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95600A - 图像形成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95600A CN1495600A CNA031586201A CN03158620A CN1495600A CN 1495600 A CN1495600 A CN 1495600A CN A031586201 A CNA031586201 A CN A031586201A CN 03158620 A CN03158620 A CN 03158620A CN 1495600 A CN1495600 A CN 14956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expanding element
- control
- data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77 unit op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3144 data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278839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sw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86 lea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16 miti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203 pre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1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96—Simultaneous or quasi-simultaneous functioning of a plurality of oper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56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e.g. a microprocess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2—Image hardcopy reproduc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6—Image trans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读出原始文档的图像的图像读出装置和根据图像读出装置读出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提供了操作单元连接装置(30),以便分立地连接操作单元(21)。操作单元接收操作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指令的输入。提供了处理控制器(11),以便控制图像形成设备进行操作。还提供扩展单元连接装置(50,35),以便连接附加的附属扩展单元(60)。扩展单元包括已扩展的操作控制装置(61),其分配图像读出装置或图像形成装置到一个作业。处理控制器控制操作单元,以操作和从扩展控制装置接收控制命令来执行图像形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用读出原始文档的图像的图像读出装置,和根据该图像读出装置读出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来形成图像的设备、系统、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特别的,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添加各种功能到图像形成设备的设备、系统、方法和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近来,一种除了包括复印机之外还包括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等各种功能的数字多功能打印机(MFP),作为一种包括读出原始文档的图像的图像读出装置和根据图像读出装置读出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进入市场。
已经公知的典型的MFP包括由硬件例如ASIC形成的各种控制单元,例如传真控制单元、打印机控制单元、扫描仪控制单元等等通过主板添加到复印部分,该复印部分包括图像读出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写入单元、存储器控制部分和存储单元等的。在这样的MFP中,可以通过部分地使用复印机部分的功能来实现传真机、打印机和扫描仪等的操作。
然而,需要这样的使用控制单元的扩展功能以单独地执行在每个单元中的程序,除非该处理可以象复印机一样地利用复印机部分的功能。因此,由于每个单元中必须包括存储器等,存储器的容量、成本和大小就成为问题。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为2000-316063的申请中披露的MFP已经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从而使得系统控制器在监控全部作为资源的图像读出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存储器等,并为了分享这些资源而控制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和扫描仪等的每一种功能。
如图22所示,这样常规的MFP包括读出单元201、传感器板单元(SBU)202、图像数据控制部分(CDIC)203、图像处理处理器(IPP)204、视频数据控制部分(VDC)205、图像形成单元206、处理控制器207、RAM 208、ROM209和发动机侧单元201中的输入/输出控制部分210。除了IPP 204之外,这些单元通过串行总线211相互连接。在处理控制器207的控制下,这些单元通过读出原始文档中的图像和根据从其读出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来实现复印操作。
系统控制器234通常控制MFP。处理控制器207根据系统控制器234给出的指令来驱动发动机侧的各个单元。系统控制器234和操作面板231、ROM 232以及RAM 233一起连接到本地串行总线235上,并且能够和通过图像存储器存取控制器(IMAC)223连接到并行总线224的多个单元进行指定的数据通信。系统控制器234通过CDIC203发送指定的命令到处理控制器207。
个人电脑(PC)240通过局域网(LAN)连接到IMAC 223。因此,MPF可以用作根据从PC240接收到的数据来形成图像的打印机。传真控制单元(FCC)221同样也连接到并行总线224。通过使用FCU221转换信号,MFP可以用作根据从公共行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来形成图像并读出和发送图像数据到公共行的传真机。因此,MFP包括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的三种功能。
系统控制器234控制操作面板231以进行操作。系统控制器234也根据来自PC240或传真控制单元221的请求将使用例如读出单元201、图像形成单元206、并行总线224等资源的权利分配到功能的各个作业上,使得通过它们执行规定的操作。暂时存储图像数据的存储器模块222是资源型的,其可以被各自的功能所共享。当同时指定多个作业来执行时,系统控制器234适当地分配资源,以便仲裁这些作业。
进一步的,系统控制器234和处理控制器207通过本地串行总线235、IMAC223、并行总线224、CDIC 203和串行总线211彼此进行相互通信。处理控制器207根据通过系统控制器234分配的资源来控制图像数据发送和发动机侧各自部分的操作。因此,依照这样的MFP,资源被适当地分配,以便有效地进行操作并且进而可以最优地控制整个MFP。进一步,由于包括上面所述的存储器的,在各个功能中所本来需要的多种资源被共享,MFP或复印机的成本和尺寸可以被抑制。
然而,即使当用户仅需要一种功能时,例如复印功能,为了接收将来添加的其它功能,除了直接控制每个图像读出和形成装置以进行操作,并从图像寄存器中读出数据和写入数据到图像寄存器的控制装置(即,处理控制器207)之外,一个用于监控整个作为资源和由单元执行的作业的块中的每个单元的控制装置(即,系统控制器234)是必需的。
因此,当考虑到提供基本功能的观点时,由于多个需求部分的增加快于在没有设计扩展功能的常规设备中所需部分的增加,成本和功率消耗的增加就成为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出并解决上述的和其它的问题并提供一种新的图像形成设备。根据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包括读出原始文档中的图像的图像读出装置和根据图像读出装置读出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优质的图像形成装置,来达到上述和其它的目的。操作单元连接装置(30)可分离地连接接收用于操作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指令的输入的操作单元(21)。提供了处理控制器(11),以便控制图像形成设备进行操作。提供了扩展单元连接装置(50,35),以便附加地连接扩展单元(60)。扩展单元包括已包括在扩展单元中的已扩展的操作控制装置(即,系统控制器61),并分配图像读出装置或图像形成装置到一个作业。处理控制器控制操作单元以进行操作和从扩展控制装置接收控制命令,以便执行图像形成。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存储器,以便存储至少两个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程序。提供了扩展单元检测装置(30),以便检测扩展单元的连接的存在。还提供了控制程序选择装置(11),以便根据扩展单元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选择可应用的将由处理控制器执行的控制程序。
还是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了扩展单元检测装置,以便检测扩展单元的连接的存在。还提供了省电模式设定装置,以便将图像形成设备设定成省电模式。省电模式设定装置根据扩展单元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决定图像形成设备的部分以在省电模式下进行操作。
