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43987A - 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43987A CN1443987A CN 02104064 CN02104064A CN1443987A CN 1443987 A CN1443987 A CN 1443987A CN 02104064 CN02104064 CN 02104064 CN 02104064 A CN02104064 A CN 02104064A CN 1443987 A CN1443987 A CN 14439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tube plate
- shell
- plate
- pipe arrang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关于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目的在于把配管板更坚固地装配到外壳上,并且不用工具,可使从外壳上装卸配管板更容易。它是外壳、配管箱,配管板组成;在配管板与外壳安装固定处设置有第1和第2连接件。本发明空调器的配管板结构中,从一方向把配管板推入外壳时,配管板的一侧将自然架设到外壳中。而且,其配管板的拆卸操作也相当容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器,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关于空调器的零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如图1所示,外壳1构成室内器外观。外壳1是扁形的长方形状,其上下以及左右方向的长度相对大于前后宽度。上述外壳1的前面设有前面板2。
如上结构的前面板2中嵌入形成通孔2’以吸入空气调节区域内的空气。与通孔2’相邻的是过滤器4以净化通过的空气。另外,通孔2’前还设有前格栅5。由于前格栅5的作用,从外部看不到前面板2的内部,又能通过通孔2’吸入空气调节区域内的空气。
前面板2的后方设置有热交换机7。热交换循环介质通过前格栅5,从空气调节区域内吸入的空气将在热交换机7内进行热交换。热交换机7也成四角形,其面积跟前格栅5相对应。
同时,热交换机安装在设于外壳1内部的孔板9上。孔板9的中央设有孔板孔9’,使得通过热交换机7的空气将导入到排水槽10。排水槽10与孔板9的下端形成一体,热交换机7中产生的凝缩水积蓄到排水槽10一并排出。
孔板9的后方设有风扇11。风扇11给室内机内部的空气流动提供原动力。风扇11以其旋转中心方向吸入空气,并向离心方向排出空气。风扇11由安装在外壳1上的电机支架13上的电机12驱动。
另外,外壳1的4个侧面各形成排风口15,使其把风扇11排出的空气再排送到空气流动区域。
同时,外壳的下端两侧设有配管板17,使其遮蔽连接室内机和室外机的配管向室外机外部延长的部分。配管板17根据安装室内机的场所,选择使用其一侧部分。
但是,如上所述的已有技术中空调室内器有以下几个问题:
从外壳1上装卸配管板17时必须用到工具才可将螺丝装配到外壳1上,这样会降低装配工作效率,而且用螺丝连结时,跟外壳1连结的连结部只能连结一部分,不能连结整个连结部。由此,在离螺丝连结部分稍远处,由于空调器的运作引起噪声。当螺丝连结松动或有部分脱落及连接不当时,配管板17和外壳1之间存在间隔,这也会导致噪声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把配管板更坚固地装配到外壳上,并且不用工具,可使从外壳上装卸配管板更容易。
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实现的:它是由外壳、配管箱、配管板组成;在配管板与外壳安装固定处设置有第1和第2连接件。
第1连接件是由设置在配管板一侧两端的第1凹形片和设置在外壳的配管箱上的第1支架安装组成。
第2连接件是由设置在配管板的另一侧两端的第2凹形片和设置在外壳的配管箱上的第2支架槽安装组成。
第1和第2凹形片中,各插入到第1支架的支架缝和第2支架槽的插口,与架设在第1支架和第2支架槽一侧的支承架相互垂直。
配管板上设置有通孔挡板,用于选择性地连通上述配管箱和外部。
在本发明空调器的配管板安装结构中,从一方向把配管板推入外壳时,配管板的一侧将自然架设到外壳中。而且,其配管板的拆卸操作也相当容易。
另外,在上述配管板安装的状态下,其相互连结的部分以空间各方向相架设或支撑。因此,相对坚固了配管板的安装状态。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采用本发明中配管板安装结构的空调室内机结构示意图;
图3:采用本发明实例中配管板安装结构的室内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例中配管箱及周边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例中配管板结构示意图。
图面主要符号的说明
1:外壳 23:配管箱
24,24’:第1支架 25:支架缝
27:第2支架槽 2:前面板
32:前板体 2’:通孔
34:装饰板 39:底板
40:吸入装置 42:百叶窗格栅
50:涡轮风扇 9:孔板
7:热交换机 10:排水槽
17:配管板 81,81’:第1凹形片
82:插销 83:支承架
85,85’:第2凹形片 86:插销
87:支承架 90:排风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中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
如图2所示,外壳1形成室内机外观,外壳1成扁形的六面体状。外壳1的前面设有前面板2,使其遮蔽外壳1内部形成的空间。
