光接收部分40例如由光电晶体管构成并且是光接收传感器的一个例子。从光发射部分38发射出的光(即入射光)被打印纸P反射,或者如果在射出的光的方向上没有打印纸P,则被压板26反射。反射回的光被光接收部分40接收,并转化成电信号。然后,测量电信号的大小,作为与接收到的反射光强度相对应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
应该注意到,在以上的描述中,如图所示,光发射部分38和光接收部分40设置为一个单元,并且一起构成被称为反射光学传感器29的装置。然而,它们也可以构成分立的装置,诸如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装置。
此外,在以上的描述中,反射光转化成电信号,然后测量电信号的大小,以便获得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强度。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只需能够测量与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强度相对应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即可。
===托架外围结构的例子===
接着描述托架外围的结构。图4是示出喷墨打印机的托架28的外围结构的简图。
如图4所示的喷墨打印机设有:用于进给纸的纸进给电动机(以下称为PF电动机)31;托架28,用于将墨喷射在打印纸P上的打印头36固定在所述托架28上,并且所述托架28沿主扫描方向被驱动;托架电动机(以下称为CR电动机)30,用于驱动托架28;固定在托架28上的线性编码器11;线性编码器码编码板12,其中狭口以预定的间隔形成;用于PF电动机31的转动编码器13(未示出);用于支撑打印纸P的压板26;由PF电动机31驱动的纸进给辊24,用于传送打印纸P;连接至CR电动机30转轴的皮带轮25;以及由皮带轮25驱动的拉带32。
接着,将描述上述线性编码器11和转动编码器13。图5是示意性示出连接至托架28的线性编码器11的结构的解释性简图。
图5所示的线性编码器11设有发光二极管11a、准直透镜11b和检测处理部分11c。检测处理部分11c具有多个(例如,四个)光电二极管11d、信号处理电路11e、以及例如两个比较器11fA和11fB。
当电压VCC通过两侧上的电阻器施加到发光二极管11a上时,发光二极管11a发光。这个光被准直透镜11b聚集成平行光,并经过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设有以预定间隔(例如,1/180英寸(1英寸=2.54cm))隔开的狭口。
经过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的平行光经过固定的狭口(未示出),并入射在光电二极管11d上,然后在光电二极管11d处转化成电信号。信号处理电路11e对从四个光电二极管11d输出的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从信号处理电路11e输出的信号在比较器11fA和11fB中进行比较,这些比较的结果输出作为脉冲。然后,从比较器11fA和11fB中输出的脉冲ENC-A和ENC-B变成线性编码器11的输出。
图6是CR电动机向前转动以及反转时,线性编码器11的两个输出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
如图6(a)和6(b)所示,在CR电动机向前转动和反转时,脉冲ENC-A和脉冲ENC-B的相位都错开90度。当CR电动机30向前转动时,即当托架28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时,如图6(a)所示,脉冲ENC-A的相位领先脉冲ENC-B的相位90度。另一方面,当CR电动机30反转时,如图6(b)所示,脉冲ENC-A的相位相对于脉冲ENC-B的相位滞后90度。脉冲ENC-A和脉冲ENC-B的一个信号周期T等于托架28移动过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的狭口间隔的时间。
然后,检测线性编码器11的输出脉冲ENC-A的上升沿和ENC-B的上升沿,并计算检测到的边沿的个数。基于计算的数获得CR电动机30的转动位置。相对于计算,当CR电动机30向前转动时,每检测到一个边沿加“+1”而当CR电动机30反转时,每检测到一个边沿加“-1”。脉冲ENC-A和ENC-B的每个周期等于从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的一个狭口经过线性编码器11时起至下一个狭口经过线性编码器11时止经过的时间,并且脉冲ENC-A和脉冲ENC-B的相位相差90度。由此,在上述计算中的计数值“1”对应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的狭口间隔的1/4。因此,如果计数值乘以狭口间隔的1/4,那么基于这个乘积可以获得CR电动机30从对应计数值“0”的转动位置起移动的量。这时,线性编码器11的分辨率是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2的狭口间隔的1/4。
另一方面,用于PF电动机31的转动编码器13与线性编码器11的结构相同,只是转动编码器编码板14是随PF电动机31的转动一起转动的转动盘。转动编码器13输出两个输出脉冲ENC-A和ENC-B,基于这个输出可以获得PF电动机31的移动量。
===彩色喷墨打印机的电结构的例子===
图7是示出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电结构的例子的方框图。彩色喷墨打印机20设有:缓冲存储器50,用于接收计算机90提供的信号;图像缓冲器52,用于存储打印数据;系统控制器54,用于控制彩色喷墨打印机20的整个操作;主存储器56;以及EEPROM58。系统控制器54连接至用于驱动托架电动机30的主扫描驱动电路61、用于驱动纸进给电动机31的次扫描驱动电路62、用于驱动打印头36的头驱动电路63、用于控制光发射部分38以及反射光学传感器29的光接收部分40的反射光学传感器控制电路65、上述线性编码器11以及上述转动编码器13。并且,反射光学传感器控制电路65设有电信号测量部分66,用于测量由光接收部分40接收到的反射光转化而来的电信号。
从计算机90传递来的打印数据临时保存在缓冲存储器50中。在彩色喷墨打印机20中,系统控制器54从缓冲存储器50中的打印数据里读取所需的信息,并且基于该信息,将控制信号发送到例如主扫描驱动电路61、次扫描驱动电路62以及头驱动电路63。
图像缓冲器52存储由缓冲存储器50接收的对应多个颜色成分的打印数据。头驱动电路63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54的控制信号,从图像缓冲器52读取每种颜色成分的打印数据,并根据打印数据驱动设在打印头36中的对应每种颜色的喷嘴阵列。
===打印头的喷嘴布置的例子===
图8是示出打印头36的下表面中的喷嘴布置的解释性简图。打印头36具有黑色喷嘴阵列和彩色喷嘴阵列,每一阵列沿次扫描方向以直线排列。在该说明书中,“喷嘴阵列”也称为“喷嘴群”。
黑色喷嘴阵列(如白色圈所示)具有从#1至#180的180个喷嘴。这些#1至#180的喷嘴以预定的喷嘴间距k·D沿着次扫描方向排列。这里,D是次扫描方向上的点间距,k是整数。在次扫描方向上的点间距D等于主扫描线(线栅线)的间距。以下,用于指示喷嘴间距k·D的整数k简单地称作“喷嘴间距k”。喷嘴间距k的单位是“点”,这指次扫描方向上的点间距。
在图8的例子中,喷嘴间距k是四个点。然而,喷嘴间距k可以设置为任何整数。
彩色喷嘴阵列包括黄色喷嘴群Y(由白色三角形示出)、品红色喷嘴群M(由白色正方形示出)以及青色喷嘴群C(由白色菱形示出)。请注意,在该说明书中,用于彩色墨的喷嘴群也称为“彩色喷嘴群”。每个彩色喷嘴群具有编号为#1至#60的60个喷嘴。并且,彩色喷嘴群的喷嘴间距与黑色喷嘴阵列的喷嘴间距k相同。彩色喷嘴群的喷嘴布置在与黑色喷嘴阵列的喷嘴一样的次扫描位置上。
在打印时,墨滴从每个喷嘴喷出,打印头36沿主扫描方向以恒定的速度随托架28移动。然而,依赖于打印模式,不是所有的喷嘴一直被使用,也有只使用一些喷嘴的情况。
===第一实施例===
接着,使用图9和10,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9是示意性示出打印头36、反射光学传感器29以及打印纸P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简图。图10是用于解释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首先,用户通过应用程序95及类似物指示打印(步骤S2)。当接收到该指示的应用程序95发出打印命令时,计算机90的打印机驱动器96接收来自应用程序95的图像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化成打印数据PD,这些打印数据PD包括线栅数据和指示次扫描进给量的数据,其中所述线栅数据指示在每个主扫描中将形成点的状态。此外,打印机驱动器96将打印数据PD和各种命令COM一起供至彩色喷墨打印机20。在彩色喷墨打印机20利用缓冲存储器50接收这些数据时,这些数据被送至图像缓冲器52或系统控制器54。
此外,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显示模块101给出关于打印纸P尺寸或者实施无边界打印等指令。用户给出的指令由用户界面显示模块101接收,然后被送至UI打印机接口模块102。UI打印机接口模块102解释指示的命令,然后将命令COM送至彩色喷墨打印机20。在彩色喷墨打印机20利用缓冲存储器50接收命令COM时,它将命令送至系统控制器54。
例如,彩色喷墨打印机20基于送至系统控制器54的命令利用次扫描驱动电路62驱动纸进给电动机31,以提供打印纸P(步骤S4)。
接着,系统控制器54使主扫描驱动电路61驱动CR电动机30,以移动托架28至预定的位置(以下称为第一位置),并将托架定位在那里(步骤S6)。然后,基于线性编码器11的输出脉冲获得CR电动机30从其参考位置起的移动量,并且记录移动量,即托架28的第一位置(步骤S8)。
进一步,系统控制器54使用反射光学传感器控制电路65控制设在已定位的托架28上的反射光学传感器29,并且反射光学传感器29的光发射部分38向着压板26发射光(步骤10)。
如图9(a)和9(b)所示,当纸进给电动机31进一步进给打印纸P时,打印纸P的上边缘最终遮挡从以上光发射部分38发射出的光(步骤S12),如图9(b)所示。这时,由光发射部分38发射的光入射的目标从压板26变为打印纸P,因此,电信号的强度改变,所述电信号是接收反射光的反射光学传感器29的光接收部分40的输出值。然后,用电信号测量部分66测量电信号的强度,并且检测到打印纸P的上边缘已经经过光。
并且,这时,系统控制器54基于转动编码器13的输出脉冲获得PF电动机31的从其参考位置起的移动量,并存储打印纸P的移动量,即进给量(步骤S14)。
接着,系统控制器54使主扫描驱动电路61驱动CR电动机30,以将托架28从第一位置移动至预定位置(以下称为临时位置),并将托架定位在那里(步骤S16)。预定位置可以在沿主扫描方向相对于第一位置的上游侧或者下游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b)和9(c)所示,托架28移向上游侧,并定位在那里。
接着,系统控制器54利用反射光学传感器控制电路65控制反射光学传感器29,并用光接收部分40接收光发射部分38发射出的光的反射光,然后用电信号测量部分66测量作为输出值的电信号的强度。并且,系统控制器54使测量的值与预定的阈值相比较,并确定光入射其上的目标是不是打印纸P(步骤S18)。即,对于光入射其上的目标是打印纸P的情况和不是打印纸(即,目标是压板26)的情况,由于例如纸和压板的颜色不同,使得反射光的强度不同。因此,通过把与反射光的强度对应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同预定的阈值相对比,能够确定光入射其上的目标是不是打印纸P。
接着,如果由这种确定得出光入射其上的目标是打印纸P,那么系统控制器54使主扫描驱动电路61驱动CR电动机30,以将托架28从临时位置移动到预定位置,所述预定位置(以下称为第二位置)在与相对于第一位置的临时位置相对的一侧上,并且托架定位在那里(步骤20)。相反地是,如果确定光入射其上的目标不是打印纸P,那么系统控制器54将托架28从临时位置移动到预定位置,所述预定位置在与相对于第二位置的临时位置相同的一侧上,并且所述预定位置被称为第二位置,托架定位在那里(步骤S22)。然后,基于线性编码器11的输出脉冲,获得CR电动机30从其参考位置起的移动量,并且移动量,即托架28的第二位置被记录(步骤S24)。
请注意,当确定光入射于其上的目标不是打印纸P时,临时位置可以被视为第二位置,无需将托架28从临时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如图9(c)所示确定光入射其上的目标是打印纸P,因此系统控制器54将托架28从临时位置移动到预定位置,所述预定位置(以下称为第二位置)在与相对于第一位置的临时位置相反的一侧上,并且托架定位在那里,如图9(c)和9(d)所示(步骤S20)。
并且,如图9(d)和图9(e)所示,当纸进给电动机31进一步进给打印纸P时,如图9(e)所示,打印纸P的上边缘遮挡光发射部分38发射出的光(步骤26)。这时,光发射部分38发射出的光入射其上的目标从压板26变为打印纸P,因此电信号的强度改变,其中所述电信号是接收反射光的反射光学传感器29的光接收部分40的输出值。由电信号测量部分66测量电信号的强度,并且检测到打印纸P的上边缘经过光。
并且,这时,基于转动编码器13的输出脉冲,系统控制器54获得PF电动机31从其参考位置起的移动量,并且存储该移动量,即打印纸P的进给量(步骤S28)。
接着,基于步骤S8中存储的托架28的第一位置、步骤S24中存储的托架28的第二位置、步骤S14中存储的打印纸P的进给量、以及步骤S28中存储的打印纸P的进给量,系统控制器54获得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在纸进给方向上被进给。
如先前所述,存在有打印纸P以歪斜(斜行)的方式被供应或进给的情况。严格地讲,在这种情况下,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被进给作为在纸进给方向上的最前导边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a)中中空白色箭头所示,上边缘的右边缘(以下称为上右边缘)被进给作为纸进给方向上的最前导边缘。
使用图11详细地解释这一点。图11是用于描述获得打印纸P的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的方法的例子简图,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
图中倾斜向上右方向的实的直线指示打印纸P的上边缘。并且,图中所示线的左端指示打印纸P的上右边缘,线的右端指示打印纸P的上边缘的左边缘(以下称为上左边缘)。线的右和左以及打印纸P上边缘的右和左之所以位置相反是因为:纸进给方向是从图的上侧至下侧的方向。
