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2187A - 涉及无线通信的消息传送系统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涉及无线通信的消息传送系统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02187A CN1502187A CNA018225691A CN01822569A CN1502187A CN 1502187 A CN1502187 A CN 1502187A CN A018225691 A CNA018225691 A CN A018225691A CN 01822569 A CN01822569 A CN 01822569A CN 1502187 A CN1502187 A CN 15021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host server
- client computer
- address
- ser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8—Message adapt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3—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messages, i.e. mailbox systems
- H04M3/5322—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messages, i.e. mailbox systems for recording text messa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1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r context of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105—Financial transactions and auctions, e.g. bid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45—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voicemail messaging
- H04M2203/4536—Voicemail combined with text-based messag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38—Graded-service arrangements, i.e. some subscribers prevented from establishing certain connections
- H04M3/382—Graded-service arrangements, i.e. some subscribers prevented from establishing certain connections using authorisation codes or passwor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04W4/14—Short messaging services, e.g. short message services [SMS] or unstructured supplementary service data [USS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Fina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消息传送系统(11)及其方法,用于在一个主机服务器(15)和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一部分的一个客户机(13a)之间传送消息。GSM网络包含一个SMS设备,以使用SMSC(25)在它的客户机之间传送消息,每一无线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网络识别号码(NIN)来唯一地识别GSM网络内的客户机。每一消息包括一个消息分组(43),消息分组(43)包括预定接收方的地址(49)、消息发送方的地址(47)和消息本身(51)。主机服务器(15)可以经由互联网(19)选择性地连接到多个不同的客户机类型(13)以便在其之间传达消息。每一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CIN),以对主机服务器(15)唯一地识别它。主机服务器(15)和SMSC(25)通过互联网(19)或者另一计算机网络而互连到一起以便在其之间提供通信。主机服务器(15)的一个客户机(13)是一个无线客户机(13a)并且它具有与它的NIN相应的CIN。主机服务器(15)具有一个访问码(AC)和一个唯一标识号码(UIN),对SMSC(25)唯一地识别它,唯一标识号码被归因于:(i)由它执行的一个规定动作,和(ii)一个实体,该实体是所述规定动作的对象。有关于一个特定的规定动作和实体,在主机服务器(15)和无线客户机(13a)之间的消息分组(43)中发送的消息包括:(i)作为主机服务器(15)地址的AC和被分配给特定动作和实体的UIN的一个组合;和(ii)作为无线客户机地址的NIN。该SMSC(25)也使用预定接收方或发送方的地址中的访问码,以相应地识别发送到主机服务器(15)或者从主机服务器(15)中收到的消息和路由消息。
Description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息传送系统及其方法,该消息传送系统涉及在多个用户和主机服务器之间消息的通信,其中在一个用户和主机之间的介质涉及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本发明发现特定的可是不是唯一的应用)涉及的用户是数字无线电设备形式的客户机,特别是蜂窝无线电话、寻呼机或其它此类通信设备。
此发明对于基于短信业务(“SMS”)的客户机应用以及诸如移动电话之类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设备具有特定的、可是不唯一的应用。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上下文需要,否则单词“包括”应该理解为隐含一个规定的整体或整体组的包含但是不排除任何其他整体或整体组。
发明背景
随着个人计算机(PC)不断增加的使用以及可以链接个人计算机在它们之间实现通信的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消息传送系统已经变得很流行。例如,在电子通信传递消息来临以前以一种相似的方式使用公告板,电子公告板系统(BBS)被提供来用于共享和交换电子消息以及其他文件的目的,并且其可以被大量的人张贴、阅读并且回复。BBS最初独立于互联网,但是现在许多(如果不是最多)都具有它们自己的网站,并且可以使用接入该公告板的互联网来张贴和阅读消息和文件。通常,BBS被用来允许具有共同爱好和兴趣的人们分享想法等等,BBS还被使用作为销售产品的一种手段。
互联网已经扩展了BBS概念的可访问性和功能性以便在它自己的权限中提供实时消息传送。这趋向于被实现于通常所称的即时消息传送系统和聊天室中。
即时消息传送系统提供使用互联网和一个服务提供者或交易服务器的一个媒介,通过该媒介,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或客户机彼此可以直接发送和接收消息。可以形成特定的“伙伴”消息传送组,以使消息按照组来被广泛发送和接收。这类消息传送的直接性类似于通过互联网的电子邮件,但是可以包括不同的客户机类型。它无需在一个虚拟或电子的公告板上张贴消息,并且更关心消息从一个客户机到一个预定接收方或接收方组的消息的直接转送。因此,即时消息倾向于更为用户特定化,在此,各个用户以及一个用户把一则消息传送给另一用户或伙伴用户组(他们通常彼此认识)的愿望推动了它。
聊天室趋向于通过提供一个虚拟公告板来保持公告板概念,在虚拟公告板中,消息被保持并按顺序显示给访问该房间的客户机。这仍然涉及把对访问该房间的客户机进行消息下载并且在这种意义上讲或多或少涉及即时消息。可是,聊天室趋向于更主题具体化并且采用一种布告栏类型格式,其更有益于关于一个特别主题的消息对访问该房间的若干感兴趣用户或客户机的转送。
可以对访问管理该房间的服务器的任何人开放该访问,或者访问可以被限制为需要会员和口令访问。主题的类型是无限的,在此,具体的房间可以为教育目的、个人目的以及一个说明的e商务或另外的而被建立。
例如,一个聊天室可以被明确运转作为访问该聊天室的成员或客户机的一个约会或个人搭配服务。一个聊天室也可以被明确运转用于向有关访问该会话的人们讨论或提供一个特定感兴趣话题的消息,例如,青少年问题或商业方法的专利保护。
聊天室的想法可以被继续扩展来提供用于交易,比如一个论坛,用于在访问拍卖或交易物品或产品的会话的那些人之中购买和销售产品。
对于诸如即时消息传送系统、BBS、聊天室、拍卖行等等之类的基于互联网的消息传送系统,需要用户”注册”到管理之的服务器上以便参与。这通常需要电子邮件地址和密码二者的输入。在访问被限制和/或涉及某些形式的商业活动时特别需要电子邮件地址,以便验证指令并且可以把通知发送给参与者(例如,因为某人已经张贴了对他消息的一个回复),而密码被用来核实参与者的身份。
所有这些消息传送系统存在相同的局限。一个用户大体上首先需要互联网访问来获得会员或者对管理该消息的服务器进行被认可的访问以便阅读和张贴消息。在BBS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参与者想要知道是否某人已经回复他的消息,或者想要阅读张贴到该BBS上的任何其它消息/文件,则他必须等待一个电子邮件通知(其也需要他登陆到他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上),或者有规律地访问该BBS来检查BBS上的消息状态。这很消耗时间并且很麻烦。在BBS被建立用于交易或者用于拍卖的地方,在提出一个报价或出价、报价或出价的接受之间的延时以及在张贴关于产品的问题和对此类询问的响应之间的延时可以证明对买卖双方来说都是非常让人感到阻挠的。
现在通常当网站也以无线标识语言(WML)的形式被管理时,则对于具有诸如蜂窝无线之类移动设备的用户可使用无线应用协议(WAP)来访问互联网。用户能够拨叫所谓的“WAP互联网网关”,并且能够通过与他们的移动设备一起提供的一个Web浏览器访问互联网。用户因此能够通过他们的移动设备访问BBS,但是与使用诸如个人计算机(PC机)之类的其它装置的互联网访问相同的问题出现。为了使用WAP,用户必须具有一个WAP使能装置。使用旧的移动设备不可能访问WML网站。通常使用WAP装置访问互联网比使用传统PC机更昂贵。眼下,不是所有的网站都可经WAP装置访问,因为并不是许多网站都具有WML相关者。
对内容的WAP访问、BBS、聊天室等等的另一替换是通过Sim工具箱或STK以及嵌入它自己SMS消息上的命令或关键字的使用。STK使其能够以类似于WAP访问的一种方式使用GSM设备来访问内容,即,通过菜单激励的导航。访问的实际内容可以是来自互联网或者任何其它电子源。STK保持一个与WAP的“类似感觉”,即,一个用户能够使用他的GSM设备往上下移动一个选择菜单。STK操作SMS作为运营商并且STK作为该移动设备上的主要用户接口。虽然STK可以工作在最古老的GSM设备(即不能WAP激活的那些GSM设备)上,但是它们需要用户更换他移动设备的SIM卡。STK的另一缺点是:菜单树需要被“烧”进该SIM卡中。一旦被烧,则菜单的树形结构就不能被改变。
其它的实践是用户访问具有关键字使用的基于SMS的内容。可是,大部分用户最多非直觉地找到系统。没有指令手册的帮助,关键字几乎总是被忘记,并且如果它们被记住,也趋向于被错误地使用。因此相当数量的SMS内容业务被错误地路由到预定的内容供应商。
本质上,菜单类型命令难以保持在一个GSM设备和一个其中指令运营商为SMS的主机服务器之间。因为一个主机服务器必须”记住”用户前面的操作或选择是什么以便知道接下来在该树内带领他到何处,所以困难发生。由于在GSM设备和一个主机服务器之间基于SMS的相互作用以非会话格式发生,所以主机服务器如何能够精确地掌握所有用户前面的动作是很不明显的。一个会话是指在一个客户机和一个服务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其中,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开放一个临时的电子链路用于消息的实时交换。一旦客户机注销或者因为任何原因电子链路被中断时则该会话被终止。
正如在申请人的共同悬而未决的国际专利申请PCT/SG00/00068、PCT/SG00/00069和PCT/SG00/00070(所有这些申请都在此被参考结合)中所述,即时消息传送系统可以被提供,其是有效客户机类型独立的并且能够涉及通过互联网或其它计算机网络与一个服务器的连通性。甚至,这些系统可以提供与按照GSM系统操作并使用SMS的移动蜂窝无线电话的连通性。如上所述,对于SMS,一个“短消息传送业务中心”(“SMSC”)提供一个服务器系统,通过这个服务器系统,被客户机用户发送和接收的所有SMS消息被处理。那些消息很短,通常限制为160字符长度,并且在GSM网的用户之间被发送,SMSC服务器系统利用预定接收方的GSM移动号码来处理待送到正确目的地的消息。在SMS协议下,使用蜂窝电话网,来自发送方的文本消息最初被发送给SMSC服务器系统。SMSC服务器系统然后存储该消息并且当识别到接收方在小区内工作时根据标准的GSM协议把它分派给预定接收方下载。如此,SMS消息通常被描述为使用一个“存储并转发”方案的。
这些应用描述了它如何能够根据SMSC服务器系统依靠特定的GSM电话和网络生产商来使用一个特定协议连接到互联网上。例如,NokiTM使用计算机接口消息分配协议版本二(CIMD2)。
正如在申请人的共同悬而未决的国际申请PCT/SG00/00092(其也加入在此作为参考)中所述,已知合作提供WAP和SMS技术。Wapit.comTM提供一个BBS,其中通过WAP张贴消息,并且一旦一个回复已经被张贴了则通过SMS通知参与者。在此情况下,通过把命令嵌入到SMS消息本身之内来实现经由SMS的回复。
申请人前面的申请都按照这样一种方式促进了即时消息:即,该方式可以很容易适合来提供与一个GSM客户机的通信。这能够按照在申请人的共同悬而未决的国际申请PCT/SG00/00127(其也结合在此作为参考)中描述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变化中被获得。
按照这样一种类似方式:即,上述申请中描述的申请者的即时消息传送系统使得利用GSM设备发生有效并且方便的通信的方式,本发明想把此应用扩展到消息传送系统本身,其可以涉及使用电子BBS、聊天室、交易论坛或者为了任何目的可以从一个用户或客户机传送消息到另一个的其它类型功能。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申请人证明了这样一个处理:即,使用SMS作为载体通过内容进行导航从互联网或任何电子源中获得信息,例如关于如何使用系统或如何访问特定特征。这些处理保持了菜单“树”的感觉而不需要使用WAP访问或STK。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在用户或客户机与一个主机服务器之间提供有效并且方便的消息通信,其中在一个用户和交换服务器之间的媒介涉及无线通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此提供一种用于在一个主机服务器和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一部分的一个客户机之间传送消息的消息传送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使用一个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以在其之间无线传送消息的一个消息传送业务,所述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以便唯一地识别在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内的客户机,并且每个消息包括一个消息分组,每个消息分组包括所述消息分组的一个预定接收方的地址和该消息发送方的地址;所述消息传送系统包括:一个主机服务器,多个客户机可以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主机服务器上以便在其之间传送消息,每一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以便把所述客户机唯一地识别到所述主机服务器;所述主机服务器和所述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互连以便在其之间提供通信,因此响应于来自客户机的一个请求,关于消息传送系统使用的信息可以从所述主机服务器发送给客户机,所述请求包括一个消息分组,所述消息分组包括一个访问码和指示被请求消息的数据,所述访问码对所述消息传送服务器唯一地识别所述主机服务器,响应于所述请求消息分组,所述主机服务器可以操作以返回一个信息消息分组给所述客户机,信息消息分组包括客户机请求的消息和响应于所述信息消息分组而被客户机使用来作为一个请求消息访问码的一个访问码,所述访问码识别所述主机服务器并且包括由包含在信息消息分组中的信息所确定的一个部分。
优选地,初始请求消息分组包括一个基本访问码加指示被请求消息的数据。
优选地,该数据包括数字字符或文字字符的一个关键字。