还是在该实施例中,扩展单元检测装置通过确定是否单元(60,91到9N)的任何一个连接到扩展单元连接装置来检测扩展单元的连接的存在。
还是在该实施例中,扩展单元检测装置通过确定当操作单元没有连接到操作单元连接装置时连接扩展单元,和当操作单元连接到操作单元连接装置时没有连接扩展单元,来检测扩展单元的连接的存在。
还是在该实施例中,扩展单元连接装置(50,35)包括与扩展单元进行图像数据和控制命令通信的数据传送装置(36)。提供了总线选择设备(34),以便根据通过数据传送装置接收的数据类型来选择数据传送目的地。
还是在该实施例中,图像读出装置包括接触图像传感器。还提供色彩识别数据增加装置,以便将色彩识别数据添加到由接触图像传感器读出的图像数据中,其中色彩识别数据指示位置和色彩成分。
还是在该实施例中,提供读出图像数据处理装置,以便把图像处理应用到由图像读出装置读出的图像数据中。还提供了写入图像数据处理装置,以便将图像数据转换成驱动图像形成装置的信号。写入图像数据处理装置将需要连同转换处理一起的图像处理应用到信号中。提供了监测装置,以便监控从处理控制器输出的和输入到处理控制器的数据。扩展单元连接装置包括进行数据通信的总线和连接到总线的总线接口。将至少读出图像处理装置、写入图像处理装置、监控装置、总线接口和总线选择装置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上。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下面的详细描述并连同附图一起考虑,本发明的更详细的内容和更多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明白和易于理解,其中,
图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复印机的框图;
图2是更加详细地说明如图1中所示的视频控制部分的框图;
图3是说明当如图1和图2所说明的复印机单独操作时的数据流的图;
图4是说明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的一个MFP的例子的框图;
图5是更加详细地说明如图4所示的图像存储存取控制器的框图;
图6A和6B是说明当图4或图5中说明的MFP操作时数据流的图;
图7是说明如图1和2所示的复印机和如图4和5所示的MFP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8也是说明复印机和MFP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9也是说明复印机和MFP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10说明选择将由处理控制器执行的控制程序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当图1和图2的复印机单独操作时在省电模式下将用来操作的部分的图;
图12A和12B是说明当图4和图5的MFP操作时在省电模式下将用来操作的部分的图;
图13是说明当图像形成设备进入省电模式时由控制器将要执行的电源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图14A和14B是说明当在图4和图5中说明的MFP在变化了的控制条件下进行操作时数据流的图;
图15是说明在变化了的实施例中在其它控制器的条件下设置操作单元的控制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6是说明图1和图2中说明的复印机的行提取处理中所使用的信号的图;
图17A和17B是更详细地说明在图16中说明的行提取处理电路的图;
图18是说明在图17中说明的子扫描提取电路中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19是说明在图1和图2中说明的行顺序识别处理中使用的信号的图;
图20是说明如图19中所说明的rgb-sel信号的图;
图21是说明rgb-sel信号和其它信号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22是说明一个通常的MFP的框图;
图23A和23B是表示一种类型的提取处理与使用信号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其中在几个视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和标记标明相同或相应部分,特别是在图1中,复印机包括基座发动机和图像数据控制单元(BiCU)10。还包括操作单元21、读出部分22、写入部分23、外设24、扫描仪驱动机构25、绘图仪驱动机构26和每个都连接到图像数据控制单元(BiCU)10的并行总线50。该复印机还包括作为连接到下面将说明的并行总线50上的扩展单元的控制器板(CTN)60。该复印机还使用应用程序单元。因此,该复印机除了作为复印机之外还可以作为传真机、扫描仪和打印机等使用。当CTN60没有连接到其上时,复印机单独进行操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际上包括并行总线50在内的一些装置不会运作以响应扩展单元的连接。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特征是当通过使用这些装置来使能单独地操作时,容易与功能的复杂扩展相一致。
参照图1,将详细描述复印机的每个部分。BiCU10包括处理控制器11、RAM 12、ROM 13、输入/输出控制部分(GATEX)14和视频控制部分(SCRATCH)30。这些设备通过CPU总线15相互连接。存储器模块20连接到视频控制部分30。从CPU中形成处理控制器11并当复印机独立进行操作时用作用于总地控制整个复印机的控制装置运行的本地控制装置。处理控制器11通过执行存储在ROM 13中的控制程序来执行控制操作。特别地,当复印机单独操作时,处理控制器11控制操作单元21的操作,并从中接收操作指令,根据操作指令来控制复印机进行操作。
RAM 12是作为用于处理控制器11的作业区域使用的存储器。ROM 13是存储处理控制器11执行的控制程序的存储器。如果可擦写存储器作为ROM使用,控制程序可以被容易地更新。输入/输出控制部分14用作控制驱动信号输出到每个驱动系统中和从每个传感器等输入检测信号的单元。处理控制器11通过输入/输出控制部分14监测并控制驱动中的每个单元。存储器模块20使用例如DIMM(双列直插式存储模块)标准的存储器,以便存储由读出部分22读出的图像数据。
进一步的,操作单元21由液晶显示器、覆盖在其上的触摸屏、和各种的操作键来形成,从而用作操作复印机的单元。于是,操作单元21连接到设置在下面将描述的视频控制部分30的CPU外设控制部分38中的串行端口39上,并进一步通过串行端口39连接到处理控制器11。读出部分22用作图像读出装置,其以光学的方式读出原始文档的图像。特别地,一束光从光源照射到原始文档上。反射光通过镜子和透镜聚焦到图像接收单元上并被转换成电信号。于是该电信号被转换成数字图像数据并输入到视频控制部分30。图像接收单元可以使用任何一个电荷耦合器件(CCD)和接触图像传感器(CIS)。根据图像接收单元的类型,如下面所述,图像数据的输出形式是不同的。
写入部分23用作根据从视频控制部分30发送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写入部分23典型地使用具有激光器二极管(LD)作为光源的电子照相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外设24用作在写入部分23中的图像形成过程中反馈和弹出表,和在其上形成图像之后分类并装订该表的单元。扫描仪驱动机构25和绘图仪驱动机构26用作分别机械地驱动读出和写入部分22和23的单元。
参照图2,现在将详细描述视频控制部分30。视频控制部分30包括读出图像处理部分(IPU)31、行提取控制部分32、行读出色彩识别控制部分33、总线控制部分34、并行总线接口(I/F)35、数据结构转换处理部分36、写图像处理部分(VCU)37、CPU外设控制部分38、数据转换部分38、数据压缩部分41、数据解压缩部分42和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43。IPU 31用作将明暗校正、MTF校正、密度转换、灰度处理和放大处理等应用到从读出部分22输入的图像数据的读出图像处理装置。IPU31可以通过高速硬件或可编程处理器来组成。
行提取操作单元32用作将在子扫描方向的行的提取处理应用到输入到IPU31的图像数据的装置。例如,如下所述,当扩展单元连接到包括传真功能的复印机和通过传真功能发送由读出部分22读出的图像数据时,有时需要降低已经被读出的图像数据的分辩率水平。即,尽管根据传真标准的传输图像数据的分辨率是200dpi,广泛地使用大约600dpi的分辨率作为形成读出部分22的扫描仪的读出密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IPU31的放大操作,在主扫描方向中的密度减少。执行在子扫描方向上的行提取和多个行被转换,如下所述,从而可以得到规定的行的密度。
行读出色彩识别控制部分33用作在输入到IPU的图像数据中确定当前处理的图像的色彩的色彩识别数据增加装置,并将代表色彩的色彩识别数据添加到图像数据。当使用彩色CCD时,RBG的图像数据同时被读出。相反,当使用彩色CIS时,为了读出每个色彩图像数据,R、B和G光被顺序地照射到每条行,从而R、G和B的图像数据被以这种顺序传送。尽管,由于图像数据的部分和色彩可以被识别,当通过行读出色彩识别控制部分33将色彩识别数据添加到图像数据中时,与下面将描述的图像接收单元类型无关,图像数据相似地被存储在每个色彩平面的存储器中。进一步的,当通过CCD或CIS执行单色读出时,由于每一行数据被相似地传输,色彩识别数据不需要被添加。
总线控制部分34用作用于在视频控制部分30中控制数据流和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数据的传送目的地的总线控制装置。特别地,总线控制部分34指示通过数据结构转换处理部分36从并行总线接口35输入的和在处理控制器11控制下的从IPU31和数据转换部分40输入的数据的传送目的地,从而在视频控制部分30中控制数据流。例如,当下面将描述的控制器板(CTN),连接到并行总线50,作为数据传送装置,将直接发送到处理控制器11的图像数据和控制命令从CTN发送。然而,总线控制部分34以此方式控制数据流,使得图像数据被发送到VCU37,和通过数据转换部分40和CPU外设控制部分38将控制命令发送到处理控制器11。由于这样的控制是在处理控制器11的控制之下执行,处理控制器11可以成为总线控制装置的一部分。
并行总线接口35用作通过并行总线50进行数据通信的总线接口。并行总线50也用作连接如上所述的CTN60的总线。因此,这些并行总线接口35和并行总线50共同形成扩展单元连接装置。然而,当复印机单独操作时,除了复印机没有其它装置连接到并行总线50上时,这些并行总线接口35和并行总线50不运作。数据结构转换处理部分36用作在数据通过并行总线接口35传输到并行总线50之前,并且通过并行总线接口35从并行总线50接收数据之后,根据需要转换数据结构的装置。
