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8311A - 自行车的手握式换挡器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的手握式换挡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48311A CN1448311A CN03108677A CN03108677A CN1448311A CN 1448311 A CN1448311 A CN 1448311A CN 03108677 A CN03108677 A CN 03108677A CN 03108677 A CN03108677 A CN 03108677A CN 1448311 A CN1448311 A CN 14483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k
- hook tooth
- operating unit
- set parts
- ro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25/00—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 B62M25/02—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 B62M25/04—Actuators for gearing speed-change mechanis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with mechanical transmitting systems, e.g. cables, levers hand actua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3/00—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 B62K23/02—Rider-operated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control operations, e.g. levers, grips hand actuated
- B62K23/04—Twist grip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012—Multiple controlled elements
- Y10T74/20018—Transmission control
- Y10T74/20037—Occupant propelled vehicle
- Y10T74/20043—Transmission controlled by flexible cabl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207—Multiple controlling elements for single controlled element
- Y10T74/20256—Steering and controls assemblies
- Y10T74/20268—Reciprocating control elements
- Y10T74/2028—Handle bar type
- Y10T74/20287—Flexible control ele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396—Hand operated
- Y10T74/2040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 Y10T74/204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and hand operat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396—Hand operated
- Y10T74/2040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 Y10T74/2042—Flexible transmitter [e.g., Bowden cable] and hand operator
- Y10T74/20438—Single rotatable lever [e.g., for bicycle brake or derailleu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396—Hand operated
- Y10T74/20474—Rotatable rod, shaft, or post
- Y10T74/2048—Gear, drum, and cabl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0—Control lever and linkage systems
- Y10T74/20396—Hand operated
- Y10T74/20474—Rotatable rod, shaft, or post
- Y10T74/20486—Drum and c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For Change-Speed Gearing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变速控制装置包括底座部件;构造成可围绕车把安装以便围绕车把在第一和第二方向转动的操作部件;连接到操作部件并相对于底座部件可转动地安装以便拉紧和松开传动装置控制元件的传动装置控制部件;第一位置设定部件;构造成随操作部件转动并轴向移动的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其中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在啮合位置和脱离啮合位置之间移动;响应操作部件转动而移动的第一连接部件;连接到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以便与第一连接部件啮合从而使操作部件的转动造成第二位置设定部件的转动的第二连接部件;其中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构造成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动距离而不含造成第二位置设定部件朝脱离啮合位置移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的控制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自行车传动装置变速的扭握式变速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5,921,139号表示扭握式变速控制装置的一个例子。那个变速控制装置包括不可转动地固定在自行车车把的固定部件,相对固定部件可转动地支承以便在第一和第二方向转动的手握式操作部件,相对固定部件可转动地安装以便控制传动装置控制元件拉紧和松开的收取部件,连接的用于随收取部件转动的中间(位置设定)部件。棘轮齿在固定部件和中间部件上形成以便保持中间部件并因此也把收取部件保持在多个固定位置。另外的棘轮齿在中间部件和手握式操作部件上形成以便使中间部件和收取部转动来拉紧和松开传动装置控制元件。