优选地,后来的请求消息分组访问码包括基本访问码加另外的指针。
优选地,主机服务器具有处理装置以:
(i)从客户机中收到的一个请求消息分组的发送方地址中验证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
(ii)处理来自具有与之相关的有效客户机识别号码的消息分组中的接收方地址中的访问码;和
(iii)响应于一个接收到的请求消息,使用所述请求消息分组访问码作为信息消息分组中的发送方地址来产生所述信息消息分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此提供一种用于请求关于消息传送系统使用的消息的方法,所述消息传送系统用于在一个主机服务器和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一部分的一个客户机之间传送消息,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具有使用一个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来在其之间无线传送消息的一个消息传送业务,所述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以便唯一地识别在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内的客户机,并且每个消息包括一个消息分组,每个消息分组包括所述消息分组的一个预定接收方地址和该消息发送方的地址;所述方法包括:分配与之相关的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以对所述主机服务器唯一地识别客户机;编辑一个请求消息分组并从客户机到所述主机服务器发送该请求消息分组,所述请求包括一个消息分组,所述消息分组包括一个访问码和指示被请求消息的数据,所述访问码对所述消息传送服务器唯一地识别所述主机服务器,并且响应于所述请求消息分组,从所述主机服务器返回一个信息消息分组给所述客户机,信息消息分组包括客户机请求的消息和响应于所述信息消息分组而被客户机使用来作为一个请求消息访问码的一个访问码,所述访问码识别所述主机服务器并且包括由包含在信息消息分组中的消息确定的一个部分。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含如下步骤:从客户机中收到的一个请求消息分组的发送方地址中验证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处理来自具有与之相关的有效客户机识别号码的消息分组中的接收方地址中的访问码;和响应于一个接收到的请求消息,使用所述请求消息分组访问码作为信息消息分组中的发送方地址来产生所述信息消息分组。
优选地,该方法包括交换一系列请求和信息消息分组,每个交换与选项的选择有关并且一系列进一步选项的提供与以前的选择有关。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这里提供:一种用于在一个主机服务器和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一部分的一个客户机之间传送消息的消息传送系统,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多个无线客户机,所述多个无线客户机具有使用一个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来在其之间无线传送消息的一个消息传送业务,每个无线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网络识别号码以便唯一地识别在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内的客户机,并且每个消息包括一个消息分组,每个消息分组包括所述消息分组的一个预定接收方的地址和该消息发送方的地址;所述消息传送系统包括:
一个主机服务器,多个客户机可以经由一个计算机网络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主机服务器上以便在其之间传送消息,每一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以便对所述主机服务器唯一识别所述客户机;
所述主机服务器和所述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通过另外一个计算机网络互连以便在其之间提供通信;
主机服务器的客户机之一是一个无线客户机,并且具有与它的网络识别号码相应的客户机识别号码;
所述主机服务器具有一个访问码和一个唯一标识号码,所述访问码用来对所述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唯一识别所述主机服务器,所述唯一标识号码归于:(i)由所述主机服务器执行的一个规定动作,和(ii)一个实体,该实体是所述规定动作的对象;
其中,在所述主机服务器和有关于一个特定规定动作和实体的一个客户机之间发送的消息包括:
(i)访问码和归于特定动作和实体的唯一标识号码的一个组合,其作为分别在发送给作为发送方的一个客户机或者从作为预定接收方的一个客户机中发送的消息分组中主机服务器的地址;和
(ii)网络识别号码,所述网络识别号码作为分别在发送给作为发送方的一个客户机或者从作为预定接收方的一个客户机中发送的消息分组中主机服务器的地址;
并且其中,所述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使用预定接收方或发送方的地址中的访问码,以相应地识别发送到主机服务器或者从主机服务器中收到的消息和路由消息。
优选地,该规定动作包括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访问一个电子公告板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并且所述实体是公告板有关的对象或话题。
优选地,消息涉及阅读、张贴或者响应公告板上的一消息。
优选地,所述规定动作包括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参与一个商业交易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并且所述实体是作为所述交易对象的一个产品或服务。
优选地,所述商业交易是一个拍卖并且消息涉及该拍卖中的一个出价。
优选地,所述规定动作包括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个人服务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并且所述实体是特定类型的个人服务。
优选地,所述规定动作包括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一个聊天室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并且所述实体是聊天室的特定对象或话题。
优选地,所述规定动作包括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把消息直接转送给消息分组中规定的主机服务器的另一客户机或客户机组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并且所述实体是涉及的特定客户机或客户机组。
优选地,所述客户机组是在主机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作为发送消息的客户机的伙伴而被储存的那些。
仍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这里提供:一种用于在一个主机服务器和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一部分的一个客户机之间传送消息的方法,多个客户机可以通过一个计算机网络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主机服务器来在其之间传送消息,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多个无线客户机,所述多个无线客户机具有使用一个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来在其之间无线传送消息的一个消息传送业务,每个无线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网络识别号码以便唯一地识别在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内的客户机,并且每个消息包括一个消息分组,每个消息分组包括所述消息分组的一个预定接收方的地址和该消息发送方的地址;所述方法包括:分配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给主机服务器的每个客户机以便把所述客户机唯一识别给所述主机服务器,因此客户机的客户机识别号码是与它的网络识别号码相应的无线通信网络的一部分;分配所述主机服务器的一个访问码和一个唯一标识号码,所述访问码用于把所述主机服务器唯一地识别到所述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表示:(i)由所述主机服务器执行的一个规定动作,和(ii)一个实体,该实体是所述规定动作的主题;编辑在所述主机服务器和有关于一个特定规定动作和实体的一个客户机之间发送的消息包括:(i)访问码和归于特定动作和实体的唯一标识号码的一个组合,其作为分别在发送给作为发送方的一个客户机或者从作为预定接收方的一个客户机中发送的消息分组中主机服务器的地址;和(ii)网络识别号码,所述网络识别号码作为分别在发送给作为发送方的一个客户机或者从作为预定接收方的一个客户机中发送的消息分组中主机服务器的地址;和使用预定的接收方或发送方的地址中的访问码通过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来路由消息以便识别发送到主机服务器或从主机服务器中接收的消息。
附图说明
根据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下列说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参考附图做出该说明,附图中:
图1是一个示意框图,示出了具有连接到主机服务器的不同客户机类型的消息传送系统的总体布置;
图2是示意框图,示出了适合于具有连接到主机服务器的基于PC和GSM设备客户机类型的即时消息应用的消息传送系统的实施例;
图3是示出了一消息如何从一个GSM设备客户机类型被发射给主机服务器的示意框图;
图4是示出了一消息如何从主机服务器中被一个GSM设备客户机类型接收的示意框图;
图5到7是整体示出了一个用户如何可以注册交易和拍卖服务应用的示意图;
图8是一个示意图,整体示出了用户如何接收关于他的出价的通知并且在交易和拍卖服务应用中提出进一步出价;
图9是用于拍卖格式服务的一个实例讨论板;
图10是利用与拍卖服务格式相关的无线客户机的讨论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消息传送系统和以拍卖服务格式的形式无线客户机与主机服务器的交互作用的示意图;
图12是与涉及基于PC和无线客户机的与“寻找一个男朋友”相关的个人服务的实例讨论板;
图13是与“少年问题”有关的话题相关的一个聊天室的实例讨论板;和
图14是说明从一个主机服务器由一个GSM客户机访问消息的一个实例菜单树。
最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最佳方式的优选实施例是针对一个即时消息传送的消息传送系统和方法,其涉及与在一个主机服务器和注册在所述主机服务器上的若干用户之间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服务相关的消息通信,在此,至少一个用户是具有它自己的消息传送业务的无线通信网络的一个客户机。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网是一个GSM网络并且消息传送业务是SMS。
如图1所示,实施例的消息传送系统11主要包括相同或不同类型13a、13b、13c和13d的多个客户机13以及一个主机服务器15。主机服务器15包括多个网关服务器15a到15d以及一个用户信息数据库17。网关服务器经由一个计算机网络被选择性地连接到每一客户机13,计算机网络在本实施例中是互联网19,用于发送并接收消息和命令,如箭头21所示,与由主机服务器15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有关。
当被期望使用任何或所有下列终端或设备来应用一个特定业务时,客户机13经由互联网19选择性地连接到主机服务器15:
一个GSM移动客户机13a,经由一个GSM小区位置23和SMSC服务器系统25连接,其中,SMS消息27在诸如移动电话之类客户机的一个GSM设备29和SMSC服务器系统25之间被发射;
一个基于PC的客户机13b,经由一个互联网服务提供者(“ISP”)31连接,在此,消息分组33在客户机的PC客户机应用和ISP 31之间被传送;
一个互联网浏览器客户机13c,经由一个ISP 35,在此,HTML消息分组37在浏览器客户机13c和ISP 35之间被传送;和
一个电子邮件客户机13d,经由一个ISP 37,在此,电子邮件消息分组39在电子邮件客户机13d和ISP 37之间被传送。
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唯一识别每个客户机到主机服务器15。此号码被映射到客户机的实际地址并且被储存在主机服务器的用户信息数据库17内。
无线客户机是无线通信网络一部分,诸如GSM移动客户机13a,也具有一个网络识别号码来把无线客户机唯一识别到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在这种情况下为GSM网络,移动客户机13a是该网络的一个成员。此号码被储存在GSM网络内并且被移动客户机使用来识别由移动客户机发送的SMS消息的预定接收方以及SMSC服务器系统的此类消息的发送方地址以便完成消息传送。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识别号码只不过是移动客户机13a的GSM设备的GSM电话号码。
SMSC服务器系统25控制并管理在它的无线客户机用户之间所有SMS消息的发射。SMSC服务器系统25包括一个数据库,在该数据库内,所有SMS用户的网络识别号码以及被无线客户机用户发送给目标接收方的SMS消息分组27被储存,目标接收方在发送的瞬时可以对蜂窝网络连接或可用或者可以对蜂窝网络不连接或不可用。当一个接收方的GSM设备被开启并被连接或以其它方式可用来接收在小区位置内的消息时,则随后为目标接收方自动下载这些消息分组。
正如上所述,主机服务器15经由互联网19被直接连接到SMSC服务器系统25。然而,在其它替换实施例中,SMSC服务器系统可以经由一个直接电子链路来连接。按照这种方式,通过互联网经由直接电子或数据传输线可以从主机服务器15发送消息或短消息给SMSC服务器系统25用于后续传送给GSM网络上的SMS用户。使用GSM网络的消息协议在主机服务器15和SMSC服务器系统25之间发送和接收短消息。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特定协议是CIMD2,它是被诸如Nokia(诺基亚)和Ericsson(爱立信)之类GSM移动电话及网络生产商采用的一个系统。可是,该系统可以支持诸如短消息点对点协议(“SMPP”)之类的其他协议。
消息传送系统的一个重要原理是:主机服务器15把一个无线客户机的网络识别号码归于消息传送系统的客户机识别号码。按照这种方式,主机服务器15在它的无线客户机的识别和寻址方面与SMSC服务器系统25兼容,从而有助于消息经由SMSC服务器系统在主机服务器和无线客户机之间转送。
一个访问码也被归于主机服务器15以便将它唯一识别给SMSC服务器系统25。访问码被使用于无线客户机13a和主机服务器15之间发送的消息中,以使SMSC服务器系统25可以从由与它提供的SMS消息传送业务相关的SMSC服务器系统处理的但是不想要被发送给主机服务器的其它SMS消息中区别出来自无线客户机中想要发送给主机服务器15的SMS消息。
从SMSC服务器系统25的观点来看,此访问码有效地构成主机服务器15的地址。在本实施例中,SMSC服务器系统25被特别配置,以从表示目标地址的网络识别号码的开头很少的数字或者由GSM网络上一个无线客户机发送的一SMS消息的预定接收方的GSM电话号码中解码该访问码。在本实施例中,SMSC服务器系统25装备有适当路由选择软件,以在一旦经由互联网从网络识别号码中解码出访问码时把它接收的任何消息引导到主机服务器。
一个唯一标识号码(“UIN”)为它的客户机而被归于(ascribed)由主机服务器15提供的各种服务。UIN表示:(a)由主机服务器为一个客户机执行的一个规定动作,和(b)一个实体,该实体是规定动作的对象(subject)。
在本实施例中,由主机服务器15执行的规定动作包括:
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访问一个电子公告板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
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参与一个商业交易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
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个人服务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