VCU 37用作执行将输入图像数据转换成驱动写入部分23的信号的处理的写入图像处理装置。VCU 37也执行伴随转换处理的图像处理。特别地,执行齿形失真校正、密度(density)转换、脉宽调制(PWM)、图像微调处理等。于是,已经接收到处理的信号被输出并驱动写入部分23,以便可以形成图像。写入部分23是典型地使用电照像系统的图像形成装置。因此,VCU 37的输出用作驱动并启动LD驱动器的信号,以便激活LD以至于在图像载波上形成潜在图像。CPU外设控制部分38用作通过CPU总线15发送控制命令到处理控制器11的装置。CPU外设控制部分38包括作为操作单元连接装置的串行端口39,并运行以传递连接到串行端口39的操作单元和处理控制器11之间的操作和显示/控制信号的通信。
数据转换部分40用作将输入数据拆分成图像数据和控制命令并分配和传输控制命令到CPU外设控制部分38及分配和传输图像数据到数据压缩部分41的装置。进一步的,数据转换部分40也执行根据通过行读出色彩识别控制部分33添加的色彩识别数据来将在存储模块20中表示存储地址的信息添加到每一行的图像数据的头部的处理。从而,图像数据可以被存储在每个彩色平面的存储模块20中。
数据压缩部分41用作在将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器模块20之前执行编码处理的装置。数据解压缩部分42是当从存储器模块20中读出编码数据和将其转换成原始图像数据时,将数据解码的装置。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43用作在指明一个地址时从存储器模块20读出和写入数据到存储器模块的装置。当在存储器模块20中存储图像数据时,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43写入已经经受具有在规定的地址中的从数据压缩部分41接收的数据压缩处理的图像数据。相反,当读出图像数据时,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43从存储器模块20的指定地址中读出数据。然后数据解压缩部分42将该数据转换成原始图像数据。
进一步的,当使用存储器模块作为作业存储器来执行图像处理时,可以使用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43。例如,当旋转处理被应用到图像时,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43在没有对其编码的情况下,在数据解压缩部分读出数据并将数据转换成图像数据之后,再次在存储器模块20的作业区域中写入图像数据,并当改变读出地址时读出。从而,可以得到已旋转的图像的图像数据。进一步地,存储器模块20对于包括在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43中的图像存储连接部分而言是可拆卸的,并其容量可以根据使用而变化。数据压缩部分41、数据解压缩部分42和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43可以和存储器模块20一起集成在一个单元中。另外,图像存储连接部分可以被安置在数据转换部分40中并依附在其上。
进一步的,视频控制部分30包括读出图像处理装置、写入图像处理装置、监控输入本地控制装置中的和从本地控制装置中输出的数据的监测装置和总线接口。视频控制部分30最好制造成一个芯片。结果是,可以抑制多个BiCU和成本,并可以提高可靠性。进一步,当与由多个芯片组成的视频控制部分30相比时可以抑制功率消耗。进一步的,可以仅将数据压缩部分41、数据解压缩部分42和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43与存储器模块20集成在一个单元中制造,视频控制部分30的其它部分可以分散在不同的芯片上。
现在参照图3描述这样的复印机的简略操作。最初,处理控制器11通过CPU外设控制部分38控制操作单元21,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的,以便,用户可以设定并指定复印功能。由于不需要为了允许标记下面将描述的扩展功能的操作的目的而提供菜单,因此操作单元21上的控制负荷相对小些。
当从操作单元21接收指令来执行复印操作时,处理控制器11控制每个部分进行操作和复印。特别地,最初通过读出部分22以光学的方式读出原始文档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从而成为图像数据,然后,从IPU31接收用于读出处理的图像处理,如同箭头2指示。然后,当需要时,图像数据从行提取控制部分32经过提取处理,通过行读出色彩识别控制部分33将色彩识别信息添加到其中。然后,这样的图像数据被传送到总线控制部分34。
进一步的,为了执行备份纸张堵塞等,即使多个复印纸张是只有一个和因此不是经常需要存储在存储器中,一旦存储器中存储数据之后就执行图像形成。然后,当接收到读出并发送来的图像数据时,为了在存储器模块20中存储图像数据,总线控制部分34将图像数据传送到数据转换部分40。此后,数据转换部分40将写入地址信息添加到图像数据中并将其发送到数据压缩部分41。然后,图像数据经过编码处理以成为编码数据,并根据地址信息通过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43将图像数据写入并存储在存储器模块20的地址中。
然后,如箭头3所指示,存储在存储器模块20中的编码数据是由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43从指定的地址中读出,并由数据解压缩部分42转换成图像数据。然后,通过数据转换部分40和总线控制部分34将该数据输入到VCU37。VCU 37将图像数据进行用于写入处理的图像处理,并转换成驱动写入部分23的LD驱动器的信号。然后,这样的信号驱动LD驱动器,而LD将潜在的图像写入到PC组件的表面。通过显影该潜在的图像并定影,因此显示图像,可以根据读出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数字多功能打印机(复印机)作为由上面提到的复印机组成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例子,现在参照图4到图9来将描述连接到其中的扩展单元。
这样的MFP包括控制器板(CTN)60,其作为连接到参照图1所描述的复印机的并行总线50的扩展单元,和作为一些如图4所述的连接到CTN60的应用程序91到9n。安装在BiCU10中的存储器模块20是可拆卸的并在CTN60之上被移动。操作单元21也将其连接目标从BiCU10改变成CTN60。当服务人员或用户将CTN60连接到复印机时,执行这些转移。进一步的,当复印机单独操作时,操作单元21可以使用与那些使用的单元相同的单元。然而,当作为MFP操作时,与当复印机单独操作时比较,由于大量的必要的按键太多和显示内容过于复杂,例如,操作单元最好用多功能单元替代,该多功能单元包括大频幕的显示屏,网络上的地址输入机构和传真使用地址分配按键等。
应用程序单元91到9n用作添加各种功能,例如传真功能、打印机功能、网络文件功能、扫描仪功能、本地存储功能、文档存储功能、文档传送功能等的功能增加单元。一个应用程序本质上对应一个功能,并通过配置在衬底上的指定硬件来实现。通过提供和连接具有必要功能的操作到作为主板操作的CTN60,可以在图像形成系统中运用该功能。另外,在使用资源时每个应用程序具有相同的优先权。进一步的,应用程序能够忽略特定的接口,通过指定的程序可以实现它们的硬件并被安装在CTN60中的非易失性的可重写的存储器中。从而,图像形成系统可以运用那些功能。
现在,参照图7更加详细地描述这样的功能扩展。最初,当用户仅仅需要复印机功能作为基本功能时,并不连接CTN60如图7所示。特别地,操作单元21、读出部分22、写入部分23和外设24等都仅通过处理控制器11控制。特别地,处理控制器11接收操作指令,然后执行多个复印中所需的操作,例如,图像读出、图像发送到纸张上、纸张的传送等。因此,其中使用驱动机构(未示出)。由于仅仅需要复印功能,复印功能最好一直独占例如操作单元21、读出部分22、写入部分23和外设24等的资源。换句话说,不需要分配资源的CTN 60。
反之,LAN连接应用程序94被附加地使用并运用如图8所描述的LAN连接功能。这样的功能传送读出的图像数据到LAN并输出通过LAN等传输的图像,等等,并且因此需要读出部分22和写入部分23等的资源。然后,需要CTN60以用来分配资源到LAN连接应用程序94和原本存在的复印机功能,作为一个应用程序。从而,LAN连接应用程序94被添加到CTN60。
特别地,如图7中所说明的复印机部分与CTN60和各应用程序一起部分地组成MFP。由CTN60的系统控制器61控制的读出部分22、写入部分23,外设24等被提供来作为MFP的共享资源。操作单元21也连接到CNT60,也作为一种资源被系统控制器61所控制。进一步的,在分配每个资源到每个应用程序和监控将由每个资源执行的作业的系统控制器61的控制下得以实现每个应用程序的功能。在这样的分配过程中,添加的LAN连接应用程序94并且连接到发动机侧的复印应用程序被相似地处理。特别地,没有给它们使用资源的优先权。相似地,没有给予应用程序的连接顺序优先权。这样,在操作期间根据应用程序连接条件来最佳地分配资源。
如图9所示,说明传真应用程序95和文件存储应用程序96连接到CTN60的例子。传真应用程序95提供通过公共行进行图像信息通信的功能。文档存储应用程序96提供将图像数据存储到用于备份和长时间存储使用的由大容量HDD等组成的本地图像存储装置97中的功能。甚至当用这种方法执行多个应用程序时,资源私有使用的优先权没有给予应用程序。进一步的,当CNT60适当地分配资源时,多个应用程序可以被组合起来使用。例如,当CTN60中的存储模块被作为作业存储器或暂存区域使用时,文档存储应用程序96可以将传真应用程序95接收和发送的图像数据和那些复印应用程序复印的图像数据作为数字数据存储到图像存储装置97中,图像数据可以随意地恢复并取出。进一步的,当图8的LAN连接应用程序94被附加地连接,存储在其中的数据可以通过LAN被访问。
现在说明图4中的MFP。由于被点划线环绕的图1到3的复印机的部分在这个例子中时是相同的,因此这些说明可以被忽略。这里,这样的部分以后被称作MFP的复印机端。通过并行总线50连接到复印机端的CTN60包括系统控制器61和仲裁控制部分(IMAC)70。从BiCU10移动的存储器模块20连接到IMAC70。
系统控制器61用作总体上控制MFP的扩展控制装置。同样,通过经由并行总线50发送控制命令到BiCU10的处理控制器11,系统控制器61可以间接地控制包括在复印机端中的读出部分22和写入部分23进行操作。进一步,系统控制器61处理作为应用程序将要使用的资源的读出和写入部分22和23,系统控制器61管理由资源执行的作业,并根据来自每个应用程序的请求分配资源。特别地,通过允许每个应用程序独享资源,在MFP中可以运用应用程序的功能。当然,读出和写入部分22和23有时被分配到每个应用程序。进一步,移动到CTN60的存储器模块20和操作单元21还作为一种资源被处理,并由系统控制器61将其分配到每个应用程序。
