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55184A - 一种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55184A CN1455184A CN02117027A CN02117027A CN1455184A CN 1455184 A CN1455184 A CN 1455184A CN 02117027 A CN02117027 A CN 02117027A CN 02117027 A CN02117027 A CN 02117027A CN 1455184 A CN1455184 A CN 14551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er
- air
- heater holder
- holder
- connected component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的安装结构。所设计的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包括由有中心通孔的座板和四个边板构成的加热器座、由电热元件和组装片构成并可安装在加热器座内的加热器以及分别安装于加热器座前后的室内热交换器和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包括4角带有4个组装片的加热器架和其上安装的电热元件;组装片每个均与加热器座的座板平行,并打有指向加热器座座板的连接孔;加热器座的座板上开有与组装片上连接孔位置对应的4个连接孔,在其两个侧边板之中,有一个侧边板上安装有接地片;室内热交换器在与加热器座上的接地片的对应位置处也相应安装有接地片。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具体为一体式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的安装结构技术,国际专利主分类号拟为Int.cl7 F24F 3/00。
(二)背景技术
空调器(空气调节器)有单冷和冷暖两类。冷暖空调必需要有加热器,以提供热源。现有的一体式冷暖空调加热器的安装结构设计(参见图1)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加热器6和加热器座5的组装设计存在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加热器6和加热器座5的组装必须是在导流器9、涡流箱11和电机17等部件固定安装好的状态下才能进行,即先在导流器9上用连接螺丝S连接加热器座5,然后把加热器6的一侧支撑杆插入加热器座5右侧板(正面看)对应的通孔5h中,进而用螺丝S把加热器6的另一侧(通过有带孔的连接片)固定在加热器座5左侧板对应的连接孔5m上。可是在生产组装线上,将加热器座5安装在导流器9上、并再把加热器6组装在加热器座5上的这种操作是非常麻烦的。在很多零部件被设置在底座1的状态下,要完成这些操作(即做到用连接螺丝S将加热器座5固定在导流器9的正面上,再将加热器6一边支撑杆穿在加热器座5右侧板对应的通孔5h中,再用连接螺丝S将加热器6的另一边固定在加热器座5中左侧板对应的连接孔5m上),并非易事。因为为了完成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作业者必需将已经装上很多以上所述零部件而变得很重的底座1移来移去或转来转去,劳作非常艰苦,效率也不高。如果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先将加热器6安装在加热器座5上成为组装件,再提供给生产组装线,那么就需要安排另一名作业者,增加了人员,提高了生产成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该加热器没有接地设计。调试加热器6时需要通电,现有技术的加热器安装结构没有接地措施设计,因此为了安全必须采取其他的接地方法来解决接地问题,实际生产中就专门为加热器6和加热器座5的调试准备了相应的接地设备。这样做就需要相应专门设备,同样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在组装过程中也存在多次做接地作业的问题,影响生产效率。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空调加热器,它易于安装,即可以在正面工位依次顺序安装完所有加热器本身以及与加热器相关的连接部件,并接地安全,以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和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包括由有中心通孔的座板和四个边板构成的加热器座、由电热元件和组装片构成并可安装在加热器座内的加热器以及分别安装于加热器座前后的室内热交换器和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包括4角带有4个组装片的加热器架和其上安装的电热元件;所述的组装片每个均与加热器座的座板平行,并打有指向加热器座座板的连接孔;所述的加热器座的座板上开有与所述组装片上连接孔位置对应的4个连接孔,在其两个侧边板之中,有一个侧边板上安装有接地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在与所述加热器座上的接地片的对应位置处也相应安装有接地片。
本发明由于重新设计了加热器及相连部件的形状结构,特别是4角带有4个组装片的加热器架,且每个组装片均与加热器座的座板平行,并打有指向加热器座座板的连接孔的结构;可以把现有技术的加热器安装在加热器座的两侧边板上的方式,设计改为安装在加热器座座板上的方式,从而可以在不移动或不转动基座或底板位置的情况下,在生产流水线上就可以正面依次顺序安装完成加热器以及与之相连的各个部件,因而流水安装作业更加科学合理,减少了作业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与此同时,本发明在加热器座的两个侧边板之中的一个侧边板上巧妙地安装了接地片,并在与之相连接的室内热交换器与所述加热器座上接地片的对应位置处也相应安装有接地片,从而可以解决加热器调试安全接地和多次接地问题,同时由于室内热交换器本身有接地设计,因而也不需要另配接地设备,所以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四)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空调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包括与本发明作对比的现有技术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分解安装结构示意图。该图中的相关主要符号7-室内热交换器、6-加热器、5-加热器座、9-导流器;