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一个聊天室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
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把消息直接转送给消息分组中规定的主机服务器的另一客户机或客户机组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其在下文中将被称为即时消息传送应用。
成为规定动作主题的实体分别是:
公告板有关的对象或话题;
成为商业交易的主题的产品或服务;
特定类型的个人服务;
聊天室的特定主题或话题;
与接收消息有关的特定客户机或客户机组。
因此,对于不同的规定动作和与规定动作相关的不同实体分配不同的UIN。
该实施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无线客户机的情况下,一消息与之有关的规定动作和实体的UIN与主机服务器的访问码结合来构成主机服务器15的地址。此外,直到GSM网络被涉及,访问码和UIN的这种组合是主机服务器的网络识别号码,并且被使用作为在意被无线客户机发送给主机服务器的一个SMS消息中的预定接收方的地址或有效GSM号码。它同样被使用作为有关于由主机服务器提供给无线客户机的任何服务的由主机服务器发送给无线客户机的任何消息的发送方地址。
现在将具体参考由上述规定动作和实体概述执行的各个服务,描述主机服务器15和它的客户机13的结构和操作。主机服务器15被配置来根据由它提供的特定服务来接纳一个特定字符和功能。此结构被具体化为软件并且因此说明书将足够详细地集中注意力在采取特定的规定动作联合动作主题的实体中所执行的特定功能上以便使一个具有可用程序开发工具公共常识的软件程序员能写入软件命令来执行主机服务器的功能。
即时消息传送应用
当从客户机中收到的一个消息分组中的UIN指示一个即时消息功能要被主机服务器15执行时,主机服务器代表用户执行下列基本的动作:(i)发送和(ii)接收即时消息,和(iii)检测用户谁“在线”,即,谁在该特定时间瞬时或者那个时间周围正好连接到互联网或可被即时消息访问。用户也被称为即时消息“IM”方案中的“伙伴”。
由于互联网和GSM网、GSM用户的移运性等等不够理想的稳定性,不能绝对保证在瞬时消息的瞬时处一个用户实际在线或可达到。可是,本实施例想提供由于主机服务器15采用的某一动作(稍后将更详细描述)引起的一个关于用户在一个给定瞬时处是否可能达到或不可达到的合理假设。
主机服务器15被具体编程来采用任何上述基本动作,如果由访问主机服务器的一个客户机触发或命令这样做。当客户机在发送给主机服务器的一个消息分组中发送一则电子提示或命令时则此触发发生。例如,一个GSM设备将通过发送一则SMS消息给主机服务器来执行此操作,一个电子邮件客户机将通过发送一则电子邮件给主机服务器来执行此操作,一个浏览器客户机将通过网页发送指令或命令给主机服务器来执行此操作,并且一个基于PC的应用将通过一电子或互联网链路发送命令给主机服务器来执行此操作。
传送的信息的格式,比如谁在线的实际消息或通知必定取决于装置类型。例如,对于一个GSM设备,格式将为SMS格式,对于一个电子邮件,它将为电子邮件形式,而对于一个浏览器客户机,它将为超级文本标识语言(“HTML”)形式。
因为本发明主要涉及即时消息传送应用(因为它涉及无线客户机),所以主机服务器15和客户机13关于即时消息传送的基本功能将在它们相对于如图2所示的GSM客户机和基于PC的客户机如何操作的环境中被描述。为了描述利用其它客户机类型如何操作基本功能,将对申请人的共同未决的国际申请PCT/SG00/00068进行参考。
首先论及使用基于PC的客户机应用的瞬时消息,如图2所示,一个IM用户的基于互联网的PC应用41作为一个程序位于用户的PC机上。该程序通过两个分开的“弹出”窗(一个发送和接收消息窗43和一个伙伴在线窗45)来提供发送和接收消息以及在线伙伴通知的各种功能。
发送和接收消息窗43包括:一个“来自”(From)报头47,用于识别源自该消息的客户机的客户机识别号码(CIN);一个“到”(To)报头49,用于识别该消息预定或目标的客户机的CIN;和一个消息内容空间51,用于显示发送或接收的即时消息的文字。在实际的PC应用中,此消息的创建实际上可以是自动的,当在基于PC的客户机应用41上双击接收方的姓名(伙伴)的计算机图标时发送方的CIN和接收方的CIN被自动包含在消息中。
为了传送消息,主机服务器15包含一个IM服务器应用53和一个用户状态数据库55,启动功能位于服务器应用53中,用户状态数据库55存储在之中发送即时消息的用户细节和启动功能的状态细节,其被不断地更新。因此,在各个IM用户PC应用45和主机服务器15之间的通信经由互联网19和用户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ISP”)31而发生。
从基于PC的客户机应用发送消息首先需要用户41经由用户的ISP31在线连接到互联网19并且从规定该应用可用功能的用户客户机应用上提供的一个菜单中选择一个“发送方消息”选项。用户然后需要在发送和接收消息窗43中提供的消息内容空间51中输入消息并且在“到”(To)报头49中通过目标接收方的CIN或它的一个代理(比如他的”伙伴”名称)规定目标接收方。由于用户选择”发送方消息”选项的结果,所以因为用户被认为是发送方,则该程序被设计来在“来自”(From)报头47中自动显示用户的CIN。
该程序被设计来向消息已经被接收并因此被用户从菜单中选择一个“阅读消息”选项而被阅读的那个用户提供一个可视通知。在选择相同的上,发送和接收消息窗43将显示“来自”报头识别消息的发送方的CIN并且“到”识别作为用户的接收方的CIN。
伙伴在线通知窗45包括两半,上半部57和下半部59。上半部57具有被标记“在线”的一个报头57a和一个空间57b,在空间57b中先前定义的在线伙伴的所有CIN被列出。下半部59具有被标记“离线”的一个报头59a和一个空间59b,在空间59b中脱机的所有剩余用户伙伴的CIN被列出。此消息的实际显示在PC机应用中可以稍微改变,取决于用户的参数选择和应用图形用户接口(“GUI”)不断改变的设计。可是,给予的基本信息保持相同。
在基于PC的IM客户机应用中这些功能的提供以及窗格的设计是本领域熟知的。因此本发明的替换方式可以被不同类型的可视通知完成相同的基本功能,比如改变颜色或突出识别特定用户或伙伴的图标列表。
相对于在一个基于GSM的客户机中提供这些相同的功能,一个必定不同的配置被提供,在此,对在GSM网络上使用的现有SMS系统进行使用。在基于GSM的客户机中,诸如移动电话之类的一个GSM设备61是终端或装置,并且此装置的用户把它操作为GSM网络的一个用户,在该GSM网络中,通过被安排来建立一个蜂窝网络的GSM蜂窝站63在用户之间无线发射通讯。
在一个GSM网络上用户对用户的SMS消息包括一个消息分组65,消息分组65包括:发送方的网络识别号码(NIN)(发送方的GSM移动电话号码)67、目标接收方的NIN(通常为接收方的GSM移动电话号码)69、SMSC服务器系统25的GSM移动号码,SMSC服务器系统25将处理消息71以及多达160个字符的消息73。
通过在GSM设备中输入一个SMS消息73并且在“到”地址69中指定目标接收方的NIN,以完成从GSM移动设备61到消息传送系统11的另外一个用户的消息发送。实际的输入步骤对GSM设备生产商来说是特定的。
重要的是,接收方的NIN地址是数字访问码(由GSM运营商定义)和目标接收方的CIN的一个组合。正如先前描述的,访问码对GSM运营商是特定的并且被用来指示SMSC服务器系统25,SMS被SMSC服务器系统25转送给主机服务器15。
正如它接收来自GSM网络的SMSC服务器系统25中的典型SMS消息一样,GSM设备61经由消息传送系统11接收即时消息。由一个GSM客户机从主机服务器15中收到的即时消息将指示在”来自”或”回复到”地址67中的一个CIN包括访问码加用户CIN的组合。
重要的是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即时消息传送应用中用户的CIN实际上构成UIN,UIN被主机服务器解码以便确定对于适当实体的必要的规定动作——在这种情况下,把消息分组作为一个即时消息发送给指示的接收方。
IM服务器应用53被设计来通过包含在线伙伴消息的SMS消息来提供伙伴在线通知给GSM客户机。在由一个GSM客户机触发时,IM服务器应用53发送这些消息给GSM客户机61。取决于用户的规定,这样一则消息的触发可以是自动或手动的。
如图2所示,通过GSM设备61的用户发送包含指明规定的SMS命令的一个UIN在内的一则消息75给主机服务器15来完成手动触发。例如,此SMS消息75的消息分组将包含与规定的“谁是在线命令”结合的主机服务器15的访问码作为“到”地址77中的NIN。主机服务器15装备有处理装置以便当它从SMSC服务器系统25中接收包含“谁在线命令”的此SMS消息时,它解码该UIN以便确定它是一个即时消息应用然后调用IM服务器应用53来专用于该规定动作。在手动触发的实例中,这将涉及送回一个SMS消息或一系列SMS消息81给消息的发送方通知或列出发送方的那些在线伙伴的CIN以及匿名(如果被输入的话)。可替代地,这则SMS消息81的消息分组可以包含一个特定GSM客户机用户的CIN 83与指示他或她在线或其它消息的一则消息85。
在自动触发的情况下,当IM服务器应用检测到他们在线出现或如此改变时,IM服务器应用53被设计来发送关于特定GSM客户机在线与否的一个SMS通知给一个特定用户或一组用户(伙伴)。因此,利用自动触发,GSM用户不需要提示。
本实施例的即时消息传送应用工作在这样一个原理上:即,使用单个CIN/UIN来识别一个用户,而不管他们的客户机类型,以及将一个类型与唯一UIN匹配到可以被主机服务器处理的用户的所有客户机类型。因此IM服务器应用允许用户利用任何下列客户机类型访问他们的账户:基于PC的客户机应用,GSM客户机,互联网浏览器客户机以及电子邮件客户机。不管客户机类型,IM服务器应用53可以识别用户,并因此把它们匹配到它们的特定CIN/UIN。从这里开始,用户可以访问IM系统的基本功能,比如发送消息、回复消息、接收消息以及检查谁在线,以及其他的基本IM功能。
现在将参考图3和4对于GSM设备客户机类型描述一种方式,在该方式中,IM服务器应用53的设备和用户的CIN/UIN匹配。对于其他客户机类型这已经被使用了的方式在申请人的共同未决的国际申请PCT/SG00/00068中被描述。
相对于由一个GSM设备85提供的一个GSM客户机应用,实际上被运行在多个网关服务器15a到15e之下的IM服务器应用53经由互联网19被连接到SMSC服务器系统25。SMSC服务器系统25接着与各个GSM蜂窝站87无线通信,以便与移动用户的GSM设备85建立通信。
在一个即时消息从GSM设备85发送到主机服务器15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SMSC服务器系统25最初从GSM设备85中接收消息分组89并且对“到”地址字段91中的接收方地址的访问码进行解码,经由互联网19把消息分组发射到主机服务器15上。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GSM客户机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它的本地SMS来在消息分组89中发送消息给主机服务器的客户机,通过把一个访问码(由GSM运营商定义)附加到接收方的CIN上来形成该地址。通过从主机服务器送回给用户GSM设备的SMS消息也完成了伙伴在线的通知。
如箭头93所示主机服务器15在接收消息分组89时使用它的处理装置来把在“来自”地址字段95中的用户的(唯一)CIN(在这种情况下CIN是用户的GSM移动电话号码)匹配到用户信息数据库17中主机服务器注册用户的已存储CIN以便验证消息分组的发送方的CIN然后处理从“到”地址字段91中提取的UIN以便调用所需的例行程序来对于规定实体执行规定动作(在这种情况下为即时消息应用)。当用户使用他的GSM设备第一次注册时,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服务器使用(国家代码)+(地区码或GSM运营商码)+(移动电话号码)来形成GSM用户的CIN。因此,由于所有的SMS消息分组在“来自”地址字段95中包括发送方的GSM移动号码,所以匹配很直接。
在调用即时消息传送应用时,通过访问用户信息数据库17,IM服务器应用53确定消息的目标接收方的用户状态,正如在从“到”地址字段91中提取的UIN中所规定的。IM服务器应用53还建立了客户机类型,基于储存在用户信息数据库中对于目标接收方的用户设定,该客户机类型对于该目标接收方可以被访问以便确保消息到接收方选定的客户机装置的适当路由。这本质上涉及以用户的特定客户机类型的适当格式适应接收方的CIN,所述格式是由消息来编址处理。在基于PC以及基于浏览器的客户机应用情况下,这将只是UIN本身。在GSM应用的情况下,它实际上将是目标接收方的电话号码,在此示例中其在任何交易中都是UIN。在基于电子邮件的客户机情况下,它将只是目标接收方的电子邮件地址。因为电子邮件地址是数字字符,所以电子邮件地址实际上被映射到一个数字地址中。
在目标接收方的客户机类型是一个GSM设备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通过把作为一SMS消息用于传送到SMSC服务器系统25并且通过SMSC服务器系统25的消息分组97的地址字段正确地格式化,消息分组97被IM服务器应用53处理。格式化涉及从消息分组97的“到”地址字段99中拆开访问码并且把访问码加到在“来自”地址字段101中指出的发送方的CIN开头去。
消息分组然后经由互联网19被直接发送到GSM网络的SMSC服务器系统25,如箭头103所示。当GSM网络检测到用户的指定GSM设备105经由GSM蜂窝站107之一接收消息的有效性时,GSM客户机用户最终在GSM网络的SMS下接收消息分组97。
在如图3和4所示的特定示例中,发送消息的用户具有CIN’639189336647’,并且接收消息的用户具有CIN’639185556666。可是,GSM客户机需要把由SMSC服务器系统25分配给主机服务器的访问码(在此示例中为“373”,)附加到目标接收方的CIN开头,用于通过GSM网络向外拨号,如果目标GSM接收方要通过简单地“回复”该消息来回复该消息----即,发送方的NIN在“发送方”数字地址中被自动输入。
应当注意,在所有实例中,用户的CIN是用于处理发给他们或源自他们的即时消息的用户主要标识符。此UIN与每个装置唯一标识符的一对一匹配创建了IM系统的单个账户系统的基本基础。
用于使用诸如CIN之类的一个数字的一个关键原因是速度。这在利用GSM设备实现即时消息的快速传输中特别有用。为了响应由一个GSM设备用户接收的一则IM消息,需要所有发送方做的是单击回复按键,于是发送方的CIN被自动输入GSM设备的“回复”地址中。此外,GSM设备用户发出消息同样容易且快捷。所有用户必须做的是在“发送方”地址中输入被附加GSM运营商的访问码上的预定接收方的CIN。此组合访问码-CIN实际上可以被储存在大多数GSM设备的通讯录中,从而帮助地址的快速重叫以及消息的发射。
商业交易应用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主机服务器15,其被设计和配置来调用一个例行程序用于以商业交易的形式执行一个规定动作的。利用电子商务,本发明已经应用到其上的许多类型商业交易已经发展。
然而,本实施例的描述将局限于参考图5到8描述本发明对一个交易和拍卖业务的应用。
当从一个客户机中收到的消息分组中的一个UIN指示该消息与主机服务器15提供的交易和拍卖业务有关时,则主机服务器上的一个拍卖服务器应用111被调用。
拍卖服务器应用111主要包括一个注册处理装置(注册处理机),一个消息分配装置(消息分配器),一个消息接收装置(消息接收机),一个唯一标识号码指定装置(UIN指定器),一个拍卖数据库装置(拍卖数据库112),和一个交易和拍卖处理装置(拍卖处理机)。这些以程序调度程序的形式被实施,这些调度程序在拍卖服务器应用111中一个操作系统的控制下被不断地执行并且因此自动操作注册并出价处理。
拍卖和交易业务的预期用户的注册过程被承担需要预期用户具有运行于计算机113上的一个基于PC机或基于浏览器的客户机,其能够利用用户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ISP)以及一个GSM设备117经由互联网19访问主机服务器15。
主机服务器15还被直接链接或者通过互联网链接到GSM网络的SMSC服务器系统25,其GSM设备117用户是按照先前所述方式的一个用户。一旦主机服务器调用拍卖服务器应用,则拍卖服务器应用111的消息分配器和消息接收机经由主机服务器15与SMSC服务器系统25直接通信以便经由SMS发送并接收短消息或命令。
在本实施例中,预期用户经由计算机113访问由拍卖服务器应用111通过主机服务器15使之对交易和拍卖业务的预期用户可用的一个注册形式。
该注册形式包括用户为注册过程必须输入基本数据的那些字段以及如果期望用户可以输入任选数据的另外字段。
当该预期用户把数据已经输入到注册形式中的必要字段中时,该预期用户然后把数据提交到在主机服务器15上提供的拍卖服务器应用111上。这可以以若干方式被实现,比如对于注册形式使用基于HTML网页的一个形式,在此,用户可以提交输入数据到拍卖服务器应用111去。
一从用户计算机113中收到必要的和可选择的数据之后,拍卖服务器应用111调用注册处理机。
注册处理机在主机服务器15的主用户信息数据库17中创建一个新的入口来对于在主机服务器上提供的交易和拍卖业务利用主机服务器暂时寄存用户。此入口包含用于注册目的的规定的重要和可选择的数据。在该实施例中,交易和拍卖业务的主要数据包括用户姓名、地址、该用户拥有的有消息传送能力的无线设备的NIN(比如一个GSM移动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和昵称。实施例中的可选择的数据例如包括用户的出生日期。
注册处理机向用户指定一个临时密码,它被储存在用户信息数据库17中而不必在眼下被传送给用户。为用户储存在用户信息数据库17中的数据被标记为待用直到一个验证处理被完成。
图6示出了使用于实施例中的验证处理的第一部分。新用户利用拍卖服务器应用111注册的验证处理由注册处理机执行。正如所示的,注册过程最初涉及:注册处理机从用户信息数据库17中获得指定给用户的临时密码和用户的GSM移动电话号码。