当单独使用复印机部分时,在处理控制器11的控制下实现的复印功能被作为MFP的一种应用程序处理,而没有赋予比其它应用程序高的优先级。从而,使用通过系统控制器61分配的资源实现复印功能。当通过连接CTN60建立MFP时,根据从操作单元21发送的操作指令,处理控制器11不直接控制复印操作。特别地,响应来自操作单元21的操作指令,处理控制器11接收通过系统控制器61发送的控制命令,并根据命令驱动读出和写入部分22和23等。
当来自多个应用程序的请求重叠时,IMAC70仲裁对存储器模块20和总线的访问,从而,它与系统控制器61一起合作并调整。参照图5,现在将更加详细地描述IMAC70。IMAC包括系统接口71、并行总线控制部分72、网络控制部分73、串行口74、串行口控制部分75、本地总线控制部分76、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77、存取控制部分80、压缩/解压缩处理部分81、图像编辑处理部分82和多个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器(DMAC)83到87。
系统接口71用作在IMAC 70与系统控制器61之间进行控制命令和数据通信的装置。系统控制器61通过系统接口71直接发送控制命令到IMAC70。然后,IMAC 70根据这样的指令监控每个控制部分和处理部分。并行总线控制部分72用作通过并行总线50控制控制命令和数据的通信的装置。由于用作MFP的发动机部分的复印机端单元通过并行总线50连接到CTN60,读出部分22读出的和通过写入部分23用于图像形成的所有图像数据,和发送到处理控制器11以便驱动这些装置的控制命令,通过并行总线50进行必要的通信。因此,通过允许并行控制部分72控制并行总线50的占用来控制控制命令和图像数据的流动。
网络控制部分73用作控制连接到图4中未示出的局域网(LAN)的接口,并监控通过LAN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数据通信,系统控制器61没有被用来控制这些外部设备。然而,系统控制器61控制网络控制部分73。网络控制部分73配置来依照所谓的100 Base-T标准执行通信控制。串行口74用作在串行口控制部分75的控制之下连接到串行总线的和进行数据通信的接口。如图所示,串行口74和串行口控制部分75集成安置在一个块中。然而,这些实际上由多个端口形成并能够在USB(通用串行总线)和IEEE(电子及电气工程师协会)1284标准下进行通信。
本地总线控制部分76用作和本地串行总线的接口,并被由系统控制器61所执行的ROM存储控制程序,作为用于系统控制器的作业存储器的RAM和用于存储当运用打印机功能和打印机编码数据扩展为位图时所使用的字形数据的字形ROM所连接。进一步,操作单元21连接到本地串行总线并通过本地总线控制部分76执行必需的数据通信,以控制例如显示/控制信号的传输,操作信号的接收等。为了简单起见,在图4中所有的本地串行总线、ROM、RAM和字形ROM都被忽略说明。
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77用作从存储器模块20中读出数据和将数据写入到存储器模块20中的单元,并且包括地址解码部分78和写入/读出使能控制部分79。从而,当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77发送写入数据到地址解码部分78而指定写入地址,和发送写入使能信号到写入/读出使能控制部分79时,写入数据被写入到存储器模块20的写入地址中。当执行读出处理,当指定读出地址时,最好发送读出使能信号。进一步的,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77可以识别并存储图像数据到存储器模块20中,这些图像数据具有与通过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43存储在存储器模块20中的图像数据的格式相同的格式。从而,由于图像数据不需要根据图像数据存储目的地而改变其格式,处理过程可以被简化。
系统控制器61通过系统接口71控制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77的操作。然而,实际的读出和写入是由存取控制部分80所控制的。特别地,从存储器模块20中读出和写入进存储器模块20中的数据是来自BiCU10的单独请求的,通过并行总线控制部分72连接到并行总线50,并从外部装置通过网络控制部分73和串行口控制部分75连接到LAN或串行总线。进一步的,存取也是从压缩/解压缩部分81和图像编辑处理部分82请求的。
系统控制器61控制每个控制部分和处理部分的操作。然而,访问存储器模块20的请求被DMAC 83至87分别发送到独立于系统控制器61的控制的存取控制部分80。然后,存取控制部分80仲裁并将优先权给予这些请求中的每一个。允许访问的DMAC通过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77从存储器模块20中读出和将数据写入存储器模块20中。当通过使用存储在字形ROM中的字形数据将通过LAN或串行总线从PC等接收的打印数据扩展为存储器模块中的位图时,系统接口71请求访问存储器模块20。这样的存储也服从存取控制部分80的仲裁。
虽然没有在附图中说明,但是为了它们有权访问除了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77之外的部分,允许控制部分和处理部分的每个通过迂回DMAC 83至87来请求存取控制部分80。这样的请求在系统控制器61的控制下通过存取控制部分80来仲裁。进一步的,上述的压缩/解压缩处理部分81用作压缩和编码图像数据的模块,使得图像数据可以有效地被存储在存储器模块20中。该模块将图像数据读出并解压缩为原始图像数据。进一步的,压缩/解压缩处理部分81可以压缩和解压缩暂时从存储器模块20中读出的图像数据,以便再次写入到存储器模块20或通过总线或LAN外部输出。
图像编辑处理部分82用作处理存储在存储器模块20中的图像数据,清空存储区域,将旋转处理应用到图像数据和执行组合不同图像的组合处理的模块。这些编辑是通过指定在存储器模块20中的地址和转换地址的数据而得以执行。然而,由于图像编辑处理部分82不能在编码数据压缩之后处理编码数据和在被扩展之前打印数据,在压缩之前,由图像编辑处理部分82的过程以位图的形式被应用到图像数据。
参照附图6,将描述在多个作业不是同时被请求的条件下,上述的MFP的图像形成操作。最初,系统控制器61通过系统接口71和本地总线控制部分76,控制操作单元21,如图6中箭头1所示,使得用户可以设定和指示与MFP的每个应用程序相对应的功能的操作。
当从操作单元21接收到指令进行复印时,系统控制器61分配存储器模块20、读出部分22和写入部分23等的资源到复印应用程序,并根据分配发出控制命令到处理控制器11,使得为了执行复印作业,处理控制器11驱动每个部分。然后,控制命令通过所有的系统接口71、并行控制部分72和并行总线50,发送到视频控制部分30,如箭头2表示。在视频控制部分30中,控制命令通过并行总线接口35和数据结构转换处理部分36发送到总线控制部分34。由于从图像数据中识别控制命令的数据,将其从数据转换部分40发送到CPU外设控制部分38,从而到达处理控制器11。
然后,已经接收到控制命令的处理控制器11控制每个部分进行操作和执行复印。最初,读出部分22以光学的方式读出原始文档,转换成电信号以形成图像数据,并对读出数据使用IPU 31执行图像处理,如箭头3所示。然后,当需要时,行提取部分32执行提取处理。然后,行读出色彩识别控制部分33添加合适的色彩识别信息到其中。此后,图像数据被发送到总线控制部分34。由于BiCU10端的存储器模块撤消并替代,安置在CTN60中的存储器模块20在MFP中被使用,在数据结构转换处理部分36中接收写入地址信息的增加之后,并行总线50发送图像数据到CTN60以通过并行总线接口35,将数据存储在存储器模块20中。然后,图像数据被输入到并行总线控制部分72,并由压缩/解压缩处理部分81、DMAC 86和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77进行处理。然后,图像数据作为编码数据被写入并存储到与存储器模块20中的写入地址信息对应的地址中。进一步的,系统控制器61控制在CTN60端中的数据传输。
其后,如箭头4所指示,存储在存储器模块20中的编码数据由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77从指定的地址中读出,并通过压缩/解压缩处理部分81扩展成为原始图像数据,然后,通过并行总线50从并行总线控制部分72发送到视频控制部分30。接着,将图像数据通过并行总线接口35和数据结构转换处理部分36发送到总线控制部分34,并由于其写入使用而输入到VCU37。VCU37将写入使用图像处理应用到图像数据上并将其转换成驱动写入部分23的LD驱动器的信号。然后,该信号驱动并起动LD驱动器以激活LD,并将潜在的图像写入到PC构件中。然后该潜在的图像被显影和定影,从而根据读出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在上述过程中,不同于复印机单独操作时,由于没有使用BiCU10端的存储器模块,从总线控制部分34读出的读出图像的传送路由不同。进一步,处理控制器11不控制操作单元21,并根据从系统控制器61发送的控制命令来代替操作。因此,当复印机单独操作时,处理控制器11必须进行与当连接CTN60时不同的控制,并且因此MFP运转起来。
参照图10,现在将描述在处理控制器11中选择控制方法的操作。由处理控制器11作为本地控制装置以控制MFP的复印机或复印机部分使用的多个控制程序被存储在上述的复印机和MFP的ROM13中。特别地,单独的复印机使用的控制程序被存储,以便控制操作单元21的操作,从操作单元21接收操作指令,并根据操作指令控制复印机进行操作。同时存储的还有MFP使用的控制程序,其作为扩展控制装置从系统控制器61中接收控制命令,并根据该命令控制MFP的复印部分进行操作。
因此,通过执行这些控制程序,处理控制器11既可以作为控制连接到操作单元连接装置的操作单元进行操作的装置,也可以作为从连接到扩展单元连接装置的扩展单元的扩展控制装置中接收命令的装置。然而,根据作为扩展单元的CTN60的连接存在,在该实施例中,选择处理控制器11使用的一个控制程序。
特别地,当启动复印机或MFP时,处理控制器11执行存储在ROM中的指定的启动程序,并通过执行图10的处理执行这样的选择。特别地,最初检测如果连接CTN60(在步骤S1)中。检测可以通过检查是否任何一个单元作为例如,扩展单元连接装置连接到并行总线50而执行。进一步地,由于当连接CTN 60时,操作单元21连接到CTN60的本地串行总线,和没有连接到视频控制部分30的串行端口39,作为操作单元连接装置,可以断定,如果操作单元21连接到串行端口39,则没有连接CTN 60。相反地,可以断定,如果操作单元21没有连接到串行端口39,则连接了CTN 60。或者,通过参照存储器切换器或以前设定的相似部件,可以确定CTN60是否存在。因此,在步骤S1的处理过程中,处理控制器11作为扩展单元检测装置运行。
