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549030A - 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49030A
CN1549030A CNA031366600A CN03136660A CN1549030A CN 1549030 A CN1549030 A CN 1549030A CN A031366600 A CNA031366600 A CN A031366600A CN 03136660 A CN03136660 A CN 03136660A CN 1549030 A CN1549030 A CN 15490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backlight module
module body
cover plat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366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10078C (zh
Inventor
吴志刚
李国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CNB031366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310078C/zh
Publication of CN1549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49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00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007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其主要是由一模块本体、一变压器盖板以及一变压器所构成。其中,该变压器盖板配置于模块本体的底部,变压器配置于变压器盖板的内表面,且与模块本体保持一间距。其藉由先将变压器与变压器盖板结合为一单元后再固定至模块本体上,可减少背光模块在组装时的锁固次数,而可降低模块本体变形的机率;由于变压器锁固于变压器盖板上且与模块本体无直接接触,而可降低变压器的热传导,使模块本体内部的冷阴极灯管可处于正常的发光温度,进而可提升背光模块辉度的展现;另在变压器与变压器盖板之间配置有一散热垫片,可加强变压器与盖板的密合度,并使变压器产生的高热更为顺畅传导至散热装置上,进而可提升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学领域图象通讯中用于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有效将变压器(inverter)所产生的高热排出,并可降低模块本体变形机率的背光模块(Back Light Module)。
背景技术
针对多媒体社会的急速发展进步,多半受惠于半导体组件或人机显示装置的飞跃性进步。就显示器而言,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因具有优异的显示品质与其经济性,一直独占近年来的显示器市场。然而,对于个人在桌上操作多数终端机/显示器装置的环境,或是以环保的观点切入来看,若以节省能源的潮流加以预测,阴极射线管因其空间利用以及能源消耗上仍存在很多问题,而对于轻、薄、短、小以及低消耗功率的需求则无法提供有效的解决之道。因此,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已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液晶分子本身并不会发光,故必须藉由背光模块提供液晶面板所需的面光源,使得液晶面板达到显示的效果,并同时获得足够的亮度与对比度。现有的背光模块,按结构型式通常分为侧面入光式与直下式两种,其中,该侧面入光式的背光模块,是需藉由一导光板(lightguide plate),以将线光源转换为液晶面板所需的面光源,而该直下式的背光模块则无须配置导光板,便可直接提供液晶面板所需的面光源。
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是现有习知的背光模块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2是现有习知的背光模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该现有习知的背光模块100,此处是以一直下式背光模块为例,其结构主要是由一模块本体110、一变压器(inverter)120以及一变压器盖板(inverter cover)130所构成。其中,该模块本体110,主要是由一外框体(bezel back)112以及多个冷阴极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ce Lamp,CCFL)114所构成,这些冷阴极灯管114配置于外框体112内,而外框体112的材质例如是反射材,用以将冷阴极灯管114所发射的光线,集中朝向模块本体110上方所配置的液晶面板(图中未示)投射。
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的变压器120配置于模块本体110的底部,变压器盖板130配置于模块本体110的底部,且变压器盖板130的内表面并与变压器130接触,而将变压器120覆盖。变压器120主要是由一电路板122以及至少一灯源驱动组件124所构成,其中灯源驱动组件124配置于电路板122上,而灯源驱动组件124是用以驱动冷阴极灯管114,其运作时会产生高热,因此灯源驱动组件124可视为背光模块100中的主要热来源。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习知技术在进行模块本体110与变压器120及变压器盖板130的组装时,是先将变压器120卡置于外框体112底部所凸设的定位块(图中未示)上,以将变压器120定位于安装区域上,之后再将变压器120藉由锁固构件(例如螺丝)锁固于外框体112的底部。在变压器120与外框体112组装之后,接着将变压器盖板130同样利用锁固构件(例如螺丝)锁固于外框体112的底部,而将变压器120盖合。