注册处理机然后命令消息分配器发送一则SMS消息给用户的移动电话117。用户的GSM移动电话号码被使用作为SMS消息中的“接收方”字段。SMS消息的消息正文包含由注册处理机指定给用户的临时密码。消息正文还可以包含一个指示,其指示用户利用他们的计算机113输入密码并将其提交给主机服务器15。
图7示出了验证过程的第二部分。正如所示的,在他们的GSM移动电话117上接收到SMS消息之后,用户使用计算机113把临时密码提交给主机服务器15。在该实施例中,一旦用户已经把在注册形式上输入的数据提交给主机服务器15,则拍卖服务器应用111把用户计算机113带到进一步的HTML网页,其通知用户:他们不久将在他们的移动电话上接收到包含一个临时密码的一则消息。该进一步的HTML网页然后命令用户在网页上提供的一个字段中输入密码并将其提交给主机服务器15。该进一步的HTML网页然后解释一旦密码已经被拍卖服务器应用111验证,则他们的账户将被激活。
用户输入密码到他们的计算机113,并且把信息提交给主机服务器15。由主机服务器15接收的信息还必须识别用户。这可以按照各种方式来实现,比如通过“cookies(甜饼)”的使用。”cookie”是驻留于计算机113上的一个数据文件,其包含基于用户先前活动的信息,它也使主机服务器15能够识别一个用户或仅仅访问与拍卖服务器应用111相应的URL地址的某人。对于此会话,识别用户的cookie与此用户的账户相关。
一收到密码,主机服务器15调用拍卖服务器应用111来验证所提交的密码与储存在用户信息数据库17中的临时密码是否相同。如果密码正确,用户的账户被标记为有效并且用户计算机113被导向另一HTML网页,其通知用户他注册成功。可替代地,如果提交的密码未正确匹配储存在数据库17中的唯一密码,则用户的计算机113被导向一个HTML页面,其通知用户他们的注册尝试失败并请重试。
在消息处理器阻拦用户进一步尝试之前允许一些尝试。
虽然具有验证处理的实施例已经被描述包括:一个消息被发给用户GSM设备以及用户通过他们的计算机输入一个确认,但是应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替换的注册程序,其仍然需要用户指定他们的移动电话号码以便激活他们的账户。
例如,在提交注册数据时,用户可以被带到一个网页,该网页包含临时密码并且被命令经由他的GSM设备117发送包含他们密码的一则SMS消息给一个特定电话号码。那个电话号码将由服务器系统25的主机服务器15的8MSC访问码和一个UIN的结合组成,该UIN包括像为了注册目的一样由主机服务器15指定并识别的数字地址。用户的SMS消息然后将从SMSC服务器系统25被转送给主机服务器15,并且在从作为接收方地址输入的连接的号码中提取的UIN解码之后,拍卖服务器应用111将被调用并且消息接收机使用来处理该消息。用户的ID和密码能因此被核实,因为消息正文包含密码并且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将在这则SMS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出现。
在注册处理的一个改进中,拍卖服务器应用111使主机服务器15发送一则消息给用户的移动电话117,其包含一则消息,该消息命令用户输入显示在出现在他的计算机113上的HTML页面上的临时密码。此消息具有作为它的“发送方”的一个号码,此号码包括用户GSM设备预订的GSM网络的SMSC服务器系统15的主机服务器15的数字访问码和一个UIN的结合,该UIN指明对注册处理机的访问。在许多GSM设备中,可以通过简单地单击他们GSM设备上的“回复”按键来完成发送包含临时密码的一则SMS。“发送方”地址(它是关于注册处理机的数字访问码和UIN的结合)被自动插入在新的SMS消息的“接收方”字段中,从而简化临时密码的发送。
在这个特定的注册方法中,消息分配器把一个号码插入到SMS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该号码包括数字访问码与像为了注册目的利用拍卖服务器应用111的一样被主机服务器15分配和识别的UIN的结合。数字访问码被SMSC服务器系统25使用来识别用于主机服务器15的消息。被SMSC服务器系统25接收的任何SMS消息将从SMSC服务器系统25中直接被转送给主机服务器15,SMSC服务器系统25它的”接收方”字段以主机服务器15的数字访问码开始。主机服务器15随后将解码UIN,并且在建立消息涉及由主机服务器提供的交易和拍卖业务之后,然后调用拍卖服务器应用111于是消息接收机被使用来处理该消息。
用于注册的UIN是对注册处理机指出的一个预确定号码。这样以来,被编址到注册处理机的UIN去的、由消息接收机接收的任何消息将被消息接收机转发给注册处理机。
一旦被注册,则一个用户能够浏览可用于交易和拍卖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对于产品和服务出价,如下详细所述。注册的用户也能够在由拍卖服务器应用111管理的拍卖数据库112中放置他们的产品用于交易或拍卖。
为了把一个产品或服务加到拍卖数据库112中,用户按照一种与如上所述提交注册数据类似的方式来把产品数据提交给主机服务器15。也就是说,用户使用他们的计算机115访问拍卖服务器应用111并且访问一个“增加新的产品”的HTML网页。用户然后输入产品数据并且在拍卖服务器应用111的控制下提交该产品数据用于输入到拍卖数据库112中。在该实施例中,向用户要求下列产品数据,某些是可选择的:
标题:将出现在拍卖数据库112上的产品列表中的产品的一个简短描述。
用户Id:出售该产品的注册用户的昵称。
用户密码:用户的密码,这被用来核实产品进入。如果密码不正确,则该产品将不被加到拍卖数据库112中。
拍卖类型/方法:用户可以规定该拍卖被管理为一个常规的拍卖或者例如为一个开价高渐降低的拍卖。
物品描述:出售物品的一个更详细的说明。
国家:卖方的国家。
拍卖开始日期和时间:拍卖将开始的日期和时间。在一个拍卖开始之前不接受的物品出价。
拍卖持续时间:拍卖将持续的时间长度。
类别:从被出卖的产品类型列表中选定的一个宽广的识别。例如:古董,音乐,或者计算机。
外部资源的URL:用户可以为图片规定的一个可选择的通用资源位置(URL),进一步消息等等。
计算机图形文件(任选的):可以经由互联网19从计算机115直接上载到拍卖数据库112中被出价的物品的图片。
付帐方式:用户将接受的付帐方式或方法,比如现金、支票或信用卡。
运输信息:关于产品从卖方运输到成功买主的细节,比如运输成本、卖方国家是否准备运送等等。
最低出价:一个阈值,其为第一次出价设置的一个最小值。
低于最低出价值的出价被拍卖服务器应用111忽略不计。
保留出价:规定一个价格的一个可选值,低于该价格则卖方不准备出卖货物。
出价增量:最低的出价增量。
是否使用动态出价时间的动态反转(可选):此切换告诉拍卖服务器如果接近于规定拍卖持续时间结束时出价正被接收则是否扩展拍卖持续时间。当该切换被打开时,则拍卖将被扩展直到对于一个与动态出价时间相应的一个时间长度内都没有出价被接收为止。
为完整起见,由用户提交的产品数据由拍卖服务器应用111核对,并且,如果该信息是完整的,那么UIN指定器指定一个UIN给产品。产品数据和UIN然后被存储在拍卖数据库112。当拍卖开始的时候,涉及该产品的出价也被存储在拍卖数据库112中。
用户可以经由互联网19用他的计算机115浏览在拍卖数据库112上的可用于拍卖的产品。如果一个用户想要对一个产品出价,他简单地选择该产品并且在网页上开始一个出价提交。使用如上所述的验证过程,该用户的身份然后被验证。如果该用户的身份是可信的,那么用户对该产品的出价由拍卖服务器应用111被接受并且存储在拍卖数据库112中。用户对一个特定产品的出价用该产品的UIN而被识别。在替换实施例中,当出价的时候,验证过程可以被跳过,或者只有在产品价值超过一个预定值的情况下需要。
用户能够进入两个出价类型,一个常规出价或者一个自动出价,或者委托出价。一个常规出价由对一个具体的值的单个出价组成。一个自动出价由用户指定一个最大的出价。拍卖和交易处理机然后作为用户的一个代理开始通过对产品的最低价增加到用户指定的最高价进行出价,通过最可能小的增值以求赢得该产品的出价。
一旦用户已经注册他们对一个产品的最初出价,用户不需要访问他的计算机115,涉及用户出价和更进一步的出价的通知就被发给用户的GSM移动电话和从用户的GSM移动电话接收。图8帮助说明了该通知和出价过程。
当一个用户对一个产品的出价被打败的时候,拍卖和交易处理机指示消息调度器发送一个SMS消息给用户的GSM移动电话117。该拍卖和消息交易处理机从用户信息数据库17取回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并且将其转送给消息调度器,其被包括在SMS消息的“接收方”字段。拍卖和交易处理机还转送产品的UIN给消息调度器,其链接主机服务器15的数字访问码和接收到的产品UIN并且在SMS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插入该结果号码。
最后,拍卖和交易处理机转送一个消息文本给消息调度器,其中包含SMS消息的消息正文。由拍卖和交易处理机组成的消息文本包括关于产品的消息,例如产品名称,当前竞买的最高价,和发出一个更进一步的出价的指令。一个示例消息文本可能显示:“你已经出价高于’古董书柜’。当前竞买的最高价现在是$1,050。要发出另一个出价,只回复这个消息,并且指定出价类型和金额”。
该SMS消息通过消息调度器被直接发送到GSM网络的SMSC服务器系统25,该系统转送它到用户的GSM移动电话117。
要发出该产品的另一个出价,用户需要使用GSM移动电话117的回复设备简单地回复该SMS消息。方便地,GSM移动电话117的回复设备会自动地在初始的SMS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取得该号码并且将其插入回复SMS消息的“接收方”字段中。因此,用户不需要为了发出一个随后的出价而重叫电子邮件地址或者产品码。用户简单地在SMS消息的正文中输入出价类型和出价数值并且发送SMS消息。
要发出一个$1200的常规出价,用户简单地输入“常规1200”来作为回复SMS消息的文本消息。要发出一个$1200的自动代理出价,用户输入“自动1200”来作为SMS消息的正文。
一旦用户发送了该SMS消息,他的GSM移动电话117就将其发送到GSM网络的SMSC服务器系统25。SMSC服务器系统25识别在SMS消息的“接收方”字段中的主机服务器15的数字访问码并且经由互联网直接转送SMS消息给主机15。主机服务器15从消息中解码UIN,并且在与拍卖服务器应用111有关的识别时,调用拍卖服务器应用的消息接收器。
在接收到该SMS消息时,消息接收器就从SMS消息的“接收方”字段中提取产品的UIN,从SMS消息的“发送方”字段中提取用户的移动电话号码,以及提取SMS消息的文本消息并且把这些转送到交易和拍卖处理机。
该交易和拍卖处理机能够从产品UIN识别该产品。更进一步地,交易和拍卖处理机可以从他们的GSM移动电话号码识别用户。如果一个更高的出价已经从另一个用户被接收,或者用户的出价指令是破译不出的,那么拍卖和交易处理机发送一个回复SMS消息给用户的GSM移动电话117去通知他们该错误。另外,交易和拍卖处理机在拍卖数据库112中从用户为那个产品输入出价。选择性地,如果出价被成功接收,那么拍卖和交易处理机可以发送一个回复SMS消息给用户的GSM移动电话117以通知他们他的出价被成功接收。
除了发送通知给先前的最高价竞买人之外,拍卖交易处理机还可以安排发送同样的通知给某些或者所有已经出价该产品的用户。
现在参考图9到11描述在无线客户机之间的拍卖格式无线讨论板的一个实际示例,所述无线客户机已经通过拍卖服务器应用注册,以参与一个通过主机服务器15进行的拍卖。
如图9所示,按照与如上所述在交易和拍卖服务网页上出现的方法类似的一个格式来显示一个示例拍卖格式无线讨论板119。
在所说明的例子中,讨论板119特别地关于物品编号987654321。这个物品编号会构成与参与该物品本身的拍卖相关的规定动作的UIN,并且将随同主机服务器15对无线客户机参与任何发送到或者接收自讨论板的GSM运营商的SMSC服务器系统25的访问码一起被包括在”发送到″地址内。应当指出,该服务不被限制在仅仅一个GSM运营商的无线客户机,而是在任何运营商的无线客户机,该运营商被连接到主机服务器15并且有一个访问码,用于来自可以参与任何由主机服务器提供的BBS服务的运营商的消息业务服务器的SMS消息的路由选择。
“Mikey(米基)”121是第一个预期买主的署名或者昵称(buddy name)并且“Jet(吉特)”123是第二个预期买主的署名。“Lala(娜拉)”125是该物品卖方的署名,其中,具体的例子是一个“诺基亚6110”移动电话。
在拍卖格式无线讨论板119的这个例子中,预期买主“Mikey”从他的移动电话发送一个SMS消息到一个特定的NIN,其中包括主机服务器的访问码和所讨论的物品的UIN的拼接。该消息内容如被指出包括文字:“你的电话有许多划痕吗?”。
SMSC服务器系统25接收并发送这个SMS到主机服务器15之后,主机服务器就用先前描述的方法同样地接收并且处理,在解码UIN以后借助于拍卖服务器应用验证消息的发送方,于是必需的消息将被输入拍卖数据库并且被虚拟张贴到讨论板119,使关于特定物品的消息能在主机服务器的拍卖网页上被查看。
在当前实施例中,为了在通过只有GSM设备而不访问基于浏览器的客户应用的出价人的出价处理中便于参与,消息被广播到最高的三个唯一的出价人A,B,和C,并且最后三个唯一的用户U1,U2和U3,询问该特别的物品,考虑他们的特别客户机类别。如图11所示,在当前例子中,其中最高三个出价人和最后三个唯一的用户六个全部都是无线客户机,包括被张贴的消息的SMS消息经由主机服务器15被发送到SMSC服务器系统25。
在这种情况下,接收一个广播消息的用户可以简单地″回复″该消息,以使得在可能涉及一个或多个无线客户机的当事人之间简化一个交换消息变得容易。
该实际的处理流程的一个详述在附图的图10中被说明。这个框图基本上说明了全部的过程,从一个无线客户机用户“Mikey”121在讨论板119上张贴一个询问,到对最高三个唯一的出价人A,B和C的询问的传播,以及在同样的物品上出价的最后三个唯一的用户的询问,即U1,U2,和U3。该物品号码是987654321并且在对所有出价人和用户一个公共运营商的SMSC服务器系统25上的主机服务器15的访问码是23301。所有用户先前已经通过主机服务器用交易和拍卖服务主机注册,这样该注册过程通过。
该过程起始于131并且随着“Mikey”121在他的移动电话上撰写另一个文本消息询问而继续进行,该过程通过框133被显示。在框135中被指出的消息是″电话是哪里制造的?″。
如同框137所说明,“Mikey”121然后发送该文本消息到GSM运营商网上的主机服务器15的NIN 23301987654321。这个NIN可以作为来自一个先前注册过程的在移动电话的存储器中的一个署名,要不就从主机服务器网站处获得。
如同在139所指出的,这个消息被传输到SMSC服务器系统25,其中,如箭头141所指出的,随后经由互联网19发送它到主机服务器。如框143所指出的,该消息通过主机服务器15被处理,如145所指出的,视情况而定访问它的用户信息数据库和拍卖数据库112。这个过程会包括在拍卖数据库112上输入该消息然后开始一个例行程序,其广播张贴的消息给最高的三个出价人A、B和C以及在数据库上张贴消息的最后三个用户U1,U2,和U3,以及回复张贴给该消息的发送方,即“Mikey”121。
如箭头146描述的,不同的消息对SMSC服务器中心25的广播在互联网141上再次被采用。如框147所描述的SMSC服务器系统然后存储并且传送可能的相关消息,即如框149所描述的确认给”Mikey”的SMS消息,发送方的NIN地址被显示为23301987654321。在这个例子中,该确认写为“你的消息已经被张贴。谢谢。”如框151所示在153结束传送。
在三个最高出价人A、B、和C,和三个最近的板用户U1、U2和U3的情况下,如框155所指出的,被“Mikey”张贴的这个问题被SMSC服务器中心25发送给这些当事人。在当前例子中,如框157所示,该消息写成“Mikey:“电话是哪里生产的?””。如被指出的,为了防止紊乱,张贴的用户总是在引号“:”之前有他的被显示的署名或者昵称。
发送方NIN或者GSM地址同样被显示为23301987654321。所有用户大概应该已经在他们的移动电话中存储了这个”GSM类″地址,其允许他们立即识别上述的产品。随后,在“Lala”125那样做的情况下,如同他或她会对任何SMS消息所做的一样,所有的卖方简单地回复这个问题。
同样地,最后被张贴的消息的六个接收方通过简单地回复被接收的消息都有回复查询的选择。
当回复的时候,流程同那个“Mikey”在当初张贴该消息中经历的一样。无回复就自动地结束那个人的对话,直到他或她接收到另一个查询。
在当前实施例中,为了不必要张贴一个消息而访问BBS的内容,使用包括运营商访问码和物品的UIN的结合的NIN,一个用户在SMS消息发送给主机服务器15的消息分组部分中简单地发送一个“?”命令。作为主机服务器响应一一列一个规定的先前被张贴的消息次数的命令,在来自一个无线客户机的一个被接收的SMS消息的消息部分中单独出现的每个“?”通过主机服务器15被解码,通常大约是最后三个。
从上文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和便利的方法和系统,用于验证并传送一个拍卖和交易系统的指令,该拍卖和交易系统的用户具有消息传送能力的无线设备,例如SMS使能的GSM设备。
电子公告板
其余的服务,即个人服务,例如为了实现不同信仰的结合的约会或者配对,和基于主题或者话题的闲聊室服务,都可以被列为不同类型的电子公告板服务(BBS),其中,消息可以被张贴在数据库或者由一个客户机用户发出并且被另一个客户机用户回复的公告板上。如同在目前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这些BBS在涉及无线客户机访问的情况下通常遵循相同的格式,即如上所述的交易中的拍卖格式无线讨论板和交易申请的拍卖服务。因此,它们全部都可以简单地被同样的通用主机服务器装备容纳并且技术上通过对于不同的BBS或者闲聊室主题指定不同的UIN来被主机服务器15相互区别开。照这样,不同兴趣组的很大的变化的需要可以通过唯一的包括有着主机服务器供应者最小开销的无线和有线客户的主机服务器供应者来被满足。