其后,在步骤S2,根据在步骤S1的检测结果来确定是否连接CTN60。如果是没有连接,处理过程进行到步骤S3。然后,选择单独操作的复印机的控制程序,从而终止处理。相反地,如果连接了CTN 60,处理进行到步骤S4。然后选择MFP使用的控制程序,以在系统控制器61的控制下操作MFP。在从步骤S2到S4的这些处理中,处理控制器11作为控制程序选择装置运行。
当完成在图10的流程图中显示的过程时,读出部分22和写入部分23的操作作为独立操作的复印机或MFP等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执行由处理控制器11选择的控制程序来控制。从而,在其中没有连接CTN 60的情况下执行的单独操作,和在连接CTN 60的情况下作为资源执行的操作可以被允许。因此,当仅仅需要复印机的基本功能时,CTN60是不必要的。另外,图像读出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当需要时可以通过多个作为资源的应用程序被共享,并从而功能可以被扩展。进一步,可以以低成本提供复印机的基本功能。
现在参照图11到13,描述在上述复印机或MFP中使用的省电模式的操作。上述的复印机或MFP进入省电模式,以便当没有执行操作或作业时抑制功率消耗。省电模式仅从操作单元21接收操作指令和从外部设备接收执行作业的请求。因此,省电模式通过当接收操作指令和操作请求时返回到正常操作模式,来执行必须的程序。
在这样的省电模式中,如图1所示,当复印机单独操作时,由于外部设备和行不请求作业,当监视操作单元21时仅一个操作指令被最优地接收。因此,对于上述操作所需的每一个,仅操作单元21、视频控制部分30的CPU外设控制部分38、CPU总线15和处理控制器11被操作,当停止向独立的单元例如,存储器模块20、读出部分22、写入部分等供电时,在图11中用斜行画出的其它部分停止操作。如果这些在一个模块中例如视频控制部分30,存在的部分将被操作和被停止,则停止用于停止其操作的部分的时钟的产生。
当如图4所示的MFP操作时,由于作业执行,例如传真接收,通过LAN输出传输的图像等,可能是外部请求,除了操作单元21之外,每个应用程序都需要被监测。因此,在省电模式期间,仅操作需要被监测的部分,而剩下的部分都停止操作。特别地,存储器模块20和IMAC70的存储器存取控制部分77对于CTN 60中的操作是不需要的,并因此被停止。操作执行监测的所有系统控制器61、IMAC70的存取控制部分80、每个总线、LAN、和串行端口的控制部分。进一步地,保持应用程序的一个或多个最小模块来操作,该应用程序连接到外部例如公共线路、LAN等并被要求用来接收作业请求。应用程序例如,连接到如图9所示的本地设备的文档存储应用程序96被停止操作。
进一步地,当复印机部分作为MFP的一部分使用时,其不从操作单元接收操作指令。然而,最好允许复印机部分从系统控制器61接收控制命令。然后,操作接收控制命令的处理控制器11、并行总线接口35,该并行总线接口35用作用于将通过并行总线50发送的控制命令传输到处理控制器11、数据结构转换处理部分36、总线控制部分34、数据转换部分40、CPU外设控制部分38、和CPU总线15的路由。在图11中用斜行画出的其它部分被停止操作。进一步地,系统控制器61仅控制向CTN 60供给功率。指示转移到省电模式的命令被发送到其它单元,以便将其它单元转移到该模式。因此,处理控制器11负责控制在复印机部分的功率供应。由于时钟的停止而引起电路操作的停止被相似地执行。因此,可以减轻系统控制器61上的工作负荷。
当注意到复印机端的操作时,在省电模式期间操作的部分与那些当复印机单独操作和作为MFP的一部分时是不同的。为了实现这样的控制,当复印机端进入省电模式时,处理控制器11执行指定的控制程序并因此执行图13中所示的处理。特别地,在步骤S11,检测是否连接了CTN 60。在图10的步骤S1中,该检测可以被相同地执行。因此,在步骤S11的过程中,处理控制器11作为扩展单元检测装置运行。
其后,在步骤S12中,根据步骤S11的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连接了CTN 60。如果是肯定的,处理进行到步骤S13。然后,除了那些需要从操作单元接收指令的那些部分之外的部分都停止操作。因此,过程终止。相反地,如果是否定的,程序进行到S14。然后,除了那些需要从系统控制器61中接收控制命令的那些之外的部分被停止操作,从而处理终止。实际上停止操作的部分与参照图11到12描述的那些部分相同。处理控制器11在这些步骤S12到14中作为省电模式转移装置运行。
通过执行这样的处理,当复印机单独操作和作为MFP的一部分时仅最小部分被操作,因此可以抑制功率消耗。进一步,当由处理控制器11执行的控制程序从当复印机单独操作改为如上所述的MFP的一部分操作时,可以在各自的控制程序中建立转移到省电模式的过程,该省电模式采用使用控制程序的环境。
参照图14和15,现在描述图4和5的MFP中控制操作单元21的变更。系统控制器61(即第一控制装置)负责控制连接到如上所述的MFP中的CTN60的操作单元21。然而,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在处理控制器11中也提供一个装置(即第二控制装置),以便控制操作单元21,以便控制装置中的一个可以交替地控制操作单元21。系统控制器61用作操作单元控制装置选择装置来负责这样的转换。
特别地,由于操作单元21连接到CTN60,最可取的是由于发送控制信号的路径的更短的长度,系统控制器61安置在CTN60中控制应用程序设备。然而,由于系统控制器61具有多个目标以控制例如将资源分配给应用程序,在IMAC 70等中的总线占用控制,系统控制器61的控制操作被延迟,和当有效地连接大约多个应用程序时图像数据的处理速度可能降低。然后,在处理控制器11的控制下,操作单元21的控制被安置,使得可以减轻系统控制器61上的负荷。
当复印机单独操作时,由于处理控制器11用作整体上控制整个复印机的控制装置,当复印机功能作为由系统控制器61总体控制的MFP的一部分使用时,处理控制器11能够给予处理。进一步的,由于当复印机单独操作时,处理控制器11也作为控制操作单元21的控制装置进行操作,当在MFP中控制操作单元21时,其功能可以被部分地使用。因此,当处理控制器11也负责控制操作单元21,由于多个最近必要的结构部件对它来说很小,这样的结构是有益的。因此,由于MFP的总体控制操作可以被进行而不停止,甚至当系统控制器61不具有这样高的处理能力,可以以低成本来组成CTN60和图像形成系统。
参照图14,描述当处理控制器11控制操作单元21时MFP中的数据流。处理控制器11和操作单元21通过用箭头1表示的路由相互之间进行操作信号和显示/控制信号的通信。例如,操作信号从操作单元21通过本地总线控制部分76、系统接口71、存取控制部分80和并行总线控制部分72被发送到并行总线50。于是,并行总线接口35接收操作信号。然后,通过数据结构转换处理部分36将它们发送到总线控制部分34。由于数据不是图像数据和操作信号,它们从数据转换部分40进一步发送到CPU外设控制部分38,并到达处理控制器11。从处理控制器11发送到操作单元21的显示信号和控制信号通过路由流回。
由于处理控制器11控制操作单元21和不是总体上控制MFP,当请求任何设置改变和作业执行的操作信号从操作单元21发送,该操作信号不能通过简单地改变显示例如指针转移而被处理时,处理控制器11发送表示这样的效果的信号到系统控制器61。这样的路由如箭头2指示,并与箭头1到系统接口71表示的路由相同,其仅有的区别在于信号是从系统接口71传输到系统控制器61的。
当这样的信号指示复印请求时,例如,系统控制器61将存储器模块20、读出部分22、写入部分23等的资源分配到复印应用程序,并且发出控制命令并启动处理控制器11以驱动每个部分来根据分配执行复印作业。于是,已经接收到控制命令的处理控制器11控制每个部分进行操作和执行参照图6以前描述的复印。进一步的,例如,当请求通过扫描仪应用程序读出图像时,存储在存储器模块20中的图像数据通过每个色彩平面的应用程序,经由如箭头3所示的路由输出。
进一步的,为了选择每个均控制操作单元21的系统控制器61和处理控制器11中的一个,在MFP中,存储器交换器等被预先设定,以便在操作启动时选择它们中的一个。然而,根据在系统控制器61上的处理负荷可以更合适地进行选择。在适当的时间,当系统控制器61执行图15中所示的处理时,可以执行这样的设定。特别地,在步骤S21中,首先测定系统控制器61上的处理负荷。然后,在步骤S22中决定处理负荷是否超出指定的数量。
在步骤S22,如果处理负荷超出指定的数量,处理进行到步骤S23。然后,确定是否系统控制器61控制操作单元21。如果系统控制器61控制操作单元21,则由于过度的负荷在处理控制器11的控制下控制被设置,处理终止。相反的,如果系统控制器61不控制操作单元21,处理被终止是因为在处理控制器11的控制下控制已经被设置。如果在步骤S22中没有超过指定的数量,由于系统控制器61有能力处理,处理进行到步骤S25。然后确定是否处理控制器11控制操作单元21。如果处理控制器11控制操作单元21,处理进行到步骤S26并在系统控制器61的控制下控制被设置,从而终止程序。相反的,如果处理控制器11不控制操作单元21,处理被终止是因为在系统控制器61的控制下控制已经被设置。
因此,通过用这样的方法执行这些处理,当系统控制器61上的负荷增加,操作单元21的控制可以在处理控制器11的控制下被设置,并当系统控制器61能够承担处理时,系统控制器61控制操作单元21。结果是,可以抑制数据总线不必要的复杂。进一步的,由于系统控制器61上的处理负荷的水平很大程度上依靠作为连接到CTN60的功能增加单元的多个应用程序,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数量来选择控制操作单元21的控制器。
现在参照图16到21,描述已经参照图1到5说明的通过复印机和MFP的复印机部分执行的行提取处理和行读出色彩识别处理。
在图16中说明的信号被用于通过图2的行提取控制部分32执行的行提取处理中。然而,这里执行的行提取处理不仅仅提取图像数据。特别地,行提取处理对表示在提取图像的范围中的单行的图像数据的有效范围的线路选通门信号xlgate求反。保持线路选通门信号以维持在有效图像范围之内。进一步地,如果写入允许信号被控制不存在于当图像数据将被写入到存储器模块20中时线路选通门信号xlgate被求反的范围之内,例如,提取的行的图像数据没有写入存储器模块20中。因此,可以获得提取效果。
进一步地,在行提取处理中,存在两种类型的处理,一种是应用多值图像数据,另一种是应用二进制图像数据。应用多值图像数据的行提取处理被xlg-mb和xlg-avc信号所1控制。应用二进制图像数据的行提取过程被xlg-rd和xlg-rdor信号所控制。特别地,这些信号由图17中所示的电路产生。当条件确定电路从通过以1/2求反一个线路选通门信号xlgate得到的lg2信号,一个是xlgate信号的lg信号,和一个求反xlgate信号的lgm信号中选择合适的一个或多个信号时,获得这些xlg-mb和xlg-avc信号,使得如果由寄存器yzsp表示的缩减率S%超过50%,则根据条件在子扫描提取电路中它是S%或2S%。进一步地,当这些xlg-mb和xlg-avc信号输入其中时,得到xlg-rd信号,作为从或(OR)门的输出。在通过以1/2求反xlg-rd信号得到的xlg-rd信号和lg-rd2信号之间选择合适的信号而得到xlg-rdor信号。