很早就已经应用扭握式变速控制装置来控制自行车的传动装置,例如拨链器和内轮毂传动装置。在拨链器传动装置中,有时希望在从一个链轮变速到相邻的链轮时提供一种过移位功能。当实现这种功能时,拨链器车链导架临时将车链移动超过指定的链轮以便确保车链已与指定链轮啮合,然后将车链回复到与指定链轮适当的对齐。JP1969-26571和US5,102,372两者公开了执行这种功能的扭握式变速装置。JP1969-26571中在间隙内移动弹簧偏压的滚珠以便提供过移位功能,而在US5,102,372中在间隙内移动片簧以便提供过移位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握式变速控制装置,它以新的方式提供过移位功能。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自行车变速控制装置包括底座部件;构造可围绕车把安装以便围绕车把在第一和第二方向转动的操作部件;连接到操作部件并相对底座部件可转动地安装以便拉紧和松开传动装置控制元件的传动装置控制部件;第一位置设定部件;构造成随操作部件转动并轴向移动的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其中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在啮合位置和脱离啮合位置之间移动,在啮合位置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啮合,在脱离啮合位置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脱离啮合;响应操作部件的转动而移动的第一连接部件;连接到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以便与第一连接部件啮合从而使操作部件的转动造成第二位置设定部件的转动的第二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构造成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动距离而不会造成第二位置设定部件朝脱离啮合位置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自行车变速控制装置包括有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底座部件;有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底座部件,构造成可围绕车把安装以便围绕车把在第一和第二方向转动的操作部件;其中第一底座部件和第二底座部件构造成使它们响应操作部件的转动而互相相对移动;连接到操作部件并相对第一底座部件可转动地安装以便拉紧和松开传动装置控制元件的传动装置控制部件;第一位置设定部件;构造成随操作部件转动并轴向移动的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其中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在啮合位置和脱离啮合位置之间移动,在啮合位置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啮合,在脱离啮合位置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脱离啮合;响应操作部件转动而移动的第三连接部件;和连接到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以便与操作部件啮合从而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第二位置设定部件的转动的第四连接部件。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构造成使操作部件的转动造成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和第一底座部件和第二底座部件互相相对移动所选择的距离而不会使第二位置设定部件朝脱离啮合位置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装有按照本发明的扭握式变速控制装置特定实施例的自行车的侧视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扭握式变速控制装置特定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3是图2中表示的扭握式变速控制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图2中表示的扭握式变速控制装置的横剖面图;
图5是图3中表示的底座部件的部分横剖面图;
图6是沿图4中VI-VI线截取的剖面图;
图7A和7B是说明位置设定部件、底座部件和操作部件的棘轮齿形状的横剖面图;
图8A-8G是示意图,表示当操作部件在钢线拉紧方向转动时扭握式变速控制装置的操作;
图9说明按照本发明的过移位操作;
图10是按照本发明的扭握式变速控制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横剖面图;以及
图11A-11G是示意图,表示当操作部件在第一方向转动时扭握式变速控制装置的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装设按照本发明的扭握式变速控制装置10的自行车1。自行车1装备前车轮2、脚蹬4、用于在连接到后车轮3的链轮盒7上移动车链5的拨链器6、刹车机构9和类似机构。扭握式变速控制装置10连接到车把8并通过Bowden型控制缆索11操作拨链器6。如这里所用的,术语“前方向”、“后方向”、“横方向”和类似用语指的是相对自行车的方向。例如,“右”意思是骑车者坐在车鞍上的右边。
图2是按照本发明变速控制装置10的特定实施例的斜视图,图3是变速控制装置10的分解图,和图4是变速控制装置10的横剖面图。总的来说,围绕沿着车把8延伸的X轴线转动操作部件16将使得以钢线收取部件18为形式的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收取部件依次拉紧和松开控制缆索11的内钢线11a来操作拨链器6。在这个实施例中,用变速控制装置10可以完成7级变速,但是取决于应用情况级数可以改变。
特别是,变速控制装置10包括以常规方式用螺栓26紧固到车把8的夹紧圈22。夹紧圈22包括通过螺栓(未表示)固定到壳体38一部件34的连接臂30。壳体38包括限定开口46的侧壁42,使侧壁42环形地装配到在管状底座部件54的一端中形成的固定凹槽50内,管状底座部件54也围绕车把8装配。
钢线收取部件18是可转动地支承在底座部件54上,和它包括用于缠绕和松开内钢线11a的钢线缠绕凹槽58,和用于缠绕和松开辅助钢线66的另一个钢线缠绕凹槽62,可以使用辅助钢线66控制某些其他的自行车零部件如远距离定位的齿轮指示器。在壳体38中形成的沟道70内引导内钢线11a,在壳体38中形成的沟道74内引导辅助钢线66。将钢线收取部件18与行星齿轮支座78制成一整件。如在图3、4和6中所示,行星齿轮支座78包括多个(如5个)用于可转动地支承对应的多个行星齿轮86的转轴82。行星齿轮支座78还包括多个安装底座90,其中每个安装底座包括安装轴94。盖板98装配到行星齿轮支座78上使得盖板98静靠在多个安装底座90上并使每根枢轴82和安装轴94都压配合在盖板98中形成的对应孔102内。每个行星齿轮86都同与底座部件54外圆周表面成一件整体构成的中心齿轮106的齿105啮合。每个行星齿轮86还与在齿圈114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的齿圈齿110啮合。应该很容易认识到中心齿轮106、行星齿轮支座78(和盖板98)、行星齿轮86和齿圈114组成行星齿轮机构。
环形位置设定部件118可转动地支承在底座部件54上,并且它包括多个用于可选择地与凸缘130上沿圆周均匀间隔分布的3个位置设定齿126啮合的圆周设置的位置设定(棘轮)齿122,凸缘130与底座部件54成整体并从其径向向外突出部,还包括多个用于可选择地与圆周设置在操作部件16的操作部件主体142上的对应许我连接(棘轮)齿138啮合的圆周设置的连接(棘轮)齿134,和形成的邻接件150的轴向伸展的连接突片146。邻接件150与从齿圈114轴向伸出的连接突片158上形成的邻接件154接触,从而使位置设定部件118和齿圈114可以作为一个单元转动。固定垫圈162通过连接突片166安装到底座部件54,连接突片166装配到在底座部件54中形成的L形连接凹槽170中(在图3中仅表示一个这样的连接凹槽)。弹簧垫圈174设置在固定垫圈162和位置设定部件118之间以便将位置设定部件118偏压向凸缘130,从而使多个位置设定齿122牢固地与凸缘130上形成的位置设定齿126啮合,并使多个连接齿134牢固地与在操作部件主体142上形成的多个连接齿138啮合。