在个人服务的情况下,如在附图的图12中所示,一个示例讨论板159按照一种在通过一个基于客户机浏览器将被示例的一个闲聊室网页上显示的方法相类似的格式中被显示。
在这个说明例子中,特别地,讨论板159属于“寻找一个男性朋友”的个人服务,其应该有一个专用UIN。这可以与另一个例如“寻找一个女性朋友”的个人服务对比,其应该有它自己的讨论板和对应的UIN来将它与讨论板159区别开来。
如同先前描述的一样,在任何发自希望访问这个特定讨论板的无线客户机的SMS消息中,对于访问特定讨论板的规定动作的特定UIN随同主机服务器的访问码一起被包括在”发送给″地址内。
在图12中说明的特定讨论板格式中,“寻找一个男性朋友”的个人服务允许当事人联络已经在讨论板159上张帖了个人广告的人。在目前的情况下,署名“Pompom girl”(机关枪女孩)的这个人161已经张贴了个人广告163:“本人18岁且从未有过男朋友,寻可以一起冲浪,一起去俱乐部,并且主要只是打发时间的人”。对应这个被张贴的特定个人广告165和一个超文本聊天按钮167的UIN与被张贴的任何个人广告相关。
在与张贴该个人广告者的聊天中的参与涉及一个基于浏览器的访问该讨论板网页和GSM电话使用的结合。
基本要求是任何张贴个人广告者有一个无线客户机,任何通过与该广告有关的当事人发送的消息通过主机服务器被转送到该客户机。
另一方面,希望发送消息的感兴趣方需要具有基于浏览器、基于PC客户机或者一个WAP使能的无线客户机,以访问该讨论板并且选择性地一个无线客户机来参与和张贴者的聊天。
例如,一个叫“Joe”(琼)感兴趣方想和张贴个人广告163的人(即“Pompom girl”161)聊天,他必须去该讨论板网页并且在句柄(handle)“Pompom girl”161或者超文本聊天按钮167上任意点击一个,然后发送他们的消息。点击句柄161或者按钮167使得在主机服务器15上的个人服务应用被调用,其允许到讨论板或者给到张贴来自那个特定的感兴趣方的广告的人的消息被处理。来自Joe的消息因此能通过访问该网页的PC或者Joe的移动电话被键入,在后者的情况下使用存储管理服务。重要地,发送存储管理服务消息到主机服务器的无线客户机必须使用访问码和在”发送到″地址中的个人服务房间的UIN。
在Joe从他的移动电话发送消息的情况下,主机服务器和与″寻找一个男性朋友″服务相关的个人服务应用于是将经由SMSC服务器系统25接收来自Joe的SMS消息分组并且作为一个SMS消息发送该消息到″Pompomgirl″的无线客户机,其中,在该消息分组的“发送给”地址段中使用″Pompom girl″的CIN,识别主机服务器访问码和在发送的地址段中的该讨论板的UIN。在它的当前实施例中,实际的消息应该由后面跟着一个″colon″符号的昵称″Joe″和然后Joe的初期消息组成。注意:Joe和Pompomgirl的匿名被保持到他们的CIN不被揭露给任一方的程度。
“Pompom girl″最后在她的无线客户机上接收该消息时,可以简单地通过在她的GSM电话上选择″回复″消息传送业务和键入该响应来回复。在这一情况下,讨论板159的访问码和UIN被自动地插入到回复消息分组的″回复″地址段。“Pompom girl”的消息于是将经由SMS设备和主机服务器15被送回给”Joe”,这样再一次保持了双方的匿名。
被个人服务应用采用的一个基本规则是通过个人主机发送的全部消息被送给最近的感兴趣方,其一般地应该是“Joe”将如何得到该回复。然而,当有超过一个感兴趣方大约同时发送消息给张贴该广告的人的时候,在有些情况下可能不一定是这种情况。
为了处理这种情况,通过把在被发送回复一个感兴趣方的SMS消息部分中的一个命令解码,识别发送该消息的感兴趣方的笔名,个人服务应用被特别设计和配置以避免在这种情况中的紊乱增高。在当前实施例中,通过后面是署名的符号“@”或者发送消息到张贴正在回复的消息的那个人的昵称,这个命令被描述。例如,如果“Pompom girl”正在回复来源于“Joe”的消息,她将包括优于她想要发送给“Joe”用来回复他的消息的消息的具体文本的文本“@Joe”(后面是空格)。
应当注意,在消息的交换中,个人服务应用利用署名和张贴该广告的人的昵称和在任何通信中的当事人而非他们的实际的GSM号码,这样匿名可以被保持。
然而,任何人注册到讨论板的网页都必须使用他们注册的CIN和他们注册的唯一昵称。然而,由于电话的″个人″特性,这对于与一个无线客户机相关的通信不是必需的。
在涉及一个特定讨论主题的聊天室服务中,附图的图13显示了一个涉及通过在主机服务器15上被提供的一个聊天室申请而被建立的一个特定主题虚拟的讨论板169。该闲聊室申请允许有同样兴趣的人在一个特定主题上相互交流。该聊天室的主题可以是一个普遍的兴趣或者一个用户可以创建他自己的聊天室,以便某些人可以进入,例如被选择的朋友。
每个聊天室主题或者用户聊天室通过它自己的UIN被识别并且通过管理员被处理,该管理员的任务是建立房间,邀请人们去参加,确定安全措施和站点的限制级别,例如是否应该需要口令或者对公众开放,在必要时删除帖子,以及当一个被限制的房间环境中添加或删除该房间的成员,等等。
一旦利用它的UIN已经建立聊天室,一个合格进入该聊天室的用户可以通过他们的PC或者移动电话按照如先前所描述的用由主机服务器提供的其它服务那样类似的方式来张贴消息。另外,他们可以通过网页或者通过使用特别的有关GSM运营商上的主机服务器的NIN发送一个SMS消息靠进入文本发送一个消息。
在附图的图13中的具体例子中,该特定聊天室是“青少年问题聊天室”,并且有UIN 4321。张贴消息的人有一个无线客户机,该客户机是GSM运营商(carrier)的一员,其中,主机服务器有访问码7777。
在被说明的例子A中,被张贴的消息171是“我一直和我母亲难以相处。她就是不明白我的青少年问题。我该怎么办?”。
讨论板169还提供两个选项,一个涉及“点击”超文本按钮173,用于读到“点击此处张贴消息”的基于浏览器的用户,而另一个是发送一个为了被张贴在讨论板169上的SMS消息上的细节。后者在当前例子中被显示为175并且是:“或者对于SMS消息发送给:77774321”。该发送的号码是主机服务器和对于一个特别的GSM运营商的讨论板的NIN,该NIN由运营商访问码7777和“青少年问题”聊天室UIN 4321组成。
在当前实施例中的聊天室应用被设计和配置以使发送自该聊天室的消息被广播到除外张贴该消息的人之外的进入相同聊天室的人。如果聊天室管理员不是在第一位置张贴该消息的人,那么最近的张贴获取广播到最近的张贴用户和房间管理员的一个预定号码。被消息广播到的特定数目的用户由聊天室管理员所设定。
接收来自聊天室的消息和想要张贴一个回复的无线客户机仅仅需要通过在他们的电话上提供的SMS服务来回复,在电话中可能存储了主机服务器和聊天室的NIN。在这种情况下,消息服务的″回复″将在移动电话上被调用,于是NIN 77774321将自动地成为SMS消息分组中的“发送给”地址段一部分,该消息分组最终被无线客户机发送到主机服务器。如同先前所描述地,消息将通过主机服务器按惯例地被处理,在此UIN将被解码并且消息将被导向特别的聊天室申请。
类似于先前描述的这个命令被用于拍卖行方案的方法,当前实施例中的聊天室格式提供在聊天室中会话的趋势将用“?”命令被查询。发送这个命令给来自一个无线客户机的一个SMS消息中的NIN将导致触发一个以前张贴的预定号码将通过主机服务器被送回引起该查询的人,例如,最后张贴的三个消息可以被返回。该查询命令还可以同查询命令并置,例如“??”用来倍增被查询的以前的张贴数目,该结果将被返回给无线客户机。例如,在查询“??”的情况下,二乘以三,抑或六个消息将被发送,并且查询“??”将发送三乘以三,抑或九个以前的消息,等等。涉及的消息的实际数目是一个参数,其可以通过房间管理员被调节。
应该理解,利用包括使用在GSM网络下提供的SMS消息的无线客户机的各种不同客户机类型,任何类型的BBS都可以照这样建立。
如同直接使用NIN77774321张贴的替换,或许因为用户手头立即没有NIN消息,一个用户可以使用菜单驱动导航,并且最初是关键词,以确定正确的NIN用于需要的动作。
图14说明了一个关于菜单驱动导航将怎样被配备的例子。这个例子被用于一个电子公告板服务,然而可以容易地被用于其它操作。它不被限制为在此描述的例子。
通常地,用户通过一个菜单或者使用一串动态访问码的树型结构导航,该树型结构取决于用户在那个菜单中先前的选择。一旦用户达到该树型结构的终点,那么所需要动作的全部NIN按照如上所述的同样方法被中继到主机服务器15。
使用在图14中说明的例子,要访问菜单,用户在步骤180发送一个包括在一个SMS文本消息内的关键词的查询。该关键词可以是任何适当的容易地被用户记得的词。举例来说,它可以是服务供应商的名字,或者简单地是“帮助”。SMS文本消息运用一个基本访问码,其在此处描述的例子中是“7777”。照旧,用户的NIN被插入通常的地方,并且接收方NIN包括该基本访问码。该关键词是文本。
主机服务器15将接收SMS查询消息,并且用一个菜单操作识别查询消息的发送方然后响应于该查询消息而发送一个SMS消息给该用户。这个初始的SMS消息或者“主页”将罗列该用户可用的选择。在图14中,这个SMS主页消息在步骤181被说明如下:
“主页A-注册,B-核对成员室,C-加入室。用A,B,或C回复这个消息”
在主页上的该“回复至”SMS地址是“777701”。这个是原来的基本访问码“7777”加上“01”,该“01”指出在一系列可用于确定正确的所需要动作的NIN消息中,这是第一个。用户因此可以通过插入A,B,或C中的一个来简单地在消息的文本部分中回复SMS消息,指出他需要什么。如果用户选择然后回复“B”,那么他指出他想在他的成员房间之一张贴一个消息。如上所述,在这种情况下的第一个访问码“777701”指出,这是响应于该主页消息。在它们取决于给先前的消息的响应这一点上,这个访问码(以及所有随后的访问码)是动态的。
如同在图14的182指出的一样,主机服务器15还用一个SMS消息回复这个SMS消息,其内容如下:
“你的室是:A-青少年问题,B-快车,和C-足球迷。请用你想核对的室回复。″
该“回复至”(Reply To)GSM号码现在是“7777012”。该“回复至”号码取决于用户先前的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用户用“B”回复,那么新的“回复”GSM号码是先前的访问码“777701”加上“2”,其指出用户选择“B”回复先前的SMS消息,即“7777012”。如果他已用“A”回复,那么新的“回复至”号码应该是”7777011”,依此类推。
在当前例子中,用户想要检查“青少年问题”室,因此用”A”回复。主机服务器15识别出用户想要检查“青少年问题”。主机服务器15送回SMS消息(步骤183),再次呈现选择:
“你愿意:A-检查最近的张贴,或B-张贴一个消息。请用你的选择回复。”
该“回复至”GSM号码现在是“7770121”(即,先前的访问码“777012”加上“1”),其指出用户用选择“A”回复先前的SMS消息,并且建议他的下一个动作将因此应用于室“青少年问题”。
在当前例子中,用户用“B”回复。这告诉主机服务器15,用户的下一个动作将是开始在聊天室“青少年问题”上张贴。这个室的访问码是“4321”,因此主机服务器15发送一个SMS消息(步骤184)给用户:
“现在你通过用该消息回复,可以在青少年问题处张贴你的消息。”
如同我们先前说明的情况一样,该“回复至”GSM号码是“77774321”。通过不必记住关键词和甚至记住实际的访问码加聊天室指针的组合,菜单系统已经简化了张贴一个消息的过程。
一旦用户达到该树型结构的终点,那么适当的动作以在上述操作中同样的方法被转播给主机服务器。
从说明书可以看出,对于基于一个伪菜单驱动询问的消息,用SMS消息访问一个主机服务器的方法可被用于许多不仅仅在如上所述例子的环境中的操作。
很明显,本实施例有优于现有技术的多个优点。它不仅允许对各种客户机类型的主机服务器访问,重要的是它采用了一个格式,使其以一种最方便有效的方式对使用无线客户机类型的移动用户(他们是诸如SMS之类无线消息传送服务的用户)具有实用性。
可以在本发明特定格式周围建立和发展的各种类型的服务是无穷尽的,并且可以包括适应以提供功能更强的和更令人愉快的服务,包括在若干方之间进行消息的通信,不同于现在的消息传送系统的情况。
应该理解,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在此描述的具体方式及其实施例。因此,对实施例在公知常识范围内进行的改变和改善不认为偏离了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特别地,虽然优选实施例是指具有SMS消息传送能力的一个GSM网络,但是本发明的其它方式可以提供有各种无线通信网络和消息传送系统,比如寻呼机。
Claims (25)
1.一种消息传送系统,用于在一个主机服务器和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一部分的一个客户机之间传送消息,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具有消息传送业务的多个无线客户机,以使用一个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在其间以无线方式传送消息,每个无线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网络识别号码以便唯一识别在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内的客户机,并且每个消息包括一个消息分组,每个消息分组包括所述消息分组的一个预定接收方的地址和该消息发送发的地址;所述消息传送系统包括:
一个主机服务器,多个客户机可以经由一个计算机网络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主机服务器,以便在其之间传送消息,每一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以便对所述主机服务器唯一地识别所述客户机;
所述主机服务器和所述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通过另一个计算机网络互连,以便在其之间提供通信;
主机服务器的客户机之一是一个无线客户机,并且具有对应于其网络识别号码的客户机识别号码;
所述主机服务器具有一个访问码和一个唯一标识号码,所述访问码用以对所述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唯一地识别所述主机服务器,所述唯一标识号码归于:(a)由所述主机服务器执行的一个规定动作,和(b)一个实体,该实体是规定动作的对象;
其中,在所述主机服务器和有关于一个特定规定动作和实体的一个客户机之间发送的消息包括:
(i)访问码和归于该特定动作和实体的唯一标识号码的一个组合,其作为若干消息分组中主机服务器的地址,所述若干消息分组分别被发送给作为发送方或预定接收方的一个客户机、或者由作为发送方或预定接收方的一个客户机发送;和
(ii)网络识别号码,所述网络识别号码作为若干消息分组中一个客户机的地址,所述若干消息分组分别发送给作为发送方或预定接收方的主机服务器、或者由作为发送方或预定接收方的主机服务器发送;
其中,所述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使用预定接收方或发送方的地址中的访问码,相应地识别发送到主机服务器或者从主机服务器中收到的消息和路由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传送系统,其中,所述主机服务器具有处理装置用以:
(i)由从客户机中收到的一个消息分组的发送方的地址验证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
(ii)处理来自具有与之相关的有效客户机识别号码的消息分组中的接收方地址中的唯一标识号码;和
(iii)关注包括在消息分组内的任何伴随消息,利用由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规定的实体执行所述规定动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息传送系统,其中,所述主机服务器具有消息编辑装置用以编辑消息、并且使用其客户机识别号码作为预定接收方地址以把它发送给一个客户机,或者具有消息转送装置,用以根据由由此所处理的唯一标识号码所指定的实体和规定动作、来转送由此从一个客户机中接收的消息,并且使用其客户机识别号码作为预定接收方的地址来把它发送给另一客户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息传送系统,其中,所述主机服务器具有识别装置和发射装置,识别装置用以从由所述消息编辑装置编译的、或者由所述消息转送装置接收的一消息的预定接收方地址中的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中识别一个网络识别号码,发射装置用以经由该另一个计算机网络把将提供给一个无线客户机的消息传送给该无线客户机的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
5.如前面权利要求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消息传送系统,其中:所述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具有处理装置,用以处理从所述主机服务器中收到的一消息的预定接收方的地址,作为其无线通信网络的一个无线客户机的网络标识号码,并且把该消息以无线方式发射给与所述网络识别号码相应的无线客户机。
6.如前面权利要求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消息传送业务,其中:所述规定动作包括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访问一个电子公告度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并且所述实体是公告板涉及的对象或话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息传送业务,其中:该消息涉及阅读、张贴或者响应公告板上的消息。