进一步地,存在两种类型的多提取处理。一种是简单的行提取处理,而另一个伴随着对邻近行的平均/比较处理。然后,使用任何一种类型使得可以得到希望的缩减率(S%,即78%)。对于二进制提取,根据应用到邻近行的条件或(OR)处理的执行,不同的门控制信号被交替地使用。特别地,当不使用条件或(OR)处理时,线路选通门信号xlgate被控制,使得多个与二进制总的子扫描方向的缩减率可以是S%。当使用条件或(OR)过程时,由于这样的处理本身相当于50%的缩减处理,在条件或(OR)处理之前,S%缩减的xlg-rd信号作为输入线路选通门信号使用。进一步地,在条件OR处理之后,S/2%缩减的xlg-rdor信号作为输入线路选通门信号使用。一种类型的提取处理与使用信号之间的关系在图23A和23B的表中示出。
现在参照图17,描述通过子扫描提取电路执行的提取处理。子扫描提取电路是执行图18所示的处理的电路。特别地,它是即求反并指示输入线路选通门信号xlgate作为提取行或保持以被维持和不指示作为每一行的提取行的电路。存在在图18的流程图中的参数YZSP确定1024/YZSP的缩减率。在从1024到8191的范围内确定YZSP。因此,缩减率的范围从12.5%到100%。分辨率水平接近0.1%。当其降低到1/3,例如,是rzsp的三倍的3072被最优地设置为YZSP。
现在详细地说明如果复印机在单色模式操作和YZSP是3072的条件下的这样的处理。在这样的处理中,在步骤S31,rzsp的值最初确定为1024。然后,在步骤S32,通过参照下面提到的标准,确定模式是否是彩色的和是除了G之外的色彩。由于其是否定的(即,NO),处理进入到步骤S33。在步骤S33搜索rsp。特别地,如下计算rzsp,并因此在下面的步骤S34中,rsp小于1023(即,rsp<1023),第一行指示为非提取行,并且线路选通门信号xlgate被保持,在步骤S37被确认:
Rzsp-1024=1024-1024=0
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38,如下计算rzsp:
rzsp=rsp+YZSP=0+3072=3072
于是,当在下面的第二行时,程序一下子从步骤S32进入步骤S33,如下计算rsp:
rsp=rzsp-1024=3072-1024=2048
由于此时在步骤S34中rsp大于1023(即,rsp>1023),处理进行到步骤S35。于是,第二行指示为提取行,因此,线路选通门信号xlgate被求反。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36,如下计算rzsp:
rzsp=rsp=2048
同样的处理被重复用于第三和以后的行中。然而,在第三行中,由于rzsp被如下计算,其被指示为提取行:
rsp=2048-1024=1024>1023
由于在第四行中rsp如下计算,其被指示为非提取行:
rsp=1024-1024=0<1023
因此,通过该处理,三个行中的两个行可以被指示为提取行。
进一步的,在图19中说明的信号被用于在图2中说明的行读出色彩识别处理部分33所执行的行读出色彩识别处理。特别地,当由作为读出部分22的图像接收单元的CIS执行色彩读出时,用“1”表示col-信号。如上所述,由于R、G和B的每个图像数据是从相同的行独立地被读出并根据读出的顺序发送,如图20中所说明,在G-图像数据的发送时间,rgb-sel信号被设置成“1”,在R和B图像数据的发送时间,rgb-sel信号被设置成“0”。特别地,rgb-sel信号代表色彩识别信息。然后,代表子扫描起始位置的xfgate信号的确认位置,即每个图像帧的首部,被调整成如图21所述的G行。如图21所示,xlsync信号表示行同步信号。
进一步的,在发送图像数据时间之前通过一个行控制用于RGB的每个光源的光。特别地,如图20所示,在传输G-图像数据时驱动R的光源发光。在单色处理中rgb-sel信号总是被设置为“0”。例如,这样的rgb-sel信号被用于在图18的步骤S33中执行的确定。特别地,如果col信号被设置成“1”rgb-sel信号被设置成“0”,可以确定色彩模式被设定且色彩不是G。然后,在彩色模式的情况中,除了G行之外的行的提取和非提取的指示与G行的指示相同,在每个色彩平面执行相同的提取。进一步地,当执行应用到相邻行之间的平均/比较处理的提取过程被执行时,参照rgb-sel信号,通过一个行搜索向前或向后的行的相同的色彩数据,并与该数据一起执行平均/比较处理。
进一步地,当通过彩色CIAS得到的图像数据被存储在连接到BiCU10的存储器模块中时,根据rgb-sel信号,执行一个处理使得数据转换部分40将表示存储模块的存储地址的信息添加到每个行的图像数据的首部。当连接CTN60和图像数据被存储到安置在CTN 60中的存储模块时,数据结构转换处理部分36添加存储地址信息。因此,以这样的顺序分别发送的各个RGB色彩的图像数据可以被存储在每个色彩平面中的存储器模块20中。当其用于图像形成和图像处理时,每个色彩平面的数据可以被容易地读出。进一步的,当使用作为读出部分22的图像获取单元的CCD执行色彩读出时,每个图像数据可以被立即并行地读出。因此,如果这些三色图像数据被暂时存储并以RGB的顺序一个接一个的输出,色彩识别信息被相似地添加到CIS的情况中,图像数据可以作为与CIS的情况类似地被存储到每个彩色平面中的存储模块20中。由于必需的图像总线宽度与CIS的相同,即:8比特位宽度,系统在尺寸上不会增加。进一步的,例如,当使用足够同时发送三种彩色图像数据的8比特位×3信道的图像总线,和如果RGB的图像数据的三行被存储并这些三行RGB图像数据分别被打包在一个块中,色彩识别信息类似于CIS的情况被添加到其中,这些可以被相似地存储到每个彩色平面中的存储模块20中。因此,图像数据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被存储到每个彩色平面中的存储器中,而不管图像接收单元的类型。
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现有说明书中的说明,本发明中提出的机制和处理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常规的通用微处理器和/或可编程的信号处理器来实现。根据本发明披露的提示,对于有经验的程序员来说是很容易地实现适当的软件编码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也是很明显的。然而,由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发明也可以由特定的应用集成电路的制备来实现,该集成电路互连通用元件电路的合适的网络或通过其组合一个或多个常规通用微处理器和/或相应地编程的信号处理器。因此,本发明也包括可以作为存储介质的基于计算机的产品,并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其包括:软盘、光盘、CD-ROM、磁光盘、ROM、RAM、EPROM、EEPROM、闪存、磁或光卡,或任何类型适合存储电子指令的介质。
本发明的许多的附加的改进和变化可以按照上面的教义来实现。因此可以理解在附加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可如这里特别描述的说明来实现外,还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实现。
Claims (23)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图像读出装置,配置来读出原始文档的图像;
图像形成装置,配置来根据所述图像读出装置读出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操作单元连接装置(30),配置来可分离地连接操作单元(21),所述操作单元配置来接收操作图像形成设备的操作指令的输入;
处理控制器(11),配置来控制图像形成设备进行操作;
扩展单元连接装置(50,35),配置来连接附加的扩展单元(60),所述扩展单元包括扩展的操作控制装置(61),其配置来分配图像读出装置或图像形成装置到一个作业;
其中所述处理控制器控制操作单元操作,和从扩展控制装置接收控制命令,以便执行图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处理控制装置包括:
存储器,配置来存储至少两个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控制程序;
扩展单元检测装置(30),配置来检测扩展单元的连接的存在;和
控制程序选择装置(11),配置来根据扩展单元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选择由处理控制器使用的可应用的控制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扩展单元检测装置,配置来检测扩展单元的连接的存在;和
省电模式设定装置,配置来将图像形成设备设定成省电模式;其中所述省电模式设定装置根据扩展单元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来确定图像形成设备的部分以在省电模式下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任一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扩展单元检测装置用于通过确定是否任何一个单元(60,91到9N)连接到扩展单元连接装置来检测扩展单元的连接的存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的任一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通过确定当操作单元没有连接到操作单元连接装置时扩展单元被连接,和当操作单元连接到操作单元连接装置时扩展单元没有被连接,所述扩展单元检测装置检测扩展单元的连接的存在。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的任一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扩展单元连接装置(50,35)包括配置来与扩展单元进行图像数据和控制命令通信的数据传送装置(36),和配置来根据数据传送装置接收到的数据的类型来选择数据传送目的地的总线选择装置(34)。
7.根据权利要求1到6的任一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图像读出装置包括接触图像传感器,并且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色彩识别数据加法装置,其配置来将色彩识别数据添加到接触图像传感器读出的图像数据中,所述色彩识别数据指示位置和色彩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1到7的任一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读出图像数据处理装置,配置来把图像处理应用到图像读出装置读出的图像数据中;
写入图像数据处理装置,配置来将图像数据转换成驱动图像形成装置的信号,并配置来将图像处理连同转换过程一起应用到必需的信号中;和