图2是本发明空调加热器及相关部件的分解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50-室内热交换器、60-加热器、70-加热器座、80-导流器,分别与图1所示的零部件对应相关;
图3是本发明所述加热器座70的平面形状结构示意图,其中,71-座板、72-上边板、73-侧边板、74-接地片、75-下边板、76-中心通孔、77-连接部位、包括77S-固定连接螺丝和77’-连接孔、78--连接部位,包括67-连接螺丝和78’-连接孔、79-补强片。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设计的一种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参见图1、2),包括由有中心通孔的座板和四个边板构成的加热器座、由电热元件和组装片构成并可安装在加热器座内的加热器以及分别安装于加热器座前后的室内热交换器和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60包括4角带有4个组装片63的加热器架62和其上安装的电热元件65;所述的组装片63每个均与加热器座70的座板71平行,并打有指向加热器座70座板71的连接孔64;所述的加热器座70的座板71上开有与所述组装片63上连接孔64位置对应的4个连接孔78’,在其两个侧边板73之中,有一个侧边板73上安装有接地片74;所述室内热交换器50在与所述加热器座70上接地片74的对应位置处也相应安装有接地片54。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器架62(参见图2)采用耐热阻燃并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可以是具有一定直径的金属丝,也可以是其他材料,但要求它便于安装所述的组装片63,或更好地是直接延展生成所述的组装片63,并方便开所述的连接孔64。实施例加热器架62的形状为“田”字形结构,但它形状结构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只要便于安装所述的电热元件65就可以,但一定要保证加热器架62的4角有4个所述形状结构的组装片63。所述的组装片63形状结构应当与加热器座70的座板71平行,并打有指向加热器座70座板71的连接孔64;所述加热器座70的座板71上开有与所述组装片63上连接孔64位置对应的4个连接孔78’,利用连接螺丝67,通过所述的连接孔64和连接孔78’,可以很匀称、平整、贴附地把加热器60安装在所述加热器座70的座板71上。所述的电热元件65可以采用螺旋式形状的电热丝65。实施例虽采用了螺旋式形状的电热丝65,但这并不影响采用其他形状的电热丝65,同时也不排除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状或可能具有更高热效率的电热元件65,如热管、石英管等,此时,所述的加热器架62也要做简单地相应改进。
本发明在所述加热器座70的座板71上开有与所述组装片63连接孔64位置对应的4个连接孔78外,在其两个侧边板73之中,有一个侧边板73上设计安装有接地片74。这一巧妙设计既简单,又实用,通过相应设计的所述室内热交换器50上的接地片54。可以有效地解决电热元件的接地安全问题。所述室内热交换器50上的接地片54是相应安装在与所述加热器座70上的接地片74的对应位置处。所述的对应位置是指加热器座70安装在所述的导流器80上后,再把室内热交换器50安装在所述的导流器80上时,所述加热器座70上的接地片74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50上的接地片54正好吻合相接。因为两个接地片54和74都是具有导电性的金属材料,而室内热交换器50本身又具有接地结构(导板52与接地片54相连),所以本发明结构设计能够实现加热器60和加热器座70的良好接地,没有必要再采取其他接地措施或者接地作业。
为了安装加热器60、并被安装在导流器80上,所述的加热器座70的座板71上必要地打了均布的四个连接孔78’和均布的三个连接孔77’(参见图3、2),再加上其硕大的中心通孔76,使得座板71的整体性、强度都有所下降,开孔处也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不利于其使用寿命,因此,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是在座板71上设置了补强片79,以提高加热器座70的座板71的强度。补强片79安装的位置以靠近连接孔77’处为好。
本发明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的组装过程如下:
首先,在底座1上组装上导流器80和涡流箱11(结合参见图1、2),再从涡流箱11背面安装电机17,并将电机17的安装架18安装在底座1上。
在导流器80的正面组装加热器座70。在组装时,作业者先将加热器座70固定在导流器80上,即利用连接螺丝77S,通过连接部位77上的连接孔77’和导流器80上的连接螺丝孔84,把加热器座70固定在导流器80上。
在导流器80保持原位(即正面)的条件下,将所述的加热器60组装在加热器座70内。具体是在加热器70内,电热元件65被固定在加热器架62上,并用螺丝67,通过加热器60的组装片63上连接孔64和加热器座70的连接孔78’将加热器60固定在加热器座70上。这种作业是在加热器座70的正面直接进行的。因此,作业者没必要移动或转动导流器80的位置,在加热器座70安装之后,就可立即开始加热器60的组装作业。
在结束加热器60的组装作业后,依次再安装室内热交换器50。室内热交换器50被设置在加热器60和导流器80的前方。安装完后,室内热交换器50的一侧的接地片54和加热器座70上对应一侧的接地片74正好相互接触,实现安全接地。
本发明的另一个要点是利用所述的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以及所述的安装方法来生产一体式空调机。该空调机具有较好地安全性能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
Claims (5)