操作部件16包括操作部件主体142和抓握盖174。抓握盖174由弹性材料制成,并且它包括在其外周边表面上圆周地形成以便有利于抓握的抓握突出部178。抓握盖174包括多个在其内周边表面上形成的连接凹槽182,该凹槽用于与操作部件主体142的外周边表面上形成的对应多个连接突出部186啮合,以便可靠地将抓握盖174安装到操作部件主体142。操作部件主体142通过底座部件54上的固定突片190可转动地安装在底座部件54上并压靠凸缘130轴向保持就位,每个固定突片190包括径向伸出的锁紧突出部194。在操作部件主体142的内周边表面上形成的圆周形凹槽(未表示)与在凸缘130和位置设定齿126相反的侧部上形成的制动突出部196(图5)配合以便给定操作部件主体142移动的范围,因而设定操作部件16移动的范围。
如上所述,操作部件主体142包括多个圆周设置的连接齿138,该齿与在位置设定部件118上形成的对应的多个连接齿134啮合。操作主体142还包括轴向伸出并形成的邻接件204的第一驱动突片200和轴向伸出并形成的邻接件212的第二驱动突片208。邻接件204接触在齿圈114上轴向伸出的连接突片220上形成的邻接件216以便使齿圈114如图3所示的方向A转动。回复弹簧224有接触在第二驱动突片208上的邻接件212的第一弹簧腿228,和接触在连接突片220上形成的第二邻接件234的第二弹簧腿230,以便将齿圈114偏压在图3中所示的方向B。
如在图7(A)中所示,多个在操作部件主体142上的连接齿138设置在朝向位置设定部件118的参考平面142s中。多个连接齿138沿着X轴线离开参考平面142s延伸,并将每个连接齿138相对参考平面142s的高度标示为138h。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个连接齿138形成为棘轮齿,它有第一棘轮齿表面138a和第二棘轮齿表面138b,第二表面138b的功能以下面描述的方式作为凸轮表面。类似地,多个在位置设定部件118的连接齿134设置在朝向操作部件主体142的参考平面118s中多个连接齿134沿着x轴线离开参考平面1183s延伸,并将每个连接齿134相对参考平面118s的高度标示为134h。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个连接齿134形成为棘轮齿,它有朝向操作部件主体142上对应的第一棘轮齿表面138a的第一棘轮齿表面134a和第二棘轮齿表面134b,第二表面134b的功能以下面描述的方式作为凸轮表面。当位置设定部件118在图4中所示的位置时,在每个连接齿134的第一棘轮齿表面134a和每个连接齿138的第一棘轮表面138a之间形成间隙S。这个间隙S提供下面描述的过移位功能。在这个实施例中,间隙S有约1.0毫米和2.0毫米之间的距离。但是,由于钢线收取部件18的缠绕半径和行星齿轮机构的齿轮减速确定内钢线11a的拉紧量,所以这个间隙对不同的应用将是不同的。宽度W代表当拉紧内钢线11a使拨链器6在链轮盒7上移动两个相邻链轮之间的距离时位置设定部件118移动的距离。所以,每个连接齿134之间的距离对应一个速度级。
如在图7(B)中所示,在凸缘130上的位置设定齿126设置在朝向位置设定部件118的参考平面130s中位置设定齿126沿着x轴线离开参考平面130s延伸,并且位置设定齿126相对参考平面130s的高度标示为126h。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个位置设定齿126形成为棘轮齿,它有第一棘轮齿表面126a和第二棘轮齿表面126b,第二表面126b的功能以下面描述的方式作为凸轮表面。类似地,多个在位置设定部件118上的位置设定齿122设置在朝向凸缘130的参考平面118t中。多个位置设定齿122沿着X轴线离开参考平面118t延伸,并且每个位置设定齿122相对参考平面118t的高度标示为122h。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个位置设定齿122形成为棘轮齿,它有第一棘轮齿表面122a和第二棘轮齿表面122b,第二表面122b的功能以下面描述的方式作为凸轮表面。
现在参考图8(A)-8(G)将描述当起动部件16在方向A转动时变速控制装置10的操作。为了简单起见,将以简化的形式表示连接和位置设定齿的形状。图8(A)-8(G)表示从前面看时设置在变速控制装置10后部的齿。所以当操作部件16在方向A转动时齿向上移动。
图8(A)表示在操作部件16转动之前操作部件主体142和位置设定部件118在空转状态。在这个状态,位置设定部件118上的多个连接齿134与操作部件主体142上的多个连接齿138啮合,从而在每个第一棘轮齿表面134a和每个第一棘轮齿表面138a之间都有间隙S。位置设定齿126类似地与位置设定部件118上的多个位置设定齿122中一对啮合。
图8(B)表示在操作部件16开始转动的状态。在这个状态,操作部件主体142已经转过间隙S的距离,从而使每个第一棘轮齿表面134a与同它相关联的第一棘轮齿表面138a接触,同时位置设定部件118仍然保持不动。在这段时间内,操作部件主体142的第一驱动突片200的邻接件204接触齿圈114的连接突片220的邻接件216,从而使齿圈114转过相同的距离。齿圈114的转动传给多个行星齿轮83,行星齿轮围绕静止的中心齿轮106转动引起行星齿轮支座78相应的转动和钢线收取部件18的转动从而缠绕内钢线11a。
如在图8(C)和8(D)中所示,随着操作部件主体142进一步转动,第一棘轮齿表面138a连续压靠对应的多个第二棘轮齿表面134a上,但现在位置设定部件118围绕X轴转动。同时,在位置设定齿122上的凸轮表面122b和在位置设定齿126上的凸轮表面126b移动位置设定部件118轴向离开凸缘130。在方向A操作部件主体142进一步的转动造成位置设定部件118的位置设定齿122跳过凸缘130的位置设定齿,如在图8(E)中所示。在这时,位置设定部件118又被底座部件54的位置设定齿126重新固定。但是,应该记得,因为在棘轮齿表面134a和棘轮齿表面138a之间原有间隙S,所以操作部件主体142还有钢线收取部件18已经转过的距离大于对应于拨链器从一个链轮移动到另一个链轮的距离是(W),从而使车链自动在图9中所示的过移位位置。如果需要进一步过移位,可以如在图8(F)中所示进一步转动操作部件主体142,以便产生如在图9中所示的附加的手动过移位,而不会引起双重变速跳到下一个链轮上。这得益于这个实施例中倾斜凸轮表面122b和126b。
因为位置设定部件118连接齿134的高度134b大于位置设定部件118位置设定齿122的高度122b,所以位置设定部件118的连接齿不会跨过操作部件主体142的连接齿138,既使当位置设定部件118的位置设定齿122已经跨过凸缘130的位置设定齿126时仍被相同的齿接合。换句话说,位置设定部件118相对操作部件主体142的啮合关系在钢线拉紧操作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相同的状态。
当骑车者停止在方向A转动操作部件16时,由于来自拨链器6的钢线张力使操作部件主体142在方向B上转动到在图8(G)中表示的位置而没有移动位置设定部件118。这依次又造成齿圈114、行星齿轮86和行星齿轮支座18和钢线收取部件78相应的转动,这样足够松开内钢线11a以便消除自动和任何手动的过移位并使拨链器6回到如在图9中所示的车链5位于指定链轮之下的位置。
当操作部件16在方向B上转动以便松开内钢线11a时,操作部件主体142的棘轮齿表面138b压靠位置设定部件118的棘轮齿表面134b。由于位置设定部件118的位置设定齿122的棘轮齿表面122a接触凸缘130上位置设定齿126的棘轮齿表面126a,使位置设定部件118不能转动,所以位置设定部件118轴向移动离开凸缘130直到位置设定齿122跳过位置设定齿126(如上所述,这是由于位置设定部件118的连接齿134的高度134h大于位置设定部件118的位置设定齿122的高度122h),并且位置设定部件118转过一个速度级(W)。操作部件16和位置设定部件118在这个方向上的操作与在美国专利5,921,139号中公开的相同。同时,操作部件主体142的第二驱动突片208使回复弹簧224压靠齿圈114的连接突片220上的邻接件234,从而在方向B上转动齿圈114。齿圈114、行星齿轮82、行星齿轮支座78和钢线收取部件18相应地转动从而松开内钢线11a一个速度级。
图10是说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扭握式变速装置10’的横剖面图。多个组件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所以标号相同。因此,将仅描述其差别。