前面板2的前板体32大致是长方形,其中央设有四角形的通孔2’。通孔2’起到把空气调节区域内的空气导入到外壳1的通道作用。
前板体32的两端各设有上下方向延长的装饰板34。装饰板34在前板体32的两端相对突出,且能跟前板体32分开。但并非如此,如有所需,也能跟前板体32形成一体。
前板体32的下端设有底板39。底板39沿着前板体32下降,给过滤器的装卸提供空间。底板39上设置有显示空调运作状态的显示器39’。
下面说明向通孔2’传送空气调节区域内空气的吸入装置40的结构。为使选择性地开闭通孔2’,在通孔2’前面且在装饰板34之间上下排列的设置有百叶窗格栅42,且百叶窗格栅42的两端与装饰板34相邻接。百叶窗格栅42中,其下端两侧各具备的铰接轴靠附加的驱动源驱动,使其以铰接轴为中心,前端旋转同时开闭上述通孔2’。
另外,前面板2的通孔2’中设有过滤器,通过通孔2’从空气调节区域吸入到室内机内部的空气将得到净化。
图3提示出拆除前面板、分离出热交换机7的室内机内部结构。
外壳1内部设置了由电机驱动的涡轮风扇50。涡轮风扇50起到把空气调节区域内的空气吸入到室内机,再通过设于外壳1侧面的排风装置90,起到向外部送风的作用。
涡轮风扇50的前方设有孔板9,孔板9的中央形成孔板孔。孔板9把外壳1内部区划为设置热交换机7的空间和设置涡轮风扇50的空间。设置在孔板9上的热交换机7是热交换循环中的工作液和空气调节区域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生成冷气的部分。本实施例中的热交换机7为扁形的六面体状。通过热交换机7后的低温空气经孔板孔进入涡轮风扇50。
为集中排放热交换机7中产生的凝缩水,热交换机7的下部设有排水槽10。排水槽10设置了与热交换机7的下端形状相符、窄而又长并且位于热交换机7下部的积水槽71。积水槽71是从热交换机7产生并排放凝缩水集结的部分,比热交换机7稍厚,且左右方向比热交换机7稍长一点。
积水槽71的两端各设有排水口,排水口中选择性地设有排水管,使其排出积蓄到积水槽71的凝缩水。在两侧各设置排水口的目的在于,根据设置的环境,适当选择连接排水管的排水口,使其更容易安装排水管。当然,没有连接排水管的排水口应加以封闭。在这里,根据排水口的位置的设定,来选定包含有排水管的配管贯通其中的配管板17。
此外,配管安置装置75与积水槽71形成一体。配管安置装置75延长形成于积水槽71的下部,其内部设置有室内机内部的配管或电源线。配管安置装置75的两端设有连结孔,使得排水槽10连结到设置在外壳1中的连结肋板22。另外,为使遮蔽配管安置装置75的上部,附加设置了配管挡板77,配管挡板77将连结到外壳1。
在外壳1上的配管箱23与配管板17连接的结构如图4所示。配管箱23形成于外壳1的下端两侧部分,即外壳1的边角部分。配管箱23的下端两侧以图面为基准各设有第1支架24,24’。第1支架24,24’上形成以上方开启的支架缝25。另外,配管箱23的上端两侧各设有第2支架槽27。图面符号28表示排水导向部,29表示形成于排水导向部28上面的配线槽29。
配管板17的结构如图5所示。配管板17是遮蔽外壳1中配管箱23的部分,当组装到外壳1时,形成外壳1的边角部分。
在配管板17上,与第1支架24,24’一同形成第1连接件的第1凹形片81,81’设置在与第1支架24,24’相对应的位置。第1凹形片81,81’由插入到支架缝25的插销82,以及跟插销82垂直,并贴附于第1支架24的支承架83组成。
此外,配管板17设有跟第2支架槽27一块形成第2连接件的第2凹形片85,85’。第2凹形片85,85’由插入到支架槽27的插销86,以及跟插销86垂直形成的支承架87组成。支承架87各形成于插销86的两端,或者设有第2凹形片85’的那部分配管板17本身构成一侧的支承架87。
同时,配管板17的一侧设有通孔挡板88。通孔挡板88在配管板17中未使用部分,遮蔽配管箱23。当使用时,通孔挡板88将从配管板17拆除,并通过其通孔,配管能延长到室内机外部。
为使从涡轮风扇50排出的空气能送到空气调节区域内,排风装置90设置在外壳1上,如图2所示。排风装置90从正面看去,其左、右侧面和下侧面各延长形成,并且具备了排风口15,使其连通外壳1的内部和外部。排风口15靠排风叶片94选择性地开闭。
在热交换机7中进行热交换,靠涡轮风扇50流经排风口15并吹向室内机外部的空气,将通过排风叶片94的导向作用送到室内机外侧前方。另外,排风口15中设有百叶窗96。百叶窗96控制排风口1 5排出空气导的方向。
因此在本发明中,从正面看室内机,通过排风口15排出的空气向左右侧面和下侧面方向前方流动。排风叶片94由电机驱动,当空调器运作时,开放排风口15;当空调器停止运作时,将关闭排风口15。有此结构的排风叶片94把排风口15排出的空气一般都导入到外壳1的前方。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中空调器配管板结构的作用。
本发明中,当驱动空调器时,如图3所示,百叶窗格栅42和排风叶片94将各开放通孔2’和排风口15。同时,在电机的驱动下,涡轮风扇50开始旋转,并通过通孔2’从空气调节区域内吸入空气到室内机内部。
吸入到室内机内部的空气通过过滤器得到净化,并通过热交换机7进行热交换。通过热交换机7的空气由孔板9导入到涡轮风扇50,并以涡轮风扇50的离心方向排出。涡轮风扇50的空气将通过排风装置90排送到外部。
这时,通过排风装置90中排风口15的空气排送到空气调节区域内。其空气排出方向由排风叶片94和百叶窗96来调节。
此外,当空调运作时,热交换机7中将产生凝缩水。凝缩水将汇集到排水槽10,并排送到室内机外部。用于排出凝缩水的排水管通过其一侧配管板17向外部延长。这时,除了排水管,用于输送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工作液的配管以及传送其间电流信号的电源线也将贯通于配管板17。
此时,贯通排水管等器件的配管板17中的通孔挡板88将被拆除,排水管等组件将穿过通孔挡板88拆除后形成的通孔。
在这里说明一下配管板17如何安装到外壳1中。配管板17安装到外壳1并遮蔽配管箱23。