然而,上述如此的组装方式,将使得外框体112的底部需承受多次的锁固力道,容易导致模块本体110变形的机率提高。此外,现有习知技术中在将变压器120与变压器盖板130依序组装至模块本体110的底部后,变压器130在运作时所产生的高热会朝向模块本体110的底部传导,造成模块本体110内部温度的升高,当模块本体110内部的温度高于冷阴极灯管114的发光温度时,即会影响冷阴极灯管114的发光效率,进而直接影响到背光模块100的辉度呈现。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背光模块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上述背光模块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背光模块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的背光模块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背光模块,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使其可以减少背光模块在组装时的锁固次数,进而可以降低模块本体变形的机率,而具有更加适于实用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将变压器所产生的高热顺利的导出背光模块之外,可避免冷阴极灯管在高温的环境下运作,进而可以提升背光模块的辉度展现。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模块本体;一变压器盖板,配置于该模块本体的底部;以及一变压器,配置于该变压器盖板的内表面,且与该模块本体保持一间距。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的模块本体包括:一外框体,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其中该变压器盖板配置于该外表面上;以及至少一冷阴极灯管,配置于该外框体内。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的外框体的材质为一反射材。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更包括一反射片,其中该反射片配置于该外框体的该内表面上。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更包括一扩散片,其中该扩散片配置于该模块本体上,且对应于该冷阴极灯管的上方。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更包括一增光片,其中该增光片配置于该扩散片上。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的变压器包括:一电路板;以及至少一灯源驱动组件,配置于该电路板上,且该灯源驱动组件与该变压器盖板的该内表面接触。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更包括一散热垫片,该散热垫片配置于该变压器与该变压器盖板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一模块本体;一变压器盖板,具有一安装部及两支撑部,该些支撑部位于该安装部的侧缘,且该些支撑部配置于该模块本体的底部;以及一变压器,配置于该安装部的内表面,且与该模块本体保持一间距。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的模块本体包括:一外框体,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其中该支撑部配置于该外表面上;以及至少一冷阴极灯管,配置于该外框体内。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的外框体的材质为一反射材。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更包括一反射片,其中该反射片配置于该外框体的该内表面上。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更包括一扩散片,其中该扩散片配置于该模块本体上,且对应于该冷阴极灯管的上方。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更包括一增光片,其中该增光片配置于该扩散片上。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的变压器包括:一电路板;以及至少一灯源驱动组件,配置于该电路板上,且该灯源驱动组件与该变压器盖板的该内表面接触。
前述的背光模块,其更包括一散热垫片,其中该散热垫片配置于该变压器与该变压器盖板之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为了达到前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其主要是由一模块本体、一变压器盖板以及一变压器所构成。其中,该变压器盖板配置于模块本体的底部,而变压器配置于变压器盖板的内表面,且与模块本体保持一间距。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变压器盖板具有一安装部及两支撑部,两支撑部位于安装部的侧缘,且配置于模块本体的底部,而变压器配置于安装部的内表面,且与模块本体保持一间距。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模块本体主要是由一外框体及至少一冷阴极灯管所构成。其中,该外框体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变压器配置于外框体的外表面上,冷阴极灯管则配置于外框体内。变压器主要是由一电路板以及至少一灯源驱动组件所构成,其中,灯源驱动组件配置于电路板上,且灯源驱动组件与变压器盖板的内表面接触。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外框体的内表面上可配置一反射片(reflector),用以将冷阴极灯管所发射的光线,集中朝向模块本体上方所配置的液晶面板投射。此外,外框体本身的材质亦可采用反射材质,以省去反射片的组装成本与时间。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为了增进背光模块的辉度呈现,可选择性地配置一扩散片及一增光片,其中扩散片例如是配置于模块本体上且对应于冷阴极灯管的上方,而增光片例如是配置于扩散片上。
在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的变压器与变压器盖板之间例如配置一散热垫片(thermal pad),藉由该散热垫片可加强变压器与盖板的密合度以提升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背光模块,其主要是由一模块本体、一变压器盖板以及一变压器所构成。其中,变压器盖板配置于模块本体的底部,变压器配置于变压器盖板的内表面,且与模块本体保持一间距。
本发明藉由先将变压器与变压器盖板结合为一单元后,再固定至模块本体上以减少背光模块的锁固次数,而可降低模块本体变形的机率。此外其变压器盖板是架空出一空间,使变压器固定变压器盖板后,再固定至模块本体上时,由于变压器与模块本体并无直接接触,因此可以降低变压器的热传导,进而可提升背光模块的辉度展现。
借由上述结构,本发明的背光模块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是先将变压器锁固于变压器盖板上而结合为一单元后,再将变压器盖板锁固于模块本体的底部,故可减少背光模块螺锁次数,而可降低模块本体变形的机率。
2、本发明的变压器锁固于变压器盖板上且未与模块本体直接接触,而可降低变压器热的传导,以使模块本体内部的冷阴极灯管可处于正常的发光温度,进而提升背光模块辉度的展现。