监测装置,配置来监测从处理控制器输入和输出的数据;
其中所述扩展单元连接装置包括配置来进行数据通信的总线和用于总线的总线接口,以及
其中至少读出图像处理装置、写入图像处理装置、监测装置、总线接口和总线选择装置被安排在同一个芯片上。
9.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到8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和
根据权利要求1到8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扩展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控制图像形成系统的所述操作单元连接到扩展单元;
扩展单元的所述扩展控制装置包括配置来控制操作单元进行操作的第一控制装置;和
图像形成设备的所述处理控制装置包括配置来控制操作单元进行操作的第二控制装置;和
所述图像形成系统还包括配置来选择第一和第二控制装置中的一个的操作单元控制设备选择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所述操作单元控制设备选择装置根据扩展控制装置的处理负荷执行所述的选择。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所述扩展单元配置来结合至少一个功能增加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增加单元在扩展控制装置的控制之下添加至少一个功能到图像形成系统中;和所述操作单元控制设备选择装置根据连接到扩展单元的多个功能增加单元来执行所述选择。
13.根据权利要求9到12的任一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所述扩展单元包括配置来存储图像数据的第一图像存储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配置来连接用于存储图像数据的第二图像存储器的图像存储器连接装置;和其中所述扩展单元包括存储控制装置,其配置来识别并在第一存储器中存储具有与那些存储到第二图像存储器中的数据相同格式的图像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9到13的任一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仅当向扩展单元供电时,所述扩展控制装置控制扩展单元。
15.一种控制图像形成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存储器中存储至少一个控制程序,所述至少一个控制程序被处理控制装置使用来控制图像形成设备进行操作;
检测扩展单元的连接的存在;
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处理控制装置使用的控制程序;和
使用选择的控制程序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当图像形成装置以省电模式操作时,检测扩展单元的连接的存在;和
设定在省电模式下控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范围。
17.根据权利要求15和16的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包括通过检测是否任一单元被连接到扩展单元连接装置来执行检测扩展单元的连接的存在。
18.根据权利要求15和16的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包括通过确定如果操作单元没有连接到操作单元连接装置,而连接了扩展单元,和如果操作单元连接到操作单元连接装置,而没有连接扩展单元,来执行检测扩展单元的连接的存在。
19.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存储程序,当通过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读出时,所述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检测扩展单元的存在;和
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将要使用的控制程序。
20.一种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存储程序,当通过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读出时,所述程序执行如下步骤;
检测扩展单元的存在;
根据检测结果在省电模式下设定将要操作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范围;和
将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模式移动到省电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9和20的任一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步骤包括通过检测是否任一个单元被连接到扩展单元连接装置来执行检测所述扩展单元的存在。
22.根据权利要求19和20的任一所述的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所述步骤包括通过确定如果操作单元没有连接到操作单元连接装置,而连接了扩展单元,和如果操作单元连接到操作单元连接装置,而没有连接扩展单元,来执行检测所述扩展单元的存在。
23.一种控制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具有处理控制装置的操作单元来接收操作指令,并当扩展单元没有连接到图像形成设备时,根据操作指令控制图像形成设备进行操作;和
当扩展单元连接到图像形成设备时,根据从扩展控制装置中接收到的命令来控制图像形成设备与处理控制装置一起操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225625A JP3920168B2 (ja) | 2002-08-02 | 2002-08-02 | 画像形成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記録媒体 |
JP225625/02 | 2002-08-02 | ||
JP225625/2002 | 2002-08-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95600A true CN1495600A (zh) | 2004-05-12 |
CN1495600B CN1495600B (zh) | 2010-05-05 |
Family
ID=30112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3158620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495600B (zh) | 2002-08-02 | 2003-08-02 | 图像形成设备、系统和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40075858A1 (zh) |
EP (1) | EP1387567A3 (zh) |
JP (1) | JP3920168B2 (zh) |
CN (1) | CN149560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1254B (zh) * | 2006-12-28 | 2011-06-22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用于生成可变数据图像的可变数据图像生成设备、可变数据图像形成系统及方法 |
CN103841289A (zh) * | 2012-11-22 | 2014-06-0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81264A (ja) * | 2002-03-25 | 2003-10-03 | Ricoh Co Ltd | 課金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419868B2 (ja) * | 2005-02-25 | 2010-02-2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メモリ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JP2008107924A (ja) * | 2006-10-23 | 2008-05-08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954023B2 (ja) * | 2006-12-05 | 2012-06-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接続通知方法 |
JP5233694B2 (ja) * | 2008-02-22 | 2013-07-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コントローラ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9350902B2 (en) | 2014-03-17 | 2016-05-24 | Fuji Xerox Co., Ltd. |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read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JP7540308B2 (ja) | 2020-11-16 | 2024-08-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238758B (en) * | 1989-12-06 | 1994-01-12 | Ricoh Kk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constituting of selectable units |
US5659631A (en) * | 1995-02-21 | 1997-08-19 | Ricoh Company, Ltd. | Data compression for indexed color image data |
US5892595A (en) * | 1996-01-26 | 1999-04-06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for correct positioning of color component values of each picture element |