为此,第1凹形片81,81’架设在第1支架24,24’。即,第1凹形片81,81’的插销82插入到第1支架24的支架缝25。且跟插销82相垂直形成的支承架83架设到第1支架24,24’的一侧,即图4中箭头A所示方向的平面上。
而且,第2凹形片85,85’的插销86各架设到第2支架槽27上。插销86两侧的支承架87以图4中箭头B的方向各架设在跟第2支架槽27相邻接的部分。
其中,插销82,86插入的支架缝25和第2支架槽27各向同一方向开启。因此,当把配管板17按如图4中的箭头C方向插入时很容易装配。
此时,配管板17以箭头A,B方向架设在外壳1上。并且在箭头C方向,配管挡板77以及前面板2将挤压并防止其游动。从而,更坚固配管板17的安装状态。
Claims (5)
1.一种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它是由外壳、配管箱,配管板组成;其特征为:在配管板与外壳安装固定处设置有第1和第2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的第1连接件是由设置在配管板一侧两端的第1凹形片和设置在外壳的配管箱上的第1支架安装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为所述的第2连接件是由设置在配管板的另一侧两端的第2凹形片和设置在外壳的配管箱上的第2支架槽安装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为在所述第1和第2凹形片中,各插入到第1支架的支架缝和第2支架槽的插口,与架设在第1支架和第2支架槽一侧的支承架相互垂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其特征为所述配管板上设置有通孔挡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104064 CN1256552C (zh) | 2002-03-08 | 2002-03-08 | 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02104064 CN1256552C (zh) | 2002-03-08 | 2002-03-08 | 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43987A true CN1443987A (zh) | 2003-09-24 |
CN1256552C CN1256552C (zh) | 2006-05-17 |
Family
ID=27810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10406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6552C (zh) | 2002-03-08 | 2002-03-08 | 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256552C (zh) |
-
2002
- 2002-03-08 CN CN 02104064 patent/CN125655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56552C (zh) | 2006-05-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198C (zh) | 空气调节器 | |
CN1256552C (zh) | 空调器配管板的安装结构 | |
CN1692253A (zh) | 空调机的室内机和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组装方法 | |
CN1256556C (zh) | 立体式空调器的室内热交换器安装结构 | |
CN1256547C (zh) | 空调显示部 | |
CN1233966C (zh) | 分体式空调器热交换器装配结构 | |
CN1888602A (zh) | 空调器面板驱动电机安装结构 | |
CN1299079C (zh) | 窗式空调机的固定装置 | |
CN1590902A (zh) | 空调器室内机遮蔽固定装置的安装结构 | |
CN2828616Y (zh) |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 |
CN1766449A (zh) | 空调器的室外机 | |
CN1231710C (zh) | 墙壁埋立型空调器的室外侧空气流动结构 | |
CN1712792A (zh) | 空调加热器安装结构 | |
CN1590898A (zh) | 空调室内机的显示器的安装构造 | |
CN1626980A (zh) | 空调器的风向调节装置 | |
CN2667375Y (zh) | 氧气发生装置置于室内机的空调器 | |
CN2839865Y (zh) | 具有扩散器的空调器室内机 | |
CN1542329A (zh) | 窗式空调机的室外侧空气流动结构 | |
CN2835859Y (zh) | 具备扩散器的空调器室内机 | |
CN1236253C (zh) | 分离型空调器的框架 | |
CN2692553Y (zh) | 空调器 | |
CN2667381Y (zh) | 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 |
CN1626944A (zh) | 空调器 | |
CN1752639A (zh) | 空调器的电机支撑结构 | |
CN1542359A (zh) | 空调机的电源线引导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17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8 |