并且,如图所示,当托架28的第一位置是点M时,在步骤S8中存储的第一位置被假设是数值m。类似地,当托架28的第二位置是点N时,在步骤S24中存储的第二位置被假设是数值n。请注意,为了方面起见,两个数值m和n都是将打印纸P的上右边缘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作为参考位置的数值;然而,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位置。
并且,关于纸进给方向,图中点M和点N的位置之间的差p直接示出步骤S14中存储的打印纸P的进给量与步骤S28中存储的打印纸P的进给量之间的差,因为托架只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因此,能从在步骤S14和步骤S28中存储的数值中得出差p。
接着,从数值m、n和p获得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本实施例中是上右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如图所示,例如在纸进给方向上与第二位置(点N)有关的差值q表示该位置。从图中明显看出,关系m/n=(q-p)/q保持为真,通过改变该等式的形式,获得q=n/(n-m)×p。
这样,可以从在步骤S8、S14、S24、S28中存储的数值中获得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该实施例中是上右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步骤30)。
接着,如图9(e)和图9(f)所示,系统控制器54利用次扫描驱动电路62驱动纸进给电动机31,打印纸P被进给,以便使上右边缘到达预定位置,所述上右边缘是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边缘,该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步骤S32)。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施无边界打印,打印纸P被进给,以便如图9(f)所示使上右边缘到达位于打印头最上部分(其在纸进给方向上是最上部分,但是在图9中示出为最下部分)处的喷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从纸进给方向上打印头最上部分与反射光学传感器29之间的距离中减去上述数值q,可以获得进给量。
应该注意到,打印头的喷嘴布置已经参考图8作了解释;然而,为了更好地理解,图9中示出一个例子,其中打印头由单阵列喷嘴群构成并且只设有八个喷嘴。
在上述的纸进给之后,系统控制器54通过从打印头喷射墨而在打印纸P上实施无边界打印(步骤S34)。
应该注意到,用于执行上述过程的程序存储在EEPROM58中,并且由系统控制器54执行所述程序。
如在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由于存在有打印纸P以歪斜(斜行)的方式被供给(或进给)的情况,因此严格地说,已通过发光二极管或类似物发射光、并且简单地检测由于进给的打印纸遮挡光引起的诸如光电二极管等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而被确定的上边缘的位置可能不是纸进给方向上的最前导位置,因此有可能产生精度问题,而所述打印装置正是要以所述的精度确定上边缘位置。
由于以上所述,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打印纸P的上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结果,获得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由此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并且由此能以最小化的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精确地确定打印纸P上边缘的位置。
应该注意到,在以上的描述中,基于第一和第二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获得了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在纸进给方向上被进给。然而,宽泛地说,基于在第一位置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或在第二位置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以及基于这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获得以上内容的情况包含在基于在第一和第二位置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获得以上内容的情况中。
并且,在以上的描述中,在步骤S14和S28中,获得了PF电动机31从其参考位置起的移动量,并且这些移动量被存储起来作为打印纸P的进给量,进给量的差值被视为从在第一位置处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时起直到在第二位置处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时止被进给的打印纸量。然而,通过使用步骤S14中的PF电动机31的位置作为用于在步骤S28中获得PF电动机31移动量的参考位置,可以获得打印纸的进给量。
并且,反射光学传感器用在以上描述中,但不局限于此。例如,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可以这样设置:它们沿垂直于主扫描方向和次扫描方向的方向彼此相对,并且被打印介质插入在光反射部分与光接收部分之间。
并且,在以上内容中,第一位置、临时位置以及第二位置被视为预定位置;然而,预定位置可以在任何位置。并且,当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被视为预定位置时,可以省略用于存储第一和第二位置的后续过程,即步骤S8和步骤S24。
并且,在以上描述中,打印纸P被进给,以便上右边缘到达位于打印头最上部分处的喷嘴(沿纸进给方向其是在最上部分,但示出在图9中的最下部分处),但是不局限于此。
===其他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等等。然而,本发明的前述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并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当然,在不偏离本发明要旨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和改进本发明,并且本发明包括其等同物。
并且,打印纸被描述作为打印介质的例子,然而薄膜、布料、薄金属板以及类似物也可以用作打印介质。
并且,可以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其具有可根据需要设置的:计算机单元、可连接至计算机单元的显示装置、以及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可连接至计算机单元的打印机、以及例如鼠标或键盘等输入装置、软盘驱动装置以及CD-ROM驱动装置。以这种方式构造的计算机系统从整体上优于传统的计算机系统。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打印机可以具有计算机单元、显示装置、输入装置、软盘驱动装置、CD-ROM驱动装置中每一个的一些功能或机构。例如,打印机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包括:图像处理部分,用于执行图像处理;显示部分,用于执行各种显示;以及记录介质安装部分,用于安装和卸除其中记录有数码相机或类似物捕捉到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彩色喷墨打印机,但是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黑白喷墨打印机,并且还可以应用于除喷墨打印机以外的打印机。本发明一般可以应用于打印被打印介质的打印装置,并且例如还可以应用于传真装置和复印机。
然而,当尤其需要通过从打印头喷射墨来执行打印的所谓喷墨打印装置具有高质量打印结果时,上述过程的优点变得更突出。
应该注意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沿主扫描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检测由于打印纸P的上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并且基于第一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第二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以及从在第一位置处检测输出值变化时起直至在第二位置处检测输出值变化时止进给的被打印介质量,获得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然而,不局限于此。
然而,上述实施例的可取之处在于,以这种方式,可以将用于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的次数保持在最小,并且可以简化过程。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处检测输出值变化之后,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从第一位置起沿主扫描方向移向上游或下游;并且,根据接收到光发射部分发射出的光的光接收部分的输出值,如果确定光入射在打印纸上,则相对于第一位置,将第二位置设置在与被确定一侧相对的一侧上,如果确定光未入射被打印介质,则相对于第一位置,将第二位置设置在与被确定一侧相同的一侧上。然而,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省略设置第二位置的这些过程。
然而,如果不执行上述过程而将第二位置设置在若发射光则入射目标将是打印纸的一侧上,那么将需要向后进给打印纸,以便打印纸的上边缘在第二位置处遮挡光。因此,本实施例的可取之处在于:可以避免这样的不便。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传感器设在可移动托架上,可移动托架设有用于形成点的打印头,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托架、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可以这样构造:它们可以独立地沿主扫描方向移动。
然而,上述实施例的可取之处在于,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共享托架、光发射部分以及光接收部分的移动机构。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进给打印纸之后在打印纸上实施打印,以便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到达预定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但不局限于此。
然而,上述实施例更明确的可取之处在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点应该形成在打印纸上的位置中精确地实施打印。
此外,可以在上述实施例中实施无边界打印,但不局限于此。
然而,因为在无边界打印的情况下,在打印纸的上边缘上也实施打印,使得需要精确地确定打印纸上边缘的位置,所以,由上述过程获得的优点变得更突出。
<<<第二实施例>>>
通过在本说明书中的解释以及对附图的描述,至少以下的事实将变得清楚。
一种打印装置包括: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通过进给装置进给的被打印介质遮挡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其中,所述打印装置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所述打印装置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进给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
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由此能够精确地确定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的位置。
还能够从打印头喷射墨,已在被打印介质上形成点。
当尤其需要通过从打印头喷射墨来执行打印的所谓喷墨打印装置具有高质量打印结果时,上述过程的优点变得更突出。
还能够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而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改变。
这样,能够减少将要准备的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的数量。
还能够在沿主扫描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基于第一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第二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以及从在第一位置处检测输出值变化时起、直到在第二位置处检测输出值变化时止的被打印介质的进给量,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
这样做使得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的次数最小化,并且可以简化过程。
还可以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从第一位置移动之前,确定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中哪一个边缘沿着进给方向被进给;并且基于确定的结果,确定沿主扫描方向且相对于第一位置而将第二位置设在下游还是上游。
这样,可以避免在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采用临时位置的效率过低。