在这个实施例中,操作部件主体142’上连接齿138’构成使得棘轮齿表面138a和位置设定部件118上对应的连接齿134上的棘轮齿表面134a之间没有间隙。而是,将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底座部件54改装成第一底座部件54a和第二底座部件54b。第一底座部件54a有管状体300,其带有用于与壳体38的侧壁42啮合的径向向外伸出的锁紧突出部304,用于轴向保持第二底座部件54b和操作部件主体142’(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锁紧突出部194)的径向向外伸出的锁紧突出部308,和以突出部310为形式的径向向外伸出的连接部件。第二底座部件54b大致构造成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底座部件54相同,除了它是由第一底座部件54a可转动地支承,并且它包括设置在突出部310相反两侧上以邻接件314和318为形式(图11(A))的连接部件,从而形成与第一实施例中在棘轮齿表面134a和138a之间的间隙S类似的间隙S。第二底座部件54b通过邻靠在壳体38的侧壁42以及邻靠在锁紧突出部308被轴向保持在第一底座部件54a上。
现在将参考图11(A)-11(G)描述当起动部件16’在方向A转动时变速控制装置10’的操作。图11(A)表示在操作部件16’转动之前操作部件主体142’、位置设定部件118、第一底座部件54a和第二底座部件54b是在空转状态。在这个状态,位置设定部件118上的多个连接齿134与操作部件主体142’上的多个连接齿138’啮合,从而使第一棘轮齿表面138’a压靠对应的多个第一棘轮齿表面134a,并且位置设定齿126类似地与位置设定部件118上的多个位置设定齿122的相应的各对齿啮合。第一底座部件54a的突出部310接触第二底座部件54b上的邻接件318,所以间隙S位于突出部310和第一邻接件314之间。
图11(B)表示操作部件16’开始转动状态。在这种状态,操作部件主体142’和第二底座部件54b已经转过距离S使突出部310和邻接件314之间的间隙闭合,而位置设定部件118仍保持不动。在这段时间内,在操作部件主体142’上第一驱动突片200的邻接件204接触齿圈114上连接突片220的邻接件216以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方式使齿圈114转过相同的距离。齿圈114的转动传给多个行星齿轮83,行星齿轮围绕静止的中心齿轮106转动引起行星齿轮支座78和钢线收取部件18相应的转动从而缠绕内钢线11a。
如在图11(C)和11(D)中所示,随着操作部件主体142’的进一步转动,第一棘轮齿表面138’a继续压靠第一棘轮齿表面134a,但现在位置设定部件118围绕X轴转动。同时,位置设定部件118的位置设定齿122上凸轮表面122b和凸缘130的位置设定齿126上凸轮表面126b移动位置设定部件118轴向离开凸缘130。操作部件主体142’在方向A上进一步的转动如在图11(E)中表示的那样,使位置设定部件118的位置设定齿122跳过凸缘130的位置设定齿126。在这个时候,底座部件546的凸缘130上位置设定齿126重新将位置设定部件118固定。但是,应该记得,因为在突出部310和邻接件314之间原有的间隙S,所以操作部件主体142’还有钢线收取部件18已经转过的距离大于对应于拨链器从一个链轮移动到另一个链轮的距离量(W),从而使车链在图9中所示的自动过移位位置。如果需要进一步过移位,可以如在图11(F)中所示进一步转动操作部件主体142’,以便产生如在图9中所示的附加的手动过移位。
当骑车者停止在方向A转动操作部件16’时,操作部件主体142’和第二底座部件54b在方向B上转动到在图11(G)中所示的位置,从而使第一底座部件54a上突出部310邻靠邻接件318而没有移动位置设定部件118。这依次使齿圈114、行星齿轮86、行星齿轮支座18和收取部件78相应地转动,这样足够松开内钢线11a以便消除过移位和将拨链器6回复到如在图9中所示车链5位于指定链轮下的位置。
当操作部件16在方向B转动时变速控制装置10’的操作基本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在这个例子中在第一底座部件54a上的突出部310在变速操作期间接触第二底座部件54b上的邻接件318。
尽管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但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改型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宗旨和范畴。例如,各种组件的尺寸、形状、位置或取向可以按照需要进行改变。表示的直接接触或互相接触的各组件可以有中间结构设置在它们之间。一个元件的功能也可由两个元件实现,或者相反。与现有技术不同的独特的每个部件,单独或与其他的部件组合,都应该看作是申请人进一步发明的分别描述,包括由这样的部件所实施的结构和/或功能方面的概念。所以,本发明的范畴不应局限于公开的特殊结构或显然是最初注意力集中的特定结构。
Claims (51)
1.一种自行车变速控制装置,其包括:
底座部件;
构造成可围绕车把安装以便围绕车把在第一和第二方向转动的操作部件;
连接到操作部件并相对于底座部件可转动地安装以便拉紧和松开传动装置控制元件的传动装置控制部件;
第一位置设定部件;
构造成随操作部件转动并轴向移动的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其中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在啮合位置和脱离啮合位置之间移动,在啮合位置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啮合,在脱离啮合位置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脱离啮合;
响应操作部件的转动而移动的第一连接部件;
连接到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以便与第一连接部件啮合从而使操作部件的转动造成第二位置设定部件的转动的第二连接部件;以及
其中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构造成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动距离而不会造成第二位置设定部件朝脱离啮合位置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构造成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动距离而不会移动第二位置设定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构造成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动距离而不会转动第二位置设定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构造成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动距离而不会轴向移动第二位置设定部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互相间隔一定距离,从而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动距离而不会使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啮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通过接触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啮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与操作部件整体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二位置设定部件整体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与操作部件整体转动,其中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二位置设定部件整体转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互相间隔一定的距离,从而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动距离而不会使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啮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通过接触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啮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与操作部件成一体件,和其中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二位置设定部件成一体件。