1.一种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包括由有中心通孔的主板和四个边板构成的加热器座、由电热元件和组装片构成并可安装在加热器座内的加热器,以及分别安装于加热器座前后的室内热交换器和导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60)包括4角带有4个组装片(63)的加热器架(62)和其上安装的电热元件(65),所述的组装片(63)每个均与加热器座(70)的座板(71)平行,并打有指向加热器座(70)座板(71)的连接孔(64);所述的加热器座(70)的座板(71)上开有与所述组装片(63)上连接孔(64)位置对应的4个连接孔(78’),在其两个侧边板(73)之中,有一个侧边板(73)上安装有接地片(74);所述室内热交换器(50)在与所述加热器座(70)上的接地片(74)的对应位置处也相应安装有接地片(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元件(65)为螺旋式电热丝(65)。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器座(70)上靠近连接孔(77’)处安装有补强片(79)。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用于一体式空调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用于一体式空调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2117027A CN1455184A (zh) | 2002-04-29 | 2002-04-29 | 一种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02117027A CN1455184A (zh) | 2002-04-29 | 2002-04-29 | 一种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55184A true CN1455184A (zh) | 2003-11-12 |
Family
ID=29257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2117027A Pending CN1455184A (zh) | 2002-04-29 | 2002-04-29 | 一种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455184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2564C (zh) * | 2004-09-24 | 2008-11-12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器加热器安装结构 |
CN100455915C (zh) * | 2004-06-21 | 2009-01-28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器 |
CN106352464A (zh) * | 2016-08-28 | 2017-01-25 | 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用加热器 |
-
2002
- 2002-04-29 CN CN02117027A patent/CN145518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55915C (zh) * | 2004-06-21 | 2009-01-28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气调节器 |
CN100432564C (zh) * | 2004-09-24 | 2008-11-12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空调器加热器安装结构 |
CN106352464A (zh) * | 2016-08-28 | 2017-01-25 | 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用加热器 |
CN106352464B (zh) * | 2016-08-28 | 2019-03-26 | 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节能的空调用加热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254146U (zh) | 立式空调 | |
CN202253988U (zh) | 模块组合式空调 | |
CN1455184A (zh) | 一种空调加热器及相连部件 | |
CN105186998B (zh) | 一种分布式光伏屋顶发电自追踪太阳能发电板 | |
CN2372599Y (zh) | 辅助加热的空调室内机 | |
CN211146691U (zh) | 一种不串风的风机装置及其机架空调 | |
CN207965108U (zh) | 一种led灯条点灯试验装置 | |
CN217136841U (zh) | 一种电子雾化设备的发热丝 | |
CN214098110U (zh) | 基板冷热处理装置 | |
CN115967027A (zh) | 一种带有散热结构的电力柜 | |
CN212224642U (zh) | 一种建筑施工作业面喷淋降尘降温装置 | |
CN208222697U (zh) | 一种少螺钉固定电机的新型电机架结构 | |
CN221992038U (zh) | 一种安装结构及其屋顶式空调机组 | |
CN213178625U (zh) | 一种无风机管道除湿机 | |
CN220670296U (zh) | 支撑组件及换热总成 | |
CN2374795Y (zh) | 一种中央空调用管道辅助加热器 | |
CN213424471U (zh) | 一种多方位方便固定拆装的控制电路板保护固定座 | |
CN216977009U (zh) | 一种中央空调便于安装的负离子结构 | |
CN1322276C (zh) | 空调装置 | |
CN21354266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1193844U (zh) | 可翻转的四模块组立板支架 | |
CN217275113U (zh) | 一种过炉载具快速冷却装置 | |
CN213178624U (zh) | 一种高温智能除湿机 | |
CN216252195U (zh) | 一种带电抗器的智能电容器 | |
CN213105321U (zh) | 一种中央空调集气管定位焊接辅助工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