还可以使被打印介质固定并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通过这样来检测由于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经过被打印介质的边缘而引起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以指定边缘位置;并且基于已被指定的边缘位置,确定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中哪一个边缘随着进给方向被进给。
因为使被打印介质固定以及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的操作与在被打印介质上实施打印的操作相同,所以可以有效地获得用于作出确定的信息。
还可以在指定边缘位置之后用进给装置进给被打印介质;固定被打印装置以及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通过这样再次检测由于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经过被打印装置的边缘而引起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以便指定该边缘的位置;并且,基于已指定的两个边缘的位置,确定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之中哪一个边缘随着进给方向被进给。
这样,增加了用于确定的信息量,因此能精确地确定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中哪一个边缘随着进给方向被进给。
还可以将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可移动件上,所述可移动件设有用于形成点的打印头。
这样做可以共享移动件的移动机构、光发射部分以及光接收部分。
还可以相对于被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实施打印。
在相对于被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实施打印的情况下,由于还要在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上实施打印,因此需要精确地确定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的位置;由此,上述过程的优点变得更突出。
此外,一种打印装置包括: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所述打印装置能通过从打印头喷射墨来相对于整个被打印介质表面实施打印,并且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通过进给装置进给的被打印介质遮挡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其中: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可移动件上,所述可移动件设有用于喷射墨以形成点的打印头;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所述打印装置在沿主扫描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基于第一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第二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以及从在第一位置处检测输出值变化时起、直到在第二位置处检测输出值变化时止的被打印介质的进给量,所述打印装置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在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传感器从第一位置移动之前,使被打印介质固定并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通过这样所述打印装置检测由于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经过被打印介质的边缘而引起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以指定边缘位置;在指定所述边缘的位置之后,所述打印装置用进给装置进给被打印介质;固定被打印装置以及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通过这样所述打印装置再次检测由于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经过被打印装置的边缘而引起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以便指定该边缘的位置;并且,基于已指定的两个边缘的位置,所述打印装置确定所述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中哪一个随着所述被进给方向被进给;以及基于检测结果,打印装置确定相对于第一位置且在主扫描方向上将第二位置设置在下游还是上游。
这样做能获得上述全部的效果,因此,能最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并且,在利用打印装置确定被打印介质下边缘的方法中,其中所述打印装置设有: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通过进给装置进给的被打印介质遮挡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用于确定被打印介质下边缘的方法包括步骤: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以及基于检测的结果,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
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由此能够精确地确定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的位置。
并且,还能实现用于使打印装置执行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方法显示出能够精确地确定被打印介质下边缘的位置的上述效果。
此外,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单元;以及可连接至所述计算机单元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设有: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通过进给装置进给的被打印介质遮挡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其中,所述打印装置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所述打印装置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在进给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进给方向被进给。
通过这样实现的计算机系统从整个系统来看优于传统的系统。
===装置的整个结构的例子===
图12是示出用作本发明例子的打印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打印系统设有计算机1090和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其中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是打印装置的一个例子。应该注意到,包括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和计算机1090的打印系统还可以宽泛地被称为“打印装置”。虽然未在图中示出,然而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1090、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诸如CRT1021或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诸如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装置以及诸如柔性驱动装置或CD-ROM驱动装置等驱动装置构成。
在计算机1090中,在预定的操作系统中执行应用程序1095。操作系统包括视频驱动器1091和打印机驱动器1096,应用程序1095通过这些驱动器输出将被传递至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的打印数据PD。润饰图像的应用程序1095执行例如相对于待处理图像执行所期望的处理,并且通过视频驱动器1091将图像显示在CRT1021上。
当应用程序1095发出打印命令时,计算机1090的打印机驱动器1096接收来自应用程序1095的图像数据,并将它们转化成将供至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的打印数据PD。打印机驱动器1096内部设有分辨率转化模块1097、颜色转化模块1098、半色调模块1099、光栅器1100、用户界面显示模块1101、UI打印机接口模块1102、以及颜色转化查找表LUT。
分辨率转化模块1097执行将应用程序1095形成的彩色图像数据的分辨率转化成打印分辨率的功能。其分辨率被转化的图像数据是仍然由三色成分RGB构成的图像信息。颜色转化模块1098查找颜色转化查找表LUT,并且对于每个像素,将RGB图像数据转化成能被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使用的多种墨颜色的多等级数据。
经过颜色转化的多等级数据例如具有256个级别的等级值。半色调模块1099执行所谓的半色调处理,以产生半色调图像数据。光栅器1100将半色调图像数据重新排序成它们将被传递至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的顺序,并且所述半色调图像数据被输出作为最终的打印数据PD。打印数据PD包括线栅数据和指示次扫描进给量的数据,其中所述线栅数据指示每个主扫描动作期间形成点的状态。
用户界面显示模块1101具有显示与打印相关的多种用户界面窗的功能以及将用户的输入接收在这些窗中的功能。
UI打印机接口模块1102具有用作用户界面(UI)与彩色喷墨打印机之间的接口的功能。它解释用户通过用户界面给出的指令,并将各种命令COM送至彩色喷墨打印机,反过来,它也解释从彩色喷墨打印机接收的命令COM,并执行对应于用户界面的各种显示。
应该注意到,打印机驱动器1096实现例如发送和接收各种命令COM的功能以及将打印数据PD供至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的功能。用于实现打印机驱动器1096的功能的程序以它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格式被提供。可以使用各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软盘、COM-ROM、磁光盘、IC卡、只读存储器盒、穿孔卡、诸如条形码等码打印在其上的打印材料、以及计算机的内部存储设备(诸如RAM或ROM等存储器)和外部存储设备。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将计算机程序下载到计算机90上。
图13是示出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的主体结构的例子的示意性透视图。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设有:纸堆叠器1022;由未示出的步进电动机驱动的纸进给辊1024;压板1026;托架1028,用作可移动件的例子,其中所述可移动件具有用于形成点的打印头;托架电动机1030;由托架电动机1030驱动的拉带1032;以及用于托架1028的导轨1034。设有多个喷嘴和将在稍后描述的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的打印头1036安装在托架1028上。
打印纸P通过纸进给辊1024从纸堆叠器1022上转出,并且沿着纸进给方向(以下称为次扫描方向)在压板1026的表面上进给,所述纸进给方向是被打印介质的进给方向的一个例子。由托架电动机1030驱动的拉带1032拉动托架1028,使托架1028沿着导轨1034在主扫描方向上移动。应该注意到,如图所示,主扫描方向是指垂直于次扫描方向的两个方向。纸进给辊1024也用于执行将打印纸P供至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的供纸操作以及将打印纸P从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卸出的卸纸操作。
===反射光学传感器的结构的例子===
图14是用于描述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的例子的示意性简图。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连接至托架1028,并且具有光发射部分1038和光接收部分1040,所述光发射部分1038例如由发光二极管构成并且是光发射装置的一个例子,所述光接收部分1040例如由光电晶体管构成并且是光接收传感器的一个例子。从光发射部分1038发射出的光(即入射光)被打印纸P反射,或者如果在射出的光的方向上没有打印纸P,则被压板1026反射。反射回的光被光接收部分1040接收,并转化成电信号。然后,测量电信号的大小,作为与接收到的反射光强度相对应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
应该注意到,在以上的描述中,如图所示,光发射部分1038和光接收部分1040设置为一个单元,并且一起构成被称为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的装置。然而,它们也可以构成分立的装置,诸如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装置。
此外,在以上的描述中,反射光转化成电信号,然后测量电信号的大小,以便获得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强度。然而,并不局限于此,只需能够测量与接收到的反射光的强度相对应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即可。
===托架外围结构的例子===
接着描述托架外围的结构。图15是示出喷墨打印机的托架1028的外围结构的简图。