8.如前面权利要求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消息传送业务,其中:所述规定动作包括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参与一个商业交易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并且所述实体是作为该交易对象的一个产品或服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息传送业务,其中:所述商业交易是拍卖,所述实体是被拍卖的产品或物品,并且该消息涉及在与一个特定产品或物品有关的拍卖时的出价。
10.如权利要求1到7任何一个所述的消息传送业务,其中:所述规定动作包括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个人服务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并且所述实体是特定类型的个人服务。
11.如权利要求1到7的任何一个所述的消息传送业务,其中:所述规定动作包括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与一个聊天室相关的一个例行程序,并且所述实体是聊天室的特定主题或话题。
12.如权利要求1到5任何一个所述的消息传送业务,其中:所述规定动作包括在主机服务器上调用一个例行程序,该例行程序与把消息直接转送给消息分组中规定的主机服务器的另一客户机或客户机组相关,并且所述实体是相关的指定客户机或客户机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消息传送系统,其中:客户机组是在主机服务器的数据库中作为发送消息的客户机的伙伴而被储存的客户机。
14.一种消息传送系统,用于在一个主机服务器和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一部分的一个客户机之间传送消息,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具有消息传送业务,以使用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在其之间以无线方式传送消息,所述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以便唯一地识别在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内的客户机,并且每个消息包括一个消息分组,所述消息分组包括所述消息分组的一个预定接收方的地址和该消息发送方的地址;所述消息传送系统包括:
一个主机服务器,多个客户机可以选择性地连接到所述主机服务器上以便在其之间传送消息,每一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以便对所述主机服务器唯一地识别所述客户机;
所述主机服务器和所述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互连以便在其之间提供通信;
因此响应于来自客户机的一个请求,关于消息传送系统使用的信息可以从所述主机服务器发送给客户机,所述请求包括一个消息分组,所述消息分组包括一个访问码和指示被请求信息的数据,所述访问码对所述消息传送服务器唯一地识别所述主机服务器,所述主机服务器响应于所述请求消息分组,可以操作以返回一个信息消息分组给所述客户机,信息消息分组包括客户机请求的信息和响应于所述信息消息分组而被客户机使用来作为一个请求消息访问码的一个访问码,所述访问码识别所述主机服务器并且包括由包含在信息消息分组中的信息确定的一个部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消息传送系统,其中,初始的请求消息分组包括一个基本访问码加指示被请求信息的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消息传送系统,其中:所述数据包括数字字符或文字字符的关键字。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消息传送系统,其中:后来的请求消息分组访问码包括基本访问码加另外的指针。
18.如前面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消息传送系统,其中,所述主机服务器具有处理装置,用以:
(i)由从客户机中收到的一个请求消息分组的发送方的地址中验证该客户机识别号码;
(ii)处理来自具有与之相关的有效客户机识别号码的消息分组中的接收方地址中的访问码;和
(iii)响应于一个接收到的请求消息,使用所述请求消息分组访问码作为信息消息分组中的发送方地址,产生所述信息消息分组。
19.一种用于请求关于一消息传送系统之使用的信息的方法,所述消息传送系统用于在一个主机服务器和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一部分的一个客户机之间传送消息,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具有消息传送业务、以使用一个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在其之间以无线方式传送消息,所述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以便唯一地识别在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内的客户机,并且每个消息包括一个消息分组,每个消息分组包括所述消息分组的一个预定接收方的地址和该消息发送方的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与之相关的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以对所述主机服务器唯一地识别客户机;
编辑一个请求消息分组,并将其从客户机发送到所述主机服务器,该请求包括一个消息分组,所述消息分组包括一个访问码和指示被请求信息的数据,所述访问码对所述消息传送服务器唯一地识别所述主机服务器,
响应于所述请求消息分组,从所述主机服务器返回一个信息消息分组给所述客户机,信息消息分组包括客户机请求的信息和一个访问码,该访问码响应于所述信息消息分组而被客户机使用来作为一个请求消息访问码,所述访问码识别所述主机服务器并且包括由包含在信息消息分组中的信息确定的一个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由从客户机中收到的一个请求消息分组的发送方的地址中验证该客户机识别号码;
处理来自具有与之相关的有效客户机识别号码的消息分组中的接收方地址中的访问码;和
响应于一个接收到的请求消息,使用所述请求消息分组访问码作为信息消息分组中的发送方地址,以产生所述信息消息分组。
21.如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交换一系列请求和信息消息分组,每个交换与选项的选择有关,并且一系列进一步选项的提供与以前的选择有关。
22.一种用于在一个主机服务器和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一部分的一个客户机之间传送消息的方法,多个客户机可以通过一个计算机网络选择性地连接该主机服务器、以在其之间传送消息,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多个无线客户机,所述多个无线客户机具有消息传送业务、以使用一个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在其之间以无线方式传送消息,每个无线客户机具有与之相关的一个网络识别号码,以便唯一地识别在所述无线通信网络内的客户机,并且每个消息包括一个消息分组,该消息分组包括所述消息分组的一个预定接收方的地址和该消息发送方的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一个客户机识别号码给主机服务器的每个客户机,以便对所述主机服务器唯一地识别所述客户机,因此客户机识别号码用于作为其无线通信网络的一部分的客户机;
给所述主机服务器确定一个访问码和一个唯一标识号码,所述访问码用以对所述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唯一地识别所述主机服务器,所述唯一标识号码表示:(a)由所述主机服务器执行的一个规定动作,和(b)一个实体,该实体是规定动作的对象;
相关于一个特定规定动作和实体,编辑在所述主机服务器和该无线通信网络的客户机之间发送的消息,以包括:
(i)访问码和归于特定动作和实体的唯一标识号码的一个组合,其作为若干消息分组中主机服务器的地址,所述若干消息分组分别被发送给一个客户机或由一个客户机发送,所述客户机作为接收方或预定接收方;和
(ii)网络识别号码,所述网络识别号码作为若干消息分组中一个客户机的地址,所述若干消息分组分别被发送给作为发送方或预定接收方的主机服务器或者由主机服务器发送;和
使用预定的接收方或发送方的地址中的访问码、通过消息传送业务服务器来传送消息,以便识别发送到主机服务器或从主机服务器中接收的消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于传送消息的方法,包括:对从一特定客户机接收消息或向其发送消息的其它客户机中隐匿该特定客户机的客户机识别号码,所述特定客户机也是一个无线客户机。
24.一种消息传送系统,用于在一个主机服务器和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一部分的一个客户机之间传送消息,其结构基本上参考适当的说明书附图所示。
25.一种传送消息的方法,用于在一个主机服务器和作为无线通信网络一部分的一个客户机之间传送消息,其步骤基本上参考适当的说明书附图所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SG200007381 | 2000-12-08 | ||
SG2000073817 | 2000-12-08 | ||
SG2001045061 | 2001-07-25 | ||
SG200104506 | 2001-07-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02187A true CN1502187A (zh) | 2004-06-02 |
CN1278513C CN1278513C (zh) | 2006-10-04 |
Family
ID=26665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8225691A Expired - Lifetime CN1278513C (zh) | 2000-12-08 | 2001-12-07 | 涉及无线通信的消息传送系统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319882B2 (zh) |
EP (1) | EP1346510B1 (zh) |
CN (1) | CN1278513C (zh) |
AT (1) | ATE362678T1 (zh) |
AU (1) | AU2002222890A1 (zh) |
CA (1) | CA2457556C (zh) |
DE (1) | DE60128486T2 (zh) |
ES (1) | ES2288907T3 (zh) |
GB (1) | GB2390783B (zh) |
HK (1) | HK1066670A1 (zh) |
WO (1) | WO2002047320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14889C (zh) * | 2005-12-29 | 2008-08-27 | 中山大学 | 一种对用户进行区分和跟踪的中间系统 |
CN102045670A (zh) * | 2010-12-30 | 2011-05-04 |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 传输短消息的方法、服务器及智能卡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36209B2 (en) | 2000-03-17 | 2017-08-15 | Facebook, Inc. | State change alerts mechanism |
US7624172B1 (en) | 2000-03-17 | 2009-11-24 | Aol Llc | State change alerts mechanism |
US7194557B1 (en) * | 2004-11-08 | 2007-03-20 | Palmsource, Inc. | Data exchange between a handheld device and another computer system using an exchange manager via synchronization |
US7343335B1 (en) * | 2000-08-08 | 2008-03-11 | Ebay Inc. | Method for managing group finances via an electronic network |
FI119168B (fi) * | 2006-04-21 | 2008-08-15 | Jukka Tapio Aula | Kyselyjen ja kutsujen SMS-jakelu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
US7006793B2 (en) * | 2002-01-16 | 2006-02-2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afe use of electronic devices in an automobile |
US7103372B1 (en) * | 2002-02-12 | 2006-09-05 | Cellco Partnershi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delivery of unsolicited messages on an SMS network |
GB0206985D0 (en) * | 2002-03-25 | 2002-05-08 | Intellprop Ltd |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pparatus |
GB0214113D0 (en) * | 2002-06-20 | 2002-07-31 | Intellprop Ltd |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apparatus |
US9124447B2 (en) * | 2002-07-26 | 2015-09-0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nteractive client computer communication |
US7720910B2 (en) * | 2002-07-26 | 2010-05-1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Interactive filtering electronic messages received from a publication/subscription service |
US7813484B2 (en) | 2002-08-08 | 2010-10-12 |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All-HTTP multimedia messaging |
US7899862B2 (en) | 2002-11-18 | 2011-03-01 | Aol Inc. | Dynamic identification of other users to an online user |
US7640306B2 (en) | 2002-11-18 | 2009-12-29 | Aol Llc | Reconfiguring an electronic message to effect an enhanced notification |
US8965964B1 (en) * | 2002-11-18 | 2015-02-24 | Facebook, Inc. | Managing forwarded electronic messages |
US8122137B2 (en) | 2002-11-18 | 2012-02-21 | Aol Inc. | Dynamic location of a subordinate user |
US7428580B2 (en) | 2003-11-26 | 2008-09-23 | Aol Llc | Electronic message forwarding |
US7590696B1 (en) | 2002-11-18 | 2009-09-15 | Aol Llc | Enhanced buddy list using mobile device identifiers |
US8701014B1 (en) | 2002-11-18 | 2014-04-15 | Facebook, Inc. | Account linking |
US8005919B2 (en) | 2002-11-18 | 2011-08-23 | Aol Inc. | Host-based intelligent results related to a character stream |