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包括与操作部件整体移动的第一棘轮齿,并且其中第二连接部件包括一第二位置设定部件整体移动的第二棘轮齿。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棘轮齿有第一棘轮表面,其中第二棘轮齿有朝向第一棘轮齿的第一棘轮齿表面的第一棘轮齿表面,其中第一棘轮齿的第一棘轮齿表面与第二棘轮齿的第一棘轮齿表面有间隔,并且其中当操作部件在第一方向转动时通过第一棘轮齿的第一棘轮齿表面接触第二棘轮齿的第一棘轮齿表面,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啮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棘轮齿有凸轮表面,其中第二棘轮齿有接触第一棘轮齿的凸轮表面的凸轮表面,并且其中当操作部件在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棘轮齿的凸轮表面和第二棘轮齿的凸轮表面使第二位置设定部件轴向移动离开操作部件。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包括第一位置设定齿,并且其中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包括有与第一位置设定齿啮合的第二位置设定齿的环形部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包括与操作部件成整体移动的第一棘轮齿,并且其中第二连接部件包括与第二位置设定部件成整体移动的第二棘轮齿。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部件有管于的形状,并且其中第一连接部件包括围绕操作部件圆周地设置的多个第一棘轮齿。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部件包括围绕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圆周地设置以便与在操作部件上多个第一棘轮齿啮合的多个第二棘轮齿。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包括围绕环形部件圆周地设置的多个第二位置设定齿。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棘轮齿有第一棘轮齿表面,其中每个第二棘轮齿有面向对应第一棘轮齿的第一棘轮齿表面的第一棘轮齿表面,其中每个第一棘轮齿的每个第一棘轮齿表面与它的对应第二棘轮齿的第一棘轮齿表面相隔一定的间距,并且其中当操作部件在第一方向转动时通过第一棘轮齿的至少一个第一棘轮齿表面接触它的对应第二棘轮齿的第一棘轮齿表面,使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啮合。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棘轮齿有凸轮表面,其中每个第二棘轮齿有接触对应的第一棘轮齿的凸轮表面的凸轮表面,并且其中当操作部件在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棘轮齿的至少一个凸轮表面和它的对应第二棘轮齿的第二凸轮表面使第二位置设定部件轴向移动离开操作部件。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连接到底座部件。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部件有管子的形状,并且其中第一位置设定部件包括用于与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上多个第二位置设定齿中至少一个啮合的第一位置设定齿。
25.一种自行车变速控制装置,其包括:
有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底座部件;
有第二连接部件的第二底座部件;
构造成可围绕车把安装以便围绕车把在第一和第二方向转动的操作部件;
其中第一底座部件和第二底座部件构造成使它们响应操作部件的转动而互相相对移动;
连接到操作部件并相对于第一底座部件可转动地安装以便拉紧和松开传动装置控制元件的传动装置控制部件;
第一位置设定部件;
构造成随操作部件转动并轴向移动的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其中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在啮合位置和脱离啮合位置之间移动,在啮合位置第二位给定部件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啮合,在脱离啮合位置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脱离啮合;
响应操作部件转动而移动的第三连接部件;
连接到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以便与操作部件啮合从而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第二位置设定部件的转动的第四连接部件;以及
其中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构造成使操作部件的转动造成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并且第一底座部件和第二底座部件互相相对移动所选择的距离而不会使第二位置设定部件朝脱离啮合位置移动。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构造成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动距离而不会移动第二位置设定部件。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构造成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动距离而不会转动第二位置设定部件。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构造成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距离而不会轴向移动第二位置设定部件。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相互间隔一定的距离,从而使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动距离而不会使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啮合。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通过接触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啮合。