如图15所示的喷墨打印机设有:用于进给纸的纸进给电动机(以下称为PF电动机)1031,所述纸进给电动机1031用作打印介质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托架1028,用于将墨喷射在打印纸P上的打印头1036固定在所述托架1028上,并且所述托架1028沿主扫描方向被驱动;托架电动机(以下称为CR电动机)1030,用于驱动托架1028;固定在托架1028上的线性编码器1011;线性编码器码编码板1012,其中狭口以预定的间隔形成;用于PF电动机1031的转动编码器1013(未示出);用于支撑打印纸P的压板1026;由PF电动机1031驱动的纸进给辊1024,用于传送打印纸P;连接至CR电动机1030转轴的皮带轮1025;以及由皮带轮1025驱动的拉带1032。
接着,将描述上述线性编码器1011和转动编码器1013。图16是示意性示出连接至托架1028的线性编码器1011的结构的解释性简图。
图16所示的线性编码器1011设有发光二极管1011a、准直透镜1011b和检测处理部分1011c。检测处理部分1011c具有多个(例如,四个)光电二极管1011d、信号处理电路1011e、以及例如两个比较器1011fA和1011fB。
当电压VCC通过两侧上的电阻器施加到发光二极管1011a上时,发光二极管1011a发光。这个光被准直透镜1011b聚集成平行光,并经过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012。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012设有以预定间隔(例如,1/180英寸(1英寸=2.54cm))隔开的狭口。
经过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012的平行光经过固定的狭口(未示出),并入射在光电二极管1011d上,然后在光电二极管1011d处转化成电信号。信号处理电路1011e对从四个光电二极管1011d输出的电信号进行信号处理,从信号处理电路1011e输出的信号在比较器1011fA和1011fB中进行比较,这些比较的结果输出作为脉冲。然后,从比较器1011fA和1011fB中输出的脉冲ENC-A和ENC-B变成线性编码器1011的输出。
图17是CR电动机向前转动以及反转时,线性编码器1011的两个输出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
如图17(a)和17(b)所示,在CR电动机向前转动和反转时,脉冲ENC-A和脉冲ENC-B的相位都错开90度。当CR电动机1030向前转动时,即当托架1028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时,如图17(a)所示,脉冲ENC-A的相位领先脉冲ENC-B的相位90度。另一方面,当CR电动机1030反转时,如图17(b)所示,脉冲ENC-A的相位相对于脉冲ENC-B的相位滞后90度。脉冲ENC-A和脉冲ENC-B的一个信号周期T等于托架1028移动过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012的狭口间隔的时间。
然后,检测线性编码器1011的输出脉冲ENC-A的上升沿和ENC-B的上升沿,并计算检测到的边沿的个数。基于计算的数获得CR电动机1030的转动位置。相对于计算,当CR电动机1030向前转动时,每检测到一个边沿加“+1”,而当CR电动机1030反转时,每检测到一个边沿加“-1”。脉冲ENC-A和ENC-B的每个周期等于从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012的一个狭口经过线性编码器1011时起至下一个狭口经过线性编码器1011时止经过的时间,并且脉冲ENC-A和脉冲ENC-B的相位相差90度。由此,在上述计算中的计数值“1”对应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012的狭口间隔的1/4。因此,如果计数值乘以狭口间隔的1/4,那么基于这个乘积可以获得CR电动机1030从对应计数值“0”的转动位置起移动的量。这时,线性编码器1011的分辨率是线性编码器编码板1012的狭口间隔的1/4。
另一方面,用于PF电动机1031的转动编码器1013与线性编码器1011的结构相同,只是转动编码器编码板1014是随PF电动机1031的转动一起转动的转动盘。转动编码器1013输出两个输出脉冲ENC-A和ENC-B,并且基于这个输出可以获得PF电动机1031的移动量。
===彩色喷墨打印机的电结构的例子===
图18是示出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的电结构的例子的方框图。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设有:缓冲存储器1050,用于接收计算机1090提供的信号;图像缓冲器1052,用于存储打印数据;系统控制器1054,用于控制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的整个操作;主存储器1056;以及EEPROM1058。系统控制器1054连接至用于驱动托架电动机1030的主扫描驱动电路1061、用于驱动纸进给电动机1031的次扫描驱动电路1062、用于驱动打印头1036的头驱动电路1063、用于控制光发射部分1038以及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的光接收部分1040的反射光学传感器控制电路1065、上述线性编码器1011以及上述转动编码器1013。并且,反射光学传感器控制电路1065设有电信号测量部分1066,用于测量由光接收部分1040接收到的反射光转化而来的电信号。
从计算机1090传递来的打印数据临时保存在缓冲存储器1050中。在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中,系统控制器1054从缓冲存储器1050中的打印数据里读取所需的信息,并且基于该信息,将控制信号发送到例如主扫描驱动电路1061、次扫描驱动电路1062以及头驱动电路1063。
图像缓冲器1052存储由缓冲存储器1050接收的对应多个颜色成分的打印数据。头驱动电路1063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54的控制信号,从图像缓冲器1052读取每种颜色成分的打印数据,并根据打印数据驱动设在打印头1036中的对应每种颜色的喷嘴阵列。
===打印头的喷嘴布置的例子===
图19是示出打印头1036的下表面中的喷嘴布置的解释性简图。打印头1036具有黑色喷嘴阵列和彩色喷嘴阵列,每一阵列沿次扫描方向以直线排列。在该说明书中,“喷嘴阵列”也称为“喷嘴群”。
黑色喷嘴阵列(如白色圈所示)具有从#1至#180的180个喷嘴。这些#1至#180的喷嘴以预定的喷嘴间距k·D沿着次扫描方向排列。这里,D是次扫描方向上的点间距,k是整数。在次扫描方向上的点间距D等于主扫描线(线栅线)的间距。以下,用于指示喷嘴间距k·D的整数k简单地称作“喷嘴间距k”。喷嘴间距k的单位是“点”,这指次扫描方向上的点间距。
在图19的例子中,喷嘴间距k是四个点。然而,喷嘴间距k可以设置为任何整数。
彩色喷嘴阵列包括黄色喷嘴群Y(由白色三角形示出)、品红色喷嘴群M(由白色正方形示出)以及青色喷嘴群C(由白色菱形示出)。请注意,在该说明书中,用于彩色墨的喷嘴群也称为“彩色喷嘴群”。每个彩色喷嘴群具有编号为#1至#60的60个喷嘴。并且,彩色喷嘴群的喷嘴间距与黑色喷嘴阵列的喷嘴间距k相同。彩色喷嘴群的喷嘴布置在与黑色喷嘴阵列的喷嘴一样的次扫描位置上。
在打印时,墨滴从每个喷嘴喷出,打印头1036沿主扫描方向以恒定的速度随托架1028移动。然而,依赖于打印模式,不是所有的喷嘴一直被使用,也有只使用一些喷嘴的情况。
===第一实施例===
接着,使用图20和21,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20是示意性示出打印头1036、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以及打印纸P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简图。图21是用于解释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首先,用户通过应用程序1095及类似物指示打印(步骤S1002)。当接收到该指示的应用程序1095发出打印命令时,计算机1090的打印机驱动器1096接收来自应用程序1095的图像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化成打印数据PD,这些打印数据PD包括线栅数据和指示次扫描进给量的数据,其中所述线栅数据指示在每个主扫描中将形成点的状态。此外,打印机驱动器1096将打印数据PD和各种命令COM一起供至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在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利用缓冲存储器1050接收这些数据时,这些数据被送至图像缓冲器1052或系统控制器1054。
此外,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显示模块1101给出关于打印纸P尺寸或者实施无边界打印等指令。用户给出的指令由用户界面显示模块1101接收,然后被送至UI打印机接口模块1102。UI打印机接口模块1102解释指示的命令,然后将命令COM送至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在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利用缓冲存储器1050接收命令COM时,它将命令送至系统控制器1054。
例如,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基于送至系统控制器1054的命令利用次扫描驱动电路1062驱动纸进给电动机1031,以提供打印纸P(步骤S1004)。接着,在沿着纸进给方向进给打印纸P的同时,系统控制器1054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托架1028,并且从设置在托架1028上的打印头1036喷射墨,以实施无边界打印(步骤1006,步骤1008)。应该注意到,通过用次扫描驱动电路1062驱动纸进给电动机1031实施打印纸P沿纸进给方向的进给,通过用主扫描驱动电路1061驱动托架电动机1030实施托架1028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并且通过用头驱动电路1063驱动打印头1036实施从打印头1036喷射墨。
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连续地实施步骤S1006和步骤S1008的操作,但是例如当托架1028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次数已到达预定的次数(步骤S1010)时,从沿托架1028的主扫描方向的下一个移动起实施以下的操作。
系统控制器1054利用反射光学传感器控制电路1065控制设置在托架1028上的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并且从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的光发射部分1038向压板1026发射光(步骤S1012)。
接着,如图20(a)和20(b)所示,系统控制器1054驱动CR电动机1030,以移动托架1028。从光发射部分1038发射的光最终经过打印纸P的边缘,如图20(b)所示(步骤S1014)。这时,光发射部分1038发射出的光入射在其上的目标由压板1026变为打印纸P,因此,电信号的大小发生改变,其中所述电信号是接收了反射光的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的光接收部分1040的输出值。接着,通过电信号测量部分1066测量电信号的大小,并且检测到打印纸P的边缘已经经过光。
然后,基于线性编码器1011的输出脉冲,获得CR电动机1030的从其参考位置起的移动量,并且储存该移动量,所述移动量即托架1028的位置(以下称为位置X1)(步骤S1016)。
如图20(b)和图20(c)所示,系统控制器1054驱动CR电动机1030,并且进一步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托架1028,以在打印纸P上实施打印(步骤S1018)。
接着,如图20(c)和图20(d)所示,系统控制器1054驱动CR电动机1030,以移动托架1028,并且还驱动纸进给电动机1031,以将打印纸P进给预定的量(步骤S1020)。
接着,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重复步骤S1014至S1020的上述操作。
换言之,如图20(d)和图20(e)所示,系统控制器1054驱动CR电动机1030并移动托架1028。从光发射部分1038发射出的光最终经过打印纸P的边缘,如图20(e)所示(步骤S1014)。这时,光发射部分1038发射出的光入射在其上的目标由压板1026变为打印纸P,因此,电信号的大小发生改变,其中所述电信号是接收了反射光的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的光接收部分1040的输出值。接着,通过电信号测量部分1066测量电信号的大小,并且检测到打印纸P的边缘已经经过光。
然后,基于线性编码器1011的输出脉冲,获得CR电动机1030的从其参考位置起的移动量,并且储存该移动量,所述移动量即托架1028的位置(以下称为位置X2)(步骤S1016)。
如图20(e)和图20(f)所示,系统控制器1054驱动CR电动机1030,并且进一步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托架1028,以在打印纸P上实施打印(步骤S1018)。
接着,系统控制器1054驱动CR电动机1030,以移动托架1028,并且还驱动纸进给电动机1031,以进给预定量的打印纸P(步骤S1020)。
彩色喷墨打印机1020以这样的方式连续地实施步骤S1014、步骤S1016、步骤S1018和步骤S1020的操作,但是例如当打印纸P的纸进给量已到达预定量(步骤S1022)时,实施以下的操作。
首先,如图20(f)和图20(g)所示,系统控制器1054驱动CR电动机1030并且将托架1028移动至预定位置(以下成为第一位置),并且托架定位在那里(步骤S1024)。然后,基于线性编码器1011的输出脉冲,获得CR电动机的从其参考位置起的移动量,并且存储这个移动量,其中所述移动量即托架1028的第一位置。(步骤S1026)。
接着,如图20(g)和图20(h)所示,系统控制器1054驱动纸进给电动机1031,以将打印纸P进给预定的量(步骤S1028)。