WO2004046867A2 (en) | 2002-11-18 | 2004-06-03 | America Online, Inc. | People lists |
CN102664818B (zh) * | 2002-12-18 | 2015-08-19 | 诺基亚公司 | 用于通信的终端、方法和系统 |
WO2004056137A1 (en) | 2002-12-18 | 2004-07-01 | Nokia Corporation | Instant messaging and presence services |
SG106670A1 (en) * | 2003-02-18 | 2004-10-29 | Chikka Pte Ltd | A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for |
US8117265B2 (en) | 2003-03-26 | 2012-02-14 | Aol Inc. | Identifying and using identities deemed to be known to a user |
JP2004326318A (ja) * | 2003-04-23 | 2004-11-18 | Murata Mach Ltd | 通信装置 |
US20050003837A1 (en) * | 2003-05-08 | 2005-01-06 | Midkiff David S.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MS text routing |
US9094805B2 (en) * | 2003-06-25 | 2015-07-28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Mobile messaging concierge |
US7653693B2 (en) | 2003-09-05 | 2010-01-26 | Aol Ll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pturing instant messages |
JP2005070835A (ja) * | 2003-08-25 | 2005-03-17 | Fujitsu Ltd | テスト支援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テスト支援方法 |
US20060212830A1 (en) * | 2003-09-09 | 2006-09-21 | Fogg Brian J | Graphical messaging system |
US20060212831A1 (en) * | 2003-09-09 | 2006-09-21 | Fogg Brian J | Graphical messaging system |
US20050132013A1 (en) * | 2003-12-15 | 2005-06-1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systems of instant message secure client control |
US20050185634A1 (en) * | 2004-02-24 | 2005-08-25 | Benco David S.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network support for messaging between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subscribers and instant messaging (IM) subscribers |
WO2006020938A2 (en) * | 2004-08-14 | 2006-02-23 | Kirusa, Inc. |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messages and communicating with users of a multimodal message service |
US7643822B2 (en) * | 2004-09-30 | 2010-01-05 | Googl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queries initiated by users of mobile devices |
US7730143B1 (en) * | 2004-12-01 | 2010-06-01 | Aol Inc. | Prohibiting mobile forwarding |
US9002949B2 (en) | 2004-12-01 | 2015-04-07 | Google Inc. | Automatically enabling the forwarding of instant messages |
US8060566B2 (en) | 2004-12-01 | 2011-11-15 | Aol Inc. | Automatically enabling the forwarding of instant messages |
US20070190978A1 (en) * | 2005-01-13 | 2007-08-16 | Ianywhere Solutions, Inc. | System and Methodology for Extending Enterprise Messaging Systems to Mobile Devices |
DE102005002521A1 (de) * | 2005-01-19 | 2006-07-27 |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 Teilnehmerkarte bei Internet Weblog Diensten |
US20060229998A1 (en) | 2005-03-31 | 2006-10-12 | Mark Harrison | Payment via financial service provider using network-based device |
US7831520B2 (en) * | 2005-06-28 | 2010-11-09 | Ebay Inc. | Mobile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605718B2 (en) * | 2005-08-30 | 2013-12-10 | Babitech Ltd. | Immedi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311398B2 (en) | 2005-11-15 | 2016-04-12 | Ebay Inc. | Method and system to process navigation information |
US8781942B2 (en) * | 2005-11-30 | 2014-07-15 | Genesys Telecommunications Laborator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tching electronic proposals to electronic requests |
US7894842B2 (en) * | 2006-02-07 | 2011-02-22 | 3Jam, Inc. |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users in a conversation ove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8442197B1 (en) | 2006-03-30 | 2013-05-14 | Avaya Inc. | Telephone-based user interface for participating simultaneously in more than one teleconference |
KR100834622B1 (ko) * | 2006-06-26 | 2008-06-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가상의 메신저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시스템 |
US7720082B2 (en) * | 2006-07-13 | 2010-05-18 | Neustar,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hort message service and instant messaging continuity |
US8589239B2 (en) | 2006-09-29 | 2013-11-19 | Ebay Inc. | Real-time bidding using instant messaging clients |
US8064934B2 (en) * | 2006-10-19 | 2011-11-22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utomatic notification to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nodes |
US8006190B2 (en) | 2006-10-31 | 2011-08-23 | Yahoo! Inc. | Social namespace addressing for non-unique identifiers |
US8195749B2 (en) * | 2006-11-13 | 2012-06-05 | Bindu Rama Rao | Questionnaire server capable of providing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device capabilities |
US11256386B2 (en) | 2006-11-22 | 2022-02-22 | Qualtrics, Llc | Media management system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mobile devices |
US8700014B2 (en) | 2006-11-22 | 2014-04-15 | Bindu Rama Rao | Audio guided system for providing guidance to user of mobile device on multi-step activities |
US8478250B2 (en) | 2007-07-30 | 2013-07-02 | Bindu Rama Rao | Interactive media management server |
US8200763B2 (en) * | 2006-11-22 | 2012-06-12 | Yahoo! Inc. | Enabling display of a recipient list for a group text message |
US10803474B2 (en) | 2006-11-22 | 2020-10-13 | Qualtrics, Llc | System for creating and distributing interactive advertisements to mobile devices |
US8599801B2 (en) * | 2007-02-01 | 2013-12-03 | Yahoo! Inc. | Collecting implicit information for determining context of event actions |
US8073475B2 (en) * | 2007-02-02 | 2011-12-06 | Disney Enterpris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and display of rich-media alerts |
US8370349B2 (en) * | 2007-02-28 | 2013-02-05 | Yahoo! Inc. | Instant contact searching and presentation by category |
US7747705B1 (en) * | 2007-05-08 | 2010-06-29 | Avaya Inc. | Method to make a discussion forum or RSS feed a source for customer contact into a multimedia contact center that is capable of handling emails |
US8239487B1 (en) | 2007-05-30 | 2012-08-07 | Rocketon,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moting desired on-line activities using on-line games |
US8108459B1 (en) | 2007-05-30 | 2012-01-31 | Rocketon,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virtual goods over the internet |
US8233886B2 (en) * | 2007-08-15 | 2012-07-31 |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Accessing stored data objects using contact data corresponding to a remote communications party |
US8831674B2 (en) * | 2007-09-27 | 2014-09-09 | Multi-Tech Systems, Inc. | Message server |
US20090125230A1 (en) * | 2007-11-14 | 2009-05-14 | Todd Frederic Sulliva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location-dependent value exchange and object of interest identification |
EP2107741A1 (en) * | 2008-03-31 | 2009-10-07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Interworking between messaging services |
US8769652B2 (en) | 2008-04-23 | 2014-07-01 | Clear Channel Management Services, Inc. | Computer bas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istering a user at a server computer system |
US20110182211A1 (en) * | 2008-07-31 | 2011-07-28 | Natsuko Kagawa | Anonymou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0013802A1 (ja) * | 2008-07-31 | 2010-02-0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匿名通信システム |
US20100063926A1 (en) * | 2008-09-09 | 2010-03-11 | Damon Charles Hougland | Payment application framework |
US20100287052A1 (en) * | 2009-05-06 | 2010-11-11 | Minter David D | Short-range commercial messaging and advertising system and mobile device for use therein |
US8621011B2 (en) * | 2009-05-12 | 2013-12-31 | Avaya Inc. | Treatment of web feeds as work assignment in a contact center |
EP2278535A1 (en) * | 2009-07-16 | 2011-01-26 | Vodafone Holding GmbH | Provision of a tag-based service using a broker server |
KR101633928B1 (ko) * | 2009-08-11 | 2016-06-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소셜 네트워크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
US9247400B2 (en) * | 2009-12-08 | 2016-01-26 | Alvin Butler, SR. | System for routing text messages (SMS) to allow for two-way mobile to computer communication |