31.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与操作部件一起转动。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互相有一定距离,从而操作部件的转动引起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动距离而不会使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啮合。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啮合时第二位置设定部件移动。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通过接触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二连接部件啮合。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与第一底座部件成一体件,并且其中第二连接部件与第二底座部件成一体件。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突出部和连接到第一底座部件的第一邻接件的两者之一,其中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突出部和连接到第二底座部件的第一邻接件两者之另一个。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到第一底座部件的第一突出部,并且其中第二连接部件包括连接到第二底座部件的邻接件。
3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邻接件与第一邻接件之间有间隙,其中突出部设置在第一邻接件和第二邻接件之间。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部件包括与操作部件整体移动的第一棘轮齿,并且其中第四连接部件包括与第二位置设定部件整体移动的第二棘轮齿。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棘轮齿有第一棘轮齿表面,其中第二棘轮齿有朝向第一棘轮齿的第一棘轮齿表面的第一棘轮齿表面,并且其中当操作部件在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棘轮齿的第一棘轮齿表面接触第二棘轮的第一棘轮齿表面。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棘轮齿有凸轮表面,其中第二棘轮齿有接触第一棘轮齿的凸轮表面的凸轮表面,并且其中当操作部件在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棘轮齿的凸轮表面和第二棘轮齿的凸轮表面使第二位置设定部件轴向移动离开操作部件。
42.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包括第一位置设定齿,并且其中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包括环形部件,它有用于与第一位置设定齿啮合的第二位置设定齿。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接部件包括与操作部件整体移动的第一棘轮齿,并且其中第四连接部件包括与第二位置设定部件整体移动的第二棘轮齿。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操作部件有管子的形状,并且其中第三连接部件包括围绕操作部件圆周地设置的多个第一棘轮齿。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四连接部件包括围绕环形部件圆周地设置以便与操作部件上多个第一棘轮齿啮合的多个第二棘轮齿。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包括围绕环形部件圆周地设置的多个第二位置设定齿。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棘轮齿有第一棘轮齿表面,其中每个第二棘轮齿有朝向对应的第一棘轮齿的第一棘轮齿表面的第一棘轮齿表面,并且其中当操作部件在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棘轮齿的至少一个第一棘轮齿表面接触它的对应第二棘轮齿的第一棘轮齿表面。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棘轮齿有凸轮表面,其中每个第二棘轮齿有接触对应的第一棘轮齿的凸轮表面的凸轮表面,并且其中当操作部件在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一棘轮齿的至少一个凸轮表面和它的对应第二棘轮齿的凸轮表面使第二位置设定部件轴向移动离开操作部件。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连接到第一底座部件。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底座部件有管子形状,并且其中第一位置设定部件包括用于与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上多个第二位置设定齿中至少一个啮合的第一位置设定齿。
51.一种自行车变速控制装置,其包括:
底座部件;
构造成可围绕车把安装以便围绕车把在第一和第二方向转动的操作部件;
连接到操作部件并相对于底座部件可转动地安装以便拉紧和松开传动装置控制元件的传动装置控制部件;
第一位置设定部件;
构造成随操作部件转动并轴向移动的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其中第二位置设定部件在啮合位置和脱离啮合位置之间移动,在啮合位置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啮合,在脱离啮合位置第二位置设定部件与第一位置设定部件脱离啮合;以及
允许操作部件使传动装置控制部件转动所选择的转动距离而不会使第二位置设定部件朝脱离啮合位置移动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0/117026 | 2002-04-04 | ||
US10/117,026 US7150205B2 (en) | 2002-04-04 | 2002-04-04 | Handgrip shifter for a bicycl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48311A true CN1448311A (zh) | 2003-10-15 |
CN100343117C CN100343117C (zh) | 2007-10-17 |
Family
ID=28041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0867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3117C (zh) | 2002-04-04 | 2003-04-03 | 自行车的手握式换挡器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150205B2 (zh) |
EP (1) | EP1350715B1 (zh) |
JP (1) | JP3850808B2 (zh) |
CN (1) | CN100343117C (zh) |
AT (1) | ATE340733T1 (zh) |
DE (1) | DE60308580T2 (zh) |
TW (1) | TWI227695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06337C (zh) * | 2004-12-21 | 2008-07-30 | 株式会社岛野 | 具有位置设定惰轮件的自行车控制装置 |
CN101683889A (zh) * | 2008-09-20 | 2010-03-31 | Sram德国有限公司 | 用于自行车传动装置的换档控制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50205B2 (en) * | 2002-04-04 | 2006-12-19 | Shimano, Inc. | Handgrip shifter for a bicycle |