此处,如图20(h)所示,如果在预定量的纸的进给完成之前,打印纸P的下边缘遮挡光发射部分1038发射出的光(步骤S1030),则光发射部分1038发射出的光入射在其上的目标由打印纸P变为压板1026,因此,电信号的大小发生改变,其中所述电信号是接收了反射光的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的光接收部分1040的输出值。接着,通过电信号测量部分1066测量电信号的大小,并且检测到打印纸P的下边缘已经经过光。而且,这时,基于转动编码器1013的输出脉冲,系统控制器1054获得PF电动机1031的从其参考位置起的移动量,并且存储该移动量,即打印纸P的进给量(步骤S1032)。
相反地是,如果在预定量的纸的进给完成之前,打印纸P的下边缘不阻挡发射的光(步骤S1030),则步骤提前至上述步骤S1014。
现在将继续解释在预定量的纸的进给完成之前、打印纸P的下边缘遮挡发射光的情况。系统控制器1054使用关于在步骤S1016中存储的托架1028位置的信息,并确定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中哪一个尾随另一个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步骤S1034)。
例如,参考图20(b)和图20(e),上述位置X1比上述位置X2更靠近图中主扫描方向的右边。由此,在这种情况下,认为下边缘的左边缘(在图中示出为打印纸P的上右边缘)沿着纸进给方向被进给。相反地是,如果位置X1比位置X2更靠近图中的左边,则下边缘的右边缘沿着纸进给方向被进给。
应该注意到,虽然如上所述在步骤S1016中存储了位置X1和位置X2,但由于步骤S1014至步骤S1020形成闭环(如图21所示),因此可以在步骤S1016中反复地存储托架1028的位置。位置X1和位置X2可以是这些存储位置中的任一个位置。
基于确定的结果,托架1028从第一位置移动至预定的位置(以下称为第二位置),并且托架定位在那里。换言之,基于上述的确定结果,确定了相对于第一位置、沿主扫描方向将第二位置设置在下游还是上游,并且通过移动托架1028执行设置(步骤S1036)。为了更详细地进行描述,如图20(h)和图20(i)所示,如果确定是下边缘的左边缘(图中示出为打印纸P的上右边缘)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则相对于第一位置沿主扫描方向将第二位置设置在下游(这里,主扫描方向是从图中的左边至右边的方向)。相反地是,如果确定是下边缘的右边缘随着纸进给方向被进给,则相对于第一方向沿主扫描方向将第二位置设置在上游。然后,基于线性编码器1011的输出脉冲获得CR电动机1030的从其参考位置起的移动量,并且储存该移动量,即托架1028的第二位置(步骤S1038)。
纸被反复地进给预定的量,如图20(i)图20(j)所示,然后,如果在完成纸的预定量的进给之前,如图20(j)所示,打印纸P的下边缘遮挡光发射部分1038发射出的光(步骤S1040),则光发射部分1038发射出的光入射其上的目标由打印纸P变为压板1026,因此,电信号的大小改变,其中所述电信号是接收反射光的反射光学传感器1029的光接收部分1040的输出值。然后,利用电信号测量部分1066测量电信号的大小,并且检测到打印纸P的下边缘已经经过光。并且,这时,基于转动编码器1013的输出脉冲,系统控制器1054获得PF电动机1031从其参考位置起的移动量,并且存储该移动量,即打印纸P的进给量(步骤S1042)。
下面将描述相反的情况,即在完成纸的预定量的进给之前(步骤S1040),打印纸P的下边缘不遮挡发射光的情况。
下面将继续解释在完成纸的预定量的进给之前(步骤S1040)打印纸P的下边缘遮挡发射光的情况。基于步骤S1026中存储的托架1028的第一位置、步骤S1038中存储的托架1028的第二位置、步骤S1032中存储的打印纸P的进给量以及步骤S1042中存储的打印纸P的进给量,系统控制器1054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
如先前所述,存在有打印纸P以歪斜(斜行)的方式被供应或进给的情况。严格地讲,在这种情况下,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被进给作为在纸进给方向上的最后尾边缘。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0(a)中中空白色箭头所示,下边缘的左边缘(以下称为下左边缘)被进给作为纸进给方向上的最后尾边缘。
使用图22详细地解释这一点。图22是用于描述获得打印纸P的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的方法的例子简图,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
图中倾斜向上右方向的实的直线指示打印纸P的下边缘。并且,图中所示线的左端指示打印纸P的下边缘的右边缘(以下称为下右边缘),线的右端指示打印纸P的下左边缘。线的右和左以及打印纸P下边缘的右和左之所以位置相反是因为:纸进给方向是从图的上侧至下侧的方向。
并且,如图所示,当托架1028的第一位置是点M时,在步骤S1026中存储的第一位置被假设是数值m。类似地,当托架1028的第二位置是点N时,在步骤S1038中存储的第二位置被假设是数值n。请注意,为了方面起见,两个数值m和n都是将打印纸P的下右边缘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作为参考位置的数值;然而,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位置。
并且,关于纸进给方向,图中点M和点N的位置之间的差p直接示出步骤S1032中存储的打印纸P的进给量与步骤S1042中存储的打印纸P的进给量之间的差,因为托架1028只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因此,能从在步骤S1032和步骤S1042中存储的数值中得出差p。
接着,从数值m、n和p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本实施例中是下左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如图所示,例如在纸进给方向上与第二位置(点N)有关的差值q表示该位置。以下描述获得q的方法。
首先,获得打印纸P的斜度θ。可以从图中清楚看出,关系tanθ=p/(n-m)为真,由此得出θ=tan-1(p/(n-m))。
接着,获得图22中所示在纸进给方向上的距离a。可以从图中清楚地看出,关系(a-p)/a=m/n为真,由此得出a=n·p/(n-m)。
接着,获得图22中所示主扫描方向上的距离b。打印纸的(下边缘的)宽度已知,当所述宽度给定为r时,b=r·cosθ。这样,用已获得的值替换θ可以获得b。
并且,可以从图中清楚地看出,关系n/(b-n)=a/q为真,由此得出q=a·(b-n)/n。这样,将已经获得的值a和b替换进该等式中可以获得q。
这样,从在步骤S1026、步骤S1032、步骤S1038以及步骤S1042中存储的数值中可以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本实施例中是下左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步骤S1044)。
下面解释完成纸的预定量的进给之前(步骤S1040),打印纸P的下边缘不遮挡发射光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不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本实施例中是下左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被进给,而在完成纸的预定量的进给之后,墨从打印头1036中喷射出来,同时使托架1028沿主扫描方向移动,以在打印纸P上实施打印(步骤S1046)。
然后,在打印纸P的下一个进给中,系统控制器1054驱动CR电动机1030,以将托架1028移至第二位置,并且托架定位在那里(步骤S1048)。基于线性编码器1011的输出脉冲获得CR电动机1030的从其参考位置起的移动量,并且存储该移动量,即托架1028的第二位置(步骤S1050)。
接着,系统控制器1054驱动纸进给电动机1031,以将打印纸P进给预定的量(步骤S1052)。
然后,与步骤S1040相类似,确定在完成纸的预定量的进给之前(步骤S1054)打印纸P的下边缘是否遮挡光发射部分1038发射出的光。如果打印纸P的下边缘已经遮挡了发射的光(步骤S1054),则系统控制器1054根据所述的方法检测打印纸P的下边缘已经过光,并且存储打印纸P的进给量(步骤S1056)。
相反地是,如果打印纸P的下边缘不遮挡发射的光(步骤S1054),则过程提前至上述的步骤S1046。
并且,在完成纸的预定量的进给之前(步骤S1054)打印纸P的下边缘已经遮挡发射光的情况中,基于步骤S1026中存储的托架1028的第一位置、步骤S1050中存储的托架1028的第二位置、步骤S1032中存储的打印纸P的进给量以及步骤S1056中存储的打印纸P的进给量,系统控制器1054使用已经解释过的方法,以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步骤S1044)。
应该注意到,用于执行上述过程的程序存储在EEPROM1058中,并且由系统控制器1054执行程序。
如在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由于存在有打印纸P以歪斜(斜行)的方式被供给(或进给)的情况,因此严格地说,已通过发光二极管或类似物发射光、并且简单地检测由于进给的打印纸遮挡光引起的诸如光电二极管等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而被确定的下边缘的位置可能不是纸进给方向上的最后尾位置,因此有可能产生精度问题,而所述打印装置正是要以所述的精度确定下边缘位置。
由于以上所述,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打印纸P的下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结果,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在纸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由此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并且由此能精确地确定打印纸P下边缘的位置。
应该注意到,在以上的描述中,基于第一和第二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获得了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在纸进给方向上被进给。然而,宽泛地说,基于在第一位置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或在第二位置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以及基于这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获得以上内容的情况包含在基于在第一和第二位置的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获得以上内容的情况中。
并且,在以上的描述中,在步骤S1032和S1042中,获得了PF电动机1031从其参考位置起的移动量,并且这些移动量被存储起来作为打印纸P的进给量,进给量的差值被视为从在第一位置处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时起直到在第二位置处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时止打印纸的进给量。然而,通过使用步骤S1032中的PF电动机1031的位置作为用于在步骤S1042中获得PF电动机1021移动量的参考位置,可以获得打印纸的进给量。对于上述过程,也可以从在步骤S1032和步骤S1056中存储的数值的差获得预定的纸进给量。
并且,反射光学传感器用在以上描述中,但不局限于此。例如,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可以这样设置:它们沿垂直于主扫描方向和次扫描方向的方向彼此相对,并且被打印介质插入在光反射部分与光接收部分之间。
并且,在以上内容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被视为预定位置;然而,预定位置可以在任何位置。并且,当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被视为预定位置时,可以省略用于存储第一和第二位置的后续过程,即步骤S1026和步骤S1038以及步骤S1050。此外,即使第二位置在任意位置上,如果在步骤S1038中存储第二位置,那么也决不是总是需要在步骤S1050中储存第二位置。
并且,在以上描述中,在步骤S1010中托架1028沿主扫描方向的移动已经达到预定的次数之后,启动对打印纸P的边缘是否经过光的检测,但不局限于此。例如,所述检测可以从托架1028沿主扫描方向的第一次移动开始,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等获得理想的检测时机,由此使检测次数最小化。对于步骤S1022也适用。
并且,在以上描述中,如图20(b)和图20(e),执行检测是为了检测经过打印纸P的右边缘(在图中是左边缘)的光,然而也可以检测经过左边缘(在图中为右边缘)的光。此外,还可以检测左边缘和右边缘,以增加确定的精度。
===其他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打印装置等等。然而,本发明的前述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并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当然,在不偏离本发明要旨的情况下可以修改和改进本发明,并且本发明包括其等同物。
并且,打印纸被描述作为打印介质的例子,然而薄膜、布料、薄金属板以及类似物也可以用作打印介质。
并且,可以提供一种计算机系统,其具有可根据需要设置的:计算机单元、可连接至计算机单元的显示装置、以及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可连接至计算机单元的打印机、以及例如鼠标或键盘等输入装置、柔性软盘驱动装置以及CD-ROM驱动装置。以这种方式构造的计算机系统从整体上优于传统的计算机系统。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打印机可以具有计算机单元、显示装置、输入装置、软盘驱动装置、CD-ROM驱动装置中每一个的一些功能或机构。例如,打印机可以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包括:图像处理部分,用于执行图像处理;显示部分,用于执行各种显示;以及记录介质安装部分,用于安装和卸除其中记录有数码相机或类似捕捉到的图像数据的记录介质。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彩色喷墨打印机,但是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黑白喷墨打印机,并且还可以应用于除喷墨打印机以外的打印机。本发明一般可以应用于打印被打印介质的打印装置,并且例如还可以应用于传真装置和复印机。