EP2656235A1 (en) | 2010-12-23 | 2013-10-30 |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Alphanumeric address mapping for non-homogeneous short message networks |
WO2012112226A1 (en) | 2011-02-14 | 2012-08-23 |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Prepaid short message services revenue capture |
US8860787B1 (en) | 2011-05-11 | 2014-10-14 | Google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lepresence sharing |
US9654434B2 (en) * | 2012-10-01 | 2017-05-1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essage originating server, message orginating method, terminal, electric appliance control system, and electric appliance |
US9992021B1 (en) | 2013-03-14 | 2018-06-05 | GoTenna,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vate and point-to-poi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ing devices |
KR102352391B1 (ko) * | 2015-05-14 | 2022-01-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US10803391B2 (en) * | 2015-07-29 | 2020-10-13 | Google Llc | Modeling personal entities on a mobile device using embeddings |
US10630669B2 (en) * | 2016-09-09 | 2020-04-21 | Cyphercor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 verification |
US11190468B2 (en) | 2019-04-19 | 2021-11-30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ethod and system of synchronizing communic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
US11683282B2 (en) | 2019-08-15 | 2023-06-20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Method and system of synchronizing communications |
US11301583B2 (en) * | 2019-10-09 | 2022-04-12 | 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tection of customer PII via cryptographic tokens |
US11121945B2 (en) * | 2020-01-10 | 2021-09-14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equest response processi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13442A (en) * | 1989-03-06 | 1992-05-12 | Lachman Associat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ccess control in a secure operating system |
WO1995023487A1 (en) * | 1994-02-24 | 1995-08-31 | Gte Mobile Communications Service Corporation |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system with remotely programmed mobile stations |
US5497411A (en) * | 1994-03-14 | 1996-03-05 | Pellerin; Joseph C. E. | Telecommunications card-access system |
US6005870A (en) * | 1996-08-12 | 1999-12-21 | At&T Corp. | Method for called party control of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rvices |
US5966699A (en) * | 1996-10-11 | 1999-10-12 | Zandi; Richar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ucting loan auction over computer network |
US6366962B1 (en) * | 1998-12-18 | 2002-04-02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buddy list |
DE69924386T2 (de) * | 1999-12-02 | 2005-08-11 |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 Sofortige Nachrichtenübermittlung |
EP1104965B1 (en) * | 1999-12-02 | 2007-02-28 | Sony Deutschland GmbH | Protocol for instant messaging |
US6714793B1 (en) * | 2000-03-06 | 2004-03-30 | America Onlin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stant messaging across cellular networks and a public data network |
KR20010064671A (ko) * | 2000-05-15 | 2001-07-11 | 김광묵 |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용 채팅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6895425B1 (en) * | 2000-10-06 | 2005-05-1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Using an expert proxy server as an agent for wireless devices |
US8315651B2 (en) * | 2001-05-03 | 2012-11-20 | Kyocera Corporation | Instant messaging to a mobile device |
US7190956B2 (en) * | 2001-05-15 | 2007-03-13 | Motorola Inc. | Instant message proxy for circuit switched mobile environment |
US6856809B2 (en) * | 2001-05-17 | 2005-02-15 | Comverse Ltd. | SMS conference |
US7386303B2 (en) * | 2001-05-18 | 2008-06-10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ulti-function, multi-state input control device |
US7020457B2 (en) * | 2001-05-31 | 2006-03-28 | Orative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xy-enabling a wireless device to an existing IP-based service |
-
2001
- 2001-12-07 US US10/433,972 patent/US731988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12-07 DE DE60128486T patent/DE60128486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12-07 WO PCT/SG2001/000255 patent/WO2002047320A1/en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1-12-07 GB GB0315075A patent/GB2390783B/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12-07 CA CA002457556A patent/CA2457556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12-07 ES ES01270035T patent/ES2288907T3/es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12-07 EP EP01270035A patent/EP134651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1-12-07 AT AT01270035T patent/ATE362678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12-07 AU AU2002222890A patent/AU200222289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12-07 CN CNB018225691A patent/CN1278513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
- 2004-12-01 HK HK04109526A patent/HK1066670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14889C (zh) * | 2005-12-29 | 2008-08-27 | 中山大学 | 一种对用户进行区分和跟踪的中间系统 |
CN102045670A (zh) * | 2010-12-30 | 2011-05-04 |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 传输短消息的方法、服务器及智能卡 |
CN102045670B (zh) * | 2010-12-30 | 2014-01-22 | 北京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 传输短消息的方法、服务器及智能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2390783B (en) | 2004-10-27 |
HK1066670A1 (en) | 2005-03-24 |
CA2457556C (en) | 2010-02-02 |
ATE362678T1 (de) | 2007-06-15 |
US20040058694A1 (en) | 2004-03-25 |
DE60128486T2 (de) | 2008-01-17 |
US7319882B2 (en) | 2008-01-15 |
ES2288907T3 (es) | 2008-02-01 |
WO2002047320A1 (en) | 2002-06-13 |
EP1346510B1 (en) | 2007-05-16 |
CN1278513C (zh) | 2006-10-04 |
GB2390783A (en) | 2004-01-14 |
CA2457556A1 (en) | 2002-06-13 |
AU2002222890A1 (en) | 2002-06-18 |
WO2002047320A8 (en) | 2003-02-13 |
DE60128486D1 (de) | 2007-06-28 |
EP1346510A1 (en) | 2003-09-24 |
GB0315075D0 (en) | 2003-07-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8513C (zh) | 涉及无线通信的消息传送系统及其方法 | |
CN1266560C (zh) | 数据通信网络中增强的身份识别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 |
CN1263259C (zh) | 结算中介处理装置 | |
US6691153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 interaction among a group | |
US20130173424A1 (en) | System for delivering gift item using social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 |
US20020120581A1 (en) | Reply based electronic mail transactions | |
US20050198124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bedded instant messaging collaboration | |
US20110202606A1 (en) | Selective communication of messages | |
CN1575580A (zh) | 数据通信网络浏览的可移植性和隐私 | |
CN1579080A (zh) | 数据通信网络上分布资源的用户访问控制 | |
CN1631023A (zh) | 基于统一电话地址 ,获取可激活网络的硬件和软件的在线状态、认证、确认、授权、通信和事务处理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 |
JP2002312559A (ja) | 口コミ情報伝送装置、口コミ情報伝送方法、口コミ情報伝送プログラ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
CN1849632A (zh) | 数字移动电话交易和支付系统 | |
CN1524217A (zh) | 分布式计算服务平台 | |
CN1703921A (zh) | 使用短消息服务的电子商务消息的方法与装置 | |
US20050289131A1 (en) | Inferred endors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
CN1254885A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信息处理程序的存储介质 | |
JP2002230411A (ja) |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情報処理装置、情報端末装置、商品リコメンド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CN1823492A (zh) | 对等环境中的用户交互作用系统和方法 | |
CN1922600A (zh) | 用户认证系统以及使用该用户认证系统的数据提供系统 | |
CN1420465A (zh) | 用于保护个人属性信息的系统、装置、和计算机程序 | |
US20060026076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online ordering system of a retail establishment | |
TWI523457B (zh) | 用於非垃圾訊息清單之自動納入的方法及系統 | |
KR20070108631A (ko) | 전자 카탈로그를 이용한 의류 비즈니스 서비스 시스템 및그 방법 | |
US20080313056A1 (en) | Ordering and Image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Utilizing Instant Messag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6667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