JP4494034B2 (ja) * | 2004-02-10 | 2010-06-3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変速用ケーブル配設構造 |
JP2006179052A (ja) * | 2004-12-21 | 2006-07-06 |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 記録再生装置 |
EP1739000B1 (en) * | 2005-06-27 | 2011-08-10 | Campagnolo S.R.L. |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derailleur |
US20070068312A1 (en) * | 2005-09-07 | 2007-03-29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control mechanism |
US7363873B2 (en) | 2006-02-21 | 2008-04-29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with light structure |
US8777788B2 (en) * | 2007-02-08 | 2014-07-15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mponent positioning device |
JP2008230323A (ja) * | 2007-03-19 | 2008-10-02 | Shimano Singapore Pte Ltd | 自転車の変速システム用位置決め装置 |
US8016705B2 (en) * | 2007-04-19 | 2011-09-13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mponent positioning device |
US9334020B2 (en) * | 2007-04-26 | 2016-05-10 | Shimano Inc. | Bicycle component positioning device |
US20080284126A1 (en) * | 2007-05-16 | 2008-11-20 | Smith Stephen T | Adaptive brake and shift mechanism for a bicycle |
US8079645B2 (en) * | 2008-02-29 | 2011-12-20 | La-Z-Boy Incorporated | Force multiplier device for furniture member adjustment |
US8403800B2 (en) | 2010-07-28 | 2013-03-26 | The Gates Corporation | Shift mechanism for a planetary gear transmission |
US9327792B2 (en) | 2011-01-28 | 2016-05-03 | Paha Designs, Llc |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
US9033833B2 (en) | 2011-01-28 | 2015-05-19 | Paha Designs, Llc |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
US10207772B2 (en) | 2011-01-28 | 2019-02-19 | Paha Designs, Llc |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
US10239581B2 (en) | 2011-08-26 | 2019-03-26 | Gevenalle, Inc | Bicycle brake and shift lever assembly |
US9651138B2 (en) | 2011-09-30 | 2017-05-16 | Mtd Products Inc. | Speed control assembly for a self-propelled walk-behind lawn mower |
US8402664B1 (en) * | 2011-10-28 | 2013-03-26 | Shimano Inc. | Electric control device |
DE102014101369A1 (de) * | 2014-02-04 | 2015-08-06 | Pinion Gmbh | Antriebsanordnung und Betätigungsanordnung für eine Schaltvorrichtung |
TWI729154B (zh) | 2016-07-05 | 2021-06-01 | 義大利商坎帕克諾羅公司 | 自行車的前變速器的控制線的致動裝置 |
IT201600122800A1 (it) * | 2016-12-02 | 2018-06-02 | Campagnolo Srl | Dispositivo di azionamento del cavo di comando di un deragliatore di bicicletta |
CN107010168B (zh) * | 2017-04-17 | 2022-06-21 | 珠海蓝图控制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车换挡器 |
DE102020108820A1 (de) * | 2020-03-31 | 2021-09-30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Lenkereinrichtung für ein Neigefahrzeug und Neigefahrzeug mit einer derartigen Lenkereinrichtu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426571B1 (zh) | 1965-11-17 | 1969-11-07 | ||
FR2210973A5 (zh) * | 1972-12-20 | 1974-07-12 | Juy Lucien | |
US4938733A (en) * | 1988-01-06 | 1990-07-03 | Sram Corporation | Bicycle gear shif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5102372A (en) | 1991-03-20 | 1992-04-07 | Sram Corporation | Bicycle derailleur cable actuating system |
CN2163140Y (zh) * | 1993-08-25 | 1994-04-27 | 张泽亮 | 自行车变速机构的手柄换挡致动装置 |
US5476019A (en) * | 1994-03-07 | 1995-12-19 | Sram Corporation | Rotatable handgrip actuating system |
JPH0826174A (ja) * | 1994-07-15 | 1996-01-30 | Yamaha Motor Co Ltd | 自転車の多段変速装置 |
US5823058A (en) * | 1994-12-02 | 1998-10-20 | Mannesmann Sachs Ag | Twist-grip shifter for bicycles and a bicycle having a twist-grip shifter |
US5588331A (en) | 1995-03-21 | 1996-12-31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Rotary shifter for bicycle |
US5799542A (en) * | 1995-10-11 | 1998-09-01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
JP3678496B2 (ja) | 1996-05-30 | 2005-08-03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装置 |