然而,当尤其需要通过从打印头喷射墨来执行打印的所谓喷墨打印装置具有高质量打印结果时,上述过程的优点变得更突出。
应该注意到,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在多个位置处检测了由于打印纸的下边缘遮挡光而引起输出值的变化,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提供多个反射光学传感器,以及利用这些反射光学传感器中的每一个检测输出值的变化。
然而,上述实施例的可取之处在于,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能够减少将被提供的反射光学传感器的数量。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沿主扫描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检测由于打印纸P的下边缘遮挡光而引起的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并且基于第一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第二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以及从在第一位置处检测输出值变化时起直至在第二位置处检测输出值变化时止进给的被打印介质量,获得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沿纸进给方向被进给。然而,不局限于此。
然而,上述实施例的可取之处在于,以这种方式,可以将用于检测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变化的次数保持在最小,并且可以简化过程。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从第一位置起移动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之前,确定了打印纸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中哪一个沿打印纸进给方向被进给,并且基于确定的结果,确定相对于第一位置沿主扫描方向将第二位置设定在上游还是下游;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在第一位置处检测光接收部分的输出值的变化之后,可以沿主扫描方向从第一位置起将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向上游或下游移动;并且,根据已接收了光发射部分发射出的光的光接收部分的输出值,如果确定光入射在打印纸P上,则可以相对于第一位置将第二位置设置在与被确定一侧相同的一侧上,如果确定光未入射在打印纸P上,则相对于第一位置将第二位置设置在与被确定一侧相反的一侧上。
如果不执行上述过程中任一过程而将第二位置设置在若发射光则入射目标将不是打印纸的一侧上,那么将需要向后进给打印纸,以便打印纸的下边缘在第二位置处遮挡光,结果产生不便。上述的两种方法都能避免这样的不便,但是后一种方法有其效率低的一方面,即在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不得不使用临时位置。由此,上述实施例的可取之处在于,可以避免这样的低效率。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使打印纸固定并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通过这样来检测由于光发射部分发射出的光经过打印纸的边缘而引起的光接收部分的输出值变化,以指定边缘位置;并且基于该位置,确定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中哪一个边缘随着进给方向被进给。
然而,上述实施例的可取之处在于,因为使打印纸固定以及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装置的操作与在打印纸上实施打印的操作相同,所以可以有效地获得用于作出上述确定的信息。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检测由于光发射部分发射出的光经过打印纸边缘而引起的光接收部分的输出值变化、以及通过使打印纸固定且沿主扫描方向移动光发射部分来指定边缘位置之后,进给打印纸;然后再次检测光接收部分的输出值变化,以指定边缘位置;并且,基于已指定的两个边缘的位置,确定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之中哪一个边缘随着进给方向被进给。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然而,上述实施例的可取之处在于,由于这样增加了用于作出上述确定的信息量,因此能精确地确定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中哪一个边缘随着进给方向被进给。
并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设置在可移动件上,所述可移动件设有用于形成点的打印头,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托架、光发射部分和光接收部分可以这样构造:它们可沿主扫描方向独立地移动。
然而,上述实施例的可取之处在于,这样可以共享托架的移动机构、光发射部分以及光接收部分。
此外,可以在上述实施例中执行无边界打印,然而并不局限于此。然而,在无边界打印的情况下,由于还要在打印纸的下边缘上实施打印,因此需要精确地确定打印纸的下边缘的位置;由此,上述过程的优点变得更突出。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一种打印装置、用于确定被打印介质上边缘的方法、用于确定被打印介质下边缘的方法、计算机程序以及计算机系统,它们能以优良的精度确定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的位置。
Claims (24)
1.一种打印装置,包括:
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
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
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
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通过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所述被打印介质遮挡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
其中,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所述打印装置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所述打印装置获得所述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在所述进给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印装置从打印头喷射墨,以在所述被打印介质上形成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打印装置在沿主扫描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检测所述输出值的变化,其中所述输出值的变化是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以及
基于:
所述第一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
所述第二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以及
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检测所述输出值变化时起、直到在所述第二
位置处检测所述输出值变化时止的所述被打印介质的进给量,
打印装置获得所述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检测所述输出值变化之后,打印装置沿主扫描方向使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从所述第一位置起移动向上游或下游;以及
以已接收了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为根据,
如果确定所述光入射在所述被打印介质上,则打印装置相对于所
述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二位置设置在与被确定一侧相对的一侧上,以及
如果确定所述光未入射在所述被打印介质上,则打印装置相对于
所述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二位置设置在与被确定一侧相同的一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可移动件上,所述可移动件设有用于形成点的打印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进给所述被打印介质、以便使所述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到达预定位置之后,打印装置在所述被打印介质上实施打印,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印装置相对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实施打印。
8.一种打印装置,包括:
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
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
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
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通过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所述被打印介质遮挡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
其中,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可移动件上,所述可移动件设有用于喷射墨以形成点的打印头;
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所述打印装置在沿主扫描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检测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
基于:
所述第一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
所述第二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以及
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检测所述输出值变化时起、直到在所述第二
位置处检测所述输出值变化时止的所述被打印介质的进给量,
打印装置获得所述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检测所述输出值变化之后,打印装置沿主扫描方向使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从所述第一位置起移动向上游或下游;以及,以已接收了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为根据,
如果确定所述光入射在所述被打印介质上,则打印装置相对于所
述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二位置设置在与被确定一侧相对的一侧上,以及
如果确定所述光未入射在所述被打印介质上,则打印装置相对于
所述第一位置将所述第二位置设置在与被确定一侧相同的一侧上;以
及
在进给所述被打印介质、以便使所述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到达预定位置之后,通过从所述打印头喷射墨,打印装置相对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实施打印,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9.一种利用打印装置确定被打印介质上边缘的方法,其中所述打印装置设有:
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
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
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
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通过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所述被打印介质遮挡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
用于检测被打印介质上边缘的方法包括步骤:
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以及
基于检测的结果,获得所述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在所述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10.一种用于使打印装置执行如下操作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打印装置设有: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以及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通过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所述被打印介质遮挡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