3、本发明在变压器与变压器盖板之间配置一散热垫片,用以加强变压器与盖板的密合度,并使变压器产生的高热可更为顺畅的传导至散热装置上,进而可提升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殊结构的背光模块,可以减少背光模块在组装时的锁固次数,进而可以降低模块本体变形的机率,而具有更加适于实用的功效;另其可将变压器所产生的高热顺利的导出背光模块之外,可避免冷阴极灯管在高温的环境下运作,进而可以提升背光模块的辉度展现。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且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习知的背光模块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现有习知的背光模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100:背光模块                    110:模块本体
112:外框体                      114:冷阴极灯管
120:变压器                      122:电路板
124:灯源驱动组件                130:变压器盖板
200:背光模块                    210:模块本体
212:外框体                      214:冷阴极灯管
220:变压器                      222:电路板
224:灯源驱动组件                230:变压器盖板
232:安装部                      234: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背光模块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3、图4所示,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背光模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请同时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发明背光模块,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一直下式背光模块为例进行说明,其主要是由一模块本体210、一变压器220以及一变压器盖板230所构成;其中:
上述的模块本体210,主要是由一外框体212以及多个冷阴极灯管(CCFL)214所构成,这些冷阴极灯管214配置于外框体212内。该外框体212的内表面上例如配置设有一反射片216,用以将冷阴极灯管214所发射的光线,集中朝向模块本体210上方所配置的液晶面板(图中未示)投射。当然,外框体212本身的材质亦可采用反射材质,以省去反射片216的组装成本及时间。
此外,为了增进背光模块200的辉度呈现,可选择性地配置设有一扩散片217及一增光片218,其中,该扩散片217例如是配置于模块本体210上且对应于冷阴极灯管214的上方,而该增光片218例如是配置于扩散片218上。
上述的变压器盖板230,具有一安装部232及两支撑部234,该两支撑部234例如位于安装部232的任两侧上(亦可位于整个周缘上),且该支撑部234配置于外框体212的底部,而变压器220配置于安装部232的内表面,且与模块本体210保持一间距。
上述的变压器220,主要是由一电路板222以及至少一灯源驱动组件224所构成,其中该灯源驱动组件224配置于电路板222上,且该灯源驱动组件224与变压器盖板230的内表面232接触。
故从以上结构可得知,变压器盖板230是藉由安装部232及支撑部234的结构设计而架空出一空间,使配置于变压器盖板230上的变压器220及模块本体210并无直接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模块本体210与变压器220及变压器盖板230的组装时,是先将变压器220藉由锁固构件(例如螺丝)锁固于变压器盖板230上,使变压器220及变压器盖板230结合为一单元,接着将变压器盖板230同样利用锁固构件(例如螺丝)锁固于外框体212的底部,而将变压器220及变压器盖板230固定于外框体212的底部。
由于外框体212的底部只需经过一次螺锁过程(即螺锁变压器盖板230),故可减少背光模块200的锁固次数,进而可降低模块本体210变形的机率。此外,由于变压器220不需固定于模块本体210上,故外框体212的底部毋须成形设置定位用的定位块,进而使得外框体212的制作更为方便。
请继续参阅图3及图4所示,由于变压器220是配置于变压器盖板230上,而未与模块本体210直接接触,故变压器220的灯源驱动组件224所产生的高热可传导至变压器盖板230上,并与外界空气相接触而将该高热能顺利的导出背光模块200之外。如此,模块本体210内部的冷阴极灯管214即可处于正常的发光温度,进而可以提升背光模块200辉度的展现。
此外,由于变压器盖板230是藉由安装部232及支撑部234的结构设计而架空出一空间,使配置于变压器盖板230上的变压器220与模块本体210并无直接接触,故使得外界空气可流通于变压器220及模块本体210之间,进而可以帮助散热。
另外,请参阅图4所示,变压器220与变压器盖板230之间例如又配置设有一散热装置240,在本实施例中该散热装置240可为设置一散热垫片250,藉由该散热垫片250的配置,可以加强变压器220与盖板230的密合度,使变压器220产生的高热可以更为顺畅且均匀的传导至变压器盖板230上,而可进一步提升散热装置240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模块本体;
一变压器盖板,配置于该模块本体的底部;以及
一变压器,配置于该变压器盖板的内表面,且与该模块本体保持一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模块本体包括:
一外框体,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其中该变压器盖板配置于该外表面上;以及
至少一冷阴极灯管,配置于该外框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框体的材质为一反射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反射片,其中该反射片配置于该外框体的该内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扩散片,其中该扩散片配置于该模块本体上,且对应于该冷阴极灯管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增光片,其中该增光片配置于该扩散片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变压器包括:
一电路板;以及
至少一灯源驱动组件,配置于该电路板上,且该灯源驱动组件与该变压器盖板的该内表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散热垫片,该散热垫片配置于该变压器与该变压器盖板之间。
9、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模块本体;
一变压器盖板,具有一安装部及两支撑部,该些支撑部位于该安装部的侧缘,且该些支撑部配置于该模块本体的底部;以及
一变压器,配置于该安装部的内表面,且与该模块本体保持一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模块本体包括:
一外框体,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其中该支撑部配置于该外表面上;以及
至少一冷阴极灯管,配置于该外框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外框体的材质为一反射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反射片,其中该反射片配置于该外框体的该内表面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扩散片,其中该扩散片配置于该模块本体上,且对应于该冷阴极灯管的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增光片,其中该增光片配置于该扩散片上。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变压器包括:
一电路板;以及
至少一灯源驱动组件,配置于该电路板上,且该灯源驱动组件与该变压器盖板的该内表面接触。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散热垫片,其中该散热垫片配置于该变压器与该变压器盖板之间。
CNB031366600A 2003-05-22 2003-05-22 背光模块 Expired - Lifetime CN131007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366600A CN1310078C (zh) 2003-05-22 2003-05-22 背光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31366600A CN1310078C (zh) 2003-05-22 2003-05-22 背光模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49030A true CN1549030A (zh) 2004-11-24
CN1310078C CN1310078C (zh) 2007-04-11

Family

ID=34323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366600A Expired - Lifetime CN1310078C (zh) 2003-05-22 2003-05-22 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310078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3234C (zh) * 2004-11-29 2008-03-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2096214A (zh) * 2009-12-11 2011-06-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46396A (ja) * 1994-11-21 1996-06-07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716580B2 (ja) * 1997-02-27 2005-11-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投写型表示装置
JP2001350133A (ja) * 2000-06-05 2001-1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2246193A (ja) * 2001-02-15 2002-08-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界抑制回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3234C (zh) * 2004-11-29 2008-03-0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2096214A (zh) * 2009-12-11 2011-06-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US8810747B2 (en) 2009-12-11 2014-08-19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10078C (zh) 2007-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5031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607433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69122A (zh) 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这种背光组件的显示装置
CN1862344A (zh) 背光组件和具有所述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975536A (zh) 背光组件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器件
CN1818762A (zh) 背光模块
CN101044427A (zh) 散热装置和显示单元
CN1467551A (zh) 背光组件和直接照明式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38389A (zh) 液晶板组件及具有该液晶板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815320A (zh) 支承构件、背光组件及其显示装置
CN1959500A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制造灯固定构件的方法
TW200424674A (en) Backlight unit having changing lamps therein conveniently
CN1306324C (zh) 液晶显示模组
CN1908761A (zh) 背光单元
CN1877374A (zh) 导光板、背光组件以及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549030A (zh) 背光模块
CN1512232A (zh) 直下型背光模块
CN1869794A (zh) 对组基板的紫外光照射装置
CN1904695A (zh) 背光模块的反射板
CN100357809C (zh) 背光模块
CN1769975A (zh) 背光单元及液晶显示器件
CN1740873A (zh) 直下式背光模块
CN204268234U (zh) 结构改良的背光源
CN10104248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694315Y (zh) 背光模块及其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