US6276227B1 (en) * | 1997-07-24 | 2001-08-21 | Shimano, Inc. |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
US6101895A (en) * | 1997-07-25 | 2000-08-15 | Shimano, Inc. | Grip for a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
US6484603B2 (en) | 1997-12-05 | 2002-11-26 | Sram Deutschland Gmbh | Selector for a bicycle gear mechanism |
US6067875A (en) | 1998-06-12 | 2000-05-30 | Ritchey Designs, Inc. | Handlebar-mounted bicycle shifter system and method |
US6389925B1 (en) * | 1999-02-16 | 2002-05-21 | Shimano Inc. | Shift operating device |
US6595894B2 (en) * | 2001-03-09 | 2003-07-22 | Shimano (Singapore) Private Limited | Shift control device |
US6718844B2 (en) * | 2002-02-13 | 2004-04-13 | Shimano, Inc. | Twist-grip shift control device for a bicycle |
US7150205B2 (en) * | 2002-04-04 | 2006-12-19 | Shimano, Inc. | Handgrip shifter for a bicycle |
-
2002
- 2002-04-04 US US10/117,026 patent/US715020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
- 2003-03-12 TW TW092105385A patent/TWI22769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4-01 JP JP2003098360A patent/JP3850808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3-04-02 DE DE60308580T patent/DE60308580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4-02 EP EP03007614A patent/EP1350715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4-02 AT AT03007614T patent/ATE340733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4-03 CN CNB031086772A patent/CN10034311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1-08 US US10/754,383 patent/US687739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06337C (zh) * | 2004-12-21 | 2008-07-30 | 株式会社岛野 | 具有位置设定惰轮件的自行车控制装置 |
CN101683889A (zh) * | 2008-09-20 | 2010-03-31 | Sram德国有限公司 | 用于自行车传动装置的换档控制器 |
CN101683889B (zh) * | 2008-09-20 | 2014-05-28 | Sram德国有限公司 | 用于自行车传动装置的换档控制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343117C (zh) | 2007-10-17 |
TWI227695B (en) | 2005-02-11 |
JP2003327192A (ja) | 2003-11-19 |
DE60308580D1 (de) | 2006-11-09 |
DE60308580T2 (de) | 2007-08-23 |
EP1350715A2 (en) | 2003-10-08 |
US6877393B2 (en) | 2005-04-12 |
ATE340733T1 (de) | 2006-10-15 |
US20040139816A1 (en) | 2004-07-22 |
EP1350715A3 (en) | 2004-04-21 |
JP3850808B2 (ja) | 2006-11-29 |
EP1350715B1 (en) | 2006-09-27 |
US20030188599A1 (en) | 2003-10-09 |
TW200304885A (en) | 2003-10-16 |
US7150205B2 (en) | 2006-1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43117C (zh) | 自行车的手握式换挡器 | |
CN1073039C (zh) | 用于各种链轮组的带有转位装置的自行车拨链器换档机构 | |
US20090062057A1 (en) | Bicycle Transmission | |
EP1219533B1 (en) | Chamfered sprocket assembly | |
CN1072146C (zh) | 自行车用内装有变速装置的轮毂 | |
EP0863069B1 (en) | Bicycle shift control device | |
CN102464086A (zh) | 位置控制机构 | |
CN1090127C (zh) | 一种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 |
CN1167715A (zh) | 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 |
CN1861475A (zh) | 自行车变速装置用后链轮 | |
WO1996027092A1 (en) |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 |
CN1321600A (zh) | 变速器特别是自行车驱动装置的换档装置 | |
US20010041641A1 (en) |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a bicycle | |
JPH06263080A (ja) | 自転車用変速装置 | |
CN219883617U (zh) | 一种手自一体内变速花鼓及自行车 | |
US6837822B2 (en) | Structure of gear cluster for a bicycle | |
EP0763463B1 (en) | Speed change operating device for a bicycle | |
CN1792702A (zh) | 具有位置设定惰轮件的自行车控制装置 | |
CN100475642C (zh) | 自行车换档操纵装置 | |
KR20200061096A (ko) | 변속기 내장형 크랭크 조립체 | |
JPH07205874A (ja) | 自転車用変速装置 | |
US11027793B2 (en) | Multi-speed drive hub for bicycle | |
KR950000798Y1 (ko) | 자전거용 변속장치 | |
EP3753838B1 (en) | Multi-speed drive hub for bicycle | |
JP3568292B2 (ja) |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17 Termination date: 2018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