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以及基于检测的结果,获得所述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在所述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11.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
计算机单元;以及
可连接至所述计算机单元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设有: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通过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所述被打印介质遮挡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
其中,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所述打印装置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上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所述打印装置获得所述上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在所述进给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引导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12.一种打印装置,包括:
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
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
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
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通过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所述被打印介质遮挡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
其中,所述打印装置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所述打印装置获得所述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在所述进给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印装置从打印头喷射墨,以在所述被打印介质上形成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所述打印装置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所述输出值的改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印装置在沿主扫描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检测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输出值的变化;以及
基于:
所述第一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
所述第二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以及
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检测所述输出值变化时起、直到在所述第二
位置处检测所述输出值变化时止的所述被打印介质的进给量,
所述打印装置获得所述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之前,所述打印装置确定所述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中哪一个边缘随着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并且
基于确定的结果,所述打印装置确定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沿主扫描方向将所述第二位置设在下游还是上游。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被打印介质固定并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光发射装置,所述打印装置检测由于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所述光经过所述被打印介质的边缘而引起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以指定所述边缘的位置;以及
基于已被指定的所述边缘的位置,所述打印装置确定所述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中哪一个边缘随着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指定所述边缘的位置之后,用所述进给装置进给所述被打印介质;
固定所述被打印装置以及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光发射装置,所述打印装置再次检测由于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所述光经过所述被打印装置的边缘而引起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以便指定该边缘的位置;以及
基于已指定的两个边缘的位置,所述打印装置确定所述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之中哪一个边缘随着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可移动件上,所述可移动件设有用于形成点的打印头。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装置相对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实施打印。
21.一种打印装置,包括:
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
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
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
所述打印装置能通过从打印头喷射墨来相对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整个表面实施打印,并且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通过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所述被打印介质遮挡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
其中,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设置在可移动件上,所述可移动件设有用于喷射墨以形成点的打印头;
通过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所述打印装置在沿主扫描方向彼此不同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检测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
基于:
所述第一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
所述第二位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的位置;以及
从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检测所述输出值变化时起、直到在所述第二
位置处检测所述输出值变化时止的所述被打印介质的进给量,
所述打印装置获得所述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在所述光发射装置和所述光接收传感器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之前:
使所述被打印介质固定并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光发射装置,所述打印装置检测由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所述光经过所述被打印介质的边缘而引起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以指定所述边缘的位置;
在指定所述边缘的位置之后,所述打印装置用所述进给装置进给所述被打印介质;
固定所述被打印装置以及沿主扫描方向移动所述光发射装置,所述打印装置再次检测由于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所述光经过所述被打印装置的边缘而引起的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以便指定该边缘的位置;以及
基于已指定的两个边缘的位置,所述打印装置确定所述下边缘的左边缘和右边缘中哪一个边缘随着所述被进给方向被进给;以及
基于检测结果,所述打印装置确定相对于所述第一位置且在主扫描方向上将所述第二位置设置在下游还是上游。
22.一种利用打印装置确定被打印介质下边缘的方法,其中所述打印装置设有:
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
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
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
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通过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所述被打印介质遮挡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
用于确定被打印介质下边缘的方法包括步骤:
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以及
基于检测的结果,获得所述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在所述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23.一种用于使打印装置执行如下操作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打印装置设有: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通过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所述被打印介质遮挡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
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以及基于检测的结果,获得所述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在所述进给方向上的位置,其中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24.一种计算机系统,包括:
计算机单元;以及
可连接至所述计算机单元的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设有:进给装置,用于沿预定的进给方向进给已被供应的被打印介质;光发射装置,用于发射光;以及光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所述打印装置能检测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的输出值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通过所述进给装置进给的所述被打印介质遮挡所述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光而引起的,
其中,所述打印装置在多个位置处检测由于所述被打印介质的下边缘遮挡所述光而引起的所述输出值的变化,并且基于检测的结果,所述打印装置获得所述下边缘的左边缘或右边缘中任一个边缘在所述进给方向上的位置,所述左边缘或右边缘中的任一个边缘尾随另一个边缘沿所述进给方向被进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45206/2002 | 2002-02-21 | ||
JP2002045206A JP4019730B2 (ja) | 2002-02-21 | 2002-02-21 | 印刷装置、被印刷体下端決定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
JP50348/2002 | 2002-02-26 | ||
JP2002050348A JP4019735B2 (ja) | 2002-02-26 | 2002-02-26 | 印刷装置、被印刷体上端決定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64753A true CN1564753A (zh) | 2005-01-12 |
CN100343069C CN100343069C (zh) | 2007-10-17 |
Family
ID=27759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80122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3069C (zh) | 2002-02-21 | 2003-02-18 | 打印装置、确定打印介质上、下边缘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984082B2 (zh) |