JPH09312715A (ja) | 1996-05-23 | 1997-12-02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10233915A (ja) * | 1997-02-17 | 1998-09-02 | Ricoh Co Ltd | 画像処理装置 |
JP2000089535A (ja) * | 1998-09-16 | 2000-03-31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3983453B2 (ja) * | 1999-04-27 | 2007-09-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JP2000333026A (ja) * | 1999-05-17 | 2000-11-30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用拡張ボックス、及び画像編集システム |
US7038818B2 (en) * | 1999-12-27 | 2006-05-02 | Ricoh Company,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 computer product |
JP3789711B2 (ja) * | 2000-01-31 | 2006-06-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処理装置 |
JP3714840B2 (ja) * | 2000-02-21 | 2005-11-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データ転送方法と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 |
JP2001320584A (ja) * | 2000-05-08 | 2001-11-16 | Ricoh Co Ltd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378063B2 (ja) * | 2000-05-22 | 2009-12-0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US20020002515A1 (en) * | 2000-05-26 | 2002-01-03 | Hiromichi Okazaki | Image formation method, method for exhibiting and selling image, and server, work terminal, recording medium, and program data signal for realizing the method |
JP3927388B2 (ja) * | 2000-09-27 | 2007-06-0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JP4242572B2 (ja) * | 2001-02-15 | 2009-03-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2247371A (ja) * | 2001-02-21 | 2002-08-30 | Ricoh Co Ltd |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US7805338B2 (en) * | 2001-03-26 | 2010-09-28 | Usa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of constructing a digital content play list for transmission and presentation on a public access electronic terminal |
US20030090742A1 (en) * | 2001-10-26 | 2003-05-15 | Hiroaki Fukuda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
CN1302653C (zh) * | 2002-03-22 | 2007-02-28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形成装置 |
-
2002
- 2002-08-02 JP JP2002225625A patent/JP392016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7-29 EP EP03016606A patent/EP1387567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3-08-02 CN CN031586201A patent/CN149560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8-04 US US10/632,957 patent/US20040075858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1254B (zh) * | 2006-12-28 | 2011-06-22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用于生成可变数据图像的可变数据图像生成设备、可变数据图像形成系统及方法 |
CN103841289A (zh) * | 2012-11-22 | 2014-06-0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3841289B (zh) * | 2012-11-22 | 2017-05-31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4072215A (ja) | 2004-03-04 |
EP1387567A3 (en) | 2004-02-11 |
EP1387567A2 (en) | 2004-02-04 |
US20040075858A1 (en) | 2004-04-22 |
CN1495600B (zh) | 2010-05-05 |
JP3920168B2 (ja) | 2007-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602860B1 (ko) | 화상 재생 장치, 화상 재생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컴퓨터로실행시키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기록 매체 | |
CN1099185C (zh) | 其中连接有多个图象处理设备的网络系统 | |
US20050157945A1 (en) | Image processor | |
JP2008236793A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
JP2009225316A (ja) | 遠隔操作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07324956A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
US20080037036A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CN101556447A (zh) | 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
EP1753219B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output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CN1554180A (zh) | 图像处理装置 | |
JP4673390B2 (ja) | 画像読み取りシステム | |
CN1495600A (zh) | 图像形成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和记录介质 | |
US7299233B2 (en) | Copying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program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 |
CN101063847A (zh) | 光学写入控制器与图像形成设备 | |
US6816273B1 (en) | Image forming method | |
CN1780355A (zh) | 打印控制装置及打印控制方法 | |
US733970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 which at least one application function can be added to copying function | |
CN1166659A (zh) | 复合图象形成处理控制方法及复合图象形成系统 | |
CN1450496A (zh) | 彩色图像记录装置 | |
CN1893506A (zh)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管理方法 | |
US7324235B2 (en) | Imag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page memory | |
JP2007317020A (ja) | 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ライセンス情報管理装置 | |
JP200918689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06005031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putting and outputting image data, computer program for executing th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the computer program | |
JP2005011117A (ja) | 印刷指令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