EP (1) | EP1449670A4 (zh) |
CN (1) | CN100343069C (zh) |
WO (1) | WO2003070473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708398B2 (en) | 2006-09-25 | 2010-05-0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
CN101898457B (zh) * | 2005-02-23 | 2012-10-03 | 株式会社理光 | 成像装置 |
CN106739555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南京富士通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打印机纸张纠偏系统和纠偏方法 |
CN109311331A (zh) * | 2016-05-25 | 2019-02-05 | 领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在一系列对象上打印的打印机 |
CN110341331A (zh) * | 2019-08-07 | 2019-10-18 | 福建星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针式打印机的纸张边界自动检测及控制方法 |
CN113928032A (zh) * | 2020-07-13 | 2022-01-14 | 广州精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处理倾斜的打印介质的打印方法和系统 |
CN115431645A (zh) * | 2022-09-23 | 2022-12-06 |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打印定位方法、打印定位设备、打印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05035A1 (ja) * | 2002-07-04 | 2004-01-1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
JP4345700B2 (ja) | 2005-03-29 | 2009-10-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JP4513774B2 (ja) * | 2006-03-15 | 2010-07-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 |
US7648216B2 (en) * | 2006-08-30 | 2010-01-1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ethod for printing on a print media |
JP2010189157A (ja) * | 2009-02-19 | 2010-09-02 | Seiko Epson Corp | ラベル検出方法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ー |
JP2021072715A (ja) * | 2019-10-31 | 2021-05-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モーター駆動回路、集積回路装置、電子機器およびモーター制御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058012A (zh) * | 1973-09-21 | 1975-05-20 | ||
JPH0767994B2 (ja) * | 1989-03-02 | 1995-07-26 |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単票給紙装置における斜行単票処理方法 |
JPH02255360A (ja) | 1989-03-30 | 1990-10-16 | Brother Ind Ltd | プリンタの印字位置補正装置 |
JPH04189239A (ja) * | 1990-11-20 | 1992-07-07 | Fujitsu Ltd | 印刷装置におけるオフセット及びスキュー補正方式 |
US5127752A (en) * | 1991-01-09 | 1992-07-07 | Apple Computer, Inc. | Device and method of registering image relative to border of printed media |
JPH0558012A (ja) * | 1991-07-04 | 1993-03-09 | Canon Inc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907597B2 (ja) * | 1991-07-29 | 1999-06-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の検出方法 |
US5397192A (en) * | 1993-11-01 | 1995-03-14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Shuttle-type printer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same |
JPH0880609A (ja) * | 1994-09-12 | 1996-03-26 | Canon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手段および記録装置 |
JPH10291689A (ja) * | 1997-04-16 | 1998-11-04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 |
JP3720534B2 (ja) * | 1997-06-11 | 2005-11-30 |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 メディア検知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3930120B2 (ja) | 1997-10-17 | 2007-06-1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
US6239817B1 (en) * | 1998-10-20 | 2001-05-29 | Hewlett-Packard Comapny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borderless print image |
JP2001030532A (ja) * | 1999-05-19 | 2001-02-06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プリント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装置 |
US6390703B1 (en) * | 2000-09-14 | 2002-05-21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Media handling system |
KR100449019B1 (ko) * | 2002-08-06 | 2004-09-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여백없는 인쇄를 위한 용지에지 검출장치 및 방법 |
US6834929B1 (en) * | 2003-07-29 | 2004-12-28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Method for printing in normal and borderless printing modes |
-
2003
- 2003-02-18 WO PCT/JP2003/001727 patent/WO200307047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3-02-18 CN CNB038012251A patent/CN10034306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2-18 US US10/491,984 patent/US698408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2-18 EP EP03705287A patent/EP1449670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98457B (zh) * | 2005-02-23 | 2012-10-03 | 株式会社理光 | 成像装置 |
US7708398B2 (en) | 2006-09-25 | 2010-05-0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
CN109311331A (zh) * | 2016-05-25 | 2019-02-05 | 领新印刷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在一系列对象上打印的打印机 |
CN106739555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南京富士通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打印机纸张纠偏系统和纠偏方法 |
CN106739555B (zh) * | 2016-12-30 | 2019-02-12 | 南京富士通电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打印机纸张纠偏系统和纠偏方法 |
CN110341331A (zh) * | 2019-08-07 | 2019-10-18 | 福建星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针式打印机的纸张边界自动检测及控制方法 |
CN113928032A (zh) * | 2020-07-13 | 2022-01-14 | 广州精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处理倾斜的打印介质的打印方法和系统 |
CN115431645A (zh) * | 2022-09-23 | 2022-12-06 |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打印定位方法、打印定位设备、打印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5431645B (zh) * | 2022-09-23 | 2023-08-08 |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打印定位方法、打印定位设备、打印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449670A1 (en) | 2004-08-25 |
WO2003070473A1 (fr) | 2003-08-28 |
US20040247364A1 (en) | 2004-12-09 |
EP1449670A4 (en) | 2005-04-13 |
US6984082B2 (en) | 2006-01-10 |
CN100343069C (zh) | 2007-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9735C (zh) | 采用串行记录头的图象记录装置 | |
CN100343069C (zh) | 打印装置、确定打印介质上、下边缘的方法、计算机程序及系统 | |
CN1684829A (zh) | 液体喷射装置和打印系统 | |
CN1907721A (zh) | 具有支撑纸张的压印平板和可动支撑部的喷墨记录装置 | |
CN1302927C (zh) | 打印设备和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打印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 | |
CN1564750A (zh) |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程序、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系统 | |
CN1234533C (zh) | 记录装置及记录方法 | |
CN1196075C (zh) | 图象读取装置 | |
CN1244796C (zh) | 记录介质判别方法及记录装置 | |
CN1186193C (zh) | 图像处理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程序 | |
CN1258445C (zh) | 采用具有多个喷墨加热器的喷墨头的喷墨设备 | |
CN1277687C (zh) | 打印装置 | |
CN1124020C (zh) | 图像形成装置用的光束扫描装置 | |
CN100351092C (zh) | 图像处理设备、成像设备、打印机驱动器、图像处理方法 | |
CN1615223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72221C (zh) | 光束特性评价方法 | |
CN1918895A (zh) | 呈l形构造的打印机和图像读取器的组合 | |
CN1186267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077662A (zh) | 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 |
CN1671557A (zh) |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程序以及计算机系统 | |
CN2710898Y (zh) | 成像设备 | |
CN1874894A (zh) | 打印方法、打印设备、打印系统和测试图形 | |
CN1810508A (zh) | 打印装置、其控制方法、打印用数据生成装置和生成方法 | |
CN1792086A (zh) | 图像位置校正方法、图像位置校正用夹具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694811A (zh) | 液体喷射装置、计算机系统和液体喷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7 Termination date: 2012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